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

时间:2023-05-15 16:31:45

导语:在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

第1篇

关键词:数学;教育教学;技巧;提问;教学难点

1.初中数学教学技巧应用的意义

初中数学教学富有科学性,还应当富有感染力,要将教学的侧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之上,而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学技巧的应用具有必然性。适时、合理地应用教育教学技巧,有利于攻克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发挥数学这门学科的教学特色,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方式,使其在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下,勇于探索数学知识,提升自己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中数学教学技巧的应用分析

2.1比较归类以少胜多

数学题目无穷无尽,数学问题千变万化,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追求解题数量。实际上,比较和归纳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法。注意解题的类型、完整归纳知识点,及时进行分析总结,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这要求教师在平时多多总结教课书等教学材料的内容,对各种数学习题进行比较、分析及归纳,做到粗中取精,以少胜多。

例如,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归纳:平行四边形具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对边或对角均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的特征。又如多边形中,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内角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即该多边形的外角,在每个顶点处取这个多边形的一个外角,它们的和为360°,等等。

2.2合理运用提问教学法

提问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师在课题上向学生提出问题,应当蕴含科学性,要保证内容准确无误,提问合理、适时。例如,在讲授梯形知识时向学生提问:我们可以把梯形转化为哪些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呢?在教授菱形面积的推导公式时向学生提问:为什么求菱形的面积时可以运用两条对角线的积的一半呢?在讨论立体图形体积的问题时向学生提问:高与底都相等的圆锥体和圆柱体,它们的体积具有怎样的关系呢?等等。

由实践可知,教师在课堂上的成功提问,是建立在一堂课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及教学方向基础之上的。教师应当擅于提炼具体问题,将知识转化为问题,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主地探索数学知识。

2.3复杂变简单,抽象变具体

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这是对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要求之一。在教学中很可能会碰到复杂的数学问题,想要让学生顺利学到知识、解决难题,就要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构建起解决复杂问题的大框架,进而找到突破口,化繁难为简洁,一举攻克难点。

例如,教授三角形等边的“边边边”公理时,针对学生不清楚必须用三个条件来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原因这一点,运用化繁为简的技巧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如此设计问题:第一步,证明只满足1条边相等或者1个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第二步,满足2条边相等或者2个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第三步,满足3条边相等或者3个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这样,让学生沿着教学设计方案,层层向上,就能理解复杂问题了。总之,数学来源于社会实践,教师想要将数学问题化难为简,就要注意观察和紧密联系生活实践,并要高于实践,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去理解数学知识,使之真正成为他们自己的知识。

2.4语言精练生动,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数学课堂上的教学用语,要求亲切而富有感情,通过语言来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语言要在符合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注意提炼,抓住重点,分化难点,从而让学生在精练的语言中产生独立思考、总结及实练的动力。

例如在讲解垂径分弦定理时,教师只需提炼语言讲清楚扇形与等腰三角形之间的关系:一个扇形都对应着一个等腰三角形,扇形的圆心即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其圆心角即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圆心角所对的弦即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其半径即等腰三角形的两腰。如此一来,垂直分弦定理的逆定理也就可以由学生自己依据数学原理而自行导出了。另外,除了语言上的精练之外,讲究语言的通俗性和生动性也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点。

2.5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有利于分解复杂现象,归纳教学重点,更有利于让学生直观感受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而多媒体教学作为当下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其合理运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大大提高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

例如,解决平面几何题目:F是平行四边形ABCD边CD上的一点,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22平方米,求ABF的面积。依据题意,其解题思路是要搞清楚ABF的面积与四边形ABCD面积的对比关系。该题由于F点不定,仅凭一幅图来求解难度很大,所以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几何画板将F点移至C点或者D点上,从而让学生明白,ABC的面积是四边形ABCD面积的一半,由此算出ABF的面积等于11平方米。由教学实践可知,运用多媒体教学来直观反应初中数学中的二次函数图象移动、特定的图形翻转等内容,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2.6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突破教学难点

初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具有思维能力上的局限性,他们在理解几何等数学问题时存在较大难度。所以只有将数学教学寓情于景,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加以实验,才能促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例如教授勾股定理时,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四个直角三角形,进而拼成一个正方形,这样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自己验证得出勾股定理,同时实现了教学气氛更加轻松、愉快。

3.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初中数学教师要逐渐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擅于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技巧,从实际问题出发,结合生活情境,增加师生间的教学互动,从而让学生乐于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快乐。教师在运用教学技巧的时候,应当注意因材施教、适时提问、重点突出、语言精练、化难为简、注意总结和归纳,进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实际动手的能力,顺利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范文贵,张守波,朱凤林;影响数学应用能力之主要因素的剖析[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2]曾庆可;中学数学教育中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第2篇

关键词:数学概念 教育教学 初中数学

一、注重生活实例引入概念

概念属于理性认识,它的形成依赖于感性认识,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容易理解和接受具体的感性认识。教学过程中,各种形式的直观教学是提供丰富、正确的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所以在讲述新概念时,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有关具体实物入手,比较容易揭示概念的本质和特征。

二、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

许多数学概念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讲清它们的来源,既会让学生感到不抽象,而且有利于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一般来说,概念的形成过程包括:引入概念的必要性,对一些感性材料的认识、分析、抽象和概括,注重概念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把形成概念的生动过程变为简单的“条文加例题”,就不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因此,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可以完整地、本质地、内在地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使学生对理解概念具备思想基础,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法。例如,负数概念的建立,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如下:①让学生总结小学学过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用自然数1,2,3…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就用自然数0表示;测量和计算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就用分数或小数表示。 ②观察两个温度计,零上3度。记作+3°,零下3度,记作-3°,这里出现了一种新的数——负数。③让学生说出所给问题的意义,让学生观察所给问题有何特征。④引导学生抽象概括正、负数的概念。又如,对顶角概念的建立,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如下:

如左图,两条直线 AB、 CD相交于一点O,产生了四个角,这四个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教师要求学生画图、观察,然后回答。学生很快能回答:∠1与∠2是邻补角,∠2与∠3,∠3与∠4,∠4与∠1也是邻补角。可能会有思维敏捷的学生发现:∠1=∠3,∠2=∠4。这时教师可抓住机会引导,问:“他的结论正确吗?”学生经过讨论,得到证实: ∠1+∠2=180°,∠2+∠3=180°∠1=∠3 接着,教师可出示由两根木条组成的模型,如图1,转动其中的一条,都有∠1=∠3,∠2=∠4。这样学生从直观上,逻辑上都明确了∠1与∠3,∠2与∠4的关系。于是教师便可很自然地指出:“像∠1与∠3,∠2与∠4这种在图形上的位置关系和数量上的关系都很特别的角,为了以后研究方便,有必要给予一个名称,叫做对顶角。”然后引入对顶角的定义。

三、注重概念的深入剖析

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基础,要使学生对数学概念有透彻清晰的理解,教师首先要深入剖析概念的实质,帮助学生弄清一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也就是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明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如,掌握垂线的概念包括三个方面:①了解引进垂线的背景:两条相交直线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时,其余三个也是直角,这反映了概念的内涵。②知道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是两条直线相交的一个重要的特殊情形,这反映了概念的外延。③会利用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定义进行推理,知道定义具有判定和性质两方面的功能。另外,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概念解决问题,加深对概念本质的理解。如。“一般地,式子 ■(a≥0)叫做二次根式”这是一个描述性的概念。式子■(a≥0)是一个整体概念,其中a≥0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又如,讲授函数概念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函数概念,我们必须揭示其本质特征,进行逐层剖析:①“存在某个变化过程”——说明变量的存在性;②“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v”——说明函数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③“对于x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说明变量x的取值是有范围限制的,即允许值范围;④“v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说明有唯一确定的对应规律。由以上剖析可知,函数概念的本质是对应关系。

四、注重概念的教学比较

巩固是概念教学的重要环节。心理学原理认为:概念一旦获得,如不及时巩固,就会被遗忘。巩固概念,首先应在初步形成概念后,引导学生正确复述。这里绝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让学生在复述过程中把握概念的重点、要点、本质特征,同时,应注重应用概念的变式练习。恰当运用变式,能使思维不受消极定势的束缚,实现思维方向的灵活转换,使思维呈发散状态。如“有理数”与“无理数”的概念教学中,可举出如“π与3.14159”为例,通过这样的训练,能有效地排除外在形式的干扰,对“有理数”与“无理数”的理解更加深刻。又如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同旁内角”的本质特征,教师可提供一组“形变而质不变”的感性材料(如图)

然后,让学生分析图中的∠1、∠2是什么位置关系的,这样学生不但能找出标准图形(图1)中的同旁内角,还能找出变式图形(图2、图3)中的同旁内角,进而能有效地排除变式的干扰,对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最后,巩固时还要通过适当的正反例子比较,把所教概念同类似的、相关的概念比较,分清它们的异同点,并注意适用范围,小心隐含“陷阱”,帮助学生从中反省,以激起对知识更为深刻的正面思考,使获得的概念更加精确、稳定和易于迁移。

五、注重概念的教学应用

第3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数学;应用分析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和日益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多媒体技已经走进了许多初中课堂.然而,多媒体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许多的误区,这些误区如不能早日消除,会导致教学质量直线下降,那对学生的数学成绩将会有着不可避免的影响

一、数学课堂多媒体使用常见的误区

数学课堂中多媒体的出现确确实实给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多的便捷条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从多方面帮助了学生,让学生更加理解知识,教师更加节省教学时间.但数学课堂多媒体的使用也存在着很多的误区,它们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

(一)数学教师过分使用多媒体课件随着多媒体设备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数学这种以理论知识为主的学科对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越来越重视.多媒体在数学课堂也随处可见,但有些数学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还存在误区,对多媒体教学缺乏正确的认识.有的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依赖多媒体,一整节课全是教师用多媒体为大家讲解知识,忽略了传统的板书,甚至完全代替了板书,让学生失去了主动思考的机会,没有了板书,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就得不到加强,特别是在数学课中,如果单纯只有多媒体教学,就很容易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产生偏差,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不利于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教学内容因循守旧,课件设计不合理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而有的教师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思想还是比较落后,即使上课时运用了多媒体教学,但其教学内容还是因循守旧,还是陈旧的教学模式,数学教师缺乏自己的创新,不能满足现代初中生对知识的需求,教师课件内容枯燥无味,直接从网上下载照搬,再简单的拼凑,不具有吸引力.也有的教师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就选择了一些华丽、浮夸的素材,虽然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但学生实际学到的知识却很少,数学教师的课件不注重内容质量,课件设计不合理,只关注形式.这将会严重阻碍学生的学习,不利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二、初中数学多媒体的改进策略

(一)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数学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应该在传统的教学中融入多媒体的元素,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同时教师也可以省时省力,节省教学时间来加快教学进度,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数学教师要适度,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而忽视了原有的传统教学,特别是数学课,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数学教师也要注意板书,比如,在学习几何计算时,数学教师不仅要用多媒体将图形展现出来,同时针对重要的计算过程板书下来,让学生有时间做笔记,而不是用多媒体直接跳过.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还能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和空间.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去学习数学知识,再结合传统教学,就加强了数学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对数学知识的探讨,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优化多媒体教学数学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要不断优化多媒体教学的模式,找到适合学生的、合理的教学模式.在课前,数学教师应该精心准备课件,让课件与当堂课所讲的内容完美衔接,数学教师不应该敷衍,直接从网上下载照搬.数学教师也可以将课件中的某一部分交给学生,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分工完成,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去理解数学课的知识,还能增强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数学教师在准备课件时,要明确教学目标,针对这个目标去准备,要将语文课的知识点延伸,不应该还是单纯的教材知识.数学教师也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准备一些小问题,在上课时给学生问提出来,可以作为一个随堂小测验,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当堂学习的知识当堂得到理解和消化,让多媒体教学的出现可以恰到好处的帮助到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三、结论

第4篇

关键词:学习兴趣;创造性思维;宽松时空

在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大力倡导的背景下,新课标教学大纲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多要求。数学教学是师生、生生交流的过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除了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还必须主动为学生创设情境,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实践、交流,得到更多知识,拓展思维,促使学生在教学中有个性、主动地学习。针对怎样在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这个问题,除了要加强技能,还要充分利用各个知识点,打好根基,这样才能确保教学进程的顺利开展。

一、增强数学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兴趣是所有智力工作的依赖,一旦某人在认识事物时缺乏兴趣,智力培养就将成为空话。”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带着感情教学,将探索与认识事物作为基础,在不断推动事物发展的同时,努力探寻真理。例如,在“圆的周长”学习时,可以先用课件演示动感画面,一只蚂蚁沿着圆爬行一周,在闪烁变色的效果上将其定格在屏幕上,然后再引导学生比较和计算,问学生怎样计算圆周长,此时学生自然就能够开动脑筋,使用各种方法解题。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在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求,希望自己是探索者或者发现者,尤其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求更为强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致力于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激发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独到见解,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及时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在乐学、手脑并用的环境下提高教学质量。

二、拓展创造性思维

21世纪作为创新的时代,创新不仅是生产力,同时也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所以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必须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数学作为基础性学科,对逻辑思维的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经历了小学数学教学后,初中数学的创新思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有目的、有意识地加强学生思维培养,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在拓展学生思维的过程中,首先,我们可以采用比较流行的说理训练,引导学生自主分析,然后再提出变量关系,理清解题思路,最后总结解题规律与方法,让学生对其有进一步的了解。其次,培养学生的求异性,标新立异的想法更容易创新,当然这里的求异并不是随意探寻个性,而是有目的地思考与观察的结果。最后,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设置一些具有开放性的习题,并且让这些习题围绕教材内容进行渗透,这样不仅有利于理解课堂内容,同时也是完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三、打造宽松的时空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传授数学知识成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不管是编写教材,还是课堂讲解,摆在学生面前的都是严谨而完美的知识结构。面对中考压力,很多教师死抱教材和标准答案,对具有创新火花的见解视而不见,对于不同于书本教材呈现的方法,使用指责、排斥的方法,最后让学生只得进行模仿型与跟随型训练。时间一长,在学生心里就建立起一种无疑与坚信的墙,而这种封闭式教学,只能让学生在理论知识中徘徊,不断削弱问题意识,更谈不上发展和创新。

针对上述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要不断学习,增强自身素养,还要努力提升自我修养与理论水平,用职业规范与现代化教学技术武装自己,在以身作则的环境下,强化常规,保障课堂教学效率。可以将相关问题作为情景预设的基础,利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应用拓展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切入点。为了满足新课标探索、合作、自主的学习要求,在课堂上必须为学生提供交流合作、自主探讨、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其自主表达、思考、探索。

例如,大家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求四边形的内角和?在这道题中,可以先让学生分组交流,然后再汇总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一,量出四个角的度数,然后相加得出内角和为360°;方法二,将两个三角形拼接成四边形,得出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然后在由此发散到五边形、六边形、十边形,就能发现多边形与内角和之间的关系,一个n变形从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分三角形的个数等于n乘以(n-2)。

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输与训练,它更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根据教材要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高其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挖掘潜力,让学生有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与学 数学教学

一、“教”与“学”的基础理论

我国21世纪的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下,认真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并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崭新时期,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航向。但要办好一个县,一个乡(镇),小至一个完小的教育,必须依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法律法规来构建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思想理论体系。现在许多学校在“普九”后,把基础教育的重心转移到贯彻“两全”、由此,我们认为一是教与学的创新要建立在现代教育的思想之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品质、创新能力、创新人格才能代表先进文化,学校才能真正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

二、“教”与“学”实践原则

1.主体性原则。教与学是现代教育思想作用下的课堂教学,能否做好完全取决于学生主体地位。因此,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做到三点:第一,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自觉寻求探索的问题和空间,自主走上创造学习之路。其次,要在主动学习的前提下,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存在的实际出发,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竭力开发其智慧潜能。第三,要体现全体性,争取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人人突破自我。力求把学生自觉的发展升华为创造性的能力。

2.探索性原则。为了让学生在探索中求得新的认识、发现和创造,坚持“三要”: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空。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从形象感知、集思广益、自主感悟、思维互补、合作讨论、互相评价等探索活动中,体悟知识创新的真谛。二要延伸思维的触角,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认识,自身的生活体验,把思维的触角延伸到了解不同科学、感触创造的新天地,遨游于创新的自由王国。三要把握好创新性教学探究艺术。

3.开放性原则。课堂教学的开放着眼于挖掘创新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开放性学习在教师引导下的教学实践活动,不仅要致力于优化学生外在的学习条件和内在素养(即:情景创设),而且要营造一个群体交流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合作学习中,开发出创新的潜能。也就是要以导趣为前提,以目标为导向,以导思为核心,以活动为保证,以创新为目的的教学过程。

4.鼓励性原则。坚持鼓励性原则须注意几点:(1)要从处理好教育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方面,注重学生“优势智力”和兴趣特长来引导学习创新。(2)要对学生分层次鼓励。优中差分别对待。使鼓励既有动力又有压力。(3)教学媒体刺激,唤起学生的创新动机、激发创新情感,树立自创信心,推动学生参与创新的过程,在探索中实现创新。(4)采取评价措施。主要是对具有创造性的学习态度、方法、效果予以肯定,再激发“一鼓作气”精神,让他们找到独创的门径。

三、“教”在初中数学课中的具体把握

1.营造和谐的初中数学教学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能否成功营造和谐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气氛,能否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衡量一堂初中数学课好坏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优秀教师普遍认为一堂优秀的初中数学课应该具备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良好的师生互动环境。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如果数学课堂气氛良好,学生会觉得上课是一种享受,很容易调动起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自然会提高学习成绩。

2.教师在课堂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动性。并且保证学生自主性和探索性的学习空间,使学生通过自主性的探索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规律。首先,教师要保证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中,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体性,必须要在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给予学生自我探索的机会和条件。

四、对“学”浅析

1.“学”是指学生的自主学习。要加强对学生的养成习惯教育,在养成教育中,要对学生进行讲理想、讲艰苦和讲自律教育,激发学生的内在活力,增强其规范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通过丰富的事例告诉学生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实现理想就要有知识,知识是通向理想的桥梁等道理。

2.“学”的方法指导。新课程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然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要注重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任课教师制定初中数学作业规范要求,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结合学生实际制订学生学习常规,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研究制订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

五、总结

“教”与“学”的创新是一个动态的开发系统,其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发人的智慧潜能,通过体验教育,养成教育,人格教育思想的熏陶和实践行为的内化,重塑人的价值,培养和造就出21世纪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诚然,基础教育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创新教育赋予的历史任务,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第6篇

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获得自信和成就感,是现在数学教学目标中极为关注的一个主要方面,而这一点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得不到体现。由于受周边社会环境的感染及家长重视程度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整天无所事事,作业练习潦草应付,抄袭了事。

二、学生学习方法落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调查了解,相当一部分学生现在还在继续沿用小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部分学生解题时不遵循解题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过程缺乏逻辑性和连贯性,对知识不能灵活运用,对方法不会归纳总结、融会贯通。

三、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和灵活的教学方法

数学教师常用教具为:教案、课本、三角板、粉笔等。先进设备多媒体和电子白板等的正确灵活使用,依然困扰着每位偏远山区的农村教师,使农村数学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对于这种现象,仍值得我们去深刻思考。

四、家庭教育缺乏良好的引导

调查结果显示,56%的学生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考试能拿高分就行,有40%的学生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没有采取任何可以有效提高成绩的措施,这显然是对数学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和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善和提高。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其学习的内在动力

初中数学是较为乏味的一门学科,由于其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又比较严谨的特点,使得数学成为学生学习困难的课程之一,大部分农村初中的学生不爱学习数学,觉得太难,没有学习兴趣。所以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注重和谐的课堂氛围,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其次利用多种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学习内在动力加以培养。例如教师利用期望效应培养学生的兴趣;或者利用已有的动机和兴趣形成更好的学习兴趣等等。

2.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作为教师应做到:(1)在生活和思想上要关心与爱护学生;在教学上,要严格地要求他们,让其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2)教给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的灵活运用,就像智慧的窗户一样,只有窗户打开了,学生才能看到精彩的数学世界,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其受益终身。(3)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和交流,让其树立自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充满关怀及和谐的气氛下茁壮成长。(4)多开展数学课内外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价值观。将数学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效地结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和活动,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价值观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改善教学设备,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由于受到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偏远山区农村初中数学教育教学面临很多困难。要改善偏远山区农村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的现状,希望社会和教育行政部门能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大力支持;渴求学校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物质资源和师资力量的保障,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方法的改变。

4.家校互动,联合社会力量

第7篇

关键词:心本教育;心理健康;数学教学

1心本教育的含义

何为心本教育?心是指人的心理品质,心本是指“以心为本”,心本教育是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品性的培养和指导。另外是指学校管理和教育以心为本,从“心”开始教育的思想。何为心品?指的是人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个体的个性、心态、自信、认知、情感等等的因素。学校应从学校管理和教育学生的心理品质为本,加强教育以“心”为核心,一切教育以学生的心品塑造为出发点,加强以良好的人格、性格、自信、情感、意志等等的心品素质为个人的全面发展。从心开始,强调学校的所有教育包括各个学科教学。一定要考虑学生的接受意愿,叫学生主动的学习,教学才能更为显著。

2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伴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初中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出现急剧变化。由于初中生身体外形的变化,促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并且因其思维的独特性和批判性的发展,会形成不满足现成的理论和说教,出于思维的不够成熟比较容易固执和偏激。随着思维的成熟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初中生的感情日益广泛,有社会性情感,也有自我认知的体验,初中生的责任感不断增强,由于社会经验的缺乏,情绪比较容易产生波动。面对不良现象会开口骂娘,甚至大大出手。我们要引导学生看向社会主流,加以分析不良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而调整学生的心态。引导学生交友,要以态度、兴趣为原则,鼓励学生成立志愿者协会,利用假期服务社会,体验民生民情,造福大众。在教学中应当现身说法,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老师要以身作则,不打折扣。比如每到习题,都要亲自做到,和学生比拼,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民主意识。学生可以和老师畅所欲言,短距离沟通,老师做到这一步,对学生就是无形的感召。

3心本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心本教育要与教学相互结合,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耐心、专心、虚心的学习态度,要有目标、策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于学生主动互动、共同发展、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的质疑、探查,能力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能专心、主动的学习。数学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需要用现代科学的教学理论指导和指引学生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自信心。

3.1师生之间的互动,产生快乐情绪。快乐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原则。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影响着教学成效的重要条件,经过研究表明,轻松快乐的情绪能使人头脑清晰,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力会产生直接影响。老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好奇心,加大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启发引导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加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比如在讲授新知识“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由这样的直观性教学,能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益于接收新的知识。学生学习的同时感觉直观易懂没有学习压力和困惑,心理教育同样水到渠成。

3.2要科学有效的进行强化训练,必须善于激励学生学习知识,加强学生自身的自信心。自信是所有成功的基础,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就会勇于克服困难,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自信心是优良的心理品质之一,和数学有紧密的联系,在学习中自信心强的学生更善于思考,更爱研究,有主见。善于吸收他人正确的观点,于此同时也能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敢于提出异议,进行相互讨论,进而消除课堂上的拘谨场面,拉近师生关系,善于分析问题,从而敢于解决问题。在培养自信心的用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动脑、动手进行全面的参与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

3.3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的科学,看上去数学是抽象的,实际上真正深入进去,会发现数学本身的魅力。在学习中,数学会带给学生一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数学符号的语言,会叫学生体验到简洁优雅的美感,球体、圆形体、椭圆的学习,叫学生体会到新颖的美。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各种数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创作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起克服困难的勇气,积极大胆的探索,勇于尝试,在实践中提高和认识自己。

3.4教学中同样离不开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们只有主动

参加到学习当中才能显现心性的培养点。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打造一个师生互动和谐的环境,才能够在交流沟通上,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心智的提高。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要用真诚的心与学生交流,促进心灵学堂的互动。当我们真诚的用心与学生交流沟通相处,用心去创作一个心与心之间的交流平台。最终能实现师生之间共同的人生生态课堂。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融入心本教育,对初中的数学教育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不管是一个可爱的比喻还是很有趣的原千惠,都能让学生其乐不穷,进而增加了数学教育的感染力,陕西省师范大学的罗增儒教授说过:“知识只有插上情感的翅膀,才会富有趣味的幽默与魅力”,因此初中数学教与心本教育在教学中互相油渗透,互相融和,互相影响,因此,如果想在以后的初中数学中更好的提高素质教育的要求,就要努力贴近新课程探索心本教育的有效途径,不断来提高心本教育的效率,进而能过心本教育有交的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品质,只有能过不断的学习,反思,来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并在实践中感情心本教育的理念,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主动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初中数学教学的最佳效果。

作者:朱自仓 单位: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高湾乡笠山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宋宝和,房元霞,谷焕春.《现代数学课程理论与实践》,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第8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 德育教育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思想、内容、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除了固有的知识性、工具性、客观性等特征以外,本身还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性、思想性和情感性。在此,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寓德育于情感教育之中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既要以学问教人,还要以道德育人。“学高信为师,身正堪称范”。学生时代正是世界观、品质、性格形成阶段,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同时,这个时期的学生又具有“向师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通过他们的眼睛在心灵的底片上留下影像,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声无息的作用,就好比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所以说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教师一定要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学生树起前进的旗帜,指明前进的方向,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种。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进行德育渗透

数学以高度抽象极其简洁的形式和思想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内在美,在数量关系和图形之间,在数学符号、数学公式、数学逻辑和解题技巧上都表现出简洁的美。它的美对于人们进行数学创造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思考,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由探索而生趣,让学生被动变主动,“苦学”变“乐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美的追求,使学生始终感到“学犹不足,唯恐失之”,从而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地寻求打开科学大门的金钥匙。同时,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培养学生数学创造的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渗透对学生审美观的教育,使学生追求数学美的情感升至追求人生美、世界美的思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拓宽其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很好作用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构建一个良好的师生交流平台,同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构建交流平台,开创民主的管理环境

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师生及生生之间的情感的交流。要想做到这点,老师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善于创设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教师要关爱每一位学生,不管大小强弱,不管学生的学习优劣,教师都应该付出爱心,一视同仁。教师对学生的爱的情感,能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力量,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重,激发他们对教师的亲近感、信赖感,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也起到了陶冶学生的情操的作用。并且在这种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有利于学生向教师和同学表达自己获取的信息,自主发现有价值的头号题,并在不断的问题发现中,不断思考、不断交流、不断顿悟,自觉建构数学模型。同时,还使学生养成耐心倾听、尊重他人的习惯,乐于接受他人不同意见,形成与他人合作的品质,从而由点的结合到全面形成团结合作、民主的班级管理氛围。

(二)采取灵活教学方法,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可用探究式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交流空间和参与场所,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到数学知识与技能,还体会到其中的快乐,借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明河”的作用,培养学生具体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的能力,提高解题能力;又要注意“暗河”的价值,培养学生学生学会尊重、谦让、倾听、团结协作和关心他人等习惯,以达到数学似人生,人生如数学的精神境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计适合学生探究的教学情景,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原有的知识基础,在学生探索过程中要注意鼓励学生的探究行为,因势利导,及时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帮助,教师要以宽容的心态看待学生的“胡思乱想”,不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把探究活动引向深入。除此之外,情境教学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德育情境的创设可以通过数学问题故事化、数学信息情景化和开展数学活动来进行。

(三)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奋进的品质。

现代教育观指出,不会与他人合作是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的。传统的教育使得学生个体之间的合作意识差,与集体合作的意识不够,易造成学生的自私心理。新课标指出,数学的学习活动既主张学生个体的自主探索,更强调合作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各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新教材中某些问题靠学生个体是很难完成的,需要靠各小组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这样的教学合作,对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品质有很大的帮助,为班级的管理创造有利的条件。

第9篇

一、初中数学“新教材”充分体现数学就在身边

新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意图,改变了以往课程内容偏难、繁琐、陈旧的倾向,并打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构建了体现综合性、均衡性、选择性的新课程体系。新教材改变了以往数学教材只注重单纯数学知识、远离生活实际的体系,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就在实际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的理念。

新教材编写中,尽可能地把数学知识引入到社会生活场景中,把生活中的计算编到例题和习题里。数学就在身边。需要就足以引起学习的愿望,更何况教材中也有许多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好胜心和兴趣,数学不再是枯燥无味。所有学生都愿意上数学课了。

二、初中数学“新教材”使课堂活跃起来

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新教材能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不单纯地依赖于模仿和记忆,而是着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创造能力。

数学活动课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进行数学活动课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能整体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实施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切人应用问题非常必要,其内容应以初中数学教材内容为基础,联系实际问题而确定,可概括为如下几种问题:

1.函数的应用问题

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也是较难理解的一块内容,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应用题很多。如:求成本最低、用料最省、产量(面积)最大、造价最低等应用性问题常可归纳为函数最值问题,通过实际问题,建立函数模型,确立自变量的限制条件,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有时这类问题还与几何图形结合起来,考查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这种题型几乎每年的中考都会出现。

例1,某农户想利用一只1350的墙角砌一直角梯形鸡舍,现有一批可砌10米长墙的砖块,试问BC为何值时才能使鸡舍面积最大。

2.不等式的应用问题

初中阶段主要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实际生活中的投资决策、最优化问题常用到不等式的知识。

例2,学生若干住若干宿舍,如果每间住4人,则还余19人;如果每间住6人,则有一间宿舍不空也不满,求有多少间宿舍和多少名学生?

3.方程的应用问题

(1)打折问题

打折是生活中常见的商业行为,如何通过打折问题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打折的实质,增进对社会的了解,设置活动课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例3,某商品因换季准备打折出售,如果按定价的七五折出售将赔25元,而按定价的九折出售将赚20元。问:这种商品定价多少?

(2)税收问题

照章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新教材中这是一个重要内容,有时它还与方程、函数相结合,考查学生的分类讨论思想。

例4,国家规定个发表文章、出版所获稿费应纳税,其计算方法是:①稿费不高于800元不纳税;②稿费高于800元,但不高于4000元应缴纳超过800元的那一部分的14%的税;③稿费高于4000元应缴纳全部稿费的11%的税。今知王教授出版一本著作获得一笔稿费,他缴纳了550元。那么王教授的这笔稿费是多少元?

4.日历问题

日历是日常生活必需品,围绕它产生了不少数学问题,特别在新教材中,有一节对日历问题进行了较深人的讨论。它重点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

5.几何知识应用

(1)三角形与成比例线段

(相似)三角形是生活中常用到的几何图形之一,三角形相似的运用也相当广泛。

例5,要测量点B到池塘对岸A点的距离,选一点c,量得BC=50米,在BC上取CE=10米,再在AC上取一点D,使CD=1/5AC,又量得DE=16米,则AB间的距离为――米。

(2)解直角三角形

生活中简单的测量,求解建筑物的高度,一般会用到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其中还包含测量时的仰角、俯角。

例6,如下图,在甲建筑物上从A点到8点挂一长30米的宣传条幅,在乙建筑物顶部点D测得条幅顶端点A的仰角为45°,底部点E的俯角为300,求底部不能到达的甲、乙两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BC。

(3)对称问题

让学生充分认识世界,认识图形。探索其中蕴含的几何规律。 在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通过“做一做一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锻炼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课堂上学生讨论交流时敢于发表观点,不仅能议明当前的问题,还能由一个知识点发散到多个知识点,知识间的相互关联也清晰明了。

三、初中数学“新教材”让学生走出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