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应用文写作论文

时间:2023-04-28 08:56:15

导语:在应用文写作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应用文写作论文

第1篇

主要为在企业做基层管理这一现实,调整教学内容,淡化理论,突出应用文的实用性、时代性。把教学内容调整为两大块:一是党政机关公文的制发程序和收文办理。把这部分内容作为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安排教学。除重点介绍党政机关公文的制发程序和收文办理程序外,尤其把党政机关公文的制作程序和格式要求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实践教学法,通过课堂实践、专项集中实训和工学交替方式进行。目的是让学生真正学会制作机关公文,达到能即时上岗的目的。二是常用文书写作。不再泛泛介绍各种文书,重点讲解以后学习工作中经常用到的事务和财经类文书。事务文书比如计划、总结、调查报告、求职信等,财经类文书如市场调查报告、经济合同、项目意向书、文案等。其他文书进行有选择地介绍,比如礼仪文书、法律文书以及科技文书等。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调整,使学生掌握到更实用的技能,为其更快地适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要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提高实践教学比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实践性。在教学环节上,教师以示范与引导为主,学生以学、练与“迁移”为要。因此,教学必须遵循“淡化理论架构,强化写作实训”的原则,通过课堂实践、观摩与制作实践、专项集中实训和顶岗实习,达到教师讲授与学生实践的课时比例为1:2。这样,通过强化实践,使学生在文件制作、应用文拟写等方面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也可在一定意义上降低毕业生踏进新的工作岗位上的心理障碍。

三、实践形式力图多样化。

一是课堂实践。根据课程内容,可以通过安排任务、角色扮演、文件筐等形式进行。二是观摩与制作实践。安排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到校内职能部门或者校外企事业单位现场观摩与制作通用公文。三是安排专项集中实训。教师根据教学进程安排,采取项目管理方法进行。例如,让学生完成某一文书(如《xx公司关于招聘人员工作的通知》)的所有制发工作。这一实训涵盖了对学生基本写作能力的锻炼,对某一文书的基本格式和要求、公文的制作格式要求及制发程序进行了全方位的锻炼。四是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工作前的最后一次综合训练,应该抓好这次实习,进一步巩固应用文写作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在顶岗实习阶段安排具体的应用文写作专项实践进行。由于顶岗实习是半工半读的形式,这次专项实践成果会直接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这也给学生以极大的动力和成就感,所以,抓好这次实践机会是完成整个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任务的关键环节。

四、成绩考核形式多元化

摒弃期末以卷面考试为主的考核形式,代之以多元考核。即:文书写作与制作任务考核40%,实践40%,出勤20%,取消卷面考试。这样的考核形式的改革,避免了学生对理论死记硬背,引导他们掌握实际技能,通过技能的掌握,带动对理论的学习和掌握,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整个《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为了顺利完成教学改革工作,我们要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突出教学改革的主要特色:

(一)构建模块组合。每个教学模块分别由“认知———程式———练习”等环节组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辨析同一模块中两种应用文体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应用文教学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读写应用文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握规律,了解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设计符合学生专业实际的应用文教学模块。

(二)教学目标具体化。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把应用文教学内容分为一个个小的单元,按照单元目标设计模块的各个环节,以目标控制教学内容,并以此引导学生进入应用文写作天地,使学生获得写作的成就感。

(三)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无论是党政机关公文的制发程序和收文办理,还是常用文书的文体介绍,强调的都是实用。特别是工作中不常用到或不能遇到的文书少讲或不讲。所以,要求教学内容要有的放矢,并且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做到与时俱进。有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在教学方法上就可以更加灵活多样,避免了过去以理论介绍为主的时代的教学方法死板枯燥,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2篇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不了解其用途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无异于来自其他世界的怪物。学生会毫不关心它的存在。更不会产生掌握它的需求。”工学结合的第一内涵:学习的内容是工作。这个“工作”就是典型任务,这就是工作过程导向。在“一体化”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上升为教学元素,知识的学习服从于“任务”的需要。因此,每一节都设有实际应用中的任务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任务目标,同时教师也有明确的考核依据。

二、创设工作情境

应用文写作相对其他文体来说比较枯燥,缺乏一定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情节性,更因为学生自身的阅历不够及社会实践的缺乏而出现无话可写的状况。我们创设一种跟职业环境很相近的写作情境,这样就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实际写作中。并且,写作情境的存在又使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能够激起需要、吸引注意。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的工学结合教学实践模式,拓展知识结构框架,理顺学习任务的难度层次,也能使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授”有机地结合起来,师生之间就能取得双向互动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讲解理论知识要点

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就需要对它了解并加以分析。知识的介绍在于化繁复为简单,重在教学的具体应用。应用文教材如果能主要讲解其文体格式和写法特点,就能使学生掌握文种简单、实用的写作方法。而这种理论知识的安排也能让学生对该文种的写作方法和写作规律达到一定的了解,从而为下面的写作做好自然的铺垫。

四、选用典型例文

在理论知识够用、管用的前提下,选择能体现该文种特点的文章为例文。选择与学生群体或个体日常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例文,学生就会觉得应用文就在自己身边,随时都可能用到应用文。如果例文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太远,即使是传统意义上的“经典”,也要摒弃不用,重点要突出其示范性和可操作性。

五、强化写作训练

加强写作实训的分量,在教材中不设置传统意义上的思考练习题,而是设计写作实训题:可以是病文评析训练,提供一些典型性、易发性的病文,通过“错中学”来体会应用文应该是怎么写的,不应该怎么写的;可以是情景拟写训练,写作情景要与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相关的,学生依据知识要点借鉴此文体的例文来写作符合要求的应用文。

六、设置知识链接

第3篇

关键词 英语应用文 企业职工 创新教法 BFT测试

在企业英语培训中,教师普遍重视听说练习,忽视读写练习。写作作为英语的输出部分,被认为难度最大。在2011年的英语培训中,决定对如何提高职工英语应用文的写作能力,进行研究。研究的意义在于:随着企业外部市场的推进,在对出国学员的回访调查中,发现英语写作,特别是应用文写作,在现场工作中运用频繁;写作有助于提高使用语言的准确性,提高表达能力,并有助于锻炼逻辑思维和组织材料及论点的能力,是提高英语综合能力不可或缺的技能;通过对英语写作教学方法的研究,开发相应专题课程,满足企业深层次培训需求。

1 英语应用文评分标准及学员现状分析

学员在培训结束前,参加全国出国培训备选人员外语考试(Business Foreign Language Test),简称BFT。此测试是由国家外国专家局主办的国家级标准化外语水平测试,是衡量出国培训人员外语水平的国家级标准。其中作文部分包含10分的应用文写作。具体评分标准为:(9~10)分:很好地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包含所有内容要点;使用丰富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语言自然流畅;有效地使用多种衔接手法;格式恰当贴切。 (7~8)分:较好地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包含所有内容要点,允许漏掉一两个要点;使用较丰富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语言基本准确;采用了恰当的衔接手法,层次清晰;格式与语域较恰当。(5~6)分:虽漏掉一些内容,但包含多数内容要点;应用的语言和词汇结构能满足任务的要求,有一些语法及词汇错误,但不影响理解;采用了简单的衔接手法,内容连惯;格式与语域基本合理。 (3~4)分:未能按要求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1~2)分:未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

回顾从2008年至2011年五次BFT测试应用文写作得分,成绩几乎都分布在3至6分,平均成绩在5分左右。学员应用文写作能力较弱,平均成绩偏低,并且进步不明显。

2 调查结果分析及原因汇集

通过发放问卷等形式对学员展开调查分析,通过入学写作摸底测试,结合以往学员的测试结果与反馈信息,列出以下三个问题。

(1)缺乏应用文写作环境。学员在国内岗位不从事文字撰写工作,语言与文字组织能力欠缺,在国外工作中,过于依赖写作模板,疏于应用文写作的练习。

(2)课堂教法不合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写作的评价方式和态度等概念模糊,教学缺乏信心。教师对写作专项训练的指导不够理想。

(3)写作练习方法及批改方法不正确。学员在进行应用文写作练习时易出现几种错误,如受母语表达方式的干扰过大。重视量的积累,忽视练习文章的质量。教师批改方法单一,纠正错误不明确。

3 对策制定及实施

3.1 营造英语应用文写作练习环境

传统课程安排:写作课程普遍重视议论文的练习。应用文写作处于附属地位。在工作生活中,应用文应用范围广,使用频繁。应用文体有相应的格式和内容要求,需要专项的练习和指导。

创新课程安排:在最近一期英语班中,加大应用文专项练习。改变以往写作课“一把抓”的形式,议论文写作与应用文写作分别进行。制定应用文写作课时计划,授课教师严格执行。采取分阶段测试,以分析学员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授课方法。

3.2 合理安排课堂教学

传统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学员单独写作,教师单独评阅”的单项交流的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学员不能从教师的评改中获取有益的启示,以致学员觉得英语写作枯燥无味,对英语写作失去兴趣。教师也因为采取了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而难于看到学员写作能力的进步,从而疏于写作教学能力的摸索。

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写作教学的实质,即在教学中让学生完成与现实生活的活动存在一定相似性的交际任务。

(1)任务前活动。教师根据不同的应用文篇章,设计、组织不同的准备活动。如词汇“大脑风暴”活动,应用文范文讨论与学习,为拓展思路而做的口头调查活动,为后阶段做铺垫的句子写作。任务前活动既可以是为写作而做的激活知识或学习知识的活动,也可以是主任务前的一个子任务或任务链的一个部分。

(2)任务中活动。教师根据具体的写作任务,包括单词、短语、句子、段落、文章、表格等各种难度,各种类型的应用文写作,把握好写作的意义与交流,使写出来的应用文具有意义和交流的必要。写作的形式多样化,如班级集体写作、小组集体写作、个人写作、社会实践写作、课题写作等。

(3)任务后活动。此阶段主要有修改,教师点评或总结,写作知识或写作技巧的归纳,针对一些具体的问题做练习等活动。修改采取个人修改或集体修改两种方式。写作知识或写作技巧的归纳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任务后活动也是任务链中的一个任务或新一轮写作过程的任务前活动。

3.3 改变写作练习及批改方法

薄弱环节归纳:开学时对学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期望以及对自己写作能力的认识。学员认为自己在写作的词汇量和组织结构方面较弱 ,比例分别为41.5%和29.2%,故最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过程式练习法:即教师批阅与学员合作批阅相结合。教师批阅采用将错误分类的方法,通过数据向学员直观地展示写作中存在的不足,让学员明确地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进而认识到过程式练习法要求反复修改文章,并非单一追求写作结果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进行学员合作批阅,要求准确判断出别人作文错误处的性质,并写出评语。每篇作文要求学员写初稿、修改稿和终稿,并经历学员互批和教师修改过程。随着反复修改及教师讲评,学员的写作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例如在一封商业信函中,学员犯了两个句法错误( SYN ),两个格式上的错误( FMT ),一个标点符号错误 (PUNC)。

练习的重点在于使学员的主动学习最大化,提高英语实用能力,能够运用英语准确、流畅地表述自己思想和观点。即使工作中碰到没有学习过的文体,也知道如何利用所学方法去应对。

4 教学效果

2011年7月23日,学员参加BFT考试。24名学员应用文写作部分最高得分9分,最低得分5分,平均成绩为7.2分。平均成绩比以往提高2个百分点,学员平均成绩显著提高,整体水平产生了质的飞跃。从学员的反馈中发现,本教学研究一方面提高应用文写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员的职业素养,使学员在“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程晓堂.英语学习策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 丁往道.英语写作手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第4篇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目教学法;实践教学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行各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各用人单位都希望找到高素质、有能力的大学毕业生。各个高校也在着力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尤其注重大学生六种能力的培养。六种能力主要包括适应社会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事务处理能力、口语写作表达能力。而应用文写作能力是事务处理能力和口语写作表达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当今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必要能力之一。塞万提斯曾说“笔乃心灵之舌”,写作不仅是个人意志的外在体现,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有力展示。[1]由此可知,应用文写作是大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门必修课程。为提高大学生的从业水平,应用文写作的学习不容忽视。商品经济的发展、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书写工具的电脑化、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向应用文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效率的管理工作,日益重要的信息交流,都需要规范的高质量的应用文,各行各业都需要具有高素质的、有较高应用写作能力的从业人员。[2]在工作中,应用文无处不在,每位大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大学生应用文写作做能力的提高有待于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本文主要从岗位的角度,结合项目教学法,分析应用文写作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内容。

一、岗位与项目教学法结合的重要性

(一)职业的与应用文种结合

据网络资料显示,按照目前对职业的划分,职业类型基本上可以分为: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服务人员;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六大类。当然,划分标准和依据不同,其结果也不一样,在此就不赘述了。每个职业范围内有各种岗位。岗位原指军警守卫的处所,现在泛指职位。职位,即机关或团体中执行一定职务的位置,并承担相应的工作。每位大学生毕业之前,都应该有一个职业规划,职业不同,对应用文文种的运用也不同。大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除基本的理论知识和课堂实训外,更重要的是突破原有应用文写作实践教学体系的瓶颈,找到有实际意义的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

(二)岗位与项目教学法结合

按照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可开展项目式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授课。项目教学法的基本含义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这种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全全参与项目,“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一方面,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教师只起到辅助的作用;另一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在讲授基本理论知识以后,学生动手操作,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

二、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内容

(一)小组分工教学

应用文写作项目教学法内容丰富,形式灵活。课堂上开展小组分工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通力合作完成相关项目的写作。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例如,按照应用文体的大类,可以分为行政公文组;事务文书组;公关礼仪文书组;专用文书组。每一个小组负责对文种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写法及注意事项、写作例文、写作实训进行集中学习,了解以后,能够熟练运用。

(二)工作室教学

1.工作室教学内容阐述

以工作室的形式进行教学,将学生按不同写作项目分为不同的工作室,工作室独立完成各自项目,同时各工作室之间根据项目情境展开交流与合作。工作室的划分,以工作岗位为依据。不同的专业,工作岗位不同。以汉语专业为例,常见的工作岗位有教师岗、办公室文员岗、行政助理岗、编辑岗、记者岗等等,因此,成立的工作室依次为教师工作室、办公室文员工作室、行政处理工作室、编辑工作室、记者工作室等等。每个工作室负责学习与本岗位有关的所有应用文种,掌握写法,识别正误。以教师工作室为例,此工作室的学生必须掌握教案文种的相关知识,包括教案的界定与作用,教案的特点与分类,教案的写作要求,教案的写作范例。此外,为了提升教学水平,教师工作室的学生还应掌握学术论文的写作。

2.工作室教学体现培养的差异性

在整个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师对不同工作室的学生进行辅导和培养,体现培养的差异性。培养的差异性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客观规律,也是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必然结果。也只有使在校学生接受差异性的教育,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不同的技能专长,避免毕业生被用人单位打上“批量产品”的标签。只有高等学校的培养具有差异性,其毕业生才能有特色,才会在就业市场具有竞争力。[3]此外,通过工作室的组建,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职业的认识;另一方面,工作室内的学生团结合作,可增加彼此的凝聚力。有差异性的学习与培养,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由“让我学”转变为“我想学”。

三、构建多元化的考评体系

按照项目教学法,构建多元化考评体系。传统的应用文写作考评方式以一次期末考试定成绩。这样以来,对学生的综合情况无法考核。新的实践教学体系,采用项目教学法,考核以多元化形式进行。

(一)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注重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其中平时过程性考核以完成项目的进度与分工的科学性为主,可占总成绩的50%;期末终结性考试成绩以完成项目的质量与团结合作情况为主,可占总成绩的50%。平时过程性考核时间不固定,突显项目教学法的特征。期末终结性考核包括统一考试和课堂汇报。统一考试以最常用的文种为主,题型以“根据材料写应用文种”为主,不再考究应用文理论知识。

(二)课堂汇报和课后练习相结合

课堂汇报形式灵活,可以通过项目的形式R报,主选一个汇报人,也可按照工作室或者小组分工不同,集体汇报一个项目。为提高汇报质量,要求采用多媒体形式,制作精美的PPT,准备规范的教案。成绩根据汇报的情况评分。课后练习以加分的方式呈现,学生利用课外之余,对比较感兴趣的文种进行自学,做相关的练习检验自学效果。

(三)学生考评和教师考评相结合

原有的应用文写作考评以教师一人为主,学生基本不参与。依据岗位需求和项目教学法的不同,学生也可参与成绩考评。学生分小组或者工作室汇报时,本组或者本工作室的人员不参与考评,其他小组或者工作室的人员均可对汇报进行评分。教师给出评分标准,学生根据听课的情况评分。最后的成绩将学生评分和教师评分平均,这样以来,学生之间的竞争更激烈,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更有效。

四、搭建校外实践实训平台

根据岗位需求,结合项目教学法,为学生搭建校外多元化的实践实训平台。根据应用文写作的特点,只讲不练或者简单的课堂练习已经不能提高学生的应用文水平了。为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文写作人才,需高度重视校外实践实训平台的搭建。一方面,各高校力争与政府机关、公司企业等单位合作,建设一批专业技能实践实训基地,建构起学校与社会、校内与校外互动的技能训练模式。这样以来,以工作室开展的项目教学成果可以得到有力的检验。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利用周末及寒暑假到校外企业、机关、社区、农村开展短期见习,积累写作素材,掌握应用文的使用情况,判断应用文种使用的正误。通过以上措施,使学生提前熟悉自己的工作岗位,加深应用文的了解,让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

项目编号:本文系四川文化艺术学院2016年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教学研究与质量工程项目“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文写作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6JY05。

作者简介:郑小琼(1983-),女,汉族,四川绵阳人。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现就任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巴蜀文化。

参考文献:

[1]董小玉.《现代应用写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裴显生主编.《应用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周成霞主编.《岗位应用文写作》[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参考文献

[1]王洪泉.《大学应用写作实践教学研究》[J].黑龙江:教育探索,2012,(9).

[2]施秋香.《应用文写作课程的研究性实践教学》[J].长春:应用文写作,2015,(7).

第5篇

1.文献综述方面

高校本科学生要在较短时间内的进行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汇总工作,最后以文献综述的形式出现在论文的第一部分之中。论文综述的写作对于相关领域研究前沿、研究热点的科学、准确界定,毕业论文选题及后续写作的创新性、科学性等来说至关重要。通过调研发现,目前高校本科学生在校期间很少能够充分了解国内外相关学科或领域的研究概况,如该学科或领域中的研究主题、经典文献、权威作者、核心期刊、研究合作群体等,而科学知识图谱的一些分析方法,如来源分析方法、词频共现方法、共被引分析方法、引文分析方法等则恰好能够满足本科学生渴望对学科或领域研究基本情况进行充分了解的迫切需求,对于高度概括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开展科学的研究述评,明确毕业论文写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具有较大的帮助。

2.科学选题方面

鉴于国内多数高校对本科生学术科研要求较低,以及学生本身科研主动性、积极性不强而导致学生对所学学科及相关领域理论及实践研究了解不明确、不充分等特点,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方法如词频共现方法,可以使得本科生在较短时间内快速了解国内外相关学科或某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情况,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等方面对相关学科或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研究网络及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解和学习,从而使得毕业论文选题更加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践性。可以说,在本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如以科学的、准确的研究热点或研究前沿为论文写作对象,就是对社会实践和学科发展的客观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通过满足社会实践和学科发展的现实需求,使得毕业论文不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3.研究创新方面高等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水平。如同研究生毕业论文一样,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同样有一定程度上的创新要求,包括研究方法的创新、研究内容的创新、研究过程的创新等等。通过科学知识图谱方法的有效使用,可以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有较为清晰的了解和掌握,通过高度概括与全面分析,既可以实现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也可以在了解国内外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内容上创新,突破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使得研究的广度或深度上更进一步,并与实践结合更加紧密,使创新性和实践性统一起来,更好地为社会实践服务。

此外,知识图谱在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其他功效还包括:重要文献资料收集、核心期刊选定研读、权威作者跟踪学习等,这些都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坚实和牢固的研究基础。

二、科学知识图谱在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应用

1.文献数据库的选择与文献筛选

国外文献数据库选择与文献筛选。如果要分析国外某学科或领域的相关研究情况,可以选择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的“SocialScienceCitationIndex”数据库,即众所周知的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其为综合性社科文献数据库,涉及经济、管理、心理学、社会学等研究内容。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为例,进入SSCI数据库后,在“标题”或“主题”选项中输入相关主题词语,如“humanresourcemanagement”或“HRM”等,之后确定相应的年限,如2000年—2012年,然后进行文献资料收索,在收索结果中选择相应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在“文献科学知识图谱在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的功效及应用房宏君刘瑛北京联合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类型”中选择“article”即“文章”类型资料并去掉“meeting”、“review”、“editorial”类型资料之后以进行文献筛选;在文献资料保存过程中,选择包含标题、来源作者、来源单位、关键词、摘要、参考文献等全文献资料类型,以每次500条文献资料数量进行下载,并以文本格式进行保存。

国内文献数据库选择与文献筛选。本科学生如要分析国内相关某一领域的研究情况,可以选择现有的“ChineseSocialSciencesCitationIndex”数据库,即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其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研制的中文数据库,通过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的统计与分析,可以从定量的视角评价文献来源地区、研究机构、研究学者等相关情况,探测某一学科或领域中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研究网络及发展趋势等。在CSSCI数据库中,确定年限之后,选择“来源文献”数据库,然后在“来源篇名”或“关键词”选项中输入要查询的相关词语进行检索,CSSCI数据库每次可以下载50条文献资料,点击“下载”即可得到相应的文本资料。

2.知识图谱绘制工具的选择

进行科学知识图谱分析的可视化工具很多,包括:“Citespace”可视化软件、SPSS软件、Bibexcel软件、Ucinet、Netdraw等,其中较为常用的如“Citespace”可视化软件、Bibexcel软件、SPSS软件等。本科生在毕业论文综述研究中可以采用操作简单、功能强大的Citespace软件、SPSS统计分析软件等。关于上述软件的介绍与使用在一些专著、教材及相关文献资料中有详细的介绍。

三、知识图谱分析方法的确定

1.词频共现分析方法。

该方法用于探测和分析某一研究领域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及其演进历程、发展趋势等,包括关键词共现频次分析、突现词探测分析等,如利用Citespace软件中的关键词共现方法可以探测出2006—2010年5年间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基本热点情况

2.来源分析方法。

该方法用于分析一定期限内文献资料的主要来源国家、来源作者、来源机构等,以探讨文献资料来源的基本情况,如利用Citespace软件中来源分析方法可以探测出2001—2010年10年间国际范围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文献的主要来源国家。2001-2010年国际范围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文献来源国家图谱共被引分析方法。

3.共被引分析方法。

该方法主要包括作者共被引、文献共被引、期刊共被引方法,用于探测某一学科或研究领域的经典文献、权威作者、核心期刊及其网络关系等。如利用Citespace软件中文献共被引分析方法可以探测出2005—2009年5年间国际人力资源研究领域中的最具有影响力的重要经典文献。2005-2009年国际范围人力资源研究文献共被引图谱

四、研究结果的验证与应用

科学知识图谱研究的结果虽然是量化的、客观的,但是仍然需要通过实践调研去进行验证,如对研究热点的核实与确认,可以通过对某一研究领域中的权威专家进行访谈加以核实,还应该结合社会实践相关领域中的热点现象去验证,以综合确认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可以说,经过验证的科学的、准确的、量化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科学选题、文献综述、内容创新及突出论文的有效性和实践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结论

第6篇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教学体系;分析研究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专门的应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针对性,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个专业尤其是文秘专业必修的基础课之一。应用文写作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能够将其运用,解决问题,为他们走上职业道路服务。所以教师在教学应用文写作这一学科时,要始终秉持求真务实的精神,注重转变教学理念、体系,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做到因材施教、科学施教,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应用文写作概述及其意义

顾名思义,应用文的含义包括三点:“应付生活、用于务实、文章”。在社会生活中,应用文这一文体的使用范围极为广泛,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基础课。我们可以这样说: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当中处理公、私事务时惯用的或者是固定使用的格式文体之一。机关、团体、个人相互之间以及公私之间的往来等都需要用一些约定俗成的术语、体裁写文章,并使用信守、交际等语言文字,都可以称为应用文。所以在现代生活中,应用文写作拥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二、应用文写作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观念、教学体系陈旧落后,对应用文写作这一课程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职业教育的教材琳琅满目,但大都雷同,缺乏深度,没有权威性和教学参考价值,造成教学的投入跟收效不成正比,跟工作的实际内容严重脱节。加上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其写作中使用的对象、内容、语言、写作方式以及形式等都是特定的,较为规范的,在基础课程中只占从属地位,因而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一课程是无用的,学习起来很枯燥,教师不好好教,学生也不好好学。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这也是目前教师队伍的一个重大问题,有的很优秀,有的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有些教师没有更新知识的动力。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制约了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发展。导致应用文写作教学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无不与我们教学中一贯使用的依例说法、范文教学有关系,必须引起各类学校的高度重视。

3.教学的手段相对落后,教学模式单一

现在的应试教育、单一化教育、灌输式教育等教学的手段和教学方法都很落后,没有突出创新训练,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三、构建应用文写作教学体系的具体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应用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是一个人必备的素质,学生毕业之后走上工作岗位,必须跟人打交道,要学会有效处理信息并积极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应用文写作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现代人如果不具备这种素质,那么几乎无法与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相适应。文秘专业的学生对学习的知识以及能力的要求都是定向的,因此需

要应用文写作教学源于实际并用于实际,构建科学合理的教

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当前的人才录用过程里面,不管是事业单位,还是政府机关,抑或是一般企业,具有应用文写作特长的人都是优先录用的,因而学校及教师、学生都应当重视应用文写作。

2.提高教师素质,优化师资队伍

教学中,占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因此,作为教授应用文写作的教师,首先必须自己精于应用文的专业基础知识,并且在写作方面拥有较为精湛的技能,能够勇于创新,能够掌握先进的教学手

段。换句话来说,也就是作为应用文教师需要接受系统化、专业化的知识教学。作为语文教师,也可以参加一定的培训,弥补自身存在的缺陷,才能够游刃有余地从事日常的教学。另外,作为教授应用文的教师,不能与传统模式之下的教育者一样,专心地待在自己的象牙塔里面搞科研,对于窗外的事情不闻不问,而是应当多学习,找时间给自己“充充电”。也只有掌握了最前沿的信息,才能够将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当中,多参加一些关于应用文的写作活动,才能够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经验、加深自己的体会,才能够将自己发展成为一名全面、优秀的教师,而这正是学校建立强大的师资队伍的关键所在。

3.构建教学体系,优化教学方法

(1)因材施教

追溯至我国古代,教学方法所秉持的就是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征开展教学。所以教师应当仔细分析学生的个性、共性,对应用文写作进行适时的教学改革,构建良好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在应用文写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因人制宜为原则,在课堂上因材施教,促使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学习系统化,并让学生熟练把握写作方式,使他们拥有较高水平的写作能力。

首先,教师要搞清楚学生的基本信息,明确学生的个性、共性,这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基础。教师在走进教室上课之前,不仅仅要透彻地理解教材的大纲及具体的教学内容,还需要仔细查看学生的登记表,通过让学生做书面作业、谈心等形式了解学生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毕业后的职业选择方向以及对本课程教学体系的要求等等,分析学生的个性,从而找出班级学生之间的共性。同时,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以往写作的应用文带到课堂当中,帮助自己成功把握学生的基础状况。教师只有很好地了解了学生的这一系列的基本情况,才能够因人制宜地安排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

其次,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虽然应用文写作这一课程很多的专业都要学习,拥有统一的教材及学纲,但是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材和学纲,要重视不同专业对于该课程的不同需求,很好地满足学生将来的实际工作的需求。

另外,以学生的特点为依据优化教学方法。在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大多都是采用“一言堂”“满堂灌”的方式,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完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往往事倍功半。比较明智的做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中心,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作用。不管是对基础写作知识的讲授,还是运用通用的或专业的文体进行写作,教师都应当多使用讨论式、提问式等方法,尤其是在教学病文修改、例文分析等内容时,教师要让学生各抒己见,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集思广益,互相启发。

最后,教师还应当不拘一格,理论联系实践,将课内的内容跟课外的实际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2)科学施教

科学施教的核心内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科学的、高效的方式方法,旨在提升教学的质量及水平。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应用文写作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从科学施教的方法来看,应用文写作教学主要包括讨论法、讲授法、正反对比法、引导自学法、情景模拟法、竞赛法、社会实践法等等。因此,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应当做到科学施教,敢于突破传统的模式,针对不同的需求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

鉴于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缺少正规训练的“先天不足”,循规施教尤为重要。笔者在写作教学实践中初步摸索出“先口头,后笔头;先片段,后成文;先简单,后复杂”“先规矩而后方圆”等方法。也就是指在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环节,教师应当首先进行口头讲述,之后再指导学生动笔练习;先将应用文分为几个片段教学,当学生掌握细节之后再进行整篇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从简单的写作入手,不能急于求成,要争取做到层层递进,带领学生一个内容一个内容地慢慢学习,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地攀登,依据进步的程度提出新的要求、目标,使学生循序渐进、牢固地掌握应用文写作的基本方法、技巧。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实施教学,增加应用文写作的生动性、直观性,开启学生想象的翅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当下,很多学生在写作上都存在一个通病,即写作的基础薄

弱,没有得到有序且严格的基本功训练。虽然一些学生在以前学习过应用文的写作,然而几乎都是走着“以史为师”这一传统老路。同时,写作本身是有一定规律的,即“文本同而未异”。其中的“本”就是一般的写作规律,就是指基本的写作知识和技能;而“未”就是写作需要遵循的特殊规律,是不同文体的各种写法。换言之,写作基本功的训练是“纲”,不同文体的写作是“目”。纲举目张,以纲带目,这也是写作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当前应用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仔细分析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

施,构建出一个高效而科学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体系,提升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实践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许雷.浅谈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文写作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10.

[2]瓦好.提高中职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教学方法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9.

[3]何顺勇.“五步教学法”在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交通职业教育,2009.

第7篇

关键词:人文素质;应用文;作用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大学毕业生不一定会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这句话道出了应用文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职业生活中必需的求职、计划、请示、总结等文种的写作技巧并不难掌握,但是在实际教学和应用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这些课程既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对当前的写作教学进行改革,使之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结合起来。

一、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

应用文历史悠久,早在文字产生之初,应用文便随之产生,应用文的价值毋庸置疑,具备应用文写作的技能对于每一个高职院校毕业生来说都是必要的。但现如今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是重写作技能的指导,轻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毫无目的性地只会跟着模板重复机械的模仿。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偏重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而语文等基础课程不断压缩。据了解,很多高职院校取消开设大学语文课,直接改成了应用文写作,语文老师被迫改行从事其他岗位。实际上,高职院校取消语文课,也就切断了文化传播最直接、最快捷的一个途径。在这种教育方式下,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表现为综合素质差,口语表达能力不强,团队合作能力差,虽然手握一大叠技能证书,但是工作一段时间后,缺乏后劲,文化修养基础太薄弱,实际上,这都是高职院校压缩或是取替大学语文课和缩短应用文写作课学时的弊端。

应用文,顾名思义,应付生活,用于实务的文章,但是大部分应用文写作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应用文的实用性,他们往往以理论知识灌输为主,教学概念化、程式化,采用概念―作用―文体格式―例文展示―写作练习的套路讲课,上课内容单调枯燥、学习过程死板、课堂气氛沉闷,久而久之,应用文课的教师和学生都是本着应付考试,敷衍了事的心态完成教学,达不到教学目标,学生也没有从中体会到任何与职业能力相关的锻炼。

二、人文素质的培养与写作技能培养的关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教育不仅要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更是传承文化、传播文化,实现文化价值共享共识,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渠道。高职教育目前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毕业生不能只有过硬的职业技能,也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因此,在高职生遍布各个行业,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同时,高职生的教育也不能因为追求就业率,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否则学生就会变成没有文化素质的技术呆子,这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将是百害无一利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利用应用文写作的课堂,在教学中体现文化渗透的观念,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渗透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进行应用文写作技能的传授和指导的同时,为了改变课堂上教师授课相对枯燥和学生缺乏热情的尴尬局面,我们应该肯定的是需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的培养,非孰轻孰重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传授过程中,应采用实用性和适度性原则,从实际出发,不可本末倒置。

三、人文素质的培养在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1.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个人品德、完善自我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拥有良好的个人品德尤为重要,对于以后的职业发展有很大的好处。应用文写作讲求实用性,针对性也特别强,尤其是公文写作,要求材料真实,数据准确,不得弄虚作假,除了行文内容必须符合实际之外,发文格式,发文程序和行文用语都必须一一遵守,容不得半点马虎。否则极易使文书写作归于败笔,因此在学习公文写作时,教授写作格式和写作内容之前,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而写作习惯也是个人良好品德的体现,因此,就算是学习枯燥、死板的公文写作,也有助于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

大部分高职生都有马虎大意、不求精准的缺点,体现在公文写作中便是不遵守写作规范、不求甚解,以偏概全,以报告这一文种为例,情况报告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在工作秩序之外出现的意外或是事故情况,因此要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改进措施等情况向上级汇报,没有调查便没有发言权,所有的内容必须是经过调查之后得来的符合实际的事实和数据。因此,学生写作练习中出现的“前些天”“死伤不计其数”“损失惨重”等词语需要重点纠正,让学生体会到公文写作需要严谨的用语,需要深入细致的调查,需要阐述事实,它和文学写作有很大的区别,必须秉持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通过对公文用语的学习,通过对错误用语的纠正和反复练习,教师在有意识的引导下,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个人品德。

没有目标,便没有方向,便没有动力,现在大学生的目标感特别差,急需树立自我规划意识,明确奋斗目标。在讲到事务文书―计划时,教师就可以渗透目标感教育,《礼记・中庸》中提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计划的重要性。无论是工作也好,生活也好都需要计划,因此在教授计划书时,教师可以针对当前高职生不善于、不喜欢规划学习目标的实际情况,以一个月或是一学期为期限,制订个人计划,在期末返还给学生,以便对照计划的完成情况,这样既锻炼了计划书的写作,同时也让他们意识到计划的对达成目标、获得成功的重要性,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过程中善于计划。

在讲授“求职信”时,最重要的目的不是教授学生写作格式,而是让学生能够未雨绸缪,及时填补空白,求职信的每项内容不能弄虚作假,必须实事求是,只有自己真正经历过获得过,才能有内容可写,树立学生正确的求职心态,只有不断地完善自我,不挖空心思走捷径才能有所成就。

写作风格如个人品格,在这种写作习惯的要求下,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影响下,必定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德。

2.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工作意识

高职学生步入职场之后,专业技术能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工作意识,这更有利于学生职业的长远发展。

团队合作是一种为了达到共同目标而表现出的自愿参与、奉献、协同合作的精神。在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中,一些较为综合性的文种的练习可以由小组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从而锻炼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调查报告是企业或是新闻报道中常用的文种,完成调查报告需要两部分,调查研究和写作报告,工作量很大,因此在讲解相关知识后,需要学生自愿分组,确定调查主题,共同完成这项任务,每个小组六个人,分别负责宿舍走访、设计调查问卷、统计调查资料、分析数据、文字撰写、完成ppt制作、课堂展示这几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完成都需要每个主要负责人的努力和小组成员的协助,在集思广益,相互帮助的努力下,才能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小组的劳动成果,在最终的调查报告评比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围绕共同的目标,彼此信任,沟通协作,群策群力,各有分工,扬长避短,完成了一次非常有益的团队合作实践。因此,在布置调查报告任务后,要向学生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其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的必要性,然后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才能亲身感受到团结的力量,从而达到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树立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拥有较高的工作能力,工作效率自然也会提高,但是除了工作能力之外,在工作中也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在讲授事务文书总结时,重点应在强调总结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的能力,总结可以促发人思考,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从而达到良性循环,使工作向更好的方向迈进。在讲解重要性时,可以适当引用事例和名人名言来说明,医学上的免疫同总结能力相似,也可以从此入手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当学生意识到总结的重要性时,才能够消除畏难情绪,主动地回顾前一段时间所做过的事情,并认真思考,得出经验教训,指导下一步的学习和生活。由此,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省的习惯,并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也要善于总结。经济法律类文书也是应用文的重点内容,对于学生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也有很大的益处,例如经济合同,合同的起草需要的专业性更强,一般情况下需要律师等专业人才撰写,但是作为非专业人士的学生,也应该从常识性的角度入手来了解有关合同法的内容和经济合同的写作要求。因此在讲解时适当增加与现实生活贴近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撰写合同应遵循的原则以及涉及合同的相关违法事项,这样比单纯教授合同写作内容和格式更易让学生接受且对其以后的工作有更大的帮助,让学生知道如何保障自己和单位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同时也不触碰违法乱纪的底线。

应用文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息息相关,教师可以通过应用文教学,抓住时机,以适当的方式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人文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德和职业道德,可以通过学习法律和经济文书,具备基本的法律意识,养成严肃认真的写作习惯和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可以通过计划、总结等事务性文书的写作,提前熟悉工作流程和经验,养成实事求是、认真细致的良好品德;可以通过阅读和写作练习,认识正确和错误的职业行为,从而建立一定的职业道德和规范意识。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陈晓润.论应用文写作教学与职业素质教育的一体化[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78―80.

第8篇

关键词:微课;英语学术论文写作;一课多用;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H319

基金项目:1. 广东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试点专业”(GD2013104);2. 广东省哲学与社会科学“十二. 五”规划项目“外语学科专项”(GD15WZ14)

一、引言

2010年,佛山教育局率先在国内组织开展了全市中小学教师优秀微课资源征集与评审活动,首次正式给出微课概念 并开展了一系列微课建设实践与应用研究。由此可见,在我国,微课兴起于中小学教育领域。随着微课在中小学教育领域的成功实践,微课以其主题突出、短小精悍、交互性好、应用面广等特点被广泛认可,在各个阶段、各个层次的教育领域中迅速传播,成为教育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热点。

在中国知网(http:///)的搜索器中,用检索关键词的方法,查找以微课为关键词的文献,截至目前,共有2334个条目。按发表年度查看,会发现2013(92条)至2015年(1552条)间,相关文献数量增长迅速,并且有望进一步增长。

2012年12月,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了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推动和促进了微课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建设和应用。2015年6月,外研社组织开展了第三届“教学之星”大赛 ,并将本届大赛的主题设定为“微课与翻转课堂”,探索微课的设计、制作及其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应用。由此可见,微课在高校英语教育的改革和教学模式的创新过程中,已然备受关注与推崇。

随着微课在各教育领域中的建设与应用,对微课概念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现阶段普遍认为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

本文在教育教学方式变革这一宏观的逻辑框架中,以英语专业某一门具体课程的教与学活动为微观切入点,探讨微课在变革具体课程的教与学活动中的有效应用。具体来说,本文结合当前三本院校英语专业学术论文写作课的教学现状和该类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学术论文写作中普遍面临的问题,提出借助微课来转变该课程现行的教学与学习模式,将微课运用到课前预习、建构翻转课堂、导师研修和即时在线学习中。

在以下论述中,笔者结合入职以来的教学工作经验,以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学术论文写作课的教与学现状为例,探讨在本校现有条件下,具体课程的微课建设与应用,希望借此为同类学校提供有益参考。

二、三本院校英语专业学术论文写作课的教与学现状

根据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外语系2012级英语专业本科生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术论文写作课作为专业必修课开设于第七学期,共计16个学时。笔者以旁听和随机采访上课学生的形式,深入调查了该门课程的教与学现状。

从教学模式的层面上来说,该课程仍然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讲授法,尽管课堂上也会有师生间的问答活动,但这类互动基本局限在概念性的问答。比如,教师提问摘要的内容应该由哪几部分组成,接着抽点学生回答。但学生光知道摘要的内容通常由六个部分组成(主题阐述、研究目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研究结果和总结与启示[4]),是远远不够的,这充其量只能是在写作过程中起一个指引的作用。当学生实在无从下手时,能够以此为指В找到突破口。但如何才能写好摘要?什么样的摘要才算得上是一个好的摘要?关于这些问题,在课堂上缺乏分析、讨论。又比如教师在讲授“提纲 (outline)”这一小节时,给同学们举例说明提纲有三种写法,第一种是标准提纲,第二种是小数点提纲, 第三种是短语提纲,并要求同学们要掌握第一种和第二种提纲的写法,以及第一种和第二种提纲之间该如何转换。但是,实际上是不是每个同学都掌握了提纲的写法呢?他们在写提纲的时候出现了哪些细节的问题呢?这些问题仅凭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是解决不了的。

从师资力量的层面上来说,大多数院校在开设学术论文写作课时,都是采取一名教师包干整个年级该课程的教学工作的做法。仍然以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外语系为例,只有一名教师负责讲授该课程,然而2012级英语专业需要学习这门课程的本科毕业生却有384名。就该课程而言,师生比例为1:384,客观上说,光靠一名教师是无法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的,也无法统计归类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尽管通过课后练习的形式,可以摸到一些问题。但不得不考虑只有一名授课教师如何能在一周内批改384份作业且还得一边归类由此反映出的同学们在知识点掌握上存在的问题。即便该教师能在一周内完成上述工作,但也很难做到连续8周都如此,且不说该教师可能还得承担其他课程的教学或是学术科研任务。

从学习效果的层面上来说,经过8周16个课时的学习,同学们在面临毕业论文写作任务时,仍然觉得压力山大,无从下手。从认知负荷理论 的视角来分析,很显然,学术论文写作课的课堂属于教学单元内容艰涩、知识点繁多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当中,学习者的认知负荷过高,其知识建构活动将受到阻碍,导致教学进行十几分钟后学生注意力开始涣散。借旁听之机,笔者观察了2012级英语本科1班和2班的课堂学习情况,发现:(1)到课率并没有达到100%,可见少数学习者在学习该课程时建构的知识体系并不完整。第二,到课的学生无法将100%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90分钟的授课当中,有不少同学尤其是位置靠后靠边的同学时不时会摆弄手机,或是整堂课都在做与该课程无关的事情(比如,赶下一门课程的作业、考研复习、备考专八。)第三,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程学习上的同学也不能确保100%理解掌握授课内容。课堂的90分钟只能确保教师完成知识的传授,并不能确保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内化。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知识的内化需要通过学生课后完成作业或实际操作来实现。考虑到三本院校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普遍偏低这一客观事实,即便教师布置了课后作业,也无法确保所有学生会完成,更加无法确保他们能够认真完成。另外,鉴于该课程1:384的师生比例,即便所有学生都认真完成了课后作业,教师也很难做到逐一批改并进行总结。结合笔者指导毕业论文写作和参加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的经验来看,学生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选题缺乏新颖性、论文格式不规范、框架结构不严谨、理论基础薄弱、文献资料掌握不全面等。从学生的反馈信息来看,同学们普遍不知道该如何选题、如何搜集文献资料、如何围绕中心论点统筹各个章节的内容以及如何撰写开题报告等。甚至有同学不知道如何清除地表述论点、如何提炼关键词、摘要和正文当中的introduction部分该写些什么内容。

综上所述,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术论文写作课无论是在教师的教学层面还是学生的学习层面都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改善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切实提高三本院校英语本科毕业生的学术论文写作水平,亟需转变该课程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

三、以微课为依托的新型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

国内外微课建设与应用的成功案例表明,微课是进行教学模式创新的有效突破口。与传统课件相比,微课既具备优化和辅助教学的功能,还具有自足性、易传播、一课多用的特点。为有效延长学习时间、弥补传统的90分钟课堂讲授的不足(例如,缺乏课堂讨论、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笔者提出建构一个以微课为依托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并使微课“一课多用”的特点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具体设想如下:

第一,依据教学重、难点制作若干个10分钟左右的微课视频。为确保准确把握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普遍遇到的难点问题,拟从三个渠道搜集数据确定视频内容:(1)抽样查阅上一届毕业生的论文,按成绩等级各抽十份,分别总结各个等级的论文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再进行交叉比较,确定若干典型问题;(2)随机采访10位有论文指导经验和参加过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的老师,请他们回顾各自在指导和评阅学生论文时发现的突出问题,并例举一些典型案例;(3)针对学术论文写作课的教学效果和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SPSS进行数据分析。

第二,将微课视频应用到学术论文写作课的课前预习当中,并逐渐建构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过程的颠覆。在翻转课堂中,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学生是主动研究者,课堂内容以问题探究为主。 具体来说,要求学生在课下观看视频资料,完成视频末尾的思考题,并以小组为单位记录总结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和疑点,在下一节课前汇总给教师。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回顾视频中的关键知识点,集中讲解学生们在预习中碰到的难点、疑点,带领学生进行深入学习或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讨论。例如,教师可以制作一段介绍具体的选题方法的微课视频。对于本科生来说,比较易于领会和操作的选题方法是检索已经学过的课程、清点知识储备、确定大致的研究方向。在这堂微课当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专业课程并从中归类几个选题范围,再逐个例举大的选题范围内可供参考的论题。学生通过微课中提供的选题思路,确定好大致的选题范围,试探性地搜索相关资料。课堂上,教师将选题范围一样或类似的学生编成小组,要求学生就自己的研究兴趣、选题思路和搜集的资料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对各小组的讨论依次进行指导。这样一来,有助于学生扩宽研究视野、进一步明确选题,还能有效避免重题现象。

第三,将微课视频应用到论文指导教师的研修中。学术论文写作课是为毕业生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服务的,但几百名学生的论文指导工作无法由该课程的任课老师一力承担。论文指导工作必须得由其他老师共同来完成,但是不是所有的指导老师都熟知学术论文写作理论呢?未必见得。根据以往经验,学生论文终稿的格式五花八门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此外,是不是所有的指导老师都足够重视论文指导这项工作呢?或者说他们有没有充分意识到毕业论文于毕业生而言的重要性呢?也未必见得。不少学生反映在写作过程中并没有从导师那得到足够的有效指导;导师也没有及时督促学生提交论文稿件,导致论文修改时间仓促。在交叉评阅论文时,仍然存在结构、格式、语法方面的重大问题。因此,有必要借助第七W期毕业论文动员大会之机,以微课为依托对论文指导教师进行培训。第四,将微课视频应用到学生的论文写作过程中。论文撰写和修改工作主要集中在第八学期。作为应届毕业生,除了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论文,还要忙着找工作,不停地参加笔试、面试,以及参加毕业实习。实际上,大多数同学的毕业论文都是在离校的状态下写成的。在这种状态下,导师很难实现即时的指导。但在移动终端设备和互联网的辅助下,学生可以通过再次学习微课视频寻求即时解答。甚至还可以通过微课平台和在线的同学进行讨论,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四、结语

将微课应用到英语专业学术论文写作课的教与学活动中,必将促成英语专业学术论文写作微课的建设。在确定该微课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必须先系统地总结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在学术论文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将有助于教师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有的放矢,同时也将有助于各导师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意识地规避这些问题。将微课应用于实际的教学情境中形成翻转课堂,有利于改善该课程的教与学效果,有助于挖掘学生的独立学习潜力、培养协作意识,从而有效提升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学术论文写作水平。将该微课应用于教师研修,除了能解决一些论文指导工作中的切实问题,还能启发教师革新所教课程的教学方式、学习微课制作策略与技术。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 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启示 [J]. 远程教育杂志. 2013(4):36-42

[2]. 胡铁生,周晓清. 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J]. 现代教育技术. 2014,(2):5-13

[3]. 杨满福,桑新民. 对MOOCs浪潮中微课的深度思考――基于首届高校微课大赛的分析 [J]. 教育发展研究. 2013(23):1-5

[4]. 周开鑫. 英语专业学生学术论文写作手册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4

[5].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J]. 远程教育杂志. 2012,(4):46-51

[6]. 刘名卓,祝智庭. 视频微课的实用学分析 [J]. 开放教育研究. 2015,(2):89-96

第9篇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 第二课堂 学习平台构建

应用文写作课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因其实用性、工具性及综合性强的特点,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重视程度有所提升,在写作基础的普及上初见成效。受教学课时少的限制,如何在短期内快速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课题。

一、第二课堂的作用

应用写作水平的提高,需创设丰富的实践环境。只有课堂教学难以弥补写作素材的缺失及训练时间不够的短板,为此在第一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可以拓展学习环境,将学习延伸到课外,创建第二课堂,即“内外兼修”,这样既满足教学之需,又弥补了第一课堂教学的不足,为学生打造了由教室到生活的大空间学习环境,是应用文写作课学习的补充与深化。

二、第二课堂的特点

1.学习平台广阔

首先依托校园网学习资料,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课下线上学习。其次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及社会活动开展学习,融写作任务于广阔的生活,学习平台由小课堂转为生活大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视角,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

开展第二课堂学习,是从教师讲授为主转为学生自主学习,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及主动性。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学生要确立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实践性强

第一课堂的学习,写作材料多是通过教师提供素材间接获得,而第二课堂的学习学生要通过活动创设写作情境,亲自参与活动才能完成素材的积累,即获取素材的渠道是直接的、主动的,不参与实践就无法完成学习任务。

4.不拘一格,生动灵活

在第二课堂,写作形式不只是借助笔和本,可以书写电子稿件,在电脑上学习排版,练习文种格式。其次学习任务与活动融合,将静态的学习变为动态的,生动灵活,更加适合高职学生。

5.提高综合素养

参与第二课堂的活动,学生要确立活动项目,开展活动实施,多角度地锻炼口语表达、组织合作、文种写作、竞争意识和抗挫折能力,为进一步提升综合素养奠定基础。

三、第二课堂内涵建设

1.第二课堂学习平台内容建设

以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制定的学习任务为准绳,借助任务驱动,确立第二课堂学习任务。它是第一课堂学习的延续或补充,学习内容要求做到四联系,即与第一课堂教学任务紧密联系、与校园生活紧密联系、与社会活动紧密联系、与专业学习紧密联系。如根据课程标准应用文写作教学有12个学习任务,分为六类,包括日常应用文、求职竞聘文书、事务文书、会务文书、礼仪文书、职业岗位文书,学生可从这六大类中任选两个学习项目。

2.组织形式及实施方法

第二课堂的组织形式可借助多形式载体,如校园网及各类活动,学生单独、团体学习均可。在生活中借助各种情境开展写作,如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寻物启事、观影及文体活动海报、请假条、借据等。在社团、学生会纳新工作时开展招聘启事、竞聘演讲的写作,纪念重大节日时开展征文启事、各类征文的写作,进行联谊活动、晚会时的发言稿、主持词的写作,开展社团、学生会、班级团体活动时的计划、总结等。其次参加课外社会活动时可开展写作的文种有与订单企业座谈的迎送词、敬老活动时的讲话稿、专业实习报告、求职应聘时的求职信、简历等。

实施要求:开展第二课堂学习时,学生需递交学习计划,告知学习任务,学习时间为一学期,与第一课堂学习同时间结束。实施过程中要留存材料,包括文稿、活动照片、视频资料及相关证书等。

3.学习情况监管督查

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学习,时间期限为一学期,学习任务根据兴趣自选两种。由于学习周期长、监管不力易导致流于形式,为此要定期开展学习情况监管与督查。建立小组长负责制,将学生分为5~6个学习小组,组长开展学习情况记录,定期督查汇报,完成初步监管。教师进行深度督查,学期初上交学习任务书,学期中检查学习参与实施情况,对未及时进行学习的人员开展督查,引导计划的实施,对检查情况及时公开并评价反馈,学期末开展学习材料验收。

4.评价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