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中小学体育论文

时间:2023-05-05 08:47:58

导语:在中小学体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小学体育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课堂问题行为;德育教育;成因;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23-02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差距很大。这些学生在初中的时候学习行为习惯就不好,很多学生厌学甚至逃学。造成进入中职后学习困难,很多地方的中等职业学校开始成为学生问题行为的高发区,很多中职学生因为在课堂上高发的问题行为,因而被称为“学困生”。调查发现,这些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是不喜欢上体育课,在体育课中,很多学生注意力不能集中;随意讲话、玩手机、瞎溜达、吃零食、装病等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状况极大的伤害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同时也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一、体育课教学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成因分析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那些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教学秩序,甚至干扰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的有害行为。中职校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大致表现有以下几种情况:(1)注意力不集中。(2)反抗行为:不遵守课堂纪律,在运动过程中故意不遵守课堂纪律。(3)攻击行为:上课时损坏器材、抢夺其他同学的器材,和其他同学发生争吵甚至会发生打架现象。(4)其他惰性心理。(5)性格内向。(6)学生体育认知能力差,进取动机差,意志品质薄弱。

在体育活动中,表现为意志薄弱,例如:在中长跑考核中,缺乏那种咬牙坚持跑完全程的坚忍不拔的毅力,明显的表现出怕苦怕累的惰性心理。

二、体育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

1.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在教学中采用强而有力的思想教育措施,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启发他们自觉积极地进行练习,才能使学生学得紧张而有序,练得生动而活泼。

2.挖掘新颖的体育教材内容。在整个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所达到的德育教育效果也各不相同,归纳起来有下面几点:田径运动项目能成就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的意志,在集体活动中的篮球、排球、足球等能提高学生遵守纪律和培养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同时能提高其机智灵敏的应变能力;一些体操或团体操项目,培养学生勇敢、沉着、机智、果断和自控能力。各种游戏能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些传统的体育项目能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使其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把这些教学内容贯穿在日常的教学中,显得教学不空洞。在体育、卫生基础知识教学中,设计能激发学生体质潜能的教育内容。通过体育比赛,对学生进行诚实、公正、积极进取的教育。针对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教师如何在体育课教学中积极挖掘新颖的、适合学生特点的教材内容,是减少问题的有效措施。

3.加强体育课教学管理。要建立体育教学课堂常规,要严密课堂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习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组织而迅速地调动队伍,可以培养学生动作整齐、敏捷和遵守纪律,形成集体协同的习惯;在组织学生学习时,充分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用榜样的力量来强化全班学风的形成;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倡导互助互学的学风,提倡认真观摩、获取别人的优点,并热情帮助其他同学,使其技术不断提高;在体育能力测试中,防止作弊行为发生,培养学生诚实务实的作风。

4.事先预防,考虑周全。研究学生,分析高中学生的年龄、性别特征,确定高中体育课堂的基本的行为标准。研究教材教法,认真备好课。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的投入到体育训练中去,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让所有学生都积极的行动起来。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训练时间和表现机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运动需求,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满足学生对体育学习的需求。同时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科学的安排好练习场地,不让班级间在练习间相互干扰。尤其是上器械课,我们更应该认真作好教学前的准备,特别是保护措施的实施与运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让所有学生在体育课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师应该增强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威信。

三、体育课堂问题行为的解决方法

首先要在课堂中要多鼓励和强化良好行为,以好的榜样来控制问题行为。选择有效的方法,及时终止问题行为,可以采用爱心关注、语言暗示、行文示范、故意不管等方法,来遏制问题行为的发生。例如:在给高二学生上支撑跳跃课时,有个同学却偷偷在另一个横箱上自己做起练习来,于是就让这个学生来做动作演示示范,然后加以反面教育。指出这种在没有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下,不能擅自练习,防止出现意外情况,这不仅制止了问题行为的发生,也满足了这个同学的表现欲望,因而他非常愿意接受老师的批评。当然教师在采用终止问题行为方法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性别和个性差异等因素,如,对女生来说适宜采用爱心关注和语言暗示。

其次体育课堂问题行为需要多方合作。教师应主动和学生多交流与沟通,对问题行为的矫正,不仅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同时还需要延伸到课外。加强耐挫能力的训练是纠正体育课堂中的问题行为的有效方法。学生的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它在其他课堂上同样也会出现,需要我们所有老师共同关注。

对教师而言,随着社会各种潮流的冲击,学生的很多行为和思想是很前卫的,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对课堂中的问题要有预见性和策略性,这就对我们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对教学管理工作的全新挑战,需要我们广大体育教师不断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2).

第2篇

一、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

(一)目前随着国家奋斗的目标是“普及大学”,很多高校都对招生制度进行了改进,扩招已经普遍存在于中等职业学校里面,对于扩招过后的学生人数与现在学校的实际承载力,根本就不成比例,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由于人数的增加,使得学校的教学器材的耗损量大,需求量也偏大,并且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就不是单纯的体育教学,他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宽阔的知识面就迫切需要一个好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维护,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好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对于体育教学的作用,同时面对我国现在中等职业学校日益剧增的人数,但是学校却没有足够的经费来对其进行改善,体育器材和教学场地的不足对于体育教学来讲是一种阻碍,加之师资力量方面产生的可限制性等都应该得到中等职业学校的上级各个部门的领导以及体育教学的主要担任教师的重视,并且及时的针对这些体育器材和教学场地的不足进行解决和改善,大力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二)在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这一工作任务上面大都是聘用的一些年龄稍微偏大的退休老师,他们由于年龄稍大,具备的记忆力和一些管理知识上面的能力稍加偏弱,并且他们都是根据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进行体育教育教学管理,方法比较陈旧,没有创新力,经常出现混乱的情况,给学校体育教学带来麻烦。加之没有一定的完善的制度来约束学生和老师的相关规定,就致使体育教育教学管理出现很多麻烦。

二、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管理呈现的问题

(一)体育教育教学管理呈现的不完善的管理制度

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学校的管理制度和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变化,并且也不断的的引进和采用了对于在体育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创新的、先进的管理思想,并且现在我国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与以前相比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还是稍微保留了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约束,在整个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对于最终目地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也没有完善的符合要求的用来维护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法律法规可供中等职业学校参考,使得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整个管理过程没有科学性、依据性等,很多时候的管理有点不切实际,管理内容含有很高的水份,很多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员在制定自己既定管理目标的过程中,更偏重于教师的实际教学过程,却忽视体育教育教学管理在体育有效教学的重要性。现在的缺乏目标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加之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来进行约束和依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严重的制约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发展

(二)陈旧的管理理念

针对现在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特点可知能够拥有两性的管理方式是更佳的管理方式,即为科学性以及实效性,但是在现在很多学校实施的管理理念是迂腐陈旧的,很多都是以前的有管理经验的工作着根据经验在做事,根本就没有一定的理论依据,这些陈旧的管理理念,从定性这方面去分析和研究就会发现它的管理理念上面来看似乎已经落到实处,但是从定量这方面来看就可以看出这些实际上是存在着很多不足的,不过怎么把体育的目标真正完善呢?这就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研究,现在的每所学校都在研究体育的创新和改进,包括教学设备上的改进、教学方法上的创兴、从学生的心理因素出发等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专业技术培养再到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的爱好,这些能改进和创新的地方在每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都进行了整顿,但是这都是一些非常虚空的措施,没有真正的将其落到实处的管理理念和机制,并且现在很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度不够明确,只是空有目标没有实际的举措,这些方方面面的因素都严重的制约和影响着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发展道路。

(三)缺乏足够的经费

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而在现实工作中,由于场地、设备、教师的水平等条件所限制,就不能让场地的器材得到大力改善和创新,但是学生的好奇心是很强的,倘若一周、半个月乃至一个月都不对体育活动器材进行创新与更换的话,学生就会觉得无趣、乏味、没有新鲜感等而厌倦上体育课,致使陈旧的体育教学器材不能激发起学生的活力,加之现在高校的大量扩招、致使对器材的需求量大大的提高,并且破坏率也提升了一个深得层次,这些都需要学校的大力投资和进行扩建来满足现在学生的需求以及让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能够更好的开展,学校在体育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经费不足是现在对体育教育教学管理最关键也是影响力最大的因素。

(四)没有健全学校平衡发展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体系

在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中除了管理学生使用的体育课堂器材之外,还要管理学生的相关体育成绩,并且做到从一个现代计算机网络体系里面能够简单明了的看出学生的学习和考核情况,并且能够让学生能够及时的获得自己的体育信息的网络体系,建立校园网络子系统,并且在这个子系统里面也要涉及到关于学校的操场建筑用地面积等,并且能够对体育课堂上的一些体育器械和设备的进入和借出进行一系列的综合分析,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人数偏多,这些方面都让你故意出现混乱,有一个明确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网络体系将学生的体育方面的信息都能够分析体现在以下图例:

三、促进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措施

(一)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应该强化制度管理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了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与以前相比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还是稍微保留了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约束,在整个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对于最终目地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也没有完善的符合要求的用来维护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法律法规,由此可见,制定一个完善的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对现在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而言是亟待解决的因素之一,而这个用来约束和限制制度管理的内容就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即教师的薪金福利、课堂行为准则、日常行为准则以及一些活动准则等,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领队的条约和准则,教师在一些公共健身所、场地(游泳馆、羽毛球场等)对学生的管理和要求准则等。这些都用来约束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对体育教育教学管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学校存放体育器材的地方,更要有秩有序的对体育器材进行编号规划,对学生实施相应的借还规定,让这些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避免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管理者之间、学生与管理者之间存在不必要的麻烦和矛盾。

(二)提升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工作人员的能力

体育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管理工作的好坏,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分析,即组织、创新、信息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其它一些思索和决定决策的能力,具备这些能力的人都要具备充足的管理技能、和一定的管理能力,还要针对实际情况、实际问题及时的做出解决措施和创新方案,能够用于挑战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能够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系统以方便将一些数据和分析列成库,还要有一定的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当产生一些矛盾时,能够及时的解决,并且能够与学校的体育老师以及学生建立一种和谐共处的关系,有什么信息和方法一定要及时的和学校的上级部门领导反映和沟通,得到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以及学生对管理工作的大力扶持。

(三)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有关人群的民主管理思想

首先要让学校的有关上级领导自身的民主意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其次就是要加强学校的学生以及老师等的民主意识,担任体育工作的管理人员在鼓励其他人拥有民主意识的同时更应该让自己的民主意识更高一些,当管理方面出现了某种问题时,管理员势必会采纳或者制定一些解决的措施和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这个方案不能够由管理员自己定妥,而是应该由多方领导以及相关人员的协商之后才能实施其计划,通过这种多方协调、共同商讨的解决办法可以让大众意识到这不只是一个空有其名的制度,都是按照大众的实际需求来制定和完善的制度,对大众自身的利益是有益无害,对于一些奖罚制度、优秀人员评定等就务必要通过各个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完成质量和程度以及所做的贡献来定妥。

鼓励大众参与到体育教育教学管理的思想意识中来,鼓励各部门人员和各领导将自己的特长全部展现出来,在这大胆穿心和改进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些小差错和小隔阂,但是务必要尽快将其解决,避免出现拖泥带水的情况。对于上级领导则要加强对管理者以及学生的各种检查和监督工作,下级在岗的各个工作人员就应该按照制定的规则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做好份内的工作,这种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制度都能够解决当前管理问题,让各个上级部门的整体以及综合效益都能够大大的提高。

(四)利用评价管理制度

在体育教育教学管理当中,可以制定相应的评价管理制度,在这些制度里面,众人可以通过对相关的领导和老师进行评价等,并以此来进行选优评先等活动,这样来提高众人的管理意识,利用他们自身具有的荣辱感,来增强他们的竞争力等,并且对他们平时的有关体育方面的运动考核,比如,每天要求做的眼保健操、与每天需要做的晨跑以及有否参与一至三次大型运动等这些都可以来对相关的人与物进行评价,通过众人的评价对管理者而言还可以进行对相关的有能力有素质的人进行选拔和使用,让这些有能力却没有地方实践的人能够更大的发挥自己的才能。

(五)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

在现在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中,虽然与以前相比,管理模式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是还是没能最终的彻底摆脱过去的那些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使得学校的教学模式陈旧,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反而时常出现错误和带来麻烦,这就迫切需要一个具有创新化、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来进行现在多样化的体育教育教学管理,在管理过程中不能一味的沿袭着某一种管理制度不变,要积极的采纳和吸收其他中等职业学校的各种创新的管理模式一次来提高自己的管理质量,提高竞争力,及时的对众人的评价进行总结,并适当的进行奖惩赏罚,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到老师以及领导对待工作的态度,在学校也要鼓励老师除了学校的体育外,还加入到社会的体育中去,对于其做出的卓越贡献将也会被看成是学校的体育贡献一样的价值,不会轻视或者重视哪一种体育成绩的价值。

(六)解决处理好学校的内部人员关系

要想更好的进行体育教育教学管理,首先就是要有一个很好的内部关系,从古至今都是一个道理,要是自己的内部关系都是一团糟的话体育教育教学管理是无法得到很好的实施的,在学校的评优选先的工作中,总是会有一部分人忧一部分人喜的,但是这有可能会大大的影响学校的教职员工以及其他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处理选优评先这些比较敏感的事情上,就可以依靠众人的目光,集体对其进行评论,避免关系的不和谐,另外对于领导和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更应该处理妥当,避免领导有事的善意批评和员工之间的工作完成情况产生矛盾等,另外学校还应该大力的注重老中青年三者的相互协调、相互结合。这样才能在解决和谐内部关系的同时又有效的进行体育教育教学管理。

(七)建立完善的校园网络功能原理

在校园里面建立起一定的网络体系,使得这个程序在学校的相关用户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务必选择一定的网络进行安装、另外两种分别为工作站安装以及单机安装等,在这基础上让改系统能够存在着通用性,在进行电脑程序的单机安装过程中,就务必要在计算机的系统中建立校园内的本地数据库系统SQLServer7.0。在进行计算机的网络体系安装过程中,就务必要在服务器端安装一定的数据库系统,对于数据库出现的各种系统上的一系列操作过程就非常简单和方便了,只要控制和调整服务器端远程相关信息就好,在中等职业学校进行相关的校园内网络实现的基本原理图就依据如下所示:

第3篇

研究与实践证明,体育游戏教学“对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有积极的作用,通过体育游戏教学还能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和作风”。

1.1有利于巩固提高小学生的基本技能

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了其注意力不能长时问集中,兴奋性和灵活性较强。因此,在体育课的复习技术教学中,采用游戏形式对学生已掌握的动作技术进行演练有助于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那些比较重要、需要经过反复练习,而又很单调的基本动作变得妙趣横生。当然,这必须在学生的动作技术达到了自动化阶段以后方可进行。否则,过早地运用游戏,不但不能巩固技术,反而容易破坏正确的技术动作。

2.2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就是以需要和兴趣为首要条件的,他们对有兴趣、有感彩的内容会主动去追寻和掌握。体育游戏活动中的趣味性、探索性能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可以影响他们对渗透在游戏中的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从而引导小学生向认识兴趣态度转化,认识兴趣又可引起学习兴趣和需要,两者在游戏活动中互相促进、相互发展与提高。

2.3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体育游戏形式多样,富于变化。单就短跑训练而言,就有迎面接力跑、换物赛跑、十字接力赛等形式。但即使是一个很有趣的游戏,如果只是机械地重复,时间久了学生也会感到厌倦。因此,在教学中可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让学生参与编创一些游戏环节,如五十米快跑,过去就是一味强调练习次数,时间长了,学生觉得又累又讨厌。在教学中学生们提出利用游戏和竞赛的方法,分成四组。进行追逐跑、接力跑,以及利用体操棒或实心球进行跨步跑。由于游戏中有学生的创造,就更能提高学生的速度和步幅,激发起他们参与的欲望,这时教师再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充分的肯定,就能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消极变为积极,由平淡变为突出。这样的游戏丰富了课堂的内涵,既陶冶了情操,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2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创编方式及如何选取

2.1游戏在教学中的创编方式

创编在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小学体育游戏创新的突破口。笔者在执教实验中摸索出一条成功的经验,就是在创编游戏时,注入思想内容,实施德育渗透,使游戏更具有生命力,能为我所用,为学生所欢迎。

2.1.1描述式。

将国家重要时事,有纪念意义、教育意义的事件,作为思想内容,注入游戏之中,使游戏主题鲜明,意义深远。教学中通过描述事件过程,构思动人场景,以游戏的方式表现出来,容易收到好的效果。如《抗洪抢险》的游戏,把洪湖军民抗洪抢险中的堵管漏、筑坝堤、人墙防浪、抢运物资的动人情景,以游戏的形式搬进体育课堂,学生热情奔放,全身心投入游戏之中,好似亲临抗洪抢险第一线,受到了教育,振奋了精神。

2.2.2引导式。

结合实际,拓宽思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游戏的思想教育内容与发展着的形势结合起来,使思想教育有了新的亮点。如《春播秋收》的游戏,原本就有思想教育的因素,如果教师结合市场经济,一步一步地进行引导:通过劳动获得丰收,说明劳动是光荣的,但是,要珍惜劳动成果,丰收的果实要颗粒归仓,还要运到市场上去出售。这样,使游戏有了新发展,不仅调动了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思想教育也增色不少。

2.2.3悬念式。

设计思想教育的内容,通过游戏引发悬念,最后解开谜团,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如《寻宝》的游戏,把常见障碍接力游戏,注入思想内容,为了寻宝,学生团结一致,积极奔跑,越过障碍,到底寻到什么宝?留下了悬念,学生急切地等待教师亮宝的急不可耐的心态。当亮出的宝是四条鼓励学生“不畏艰难,奋力向上”的宣传标语时,全体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表示领悟了思想教育的内涵,这样的悬念式,使游戏更精彩,更具生命力。

2.2如何在教学中的选取游戏

在游戏创编后,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进行游戏选取,要以符合教学任务、符合教育对象、符合趣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进行游戏选取。

2.2.1符合学生课堂任务。

学校体育教学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爱好。因此,体育游戏的选择必须要根据课的任务来确定。小学一、二年级水平一的教学内容应选择一些小朋友喜闻乐见的跳皮筋、踢毽子、呼啦圈等游戏项目,以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一种兴趣为目的。小学二、四年级水平二、五、六年级水平三的教学内容可选择一些小球类作为游戏内容,以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和综合活动能力为日的。男孩喜欢那些对抗性力量、速度都比较强的游戏,而女孩肌肉组织比男孩发育差,腿比较短,而且步幅也小。因此,在力量、速度扩张和快速运动的游戏中,女孩可以比男孩降低要求。如果选择一些带有平衡动作、协调性较强的体育游戏则能引起女孩子的喜欢。

2.2.2根据教学对象选择游戏内容。

在教学中,同一个游戏在不同年级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十字接力跑”这个游戏就不宜在小学低年级做,因为传接棒和弯道跑技术学生没有学过,做起来困难就很大。再如“推小车”这个游戏趣味性很强,但在低年级也不宜做,因为低年级的小学生臂力支撑能力很差,做起来很不安全。“黄河——长江”这个游戏在小学三年级教材中已经出现,但在高年级也可以进行,该游戏虽然有跑,但主要是练习反应能力,在跑的距离上就要对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在低年级根据儿童爱模仿、上进心、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应选择一些动作简单易学、运动量小、规则简单的游戏,满足他们的运动需要,发展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的优良品质,如“老鹰抓小鸡”、“青蛙过河”、“过独木桥”等。在高年级可以选择一些难度和运动量较大,技术性较强,规则较复杂和竞争较激烈的游戏,如“障碍接力赛”、“拔河比赛”等。

2.2.3应注意趣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游戏选材是组织游戏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既要能反映游戏的具体活动内容,又要有锻炼身体的价值;既要考虑到趣味性,又要考虑到思想性,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利于提高游戏教学的育人效果。趣味性是体育游戏的本质特征之一,如果没有趣味性,就等于失去了游戏的特性,也就不能吸引学生。要使学生在情趣盎然中身体得到锻炼、情操得到陶冶、智力得到发展,这就是体育游戏的特殊功能。因此,在游戏选材时应把兴趣作为直接推动主动学习和锻炼的内在动力,使它成为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但不可单纯追求趣味性,而抛弃游戏的思想性和教育功能,应该始终坚持以学校体育目的任务为准则,把游戏作为体育教学育人的积极手段,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既自觉地锻炼身体,又从中得到良好品质的教育。

3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3.1游戏中教师语言要凝练幽默

教师在游戏中语言的凝练幽默不仅能使学生易懂,而且还能为游戏增添欢乐气氛,调节游戏节奏,带来和谐的师生互动氛围。在教学前期准备中,笔者时常把教材内容编写成“儿歌”、“顺口溜”、“谜语”等形式,通过以凝练幽默的语言把教材内容简易化,达到教师高效教学,学生易学易懂的目的。如笔者在执教《前滚翻》时,以谜语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游戏技能:两手用力撑,团身如球滚,展体似鹰翔。谜语一出,学生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兴致盎然地参与教学当中。又如在广播操《雏鹰起飞》中的预备节,其动作要领要求学生右脚后退一步,两臂下举……。笔者把整套动作以儿歌的形式进行编绘:鹅鹅鹅,池塘歌,昂起头来把水游,低下头,水中憩,伸翅膀,摆尾巴,展展翅膀变朵花,缓缓放下要回家”。通过这样的语言编排儿歌形式,使学生明白掌握了广播操动作要领,激发了学生兴趣,活跃了款金额唐气氛,达到了寓教于学的目的。

3.2把现实生活场景运用于游戏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现实生活场景不仅能使游戏更具趣味性,而且这样别具一格的游戏设计还能使学生融入生活角色,在角色中体味游戏带来的欢乐。如笔者创设游戏《小明的周末》中,创设生活情境,把“去超市选取给爷爷奶奶的礼品”“乘坐交通工具到爷爷奶奶家”“在爷爷奶奶家与小猫咪玩”等生活场景联系在一起,让学生都去当“小明”,看看他们在超市中选的礼物有何不同,都乘坐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在爷爷奶奶家小小猫咪怎么玩,等等。这样的教学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以游戏效果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3.3教学倡导一种游戏多种玩法

小学生往往存在“喜新厌旧”看待事物的特点,就算是一种新奇的游戏,在多次玩后都会产生“厌烦”情绪。因此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根据其可塑性,对事物有新鲜感,教师可以把一个游戏创设出多种玩法来平衡学生心理,保持学生好奇心、积极参与性。如笔者在执教《长江,黄河》这个游戏,原始方法就是学生面对面站两排,一排名为“长江”,一排名为“黄河”,当教师喊“长江”时,则“黄河追长江”反之亦然。然后笔者在执教过程中,通过改编,把《长江、黄河》演变为另外两种玩法:一是受“长江”、“黄河”特点影响,根据“长江”源远流长,“黄河”气势宏博特点,把男生归于“黄河”、女生归于“长江”,黄河追长江需要追两次才算成功,长江追黄河时,把黄河限定在一定狭隘比例范围内;二是根据长江黄河源自青藏高原,以“天上来”这个词语融入游戏当中,当教师喊“天上来”时,长江与黄河身份互换,互换追逐。

3.4在教学中发动学生参与编排

新课程一直倡导“学生使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编排体育游戏时应让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根据自身特点选取某些有建设性的意见融于游戏之中。例如笔者在编排《老鹰捉小鸡》游戏时,多数学生认为“小鸡”数量太多,当游戏时,后面的小鸡融于摔倒,因此根据他们意见要对这个游戏进行改编。方案一:在地上规划一定区域作为老鹰的家,分出一部分学生作为老鹰幼崽,让他们训练捉鸡,这部分同学手拿呼啦圈,对小鸡进行“甩套”,其余学生扮作小鸡,从中选取两人作为“鸡爸爸”和“鸡妈妈”分别对其余学生进行带领。方案二:把所有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选取一位老鹰,4-5位当小鸡,其余同学当“母鸡”,母鸡手拉手形成一个圈,小鸡在圈中,游戏开始时老鹰在圈外,并想尽办法捉拿小鸡;游戏过程中,老鹰可以钻入圈中对小鸡进行捉拿,但不可强制分开“母鸡”拉连的手,小鸡可以出圈,但不可以离开圈外两米,游戏结束后,角色可以互换。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问题设计 想象力

提问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在“启发式”教学中,它是沟通教师、教材和学生三者之间的桥梁和媒介。只有精心设计,提问才有实用价值。要想做到有效提问,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吃透”教材,层层深入

教师只有吃透教材才能确立教学目标、把握主攻方向,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站在整体的高度设计出一组系统化的提问,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例如我在讲《卢沟桥的狮子》中设计的一组问题是:1.北京有句歇后语的内容说的是什么?说出了它的什么特点?2.这座桥建于什么时候?它的结构是怎样的?它的长度是多少?这两组问题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和熟悉课文内容,对课文进行初步感知。3.这座桥上的狮子除了多之外,还有什么特点?作者写这一特点时共用了几个句子?使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这个问题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总结概括能力。4.试着使用这两种修辞手法说几个句子,记住一点,要抓住特点。这个问题重在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5.这座桥为什么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你怎么评价和它相关的历史事件?这个问题是在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和分析评价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设计,使学生在知识、语言、情感、思维等方面都产生了整体的效果。

二、“吃透”学生,面向全体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吃透学生是指尊重学生的认知状态和认知过程,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去教学,让学生在现有认知状态下深化、提升,引导学生于无疑处生疑,在学生现有认知水平情况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认知,给学生以思维的引导。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形成的学习障碍设计问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摸准学生的心理与思维障碍,在出现障碍的地方设置适当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可引爆学生思维,启动内驱力,激活学生的探究热情。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因为看谁的手举得高、举得多,或谁坐得端正、谁在走神而进行奖励性或惩罚性的提问。提问的目的必须明确,针对哪些学生该提什么样的问题、可以提什么样的问题、他能回答什么问题以及掌握到什么程度,心里都要非常清楚。例如上文中的《卢沟桥的狮子》:1.北京有句歇后语的内容说的是什么?说出了它的什么特点?2.这座桥的建于什么时候?它的结构式怎样的?它的长度是多少?这两组问题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和熟悉课文内容,对课文进行初步感知。可以对一些学习有困难、表达有困难的学生提问。也许叫起来发言的学生还是支支吾吾的,往往只能说上一点点,然后针对这些学生存在的问题,让成绩中等的学生及时“纠错”补充。3.这座桥上的狮子除了多之外,还有什么特点?作者写这一特点时共用了几个句子?使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这个问题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总结概括能力。4.试着使用这两种修辞手法说几个句子,记住一点,要抓住特点。这个问题重在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这两个问题的提问要从中等生开始,再逐层请中上等学生补充。在课堂中应经常追问:“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和他不一样的请举手。”……这样面向全体,各有侧重,使得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不同程度地在知识、能力、情感等各个方面都有所收获。

三、问题开放,想象丰富

第5篇

一、整体教学的全面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能否贯彻全面性原则,是检验教师的教学思想是否端正的分水岭。所谓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全面性,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面向全体学生。语文课堂教学要保证好、中、差三类学生都能受到很好的教育,都能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使他们各自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习得、有所提高、有所发展。要克服过去“尖子”教学与“英才”教学的片面性和单一性做法的影响。

2.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发展。语文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与全面提高素质不能以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顾学生兴趣特长、压抑学生创造个性为代价,而必须在整体培养和全面提高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差异“资源”,对学生实施优势教育。

3.学生个体全面素质的提高。全面性是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教育,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努力克服以分数为唯一目标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要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长期效益,对他们终身负责,实施整体培养。

二、整体教学的相关性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互相联系的。以重点训练项目为核心的整体教学也是这样,它与各类课文、非重点训练项目及其它语文基本功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1.处理好重点训练项目与讲读课文的关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方法的习得、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表达能力的形成,都以讲读课文为主要凭借,它起着范例、引路的作用。

2.处理好重点训练项目与非重点训练项目的关系。重点训练项目的是动态的、变化的,在这个单元是重点,到下一单元就可能转化为非重点项目。

3.处理好重点训练项目与其他语文基本功的关系。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必须以字词句段篇训练为基础。阅读教学训练的内容是训练语言,即训练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能力。

4.处理好课内外的关系。教育研究表明:语文教学单靠课内传达信息是很不够的,难以高速度、高效率地提高语文水平。进行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要从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上来达成重点训练项目的目标,并且有效地促进学生品格修养、认识能力、情感意志、阅读习惯等良好素质的整体发展。

三、整体教学的层次性

重点训练项目的目标达成,除了具有相关性,还具有层次性的特点。一个重点训练项目,需要经过三个教学层次方能告一段落。

1.层次是训练方法的指导。如前所提,这个任务责无旁贷地要落在讲读课文的“肩上”。讲读课文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与把握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方法。

2.层次是运用与巩固。阅读课文是由讲读向独立阅读过渡的凭借,它与讲读课文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阅读课文主要是为了复习、巩固和运用在讲读课文的教学中学到的知识和阅读方法,并通过训练转化为技能,它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练习在讲读课上学到的有关重点训练项目的知识。

3.层次是总结与提高,将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读写例话”是介绍读写方面的知识短文,它的任务是介绍本组教材的读写知识点,即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这是自学内容,应放手让学生自学。先让学生阅读“知识短文”,将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而后让学生独立进行阅读或写作训练的实践。

四、整体教学的探索性

1.探索整体教学如何落实重点训练项目和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语言、认识能力及发掘教材内部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爱学,注重教师自身的情感表现,使学生乐学。

2.探索如何减少课堂时间损耗,保持适当的知识量、思维量、练习量和教育量,增加信息输出的有效性,改革课堂结构,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提高学生的接受率。

3.探索如何优化教学手段,广泛使用电化教学以增强直观性,提高学生储存记忆的速度、长度和容量。

4.探索如何突破单一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与不同课型、不同学段、不同学生特点相适应的不同的教学方法,积极推广目标教学和分层教学,谋求多模式、多层次、多渠道的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5.探索如何加强教学活动流程的管理,实现教法与学法的转化、主导与主体的转换,以及变对差生滞后补课为课前辅导。

总之,整体教学,是从讲读到阅读,再到“读写例话”,来完成某一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过程。它不仅为语文教学本身所需要,更重要的是学生理解与把握重点训练项目的一种普遍适用而科学的方法的客观需要。

参考文献

第6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学习也需要兴趣,很多学生由于缺乏学习体育的兴趣,在上体育课时经常见习。这对学生的体育素养的培养,对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培养都很不利。由于学习体育兴趣的缺乏,很多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不能准确到位、刻苦训练,专心致志,致使体育教学效果不佳。为解决这些教学难题,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展示体育课程资源,尤其是那些视频、图片资源,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学生体育运动中枢的活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之中,落实学生自主学习地位,为打造高效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提供保障。比如,在进行“各种方式的跳跃”的教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并腿跳跃折垫、侧向助跑几步连续跨越折垫、直线助跑几步起跳摸高等多种方式的跳跃。学生通过多媒体看到了这么多的跳跃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想亲自体验这些动作,有效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科学设计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方法,解决体育课堂教学的难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进行成功教育的金钥匙。我们知道,体育教学也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体育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很抽象,很多过程性知识学生难以理解,我们体育教师必须紧跟信息时展的步伐,研究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切入点,科学解决体育教学中的难题,降低体育教学难度,使学生轻松理解体育运动的本质内涵,从而在训练中能够得心应手,提高体育学习的有效性。比如,在进行“助跑跳远”“单手推实心球”的教学时,由于这些动作的连续性很强,每个动作之间的时间很短,教师的演示学生很难看清,利用多媒体播放教学视频,遇到连续性强的拍节进行暂停、慢放或回放等设置,给学生感悟、体会、讨论的时间,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降低教学难度,提高有效教学效果。

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启迪学生思维,提高体育教学的艺术性,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体育教师要培养学生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创新型人才。在日常体育活动课的教学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播放典型的视频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通过视频启迪学生创新,提高学生自主实践技能,同时有效提高体育教学的艺术性,综合体高体育教学效果。比如,在进行“跳绳”的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之后让学生交流跳绳方法,很多学生只能说出“臂交叉跳绳———向前摇绳臂交叉跳绳(并脚跳)和向后摇绳臂交叉跳绳(并脚跳)”的方式。这两种方式也是教材上设计的学习任务。其实跳绳的技巧很多,只是学生缺乏创新思维的启迪。教师抓住机会,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教师课前从网上下载的微课资源,通过学生的自我欣赏,了解了更多的跳法,如:臂交叉单腿跳、侧身位单腿跳、弯腰旋转单腿跳、臂前单手摇绳双腿跳等方式。学生在观看视频片段的过程中,不断发出赞叹之声,很多学生感觉十分惊讶,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这种教学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视频的启发和感悟下,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师再为学生搭建创新平台,让学生进行尝试训练,收到很好的训练效果。学生经过合作探索创新了很多跳法,有效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性,增加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实现了团队合作学习,综合体高体育教学效果。

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全面落实体育学科三维目标,综合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信息技术能够承载丰富的信息。教师应发挥信息技术的这一资源优势作用,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资源中筛选优质体育课程资源。这一举措,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体育知识的博大精深,体会体育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综合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比如,在进行“亚洲运动会”的教学时,教师在课前从网上下载亚洲运动会的开幕仪的视频,下载我国奥运健儿获得金牌时颁奖的视频,当五星红旗在亚运场上冉冉升起的那刻,学生深刻感悟到体育精神的深刻内涵。尤其是那些奥运会上中国健儿刘翔、李娜、姚明、王浩等人的出现,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学好体育的士气,以此激发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热情,培养学生爱国的情感,使学生备受鼓舞,全面落实教学目标,综合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五、结语

第7篇

高校体育教师的语言艺术具有多种特点,主要表现为教育性、启发性和鼓励性、规范性和准确性、逻辑性、针对性等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并掌握这些特点,综合运用,合理贯穿于教学中,用自己良好的语言、思想、行为、修为和职业道德精神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和激励学生,做到育人为本,育心为主,才能出色完成教学任务。

1.1、教育性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技术和技能,更应该要做到育人、育心。高校体育教师的语言教育性,要求教师文明用语,在讲解知识、教授技术与技能时要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不能空洞、庸俗和随意。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自身特点,深入简出、循循善诱指导学生,适时采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激励学生。课堂教学结束部分的评价要言简意赅、实事求是和客观公正,促使学生将自己课堂练习、业余锻炼和未来的终身体育充分的结合起来,养成终身体育习惯。

1.2、启发性和鼓励性

高校体育课教授的对象大基本是十八至二十岁的青少年,他们刚刚成年,在思想和行为上日趋成熟。作为高校体育教师的语言,应能够启发他们的潜力思维,启发式的培养他们的体育精神和终身体育习惯,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体育教材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激发他们克服困难的斗志,鼓励他们加强课余锻炼,促使他们形成浓厚的体育兴趣,养成终身体育意识。良好的体育技术动作的形成必须靠反复的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动作。对于复杂的技术动作,教师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进行讲解与示范,在讲解过程中需要教师不断启发和鼓励学生,指引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技术动作要领的方法,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对于体育技能较差的学生,他们怕别人笑话,信息不足,甚至有的消极面对;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的做动作,大胆的投入到学与练的过程中,尤其是语言上的鼓励,更直观,更能激发他们战胜困难的斗志。教师应该投入较多的时间帮助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鼓励性的言语,对于他(们)微小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适时的让全班同学鼓掌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战胜自卑心理,树立强大的自信心,更能够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起着积极性作用。

1.3、规范性和准确性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被学生效仿,起着师表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讲解和动作示范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会影响到学生课余锻炼和将来从事体育锻炼的效果。因此,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必须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规范与准确,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声音语言与肢体语言都必须做到规范与准确。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方言和一些粗俗的语言,比如,在学习动作时,描述到身体部位,不能把“手”说成“爪子”,“臀部”称为“屁股”,“腹部”称为“肚子”或者“肚皮”;在集合时,语言也要规范,横排应称为“列”,纵队称为“路”。有时候,语言看似差别不大,但是用语不当,就会导致迥然不同的教学效果。

2、语言艺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高校体育教师面对的是身体和思想相对成熟的青年群体,其语言对学生接受和掌握知识、培养运动技能、发展智力和心理调节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有着促进作用

2.1、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

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学生,应该采用不同的语言。在学习新内容时多应用鼓励语言,在复习阶段要多运用赞许语言和启发式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少用消极、批评语言,以免学生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校体育课面对的是相对比较成熟的群体,教师应该多跟学生交流沟通,鼓励他们参与到教学中,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从而会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他们就会自主的学习体育技能和技巧,进行课外体育锻炼,这样,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就会提高。

2.2、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促使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教学中,教师语言要严谨,态度要严肃而又和蔼,控制好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自觉主动的学习,从而让他们产生一种快乐的情感体验,振奋精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高校体育课堂可能是大学生人生中体育课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的语言艺术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在最后的“体育课阶段”的体育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对体育的浓厚兴趣,他们就会掌握一项甚至更多的体育项目,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结束语

第8篇

论文关键词:理想,体育,学校体育

 

多年的学校体育教学使我感到,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之下,体育教学在一些学校成为可有可无的“小课”或“花瓶”,有的学校甚至把达标等同于体育,使体育仅仅局限于达标训练,而体育的精神意义和体育的崇高境界却被淡化和遗忘了。这无疑使学校体育走进了死胡同。因此体育论文,有必要重新审视学校体育,呼吁理想的学校体育。

一、理想的学校体育应能体现“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这种精神,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不断地追求卓越,挑战自我,才能做出非凡的成就,才能拥有辉煌的人生。在体育教学中,鼓励学生向“更快、更高、更强”冲击,鼓励学生不断进取向上,在某种意义上比形成某些体育技能、获得某些体育成绩更重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二、理想的学校体育应注重磨炼学生的意志,养成坚韧不拔的品质。近些年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体育在现代教育中呈现萎缩状况。而由于独生子女的“独”体育论文,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经受挫折的能力以及果断、自控力、坚韧等良好的意志品质,难得有培养的氛围和机会,孩子从小被喂娇了、抱懒了、惯坏了,有的成了“胖墩”,有的成了“豆芽”,还有的成了“药罐子”等。这与时展对人的强健体魄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因此,唯有进行强有力的体育运动,让学生心智“苦”,筋骨“劳”,不断体验欢快与痛苦、成功与失败,其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信念才会得以养成,也才能承担起“天降大任”。学校体育必须承担起磨炼学生意志的使命与责任。

三、理想的学校体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情怀和爱国情操体育论文,使体育活动成为德性养成的重要途径。体育运动能培养个体的合作意志,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也要让他们学会合作。要引导学生成立自由组合的体育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指导学生进行对抗团体竞赛时,要鼓励学生敢打敢拼,更要鼓励学生默契配合,反对个人英雄主义。

四、理想的学校体育应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处在激烈变化的时期,他们同时又身处纷杂的社会环境及沉重的学习负担之中,极易导致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进行心理健康指导体育论文,养成健全的人格,是现代教育迫切而又重要的任务和使命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做到既让学生勇于争光、勇于拼搏,又让学生正确对待名次、成绩,做到胜利了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理想的学校体育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现自我,享受自我。在学校,体育课往往是学生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这不仅因为在体育课上学生可以从事自己深爱的游戏与活动,更因为体育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但是,也有一些学生最头痛、最讨厌上体育课。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体育论文,尊重这些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是现代学校体育的基本要求。在中学,更要紧密结合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的潜能,张扬自己的个性。要组织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开展体育活动,在体育项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体育课堂上寻找到自己的乐趣。只有充满乐趣的体育教学,才能赢得学生的欢迎,才能收到真正的实效。

第9篇

将东乡武术作为中小学体育课程中的内容,是对于地域性武术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东乡武术以实用性著称,很多生产生活用具成为可供健身防身的兵器.以“毛巾花”攻防技术为例,毛巾一般为棉线编制而成,质地柔软、质量较轻,要把毛巾作为武器使用需要长期的练习和实践“.毛巾花”套路中,以虚步、独立步、半马步等步法为主,移动灵活、身法多变;手法以缠绕、挽花、抖弹为主,可攻可守;尤其是毛巾蘸水之后,分量和强度均得以加强,闪展腾挪中更见其势迅猛,加之与拳法、腿法的配合,具备了很强的武术攻防价值.这样具有特色的武术内容需要按照相关的政策的要求进行课程化,以便进入课堂.(1)中小学体育课程的设计要按照《新课标》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立足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的继承,形成积极有效可持续发展的东乡武术文化体验.以“毛巾花”武术套路为依托、攻防含义为主线、牵引出皖江传统文化以及相关史实,让学生既通过体育课获得了身心愉悦,又对故乡的人文精神和历史变迁进行了体验式的认知.(2)转变过去体育教学中一味追求竞技内容和竞赛结果的思路,突出“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现代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从传承与保护安徽省非物质文化的高度,重视东乡武术的教学.不应单纯的将套路作为操作性知识来认知,即其表现出典型的外部运动特点的认识成果,[3]而应将其作为皖江文化与徽州文化融合的活化石来加以尊重和理解.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运动技巧,更要向练习者介绍技术动作及整个套路的起源、演化过程及相关史实.以“毛巾花”等特色套路为红线,使得东乡武术能够被更多的中小学生所认识和喜爱.

2融合的基础———立足安庆市中小学学情与教学资源

(1)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周潭镇的多所中、小学在当地多名东乡武术传承人的影响下,已将东乡武术作为体育课的重要教学内容.由于当地中小学学生多数是来自附近乡村,对东乡武术耳闻目染,甚至个别学生已经具有相当的东乡武术基础,并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学生基础较好.另外,通过当地政府多年的支持和帮扶,东乡武术不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和国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立项等方面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影响力日益彰显,而且学生家长对学生在校学习东乡武术也持积极态度,也为该项教学课程提供了可持续发展必要的政策基础和人文环境.(2)中小学具有操场、体育器材和专职体育教师等相关资源,可以为东乡武术课堂教学提供必要的前提.东乡武术多名传承人受聘相关学校,对东乡武术课程进行指导或直接教学,为此项内容的推广提供了直接动力和基本保证.尽管如此,目前安庆市能够进行东乡武术教学的体育老师较为缺乏,为了能够响应教育部的指导方针和安庆市文化强市的发展战略,需要培养相应的师资,为长期发展提供人才储备.(3)有机融入体育课堂需要对东乡武术中便于推广和具有特色的部分进行教材化和课程化.在此过程中,应有高校、教科所等机构联合进行相关的科研攻关,并获得教育主管部门专家的认可.出版相应的教材,按照体育课堂规范配套设计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案,将课程设计与定位体系化、具体化.应该说,这样一种设身处地深入到武术自身特点之中对它进行尽可能符合原来面目的了解与理解是十分必要的,这对是否还能真实地理解传统十分重要.[4]这也是东乡武术真正走入体育课堂的必经之路.

3融合的参考维度

3.1知识与能力维度

使学生基本了解东乡武术的起源及发展,基本掌握两个武术套路、了解两个套路,对东乡武术特有攻防技能,如:“毛巾花”进行重点推广.具有地域特色及文化特征的武术技能是东乡武术区别于其它地域武术的显性标志,具有较高的辨识度.通过套路的学习启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再认识,对地域自然规律的再认识,更好地为人类的发展服务.[5]对东乡武术相关知识及技能的教学是保护与传承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环节,也是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体育课堂的规范教学,使学生掌握东乡武术的特色技能,并构建自学武术的初步能力非常重要.

3.2过程与方法维度

通过课程中对相关文化的介绍,激发学生对东乡武术文化的学习兴趣;通过对相关技能的练习以及相关知识的教授,使学生初步了解根据拳谱自学自练的方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允许学生进行有益的尝试,并在其反思时进行引导,避免生搬硬套、填压教学.

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

武术是民族体育的一部分,具有健体防身、娱乐表演、修身养性和防病治病的功能,是全面健身锻炼的重要内容,有着广泛的社会价值,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6]现代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但是在日趋频繁的文化交流中,不能缺失自己的民族精神.[7]通过对东乡武术的习练,使得学生对地域历史、地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淳朴的热爱,对祖先的奉献与智慧怀有极大的尊重,能够以批判地继承作为出发点,科学扬弃东乡武术这一传统文化,为家乡的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4融合评价标准———多维纵向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