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5 16:31:47
导语:在教师思想感悟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基于以上的认识,对思想品德课教学进行改革。改革的切入点是:以现代教学理念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学生生命世界为基点加强德育过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在学生的生命世界中,首先表现为对道德认知的直接 “感悟”,它是一种体现过程,从感觉、感受、感动中产生顿悟、觉悟、体悟的内心体验历程,它有助于学生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行为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我们的改革必须从关注触发学生感动的活动和寻找德育互动规律与学生人格发展的有效途径出发,根据有关现代教学的原理,逐步构建小学思想品德“感悟----导行”的教学模式。
一、构建思想品德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
(一)现代教学论、儿童心理学的启示
现代活动教学的理论认为:人的发展依赖于人的活动的发展。而活动的过程,必须体现个体知情合一的 “感悟”、体验过程。它的根本目的是试图对现行的认知本位、教师中心和以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感受到生命的律动、生命的成长,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儿童心理学理论也十分强调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相互协同、相互转化和共同发展,特别强调知情结合过程的感性认知作用,如通过营造富有激情的学习情景或氛围,学生会感受到学习的迫切性,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和行为;通过展现情境、再现情境、感染情境、表演情境、描绘情境等,学生在强烈的感受中会产生 “触景生情”、“融情入景”的感悟。
人本主义理论也十分强调学生人格的发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通过 “感悟”的基本模式,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协同发展,更符合人本主义的精神。“感悟----导行”的过程十分强调从具体形象人手,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感悟”,这是符合儿童发展阶段理论中关于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特征的认识规律的,这样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二)人格精神培养的目标导向新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强调: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自信、自律、团结、合作,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人格,思想品德课更有它特殊的使命。我们期望通过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活动,在小学生的人格培养上达到这样的目标:使学生通过经常性的自我评价和目标选择活动,形成开朗乐观的个性,培养善良的情感和良好的交往能力;使学生在认识并且参与接触社会和自然的合作性活动中,形成对祖国、对集体的热爱和责任感,形成捕捉信息的能力和探索事物规律的兴趣,具有关心和保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健康的人格是整合的。整合意味着个体内部各方面的融合,既表现在各方面活动的本质关联,又表现在内在需要和行为表现的一致,从人格结构角度看,即意识和潜意识活动的吻合,所谓意识和潜意识的吻合,正是体现在知、倩、意、行的一致性上。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主导的作用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提高道德认识,内化为道德情感,形成道德观念,进而把道德认识,道德观念转化为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的过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通过优化 “晓理、动情、炼意、导行”让学生进入理想的知、情、意、行融合的良好状态并逐步养成积极健康的人格。
(三)思想品德课“体验性“的特征
思想品德课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 “主动体验”。学习主体在学习中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感染和体验,来领悟道德知识,认同道德观念。我们要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就必须引导学生实现道德的内化。所谓内化,就是把课堂上所传授的道理和所激发阶情感转变为学生自身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信念,让内心产生履行道德准则的自觉性,形成道德需求,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以至感悟,就易于实现“内化”。
二、思想品德课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实践
通过对思想品德课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其构建的主要基础。在模式的实施中必须要从改革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师生角色观、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及评价等方面进行实验探索。
(一)改革教学目标
“知、情、意、行谙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固有的特殊规律。”遵循这一规律构建思想品德课教学优化的标志:晓理、动情、炼意、导行。我们所构建的“感悟----导行”教学模式,首先突出学生学习目标的落实。即:自我定标、自作、自我调控、自我评价。“自我定标”,即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要以人为本,要及时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认同、自我要求的学习目标。“自作”,即教师的“导”是为了引导学生的“思”,学生的演练、应用与体验。“自我激励”,即课堂上教师创设多种互动式的学习情景,引发学生“触景生情”,“情景相生”,导致情感升华,并在动情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从中激励别人,也激励自己不断走向自我完善。“自我评价”,启发学生从评价别人的过程中找到差距,在评价自己的过程中找到动力,并得到及时的情绪调控,从中学会自我发展,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
(二)改革教学内容
根据思想品德课程人格培养的目标及思想品德课体验性的教学的特征,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课堂与社会相沟通,让学生感受时代的脉搏,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引导学生发展,培养学生人格的一门课程。因此,这门课程必须具有特定的实践指导性,必须与动态发展的社会紧密相关。固定的教学内容、不变的教学计划是与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与特征互不相容的。必须注意教学内容与生活内容的拓展。教学内容既重视继承性与针对性,又注意时代性与发展性。尤其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的贴近与拓展。
(三)“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操作
为了实践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功效,我们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结构进行了重新构建,形成了操作性较强的教学程序。这个程序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动情导行为主线,其教学环节既紧凑又层层递进,适宜低、中、高年级各类课文的教学。
l.“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结构图
2.“感悟----导行”教学程序的操作环节
①“激情揭题,诱发兴趣”----创设新颖,富有感染力的情景,引发激情,揭示课题,诱发求知兴趣,把教学目标巧妙地转化为学生自觉追求的学习目标。
② “自主学习,发现观点”----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课文中感知、理解、认同教学要点,让学生在个体与小组合作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发现观点,晓理、动情,使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交融,明确行为要求。
③“拓展深化,感悟体验”----丰富教材内容,拓宽和加深学生对教学要点的理解,促进学生内心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在熏陶感染中不断升华,成为具有理性的情感,并学会把自我内化的需求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④“互动探究,情感升华”----运用辨析题、多向选择题、导行检测----游戏及师生表演等师生互动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指导学生学会选择,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思想和行为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⑤“实践创新,导行延伸”----让学生在合作性的创造活动中明确教学要点,具体地指导行为实践。并通过总结把活动延伸到学校、家庭、社区的相关活动中,使学生真正达到知行统一。
3.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在 “感悟----导行”教学模式的实践中,我们深感现代教育技术介入可以更有效地达到模式所设定的目标。
①应用丰富的音频、视频材料,可以更有效地“激情揭题,诱发兴趣。”例如原教材《爱心温暖着小明》一课教学中,把小明受伤前的活泼可爱形象、受伤过程等制成动画故事,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软件展示,学生观看,迅速达到激情揭题,诱发兴趣的效果。
②把课文内容配音或制作成动画配音的帜I软件,让学生看软件,学课文,找出使自己最感动的情节汇报并说说为什么?通过人机互动,师生、生生互动,使学生感受到多重感官刺激,产生乐学的愿望,感受到教师的积极期望,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③应用CAI软件丰富课文内容的故事、法规、图文并茂或动画的辨析题、套餐式的多向选择题、导行游戏,更利于学生对观点的拓展深化,补充认识,使学生在人机互动中,在合作性的创造活动中体验情景,互动探究,实践创新,总结延伸。
4.重视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主动质疑、善于质疑的能力
【关键词】 教学反思;教学感悟;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01
教学反思与教学感悟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学反思及教学感悟的作用,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水平。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及教学感悟进行探讨。
一、教学反思与感悟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对自己或别人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思考、剖析,查找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将想到的方法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运用,再进行反思。这就是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课后反思的过程。所谓教学感悟就是通过教学实践,对一些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进行总结归纳,并升华为自己的教学理念,从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风格。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常常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惑,对于这些问题与困惑进行反思,从中就能够发现存在的不足,从而让教师去思考探寻如何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也就能够让教师在反思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师在上课或听别人上课的过程中,只要认真分析,都会受到一定的启示,获得一定的感悟。教师将这种感悟慢慢地积累下,就能够变成经验,最后由经验升华到理论的高度。再来指导教学实践。由此可见,教学反思能够不断弥补自己教学的不足,教学感悟则能够让自己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和教学效率。
二、进行教学反思与感悟的有效途径
(一)在新课标学习中进行反思与感悟
1.是避免走入新课标精神下新误区。从当前新课标实施以后的现象来看,教学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学行为得到了初步改变,如讲解少了,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多了;合作交流多了,被动接受少了。考试评价更加注重关注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及综合素养的考查,更加注重思想政治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但是,笔者认为,在新课标精神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也要避免防止出现以下几种倾向:神化学生主体,忽视教师主导;张扬自主个性,忽视习惯养成;盲从“独特感受”,缺乏“价值引导”;倾情“随意生成”,忽视“精心预设”;片面创造教材,忽视正确运用;倚重“学科综合”,淡化“学科特点”。
2.是要对有关理论与实际进行联系,不能生搬硬套,而要深入反思,灵活处理。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为例,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更加注重与学生实际的联系。例如我在教学《爱在屋檐下》一文时,为了让学生理解难点: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教材中的理由父母子女关系只倾向于血缘关系,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并不是直接给学生讲解这个道理,而是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家庭实际,有的学生是单亲家庭,有的学生是父母再婚后组合家庭,很多同学都能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理解。当有的学生不太理解随父母再婚的组合家庭时,老师又通过讲解生活中感人的实例,学生终于明白:父母对我们有生育和养育之恩,这种关系是不能够选择,只有孝敬父母,才能够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二)在钻研教材中进行反思与感悟
钻研教材是备课的重要环节,是确保上课成功的关键所在。《怎样用好用活教科书》指出:“有了好的教科书,不等于就能搞好教学。实际上,教科书只能是教学的工具,教学的质量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思想品德教材的理解、运用和发挥,取决于如何通过教材去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这就需要反思”:怎样.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选择具体教学素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认真分析教材内容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要紧密联系当时的社会实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具体的教学素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如何.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的多重价值;怎样.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调整教材体系。不能否定,现行的教材都能较好的根据课程目标,综合考虑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知顺序和心里发展顺序而进行编写的。但是,还应该明确,编者考虑的往往是学生群体共同发展的规律,而且是从编者视角出发的学生群体的共同发展规律。因此,教材难于充分体现特定群体和个体在认识和心里发展上的差异。基于这一事实,教学时,思想品德教师应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在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教材编写体系的基础上,合理调整教材体系和内容顺序,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建构知识体系。
(三)在教学中进行反思与感悟
教学过程是最值得反思与感悟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如何确保合作探究的有效性,这是值得我们深入反思的地方,笔者对此也深有感悟,并认为:要确保合作探究的实效性,就必须给学生的独立思考留下足够的时间。首先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应该让学生先预习,熟悉政治教材的基本内容,并针对文中内容提出自己的质疑,进行充分地思考。其次是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对于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讨,要求学生应该联系所学的思品知识,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相互启发,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让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反思分组是否科学,是不同层次学生的优化组合、优势互补,还是按学生的座位编号前后桌分组。前者有助于学生相互促进,后者便于开展小组活动,不同的分组会有不同的效果。再次是待学生进行充分地讨论之后,还需再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因为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比较充分,所以在合作探究交流时,大多学生都能够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最后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反馈的内容及时进行反思,如果发现存在的不足和偏差,应该及时地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对于是属于教师自身出现错误的地方,应该向学生坦诚。教师在教学结束后,一定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将有关教学感悟写下来,养成勤于积累的好习惯,在不断的积累中,教师的教学经验就会越来越丰富,自身的教学能力也能够得到明显地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反思与教学感悟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做得不到位的地方进行反思,对于做得好的地方进行总结,在不断的反思与感悟中,就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教学反思与教学感悟探究,在课标学习、备课和教学后等环节进行反思,及时写下教学中的感悟,从而促使自身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公惠荣.教学反思与教学感悟[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7,04:90-91.
【关键词】中学作文 感悟 丰富 真情实感
当前,学生对作文普遍存在着畏惧情绪,视作文为畏途。在作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在作文技巧上下功夫。教师不厌其烦地讲述作文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技巧,并将这些写作知识和技巧公式一样样地抛给学生,让他们死记硬背,套用现成的模式和材料。学生写作文时想得多的不是写什么内容,而是琢磨如何去写才能把文章写得别具一格,才能让老师读了耳目一新。近年来,市场上除了大量的写作辅导书外,又增添了所谓的“作文软件”之类的宝典,传授各种写作技巧。这种过高地强调布局谋篇的完美,模式化的僵化训练,忽视了中学生对社会及生活的洞察能力与兴趣的培养,结果必然窒息他们自主思考的能力,导致他们丢掉了开启心灵的钥匙,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失去了自我。
另外,过早地关注作文的应试价值,也是当前作文教学的通病。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然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却过早地关注了考试这根“指挥棒”。许多老师乐于猜题目,根据应考的走向、语文课本的习作题型、参考书上的要求、甚至试卷命题特点,可能会考什么,这段时间就训练什么。至于学生需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想写什么或不愿意写则是次要的。于是,学生感兴趣的或想写的东西没有机会去表达,学生不想写的却三天两头强迫学生去写。为了应付作文,学生就会胡编乱造,抄袭作文“宝典”糊弄老师。作文训练价值何在?我们学生的真情何在?
纵观以上现象,造成学生畏难情绪的根本原因,不是学生没有生活,而是我们的作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积累和感悟”习惯的培养,造成学生的心灵太过粗糙,甚至荒芜。学生对生活缺少细致的观察和应有的感悟,很难在平凡的事物中寻找到应有的意义,很难在简单的生活中品味发现人生的智慧。
笔者认为,要想根本上帮助学生走出写作难的困境,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感悟”的习惯。
所谓“感悟”的习惯,恰如当代作家冯骥才所说:“每个人都有两个自己,一个是外在的,社会的,变形的;一个是内在的,本质的,真实的;真实的自己就是心灵丰富的自我。一旦面对它,你会感到这是一片易感的、深厚的、深情的、灵性而幽阔的世界。”现实的状况恰恰是学生由于缺乏一种直视心灵的“感悟”习惯,使自我丧失了一个真实、内在的自我,失却了一个“易感的、深厚的、深情的、灵性而幽阔的世界”。生活在他们的眼中也就变得狭小、很枯燥、很无聊。缺乏对生活的热爱,面对生活根本无法唤起表达的欲望和激情。
作文教学训练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的“感悟”习惯,让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变得丰富起来、敏感起来。学生有了一颗感悟的心,他关注生活的意识就会越来越强烈,发现素材和积累素材的能力也就会越来越强烈,这样学生提笔写作就不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只有养成了“感悟生活”的习惯,才会不断将外在的客观事件转化为内心独特的主观感受,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才会不断丰富起来,而这种主观感受越丰富,表达的欲望就会越强烈,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不会觉得无话可说。有了生活这个不竭的源泉,难道还愁学生写不好作文么?
因此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看、去听、去感受生活的五彩缤纷和酸甜苦辣,学生敏锐的感觉会捕捉到许多写作的信息。教师带领学生开展走进社会,走向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然而然地映入学生的眼帘,学生一边在观察,一边在用心感受社会环境给他们带来的全新体验。生活中那一幕幕场景,都将成为学生截取的素材片段。
当然,“感悟”不能独立于语言文字之外抽象地进行,没有必要的语言积累,任何思想与情感的表达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两者是不能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若要观察生活中的某个对象,并对此有所感悟,必须具备一些有关对象的知识,否则感悟无从谈起。
只有“感悟生活”,才能改变作文“假大空”的困境。要想改变学生作文“假大空”的现实困境,教师必须澄清写作指导思想。作文不是耍花样、摆脸谱给别人看的,应该是我们自身生活的需要,是我们个体直抵心灵的表达,作文就是要把自己心中真实的思想与情感表达出来。凡是能够真切表达内心真情实感的文章就是好文章。同时,教师要改革作文的评价方式。应试作文过分注重立意要高远,思想要深刻和表达要富有文采等,导致学生普遍感到习作很难而不敢下笔。其实,有时尽管学生习作认识上有偏颇,思想上或许有偏差,但我们不能全盘否定,只要学生把他那个年龄真实的想法、内心的困惑与疑问真实地表达出来,这样的习作就是有生命的习作,所以,我们必须确信真实应该是习作走向“真善美”的第一步,我们必须相信只要学生的表达是真的,那么他就会不断向“善”与“美”逼近。
[关键词]阅读教学 感悟能力 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2-06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应提供必要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感悟情感,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下面以《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教学为例,具体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一、在经历中感悟“累”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语文课堂是阅读的课堂,更是学生体验感悟的课堂。很多的感受,不是仅凭文字与教师的介绍学生就能够体会的,这就需要学生本身的经历来帮助体验。学生对天游峰来回扫那1800多级台阶只是数字上的感受,对于天游峰的险与峻,游客的气喘吁吁与大汗淋漓,老人的累等没有切肤的体验。于是,课前我组织学生爬学校五层楼比赛。有的学生爬得大气直喘,有的女生甚至没能坚持到最后。有了这样的经历,学生对课文中“累”的体验与感悟也就水到渠成了。
师:老人每天来回扫1800多级台阶,你说累吗?
生:我觉得很累,上次比赛我们才爬五楼,有的人当场就累了,我到现在腿还有点疼。
师:生活中,70岁的老人已经退休,在家安度晚年了。可是,这位老人每天还要在高而险的天游峰上爬上爬下,扫那1800多级台阶。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位老人呢?
师:我们体会到的老人的品质都与天游峰有关,看来作者在文章中描写天游峰的高和险并不是闲来之笔,目的是什么?
生:我觉得是反映出老人的品质与山一样坚韧,不怕苦、勤劳。
师:是呀,通过写山的险与台阶的长来衬托出老人的品质,在写作上叫做“反衬”。
教师通过课前比赛爬楼梯,让学生体会到累。教学时,进行类比感悟,学生自然能体会到老人的累。这样,学生的思想情感不是教师强加的,是学生以身体之,以心悟之,更能体会老人的精神品质。
二、在细读中感悟“身累心不累”
细读文本,就是层层解剖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全力开掘言语多侧面的内涵。细读要善于抓住文本解读的关键处,所谓“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叶圣陶)。只有细读,才能走进文本,才能与作者进行对话,才能悟到作者写作的意图。通过课文学习,学生知道老人其实很累,但老人却说不累,产生了矛盾。如何让学生通过这一矛盾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呢?
师:老人的工作很累,但老人又是如何说呢?我们读一读老人的话。(学生读)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很好。你从哪几方面读出了老人的不累?
生:“不累,不累……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老人轻松自如,很悠闲,所以老人不觉得累。
师:老人已经70高龄,为什么还在天游峰扫路呢?为什么舍不得离开呢?
生:老人把这里的山与水融入自己的精神世界。这里是他的一切。
师:是啊,他爱这里的山,爱这里的水,爱这里的空气,爱这里的花草,爱这里的生活,他已经和武夷山天游峰融为一体了。
天游峰的扫路人,他到底累还是不累?课上至此,学生心中已一目了然――累!非常的累!在天游峰工作,怎会不累?这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辛苦与危险,此时就需要学生从各种角度进行体会、感悟。“累”体验得越深刻,“不累”的认识才会更到位。课堂中设置的一些小矛盾,或者教师提一些明知故问的问题,不是在浪费时间,不是在做重复的事,而是这些需要一而再、再而三思考与回答的问题,能让学生的体验层层深入,在一次次的肯定与反思中感悟越来越深刻,真正达到升华感情的作用。
1.激发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处于课堂的霸主地位,学生常常是被动听从,教学气氛极为沉闷,教学成效十分低下。而留白策略旨在给予学生相当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对相关的学习内容进行分析、理解、消化、吸收,这样一来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将被动听从转化为主动思考。
2.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留白策略要求教师摒弃过去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手段,这样就能有效地避免教育者“包办代替”、学生“生吞活剥”现象的发生。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行留白策略,学生就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按照主观的学习思路来分析相关概念、归纳有关原理,依据自身特长来选择自己掌握知识内容的学习方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应用能力、自主能力,最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留白策略的特点就是教师旁边指导,学生自行操作,这样一来教师就会放弃面面俱到的串讲解析教学模式,留出充足的教学活动空间,以便学生自行动手动脑。在学生自主咀嚼的过程中,必将会激发其自身的学习灵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
二、如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行留白策略
1.在“留白”中“悟”
“悟”即感悟,是领会、理解的意思,是一种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众所周知,思想政治课的知识内容理论性较强,某些概念、原理都非常抽象,学生如果想要掌握这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是万万行不通的,务必应当要学会感悟,也只有感悟,才能激发学生心里强烈的求知欲望,化被动为主动。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在新授概念的时候,首先应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点化教育,然后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行去感悟。例如,教师在讲述物质概念中的“意识”时,应当明了地告诉学生,“意识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指的就是“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是社会的产物,离开社会就不能产生意识。”然后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自行感悟意识的概念。
2.在“留白”中“做”
“悟”的结果是懂,但是懂的也只是知识和理论而已。理论还应该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学生去“做”,去实践。学生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行为,才能获得真知。思想政治课的最基本学习方法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做”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最为主要的手段。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在讲授新的内容之前,应该先引导学生进行预习,促使学生初步地了解新知识,尤其是应该让学生自行地发现自身理解的“难点”,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带着问题听课,学习目标和重点也自然而然地更加明确了。另外,练习能够有效地检查学生理解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是学生“做”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教师应当为学生根据课程内容精心地安排一定量的思考题,促使学生在练习中比较、辨别知识,不断加深对相关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认识。
3.在“留白”中“记”
感悟知识,实践知识之后,就是记忆知识,只有“悟”了,“做”了,才会更容易“记”。也只有“记”好了才能更好地“悟”、“做”。这里的“记”指的是对新知识的记忆以及对旧知识的回忆,是巩固亦是提高。我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记住了的事物并不一定是理解了的事物,但是只有记住了才能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这样问学生:“这个概念你懂了吗?”学生答曰:“懂了。”“那这个概念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不记得了。”既然已经不记得,又何来懂了这一说。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品读;感悟;情感
阅读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实践机会,从而让学生能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情感活动和思维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激发思考、获取感悟,同时以情感的升华启迪思想,培养审美乐趣,实现小学阅读教学目标。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确立“读”与“悟”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使学生能够在品读中提高感悟。
一、“读”为主,“悟”为辅
“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精髓,也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该用对课文的硬性分析来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要运用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读”的兴趣,使学生“读”得得体、具体,在品读中培养语感,激感体验与感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指名读、举手读、配乐读、朗读比赛等形式促进学生阅读,锻炼学生阅读能力。通过以“读”为主,以“悟”为辅来帮助学生识记生字,了解字义,领悟词语和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深化理解课文字里行间的蕴涵,丰富学生想象能力,增强学生思维能力。同时,多“读”还可以促进学生将佳词妙语、优美诗文熟记下来,体会到遣词用语的妙处,为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积累素材,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读”中有“悟”,“悟”中促“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让学生进行阅读,进而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有所感悟,提升自己的情感。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不仅要重视“读”的过程,还应重视“读”中“悟”的唤醒,更要重视“悟”后的再次“读”。如笔者在教学《金色的鱼钩》一课时,如果一味地要求学生诵读课文,学生是很难读出其中的思想感情的。所以,笔者在学生读之前向学生展示的图片、文字或视频资料,让学生体会到的千难万险、可歌可泣,从而使学生带着对战士崇敬的情感反复多次读这篇文章。如此教学,学生既会读得一次比一次更加投入感情,又会悟得一次比一次更加深刻,而学生每一次的悟不仅会为下一次的读奠定情感基础,又会激发学生要想深入学习的欲望。
三、以“悟”为主,以“读”为辅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经历一个情感产生的过程,用“悟”出来的情感进行朗读,而不是片面地追求“读”出感情。倘若学生对语言材料未能做到充分感悟和理解,就不会在“读”中融入情感,也就难以掌握重读、轻读、停顿、抑扬顿挫、语气等朗读技巧。所以,教师应当运用创设情景这一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展开想象,感悟课文所描绘的人物、美景、故事情节。如笔者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尽管作者将桂林山水描写得多么美好,学生也较难体会到“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针对这一教学现状,笔者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技术创设教学情景。首先向学生展示漓江两岸的秀丽风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的桂林山以及清澈见底的漓江水。而后,让学生带着对影像资料的情感体验,感悟课文所体现的意境之美。最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再次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连“读”带“悟”,升华情感
小学各个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通过让学生充分朗读,使学生能够在读中获取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进而以“读”带“悟”,升华情感。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灵活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使其在读的过程中感悟语言的巧妙运用、语境的美妙描述、思想的深邃表达以及见解的独到阐述。如教师可以利用开展读书会、朗诵会或写读后感等形式,在充分发掘学生智慧潜能的同时展示学生个性特长。如笔者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掌握阅读中的重点,引导学生对描述西沙群岛风光和物产的段落和语句反复进行多样化的“读”,而后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进而使学生领会、感悟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情之情,并产生情感的共鸣。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用反复的“读”获取了深刻的“悟”,并用“悟”激发了情感的升华,与课文主旨产生了思想上、情感上的共鸣。
总之,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确保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能够在品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情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江晓晓.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读目悟过程中问题设计[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08).
内隐性。教育感是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一种潜在思维活动,是潜意识,其隐含在教师的知识、经验及习惯中,一般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表现、发展和完善,有时可以意会,却不可言传,也不以具体固定的形态显现出来。
实践性。教育感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它来源于实践,通过对具体的教育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关注和反思,形成一种直觉,再将感性的、表面化的经验提升,使其内化为教师的实践智慧,这种感觉不是靠理论学习或培训获得的,必须有教师自己的体验,必须在实践的体验中逐渐悟出。没有自己积极主动的实践,不会产生教育感。只有将理论与自己的判断、体验、创造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教育感。
即时性。教育教学事件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变化着。这些变化无论有多微小,都实实在在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感知,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随机应变,而应变过程也就是教师教育感的展现过程。所以教师的教育感觉是即时性的,那种行动是“未假思索的”,因为教师不可能从此时中退出来细细地思索然后再执行,只能边思考边行动,边行动边思考。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教师的教育感实际上也是一种机智行动,一个“瞬间反思的行动”,是一种随机应变,一种顿悟式的智慧的体现。
教师的工作是充满创造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活化,对学生心理变化的敏锐感受,对教学时机的及时把握,对教学矛盾和冲突的巧妙化解,都是教师的创造力的表现。教育感不是教育经验,也不等同于教育理论,而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教育实践智慧的体现,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让自己形成敏锐的教育感呢?
一、爱是形成教育感的基石
教育感与其说是一种经验的积淀、智慧的展示,不如说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挚爱。这种爱源自于教师内心油然而生的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真诚地关心每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这是一种职业的本能体现。教育感的形成需要教师对教育教学现象的关注,并倾注自己的爱。有了爱,教师便能以极大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师生双方生命和生活中,发掘教育价值的行为,进入一种专业状态,滋养专业精神,提升专业品质――对教育现象的感知感悟。因此,爱是形成教育感的基石。爱之深,才能感之切。只有爱,才会有教育智慧的生成,才会有敏锐的教育感悟能力。
二、学习交流是拥有教育感的保障
闪动着智慧灵性的教育感,离不开教师自身的知识积累与人生修炼,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以增加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文化底蕴、教育教学灵气和教育教学智慧,促进教育感的生成。因此,我们应勤学习,多读教育经典著作、文学名著,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的内存,在积累中提升素质。教师的学习首先是自觉地进行自我学习,确定学习目标,制订读书计划,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其次积极参加群体活动,群体活动是一种学习和研究的共同体。教育感离不开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学习他人新颖的观点、奇特的思路及充满智慧的做法都能给自己以启迪,有助于激活自己新的思想,在思想的碰撞之中能够产生灵感的火花,在思想的砥砺中产生新的教育感悟。郭沫若说过,“胸中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学习交流,能让我们能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学习,能让我们思想常新,激情常在,心灵智慧,为我们拥有教育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研究意识是获得教育感的关键
教师的教育感也是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长期研究积累的结果。勤于研究一定能提高教育感的灵敏性。“教师即研究者”。这就需要教师培养自己的研究意识。有了研究意识,我们就可以走进教育的生活世界,将研究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当然,这是获得教育感的关键。
这种研究意识首先需要教师有极强的洞察力。这种洞察力就是我们教师加强对教育教学生活本身的自我观察,能从其所提供的现象或已形成的结果中分析其中蕴含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等,从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察觉出新的方面、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样能督促自己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产生顿悟,增强自己对教育教学现象的的感悟能力。
其次,必须要加强教师的反思能力。教育感必须要用心灵去体悟,用头脑去思考和判断。我们教师应形成一种问题意识,保持一种职业的敏感和探究的欲望,通过反思不断唤醒自我的教育责任感,做一个有心人,观照和关注日常的教育教学现象,及时进行梳理、总结、提炼、提升。反思,应成为我们教师的一种思维方法,学习方法和研究习惯。只有不断反思,我们才会强化自己对教育教学现象的敏感度。
四、写作是生成教育感的催化剂
教育感的生成也需要不断的积淀、内省、总结、提炼。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研究、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及时记载、归纳。而教师的写作不仅是一种总结、提升,更能促使我们不断地实践、思考,提炼新见解、新观点、新思想,及时反思教育教学行为,改进日常的教育实践,激活自己的教育感悟。
从某种意义上讲,写作是教育感生成的催化剂。我们的写作可以采用教学随笔、教学日志、教学叙事、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表达方式,抒写对教育教学现象的感悟、体会及由此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等等。在写作中,我们能更深刻而又更理性地感悟教育教学艺术和教育教学智慧,潜移默化地提高教育感悟能力。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小学)
参考文献:
1.刁培萼 吴也显.智慧型教师素质探新[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陈震.做温暖的教育者[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一、挖掘教材,在教学目标中明晰方向
教学目标就像是课堂上的方向标,指引着教学的方向。一节课有了方向,就如同大海中航行的轮船有了航向,不至于偏航。而教师有了方向,学生也就有了前进的方向。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深入钻研教材,不仅要关注显性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注意挖掘教材中所隐藏的数学思想,并将其作为教学目标落实在课堂上。例如教学“倍的认识”一课,通过认真研读教材,我们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①学生经历看一看、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数学活动,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②在观察、比较、操作、交流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悟模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变与不变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③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获得成功的体验。
明晰了教学目标后,教师紧紧围绕预定的教学目标,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又能解释倍的数学本质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与交流中理解倍,在比较与抽象中深化倍,感悟变与不变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模型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二、自主探究,在知识形成中落实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并能够理解、掌握、运用。
例如,教学“质数与合数”,教师从“分类”开始引入:把1~20这些自然数进行分类。大部分学生是根据这些数能否被2整除,而把它们分成奇数和偶数两类。对于这种方法,教师给予了肯定。接着,教师又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把这些自然数进行分类。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同桌间合作先找出这些自然数的因数,再根据它们各自所含因数个数进行分类。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师生达成共识:分为只有一个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三类。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再次回顾,明确由于分类的标准不同,1~20这些自然数会被分成不同的类别。
上述教学中,学生经历了由整体到分散,再到整体这样一个思维过程。教师先是通过发动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引导自主探究,让学生有条理、有顺序、多角度、概括地思考问题,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寻找到质数和合数的特征。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分类思想有了初步的理解,并体会到分类思想的优点,在今后的学习中会自觉尝试应用这种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循序渐进,在反复训练中巩固思想
数学思想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同样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经过反复的训练才能得以巩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进行反复训练,在训练中不断地完善、不断地提升。
例如,教学“路程、时间与速度”相关内容,在建立了“路程÷时间=速度”这个模型之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模型的解释与应用,用模型去解释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设计了以下3道练习题:(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2)小红家到学校有1000米,她骑自行车的速度为200米/分,几分钟能到学校?(3)从平潭到福州的路程有128千米,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①计算:课件出示几种交通工具的速度,选择感兴趣的一种交通工具算一算所需的时间。②观察、比较,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第(1)和第(2)这两道练习主要是深化学生对速度、时间和路程的认识,让学生应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经历解释应用的过程,巩固已建立的数学模型,同时建构新的模型: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并在建构模型的过程中积累“抽象与具体”的数学活动经验。第(3)题是拓展应用,出示题目后学生发现不能求出时间,因为不知道交通工具的速度。而后教师给出几种交通工具的速度,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交通工具算出从平潭到福州所需的时间,进一步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巩固三种数量关系式。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当路程不变时,速度越快,所用的时间就越少。领悟变量关系,渗透函数思想,在这些训练中,学生不断地体验、感悟和运用,模型思想、变与不变思想、函数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四、回反思,在概括总结中升华思想
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其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当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有所感悟后,教师要及时引导他们回顾反思,对数学思想进行概括和总结,使学生对这些数学思想有明确的印象。在总结某一思想方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省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自己在整个过程中是如何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只有通过这样的回顾反思,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一年级下册《长歌行》一课的教学,教师在与学生谈到如何珍惜时间时结合朱自清的散文《匆匆》的欣赏,让学生从平白浅显的语言文字里感悟到时间的脚步是何等的匆匆,欣赏到语言文字对一去不复返的时间的描写之贴切,从而感受到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三年级上册《我想》一课的教学,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知诗歌这种体裁的文学特性,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想象来表达内心情感的浓缩,结合欣赏了本诗的原作及俞平伯、顾城两位诗人所写的《我想》,让学生明白诗歌中想象的事物与作者不同的心境、情绪、背景、经历等等有关,而非胡思乱想;并学会怎样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大语文教育”观是已故的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语文教学与生活结合是其思想的精髓。而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也就是对学生进行语感的培养。叶圣陶先生认为,敏锐的语感总是和对生活的敏锐的感受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他指出:要“经常留心自己的语 言,经常观摩人家口头说的笔下写的语言,哪是好的对的,哪是不好的不对的,都仔细辨别,这样可以提高对 语言的敏感。”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养成非常留心别人的用词造句的习惯。在张孝纯先生提及的三个课堂里,课堂上和课本里的语文学习的这“第一课堂”处于轴心地位,另外两个则是它的拓展和延伸。可见,教师要能够以课堂为轴心,把课堂变成一个思想交汇,思维活泼,师生共同探讨语言文学规律的天地,使学生通过对课本里的语言文学的感受体验进而回归到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语言文字的广泛运用,这种大语文教育观的树立无疑在培养学生语感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有助于教师抓住文本的关键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改变过去“教教材”的做法,教材不是废纸,而是教学的工具。要创造性使用教材,使教材为教学服务。在这种前提下,教师对教材的研究与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语文课堂教学的根本是要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感悟。那么,教师如果树立了大语文教育观,则会根据自身的感悟认真挖掘教材引发读者感悟的因素。而教材的感悟因素往往源于文本的关键处,它是文本与师生生活最密切的触及点。只要教师紧紧扣住这一触及点切入教学,辐射到与之相关的文学领域,学生的感悟便会如约而至。
二、有助于学生臣服于语文的魅力,构建更具广泛空间的教学流程
我们主张教师在拓展课堂,开放教学上下功夫,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积累认知经验,为课堂参与缩短认知差距;也有利于学生展示“埋藏在内心深处最富足的才华”,因为课堂外陌生的领域能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蕴藏在心底的美好情感等等都挖掘出来。那么在开放型教学中,学生的认知渠道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和课本,课本内的文学作品固然是精华,但如果仅把学生的眼光锁定在此同样会令学生感到贫匮而乏味,如果能将课内外的文学作品有机地结合起来,便会引导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领略到语言文学的无穷魅力,迈向更为广阔的感悟空间。这样,就为课堂教学构建了更具广泛空间的教学流程,从而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促使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以提高语感教学的效率。
三、有助于教师营造感悟的空间,学生形成浑厚的积淀
现代教学论主张教学要知、情、意相结合。如果教师基于大语文教育观的出发点,敢于尝试将语文课内外的文学作品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那么学生首先在认知层面上所接受的信息要丰富得多,自然而然,感悟的空间也就要大得多。教师的敢于尝试实质上也就是在鼓励学生进行尝试,学生从教师的引领中得到感悟,在文本阅读中寻找感悟,在交流与沟通中体验感悟,在反复训练中学习感悟,学会用语言表达感悟。由于教师树立了大语文教育观,课堂上传递语言文字信息的渠道多了,体验语文学习的天地广阔了,语言文学功底浑厚了,学生更容易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认识,这样,过去那种较为单调的纯语文课堂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四、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语感分析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语感分析,就是分析语言的语境意义(或隐含意义)分析语言的使用”,“而不是作语言表面特征 的分析,如这是什么词性、什么句式,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等等。”那么这个概念正好符合小学生语感培养的目的。教师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思想指导下,通常会更多地采取以下几种途径来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1、抓住关键词。不作任何语 言表面特征的分析,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就能自然而然地感悟出文字所描写的画面。
2、细细吟味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细 细吟味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把握了文章的 开头,就能感悟出全文的基调。同样,领悟了结尾的点睛之笔,则能把握全文的中心。
3、揣摩、了解作者的心境。让学生通过留意文本的不同 语言形式来领悟到话语的语境意义,了解作者隐含的心理感受。
4、把握作品中事件的背景,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通过对作品背景的了解来明白作者是要启发我们去想些什么呢?
此外,还有诸如辩析词语的感彩的;揣摩语序的变异和超常搭配的;分析语言的空白处(包括 休止、省略、残缺等)的隐含意义的等等语感分析训练,教师长期坚持通过这些途径对学生进行训练,学生自然会养成非常留心别人用词造句的习惯,对提高语感分析能力大有裨益。
五、有助于教师形成个性化的语文教学,以促进学生独特语感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