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影像传播论文

时间:2023-04-24 17:00:50

导语:在影像传播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影像传播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文化德育文化传播

一、文化和文化传播

什么是文化?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的问题,就象钱钟书老先生说的那样:“文化到底是什么?本来还清楚呢,你一问倒糊涂了!”目前,学术界关于文化的定义有几百个之多,这说明,在每一个学者心日当中,都有一个他们自己认为正确的文化定义。我国学者在使用文化概念时,主要有“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两大维度。广义文化指的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总之,不论是“广义文化”还是“狭义文化”,都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成果。

文化不仅需要创造,还需要传播。任何文化的发明创造,都凝结着人类巨大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如果我们把它看作为私有财产藏匿起来,那它的价值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文化的价值,只有在传播中才能体现;也就是说,人类不仅要创造文化,还需要传播,让更多的人分享它,实现它的价值。即文化是传播的产物,文化只有在传播中才能体现其价值。由此可见,文化与传播是互动的、一体的。文化是传播的文化,传播是文化的传播。没有文化的传播和没有传播的文化都是不存在的。文化传播指的是文化从一社会到另一社会、从一区域到另一区域以及从一群体到另一群体的互动现象。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构成的;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相互交流和相互交融实现文化的传播。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文化传播的过程也是人们共享文化的过程,是社会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不断被传送、强化和使人们接受的过程。

文化传播离不开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文化传播方式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或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它指的是文化传播中的具体方式和行为。文化传播的方式有很多,语言是人类早期用来交流思想、情感。相互理解的主要方式;然后是书籍;接着是广播、电话、电影、电视、报纸、杂志以及网络等现代传播工具。文化传播手段是指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这些传播媒介,就是文化传播手段。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二、文化传播与德育

一般说来,德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传习一定的社会意识、社会规范,形成受教育者一定品德的活动。具体说来,德育是教育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在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法纪、道德品质的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的德育就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传播文化的社会活动。文化传播丰富了德育的内容、开阔了德育工作的视野,增强了德育的感染力,推动着德育现代化的发展。

(一)文化传播开阔了德育的新视野

鲁洁老师认为,长期以来,人们很少自觉地在文化层面上来思考道德教育问题,这实际上限制了我们对道德教育的全面认识与理解。我们应该把包括德育在内的整个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把它放入文化学的视野加以审视和剖析。这在一定程度上深化、拓宽了我们对于教育包括德育现象理论认识,使我们得以更为充分地把握其内在规律,更加自觉地全面发挥它的功能。

先进的文化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超越地域和国界的信息传播交往空间,内容极为丰富,实现了全球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共享。可以这样说,人们通过这些文化传播方式获取知识,了解国际社会动态,发表议论,交流思想等,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先进的文化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已成为人们开拓新视野的主要工具。第一、它们使信息实现了跨时空、跨国家、跨民族的大交流,它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更利于人们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文化扩散到世界各地,从而体现出其自身的价值;第二、先进的文化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更有利于人们创造性思维的发挥;第三、先进的文化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科技含量较高,它使人们意识到脑力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重要性,从而有利于激活人们的创新意识。

随着文化传播的发展,先进的文化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的使用,让我们应改变过去传统的工作方式,采取新的对策,充分利用它们的特点,使我们德育的视野越来越宽广。

(二)文化传播开辟了德育的新渠道

文化传播开阔了信息共享空间和渠道,使人们可以及时获取所需信息。人们利用那些先进的文化传播方式和手段,使那些本来枯燥无味的内容,经过加工制作成为形象逼真、趣味生动的内容使学生在娱乐中受到教育。其中,网络给大家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人际交流环境,大家在这个环境中交流时既不存在空间的隔阂问题,也不存在交流者的身份、地位、职业和年龄问题,相互之间也无须见面,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大家的思想顾虑和心理戒备,缩小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大家可以在其中推心置腹的讨论问题。人们可以利用网络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有针对性地正确的思想信息来教育与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从而为我们的德育工作开辟了新渠道。

第2篇

关键词:新媒体;文化传播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5.019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提升,各种科学技术在新闻媒体当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而新媒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文化传播的发展,在丰富文化内容的同时,大大提升传播的速度与效率。在新媒体的发展当中,文化传播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新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但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也促进了新媒体的创新与发展。但是在目前的社会环境当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新媒体在促进文化传播力提升当中的作用并没有充分的发挥,新媒体自身的潜力也没有得到更深度的挖掘。所以说,通过强化新媒体对于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研究,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其在增强文化传播力当中的作用,为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更好的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工作。

1新媒体的含义

对于新媒体而言,其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媒介,是建立在各种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将各种科学技术的进步充分的融合进入,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新媒体的形式十分的广泛,包括触摸媒体、数字报纸以及数字杂志等等,@种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体相比有着很大的优势。首先,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时间以及地域现实,用户能够利用互联网实时的了解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特别是在地域方面的影响更为明显,每一位用户在互联网覆盖的区域内,都可以了解到全球所发生的各种事情。其次,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十分迅速,能够实现跨时空的高速传播,为人们的信息获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

2.1改变了传统的文化交流传播方式

在新媒体环境下,文化在进行传播的过程中有着很强的互动性,每一个用户都能够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实现迅速的交流,这就使得新媒体逐渐的改变了传统文化的交流传播方式。通过新媒体作用的发挥,人们获得了更多的安全感与匿名性,每一个人都能够在新媒体当中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将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在新媒体的影响下,人们能够改变自身在现实社会当中的角色束缚,在信息的传递当中获得更为高度的自由,在促进沟通效率提升的同时,能够为社会大众文化认同感以及向心力的形成提供可靠的保障,更好的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

2.2对传统的文化传播系统进行整合

在进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新媒体能够利用自身快速便捷的传播手段,对传统的文化传播系统进行整合,从而对文化传播力产生影响。在新媒体环境当中,人们在进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不再局限与手口相传的方式,而是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来进行更为便捷快速的信息传递,从而在保证时效性的同时,为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提供更为可靠的保障。在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各种便携式的智能移动终端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完善,这也就为文化传播的路径优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应该看到的是,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其市场空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3推动多元文化的融合对接

在新媒体的应用下,文化传播不仅能够改变以往的时间以及空间限制,还能够为多元文化的融合提供极大的便利,进而对传统的文化传播力产生明显的影响。首先来看,在进行新媒体的研发当中,操作的便捷性以及文化传播的交互性一直是设计者十分关注的内容,通过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操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用户体验。其次,在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各种西方文化的传播,使得新媒体当中的内容变得更为丰富,而它作为一种载体,能够利用各种网络技术,为多元文化的融合对接提供可靠的保障,更好的提升多元文化之间的传播效率,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3新媒体在提升文化传播力当中的途径

3.1加大新媒体技术的研发

在目前的新媒体环境下,由于发展时间较短,一些新媒体在运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出新媒体在促进文化传播力提升当中的作用,必须要加大对于新媒体技术的研发力度,通过不断的开发与应用新媒体技术,为文化传播力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特别是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不断的产生变化,如何适应社会大众的审美要求,已经成为了文化传播必须要关注的重点。而通过强化对于新媒体技术的研发,能够充分的发挥出科技这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在提升新媒体技术的同时,为文化内容的丰富提供有利的支持。

3.2提升新媒体的适配性以及智能化水平

在新媒体的不断应用当中,为了更好的发挥出其在促进文化传播力提升当中的作用,必须要努力的提升新媒体的适配性以及智能化水平,将各种新媒体技术完美的融入到文化传播当中,发挥出其所具备的智能化优势。因此,必须要对新媒体的载体进行不断的优化,将人们的生活习惯、交往方式以及工作方式充分的考虑进去,更好的适应社会当中丰富的资源,提升新媒体的适配性。初次之外,必须要不断的发展新媒体技术的智能化水平,在降低企业创业成本的同时,为文化传播的发展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不断的推动文化设施的更新换代,为文化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3形成与时俱进的文化观

在新媒体的影响下,文化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为了更好的促进文化传播力的提升,必须要形成与时俱进的文化观,为人们精神生活水平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文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引领其他领域的发展,文化潜移默化影响着一个民族。因此,我们要合理利用新媒体的文化传播能力,构建先进的民族文化观。作为一个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我国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借助新媒体的作用,能够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当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更为多样化的途径,同时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为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提供可靠的保障。

4结语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文化的传播被注入了新的活力,社会各界对于新媒体在文化传播当中的影响与提升有了更为密切的关注。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文化的传播有了更为丰富的途径,这就使得文化传播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与增强,新媒体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当中的作用得到了更为明显的发挥。应该看到的是,在新媒体的发展当中,文化传播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新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但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也促进了新媒体的创新与发展。但是在目前的社会环境当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新媒体在促进文化传播力提升当中的作用并没有充分的发挥,新媒体自身的潜力也没有得到更深度的挖掘。所以说,通过强化新媒体对于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研究,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其在增强文化传播力当中的作用,为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更好的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明伟.新媒介形态与新尺度――“媒介分析理论”的宏大观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2]张琰.论新媒体对文化传播力的影响与提升[J].新闻研究导刊,2016,(13).

[3]彭小年.新媒体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促进性影响[J].西部广播电视,2015,(12).

第3篇

微博的兴起与发展

所谓微博,也称即时博客,是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建立在Web2.0基础上的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AP、手机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信息并即时分享信息。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它信息源丰富、传播速度快、传播方式便捷、传播密度紧、扩张力度强、影响力大,特别是它的信息传播方式,既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也不同于网络媒体的网状传播,它是一种与传统媒体迥然不同的裂变传播。世界上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早在2006年3月,blogger的创始人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最先推出了Twitter,它一经推出就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Twitter在牛津字典里的意思是“激动地或紧张地唧唧喳喳地说话”。口语化的说法就是“唠叨”或“碎碎念”。国外Twitter的“大红大紫”,迅速影响到国内。

校内人人网的创始人王兴就迅速抓住了这一机遇,他在2007年5月在国内创建了饭否网,借鉴了Twitter的运作模式,成为中国大陆地区第一个为广大网民提供类似于Twitter这种网络产品的微型博客服务网站,用户可以通过网页、WAP页面、手机短信/彩信、IM软件(包括QQ、MSN、Google Talk)和上百种API应用在自己的饭否页面上消息(限定140字以内)或上传图片。用户间通过互相关注、私信、或@对话等方式互动。2009年8月,新浪微博上线,并迅速成长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新浪微博一经推出,其他各种形式的微博,比如垂直门户微博、电子商务微博、独立微博客、综合门户网站微博、SNS微博等博客网站也应运而生,就连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台和电信运营商也分别在各类电视节目和短信服务平台中开辟了微博服务通道。由于博客这个新媒体所具有的快速高效的传播特点,使我国现有的传统媒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但也正是由于传统媒体加入了微博这支强心剂,中国开始进入微博时代。目前,微博网站还在成长和扩张之中,将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进一步发展,微博的发展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互联网实验室认为,我国微博将向工具化、细分化、移动化和开放化等方向发展。以微博的发展情况来看,微博的私人化、个性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便捷性、原创性、即时性的特点更突出。与社交网站相比,微博更像是新闻媒体。

微博的媒体特征分析

微博具有自媒体特性。自媒体是指为个体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的信息传播方式。自媒体与由专业媒体机构主导的信息传播有别,它是由普通百姓主导的信息传播活动,把传统的“点到面”的传播,转化为“点到点”的一种对等的传播理念。微博的自媒体特征主要体现在其平民化、个性化、圈群化、自主传播、即时分享的特性上。

第一,微博最大的特点是互动交流、内容共享,同时可以提供“最新资讯”的信息个性化服务,也基本满足了人们媒体个性化的需求。微博用户可通过手机、客户端等方式来简短、快捷的即时信息,打破了传统媒体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使信息和传播的速度加快。

第二,微博的带有自媒体的性质。微博用户使用微博的目的主要是随时记录自己的心情、寻找与自己兴趣相投的群体、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等。用户将微博作为一个及时信息的交流平台,除了自身信息以外,还会转发和评论他人的信息。在内容的选择上,用户倾向于关注即时信息、热门信息,并对感兴趣的信息进行转发,实际上形成了以微博用户为中心的自媒体。微博的自媒体性使得其在报道突发事件时具备便利性。突发事件由于突发性、复杂性、破坏性等备受人们关注,而且在短时间内准确消息无法快速传播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大量谣言的滋生和蔓延。所以微博既是突发性事件中谣言传播的绝佳工具,同时又因其公开性,又是辟谣的好平台。

微博的影响力快速提升。现在是一个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融合的时代。传统媒体的专业性和主流地位不可替代,但其受冲击最大的是外在形式,主要包括介质、传播手段和内容的呈现节奏。作为社会性媒体,微博具有传统媒体难以超越的即时性、广泛性、互动深入等特点,其裂变式传播的特性使其影响力剧增。方舟子遇袭、唐骏学历门、闽籍船长冲绳获释回国等热门消息,都是在微博首发之后传播开来的。微博迅速快捷高效的传播方式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里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其社会影响力不容小觑,就是这样的优越性,使得突发事件在发生时能够利用微博这个平台迅速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并快速得以解决。

微博易制造新闻热点和形成舆论环境。微博在信息、评论、转发等行为中实际上已经参与了信息内容的传播和建设。由于传播的快速便捷和错综复杂的粉丝网,微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其舆论环境也快速形成。当发生影响公共利益的突发事件时,能够引起大多数人的围观,在大家的讨论围观下,微博能够快速建立信息库,起到搜集信息、整理观点、寻找有价值意见的作用。微博的信息不一定都重要,但从大家讨论话题的密集度、转载度、热门度等方面我们却可以发现新闻点,可以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这样聚合多个微博信息之后,我们就能够及时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进行新闻报道。特别是名人和社会热点问题,容易形成微博舆论热点。新浪微博“郭美美炫富”事件,网络舆论更是引发了一场公共道德的大讨论,一度成为新闻热点。这也表明微博不仅在新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微博的新闻价值特征及新闻性拓展

以前沉默的大众现在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拿起自己手中的手机参与其中,也可以坐在电脑前敲击手中的键盘参与进来,这样使得微博传播个体既可以是现场新闻者,也可以是新闻参与者或评论者。微博传播的新特点是:互动深化的受众参与,充实细化的新闻内容,即时泛化的新闻传播。这样的特点已经颠覆了传统的新闻文体和传播路径,“内容为王”的理念得到了张扬,大众传播的价值在分享中得以全面体现。2009年9月,新浪网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新闻策划”:以名人微博抢占先机。随后各级传媒在当年全国两会前夕也纷纷推出微博,新闻人的敏锐显露无遗。

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并非随时随地发生,有价值的观点却可以随时随地产生。所谓有价值,就是公众的广泛关注度,就是具备5W新闻要素。微博最大的价值就是可以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和评论,提高新闻事件的价值,即提高新闻事件的关注度。难能可贵的是,微博的观点表达,在其人际关系网和因共同兴趣形成的粉丝群的传播网络中,观点产生交锋,信息产生裂变,影响巨大。虽然微博作者不是政府新闻发言人,也不一定站在国计民生的高度,但在“围观即表态,转发即参与”的网络互动中,微博可以聚合成强大的舆论力量。[1]

微博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微博有助于为传统媒体及时提供新闻线索。在博客、微博、网络论坛等社会性媒体流行的今天,传统媒体的信息源明显扩大,从社会性媒体获取的信息时常成为传统媒体的报道内容。过去,传统媒体获得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报道相对被动和滞后。微博有其天然优势:微博用户人人都是信息源。所以,微博只需要用户下载一个程序,获得一个用户号,就可以在朋友之间传递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和线索,显然微博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一个快捷、安全、方便的信息获取渠道。

从突发性事件的特点来看,最先知道这个新闻线索的人不一定是新闻媒体,可能是参与其中的人,也可能是现场的观望者。现场的观望者或者参与其中的人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将这一新闻事件播报出来,这有效降低了新闻事件的播报门槛,人人都可以是新闻记者或线人,而且人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利用互联网发表自己的观点,微博这种新闻方式是公民参与最大化的最好诠释。名人微博也是新闻媒体获取相关最新资讯的宠儿,传统媒体恰恰利用了名人微博的资源信息的隐藏性,深入发掘其隐藏的有价值的新闻进行相关的后续深度追踪报道。

微博有助于传统媒体创新采编方法。传统的采编方式是在一个精心准备的采访地点对被采访对象的现场采访,采访结束并离开采访对象后写作成稿。写作的过程完全凭借采访记录和大脑记忆,写作成稿后不能及时调整或改变。微博用户不仅可以突破传统的采访编辑形式,现场写作、现场编辑、现场,而且在微博内容上网后,可以及时查阅,不会担心内容被篡改。若发现失误,作者可以删除或转发更正,事件当事人也可以转发或发表不同意见,而且微博采访的对象也不会紧张,他可以在没有录音笔等传统录音设备的情况下畅所欲言。微博用户需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明确微博新闻的要求,要强化新闻信息者的自律行为,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的真实、公正和公平;其次,要了解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强化新闻写作能力,保证在140字之内能够把意思表达清楚;再次,要加强对技术和信息编排的驾驭能力,能够及时与用户进行信息分享和互动。

微博时代传统媒体的发展策略

传统媒体开设微博。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微博联姻是明智的选择。选择传播速度快、受众广的微博网络平台,能很大程度上提升媒体的知名度和信誉。目前,报纸、杂志、电视台、电台、政府新闻网站、媒体网站等纷纷入驻新浪微博。例如,《新周刊》原是一本比较普通的平面媒体,现在却是新浪微博里最火的杂志,开博一年来,已有近百万名粉丝,其品牌价值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另外还有《东莞时报》,它本是一家地方性报纸,自开通微博之后,由于数次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视角新锐、版面新颖,引起全球各地微博客的关注,大大提升了其知名度和发行量。[2]

传统媒体改变传播方式。微博在某种程度上属于人际传播活动,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方式。微博通过用户对信息的关注、转发或回复功能实现海量信息的重新组织。[3]其不受人为制度的约束和影响,具有自发性和非强制性,是一种自由的表达和主动接收的传播活动,充分体现了双方在传播活动中地位的平等。《新周刊》、《创业家》等杂志就是利用微博与读者、观众良好互动的特点,把微博互动结果和观点呈现在杂志上。这种与观众互动的方式既调动了观众的情绪,也宣传了媒体。

综上所述,微博的产生促进了传统媒体的发展和应用,革新了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方式,促进了传统媒体的融合和媒体的转型。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全球信息化社会里,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必然产物,微博的产生和快速发展使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媒介融合的发展前景。当然,传统媒体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优势,它应该利用好自身的社会公信力、社会影响力、自己的人力资源以及社会资源,在坚持媒体专业性和继承发扬自己优势的基础上,努力寻求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之路,利用微博这个信息平台在新闻传播领域占据主流地位,在传播策略和传播手段上与时俱进。(来源:《新闻爱好者》杂志 文/高涵 编选:)

参考文献

[1]李海鹏.新闻信息传播的新平台——微博初探[J].商情,2010(15).

第4篇

1.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新闻节目面临现状

1.1新闻节目形式多样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获取新闻的途径和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形式。在现代日常生活中,对于实时新闻也不再如过去那般通过每天的新闻报纸进行相关新闻的掌握。在新媒体时代,通过自媒体、公众号以及微信、微博等多样的形式进行对现代社会、时政等新闻的获取。而传统的新闻节目主要是通过电视节目的形式进行准点定时段播放,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形式的新闻节目已经渐渐被越来越多的其他节目形式和平台所覆蓋。人们面对多种视频新闻和科学技术手段进行获取新闻所带来的便利性,以至于人们不会再花时间等待,因此观看新闻节目的人也越来越少。如若现代的新闻节目不对此进行改变,假以时日也会渐渐被其他的新闻形式所取代,传统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影响力也会下降。

1.2观众选择多样化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运用,给人们对于新闻的获取方式提供更大的便捷性。对于相关新闻人们可以进行实时的搜索以便快速地获取和了解,而不再是在特定的时间进行了解,长此以往,降低了传统新闻节目在群众中的传播影响力。在现代新媒体技术环境下,人们对于社会、时政新闻了解阅读后,还能够根据相关平台对此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在评论区同时还能够看到其他人员的评论,以此更加大了群众对于事件的参与性,也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传统新闻节目,人们进行观看只是对于发生的相关事件进行了解,主要交流也只是家人之间,具有局限性。最后是进行新闻节目的观看受到时间的限制,而新媒体下的新闻获取打破了这种时间的限制,使得人们对于节目的自主选择权增加。

1.3新闻主持人专业素质多样化

传统的电视新闻主持人进行新闻主持时所具备的主持艺术形式,主要是整体的仪态和专业素质,再加上现代电视新闻节目对于主持人可视化的特点,就更加注重主持人的专业素养和仪态。在进行相关新闻播报的过程中也主要是对于手中资料文件以口述的形式进行,给观众以严肃、刻板的印象。而现代新媒体下的新闻播报形式的具体要求体现为更高,在进行播报时需要注重主持人的仪态,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口语能力和相关肢体表现能力也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与此同时在进行播报新闻的过程中对于现代新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观众在进行新闻收看时对于相关事件的了解通过图文或是现场视频的形式了解得更加具体。在了解了相关新闻内容的同时,整个播报的氛围也呈现轻松、活泼。

2.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新闻节目提升传播影响力策略

2.1整合相关电视新闻节目内容

提升在新媒体时代下传统电视新闻节目传播影响力的首要策略是对于相关电视新闻节目内容进行整合。对于相关新闻内容进行整合主要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数据的多样化,人们对于相关信息的获取也越来越趋向于快餐化,即对于新闻的前奏不关心,主要是对于相关新闻的具体内容感兴趣。现代人们生活工作的快节奏模式,渐渐形成不会运用半个小时或是一个小时对于新闻进行了解。因此对于相关电视新闻节目内容进行整合,对于新闻中的关键部分进行整理,使之更加有时效性和针对性地呈现给观众,以此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力。

2.2打造专题类的新闻节目

打造专题类的新闻节目主要是通过对相关新闻的信息进行组合,利用现展的新媒体技术和途径,将与之有关的素材资料集中在某一模块,通过后期的精心编织和创造,显现出具有特殊内涵的专题。以此促进人们对于整体事件的认知以及对于其中的深刻含义进行了解和思考,促进新闻节目的传播影响力。现代的新媒体技术确实是运用和所涉及的范围广泛,但是大多数对于相关新闻事件的呈现体现出散乱和零碎的特点,并且现代网络环境的紊乱性,造成多数信息失真的情况出现,传统的新闻节目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公正性,所播放的内容更加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人们对于新闻节目信任力更强。

2.3对新闻节目赋予更多的情感

对于新闻节目赋予更多的情感,主要是在进行新闻相关节目的播报时,需要建立相对的平台,以此促进新闻媒体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交流。通过这一平台的实现,人民群众可以根据相关的新闻内容进行自我意见的阐述与评论,也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能够体现群众的参与性,以及增加新闻节目的影响力。除此之外,在进行新闻播报时,还需要主要新闻内容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相互联系,以此在新闻的过程中增强人们情感的共鸣点。如:在进行相关民生新闻节目播放时就可以运用新闻与人们实际生活相互联系进行,从而促使新闻节目影响力的提升。

2.4发掘新媒体传播优势

新媒体传播的主要优势是增强了民众对新闻的参与性。如:现代新闻节目民众的参与性主要是通过相关新闻平台或是

微信、微博等形式,人们对于相关新闻事件在这些平台上发表言论以及对于事件发展和处理进行有效监督。通过这种方式增强节目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性,以此提升新闻节目的影响力。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随着时代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关的传播方式也需要加强创新、与时俱进。对于电视节目中落后或是不足之处进行淘汰或是进行转变优化,促使其发展与时俱进,永不落幕

2.5发展新媒体技术优势

发展新媒体技术优势主要是将电视新闻节目与当代灵活多变的新媒体方式进行有效的结合,特别是对于加强与观众群体进行交流沟通方面。如:根据现代的电视新闻节目建立相关的电视新闻公众平台,对于相关的新闻内容进行播放后的讨论,观众可以根据相关的新聞事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评论,对于所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听取广大民众的建议进行有效的改进措施,还可以将新闻节目进行视频剪切,到平台上进行网络同步直播,以此提高新闻节目的影响力。除此之外,新闻主持人也可以通过现代的技术媒体与观众进行交流,以此促进主持人与观众打破距离,进行有效沟通,还可以加深观众对主持人的印象和好感。

2.6增强新闻节目的个性特点

增强新闻节目的个性特点主要是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新闻节目的个性特点创造,进行新闻节目个性创造主要是通过对于新闻事件的分类来完成。如:把统一的新闻分为不同的部分,如民生新闻板块、时政新闻板块等。将这些新闻转化为具体的、统一的新闻板块,也可以选择一些观众比较感兴趣的题材进行新闻播放,以此提升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另一方面是建立新闻主持人的个性特点。对于现代的新闻主持人,由于他们主持新闻时的表情、神态都体现出一致性,导致观众对于他们的印象都不深刻。建立新闻主持人的个性特点,如这位主持人具有优秀的口语表达能力,另一位主持人拥有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表达能力等,完善新闻节目的个性化发展。

第5篇

论文摘要:民国时期是一个特殊的文化时期。女性作为一个性别群体,在文化传播媒介中的不同形象塑造和编码方式,往往真切地对应着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以民国时期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为基准,希望通过对影像中不同的女性形象构建中,梳理出“她们”与当时社会文化之间的“自觉”关系。

女性作为一个特殊而又引人注目的性别群体,古往今来都成为文学 艺术 中浓重墨彩的自觉对象。民国时期作为文化传播手段之一的电影影像对于女性形象的表现,可以从女性形象与启蒙话语、女性形象与现实批判以及女性形象与文化批判三个角度来切人讨论,并发现民国时期影像中的女性形象与当时的社会文化之间自觉的对应关系。

一、女性形象与启蒙话语

第6篇

栏目设置:

论著 研究报告 综述与专论 研制开发 影像介入

医疗数字化 临床研究 质控监管 检验检测 器械评介

管理论坛 经验交流 使用维修 行业报道 信息视窗

优先发稿:

国家级基金项目文章,可享受“指定刊期”的特别服务;省部级课题资助项目可“优先发表”。应在文中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基金(项目)编号。

撰写要求:

1.稿件要求:稿件应资料可靠、论点明确、数据准确、统计学处理表述规范。稿件需包括文题、作者姓名、单位、中文摘要和关键词以及上述内容英文翻译(检验检测、器械评介、经验交流等栏目可不附英文摘要、关键词)。

2.文题:力求简明、反映文章主题,字数控制 20字以内,不设副标题,不得使用外文缩略语。

3.署名:作者每篇文章应注明各作者姓名,若作者分属不同单位,在姓名右上角标记单位序号;各作者单位(包括单位、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按顺序罗列于后。

4.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附简介。简介包括:作者姓名,出生年、学历(或学位),职称(或职务),研究方向(从事工作),E-mail。

5.摘要: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我们、作者等主语。

(1)研究报告、论著、临床研究、医疗数字化、影像介入、检验检测等栏目摘要撰写格式为报道式摘要,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 4部分。

(2)综述与专论、研制开发、器械评介、质控监管等栏目摘要撰写成指示性摘要或报道 -指示性摘要。即对文献内容进行某种提示或描述,只简要介绍文章研究的问题,或概括性地表述研究的目的。常见样式:提出(叙述、阐述、研究)……。应用……方法(原理、技巧),解决(证明)……问题。得到……答案。

6.关键词:每篇论文选取关键词 3~8个。

7.正文:正文中一、二、三级标题序号分别用: “1 ……”、“1.1……”、“1.1.1……”。

8.图表:图、表随正文列出,每幅图、表应附图、表题。表格统一使用三线表。

9.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文中引用处以角码标出。综述不得低于 30条,论著不得低于 15条,其它文章根据内容不少于12条为宜。著录格式执行 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投稿注意事项:

用于寄送样刊、发票的投递地址要准确详细(要含:省、市、区、门牌号、单位)。

向本刊投稿,即视为作者同意将该论文的著作权无偿转让我刊。我刊有权以印刷版、网络版、电子出版物或其他数字格式等单一载体或其组合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对该文汇编、复制、存档、发行、再许可使用以及网络传播等。

投稿方式:

登录杂志官网, 在网站在线稿件系统中注册、登录投稿。

第7篇

论文关键词:DV 新媒体 大众信息传播 社会价值观

电视传播学从上世纪中叶到上世纪末相继走过了“魔弹论”、“有限效果论”和“受众上帝论”。本世纪初,以诸多新媒体与大众结缘为标志,传统集约型媒体将终端用户作为传播概念上的“受众”时代已告结束。伴随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受众”在占有一定新媒体资源后,俨然也可以成为信息传播的“信源”。这种大众信息传播从新的角度看,更富广域性、交互性、综合性和社会价值性。因此,我们将它看作媒体传播的信源论时代。

DV是网络、多媒体、手机、移动电视等一系列新媒体家族中的一员。从功能特性上说,DV与诸多新媒体一样,明显地具有个体性、广泛性和交互性,因而,它也就拥有了信息传播的信源性。

一、DV的社会化普及

DV原本只是数码视频摄像机(DigitalVideo)的英文缩写,是数字新技术的代名词。在它与大众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因机身轻巧、操作简洁、携带方便、性价优廉而倍受人们的青睐,逐渐由专业设备变为家用产品,进而在社会发展中形成一种特殊的潮流需求。

DV的普及与DV作品的问世,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起初,DV作者只是把“活动影像”用于家庭生活或小众传播,出现了信源广大、信道狭窄和信宿缺失的现象。此外,其绝大多数作品是对生活原态接近真实的记录,所以,DV从被引进到使用都与大众生活的土壤密不可分。随着DV普及率的提高,部分DV作者基于对文化的诉求、新闻的热爱以及艺术的兴趣,试探性地将创作视角延伸至一些社会问题中,以拓展DV的传播范围和发展走向。

DV的盛行与作品的草根性,使它的源发根基从一开始就未建立在某种理论或某种概念之上,导致DV的发展基本上是漫流的,取向目标是多元化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主流媒体的介入使DV的社会化普及受到了广泛关注。电视媒体开始大胆试播DV作品、增设DV专栏、引入竞赛机制,为DV的传播开辟了一个主流传播渠道。诚然,电视媒体的这种做法并非全部认可DV的低质量信号和低制作水平,其最大的契机莫过于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贴近以及DV持有人总体信源的广度。

二、DV及其作品的特性

上文中提到DV创作没有理论和形式规则在先,但任何一种传播媒体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与特点,DV也不例外。

(一)数字性

DV最为大众认可的是它所记录的数字特性。DV的数字化,彻底消除了原作与复制品的界限,方便了DV文本的修改与补充。DV与宽带网的数字结合,使它可以摆脱传统媒体的推广渠道,另辟蹊径以构筑自我话语壁垒。

(二)大众性

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影像形式,DV没有媒体单位的归属,其轻便灵活的性能使之可以进入专业媒体所无法顾及的角落,极具亲和力地深入百姓生活当中,多角度地捕捉最真实的画面。

(三)社会性

DV爱好者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分属于各个行业。他们用DV记录着周遭的环境和事态,用画面语言传达着所视所悟,又因社会身份的不同,在DV创作中或多或少地体现出职业特征。

(四)个体性

DV设备私人化的特点,决定了DV创作可以不拘一格、以个人意志为转变,这一点完全有别于电视媒体从业者的集体创作。

(五)随意性

多数DV作品事先都没有创作任务和程序规划,一切内容皆是随机的或仅凭兴致获得的,这使DV作者成了摄制者与导演者的综合体。

(六)无文化界域性

DV活动对DV人不做任何条件的限制,但凡有创作欲望的群众都可以手持DV进行创作。

(七)无传播取向性

DV作品在整个创作流程中并没有专门设定传播范围和目的,许多影像绝对为个人所有,表现的也仅仅是某一时间某人的心路历程。

(八)模糊的功利性

DV使用者以普通民众居多,他们从事DV创作的活动既无社会价值诉求,也不含质效观念。

三、DV的大众传播理念

DV传播大致可划分为两条较清晰的脉络:在专业与非专业界线继续模糊的条件下,DV传播可以是个人化的人际传播,它更倾向于个人表现,更强调自我体验,更关注个人视觉中的独特发现;在得到主流媒体肯定的条件下,DV传播可以是社会化的大众传播,它不拘泥于形式,重在纪实以表现出对身边熟悉题材的普遍关注,形成节目并借助于媒体平台进行大众传播以寻求广泛的社会认同。

依传播学的逻辑来说,DV不是目标,个性化的DV作品才是真正目标。个性化让DV变得成熟,个性化DV作品的传播能够赢得大众的广泛关注,甚至产生一定程度的传播意义,在传播过程中造就巨大的社会价值。

另外,得到主流媒体肯定的DV想获得发展,就必须遵循进人主流媒体传播的若干规则。

(一)选题的价值判断

选题是一部作品的立命之本,它关系到形式、内容、材料、方法的综合运用。DV作品要在多大范围传播,取决于选题服务大众、取悦大众之能力所及。其次,依托主流媒体进行传播,DV作品中所要表现的“平民视点”应尽量做到“不另类”、“不边缘”,最大程度地接近社会主流生活,最大维度地呈现时展进程,最大范围地反映广大群体的精神面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DV传播的取向是社会大众,才能凸显媒体传播的宣教功能。

(二)主题与内容的把握

主题的鲜明性和内容的向心力是一部作品的支撑,主题统帅着内容,内容服务于主题。同时,二者需要借读电视理论,担负受众的责任,这也是形成社会传播链条的一个不可缺失的环节。因此,DV作品的创作要尽量符合大众视觉的审美要求,具备较高的叙事语言能力,熟知大众传播的普遍规律,把握好作品创作的节奏与风格。

(三)摄制技术的跟进

虚焦、晃动、偏色等一系列因拍摄技术所引起的视觉不适,以及因丢帧、跳轴、画面截取不当所造成的视听障碍,在给自己观看的DV作品中也许可以原谅,但将个人作品放置在主流媒体传播的范畴里,诸多的技术失误和拙劣的制作手法就不为大众媒体所取,更无法吸引广大受众进行欣赏。毋庸置疑,技术是一部作品成败的保障,技术含量的高低决定着作品的社会传播质效。DV作品早期根植于民间,其社会传播较少受制于专业媒体的要求,当它被定位在专业级别时,就必须主动契合主流媒体的制播特性,对原有技术指标进行革新与提高。

以上三点都与电视要求相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DV发展的先锋面即电视。因为,电视可以为DV传播提供最权威的渠道,为DV传播制定最有效的方案,为DV传播吸引最广大的受众;而且,电视能够承担重任,为DV作品确立文化品味,为DV作品培养思辨能力,为DV作品构建审美意识。除此之外,在大众传播理念的支持下,电视可以和DV形成一种稳定的数字支源关系,将DV传播从单一的人际传播推向广域的大众传播。

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强势出击则为DV传播注人了新的力量。网络是面向大众的开放式信息平台,它对信息的海量需求使其包容一切信息资源,DV作品当然也是它涉猎的对象,甚至有人在网络上自建站点,打造个人的“影像家园”。这种被称为“没有执照的电视台”为DV爱好者和他们的作品提供了自由表达与交流的空间。手机作为通讯工具,也是以新媒体的身份参与大众传播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不论是手机生产量、还是手机用户拥有量都呈井喷式增长,必然带动了社会信息的交互发展,产生了与之对应的信息传递量,从而为DV大众传播赢得了无限广阔的交流空间。

但是,随着DV传播渠道的增多,一些良莠不齐的影像信息也伺机闯人大众视线。如果不加重视,任由负面信息在大众传播中滋生,那后果是不堪设象的。社会需要文明的信息,大众需要健康的信息,这表明,DV作者必须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DV的独立自由绝不能以破坏社会大环境为前提。

四、关于DV发展的谬论

DV社会化传播所带来的DV话语,权必然地使它成为一种媒体,而这种强力表达的存在直接作用于社会,左右着DV爱好者的认知,如不立即加以纠正,必然会影响DV的社会化发展。

(一)民间不等同于非专业

有舆论认为“DV是一种民间影像,DV是一种非专业的影像制作群”,这仅仅看到了DV的广度,却没有看到它的深度。的确,DV作者中包含了大量业余和非专业人士,但不能认为民间就是不专业。事实上,多数已知的优秀民间作品背后都有着专业人士的参与和支持,民间本身就囊括了大量的专业人士,他们无可争议地成为DV制作的中坚力量。承认民间拥有大量的DV爱好者和参与者,这是一种正确的态度,但决不能说民间没有实力。

(二)DV不能被吹嘘成时尚

DV不是作秀的工具,也不是某些别有用意、沽名钓誉的人手中的时尚标志。DV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我们需要承认它是一种工具、是一种手段,是DV爱好者手中有力的武器,是向大众展示个人艺术追求的窗口。

(三)DV不是“潘多拉魔盒”

DV的确在某种意义上为怀有电影梦的人们带来了福音,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的确是用DV这块敲门砖打开了通向影像艺术的大门,但并不代表拥有了DV就拥有了一切DV创作的特质,就可以制作出具有水准的影像作品。所有热衷DV创作的人都必须经过系统的学习,才能掌握这种画面语言的语法规则,并将其贯穿到DV创作中。更重要的是,DV创作必须向高雅艺术靠拢,提倡精神文明建设,为DV发展营造良性的社会环境。

第8篇

新媒体的发展将人类带入了新的传播时代,越来越多的传播模式与技术支持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从开始单一的网络、手机,发展到现在的数字、网络、移动电视,手机报,电子杂志等等,这都深深地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艺术的设计方式、思维方式、传播方式以及欣赏方式,在新媒体这个时代背景下,实质性的东西或多或少的都被影响到了。新媒体是由声音、文字、图形、影像等等共同构成的复合体。新媒体具有的一些独特传播方式,像多媒体融合和实时交互等,这些为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更广泛的设计内容和表现方法。电影、电视、网络、手机等新渠道的出现,让人们开始学会运用新的艺术语言,这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这使得景观设计的更加的多元化,表现方式也更加的丰富。从而为景观设计开辟出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关键词:

新媒体;景观设计;新媒介

前言

如果有人问,现如今最有潜力的艺术语言是什么?我想答案一定是新媒体,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已经渗透到与艺术有关的各行各业之中,不管是在摄影摄像,还是音乐和绘画,甚至是网络之中,都能发现它的身影,它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现如今,快速的科技发展拉近了全球的距离,人们利用信息通讯技术进行的交流将更为广泛和便捷,这也促使信息更加快速的传播。正如大家所了解的,现在人们的信息输入也从原来的文字信息,慢慢转变进入了读图时代。新媒体因为具有科技含量高,互动性强,传播性广,信息易接受,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等诸多的优点,俨然已成为这个时代的宠儿,逐渐地影响了我们日常的生活。

1研究背景

现今,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和进步缩短了信息传送到时间和距离,人们利用信息通讯技术进行的交流将更为广泛和便捷,这些都促信息的交流更加频繁。另一方面,科技的进步,在推动信息社会的发展方面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的信息输入从原来的文字信息,慢慢转变进入了读图时代,新媒体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在它的高速发展直接影响着城市景观,这个我们生活的主要的环境空间,凭借着其对科技的高度敏感,不可避免的受到数字技术的影响和冲击。当前的景观设计表达,在信息化社会中已明显感到不足,接受群体也因表达方式的单一而受到限制,景观设计急需要新鲜的血液来刺激景观设计的发展。

2什么是新媒体

新媒体这个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1967年,是当时的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先生于(P.Goldmark)提出的。新概念这个词是有相对性的,新媒体时代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如今的新媒体是运用各种高科技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多种渠道,向用户提供信息的,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媒体。虽然人们给新媒体总结了各种定义,但是有一点我们是完全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新媒介的形态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改变的,并且还在不断发展之中,现阶段的新媒体主要有这几个要素组成:(1)现阶段主要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网络和通讯等作渠道的传输方式。如果说工业社会产生了传统媒体,那么信息社会的产物就是新媒体了。(2)新媒体是一个复合体,它是由音、图、字等等共同构成,所以比起传统媒体形式来说,科技含量更高,互动性更强。(3)全天候和全覆盖的特征,新媒体大多数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制约,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任何信息。(4)新媒介的形态是社会和科技进步而进步的,所以他的创新性也更强。不管是在技术还是运营上与传统媒体形式相比,更具有商业模式的创新。

3现有的景观设计表达方式

传统的景观设计更注重功能和形式的结合,多数只能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变换,其可变化性不大,当你想要更改一小块区域的一些元素,或配色时,一般的情况就是“大兴土木”,所有的景观实际几乎全部要破坏重建。并且传统的景观设计中,如果你想让一个外行人来了解一个设计的内涵,这估计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只有文字虽解释的够详细太枯燥,如果图文并茂,图纸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懂并理解,局调查研究表明,男性与女性的读图能力就有很大差距,特别是与理性思维和空间思维有关的图形,女性的识别能力是低于男性的识别能力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限制了我们景观设计表达的传播,这种传播方式是有局限性的。

4新媒体的优势

首先,新媒体是强调影音文字信息的复合体,它是由声音、文字、图形、影像等等共同构成,比起传统媒体形式来说,数字多媒体技术给城市景观设计不仅带来了技术上的支持,在外观形态、色彩等方面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存在。数字多媒体技术支撑下的城市景观设计,除了能满足传统传统的景观设计中的功能和形式的结合要求,还能够给世人带来无线的感官刺激。其中景观设计中给视觉上的冲击,让人们感到新奇梦幻的景观效果,就是数字多媒体技术中的智能控制系统制造出来的。人们在新型城市景观设计作品中,视觉、听觉、嗅觉、触觉都能够体验到作品带来的乐趣。就比如建筑师及艺术家乌士曼•哈克(UsmanHaque)的作品“唤起”,这个多媒体的数字化景观装置,被设置在圣彼得大教堂的墙面上。该景观装置可以通过观众观众的呼声、惊叫声都会对影像产生作用的声音来改变影像自身的形态,来赋予教堂形态万千的外衣,时而五彩缤纷,时而如梦如幻,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景观体验。其次它有全天候和全覆盖的特征,新媒体大多数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人类社会的信息接收,是从最开始时的文字信息,慢慢转变到图文并茂,在转化到视频转播的这样一个过程。信息的接收也从小范围传播到特定区域范围传播,再到不限范围的传播。新媒体是的到来让,时间、空间上的限制缩小,随时随地通过或联网传到任何一个地方。再者双向互动性强,易被人们接受。一个新的多媒体景观设计作品,一般情况下它不会只用一种交互方式,当一个人不认识文字的情况下他可以看图片和视频来了解;当一个人没办法用手去控制和操作度媒体来体验时,他可以用肢体语言来控制,或只用声音来控制,例如通过喊声。由于其交互过程简单直接,它比起传统的电脑应用的人群更广。最后新媒介的形态是不断变化和扩充的,所以他的创新性也更强。不管是在技术还是运营上与传统媒体形式相比,能够创造更搞得经济效益,所示更具有商业模式的创新。例如将商业广告与景观相结合,这样既能为景观空间带来新奇和时代的气息,又能够给商家带来与众不同的广告宣传效果,可以说呈现出效果是双倍的。正因为这种景观形式的与众不同,使得它的宣传效果远比传统媒介更好。

5新媒体对景观设计表达未来发展的影响

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他对景观设计的影响也随之增加,多媒体技术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景观设计之中,城市景观设计的视野也因此变得更加的宽广,除了延续传统精髓、为人们服务的特点,设计师自身的奇思妙想再也不用受到传统技术的限制,景观设计的作品形式开始多样化、智能化,设计作品更具有表现时代、景观设计从属于自然到属于社会的本质得到充分的彰显。另一方面,计算机制图软件技术的提升,各种制图工具、设计表现软件的产生,使得设计效率大大提升,并且景观设计变得更为精准且易于修改。在设计之初的调研工作中,数字多媒体技术的作用更是必不可少的,设计信息的收集、存储、传输、处理以及图片音像的处理,这些都需要运用到数字多媒体技术。这使得设计能够更好地掌控设计,并且设计的质量夜得到极大的提升。

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景观设计在人们生活中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信息化的今天,未来景观设计,除了传统景观设计中对于功能的要求以外,还应该更加的人性化设计。在满足功能的同时,还需要与满足人类精神的需求,设计作品应该更加贴近大众,从他们的位置出发。新时代的景观设计作品,要具有多种表达方式,能同时满足各个人群的使用和需求。在设计元素的运用中,可以运用现代科技仿生设计,模拟自然景观的一些规律和现象,既可以降低对自然的压力,又可以改善环境周围环境。这些都是未来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要求。设计始终是为人服务,过分的强调技术,而摈弃传统,无疑会导致主次不分,形成“技术之上”的观念。面对着迅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我们必须意识到其危险所在,对于信息社会的虚拟的自然,我们更不能放弃我们真实的,必须依赖的健康景观。无论使用什么都要有一个度,过之而不及,不然一些弊端也也就会随之产生,这就需要我们正视科学技术,取其精髓,去其糟粕,才能够使数字多媒体技术更好的为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服务。

作者:吕北冰 单位:齐鲁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王英姿,陈跃涛.毕尔包融合数码的城市景观带来的设计启示[J].山西建筑,2007.5,13(13)

[2]李晓锋.传统建筑学与信息技术学的整合与再生[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4.12,21(4)

[3]黄智冠.多媒体介入当代景观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研学位论文,2010.6

[4]解庆锋.发挥新媒体优势—提高跨文化交流效果[J].科技传播,2009.9

[5]朱润.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学位论文,2009.4

第9篇

[关键词]全息影像技术;现代商业广告设计;应用

现代商业广告设计逐渐从传统静态设计发展到互动式设计模式,全息影像技术的出现为现代广告提供了新的设计空间和展示途径。这种现代时尚的交互手段给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互动体验过程。将全息影像技术引入到商业广告领域并加以应用推广,其良好的互动和逼真的体验过程将是现代商业广告设计的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一、新媒体时代的全息影像技术

1.新媒体时代的缘起

“新媒体”一词最开始在美国社会上流行。1967年,时任美国CBS技术研究所所长的P.Goldmark在开发EVR的商品计划当中首次提出“新媒体”一词,之后其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扩散开来。“新媒体”中“新”的概念是相对的,是处于不断发展中的。新媒体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产物,相对于电视、广播和报刊等传统媒体而言,它是以移动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为支撑,以数字电视、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为媒介,以卫星、无线通讯网、互联网等渠道为途径,进行娱乐和信息供给的传播媒体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内部的相互交流增多、相互依赖加强,信息传播迅速,广泛缩短空间和时间的距离。在全球范围内,信息化俨然已经成为时展的主流,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已经将新媒体推到了这个时代的主流之位,它在迅速蔓延的同时也将我们的生活引入了一番新的天地。

2.全息影像技术的产生与原理

1947年,全息影像技术初次被发现和研究,DennisGabor提出了全息影像技术的成像概念,获得了197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20世纪60年代后期,德曼等人提出了数字全息技术这一全新的全息概念,由此开创了精确全息技术的新时代。全息影像技术是能够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把物体反射特定光波的振幅和相位以干涉条纹的形式记录下来,再现物体真实三维图像的技术。在狭义上,全息影像技术指的是扫描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个点,通过扫描个点的信息排列形成真3D影像。在广义上,全息影像技术是光学上极具前沿性的一项新式技术,它通过寻找灵敏记录的介质和合适的再现方式完美地结合了信息存储和激光技术。众所周知,所有的光均具有颜色、方向以及明暗强弱三种属性,无论是早期的银版摄像、黑白照片还是彩色照片都只能记录三种属性其中之一,唯有全息影像技术能够同时捕捉到光的三种属性,真实再现物体在三维空间的真实景象。该技术包含了物体的大量数据信息,以此制作的三维立体影像给观察者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

3.全息影像技术的发展趋势

全息影像技术从提出、发展到普及,如今已经与诸多领域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全息模压、全息储存、全息显示等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全息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设计制造成本随之降低,信息存储量随之丰富,该技术愈来愈显现出影像色彩丰富、观看角度灵活自由等优势之处。虽然当前的全息影像技术还没有完美到如同电影效所展现的那般,但是该技术的视觉和感受效果已经深入人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审美观念。

二、全息摄影技术在现代商业广告设计领域的应用现状

1.国外应用现状

国外已有很多知名品牌的广告产品采用全息影像技术来展示自己的产品,比如2010年时装品牌博柏利的时装秀利用全息影像技术和模特儿交替展示服装,让观众感受到了别样的观秀体验;普拉达设计了个性试衣系统,利用全息影像展示试衣效果;还有德国沃尔沃汽车的户外广告等。

2.国内应用现状

目前国内的全息影像技术在商业广告领域的应用范围相对较窄,主要在小型展柜和舞台中有所运用。该技术在广告设计中多用来展示珠宝首饰、小型电子产品和企业标识等,内容一般为较简单的旋转动画。另外,在舞台展示中以180°的单片全息幕居多,内容有真人表演全息特效、虚拟表演、虚拟和真人互动等。

3.全息影像技术在现代商业广告设计中的应用优势和阻碍

(1)应用优势

首先,全息影像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极大地开拓了现代商业广告设计领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消费者打造了一个虚拟但又具有真实感的世界。这一技术的诞生和其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幻想中的世界的渴望和追求,并且根据各种现有的案例分析,该技术在民众当中具有相当高的可接受性,这就为全息影像技术在现代商业广告中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奠定了有力的市场基础。其次,二维到三维以及平面到立体的转换是广告设计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逼真完整的用户体验和追求让商业广告设计很难不去看重全息影像所特有的超逼真立体感受。毫无疑问,广告设计的三维立体化成了大势所趋,契合了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再次,随着全息影像技术的应用不断成熟,该技术与其他技术的结合也会日益发展和完善,使现代商业广告设计的技术领域不断拓宽,其效果和观众感受也会日趋完美。

(2)应用阻碍

全息影像技术在现代商业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具有诸多优势的同时,在其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也会有些许阻碍。首先,全息影像技术对光线和环境的要求非常之高,特定的光线和环境是该技术实现的前提条件,但是由于目前技术存在不足之处,这些要求的实现需要严苛的条件。其次,全息影像技术的尖端因为由少数发达国家的个别企业控制而成本极高,这对该技术的发展、普及和应用造成了一定的限制。再次,国内对于类似全息影像技术的新技术推行力度有限,该技术在国内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支撑。

三、全息影像技术在现代商业广告设计中应用的分析

1.全息影像技术在现代商业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理念

全息影像技术在现代商业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理念之一为全方位的感官体验。消费者愈来愈追求新式和别致,刺激感官成为吸引观众的基本原则,全息影像技术能让观众享有身临其境的印象和感触,这也是该技术超越传统广告设计的独特之处。其应用理念之二就是立体的互动体验。全息影像技术能够让消费者同时体验文字、画面和音效的多重应用,受众的潜在需要和内在需求也相应被提高而产生积极的购买行为,该技术在新媒体时代所具有的产品宣传意义也在于此。

2.全息影像技术在现代商业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形式

全息影像技术进入现代商业广告设计领域的时间较短,虽然这一新兴技术在此领域的应用尚处于发展和探索阶段,但其应用形式较为明确。第一,由于全息影像技术对于周围环境的光线要求较高,因此,该技术在密闭环境中进行连贯性展示的时候具有极佳的优势。第二,全息影像技术可以实现多变性和动态性的广告效果,在移动投影设备和变换输出信号的条件下将广告形象地展示在不同的空间位置,带给观众超现实主义的魔幻感受。第三,全息影像技术的应用需要其他的技术支持,交互感应技术和光感技术也是新媒体时代新兴的科学技术,将其与全息影像技术相结合可以让观众在面对商业广告时拥有更多的主动权,也可以扩充商业广告的立体感、丰富设计内容。第四,商业广告设计的主体永远是商品,全息影像技术的应用在整个过程中应当以突出商品为首要的设计原则,设计者应当充分考虑这一点,使得该技术的凸显不能够喧宾夺主。第五,全息影像技术所呈现给观众的是一种虚拟影像,在展示背后有着复杂的制作流程和设计标准,因此,商业广告设计在应用该技术时应该充分考虑两者的协调性。

3.全息影像技术在现代商业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效果

一般而言,消费者从开始对产品产生购买欲望到实际进行购买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首先产生购买需求,其次寻找购买目标,然后做出购买决定,之后进行商品购买以及使用,最后进行用户的体验评价即商品信息反馈。消费者在产生购买需求的时候,其动力主要来源于主观感受,即触觉、视觉、听觉等,这是消费者对外部信息最直接的反应,也是认识、使用、体验和改变对象的首要点。全息影像技术能够在商业广告中进行动态影像、立体画面和音乐特效的360°全方位展示,对消费者的多方位信息输入有效地将观众带入感受商品的真实氛围,加深了消费者对广告的印象。除此之外,全息影像技术不同于传统的广告设计形式,它能够同时做到实景和表演的有效结合,让观众在互动中体验真实。

四、全息影像技术在现代商业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展望

1.全息影像技术在现代商业广告设计中的价值体现

在商业广告设计全球化的趋势下,更多的广告设计将在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的前提下用全息影像技术发挥空前的魅力。每年一次的全息影像技术国际会议都会展示令人惊叹的三维立体全息像,逼真的立体视觉令人惊叹和遐想。20世纪的广告设计是以视觉要素为中心的,而21世纪的设计必须同时结合嗅觉、触觉、温度感和重量感等,全息影像技术恰恰满足了这一发展需求。

2.全息影像技术在现代商业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全息影像技术在未来定会迅速发展,向着动态性与交互性进步。其成像不再局限于现有的空中成像,而是有望发展为半透明的极薄粒子浓度屏幕成像,给予观众在屏幕中随意行走的可能和空间。这就是在全息影像技术下可以跨越空间限制的交互体验,该技术可以打造出前所未有的全方位立体空间,使观者与三维影像进行零距离的接触和互动,可谓一场穿越时空的影像革命。因为在全息影像技术的新式交互观念之下,时空交互,观感统一,观者在这一虚拟的交互环境中感触到了内心情感和主观思维的新体验,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交互体验。试想在今后的网购过程中,消费者看到的不再是实物拍摄的二维照片,而是多视角、全方位的宛若实物的三维立体图像。在全新宝马概念车的展厅当中,车的影像是悬浮在半空中的,观者可以清晰地看见每一处细节,可以通过手指的点触将概念车进行全方位的旋转和立体分解,甚至可以在观众面前瞬间变成飞机。随着全息影像技术的进步和全息成像质量的提高,该技术会在未来社会更加广泛地应用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五、结语

全息影像技术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在现代商业广告中引入该技术能将设计的艺术性、科技性和装饰性融为一体,使广告设计的表现在真实与虚幻之间交换,带给观众全新的设计体验。广告是审美与实用的统一,其目的是向消费者传递信息,给商家带来利润。在现代科技和艺术审美完美结合的条件下,身临其境的体验和感知认同让消费者从被动的信息接收转变成了主动地信息获取。但是与此同时,技术的掌握、专业的结合以及人才的储备都将是全息影像技术在现代商业广告设计领域中所面临的挑战。

参考文献:

1.佘林子.3D全息投影技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现代装饰(理论),2016.8

2.崔璐,杨君顺.浅析全息影像技术及其应用.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9

3.靳晓飞.全息影像作为新媒体艺术语言的研究.大连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郭艳.全息影像技术的新交互观念研究.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许铭.浅析全息影像技术对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影响.艺术科技,2016.7

6.葛菲,莫彦峰.浅析3D全息投影技术对现代广告与设计专业的影响.艺术教育,2016.5

7.郭稳.探析全息与现代艺术设计.现代装饰(理论),2016.3

8.王跃岭.全息影像造就“立体新闻”:全息影像技术在传媒领域中的应用.中国记者,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