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有关会计学的论文

时间:2023-04-21 18:24:20

导语:在有关会计学的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有关会计学的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会计;实践教学;实践环节

一、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会计是对会计单位的经济业务从数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计量、记录、计算、分析、检查、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核算手段,它本身也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在2007年暑期,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下文简称“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团总支以会计专业为主线,针对已经毕业的02级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调研和走访工作。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期一个月,时间比以往仓促一些。参加调研的同学走访了我校157名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及其所在单位。通过基本的问卷了解外,还同时运用了走访和平信的方式进行联络。运用第一手的真实数据分析我校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的基本情况、用人单位对我校会计学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我校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评价和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评价共四个方面的问题。

毕业生对学校教育及管理工作评价中的实践教育对实践操作能力的帮助这一部分的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图1中×轴上1表示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对实践操作能力非常有帮助,2表示有所帮助,3表示说不清,4表示帮助不大,5表示毫无帮助。很明显,学校的实践教育对实践操作能力还是有所帮助的。在学校每学期期末进行的校内外实习,让同学们能够对整个会计环节了解并且进行操作,对整个知识系统进行梳理,能够对书本知识有所巩固。把书本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样,我校的毕业生在踏上社会工作岗位之时,能够比较好地、比较容易地进入岗位。实践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具有综合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会计这个专业更加注重实践的操作,单单有书本知识是不行的,需要的是“理论联系实践”。我校学生通过在校内的实践积累了经验,给今后的工作带来了方便。可见,学校的实践教育对学生就业后的操作能力是有帮助的,通过实践能够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使我校会计专业毕业的同学在个人竞争力方面有了很大优势。

二、会计实践教学的组成

会计实践教学系统是由各个教学环节要素组成的,从整个教学过程分析可知,实践教学环节要素包括实验课、校内实习、校外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毕业论文等。

(一)实验课

会计实验课是在讲授会计专业主课程以后,按照会计实验课的内容和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的会计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际会计工作的操作。会计实验教学是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按照实际会计工作的要求,自行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根据原始凭证编制和审核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根据账簿资料和有关资料编制会计报表以及会计资料装订和归档等。在操作方式上。既要进行手工操作,又要进行计算机操作。

(二)校内实习

按照会计专业课的内容和要求,在课程学习到一定阶段或学习结束后,到学校的校办企业和有关职能部门(如财务处、审计处)进行实地操作练习。会计实习是对会计教学的总结和检验。会计实习可分为校外实习与校内实习,根据学校的条件,选择校内实习或校外实习。选择校内会计实习时,因校内实习单位对学校会计教学实习的内容与要求比较熟悉,有利于对学生的实习进行指导,能够较好地完成会计实习任务。应该指出,在学校进行会计实习,不是在学校的会计实验室进行会计实验,这是两种实践形式,不能混为一谈。

(三)校外实习

按照会计专业课的内容和要求,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到学校外部企业和有关部门进行实地操作练习。在学校有校外会计实习的条件下,一般在会计专业课(如会计原理或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审计)的课堂学习结束后,按照会计实习的内容与要求,组织学生深入到企业和有关部门,进行会计工作的实习,一方面了解和熟悉企业和单位所处的环境和实际工作情况;另一方面,对生产经营过程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学习与掌握会计基本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实践能力,从中进一步学习会计理论与方法。

(四)社会实践

按照会计专业课的内容和要求以及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学校课程学习结束后,组织学生到某个地区、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进行社会服务和社会兼职的实践活动。如:在假期,组织学生到某个地区或部门进行宣传、咨询服务,或协助工作;或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兼职工作,如兼职记账工作、收款工作,或做一些服务性的工作。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提高思想品德、学会如何做人,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五)社会调查

这是根据教学与社会的需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采用一定形式对社会进行调查的实践活动。调查的内容,一方面是根据会计专业教学计划的安排,对有关会计教学和会计改革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调查;另一方面是按照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对相关的热点问题进行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的形式有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网上调查等。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主要形式,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让学生到某个地区、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以采访、蹲点、座谈、参观等形式。深入实际进行专项调查。通过调查,收集资料,实地观察,了解生产经营、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等实际情况,了解会计工作的组织、人员配备与素质、工作环境、会计核算与会计管理、存在问题等实际情况,了解社会经济改革、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拓宽视野,运用所学理论与方法,进行分析,揭示本质,加深对理论与方法的再认识,写出调查报告。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增长实践知识,锻炼社交活动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提高政治思想水平。由于其具有社会调查内容单一、时间较短、方式简便、联系面广、耗费较少和收获较大等优点,是会计实践教学中一种较好的形式。

(六)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根据会计教学计划安排,在课程学习结束后,为综合检查知识水平和考核科学研究初步能力。由学生按照专业选题而撰写的论文。毕业论文要事前选好与专业相关的论题,题目要有实践性(与现实相关)、理论性(与综合认识相关)和创新性(与探讨新问题相关)。撰写毕业论文要拟定写作步骤,包括:选定论文题目、拟定论文大纲、搜集资料、展开社会调查。通过毕业论文的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走向实际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三、如何正确处理各实践环节的关系

在以上会计实践教学环节中,各个实践环节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于现实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从稳定性、保证性和效果性而言,最重要的是校内实践环节;而在校内实践环节中,最重要的是实验课环节。在制定会计实践教学计划时,要正确处理各实践环节的关系,发挥各个实践环节应有的作用。

(一)校内会计实验与校外会计实习的关系

在已建立会计实验室,可以组织校内会计实验的条件下,校外会计学习是不是就不需要了?答案是否定的。校外会计实习仍有其重要作用。在新的环境下,为克服会计实习的困难,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稳定的符合条件的会计实习基地,或根据实习内容选择实习单位,建立实习制度,采取相应措施,有效地组织校外会计实习。

第2篇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12―0065―02

一、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能力培养定位

1.会计实务能力。会计学专业学生应具有很强的会计核算能力、财务决策能力和审计执业能力,这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会计核算能力包括审核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汇总明细账和总账、编制财务报表、手工做账和电算化相结合等方面,财务决策能力包括报表分析与诊断、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决策、利润分配决策、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决策等方面,审计执业能力包括审计职业道德、识别问题能力、运用适当技术调查能力、评估证据能力和鉴定分析能力等方面。

2.创新能力。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提出,健全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产学研紧密合作等途径,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创新能力需要系统科学的创新教育来实现。创新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的教育活动的过程。

3.管理能力。会计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往往从事的是经济管理工作,培养“既懂业务、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至关重要。按照现代管理学理论,个体的管理能力涉及的因素很多,考虑到会计学专业学生未来工作需要,应侧重于自我认知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品德作风的培养。

下文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介绍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设置情况。中国矿业大学会计学专业2006年1月被江苏省授予省级“品牌专业”称号,2010年7月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二、培养会计实务能力的实践课程

1.会计核算综合训练。该课程于大四上学期开设,是学生在完整学完《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会计学》之后,对其会计核算能力的一次系统性检验,属于专业必修课,包括为期四周的手工做账和两周的电算化。手工做账通过设计高度仿真的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相连续的典型业务,并提供一整套空白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和财务报表,让学生从填写审核原始凭证开始到编出财务报表为止进行全方位操作,使学生能够系统掌握会计核算流程,通过手工做账形成的劳动成果包括三本记账凭证、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及总账和明细账各一本,以及全套财务报表;电算化是借助专业化的财务软件,让学生将自己编制的记账凭证输入软件系统,自动进行登账、记账、算账和结账,最终自动生成财务报表。

2.财务决策综合训练。该课程于大三暑期开设,是学生在学完《成本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和《管理会计》课程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综合性课程设计,属于专业必修课,时间为两周。通过设置企业财务决策所需的背景情形,要求学生结合实际对企业的成本管理、融资管理、投资管理及生产经营决策问题进行方案设计与分析,培养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审计执业综合训练。该课程于大三下学期《审计学》课程结束之后开设,属于专业必修课,时间为一周。以用友“审易通”软件为载体,要求学生正确运用所给企业的背景资料,通过审计实务的操作,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并形成审计工作底稿,从而使学生“体验式”地掌握基本的审计技能,培养运用电算化手段从事审计实务的能力。

三、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课程

1.经济论文写作。该课程于大三上学期开设,属于专业必修课,共32课时。目的是培养学生明确经济论文写作的特点、要求和过程,掌握经济论文写作的文体、格式、语言以及基本技巧。主要内容包括:经济论文选题、资料收集整理方法及经济类数据库使用、经济论文范文选读与论文撰写方法等。在授课过程中,鼓励学生结合专业课程学习撰写学术论文,并与任课教师交流修改,积极投稿以求能够公开发表,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为毕业论文开题奠定基础。

2.会计专业案例分析。该课程于大四上学期开设,属于专业选修课,共48课时。采用研讨式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以我国经济活动中的会计、财务、审计等真实案例为基础,通过情景模拟、身份代入、角色互换等方法,分析案例中涉及的会计、财务、审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务。在训练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其财经法规制度解读能力、会计职业道德以及职业判断能力。

3.会计热点问题研究。该课程于大四上学期开设,属于专业选修课,共32课时。主要内容包括:①会计准则、财务通则、税务法规等变革的热点问题,了解国内、国外财务报告准则和独立审计准则的动向;②会计研究的热点问题,如资源会计、环境会计和产权会计等,掌握会计理论的发展动向;③会计实务的热点问题,了解会计实务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方式上,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6~7名学生就某一热点问题组成兴趣小组,通过调查研究形成研究报告并组织答辩,聘请专家教授对研究报告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4.创新实验区项目设计与创业实践。该课程于大四上学期开设,属于专业选修课,时间为两周。主要是依托中国矿业大学2007年12月获批的教育部、财政部“会计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平台,围绕会计学专业教师近几年在研的国家级、省部级课题,针对大型企业碳排放调查和碳减排的会计核算设计、煤炭资源整合中资本运作模式调查与研究、衰老矿区可持续发展成本补偿模式设计、税收筹划专题设计、创业板上市公司典型发展模式等专题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培养管理能力的实践课程

为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设置“会计职业道德与管理素质训练”课程。该课程于大二暑期开设,属于专业必修课,时间为一周。该课程强化对学生“两大素质”的培养:一是会计人员作为“把关者”所必需的职业道德素质;二是会计人员作为“管理者”所要求的管理素质。在课程内容设计上突出应用性和操作性,主要包括:①学生模拟现场填制原始凭证进行报销审核签字时,模拟签字的学生不仅要讲出所依据的法规条文,还要对报销者讲出国家的有关规定,说明其道理;②学生模拟现场会计人员完成有关手续时,模拟的学生要讲出会计手续流程步骤、必要性及预计可能出现的问题;③让学生观看已购置好的会计造假、反贪污、反腐败的视频,然后要求学生写观后感,并举行报告会,帮助学生树立“虽与钱打交道,一辈子两袖清风”的意识;④由教师带队,让学生参与喊唱、搭桥过河、穿越电网、风火轮等素质拓展游戏,每10人为一个小组,以达到在快乐中学习、在体验中提高、在互助中启发的目的。

“会计职业道德与管理素质训练”课程突破了传统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的框架,真正做到将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与业务技能素质培养并重,服务能力培养与管理能力培养并重,是会计学人才培养理念的革新。该课程不拘泥于课堂和书本,将培养场所延伸到室外和校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方式更加灵活,空间更加开放,让学生在与社会、自然等多种环境的接触中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

[参考文献]

[1]鲁宇红,张素红.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关系的分析[J].江苏高教,2011(06).

[2]裘腰军.会计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探析[J].会计之友,2011(12).

[3]王菲.基于能力培养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08).

第3篇

罗斯·l·瓦茨(ross l.watts,1945-,)是一位国际著名的会计学家和杰出的会计教育家。因其于1986年与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合著的《实证会计理论》一书而在当今世界会计领域里享有盛名。

一、个人生平简介

1966年,瓦茨大学本科毕业于澳大利亚的纽卡斯尔大学并获得学士学位,后分别于1968年和1971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1960年~1966年间,瓦茨曾在澳大利亚纽卡斯尔的福赛思公司任助理查账员,后任执业会计师。但瓦茨在1966年被聘为纽卡斯尔大学的会计兼职教师后,即将主要精力用于从事会计教育工作:1969年~1970年,任芝加哥大学商业研究生院讲师;1971年开始到罗切斯特大学威廉·西蒙工商管理研究生院任教,1971~1978年任助理教授,1978年~1984任副教授,1984后任教授。在此期间,瓦茨还曾先后出任罗切斯特大学教学委员会主任、西蒙商学院院长遴选委员会主席、金融研究与政策项目主任和院长顾问等职。

此外,瓦茨还到多个学校访问讲学或出任客座教授:1981年与1984年,两次前往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财务会计系任特派讲师与客座教授;1984年,曾任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澳大利亚管理学研究所客座教授;1995年曾到伊利诺伊州埃文斯顿西北大学j.l.凯洛格管理研究生院任访问学者;1995年受聘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兼职教授;1998年受聘担任厦门大学兼职教授。

瓦茨也曾多次出席美国会计学会的年会和世界各地召开的会计学术会议。 此外,还受聘担任许多著名会计学专业期刊的编委及审稿人:1978年至今,一直担任《会计与经济学杂志》的创刊联合编辑之一; 1972年~1978年, 任《会计研究杂志》副主编;1983年~1985年, 任《当代会计研究》编委会成员; 1995年~1997年, 任其发起建立的社会科学研究网(简称ssrn)和《会计研究网络》的主编等。

瓦茨因其学术成就而多次获奖:他与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教授合作发表在《会计评论》1978年第1期和1979年第2期上的《决定会计准则的实证理论》与《会计理论的供给与需求:理论解释》两篇论文,连续获得1999年、2000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颁发的会计文献杰出贡献奖;1985年,他与齐默尔曼教授因《实证会计理论》一书对会计理论发展的重要贡献获得当年的alpha kappa psi会计奖;1996年5月,获罗切斯特大学威廉·西蒙工商管理研究生院授予其杰出教授称号;2000年,美国会计学会授予其美国杰出会计教育奖;2004年,他与齐默尔曼教授合作的著名论文——《决定会计准则的实证理论》,获得美国会计学会(aaa)自1986年开始设立的一个特殊奖项——会计学术文献重大贡献奖。

二、理论与实务主要贡献

几十年来,瓦茨的著述颇丰,曾在《会计评论》、《会计与经济学杂志》、《财务经济学》、《会计研究杂志》、《亚太会计杂志》和《英国会计评论》等著名专业学术期刊上独撰或与人合撰了近60篇论文。当然,最著名的则是他与齐默尔曼合作的《决定会计准则的实证理论》和《会计理论的需求与供给:市场解释》两文,以及两人于1986年合著的《实证会计理论》一书。

三、主要论著简析

(一)《实证会计理论》(1986) 20世纪60年代,由于受到经济学和理财学对有效市场假说(简称emh)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简称capm)进行大量经验性检验的影响和启发,以及当时芝加哥大学著名经济学家、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所开创的实证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影响,美国一些年轻会计学者在研究方法上另辟蹊径,开始尝试实证会计理论的研究。早期从事实证会计研究的年轻学者,多数来自实证经济学和财务学研究较强的芝加哥大学,这其中就包括雷蒙德·约翰·鲍尔、迈克尔·c·詹森、威廉·亨利·比弗、罗斯·l·瓦茨和杰罗尔德·l·齐默尔曼等人,都是在芝加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

1986年,瓦茨和齐默尔曼合著并公开出版了《实证会计理论》一书,该书不仅全面、系统、深入地回顾、总结和评价了实证会计研究的经典文献,而且提出了实证会计理论的初步研究框架,为实证会计理论的发展和普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书中详尽介绍了有代表性的实证研究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果。此外,还就信息披露的管制理论、契约理论在审计中的应用、会计研究的作用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述。《实证会计理论》一书共分为四大部分,设15章,各章大致内容如下:

第1章为“会计理论的作用”。作者明确指出,会计理论概念具有一套与之相联系的研究方法,这套方法是注重实际经验的研究人员在多年理论研究探索中经验累积的结果。会计理论概念不仅范围较广,而且与财务会计教科书中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构成了日益增多的以经验为依据的会计文献的基础。该书是为了增进人们对以经济学为基础的经验性会计文献中重要理论与方法的认识,而增进这种认识的关键是掌握方法论对会计理论演变的影响。

第2章为“有效市场假说与资本资产计价模型”。该章主要解释有效市场假说和资本资产计价模型,以及如何影响会计研究者提出的问题;介绍了有效市场假说和由它引发的对会计盈利与股票价格有相关性,以及会计程序的变化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的研究;解释了资本资产计价模型以及它如何促使会计研究者,提出会计数

转贴于

据能够提供与计价模型的变量有关的信息;在没有税收效应的条件下,会计程序的变化不会影响股票价格;以及我们能够限定会计盈利和股票价格的特殊关系等假设

第3章至第7章,主要是分析介绍研究人员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的有关文献,其内容分别为“会计盈利与股票价格”、“竞争性假说的辨识”、“会计数据、破产与风险”、“盈利预测”和“信息揭示管制理论的演变:一种新理论的开端”等。

第8章至第13章,主要介绍在试图解释和预测会计在实务过程中所形成的理论,其内容分别为“订约程序”、“报酬计划、债务契约与会计程序”、“会计与政治活动”、“会计选择的经验检验”、“股票价格的检验理论”和“契约理论在审计中的应用”等。

第14章为“会计研究的作用”,作者认为,会计理论的目标在于解释和预测广义上的会计实务。因此,理论具有两个方面的价值,即解释现实世界的运行方式,以及理论对使用者利益进行预测的影响。

第15章为“实证会计理论:总结、评价与前景”。作者认为,该书研究思路提供了三方面的重要发现:盈利报告向资本市场传递信息;其他会计数据也反映资本资产计价模型中的变量(如风险),并且能够提供有关未上市证券的信息;年度盈利呈随机游动状态而季度盈利则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作者指出,当时实证会计理论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三个方面的的主要局限性:利用替代变量来表示契约成本与政治成本;限定的线性模型缺乏依据;在契约变量之间存在着共线性。作者认为,实证会计理论的最重要学术贡献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研究了会计数据的潜力,检验了会计信息(主要是盈利信息)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证明了充分披露的会计信息是推动资本有效运转的要素之一;提出并检验了分红假设、契约假设和规模假设,解释了会计数据在制定和执行报酬计划、债务契约中的作用,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会计政策选择行为。

《实证会计理论》:全面回顾了会计学中大量的、与日俱增的以经济学为基础的经验性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对变量之间相互关系需要理论进行解释和检验的必要性;指出了按现行观点来解释研究结果的经验性研究的不足;力图阐明各种文献所采用的方法论;注重将单期间的资本资产计价模型(capm)作为一种计价模型贯穿于全书;提出理论研究的发展源自于需求的推动(即理论研究的供求关系是信息需求、教学需求和政策服务需求);指出社会对实证研究的需求会始终存在,会计研究人员的声誉和论述技巧越高,成就越可能受到实务工作者、管理者和其他学术界人士的重视,更多的学生和资金就会流向他所在的大学;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实证会计研究成本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

在该书序言中,作者写到:“一些学生喜欢了解‘末行数字’。遗憾的是,这种简明扼要的‘末行数字’目前还不存在。我们所接触的中介研究领域里的流沙。我们的目的不是为提供流沙的地图,而是为了增进学生对流沙的了解,并向他们提供绘制这种地图的工具,以使他们为未来的研究作出贡献。”这段暂短的表白,正是对该书写作宗旨的精确表达。

《实证会计理论》自1986年正式出版以来,成为美国广大工商管理硕士和博士生的必读著作,推动了实证研究在会计学术界的普及。《实证会计理论》首次中译本于1989年由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1999年经原译著中部分译者修订后由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再次出版,2004年收入《西方会计学名著导读》一书中,2008年《实证会计理论》的英文版亦由东北财经大学引入中国市场。

第4篇

文章写作是创造精神产品的过程,根据认识论理论,先有认识,再有表述,先有材料,再有写作。所以只有认真研究写作的全过程,才能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论文准备阶段,是写作的初始阶段,也是十分重要的阶段,该阶段能够博采信息、聚集资料、分析资料、提高认识。会计论文的写作准备工作一般包括搜集论文资料(包括调查),整理分析、筛选使用资料等内容。即搜集、整理、加工资料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一定的材料,闭门造车,难于撰写出有价值的文章。搜集与占有资料、整理资料,是研究工作的起点,同时也贯穿于撰写财务会计论文的始终。

(一)资料搜集的范围。搜集资料时,首先要明确哪些资料是有用的,不可或缺的;哪些资料是必需首先了解的、急需的等。只有这样,才能有目的地进行资料搜集。写作论文一般应收集以下几类材料:

1.论题的核心资料。它是指所研究对象本身的资料。例如:《知识经济对财务会计的冲击与挑战》这一选题,其核心资料是围绕知识经济和财务会计学的相关知识,如《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知识经济》、《会计理论》、《会计计量理论研究》、《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研究》、《国际会计准则》、《论财务会计概念》等书籍。核心资料,往往是“参考文献”所列的书目、篇目。

2.背景资料。它是对核心材料起参照、比较、深化作用的资料,包括已有研究成果资料和与论题相关的参照材料。学术发展是一个长期渐进积累的过程,后人通常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前进,因此,要重视已有成果资料的收集。可以编制已有成果目录,从标题上掌握论题研究的线索,收集具有代表性的各派观点的资料,以便寻找新的角度,提出新的见解;有些资料还能用于行文中的理论探讨,以增强文章的理论性。

3.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理论资料。专业论文不能停留在就事议事的层面,而要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学科理论来分析和阐述问题。因此,必须注意这方面的理论资料收集。

此外,还要熟悉国家有关方面的政策。

(二)搜集资料的途径。面对如山似海的资料,怎样才能迅捷地获得我们所需的资料呢?这需要了解搜集资料的途径。

1.社会调查。这是获取第一手资料(包括亲身体验)的主要方式。大量实用的富有价值的第一手材料存在于人们的社会实践中,有的尚未被人们用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实地调查去获得。业务部门和企业的规章制度、经验总结、分析报告、凭证账簿及报表内容格式等等,都是重要的实际业务资料。虽然这些资料比较零散,但它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手资料,能给人们深刻的感性认识。写作论文时可重点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社会调查具体方式有:

(1)普遍调查。它是对论题所涉及的一定范围内的有关情况,作出全面性的调查。例如,探讨我国国有企业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等问题,就要对各地区、各单位作全面的了解,对其人员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队伍建设的状况,作系统的调查分析,了解其全面情况,掌握各种有关数据和事例,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的管理方案。这样普遍的调查,难度会大一点,需要花费较多的物力和人力。

(2)专题调查。它是针对某个问题作专门的调查。例如,对证券市场上纺织类股票进行比较研究,就要对沪深两市的所有纺织类的股票的股本结构、财务指标、市场价格、政策倾向等资料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对各股票市场价格高或低的原因作重点的剖析,预测各股票的未来走势,并进行技术分析。

(3)典型调查。这是根据调查目的,在对被研究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探索其内在规律性,然后以调查结果推论全面情况。“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典型可以看到共性,即一般面上的情况。因此,典型一定要注意有代表性,可以选取上下两头,也可以选取上中下三类。例如,要研究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可以选取非常成功的邯郸钢铁制造厂的“模拟市场,成本否决”的典型调查,分析其降低成本的方法、原因、经验,然后总结出降低成本的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和设想。典型调查单位数目少则一两个,多则三五个,属小型调查,能节约时间、人力、物力。

(4)抽样调查。它是按照科学的原理和计算方法从所要研究的现象的全部个体单位中,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个体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取得资料,然后推算出全体数量特征的一种方法。它一般是在总体数量庞大时运用。例如,对证券市场上纺织类股票进行比较研究,由于纺织类股票家数较多,要想对所有股票的情况一一进行调查,实际上工作量很大,有时也并不需要这样做,这时就可以运用抽样调查法,将其进行分类,每一类选择一两家有代表性的股票进行分析比较。

(5)重点调查。它是在被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以求对总体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所谓重点,单位是指在所研究的内容方面数量比较大,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不一定要求有典型性的单位。

(6)个案调查。它是对某一具体社会单位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的方法。它与典型调查有许多共同特征,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而不是定量研究方法。其缺点是主观随意性较大,优点是耗费的人力、财力相对较少,可全面深入细致,方法多样,得到的资料十分丰富、生动、细致,是其他方法不能比拟的。

进行上述调查,可以通过观察、开会、问卷等调查方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其中,观察是获取信息的最基本的方法,它是根据研究课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和其他科学手段(如照相机、录音机、录像机等),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考察、搜集资料。开会,是指调查主体(调查者)通过召集一定数量的有关调查对象(被调查者)举行会议,或直接参加有关部门举行的一些相关会议、报告会,利用开会这种形式来搜集资料、分析和研究某一社会现象(调查内容)的一种调查方法。此种调查方法比较方便,与会者彼此可以相互交谈,相互启发,相互修正,从而获得比较完整的资料信息;问卷,是指采用邮寄,直接询问等方式,依据调查设计的问题(亦称调查问卷),经调查对象作答而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一种调查研究、获取资料的方法。问卷的设计要鲜明、准确、易于填答人理解,才能提高回收率。

2.文献资料搜集。文献,通常是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但我们写财会论文,所指的文献,是广义的文献,即与论题研究对象信息有关的一切书面文字材料。财务会计方面的文献资料有许多,如,《财务与会计》杂志,侧重于介绍会计法规、会计实务工作经验;《会计研究》杂志,则侧重于对财务会计中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探索;中国会计学会每年编制的《会计学论文集》,则选择了当年有代表性的财会论文。各省、市、自治区有关学会的刊物、文集亦可选读。

有关财务会计书刊资料名称,可以参考本书第三部分的“参考文献索引”。

总之,搜集资料既要丰富又要适度,要有重点地阅读与选题有关的内容,而不要漫无边际地阅读。文章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有的可精选,有的可精读,有的只需大致浏览一下即可。

(三)搜集资料的方法。检索资料的方法主要有:充分利用论文撰写者自己的藏书,善于利用图书馆、档案馆、书店、书展等。每一个研究者都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方向,建立自己的藏书系统。可以直接在资料上做阅读记号,或者插上若干纸条,随时备用,这可节省大量抄录时间。此外,图书馆、档案馆收藏有大量专著、报刊、统计报表、历史资料和技术档案,而且经过整理开发,以其资料齐全、检索方便的优势,吸引着研究工作者。到图书馆查阅是获取文献资料的基本途径。当然,经常逛书店、看书展,往往也可以获得最新的图书资料信息。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利用图书馆、档案馆、单位的资料室、侧重于平时积累,经常做卡片、记笔记、剪贴(复印)报刊。是书,注明作者或编者(译者)、书名、出版单位、发行年月;是报纸,注明作者、篇名、报名、第几版、年月日;是杂志,注明作者、篇名、杂志名、年月(期号),以便附录在论文的后面“参考资料”项,也便于文中注释引文的出处(是书最好还要加上页码)。

怎样才能快速地查检到所需的资料呢?

①要熟悉图书分类法。一般来说,图书馆都是把所藏图书资料按内容的科学性或其他特征,以一定的标准划分类型,有规律地排列出来。开架图书,我们可以自己查找;对于闭架图书,我们可以查看图书馆编制的目录。目前使用得较为普遍的是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此法把资料分为五大部类二十二大类,一级大类目下,根据图书属性又划分为若干二级类目,其下再分为三四级类目,并采用“八分法”和“双位制”编码。比如,要查找财政、金融方面的资料,就要先找经济大类,它属于社会科学大部类的F项目,然后找到政治经济学项,再下找至“8财政、金融”,在此项目下就可查找到你要找的相关论著,用专门纸条写上编码、书名交给管理员就可以了。

此外,有些图书馆还同时使用书名目录、著者目录、主题目录,读者可以按其中的一项进行查找。总之,如果不熟悉图书分类法,可以选一本简明的“图书分类”浏览一下,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我们在翻检图书分类目录时,可编制参考书目。每本书名用一个单独的卡片,既便于借阅,又便于保存,还可以从书的标题中估计与本论题的关系,然后“按单索骥”,借阅图书。

第5篇

一、独立学院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现状 

根据对全国36所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的调查研究,从中可以看出,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作为会计学专业一门核心课程,均受到了学院或所在系的高度重视,一般都会选派本专业的优秀教师担任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并从课程时间和教学设施等多方面给予保证,希望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会计学专业知识的掌握。但由于对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在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和课内实验等存在着诸多不同,因此,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与其他会计学专业的课程不同,在各独立学院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特别是在对中级财务会计与高级财务会计教学的内容划分上,各独立学院之间则各种不同划分。 

二、独立学院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存在很大的差异。财务会计作为企业会计的一个分支,主要是通过对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运动全面系统的核算与监督,以为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投资人、债权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等经济信息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财务会计本身并没有初级、中级和高级之分,只是出于教学的安排,将财务会计分成初级、中级和高级来进行教学,而对财务会计分成初级、中级和高级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这就导致各独立学院对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各独立学院都将会计学原理作为初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但对于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教学内容的划分,除了将六大会计要素统一作为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没有差异外,其他教学内容是作为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还是作为高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差异很大。 

(二)课程教学安排顺序差异很大。从各独立学院对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安排顺序来看,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均安排在会计学原理之后,但有的独立学院是在会计学原理上完之后就开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有的独立学院则是在会计学原理之后将税法课程教学完后开始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 

(三)课程教学课时区别很大。由于各独立学院对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差异很大,导致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课时安排上区别也很大。有的独立学院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课时只有64个课时,而有的独立学院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课时达到128个,有的独立学院是在一个学期讲授完中级财务会计,而有的独立学院则是分两个学期讲授中级财务会计。 

(四)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差异很大。从各独立学院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的内容来看,有的独立学院在讲授完中级财务会计的全部内容后,会进行课内实验,以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有的独立学院则只是中级财务会计教学中讲授理论知识,没有安排课内实验。 

三、改进独立学院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建议 

(一)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于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应结合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并考虑到会计学专业学生毕业后职业规划来确定。根据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2015年10月21日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独立学院今后将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普通高校,独立学院培养的会计学毕业生为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到企业事业单位从事会计业务和会计信息处理的人才,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到中小企业从事会计工作。基于此,同时考虑到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定,建议以现行中级会计师考试的《中级会计实务》内容为基础,来确定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这样既可满足学生毕业对会计专业知识的需求,也可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相结合。 

(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顺序安排。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以会计学原理的内容为基础的,但同时与税法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进行会计处理时往往涉及到很多有关增值税、消费税和所得税的内容。因此,建议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可以紧安排在会计学原理之后,同时安排税法的课程与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交叉进行,以及时为学生补充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学习中所需的税法知识,以便更好的理解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 

(三)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课时。在安排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课时,应考虑到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理解能力。在不安排课内实验的情况下,如果以中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实务》作为教学内容,可安排120个课时左右,分上、下两学期讲授,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 

(四)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实验。一般来说,是否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安排课内实验,应根据会计学专业整个实验课程体系来确定,而中级财务会计课内实验的内容,则是建立在会计学原理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账务处理程序已经熟悉的基础上,主要是对各经济事项的账务处理。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建议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不安排课内实验,而是可以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讲授完后的下一个学期,安排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在成本会计学讲授的学期末安排会计综合实验,这样就可以使中级财务会计的实验和成本会计学的课验结合起来,以避免实验课程内容的重复性。 

(五)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方式。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内容多,且讲解例题一般来说会涉及到二到三年的经济业务,因此,用传统的板书来讲授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有诸多不便,建议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来讲授中级财务会计,以方便给学生讲解经济业务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内容繁杂,难以理解,因此,建议在讲授理论知识和例题的同时,应安排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内容训练,并安排一定的课后作业,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 

结论: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在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习好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对会计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不断从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加以改进,以提高独立学院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理论知识,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选定论题范围

选定论题范围简称选题,是论文写作的起点,即要选择确定所要研究论证的学术问题,或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本着将客观上的需要和主观上的可能相结合的科学的选题态度。

论题不同于论文题目,论文题目是论文的标题,是从论题范围中选择出来的,研究的范围比论题小。选择论题范围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因为论题范围一般比较大,比较广,是就某一领域、某一方面加以研究、探讨。作者在写作之前,应该先确定论文论题的范围,具体的论文题目可以在整理、加工资料后再加以明确。

1.论题的来源。正确恰当地选择论题范围与论题的来源是密不可分的。论题可以从理论研讨和社会实践两方面得来:

一方面,来自社会实践中出现的新现象、新业务、新问题。

财会人员在实务工作中常常遇到各种各样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对此进行研究,进行探讨,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新办法。比如,企业的存货大量积压,从而造成会计报告中的存货的信息严重失真。再如,随着企业股份制改造力度的加大,原有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需要进行改革。这样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解决,由此围绕着“会计信息失真”、“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人员的职责”、“企业股份制改造”等展开了讨论。

随着会计环境的不断变化,一些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比如,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股票期权业务的开展,以知识资本进行的投资,资产重组概念的提出,通货膨胀的加剧等等,这些都对原有的会计理论、会计实务提出了挑战,也迫切要求有新的理论去指导实践。

另一方面,来自科研领域中出现的新观点、新问题。

人们在了解、研究已有的研究成果时,又发现了新问题,从而需要使原有的理论更加完善或扩展。例如,在探讨研究受托责任会计时,财会人员往往只重视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而忽视了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反映,于是在1999年出台了具体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该准则实施后,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掀起了一场关于现金流量表研究讨论的热潮,而《现金流量表》准则,也在2001年进行了修订。由此可以看到,一些新问题需要研究、探讨,形成比较成熟的理论,然后以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去实现它。

除此之外,我国良好有序的市场经济正在逐步建立,而且我国也已经加入了WTO,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我们的财会工作也要和世界接轨,接踵而来的一些新的经济业务、经济关系势必要求我们的会计理论先行一步。比如,跨国企业会计、海外投资业务处理、金融保险会计、战略管理会计等问题,都值得探讨、研究。

2.选题的一般原则。客观上讲,要选择有科学价值、有现实意义的论题;主观上讲,要选择自己感兴趣,有利于展开研究,自己可以驾驭完成的论题。

这里所说选择有科学价值的、有现实意义的论题,主要是指:其一是要有理论价值,就是指那些对本专业、本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能起先导、开拓作用,对各项工作起重要指导、推动作用的重大理论问题。其二是实用价值,就是指那些经济发展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即选题应该着重考虑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和人们关注的热点、争论的焦点问题。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创造性原则。即在财会专业的研究中、业务工作上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选择会计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或会计工作实务中的新问题来研讨。因为每一项新的发现、新的方法,都将使该领域科学的发展、改革、业务工作向前迈进一步。

(2)现实可行性原则。就是要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兴趣爱好,并考虑基本的实际研究能力、资料积累,以及可能争取到的指导、协调等条件去选题。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该在自己熟悉或有浓厚兴趣的业务领域内选题。

(3)补充性原则。可以去选择那些在财会学科的研究中、工作实践中被忽视的领域和被忽视的环节,经过研究提出见解,填补空白。

(4)前瞻性原则。根据个人的能力,尽量去选择那些尚无人问津,或是前人研究的成果或经验,在未来经济的发展中不再适用的问题,经过研究,将其发展、完善,使之更为丰富、完整。

3.选题的方法

(1)观察事物,寻找问题,发现矛盾,探讨解决方法。论文选题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即从会计实务中选题、从会计理论中选题及从会计实务和会计理论发展形势中选题。在选题中寻找问题,发现矛盾,如从新事实与旧理论的矛盾中,从不同的观点和流派的争鸣中,从别人失败的经验中,从前人的不足、缺陷或漏洞中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选择自己研究的课题。

(2)多方面探索和一方面选择相结合。选题要将横向空间考察和纵向时间考察相结合。根据财务会计专业的特点,所谓横向空间考察,就是说要树立科学的整体观念,寻找与会计学科相交叉的学科领域,如会计学与管理学、会计学与其他经济管理类学科、会计学与数学等,研究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找出学科结合部,探索用别的学科理论和方法去研究财务会计,运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财务会计学科领域。所谓纵向时间考察,就是要认识财务会计知识的层次性和不断抽象上升到新的具体会计理论和实务水平的无穷性,树立不断开拓和追求新知识的科学态度,不断提出财务会计新的研究课题。

(3)想象、联想、直觉选择的方法。直觉是科学上重大发现的先导,是经验事项通向概念或假设的桥梁,研究重大课题大都是通过直觉选择出来的代表创造成果的概念或初步假设。直觉是创造之母。爱因斯坦的科学创造原理模式为:经验──直觉──概念或假设──逻辑──理论。

4.选题注意事项

(1)虚实结合,以实为主,既要有理论分析,又要有业务方法的探讨。拟定的选题,必须结合实际,针对现实,以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必须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最好是自己在学习上、工作中、生活里经常关心的问题,或是时常思考的问题,这十有八九会成功。

(2)难度适中,量力而行,即要探索新问题,又要考虑自己的专业基础。

选题切忌过大、过难、过旧。选题过大,一是难以完成,二是不好驾驭。要选与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地位角度、业务专长相吻合的题目。选题难度过大,会受到时间、精力和资料的限制,是很难写好写完的,若无可奈何,临时换题,时间更紧迫,不可能写好,所以要选与自己的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相一致,或者是相关相近的题目。选题过旧,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还会让人觉得有被抄袭之嫌。

选题最好是略有点难度,难易适中,选择具有时代感的题目。总之,选自己熟悉、有兴趣,经常关心研究,有思想准备的题目。

(3)要有自己的见解,中心明确,避免综合论述,拼凑成章。

选题时,要掌握前人和今人的研究成果,要了解该选题研究的现状以及发展的趋势。若是他人已解决了的问题,可以不必花力气重复进行研究。另外,不要人云亦云,凑热闹,找“热门”,要经过深入研究,冷静地考虑,确有新见。

此外,还要考虑个人的时间、资料和研究能力。盲目选择论题,一般说来是不会成功的。选择自己获取信息、寻找图书资料方便的题目,考虑自己能利用哪些社会关系,到哪些单位调查研究,获取哪方面的文书档案、统计报表、数据资料比较方便,这样有助于资料运用起来得心应手,有助于写作的成功。

选题只要是自己有浓厚的兴趣,结合工作实践,能发挥业务专长,有占有资料的条件,能得到指导,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总之,写财会论文,首先要找资料,看文章,了解别人已有的观点、目前存在的问题,启发自己思考。关注并了解财务会计学科领域的学科带头人,著名的理论著作及最新研究成果,对于论文的写作必不可少;其次,对各种材料必须消化吸收、融会贯通,针对实际工作中的矛盾和经验,重点研究,形成自己的观点,提出独到的见解。看材料、写文章,犹如春蚕吐丝,先吃进桑叶,经过咀嚼、消化,排除废物,然后吐出蚕丝,做成美丽的蚕茧,进而织成五光十色的锦缎,切忌搞大拼盘,进行简单的组合装配。

本书第三部分列示了关于财会论文的一些选题,可供参考。

(二)草拟论文提纲

提纲是文章的骨架,体现作者的总体思路,以及全文的逻辑性和结构框架。通过草拟提纲,可以规划基本内容,搭好基本框架,使自己的思想明确、条理清晰,还可以发现构思的缺陷、材料的不足、论据的不充分、思路的不清晰,使论文写作少走弯路。论文提纲一般应包括文章的基本论点和主要论据,反映文章的体系结构。简单地说,提纲要列出一级题目、二级题目,如有需要,再作一些说明。有的人不习惯于写提纲,提起笔来就写初稿,结果由于构思不成熟,往往费时更多。

提纲写好后,要不断修改、推敲。一是推敲题目是否恰当,是否适合;二是推敲提纲的结构,是否能阐明中心论点或说明主要议题;三是检查划分的部分、层次、段落是否合乎逻辑;四是验证材料是否充分说明问题。这些工作完成后,再开始动笔写初稿也不迟。

1.结构层次安排方法

(1)并列法。即表现为几个观点或几个问题、几类事情或若干事件并列在一起,形式上彼此独立,内容上共同为说明主题服务。这些内容(任务、原因、措施、成绩、经验、体会)没有谁先谁后,谁主谁次的区分,但须注意的是,各层次之间必须有内在的联系,不能互相矛盾、重复、包容,分类的标准、角度要一致。

(2)递进法。说明主题(问题)的各个层次的内容,或者是按照事情发展过程的先后次序,或者是按照事理逐层深入的关系来安排层次。用递进法安排层次,有明显的逻辑上的严密性,人们容易理解和接受。要注意的是,事情和整理的先后顺序必须是确实存在的,而且是实质性的,否则,也不能很好地说明问题。

(3)因果法。任何问题的发生总有其原因,任何做法、事态的发展总有其结果。层次的安排可结果在前原因在后,也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

2.论文提纲的形式

论文提纲按照详略程度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

标题式提纲。用简要的词语概括内容,以标题的形式列出。在正文中一般可以作为主线、大的框框来处理。这种写法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2)句子式提纲。用一个能够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概括内容,该句子可以带有标点。

(3)段落提纲。是句子提纲的扩充,常用来编写详细提纲,故又称详细提纲。有时,当论文逻辑构成单位的内容不能用一个句子概括时,就写成一段话来进行表述。

上述三种形式可以综合运用。论文写作者可根据内容和篇幅的需要加以选择,只要用起来得心应手即可。

3.编写提纲的方法与步骤

(1)先拟标题。拟定标题时,力求简单、具体、醒目,或揭示论点,或揭示论题。需注意的是,编写提纲的标题一般是最后确定的标题。

(2)用主题句子列出全文的基本论点,以明确论文中心,统领全纲。

(3)合理安排论文各大部分的逻辑顺序,用标题或主题句的形式列出,设计出论文的结构和框架。

(4)对于论文中的各大部分,逐层展开,扩展深化,设制细项目,结合搜集使用的材料,进一步构思层次,形成近似论文概要的详细提纲。

(5)对于每个层次分成各个段落,写出每个段落的论点句子,并依次整理出需要参考的资料,如卡片、笔记等,标上序号,排列备用。

(6)检查整个论文提纲,作出必要的修改,即增加、删除、调整等。

(三)编写初稿与定稿

俗话说:“七分材料三分写”。会计论文执笔前重要的准备工作,为论文执笔成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何把会计领域中好的研究成果,形成创造性的见解和观点,落实在书面篇章中,这是会计论文写作的关键环节。

1.起草初稿。根据编写的论文提纲,撰写论文初稿。初稿撰写有两种方法:一是从头到尾、不间断、不停顿,一气呵成写完初稿,然后再从头仔细推敲加工修改;二是根据文章的层次结构,一部分一部分地撰写、推敲、加工修订,全文分部分写完后,再合并起来通读、统稿完成。

财会专业的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时,在搜集材料充分的前提下,撰写论文初稿应适度掌握论文写作速度,不宜求快,应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敏捷的思维,做到纲举目张,顺理成章,井然有序,详略得当。

2.文稿修订。一般说来,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论文初稿完成后,往往存在不成熟、疏漏、重复、有误、用词不当等问题,需要反复推敲修改。修改前,应重新阅读有关参考文献和资料,虚心听取论文指导教师的意见。修改论文,也是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学风的难得机会,因此要认真、严肃、不厌其烦地反复修改。修改要注意精炼,简明。

第7篇

致谢一:

老早就知道博士论文后面有一段致谢意味的后记部分,一直在想自己到那天会是如何的激动如何的感慨,如今真到了这一时刻,却是相当平静却也发现自己无从表达此刻的心情。

从大学毕业时考研找工作两手准备,到幸运被复旦会计系录取,再到两年半后由硕转为攻博,最后三年半后博士毕业,进入不错的高校成为大学老师,我完成了由会计小本到会计博士,从会计学术门外汉,到成为一名可以独立进行会计研究的大学老师的华丽转身,这是六年前的我绝对没有想到的。六年的青春岁月可以在复旦度过,可以在会计系度过,我是幸福的。感谢我的导师吕长江老师,这不是博士论文后记部分的例行感谢,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我一直认为如果当时我的导师换了其他人,我可能都不会走到今天。是老师一步步的将我带入会计学术的氛围中,让我yulu.cc的看到会计学术的魅力,也是老师耐心的教导及指引,让我慢慢发现了自己适合的人生职业。感谢老师对我的学术及生活上的关心,感谢老师教我做人做事的道理,感谢老师对我有话直说、口没遮拦的宽容。

同时还要感谢师母王克敏老师对我的点拨及生活上的关心;感谢会计系洪剑峭老师的关心及对博士论文解析部分的帮助;还要感谢会计系陈超老师、周红老师、徐浩萍老师对论文提出的宝贵修改意见;感谢北京大学陆正飞老师、上海交通大学夏立军老师、复旦大学原红旗老师、南开大学刘志远老师、上海财经大学潘飞老师、上海交通大学张天西老师对论文提的宝贵意见;感谢复旦会计系所有老师在六年中从各个方面的帮助与照顾。此外,还要感谢我在耶鲁大学交流期间的外导FrankZhang,感谢张老师对我在耶鲁交流期间的照顾,及对我在学术上的悉心指导,同时也要感谢耶鲁会计系的博士生杜凯同学对我生活上的帮助及论文解析部分的指导;也要感谢耶鲁会计系其他老师和同学对我在各方面的帮助。

我在复旦的同窗们,我不会忘记你们的:我的室友王瑞、杜琰琰、程南雁,同窗翁宵伟、李静、武建、朱晨波、张轶凡,及刘璇、黄海杰、刘念、徐媛媛等师弟师妹们,以及管院09博的所有同学们,因为你们的陪伴,我的生活才能如此丰富多彩。

最后感谢我的父母,是你们为我提供了一个无忧无虑的成长环境,是你们的支持可以让我无后顾之忧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们的爱护是我人生最大的财富;还有我的好妹妹,你倒是像姐姐一样照顾我,我们的姐妹情无疑是我值得骄傲自豪的地方。

所有爱我的和我爱的人,仅以此文献给你们。

致谢二:

历时一年有余,这篇博士学位论文终于即将完成。回首论文的撰写过程,内心不禁五味杂陈,感触良多。

政府审计与民主政治关系的研究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话题。两年前,我的恩师,国内政府审计领域的权威人士蔡春教授以他对学术前沿的高度敏感捕捉到了这一问题的研究价值,并建议我以此为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最初思考这一选题时,我颇为惶恐。这一论题不仅要大量涉及到政治学等较为陌生的领域的理论知识,而且在进行选题论证时搜集到的己有相关文献成果极为有限,国外文献研究几乎为零。可以预见如果以此为题,论文的创作将会遇到很大的困难。与同专业的博士同学以及同门的师兄师姐讨论后,他们也都认为这一选题难度较大,这一度几乎让我失去信心。与导师蔡春教授交流以后,他给予了我极大的鼓励和支持,帮助我分析研究思路,启发我思考解决论文中的关键问题与难点,并提出了他独到的见解。在蔡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最后我还是决定要坚持下来,并最终确定以政府审计推动民主政治发展的作用这一问题作为我博士论文的选题。

选题确立后,我从2011年4月开始搜集资料,拟定论文研究大纲。写作期间,我又再次遇到了瓶颈,民主政治细化的问题曾让我一愁莫解。后来,我研读了大量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公共权力学的书籍与文献,并多次与政治学专业的同学讨论,才最终从民主政治运行机制的角度解决了.

这一问题。其后遇到的诸多难题,如政府审计对民主政治发展作用的机理分析、实证研究中民主政治的量化、模型的构建等,我都是一次又一次的与导师和同门师兄师姐讨论,一次又一次的翻阅各类文献,每个问题都是反反复复的琢磨直到被逐步攻克,这才最后形成了这篇博士学位论文的成果。整篇论文的撰写过程,从选题开始到最后论文定稿,大到论文大纲框架的确立,小到一个词语的选择,无不凝聚着导师蔡春教授的心血、同门兄弟姐妹的帮助、同学和朋友的鼓励和我自己的努力,现在回想起来,实属来之不易。

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学术研究的不易,也越发感觉到自己才疏学浅。论文虽然初步成稿,但自己也清楚的知道我的研究还是最基础性的尝试,其中许多问题思考还不够成熟,分析还不够深入,还有许多缺陷甚至错误,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批评指正,以帮助我更好的完善本论文并展开对这一领域的后续研究。

学海无涯,我将博士论文的完成看成另一个学习道路的起点。在今后旳日子里,我会持续关注政府审计领域的研究,谨记恩师教诲,踏踏实实的做人,勤勉严谨,不断思考探索,不辜负恩师的栽培,不辜负同学朋友的支持和父母的期望,更不辜负自己的人生。

三年时光,如弹指一挥间。收到博士录取通知书那一刻的欣喜仿佛还在昨日,转眼间我已经在提笔撰写毕业论文的致谢词。深夜12点,万籁俱静,回想荣春园三年的求学生涯,导师的栽培、同门的帮助、同学朋友的关怀,父母的支持,一幕一幕在脑海中浮现,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衷心感谢我的恩师蔡春教授。能够成为蔡春教授的博士生是我一生最大的荣幸。是蔡春教授带领我走进了审计学术的殿堂,他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认真细致的做事风格、勇于创新的精神、对学术的不懈追求都令我十分的钦佩,这将是我受益终生的宝贵财富。三年博士阶段的学习生活,蔡老师教会了我科学的思维方式、正确的研究方法、前沿的思想理念,教会了我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他每一次学术思想的提点都让我获益匪浅,每一次生活上的关怀都让我这孤身在外求学的学子倍感温暖与感动。

特别是在博士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蔡老师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论文的选题到资料的收集、开题、论文的撰写、修改直至论文完稿,蔡老师一直在给我支持和帮助、信心和鼓励。没有蔡老师悉心的指导,我不可能顺利的完成我的学业。师恩深似海,蔡老师的谆谆教诲我会永远铭记于心。衷心感谢我的师母包建华女士,感谢您慈母般的关怀和教诲。

衷心的感谢西南财经大学的诸位老师。感谢彭韶兵教授、杨丹教授、罗宏教授、陈苑红教授、叶建明教授和黄载兴教授对我专业课程的教导。感谢樊行健教授、潘学模教授、吕先锫教授、冯建教授、冯俭教授、余海宗教授、谭洪涛教授、马永强教授和唐雪松副教授对我博士学位论文所提出的中肯意见,让我的论文得以完善。感谢方萍书记、余霞老师、杨长虹老师,谢谢你们三年以来的关照感谢蔡老师研究团队里面的所有的兄弟姐妹。感谢李江涛博士对我博士学位论文在实证模型设计等方面所给予的指导和帮助;感谢刘更新博士,与你六年的同窗情谊,你对我的学习和生活给予了许多的关怀与帮助,感谢你在我考博期间的支持与鼓励,感谢你带我进入蔡门大家庭;感谢谢赞春博士、苗连奇博士,感谢你们一直像大哥大姐一样照顾我,感谢你们在我感到困难的时候给予的安慰与关心;感谢孙婷博士生、饶翠华博士生、马硕博士生,感谢你们在博士论文撰写过程中的一路鼓励与扶持;感谢蔡利博士生、朱荣博士生、李明博士生、刘雷博士生、谢柳芳博士生、唐绣球博士生、感谢你们兄弟姐妹一般的同门情谊,让我倍感亲切和温暖。感谢师门的瞿旭博士、董延安博士、李海燕博士、刘学华博士、罗朝晖博士、鲜文铎博士、张勇博士、徐荣华博士、杨晓磊博士、路伟达博士等和硕士研究生杨鲁、敖金俐、林洁、刘春苗、黄婧、张倩倩、和辉、王志、祁恒庆、陈永辉、杨晶晶、何雨、何苦、钟婷、马可哪呐、吴征远、梁怡爽、张鹏、周思维、王瑜、陈亮、孙琳、张静、周贤莉、李慧、罗琪、段楠、王宪振、欧琳、苗芄、蒋静、赵晓燕等师弟师妹,恕不一一列举,你们是我今生最大的财富。

感谢我的同班同学。感谢王伟博士生、张玮倩博士生、张晓玲博士生、彭丁博士生、郝以雪博士生、何惕博士生、黄莉博士生、林高博士生、卢兴杰博士生、王昱升博士生、向阳博士生、袁洋博士生、张媚博士生、周冰博士生、魏涛博士生、张泽南博士生、汪tn専士生、周婧博士生、侯甜甜博士生、肖光红博士生、周明友博士生。感谢你们让我拥有三年美好的求学时光,我会将这些记忆永远珍藏。

感谢我的硕士同学万磊、龚建英、柳宇燕、夏冬明、易旭东、隋春蕾、周德如、陈义、夏蓓、王峰、张莉等;感谢我的本科同学徐燕、薛爱玲、王芳、仇扬、杨珠等,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的帮助和鼓励。

最后,深深感谢我的父母。你们用毕生的心血养育教导女儿,女儿不孝,多年在外求学,不能承欢膝下,只能在心里感谢你们对女儿的无私的爱,感谢你们一直包容我的任性,感谢你们一直做我坚强的后盾,放我去飞,放我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我的朋友们!

致谢三:

光阴荏苒,转眼间我在上海交通大学度过了丰富且有意义的四年求学生涯。这四年的博士研究生生活让我体会到了会计学学科的博大精深,同时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使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前进方向。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张天西教授。张老师以其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默默的奉献精神时刻感染着我,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奋发进取。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张老师对我的毕业论文始终给予了认真和耐心的指导,使我顺利地进入毕业论文研究阶段并成功地撰写了毕业论文。四年来,在张老师的言传身教下,使我能始终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协调处理好学习、工作、家庭三者的关系。尊敬的张老师,谢谢您!

衷心感谢在过去四年时间里为我们辛勤授课的安泰管理学院的各位老师,正是老师不辞辛苦的教学,使我们能够不断地成长与进步。他们开拓了我的视野,为我的论文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感谢在百忙之中牺牲宝贵时间评阅和评审本文的各位老师和专家。

第8篇

关键词:沙特 会计教育 启示

沙特阿拉伯王国(Kingdom of Saudi Arabia)简称沙特阿拉伯或沙特,位于阿拉伯半岛,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国土面积225万平方公里。截止到2014年底,沙特总人口约3 080万人,其中,外来人口1 010万人,占总人口的32.79%,主要民族为阿拉伯族,还有少量的贝都因人。2014年,沙特的人均GDP为24 453美元,世界排名第31位。石油和化工业是沙特的支柱产业,70%以上的财政收入来自石油收入。1990年7月,我国与沙特建立外交关系,此后双方的经贸合作日益加强,在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等方面签署了多项合作文件。

一、沙特的大学会计教育

在沙特,最早开展商科高等教育的是沙特国王大学的管理科学学院(之前称为商业学院),时间为1959年秋季。随后,阿卜杜・阿齐兹国王大学的经济管理学院于1967年,石油与矿业大学(现更名为法赫德国王石油与矿业大学)的工业管理学院于1974年也开始进行商科高等教育。这三所大学均提供会计学本科与硕士研究生教育。另外,还有两所大学也开展了会计学本科层次的教学,它们是法希尔国王大学和乌姆・阿尔库拉大学(King Faisal and Umm Al-Qura)。当然,各大学在培养学生的具体过程中存在一些差异,本文以法赫德国王石油与矿业大学(以下简称“法赫德大学”)为例介绍沙特大学会计教育的有关内容。

(一)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能够进入大学修读会计学学士学位者需具备的基本条件是普通中学的毕业生或中等商业学校的毕业生,但对中等商业学校毕业生的要求较高,必须是成绩绩点为A的优秀毕业生。对于毕业总学分的要求,各校之间亦存在差异,有的大学为12分,有的大学为132学分,法赫德大学的毕业总学分要求为136学分,其中51学分为纯会计课程,占毕业总学分的37.5%,该校将课程分为六类:校级必修课、院级必修课、系级必修课、选修课、跨学院必修课和自由选修课,学制为四年八个学期。具体课程如下:

1.校级必修课。见表1。

2.院级必修课。见表2。

3.系级必修课。见下页表3。

4.选修课。在选修课模块,男、女生至少选修的学分是不同的,男生需选修9个学分,而女生则需选修6个学分,具体课程如表4所示。

5.跨学院必修课。该类课程是学生的必修课,但开课单位是其他学院,其目的在于实现学院之间知识的交叉,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程度。见表5。

6.自由选修课。该类课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自主选择,具体可以选修的课程在学生手册中会有列示,包括本系的课程,也包括其他系的课程。男生需选修9个学分,女生需选修12个学分。

7.学生成绩评定。从表6可以看出,沙特大学的学生成绩评定等级与我国类似。我国对学生的评价一般分为五类: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分―90分)、中等(70分―80分)、及格(60分―70分)和不及格(60分以下)。在沙特,学生的成绩由三部分构成:中期测试占20%,期末测试占40%,平时作业占40%。

(二)硕士教育及课程体系。沙特大学的会计学硕士教育始于1976年,最初有三所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条件是申请人要取得学士学位。沙特各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项目在时间长度、教学内容上也存在明显差异。法赫德大学的硕士项目分为两个培养阶段:课程教学阶段与学位论文阶段。其中,在课程教学阶段将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类,共27学分。从学分结构来看,高级会计课程为15学分,另外12学分为高级商业和经济课程。对硕士研究生学业成绩的评定类似于本科生的评价标准。毕业总学分要求为36学分,学制通常为三年六个学期。具体课程如下:

1.必修课。见表7。

2.选修课(至少选修6学分)。如表8所示,其中,成本理论课是必选的课程。

3.学位论文(共分)。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可以是会计领域中的任何问题。在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之后,需要进行论文答辩,答辩小组通常由三位教师组成,其中,有一位教师来自其他学校或机构。

(三)会计教师的职称及任职资格。在沙特所有大学,如果想要一直从事教学工作,取得博士学位是必要的条件。在评定讲师资格时,有无职业资格并不是一项基本条件。然而,近年来的实际状况是,在评定硕士学位持有人为讲师资格时都会被延后,其目的在于鼓励这些人去取得更高的博士学位。如表9所示。

(四)会计教学方法。在沙特,结合黑板示范的讲授和书面作业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传统的会计教学是在一间坐满学生的大教室里,有些课程的人数甚至超过了80人,一些必修课也是如此。沙特大学的会计教学以阿拉伯语为主,有些学校也选择阿拉伯语与英语双语授课。沙特大学的大部分阿拉伯语教材从埃及进口,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由沙特学者自主编写的,其中的历史原因是沙特的教育政策多年来主要受埃及影响,而且在沙特建立大学之前,沙特的学生大多数是到埃及读大学,因此必须学习埃及的课程内容,使用埃及的教材。沙特大学会计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对理论的强调和对实践技能的轻视,即“重理论,轻实践”。同时,也很少强调对学生批判性分析、反思性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的培养。此外,由于大多数学校的本科生取消了学期论文,学校图书馆的使用频率也随之大幅降低。因此,沙特的学者已达成了一项共识:为促使学生为其自身考虑,应该采用更加具有革新精神的教W方法与技术,培养学生具备继续探寻知识的能力,这样一来,即使他们走出了学校,学习过程依然可以继续。

(五)沙特大学会计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沙特学者认为,在沙特的大学会计教育过程中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计算机会计教育的不足。沙特大学会计教育中存在的明显问题之一是计算机在会计领域应用的教育不足。从其课程体系中可以看出,与计算机会计有关的课程主要包括两门:必修课当中的会计信息系统和选修课当中的计算机在会计与审计中的应用。同时,对计算机会计感兴趣的教师与学者更是寥寥无几,导致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相关理论研究匮乏,无法指导会计实践,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2.高质量会计教材的匮乏。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质量来看,沙特均缺乏高质量的会计教材,这是另外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沙特的会计教材主要有两个来源:埃及和美国。对此,有沙特学者指出了这种状况的弊端:引进的会计教材在质量上并不是最好的,而且与沙特的经济社会环境相关性并不高。因为引自埃及的教材中处理的是埃及的经济业务,是以埃及的审计、会计准则、法律为依据的,与沙特的会计实践差别明显。从美国引进的会计教材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方法是立足本国实际,参考欧美国家的数量研究方法而非它们的会计实践来编写符合本国实际状况的会计教材。

3.会计研究的缺乏。科学研究被视为大学学术机构的主要任务之一。然而,沙特的会计研究受到限制,主要是因为会计教师缺乏自由时间。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太重,大约每星期有12个小时的教学工作。当然,这种状况并非沙特所独有,而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普遍现象。

二、对我国大学会计教育的启示

(一)对本国语言与文化的重视。通过沙特的大学课程体系可以看到,其校级必修课均为本国语言与文化课程。反观国内的大学培养计划,英语的地位远高于汉语。这样带来的问题是会让学生产生误解,以为英语的地位高于母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英语,但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同时,课程体系中对本国文化的内容也很少涉及,造成本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上出现问题,而且学生对本国语言掌握的程度也在不断降低。值得庆幸的是,国内的一些学者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一些学校也在改变现有的课程体系,这些问题已有所改善。将更多的本国优秀文化与语言纳入大学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本国文化的滋养下健康成长应该成为一项基本原则。我国的教育应该面向世界,但不能忽略的是学生成长的基础,这一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本国的语言与文化。

(二)学生成绩评定中对作业的重视程度较高。学习本身是一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但我们主流的评价方式却是终结性的。这种评价方式与学习的过程相背离,因而带来了许多问题,诸如评价简单、评价不客观、对学生的激励程度偏低等。因此,合理的成绩评定应该是“淡化期末考试的地位,强化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与监督”。沙特大学会计教育中将平时作业的占比确定为40%的做法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三)注重学生表达能力、思考能力的培养。在沙特的本科教学课程体系中有必修课“小组讨论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表达能力。可以说,在我国的大学会计教学中对学生这类能力的培养是不够的,尤其是本科培养阶段。当然,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的原因也有教师的原因,但培养体系中该类课程的缺失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四)强化计算机在会计领域应用的教学力度。将当今时代视为一个计算机的时代并不为过,因为计算机正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会计领域也不例外。因此,加强计算机在会计领域的应用研究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我们要加强学生以计算机为工具的能力培养,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

(五)根植于本国文化特点与实践的会计研究与教材编写。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参考资料,高质量的教材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有帮助。如何编写出高质量的教材也是广大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沙特会计教育中的问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思路,那就是以本国的会计实践为基础,以欧美等国家的先进会计方法、数量分析方法为参考,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方法上先进,实践上落地”的良好局面。对于会计研究活动依然要立足于本国的会计实际,研究和分析本国会计活动中所面临的问题,为本国会计实践问题提供解决的思路与方法。

(六)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学会学习与思考的方法。目前,我国的许多大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习目的不明确是一个重要因素。借鉴沙特学者的观点,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而学。在当今社会,学习已经成为一种生活的方式和重要内容。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才会有学习的动力,之后再谈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等的培养才有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北方民族大学阿拉伯研究中心.世界伊斯兰国家(国情与数据)[M].2014.

第9篇

[关键词]专业建设;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法

一、研究背景

本科会计学专业作为培养未来会计专业人才主要的方式,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必须提供各项专业服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要素。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国际型会计人才成为会计学专业改革的核心问题。因此,有必要了解我国本科会计专业学生已经具备哪些能力,缺少的是什么,应该如何应对?美国的会计从业人员、会计专业教师及会计专业学生对不同技能要素的重要性有些相似的看法:传统单一的会计学专业必将被商业、管理科学及其他社会或人文学科相结合的多学科教育所替代(Francisco&KeIIy,2002;AIbrecht&Sack,2000)。我国高校会计学专业整体水平一般,会计学专业改革必须以学生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尤其是加强实践技能培养的主旋律(1999,宁波大学课题组)。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会计学专业的状况进行调查,找出本科会计学专业现状与会计职业界的要求之间的差距,分析其原因并探索其对策。希望能对我国本科会计学专业的发展提供一些积极的参考建议。

二、结果与分析

(一)样本的选取

笔者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数据搜集。为了使问卷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参照了Franoiso&Kelly(2002)的问卷框架。主要从现状和重要性两个方面搜集数据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距。选取的样本是重点大学层面选择两所学校: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地方高校七所:天津商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上海法政学院、山东财政学院、天津工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共九所高校本科会计专业的大三和大四的学生。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680份,回收率为68%。

(二)结果分析

1.本科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美国会计学专业改革委员会认为,会计学专业的目标不是让学生在刚刚从事会计职业时便成为合格的会计工作者。而是要使学生具有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终身能从事学习。结果显示,本科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选择为应用型的会计人才的占70%;选择为企业会计工作者的占50%;选择为注册会计师的占42%。而选择为教学科研工作者的只占20%。这说明随着学历层次的不断提高,本科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从事教学和研究的可能性比较小。从事会计实务工作的可能性比较大。这也比较符合现实情况。而目前大多数高校本科会计专业的教学计划还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的会计人才、企业会计工作者和教学、研究工作。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中,对政策法规的了解、心理素质和人文素质排在前三位;最后一项是身体素质。从对会计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素质的排序上看,会计职业道德、专业判断能力排在了最前面。排在后面几位的是管理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文字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

现行的会计学专业的课程可能尚未提供可满足现状需求的知识和技能要素。有必要对本科会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结构进行一番了解和分析。在问卷中列示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各七门,让学生们选择各自应包括的课程。从表1可以看出,专业基础课按照认同度排序依次应包括:基础会计、计算机、数学与统计学、经济学、操行、行为科学、交际;专业课按照认同度排序依次应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职业道德与责任、税法、审计、信息系统、实习与合作性教育计划。学生对专业课程的认同度基本与现行的教育部的规定相同,而对专业基础课程中的操行、行为科学、交际等课程等认识不足。

从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学生们对公司财务、企业法、经济学、企业面临的法律和社会环境、商业道德等课程给予较高的认可度,而给予数量分析法在企业中的应用、交际能力、市场营销三门课程较低的认可度。大部分的学校没有设置这三门课程。

表3显示的是学生对课程重要程度的打分。按照课程重要程度的排序依次为财务会计、基础会计学、管理会计、税法、职业道德、成本会计和审计等。这与教育部公布的核心课程有一定的差距。这表明各学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有所不同。与各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有关。学生对会计专业课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信息系统、统计学等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3.学生对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应具备的技能要素框架的认识

学生对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要素的排序依次是会计知识、财务知识、审计知识、管理、金融、税收及法律知识、计算机知识、外语水平。而ACCA的要求是专业知识、企业管理知识、投资与市场营销知识、纳税筹划知识以及内部控制等列为较为重要的知识要素。表4的数据说明学生对管理、税收、金融等知识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人员所需具备的技能要素按照重要性依次是职业判断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资源管理能力、运用计算机能力。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位于最末两位。这说明学生们对资源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认同度偏低。会计专业学生对职业判断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等技能重视程度较高;普遍认为创新能力对会计人员来说并不重要,会计可以发挥的余地不大,会计处理更多的是受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等法规制度的约束。对创新能力的认识也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4.对教材选用的认识

从图1―2教材的选用可以看出,目前大多数同学认为应选用国内名牌高校的教材作为教材。国内名牌高校编写的专业教材,既反映国内的最新成果,也能反映国际上的先进水平。国家统一编写的教材得分最低,说明同学们并不希望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这与目前我国部分高校统编教材内容陈旧,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等方面也存在许多不足有关。一些学生为了学习不得不自己另找CPA等教材来学习。一些高校自己编写出版的教材中,不乏基础扎实、能反映会计专业的最新内容,而且不少高校自己有出版社,所编写的教材能够反映最新成果。因此,同学们也比较认可高校自己编写出版的教材。从教学参考资料的选用上可以看出,在教学过程中,选用最多的还是教材;其次是财经(证券)报刊。财经网站和学术文章的使用并不多。在英国,教材都是指定学生阅读的教学材料的一部分。在美国,除了教科书以外,《华尔街日报》、《财富》杂志、《商业周刊》等报刊以及学术论文等也都是教学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本科会计专业的教学上还没有做到教

学材料丰富多彩的程度。

5.会计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

从调查的结果上看,最受同学们欢迎的教学方式是课堂讲授要以引导启发为主,系统阐述为辅;其次是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再次是社会实践和校内模拟实践教学相结台。这说明这三种是目前各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教师讲授作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掌握知识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设17八种教学方法,让同学们对教学方法进行打分,他们的评价结果见表5。从表5可以看出。比较受同学们欢迎的教学方法是模拟操作(模拟教学)、教师讲授、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模拟(模拟教学)和案例教学以形式活泼、实战性强等特点备受国外高校会计专业学生们的青睐。随着我国国际化的发展,这种教学方式必将得到更大的应用。而自学、讲授和习题演算并不受同学们的欢迎,尤其不喜欢文章的研讨方式,这与本科生的背景有关。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考试方式仍然以笔试为主。笔试占95.00%口试占0.67%;课程论文占8.33%。倡导多年的考试方法改革并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在美国和英国,考试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撰写学术论文,实验报告、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报告等。相当一部分试题以案例分析为主,没有统一的答案,教师主要根据学生对分析问题的深刻程度以及对整个会计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性的把握程度来评分。

6.实践教学的认识

从表5对实践教学目的的认识可以看出,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分析和综合判断能力、锻炼动手实践能力、会计和财务知识、培养决策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对实践教学的目的有较清晰的认识。说明高校都比较重视实践教学。毕业实习单位的选择表明,各学校在选择毕业实习单位时。企业和事务所是最常见的选择,这与会计专业的性质有直接的关系。去企业中实习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并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方向有所指导。但是从现实层面上看,为在校本科学生提供较多的实习机会是不太现实的。各学校缺乏稳定的实习基地。目前的毕业实习方式还主要是分散实习(占54%);有实习单位的带教老师的只占17%;有学校老师随时指导的占12%。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我国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目前我国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比较准确。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管理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文字、语言的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等在目前的会计学专业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对专业课程的认同度较高;对课程中的操行、行为科学等认识不足;对数量分析法、交际能力、市场营销三门课程的认可度较低。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资料单一。模拟操作、教师讲授、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比较受同学们欢迎,倡导多年的考试方法改革并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

(二)建议

1.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和结构

在课程中增加管理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文字和语言的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等技能要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适当增加操行、行为科学、数量分析法、交际能力等课程。教师通过案例教学、角色模拟、企业实习等方式在实战中锻炼职业判断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沟通能力等,注重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的培养,指定创新能力培养方案,使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恰当的途径加以培养。

2.进一步丰富教学材料

规范教材选用标准,引进世界公认的西方原版会计学教材,使学生能够了解并熟悉西方会计的思维模式。完善我国知名高校的教材体系,加速内容的更新速度,使教材能够反映当代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教师可不指定统一的教科书。可以在指定一本教科书的基础上推荐系列参考书,从而保证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动态更新,适当开阔学生的视野。除了教科书以外,报刊、杂志、学术文章等也都可以成为教学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