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

时间:2023-04-24 17:01:00

导语:在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手机;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

(一)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手机网络也日益成为新兴的网络阵地。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截至2014年6月,我国成为世界上使用互联网人数最多的国家。其中,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5.27亿,较2013年底增加约269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占比提升83.4%,手机成为我国网民第一大上网终端。报告同时指出,大学生是所有青少年上网人群中使用手机上网比例最高的,约97.4%的大学生都使用手机来上网。以上数据显示,手机的使用己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其个人的发展。

(二)研究意义

1、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情感生活的影响

大学生有非常充足的精力和丰富的情感,经过紧张的学习后他们需要为自己减压,此时人际交往就是最好的方式。经过人际交往活动,大学生可以获得友情,可以融入集体的生活中,更加关心自己身边的人,从而也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因此,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2、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个人情绪的影响

年龄在18―24岁左右的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及心理都渐趋成熟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大学生的发展也容易受消极因素的影响,一些不好的情绪,如愤怒、焦虑、紧张等都会给其成长带来不良影响。实践证明,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对疏导和调节大学生不良情绪具有重要意义。

3、社会的发展要求大学生要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当代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之一,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够帮助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促进社会和其个人的积极发展。同时,大学生可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更好的认识自己和了解他人。通过与他人的接触,大学生可以更好的认识彼此,大家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二、手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现状分析

(一)调查问卷设计

1、调查问卷的构成及设计目的

(1)问卷的构成。本次调查问卷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自行编制,在发放、收回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综合分析。调查对象即本文主体――大学生。本次问卷主要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本论文主体即在校大学生的基本信息,主要对分析大学生的性别、年级进行分析,了解各个不同年级和男女使用手机的比例和基本信息特征,进而了解整个样本的特征。第二部分是本次问卷的重点,主要内容是问题的选择,通过对在校生手机使用过程娱乐、通讯及人际交往行为的使用频率的调查,分析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进行人际交往的范围、方式和特征。进而分析手机对大学生人际圈的影响的认识。

(2) 问卷设计的目的。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分析手机对其的影响和大学生对这些影响的认识,在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同时分析手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从而对进一步发挥手机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积极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

2、数据收集及样本特征分析

(1)数据收集 本次问卷主要采取现实随机发放的途径,在兰州财经大学和平校区图书馆进行。共发放160份,回收157份,有效问卷153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5.6%,覆盖大一到大四的在校生。

(2)样本特征 整理分析样本后发现,受访者年级、性别比例分布均匀,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有利于对整体在校大学生的研究,样本特征具体如下图:

图1受访者所在年级

(二)手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显然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经常使用的几种重要工具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其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积极影响如下:

1、消除了空间的限制,有利于远距离情感维系

81.1%的在校生认为手机交流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比面对面交流更方便。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社交软件,能在第一时间与好友分享信息,交流感情。由于经常通过电话、短信联系,通过社交软件查看朋友圈等,即使相隔多年没有碰面的老友也不会感到生疏,仿佛彼此刚刚交流过一样。

2、利于消除近距离的交往困境

鉴于大学生的特殊年龄阶段和心理发育特征,他们对于良好人际交往技巧的了解不够充分,实践过程中更是缺乏经验,因此,不可避免的形成了人际交往的困境。问卷数据显示,56.2%的大学生使用手机交流是为了避免尴尬。正处于人际交往困境的双方,对于面对面的直接交往产生排斥时,以手机为媒介的间接交往在此时是化解近距离人际交往困境的最佳选择。是维护彼此尊严,增进彼此了解,解决交往矛盾,促进大学生更深层次交往的一种好方法。

(三) 手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

1、出现严重的伪亲密性、人情淡漠化现象

自从手机介入人际交往之后,交往主体间见面的时间变少了,交心的机会也随之减少。手机的便捷取代了面对面交谈,问候短信代替了真心的祝福,也隔断了情感的交流。在方便的远程交流的同时加剧了大学生的交往负担,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情味锐减。

2、手机依赖成瘾,忽视甚至逃避现实中的人际交往

享受到了手机所带来的便捷后,有的人几乎一天24小时和手机捆绑在了一起,无论是吃饭,睡觉,还是上厕所,走在路上都有手机相伴,这种现象在大学校园中更是常见。有上述行为的同学被称为“校园低头族”。手机作为一种人际交往的工具,确实表现出了巨大的作用。然而,手机同时也集娱乐、游戏等一些附加功能于一身,无形中加重了大学生与手机的粘性。

3、沉迷于虚拟世界,现实人际交往能力减退

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溺在手机的便捷与多媒体功能不能自拔。其主动的人际交往减少,甚至逃避现实,出现轻微的“社交恐惧”,缺乏人际交往的热情,使其人际交往得不到健康发展,甚至影响以后进入社会的人际交往。

(四)培养大学生自身素质,减少手机的使用

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频率相当高,因而减少手机的使用是解决其负面影响的关键之一。这就需要大学生提高自身的自控能力,对手机网络、流量等手机使用内容进行适当的控制,加强自身网络防范意识,减少不必要的手机使用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防止自己整日使用手机,过度依赖手机。不要把时间都用在手机的使用上,应多与他人进行面对面交流沟通,在必需的时候使用手机,使其能够真正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大学生群体自身的健康发展,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参考文献]

[1] 匡文波.手机媒体的传播学思考[J].北京.国际新闻界.2006.7.

[3] 朱海松.无线营销-第五媒体的互动适应性[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

[4] 佟西原.手机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 大学,2013.

[5] 李旦.碎片化语境下手机媒体的机遇和隐忧[J].2011.23.

[6] 刘瑜,王欢.手机媒介及时性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效用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 2011, 27.

[7]张岩松.大学生手机媒体素养浅析[J].新闻传播,2012.04.

第2篇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人际交往能力;大学生

1研究背景

有研究表明,79%的大学生认为,进入高校后感觉最烦恼的问题是“人际交往能力差”,并常常会因这些事情而烦恼,国内外学者也一直关注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知网搜索“大学生人际交往”,每年均有700篇左右的研究论文,可见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在长期的心理咨询工作中也发现,大学生心理问题中最多、最常见的正是人际交往问题,据统计,最近两年,我校心理咨询中心所接待的来访者中,大约50%的来访者受人际交往问题困扰。可见大学生人际关系不良,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活的主要因素。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是实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内容中,人际交往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这一章内容往往采用传统理论教学方式,教师在前面讲,学生在台下听,学时为2学时左右,学生们在短时间内很难真正学会如何进行人际交往,他们的烦恼仍然存在。因此,我们要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参与式教学方式,通过8学时的体验和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理解和验证,实践证明,这样可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有助于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2参与式教学设计

参与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其心理学依据是瑞士学者让·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美国学者弗洛姆的学习期望理论。本研究认为,比较适合国内心理课现状的参与式教学模式应该是,课堂内容的70%~80%左右为参与式教学活动,其余20%~30%的课堂内容为本节课主讲内容及活动介绍、总结和分享。要求全体听课学生都参与到我们设计的参与式活动中来。我们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的学生们认为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整理出针对学生实际问题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分为4部分,每部分需要2學时,教学方法采用情景剧表演、团体训练、小组讨论、理论讲授以及互动分享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中部分设计如下。

2.11~2学时

2.1.1将全班同学分组,8~10人一组,选出小组长,大家一起为小组起名字,确定本小组的口号。小组内部成员通过团体心理训练的小练习快速熟悉彼此。(课后要对所有小组长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工作方法、工作内容等。)

2.1.2理论讲授人际交往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人性的特点,人际交往究竟难在哪里。

2.1.3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或者怀疑过的人际矛盾事件,通过心理情景剧的形式表现出来,小组长负责组织,现场分工,保证每个组员都有自己负责的工作。教师要给班级同学现场示范心理情景剧的表演模式,所有小组课后自行排练,下节课全班展示。对于无法通过心理剧展示的问题,请学生为教师留言,网上解答。

2.23~4学时

2.2.1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心理情景剧。教师要现场讲解应该如何处理该矛盾(付出与回报)。其他小组要为表演的小组现场打分。

2.2.2理论讲授人际交往的技巧,法宝之一,微笑和赞扬。

2.2.3作业,搭讪陌生异性,目的是认识彼此,找到共同话题。搭讪过后写出整个过程及自己的感受。下节课展现整个搭讪过程,学生可以邀请搭讪对象来到下次课的课堂,也可以找本组成员代替表演。

2.35~6学时

2.3.1表演搭讪过程,心理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使其熟练应用微笑与赞扬,以及如何应对尴尬等情况。其他小组要为表演的小组现场打分。

2.3.2理论讲授,人际交往技巧,法宝之二,自嘲(示弱)。对于如何自嘲或示弱,心理教师要与学生搭档进行示范教学,示范要注意,尽量使用学生语言,让学生产生共鸣,提高课后练习的效率。

2.3.3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后练习,每位组员都要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对自己进行自嘲,其他成员配合。下节课展现自嘲过程。

2.47~8学时

2.4.1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自嘲过程,教师要在其表演过程中及时指导并给予当事人鼓励,其他小组要为表演的小组现场打分。

2.4.2心理教师现场组织全班同学,开展提高自信心的小练习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与分享,最后,小组长带领本小组开展团体训练活动——“优点轰炸”。

3研究过程与方法

3.1被试

随机选取在校大一学生380名,男女各半。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问卷》在班级的教室团体施测,发放问卷380份,回收372份,剔除废卷7份,最终有效问卷365份,有效回收率为98%。在选取有效的365个学生被试中,选择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的、得分处于低分段的146名大学生,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3人,一组为实验组,使用参与式教学,另一组为控制组,使用普通式教学,学习内容为“大学生人际交往”课程。

3.2研究工具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包含了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社交攻击、偏执、强迫、依赖、冲动、性心理障碍、精神病倾向等12个因子,信度为0.837。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问卷》为自编问卷。该问卷由28题组成,包括影响力、情绪控制、开放性、包容度、冲突化解、乐群性、友谊表达、异性关系处理、交往风度及语言表达10个小维度。通过对10个小维度的进一步因素分析,又可为4个大维度,即人际结交能力、人际融合能力、人际表达能力和人际理解能力。该问卷的克伦巴赫系数在0.725~0.946之间,总量表重测信度为0.876。平均得分在2分以下的为交往能力差,得分在2~3分的为交往能力较差,得分在3~4分的为交往能力较好,得分在4~5分的为交往能力好。

3.3研究方法

大学生被试体验不同的教学方式,课程共8学时,一周一次2学时课程,课程结束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问卷》的调查,再利用spss软件比较实验组(参与式教学)与控制组(普通式教学)的结果差异。

3.4数据处理

采用MicrosoftExcel2004和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4结果

4.1实验组与控制组前后测组间对比

对两组成员在授课前和结束后进行前测与后测,现将两组统计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1所示。

结果表明,授课前,实验组与控制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授课后,实验组得分明显高于控制组,且差异显著。

4.2实验组与控制组前后测组内对比

为进一步了解成员的差异是否由授课内容导致,现对实验组与控制组成绩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式进行前后测组内对比,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结果可知,实验组人际交往四个维度成绩在授课前后呈现显著性差异,而控制组授课前后分数虽有提高,但各维度分数均无显著性差异。

5分析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实验组被试在人际交往四维度上呈现显著性差异,说明参与式教学有助于调节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可有效促进大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

通过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和控制组在授课前并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这两组学生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始前兩组的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处于同一水平。随后实验组采用参与式教学方式,而控制组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授课后两组出现显著性差异,说明参与式教学方法可有效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

通过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被试在人际交往四维度上呈现显著性差异,而控制组在人际交往四个维度上并未呈现显著性差异。说明,参与式教学有助于调节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可有效促进大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这与其他研究者(如:王月琴、李海燕等)关于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实验结果是一致的。

原因分析:首先,参与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学氛围十分融洽,小组活动提高归属感,降低孤独感,摒弃传统课堂中出现的事不关己的“低头族”现象。在团队中提倡每位小组成员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其他成员,在团队互动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来体验自己与他人相处的方式,从而认识自我,调整自我。随着团体活动的深入,成员体会到了真诚、温暖的团体氛围,逐渐放松自己,消除心理防卫,更加积极主动与小组其他成员进行交谈,在积极参与团体的过程中进行深层次的经验分享与自我反思。

其次,在课程进行中采用心理剧的方式进行,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设身处地的理解在人际交往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心理剧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找到合理的处理办法,使我们心理健康教育课成为能够真真正正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一门有价值的课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引导作用,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最后,参与式教学设计有较强的针对性,方案的制定是根据学生实际的需求,除了教授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方法还协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共性发展问题,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寻求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

另外,授课后无论是实验组还是控制组,都比授课前的要有所提高,控制组在授课前后并在人际关系四个维度并无显著性差异,但其人际关系能力也有所提高。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实验中被试为大一学生,刚来到大学新环境接触新同学难免会在人际交往中出现较多困扰。随着成员在新的教学方法逐中渐学习了人际交往技能,适应了新的环境,其人际交往水平都有所提高,前后测出现了显著性差异。控制组进行的是传统的授课方式,其人际交往水平略有提升,但后测与前测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分析原因主要是大一学生一直处在一个需不断摸索和学习人际交往的新环境中,随着课程的进行这段时间他们所经历的日常生活事件、自身成长等因素导致其水平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郭俊汝范成博.体验式教学在独立学院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 

[2]朱伟管晓琴.少课时、大课堂背景下参与式心理健康课程设计[J].课程与教材,2014. 

第3篇

关键词: 人际信任 在校大学生 孤独感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研究,大多数学生存在较低的人际信任,人际交往技巧缺乏,不能很好地顺应时展和日益变化的社会需求,无法与社会协调发展。心理学家们非常关注摆在人们面前的交往压力,而且对于由于交往技巧贫乏或质量较差引起的孤独感体验给予较多的关注。个体的人际交往程度可以相对稳定地预测人际交往状况。孤独感是个体情感变动的心理体验,是日常人际交往和沟通方式的根本性的不同,使个体在各种场合中的交际技巧、认知或沟通能力等都发生了广泛性的迟缓。人际交往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孤独感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心理是否健康,所以人际信任和孤独感是评价心理健康的两个重要指标。

人际信任,是指个体在人与人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交往对象的话语、诺言及书信或口头陈述的可信任程度的概括化期望。彭泗清的研究证明:一般将人际信任划分为:对他人能力的信任和对他人人品的信任,其中对他人能力的信任指相信某人有足够的才能办好一件事,对他人人品的信任主要指对人品的信任。孤独感,社会学家强调指一种非客观的心理感受,是主观意义上的一种心理感受,普遍发现它是困扰现代人类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1]。韦斯(1973)指出孤独感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特别指个体感到缺少令他满意的人际关系时,即现有的人际交往水平与对渴望中的人际交往的差距。同时将孤独感分为两类:社会孤独感和情绪孤独感。

参照前人的调查研究,关于大学生人际信任、孤独感的研究不是很多,而且大多是各自的单独研究或者侧重于和其他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关于大学生人际信任和孤独感的研究更少,只有类似的研究,而且现有研究不够深入全面。本研究调查了在校大学生人际信任和孤独感之间的相关情况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根据研究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从而帮助在校大学生从自身出发改善人际交往,建立亲密关系,提高情感生活质量,获得幸福感。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盐城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共280名,共发放问卷280卷,回收问卷260卷,有效问卷数241卷,有效回收率为92.69%。

1.2方法

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方法,学生按照统一指导语,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测试,问卷现场发放,现场收回。研究工具包括人际信任量表和孤独感量表。(1)人际信任量表:人际信任量表由Rotter JB于1967年编制。该量表用于测查受试者对他人的行为、承诺或(口头和书面)陈述之可靠性的估计。本问卷共25个条目,采用Likert五点自评式量表,总分越高,人际信任度越高。通过因子分析,发现人际信任有两个因素,分别是特殊人际信任因子和普通人际信任因子。(2)孤独感量表:UCLA孤独量表由Russell等人编制,量表采用四点记分,针对每个条目涉及的主观体验进行评分,总分从20分(孤独感最弱)至80分(孤独感最强)。该量表适用于各种人群,α系数为0.841,重测相关系数为0.623[2]。

1.3统计分析

对研究和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检查和校对后,采用SPSS14.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以p

2.结果

2.1在校大学生人际信任、孤独感得分的描述统计情况

由表1可知,在校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总分的得分范围为44分~97分,平均分为73.44,低于理论平均数75分。其殊人际信任的得分范围为17分~53分,平均得分为34.89,普通人际信任的得分范围为19分~53分,平均得分为38.56。孤独感总体水平,有11.20%(总分在低于40分)的学生在正常范围内,有86.72%(总分在40分~60分)的学生属于中度孤独,有2.07%(总分高于60分)的学生属于高度孤独。

2.2在校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年级差异分析(表2)

由表2可知,各年级在校大学生人际信任得分均值在普通人际信任、特殊人际信任这两个因子上存在差异,孤独感得分均值存在显著差异。

2.3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相关分析(表3)

由表3可知,在校大学生孤独感与人际信任呈显著负相关(r=-0.306,P

表1 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描述性统计(M±SD)

表2 不同年级在校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差异比较(M±SD)

表3 在校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相关

3.讨论

从本次调查结果看,在校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的平均得分是73.44,低于理论平均数75分,表明在校大学生群体的人际信任水平偏低,这个结论和庞彤彤等人的结果一致。郑信军[3]对中学生的人际信任程度和孤独感进行研究,结果是人际信任总体水平低于理论值,这表明人际信任度低是当今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大部分在校大学生有中度孤独,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在校大学生的孤独感偏高,孤独感是目前在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消极情感体验[4]。当代大学生处在信息时代,然而电子产品的发达并没有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他们可以足不出户但是不能离开手机电脑,缺少沟通交流是他们孤独感偏高的主要原因。

本研究表明:不同年级人际信任差异显著。因为不同年级面对不同的学业压力和人际压力,所以不同年级在校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大一学生的信任度最高。大一新生刚刚从单纯的中学时代过渡而来,思想上可能更多地停留在中学,所以他们的人际信任相比其他两个年级而言是最高的。不同年级,孤独感有显著性差异。从总体得分看,大二学生的孤独感最强烈,其次是大三学生。现实情况下,大二、大三学生学习压力相当大,经过一两年的深入接触和交往,他们不再像大一刚来以宿舍为集体出行一样,而是分别形成不同的小集体,游离于小集体之外的学生会有孤独感体验。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校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存在显著负相关,即人际信任越低,拥有越多的孤独感体验。这一结论与范佳丽[5]等人的结果一致,他们认为:人际信任水平越高的在校大学生,对他人抱着积极的态度,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因而感到较低的孤独感体验;从整体水平上看人际信任水平越低,孤独感体验越多。韦耀阳等人对中学生的人际信任程度和孤独感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认为人际信任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孤独感的重要原因[6]。人际信任度低的人,对周围的一切存在戒备心理及时刻保持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再加之人际交往水平低,所以日常生活中更容易感到孤独,有强烈的孤独感体验。

总之,在校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人际信任越低,孤独感越强烈。在校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形势非常不容乐观,学校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关心学生的情商发展,平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水平,创造和谐的交往环境。同时,引导学生多参加社团活动,鼓励学生陶冶情操,丰富大学生活,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黄海.在校大学生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论文,2011(10):21.

[2]徐本华,庞彦翔.大学生人际信任与抑郁的相关研究.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4,6(10):106-108.

[3]伍明辉,宋凤宁.在校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12(6):40-42.

[4]王晓刚,陈桃林,蒋灿等.大学生孤独感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初探.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6):622-626.

第4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幽默特质 人际关系 相关研究

【中图分类号】 R-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8-0674-01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西北民族大学各年级学生共120人进行调查,有效回收114份。其中大一29人,大二25人,大三33人,大四27人;城镇67人,农村47人,文科60人,理科54人,年龄均在18-25岁。

1.2研究工具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卷》,《幽默风格量表》(HSQ),用SPSS12.0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1.3研究步骤

本文采用问卷法,以年级单位,利用课间时间进行施测,要求学生在20分钟之内根据自身情况如实回答,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

2研究结果

2.1幽默特质在性别、城乡、年级、学科的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和方差分析的方法,对幽默风格在性别、城乡、年级、学科的差异进行检验,其结果见表1。

表1幽默特质表现的性别、城乡、年级、学科的差异

2.2人际关系在性别、城乡、年级、学科的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的方法,对幽默特质在性别、城乡、年级、学科的差异进行进行检验,其结果见表2。

表2幽默特质表现的性别、城乡、年级、学科的差异

(注:*表示P

2.3幽默风格维度之间的相关

运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幽默风格维度之间的Pearson 积差相关系数如下表3所示。

表3幽默风格相关

(注:*表示P

4研究结论

1.大学生幽默特质在性别、城乡、学科、年级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2.大学生生活人际关系在性别上有极其显著性的差异;城市和农村大学生的生活人际关系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师生人际关、虚拟人际关系、现实人际关系三个维度上有显著的差。

3.亲和型幽默与嘲讽型幽默极其显著正相关;亲和型幽默与自贬型幽默有极其显著正相关;嘲讽型幽默与自贬型幽默有极其显著正相关。

4.自强型幽默与师生人际关系、虚拟人际关系呈负相关而且极其显著。自强型幽默与现实人际关系呈显著的负相关。自贬型幽默与师生人际关系呈显著的正相关。

总之,幽默特质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和才华。自嘲式的幽默体现了人的谦虚与豁达,能很好的调节交往的氛围。调侃式的幽默可以为枯燥的生活增加交往的情趣。幽默可以说是人际交往的一种调味剂,没有幽默生活将变得乏味而缺乏情趣。

参考文献

[1] 陈国海,《大学生幽默风格与精神健康关系的初步研究》,载《心理科学》,2007,30(1),第219-223页。

[2] 王建立,《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全面素质之间的关系研究》,载《潍坊拭学院学报》,1991年第13卷,第283-284页。

[3] 陈小华,《大学生人际关系满惫感与自称、心理控制源的相关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52页。

第5篇

论文摘要:贫困生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其独特性,通过对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卡特尔16PF测量结果的对比分析,归纳出贫困大学生的人格特点。根据人格理论分析了贫困生人格的成因:生活状态落后.见识有限;缺乏安全感与归属感;成熟动机强烈,提出相应的教育管理对策。

论文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教育管理对策

贫困大学生是近年来为社会广为关注的一个弱势群体,由于家庭贫困,他们来自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压力较大,其心理疾病发生率远远高于普通学生.从而出现了因经济贫困导致的“心理贫困”的“双困生”。由于心理能量不足,贫困生容易产生认知、情绪、意志行动等心理过程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从而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学习生活效率降低、社会功能受损等负性变化,严重影响了其学业的顺利完成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近年来,国家和学校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在经济上给予了贫困生很大的帮助,但在我们工作中仍能感受到贫困生精神状态的低落。因此针对贫困生的特点,不仅要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而且要研究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精神扶贫,帮助贫困学生摆脱精神压力。

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调查分析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笔者从九江市四所本、专科院校各个年级的学生中按照随机抽样原则抽取400名贫困生(月个人消费总额低于九江市居民最低生活标准)和40O名非贫困生,利用卡特尔16种人格测验量表fl6PF1进行统一测试.发放问卷各400份,回收问卷贫困生368份和非贫困生392份,问卷有效性分别为92%和98%。数据统计采用W_IZ心理测验与统计软件和SPSS软件包。

(二)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1.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人格因素比较贫困生与非贫困生16PF值

从图l中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贫困生在有恒性(G)、忧虑性(O)、独立性(Q2)、自律性(Q3)四个方面分值高于非贫困生,而在聪慧性(B)、稳定性(C)、兴奋性(F)、敢为性(H)、世故性(N)、实验性(Q1)六个方面分值贫困生低于非贫困生。通过统计分析。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聪慧性(B)和敢为性(H)两个方面差异显著.其显著性小于0.05,而在兴奋性(F)方面显著性明显,其值小于0.01.表明贫困生较朴实,做事审慎、保守,甚至有退缩倾向。

2.贫困生与非贫困生次级人格因素。比较卡特尔教授在研究人的l6种个性因素的基础上,认为有4个次元素可以进一步诊断人格特点根据卡特尔的次级人格因素分数的计算公式.利用图1中的相关数据计算出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次级人格因素从图2中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贫困生在内向与外向方面与非贫困生差距明显,其显著性差异小于0.05,表现在贫困生相对较内向,在人际交往中不主动,甚至缺少自信。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成因

社会心理学理论表明.生活在同一社会群体或相似的生活环境中的人会形成相似的人格特点笔者采用访谈法结合人格理论分析贫困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及特点,归纳出影响其人格特点形成的几点因素:

(一)生活状态落后.见识有限

本研究贫困生群体中有3O5名来自于农村.其中164名来自于边远山区.这些地区信息不畅通.消息相对比较闭塞.人们生活状态相对比较落后.导致贫困生从小见识少,对有些新科技不了解,没掌握:另外,这些地区的中小学教育相对落后.学生的知识面较窄所以进入大学后,贫困生在聪慧性方面与非贫困生有一定差距。同时,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也导致了部分贫困生产生了一定的自卑心理.兴奋状态较低

(二)缺乏安全感与归属感

本研究贫困生群体中有313名来自于多子女家庭,其中195名同学表示父母由于家庭压力较大.没有给他们足够的关爱和关注.致使他们从小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并且不自信。为了免受伤害.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采取逃避的方式封闭自己,不能主动与人交往,偏内向,极易产生自轻、自贱、自畏等自我意识的偏离,行为上也往往表现为退缩:还有65名同学表示习惯于用不平衡的心态面对一切,他们在交往中不能善待自己、宽容别人,叛逆的行为既伤害同学间的感情.又挫伤本人的自尊心.形成人际危机:另外.经济上的拮据也往往限制了贫困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机会.客观上强化了他们自我封闭的性格

(三)成就动机强烈

在访谈中有310名贫困生表示.由于从小家境贫寒.使他们更早体会了生活的艰辛.更早产生了为父母分忧的想法.并有强烈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动力,也就是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此,在高校里,贫困生在自立、自律、有恒性方面要好于一般同学,他们更能吃苦,更有韧劲。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对策

(一)重视贫困生的思想教育

“扶贫先扶志”,在努力加大对贫困生经济扶助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对他们进行多方面的思想教育.以便形成教育合力在充分了解掌握贫困生心理、行为特征的基础上.要对他们的“心理贫困”问题予以特别关注如笔者在此研究其间。吸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12名。参与成立本校以贫困生为主体的“自强社”.“自强社”在为贫困生提供经济资助的同时,也通过社员们的自助、助人、服务社会等模式.将他们的个人需求与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联系起来.把当前的困难与远大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教育他们正确看待和认识贫困.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勇于面对现实。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能够成熟的为自己定位,进一步增强自信心。

(二)加强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帮助学生了解和分析自我心理健康状况,客观、勇敢地面对现实,恰当、全面地接受自我,既看到自己的外在劣势.又看到自己的内在长处笔者对学生进校后的心理健康档案进行筛查,并对其中有自卑感、自我封闭、自暴自弃等心理倾向的贫困生进行约谈,予以特别关注,让贫困生感觉到他们是备受关心的在学校层面通过点面结合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如采用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型讨论会等形式.进行心理知识教育和典型案例教育.指导他们学会自我调适.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战胜自我。为了使贫困生打开心扉。笔者组织贫困生开展一些以他们自身为主角的活动,如“受助者助人”、“爱心传递”等,资助比自己更困难的人,为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的困难群体服务等。通过这些活动.使贫困生从内心融入社会群体.逐步消除孤独感.并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中奉献才华,升华自我。

(三)开展人际交往和沟通方面的训练

笔者针对贫困生人际关系能力不高、乐群性分值低、较自闭等心理特点,尝试开展了一些人际交往和沟通方面的团体训练如在“肯定性团体训练”中.要求贫困生合理分析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距.寻找消极的自我意识.然后运用自我辩质训练向消极的自我意识挑战.最后通过角色扮演法及各种社交技巧的训练.变通方式.实现认知重建一位同学在参加完“信任之旅”活动后表示.能信任别人是温暖幸福的.被人信任是自豪的.给别人一份信任.给自己一种责任.人与人之间相处就会更融洽可见.贫困生在团体训练中能增强与人交往的能力和技巧.并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关爱.进而提高了兴奋性.增强了信心.学会了与他人积极相处.提高了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了积极乐观的心态

(四)帮助贫困生从实践活动中增强自尊和自信

从自身实践中增强自尊和自信.不仅在学习方面努力,而且要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勤工助学的意义不只在于能从一定程度上改善经济条件.更重要的是使贫困生通过实际行动来克服困难.从而增强自尊和自信笔者研究其问.尝试在学校勤工助学群体中组织开展“十佳服务标兵”、“意志坚强好青年”、“逆境中的英才”等评选活动,使贫困生认识到,真正的贫困是缺乏知识、缺乏信息和获取信息的手段.懂得拥有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就是财富,自身具有的如坚韧、勤奋、吃苦耐劳等品德都是自己独有的美德:认识到在人才济济的大学校园里.不要盲目通过追求成绩来满足自尊的需要.学习能力的获得、创造力的发展以及健康人格等都是学有所成的体现

第6篇

关键词:成都地区大学生 人人网 人际资源

sns(social network site)即“社交网站”或“社交网”,是指个人之间的关系网络。在我国互联网中,人人网属于典型的sns实名社交网站。由于人人网在1999年成立之初是一个基于大学生而建立的校内网,因此,迄今为止,人人网拥有大量的大学生用户。从人人网最近几年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日渐成为网民朋友特别是大学生群体进行人际传播的重要平台。因此,笔者对成都地区五所高校大学生人人网使用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

一、 成都地区大学生人人网使用情况分析

为了使调查研究更具代表性,笔者在成都地区对不同性质、不同类型和不同等级的六所大学进行了抽样调查,分别是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财经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并根据人数比例给每个学校的分配了问卷数量。

经调查研究发现,被受访者中,有93%的用户使用过人人网,7%表示没有使用过。其中,成都中医药大学温江校区未使用过人人网的人数最多,占到该学校调查人数的63%。在用户浏览内容方面,仅有10%的受访者将人人网作为认识新朋友、与好友交流的平台。

另外,表示使用过人人网的受访者中,仅有5%的用户粉丝数量在400以上,其余都在400以下。评定大学生是否为人人网的人际资源大户,粉丝拥有量是一个重要标准。经调查研究,我们发现,被调查的大学生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好友数量集中在50到150之间,只有5%的受访者拥有400位及其以上的粉丝数。

二、 人人网人际资源利用存在问题

(一)缺乏人际传播的交换意识

调查研究显示,那些粉丝好友数量在400位以上的用户通常都有较强社会传播的交换意识,故而在人际交往中也更有针对性。比如,我们经随机抽样浏览这些粉丝数量在400以上用户的人人网主页发现,这些用户在关注好友时往往目标明确、动机清晰。其大多将目标着眼于联系老友或结识与自己利益相关的好友,试图通过人人网与他们建立联系和他们进行交流。其中不乏学习资源、人脉资源等资源的交换。而粉丝数量较少的受访者虽也具有联系老友、结识新友的意识,但目标往往不甚明确,关注好友以后只是进行简单的沟通,并没有进一步的深入。

2、未能充分利用好人人网平台

经调查研究发现,一些郊区的大学使用人人网的学生人数较少。比如,在调查访问中,成都中医药大学温江校区有63%的大学生就表示没有使用人人网。另外,有一些已经注册了人人网账号的用户,由于对人人网的使用较少,因此也并没有将人人网充分加以利用。此外,那些粉丝数在150-400的用户大多都是浏览他人所发信息,自己主动传播的行为很少。相反,粉丝数量在400以上的用户接触人人网的时间较多,转发的信息多样,通过人人网强大的相关搜索能力,检索到了很多多年未见的老友,结识了许多来自其它学校的好友。

3、缺乏一定的网络传播技巧

过调研发现,那些粉丝数量在400以下的受访者在网络中大多选择“潜水”关注其它好友的信息。在发表自己的新鲜事时也多以文字的形式单独呈现,内容显得单调乏味。再加上其粉丝数量有限,更新的状态往往少有人问津。相反,那些粉丝数在400以上的用户,在内容的传播上多选一些大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并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呈现,大大满足了观看者的视觉需求。

三、对大学生如何利用人人网中人际资源的建议

针对大学生在人人网人际传播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得出了以下建议:

(一)塑造良好的网络形象

由于网络人际传播与传统意义的人际传播存在较大区别,因此,网络上个人形象的塑造区别于日常生活的个人形象的塑造,具有较强的网络特性。从传播媒介来讲,人人网平台上的传播符号媒介主要是以文字、图像、声音为主。因此,在网络盛行的图文时代,视觉传播与内容传播同等重要。大学生应学会在网络中通过各种传播符号塑造良好的个人网络形象;

从传播内容上看,网络传播呈现出内容非中心的特点,即信息传播的内容往往是离散的,多方面的。因此,用户的

传播内容应尽可能丰富,同时也应具有实用性和价值意义。切勿不间断的刷信息,引起好友的反感。

(二)具有明确的人际交往意识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的兴起,不仅带来了新的传播格局,也改变了人际传播的传播形式,对传播领域现有的传播模式和影响机制也是一种颠覆。通过网络信息,人们实现了信息从个人独享到与身边的人分享再到与更广泛的人群的共享,人际传播实现了个人对个人,个人对多个,多个对多个的同步、异步和匿名的传播。因此,这个拥有庞大人际关系的人人网平台对大学生人际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潜力巨大。然而,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大多用户并没有明确的人际交往意识,他们大多把人人网当成一个接受信息的平台,而不是进一步拓展人际关系的平台。

(三)充分利用人人网进行优势传播

用户使用人人网的时间、频率与其好友数量成正相关分布,因此对于经常使用社交网站的用户,社交网站对其人际关系的维护和扩展有积极,有效的作用,反之,对于那些不经常使用社交网站的用户,社交网站对其人际关系的维护和扩展没有实质性的作用。经过调研,我们发现,那些人际资源大户往往都是充分利用了人人网的各种功能并且具备一定传播技巧。他们通过对人人网的合理使用拓展了自己的人际关系,甚至将线上资源发展到了线下,这大大的拓宽了网络和现实之间的人际网。

综上所述,大学生对于人人网的使用因人而异,而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并没有对人人网人际资源进行充分运用。在网络深刻介入大学生,对其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的时代,找准个人网络传播的问题,并根据相关的传播规律去解决问题,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 键 词】大学生 社会交往 嵌入理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理论背景

大学生处在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渡过程中,其社会交往行为有其独特的特点。在笔者前期的一项课题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对于社会交往的渴求是急切的,在受访对象中,有80%以上的学生将扩展社会交往范围作为大学必做的几件事之一;另外,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在大学中受到的压力和影响,除了学习带来的之外,人际关系成为当仁不让的第二重要的内容。所以,关注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行为的特点,有利于进一步帮助大学生完成其社会化过程,更有利于帮助其避免或者减缓大学生活中的压力和困扰。

我们注意到,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过程,是一个接触、信任、接纳、融入、互动的过程,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个体与单位的互动融合的过程,是一个社会网络行为过程,对于这样的一个过程,运用社会科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和观测,往往会有更为清晰的结果。因此,针对大学生社会交往的规律,我们提出运用经济学和社会学中的嵌入的理论进行观测,寻找出大学生社会交往行为的规律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二、嵌入理论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交往行为特点

嵌入性理论本来是经济社会学的概念,1985年,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发表了题为《经济行为和社会结构:嵌入问题》的论文,这篇论文引发了世界范围的嵌入理论的研究,在接下来的研究中,这篇文章成为社会网络分析的重要启发性著作。格兰诺维特认为,行为和制度总是受到正在运行的社会关系的压抑和控制2,行为主体既不可能脱离社会背景而孤立地行事,也不是完全按照社会规范、社会要求机械行事,而是在两者的互相影响中,辩证的进行。或者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所谓的个体社会行动,是个体主观体验与社会客观要求互相影响的结果,这也就是格兰诺维特所倡导的“嵌入性”的出发点。

嵌入性理论被提出来后,以一个全新的观测点在社会学研究中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运用。嵌入这个概念也被用来研究个体行为和结构互动。在格兰诺维特之后,很多学者又将嵌入性进行了细分,我们用下面几个理论来观测一下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行为。

1.认知嵌入与大学生的身份认同

所谓的认知嵌入,就是指行为主体在行为时会受到所处环境或者周边群体意识的影响。换句话说,就是行为会受到主体不同环境、不同群体意识的影响而进行相应的呼应。这个观点与传统经济学中“理性者”的理模型是有冲突的,但我们在日场生活中所遇到的社会交往行为,都会遵循认知嵌入的规则。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行为如果放在认知嵌入的背景下,就会显现出明显的特征。

在普遍的观点中,大学生自我认知往往较高,而行动能力有相对偏低,在认知嵌入的背景下,我们可以将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与群体特征相结合起来考量。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家庭背景与期望环境的认知嵌入。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在进入大学之后,朝夕相处之中便体现出家庭成长背景与期望环境之间的嵌入性问题。贫困大学生在希望融入环境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自卑、自我掩饰、过分自强等行为;在家庭中自我意识过强的大学生在环境融入过程中与同学的矛盾、摩擦甚至冲突等行为;缺乏安全感的大学生在环境融入中的国度依赖他人等行为都属于这种嵌入的表象。第二,个人爱好与群体文化的认知嵌入。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普遍的愿望是充分发挥个人爱好,参加各种类型的社团和学生组织。在参与过程中,积极参与活动,展示自己才华的行为;由于个人爱好得不到满足而游离在各种组织之外自得其乐的行为;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行为可以属于这种嵌入的表象。第三,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的认知嵌入。在为个人目标努力的过程中,大学生的个人目标与群体的目标有着一个嵌入性关系,如果个体认为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相符,则出现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行为,如果认为已经偏离,则出现脱离群体,形单影只的行为。

2.文化嵌入与大学生的文化特征

所谓的文化嵌入,就是说行为主体在进行行动时会受到不同的价值观、信仰、信念、群体文化、传统文化等等有关文化的影响。如果这样,对于大学这样的一个文化共同体,其特有的文化氛围也会对于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行为造成明显的影响。考量大学生的行为的文化嵌入,首先要对于大学的文化特征进行简要阐述。大学的文化特征是一个宏观的课题,我们不可能用简单表述来概括,进从社会交往的特点出发,大学生的社会交往文化主要呈现的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重视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社会交往的内容主要包括学术交流、活动交流、爱好交流等方面,社会交往的方式主要有网络交往、文化团体交往、课堂交流和生活交往。在这些文化特征过程中,大学生的交往行为的嵌入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行为特征是交往快餐化,缺乏深入交流;渴望扩大交往圈却缺乏实际动;交往行为指向性明确,交往内容单纯等。

三、关系嵌入: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问题的发生与应对

前面我们分析了大学生社会交往行为的特点,无论是认知嵌入下大学生的行为呈现的特色还是文化嵌入下大学生行为受到的影响,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承认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行为是一种社会关系行为,是受到嵌入性规律所规范的。所谓的关系嵌入,可以理解成为个体的网络关系(人际关系),个体行为时,与网络中的其他个体之间的各种交互关系成为互相嵌入的前提,个体行为离不开个体之间的交互关系、信任关系、互惠关系等等。关系嵌入的观测点主要有互动频率、亲密程度、关系持续时间以及相互服务的内容,这些内容都会影响到个体间关系的发展和组织间的合作、资源的交换组合、知识的共享和开发等。上述的认知嵌入和文化嵌入的行为,在人际关系的大背景下审视,如果缺乏有效的成功的嵌入,就会引发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行为问题,严重的话会导致一些影响校园稳定的危机事件,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正是我们用嵌入理论观测大学生交往行为的初衷。

1.自我认知嵌入群体文化的问题

按照认知嵌入的理论,个体只有完美嵌入到环境背景中,并且反作用于环境才能保证整个组织的健康良性运行。但是,在我们的调研过程中发现,大学生的社会交往的问题主要发生的原因正是自我认知与群体文化的冲突。用简单的例子说明,某高校曾经出现过贫困大学生为了能够得到同学的认可,不惜偷盗、诈骗获得钱财请同学挥霍,目的就是要得到同学的认可。这样的案例令人痛心,更令人警醒,在自我认知失衡的前提下,盲目渴求嵌入环境,就会有行为偏差产生。当然,营造良好的群体文化环境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2.关系渴求与网络局限的矛盾

半数以上的大学生认为,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拓展自己的人际交往网络是大学必备的一项技能。对于人际关系,他们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有利于自身的社会资源的扩展。这样的强烈渴求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网络的局限呈现明显的矛盾。在校大学生的交往圈子相对狭窄,主要停留在父母亲友、同学以及老乡的位置上,出了社会资源的相对狭窄性之外,大学生会主动寻求社会网络资源的拓展,在毫无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向社会延伸其社会交往网络的过程中,会产生出受骗、迷失甚至人身伤害的案件。所以,做为高校,应该从大学生的实际可求出发,搭建更为广阔的实践平台,帮助其扩展其社会网络范围。

3.关系维系处理能力的问题

大学生在处理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往往关注与建立关系,对于关系的维护缺乏相应的技巧和能力。笔者在心理咨询第一线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来访者的问题涉及到同学关系的处理。在关系嵌入的理论中,交互关系、信任关系、互惠关系都是维系社会关系的关键因素。因为处理不好宿舍矛盾导致的同学之间反目成仇甚至大打出手的事件层出不穷。笔者认为,在大学生教育过程中,有效的交际能力和交往技巧的传授是十分必要的。

4.信息传递与信息理解的差异问题

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164-02

1 大学毕业生职业素质的现状分析

1.1 大学生职业素质现状

能力因素是大学生成功就业最基本、最直接的因素。职业素质,即就业能力,是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基本内涵,以就业竞争力为根本取向的一种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和非专业能力,也可分为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

由团中央学校部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的《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认为因其欠缺某项职业素质能力而影响就业的大学生占总大学生的百分比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54.5%,专业能力占47.7%,外语能力占47.7%。

1.1.1 适应能力

现代社会呈现加速度发展的特点,每个人相对固守一个工作的机率大大减少,因此,大学生只有适应新环境的要求,才能获得更充分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但有65.9%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其环境适应能力欠缺,说明大学生自身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弱。

1.1.2 人际交往能力

经调查,有56.8%的学生认为其人际交往能力较弱,有些学生学习成绩很好,却难于就业,原因在于其不善于交际,任何一项工作能不可能在孤立状态下完成,不善于人际交往就不能较好地完成工作,这正是用人单位重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原因,也是大学生最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

1.1.3 自我表达能力

问卷反馈有54.5%的大学生认为其自我表达能力不足,调查表明,大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也是其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表达在实际工作中是很重要的,如果不善于表达,必定影响人际关系,影响自己其他能力的发挥。

1.1.4 专业能力

有47.7%的学生认为其专业能力不足而导致了在就业过程中的失利。

大学生认为专业基础扎实的毕业生更容易就业,专业能力是就业竞争力的基础及核心。

1.2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

根据200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中一份关于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时对素质能力的重视程度的调查,用人单位主要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素质有以下要求:

1.2.1 用人单位重视综合素质

调查分析显示用人单位对各种素质要求均偏向重视,对所有要素的回答“非常重视”与“比较重视”合计超过了60%,可见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表现出一种重视综合素质,而非仅考虑某种素质的趋势。

1.2.2 用人单位更注重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

在用人单位重视的要素中,专业基础知识、思想道德修养、应变能力、创新能力、责任意识、团队合作意识、问题解决能力、学习能力、主动性和敬业精神中,超过50%的用人单位对这些因素表示“非常重视”,而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更是成为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因素,分别达到了77.8%、71.3%和69.4%。相反,对于毕业学校的品牌和学历层次项目,在非常重视栏分别列倒数第一位(13.4%)和倒数第三位(15.1%),这说明用人单位更注重对毕业生个人综合素质即非专业能力方面的考核。

1.2.3 用人单位注重大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等其他方面的能力

其包括应变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适应能力、主动性、分析能力等。只有13.9%的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学习成绩和50.3%的用人单位非常重视专业基础知识。大学生就业后是与社会中复杂的事务相接触,而且如今有近一半的大学生在就业时,专业不对口,对其找工作最有帮助的自然是应变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能力,很少用到公共课甚至是专业知识。

1.2.4 用人单位注重大学生的发展潜力

这个主要体现在用人单位对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重视。调查显示59.5%的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同时有35.4%的用人单位比较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56.3%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同时40.5%的用人单位比较重视学习能力。企业之所以比较看重这两项能力,主要是由于现代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大学生就业后必须不断地学习和创新才能为企业发展服务。大学生本身所具有的素质是不满足企业需求的,甚至恰恰是其欠缺的素质正是企业招聘员工最看重的职业素质,大学生只有自身具备了企业所需要的职业素质,才能切实解决就业难问题。

2 提高大学毕业生通用素质的对策

2.1 从大学生角度而言

(1)学生个人应该通过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各项比赛和活动,提高职业素质,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实务中去,为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2)关注学校开设的关于职业素质的选修课,例如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就业培训课程,从中汲取有关就业的信息、知识与技巧,充分利用学校有效资源来提高自身职业素质。

(3)加强社会实践,把握实习和各种临时工作的机会,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培养职业素质。

(4)学会利用导师这个宝贵的资源,为自身创造机会与用人单位接触,为就业做准备。

2.2 从高校角度而言

目前,高校缺乏素质教育理念,导致职业素质教育在学校处于一种边缘化的弱势地位。高校应关注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主要措施建议如下:

(1)量化职业素质指标体系,开设与其相关的课程,建立起职业素质培养的长效机制,使职业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2)结合专业素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3)突出体现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和差异,个性在学生的职业素质构成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和观念创新性。

参考文献

[1]张祝平,王清宣.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与调适[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3).

第9篇

论文关键词:儒家伦理思想;德育教育

儒家伦理思想内容十分丰富,结合当代高校德育的现状,我们选择了儒家的人格思想、礼节原则、男女之间的规范、道德修养论、道德教育论等方面的内容与当代高校德育相结合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一、儒家的人格思想与当代大学生的人生态度

(一)济世安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孔子的学生子路曾请求孔子谈谈自己的志向。孔子回答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曾皙谈到自己的志向时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叹日:“吾与点也!”(《论语·先进》)

孔子不仅关心每个生命从少到老的幸福,也希望全社会的人们都能过上一种安泰祥和的生活,这种生活不含有丝毫的逼迫与紧张,纯粹是享受当下的生活,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孔子之所以喟然长叹,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生活还未达到这种状态,颇有需要漫漫求索的味道。

(二)一心向道的不屈不挠精神

儒家不仅关心当下生活着的人,更关注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道。对道的不懈追求和向往是儒家人格思想的又一重要特征。

孔子曾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孔子还说过:“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孟子也说过:“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道是儒家安身立命的根本,为此可以禽去富贵,甘于贫贱,不惧威武。甚至“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由此可见,道是儒家君子全部生命意义之所在,真正宣扬了人的价值的可贵。

(三)自强不息、勇猛精进的斗志

《周易·乾·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毫不懈怠,不断前行,是儒家又一宝贵的人格思想。孔子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学不厌,诲不倦,正是孔子难得的品质。在孔子的学生颜回身上也反映了这一品格。孔子赞叹他说:“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荀子在这方面也有很多论述,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苟子·劝学》)这些思想都反映了儒家的19强不息、勇猛精进的斗志。而凡人之所以难有所为,关键就是易厌、易倦,然后就松懈不前。他们的这一思想在今天对我们有非常大的启迪。

(四)从容不迫、达观坦荡的胸禁

孔子学生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同答说:“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孔子之所以没顺着子贡的问话而答,是因为如果是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说明还很把自己的贫和富太当回事,时刻不忘自己或贫或富的状态,这样心中就有所驻,不是通明一片。所以更高的境界应是贫而乐,富而好礼,这样才是真正的自在而从容。这样的从容、达观在孔子的生活中时时有所体现。如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即是如此。在这方面,孔子的学生子路做得更让人佩服。孔子这样赞叹他说:“衣敝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子路可贵之处就在于能够认可自己的生存境遇,没有虚荣心,这样他才能穿着破旧的绵絮袍,坦坦荡荡地与穿着狐裘的人同立一起,却丝毫没有自卑的羞耻感。

对比儒家的人格思想来看今日大学生的人生态度,笔者认为,大学生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大多能克服重重困难,刻苦学习,表现了自强不息、勇猛精进的斗志,但是很多人的人生目标更多的是为自己的成分多些,为国、为民的成分少些,也就是“谋食”的人多,“谋道”的人少。正因为如此,一旦实现目标的过程遇到困难,就转变方向,勇猛精进的斗志不能保持长久。尤其是在今el的商品经济时代,金钱的诱惑会让人把“道”忘记得一千二净。

二、儒家礼节原则与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

(一)敬让

《礼记·聘义》说:“敬让之道,君子之所以相接也。”《礼记·曲礼》开篇便说:“毋不敬。”孔子也曾称赞齐国大夫晏婴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这些都鲜明地点出了敬让是礼之本质。

有了敬让的原则,在各种生活情境中,自然能处理得比较妥贴。这些细节在《礼记·曲礼》中随处可见。如在家里,“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恒言不称老”。到人家作客,“户开亦开,户阖亦阖”。送人礼物时,“赐人者不日来取。与人者不问其所欲”。遇到丧事,应是“临丧不笑。望柩不歌。送丧不由径”。

(二)礼不妄悦人

梁漱溟先生曾说:“所谓礼者,是人情的自然要求,并不是人情外面假的形式。”与人交往量力而行,不可言过其实。孔子曾批判过这种没有行动,仅用语言讨好人的做法。他说:“巧言令色,鲜以仁。”所以《礼记·曲礼》这样规定:“问疾弗能遗,不问其所欲。见人弗能馆,不问其所舍。…‘贫者不以财货为礼,老者不以筋力为礼。”其宗旨在于培养人的真实无妄的仁爱之心。

(三)不苛求于人

《礼记·曲礼》说:“君子不尽人之欢,不竭人之忠,以全交也。”正因为君子不要求他人全心喜欢自己,也不要求他人全力为自己尽忠,所以才能使得交情完美地保持下来。同时,孔子也满怀信心地告诫我们:“德不孤,必有邻。”精力放在完善自己的品德上。

(四)群居有则

人们在交往中难免会群居。群居应注意什么呢?孔子曾感叹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非常反对不以善道相切磋,终日言而不及于正义,却专好耍小聪明的群居的。此外,群居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要“群而不党”。只要是以道相处,以和相聚,一定不会结党营私的。

人际交往是困扰大学生的一个难题,因为未能真正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或者行动力不够。如敬人,初次相见很敬,但在一起久了,就不敬了。渴望有好的人缘,希望自己在困难之时有人能伸出援助的手,但常常事与愿违。其根本还是语言的花架子太多,而助人的行动太少。

此外,大学生的群居有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即聚在一起吃吃喝喝,有的甚至打群架;还有的拉帮结派,影响团结。面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些问题,重温儒家经典中的日常交往的重要原则,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会有很大帮助。

三、儒家男女之间的规范与当代大学生爱情婚姻

《周易·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这段话解释了人类社会文明产生的过程。不难看出,儒家十分重视男女之间的关系。

这一思想在《礼记》中还有论述,如《礼记·郊特牲》有言:“男女有别,然后父子亲。父子亲,然后义生。义生,然后礼作。礼作,然后万物安。无别无义,禽兽之道也。”《礼记·昏义》说:“敬慎、重正,而后亲之。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

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日:‘昏礼者,礼之本也’。”《礼记·中庸》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由于先人把婚姻看作是为了结两性之好,而不仅仅是为了两个人结合为伴侣。因此,男女之间一旦缔结关系,所要承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就更强烈些,因此,对婚礼也更看重,即“昏礼者,礼之本也”。

今天,高校恋爱的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缺少一种“敬慎、重正”之心,选择恋人随意,更换恋人轻率。没能深入了解对方,就开始租房、找旅馆同居。带着这样的心态选择恋人,未来很难有幸福的婚姻。所以,要培养学生对爱情的敬慎、尊重之情,使他们在恋爱时就应自觉地承担起对家族、对社会的责任,而不要看成仅仅是两个人自己的事情。

四、儒家道德修养论与当代大学生自律精神

(一)成德由己

一个人要想达到很高的道德境界,最主要的是自身应有好德之心,成德之愿。孔子曾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说明好德之心得需要人用力才能具备,不像好色之心那样天然自成。孔子还说过:“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就告诉我们:成德,自己是起关键作用的。否则,别人再帮忙,自己没行动,也不会有任何收获。

(二)成德需内省

孔子学生曾子这样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也说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师生二人都强调内省,是因为一个人起心动念,举手投足,善与不善,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的真实动机。如果自己不内省很容易变成沽名钓誉,这就完全走向了道德修养的反向。由此可见,内省是发现过错,提高道德修养的最基础性的工作。

(三)成德必改过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