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24 17:00:57
导语:在经济政治社会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
[1]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第十二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鲁友章,李宗正.经济学说史(第二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埃里克·罗尔.经济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胡寄窗等.西方经济学说史[M].上海: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1.
[5]张守一.对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的评论[J].经济学动态,2009(9).
[6]张守一.经济学拳击:凯恩斯VS弗里德曼[J].当代财经,2009(6).
[7]刘彤.微观经济学理论对宏观问题的解释[J].经济研究导刊,2013(35).
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
[1]左金隆:诺斯制度变迁理论方法论探析[J].经济经纬,2005年第6期
[2]龚唯平:新制度经济学究竟“新”在哪里[J].学术研究,2003年第1期
[3]道格拉斯·C·诺斯:新制度经济学及其发展[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第5期
[4]陆家骝:经济学与经济学范式转换[J].哲学研究,1999年第3期
[5]科斯:社会成本问题[A],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中译本)[C].上海,三联书店,1994
[6]周海欧.经济增长、交易费用与制度变迁的一个形式化分析框架——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贡献[J].当代财经,2013,15(05):5-14.
[7]蒋志勇.城市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演进与发展关系研究——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分工和城市化理论的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5,12(01):1-3.
[8]李颋.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述评[J].兰州学刊,2010,24(03):66-70.
经济学论文参考文献:
[1]李继详.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辨析[J].江汉论坛.2000,(05).
[2]余斌.“第二届全国现代政治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创新研讨会[J].研究.2009(08).
[3]程恩富.王朝科.用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引领应用经济学创新[J].教学与研究,2010(02).
[4]刘汉林.从经济学的分类看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之间的关系[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5]经济学消息报社编: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专访录,中国计划出版社,第132页.
【关键词】问题驱动法 思想政治 兴趣 培养
对政治课兴趣的不平衡性,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主要是政治课内容与教师的水平。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外兴趣活动是在其课堂教学之外,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内容,在政治教师的指导下对学生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总称。它强调发挥学生创新潜能的个性发展,捕捉促使学生智能走向成熟的生长点并加以引导,使其升华为一种有益于社会的行为模式,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延伸、拓展和深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问题驱动法概述
1)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外活动通常以学生为主,由学生当“主角”,教师一般只是从旁指导。学生不仅是活动的参加者,而且是活动的组织者,这就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自己主动学习的环境和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学生掌握了更多的学习和实践的主动权,动手、动脑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成了认识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了独立思考、钻研和创造的精神。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体验到智慧的力量和创造的快乐,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2)有利于全面实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任务,达到知识、能力、觉悟的统一。第一,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课堂教学由于受时间、空间和教材内容的限制,有些问题无法具体化和深入化,只有通过课外活动来弥补和延伸。在课外活动中,学生将知识用于实践,能更好地理解、巩固和运用课堂知识。通过阅读报刊和课外书籍,参加各种报告会、座谈会。广泛吸收新知识、新信息,扩大知识面,使课堂知识得到丰富和深化。特别是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能大大开阔眼界,扩大知识视野,拓宽思维空间,有利于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创造性人才。第二,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课堂教学由于受时间、空间的严格限制,学生实践的机会少,理论与实践不易统一,而课外活动正好弥补课堂教学的这种不足。课外活动给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广阔的天地。学生通过课外活动走出课堂,深入到丰富多彩的社会实际中去,有更多的机会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在活动中,学生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主体,他们自觉运用马列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寻求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在这一过程中提高了观察问题、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二、问题驱动法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指导小论文活动
小论文活动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课外活动。它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理论与现实问题的能力。它是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观察社会、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小论文的特点
1)小论文的写作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形式。小论文的完成往往是校内外多种形式“协同作战”的结果,即综合运用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社会调查等的结果。
2)小论文是高中生分析和认识社会问题的重要形式。高中生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实践的、理论的和思想上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通过课堂教学得到了认识,有的则要通过学生运用课堂上学的理论去独立地分析和认识,而小论文便是学生运用观点和方法较系统地分析和认识社会实际问题的尝试。
2.指导兴趣小组的方法
高中思想政治课兴趣小组是以兴趣为纽带,按自愿原则组织起来共同探讨有关思想政治方面内容的学习小组,如哲学兴趣小组、经济学兴趣小组、政治学兴趣小组、法学兴趣小组、国际知识兴趣小组等等。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符合青少年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思想政治课学习骨干。在课堂教学里。学生的天赋、爱好、特长和才能往往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展示,而在兴趣小组活动中却可以表现得很明显,这就给学生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
1)重视兴趣的激发。兴趣小组虽然是以兴趣为纽带组织起来的,但仍有一个巩固和深化兴趣的问题,仍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以为兴趣小组反正是有兴趣的同学组成的,可以不考虑趣味性,像对待成年人那样去对待高中生,那么很可能原来有兴趣的同学也会变成没有兴趣了。
2)要注意正面引导。高中生求知欲旺盛但政治上不成熟,当他们对思想政治问题有了浓厚的兴趣后,往往不加选择地阅读大量西方的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书籍,却又缺乏批判能力。所以教师在指导时,应让学生多学一点的基本理论,增强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对于学生已知道的一些西方东西,要有意识地用观点加以分析、辨别。
3)要注意因材施教
兴趣小组成员与其他同学相比,一般基础较好。因此,教师在安排讲座、社会调查和小论文活动时。应相应提高要求,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是有利的。教师应舍得花大力气精心指导尖子和骨干,推动全班同学一起提高。不过,兴趣小组的成员水平也不是划一的,有的同学有浓厚的兴趣,但基础条件却并不怎么好,教师更应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成长。总之,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刀切”。
三、结论
总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活动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也是实现高中政治教育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三贴近”,政治教学
如何使我们的政治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效,怎样使我们的政治课堂变得生动自然,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已经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内使学生最有效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直是我们政治教师探索的课题。我认为,最为关键的是贯彻好政治教学的“三贴近”原则,真正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些老师总是依赖于以前的知识底子,备课时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结果是一节课下来嗓子累的疼,学生学得累,课堂气愤死,自己也觉得没劲,缺乏成就感。而要想使自己的课让学生喜欢就必须下大力气做好“三贴近”,这个过程是一个不容易的过程,然而贯彻好了“三贴近原则”又会使你的授课变得轻松,课堂气氛变得活跃,随之而来的就是课堂的陶醉和享受了。
去年我刚接高一新生时,第一节课我没有给他们讲具体教学内容,而是做了一个调查:“同学们是否喜欢政治,并写出你的理由。”当我看到同学们的回答时,我非常惊讶,有80%的同学不喜欢政治。理由也诸多教育论文教育论文,例如:“我不喜欢我们的政治老师”“我讨厌背东西”“对政治不感兴趣,很难理解”等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同学们对政治学科不感兴趣,而其主要原因主要还是广大政治教师总是停留在原来的教学模式上,没有很好的贯彻新课程改革内容,没有很好的贯彻“三贴近”原则。
什么是“三贴近原则”呢?《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高中学生群体的原则,注重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三贴近原则是高中新课改的课程理念,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和理念。三贴近原则不仅是思想政治教材编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和亮点,而且是我们广大政治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如果能将这一指导思想运用于我们的课堂,那么你的课会大放异彩,会受到学生的喜欢,会受到老师的好评。
让我们来具体看一下“三贴近原则”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一、贴近实际
“贴近实际”就是贴近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贴近实际”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说明理论,最终提高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思想政治课要贴近实际主要是贴近社会实际,体现时代性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模块内容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实际,从必修课程到选修课程,从教材形式到教材内容都是从社会生活入手,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联系社会实际要求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必须要贯彻时事政治的
摘要保证。因此,每个中国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地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利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对学生进行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要想贯彻好“贴近实际”这一原则我们广大政治教师就要深刻理解课本知识,经常在生活中关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频道、财经频道、文艺频道、法制频道、科教频道,经常上网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事政治。将课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相联系,形成贴近实际的教学案例。组织学生学习时事政治,进行时事政治竞赛。
二、贴近学生
“贴近学生”是指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学习、情感、思想和心理。思想政治课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思想和心理的现状,了解学生思维、心理特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的贴近学生,比如在《经济生活》的教学过程中,讲到货币、信用卡这一知识点时,先让学生回忆实际生活中的有关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从学生的生活体验谈起,使学生感到经济就我们身边,学生也就觉得学习经济生活有关知识是有用的,这时自然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这就要求我们密切联系学生,多接触学生,同学生聊天和谈心,在非常宽松的氛围中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掌握第一手资料,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德育功能。在研究学生的基础上,研究教材,深刻理解教材的深刻内涵,把教材内容和社会、学生的实际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哲学生活》中讲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时,要让学生说出在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他们是怎么解决的?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为什么的得到解决或没有得到解决?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教育论文教育论文,使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教师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活动设计,要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所见所闻出发,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去感受、去体验、去认识,这容易使学生产生认同感,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这样的教学贴近学生,学生才感兴趣,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来,
三、贴近生活
“贴近生活”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新课程教学实践应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应当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尤其是贴近学生生活。思想政治课必修的四个模块分别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哲学生活、文化生活,每个模块都带有“生活”二字,这完全可以体现出政治教材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这说明思想政治课是扎根于现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密切贯彻“贴近生活”原则,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与学生生活相联系。比如《经济生活》新时代的劳动者,劳动和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我们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面对当前我国的就业压力,我们应该怎么办?可以举行职业生涯策划活动,学生结合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实际设计自己的发展道路,设计自己的就业理想,通过这一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干劲。
“三贴近”原则说起来只有三个字,真正要贯彻好并不简单,但做起来需要很多步骤。
首先,备课要做好“三贴近”原则。要做好这一点,主要是在于“备学生”这一环节。备学生是寻找学生的兴趣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的现有知识状况和知识架构,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以此作为我们备课寻找事例的出发点,作为我们语言设计的出发点,作为我们逻辑结构设计的出发点。做好以上工作,也就寻找到了学生的兴趣点。再就是“备教法”。教师要研究学习方法,给学生学法指导,使学生在众多的课程当中,学会总结,学会学习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其次,讲课时要做好“三贴近”原则。备课要做好“三贴近”原则,同样讲课时也要做好“三贴近”原则,备课是准备,讲课是实施,落实的怎样教育论文教育论文,关键看实施的情况。要做好这一点需要做到:
1.语言要生动,要做到抑扬顿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许多专家的课为什么会被人们喜欢,主要在于其语言方面的魅力。
2.教态要生动。毫不夸张的说,讲课实际上就是表演,不光要有语言,还要有动作。比如说,手势、面部表情、适当的调侃、与学生的交流等。
3.课堂要民主。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教师不能唱独角戏,应该适当和适度地把讲台让给学生,为学生展示才华搭设舞台,让学生能有在众人面前讲话的机会,这也是目前社会上倡导的人才的八种能力的重要能力。这就要求,师生平等,课堂上要民主,让学生充分表达其观点,教师予以点评,不要以教师的身份强加给学生观点。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提问。
再次,辅导和练习要做好“三贴近”原则。课堂上和课后要有适当的练习和辅导,练习题要符合学生知识水平。辅导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做好辅导。
总之,我认为,一位政治教师的课是否得到学生的喜欢,是否得到同行们的认可。以及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政治教师,贯彻好“三贴近”原则是重中之重,是关键之所在。“三贴近”原则要时刻贯穿在我们的政治课堂中。
关键词:现代性;“禁言之物”;城市书写
在全球化语境和社会现实的双重背景之下,有关都市现代性的探讨与争论层出不穷。关于“大都会”(metropolis)生活的描述――无论是西美尔所指涉的公共空间比例的大幅增加、波德莱尔及本雅明笔下“漫游者”的舞台,抑或是马克斯・韦伯所强调的“不同个体能够共同进入的最无个体性的生活形式”――都突显出了其迷一般的特质。作为中国都市现代化最早的发端之地,上海的现代性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上海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情长意深,倾国倾城。多少传奇,写不尽她的风姿;多少寓言,变作了她的胭脂。上海,到底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还是一个幻化的迷梦?
蔡翔先生的论文《城市书写以及书写的“禁言之物”――关于〈城市地图〉的文本分析和社会批评》选择系列文章《城市地图》作为文本分析的对象。他以上海想象的生产转换为一个现代性的“民族寓言”为切入点,分析了上海两种记忆的历史对视、“风景”与“本土”的对立,空间生产、“禁言之物”与文化等级制度建构,从而提出都市的现代性想象,与被书写遮蔽/遗忘了的底层记忆和地理的命题。其论文涉及三大领域:记忆、人文地理和城市研究。整篇论文不但试图在文学文本和社会文本之间寻找其内在的关联,而且同时采用了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的方法,显示出了一种独特的学术视野和跨学科研究的特征。
论文第一部分《两种记忆的对视:上海的历史》追述了作为上海“底层”和“上层”象征的以苏州河南北为界的城市人文地理区划的形成过程。指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上海”的“集体性叙事”实际上“无视”了其“底层”代表――苏州河以北的生活叙事。而这一被城市主流话语所遮蔽的“外部”却在诸如《杨树浦》、《浜北人》和《虹口轶事》等文学文本中无意识的“复活”,从而使我们得以见到一个同上海的“集体性叙事”形成“对视”的与电车、高楼、街道、人群、酒吧、霓虹灯等象征着都市现代性的物象所截然不同的“本土化”的上海。在这样一个充斥着“棚户区”的下层空间里,个体冲不出“家庭生活式”的联结,他们被边缘化却又极力想进入城市中心生活;他们被城市的上层阶级拒绝――在这个以消费为最主要特征的社会里,贫困使他们成为最卑微的“他者”。诚如西美尔所言,现代性的历史就存在于货币经济的发展之中;是货币经济,而不是资本主义引起了现代社会关系的转化,而且货币经济也是现代都市生活风格的主要根源:它主宰着都市里现代人心态和气质的微妙变化,并决定着他们的精神生存境遇。置身于消费社会之中,底层阶级无法摆脱金钱对他们命运的宰治,同时也无可避免的会产生身份置换以及上层化的愿望。就深层意义而言,这体现出的是一种“政治无意识”,即:就某个政治群体(如阶级、政党、集团等)中的政治个体来说,他们作为个人所应该具有的那些有个性的思想意识,被无个性的、统一的政治意识形态所代替。在这个时候,这些个体的政治行为,实际上主要是被他们的思想意识中那些无意识因素所支配着的。作为被主流话语所“遮蔽”的存在,下层阶级渴望着来自城市中心的认同;在寻找自身意义的过程中,他们是需要被上层社会所表征与建构的“他者”――意识形态强大的收编作用由此可见。
论文第二部分《意义寻找和“禁言之物”的出现》进一步展示了社会底层和上层之间的对立。文章指出,“在某种意义上,由于地理隔绝的原因,空间往往会演化成不同的阶级形态乃至阶级的生活形态。” [1]然而这种“底层”与“上层”之间的对立在空间上却又不是永远壁垒分明的。在城市的中心地带仍然居住着不计其数的贫民;在高楼林立与优雅的人性背后隐藏着的是黑暗肮脏、狭窄不堪的底层居住空间,以及一种随之而来的“羞耻”感。这便是底层生活残酷的真实写照:它与上层社会并存却永远被其排斥,而成为叙述的“他者”,沦为主流话语中的“禁言之物”。“风景”与“本土”的对立也随之产生:亦即“文化上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人的空间”和“被剥夺了资源的,无权无势的当地人的空间” [2]的对立。这种对立源自人在城市中的意义寻找,而意义的产生显然已经由“政治无意识”而意识形态化了。因此,底层阶级无论这样努力都始终是都市里的“异乡人”,孤独、焦虑、寂寞以及彷徨时刻伴随在他们关于身份置换与上层化的想象之中。
论文第三部分《“街道”的重现与职业化的空间想象”》指出“城市下层生活的记忆淡化乃至消失,在某种意义上,或许与‘家庭’在叙述中的退出有关。”[3]而当家庭或是下层生活已成某种“禁言之物”的时候,意义的寻找,亦即叙述的中心便理所当然的开始向城市中心转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一大批年轻的有着职业身份的非专职白领作者的出现,“街道”开始大量的在叙述中涌现。叙述者对“街道”的成功进入意味着“风景”与“本土”对立的消失:由于职业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向城市中心;他们寻找自身意义的同时也隐含着对占统治地位的文化资源的空间争夺。然而,先于这种成功“进入”之前发生的是他们的身份置换:即将自身转化为消费主体――这也是他们成为消费社会“风景”的最根本前提。由此,依据一个人的出身、门第而对其进行身份划分的传统模式在消费时代宣告彻底破产;取而代之的是以消费方式与内容为划分标准的更为不公平的社会关系。于是,在这种巨大的现代性力量面前,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被成功地压制和扼杀,整个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这种人丧失了自由和创造力,不再想象或追求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就此而言,现代性已由制度层面转向社会层面,即从宏观转向了微观。
论文最后指出,有关“上海”的集体性叙事的某种起源来自于对现代性的“塑造”或者“构建”。而现代性在当下的中国尚处在一个未完成的状态,因此“城市书写”会生产出更多的“禁言之物”,也会有更多残酷的真实存在被遮蔽;与此同时,在意识形态作用下的文化等级制度也成为“城市书写”所无法弥补的“先天不足”。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
注释:
[1] 蔡翔《城市书写以及书写的“禁言之物”――关于〈城市地图〉的文本分析和社会批评》,《视界》2004年第14辑,215页,河北教育出版社.
[2] 同上,218页.
[3] 同上,219页.
参考文献:
[1]蔡翔:《城市书写以及书写的“禁言之物”――关于〈城市地图〉的文本分析和社会批评》,《视界》2004年第14辑,河北教育出版社.
[2][英]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齐美尔、克拉考尔和本雅明作品中的现代性理论》,卢晖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5-142-03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方法的研究
鲁洁从深层次对道德教育进行了全面探索。探讨了道德教育的人学基础,道德教育与当代人之生成、个人品德形成的基础,道德教育在改革开放与现代化过程中的境遇等问题,以求探寻与发现德育的新路向。檀传宝以德育对象道德人格与生命质量的提升为终极目标,以道德学习主体性充分发挥为基本追求,逐一对德育范畴、德育的本质与功能、德育对象、德育目的、德育过程、德育内容、德育课程、德育方法、德育主体、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等德育原理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更多学者以论文的形式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原则、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谢登斌指出灌输教育的核心是强制和服从,而不是创造和自主,是一种无视学生主体,目中无人的教育。当前西方各派德育理论,其主旋律是反对道德灌输,尊重道德的主体性和道德主体的自由意志,主张学生通过自己的理智活动和实践获得道德上的成熟;对道德需要作溯源性研究,认为实践过程本身就是创造需要的过程,道德需要源于道德实践,并建构出新的参与式道德实践的德育模式。也有学者注意到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问题,申淑征指出,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面对青年学生这样一个抗风险力偏低、处于塑造期的群体,如何才能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着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有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而调动一切有生力量,探索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各种有效途径,构建全员育人的思想教育体系,是当前正确应对形势、解决存在问题的出路和捷径所在,阐述了全员育人这一观念,但作者没有对这一体系如何构建进行相关阐述。何婉平在《论传统教化方法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实启示》一文中强调要注重“传统教化方法”,它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有益观照,其榜样示范、践履笃行、寓道德的自觉性于道德实践中,突出生活化、社会化的特征值得借鉴,我国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正确认识“灌输”方法,充分发挥实践的育人作用,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多样化和生活化。还有学者把目光投向了家庭教育,强调学校应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才能把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更好,如张莉、黎静文、骆风、王巨章等都提出必须更加注重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的研究著述也颇多,主要有刘洋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文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历史潮流,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解析了经济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梳理了经济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论文直面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经济全球化诸多挑战,特别是西方意识形态的扩张分化并逐渐解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全球性的问题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这些情况使得加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任务日益迫切和艰巨。
冯静在《经济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一文中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介绍了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情况,加深人们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第二部分阐述了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使人们认识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三部分论述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着重从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载体创新、机制创新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毕红梅《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全球化概念为切人点,通过阐述学术界对全球化的多义理解,凸现了西方和我国关于全球化的论争。对全球化含义、本质、特征进行梳理和再认识,拓宽拓深了全球化的研究。提出只有把交往问题和人的发展问题相结合,找出二者的内在关系,并探究交往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才能将二者内在地结合起来实现更高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整合,从而把握当代交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
三、网络信息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梁丕恒分析了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给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难得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针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对网络时代如何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初步探讨。
曾长秋在《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文中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机遇与挑战,着重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以达到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扩大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功效的目的。
周飞在《试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体系的构建》一文中认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是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延伸和创新,必须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构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体系,建立和完善保障机制,从而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和实效性。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顾海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导论》一书中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管理的理论阐述和微观管理的经验总结、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制定的背景反思和高校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体验密切地结合起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系统探讨了近十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和改革过程中的诸多问题,阐述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独到见解,论述深刻,思路创新,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梁金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中着重指出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互联网发展、市场经济环境等新情况,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汲取人类先进文化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包括接纳来自西方的先进文化,如自由、民主、平等的理念等。必须改变过去那种狭隘的、固执的甚至是偏执的思想观念和做法,要在开放的体系下保持自身的民族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马小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文中通过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拓展教学手段、丰富实践教育、进行行为示范性教育、丰富精神教育、积极探索网络教育法等对策。
此外,不少作者从各个层面研究高校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的新形势下,如何针对大学生思想成长特点,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手段加强当代高校大学生
的思想政治教育。
五、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与实践
许多学者也把目光投向了国外,希望从国外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中获得更多的借鉴。
如陈立思在《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一书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导言阐明了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对象与意义,论述了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发展、特征和趋势、理论研究状况和组织管理状况。并对美、英、法、德、苏联/俄罗斯、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八个国家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三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现状、特色、经验、问题和走向进行了论述。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生活的适应,使它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需要,也使自己获得了蓬勃发展的活力。”
王杰在《西方近现代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探究及其启示》一文中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理念、特点进行了归纳与总结,通过对西方近现代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发展的历史考察,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西方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发展的特点及其趋势。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对西方近现代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发展的历史时期进行划分,阐述了西方近代和现代两个阶段主要的思想道德教育理论和方法;二是总结了西方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沿革的特点及其趋势,结合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的现实,分析西方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发展对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三是对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改革的取向提出建议。对改进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杨稣在《当代国外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及启示》一文中在分析和借鉴国外思想道德教育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提出了其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认识、本质、内容和方式等方面的工作启示。吴琼在《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启示》一文中也作出了类似的研究。
葛立娟的《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张玲的《美国的家庭学校教育运动初探》、林海玲的《中美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比较》等文也分别对俄、美等国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特色做了研究探讨,并展开相关对比研究。
郑永廷的《论当代西方国家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王妍的《中西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研究》等文章也分别对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的思想道德教育进行分析研究与对比,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借鉴。
六、有待加强的研究方向
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学校层面如何采用新形式、新内容开展相关教育,大多数并没有跳出学校教育这一局限谈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没有对整体体系构建有过多的涉及,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恰恰又是一个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除学校这一因素外,还有家庭、社会、各种社会机构与民间团体等,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实际中更需要综合,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更是一种实践性的教育,脱离物质实践谈思政教育是不全面的。
在研究对象上,专注于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其他青少年群体。大学生是青少年群体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唯一部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加强都不为过,但我国的国情同时决定,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以外的学生及非学生青少年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把青少年这一整体作为对象进行研究。
研究大部分针对某一具体方面的对策,比较零散。不管是对网络环境下,还是全球化背景下,或是学校层面,或是家庭层面,可以看出对体系构建的研究颇少,特别是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的研究有待加强。
我们首先应充分重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民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视人的素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其次应深层次地了解中国目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再次在充分调动国家、社会、家庭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发挥其作用的同时,如何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如何制定出完善并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协调机制、保障机制来保障和促进青少年思想健康成长,使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陈立思.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谢登斌.德育新观念:将单向灌输转变为参与式道德实践[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5]王杰.西方近现代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的探究及其启示[D].广州:广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刘
洋.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D].大庆:大庆石油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
[7]申淑征.构建全员育人体系增强思想教育有效性[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7,(1).
[8]冯静.经济全球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D].昆明: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9]梁丕恒.网络时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1,(6).
[10]梁金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11]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导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本论文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措施
一项活动的实效性, 通常是指活动预设目标的实现程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 充分发挥各种教育要素的作用, 通过科学的工作方法, 达到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精神、物质成果的教育效果的程度。①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现状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根据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和我国的现行政策, 毕业论文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和客观要求, 为帮助学生沿着社会主义方向的健康成长而进行的经常性的思想教育活动”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设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形成成熟的政治观和健全的个性心理, 帮助学生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成长。但是, 学生事实上的表现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设目标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反映了当前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尚待进一步提高。
1. 价值观上的差距。杭州团市委曾就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作过一项调查。在“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什么”的调查中, 被访者中27.9%的学生选择了“事业成功”, 27.2%的学生选择了“建立美满和谐的家庭”, 23.9%的学生选择了“为社会作贡献”, 17.4%、15.3%、11.5%的被访者分别选择了“生活宁静, 平淡一生”、“有知心朋友”和“受人尊敬”。在回答“你努力工作是为了什么”时, 有63.5%的受访者选择“实现自我价值, 得到社会承认”, 22.8%的受访者选择“使个人的生活水平有明显改观”, 15.6%的受访者选择为“国家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③可见, 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 大学生立足抽象的人的价值, 以个体自我的价值实现作为其社会行为的核心, 注重个人需要和利益的优先满足, 强调个体本位, 社会、集体次之, 把个人当作目的, 把社会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在物质与精神关系上, 更多的注重物质的追求。部分青年学生的道德天平在“求利”的引导下倾向自身利益、期望和需求的满足, 物质或者说金钱成为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标准。在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上, 大部分学生认为“人们努力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息息相关”④, 强调索取是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向外界谋取必要条件的行为, 认为个人贡献与索取相应等价。
2. 行为上的差距。在个人文明举止方面, 有些学生过分强调个体行为的随意性, 随意、庸俗被少数学生认为是一种潇洒, 而对道德、纪律的蔑视与叛逆竟被视为个性突出的表现。受这种社会思潮的影响, 在校园内与大学生文化修养格格不如的不文明举止时有发生。在人际交往中和处理人际关系中应遵循的如自尊和尊重他人的原则常被一些学生忽视。在组织纪律性方面, 考试舞弊、旷课、逃学等现象在各地高校中均有发生。在尊重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方面, 不少学生对其并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学术上, 一些学生也表现出了道德上的缺失, 对于他人的劳动成果肆意进行剽窃等等。
另外, 大学生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也反映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不高这一情况。上海地区高校的学工部门联合做过一次调查, 据调查, 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评价, 认为“很有意义”的占26.6%,认为是“形式化的需要”的占57.4%, 认为“可有可无”的占8.2%, 认为“没有意义”的占7.9%; 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工作效果的
评价, 英语论文认为辅导员工作效果“相当有效”的占18.5%,“一般”的占53.9%, “不怎么有效”的占21.9%, “不清楚”的占6.3%。⑤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不高的原因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没能及时把握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没能及时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并且不能根据学生的这些变化及时地作出反应、提出对策, 导致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思想实际脱节, 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不高。当前, 我国大学生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观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改革的不断推进而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市场经济和高校改革所具有的双重效应在大学生的思想变化中充分展现。从总体上看,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态是积极的, 但是还是有不少大学生由于认识能力、实践能力的欠缺, 经不起各种诱惑, 出现了思想上的偏差。高校里盛行的学生兼职、硕士论文家教等社会活动让众多高校“兼职一族”在接受社会实践锻炼的同时, 也感受到了学校理想教育与社会现实间的反差, 对学校所强调的理想道德与现实社会存在的断层感到困惑, 产生强烈的失落心理, 据某高校调查结果表明, 63%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正面教育与社会的现实反差太大。⑥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以及存在于学校人际关系中的非正常关系也强化了学生这种失落心理和矛盾心理, 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信任感和美誉度。
2.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素质不高、稳定性缺乏。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职工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 辅导员与学生接触最多, 最能够深入了解学生, 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他们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也最深刻, 他们的素质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如何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留学生论文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素质不高, 并且缺乏稳定性, 这极大地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现行高校体制的问题, 也有历史遗留问题。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人员构成相对比较复杂, 既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员, 也有许多其他人员。由于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高校常常将辅导员职位作为安排留校教师、行政富余人员、复转军人和高级教师配偶等的岗位。然而, 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教育者的要求来看, 高校辅导员对学生而言是政治上的引导者、思想上的教育者、日常工作的管理者和心理健康的调适者, 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具备教高的思想觉悟, 具备政治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 辅导员队伍必须是一支专业理论性非常强的队伍。
3.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陈旧, 滞后于时代。市场经济的趋利性、自主性、竞争性、医学论文开放性等特征要求人们必须是具有独立个性的行为主体, 即具有强烈的自主、自立、平等竞争、讲求实效、开拓创新的精神。但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部分内容, 不能适应这一现代人培养的要求。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这些社会问题对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 引发了他们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风气以及党风的思考, 如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这方面的教育内容, 或者仅停留在一般的理论分析或者口号宣传上,其结果只能是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降低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但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大学生进行客观的、理论联系实际的、针对社会各种问题的教育内容还很少, 很容易给学生以故意回避的感觉。另一方面, 学生在大学校园生活中, 经常遇到一些困扰他们的实际问题, 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理想与现实、恋爱与友谊等, 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 可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尽管当前有关这方面的问题已引起高校重视, 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相关内容仍比较单薄, 尚不足以使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4.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单一。原来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主要采用的是“我说你听”、“我压你服”、“我点你通”的单向灌输式。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学生们的自主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明显增强, 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 敢于直言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因此, 单向式灌输方法难以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回应。另外, 某些思想政治教育者没能恰当地处理好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 总是把学生当作客体, 主体与客体界限分明, 教育成了特权, 他们单纯为教育而教育, 常以命令的口吻要求大学生不准这样, 不准那样, 说教多于启发, 指责多于疏导,给学生以势压人之感。由于大学生处于主体意识的成长期,对此有着本能的抵抗心理, 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适得其反。
5. 高校缺乏思想政治工作的全员意识。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复杂的教育工程, 需要其他相关部门予以协助和支持, 但是在现实工作中, 学工系统管理多, 职称论文教学环节渗透少。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专业教学、行政工作长期分割没能形成合力。人们在思想上存在着“分工论”, 即行政领导和教师管专业教学, 政工干部管思想政治工作。同时, 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对专业教学学习要求很明确, 而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和要求比较笼统; 教学过程中, 除了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外,其他课程教学几乎只“单纯”传授知识, 思想政治工作没有渗透其中, 学校大环境思想政治工作的“全员意识”的缺乏极大地制约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的提高。
注释:
①郭新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探索》,1996 年第6 期
关键词:越南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8—0126—03
研究生教育是学生本科毕业之后继续进行深造和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在培养形式、考核方式等方面都与本科教育大不相同。在越南,研究生教育被称为大学后教育,主要包括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进入21世纪以来,越南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到2003年,越南有研究生教育培养机构146个,其中硕士研究生培养机构95个,博士研究生培养机构116个。越南研究生教育覆盖学科面广,培养人才数量逐年上升,为越南各行各业输送了高素质的人才。根据越南教育培训部2002年号文件公布的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越南招收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学科主要涉及教育科学、艺术、人文、经管、法律、医学等22个学科门类,其中招收硕士研究生的专业270个,招收博士研究生的专业404个。
一、越南研究生培养模式
越南研究生培养目前主要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形式,根据招生对象的不同,培养形式不同,培养年限也不同。根据越南国家教育培训部2000年颁布的《研究生教育规章制度》,对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形式、课程设置及考核评价等方面做了相关的规定。
越南研究生教育是学生本科毕业之后继续进行深造和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旨在培养科学研究队伍。研究生教育要求接受教育者政治立场坚定,具有一定的道德素养,具有服务人民的意识,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满足国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越南研究生教育主要有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和研究生进修班三种形式。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属于学历教育,研究生进修班属于非学历教育。根据不同形式的研究生教育,其培养目标亦不相同。由于本文涉及的研究生教育主要为学历教育,因此以下文中出现的研究生教育指的是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
(一)培养形式及学制
在越南,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形式根据受教育对象的不同而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主要对象是从本科考入研究生的学生,非全日制主要对象为已参加工作需要继续深造的人群。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要求学生学习期间全程参加学校的教学安排,而非全日制学生只要能完成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学时、课程和研究即可,其余时间可自由安排。但不论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在培养规格上都是一样的,都要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
由此可见,在同一培养层次中,不同的培养形式所需培养年限不一致,要求也随之不同,招生对象较为灵活,起点不同,学制也有不同要求。
(二)课程设置及学分
1.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
越南硕士研究生教育采用学分制,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完成相应学分(80~100个学分,具体学分要求根据具体专业而定)方可毕业,其中1学分对应的理论学时为15小时。除了理论学时,还有相应的实践学时要求,通常为理论学时的2~3倍。
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公共课程。此部分课程包括哲学和外语两门课程,占总学分的20%。根据教学计划要求,所有研究生学员要完成哲学和外语课程的学习并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
(2)专业课程。此部分课程主要为提高专业素养和技能的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学分要求上,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学分要求也不一样。对于注重培养专业技能的技能型研究生来说,专业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65%~70%,对于注重科学研究的科研型研究生,专业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50%~55%。必修课程为专业所必需的科目,一般由教育培训部根据各个专业委员会的意见统一规定,选修课程由学生根据个人情况而选择修读相应科目,只要所修课程达到学分要求即可。
(3)毕业论文。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工作在入学时即可进行,但要毕业论文的学分则必须在完成了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通过论文答辩之后方可获取。毕业论文分为两类,即技能型和科研型,技能型学分比重为10%~15%,科研型学分比重为25%~30%。
2.博士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
越南博士研究生教育相对硕士研究生教育来说在课程设置构成方面无太大区别,但要求却比硕士研究生教育苛刻了许多。课程主要也是有三部分组成,硕士研究生教育中的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博士专题和博士毕业论文。
(1)硕士研究生教育中所规定的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如果学生选择的同专业的博士研究生,那么硕士研究生阶段所修读的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即可直接带入博士研究生阶段,但如果不是同一专业只是硕士阶段的相近专业,那么就要按照规定修读相应的课程以补足。
(2)博士专题。博士研究生至少要修读3个博士专业,专题修读形式主要是专题集中学习,按照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并进行专题答辩,专题答辩通过后视为获得该专题成绩。如果专题答辩未通过的,将进行第二次学习、答辩。
(3)博士论文。博士毕业论文答辩分校级答辩和国家级答辩两个步骤。博士研究生完成了(1)、(2)两项的学习并获得学分,且达到其他附加条件(在正规刊物上公开发表至少2篇与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要求时,方可申请校级毕业论文答辩。通过校级答辩,方可参加国家级答辩。在完成了国家级的论文答辩之后,博士研究生的学习过程即视为全部结束,可获取毕业证书。
(三)课程考核及评价
越南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根据0到10分不同的等级来进行评定,5分为合格,即5分达到考核要求,视为考核通过。
1.硕士研究生考核评价
硕士研究生考核评价主要涉及课程考核和论文考核。
越南硕士研究生教育课程考核形式多样,总的看来,课程考核方式主要有写课程论文和考试两种,其中考试根据课程特点又分为笔试和口试两种。每门课程的最终成绩至少要由两次成绩组成,即每门课程至少要有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如果学生出勤率没有达到理论学时的80%的则不能参加该门课程的考试,若未按要求参加讨论、实践活动,未获得教学计划规定的平时成绩的,也将无法获得此门课程的最终成绩。
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考核主要是以答辩的实形式完成,当学生完成了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分,论文撰写符合硕士毕业论文撰写要求,经导师同意可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答辩由答辩委员会组织进行,答辩委员会成员根据论文写作情况和答辩情况给出相应成绩,取这些成绩的平均值即为论文考核的最终成绩。
学生只有在通过了公共课程考核、专业课程考核和毕业论文考核并均达到要求后才视为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才能获得毕业证书。
2.博士研究生考核评价
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考核评价更多注重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硕博同专业的情况下,硕士阶段的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即可直接带入博士研究生阶段,无需单独考核,但如果不是同一专业只是硕士阶段的相近专业,那么就要按照规定修读相应的课程以补足,考核方式主要采用课题组答辩的方式。
与硕士研究生专题考核方式相比,博士研究生专题考核方式较为单一,主要采取专题答辩形式,专题答辩通过后视为获得该专题成绩,才视为修读完成该专题。
在越南的研究生教育中,博士毕业论文答辩可以说是最为艰难的一个环节,除了入学时的开题答辩外,还要进行两次答辩:校级答辩和国家级答辩。答辩考核方式与硕士研究生考核方式一致。在通过了校级答辩和国家级答辩后,博士研究生方可获得毕业论文学分。
与硕士研究生一样,只有通过了各个部分的考核后才视为完成所有课程学分,才能获得毕业证书。
二、越南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特点
(一)重视英语和政治教育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未来的信息交流势必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英语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作为发展中国家,越南一直比较重视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英语成为越南从小学直到大学、研究生的主要科目,体现了越南教育对英语的重视程度。在研究生教育阶段,英语已被列为必修课程之一,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只有按要求顺利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才能开始进行后续课程的学习。由此,英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越南研究生教育也很重视政治教育,政治课程与英语课程并重。越南研究生阶段的政治课程学习形式多样,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课程考核也充分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笔试和口试两种方法,兼顾对政治理论的理解及表达。
(二)重视科研能力的培养
根据越南国家教育培训部2000年颁布的号文件关于《研究生教育规章制度》,越南研究生教育不论是在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还是博士研究生教育阶段,对课程教学、考核等主要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为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学术上有个人的造诣。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教育,从专题的答辩到毕业条件设置(发表学术论文方可毕业),都充分体现了对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重视。
三、越南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分布不合理
根据越南2002年公布的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在22个学科门类中,招生专业数相对较多的学科为人文、社会行为科学、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医学等5个学科,在这5个学科中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数为154个,占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总数(270个)的57%;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数为255个,占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总数(404个)的63%。而其他部分学科如传媒、计算机、药学、体育、加工制造等招生专业数极少,如传媒硕士和博士的招生专业数分别为7和4,与社会行为科学(26和31)、自然科学(37和49)、工艺技术(37和61)等相比,所占比重微乎其微。
越南教育部门应从全局考虑,对研究生招生专业做适当调整,在世界一体化的背景下,为了能尽快加入一体化的行列,应增加技能型、应用型专业的比重,在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时,注重研究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资源分布不均
越南高等院校特别是培养研究生的高校在越南国内的分布极其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和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如河内市、胡志明市等。而在农村或是其他边远山区高校很少,如在越南北部山区只有一所太原大学,整个西南地区只有一所芹苴大学,而国土面积相对辽阔的西原也只有一所大学。教学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无法为经济不发达地区提供充足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从而不能促进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为了尽量均衡教学资源在越南全国的分布,国家应在高校分布较少的地区建立更多的大学,同时鼓励研究生培养机构在这些地区实行研究生的联合培养,促进经济发展。
(三)教育投入少
越南在研究生教育培养上的经费投入少,人均培养费用低,因此对研究生的培养规格有所降低,一定程度上影响培养质量。同时,越南大学教师的工资收入不高,国家财政发放的工资约为150万越盾左右,相当于人民币500多元,这样的收入对于越南不低的物价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越南的大学教师们经常下了班或是空闲时间都到其他学校或是一些培训机构做兼职,以维持正常生活开支。这样,教师们对研究生的指导时间就变少,影响了对研究生的教育培养。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越南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的投入,同时增加高校教师的薪酬,为教师专心教学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
四、结论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素质人才的教育,不论培养的类型、培养的目标及培养的规格,都要从长远利益出发,培养既要注意深度也要追求广度,不能只求数量而不求专业。越南目前的研究生教育还缺乏一定的物质保障,国家投入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政府各部门的主观原因,也有一些其他的客观因素。面对目前的研究生教育形势,越南应结合当前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势,改革研究生教育,提高培养质量,将人才培养目标的重心转移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科研能力的培养。
民国初年,现代新闻开始在我国迅速发展,而新闻教育也在此时随之孕育而生。到如今,新闻教育在中国已经有一个世纪的历史了,但是这一个世纪的发展却并没有让中国新闻教育走到一个较高的平台。相反,在国际信息化高速发展,我国市场化日益成熟的大环境下,我国的新闻教育却日益的突显出一些问题。例如:新闻专业毕业生在毕业找工作时,面对媒体贴出的“时政记者”“财经记者”“体育记者”等各种专业记者的招聘启事时,更多的是望洋兴叹。因为在现在这种大环境下,媒体和社会需要的具有跨专业性的复合型人才。而现在的新闻教育却完全忽略了这样的现实,只单方面的着手新闻专业化的教育,而让学生毕业根本不能胜任跨专业的新闻工作。
论文通过对我国目前新闻教育的一些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具有一定意义的对策,从而为我国以后的新闻教育提出一点建议。同时,论文的论述更多的是置身于当前社会的客观现实,结合中外各种实例分析新闻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诸如当年经济学在发展到专业瓶颈后,政治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各种分类学科的发展便是学科细化发展的先例。而新闻教育的分支细化的实行也将会开启一个个新学科的发展。
二、论文研究思路及工作方法
全文拟从四个部分进行论述:首先, 概述我国新闻教育的现状;第二部分重点阐述新闻教育的这种现状引发的种种问题以及对社会个方面造成的负效应。第三部分着重分析出现这种问题的背后的各种原因;第四部分升华主题,利用行业之间和国内外的横向比较,找出一条合理的对策,探析我国未来的新闻教育的指导理论。
本文拟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选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综合性分析;运用个案研究法举例分析我国新闻教育的问题及其产生的社会效应;运用经验总结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模式,为我国新闻教育提出一条合理的道路。
三、设计(论文研究)任务完成的阶段内容及时间安排。
1 选题 20xx年10月20—11月5日
2 下达任务书 20xx年11月5日—11月27
3 开题报告 20xx年11月28日—20xx年1月5日
4 完成提纲 20xx年12月4日—31日
5 完成初稿 20xx年1月1日-4月30日
6 完成二稿 20xx年5月1日-20日
教高 16号文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培养一大批毕业就能上岗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根据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清晰定位,一些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的“2+1”模式,就是一种有益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在校掌握职业岗位必备的专业理论、基本技能,培养职业素质,最后一年到企业去,在真实环境中“顶岗”,接受实在的职业培训,利用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环境来造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通过“顶岗”,使学生在师傅的指导下学到具体的操作技能,逐步由大学生向职业劳动者过渡。
二、教学计划模式
高职院校制定教学计划,应认真贯彻《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16号)精神,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构建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按照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积极主动适应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要。
1.确定专业对应的岗位(群)
专业负责人应深入了解相关行业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趋势,熟悉与专业相关的生产技术发展状况,认真研究本专业与相关专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确定专业的主要岗位(群)。
2.构建与专业特点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教学计划内课程可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块。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训练课。选修课包括专业限选课和公共选修课。课程开设必须建立在岗位群基础上,从而形成与专业特点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3.确定合理的总课时量及总学分
(1)三年制专业的课内总学时(含课内实践)一般以1600~1800学时为宜;三年制专业的文史、财经、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学时比例不得低于总学时的40%,工科类专业不得低于总学时的50%(含课内实习、实践)。
(2)各专业总学分:三年制应控制在125学分以内。
(3)学分计算:理论教学(含课内实验)原则上按18学时1学分计;单独设置的实践教学按每周1学分计;单独设置的实践教学按每学分30学时计。
三、课程设置模式
1.课程设置原则
根据课程理论,课程设置应依照以下原则:
(1)实现素质教育目的原则。加强科学文化素质、业务能力素质、生理心理素质等教育,注重思想道德素质、尤其是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
(2)适应社会生活发展需要原则。社会需要是高职教育的立足之基。高职教育与经济、行业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课程设置模式必须随着经济、行业需求的发展而发展。
(3)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原则。高职教育课程设置不仅要考虑国家统一课程标准,更要适应地方特色。
(4)职业性原则。高职教育具有直接面向职业岗位的就业教育的特点,因此,课程设置模式必须具有职业性。
2.理论课、实践课比例
实践课包括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在课程设置方面一定要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工科实践教学总时数≥50%,文科不少于40%。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化职业道德
学生基本综合素质的完善是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吃苦耐劳的优良品德,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4.重视开设选修课,提高选修课的地位和份量
选修课是高职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选修课的设置要有利于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发挥特长和优势。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与爱好,广选课题,精选内容,通过选修课来增强他们的自主意识。要适应信息经济时代岗位易变的特点,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本领,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
5.实验、实训、实习教学模式
实验、实训、实习教学,是实践课的几种不同形式。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教育,因此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可以说,没有实践教学,就没有高职教育。具体来说,可从以下方面出发:
(1)依据教学目标选择实践教学模式。教学人员应根据阶段实践所要达到的目标选择实践教学模式。如为了加深基础理论的教学,可在实验室里进行实践教学;如进行技能性训练,则到实训室去;进行实际操作,或到第一线去顶岗。
(2)依据教学内容的性质选择实践教学模式和场所。不同专业、不同学科或相同学科的不同内容,根据习得的技能不同,要做出不同的选择。如模具制造专业去工厂车间实践;工商管理专业到工商企业去实践,也可以选择自主创业;应用外语专业则应到外经贸公司实习等。
(3)依据教学的物质条件选择实践教学模式。要根据学校实习的具体的硬件设施情况做出相应的选择。如我院与企业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就可以选择企业生产实践与学校理论学习相互交替、学用结合的校企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同时,院创业孵化中心以“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开辟就业途径”为宗旨,也创建了一批模拟公司培养实用型人才。
四、师资模式
1.“双师型”师资队伍
没有相当比例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就没有合格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定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高职院校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职业技术人才为目标,客观上也要求教师既具备雄厚的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方面的执业能力,又具备职业技术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2.基础理论课教师的配备
高职教育毕竟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培养的是大学生。因此,高职院校除了配备足够的专业技能教师外,也应重视基础理论课教师的配备。
五、毕业设计(论文)模式
毕业设计(论文)是检验大学生是否具备较强的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与技能解决现场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是高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构建高职毕业设计(论文)模式,应遵循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的原则,其具体做法为:1.现场操作
学生在实习教师或师傅直接指导下,在定时检查的环境中,完成常规任务和熟练操作。
2.重视图纸设计与虚拟市场运作
对于工程设计、数控系统设计等专业,需要学生能独立完成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书任务,能计算相关参数,调试相关实验;而商贸、营销等专业,则创设虚拟市场,以检验学生的市场运作能力。
3.重视毕业论文的理论性和可操作性
毕业论文是学生学习综合能力的体现。论文评审,既要检验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更要重视毕业论文中提出的方案是否具有实际操作性。对于以大量例子实证的论文,应作为上品。
六、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模式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内涵包括知识、能力、素质三大要素。我院的校训“重知识、更重能力、尤重品德”就体现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
1.重视基本理论知识的评价
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得越深刻,掌握得越牢固,相应的技能就越熟练,就越有利于能力的发展。
2.注重应用技能的评价
高职质量考查的重点应放在考查实验水平、实训水平和实践能力,全面评价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3.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评价
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国家要求通过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高职教育质量评价要遵循全面发展的目标,坚持专业技术水平、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审美素养、身体素质等全面发展的质量评价标准。
七、内部管理机构设置模式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具有特殊性。
1.教务处设必修课、选修课两个科
为了适应今后就业竞争需要,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应同时重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开设。因此,在教学管理机构的设置上,需要在教务处内设置“必修科”和“选修科”两个教学行政管理机构。
2.设置实践教学处
为了组织指挥实验、实训、实践教学和校企结合的具体工作,学校可以设实践教学处,其工作人员可从本校实训中心和实验室选拔一部分,还可到企业聘请一部分。这两部分人具有实际操作能力,会使实验、实训、实践的教学落到实处。
3.建立和发展学校各种协会、社团组织
实践证明,一些学生走向社会后,不一定在本专业上搞出名堂,而是在其它方面“露脸”,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学校期间,除了专业课结业外,他们还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学习机会和平台,发挥了自己的潜力和特长。
4.党、团、工会、政治辅导员、政治教师等思想政治工作“一条龙”模式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宜由党委牵头,共青团、工会配合,政治辅导员具体落实。思想政治教师在课堂上按课程的要求,从理论上发挥深化和扩展作用。“一条龙”的队伍,以塑造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目的,形式多样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可靠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八、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