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性

时间:2023-05-15 16:31:40

导语:在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性

第1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导入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采取有效的导入方式,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长期以来,初中英语学科作为语言类学科,学生学习难度大,教学氛围单调,教学成效低,对培养英语专业人才有不良影响。在有效导入方法的作用下,教师能够轻而易举地将英语课堂教学推向,使学生充分融入课堂教学中,有助于推动初中英语教育的持续发展。对此,有必要对有效课堂的导入方法进行分析。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导入的重要性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采取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尤为重要。首先,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高涨情绪的影响下,紧随教师思路,顺利过渡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在此过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内容。其次,通过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学生能够明确英语教学目的,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教学中,增强英语教学成效。最后,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氛围,改变传统枯燥乏味的英语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可见,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导入具有重要性。

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方法

1.基于音乐的导入方法

初中英语教师利用音乐导入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尤为重要。音乐的节奏和主旋律,能够为人们营造良好的意境空间,将其引入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创造良好条件。音乐导入方法的应用,能够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接受英语语言,消除陌生感。例如,在“When is your birthday”教学中,教师为增强教学效果,可为学生选择歌曲《Happy birthday》。此音乐易学易唱,对增强初中英语教学成效有利。

2.基于游戏的导入方法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选择游戏导入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活跃英语课堂教学氛围,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眼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英语课堂互动中。在游戏导入中,学生能够处于放松状态,真正意义上成为教学主体,同时能够增强师生的有效互动,为教学活动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例如,在期末总复习阶段,教师将所有动物词汇整合,引入时下较为火热的QQ游戏“你画我猜”,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别指派小组成员在黑板上画出动物的简笔画,其他小组学生猜测。如此,课堂教学氛围活跃,有助于增强教学成效。

3.基于多媒体的导入方法

利用多媒体积极开展初中英语课堂导入尤为重要,不仅为学生呈现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方式,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多媒体集图片、声音、视频于一体,能够以多样化的姿态呈现在学生面前。利用多媒体,可增强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成效。例如,在“Who stole the necklace”的教学中,教师为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可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以动画形象为主的视频播放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又能引导学生思考。

4.基于故事的导入方法

初中英语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采取故事导入方法,具有可行性。一方面,初中英语教材中大多数课文的内容故事性较强。学生在学习英语课文后,能够对名人轶事有所了解。教师利用故事导入方法,能够使学生在了解故事的前提下,深入理解英语课文。另一方面,故事导入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英语课堂教学充满好奇心和期待,有利于英语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例如,在“A famous Person”教学中,课文内容是关于马克・吐温和比尔・盖茨的故事。所以教师可鼓励学生在教学活动之初,搜集两位名人的相关资料,并用英语进行简单概述。如此,既可培养和提升初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听力,又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合理选择有效的导入方式,推动初中英语课堂教育教学的深入开展。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对课堂教学质量有决定性影响,由此可见有效导入的重要性。本文提出的音乐导入方法、游戏导入方法、多媒体导入方法、故事导入方法,能够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丽丽.巧妙导入,打开成功之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探究[J].学周刊,2015(28):136-137.

第2篇

关键词: 课堂教学设计 重要性 方法

课堂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解决问题并对解决方案问题方案加以实施、评价、修改以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的过程。课堂教学设计的内涵可见,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就必须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科学地制定出教学目标,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呈现有序、最佳状态,以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一、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一)课堂教学设计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

课堂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明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案、教学方案实施、教学评价、教学方案修改五个环节。其中,明确教学目标为课堂教学指明方向,教学方案的选择与实施,使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受到约束,确保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有一个清晰认识和整体把握。教学方案的实施、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了教学活动中松散、本末倒置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对实施方案进行评价和修改,保证了教学活动高效、有条不紊地开展。

(二)教学资源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的保障。

课堂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素质,使之能在实践中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课堂教学设计通过经济、高效地选择教学资源和媒介工具,合理拟订教学进度、精确时度,准确评价和分析教学结果;及时有效地修改教学方案,使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学生、设计方案、资源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取得最优教学效益。

(三)课堂教学设计促进教学理论和教师素质的共同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教学研究倾向于理论完善,因此脱离了教学实践,使教学理论成为“纸上谈兵”,而课堂教学设计作为理论与实践沟通的桥梁,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通过教学实践,不仅将现有的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而且使教学理论得到实践检验,促进教学理论的充实和完善,并将教学经验升华为科学理论。

开展课堂教学设计,离不开教师技能。在传统师范教育中,忽视对教师教学技能培养。而课堂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发挥自己的特点成为课堂教学组织者、引导者[1]。教师不但要掌握和熟练应用教学理论,而且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因此,课堂教学设计不仅促进了教学理论的补充和完善,而且为教师教学技能的成长和素质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行、高效的途径。

二、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

“文无定体,教无定法”。面对不同学生,课堂教学不能“一成不变”,只有高效、合理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一)挖掘教材、依据学情,科学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导向,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应做好对教材内容的深入挖掘,对教材进行分析及应用,将教材内容情景化、静态知识生动化;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拓展,吸收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科内在的逻辑性的同时,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突出教学目标的重点与明确教学目标的难点;使教学目标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针对性。

(二)课堂教学设计优化,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中,可供采用的方案多种多样。此时,选择采用哪种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对各种方案的效能进行全面、系统对比,选择出最佳教学方案,在选择过程中,不能只考虑眼前的短期效益,还要兼顾长远效益。要考虑设计简单、方法易行、节省教学时间、应用范围广、适应性强这五个方面的因素。所以,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应考虑到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准确地进行教学评价,及时有效地修改教学设计方案。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要阵地,教师通过观察自己或他人课堂而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或教学行为,感悟和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2]。课堂教学设计是否“行之有效”,要从五个方面评价: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教学活动是否围绕教学任务开展;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和解决课堂出现问题是否及时,修改方案是否有效。使教学设计修改建立在教学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设计。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围绕“教什么、怎么教、学到些什么”这三个问题组成,“教什么”即教学目标的制订,“怎么教”是课堂教学方案的选择,“学到什么”是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即教学监控与评价。只要将这三个问题解决好,才能使课堂教学设计变得科学、合理、优化,促进教师教学素质和技能的提高及教学理论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指的是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取得最大的教学成果,为学生普及更多的语文知识。可见有效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1.无法把握语文学科基础特点

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是学生掌握语言的基础。可以说语文学科包含了所有学科的综合性特点。语文所体现的多样化的知识与教材,都表现了语文的基础地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无法把握语文学科的基础特点,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品德,开阔学生文化视野,使学生局限于书本章节,失去语文学习兴趣。

2.课堂缺乏合作学习

新课改强调了合作学习、探讨在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但是多数语文教师对此的理解处于初级阶段,盲目效仿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领会合作学习的精髓所在。导致小学语文课堂探讨的问题缺乏深度,无法真正实现合作学习的意义与作用。

二、加强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1.制订有效的教学目标

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有效教学目标可以正确指引教学活动向正确方向发展,实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也被认为是语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教师要制订有效的教学目标,将教学活动控制在有效范围内,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2.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新课改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担任着指导者的角色,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小学语文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极佳的学习状态中。

3.突出课堂合作学习氛围

教师要运用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作学习要求的是教学活动中的所有人员都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共同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建立课堂合作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构建一个良好的、高效的学习团队。

第4篇

关键词:高职数学;情感教学;课堂优化

高职学校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情感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资源,同时需要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最终完美结合,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以大力发展学生的“情感与态度”为目标,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高职教师应充分重视并有效运用情感因素,合理调控情感,探索育才途径,为数学课堂添加色彩,不断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水平与效果。

一、情感教学的重要性

高职学生的基础水平与能力都比较弱,对数学课程也常常不感兴趣,最终导致了教学效果的欠佳。这主要也是因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侧重语言和行为信息的传递而忽略了情感信息的重要性,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信息系统的整体性。

情感和学生的认知过程密切相关,没有感知、记忆就没有情感,而情感反之又影响认知过程,可以是推动作用,也可以是阻碍作用。情感主要具有信息和调节两种功能,人们借助情感实现信息的交流和互相影响,同时也通过情感体验实现智力活动的积极与主动,在大脑中形成兴奋点,进而促进对知识的领会和自我行为的巩固与调整。

运用情感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调控与优化,有利于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的学习情绪的保持,有助于其数学兴趣的激发,将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转化得更为形象、直观,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最终最大化地优化课堂教学。此外,运用情感调控与优化,能够冲破传统陈旧观念的束缚,从更深的层面激感调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充分发掘刺激学生心理产生情感的动力与源泉,促使学生更为积极、健康地实现情感体验,最终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二、数学课堂教学中情感调控与优化的实施策略

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具备极强感染力的情感,善于营造平等、民主、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运用真诚、高尚、纯洁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左右学生的思想感情,促使其产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主动参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情感的有效调控,有利于学生对教师积极、肯定态度的产生。

(1)教师应建立与学生情感交流的多样渠道。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融合与和谐,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衡量条件。因为教学活动不只是师生在认知上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与合作活动,因此,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良好情感交流渠道的建立,有利于学生在融洽的氛围中形成模仿、认知并领悟,从而产生“乐其学”的良好效果。

(2)教师应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与学习活动具有最为密切的关系,因此数学教师要高度重视并善于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尽量将数学教学活动与生活相练习,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促使其将全部经历都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将教学活动打造成形象直观、有声有色而且生动活泼的活动过程,将枯燥的数学学习转化为一种享受。

同时,教师可将数学知识适当地延伸到实际生活领域,让数学教学更为生活化与情感化,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如可利用当前比较热点的环境保护、新闻实践、国情国策、现代时尚等为主题,渗透对函数问题、生活应用问题以及概率统计问题等相关知识,并将课堂教学创设为与之相适应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更为形象的氛围之中,更为深刻地了解数学知识、思考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难题等。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离我们并不远,它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每一个角落。而且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能促使他们的学习活动饱含丰富的情感,保持愉悦的情绪,进而积极主动进行思维,并深刻感受思维成功的快乐等。

此外应注意的是,情感教育与数学教学可以相辅相成,但课堂教学中情感的调控应维持一定的尺度,即情感氛围的“度”,轻重合适、深浅有理、浓淡有度。情感氛围平和时,学生则情绪平静,想象力丰富;气氛浓烈时,学生则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所以,课堂教学这门艺术不只是情感氛围的艺术创设,也是情感氛围的调控艺术。

总之,情感作为非常重要的一项素材性课程资源,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极具增力作用,不仅有助于学生活动能力的激发与不断提高,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数学教师应高度重视情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断探索育才途径,从而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实效。

第5篇

关键词:教学模式;活动单导学;学习兴趣

初中英语教学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提高英语技能的重要场所。近年来我校推出了优化课堂教学的“活动单导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倡导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以教学新课标为纲领,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活动方案,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以建立任务型教学为基础,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根据特定的语言和交际项目设计活动单,上课之前让学生根据活动单预习课文,并在课堂上完成活动单上设计的教学活动。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活动单”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英语课堂的操作和教学进程。本文结合初中英语教学经验,对这种英语课堂“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究。

一、“活动单”设计应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

为更好地促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达到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教师应该以任务型教学为基础,在上课之前认真分析“活动单”的设计方法,让其更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避免流于形式的简单组合。首先,教师在设计活动单时应该注重对教材语言知识的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课堂教学的教育性意义。例如,在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 12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的“活动单”设计中可以补充关于science的内容,加入一些关于科学技术的小知识等。其次,教师可以充分运用“活动单”挖掘英语教材的思想内涵,同时补充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小知识。

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活动单”的设计应有助于开阔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时可以运用“设疑法”,巧妙地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悬念,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同时“活动单”的设计应具有趣味性。由于初中英语的词汇量大、知识点比较多,语言环境存在很大差异,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

趣。因此在设计“活动单”时应注重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课中播放英语歌曲、英语小视频或讲英语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活动单导学”的课堂教学方式

在“活动单”的指导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相互帮助共同合作以达到学习目的。对于难度小的教学任务,活动中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难度较大的教学任务可以小组间讨论,收集每个组员的意见,进而寻找好的解决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弥补大班教学“满堂灌”的缺陷,发挥每个小组组长的组织作用,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英语课堂上也要给学生更多交流展示的机会,学生有想法或者有问题时可以站起来讲解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质疑中增强学习兴趣。

教师也应加强每个小组的集体荣誉感,引导学生认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学会尊重和倾听,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实现共同进步。例如,在一些开放性、探究性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让每个小组自由发言,组长的回答加一分,组员的回答加两分,最后将组长和组员的得分加在一起,统计哪个小组得分最多,并给予一定奖励。通过这种灵活合理的竞争机制,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以学生为中心的初中英语“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是一种富有现代气息且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进行“活动单导学”实践,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英语知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静雅.初中英语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快乐作文,2011(4).

第6篇

关键词:课堂提问;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策略

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求知欲很强,然而他们又容易注意力涣散和定性不足,而课堂提问环节有助于在教师的带动和强调下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更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性以推动课堂教学有效开展。因此,这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增加课堂提问的数量和人数,以便于把课堂提问的注意力最大化提升,从而吸引学生的参与性和能动性,同时也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反馈情况而查找自己的教学策略不足,最终,在这种课堂提问教学策略的推动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会得到不断完善发展。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强化课堂提问的必要性

一方面,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视域来讲,课堂提问环节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只有注重课堂提问环节才能够强化教学的重难点,也才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引导,最终才能够有效确保课堂教学内容被学生有效地接受和消化。另一方面,从小学生的年龄行为特征来看,由于小学生的身心成长还处于发育阶段,这就使得小学生的行为上倾向于好动和好问,而反向来看也势必会导致小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和定力不足,因此,这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有意识地借助于课堂提问环节把注意力涣散的学生及时地吸引到课堂上来,且通过问题探究模式以进一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引起他们警惕去弥补自己学习上的不足,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强化课堂提问是必然性的教学需求。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强化课堂提问的策略

(一)有针对性提问,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从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必要性来看,是基于小学生行为年龄特征的现实性需求,小学生年龄比较小且心智还不够成熟,这使得小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常常呈现出坐不住和注意力涣散的不良状态,势必不利于小学生的课堂听讲效率,最终不利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因此,这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注意力不集中或者走神的学生,要及时有针对性向他们进行课堂提问,来对他们的学习状态进行有效调整。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山行》这首古诗教学活动时,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授的过程别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一旦发现有学生在课堂走神或者做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其他活动,就着重向这些学生提出一些正在进行的课堂内容,以便于把学生的涣散注意力引向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对于这些学生的课堂行为起到警惕作用,最终推动学生较快地跟上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向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提问《山行》这首古诗里面都涉及了哪些事物,这样学生就马上回归到所讲的古诗教材内容中并积极思索以回答教师的问题,即使不能够有效回答也能够有效制止他们走神,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课堂提问策略有助于潜在地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效率。

(二)探究性提问,以拓展学生思维从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来看,无不囊括着中华文化的精华和精神的集中体现,然而小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还处于低水平状态,对于一些优秀的语文教材内容很难及时地进行领悟和把握语言背后的深厚思想价值,如果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够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讲授和阐述,就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学习误区和障碍,长此以往就不能够有效地推动学生提升其学习能力。因此,这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课堂内容的重难点要及时地通过重点提问的方式,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回答,而后再给予学生进行详细地阐释,这就起到了重难点突出和拓展学生思维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乌鸦喝水》这一教学活动时,因学生的思考角度不一样,对于乌鸦不能够喝水和喝到水的理解方面会存在着误区,对于这样的立场和角度不同而引发的答案差异性,也便是这篇文章的重难点,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及时地提出“乌鸦喝水的结果有几个?”的问题并要求学生进行探讨回答,而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想象和思索进行了不同的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站在不同思维视域角度给予阐述其答案的合理性,这样的重点性课堂提问就不知不觉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平台。

(三)延伸课堂提问,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由于课堂教学提问时间和涉及学生对象的有效性,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的时候以留问题以便于延伸课堂提问,通过对问题的查找和解决,以促使学生在课堂以外的时间加强对课堂知识的复习和巩固,更重要的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最终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潜力得到开发。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完《坐井观天》这一课堂教学活动时,向学生提出“现实生活中坐进观天的例子有哪些”,这便延伸了课堂提问环节,有利于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课堂知识。

三、结语

诚然,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强化提问环节,是贯彻和发扬课堂提问环节的重要性作用,也是提升小学生注意力去有效听讲的必要性选择,更是小学语文教师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策略而提高教学效率的现实性需要。只有小学语文教师注重课堂提问的策略和技巧,才能够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和有效开发其心智,也才能够实现教与学的有效互动而使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富有成效,这也是当下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一直宣扬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郭洪涛.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策略[J].科教文汇,2010(14):90-91.

第7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教学主体

在教学不断改革的背景下,原有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发展需求。因而在此背景下,要求高中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强调教学主体的明确与侧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下笔者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学主体的明确与侧重进行详细阐述,望其为现代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并促使教师在此背景下能提高自身教学质量。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主体参与的教学特征分析

高中语文教学中主体参与的教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体性即表示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采取相应措施,深化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最终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强化主观能动性,并主动参与到客体认知中,从而主动获取自身所需的相关信息,促使自身成为学习中的真正主人;第二,民主性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主体参与的教学特征之一,其主要表现在高中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促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着重强调民主教育的重要性,并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思想,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第三,高中语文教学中主体参与的教学特征还表现在参与性上,即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的思维,应定期安排相应的主题活动,鼓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最终在活动中提高学习效率,且优化学习方法。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对教学主体明确与侧重的策略分析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为了达到明确与侧重教学主体的目的,要求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此,第一,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树立学生观,即应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着重强调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使其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能发散自身思维,并由此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产生认可的态度,最终达到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目的。第二,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采取相应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促使学生在此环境下调动自身的积极情绪,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2.激发学生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是高中语文教学中明确与侧重教学主体的有效途径,对此,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利用语言描述的功能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能调动主观能动性,最终主动参与教师安排的学习活动中。另外,教师在利用此方式来进行教学时,亦可通过对相关教学内容的理解来完成相应情景的创设,进而引导学生进入到教学情景中,深化自身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合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软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其在良好的环境中通过对相关视频的观看来发散自身思维,调动自身想象力。

3.加强课堂互动

为了更好地加强课堂互动,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着重强调互动的重要性。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通过师生互换角色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并促使其在此环境下能提高主体地位,进而由此加强自身的学习效率;第二,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策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从而促使学生在此环境下能提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进而使学生能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提高自身学习质量。

综上可知,近年来,高中语文教学中对教学主体的明确与侧重方面的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开展过程中应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进而促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并由此发散自身思维能力,提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另外,为了实现高中语文教学主体的明确与侧重,要求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也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参考文献:

[1]张 彪.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第8篇

关键词:日语听力;课堂活动;措施

H36

在日语专业课程体系中,听力课属于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语言技能课,在语言能力开发上占据先导地位[1]。听的能力是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一项重要技能,是获得信息,学习、掌握语言的第一步,也是获得复杂的多种技能的基本手段,只有听得懂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学生日语听力能力的高低也是判断一个学生日语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2]。然而目前有些高校中的日语教学仍然侧重于语法与词汇的讲解,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活动较少,学生的听说能力与语言运用能力较难得到提高。因此,怎样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提升日语听力能力,就成为我们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一、日语听力课堂教学现状

日语的听力教学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由多个环节、多个任务多种要素共同构成的复杂系统,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互动形成的一个活动过程。在听力教学活动中,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够让学生获得高质量的学习效果,为听力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3]。但是,当前很多日语听力教学中都仅仅是单纯的教师放听力材料――学生听完以后开始做题或者回答老师的提问――老师检查答案,这种单一的课堂教学活动。从本质上来说这仅仅是简单的听力测试而非听力教学。虽然这种教学活动也会提升学生的听力能力,但是对学生的综合听力能力提升来说收效甚微。当前日语的听力课堂教学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对听力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主要以应对各种考试为主,日语教学同样如此。当前的日语教学主要以语法知识、词汇以及书面读解能力为主要教学内容,听力教学虽然非常重要,但是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听力教学与听力能力重要性的认识还是非常不足的。从笔者所在的XX大学就能看到,在日语教学的课程安排上,精读课所占的比重较大,每周课时安排在8~10个课时左右,而听力课则只有2~4个课时。这种情况也给学生造成了一种错觉,认为听力课程不重要,学生在听力课堂上花费的精力与时间也会相应的降低。这就进一步影响了学生听力能力的提升。

2.听力教学资料匮乏

听力课的教学内容是影响听力教学的重要因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日语听力教学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比较单一,学校一般选定好教材之后就不会再有所改变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能力编写自己的听力教材,教材的更新情况、联系实际情况以及与学生的契合程度都不能得到保证[4]。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使用一种教材的情况造成了日语听力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教材与实际生活相去甚远,更不能激发起学生对听力课程学习的兴趣,就更不用说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了,课堂上气氛的沉闷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

3.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化

当前,大多数日语教学老师使用的教学方法仍然比较传统,缺乏新意。主要是由老师先对听力材料进行讲解,然后播放听力资料,听完以后再进行课堂练习,最后由老师对听力练习答案进行讲解,老师只是简单的按照教学任务的要求进行教学,与学生的互动少,学生自主性思考少[5]。教学模式单一枯燥、学生长期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参与度不高等问题,而这也会进一步影响听力教学课堂活动的开展,从而影响了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

4.学生自身因素

很多学生在日语的学习方法上不得要领,按照原来中学时候的外语学习方法来学习日语,以题海战术、大量练习为主,在语法知识、词汇和阅读方面花费的精力较多,在听力学习方面训练量较小,特别是在听力课堂上由于精神高度紧张而听不懂,听不懂后又更加焦虑,之后又紧张,陷入死循环,最终影响听力能力的提升。另外,学生日语词汇量积累少、日语社会背景知识匮乏、发音不准、反应迟钝等都是造成听力学习困难的原因。

5.多媒体教学设备利用不充分

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学校在教学硬件与软件方面的投入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的配置愈加丰富,很多学校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教学。但是对日语听力教学来说,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并没有改变听力教学的现状,仅仅是从原来的录音机―磁带变为了电脑――音箱而已,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没有得到提升,有些老师通过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原声电影或视频,但是并没有达到提升听力能力的目的。

二、提高日语听力课堂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1.提升日语听力学习的重要性认识

从第二语言习得规律来看,有声语言是第一性的,而文字语法则是排在其后的。所有的语言都是始于听,只有听的多了才能开始学会说。在日语交流中,交流成功与否最基础的就是要求就是要听懂,通过听获取信息,通过听完成交流,分享情感,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定的“听”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日语学习中要重视“听”的作用,充分认识到“听”的重要性。

2.选择适宜的听力教材

要充分考虑学生日语水平与知识层次的高低,选取难易度适中的材料作为听力教学材料。对学生来说,如果听力材料太难,学生基本上都听不懂,一段材料里面没有能听得懂的语句就会极大的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如果听力材料太过简单,对学生听力能力提升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也会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因此,要选择难易适度的听力教材,词语不能太难,语法不能过繁;在听力材料的选择上还要注意尽可能选择日语原声材料,通过那些含有浓厚日语特色的原声材料的选择来改变学生传统的汉语思维模式,让他们掌握更加纯正的日语发音,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日本社会;最后,在听力材料的选择上还要注重兴趣爱好的因素,可以选取Flas或者听力游戏等材料来组织学生参与其中,提升教学趣味性的同时调动起学生听力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听力课堂教学中,要改变原来单一的教学模式,通过多种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不断学习教学方法并运用于实践,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与学生多交流,与教师多探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要通过大量的泛听,鼓励学生在听力课堂上进行口语交流,引导学生进行信息反馈,调动学生日语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为听力教学的提高打下基础。

4.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日语听力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仅依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学生自己要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形成适合自己的日语听力学习方式,有效的提升日语听力能力。学生在学习中要注重自我管理与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教学的各项活动,在课堂外做到自主学习,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日语听力学习与训练。

5.多媒体资源的有效利用

教师在日语听力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多媒体设备,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将听力学习内容展现出来,强化学生对听力学习的认识。这就要求老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通过幻灯片教学增强直观学习效果。通过视频、音频、照片等方式增强学习的印象,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了解更多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老师要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获取资料,比如在联系听力时可以选择无字幕的原声电影,让学生侧重于听,而不是看字幕,这对学生听力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益的。

三、结语

听力是我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而日语听力教学作为日语综合教学的一部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听力教学的重要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听力教材,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的实践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合理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不断摸索教W方式,丰富日语听力课堂教学模式,更加有效的提高听力课堂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学生日语听力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候志公-高校日语听力教学的改革实践和创新研究.2009

[2]吴宦熙.日语专业低年级阶段声调教学模式研究―以地方高校为例[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4(2):75-81.

[3]应霞 试析提升日语听力水平的有效途径[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53)

第9篇

一 定义及现实意义

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是指预先制定的在一定时间内学生学习的效果或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郭美红,2009)。而课堂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是完整的课堂教学活动的三大支柱,其中,教学目标占据首要位置,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基本前提,是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依据(陈旭远,2008),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准绳和归属。教学目标作为教学设计中的先行军,在教学设计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导学导教和导评的作用(孙鸣,2004)。

因此,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定位

1. 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是从教师出发还是从学生出发?

根据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观,教师与学生都构成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两者互相作用,相辅相成(陈旭远,2008)。那么,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是立足于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呢?传统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通常是以教师的教为主要内容,阐述教师的教学行为,以教师为主体;而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目标的设计通常是以学生的学为主要内容,阐述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学生为主体。

2. 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是立足于知识点的学习还是立足于能力的发展?

传统的课堂教学目标注重知识维度,强调语言知识点的学习;而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体现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强调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既获得了知识,又提高了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情感方面也得到了体验。

3. 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可观测性和可检测性?

有些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常常使用“培养”“了解”“掌握”等笼统又抽象的词语,这样,在实施课堂教学设计时,缺乏操作性和观测性,也不易检测;而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要设计明确的具体的和可测量的行为动词,使设计的课堂教学目标在实施课堂教学时能真正作和观测,并易于检测。

三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1. 行为主体方面

行为主体错位。例如:“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大意”“增强学生关爱长辈的情感”。可以看出,这两个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都是教师。

对策: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课堂目标的行为主体也应当是学生,所以应该为:“学生了解文章大意”“增强关爱自己长辈的情感”。

行为主体混乱。例如:“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大意”“增强关爱自己长辈的情感”可以看出,这两个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既有教师,也有学生,比较混乱。

对策:课堂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应统一为学生。

2. 语言知识目标方面

在制定语言知识目标时,有些教师过分强调词汇和语法,而忽视语音功能和话题目标,使词汇和语法的学习脱离语境,变成机械地重复操练,从而不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对策:根据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应立足于学生能力的发展而不是知识点的学习,所以,要在全面考虑语言知识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有效整合语言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内容,综合设计语言知识目标。

3. 情感态度方面

1 五维目标不完整,缺乏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目标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三维目标,具体落实到英语学科上可以细分为: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而在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时候,由于教师过分强调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忽视了其他三维目标的设计。

对策:由于这三方面的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也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他们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完整体现五维目标。

2 目标太宏大太空洞,不易检测。例如:“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增强尊老爱幼的情感”。

对策: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具有可检测性,所以,应结合语料话题和内容制定出具体的贴切的情感态度目标,并且,实施时的效果也可以检测。如:“学生增强关爱自己长辈的情感。”

3 情感态度目标与语料话题脱节,牵强附会。例如:一见动物,教师就会联想到保护动物;一见某个地方,就会和保护环境联系起来;一见科学家,就会用上“默默工作,无私奉献“等来教育学生。

对策:情感态度要通过语料自然渗透,用隐性的方式来实现情感教学目标,并提升学生在情感方面的感悟。

4. 行为动作指向不具体

例如:“掌握下列单词和短语”“提高英语口语的能力”。这里的动词“掌握”和“提高”过于笼统。试问:学生应达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掌握”和“提高”呢?太不容易检测了。

对策:在进行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时,不要使用笼统的模糊的行为动词,而要使用具体而明确的行为动词。

例如:要确定学生了解惑理解程度,可以选择如下行为动词:找出,辨认,命名,排列,列提纲,选择,答出具体事实等。

运用知识和发展技能的行为动词可以是:描述,询问,讲述,举例说明,做计划,表演,展示,说明,推测,想象,表达个人见解,改编等。

体现认知和思维能力以及文化意识发展的行为动词可以是:分类,比较,区分,知道为什么,归纳与概括,推理,判断等。

结束语

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依据新课程的理念,从学生而不是从教师出发,立足于学生能力的发展而不是知识点的学习,让它具有可操作性可观测性和可检测性。而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的灵魂和先导,是有效实施教学过程的充分保障,是科学实施教学评价的有力依据,是确保完整的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支柱。因此,教师们要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加强在这一方面的学习,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