时间:2023-04-20 17:57:54
导语:在医学英语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初中学生,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求知欲旺盛,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他们乐于模仿,接受能力强,但他们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学习持久性与自学性较差。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良好的注意品质和学习习惯,提高他们多方面的能力。现行初中英语教材,以交际功能教学为主线,着重向学生介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语,教师应想方设法地通过有实际意义的、饶有趣味的、与学生学习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活动进行教学,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理特点,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营造英语交际情景与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生动、活泼地学习,掌握所学的语言知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教学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时,可利用水果、钢笔、帽子、鸡蛋,以及面包、水等具体物体进行形象直观的对比,从而使学生很快便理解可数与不可数、单数与复数的区别与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教学形容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级时,可以请几组学生上讲台比高低、比胖瘦。此时学生思维活跃,争先恐后地上讲台表演、回答问题。在教学问路、指路的交际英语时,教师可让学生绘制本地区的小地图,结合实际用英语问答回家的路线;学过天气预报的交际语后,让值日生每天汇报当天的天气情况;教学“Ann/sbirthday”这一内容后,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会话和表演竞赛。在教学“看病”这一交际英语时,师生扮演角色,创设情境。教师穿上医生的白工作服,挂着听诊器,身挎药箱,一进入教室就能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交际情境,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和饱满的学习热情,为学习语言知识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在教学人物对话的内容时,可充分利用学生做演员,让他们扮演内容中不同的角色进行对话表演,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情景中,既复习介绍用语又学会了问候用语,从而达到运用语言进行初步交际的目的。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还可以活化课文插图,设置情景,将课本的插图活化,一般用于看图叙述。
看图叙述时,教师要运用精要简明地配上英语解说词(必要时可配音乐),先介绍景物,再介绍主要内容,然后叙述景物之间或情景之间的关系,从中引出所要学习的新的知识。这种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通过看图、听图了解所学内容的背景知识,并对所学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从而避免教师的照本宣科。巧妙的情景设置中,教师可进行即兴表演。课堂上的即兴表演,往往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感到亲切与自然,有时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Thepartsofthe-body”时,教师可一边唱英语歌曲Head,shoulders,kneesandtoes,一边在身上比划,通过这种即兴的表演,学生很自然地从老师的动作和歌词中猜出表示身体各部分的词汇语音和词义,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英语教学中,再现生活情景的做法,应该说是英语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智慧。再现生活情景主要是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表象和想象再现语言或自然场景,把学生带入与所学英语知识相关的特定情境之中。再现情景可采用下列方式:1.课外活动,再现情景。课外活动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英语课外活动,可使一些语言材料得到再现和巩固,比如,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校外活动,让他们从亲身的劳动中学习相关内容,并在实践中运用英语知识。2.命题作文,再现情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可精心安排一些有代表性的英文命题作文,比如,值日报告、周记、故事、英语广播稿、演讲稿等形式多样的短文。学生在构思这些命题时,脑中便能再现一种语言情景,诱发学生进入某一情景,进入命题所涉及的情景中。例如,命题作文myfriend’sbusyday,学生在构思这篇作文时,必定会在大脑中出现朋友做饭、洗衣、购物等场景,正是通过这些场景的再现,让学生对情景中的语言材料进行了必要的复习巩固。3.言语诱发,再现情景。运用言语诱导,可再现某种语言环境。如在新学期的第一天,通过师生问好,便可再现“Nicetoseeyouagain”“Welcomebacktoschcol”等场景,达到复习巩固知识的目的。此外,还可利用第二课堂,召开英语晚会,让学生自编短剧,自制场景、道具;办英语小报、墙报、英语角等,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才能,使他们体验到自身的能力与价值和成功的喜悦,激发其进一步的学习动机。
总之,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合理适当地运用教学艺术,使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完美的统一,既可达到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发展其智力,培养其能力,造就“创造型”人才,又可大面积提高中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作者:刘飞单位:泗洪县归仁中学
关键词:大学英语语法 语法教学 重要性
语言学习最重要的是融入到语言环境当中去,但现实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去英语国家学习生活,但这些人如何获取规范的英语学习环境呢?其实,语法就是一种规范的语言环境,融入到语法设置的语言环境中去,是学好包括英语在内的语言条件之一。
一、语法的涵义、特点及分类
㈠、涵义:语法是语言的规则;语法是词的构成、变化和用词造句的规则;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语法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按确定用法来运用的词类、词的屈折变化或表示相互关系的其他手段以及词在句中的功能和关系。
㈡、特点:语法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语法具有强大的递归性;语法具有严密的系统性;语法具有相对的稳固性;语法还具有民族性。
㈢、分类:从历时角度,可分为传统语法和现代语法(以结构主义语言学出现为界);从描写目的,可分为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英语语法属教学语法的范畴)
二、语法的三个层面:形式、意义、用法
㈠、形式:某个语法结构怎样构成的。比如“现在完成进行时”的结构形式是have been
doing。这是使用语法规则的起点,即首先要做到能够准确地构造某个语法结构,这是语法结构的准确性问题。㈡、意义:某个语法结构表达的意义。比如“现在完成进行时”可以表示“一个活动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说话时刻”这样的含义,这就是现在完成时态这一结构所具备的语法意义。由此可以看出,特定意义一般是对应于特定的结构形式的,或者说,特定的结构形式能够表达特定的意义。对于一个句子,它的含义不仅仅是来自于句中所使用的词汇的含义,而是还有来自于其定语法结构所含有的语法意义。㈢、用法:关于何时/为什么使用某一语法结构的问题。这与在实际交流中的语境有关系,即什么样的语境中,采用何种语法结构来表达特定的意义才合适,这是有关语法结构的合适型问题。意义和用法是密切相关的,有时难以严格界定。㈣、语法形式、意义、用法三者之间的关系:英语学习者要能够准确地、有意义地、恰当地去运用英语语言结构。 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灵活使用语法规则,并进而在思维高度上来使用英语。比如:I have been coming to Beijing for fourteen years.翻译一:我来北京有14年了。翻译二:在过去这14年中,我常常来北京。翻译二正确。Have been doing 在英文中表示的是一个重复的动作,具体来说:用短暂动词(如come)的完成进行时(如have been coming)来表示到目前为止的一段时间内重复发生的动作。因此,知道语法结构的正确构造形式只是第一步,还要清楚其表达的语法意义。但知其二并不能保证能够正确使用,还要知道其用法。其用法与语言环境密切相关。㈤、句子与语境:在真实的语言交际过程中,任何一个句子都不能够孤立存在,都有一个赖以生存的环境。甚至有时候,语境决定了一个句子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比如下面这个电影对白发生在一位父亲与自己女儿的男朋友之间:
Father: Do you drink? Young Man: No,thanks,I’m cool.
Father: I’m asking If you drink. Do you think I’d offer alcohol to teenage drivers taking my
daughter out? 这位父亲问他女儿的男朋友(其正准备开车带他女儿出门):Do you
drink?他真正的意思是问这个年轻男子是否有饮酒的习惯,即在询问情况,而不是问他现在想不想喝酒,即不是在提议。因此,从交际的角度去看待语法,在具体语境中考查语法规则的使用,通过语篇、语境驾驭语法来达到十分具体的交际目的。我们不仅知道“应该”怎么说(what learners should say),更应该去了解为什么英语本族语者要“这样”说(what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actually do say and why)。
三、掌握语法的重要性及语法教学的目标
㈠、重要性。《不列颠英语用法大全》中强调 “要掌握一门语言,首先要掌握其语法。只有掌握了语法,最终才能掌握语言,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之。英国著名语言学H. Sweet 认为语法是“语言的科学和艺术”。㈡、语法教学的目标语法教学具有两个目标和三个阶段。
①两个目标:“知”和“能”。“知”是指知道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能”是指能够正确自如地运用所学所掌握的的语法知识。②三个阶段:初级阶段、过渡阶段、高级阶段。
③两个目标和三个阶段的关系:两个目标和三个阶段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的,要实现两个
目标,必须要经历三个阶段。其中,初级阶段就要实现“知”的目标,即要求知晓一定的语法知识,这是基础,只有知晓了一定的语法知识,才能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而要实现“能”的目标就必须以初级阶段为基础,在“知”的前提下通过“练”,也就是光知晓语法知识是不够的,只有在实践当中多加练习才能够更加透彻地,更加牢固地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从而才“能够”挥洒自如地去加以运用,也就才能够由初级阶段过渡到高级阶段,实现“能”的目标。由此看出学习语法知识是第一步,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实现向语言能力的转换,最终达到言语交际的目的
㈢、语法知识与语言技能。语法知识如何转化为语言技能,要做到下面两点:
首先,要“多思考”(think much),要认真领悟书中所讲到的语法规则。认真思考语法规则背后的合乎情理的思维规律,把“课本上的语法”(a textbook grammar)变为“头脑中的语法”(a mental grammar)——即逐渐培养自己运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其次,要“多练习”(practice much),这里的练习,不仅是指为了应付考试而做的大量的阅读练习和单项选择题练习,而是包括听、说、读、写、译全方位的练习,尤其是口语和写作这种语言产出能力的练习。
四、英语语法的构成和特点
㈠、英语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词法:名词(noun)、动词(verb)、形容词(adjective)、冠词(article)、数词(numeral)、介词(preposition)、代词(pronoun)、连词(conjunction)、副词(adverb)等词类的用法。㈡、句法:一般规则的用法和特殊规则的用法。㈢、动态中把握英语语法
㈣、把握英语句子由易到难的五个层次的变化,学会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语法在句子中的体现。
㈤、英语句子五个层次的变化
①简单的简单句:ⅰ)六个最基本句型,以及其中包含的六种句子成分(主谓宾系表补)。
ⅱ)SV(主谓)ⅲ)SVO(主谓宾)ⅳ)SVP(主系表) ⅴ)SVOOC(主谓宾宾补)ⅵ)SVIODO(主谓双宾语) ⅶ)There be + O (There be)②复杂的简单句:在六大句型基础上加三大修饰成分(定语、状语、同位语)后句子变得更加复杂了,但仍属于简单句(即句号前只有一个主谓结构)。③非简单句:当一个句号前出现两个、甚至更多个主谓结构时,简单句就变成了并列句或复合句。④复杂结构充当句子成分:简单句子中的成分一般由简单的词或词组充当,而随着句子变长变难,句中的一个成分可能就会由长而且复杂的结构充当,如从句、非谓语动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介词短语等等。⑤从句套从句的结构。一个复杂的句子中,可以有两个以上的从句,这些从句相互之间可以是平行关系,也可以是从属关系(即从句套从句),这种情况理解难度较大。
㈥、下面通过英汉语法的对比来看英语语法的特点
①汉语中有很多无主语句子或省略主语的句子,在用英语表达时,须补出主语(祈使句的情形例外)。如:
ⅰ. 暑假过得很开心。 The summer vacation is happy. (F) We/They had a good time in the summer vacation. (T) (上面的这个汉语句子实际上没有主语,“暑假”在句中是状语。译成英语时须加主语We/They/He/I 等。)
② 汉语中有很多无生物名词作主语,但在英语中要改用生物即人作主语。如:
i. 你的英语真棒。 Your English is excellent. (F) You are excellent in English. ( T )
③ 汉语中的一些句子以生物即人作主语,但受表语形容词的制约,在英语中不可以人为主语。如:i.你方便的话,请在六点钟来。
Please come at six if you are convenient. (F) Please come at six if it is convenient to you. (T)
④ 汉语中有大量的无谓语动词句子,但英语是一种以动词为中心的语言,每个句子几乎都少不了谓语动词(省略句除外)。如:这本书值得一读。
The book worth reading. ( F ) The book is worth reading. (T )
⑤ 汉语中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状态动词与动作动词的差别不大,界限不明,但在英语 中却有严格区别和固定的用法模式。如:
i.他与她结婚了。 He married with her. (with 是多余的)
五、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重难点
强化重点、突出难点:情态动词、虚拟语气、从句、强调、倒装、否定、省略、主谓一
致、比较等是大学英语语法的重难点。从词法、句法层面上升到语篇层面:大学英语语法教学则更偏重句法的教学。句法教学体现在理解语篇当中的长难句,而理解长难句最多运用到的语法知识就是从句、平行比较结构和非谓语动词短语三大语法规则
六、如何更有效地掌握大学英语语法
英语语法学得好不好,主要不是看你读了多少语法书,记了多少条语法规则,而是要看你在实践中能否正确掌握所学的这些语法规则——能听懂,说得好,写得好,理解得好,译得准确。 要掌握好一个语法项目,就得靠多听、多说、多写、多读、多译,也就是做反复的、量的、多样化的练习。
参考文献
[1]薄冰,薄冰英语语法指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1
[2]张道真,英语语法大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2.
1.研究对象
作者所在学校2012级五年制临床医学系学生,共532人,男284人,女248人。其学习公共英语时间为一年半,即从大一入学即开设公共英语课程,目前为大二下学期,之前并未是接触过商务英语课程。
2.研究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与学生面对面的谈话获取其对商务英语课程的看法,设计内容包含“你之前是否接触过商务英语知识”,“你是否对于商务英语相关课程感兴趣”,“你是否会选择商务英语作为英语提高课”等选项。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并依据有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初拟了调查问卷,并在调查前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的检验,本研究共发出调查问卷500份,实际回收478份,回收率95.6%。
二、结果
在I选项“你是否对于商务英语相关课程感兴趣?”中,72%的学生选择了“是”。在II选项“之前有接触过商务方面的知识么?”中82%的学生选择了“没有”。在III选项“你认为医学专业学生是否有必要学习商务方面的课程?”中63%的学生选择了“是”。在IV选项“你认为商务相关课程对你是否会有求职或创业方面的帮助?”中78%的学生选择了“是”。在V选项“你是否会选择商务英语作为英语提高课?”中70%的学生选择了“是”。数据表明大部分的学生对于商务英语课有兴趣并希望作为提高课开设。
三、讨论
结合调查问卷以及与学生的座谈,作者构思出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其指导思想和目标为: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具体是以多媒体教育为主导,更多的运用视频,图片等方式讲解。
(2)以学生为主体,更多寻求学生的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逻辑美是科技英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英语的核心是表述客观事物和其演变规律。这就包括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具备显著的逻辑美。因此要在原理概念上进行区分,以精密的结构和严谨的逻辑来诠释事物的现象、本质和规律。虽然科学英语的内容略显枯燥,但这类文体却具备连贯自然的特点。只要译者抓住了文章的逻辑条理,就掌握了文章的脉络核心。理清句中的因果关系、让步关系、程度关系等逻辑关系,对原文进行再现,对本质进行握。
二、翻译简洁美
语言精练是科技英语的突出特征,科技英语的基本要求就是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信息。这种简洁美不但体现词汇层,也体现在句法层。科技英语中广泛运用了名词化结构,将句子简化成名词短语。一方面,减少人称主语带来的主观性,只留下客观的科技概念,另一方面,使得句子结构更为简洁。除此之外,为了使得文章更具简洁美,各类其他名词作主语在科技英语文章中使用频率也较高,人称名词和物质名词是名词的两大组成部分。我们一般使用人称名词表明主观意愿,使用物质名词来强调表达内容的客观与准确。以非人称做主语有两大修辞功能,第一,是优化句子的结构,以清晰明了的形式表达逻辑关系;第二,就是使句子更栩栩如生。因此,在科技英语翻译过程中,要注意人称代词的使用,以传达翻译的简洁美。
三、翻译转义美
我们把将原有意义转化借代出新的含义称为转义。在科技术语不断发展的今天,尤其是计算机和其他机械类领域科技专业术语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之下,对转义的使用频率也在不断增加。如今科技领域的发展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促使科技术语也逐渐更幽默,更具美感。日常词汇也融入了科技术语之中。这样的过程使得科技翻译词义更丰富,更具备想象力,同时表现着隐语的形象。例如英文中的“表兄妹”用“cousin这一词表示,而“cousin”这一词汇,还在实际生活中表达“同类型作物”的意义。转义词的使用频率升高等一系列的变化体现出日常用语转化为科技名词的现象,增加了转义的美感,展示了别样的趣味。
四、翻译修辞美
修辞手法的使用,使语言更生动有趣,而近年来,修辞手法也逐渐运用到科技英语领域。比喻是科技英语翻译中较常使用的修辞手法之一,通过运用不同现象,相同本质的事物来描画某种事物或说明某种道理。比喻手法的运用使得逻辑与形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更生动立体。另一种较常使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通过将事物人格化,给予事物人的心理活动,从而使科技文更轻松自然,便于理解其含义和掌握其核心。在对科技英语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需要表现其审美想象力,避免生搬硬套。
五、结论
论文摘要: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密不可分,语言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教育,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而是文化教学。因此,在大学英语教育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渗透文化教育。笔者首先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分析当前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现状,进而阐述文化与英语语言教学的相互关系及文化教育对语言教学的重要意义。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加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所以,大学英语教学在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时时处处反映着文化,文化在任何时候都需语言,文化与语言之间是密不可分的,而文化又包罗万象,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本土文化的习得对学生掌握英语实际应用能力都能起到很大的帮助。”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基本内核,而语言又处处浸透出文化内涵。语言和文化紧密相联,语言本身就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的传播媒介,是其进化的基础。反过来说,语言,包括语言的使用方式在内,都不能超越文化而独立存在,文化是语言的存在环境。基于这种关系,学习语言就是学习文化,学好文化,可以促进对语言的学习。文化的发展,能够推动和促进语言的发展;同样,语言的发达和丰富也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语言始终是与文化同步发展变化的,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学习一种外语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承载的文化。“只注重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
二、外语教学与大学英语学习的现状
1 教材内容有缺陷。目前,大学英语教材所涉及文化背景知识不够完善和系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缺乏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教学。教师只能零碎地介绍一些课文涉及到的背景知识。这些都说明文化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还没受到充分的重视。
2 学习动机功利化。目前对学生英语技能评估的标准与英语学习目标严重脱节,学生对于英语的兴趣普遍较为“功利”。考试压力、学位要求、等级证书数量、就业市场竞争等使学生无奈地被迫接受英语学习。学校以四、六级通过率来考评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多以拿到四、六级证书为最终目标。
3 考试指挥起误导。长期以来,我国的各级各类英语考试一直以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种语言能力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形成一个错觉;学英语就是学语言。因此,在考试引导下,学生自然就把学习注意力集中在语言上,而对语言所承载表述的文化内容视而不见。
4 教学环节有偏差。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一直以来比较侧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强调语法,而忽视运用。目前不少老师也注意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受种种因素制约,教学思路和方法基本上还停留于传统模式。授课重点放在语言结构的教学上,忽视文化教学,把语言与文化截然分开。这样,大学英语课堂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着重词句讲解的老俗套,文化知识也就成了英语课堂教学可有可无的内容。
三、大学英语中文化教育的意义
1 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育的大背景。
文化因素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的作用要求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让学生抛开英美文化而去孤立地学习英语语言,就不能使其了解英语语言中所蕴涵的丰富文化内涵。这样是永远也不会真正掌握英语的。在语言交际中容易出现语用失误,形成交际障碍。可见,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仅注重语言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将文化背景知识融会其中。所以,我们在语言教学的同时必须融入文化教学。
2 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是互补的。
由于语言与文化特殊的亲密关系,在语言中学文化,在文化中学语言,是可行的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改变学生“英语学习就是背单词,记语法,做习题”的片面认识和长期形成的低效乏味的学习习惯,让“英语学习”在“英语文化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中更加具体、灵活、有的放矢。
3 通过文化教育培养文化素质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为特点的课程,对于文化素质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英语教学应寓文化教学于语言教学之中,借助于文化知识传授,帮助学生探索英语语言中深刻的文化内涵,站在文化高度,挖掘课程中文化教学内容,通过课文中所涉及和反映着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价值观、风情等等的分析,帮助学生逐步领会其文化内涵,把文化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培养和提高学生文化素质。
关键词:医学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构建
作者简介:彭爱民(1969-),男,湖南长沙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广东广州51030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6-0141-02
一、文化、跨文化意识与英语教学
文化是联系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是人们共同拥有的思想和标准。人类生活的每一方面如个人如何表达自己感情及思维方式、如何交往、如何解决问题等都与文化相关并随之改变。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与无线电波一样,它承载信息,尽管无形但无处不在。正如大多数常听收音机的人却难以描述无线电波是怎样转化成声音的一样,人们难以描述文化,尽管文化是构成人们行为、态度和生活方式的基础。文化的无限性很明显,同时也很微妙、难以理解。人类特定的行为、价值观和人生观就是在这无形、难以捉摸的文化中逐步形成的。但如果把收音机调到正确的频率,它便能传达强大的信息。因此很有必要构建准确的跨文化意识。
英语学习者对其所习得的以英语为母语的文化要有较好的知识掌握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与交际能力,能像这些母语本族人的思维一样思考问题并做出正确的反应以及进行各种交往活动。这就要求英语学习者具备跨文化意识。具有良好的跨文化意识,意味着英语学习者能自觉地消除在与以英语为母语的本族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障碍,从而保证整个交际过程的有效性。英语教师讲授英语知识时,只教语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教会学生怎样正确、得体地使用语言,也就是必须掌握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必须懂得何时何地该用何种语体、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因此英语教师要着力于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构建。R. Lado认为:“在倡导语言结构对比的同时,也要对不同的文化进行对比,以帮助学生克服外语学习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所引起的学习上的困难。”
医学英语的教学更应该进行文化比较,构建跨文化意识,这是由医学英语的特点决定的。从词源学来看,医学英语词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拉丁语和希腊语占极高比率,其语源差不多全部来自希腊语和罗马语,其次是来自法语、德语和意大利语,其本身所含的文化信息量就多,加之中医传统文化本身难以理解和学习,中西医药文化差异极大,因此医学英语的教学更应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不仅是一种技能,而且是各种技能的集合体。构建学生跨文化意识,有助于他们语用能力的培养,提高交际效率。
二、了解中西医文化背景,消除跨文化交际误会
中华文化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世界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中医是其瑰宝之一,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中医不但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直到今天仍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并日益受到世界的重视,对国际医学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我国政府曾经提出了团结中西医、中西医并重、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和促进中西医结合的政策和措施。中西医结合的根基源自中西医文化。不懂得中医和西医的文化背景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中西医学。因此,医学英语教师要比较中西医学,让学生在中西医学对比中体会中医文化的优良传统和硕果,在对比和构建中继承中医文化,同时也接受西医文化的精髓。
以美国为例,美国是文化大熔炉,它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从以“WASP”为主流的文化到“大熔炉”文化再到“多元大拼盘”文化的演变过程,其医药文化也是世界诸多民族医药文化的综合。在美国,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同的医治疾病的模式,病人和医生之间文化的脱离往往会造成少数民族中不成比例的疾病和死亡。美国白人常对少数民族文化持偏见态度,例如,黑人患心脏充血或肺炎时,接受治疗的待遇比白人差;黑人或西班牙人很难得到肾透析或肾移植。目前,美国的医院、医疗机构、政府健康组织,特别是医药和护理学校都在招募不同种族的人,以更好地训练他们治疗不同背景、不同民族的病人,摆脱文化偏见。
因此,在吸收西方优秀医药文化的同时,也要了解这些医药文化的背景,消除与国外医务人员或病人交际时的跨文化障碍,消除文化偏见和民族歧视,让不必要的跨文化交际误会消灭于未然之时。
三、医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构建
1.词汇层面跨文化意识的构建
词汇在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威尔金斯(Wilkins)曾说:没有语法不能很好地表达意思,没有词汇则什么都无法表达。词汇的差异本身就体现了文化的不同特点。语言学家莱昂斯(Lyons)曾这样描述:每种语言在词语上的差异都会反映这种语言的社会产物、习俗以及各种活动在文化方面的重要特征。这主要表现在内涵丰富的成语、谚语和格言、比喻和联想、典故、委婉语、禁忌语中。
医学英语词汇通常有七种构词方式:词缀、合成、词类转换、混成、逆构法、剪切、首字母缩写。根据词源,医学英语词汇可以分为两大类:本土词汇和外来词汇。本土词汇来源于古英语,外来词汇来源于其他语种。而大部分医学英语词汇是来自希腊语、拉丁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外来词汇。因此教医学生学习这些医学英语词汇时,很有必要让他们了解这些词汇不同的文化背景来源,这样学生既可以加深对词汇的记忆,又能了解国外文化,避免词汇记忆时的单调、枯燥、乏味感。
如cold一词,先说明其症状类似于“寒冷”,来源于古英语,有两种词形,即盎格鲁方言的cald和西撒克逊方言的ceald。1537年引入其“感冒、低温”之意。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大量古拉丁语和古希腊语词汇被引入到英语中来,医学英语词汇也同样受到希腊语的冲击。
又如anorexia一词,它是1598年引入英语的希腊词汇,由前缀an-(意为“没有”)和词根orexis(意为“口味”、“食欲”)构成,因此原词意为“缺乏食欲”。1873年,英国著名医生William Whitney Gull创造了Anorexia nervosa一词,意为“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多发生在青少年女子中的心理失常,其特征为非正常地害怕身体发胖,体形不佳,连续性厌食和体重锐减,通常伴有自发性呕吐,经闭和其他生理变化。
再如来自拉丁语的医学英语词汇,最早受其影响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时期。随着罗马帝国的日益扩大,罗马人把其语言也带到整个帝国的其他地区。英格兰被征服者威廉领导的诺曼人征服以后,受拉丁语影响更大,因为诺曼人的语言就来自拉丁语。如abscess一词来源于1543年拉丁语abscessus,字面意思为“离开”,由前缀ab-(意为“离开”)和词根cedere(意为“走”)构成。意为“瘘管,即由于受伤、疾病或先天性变形引起的把脓肿、腔洞或空器官同身体或其他空器官连接起来的病变的通道。”
医学英语教师通过诸如上述词汇教学,医学生便能了解医学词汇中不同的词源,从而熟悉词源背后不同国家的医药文化。
2.文化背景知识层面跨文化意识的构建
文化背景知识指的是与具体某一语言材料有关的政治、历史、经济、地理、文教、科技等背景知识。医学英语教师在处理语言材料前,应适当介绍与材料有关的背景文化知识,这样既能建构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又能使学生更深刻、全面地理解材料内容。
中医学是一门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医学,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医学中现代科学术语虽不多见,却有大量的中国文化哲学术语。如果教师不从传统文化背景上去讲解,只从定义出发是不行的,况且,教科书、工具书上的定义都有可斟酌之处。因此,只有从这些术语发生、发展的文化背景着手,才能真正把握中医术语的内涵和本质。以“阴阳”(yinyang)为例。传统文化中儒家突出乾阳刚健、自强不息的精神,偏重于“阳”;道家强调阴柔的归藏、包容功能,以贵柔尊、自然无为、致虚守静为“道”,偏于“阴”。中医学则强调“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注重“阴阳和合”,阴阳并重,兼蓄儒道两家之精髓。《黄帝内经》开篇说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不仅是中医药整个文化在诊治疾病方面的总原则,而且是中医药学在养生方面的总原则。
西医学有很多新的现代科学术语,人们常能通过一些西方地名、人名等了解西方医药文化背景。例如,川崎氏病(Kawasaki’s disease)最早在日本发现,现在仍然发病频率最高。在美国,川崎氏病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首要原因,每年有4000多名儿童发此病,80%的患者年龄小于5岁;波动热(Brucellosis)或马耳他热是病人患的一种细菌感染疾病,由布鲁杆菌引起,通过与受感染的动物接触而传染,症状是发烧、虚弱、头痛,也称布鲁氏菌病或地中海热;霍奇金病(Hodgkin’s disease),亦称淋巴肉芽肿(lympho-granulomatosis)或霍奇金肉瘤(Hodgkin’s sarcoma),根据恶性度和宿主的免疫状态,分类不断在变动,本病是一种以淋巴结系统的肿胀为特征的重症疾病。
3.文化价值观念层面跨文化意识的构建
无论是在医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医学英语特定词语文化内涵的教学,还是医药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对学生进行英语文化价值观念的构建,这样才能真正构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西方文化价值观念强调个性、金钱、超越、进取精神、上帝、标新立异、效率、守时等,而中国文化价值观念则强调爱国主义、团队精神、奉献、回报、谦逊、和谐、礼貌、道德、和平、勤劳等。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主导着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中医英语教学要结合西方文化价值观念,体现中医药文化中“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价值观念,认清自身价值需要、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在思想理念、价值取向、培育方针等方面充分弘扬中医药文化,实现跨文化的构建。
参考文献:
[1]Sitaram,K.S,Gogdell R.T.Founding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Ohio:Charles E.Merl,1976.
[2]Hanvey,Cultural Awareness [A].E.C.Smith and L.F.Luce,Toward Internationalism[C].Newbury House,1979.
[3]Cook V.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M].Bristol:Great Britain J.W.Arrowsmith Ltd,1997.
[4]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5]杜学曾.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6]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7]梁镛,刘德章.跨文化的外语教学与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8]罗传伟.跨文化意识与外语教学[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
[9]彭爱民.论医学类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医学教育探索,2006,(5).
[10]孙庆祥.医学英语术语学及应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1]许果,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12]许力生.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关键词】跨文化差异 外语教学 语言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006-02
一、引 言
文化是一个社会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折射镜,是形成沟通文化各成分的媒介。只有真正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才能把语言运用的准确无误。但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教师和学生的精力主要集中在语言形式上,对跨文化差异方面没有足够重视。当语言能力提高到一定的水平之后,文化障碍更显突出。语言失误很容易得到对方的谅解,而语用失误、文化的误解往往会导致摩擦发生,甚至造成交际失败。
二、跨文化差异在语言上的反映
一种语言的文化知识相当广泛。从外语教学和学习的观点出发,文化知识可分为人类文化学中的“正式文化”,即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哲学、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历史文明、文学艺术等,这方面的差异不会直接影响对某些词语的理解和解释。而另一个方面,即“交际文化”,指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熏陶下的人们在交际时,由于对某些词语的联想意义、社会意义及运用规则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而发生误解,从而造成交际失误。这种文化属于人类文化学中的“普通文化”,即一个民族的日常语言行为。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反映在语言上,如不了解,极易造成交际失误。
1.跨文化差异在词语上的反映
英语中许多词语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学习者由于对此不了解或了解不够,对许多词语往往望词生义,错误理解词义,从而对和谐交际造成障碍,如senior citizen(老年人)一词,有些学生往往不假思索地认为是指“有社会地位的公民”。实际上这里的senior与社会地位并无联系,西方人谁也不愿意说自己老,所以就在“公民”前面冠以senior这一听起来堂而皇之的字眼。“rest room”并非汉语的“休息室”。在美国英语中,rest room是剧院、大商店或大建筑物中的一间房子,里面设有厕所、盟洗设备,供顾客、雇员等使用,是浴室、厕所的委婉说法。看到“busboy”,可能有人会认为是指公共汽车上的售票员或司机。但实际上busboy与公共汽车没有任何关系。它是指在餐馆里收拾碗碟、擦桌子的杂工。“爱人”是在中国广泛应用的词语,翻译为英语是“lover”。英美人由于不了解它在中国的特定含义,很可能以为是“情人”。而实际上,相当于汉语中“爱人”这个词的英语词是husband(丈夫)或wife(妻子)。如当我们说某件事很容易做时,汉语常说“小菜一碟”,而对应的英语却是“It’s just a piece of cake”。对这样的词语,我们如果忽视其内涵或社会文化意义,就很难真正理解和正确运用。
2.跨文化差异在“交际模式”中的反映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社会习俗和惯例。这些习俗和惯例表现在交际中就被称为“交际模式”。英汉两种语言的交际模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里仅就几个方面略举数例。
(1)赞扬和接受赞扬。中国人对别人的容貌或好看衣着常常不去当面赞扬,对异性更是如此。英美人则喜欢称赞别人的相貌或衣着。如“You look beautiful today!”“What a nice dress you’ve got!”等。接受赞扬时,中国人通常说:“不”、“哪里,哪里”、“我做得还不好”,表示客气和谦虚。英美听到别人赞美时,则喜形于色,连声回答:“Thank you!”。尤其在恭维一位西方女性“You look very young and beautiful”时,她会非常高兴。对中国人的谦虚回答,英美人会误解为对方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示怀疑。
(2)赠送和接受礼物。中国人赠送礼物往往比较讲究,比较贵重,送礼时一般要反复声明“薄礼”、“小意思”。英美人送礼物一般不大,但很别致,送礼时通常说:“这是特意为你准备的,希望你能喜欢。”接受礼物后,中国人通常要等送礼人走后才打开礼物,以示礼貌。英美人则当面打开,赞扬一番,感谢一番,表明非常喜欢。等客人走后再打开所送的礼物,在英美人看来是看不起所送礼物,而且是对送礼物的人不礼貌。
(3)邀请。邀请的提出、接受和拒绝常常产生误会。英语文化中有些邀请只是一些客套用语而已,并不能导致实际上的会面。如“Drop over and see me if you have time”貌似邀请,实则是一个礼貌性的告别习惯语。交际中,不理解其含义,定会引起不快。英美人真实的邀请必须有明确的日期、时间和地点。他们邀请客人一般要提前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而此后很可能不再提及。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就会感到纳闷,他们的要求是真的还是假的,是算数还是不算数?中国人请客一般是提前一两天发出邀请即可,到时须再催请一番。英美人时间观念强,赴约一定须准时,万一不能按时赶到,一定要打电话通知主人说明什么时间能到。
以上数例足以说明,语言与风俗习惯是密不可分的,这种文化因素对正确理解语言和进行和谐交际非常重要。在英语教学的实际过程中,不断探索有效途径来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三、语言文化与英语教学
外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语言,但亦应把文化伴随物作为必要的部分引进外语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语言的应用,教师应使学生把握语言与行为的分寸,并了解人们的社会态度。鼓励学生观察不同语言的文化差异,减少他们对另一种文化的反感情绪,而不致产生人们常说的“文化冲击”。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有意识地将英语文化知识融于语言知识之中。
(1)向学生提供大量的、具体的文化信息。提供的方式很多,除开设有关课程外,还可以通过电影、录像、图片、杂志、文学等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文化;或请旅居国外的人给学生讲在国外的见闻和经历;或请外籍教师就外国文化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等。
(2)帮助学生提高对英语文化知识的认识。教学中,将语言的文化方面具体化或指导学生进行一些课外活动,如庆祝外国节日、赠送礼物、开展笔友活动(特别是外国笔友)。
(3)勤思好学,持之以恒。文化的习得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一两本书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持久的毅力,学习者应在大量的阅读中不断细致观察、分析和总结,才能达到运用自如、入境问俗、入国问禁的自由境界。
参考文献
1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语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论文摘要: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灌注式的教学模式一立比较通行,学生往往成为教学的客体。木文从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思出发,结合建构主义一些主要观点,提出建构主义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有者深刻的启示。
一、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反思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teacher-centeredness)”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把教师认真备课,讲课内容丰富有条理作为抓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教师讲解占去了课堂的主要时间,无法给学生的实践提供足够的机会,使学生成了语言知识的消极接受者。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在行为主义认识论基础之上,认为学习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输人过程,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牢固的“刺激一反应”(S---R)联结,教学时,只要控制刺激就能检测行为和预侧行为,从而也就控制和预测学习效果。受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弊端。首先,它抑制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垄断”了大部分发言权,而学生只是听课和记笔记,几乎没有主动参与语言实践的机会,产生不了成就感,因此也就失去了内在的学习动力。第二,它不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Kraehen(1981)研究表明,流利的语言表达能力取决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系统,而加速该系统发展的前提是学习者必须有机会接触足够的可理解性输人,并将这些输人充分吸收。Krashen(1985)还指出:外语课堂的主要作用是创造箱人被吸收的环境,以促进语言习得。而以传授语盲知识为主的课堂一方面很难提供足够的输人,另一方面,由于它只强调语言的形式和准确性,必然会导致学习者紧张,焦虑,致使输人难以被吸收。第三、灌输式模式妨碍了教与学双方的沟通,使教师无法得到及时的反馈,做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其结果必然事倍功半。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简介
作为一种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关注。由于建构主义本身流派众多,观点各异,提出间题的角度、思考的方式、术语的使用等方面各不相同,存在着一些不同的思想主张,因此,作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体系并没有形式稳定的、清晰的体系,仍处在不断发展的状态之中。但是总的来说,建构主义者在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以及师生关系等问题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其观点大致相同。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知识是发展的,是内在构建的,是以社会和文化的方式为中介的。学习者在认知、理解、解释世界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在人际互动中通过社会性的协商进行知识的社会建构。教育关注的焦点也从教师的教学转移到学习和学生知识的形成。它有如下特点:知识是学习者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主动构建的,既非直接来自主体,也非直接来自客体。知识并不是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学习是意义的生成过程,是每个人自己决定的。他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不能由其他人来代替。每个学习者都以原有的知识背景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的知识又因为新知识的进人而发生调整和改变。知识是在配合自身追求生存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形成演变。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人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知识积累中,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丰富的经验。所以,教学不能无视这些经验,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当作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来。教师应该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的支持者,教师的作用由传统的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权威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商级合作者。教师还是学生积极建构知识的帮助者和引导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传统的教学带来一场教学的革命,教学的中心由教师向学生的转移,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自我分析评价的能力,自我反思的能力。
三、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建构主义阐述了认识的建构性原则,有利地揭示了认识的能动性。而我们以前更多地强调了认识的客观性,而对认识的能动性认识不够。所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大学外语教学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
第一、教师的教学活动应从“双边”向“多边互动”转移。以行为主义为基础的传统教学理论对教学—教师(知识的传授者)与学生(知识的接受者)之间的双边活动,只看到了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而忽视了认知主体的学生同伴之间的社会互动。建构主义把教学视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并且这种建构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其中,教师与同伴都是建构知识过程的合作者。学生同伴之间由原来的竞争关系变为更有建构性的合作伙伴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教与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输和接受过程,而是包含了师生间社会和夕化的科学谈话、相互作用和实践以及学生主动地建构信息的过程,而且这种建构是通过新的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而成的。教师应承认学生在外语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给予学生以“学”的主动权。但是在具体的大学岁语教学过程中,几乎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逐词朗读、讲解,学生则不停地抄笔记。整个过程中,学且主动学习,练习外语的时间很少,时向一长,学生则会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改变这一现状,大学英语教师应研究翻育学、教育心理学,自觉地对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批判地吸收,并合理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要摆脱行为主义思范的束缚。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非常强调学习环境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情景”“合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索。教师的作用不应仅局限于提供任务和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更垃通过他们之间的语言,为学习者创造好的学习氛围,一种可以激励学生学习和使学习变得轻松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该更加可能作为在社会和情景关系中发生的合作建构和再建构。这种环境将使一种作为知识建构和再建构以及获得认识和遥解的、主动进行的语言学习活动变得更加容易(二2003)。
关键词:英语;口语;问题
新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营造一种良好的语言环境。笔者认为,搞好中学英语教学,需要注意下面四个方面的问题:
1端正认识
用英语组织教学,对于青年教师来说,语言基础并不存在问题,主要是认识问题。要在思想上重视它,注意课堂用语的系统性、规范性、交际性和针对性。对于部分口语有一定困难的中老年教师来说,用英语组织教学,首先要消除自卑感,在实践中树立自信心。先备好、讲
熟最常用的课堂用语。在此基础上,日积月累,使其逐渐达到熟练的程度。
2处理好两个关系
首先是英语和母语的关系。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的原则。利用学生已学的英语来解释或介绍新的教学内容,以便在真实的教学情景中增强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但在教语法和讲解抽象名词时,可适当利用母语。用英语来概括这个关系就是:Speak English if possible,speak Chinese if necessary.
其次是课堂用语中准确和流利的关系。准确指的是我们用语言表达思想的正确程度(包括语音、语法、用词和语体的正确);而流利则是指我们表达思想时的流利性。长期以来,教师对学生口语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是有错必纠。过分强调语言形式的掌握及语言准确的训练,使不少学生因怕讲错而不敢开口。与此相反,我发现部分教师的课堂用语听起来似乎很流利,但语音、语法错误、逻辑性的错误却比比皆是。有些“低级错误”甚至连学生也能指出来。这种以牺牲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来追求“流利”的现象是不可取的。因为,教师的不规范语言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理解和领悟程度。
3扩大课堂用语的交际性
课堂用语的交际性,目前还远远没有体现出来。不少教师把课堂用语的使用仅仅局限在少数几句课堂用语中,不敢越雷池半步,放弃了许多师生可以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例如,教师找到了一本好的工具书,就可以用英语向学生简要地推介或回答学生的提问。有些教师担心学生的水平还不够。其实,学生对这种真实的言语交际活动很感兴趣。关键是教师是否敢于挑战自己,有没有这种扩大言语交际的意识。还有一些教师担心这样做会影响教学进度。从教学目的是交流的观点来看,这种担心也是多余的。最新的理论表明:“真实的语言交际活动是学生认知语言的重要渠道。”
4虚心学习,敢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