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5 16:31:35
导语:在技术创新与发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2013)03-0102-04
一、技术创新与经济转型的关系
(一)技术创新及其本质
技术创新(Technological innova.tion)是指改进现有或创造新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任何重大的技术创新都会导致社会经济系统的根本性转变。
J·A·Schumpeter在1912年《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技术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的组合包括:(1)引进新产品;(2)引用新技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的市场(以前不曾进入);(4)控制原材料新的来源,不管这种来源是否已经存在,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新的组织,例如生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给的定义是: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原有产品和工艺的显著技术变化。如果在市场上实现了创新,或者在生产工艺中应用了创新,那么创新就完成了。
S.myers&D.G.Marquis(1 969)在其《成功的工业创新》研究报告中将创新定义为技术变革的集合。他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过程,从新思想、新概念开始,通过不断地解决各种问题,最终使一个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新项目得到实际的成功应用。缪尔塞(R.Mueser)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作了比较系统的整理分析,在搜集的3008篇相关论文中,对于技术创新约有四分之三接近如下表述:当一个新思想和非连续性的技术活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发展到实际和应用程序,就是技术创新。在此基础上,他给出了如下定义: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这表达了两方面的特殊涵义:(1)活动的非常规性,包括新颖性和非连续性;(2)活动必须实现最后成功。综上所述,将技术发明所阐明的技术新思想转变成可以投入市场的产品和工艺,在此基础上,通过功能、结构、市场三方面的分析,将技术原理上的可行性转变成产品和工艺具有一定市场占有的可行性,完成这个过程就是技术创新。
席酉民(2001)认为,对技术创新的全新理解是:技术创新是一个从产生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想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扩散(市场认可),这样一系列活动,其本质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过程,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共同作用催生的产物,它包括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这两大环节。吴敬琏(2009)提出,技术创新分为独立创新、合作创新、引进再创新三模式。技术创新既可以由企业单独完成,也可以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协同完成,但是,技术创新过程的完成,是以产品的市场成功为全部标志。因此,技术创新的过程,无论如何是少不了企业参与的。具体从某个企业看,企业取何种方式进行技术创新,要视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企业自身的实力等有关因素而定。徐睁、权衡(2006)认为,企业技术能力的演化和技术创新模式的升级,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重要特征。技术能力按照演化维度可分为技术仿制、创造性模仿和自主创新三个阶段,技术创新模式决定于技术能力,要与之相适应才能取得最佳的创新效益,按照技术创新的自主程度从低到高可分为简单仿制、模仿创新以及自主创新三种层次。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质上是技术能力和技术创新模式匹配关系形态不断演进的过程。
(二)技术创新与经济转型的关系
经济转型是指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包括发展模式、发展要素、发展路径等等的转变。具体地讲,经济转型是经济体制的创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经济结构的升级和支柱产业的转换,同时也是国民经济体制和结构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经济转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经济转型包括社会经济综合转型,集中表现为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狭义的经济转型仅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以狭义的经济转型为研究对象。
技术创新是经济转型的基础条件和源泉,也是经济转型的内在要求。技术创新催生经济转型的路径主要有:通过技术创新,减少要素投入并使要素得到优化组合;通过技术创新,获得新流程、新工艺;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通过技术创新,扩大资源利用的范围及资源利用率;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
经济转型对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一方面,经济转型使经济发展获得了新的动力和源泉,同时,也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经济转型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技术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创新成果有效地转化。总之,技术创新与经济转型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二、我国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中小企业转型的内涵是指围绕增强民营经济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着眼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企业从主要依靠粗放经营、数量扩张向主要依靠集约经营、结构优化转变;从主要依靠资金、劳动力等实物型资本投入向更加注重科技、人才等知识型要素支撑转变;从主要依靠国内资源与市场的内源发展向更加注重全球资源与市场的外向拓展转变;从主要依靠船小好调头的灵活经营机制驱动向更加注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制度创新转变;从单纯追求自身经济效益向更加兼顾社会整体效益转变。
(一)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首先,来自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截至2010年底,中国中小企业有4225.42万家,占全部企业的98%以上,年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60%。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程度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举足轻重。可以说,民营经济不仅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而且成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生力军和扩大社会就业、繁荣城乡市场的主体力量。然而,经历了30多年快速发展的民营经济目前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十字路口”,其面临的挑战,从根本上讲,是传统发展模式所面临的挑战。多年来,中国的民营经济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换取了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主要靠“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实现了企业市场空间的拓展。但这条路已越走越窄,唯有创新发展,中小企业方能开辟新的发展大地。
其次,来自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粗放型发展模式一方面成就了民营经济30多年的辉煌,另一方面也使得自身走入了难以持续发展的困局。尤其是那种不计成本、不计资源环境代价、因而追求经济总量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造成一些地方的经济资源趋于枯竭,环境资源趋于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相当尖锐。随着劳动力成本与其它生产要素价格的快速上升,特别是人民币不断升值,低成本发展优势正在快速消散,以廉价劳动力与资源为主要竞争手段的大量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中小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与考验。即使是一些属于资金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范畴的企业,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与核心产品,承担的也只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同样相当严峻。30多年来,中小企业逐步形成的一大批以物质资源消耗为基础的加工制造企业,正在面临全球能源价格上升、矿产资源短缺的严重冲击。由此可见,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唯有从粗放型的发展路径里解放出来,通过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创新,才能最终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最后,中小企业转型也是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如果说中小企业在短缺经济的宏观背景下,还能凭借粗放型增长打一个发展的时间差,那么今天绝不允许再走这样一条老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在此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型,首先就是为了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其次,是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题中之义;最后,也是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可能性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成长壮大发展,民营经济的实力大大增强。“十一五”期间,包括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在内的民营经济快速成长,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资金规模不断扩大。从资金规模看,2005年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总额为5809.5亿元,户均注册资金2.36万元.到了2010年9月达1.27万亿元,户均注册资金达3.09万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了118.61%和58.05%。私营企业2005年底注册资金总计为6.13万亿元,户均注册资金142.6万元,到2010年9月,注册资金达17.73万亿元,户均达21654万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了189.09%和51.85%。民营经济不仅在数量上快速增加,而且在向大型化、高级化发展。“十一五”期间,私营经济中迅速成长出一批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技术和装备先进、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企业。也就是说,中小企业已有足够的实力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升级。
其次,中小企业大多处于竞争性行业,发展主要依靠市场竞争,获得政策扶持较少,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和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在内有动力,外有压力的条件下,他们有可能,也有能力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三、技术创新——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之路
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要靠科技创新来驱动。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各国都在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着眼于大规模的、长期性的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改变现有的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推动技术进步与创新,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一潮流中,中国的中小企业应积极主动地顺应调整、变革的大趋势,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好机遇,加快战略转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技术创新决定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之路。它将引领我国中小企业实现从低成本优势向科技创新优势的产业转变。毋庸置疑,中小企业要想在未来的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中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快推进技术创新,使之成为企业实现产业升级、产品升级和提升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企业要围绕既定核心业务、核心技术进行创新的发展,依靠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投入,加快推动科技成果的日益成熟和转化,促进产业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由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向高层次的价值创造转变,由低端产业领域向高端产业领域迈进,由传统的科技创新向高端的科技创新升级,并在此过程中促进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
(一)技术创新,推进中小企业走内生发展之路
中国中小企业在起步阶段主要是“设备靠拆旧,技术靠退休,产品靠模仿”,即使到今天也大多尚未形成独立研发能力,以致只能压价销售、恶性竞争,这是我国中小企业屡遭国外反倾销调查的重要原因。因此,推进中小企业发展模式创新,从根本上讲,就是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内生发展能力。当前,要强化企业创新动力机制培育,特别是鼓励培育企业研发中心等创新载体,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制。同时,把握国际技术转移的机遇,通过各种方式积极有效地从外部获取先进技术,这是企业克服成长过程中“技术瓶颈”的一条有效途径。这里既包括企业有步骤地引进成熟技术或标准技术,也包括通过与外商签订‘技术协议形成国际技术战略联盟模式,还包括通过跨国购并将国外研发机构内部化等途径实现。
(二)技术创新,推进中小企业走集约发展之路
通过技术创新,加速产业集聚,提升中小企业整体实力。中小企业中绝大多数规模小、力量薄弱,只有依靠集群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当前我国的产业集群还处于发展初期,尽管众多中小企业的分布呈现出集中于特定区域的特征,但这些企业生产技术相近,产品同质,缺乏紧密的分工协作,尚处于块状经济发展阶段,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从而限制了民营经济整体的发展与提升。因此,要在培育龙头企业、创新产业链的基础上,加强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以龙头企业带动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并不断扩大产业集群的辐射范围。借助产业提升,整合现有块状经济。同时,要注重通过发展会展经济扩大产业集群的美誉度,通过组建各种中介组织(如商会、协会)强化产业集群内部协调管理,加强中小企业的自律。要使产业集群不仅为当地大企业提供配套生产服务,而且能够依托特色产品独立存在,巩固市场地位,拓展海外市场,将产业集群打造成世界级加工配套中心,使更多的中小企业走上国际化发展之路。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企业正在面临着激励的竞争,为了能够充分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一定要不断创新和发展新的技术,而且这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工业锅炉企业来说,工业锅炉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还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企业的成本,进而促进了企业的持续发展。本文对工业锅炉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进行了分析。
工业锅炉技术的创新
a工业锅炉企业创新的能力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创新就是对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发现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从而为企业创造新的收益。技术创新并不是只要申请几个专利就可以,而是一个从新产品的产生、新工艺的设想以及市场应用等过程,它主要包括新产品的设想、研发、生产以及应用等,实质上是一种集技术和经济为一体的过程,其中主要包括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两个环节,所以说,技术创新既不是单独的技术行为,也不是单独的经济行为,它是经济和技术结合体[1]。
技术的创新主要来自于知识的积累,而知识的积累主要来自于理论知识、实践知识以及对工程存在问题的探索等。对于知识的积累和创造来说,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内部的积累和创造,主要是经过企业内部的科研活动以及组织学生等来完成,另一方面是外部的吸收,借助于外部的力量来实现企业创新。对于工业锅炉企业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让技术人员充分利用杂志、报纸以及媒体等可以利用的资源,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和其他企业的技术人员交流经验,确定发展的方向,注重知识的积累;第二,对具有自我激励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进行重点关注和培养,积极为其创造利于发挥的环境,通过奖励制度或者是晋升制度来激发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第三,利用各种途径对技术人员进行创新的训练,培养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
b工业锅炉企业创新的途径
对于工业锅炉企业的创新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工业锅炉企业应该按照自身发展的需求,跟上本行业发展的步伐,根据市场的信息向相关的领导提出创新和发展的方向以及完整的创新规划;第二,利用合作的形式和一些高等院校、科技院所等进行有效的联合,建设长期并且稳定的科研中心以及研发场地,通过合作来提高研发团队的创新能力;第三,积极与创新委托合作,引进外部人才资源以及先进的平台资源,根据工业锅炉企业的需求,依靠外部的力量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和创造,从而满足企业的需求。
工业锅炉技术的发展
a层燃链条锅炉技术
近年来,我国工业锅炉企业主要采用的锅炉技术是层燃链条锅炉技术,它的热效率不是很高,主要原因是煤炭没有经过洗选和分级、锅炉燃烧的设备质量比较低以及锅炉燃烧人员的技术能力有限等。为了能够增强层燃链条锅炉技术的热效率,工业锅炉企业对其进行了技术的创新,应用了层然链条炉排锅炉技术,这种技术在燃料方面优化了煤炭燃料,在设备方面对炉排片、配风结构以及燃烧技术等进行了创新,优化了流动结构、换热原件以及清灰技术等,对于污染物方面,创新了污染物预防以及治理的技术,将流动烟尘的预防和烟气除尘脱硫技术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了工业锅炉的热效率[2]。
b工业级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最主要的特点是燃烧率比较稿、污染低,因此被称为清洁燃烧技术。循环流化床的热容量比较大,能够使床内的物料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因为床内的强烈结合,延长了燃料停留的时间,从而使物料实现了循环燃烧,提高了锅炉燃烧的效率[3]。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有劣质的燃料的存在,也能将其充分燃烧。循环流化床锅炉在运行的过程中,它的温度可能会达到1000度,可以在其中加入脱硫剂,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比如,石灰石等。对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来说,它在燃烧时采用的燃烧方式是低温、分段送风、分级燃烧的形式,这样的方式能够降低一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量,进而减少了对环境的损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够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要对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对于工业锅炉企业来说,工业锅炉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能够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从层燃链条锅炉技术、工业级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等入手,分析工业锅炉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从而促进锅炉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
[1]翟建楠,崔昶.工业锅炉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探讨[J].硅谷,2014,23:229+239.
[2]张飞.工业锅炉节能技术创新与发展初探[J].化工中间体,2015,03:97-98.
【关键词】循环经济;创新;企业
当今,我国正处在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推进阶段,在循环经济理论研究不断发展的同时,也要努力做好循环经济的实践工作。我国循环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尤其是技术方面的障碍,这是因为循环经济发展必须有一定的技术条件作为支撑。当今许多企业面临的环境污染重、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等问题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技术落后、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经济科技含量低、企业技术装备与工艺落后。技术已成为许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障碍,实施技术创新迫在眉睫。
1.我国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时中存在的技术创新问题
1.1创新体系建设滞后、主体不明确
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现阶段,企业并不是技术创新主体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不是技术创新的利益分配主体。在我国由于技术创新方面的利益分配不明确,使一些企业存在这样的想法:技术创新形成的效益与资产都属于国家,而企业则承担风险与债务,企业的经营班子要承担责任,因此对技术创新没有积极性。
第二,企业没有成为风险主体,这就使得企业缺乏足够压力,只有将技术创新与“风险”挂钩,才会迫使企业兢兢业业进行技术创新;反之,没有人对企业的呆坏帐、亏损技术、创新投资效果等负责,搞好技术创新工作就无从谈起。
1.2科技人员少,创新人才不足
当今许多企业对循环经济研究的人才支持不足,科技人员结构不合理、占企业总人数的比例明显偏低等现象非常明显。更为严重的是,越来越多的高水平科技人尤其是一些实践能力很强的技术骨干,由原先的科技岗位转向管理岗位,或者跳槽到其它收入更高的行业。这种科技人才的流失,不只是技术上的流失,而且还会导致原企业的市场份额流失,对企业造成不小的损失;而且这些技术人才的离开,会对其它科技人员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
1.3缺乏创新活力,目标定位不科学
许多企业对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目标定位不是废弃物资源化与减少排放,而是末端治理与废弃物处理,这就导致企业只“利他”而不“利己”,虽然投资大,但始终经济效益差。另外,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的目的在生态附加值与环境效益上,发展循环经济的不同利益主体追求的效益是不一样的,而许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着眼点并不科学,仅仅是为了提高企业的利润率与生产效益,二者的利益冲突、企业的技术创新目标定位不科学造成企业进行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时缺乏足够的活力。
1.4财政投入少、融资困难,创新资金缺乏足够的投入
清洁生产、资源投入、废弃物与污染物的资源化都需要新技术作为支撑,而对新技术创新的投资数额一般都比较大,如果没有政府支持,往往超过企业自身的投资能力。
首先,企业缺少足够的资本市场支持。国家在引导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和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上一直缺少行之有效的政策,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更难获得金融上的支持;国家对企业创业风险投资事业发展缺少足够的政策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在种子期与起步期很难获得足够的资本支持;循环经济的创业板没有建立,没有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其次,财政科技投入相对不足。近些年来,虽然伴随着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财政科技投入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对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但是总体而言,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增长速度仍然赶不上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仍然无法满足科技发展方面的需要[1]。投入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用于研究开发的投入占GDP的比重较低,二是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比重偏低。
2.促进循环经济快速发展的技术创新对策
2.1加强转变政府职能与加快政策出台
首先,建设技术创新的支撑体系,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要加强服务职能建设,建立经济管理部门与科技管理部门相联合的工作机制,统一协调计划、科技、经济、税收、财政、海关、金融等有关工作,监督与指导企业对国家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方针与措施的贯彻落实。其次,制定各项支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通过产业政策制定,国家综合经济部门要鼓励企业积极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的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利用国债等形式引导企业投资,促进循环型生产环节在多个行业中形成。最后,制定一系列绿色采购政策,政府对那些使用再生材料的产品有优先购买权,借此影响企业生产方向与消费者的消费方向,促进循环经济良性发展。
2.2以企业为主体,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首先,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大力打造知名品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使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不断得到增强。而且,企业扩大研究开发方面的投入,形成自身的专有技术与核心技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其次,要注重产学研有机结合。技术创新工作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创新力量是明显不够的,要注重同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相结合,充分发挥出科研院所与大专院校的视野开阔、科研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
2.3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法律保障
以我国的国情为依据,加快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健全。针对当前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要抓紧制定资源综合利用、节水节能等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和废旧轮胎、废旧家电、建筑废物、电子产品、农业废物、包装废物等资源化利用的规章与法规。加快建立企业责任延伸制度,明确规定生产部门、销售部门、回收与使用单位和消费者等对废物处理、回收与再利用的法律义务。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技术创新[2]。
2.4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要支持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共性方面的研发,加大其资金投入力度;企业要多方筹措资金,将其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保证技术创新的资金需求。企业可以从两方面做好资金工作[3],一方面加强企业自身现有融资功能,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全方位、多渠道的资金支持与保障体系;另一方面,对技术创新的投资结构进行合理运用与优化,使有限的资金创造出最大的效用。
2.5营造技术创新的文化氛围,加强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创新人才与高技能人才建设,培养一批富有创新精神、高水平的科技人才是企业自主创新与长远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要高度重视,一方面吸纳与培养出一批领军型的科技人才;另一方面要保证科技人才发展渠道畅通,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最后还要建立起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薪酬制度,以岗位绩效为基础,将科技人才的专有技术、技术专利与科研成果作为要素参与分配,并依据其科技成果转化而来的效益对薪酬水平进行合理鉴定,突出对创新人才的中长期激励机制。
3.总结
发展循环经济急需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水平,而技术创新则是走出我国当前技术水平低这一困境的有效途径。正如在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温总理的讲话,要依靠科技创新,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快速发展,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向资源节约型经济的快速转变,不断通过技术创新,保护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地、全面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望.基于循环经济产业价值链的技术创新网络探讨[J].改革与战略,2008,5.
关键词:知识社会;现代经济;技术创新
当前,世界经济正加速向全球化和知识化方向发展,发达国家正经历着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战略转移,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倍努力迎头赶上。像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究竟如何把握时代脉搏,因势利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走富民强国之路,是摆在面前亟待解决的极其重要的课题。笔者认为,走技术创新之路,是现代经济发展和知识社会进步的一条捷径。因而要处理好现代经济发展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一、当今社会正面临知识社会的时期,知识的生存、扩散与进步日益依赖于技术的创新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知识作为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潜在因素,逐步从后台走到前台,显示出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近二十年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社会迅速跨上了通向知识社会时代的列车,看到了一片曙光。“知识社会”所处的社会背景主要反映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知识社会的明显特征是知识的高速增殖、迅速膨胀和爆炸式增长。据有关资料表明: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每隔5—7年知识量就翻一番;全世界每天发表2万篇文献著作;目前世界上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数量相当于过去20130年中科学家数量的总和。知识增长的曲线似乎是绝对上升和无尽无头的,知识同样是没有极限和无穷无尽的。今天人们可以在一瞬间将任意且大量的知识几乎同时传送到世界任何一方。
二是知识的增长是技术感生的,技术的发展是知识社会的基础。近百年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知识社会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技术推动知识的增长,而知识的增长又促进技术的发展和技术能力的加强。特别是微电子技术极其数据网络等高新技术兴起,使社会采用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当今世界范围内与因特网联网的计算机数量正以每l5个月翻一番的速度增长。似乎是知识的增长伴随着网络的增长而增长。
三是知识社会是人类思维和智慧的创造,人是知识社会的主体。知识增长、技术感生的这一事实,绝对不会使知识社会变成一个技术的复制品。当你将信息和知识在眼前展示和比较的话,你就会发现硬件包括作为原材料使用的信息在内永远不会替代人类智慧。当体操纵鼠标进入因特网,引发的信息像雪崩一样从你身边滚过的时候,这并不会使你马上变得聪明。随着知识社会的发展,人不是退却到事物边缘而是进入到事物的中心,不是作为客体而是作为主体、作为具有天赋和使命与具有充沛能力和才华的主人身份出现的。
四是知识社会不再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形态,而有可能是一个具有多样性和趋同性的共同体。知识社会存在着更多的机会是社会结构出现活力和生机。比如:社会知识量的迅速膨胀使得各种知识愈来愈急速微分和细化,朝着知识专业化、职业多样化方向发展。其结果是每一个对各种事物的细节了解愈来愈少,愈来愈依赖于他人和专家的知识,因而不得不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表现在研究和学习领域尤为突出,错综复杂的研究课题单靠一个人是解决不了的,集体协作精神已经替代了崇拜天才。
五是知识社会以知识经济为生产力的主要特征,竞争仍然是其发展动力。在向知识社会转化的过程中,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所占份量越来越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不仅成为决定性的生产要素,而且成为一种多方寻求的产品,一种提高竞争力和创收的无形产品。国民经济的创新能力主要取决于现有知识更新的范围和程度,即体现于知识的质量和现实作用。
六是知识社会将改变人们劳动的含义和结构。随着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发展,劳动世界正在经历着结构性变化。企业家越来越依靠知识个性化的人,越来越向所有人都开放机会,使之能够把他们所有知识积极地投入进来。而雇员必须具备更强的能力和承担更多的责任,必须迎合企业和企业家与社会的需要,这将使以雇佣关系为基础的劳动含义发生根本性改变。
七是向知识社会的过渡必将推动教育体制和科研体制的改革。一种新型的职业和B常成人教育体系将产生,虚拟的大学教育越来越普及。按需提供多媒体信息教学和服务系统,能够满足各方面要求。越来越多的个性化、专业化的合格人才将是知识社会的栋梁。未来的科研体制将以系统研究方式出现,虚拟的研究所将以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的面目展现在面前。科研成就不再是“天才的孤寂和孤寂的天才的个人的反射”,未来的科研体制将基于集体行动的网络化,科研与经济的结合愈来]敷紧密。
八是知识社会的发展必定会推动社会政治环境的变革。知识社会将带来世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劳动市场、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各方面的深刻变化,也必然会引起社会政治环境的巨大变革。知识和一切新生事物无不都在推动着人们思维和观念的变化。社会的技术进步在不断改变着世界政治。因此,知识社会对世界政治环境的整合作用越来越大。
二、现代经济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共同体。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相互依存与发展
[关键词]技术创新;知识产权战略;融合;现状;问题;策略
[DOI]10.13939/ki.zgsc.2015.12.068
现代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未来市场竞争中,只有具有自己独特核心技术的企业才会占据更加有利的市场地位。在技术创新中,不断累积自己的专利技术品牌,已经成为企业的共识。我国正在逐步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战略,并把这一战略上升为国家第一战略储备。知识产权不但是衡量一个企业成功的标志,而且也是彰显国家创新力的重要指标。实现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的有机融合,对企业意义重大。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这一方面,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了很多有益的经验,这些可以为我国企业所吸收借鉴。
1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融合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我国企业已经开始改变以往忽视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的现状。企业已经初步改变了以往片面重视利润的做法,积极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之间的融合。在此方面,我国部分企业已经走在了国内企业发展的前列。如我国知名的电信公司华为学习西方经验,建立自己独具特色的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融合机制,已经开始实现二者之间有机的互动。但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建立有效的融合机制。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本世纪新兴技术创新为例,发达国家企业通过自己的技术优势已经在这些全新的领域建立的自己的垄断地位。数据统计显示,在上述领域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企业专利总数已经占据80%以上。我国企业虽然正在奋起直追,但是总体上看还处于低端水平。
2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2.1重视技术创新,轻视知识产权的做法还普遍存在
我国企业在发展中,已经普遍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很多企业成立专门的技术研发部门,从事企业产品的创新工作。一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开发了很多新的产品,但是忽视了产品技术的专利申请。这就造成其他企业不用付出任何研发成本就采用该企业的技术设计理念。还有一些企业只是在区域范围内申请了知识产权,但是没有在全球范围进行专利注册。这就造成部分国外企业钻空子,打球的现象。最著名的案例就是我国传统的景泰蓝制作技术被日本窃取的事件,日本企业获得中国景泰蓝制作技术后进行国际化的专利申请,中国企业损失惨重。这一惨痛的教训应当引起我国企业充分的重视,不要再让自己独有的技术成为别国的专利。
2.2缺乏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融合的可行战略
我国目前虽然把知识产权战略上升为国际第一战略储备地位。但是在企业具体的技术创新中,并没有实现与知识产权之间及时的融合。这与日美等国家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些国家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有效的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融合策略。以日本著名的电器制造商索尼为例,该企业在产品的技术创新中,时刻注意把知识产权战略融入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这就造成在很短的时间内,借助技术创新能够快速形成更多的知识产权商标。数据统计显示,索尼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标达到数千个,而且这一数字随着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正在不断增加之中。
2.3我国在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方面做得还不到位
我国在专利保护、商标保护等方面的立法,只是近二十多年才逐渐成熟完善。总体上看,我国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还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缺乏对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的融合从立法角度的明确规定。随着党和政府的重视度的提高,企业自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强化,我国目前在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融合方面已经逐渐改变以往忽视的做法。近几年,虽然我国专利申请的人员日益增多,专利数目也出现快速增加趋势。但是,这种积极的改变只是刚开始,还没有形成我国企业在技术产权与技术创新方面有效的法律层面的保障。尤其是在处理一些侵权案件中,我国相关部门不能够依法办事的做法比较常见。
3加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融合的有效策略
3.1把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同等对待
企业在技术研发过程中,对待自己创新的技术要及时申请专利,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品牌。要改变以往忽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做法,真正把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有机融合。同时要建立大知识产权理念,即进行专利商标申请的时候不要只是关注小范围的专利申请,要在更广的范围内进行专利注册。尤其是对一些高端技术品牌我们也要学习美日等国家企业的做法,进行全球范围内的技术专利注册。这样可以有效保障我国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万一发生侵权现象,我们也能够用专利这把“利剑”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追究相关侵权人的责任。随着我国大量企业走出国门,进入别国市场,在专利技术维护方面,出现侵权现象会更加普遍。我国企业要充分了解所在国的相关法律,采取合法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
3.2借鉴发达国家企业的做法,建立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的融合战略
美日等国家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融合方面的经验,可以为我国企业所吸收和借鉴。如上文所讲的日本索尼公司的做法,我国企业完全可以进行移植,当然也要结合自己企业的特色进行创新性的借鉴。我国企业也要建立技术创新中各个环节、各个阶段与知识产权紧密融合的战略。要让企业进行的技术研发形成的新的创新技术第一时间转化为相关专利,形成自己的技术专利品牌。我国企业在专利商标注册中,尤其是在一些重点技术领域的专利商标注册中,已经与发达国家企业差距巨大。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建立完善可行的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融合战略。我国企业一些创新的技术还会像过去的景泰蓝技术泄露那样为他国企业所偷窃,最终危害本国企业健康的发展,甚至会给企业树立本不该有的商业对手。
3.3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对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进行强有力的法律层面的保护
我国要立足目前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不断结合本国企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完善的法律体系,应当涉及企业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融合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一些以往忽视的细微地方要进一步改革甚至创立新的法律条文。在法律的执行中,我国要学习西方国家严格的专利保护等做法,也对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强有力的法律层面的保护。对待一些侵权行为,要依据法律规定,进行严格的追责。尤其是国外企业发生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我国企业要成立专门的跨国维权部门,派出法律专业人士负责维权。总之,只有从立法、执法两个角度出发,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才能够真正建立有利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层面的保障。
4结论
总之,要从企业、政府、法律等各个角度出发,思考建立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的融合模式。笔者希望在不久的未来,我国企业也能够像西方国家企业那样,拥有大量的自主知识产权品牌。
参考文献:
[1]冯晓青.促进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战略融合对策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2):37-41.
【关键词】战略联盟,利益,项目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由积极投身于产业技术进步、从事相关发展战略、技术与产品研究、开发、生产、服务的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等相关机构,坚持平等自愿、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自愿组成。
一、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利益分配与成功扩散
战略联盟成立后,内部成员单位将紧密合作,自觉维护战略联盟的利益,实行开放式建设,不断吸收创新资源,在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指导下,高效运行,充分发挥战略联盟内技术优势、产业优势,以满足企业需求为根本,以突破行业发展技术瓶颈,解决产业的共性、特性关键技术问题为目标,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开放共享,彼此依赖,机制灵活,多赢共进,紧密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面提升我国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战略联盟项目是在战略联盟先行投入的基础上,国家科技计划积极探索无偿资助、贷款贴息、后补助等方式支持战略联盟的发展。经科技部审核并开展试点的战略联盟,可作为项目组织单位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实施。
企业需求类项目是战略联盟向盟员单位公开征集技术项目需求课题,经过联盟秘书处汇总处理后,提交联盟专家委员会,就项目技术、经济上的可行性进行论证,联盟内部是否有机构愿意主动承担具体课题研究工作,如果上述都可以通过,联盟秘书处会组织召开项目对接会议,通报企业需求、科研机构最新进展,为项目对接搭建平台,构建技术团队,经专家委员会审核研发人员名单和可行性报告后,开始实验室—小样—中试的技术研发流程。最后以成果转化、专利转让等多种形式形成共赢。
战略联盟产生的知识产权,应该无偿向联合开发成员单位辐射和推广,采取相对优惠的条件向战略联盟内未参与开发的其他单位有偿转让,采取有偿方式向战略联盟外的其它企业转让,所形成的收益中提取一部分纳入开发基金。成果扩散:战略联盟项目所产生的专利、技术秘密、非专利技术成果以及与技术开发内容有关的著作权属于项目责任方和合作方共同所有,其排名顺序按责任方和合作方的实际投入及具体贡献程度商定。
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利益机制的经验分析
战略联盟应注重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实效,创新利益共享机制。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可业化的技术成果又在哪里?奢望盟员单位承担行业发展责任是不现实的,怎样“引诱”企业投资?在满足个性需求同时承担起行业发展的重任、至少在客观上可以促进行业技术水平与竞争力的提升呢?
那就要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毕竟,企业上马项目涉及到生产线引进、更新、改造。有关企业发展战略走向,绝非像某些科研单位为了项目而做项目,他们也应该承担风险。
那可行的方案在哪里?先市场调研,后研发技术,再对成果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进行深化与完善,同时进行市场推广与营销、售后等全方位服务。看看哪一个步骤,战略联盟可以做,应该做?
首先,从宏观战略上要强化产业布局,协调有关各方强化品种规划和加工能力的区划。尤其要照顾到产区与销区的区别。在市场机制为主要手段配置资源的前提下,政策的出台要从整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角度入手,努力做到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方利益。其次,强化“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创新模式的运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利益分配为纽带。通过战略联盟对生产、加工各个环节提供技术支持,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最后,要在市场为主导的产业发展环境下,逐步形成稳定的产业政策体系。一个产业的兴衰归根结底还要依靠市场,只有形成一个健康、有序、具有竞争力和自我完善的市场体系,才能使整个产业在相对稳定的政策配合下做到真正的可持续。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产业链的利益各方以追求利益为目的的行为成为促进整个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国家科技计划管理制度
在战略联盟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组织管理中,理事长单位是战略联盟的责任主体,承担项目组织实施的法律责任,重大事项须由战略联盟理事会审议,有关职责和管理程序遵照各有关科技计划管理办法执行。没有法律地位,战略联盟的项目迟早会沦为多家联合申报课题,执行过程中一家独大的科研老套路里去。
赋予战略联盟法律地位:公司制、股份制、民间团体、非营利机构,任何一种都可以,只要确定了法律地位,战略联盟的行为才有法可依,才能使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对项目实施负总责,并对科技计划管理部门负责。战略联盟内部建立责任分担机制,理事长单位据此向课题承担单位追究相应责任。
(二)促进战略联盟工作人员和管理机构的专职化
人员的专职化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管理人员的专职化,在没有形成系统制度设计的初期,战略联盟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以固定为好,垂直管理,利于沟通与协调。二是基层战略联盟常设机构的工作人员专职化更为必要,只有专职化才能更好了解所在战略联盟运转的实际状态、发展困境及解决途径,人员的更迭使得工作难以持续,造成了效率的损失。
(三)建立战略联盟项目管理与运作的相对独立机制
引导战略联盟承担产业规划编写与制定,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内实施战略联盟项目的单独立项、独立运行、独立管理,避免与其他类别项目冲突。同时,严格筛选与审定战略联盟资格,使得真正代表行业利益的优秀战略联盟脱颖而出,在独立运作下,产生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为其他战略联盟持续发展做出表率作用。
建议项目管理经费上划拨战略联盟,由战略联盟掌控,按照国家科技计划要求完成项目实施。建议项目立项上,应确保战略联盟的主持管理作用。建议在战略联盟平台上获得项目的负责人不受同时承担其他国家级项目的限制。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业工程;技术创新;可持续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S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2013
前 言
现在的农业发展已经不同于以往,现在已经不仅仅将农业发展局限在种地种菜等方面,而已经在各个领域上有了自己的科研成果,以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为代表的农业高新技术,对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除此之外,将高新技术和农业工程相结合,就会推进整个农业结构的产业化,将高新技术引入还可以增加整体结构的信息化。为我国农业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1 农业工程现在的发展现状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变革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在此经济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因此这就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并且获得了较大的生产要素支持,极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并且我国农业也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就。但是我国农业发展中,任然存在有较大的问题:我国的农产品结构较为单一,并且我国农业的发展是依托于人力资源的投入的,而不是科学技术,因此我国的农业生产效率较低,最终致使我国农业的生产总值较低。再加上我国的农业人口占据着总人口数的较大比重,所以,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中还存在有人均比例较低的现象。诸多的问题都亟待解决,需要我国促使农用工程的发展。农业工程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来说,是与我国农业现代化相结合的一项技术,只有在农业工程技术飞速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够促进农业的较大进步。但是农业工程的发展对于我国农业来说,还不具备有成熟的因素,因此也遗留有较大的问题。我国农业工程技术的普及率较低,绝大部分农业人口任然坚持传统的农业技术,仅有少部分的农业人口采用着农业工程技术;我国农业工程中,相关产业的科技装备水平较低,机械化程度较差,并且很难适应我国传统的农业发展;我国的农业工程发展中,对于农业机械、设备、技术的管理能力较差。很难促进我国农业工程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 农业工程的创新技术的具体应用
若想促进我国农业工程技术的发展,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确保农用工程的创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在农业工程技术发展的当前阶段中,生物技术获得了较高水平的提高。比如我国的生物技术发展中,已经培育出生产率较大的稻米品种,比如水稻Q优2号,这类型的水稻产值较大,抗病性较强,并且能够抵制不良天气状况和种植环境,是一类较为优质的杂交水稻类型。此外,在生物技术的应用中,我国还极大地开发出有机农业产品,有机类型的农业产品相对于传统农产品来说,更加的绿色、环保,其内含的有害物质较低,因此有机农产品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所以得到了较大范围的推广;我国农业工程技术的发展,还有赖于其机械化的生产技术。在传统农业的发展中,加入机械化的生产设备,比如大型收割机、农用拖拉机等生产设备的投入使用,才能够促使我国的农业在生产中获得较大的技术支持,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并且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机械化设备的应用,能够促使我国农业的生产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并且生产总值增加,为我国经济带来更多助力。农业工程创新技术中还包括有灌溉技术的改革:我国水资源的总量相对于我国的农业需求来说,极为短缺。而传统的灌溉技术很大程度上浪费了较多的水资源,因此滴灌和喷灌技术的投入使用,能够促使农用灌溉水利用率得到提高,降低了水资源的浪费现状。
3 农业工程与创新技术结合的益处
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我国传统农业的发展并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各类资源的投入较大,因此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此外环境破坏程度较大。而农业工程的投入则能够较大限度的扭转现阶段的破坏状况,而创新技术与农业工程的结合,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将创新技术与农业工程相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农业土地紧缺的问题。比如现阶段的无土栽培技术的创新使用,就意味着我国农业的发展能够脱离大面积的土壤种植,利用营养液等物质进行各类型农作物的生产。而传统农业中,化学物质投入使用较多,因此土壤污染现象较为严重,与此同时地下水也受到了影响,因此无土栽培能够避免我国土壤的进一步污染,降低地下水的受污染情况;我国农业工程与创新技术的结合,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求。在农业现代的发展中,急需要各类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机械化设备的投入。但是仅仅是资源的利用并不能够促使我国农业现代化进步,因此只有在创新的基础上,才能够使得我国的农业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应用工程、生物、信息、管理学的原理和技术,促使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最终,农业工程与创新技术的结合,是促进我国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而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也能够促使我国的整体经济获得更大的进步。
4 农业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的利与弊
4.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利处
我国现阶段的农业发展处于一个资源极大浪费,环境污染极为严重的时期,因此在农业发展中提倡可持续发展是必要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对新农村建设的必经之路。在农业中进行可持续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来说,能够为农村的发展节省出更多的有利资源,比如人力资源。在劳动力剩余的前提下,农村就能够利用这部分劳动力进行其他产业的生产,比如开放旅游业、加工业等,这样就能够促使我国新农村的建设不断进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利于我国传统的粗放农业转化为集约化发展。较大程度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利用适宜的农业资源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因此我国农业能够向集约型生产发展。
4.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弊处
农业可持续发展除了为农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益处外,还存在有较多的弊端。我国农业发展的现阶段,任然是传统粗放的农业方式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要想进行可持续发展,还存在有较大的阻碍。而一旦进行可持续发展,我国的农业结构、农业生产者以及农村经济,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不利于我国农村的和谐建设。因此,我国农业要进行可持续发展,必须确保我国农业的发展背景以及基础适用于可持续的发展,最终才能够使得农业可持续发展向有利方向发展。
5 结 语
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已经不能够满足于我国人口的需求,因此要想获得较大的突破,就需要在农业工程中进行技术的创新。而要想创建农业生态环境,则需要进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但是农业工程技术的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都需要我国农业的发展具备有充足的前提准备,才能够确保我国农业不断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森,赵文怀,殷学云等.非耕地节本型日光温室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J].中国蔬菜,2010(13):46-48.
关键词:公地悲剧;技术创新与扩散;区域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09-0069-04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产业集群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产业集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中国,以产业集群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催生了新一轮的区域经济发展浪潮,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的龙型产业集群隆起带,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先进产业制造基地,支撑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镇一级经济的发展壮大,以“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为特点的专业镇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目前广东共有专业镇212个,遍及珠三角、山区和两翼地区,覆盖了机械、五金、灯饰、电子、信息、家电、纺织、服装、建材、食品、玩具、鞋业等30多个产业和产品类别。根据Porter、Isaksen等学者的研究,相互关联、相互竞争的企业和相关的组织机构通常表现出向同一地理区位集聚的趋势,形成产业集群,进而促进创新的产生。在广东的专业镇中,大量的同类企业已经形成了空间集聚,为相关产业集群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可以说,专业镇是广东打造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但要依托专业镇的发展打造产业集群,进而提升广东产业的整体竞争优势,必须要解决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要推进专业镇企业技术创新与扩散能力的建设。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也是产业集群提高竞争能力的关键。根据熊彼特的“发明―创新―扩散”的创新过程模型理论,创新始于发明创造,而创新的示范作用,必然引起在全社会范围内大面积的技术扩散,而技术创新与扩散的结果又会导致全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增长。
一、问题的提出
从经济学本质出发,区域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区域经济相对于同类区域对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和对市场相对占有的能力,是区域经济竞争力比较优势的表现。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可能在所有产业部门占尽优势,优势的形成往往根植于特色,因此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往往表现在地方特色产业群上,这就是大量相关企业空间聚集所形成的本地化产业氛围,它是其他区域最难以模仿的。波特认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优势并不一定看整个国民经济,而主要看这个国家和地区有无独特的产业或产业群。换言之,区域核心竞争优势通常蕴含于某些独特的产业部门。就珠三角而言,珠三角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业已形成以及成长中的专业镇和产业集群。品牌与技术是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两大法宝。关于本文所述及的“技术”,很多学者都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其代表性观点主要有:(1)技术创新能力是产业集群活力的本源;(2)产学研合作与企业联盟已经成为专业镇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3)现实中的大多数产业集群内生型创新能力较弱,也不具备外生型创新条件,政府的倾斜性政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不可或缺;(4)技术分共性技术和个性技术两种,政府倾斜性政策的着力点在于共性技术;(5)个性技术的研发由企业完成,政府的职责在于只是产权的保护。
遗憾的是,现实并未按理论设计的最佳方案运行。产业集群中同质化经营、模仿抄袭现象普遍存在,据有关调研数据显示,珠三角各级人民法院受理的专利诉讼案件数量增长明显,尤以外观模仿抄袭为甚①。面对如此现状再谈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无异于远水近火,但听任事态发展只会进一步弱化集群的创新动力。技术创新陷入政府与市场同时失灵的两难境地。
二、技术公地悲剧
技术扩散过程产生的创新外部性问题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对外部性进行了研究,其中比较著名的学者有庇古、奥尔森、科斯、诺斯和一些博弈论专家,他们分别从“公共产品”、“集体行动”、“外部侵害”、“搭便车”、“囚徒困境”等理论入手,得到的结论则都认为,对外部性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是将外部性内在化。
技术是准公共产品,非竞争性比较明显,它可以重复使用,增加使用的次数并不增加其生产成本,即每次增加使用的边际成本为零。技术具有部分排他性,拥有者希望是排他的,因为新技术如果可以独享,拥有的企业可以藉此获得垄断地位,取得超额利润。但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技术一旦扩散,很难阻止别人使用它。以产品外观为例,技术的易扩散性是显而易见的,每一款灯饰、服装、家具新品的推出,都有可能引发一轮跟风热潮。而且技术一旦扩散开来,其“公地悲剧”②的后果在所难免。
对于“公地悲剧”问题求解,科斯定理开出了产权界定的药方。例如,将草原分成若干份并私有化给每一个牧民,出于理性经济人的考虑,牧民会自动权衡所拥有草原的承载量与牛羊数量的多寡,所有问题皆迎刃而解。这是一种变公地为私地的解决思路。问题是,市场上被模仿的技术本身就是一种私权,只是易扩散的特性使其具备了公共产品的某些特征,掌握在创新企业手中的专利技术显然不可能再私化给众多的模仿企业。不断增加草原面积似乎是问题求解的另一方法,这与前些年“蛋糕不够分――做大蛋糕”的思想相似。但在“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③”的现实语境下,创新企业不断推陈出新、提供更多新品以供仿冒者分蛋糕的做多机制极难成立。2007年在上海举行的亚洲最大规模家具展――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上,7家知名品牌参展商谢绝国内观众参观的做法证明④,产业集群的领头企业并不甘心成为免费蛋糕的提供者,技术公地悲剧问题的破解,还需另辟蹊径。
三、案例介绍
技术创新的“公地悲剧”困扰着珠三角诸多专业镇和产业集群。从目前较典型的解决案例来看,变私权为公权,变个性技术为共性技术,由政府提供技术创新公共服务是其中的相似之处。下面选取广东省级产业集群区域示范点为例来介绍技术创新与扩散过程中的政府运作的经验。
(一)南海西樵纺织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与扩散⑤
西樵纺织业历史悠久,现有纺织企业1 330多家,各类纺织机器3万多台,从业人员约6.29万人,年产各类面料能力10亿多m,号称“千家店、万台机、亿米布”,是国内继浙江绍兴之后第二大纺织面料生产和销售基地,2003年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面料名镇”的称号。20世纪90年代西樵纺织业也曾有过一段跌宕起伏的经历,当时的西樵纺织业还未从20世纪80年代的辉煌中醒来便遭遇了技术创新的“公地悲剧”,产品档次不高、花色单一、同质化严重,而且以仿制起家的中小企业根本无力开发新品。1994年,全镇纺织品生产企业锐减至300多家,产量比最兴旺的20世纪80年代后期减少60%以上。为解决技术创新问题,1997年西樵镇政府拿出200多万元,从韩国引进了一套世界上比较先进的电脑制版系统,用于纺织中的大提花工艺设计,高薪聘请技术人员,组建了一家专门从事新产品开发的研究机构制版公司。公司自1998年5月开业以来,开发了上万个面料新品种,并以比开发成本低300元的价格转让给本地纺织企业。为避免“一女多嫁”,镇政府规定制版公司设计开发出来的新产品,只能一次性出售给一家企业,不能向多家企业进行多次转让。政府提供的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使得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不仅提高了20%~30%,而且新开发出来的品种面料每米价格平均提高了20%以上。2000年,镇政府再投资8 000多万元建立南方技术创新中心,中心采取会员制,会员企业每年只需交纳一定的会费,就可以随时享受研发中心的服务。这样既解决了部分资金问题,又吸引了企业的参与,仅2005年一年就有200多家企业加入。几年来,中心为纺织企业设计开发的新产品的市场命中率高达80%。
(二)小榄锁具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与扩散⑥
“小榄五金”有着悠久的历史。改革开放30年以来,小榄五金逐步成为以生产锁具及配套五金为主的外贸出口加工基地,并带动了燃气具、脚轮、铰链等五金行业的飞跃发展。2007年,小榄五金产业销售收入139.3亿元,占全镇工业销售的38.2%;五金类企业3 897家,占全镇工业企业总数的53.9%;五金从业人数超过7万人。2007年全镇地方生产总值136.2亿元,税收总额24.5亿元。20世纪80年代,小榄镇一些颇具眼光的创业者抓住国内市场球型锁制品短缺的时机,从国外采购各式各样的球型锁制品开始模仿式生产并赢得了丰厚利润。由于行业进入门槛低,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球型锁制品的生产中,形成了小榄镇生产球型锁制品的一个。然而,简单的模仿缺乏持续的竞争力,小榄镇以简单模仿为支撑的产品生产遇到了强有力的市场竞争。20世纪90年代后期,小榄镇球型锁制品的市场占有率开始下降,特别是一些企业生产的产品合格率不高,退换率上升,严重地影响了小榄镇球型锁制品的商誉。面对这种被动局面,小榄镇政府将一些研制金属模具制品的科研院所引入小榄,并从财政中拿出500多万元引进国际先进设备,组建了研制开发各种五金模具设计能力,承接了企业大量的产品外形、结构、功能等设计订单,并以成本价格帮助企业设计各种新型产品模具以及提供技术服务。在全镇球型锁制品企业中,大约40%的企业从中获得了生产模具的新样品和新设计。企业产品质量得以提高,利润率不断上升。此后,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开始自己设立研发中心,以追求企业的个性化生产和更高质量的产品。截至2001年底,年产值2 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大多设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其中10多家还与国内的高等院校和研发机构共建了技术工程中心。随着研发部门在企业内部的广泛设立,由地方政府支持的技术中心逐渐转向技能培训、设备维修以及技术与市场的信息服务。
(三)大涌红木家具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与扩散⑦
大涌红木家具企业技术中心成立于2001年10月,广东省科技厅、中山市科技局和大涌镇政府分别投资30万元、100万元和50万元作为中心的启动资金。中心成立后着力解决约束红木家具行业发展的木材烘干、产品设计和环保油漆等三大共性技术难题。首先,中心前期投入15万元与广州能源研究所合作,开发了一套电脑控制木材烘干系统。新型设备烘干质量好、缩短生产周期,为高质量的红木家具走向北方市场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其次,中心投入了20万元与中南林学院签订了现代红木家具产品开发合同,中南林学院在一年内提供四大系列的八套产品图样给技术中心,并负责产品的技术鉴定和产品的跟踪完善。这些设计使得大涌红木家具在款式上适应了现代家居的要求,拓宽了红木家具的市场。最后,中心投入38万元与西安交通大学环境与化工学院合作开发环保油漆。环保油漆的研制成功,不但使红木家具的生产成本降低,生产周期缩短,更为大涌红木家具向绿色环保家具迈进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各类共性技术的研发投入上,政府财政支持发挥了巨大作用;而在成果的使用方面,主要以提供无偿服务为主。
四、分析总结
(一)案例分析
总结“西樵纺织”、“小榄锁具”、“大涌家具”三大产业集群所取得的成绩,政府主导下的各类技术研发中心功不可没,或者说,政府提供的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为产业集群提供了不断向前的发展动力。“西樵”与“小榄”的情况类似,都是直接由政府主导完成技术创新开发,政府与企业间是一对一的关系,如“西樵”规定制版公司设计开发出来的新产品,只能一次性出售给一家企业,这实际上是由政府帮助企业完成个性技术的开发,补齐企业研发能力的短板。因此,虽然新闻报道或政府文件中仍将其称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但本质上它们与真正的“共性”仍有一定距离,大体可以概括为“个性化技术,共性化研究,个性化使用”。“大涌”的做法更接近共性技术研发的实质,其免费提供的特点也更符合公共产品的特性,毕竟它没有用收费的方法将技术在产业集群中的普遍适用进行有选择的排他。“大涌”的做法可概括为“共性化技术,共性化研究,共性化使用”。
(二)初步结论
众多企业(公)对行业领跑者(私)技术的模仿复制,是一种私权公用,产生技术公地悲剧的后果为法律所禁止;相反,众多企业(公)免费或低价享受政府提供的共性技术(公),是一种公权公用,不产生纠缠不清的侵权问题。对技术公地悲剧问题的破解,“共性化技术,共性化研究,共性化使用”,应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路径设计。
就现状而言,珠三角的产业集群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在技术创新能力方面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在这样一种阶段,政府大可不必将共性技术与个性技术搞得泾渭分明――无论是何种技术,只要对提升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有帮助,政府在促成技术的研发成功上就可多下些功夫,在“共性化研究”方面多有些作为,在“共性化使用”方面多动用些财力,所带来的技术扩散效应将有提升本地产业集群的整体技术水平,使整个产业受惠,最终实现产业整体竞争力的“帕累托改进”。同时,共性技术的公共研发还将迫使集群领跑者不得不保持个性技术的水涨船高,如“小榄”大型企业自行设立技术研发中心,产业整体竞争力得以进一步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实践中出现了共性技术研发中心过早地转型为技术服务机构或行业商会,或是将中心定位于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有偿服务的现象,这与当地政府对共性技术研发中心的职能定位认识不清、对技术创新与区域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关。诚如上文的思路设计,不断将行业领先技术共性化并服务于众多企业,方为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的不绝动力。
注释:
①2009年对广州、东莞、中山、惠州、深圳、珠海部分人民法院经济类案件调研的结果。
②公地悲剧:哈丁教授在《公共的悲剧》中描述的一个故事,说的是在一片草原上生活着一群聪明的牧人,他们各自勤奋工作,增加着自己的牛羊。出于私利的合理选择每个牧人不断增加放牧的畜群,直至畜群数量超过草原所能承受的极限,草原最终毁灭。
③人民日报情报所网络室,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05-24。
④《上海国际家具展谢绝中国人入场参观引争议》,《东方早报》,2007-09-13。
⑤南海中小企业网:。
⑦广东家具论坛网。
参考文献:
[1]贾海彦.公共品供给中的政府经济行为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叶文忠.集群创新优势与区域国际竞争力[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岳芳敏.创新、升级之路――西樵纺织集群发展模式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经济发展方式 包容性增长
创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提,是经济增长的源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科学技术措施的应用逐步提高,结合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现象综合分析应用是保证科学技术创新工作的关键。创新是创造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将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引入经济增长中。针对新兴的技术和各种公益形式进行分析与应用是创新工作的重点形式。人们在工作中对各种特别关注技术发明和技术进步层面上的创新。并且使得新兴的技术和发明能够合理有序的应用在商业运转之中被称之为是技术创新。尽管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很重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经济领域和经济增长方式中都能够合理的应用技术创新模式和方式。我国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通过牺牲环境资源和各种能源为基础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经济发展中对社会环境造成的损失也是不可避免的。
1. 中国技术创新困局的表现及反思
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有目共睹.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增长,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改进提供了基础前提。在这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中,中国经济的总体发展趋势列为世界经济总体发展趋势的前茅。然而,这种以量取胜的经济增长。并没有使得国家各个领域都取得共同的发展与进步,特别是各种技术领域,我国与世界主要的经济体制国家中还存在着极大的差距,这些差距主要是技术领域中的各种困局影响形成的,严重的制约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发展与改革。
在国民经济的三次产业中,工业领域的技术创新最为密集,对经济增长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将以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的技术创新效率和技术水平为指标,进一步验证中国是否存在创新困局,是一种什么样的困局。
2. 中国现有经济发展方式不利于技术
创新的因素分析中国的创新困局,与中国现有经济发展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改变这种困局。需要明确现有经济发展方式中不利于创新的因素。关于中国现有经济发展方式的研究很多,通过对比与归类.可以总结出学术界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共识,正是这些特征制约了创新机制的发挥,从而造成了我国的创新困局。
2.1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的特点
对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往往和中国模式、中国奇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讨论融合在一起。高柏认为与注重保护国内市场,以自主品牌的高附加价值产品进行国际竞争的日本古典发展主义不同,中国的新发展主义积极地向外资开放国内市场。
2.2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不包容技术创新的原因分析
我国当前经济增长方式下,有许多不利于技术创新的因素,它们通过影响技术创新的产生机制,制约了技术创新的开展。这些凶素本身与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的特点紧密相连,它们作用于技术创新发生机制的各个方面,它们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创新。
2.2.1在经济发展中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忽视。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是以出口导向和投资拉动为特色的。在出El产品中。虽然涉及大量高科技产品,但这些产品的生产仅与我国的廉价劳动力相结合。与本土研发的关系微乎其微。而以投资拉动为特色的经济增长。注重投资的数量和规模,不追求投资效率;高科技投资项目以技术引进为主。
2.2.2金融体系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不足。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确立了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从而使金融发展服从于政府经济增长的目标。在资本市场上,政府非常注重对金融风险的防范,这种政策措施的负面效应也日益显现。与技术创新密切相关的风险投资没能得到充分发展。在技术创新方面本应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没能得到资金方面的支持。
3. 包容性增长及其理念“包容”创新的
内在机制
当前经济发展模式下不利于技术创新的因素,主要是影响到技术创新产生的内在机制,从而在环境、外部知识输入和研发能力方面抑制了创新的产生,通过改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贯彻包容性增长理念,解决技术创新的困境,需要对包容性增长理论的深刻认识,在理解包容性增长包容创新的机制后,制订合理有效的实施机制,促进技术创新的发展。
3.1包容性增长及理念的扩展
包容性增长是在“益贫式增长”和权利贫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与20世纪80年展起来的权利贫困理论以及关于社会排斥方面的研究密切相关。“包容性”反映了这种理念对公民权利的强调和对社会排斥问题的重视,强调贫困人口不应因其个人背景的差异而受到歧视,不应被排除在经济增长进程之外。
3.2包容性增长“包容”技术创新的原因
3.2.1强调生产性岗位的创造。将强化政府对技术创新作用的认识。
“包容性增长”的原始意义在于:有效的包容性增长战略需集中于能创造出生产性就业岗位的高增长,能确保机遇平等的社会包容性以及能减少风险,并能给最弱势群体带来缓冲的社会安全网,最终目的是把经济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让普通民众来受益。
3.2.2注重机会平等,有利于人力资本的开发与积累。人力资本的开发和积累是技术创新得以开展和推进的基本保障。然而,随着我国阶层固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大量下层精英由于家庭背景原因难以获得合适的岗位,而一些重要的岗位却被一些不称职的上层庸才占据。导致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和整体经济效益的下降。
3.2.3重视收入分配,有利于提高研发努力程度。
目前,我国企业创新的主力仍在国有部门,但国有部门“共享式”的工资决定模式倾向于在压低高技能劳动力的报酬率的同时,抬高低技能劳动力的报酬率。技术创新是生产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于收入分配体制的不合理,对于技术人员不能形成足够的激励,导致了技术人员的努力程度不足,进而导致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低下。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