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道路桥梁实习计划

时间:2023-05-08 18:11:49

导语:在道路桥梁实习计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道路桥梁实习计划

第1篇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对学生的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学校在进行实习实训教学时不仅要注重完成专业的教学任务,还要重视教学内容与实际接轨,让学生积累足够的实践经验便于未来更好的发展。在进行该专业的实习实训教学过程,学校应始终将重视学生实践经验的累积,重视实习实训环境与实际工作环境接轨作为实习实训教学改革的核心。

1 传统实习实训教学方式的不足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培养掌握道路与桥梁工程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道路与桥梁工程现场的施工技术和工程管理能力,从事道路与桥梁工程生产一线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专业性人才,由此可见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对于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1]。

学校组织进行学生统一实习实训的教学方式主要存在学校缺乏足够的教学资源,学校实习经费有限及实习实训教学内容不全面等问题。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没有一个专门固定的实习场所,并且大型的道路桥梁工程现场基本上都处于城市的偏远地区,交通及实习实训都非常不便利。学校的实习经费有限,不可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便利的实习环境。即便学校组织学生去往现场参观,可道路桥梁工程单位也经常出于学生的安全问题及相关的管理问题的考虑,一般是不愿意接受学生来实地参观实习的。

学校的实习参观多为毕业前半年或者一年,但道路桥梁工程工期时间长,学生不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实习内容。而且需要实习的学生数量较多,带队的专业教师及管理人员数量较少,致使学校组织的实习参观最后往往流于形式。

如果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完成实习的方式也存在学生实习单位散,专业教师没有办法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与指导等方面的缺陷。

2 实习实训教学的改革方法

2.1 确认实习实训教学的目标

高职院校道路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目标是为道路桥梁工程单位和企业提供合格的道路桥梁工程专业人才,因此在计划实习实训教学时学校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道路桥梁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重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在组织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实习时,学校要以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为导向,努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经验,培养写生的创新能力[2]。

2.2 实习实训课程内容与企业要求相结合

教师可以对企业进行实习考察,了解企业岗位真正需求。教师在设计实习实训课程内容时可以与将企业的具体要求相结合,让实习实训课程内容更贴近学生未来工作环境的要求。如此既保证了实习实训教学课程专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也提升了实习实训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实习实训教学中真正得到了锻炼的机会,积累了专业实践经验。

2.3 建立完善的实习实训教学管理办法

实习实训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一样,学生需要进入到实习现场进行实践操作,因此良好的实习实训教学管理办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保证学生安全完成实习实训教学,也直接影响着实习实训教学的质量。

在制定实习实训教学管理办法时,学校应注意四个方面:①细致全面的规定实习实训教师及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内容,做到权责分明;②监督检验实习实训教学每一阶段的教学成果,保证实习实训教学的整体效果;③对实习实训期间所使用的设备均要做好记录,制定完善的申请使用与归还验收制度,为实习实训教学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持;④完善实习实训教学的监督管理体制,保证学生在非集中式实习实训教学质量[3]。

2.4 建立完善的实习实训基地

学校应学校应加大建设力度,建立完善的实习实训基地。室内实训室配备成套的仪器设备,基于常规试验及检测的相关项目,编制出更适合教学的实训项目,使学生们不出校门就能进行相关的试验及检测;室外实训基地建设模拟施工现场情况及可能出现的各种病害情况,让学生们能进行相关的路基路面检测、桥隧外观和内部检测、桥梁桩基检测等,并判断出各病害类型及应采取的处理方法。建立完善的实训基地的同时,系统的设置实训项目,使“工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同学们能更快地适应施工现场工作。

2.5 建立有质量的实习实训教学团队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是一个专业性与实践性都非常强的专业,需要专业教师在掌握足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对学生的进行有建设性的实践指导。学校要有意识地建立起专业理论知识过硬,又能对学生实习实训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的实习实训教学团队,以保证实习实训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建立实习实训教学团队时,学校及相关部门要重视以下几点:①为该类型教师制定详细的准入制度与任职标准;②对现有专业教师进行培训,提升现有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③推进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制度,加大对教学人才的重视[4]。

第2篇

实习地点:湖北省武汉市

实习时间:3.21—3.25

指导老师:王书法/高睿

实习学生:吕伟/01203班/200131550072

一、实习目的

毕业实习是整个毕业设计教学计划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叫许耳环界。通过组织参观和听取一些专题技术报告,收集一些与毕业设计课题有关的资料和素材,为顺利完成毕业设计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实习,应达到以下目的:

1、了解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或道桥工程的整个设计过程;

2、了解建筑物的总平面布置、建筑分类及功能作用、结构类型及特点、结构构件的布置及荷载传递路线、主要节点的细部构造和处理方法等;

3、了解建筑物的施工方法;

4、了解建筑、结构、施工之间的相互关系;

5、了解建筑结构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

二、实习方式、地点及内容

按照道路与桥梁工程教研室的实习计划和日程安排,我们进行了为期五天的毕业实习,先后辗转于武汉天兴洲大桥施工现场和武汉轻轨沿线各站,其具体实习方式与地点列表如下:

日期 星期 ???方式 地点

3.21 一 观摩短片 武大工学部主教

3.22 二 现场考察 天兴洲大桥施工现场

3.23 三 技术报告 天兴洲大桥施工办公室

3.24 四 现场考察 武汉轻轨沿线

3.25 五 专题讲座 武大工学部主教

A、短片观摩

上午,我们主要观看一些跨海、跨江、跨河的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实例录象,对施工工艺和流程进行简单回顾。其一,台湾省高雄至淡水高速公路的规划设计。该工程通过平面图演示,介绍了各中点城市的位置及沿途的地形地貌和各支路的连接,考虑了沿岛高速公路网的建设与之连接,在环境保护上表现也甚为突出——特意聘请了动植专家对该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和完工后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和检测,并将其研究成果考虑到设计规划中去。这在国内所做力度明显不够。之后,我们陆续接触了美国等多国道路施工及拱桥施工实录,对路桥新工艺和新技术有了初步了解。

下午,我们继续观摩幻灯片,其中阳逻公路长江大桥的施工流程以动态逼真的三维动画模拟展示,学习效果明显;此后原版演示日本东北新干线工程和泰国某大型公路桥梁的施工,虽存在一定的语言障碍,但因画面详细系统且反复播映,仍较好地达到认知、学习,思考等多重目的。

下面依次对上述三项工程的施工作一些简单介绍:

1、阳逻大桥体系为悬索桥。目前正在施工的江苏润扬长江大桥跨径达1490米,为世界上第三大跨度悬索桥。悬索桥的特点是能够跨越其他桥型无与伦比的特大跨度,且因受力简单明了,成卷的钢揽易于运输,在将缆索架设完成后,能形成一个强大稳定的结构支承系统,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相对较小。而幻灯出来的阳逻大桥具体施工工序如下:

⑴ 工作面地表处理;

⑵ 开挖槽段施工;

⑶ 北锚碇施工;

⑷ 索塔施工;

⑸ 立模浇筑混凝土塔柱;

⑹ 主桥缆索系统安装和桥体节段安装。

因阳逻大桥南北岸的土质不同,决定了其施工方案迥异,其中一侧土质较好,可直接开挖;另一侧属砂质淤泥土质,应在铺锭的开挖外径向下开挖填筑混凝土,做护壁,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工序⑵和工序⑸,前者从上往下挖槽浇注混凝土,可防止坍塌;后者因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水化热过大引起温度应变,要注意控制。

2、日本东北新干线工程

经介绍,日本东北新干线工程采用的是移动模架施工法。其方法是使用移动式的脚手架和装配式的模扳,在桥上逐孔浇筑施工。它由承重梁、导梁、台车、桥墩托架和模架等构件组成。在箱形梁两侧各设置一根承重梁,用于支承模架和承受施工重力。导重梁的长度要大于桥梁跨径,浇筑混凝土时承重梁支承在桥墩托架上。导梁主要用于运送承重梁和活动模架,因此,需要有大于两倍桥梁跨径的长度。当一孔梁的施工完成后便进行脱模卸架,由前方台车和后方台车在导梁和已完成的桥梁上面,将承重梁和活动模架运送至下一桥孔。承重梁就位后,再将导梁向前移动。

第3篇

一、工作本位学习理念对顶岗实习的启示

工作本位学习理念是近年来国际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重要方向,是一种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把学习与工作结合起来,以便在工作现场创造新的学习机会的大学课程计划[1]。工作本位学习理念关注学习情境的真实性,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做到与真实工作的同一;工作本位学习过程中更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学习者与指导者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学生自主运用各种学习资源,自主探索理解知识的过程;以学生实践活动的产品评价学习效果。顶岗实习是高职学生基于工作岗位的、真实的、参与工作过程的实践性训练,学习场地从教室变为工作现场,学习内容从教材转换为工作任务,与课堂学习有本质的不同。因此,工作本位学习理念对高职顶岗实习课程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1.课程目标设置。依据社会需求、学生身心发展和技术知识体系,应在职业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课程目标,以工作任务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2]。2.课程内容重构。围绕典型工作任务聚焦知识,以经验、实践性知识为学习内容,重构知识与行动的产生式结构的过程,并将课程内容按工作任务逻辑和职业成长逻辑规律重新排序,使课程内容在与工作任务的动态联系中形成有机整体[3],合理排序学习情境及学习任务,编制物质化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技能的同时获得关键能力,特别是与自我发展最紧密的学习能力。3.教学过程组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以具体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教学,按照完整的工作过程,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集成化,期望学生彻底、完整地运用手、心、脑等各种器官学习,融“教、学、做”为一体,把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过程置于工作过程、工作岗位的环境中,克服传统课堂教学专注于认知过程即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弊端[4]。4.课程考核设计。积极探索教学目标过程考核方式,按照教学任务进程分段进行考核,实现对每个教学任务进行目标过程控制。考核标准参照相应的国家职业技能证书等级要求,以就业岗位技能要求为基础,贴近生产实际,进行工作结果考核[5]。

二、工作本位学习理念导向的顶岗实习课程设计

将顶岗实习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纳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依据定向化的培养目标,兼顾企业用人需求和学校教育需求,系统设计教学内容,将有利于顶岗实习课程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和促进顶岗实习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1.顶岗实习课程目标设置与企业深度合作成立校企专家委员会,紧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规格,调查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确定顶岗实习课程目标。例如,与多家道桥施工企业深度合作,采用访谈提纲、调研表格等调研方法,了解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程序和主要工作任务,分析实践专家从新手到专家的成长历程,总结出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岗位: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具体如表1。从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质3个要素入手,分析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顶岗实习职业能力(如表2),设置其课程目标。全面分析社会需求、学生身心发展、入职资格要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协调顶岗实习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目标的关系,确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顶岗实习课程目标:(1)掌握路桥施工识图、施工测量、施工技术与管理、试验质检、计量等基本理论和工作技能;(2)了解企业文化和工区、班组职责及管理方法,掌握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工艺流程与管理过程,熟练编写施工组织实施性方案与作业文件,能够依据作业文件和技术规范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指导现场施工;(3)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甘于奉献等职业态度;(4)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5)理论联系实践,指导学生对企业施工工艺、生产效率低等技术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顶岗实习课程内容设计围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性原则重新选择课程内容,并将课程内容按工作任务重新排序,体现技术领域变化且与职业资格标准有机融合。例如,根据路桥施工企业的制度规范、生产过程和工作环境,校企共同确定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顶岗实习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企业认知”“岗位业务操练”“项目操作”3个学习情境,安全教育、岗位认知、施工图纸会审与绘制、分项工程现场施工放样、分项工程现场施工与质检、生产管理与技术支持、毕业设计等7个学习任务,形成“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学习任务”课程结构,具体如表3。在实习训练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全面健全的人格。3.顶岗实习课程教学过程设计强调“做中学、做中教”,根据学习任务、教学内容与要求,以一个完整的项目为载体,在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教学活动设计,编制实践工作页,以指导教学活动的实施。学生在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上,通过真实企业项目的实际动手操作和训练,经历“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等工作过程,实现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无缝对接,使隐性知识通过做学一体工作体验升华为策略性知识。4.顶岗实习课程评价设计校企共同制定顶岗实习课程评价方案,建立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采用学校评价、企业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共同评价学生在完成顶岗实习工作中的综合职业能力。例如,根据顶岗实习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建立基于岗位能力本位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岗位任务、实习过程、实习成果、技能水平、职业素养5个二级指标和岗位契合度、岗位分工、接受任务、操作规范、实习作品、产品产量、产品合格率、工作态度、沟通协作能力、创新能力10个三级指标。顶岗实习课程评价考核标准如表4和表5。

作者:杨平 单位: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第4篇

关键词 强化技能 实训基地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2010年我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实训基地”被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创建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2011年“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又获批中央财政支持及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专项经费支持。四年来,实训基地已初步建成13个实训中心,建筑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实训设备达380余台(套),设备价值700余万元,实训设备已经基本满足学生实习分组的要求,实训的环境条件已经得到了明显改善,学生各项实训技能有了较大的提高。深层次开展产学研结合、建设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与企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合作的条件日臻完善,我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1 突出重点,分批建成满足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需求的实训基地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建设主体多元化。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学校、合作企业共同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合作资源丰富,社会影响力大,辐射能力强。实训基地建设根据项目建设目标的要求,以及路桥建设专业发展的需求,充分利用投入的资金,突出重点,有计划分批建设实训基地,并在建设期限内完善实训基地的功能,提高了实训设备的使用效率。目前建成了道路建筑材料实验实训中心、工程测量及施工放样实训中心、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桩基及桥梁工程检测中心、工程造价及公路CAD实训中心、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实训中心、工程绘图实训中心、岩石标本及路桥构造仿真实训中心等十多个校内综合实训室和室外现场检测实训区。

实训基地建立健全了对实训指导教师和学生的管理考核机制,基地管理规章的制定,从规范、质量、安全、实用、效率等方面重点考虑。以施工现场的生产要求来组织指导实训,严格执行交通部颁各类规范与标准,培养学生的工程质量意识,切实把职业素养的修炼融合到实训的全过程之中。严格仪器设备的采购、使用、管理、维护、保养,提高实训效率,以节省资金、降低成本,增强实训教学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建成的实训基地与交通土建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相配套,确保了每个职业技能模块均有真实职业氛围的生产实训岗位,能给学生提供“实战”环境,提供一个专业知识整合和应用的过程,使生产型实训项目比例达到80%以上,试验项目开出率达到100%,毕业生“双证率”(技能等级证书和毕业证书)达到100%,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2012届和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两年达到100%,由于我校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扎实的专业功底,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深受企业好评,部分学生已经成为工程项目负责人或技术骨干。这都充分凸显了实训基地建设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发挥出的突出作用。

2 优化配置各专业实训资源要素,建成开放、共享型高职实训基地

(1)学生实习实训功能。学生实习实训功能是校内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主要为学生提供职业基础技能、职业核心技能和生产性实训在内的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管理过程中首先完善该基本功能,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基本保证。通过跟踪行业动态,构建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完成生产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功能,使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有效转化为应用能力。

(2)实训基地的软硬件资源与社会共享功能。面向江苏地区、辐射长三角,实现与合作的50余家交通类施工及监理企业共享,承担合作企业签约的学生技能培训和企业员工的技能培训。同时实训基地内的全部资源与校内其它相关专业及无锡市相关职业院校相近专业实现实训资源的共享。配合学校专业群建设,完成各个专业的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实训任务。实训基地利用业余时间面向学生和教师开放,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0小时。

(3)职业技能鉴定功能。校内实训基地除完成学生实习实训外,还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先进的软硬件条件,并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拓宽职业技能鉴定的种类与鉴定对象,不拘泥于原有的测量中级工和高级工,而面向学生和社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服务。

(4)社会培训功能。社会培训功能除满足本校正常实训外,为满足社会的需求而有针对性开展的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训练。社会培训功能有利于职业院校发挥出服务社会的功能,与地方的经济发展相融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贡献。在原有的工程测量中高级工的培训以及公路工程监理员上岗培训基础上,再拓展如交通部、建设部的试验员资格考试培训,建造师考试辅导培训,建筑五大员培训辅导等。

实训基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为无锡及周边地区交通建设从业者提供多种形式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机会,近两年对校内外共开展了测量中级工培训444人次、测量高级工培训244人次,公路工程监理业务培训324人次,建筑五大员培训120人次,路政执法管理人员专业基础知识培训50人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3 以行业为依托,走校企合作发展道路

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充分整合了政、产、学三方力量,促进了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的形成。实训基地组建了由江苏交通职教集团、学校、企业组成的校企合作理事会,制定了理事会章程,规定了各合作方的权利、责任、义务,确保校企合作不流于形式,并且向深层次发展。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规范运行,为江苏省交通建设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同时也充分激发了企业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训基地依托行业企业、服务社会,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双方按合作共赢原则签订共建协议,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发实训项目,充分利用行业与企业的资源,使项目更贴近岗位实际应用。一方面为企业培训职工提供技术服务,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特有的企业文化和身临其境的实战工作环境,提高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职业文化素质和对工作环境的适应胜任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就业岗位。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也便于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实现学校和企业的互利共赢。在确保校内实训项目顺利完成的同时,充分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向施工企业、监理公司、科研单位开放,发挥出实训基地最大的社会效益的经济效益,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教师,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提高学校对社会的辐射功能。形成依托行业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的良性发展道路。由多方人员参与,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研讨,来规范和推动产教研结合的校企合作方式,真正使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行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开拓了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无锡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江苏中设集团、无锡路桥集团、宜兴路通交通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苏州路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常熟路桥工程有限公司、镇江兴达工程有限公司等20余家校外实训基地。满足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要求,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建立和完善校外顶岗实训全过程监控与管理机制、校企合作的网络平台、校外顶岗实训的考核方法。

4 开展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研究与实践

(1)理论研究。开展了全国交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研究”重点课题研究、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基于校企合作的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机制研究”的课题研究。通过研究探索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模式及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校外顶岗实习的管理,使校内生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实践探索。依托无锡恒昶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创建了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政公用事业有限公司先锋路I标段的工地实验室、连云港新沂河特大桥工程、启东丁仓港路北延段工程等生产性实训基地,同时承接了学校校园道路改造监理、学校运动场建设的监理等项目。通过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承接项目,标志着专业群实训基地对接企业生产服务现场,深化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创新实训基地运行模式,提高实训教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学校创收达100余万元。

随着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的胜利闭幕,给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如何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中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职业学校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在强化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不断优化实训方案、建设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和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校企合作方面,我们将不断地努力和探索,努力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 教师职业能力 “双师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U41-4;U44-4;G71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社会的变化发展,对高职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为更好顺应这种趋势,增强教师队伍的职业能力,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是十分必要的。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分析道路与桥梁专业教师队伍职业能力的现状,指出存在的不足,并就提升教师职业能力提出改进和完善对策,希望能为实际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启示。

1工学结合对教师职业能力的要求

高职道路与桥梁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提高实践技能,顺应工学结合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任课老师为更好顺应新情况和新挑战,应该增强自己的课堂组织能力、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等,推动自身综合素质提升。从而有效应对教学工作的需要和挑战,推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2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结合教师职业素养和人才培养需要,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就高职道路与桥梁专业教师队伍综合素质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尽管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不足。本次调查学校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一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95份,其中有效问卷391份,有效率为97.75%。同时在调查过程中还与这些学校的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老师及相关领导进行访谈,整理调查和访谈材料,归纳总结职业能力提升现状,分析存在的不足,为制定完善措施提供参考。

(1)具备职业能力提升意识,但面临很多不足。80.25%的老师认识到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并注重根据工学结合的时代背景,加强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在这些学习和锻炼中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但其中有71.50%的老师却认为,职业能力提升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通过调查和访谈得知,他们认为这些阻力来自以下方面:对职业能力的构成内容认识不全面,工作和生活压力大,现有的考核激励机制僵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积极性。

(2)具有职业能力提升规划,但指导工作不到位。调查显示,教师队伍普遍注重提高职业能力,有94.00%的老师具有职业能力提升规划,他们根据工学结合的要求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需要,制定相应的提升计划,以便有效指导实际行动,促进职业能力提升。但有68.25%的老师认为相应的指导工作不到位,学校将工作重心放在教学、科研、学生就业等方面,没有制定完善的教师职业能力提升规划,忽视加强指导工作,影响教师职业能力提升效果。

(3)教学能力有待提升,未能很好适应工学结合的要求。调查显示,约有64.50%的任课老师思想观念落后,局限于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项目教学法、互动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法应用不够,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对他们将来从事自己的工作也带来不利影响。一些学校的任课老师年龄偏大,约占整个教师队伍的一半,对高职教育和整个社会的需求不了解,缺乏与实训基地的联系,影响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4)双师型”教师数量偏少,知识技能更新速度较慢。67.25%的任课老师都是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实践经验,整个教学过程中没有积极参与实践锻炼,通常局限于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难以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对道路桥梁工程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应该掌握的技能了解不全面,学校也忽视管理和培训,没有及时为教师创造实训机会,制约“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并且知识更新速度慢,难以及时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也影响职业能力提升。

(5)教师社会实践不足,技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受到考核方式、教学管理等因素的制约,目前教师队伍难以及时有效开展培训活动,有77.50%的老师未能参加社会实践,制约其实际技能提升。校企合作存在不足,不利于任课老师参加实践锻炼,制约教学活动和任课老师综合素养提升。

(6)培训工作已经开展,但培训效果有待提升。学校建立了教师培训机制,但资金不足,培训老师数量和技能未能很好适应具体工作需要,相应的规范管理制度不完善。再加上一些老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影响培训效果提升。

3结语

通过调查分析,认识高职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存在的不足。为应对这些问题,应该加强指导和规划,注重“双师型”教师培训,让教师有效参与社会实践,并完善培训机制。从而更好推动教师管理培训顺利进行,提高职业能力,更好适应教学工作需要。

基金项目: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路桥工程类专业指导委员会2014年教研立项重点课题。课题名称:在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研究,课题编号:JTJZW2014-109。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生产实习;卓越工程师;道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7-0028-0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中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教育部着力实施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措施,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实践教学是卓越人才培养中的一个核心环节,是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桥梁和纽带。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工程地质实习、工程测量实习、道路勘测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其中生产实习4周,是仅次于道桥毕业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1]。

对道桥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生产实习参与到生产第一线,可以综合应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在实习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工作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初步体会道桥工程师的工作特点,积累工作经验。同时,通过实习熟悉工程现场的各种设备、常用的建筑材料,道路和桥梁各部分的构造特点,道路桥梁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施工流程和施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获得道桥专业的感性认识,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在实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与现场工人师傅的接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因此,生产实习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道桥专业的生产实习模式、管理方法等方面已暴露出不少问题,影响了实习效果。

一、道桥生产实习教学现状与问题

(一) 实习基地少

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不同于建筑工程等专业,可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地方作为生产实习基地。道桥专业生产实习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情况来制订生产实习计划,确定实习地点。而大型桥梁和道路工程项目往往又远离城市,就近寻找有价值的工程项目相对较难[2]。近几年来,为了提高学生的实习质量,学校建立了部分实习基地,但是这些施工企业对学校安排的生产实习积极性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担心学生出现安全事故,一旦出现事故,不仅会影响工程进度,还会影响施工企业的名誉和经济效益。因此,有些实习单位为了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往往让学生只在办公室看图纸,规范、整理内业资料,这样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实习深度,影响实习效果。第二,学生人数较多,施工企业安排实习难度较大。以我校为例,道桥专业两个班,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两个班。如此大规模的集中生产实习,企业安排起来确实困难重重。第三,参加生产实习的本科生缺乏实践经验,专业知识不够牢固,到企业实习期间不仅不能给项目带来经济效益,反而会给企业带来生产和管理上的诸多不便,甚至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活动,所以施工企业一般不愿意或只同意接受少量的实习生,这就给我们安排生产实习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实习经费短缺,实习时间短

道桥专业的生产实习地点一般多为远离学校市区的施工现场,实习经费往往会出现严重超支,不能满足实习内容的需要。在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只有适当缩短生产实习的有效时间。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生产实习的时间一般为3―4周。而土木工程的施工工期一般较长,少则数月,多则1―2年,甚至更长,且工程项目受项目规划、工程规模、复杂程度、施工条件以及季节等因素的影响,在4周的实习时间内,工程项目一般只能完成部分分项工程,学生只能到实习单位熟悉项目的基本情况,看看几个分项工程的施工过程,不能参与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导致实习内容不够全面。

另外,由于土木工程施工受天气影响较大。而生产实习多安排在第六学期期末进行,适逢高温、多雨季节,很多工程都无法顺利展开,因此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实习任务就很难全部完成。且这个时期考研的学生忙于参加各种辅导班,这使得考研的学生无心实习,在实习时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实习过程中走马观花,甚至逃避实习,严重影响了实习效果[3]。

(三)实习指导教师缺乏,实习过程监控力度不够

由于高校扩招,每年参加生产实习的学生均达到一百多人,而指导生产实习的教师只有3―4人。指导教师人数少,精力又有限,难以实现对学生实习过程的监控和现场考核。如果是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工地,实习场地分散在全国各地。因为实习经费等原因,实习指导教师不可能深入每个实习现场进行深入指导,只能通过电话网络解答咨询学生的疑惑问题[4],学生的实习质量只能靠学生自己的主动性来保证,自律意识较差的学生往往实习效果就大打折扣。

另外,由于指导生产实习的教师多为年轻教师,他们大多数都是直接由高校走上讲台,虽然理论水平较高,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在生产实习的过程中很难达到指导效果。目前高校具有“双师型”的教师数量较少,而且青年教师也很难有机会较长时间深入生产一线锻炼和提高,因此生产指导教师的水平很难短时间内得以提高[5]。

(四)实习考核方法不科学

目前,对生产实习的评价主要是以学生实习报告和实习日志为主,同时参考出勤情况,由实习指导教师来评定成绩,一般为五级制的评分方法。虽然学生的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是实习的主要成果,但是学生的实习报告往往不会选题,就其内容而言,大部分学生都是以“流水账”的形式记录每天的实习任务再加上一些实习体会,有些同学甚至照搬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内容,实习报告内容缺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部分,也没有自己归纳总结的内容,内容乏善可陈。这样导致教师在批改过程中,往往感觉是在阅读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规范[6],不得不从实习报告的书写格式规范与否上进行批改,写一些套话评语。这种主要以实习报告来评定实习成绩的评定方法,既不能反映学生在现场的实际实习情况,也不能体现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存在很大的主观性、片面性。

二、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道桥生产实习

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场所,是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接触生产实践的桥梁,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是保障生产实习效果的基础性工作[7]。实践证明,由指导教师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如同学、朋友,往届毕业生等)临时联系的实习工地,一方面加大了指导教师的前期准备工作,另一方面施工企业临时安排往往也容易出现安全隐患。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应由学校领导出面,与有关企业签订实习基地协议。高校除了可以为企业培养人才(如人员培训,工程硕士培养等),也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为企业提供实验设备,或通过科技特派员等方式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企业可以为学生实习提供场地,甚至以此为契机,从中挑选优秀的人才,达到校企合作的双赢。学校除了选择技术力量强、管理水平高、信誉好的施工企业作为实习基地外,还可以与监理单位、设计研究院和检测机构等单位加强联系与沟通,建立实习合作关系。因为这些单位往往同时管理着不同类型的施工项目,即使是同一类型的施工项目,可能其施工进度也不同。企业可根据实习的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项目,或在各个项目间轮换实习,使学生在4周的实习期限内,以一个工地为主,其他工地为辅,尽可能使他们对各种工序、各种施工工艺都有所了解。如我校2012级同学中就有一些同学被派往天津某工程监理咨询公司实习。

(二) 改革实习模式,鼓励自主联系实习

鉴于目前生产实习基地数量偏少,实习经费短缺的情况,提出了改革生产实习模式,变集中实习为部分分散实习[8]。这种实习模式,鼓励学生按照生产实习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自己的就业方向及个人特长,自行选择或由教师协助选择合适的生产实习单位。实习结束后,由实习单位给出实习鉴定。这种实习模式的关键在于制定严格的过程监管程序,确保学生实习效果。

在这种模式下,联系的实习单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学生根据就业意向联系生产实习单位;另一种是由指导教师推荐到一些急需实习生的单位进行实习,这些单位由于短期内骤增的生产、科研或检测任务,需要招聘实习生。大部分学生以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居多,一部分学生由指导教师负责推荐。如2014年天津某道桥设计所,由于道路设计任务比较紧急,我校推荐了10余位优秀的学生,经过培训后都能胜任设计工作,最后圆满完成了设计工作和生产实习任务。这种实习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检验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水平,而且也为企业提供一个很好的招揽人才的平台,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

(三)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实习过程控制

生产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生产实习任务的完成质量,甚至影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此,教学管理部门应制定优惠政策,创造条件,引导和鼓励青年教师深入生产一线,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向“双师型”教师转化。另外,青年教师也可以通过参加横向项目研究或利用学校的实习基地平台,到企业中进行工程实践,获得工程实践经验。

另外,根据“卓越计划”的要求,除了校内教师担任生产实习指导教师之外,高校还要在企业中聘请具有丰富工程经验、责任心强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者担任现场指导教师。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实习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并对年轻的实习指导教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而且可以加强实习效果[5]。

除了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还应重视实习过程的指导和监控。实习过程的指导是生产实习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实习质量的关键。近几年来,生产实习采取校内与现场指导相结合,教师与现场技术人员双向指导的方式。每个工地都安排现场施工技术人员负责指导,每人带3―5名学生,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现场向其咨询和探讨。现场指导人员负责记录学生的现场表现,并给出实习鉴定。指导教师采取抽查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监督和管理,学生每周应通过电话、邮件或其他方式向校内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指导教师必须认真做好记录,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督促学生积极参加工地的技术工作。

(四)完善生产实习考核评价体系

卓越工程师培养背景下的生产实习考核,应该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的要求,结合生产实习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建立合理的生产实习考核评价体系,创新考核方式。生产实习的考核应体现多主体参与考核、全方位、全过程的实习考核[9]。

多主体参与是指生产实习考核应包括学生自我鉴定、指导教师考评和现场指导人员或实习单位鉴定。全方位、全过程考核是指在实习的各个阶段,都要对每个学生进行动态的监控和考核。生产实习中,现场指导教师或工地负责人记录每个学生的出勤情况和现场表现,为最终考核提供依据。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根据每次学生的汇报内容,通过问答的方式简短记录学生的实习情况,作为评分依据。实习结束,由指导教师答辩小组,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答辩。学生可以以PPT等方式进行汇报,主要反映现场的实习内容,主要施工工艺、施工方法以及心得体会等内容。评委除了对学生实习情况给出评价外,还要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这种答辩方式不仅能考查学生的实习情况,也能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同时对实习内容也是一种有效的补充。最后,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实习报告和实习日志。综合上述考核内容,确定出勤、现场考核、过程考核、实习答辩、实习日志和报告等各个环节所占比例,经综合评定后给出生产实习成绩。增加了实习现场考核和过程监控,可以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杜绝了学生谎报的可能性。强化答辩环节,使学生对实习的重视程度提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生产实习效果。

新形势下,如何改善生产实习的效果,提高生产实习教学质量,对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生产实习的教学改革探讨,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通过与企业加强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不仅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产实习环境,而且也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使教师发现教学环节与实践环节相脱离的地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自主联系实习锻炼了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能力,提高了学生对生产实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对提高学生就业率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初步构建了生产实习考核评价体系,强化了生产实习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以上措施对卓越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但生产实习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2]廖玉凤.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实践与

改革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3,(4).

[3]崔诗才.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改革探索[J].聊城大

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

[4][7]刘剑,马世媛.道桥专业生产实习教学面临的问题及

改进建议[J].时代教育,2015,(5).

[5]曹伟军,欧蔓丽.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方法改革

的研究与探索[J].福建建筑,2011,(1).

[6]徐雷.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初探[J].西安建

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8]李长庚,孙克辉,盛利元.高校理工类专业生产实习模式

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3).

第7篇

关键词:港口工程 专业开发

中图分类号:U6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6(a)-0225-01

1 开设专业理由

据国家规划,“十一五”至2020年,我国水运业迎来加强“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黄金时期。沿海港口结构调整和升级,以长江黄金水道为重点的内河航运建设,京杭运河扩能改造等工程大量上马,而国内港航专业人才供应十分有限,港航专业毕业生十分短缺,供不应求。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申报开办港口工程技术专业理由基于以下行业背景。

第一,沿海港口结构调整和升级。建设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相互协作、竞争有序的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5个港口群,形成煤炭、石油、铁矿石、集装箱等8个运输系统的布局。完善港口集疏运设施,加快内河集疏运通道建设,实现高速公路与沿海集装箱干线港主体港区的零距离衔接。

第二,以长江黄金水道为重点的内河航运建设。“十一五”至2020年,将大力发展内河航运。根据《“十一五”期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将重点建设长江口深水航道三期治理工程,积极推进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和湘江、嘉陵江、赣江、汉江等重要通航河流梯级开发进程。

第三,京杭运河扩能改造。充分发挥京杭运河航运作用,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升级扩能,改善通航环境,全面完成苏北段船闸扩能工程;加快济宁、徐州、杭州等六个主要港口建设,加大碍航桥梁改造力度。

第四,资料表明,我国在港口建设、内河和沿海航道等项目上的投入正快速增长,据长江航道局资料,长江航道建设从“九五”期为9。1亿元,“十五”期为17。35亿元,“十一五”期近35亿元,比“十五”期翻了一番。2009年6月,长江水运发展协调领导小组会议明确提出,“推进航道建设”是近期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六大任务之首。

2 人才供求现状

(1)行业业务量快速增长,带来对人才的旺盛需求。目前我国港航工程企业已将业务拓展到国外,遍及五大洲,行业将持续发展,对人才需求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2)企业用工量大。目前我国从事港口建设及航道疏浚等水运工程业务的企业主要有国企集团,此外,民营私企异军突起,航道疏浚企业大小近百家。随着经济壁垒的弱化,国外水运工程企业也加入到国内港航工程市场竞争中,形成对国内港航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

(3)企业人才培训量大。目前港航工程企业普遍存在人才队伍问题:一是数量匮乏、结构不均衡。二是工勤技能人员技能水平不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三是高素质人才奇缺。因此,企业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的需求强烈,调研表明,不少企业有构建终身教育培训体系、与高校合作开展员工培训的意愿。

(4)国内港航专业人才供应少。国内开设港航工程专业的本科院校仅10余所,国内年供应本科、专科毕业生近千人,远不能满足港航工程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对港航建设企业及兄弟院校调研,结果表明,港航专业毕业生严重短缺,供不应求。

3 人才需求预测

港口工程建设科技含量高、技术难度大、建设规模大。必然需要大量的基层技术工作人员。而高职类毕业生主要就是就业于基层技术工作岗位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情况表明用人单位对高职类人才需求旺盛。

此后还将有港口运营管理、航道维护等相关专业的新的需求,加之合作企业和用人单位在全国范围的港口工程建设市场上承包项目,需要毕业生跨地区就业,表明对本专业基层技术人员需求潜力就更大,因此,本专业毕业生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

4 开设专业条件

4.1 师资队伍条件

(1)专职教师队伍情况,本院开办高职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已有10年,共7个专业,与高校联合开办本科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8年,开办中专公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已有37年历史。

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坚持“依托行业,内培外聘并重;立通,外荐内派并用;面向市场,服务交流并举”的建设理念,通过“重点工程挂职,院办产业轮岗,行业企业服务,职业教育培训”等举措,构建了一支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双师结构”教师团队,其中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教学团队是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

道桥系现有专任教师67名,其中“双带头人”2名、“湖北名师”1名、全国交通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1名,楚天技能名师2名。80%的教师参加过交通重点工程建设;11名教师先后被选派到国外参加职业教育培训。

全体教师长期从事专业教学、教研工作,是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实践经验强、因此,有足够的教学经验、专业能力和办学水平,完成港口工程技术专业培养所要求的理论教学、实验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各环节教学任务。

(2)兼职教师队伍情况,道桥系现有兼职教师42人,均是来自行业企业的技术骨干,其中高级工程师28人,工程师14人。

4.2 实验实训条件

由于本专业主要涉及力学、建材、测量、施工等四个方面的专业知识,而我院早已先后开设了这四个方面的高职专业课程,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建成了较为完备的教学设施和较先进的实验室,并在多次教学评估和学院等级评估中受到好评。

道桥系建设有一个实训中心、23个道路工程系列实验室、2个专业教学微机教室,全部教室均为多媒体教室,拥有一系列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土工试验、材料检验以及水准仪、经纬仪、GPS全球定位系统等实验实训设备,完全能够满足全系各专业教学实验、上机、实训、课程设计与实习等需要,保证专业教学顺利进行。

在此基础上,道桥系还将在2011年至2012年,增建水力学、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航道工程、船闸结构等4个实训室,最终达到满足港口工程技术专业100名学生校内实习实训需要的规模。

4.3 顶岗实习条件

按照“工程建设到哪里,实习基地就建在哪里,课堂就搬到哪里”的建设理念,与中铁十一局、中交二航局、中交三航局、建立了稳固的实习基地。可以有效保证学生进行顶岗实习,也充分体现了职教的特点。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实训基地是省级高等教育实训基地,也是交通部支持行业职业教育建设的重点实验室。拥有34个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可同期满足900名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

4.4 专业建设资金条件

第8篇

【关键词】测量;仪器;考核

1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教学目标是在具备工程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使用工程测量相关仪器完成路桥工程设计、施工中工程测量的能力,以及运用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标准解决道路桥梁工程测量技术相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工程测量技术实践应用的探讨,促进学生处理实际工程施工测量问题能力的提高。本课程教学使学生达到施工员资格证书中相关技术考证的基本要求。

2 教学现状分析

2.1 教学内容

设计七个学习情境即:1)测量工作认知;2)高程测量;3)平面控制测量;4)公路地形图测绘;5)公路中线测量;6)公路纵横断面测量;7)公路施工测量。

主要围绕三大仪器使用展开教学: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主要练习普通水准测量和三四等水准测量,经纬仪主要练习水平角测量和竖直角测量,全站仪主要练习坐标测量和坐标放样。另有专业相关的放样方法的练习。

在GPS全球定位系统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的今天,高校教学却对此几乎空白,教学内容与实际严重脱节,使学生毕业后产生学不致用的心理。

2.2 教学方法

采用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方式,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专用的多媒体教室并可在室内架设仪器学习。校内有实训场地,可供学生进行课间实训项目练习。

因测量实训项目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为使项目完成速度快,经常是仪器操作快的同学在操作,操作慢的同学更没有机会操作,造成每组都有一两个同学拔尖,一两个同学不会动手的情况。虽然教师在课上反复强调需每人独立操作测站,但很难严格做到,防不胜防。

2.3 考核模式

目前采用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考核模式,突出专业技能的考核,实训考核比例40%,知识能力考核过程中采用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于基础知识的考核采用闭卷,对于能力提升考核采用开卷,在平时考核中注重笔试、口试、抽查、作业、设计等模式进行考核。

实训考核主要根据各项目完成情况综合评价,各组员的差异根据平时表现情况而定。知识能力考核主要是概念的理解和简单的计算,因学生普遍对计算器使用能力偏差,所以理论闭卷考效果通常不好。

3 教学改革思路

3.1 优化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相贴近

教学内容需要根据行业的发展与时俱进。学院每年暑假期间开展“选派百名教师、深入百家企业、培养百名骨干、建好百门课程”的“四百”行动计划。教师到相关企业锻炼实践是高职院校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形式,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职业学院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加强校企合作的具体体现。加强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教师继续教育,对于推动校企合作工作深入开展,优化教师的能力素质结构,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优化教学内容的另一个有效途径是通过调查学生顶岗实习情况及回访毕业学生情况。比如,在顶岗实习期间经常有学生咨询全站仪的不同操作问题。在学校学习的仪器和工地可能不一样,有的学生到了工地就不会使用,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对全站仪的测量原理不清楚。如能在教学中对工作原理讲透彻,让学生知道操作的步骤性以及错误操作有可能导致的结果,那么学生就能加深印象。目前学校对全站仪的教学主要在测量坐标及坐标放样,主要练习已知点建站。但在工程实际中,经常会用到采用后方交会进行未知点建站。全站仪进行三角高程测量也经常是学生遇到的问题,实际操作很简单,就多了参数的设置,但学生因为未能操作过类似项目,对测量原理不能很好的理解,实际工作起来就容易出错。根据这些情况,全站仪的教学实践项目可以多设几个,把原理讲清楚,操作就不容易忘记。

GPS的发展使得测量教学与实际相距较远,一方面学校不能像工地一样及时引进足够的GPS设备,另一方面工程上却越来越多地使用到GPS。经常有学生出去实习回来抱怨,工地上呆了几个月全是用GPS,经纬仪都没见过,学校教的仪器怎么这么落后。作为教师,听到此番言论确实深感不安。作为高职院校,重在技能培养,如果不能跟上形势的发展,那对学生今后的竞争力是很大的制约。学校应该积极加强仪器设备的建设,教师也要跟上行业的发展,及时将新技术传递给学生,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高职教育。

3.2 积极学习专业软件,讲究学习实用性

对高职学生来说,计算通常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学生普遍计算能力弱。但是实际工作中,很多计算都是借助软件,计算器程序实现的。比如施工中用的较多的轻松测量系统,能在手机中操作,也能用电脑计算,对实际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在校内教学期间可以让学生学习软件的基本操作,比如利用软件进行中桩坐标计算,偏距坐标计算。学生对此类手机软件都是颇感兴趣的,很容易就轻松掌握这些实用技术。再比如casio编程,有条件可以开设选修课强化计算器编程。用计算器对工程用的较多的计算程序进行编制,使学生更好地运用计算工具。路线设计软件纬地道路辅助设计系统也可让学生自主学习。

3.3 考核模式多样化,体现学生不同水平

实践考核可以结合测量考证进行,通过考证能积极推动学生课外练习仪器操作,能使每个学生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水平。教师也可设置一些实训项目通过抽签方式考核学生。对轻松测量系统、casio编程,纬地道路辅助系统可让学生选择学习,可布置任务作为能力测试的一部分。多样化考核可让学生相互交流经验,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是很好的帮助。

4 结语

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与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教师实践机会,与企业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使教师能根据施工进度不定期下企业学习,更好地完善课程建设。只有与实际真正融合的职业教育,才能培养出行业真正需要的人才,为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唐杰军.道路工程测量[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马真安.工程测量实训指导[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3]王金玲.土木工程测量实训[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第9篇

1·构造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知识教学大平台。21世纪的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备土木工程领域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与本专业其它方向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是基本相同的。在现有的教学计划中,土木工程专业各方向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学时分配上主要还是沿用传统各专业的基础课。有一些课程仍是分别讲授,其内容和学时数上存在差异。以结构力学课程为例,按现有教学计划,建筑工程方向和交通土建工程方向采用多学时,岩土工程方向采用少学时;介绍荷载时建筑工程方向不介绍车辆移动荷载制式,而交通土建工程方向一般不介绍房屋建筑荷载制式;且各方向分别采用不同的结构力学教材。其它一些专业基础课如制图、建筑材料、结构设计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类似问题。作为专业基础课,应该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而不是土木工程专业中某个方向的专业基础课。因此,土木工程专业内应该统一采用相同的专业基础课教材,且讲授内容与课时数也应统一。尽管土木工程专业各方向的毕业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应用专业基础知识时会有差异,但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来看,还是统一为好。因此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应该采用兼顾专业内各方向的材,并安排相同的教学时间。

2·用发展的视点定位建筑工程培养方向的专业方向课。专业方向课的设置除必需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理论,如砌体与混合房屋结构、混凝土房屋结构、建筑结构抗震、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建筑结构实验与检测等外,根据实际情况,可侧重增设城市道路与工程方面的课程,如城市道路设计、城市立交桥等课程。同时,紧跟现代科技与工程实践的发展趋势,开设学科前沿课程,如结构数值分析、工程结构隔震与减振、建筑CAD等课程。为了使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毕业生具有较为宽广的专业知识,还可考虑适当增设土木工程专业其它工程方向如交通土建工程方向、岩土工程方向的核心专业方向课程,如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岩土工程等。这样,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毕业生具备了扎实宽广的专业学科知识,不仅能适应房屋建筑工程的现状和发展需要,也能适应土木工程专业其它工程方向的基本需要,在知识结构上具有较为完整的体系和发展空间。

3·通过教学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综合工程实践能力。现在值得探讨的培养模式是:建筑工程方向的学生是否必要再增加土木工程专业其它方向如交通土建工程方向、岩土工程方向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现代科技与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土木工程行业各种工程方向(如建筑工程方向与交通土建工程方向)已出现相互结合、共同参与企业生产行为的趋势。一些建筑工程公司已可承担相当数量的道桥工程,一些路桥建设公司也能承担建筑工程项目。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资质已向着建筑工程、道桥工程、岩土工程等综合具备的方向发展。就城市建筑而论,近年我国的高层建筑发展迅猛,这种客观形势已经要求从事建筑设计、施工、监理的技术人员掌握一定的岩土工程方面的知识。我们应该顺应土木工程界的这种发展趋势,有侧重地综合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各方向毕业生的综合工程实践能力,使企业在吸收了这样的学生后,能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具备创新和生存能力。对于建筑工程方向学生,除必须进行的教学实践环节,如房屋结构课程设计、建筑工地生产实习、建筑勘测实习、毕业设计外,还可考虑增设交通土建方向、岩土工程方向的核心专业方向课的课程设计或实践环节,如道桥工地生产实习、道路勘测实习、道桥毕业实习、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等教学实践环节。这样,就能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以建筑工程为主,兼具道路与桥梁工程、岩土工程基本能力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为他们以后适应土木工程领域的专业工作打下更扎实的能力基础。

4·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潜力,开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选修课。开设选修课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发挥个人特长的必要手段,是增强学生适应能力的重要渠道。与国外高校相比,我国高校本科生选修课普遍存在门数少、课时少等现象,学生没有多大的选择余地。然而,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都在要求学校增设选修课。作为选修课既可以是跨专业方向、跨年级、跨系别的选修实验课,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对科学的探索精神;也可以是一些比较实用的其它选修课,如各类土木工程造价计算、高级计算机语言编程;或是为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提供专业上相互交叉发展的机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