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时间:2022-09-06 08:09:09

导语:在认识钟表教学设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一)调研对象:某市某区最为偏远的一所农村小学的一年级23名学生。

(二)调研方式:问卷调查(画钟表),访谈(认钟表)

(三)调研内容:

(1)让学生画出“心目中的钟表”,从而获得一幅幅钟表作品。

通过分析学生的这些作品,获知学生对于钟表的经验和粗浅认识,由此诊断学生认识钟表的切入点和难点,从整体上把握教材,设计教学方案。

(2)拿着钟面让学生认一认整时。

(四)调研结果分析及对策

第一,关于钟面上有几个数的问题。大部分孩子只知道钟面上有数,对究竟有几个数却未必关注过。例如生1在钟面上标出了13个数,生2则在钟面上标出了14个数,生3更是胡乱标数,标完1~10后发现没有标满一圈,接着就标11、22、33,在钟面正上方标了100。生4画了三个钟面,一个标了1~14共14个数,一个标了1~15共15个数,还有一个钟面则标了1~18共18个数。每个钟面都是写满一圈为止,写到几算几。由此可见,正式学习“认识钟表”时,有必要指导孩子们正确标出12个数。

第二,关于钟面上指针的问题。因为钟面构造复杂,干扰较多,有些孩子没有关注到钟面上的指针,有3个同学画的钟面上没有指针。在钟面上画出两根针的有14人,三根针的有7人。其中部分孩子三根指针画得一样长或区分不明显。因此,课堂中有必要帮助孩子进一步辨认时针和分针。

第三,关于指针方向的问题。可能受书写习惯的影响,有3个孩子是逆时针排列12个数的。课堂教学中,很有必要帮助学生认识并掌握顺时针方向。

第四,关于上下左右四个关键点的位置是否正确的问题。全班只有两个孩子知道上下左右四个关键点所对应的数是12、6、9、3,不正确的有21人。因此,找准关键点所对应的数,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

第五,关于整时的辨认。利用午自习的时间,本人拿着钟面逐一地考查学生。有10人能够模糊地认读整时,并且只关注各指针指向几,但不区分时针与分针,其余的学生认读时间时不知道要看什么,或者根本不理会指针指向的位置,一顿乱说。

(五)调研后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基于学前的调研以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依据学情设计了教学环节。

教学目标:

1.在动态建构钟面的基础上认识钟面上的数以及钟面上的指针,引导学生在观察对比与辨析中学会认、读、记录整时;掌握顺时针方向。

2.在构建钟面、认读整时、记录整时、辨析整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学会守时。

教学重点:认识整时、记录整时。

教学难点:特殊时刻的认识,初步感知时刻与时长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基于学生对钟面的已有认识,重新构造钟面

课前在黑板上画三个标有12个刻度的圆(钟表的轮廓)。

师:同学们请看黑板,老师画的是什么呢?(钟表)可是,它们还不够完整,想一想缺少了什么呢?对了,缺少了数字和指针。

一般来说,钟面上有哪些数呢?(1~12共12个数)我们一起来在圆圈上找一找它们的家,好吗?

(1)第一个钟面:按顺时针顺序依次标出12个数。

(2)第二个钟面:只标上、下、左、右4个关键点所对应的数,再指读其他点对应的数。

(3)第三个钟面:不标数,打乱顺序随意指读各个点所对应的数。

通过在圆圈上“标数”的三个小环节,学生巩固记忆钟面上数的排列特点。

师:现在,这个钟表完整了吗?(还缺少指针)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两根针,一样吗?又短又粗的这根叫什么针?(时针)又细又长的这根呢?(分针)(把针贴好)

师:钟面上的时针是按照怎样的方向走动的呢?

CAI演示动画:指针沿着顺时针方向走动。

师:伸出你的手臂,它代表钟面上的指针,请你模仿钟面上的指针,从刻度12所在的位置出发,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一圈,再回到刻度12。一边转动,一边说出各个点所对应的数。

及时引入“人体时钟”,巩固顺时针方向以及各个关键点所对应的数。学生都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

二、结合生活经验认识整时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整时,概括提炼整时的钟面特点。

课件出示三幅图。

师:我们做这些事情是在几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第一幅图:早上起床,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是7时;

第二幅图:升国旗,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8,是8时;

第三幅图:做早操,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0,是10时。

师:我们把7时、8时、10时叫做整时。(板书:整时)

师:观察这三个整时的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12)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时针所指的数不同)

小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及时概括提炼“整时”的钟面特点,培养孩子的观察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2.在认知冲突中认识特殊整时:12时。

课件出示画面(如右图)。

师:美羊羊家的钟真的坏了吗?(没有坏,时针与分针同时指向12,重合在一起了,是12时)

引导学生认识特殊整时:12时,时针与分针同时指向12。

三、学习记录时间:“说的”怎么和“写的”不一样

师:同学们吃晚饭在6时,你们能在钟面上拨出6时吗?(生拨钟面)

师:6时整,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几呢?

CAI演示答案,集体订正。

师:怎么记录下这个时间呢?

学生独立尝试写出6时。

师:一般我们记录时间可以用汉字帮忙,也可以用电子表的形式。(板书:记作6时或6∶00)

课堂巡视中若发现学生将6时记成了60,或记作6∶12,应注意及时纠正。

四、创设认知冲突,进一步辨析整时

1.强化认识时间要同时看时针和分针。

出示课件(时针被遮住了),如图所示。

师:分针指着12,这是几时?(可能是8时、9时、10时……)

师:能够确定是几时吗?(不能)能确定是整时吗?(能,因为分针指着12)

师:看来,知道分针的位置,确定是整时,但是要知道是几时,关键还要看时针。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可以编成顺口溜:分针指着12,是整时;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2.强化认识整时的同时,渗透“大约几时”。

师:小灰灰和懒羊羊约好“7时在羊村门口见”。

师:看,小灰灰先到了,是几时?(7时)确定是7时整吗?

师:老师用一条红线沿着时针的方向标记出来,仔细一看,原来时针还不到7呢。再看分针,就更清楚了,分针指着11,还不到12。说明7时还差一点点呢。

师:接着,懒羊羊也到了,是几时?(7时)确定是7时整吗?通过标记的红线,仔细观察,原来时针已经超过7了。再看分针,分针指着数字1,已经超过了12,说明7时已经过了一点点。

7时还差一点点,是6时多,通常说成是大约7时;7时过了一点点,是7时多,通常也说成是大约7时。大约7时接近7时,但不是整时。

小结:看来,辨认整时不仅要观察时针指向几,还要仔细观察分针是否正指向12。

在辨析整时的过程中,渗透大约几时的知识,强化认识时间要同时看时针和分针,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几时几分”做好铺垫。

五、运用中深化认识

1.你能帮我修理钟表吗?

钟表上缺少了一根指针,请你根据钟表下面的时间画出另外一根指针。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检查,及时纠正。

2.记录老师拨出的时间。

老师拨一个整时,学生分别用两种方法记录相应的时间。

7时 9时 2时

第2篇

《图形的旋转》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3章第一节课。我们选这节课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抛砖引玉,引发数学老师对概念教学的重视,对数学教育本质的思考和实践。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情境引入到旋转概念的归纳,进而探索旋转的性质,试图体现几何研究的“基本套路”:明确问题——定义对象——研究性质(判定)——应用。其中,“明确问题——定义对象”体现了旋转的抽象过程和旋转概念发生发展的完整过程;“定义对象——研究性质”体现了从旋转的概念到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深入认识数学本质。设计教学流程时,把知识问题化,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内容的呈现由感性到理性,由特殊到一般,尽量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本质。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作图,归纳结论等数学活动来进行。

一、《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学习旋转这种图形变换。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移和轴对称两种图形变换,对图形变换有了一定的认识,初步掌握了学习图形变换的基本方法。在本节课中,我们将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并理解它的基本性质,由旋转的概念得出性质,由性质得出有关旋转的作图方法,在作图中加深对旋转概念的理解,这几个内容环环相扣,联系紧密。在学习过程中注意与平移和轴对称变换的对比。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例认识旋转,了解旋转的概念;

2. 通过一个三角形的旋转,探索旋转的性质,理解旋转的性质;

3. 在旋转的概念及性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树立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进一步掌握数学思考的过程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旋转的概念、性质

教学难点:探索旋转的性质

教学过程:

环节1:情境引入,明确课题

引言:关于图形变换,我们已经学习了平移、轴对称。但是,在现实世界中还存在很多旋转的现象,比如钟表指针的转动,风车叶片的转动,游乐场里摩天轮的转动,月亮绕着地球转等(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因此,认识旋转、研究旋转变换的规律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科技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你能再举出一些旋转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

(意图:生活中有许多有关旋转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追问:钟表指针的转动可以抽象成钟表指针这个图形绕一个点在旋转,你举的例子呢?

总结:在这些例子中,有些运动方式比较复杂,有些是空间运动,有些是一些运动的合成。例如:自行车在行驶中车轮的转动,即使是在笔直的路上行驶,车轮在转动的同时,整个车轮也在平移。但是我们举的例子中都含有相同的一种运动方式——旋转。我们对事物的认识都是由简单到复杂,不断认识和发展的。因此,本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最简单的图形变换之一——图形的旋转。即在一个平面内,一个图形绕一个点的旋转。

出示课题:图形的旋转

(意图:和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转化为数学问题时,有一个抽象的过程)

环节2:归纳概念

活动一:画一条线段AB=3cm,把已知线段AB绕点A转动,画出一个旋转后的图形;这样的位置唯一吗?

活动二:把已知线段AB绕点B转动,画出的图形和活动一中的图形位置一样吗?为什么?

活动三:把已知线段AB绕点B转动30o,60o画出的图形和活动二中的图形位置一样吗?为什么?

活动四:把已知线段AB绕点B 转动30o,你能画出几个图形?

(意图: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生成性思维。让同学自己体验通过改变旋转角、旋转方向和旋转中心,可以得到不同位置的图形,从而引出旋转的“三要素”)

思考:给定哪些条件,才能确定旋转后得到的图形是唯一的?(旋转中心,旋转角,旋转方向)

(意图:对典型事例的共同特性和不同特性的研究,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数学地刻画研究对象”上,引导学生归纳旋转的“三要素”)

定义:把一个平面图形绕着平面内某一点按某一方向转动一个角度,叫做图形的旋转。

(解释:与平移类似,生活中我们所说的平移、旋转(或转动)是指物体运动的一种方式,数学中的平移和旋转是指图形的位置的变化,是一种全等变换.)

活动五:请同学甲对已知线段AB描述一个旋转,大家按照他的描述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意图:加深对旋转概念的理解)

环节3:旋转的性质

活动六:三角板的旋转

将一块直角三角板绕直角顶点旋转一定角度后,画出图形,分析前后有哪些量是不变的?哪些发生了变化?

提示:前面我们学习了图形的平移,翻折,你认为图形的旋转应该从哪几方面研究?(意图:引导学生类比平移和翻折,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发现旋转的性质。)

学生的回答及师生的归纳如下:

(1)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2)每个顶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不变————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3)每个点转动的方向一致,转动的角度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追问:

1.你是怎么想到从这些角度发现结论的?(意图: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

2.换个旋转角度,旋转中心,你还有刚才的发现吗?

(意图:学生类比平移和轴对称,试图辨别旋转与原有知识对象的异同,使研究对象逐步序列化,这种数学思考体现逻辑建构问题的逻辑过度与彼此支撑,是学生由已知向未知跨越的桥梁,使数学问题与数学知识结构无缝对接。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环节4:巩固新知

1.如图ADE是ABC绕点A旋转后的图形,分别指出:(1)旋转中心;(2)旋转角;(3)若P是AB 中点,经过上述旋转,点P的对应点在什么位置?

(意图:巩固旋转的相关概念)

2.如图,E是正方形ABCD边CD上任意一点,以点A为中心,把ADE顺时针旋转90o,画出旋转后的图形。你有哪些不同的作法?

(意图:1.加强对旋转的理解和认识,熟练应用旋转性质解决问题;2.巩固正方形和全等三角形的知识;3.不同做法的对比,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方法一:延长CB到F,使BF=DE,连接AF。ABF即为所求。

方法二:作∠EAM=90°,使∠EAM的边AM交CB延长线于点F。 ABF即为所求。

方法三:以A为圆心,AE为半径画弧交CB的延长线与点F ,连接AF。ABF即为所求。

练习:

1.钟表的时针从下午3点到下午5点转动了多大角度?

2.ABC和ADE都是等边三角形,且AB与AE在同一直线上,则ABD与ACE全等吗?若全等,ABD通过一种什么变换与ACE重合?

环节5:小结

1.本节课学习了旋转的定义及性质,你还有什么疑惑?

2.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学到了哪些方法?

(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习惯,在总结知识的同时,注意总结方法。)

二、点评及反思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再现了几何研究的基本套路:明确问题——定义对象——研究性质(判定)——应用。突出的亮点有:从知识的角度看,展现了旋转概念的抽象过程和发生发展的完整过程;从思维发展的角度看,各环节都有明确的思维发展目标及措施。活动的设置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问题的表述,用语准确;设计意图清晰。

本节课首先对教材进行了分析,从知识的前后联系、学生的知识储备、方法储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注意与平移和轴对称变换的对比。教学目标具体、明确,如:通过一个三角形的旋转,探索旋转的性质,理解旋转的性质。在旋转的概念及性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树立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进一步掌握数学思考的过程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体现新课标的三维目标要求。

我们提出“优化教学流程”,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就体现了流程的优化。以下对几个环节具体评述。如环节1:情境引入,和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转化为数学问题时,有一个抽象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应该而且必须让学生感受的。本节课正是从生活中的实例展开,充分调动学生对生活中问题的思考,尤其是对问题特征的探究形成一个共识,所举的例子中都含有相同的一种运动方式——旋转,而且都是绕一个点的旋转。这样将问题抽象成数学知识,提出问题恰到好处,自然、得体、流畅,有效地实现了知识生成。

环节2:归纳概念,由活动一到活动四,分别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实验、交流讨论等的数学活动,老师不断追问“这样的位置唯一吗?”,使学生体验到可以通过改变旋转角、旋转方向和旋转中心,可以得到不同位置的图形,从而引出旋转的“三要素”。归纳旋转的定义,并做出解释。知识生成过程正是学生亲身体会才能引起思考、震撼,思考的变革需要不断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生活中我们所说的平移、旋转(或转动)是指物体运动的一种方式,数学中的平移和旋转是指图形的位置的变化,是一种全等变换。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需要教师经常性地、不间断地去提醒、去反思、去归纳,才能形成知识体系。活动四之后,思考题的出现水到渠成,从不唯一到唯一需要设定什么条件,知识过渡很好地架设了桥梁,也顺利地渡过了难点,解决了问题关键——旋转三要素。之后设置了活动五:请同学甲对已知线段AB描述一个旋转,大家按照他的描述画出旋转后的图形。这个活动设置的非常有效。不是老师强调要背概念,而是通过学生动手画图,来加深对旋转概念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3篇

一、读懂教材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素材,用好教材是确保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这是因为:其一,教材比较好地理顺了知识之间的前后衔接和内在的逻辑联系,它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人的认识规律安排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步步深入,拾级而上;其二,教材对于例题的安排十分考究,它集理论专家和实践精英的集体智慧,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选取素材,针对性和适用性强;其三,教材将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隐含其中,无论对于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可见,尽管没有哪一本教材可以适应所有的教学尽管不可能找到一本完美无缺的教材,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教材的价值,相反,应当反思教学,回归起点:读懂教材。

读懂教材,先要重视教材。对于一个教学内容,首先要想到的应该是以教材为依据,准备教学设计,而不是忙于寻找其他资料。因为教材展现了知识的基本结构和逻辑顺序,提供了教学的基本思路,是教学的重要凭借。

读懂教材,要理解教材。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表达简洁精练,特别是小学数学教材,往往通过简单的图、式或文字来表述,因此读起来需要下点功夫,要过细研读。理解教材可以根据一个一个小问题去分析解剖。比如,例题或一段文字叙述安排了几个知识要点?重点和难点分别是什么?先教什么知识点,接着教什么知识点?总共分了几个层次教学?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措施是什么?等等。

读懂教材,要用活教材。教材的编写者总是力图教材普遍适用,或者适用的范围尽量大,适用的学生尽量多。但要做到这一点,颇有难度。个中因素,不言而明。为此,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因地制宜,把教材用活,也就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用教材教"。用活教材的方法有"用、改、补、换"等等。"用"是指直接使用,凡是适合学生学习的编排,没有必要去变更,应当直接使用,这样省时省力,行之有效,小学数学教材上大多数内容的编排都是可以直接使用的,比如口算、估算和笔算知识的教学,通常无须变动,直接按照例题教学效果好;"改"是指改动,有些内容的编排,结合教学条件和改动,就能取得好的效果。"改"包括改动教学素材、改动教学环节、改动所设问题等;"补"是指补充,有时教材提供的素材或题目,不足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巩固知识,因此教师要做些补充,"补"有补教学材料、补例题、补习题等;"换"是指更换,因地域差异、城乡差别等,教材的个别教学安排可能不适用,更换这样的例题是必要的,当然,这种情况不是很多。

二、走向简约

《数学课程标准》在其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点充分阐明了数学课程改革的活动化取向。很多老师却把这句话片面理解为"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甚至有老师以为课堂上活动越多越好。

一位教师在教学笔二年级《时、分的认识》时,采用了活动化的教学设计:(1)引入新课,猜谜语。(录音播放了4个有关时间和钟表的谜语,虽然学生经过思考最终都猜出来了,但是花五分钟时间用不同的谜面打同样的谜底,显得重复。)(2)认识钟面,观察小组内自带的各式钟表。(学生拿出各式各样的钟表,有像小猫、小狗、小熊的,有的一按按钮就发出鸡叫、狗叫的,还有的放在桌上就不停地摇动和点头的,学生看到这么多奇异的钟表非常兴奋。)(3)巩固钟面知识,让学生画钟面。(由于学生刚才的兴奋点都集中在钟面外型和功能上,再加上学生徒手画圆的技能较弱,展示学生画的钟面时竟没有一个是基本准确的,甚至还有很多学生画的是小猫、小狗。)(4)认识1分,通过静坐、测脉搏、数数、跳绳等活动体验1分。(教师把学生分成四组同时开始活动,结果数数组有的数得很快有的数得很慢互相干扰,测脉搏组好多学生找不到脉跳处以至汇报时闹了很多笑话,跳绳组的两个代表跳到半分钟时就满头大汗直喘气实在跳不动了,在这么热闹的活动中,静坐组还能静坐吗?)......(9)排序--合理安排一天的作息时间。(选择了8个同学戴上写有时间的头饰到台上排序并说一说这个时间该干什么,这个活动花费了将近十分钟,但活动的目标与本堂课有多大关联呢?)......

第4篇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小学教学;教学辅助作用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但使得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有了显著提高,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而且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方便,比如说对于经济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实现全球的资源共享等。所以我们在生活、学习与工作中要注意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开发,尤其是现在的教师更应该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将信息化技术有效地和教学融合起来。

首先,小学教育作为人一生接受教育的起点,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小学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学生是否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是否能够更快乐地学习都有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时代性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喜爱程度等。多媒体作为世纪的伟大发明,在整体上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力。

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把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教学设计中?下面我就在教学中如何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小学数学课程有效融合,谈一些自己的看法。比如,小学生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一开始就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熟悉的国旗和手帕图案,图形色彩鲜明,花纹美丽。当问及它们的形状时,学生说是长方形和正方形,随即隐去这两个图形的色彩和花纹,从而引入对图形的研究。同样在认识长方体时,先通过多媒体展示火柴盒的模拟图形,并与实物相对照。认识了立体图上每一个面的形状、各条棱之间的位置关系后,用不同色彩显示两条虚线,形成了一组完整的直观图,再用分别着色的方法来显示长方体的左右面、上下面、前后面。这样通过分层显示,为学生观念的形成架起了一座从感知到表象再到抽象的桥梁。

又比如,学生在学习钟表的时候,我就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钟表的概念贯穿其中,现实地展现钟表的概念和怎样运行等;在教学“直线的认识”时,我采用动画、着亮的方法来演示直线的特征:先显示一段画的较短的直线,然后从两头慢慢地向两方延长,显示屏上展示出一条直线向两方延伸的动画,从而把直线可以无限延长、没有端点、不可度量的特征,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在教学“三线的区别”时,我采用将端点着亮,无端点的一端向外延伸同步进行的方式,以动画形式表现直线无端点,能向两端无限延长,不能度量;射线有一个端点,能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不能度量;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延长,可以度量的图形展示在学生面前。计算机软件生动、形象、直观,演示方法灵活多变,易于显示几何图形的特征。因此,它在帮助学生认识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中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成表象,启发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还有,以前的小学教学方式多是以讲的方式给学生传授,用语言来解释一个名词、方程、定律等。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有时候讲解得稍微快点或者自己走神了,课堂上就会留下没掌握好的知识点,然后很多学生又很怕问教师问题,怕教师说自己不认真听讲,又怕自己被其他学生嘲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不懂一个知识点后就假装懂了。小学的教学都是呈阶梯式的,前面的某个知识点不懂,可能后面就完全不懂,然后成绩就直线下滑,学生都很在乎考试成绩,看到自己分数较低,慢慢地会失去学习的信心,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最终可能走上厌学甚至弃学的地步。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的重要性,课堂上如何抓住学生注意力的重要性以及将多媒体应用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中,我们要利用信息技g教育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让教师不再是一个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学习的主导者,而是成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探索活动的辅导者与支持者。只有把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数学课程教学形式、数学课程教学方法等几方面更好地融合起来,才能使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师生的相互关系都能发生明显的变化,才能使教学过程最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早教认知基础 有效教学

现在走进一年级课堂的孩子,对于数学的认知并不是一张白纸。这样的认知现状就给我们当代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怎样合理、有效地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进行教学的改进和探究。

一、正视起点

教学是需要机智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顺水推舟”艺术,是在学生的实际起点上来组织教学,在教学中顺着学生的思路来调整教学过程。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运用反馈调控艺术,探索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反馈学生的实际情况――“顺水”,做好教学的调控工作――“推舟”,从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案例1:教学《认识钟表》一课片段。

师:“刚才,我们已经欣赏了生活中的钟表。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来认钟表上的时间……”突然,一名学生发言:“认时间,我会的。”可能他的发言引起了其他学生的共鸣。这时,学生纷纷表示自己也会,课堂一下子炸开了锅。这时,教师却用眼色打断学生的突然发言,继续仔细地讲解认读时间的方法……

对于此案例,另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准备三个钟面:3时,6时,12时,然后让学生们自己选一个钟面,和同桌说一说它表示的时间,并且要教教大家。“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认识整时完全可以在交流中深化。教师根据学生的这种已积累的学习经验顺势展开教学,将问题抛给了学生。很多孩子已经按捺不住,同桌问的交流恰好可以让他们的倾诉愿望得到满足,也是一次口头表达的准备。教师既了解了学生的表达情况,也及时做了指导。所以正视孩子意愿,课堂才能随机生成精彩。

案例2:教学《9+几》一课片段。

教师创设情境得出算式“9+4”,问学生:“9加4等于几?可以用小棒摆一摆,想一想。”教师话音未落,一个学生马上答道:“等于13。”这时教师仍然继续说:“先摆一摆小棒,再想一想你是怎么得出结果的。”这时,学生在下面嘀咕道:“这还用摆小棒啊,我早就会算了。”另一个说:“我也会算,不就是13嘛。”然而师命不可违,学生进行了近2分钟时间的操作(说是操作,其实是在玩小棒,这里学具成了玩具),教师开始反馈:“说说你是怎么算的?”一个学生说:“4分成1和3,9加1等于10,10加3就等于13。”这时很多孩子都赞同这样的做法。这时教师继续问:“还有别的方法吗?”学生都困惑地摇摇头。“有没有谁是数出来的得到13的?”教师终于忍不住自己揭示不同的方法,“其实数一数也是一种方法。”“还用数啊?”学生笑起来……课后我去问学生,怎么不用摆、数的方法。学生吃惊地说:“很早就学会这样算了,数的方法想也没想过。”

二、重组教材

计算教学是一年级上册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大多数人对数学的感觉就是计算的教学,常常会听到有家长自豪地对老师说:“我孩子100以内的计算都很会算了。”学前的教育大都渗透了计算教学,学生的计算起点是较高的。面对这样的现象,我对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认知基础的调查。

“20以内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教学前测调查统计表

调查结果显示,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一单元时完全可以对教学进行重组和整合,不必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一成不变地进行教学。

三、分层练习

通过教学前测可以知道约有70%的学生已有认识整时的基础。然而还有大约30%的学生对于认识钟表处于0起点状态。所以,教师的实际教学中不可能追求课堂知识的容量而弃30%的学生接受能力不顾,因而在巩固练习上可体现照顾全面的思想。

在学生认读钟面时间――用两种方法书写时间后,出现了这样的练习:

1,选几个喜欢的钟面,写出表示的时间(包括认读只有刻度没有数字的钟面上的时间)。

2,(出示2个10时的钟面)为什么同样是10时,而小朋友做的事却不一样?

第6篇

关键词:趣味教学;数学课堂;思维能力;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0;G62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8-0079-01

小学低年级学生爱玩、好动,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够集中。而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枯燥的计算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低年级学生如何学好数学这个课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可以把生活中一些有趣味的事物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样就能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探索数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猜谜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景引入教学,就会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设计了用“猜谜语”导入新课,“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喊累,滴滴答答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老师的话音刚落,学生们便异口同声地回答:“是钟表。”“同学们真聪明!你们在哪里见过钟表?”“家里、学校、广场、机场……”学生们回答。教师又问:“钟面上有什么?”学生汇报:“钟面上有三根针,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学习兴趣不断提升,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一个欢乐的数学王国,去探究数学中的奥秘。

二、学儿歌――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低年级学生年纪较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只有十几分钟左右。教学中,如果巧编儿歌,让儿歌贴近生活、充满童趣,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就会唤起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位置”这一单元时,设计了“学儿歌”,让学生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积极参与探究新知的学习过程中。儿歌如下:“对着我的前面点点头,对着我的后面挥挥手,对着我的左面微微笑,对着我的右面握握手,对着我的上面我抬起头,对着我的下面我跺跺脚。”有了儿歌的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随着儿歌轻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学生在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认识了上下、前后及左右,并体会了位置的相对性。

三、做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运用直观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的眼、耳、口、手、脑多种感官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让他们喜欢学习数学。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这一课时,先让学生认识并了解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特征,然后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各种长方体、正方体的盒子、圆柱、球等物体,让学生参与“争当小小设计师”的游戏比赛。比赛规则:两人一组,搭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建筑,看看哪一组搭得好,搭得快,还要进行评比。同学们在紧张而又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着搭建活动,渐渐地,学生的作品陆续呈现出来:美丽的房子,可爱的小狗,笨拙的机器人,矗立的高楼……这些精彩的设计体现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在搭建过程中让自己的各种感官都参与了学习活动,有思考,有讨论,有交流,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既轻松愉快,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讲故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如果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整个教学过程便会对学生产生一种强大的吸引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主动地获取知识。例如:教学“0的认识”这一课时,根据教学内容创编了一个故事。有一天,天气特别晴朗,小猫和妈妈一起去河边钓鱼,它们从早上一直钓到下午,直到太阳快落山了,小猫和妈妈才准备收鱼竿回家。这时,妈妈说:“我今天才钓了3条鱼,你呢?”小猫垂头丧气地说:“我一条鱼也没有钓到。”教师及时提问:“小猫一条鱼也没有钓到,用什么来表示?”“什么也没有,用0来表示。”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小猫和妈妈一共钓了几条鱼?”教师又问。“一共钓了3条鱼,因为妈妈钓了3条,小猫钓了0条,3+0=3。”学生回答。“猫妈妈比小猫多钓了几条鱼?”教师继续提问。“3-0=3,多钓了3条。”学生回答。从学生回答的言语和表情中,可以看出学生对零的认识以及任何数加零和任何数减零的知识已基本掌握。教师又提出问题:“如果小猫一家想美餐一顿,把3条鱼都吃完,那还剩几条?”学生齐声答道:“一条也没有了,它们全部吃完了,3-3=0,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0……”。同学们在故事情景中感受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享受故事,学习兴趣高涨,沉浸在快乐的探索之中。

五、结束语

总之,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特点、教学内容以及教材的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寓教于乐,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们学习的“乐园”。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网络学习空间;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多种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智慧教育理念也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在对传统教学理念进行改造的同时,也为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带来了新的内容。网络学习空间的利用,能更好地帮助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有效建立,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一、对于智慧课堂的基本阐述

培养学生对于思维的创造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自主性是智慧教育的主要内容。智慧教育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开展,智慧课堂因此也就应运而生,智慧课堂更多地加强了技术和教育的交流,必然会成为今后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智慧课堂的基本含义

知识的接受者,其智慧能力可以在智慧教育的基础上得到提升,使得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智慧教育的学习环境可以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同时智慧教育也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无论是对学生的思维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内容的多元性以及探究性等,借助信息技术,对学生的智慧能力进行综合锻炼。

(二)智慧课堂的创建路线

是否实现了提升学生智慧能力这一目标是判定一个智慧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智慧教育的实施,需要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快乐,提升自身能力,在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同时,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创建路线为:将日常教学任务中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利用智慧教学的理念,结合智慧课堂的教学目标,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二、网络学习空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存在不足

(一)对于教学设计的不足

教师对于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教学设计方面,较为欠缺,更多的只是简单往网络学习空间上传相关教学内容,给学生创造一个类似小图书馆的空间。现阶段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是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没有在网络学习空间的环境下发生较为明显的改变。网络学习空间在提供信息的快捷等方便性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同时也使得师生之间的直接交流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

(二)对于教学实施的不足

对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利用过于形式化,更多的是将教学内容传至网络学习空间,在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学活动的开展没有与网络学习空间的特点相结合,对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其他教学工具没有更好地利用,以达到辅助教学的效果,网络资源利用率较低。

(三)反思和评价过程中的不足

在完成教学工作之后,往往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一定的评价和反思,教师在第一次上传的基础上,只是增加了一定的习题资料,没有重视网络学习空间的学习记录以及交流等其他功能,对于学生的具体掌握情况没有真正了解,在进一步开展教学活动时,无法做到针对性的教学辅助,智慧课堂中提倡的提升学生智慧能力这一目标,也无法得到真正实现。

三、网络学习空间下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

新的教育改革也要求教育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增强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网络学习空间就是将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良好工具,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教学策略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向进行探究:

(一)以培养智慧型学习人才为主设定教学目标

能够较为自主性的,利用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是对于智慧型学习人才的判定标准。网络学习空间因需要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一特点,为智慧型人才提供了较为良好的学习平台,也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更多的方式和渠道,不再受时间以及地域的限制。智慧课堂的教学目标设定需要更多地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以学生能够建立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为重要目标。例如在进行《认识时间》这一教学内容时,传统教学方式会将教学内容分成认识钟表,包括对于时针分针的区分以及钟表的基本构成、认识整点时间等。智慧课堂则可以将教学目标优化,对时针、分针以及秒针进行正确认识,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正确的读法等方面。

(二)利用设置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在进行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设置问题或者布置任务,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表现欲望。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问题或者任务的设定,既要在充分拓展学生的思考能力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不能超过小学阶段学生的自身能力,避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在进行问题设置时,需要对问题的趣味性和开放性进行思考,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思维,避免学生落入思考能力僵化的窠臼中,使学生在自主积极性的探索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三)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式

在开展小学数学的智慧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以及开展小组合作竞争等多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在提升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的同时,利用小组的合作竞争等,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以及竞争意识。

(四)注重学生在智慧课堂中的情感变化

智慧课堂的建立需要更多考虑学生自身的情感变化,学生之间的知识接受能力存在着差异,在进行智慧课堂的教学时,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和不同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展示更多样化的教学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网络学习空间对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建立具有巨大的帮助,增强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之间的交流,在改变教学方式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资源,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诸多的优势,决定了教师需要对网络学习空间下的智慧课堂教学认真思考。

作者:张翠萍 单位: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梁家墩镇中心学校

参考文献:

[1]唐烨伟,樊雅琴,庞敬文,钟绍春,王伟.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话教育,2015(7):49-54+65.

[2]许美善.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6(5):62-63.

第8篇

1 创设健康的心理生活环境

1.1学会蹲下来与孩子平等交流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是个一直讨论的话题,怎样蹲下来呢?不是在位置上站在和孩子相同的高度,而是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感受到孩子的想法,探触孩子的世界。 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也许,我们就可以看到很多我们想不到的事情,有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蹲下来,这一步很关键,因为不管孩子的想法对还是不对、有无道理,只有从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能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老师和孩子之间才能更好地沟通,才能建立更亲密的师生关系,只有在了解了孩子的真实想法之后,才可能有的放矢地教育孩子。

1.2与孩子交流,少用命令语气,多用委婉建议

在和孩子说话时,注意用语。老师在和孩子的交流中,常常使用命令的语气,像“你为什么不……”、“你赶快给我……”难免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每当老师发现孩子欠缺的时候,可以给出一些委婉的建议,像“如果”、“不妨”、“试一试”、“或者”等。同时,还要注意不能说伤害孩子感情的话。在尊重的前提下爱孩子。一定要把握一个原则:爱孩子,但不溺爱孩子。溺爱常常酿造悲剧。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爱孩子,就会有度、有节,而不会泛滥。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用商量的语气,让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比如,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乱丢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可以这么说:“宝贝,玩具乱丢,多不好的习惯啊,你跟老师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吗?”千万不要用命令的语气:“你怎么搞的,玩具乱丢,快点去收拾好!”否则,孩子听你责备,心里就会产生反感,即使按你的要求去做,也是不开心的。

2 创设健康有益的学习生活环境

2.1创设健康的物质生活环境

物质环境指幼儿园内教室、寝室、活动室等场所的教学设施、用具的布置。幼儿总是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环境是幼儿能否健康成长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例如我们在各个区域中把一类的玩具贴上相同的标志,这样易于幼儿的取放及幼儿常规的培养;在自来水龙头旁边贴上洗手的图示;在盥洗室的墙壁上贴上节约用水四个字,培养幼儿的节约意识;幼儿起床时为幼儿播放轻音乐等。

2.2创设适宜的故事环境

《纲要》明确要求“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在故事《金色的房子》的教学中,为使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地感觉,我带孩子们来到我们的小陶园中。那里有草地、有鲜花、还有一间园里为孩子们游戏提供的小房子。我和孩子们一起动手把房子的屋顶粘上金色的亮光纸,房子就变成了故事中的“红色的墙,绿色的窗,金色的屋顶亮堂堂”。我给孩子们提出问题:“如果你有一间这么漂亮的房子,会邀请你的好朋友去玩吗?那你们猜一猜这间房子的小姑娘对它的朋友会怎样呢?”孩子们带着疑问听我讲着发生在金色房子里的故事,我边讲边让孩子们走进故事中,让他们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故事语言变成了具体的形象跃然于眼前,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去扮演各种角色,就连平时不爱说话的欢欢都跃跃欲试。自然而然,孩子们融进了故事环境中。他们学会了分享,学会了表达,学会了交流与沟通。通过具体的环境创设,他们亲历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很快掌握了故事的内容,而且孩子们的个性和智慧得到了发展。

2.3创设多变的区域环境

创设多变的区域环境,不仅使幼儿手、脑、口有机结合,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良好品质的培养。在废旧材料制作的“小小电视机”前,幼儿是小主持人在报节目、幼儿是小播音员在播送天气预报、幼儿是歌唱家在唱歌;穿上漂亮的蝴蝶的衣服,戴上美丽的花的头饰,幼儿是故事中的角色。故事《谁怕谁》的表演中他们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自编各种动物的动作。在故事《金鸡冠的公鸡》的表演中,我为孩子们提供了指偶及手偶,让孩子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孩子们愉快地合作、表演着,不仅语言能力发展了,而且交往能力也提高了。

2.4创设与主题教学想结合的墙面环境

第9篇

一、思考之一:如何深入准确地分析学情

我曾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做过一次课前调查,发现班里大部分同学对钟面有一定的了解,大约90%学生能准确认读整时,70%左右学生能认读几时半,只是到底是4时半还是5时半呢?这种类型容易混淆,这一起点已远远高出教材所设定的教学起点。由此可见,深入细致、准确分析学情是找准教学设计起点,提高教学设计有效性的不可或缺的前提。

如何准确分析学情呢?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即学习新知前学生已达到何种水平?已经能做什么、说什么、想明白什么?本节课教学起点应定位在哪个高度?本节课中哪些才是真正需要我们点拨与引导的?二是明确本节课的教学落脚点。即在学习活动结束后,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预期应该达到的水平。只有当教师的对教学前和教学后这两种水平的差距做到心中有数时,才能有效地优化教学内容,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合理选择学习方式,预设弹性教学路径,才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为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提供用力的保障。

二、思考之二:如何创造性地优化教学内容

对学情有充分的了解后,我们会发现教材上的内容和我们学生的现状有一定的出入,有的是起点太低,有的是内容连贯性不够,有的地域特点不明显,还有的和时代不接轨了,根据这样的一个情况我们要创造性地优化教学内容。

(一)扩充教材。《新课标》指出: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知道一个结果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的探索与体验。新课程教材中许多情境图与例题都蕴含着这一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但因受篇幅限制也仅仅是提供了基本线索而已,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扩充,以便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探索中实现有效建构。如:在“商不变规律的简算”中教材例题只呈现了750?0。而商不变规律的简算内容除了被除数和除数末尾0个数相同外,还应有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0个数不同的;去0简算后留有余数的;把除数25、125、50转化为整百、整千的简算。而且后三者的思维难度更高。因此在教学设计时需扩充9600?0、630 ?0、8000?25,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不断的变化中走向深入。

(二)更换题材。新课程教材为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所选的题材都是学生听过、见过或经历过的事物。但部分题材并不适合学生,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方便,这就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选择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题材组织教学。如北师大版第四册教材第29页是借助数小正方体认识计数单位“千”与“万”,认识万以内的数,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找到这么多的小正方体做教具绝非易事。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把小正方体替换成人民币为题材,这样既便于准备,又便于操作,而且学生非常的感兴趣,同样能达到教材所期望的教学效果。

(三)整合内容。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让教学更适合学生知识的链接、衍生,老师要勇于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裁剪与组合,使全体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如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前,我调查发现班里大部分学生都能计算,但方法多而杂,计算速度极不均衡,与要达到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而学生则认为自己已经会做了。根据教材按部就班进行教学,肯定激不起学生学习热情,于是我把本单元的8课时教学内容整合为5课时。第一课时:重在让学生自主探究“20以内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算法呈现多样化。第二课时:优化算法,学习讨论“凑十法”(或破十法),感悟它的优越性,并能用它较快较准确地进行计算。第三、四课时:巩固20以内进位加法(或退位减法),分层次练习。第五课时:归类练习,查漏补缺。实践证明这样的整合是行之有效的,使学生实现了从会一种算法到会多种算法,从算法的随意性到算法的择优性。学生学得开心,没有重复感。

三、思考之三:如何精心设计学习方式

新课标提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倡导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发现与提炼数学材料,教学设计中以合适的方式、合适的时机为学生提供从事操作、探究、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的机会。为充分发挥动手操作的功效,提高自主探究的质量、提升合作交流的效益,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做到:

(一)按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合理选择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马芯兰老师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因此我们在设计时要让静态数学知识的学习活动化,特别是“空间与图形”板块内容,以及第一学段的学习要多为学生预设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动手中创新、活动中体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设计第一册的“1~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时,每堂课都让学生用学具数一数,摆一摆,既能极好地理解1~10各数的意义,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又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对于那些后续性的知识,学生已有丰富生活经验的起始知识,则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利用旧知自主探索。如设计“多位数加减法、乘除法”“小数加减法”“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等教学时,都可以采用先尝试、后交流、再总结的形式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主探索、主动建构,实现知识与方法的顺利迁移。这样既能让学生乐学、爱学,又能轻松达成教学目标,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学习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互动过程,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完成知识建构,促进学生共同发展。因此在教学重难点处,知识易混淆处,探究与归纳概念、公式、规律的过程中,学生的见解产生分歧时,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时都可以采用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展开教学。

(二)根据学情预设有效的学习方式

追求实效是教学设计永恒不变的主题。学习方式在什么时候使用,怎样使用,都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精心预设,才能真正发挥效益。问题或主活动的预设要能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又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并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其次还要对合作探究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加以预测,为它们预设好通道,预留足时间。在设计学习方式时,还可以把全班教学、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等学习方式整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不同学习方式的效益。

四、思考之四:如何构建利于学生“学”的教学设计

以往教师往往对自己如何“教”进行精雕细琢的设计,“以学为本”环境下教师还应多多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既能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又利于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我们提出了“板块式、非线性”的教学设计模式,效果颇佳。板块式、非线型的教学设计重在全程大环节的关联策划,把教学中每一个环节都设计为一个可随时移动的板块,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随机呈现相应的教学板块,同时在每一板块中又预设多个方案,为课堂中可能出现的“节外生枝”预设好通道。

下面试以 “20以内数的复习”一课为例加以阐述,“20以内数的复习”所涉及的五个知识点内容设置成五个板块,每个板块的下面一般又预设了学生能顺利生成的教学方案及生成有困难时的教学构思。

上述的复习环节5个板块每个板块预设了“顺利”“受阻”的两个方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特定表现,作教学流程的随机调整,实行板块式移动,进行“粗框架”教学。而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随时都可能出现脱离教师教学设想之外的“意外事件”。作为教师不但要有处理“意外事件”的经验和机智,更要“藏”有对付“意外事件”的策略――多样化的教学路径。本案例所构建的教学路径有两种:(1)如果学生自己能主动构建知识网络,较好地再现所学知识,该怎样施教(即方案一);(2)如果学生不能主动构建知识网络,再现知识有困难或有盲点,老师又该如何引导(即方案二)。多途径非线型的教学设计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性、直线性的教学路径,为课堂的有效动态生成提供了可能。

新授课中教学设计的弹性化、可调整性则主要体现在“探究新知”“拓展应用”板块。教师根据学情的分析,教材的解读,要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可能会出现什么状况有充分的估计,并预设出与之相匹配的方案。如:当学生的思维与预设同步时应如何进一步深入;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该如何点拨;当学生的反应与预设完全相左时又该如何引导或怎样调整自己的思路等等。粗线条、多路径的块状弹性结构,为课堂的动态生成提供了更大的灵动空间与弹性余地,给学生的探究空间、体验途径、感悟深度提供了更为宽阔的平台。

五、思考之五:加强课后反思,提高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不应仅仅停留在课前的规划与预设上,还应在课后进行不断地反思与完善。教师可以用教学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并站在理论的高度加以分析与阐述,长此以往,教师的设计能力定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一)从设计理念层面进行反思

设计理念是教学设计的灵魂与精髓,可谓是有怎样的理念就会设计出怎样的课堂。因此,我们上完一堂课首先应站在设计理念的层面反思:本教学设计运用了哪些先进的教学理念?是通过什么形式得以体现,是否合理有效?还需作哪一些更新或补充?如《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片段练习设计:1.基本练习:先说说下列算式的运算顺序,再计算。(1)8.4+3.5-2.7;(2)8.4+(3.5-2.7);(3)8.4-(3.5+2.7);(4)8.4-3.5+2.7。2.综合练习(略)课堂上学生虽然说对也做对了,但做得索然无味。课后我陷入了深思:新课标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富有挑战性的,内容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此题可以如何运用这一理念改变现状呢?经过一番琢磨后我设计如下:(1)你能用8.4 , 3.5 , 2.7 , + , - ,()编写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式子吗?(2)教师有选择板书。(3)说说运算顺序。(4)看谁算得快。结果这一小小的改动,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学生情绪高涨,学得非常开心。

(二)从实际效果层面进行反思

反思的内容主要包括:原先的设想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在课堂教学中哪些环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环节没有?是什么原因?有什么困惑?成功在哪里?不足在哪里?怎样改进才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能力的发展?例如:可以总结设计中的精彩之处,积累经验,不断提升;可以采撷学生思维的“火花”,对原教学设计进行不断地补充与完善;还可以查找不足,分析对策,对原来的整个教学设计或某一环节进行二度设计,使其更具科学性、合理性,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能力的发展。

(三)类推到后续教学进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