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5 16:31:43
导语:在专题教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G633.7
物理思维最基本的支点就是物理概念。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进行物理思维的基础。物理学的原理、定理、定律或规律,都是用有关的物理概念总结出来的,物理概念是在大量观察、实验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事物本质的、共同的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说明:学习应是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学生是信息加工主体。高中物理新课标中提出了“过程与方法”这一教学目标维度,在这一维度下,新课程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从原来的“重知识”转变为“重过程”。物理知识的教和学一般都遵循由生活中实例、科学实验分析抽象出概念的过程,重要(关键)概念专题教学就是要再现这一过程,提升学生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成为理性分析过程,而不是简单机械记忆。
对概念专题教学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物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物理概念的内涵指的是该概念所反映的物理事物的本质属性。加速度的概念的内涵就是反映物理速度变化快慢,它的外延包含了:直线运动中表征速度大小变化的快慢的加速度(大学物理中为切向加速度);作匀速圆周运动时表征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向心加速度(大学物理中为法向加速度)。再如,机械运动概念的内涵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时间在改变”。力概念的内涵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些概念已经撇开了一个个具体的运动形态或具体的相互作用形式,概括出了同类物理事件所具有的本质属性。机械运动概念的外延反映的是具有“物体间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这一本质属性的各种运动形态,如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力概念的外延反映的是具有“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这一本质属性的各种类型的力,如重力、弹力、静电力等。
二、突出形成物理概念过程中的思维方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人的思维活动的主动建构过程。物理学是借“物”求“理”, 借“物”就是要充分利用事例、实验创设物理情景,这是新授课时的重点。专题教学中就是再次在“求理”上花功夫:再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对熟知的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加深对物理学概念的本质属性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巩固已形成的概念,学会自己用精练的语言将这个概念的内涵表达出来。对于有关物理量的概念,还应要求学生通过思维加工,再次独立推导其量度公式,进而分析、比较它的量度公式与文字表述间物理意义上的联系与区别。在高一物理教学中,加速度教学是一个关键重点概念也是教学的难点,同时又容易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相混淆。与加速度相关的教学内容很多:有直线运动中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中的抛体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牛顿运动力学中第二定律等等。可以这样说对加速度概念理解掌握直接关系到后面内容仍至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于是我们特意安排了“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专题,让学生能在于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深刻理解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三个概念的区别,并能加以应用。在讲述这一专题时,我们可以列出如下的表格并填写部分内容,
而将其余的内容(如表中的黑体字加横线部分)由学生自行填写,老师作相应的指导与纠正;对于基础好的学生也可让他们自己设计对照表格,教师再加以点评。使学生对三者的有全面清淅的认识。这样有助于学生在自主地组织语言表述相关的内容的过程中独立思考,有助于知识的自主建构。然后针对易错点设计了对应练习,最后再结合上表与练习题中的具体实例,设置了讨论环节,让学生对以下问题进行分组讨论:
①.物体运动的速度很大,加速度是否也很大?
②.加速度为零时,物体的速度变不变?是不是也为零?
③.速度变化量大时,加速度是不是也大?速度变化量为零时,加速度是不是也为零?
④.物体速度在增加物体有没有加速度?物体有了加速度是否就在作匀加速运动?
问题讨论的设置是对加速度概念的总结提升: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有变化才有加速度、速度变化得快加速度才大。对学生记忆、理解起巩固加深的作用。
三、破解难点,化解疑点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另一方面是“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许多地区和教师开始尝试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开发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突破单篇乃至单元教学,打破教材顺序,自行进行教材整合,变革教学方式,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潜能。
《小石城山记》的教学是我对新《课标》理念践行的尝试。作为百来字的游记,这篇文章字面意思平易浅显,无须疏通。但仔细研读之后,我发现这篇文章似乎并不那么简单,因为它包含了作者贬官之后的心灵皈依和高远志趣。于是我考察过许多有过贬官经历的文人之后,发现这是一种贬官文化现象,于是《小石城山记》成为我开启贬官文化之旅的出发点。
根据我对本文的理解,把教学目标定位为:夯实基础,注重拓展,突出探究,落实人文。教学设计如下:第一步,常规课教学,落实文言字词,了解作者创作旨趣,发掘文中有探究价值的话题(中国古代文人的被贬);第二步,引导学生从高中语文课本中找出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被贬文人(一般是作者),学会融会贯通;第三步,图书馆阅读,为了拓展学生视野,适当补充课外知识,我带领学生走进图书馆,引导学生自我探究,引导学生探究古代被贬文人思想、情感表达的方式,从而认识到写作是这些被贬文人排遣忧愁、抒志的重要工具;第四步,创作升华,这一过程是检验效果、消化吸收的阶段,将曾经被贬的文化名人进行再认识,并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尤其是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进行情感升华。
常规课教学中,引导同学们基本了解柳宗元被贬的经历以及创作心态,然后请同学们找出课本中自己感兴趣的被贬文人,并对这一人物做一份详细的资料卡片,主要包括:人物生平(主要是被贬经历及被贬后的心态)、主要作品、文学成就等,从整体上认识这位被贬文人。下面一步是本专题教学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走进图书馆”。我给学生推荐了以下三类图书:一是各类有关贬官文学的文化散文,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指导学生形成对这一文学现象的初步认识;二是各类与文学史相关的书目,此类图书有利于同学们从理论层面上深化对这一文化现象的理解;三是各类专著,主要包含以个人为主和以流派为主的诗文集,此类图书有利于同学们将个人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考察,全面立体地理解某一个人或某一个文学流派。自我探究学习之后,本次专题学习还有一个“重头戏”――合作式学习,就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制作手抄报,撰写论文报告。手抄报的制作不仅锻炼了同学们在版面设计、画图制作、手抄报书写等方面分工协作的能力,而且还拓展了对贬官文化认识的广度;论文写作更是在拟定题目、查阅资料、和相互切磋中深化了对贬官文化认识的深度。最后,我们的优秀作品推荐到学校宣传栏和文学社展廊内展示,优秀论文还推荐到校园网文学社专栏刊登。当这些成果得到他人认可的时候,同学们对专题教学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了。
经过本次专题教学实践,结合专题教学方面的理论学习,我对专题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第一,专题教学不一定是选修课。专题教学不仅仅要突破单篇教学、单元教学,还应该突破必修和选修的藩篱。专题教学的实施可以根据专题的大小和类型的需要,可以在单元之内、单元之间、各册教材之间、必修与选修之间、课内文本和课外文本之间进行整合。事实上,现行的各种类型的高中语文教材虽然都分为必修和选修,其实两种课程的编排思路基本相似。以粤教版为例,粤教版语文选修教材虽然有《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唐宋散文选读》《中国现代散文选读》等十本,貌似分散,但其编排设计也是以“模块”为依据,这与粤教版必修教材的编排思路并无二致。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也不能将必修课与选修课人为地割裂开来。
第二,专题教学与常规教学的本质区别是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最重要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探究。著名语文教育家李镇西在《李镇西与民主教育》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平等中引导,进行师生对话,所谓“对话”,“不仅仅是一种调动学生的教学手段,更是一种尊重学生的教育思想;不仅仅是一种激活课堂的教学技巧,更是一种走进心灵的教育境界;不仅仅是指教师和学生通过语言进行的讨论或争鸣,更是指师生之间平等的心灵沟通与交流”。
第三,专题教学应该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在《我和语文教学》中就大声疾呼“弘扬人文,改革弊端”,重视语文教学的思想性,关注语文教育的性质观。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在《语文应承载什么》中谈到语文教材应该采取主题单元建构,“着眼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在联系”“营造对话交流情境,进行思维碰撞,引起质疑、猜测和期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仅仅具有工具性,也该兼具思想性,凸显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努力培养学生在知识、情感、意志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第四,应该打破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的界线。不仅是专题教学可以打破必修和选修的藩篱,常规教学也应该打破必修和选修的“楚河汉界”。这种思路有以下两点理由:第一、无论是必修还是选修,教学理念都是相通的,都是以《语文新课标》为标准;第二、语文教材有别于其他科目的教材,每个知识点都是贯穿于各篇课文之中的,只要在实际教学中能够将相关知识点融汇进去,不一定非得按部就班地先必修再选修。
专题教学在实际操作上其实和小组合作学习比较相似,小组内各成员群策群力,小组间相互竞争,教师适时点拨指导,不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将原本严肃的“讲”堂变成轻松欢快的“学”堂。这样,专题教学将新《课标》的理念在无形中推行,语文教学或许多了一种更为有意义的尝试。
参考资料:
1.余秋雨《文化苦旅》,东方出版中心。
2.于漪《我和语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李镇西《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窦桂梅《窦桂梅与主题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专题化 系统化 教学相长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a)-0000-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object of teaching, the teaching mode of special topic is an integrated teaching system by dividing teaching contents into several relatively independent topic. The thesis discusses four characteristics of “special topic” --broad application field, regular executing process, flexible methods and win-win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special topic teaching is used on two professional courses, < Control components and transformation >, and teaching effect is obvious. It can be seen that special topic teaching shows more advantages than traditional course teaching in knowledge transmission and innovation ability cultivation. And also, it would be model of modern teaching mode to promote common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Key words: special topic;systematization;win-win;Innovation ability
1 “专题化”研究背景
一直以来,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是各高校提倡和重视的话题。教学改革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以及教学考试模式改革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探索多种培养方式。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可以看出,未来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最终目标,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达。
我校近年来提出课程“三化”改革措施,即“综合化”、“专题化”、“实践化”,是将课程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与高等教育最终目标相结合的重要体现。然而目前我校许多课程并未在2012版计划中提出课程“三化”的原因,主要在于相当多的授课教师并未真正体会“三化”的真正内涵。多年来,传统的教学模式深入人心,关键在于它可以保证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教师将自身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完成为人师者的本职工作。但就单门课程而言,特别针对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许多课程教材陈旧,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科技高速发展的需要,之前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正逐渐脱离实际,成为“纸上谈兵”。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无法得到提高,有悖于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
与此相比,“专题化”的教学模式以“引导”代替“灌输”,学生通过对专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建立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自主思考专题和准备专题的过程中,提升个人能力。正是由于这个优势,使得“专题化”教学对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知识底蕴,特别是对专题化讨论的开展与实施有很好的掌控力和实施力,提出较高要求。
2 “专题化”教学特点
熟悉“专题化”教学特点是有效开展和实施教学改革的基础。总体而言,“专题化”教学是将课程教学模式由原先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传授型教学模式转变为针对某个或某些知识点的共同探索和深入思考。因此,相对于传统课堂的“一言堂”模式,专题化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教师需要以课程内容为引导,选定“专题”切入,启发学生利用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故而,其教学特点包括四个方面,适用范围较广,开展途径有规律,实施手段较灵活,有效促进教学相长。
首先,专题化教学适用范围广。许多高校都已对马哲、毛概等政治类课程尝试开展专题化教学,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1][2]。结合我院现状来看,学院主要承担的教学任务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为主,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而言,也不例外。这些课程具有工科专业课程的共同特点,即逻辑性、条理性和连贯性,许多课程知识点之间既有联系和交错,又相对独立[3],如图1所示。因此,适合开展专题教学和讨论。
其次,专题化教学的开展途径有规律可循。一般来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选择专题----准备专题----实施专题-----总结专题。如图2所示,各个阶段及其作用和把握的要素各有侧重。选择专题,即根据课程大纲要求和教学内容拟定专题知识点;准备专题,即深入分析各知识点可探讨研究的内容,把握专题的方向和重点;实施专题,即采用有效的实施手段,开展专题的研究和讨论;总结专题,即明确每个专题的落脚点,使学生对内容本身及其重要程度有整体的认识。
第三,专题化教学的实施手段相对灵活。课程的性质和教师的教学特长决定了专题化教学多样的实施手段。而学生对专题化教学的配合程度以及最终的学习效果与实施手段密不可分。课程按照教学大纲,其讲授内容是相对固定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跟随时展产生的新应用。不同课程在这两方面的侧重稍有不同。因此,在开展专题化教学时,应根据课程类型来把握实施手段[4]。整体来看,专题化教学的实施手段,如图3所示,首先要求将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点的分割,其次依纵向对各知识点分别从概念和仿真应用两方面深入,第三是建立横向综合知识点间的联系使课程体系完整化,最后将课程与现实应用和设计挂钩。工科专业课程,理论与应用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在教学设计环节,应把握内容的“整体化”,不能将知识点完全割裂开来,既要体现相对独立,又要使横纵向相互结合,培养学生对课程的整体认识,明确课程在现实的应用。
第四,专题化教学必然促进教学相长。上述分析表明,专题化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师需要熟悉教学内容,有仿真、应用及设计等综合能力,才能对课堂有很好的掌控力,对学生有很好的引导力和指导力,从而把专题化教学落到实处,与此同时,教师的综合素质将有很大提升,而且通过不断总结和分析,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也会得到逐步提升。学生在专题化教学中,成为了主体[5],通过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既掌握了知识,又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 专题化教学应用实践
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控制元件与变换》开展了专题化教学。
《控制元件与变换》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自动控制系统中控制元件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各种执行元件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选型设计方法、性能参数计算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常用传感器的基本组成(信号获取、信号转换、信号输出)、工作原理、选型设计与性能参数计算方法。让学生了解控制元件与变换技术的发展方向、设计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设计、应用这些设备与系统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根据课程特点,将课程内容分成执行元件和传感元件两个大专题,将执行元件分成变压器、直流电机、交流电机三个小专题;将传感元件分成位置测量、速度测量、角度测量三个小专题。学生分组,分别对各自小专题进行研究和展示,运用各组之间的多问一答式,活跃课堂氛围,教师掌控课堂,对回答错误或未回答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解答,最后将大专题下小知识点进行串联总结,提高学生对重难点的把握。该课程的专题化教学仅试用一次,课堂教学效果好,学生参与度高,许多问题在提问-回答-总结一系列的过程中得到了解决[6],但由于课时紧张,在专题化的深度上稍显不足,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入。
4 结语与展望
总体而言,展开“专题化”教学模式就是以研究探讨的形式组织教学,将科学的研究方法及研究能力培养贯穿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所拟定专题的深入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从事课题研究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将课程“专题化”,准确把握课程的知识体系,合理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及自身科研、教研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专题化”是把双刃剑。它是适应社会、科学发展的课程改革措施。对学生而言,“专题化”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对老师而言,“专题化”有助于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的提高;对学校而言,“专题化”有助于学科建设更好发展。但是,“专题化”在实施时,也容易出现讨论深度不够等问题。如何使“专题化”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优势具有深远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丁匡一,论专题化教学模式在原理课教学中的运用,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12.第26卷 第6期:252-254
[2] 胜令霞,概论课专题化教学要抓好四个环节,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146-149
[3] 张书真,专题化教学模式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中的实践,现代计算机,2011.1:54-56
[4] 邵江樵,以专题化训练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09年第2期:50-52
关键词:保险经营;案例式专题教学;启发式教学
一、案例式专题教学方法概述
1.案例式专题教学方法的涵义
案例式专题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就是,教师采用专题教学,将课本中所有章节划分为不同的专题,对每一个专题部分都分模块讲述,并加入一些生动有趣的经典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完成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2.案例式专题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
第一,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前苏联巴班斯基引进系统论方法,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他认为应该把教学看成一个系统,主要研究课程的整体与每一章节的关系、各章节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通过改进教学过程和教学进度,以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目的。第二,模块理论,将模块理论引入教育教学领域,其基本涵义是:将各个学科中具有同等学习功效的章节分为知识和能力两个不同模块,并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充分发挥整体大于部分的特性。采用专题教学就是运用了模块理论,根据各章节之间的联系将其分为不同专题,方便学生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学习,帮助他们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国内外本研究实践探索
早在20世纪初,哈佛大学就创造了案例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把教学内容编成案例形式来进行教学很受欢迎。在当今世界的教育和培训中受到重视和广泛的应用。虽然近年来我国关于保险学课程案例式专题教学方法的研究成果比较多,而针对《保险学》课程案例式专题教学法的探讨也基本局限于高职高专院校,本课题从独立学院角度出发来研究《保险学》的案例式专题教学方法,旨在改善目前独立学院《保险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保险学》课程实施案例式专题教学方法的主要内容
1.《保险学》课程实施案例式专题教学方法的教学目标
《保险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具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根据这一总目标,将总目标分解为:首先,专业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理解课程中的各种专业名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操作流程等。其次,素质目标。主要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好习惯。最后,技能目标。主要是通过熟练掌握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将所学知识和技能灵活地应用于保险实践当中。以上三个目标相辅相成,但以实现技能目标为重点。
2.《保险学》课程实施案例式专题教学方法的程序
《保险学》课程依据以下步骤来具体实施教学任务:(1)划分专题:将课本中的所有章节所有理论都划分为不同的专题,列出一个完整的专题清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习惯优先选出自己更感兴趣的章节来学习,节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2)导入案例将一些典型风险案例,以生动形象的故事形式展示在学生眼前,让他们自己去分析和讨论,并总结出自己的观点,以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分组讨论将全班学生分成人数基本相等的偶数组,每组指定一名组长,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找出存在的问题,互相合作,讨论意见。(4)自主分析讨论,得出结果学生要顺利完成案例分析,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以下准备:(1)做好预习工作。在每一次新课之前,先把下次课要分析的案例分享给学生,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2)PPT上台演示。各组分配10-15分钟演示时间。(3)小组总结。各组组长组织组员对作业作出总结。做好以上方面的准备,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案例分析,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5)课堂展示每组学生10-15分钟课堂展示时间,各组派出1-2名代表以多媒体方式向全班同学展示。展示完成后,让其他小组学生对该组作业提出问题和意见,交互评价,激发活力。(6)教学评价本门课程的教学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占到学生总成绩的50%,另外终结性评价占50%。
三、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应转变教师角色
案例式专题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保险学》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因此也要求任课老师应具备更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其次,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中心人物,而是学习的引导者,案例材料的供应者、案例实施的管理者和协调者、成果的评价者。
2.应与其它教学方法相协调针对《保险学》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采用启发式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式专题教学模式并积极配合其他的教学方法,如实践教学法等,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当前图像处理专题 教学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受市面上教材的影响及高校图像处理教学思维定势,中学的图像处理专题教学大多模仿高校教学,以案例教学、模仿式学习为主。且不论这种模式本身是好是坏,但就中学生的特点而言,这种模式和方法是存在弊端的,因为高校与中学的图像处理专题虽然内容相近,但在知识结构、授课对象及学习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导致了以下问题的存在:
1. 教学定位不清,知识体系混乱
总体来说,图像处理知识涉及面极广,从先修知识来看,要想真正学好图像处理这门课程,需要事先接触过美术基础、数字图像知识、设计学原理、摄影基础等知识;从使用范围来看,图像处理涉及到数字图像的加工、摄影后期加工、广告设计、创意设计、图像合成等方面。可以说,图像处理是一个非常大的范围,Photoshop也是一个很大的平台,如何在这个平台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让中学生学得有趣、学有所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而当前许多地方的图像处理教学或从网上选取相关教程、或根据教师个人水平随意截取部分内容进行教学,导致教学定位不清,学生没有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课程结束后也仅仅会一些简单的操作,根本没有掌握其最本质、最该掌握的内容。
2. 案例选择毫无新意,无法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案例的选取上,许多老师能够做到“新”、“炫”,但很少考虑到案例与学生的关联程度及实用性。与大学生以客户、工作为中心的案例式教学不同,中学生在学习图像处理知识最重要的是兴趣。因此,在选取案例时应着重考虑贴近中学生的心理及生活,尽可能地模拟中学生可能会碰到的场景及任务,让学生在感觉到技术新奇的同时也能发现其实用性。
3. 只重软件学习,不去分析原理
目前来说,与图像处理相关的软件有许多,除了Photoshop之外,学生还熟悉的有美图秀秀、光影魔术手、Acdsee等,不管教师以哪种软件授课,目前似乎都停留在软件的熟悉与讲解上,较少涉及到相关的原理,导致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4. 教学手段单一,重灌输轻探究
虽然我们一直反对“满堂灌”式教学,但真正在课堂上,许多老师还是遵循着这样一种模式,即“教师讲解——学生练习”反复循环的模式,虽然表面上看,学生有很多时间在自己操作,但是这种灌输式的思维依然存在,为什么我们不能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学习、自己发现错误呢?为什么不请同学上台分享他们的经验或者教训呢?有时候,体验学习的过程远胜于对追求学习的结果。
二、图像处理专题教学的定位
从根本上说,对于中学图像处理专题教学定位的偏差是导致当前存在诸多问题的最本质的原因。与高校图像处理课程专业化、社会化及商业化的定位不同,中学的图像处理教学需要有自己独特的定位。一方面,由于中学生的知识面及环境的影响,中学生在学习图像处理知识时不可能像大学生那样专、精、细;另一方面,由于使用目的和场合不同,中学生也没有必要像大学生那样商业化、以客户为中心,而应与中学生的生活环境相贴近,选取中学生身边的案例进行教学。因此,就实际情况来说,将中学的图像处理专题教学定位在“明了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掌握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图像创作能力”是比较合适的。
三、核心知识分析
在许多人看来,图像处理知识基本等同于Photoshop知识,其实这是当前图像处理教学中一个极大的误区。Photoshop知识仅仅是指会各种操作及技术实现,但不包括图像处理的原理与方法分析,这也是为什么许多Photoshop新手只会跟着教程一步一步实现效果,而真正的高手则在分析作品构成的基本原理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基础之上独立完成作品。经过细致分析,我们可以将图像处理知识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1. 图形图像基础。主要包括数字图像的表示方法,像素、分辨率等基本概念,图像的尺寸、图像格式等基础性知识。
2. 设计学基础。包括色彩原理,如三原色、三基色、几种颜色模型、色彩搭配、构图等知识。
3. Photoshop软件知识。包括三大核心概念图层、路径、通道及图层蒙版、图像调整选项(曲线、色阶、色相饱和度等)、滤镜等知识。
当然,这三类知识仅仅是图像处理入门知识,要想成为具备工作能力的设计师还远远不够。但相对来说,中学的图像处理教学可以大致参照这三类知识,再根据教师及学生的情况加以组合,灵活地展开教学。比如以Photoshop教学为主线,穿插前两类知识,让学生在具备操作能力的同时,也具备相应的分析与设计能力。
【关键词】院校;专题式教学;对策
创新教育已是院校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更是素质教育的精髓。如何落实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院校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优化现代教学方法,实施专题式教学,是加强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就组织实施专题式教学,谈一点粗浅看法。
一、深刻理解专题式教学的内涵
一是教学目的是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手段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寓于院校的办学思想、育人环境中,寓于学员队的思想、作风、纪律教育中,也寓于教员授课时的教学中。专题式教学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教员的授课上,通过教员的精心准备,就专业领域内某一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就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或大家有些疑虑的问题,以课堂为教学场所,以研讨式授课方法,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员,既补充和深化了教学内容,又拓宽了学员的知识面,同时也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教学内容通过专题形式教学。教学是教员在教学过程中向教学对象系统传授的知识、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总和,它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合格的军事人才的重要保证,是组织与实施教学的基本依据,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尺度,是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之一,是联结教员与受教育者的重要纽带。
二、专题式教学的实施过程
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包括教员、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员,是教员的主导作用和学员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过程,也是教员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员的过程。
一是选择教学内容。内容应具有前瞻性,能够反映专业前沿知识,是本专业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有些问题甚至可能是争论比较大的问题,这样,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有兴趣,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
二是进行充分准备。专题式教学由于其内容的创新性,决定了主讲教员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包括讲义、大纲、教案的编写、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可能出现的提问问题的解答,讨论问题的设定,其他教学资源的准备,也包括讨论的组织等。
三是精心实施教学。专题式教学不同于一般教材内容教学,不能按一般教材内容的要求,按部就班地讲解,要突出内容的“深”、“新”,关注学员的表情,引导学员积极思考。对有争论的问题,要讲清楚各种观点。对未定论的问题,讲明几种可能的发展趋势。对当前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法规制度,多讲几个为什么。讲课要客观实际,即不能这也不是、那也不好,也不能认为一切都好。
四是积极展开谈论。专题式教学过程中,方法可以灵活。讨论既可以在讲课中进行、也可以放到讲课后进行。既可以设置讨论主题,围绕主题展开讨论,也可以发挥学员的积极性,由学员自主发言,自设主题。教员应把握讨论的方向,不能信马由缰,讨论一些与讲课内容无关的问题,应真正体现专题式教学的特色。
三、开展专题式教学应考虑的因素
一是教学对象、时机、时间。专题式教学从教学对象讲,应该是所有本科学员、短轮训干部、研究生。对本科学员,在系统学习了大量专业课的基础上,选择第四年最后一个学期比较合适,这时学员的课程学习已经接近结束,各方面的知识结构、知识体系已比较完善,具备了更进一步向更高层次迈进的基础,这个学期也本科毕业学员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阶段,对进一步提高学员的科研能力也有很大作用。专题式教学的次数不易多,而在于精,少则一次、2小时,多则三次、6小时。
二是教员的选聘。专题式教学质量如何,关键取决于教员,教员在教学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其教学水平的高低、科研能力的大小关系到教学的效果。由于专业课专题式教学要求比较高,所以并不是一般教员,特别是年轻教员所能承担了的,需要具有较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如有可能,也可以设立专题式教学课题组,由一名学科带头人牵头,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专题式教学讲义的编写工作,发挥集体力量的优势,选择一名教学进行课堂教学。从教学实践上看,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如果个人完成,可以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研究专长,内容衔接比较顺畅,并可以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中,更容易驾驭课堂,但由于个人水平的局限性,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不容易把握。
三是教学资源的整合。主要包括教材、参考资料、网络资源。任何一种专业教学专题,都是在学员已有知识基础上的深化,教材由于其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仍然是学员学习专题的知识基础,学员应深刻理解和掌握其主要内容。参考资料主要包括专业杂志、上级文件、领导讲话、专业会议论文集等。
四、开展专题式教学应把握的问题
一是需要在观念上更新。充分认识它在现代教学和培养人才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方法有多种多样,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长短。应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现在的生长干部学员文化基础好、接受知识快、思维比较活跃、理解问题的能力比较强,在高年级学员中开展专题式教学具有可行性。短轮训干部学员和研究生更需要实施专题式教学。
论文关键词:专题性教学实验模式高分子专业实验能力
论文摘要:专题性教学是一种全新的寓实验教学于科学研究之中的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它从生产实践选择研究专题,并建立专题实验课组,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考核手段,将多门专业课的实验有机地结合统一。实践证明.专题性教学应用于高分子材料专业实验课中是可行的,它改变了陈旧的实验教学模式,对于推动高等教育向产、学、研方向发展具有良好的效果。
1引言
实验教学作为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人格品质的培养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实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①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所学知识;②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验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③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分析、判断及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我国高校一直以上述目的为任务进行实验教学活动,但是在实行过程中向前两项倾斜,从而导致大学毕业生普遍缺乏创造性思维、工作适应期较长,难以满足新时期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改变上述状况,使大学生在有限的大学学习期间获得较强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院高分子材料系经过多年的专业教学实践,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及校外专业实习基地(企业)急需解决的生产技术问题,探索出一种全新的寓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之中的实验课程教学模式——专题性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有效地实现了专业实验教学目标,收到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2专题性教学的内涵及应用
2.1专题性教学的内涵
专题性教学是指教师从专业培养目标着眼,结合教学实验现状,精选实验教学专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学习任务的教学形式。其主要内容就是以专业体系理论为基础,结合实验、实训内容及企业生产需求提出研究专题,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指导学生围绕拟定专题,查阅书籍及文献资料,拟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完成专题研究。专题性教学的目的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研究式的实验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技能,并应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2.2专题性教学在专业实验课中的应用
实验教学的改革不是简单的教学方法上的改变,而是整个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根据“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精选实验课题,以所选专题作为主线和载体,贯穿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中,以保证教学体系的完整。
(1)精选实验课专题。经过专业教师到我系校外实习基地及相关高分子材料企业进行调研,近几年来先后选择了如下专题性实验专题:①木粉填充聚丙烯的研究;②无卤阻燃塑料的研究;③纳米金刚石添加在塑料中的应用。教师精选好实验课题后,于专业课开设前的上一学期下达给学生,并结合学生的实际为学生开设“文献检索”选修课。学生根据自己所选课题,利用业余时间查阅资料,撰写实验课题综述,并于专业课开设学期初提交给教师。
(2)统一规,建立专题实验课组。根据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课整体改革方案,整合多门专业课“高分子材料与助剂”、“塑料配方设计”、“塑料成型设备”、“塑料成型工艺”、“高分子性能测试”的实验教学内容,建立3个专题实验课组。合理安排实验时问,由各实验课负责人集体讨论核定每门实验课在该专题中应当承担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各实验课负责人再分别就各自承担的内容进行实验规划,做到每一个专题实验都要有明确、合理、全面的设计思想。各实验课负责人根据各自所承担的教学内容构建专题实验课组。
“高分子材料与助剂”、“塑料配方设计”实验课为一实验课组,主要根据材料的结构及性能的关系、材料的选用和塑料配方设计的基本原则,对专题材料进行选料及各种配方设计,制定出多套实验配方方案。如2004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学生选择木粉填充聚丙烯课题组,其设计的几个配方中,充分考虑木粉与聚丙烯的极性差异大、相容性差等问题,配方中填加各种份额的接枝材料、相容剂,考虑易于成型加工、增强等方面的问题,配方中填加不同份额的增强剂、内外剂等。尤其在木粉的添加量、粒径方面作了研究。在无卤阻燃材料的研制配方中,选用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红磷等无卤阻燃剂及具有阻燃性能的添加剂对低密度聚乙烯(LDPE)进行阻燃性能的研究,以及对树脂的力学能和加工性能影响的研究。
“塑料成型设备”、“塑料成型工艺”2门实验课为同一实验课组,主要研究同一配方下,选用不同的成型加工设备以及不同的加工工艺条件对材料性能产生的影响,制出标准样件。在实验过程中,随时都有不可遇见的问题出现。每当出现问题时,引导学生找出问题、分析原因、通过进一步查阅资料、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修改工艺参数,而后再进行实验,反复数次,最后加工出较为理想的材料,以便对材料进行性能测试。
“高分子性能测试”课为另一课组,综合分析检测各实验课组的各种材料样件的有关性能。综合评价各种配方、各种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材料是否符合社会生产需求。这样以精选的研究专题为载体,把相关的实验知识、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有机地串连起来,使学生较早体验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的乐趣。(3)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手段。在专题性专业实验中,摆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些有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学生没有现成的书本照办,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较强,但也显得不知所措。教师要加强引导,使学生去掉急于求成的心理,认识到专题性专业实验课题并非1节课、1本书、1门专业课和1种学习方式就能完成的,要注意把长期学习的各门课程知识形成体系。注意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训练,引导学生分析有待解决的问题,根据专业基础理论,查阅有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寓实验教学于科学研究之中的专题性实验课教学模式,完全改变了以往专业实验教学主要以训练基本技能为主,实验课的内容比较孤立、陈旧,也改变了以往按课程进行各自的专业实验,其内容不可避免地会相互重复,导致有限的实验经费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的弊端。对专题性实验教学的部分内容,我们采用开放式管理模式,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根据实验内容、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实验室开放的时间自由选择做实验的时间。
专题性专业实验课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课题资料的查找、课题综述的撰写、开题报告的撰写、实验的准备、实验的设计、技能的基本操作、实验结果、实验报告、以及毕业论文等诸方面。考核的视角不仅注重结果,而更重视过程。在成绩评定上实行“两紧”,①开题报告的答辩从紧,要求学生对查阅资料进行综述,讲清实验配方及选用工艺条件的依据;②实验所用大型设备的使用技能要求从紧,严格规范按照操作程序操纵大型设备。
3应用于专业实验课教学的意义
2004级学生就将专题型教学应用于专业实验课教学,实践证明:专题性教学由于内容新、措施完善、体系设计科学合理,从而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
(1)实验课体系科学合理。专题性教学模式将多门专业实验课,统一规划整合,并有机地结合统一,使学生将各门专业课程知识融会贯通,自成体系。更全面而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实验技能,良好地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也符合人们认识问题内在的规律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并有效地避免了各学科实验的重复和浪费,使有限的教学实验经费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2)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在专题性教学中,每一个专题都从查阅相关资料开始,基本按照科研流程进行;而选题又多来自企业生产的需求,其内容新,科学体系合理,完成这样的专题,既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术技能,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易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3)注重实验全过程。由于每一专题是贯穿于学生在学校一年半的专业课实验教学中,学生集实验知识、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的训练为一体,不单重视结果,更注重过程。以渗透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这些素质包括敢于怀疑、敢于创新和不追求功利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规范严谨的科学方法。
(4)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专题性教学不是单纯的为教而教,它是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同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直接为社会生产服务,体现了它的服务性。
(5)提前进入毕业设计。将专题性教学实验课题与学生“毕业论文”课题嫁接,较早地引导学生撰写课题综述、开题报告,创造条件使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移与专业课实验融合贯通这对于解决困饶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无从下手等问题也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因此,专题性教学在夯实学生理论基础、增加学生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高等教育向产、学、研方向发展,以及理论结合实际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专题研究;教学模式;计算机网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专题研究教学模式是以研究组织教学,将科学研究方法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融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从事课题研究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1] [2]。研究生教育建立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侧重于为专业领域的研究提供背景知识和方法论[3]。通过课程教学的知识体系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以“高等计算机网络”课程为例,该课程是面向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二级学科学位必修课,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和算法,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前沿研究的一些热门领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引导科研工作。计算机网络学科的特点研究分支较多,内涵丰富,发展迅速,采用专题组织教学内容可以以点带面,突出重要的、活跃的研究领域。同时,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计算机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计算机学科各个专业的研究生都需要基于网络平台开展研究工作。因此,我们在专题研究教学过程中,强调专题研究的开放性,即在教师给定的大的专题类别中,研究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自行选择具体的课程项目开展研究工作。
从教学实践中看,尽管多数学生在本科阶段已经学习过计算机网络基础的相关课程,并且在研究生入学时已经确定了各自的学科研究方向,但在选修该课程时,大多数学生对于如何进行课题研究很茫然,在课程学习中没有明确的研究兴趣;而在面向专题研究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程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很大。因此,如何协调好专题研究的开放性和学生研究兴趣之间的关系,启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是一个关键问题。在三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专题研究教学模式的三个环节
传统的以教材为主的教学模式在知识体系的开放性、前瞻性方面都有局限性。采用专题研究的教学模式,可以将
该领域的前沿研究和传统教学体系相结合,提出问题,并从多角度、多方位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相互协作,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教与学相互促进的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专题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每个专题以基础理论为纲,结合国内外的相关前沿研究,扩充知识的外延,并将科学研究的方法引入课程教学中。我们将教学过程分解成三个基本环节:授课和阅读环节、课程项目研究环节和研讨环节。
2.1授课和阅读环节
授课和阅读环节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基础。由于研究生本身存在个体差异,如入学时的基础不同,专业方向不同等,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大多数学生在进入各自专业方向的研究课题之前,对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兴趣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而一些专业课,特别是计算机网络课程,已经是从事计算机方面研究工作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因此,在授课过程的设计中,一方面从整体把握课程的知识体系和研究热点,强调知识体系内在的联系,另一方面,专题选择应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研究生通常具有明确的学科定位和研究方向,本身具有主动学习的能力,经过各个专题的学习后,能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提出研究课题和目标,完成后续课程项目研究环节的任务。计算机网络作为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很多问题本身并没有确定的、完备的正确答案。每种新的理论和解决方法的提出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假设前提。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当前的研究热点和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确定若干问题,选择一些高质量的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进行深入分析。在阅读环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参考论文,完成论文评述报告。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课程项目研究环节
面向专题研究的课程教学中强调引导学生以科学研究的方式自主学习,而不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中心和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处于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地位。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5],学习过程是一种主动的、知识建构的过程,通过学习者自身经验的互作用进行动态调整经验结构的过程。以建构理论为基础的课程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专题研究、问题驱动,引导学习者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
因此,课程项目研究环节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给定的专题框架下,使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进行课程项目的设计和实现。该环节强调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的培养,使研究生在完成课程项目的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2.3研讨环节
研讨阶段是师生互动交流的环节,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各自的课程项目的研究成果,由教师组织大家进行讨论。研讨环节是对教学过程的重要补充,强调师生的共同参与。由于在前期授课阶段侧重于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和特性,通过组织分组讨论和交流,能够很好体现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和共性,便于学生在讨论中进行知识融合。在讨论过程中,还可以发现学生基础知识方面的欠缺,及时进行弥补。另一方面,学生在完成课程项目过程中,有很多创新的思路,通过讨论有助于相互交流研究方法和经验。
3教学实践分析
在专题研究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程度对教学效果影响很大。与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不同,对教学效果的检验不再是仅仅通过最后的期末考试体现,而是在课程项目研究环节和研讨环节都会有所反映,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资源的组织和教学过程的有效管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高等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实践,我们进行了三个阶段的尝试。
3.1第一阶段(2005年)
我们在2005年进行“高等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改,开始尝试以采用面向专题研究的方式组织课程教学。
在授课和阅读环节,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一直采用以教材为主,强调基础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在第一年的教改中,仍然采用传统的计算机网络分层体系结构组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覆盖面较宽,在每一层中选择经典的、有代表性或者是目前活跃的研究方面作为专题。
在授课过程中,在介绍每个专题之前,梳理系统的理论框架,引导学生自主修补基础知识,拾遗补缺。在计算机网络分层体现结构框架下,进行专题优化和整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 确定问题域:对某些领域的问题进行分解和细化,选取本领域中有代表性的研究专题,确定专题的方向;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讨研究方法和解决方案;
(3) 解决问题方法的开放性,学习从不同的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应用新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求解。
专题确定后,通过问题驱动方式给出该专题的研究脉络,每个专题给出相关的研究论文五篇左右,以经典的研究论文为主,也包括部分前沿研究的最新成果,作为学生课后阅读的资料。学生可以在每个专题中任意选择一到两篇进行精读。
在课程项目研究环节,针对“高等计算机网络”课程特点,我们确定课程项目类型可以是文献综述、系统设计与实现、模拟和仿真研究等,以便使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有适合的选择。该环节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过渡,鼓励学生在课程项目实施中进行交流与相互合作,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科研工作的能力。该环节的工作主要包括:
(1) 确定课程项目的范围。首先,教师根据本学科的前沿研究以及课程重点确定若干课程项目专题,选题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包括新视角、新问题、新方法等,同时,具有探索空间和研究难度,并兼顾大多数学生的研究兴趣,具有代表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有所收获。
(2) 组织学生开展课程项目的研究工作。学生根据研究兴趣组成三至四人的研究小组,在教师给定的课程项目专题范围中,自行确定具体的研究选题,并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提交实施大纲。教师可以进行选题指导,并对研究内容提出建议。在研究选题确定后,小组成员进一步搜集相关参考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分工协作完成课程项目。最后,小组成员根据自己在课程项目中承担的工作,独立完成相关研究论文。研究论文内容包括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可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或进行方法综述和理论分析。
在研讨环节,由于课时所限,并且“高等计算机网络”课程选课人数多,很难保证每个小组都有机会进行课堂汇报,因此,我们采用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即在每个专题的讨论中,教师选择研究工作有特色的小组进行汇报,其他组为评价组,进行提问和研讨。这样,在分组讨论中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进行归纳和总结,使讨论不断深化,同时,还需要控制讨论时间,按计划完成讨论课的教学阶段。
在该阶段,我们确定的课程项目选题范围包括:IP路由技术;IP服务质量;IPv6的研究;TCP拥塞控制;网络测量和性能分析。从教学效果看,这种采用专题研究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引导学生研究兴趣,通过课程项目的研究和讨论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
同时,在各个环节也发现一些问题。一是教学内容覆盖面过宽,由于时间限制,很多内容只能做结论性介绍;同时,由于阅读论文中经典论文的比例较高,和教学参考书的内容有重叠,使得学生对论文的阅读目标不明确;教师没有对学生的论文阅读情况进行检查,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兴趣。
从学生完成课程项目的情况看,选题相对集中,课程论文以一般性技术综述为主(约占80%)。例如,选择IPv6专题研究的学生占35%,但课程项目选题及研究内容相似,缺乏自主的、有一定深度研究工作。这是由于一方面,学生对这个领域比较关注,而IPv6网络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已经进行了多年,中文参考资料较多,对资料进行简单的综合就可以完成技术报告。另一方面,IPv6网络还没有得到实际部署,大多数学生缺乏实际的运行环境和使用经验,研究兴趣并没有真正调动起来,没有体现出这个领域研究工作的多样性。此外,尽管教师给出了参考论文,但很少有学生主动对前沿研究成果进行进一步检索和跟踪,反映出有相当数量的同学还没有掌握课题的研究方法。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第二阶段进行了改进。
3.2第二阶段(2006年)
我们在教学大纲的框架下,对教学内容重点进行了调整。在授课和阅读环节,增加当前活跃的研究领域所占的比例,突出重点的专题,加强对国际前沿研究的跟踪。对一些内涵丰富的大专题进行细分,缩减专题的覆盖面,突出研究重点;在课程项目研究环节,增加和学生科研工作相关的自选课题。课程项目的选题范围包括:IP路由技术;IP服务质量;网络模拟平台的应用与研究;TCP拥塞控制;网络测量和性能分析;在课题研究中遇到的网络相关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从学生完成课程项目的结果看,选择专题六(和科研相关)的学生完成的工作很有新意,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讨论气氛活跃。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在课程项目选题方面,个别选题较偏,如选择专题三的学生仅占2%,表明该专题不适合大多数同学的研究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及时对学生研究兴趣进行反馈,确定适当的课程项目选题范围。
3.3第三阶段(2007年)
分析前两年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不足,我们在2007年对授课和阅读环节、课程项目研究环节和研讨环节进行了综合调整。
在授课和阅读环节,将基础知识与前沿研究有机结合,突出重点和前沿研究领域;进一步加强对前沿研究的跟踪,弱化当前不活跃的研究项目,增加阅读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选择近三年相关研究领域顶级会议的论文。2007年度给出参考论文38篇,细分为五个大专题,七个小专题。
与授课进度相适应,安排学生阅读相关论文并在教师给定的时间段内提交论文评述报告。由于“高等计算机网络”选课同学人数较多,考虑到不同专业方向学生的研究兴趣的差异,允许学生可以在教师给定的专题里自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若干篇论文。论文评述报告内容包括分析论文中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方法和理论,以及对论文优缺点的评价等。
同时,加强各个教学环节的过程管理。在授课过程中,穿插论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和学习的积极性。有些学生在论文评述报告中有自己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可以请这些同学在课上进行讲解,教师组织大家讨论,并进一步分析和点评。教学实践表明,在授课过程中引入论文阅读和讨论机制,可以对学生的研究兴趣进行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关注的问题和专题,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引导。
本阶段课程项目选题范围为:网络体系结构和路由技术;IP服务质量;网络资源管理;网络测量和性能;网络服务;课题中与网络技术相关的研究问题。从教学效果看,本阶段学生的课程项目选题的分布领域比较平均(六个专题分别为:21%;11%;13%;17%;12%;26%),并且研究内容很少有雷同,每个研究小组完成的工作都有自己的特点。这说明,通过加强学生在授课过程中的研究性和自主性学习,拓宽知识面,使学生对研究专题的理解有了进一步深化。同时,课程项目的完成质量有显著提高,课题研究工作具有多样性、创新性的特点,对前沿研究的分析能力有明显增强。
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有时论文阅读环节的课堂讨论和授课内容的安排不同步,影响授课效果;有些论文难度较大,学生自学困难,需要进行调整;应加强网络研究中的实践环节,如系统设计和模拟平台的使用等。
4结束语
从教学实践可以看出,面向专题研究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改进,探索实施专题研究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刘亚敏,胡甲刚. 研究性教学及其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实施[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0).
[2] 景静姝,王玉琨,刘鉴汶. 高等院校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问题探讨[J]. 理论导刊,2007,(05).
[3] 谢安邦. 构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J]. 高等教育研究,2003,(5).
[4] 王根顺,包水梅. 论研究生教育中探究性教学的实施[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10).
[5] 薛国凤,王亚晖. 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03,(1).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Subject-oriented Instructional Pattern
LI Wei,LI Yun-chun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eiha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
下面就从教材的编写形式来审视一下我们的教学。关于教材,有观点认为: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赖以教学活动的材料,教学的主要媒体。包括文字教材(含教科书、讲义、讲授大纲、图表和教学参考书)和视听材料。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就是教科书,也称之为课本,最多再订一些资料,但是处于绝对地位的仍是课本,因为它是师生教学的主要材料。教科书编写的依据是《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之下出现了历史教科书版本多元化,由原来“一统天下”变成多种版本,好处很多,但问题也不少,比如:很多教师包括我自身在内比较了正在实验的新版教科书后,产生了这样的困惑。
人教版、北师大版、华东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本对夏朝的建立者及国家的性质进行了不同的叙述。课程标准内容:“简述尧舜禹的传说和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人教版教材叙述如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北师大版教材: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
华东师大版教材:禹死后,儿子启击败伯益,夺取权位,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我们暂且撇开这几种版本的历史教科书(实验本)是否正确领会了《历史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宗旨不谈,那么,历史教科书在某些历史内容的叙述上是否都必须应该是完全一致的呢?
专家们会说不一样很正常,因为《历史课程标准》对个别知识点的表述带有一定模糊性,这正是唯物史观的科学性的表现,为以后进一步挖掘留有一定的空间。这样就允许历史教科书编写者们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各自的风格。但是,专家们想过问题的另一面吗,对不同青年学生同一史实明显有两种不同的结果,理由就是为了照顾专家们的个性和历史的模糊性,专家们应该把未搞清的抓紧搞清楚,模糊的也应有个模糊的标准,不要让我们的孩子跟着你模糊。最终教师们也来个模糊教学不更好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的课改是有问题的。
再具体到某一版本教材,就以初中的北师大版和高中的人教版教材为例,体现出鲜明的板块(主题或专题)特色,它的好处很多,这一点不再赘述,在此谈谈几点意见:
以高中历史必修模块中的政治史专题为例,目录看起来很清晰,中西贯通,古今相连,而且专题性、专业性很强,便于集中学习,但是却忽略了一点:只有块不够,还应有条,即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也只有培养结构意识,从宏观到微观,才能去分析、认识事物,否则,你为了讲述政治制度而讲述政治制度,你讲得透吗?你还得联系当时的经济、生活、生产状况去讲,这样的结果又导致专题还得建立在对历史有个宏观了解的基础之上。做到这一点可以从初中抓起,因为初中三年的历史教学内容与高中内容上基本符合,只不过要求程度不同而已。但是这仅是个可能性,由可能性到现实性转化的条件也被扼杀掉了,因为初中也是主题式学习,都是块块,没有条条,聪明的教师会把块块转化为条条,实现条条和块块的结合。那作为教材编写的专家们也可在适当的时候做些适当的调整。
以必修模块中的古代史为例进行专题整合看效果如何。为什么要整合?因为有的专题好像为了照顾专题而忽视历史上最不能忽视的因素――时序,给学生造成时空混淆,产生对历史教学的厌烦情绪。如必修(Ⅰ)中政治史:先从古代中国到现代中国,又回头从古代古希腊讲到现在,把它整合一下可能更容易符合认识规律,不易产生认识疲劳。
这样经过整合的知识系统更完整,同一阶段历史现象的联系更紧密,有效避免了中外史合编的跳跃性大的现象,有效避免了模块教材之间历史知识的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