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5 16:31:48
导语:在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新型工业化的含义:
(1)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即是发展高新技术(包括信息技术)和优化产业结构。
(2)新型工业化的五个要素,即:①科技含量高;②经济效益好;③资源消耗低;④环境污染少;⑤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其中,科技含量高是指高科技作用的充分发挥,它统率其他四个要素:①要使经济效益达到较高水平,必须充分应用高技术改造原有产业,使生产效率不断提高;②要降低资源的消耗量,必须改造原有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这也必须依赖高新技术作用的发挥;③要减少环境污染,不仅要靠治理污水、废气、废物的高技术和新工艺的发明和创造,而且要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生产工艺和流程,减少生产过程的“三废”的产生量和排放量;④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同样离不开用高科技内容来武装劳动力和管理人员。
事实上,在新世纪,对于高新科技的掌握、创新和应用程度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强弱的主要标志。因此,新型工业化必须紧紧抓住高科技这一主导工业化发展的“总纲”,从而为新型工业化确定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2、信息化的含义:
(1)信息化是由计算机、信息技术、互联网等生产工具的革命所引起的工业经济转向知识(信息)经济的一种社会经济过程。
(2)信息化包括信息技术的产业化、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信息化、生活方式的信息化等内容。
3、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1)信息化是手段,目的是要加快提升我们的工业化水平。离开了工业化之本,信息化就会成为空中楼阁,信息化只有和产业结合,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其高效率的优势,才能真正发挥出威力来。
(2)信息化覆盖工业化的整个进程,伸展至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个角落,赋予工业化以崭新的内容和现代化特征,并以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为主要标志。
4、信息化与高科技的关系:
(1)信息化是高科技的基础,它提供了高科技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信息化构建的网络科研平台,高科技的发展不可想象。
(2)高科技又源源不断地为信息化输送更加新鲜的血液,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
5、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之间的关系:
目前我国“三化”水平:
(1)信息化水平(NIQ):38.46%(2000年);工业化水平:51%(2001年工业产值);城镇化水平:37.7%(2001年)
(2)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完成工业化的标准:
国际上有三个最重要的结构性指标: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必须降到15%以下;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城镇人口上升到60%以上。
(3)我国工业化现状:
在我国,1979年的GDP总量中,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28%、48%和24%.到了2001年,这三个数字已变为15%、51%和34%.所以从产值指标看,我国在上个世纪末已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转贴于
但是,从更为重要的就业和城镇化指标看,我国的工业化之路才刚刚走了一半左右。2001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为3.65亿,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仍然高达50%,高于20%的国际工业化标准;而到2001年,我国城镇人口所占比重为37.7%,也低于60%的国际标准。
二、信息化与建设事业
建设事业涉及的领域多,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住宅与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城乡规划关系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关系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质量等。所以重视和加快信息化与建设事业的结合,改造和提升传统的建设行业,推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以上分析和建设事业发展要求,以信息化带动建设事业的发展,应重点开展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1、积极推进建设事业电子政务,提高政府监督管理水平、决策水平。加快政府对企业和社会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加快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发挥政府信息的导向作用。
2、积极推进建筑业、住宅产业信息化,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3、积极推进给排水、供热、燃气、环卫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以及房地产等领域信息化,提高服务水平。
4、科学、有效地推进建设事业各类企业信息化,加快企业信息化发展步伐,以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使企业适应新的技术、市场、体制环境,成为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5、积极推动数字社区建设,提高社区信息化水平。
6、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这也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新的国际竞争环境,根据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要求,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试点,探索电子商务发展策略和路径,为电子商务发展创造各项必须的基础,包括信用、法制、物流、观念、体制的基础等。
7、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信息资源商品化进程。在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中,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信息资源商品化具有双重意义:通过创造信息资源市场化的环境,使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通过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更多地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知识、信息的需求,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产业基础、就业基础。如建设领域的GIS数据的开发应用。
8、构造完整的建设事业信息化支撑体系,从装备、技术、市场、管理、运行
机制到人员培养等各个方面努力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为行业内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创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
三、推动建设事业信息化与工业化应注意的问题
1、关于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问题。在前面论述中,我们知道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是发展高科技和优化产业结构,事实上,我国面临着既要完成传统工业化,又要迎头赶上世界新产业革命的双重任务,从全局看,要发展那些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战略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呈现多层次性,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有很大需求和发展潜力。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特点,既形成了低劳动力成本的国际经济竞争中的独特优势,也对就业造成了巨大社会压力。比如,建筑业是典型的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拥有一支庞大的产业队伍,但长期以来,劳动生产率较低、效益也不高。在利用信息等高新技术手段提升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和效益的同时,解决好就业问题致关重要。
2、关于建立建设事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实现信息共享问题。
标准化是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关键性基础工作,对于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建设事业涉及的领域多,业务跨度大,情况复杂,所以,建设事业信息化标准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建设事业信息化建设的成败。人们常讲改造和统一已有的多个应用系统比新建一个统一的、新的应用系统要困难得多,这个问题是由于原有各系统标准不统一或无标准造成的。标准不统一就无法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过去我们对规范化、标准化重视不够、工作滞后,造成了行业内各自为政、遍地开花式的开发,导致重复劳动、资源浪费以及通用性差、生命周期短等一系列弊端。所以在新一轮的信息化建设中,首先要重视标准的制定工作;第二、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第三、制定的标准要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和公正性,应使其成为市场发展的原动力,并能引导技术的发展方向,但不应使标准变成技术壁垒或成为技术发展的阻力。
3、关于总体规划、分类指导、政府推动、需求牵引问题。
建设事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和资金密集的系统工程。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庞杂,概括起来说建设事业信息化内容包括:电子政务、行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三大方面;二是我国幅员辽阔,各省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众多,各地信息化水平,经济条件迥异。所以为确保建设事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和整体效益的正常发挥,应首先制定出总体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其次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和行业情况,进行分类指导,第三本着实用为本、急用先上的原则分期分批开展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政府的推动和组织协调非常重要。
4、关于提高认识与人才培训问题。
目前,部分地方和企业对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行业信息化意识不强,重视不够。信息资源作为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发展的战略资源的重要性还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信息和信息服务的价值还没有得到社会普遍承认,所以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认识和开展信息化工作的自觉性。
工业化,通常指一个国家(地区)由农业国向工业国(地区)转化的过程,即国民经济结构从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转化为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的发展过程。同时,工业化又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如果离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就缺乏重要支撑,现代化建设就会受到严重制约。为此,党的十六大把基本实现工业化,作为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明确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这些新概念,新思路,反映了我国工业化理论的新发展,在经济工作中突出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加快推进工业化、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方针。__市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于疆内发达县(市),更落后于内地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在当前的现实条件下,充分利用后发效应和后发优势,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唯一出路就是抓住历史机遇,全面快速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可以这样讲,新型工业化建设是__市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推进富民强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我们紧紧抓住中央赋予新疆的特殊政策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速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通过大力调整工业经济结构,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不断培育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工业经济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总体呈现出增长快、规模大、效益好的良好趋势。一是工业体系日益完善。企业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国有、私营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竞相发展;工业布局从无到有,逐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矿业和乳业已成为拉动全市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和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渠道。二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坚定不移的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以优势资源为纽带,把最有吸引力、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和最好的项目、最好的资源拿出来,吸引有能力、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全市经济发展。培育壮大了一批骨干企业,大大加快了全市工业化建设进程。三是重点产业蓬勃发展。坚持把矿业作为第二产业的支柱产业来培育,不断加大对优势矿种的勘探开发力度和对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了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总体上看,我市工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从人均gdp水平、产业结构水平、工业化率和城市化率等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最基本指标来看,__市仍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二、__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可能性分析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突出实践特色,努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近几年,我市工业化建设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趋势,工业经济对gdp的贡献在逐年加大。但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思考,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市新型工业化建设还面临许多问题,要求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并妥善解决。一是工业基础仍然薄弱。20__年,全市二产比重占gdp的 21%,工业比重占二产的 75%,工业增加值比重占gdp的15.4%,还远远落后于疆内发展较快的县(市),工业基础薄弱的局面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二是轻重产业发展不平衡。20__年,以矿业为主的重工业占到全市工业比重的89.4%,而轻工业比重不足12%,可以说,我市轻重工业发展比重严重失调,轻工业发展严重滞后,直接影响到资源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资源深度加工层次低。我市工业化发展以优势资源转换为主要途径,但由于技术、投入等原因,深加工项目仅在低层次、低水平上延伸和扩张,资源在最短的时间内无法产生最大的效益,极大地迟滞和延缓了新型工业化发展速度。四是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低。从目前来看,我市大多数企业的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产品结构单一。同时因资金、技术所限,多数企业采富弃贫,回采率低,资源浪费比较严重。五是环境保护任务艰巨。目前,我市工业发展主要以资源开发为主,对能源依存度较高,具有典型的高耗能特征。在资源利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方面还处于偏低水平,节能减排形势比较严峻,保护好环境的责任尤为重大。
在清醒地认识到差距与不足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市加快工业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和历史性的战略机遇。一是国家对新疆>!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人数大幅增长。三产方面,在旅游业的拉动下,
交通运输、批发零售、宾馆餐饮业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全市第三产业为工业化发展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四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为加快工业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前,国家为有效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采取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重大措施。经过前一阶段的努力,我市一批水利、交通、能源、生态保护、改善民生等项目已列入计划,必将对推进全市工业化进程提供强大动力支持。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启动期,拥有着加快发展的现实基础,面临着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呈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这是我们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型工业化发展全局,抢抓机遇,勇于争先,我市新型工业化建设就必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局面。 三、__市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思路
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增加农牧民收入和财政收入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优势资源转换战略,重点在“新农村建设、新型工业化、旅游城市建设”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加快培育壮大畜牧、矿产、旅游等优势产业;统筹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更加注重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为全面实现“十一五”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这一思路,既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也是推进__市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新型工业化建设。
科学发展观涵盖了中国经济社会包括人的发展的整个过程。就经济发展而言,始终贯彻科学发展观是保证经济健康运行的必然要求。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同样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新型工业化强调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强调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强调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强调保护环境和可持续性发展,强调让包括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内的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这些特点无一不跟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相吻合。因此,从本质讲,新型工业化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工业化。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要确保新型工业化建设不走弯路,必须统一对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的思想认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以优势资源转换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以矿业深加工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化建设。
紧紧围绕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实现新突破、大发展的核心和关键。目前来说,资源优势是__市的核心竞争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的步伐越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就会加快,全市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就越快。一是要加快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以说是我市近年来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最具吸引力和潜力的方面,短短几年时间,新疆宏泰、福建天宝、山东招金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纷纷介入我市矿业发展,显示出极好的发展前景。从目前情况看,矿业将是我市今后一个时期最能在短时间内形成规模和水平的产业。首先,要加大地勘投入,紧紧抓住国家将新疆非油气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列入“十一五”规划的有利时机,在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公益性地勘资金投入的同时,加强与技术先进的地勘队伍和企业合作,尽快将矿产资源的家底摸清搞准,为我市今后矿产资源的大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促进成果转换。矿产资源是有限的,而深层次加工利用则是无限的,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增值了就是增产了、增效了,提高了利用率就是节约了资源。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按照分散采选、集中加工的要求,加快推进以矿业深加工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化建设,重点支持铁、铅、锌等矿产资源加工项目和风险勘探项目。根据资源分布情况,以整顿规范矿产开发秩序为突破口,引导矿产资源向优势企业和战略投资者集中,合理控制资源开采总量和市场流向,变重要矿产资源的储量优势为市场调控优势,结束矿产品和初级产品输出的局面。同时,按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对优势资源进行规模开发、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尽快做大做强,促进全市产业升级,努力实现资源转换效益的最大化。二是要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奶业富民”工程,大力发展良种奶牛养殖,努力提高农牧民致富增收能力。目前,全市良种牛饲养量达7.1万头,其中优质奶牛3万头,奶业拉动农牧民人均增收150元。今后一个时期内,我们要继续借助奶业发展的“龙头”效应,加大对__光明、阿尔曼乳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引导乳品企业发展下游新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力促乳品产业链延伸方面尽快取得突破。同时,紧紧抓住地区设立农牧产品加工发展基金的有利时机,立足丰富的农牧资源优势,按照“区域布局、规模种养、高效加工”的要求,大力发展牛羊肉、奶制品、马铃薯、冷水鱼、油料等农畜产品加工项目,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附加值高、带动性强、成长性好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把我市建成自治区特色农畜产品和重要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加工基地。
(三)坚定不移地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为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提供强大推力。
大企业大集团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的象征,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兄弟县(市)近几年工业快速发展的实践来看,引进国内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是做强我市优势产业最现实、最快捷的途径。一方面,我们的优势产业,像铁、铅锌等矿产资源的深加工,都需要建选厂、冶炼厂,而这些工程项目投资动辄上千万甚至几个亿,仅靠我们自身的积累和实力来搞,只能是“鸭行鹅步”,坐失发展机遇,客观上需要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来做大做强优势资源产业。另一方面,引进了大企业大集团,也就引进了资金,引进了核心技术、管理理念和营销网络以及人才队伍,也就提升了特色产业的竞争力。20__年,我国第一钢铁巨头宝钢集团注入30亿元对八钢集团进行战略重组,重组后的八钢集团资产质量和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产品结构更加合理、管理水平更加科学,到20__年产钢能力达到了600万吨,对自治区钢铁工业上规模上水平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随着沿海内地发达省区产业升级换代步伐的明显加快,我们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和挑战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让思路更开阔一些,把引进大企业大集团作为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各种形式全方位的与国内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联姻,全力提升产业规模,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后来居上。实事求是的讲,我们__市地处偏远,远离消费大市场,资金、技术、人才十分匮乏,甚至就连具备一定技能的产业工人也十分缺乏,我们唯一的优势就是矿产资源,如果资源量得不到保证,大企业大集团是不可能落地的。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切实发挥政府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综合手段,以更大的决心、用更大的气力,加快推进资源整合步伐,为大企业大集团的进驻创造条件。
(四)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创造条件。
__市的新型工业化,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但也离不开外力的推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除国家的扶持和战略投入外,更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要注意引进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集团,整合资源和产业,加快要素集聚,不断做大工业经济。要继续强化基础设施,完善和优化投资硬环境。借助国家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及时掌握国家和自治区的投资新动向,进一步加快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为我市工业化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要坚持工业优先原则,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强化政府对重点产业的合理引导,土地、电力、水资源的配置优先向工业倾斜,加快保障工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条件建设,推动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集聚,优势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在这里强调一下电力和矿山道路建设问题。电力既是能源工业的一部分,也是整个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必要保障。可以说,电力供应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市工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为切实解决工业企业生产缺电问题,去年经过我们的积极争取,北屯—__市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顺利通过自治区电力总公司评审,今年即将开工建设。相关部门务必要做好协调服务工作,确保工程年内完工并投入使用,切实保障生产生活用电需要。矿山道路建设上,在积极鼓励矿山企业自身投入的同时,要紧紧抓住地区筹建矿山资源路的有利时机,做好我市资源路建设项目筹划、资金筹措等前期工作,争取项目早日开工建设,为矿业的大发展提供便利交通条件。
(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资源节约型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我市矿产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我们一定要从造福子孙后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资源节约和综合有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这方面,我们可利用的空间非常广阔,要做的工作也很多。一是加快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__市属新疆的丰水区,市境有额尔齐斯河、克兰河、苏木达依列克河三大水系,河流总长667公里,年径流量60亿立方米,水能开发潜力非常巨大。近年来,在国家和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水利开发建设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一批骨干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即将开工建设。但这仅仅是开始。目前,我市水资源利用率不到30%,我们的水能开发利用工作也才刚刚起步。我市境内的河流基本上都发源于高山,梯级开发潜力巨大,加快流域水电梯级开发步伐,对进一步优化我市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大气污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现在起,对凡具有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的河流,我们都要好好规划,制定政策措施,鼓励引导各类资本、企业参与梯级电站建设,科学合理开发水能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水能资源潜力。二是矿产资源节约在我市同样大有文章可作。自然资源都是有限的,资源的不可再生与加快发展的矛盾,客观上要求我们未雨绸缪,否则将会做出“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蠢事。这些年,我们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滥采乱挖,低水平开发,浪费资源现象还比较严重。特别是在某些富有矿产资源的开采中,采厚弃薄、采富弃贫、采易弃难的问题比较突出。从现在起,我们就要从开采加工环节从严抓起,逐步关停那些回采率达不到要求,严重破坏资源的小矿山、小企业。同时,要完善探矿权采矿权出让、项目核准、生产许可、安全许可、环评审查等各项矿产资源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从源头上杜绝和制止无计划的乱采滥挖、采富弃贫、浪费和破坏矿产资源现象的发生,切实做到科学规划、综合开发、集约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率。
需要强调的是,我市在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中,要始终把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应该讲,我市新型工业化道路刚刚起步,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做到建设环保型矿山、环保型企业。这项工作我们必须从项目规划时要严格把关,一定要做到好中选优,宁缺毋滥。要多上一些技术水平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坚持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的路子,努力创造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发展环境。
——产业发展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三次产业整体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二产业比重稳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显著提升,年均提升1个百分点以上。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为代表的产业发展效益进一步提升,力争201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达到53.6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0%左右。产业发展消耗进一步降低,全县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年均降低4%左右,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产业项目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快建设、快竣工、快达效,2015-2017年,每年组织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0个以上(其中竣工8个),以项目建设的新成效鼓舞士气,凝聚合力。
——产业整体技术创新水平实现新的突破。筛选一批成长性好、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在融资、用地、人才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活力。落实各项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建立各类研发机构,重点支持投资8000万元的冀春二甲醚研发中心等一批项目建设;大力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工程,以四星玻璃、福林电路板等企业为重点,筛选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进行扶持,实施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力争每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以上。
(二)加快新型工业化,推进工业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
1 前言
建筑企业信息化是当代建筑管理中最具有潜力的新的生产力,信息化建设水平代表着公司集约型管理的水平,标志着公司管理现代化的程度,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代表着行业发展的方向。建筑企业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不断扩大信息技术在建筑企业经营及管理中的应用和服务范围,提高行业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建筑企业信息化总体建设应用水平不高,特别是中小型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几乎还停留在一般事务处理和简单信息处理阶段,表现为:不重视信息化标准规范,基础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还有很大差距,企业成本管理、合同管理系统建设应用效果不好,项目管理系统推广应用困难重重,信息资源不能共享、信息化建设综合优势发挥不出来的局面普遍存在。为提升行业的管理水平,引导建筑行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发展,大力推广信息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2 中小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由于中小建筑企业的分散性、非标准性、工人的流动性,给规范的现代化管理带来了困难。建筑工地分散在不同的城市,项目部往往脱离公司的管辖,工程建设过程中推广现代化技术比较困难。缺乏信息化的调配,传统项目与劳务公司相结合,使工人经常处于半停工状态。建筑公司总部和个项目部之间没有一个共享的信息平台,所以总部和项目之间信息不对称,使总部不能及时获得分散各地项目的全面信息,作出相应的决策,致使建筑企业的决策机制僵化、反馈速度慢。
一部分中小建筑施工企业工作环境较差,给计算机使用、联网使用造成困难,因此,中小建筑企业尚不具备大规模推行信息化的条件。
通常中小型建筑企业以低成本的方式来实现管控,管理效果较差,而那些管理相对松散、粗放型、以包代管的建筑施工企业,总部没有实施管控的压力,而项目部却有逃避监管的动力,其实施信息化较为困难。
但由于各种原因,该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一直比较低,直接影响着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 实施中小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战略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建筑工程结合起来,实现工程信息资源的共享。
目前,全国中小建筑施工企业已经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约占总数的15.79%,中小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及资金投入与国外企业相比有很大差距,信息化特点主要为:1、总体投入和应用水平不高; 2、缺乏信息化人才;3、对信息化风险认识不足;4、没有掌握信息化发展规律;5企业信息化建设方式选择不当;6信息化建设方法急需改进; 7、不能正确认识什么是信息化效益; 8、信息化建设是短期行为; 9、缺乏良性市场竞争机制和环境; 10、缺乏统一标准规范。
3 信息化实施管理水平低的原因分析
建筑企业信息化由于认识不够深入,没有统一的办公平台。
建筑施工企业开始了以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的信息化进程,由于建筑施工企业中“管理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太多”,对于施工企业运营而言,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是成本管理,而许多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却相对工程进度来说落后很多,项目运行过程中,涉及到人员调配、项目进度、物料采购这些事关成本的关键环节很难实时体现成本管理的价值,在需要进行“价格决策”的环节,无法依靠掌控成本管理进程做出合理的决策,往往靠经验来定,从而无法科学的部署企业资源来提高企业利润。
因此,在中小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围绕施工企业的主营业务项目管理,对合同、生产、物资、机械、劳务、专业分包、技术质量、安全、成本、竣工、风险和项目验收和考核实现信息化管理,达到企业流程的标准化、规划化,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4 中小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对策
1)局域网建设。针对某个企业、某个具体工程设立,包括企业管理体系、工程信息采集处理系统等,其目的是实现企业管理、生产的高效运转。围绕企业目标和组织的管理,采用信息系统对企业战略、决策过程、组织岗位、制度、考核、知识实施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组织绩效。加强企业间协作,建立电子商务、协同办公、视频监控等信息系统,支持企业间的高效协作,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在专业业务管理上,建立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等信息系统,支持各业务系统的专业管理,提升业务管理水平。
2)坚持分步实施原则。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不能搞运动式推广,管理是没有止境的,是持续改进的,信息化的过程同样是循序渐进的,企业完成阶段性信息化的建设必定会经历一个相对较长的周期,坚持分步实施,保证前进一步达标一步,扎扎实实、稳步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才能是我们走的更长远、更深入。
3)重点突出,狠抓核心业务应用。核心业务指与成本管理相关各项工作内容,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就是成本管理,这一部分的成功应用是系统成功应用的最重要标志,应当扎实做好包括施工预算、成本计划编制与输入、各类成本业务数据的按成本挂接科目划分、按规定数据标准、按规定期限的生成与录入,最终呈现成本分析的结果,实现与财务系统管理的有效对接。系统成本管理不应用或应用不到位,我们可以判定应用失败。
4)保证数据真实、准确、及时录入。住总集团信息化的主要目的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不是为信息化而信息化,所以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一直强调的是,务必保证经营数据的真实、准确、及时录入,真实数据才会真正让我们掌握经营管理过程中隐含的、暴露出的经营风险,才能真正实现管理系统应用价值。
5)完善制度建设,强化激励机制。信息化的推进与企业业务管理一样,同样需要制度保证,所以我们在企业层面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制度,建立应用手册,规范权限管理,落实具体岗位工作责任,建立起项目应用水平的监督检查机制,建立考核激励约束机制。在完善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应端正认识,认识到信息化是一种发展趋势,既要认识到信息化发展的迫切性,又要认识到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相当长的建设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5 中小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的目标
中小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的目标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施工企业的运营机制,实现信息互通、互联与共享,优化产业结构,促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通过先进实用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来提高办公效率,加快信息传递速度,促进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将信息化系统融入到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中,借助信息化手段规范管理流程,优化企业组织,实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3)通过网络办公、远程政务、信息公开等,有利于一个廉洁、高效、透明的政府监管体系的形成,可提高各级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决策水平、管理水平和为公众、为企业的服务水平,并且信息化技术能够使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项目班子个人能力的依赖,使得企业的统一标准能够在每一个项目都得到实现。
(4)建筑产业是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通过建筑企业信息化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
6 中小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的意义
(1)加强信息交流,提高工作效率。施工企业信息化具有实时性、远程性、互动性的特点,即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可互动地为建筑工程提供信息服务,完全打破时间、地域等的限制。
为促进绿色发展,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起草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暂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公告管理暂行办法》,现予公告。
工业和信息化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6年12月29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管理,规范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发展,提升行业发展水平,依据《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暂行)(以下简称《行业规范条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
第三条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及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对符合《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实行动态管理,相关行业协会负责协助做好相关管理工作。
第二章申请和核实
第四条申请公告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的要求;(三)符合《行业规范条件》中有关规定的要求;(四)企业建设项目相关手续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建设项目管理程序要求;(五)企业生产及产品销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节能环保要求;(六)安全生产条件符合有关标准、规定,依法履行各项安全生产行政许可手续。
第五条符合本办法第四条所列条件的现有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可自愿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提出公告申请,如实填报《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规范企业公告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及相关报表(附后)。《申请书》应对申请企业是否符合《行业规范条件》中企业布局、生产规模和管理、资源综合利用和能源消耗、工艺与装备、环境保护、产品质量与职业教育、安全生产等方面要求做出详细说明。
第六条同一个企业法人拥有多个位于不同地址的厂区或生产车间的,每个厂区或生产车间需要单独填写《申请书》,并在申请规范企业审查时同时提交。
第七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依照第四条有关要求,对申请公告企业的相关情况进行核实并提出具体审核意见,于每年4月30日前将符合《行业规范条件》要求的企业申请材料和审核意见报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
第三章秃擞牍告
第八条收到申请材料后,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相关行业协会和专家,依据第四条有关要求,对各地报送的企业材料及审核意见进行复审和现场核实,确定符合本办法第四条要求的企业名单。同一个企业法人拥有多个位于不同地址的厂区或生产车间,申请列入符合《行业规范条件》要求的企业名单的,应当都达到第四条有关要求。
第九条经复核符合本办法第四条要求的企业,在网站上进行公示。对公示期间有异议的企业,将组织进一步核实有关情况;对无异议的企业,以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告方式予以。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条进入公告名单的企业要严格按照《行业规范条件》的要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部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对公告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并将监督检查结果于每年4月30日前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
第十一条欢迎和鼓励社会监督,任何单位或个人发现申请公告企业或已公告企业有不符合本办法有关规定的,可向有关部门投诉或举报。
第十二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4有关部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责令企业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企业,报请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撤销其公告:
(一)不能保持《行业规范条件》要求的;(二)填报相关材料有弄虚作假行为的;(三)拒绝接受监督检查的;(四)发生较大生产安全和环境污染事故,或有重大环境违法行为的;(五)有其他严重违法行为的。因前款规定被撤销公告的企业,经整改合格2年后方可重新提出规范企业公告申请。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撤销企业公告的,应提前告知有关企业,听取其陈述和申辩。
第五章附则
【摘要】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工程建设行业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现状的基础上,从系统中建立“项目”及在系统中实现“管理”角度,以工程建设企业为例,提出了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方法,并对企业项目管理信息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工程建设行业;项目管理;信息化
我国工程建设行业项目管理的信息化还处于以数据收集、查询、报告为主的阶段。项目的成功,有赖于项目管理管理技术,项目管理技术的落地需要信息化的支持。信息化的效果取决于项目管理技术、IT技术、客户需求及应用实施四者的完美结合。而目前我国企业的项目管理信息化存在一些企业需求与系统开发公司之间目标不清晰、操作标准不规范以及相互不关联的问题,所以很多已经完成项目管理信息化的企业尚未感受到预期的效果。
1项目管理信息化的体系
优秀的项目管理信息化方案,应该是用项目管理技术做指导,按照项目“动态”运行的规律,将项目内容按照不同的目的划分成不同的管理区域(财务管理区域、施工管理区域、经营管理区域、咨询管理区域),并建立起每个区域相应的业务模型(集)作为管理的载体,参照系统所采用的管理理念,将相应的企业管理规则施加在业务模型的相关节点上,再将不同管理区域的业务模型按照企业运营的业务模式有机的关联在一起,从而实现在系统中对项目进行动态的过程管理。
1.1在系统中建立“项目”
项目的形象是用业务设计的方法,对项目内容进行抽提和设计并最终通过业务模型的形式来体现。如施工项目中成本的最上层模型可分为三层:利润控制点、成本线、成本控制点三层。其中利润控制点包括毛利润、最低利润、计划利润、最高利润、变动利润、实际利润。成本线包括利润保证区(估算成本、概算成本、合同预算、目标成本)、成本保证区(预算成本、合同成本、计量成本)、盈亏保证区(实际成本、决策成本)。成本控制点包括控制最大成本、最低成本、超预算、超合同控制。
这个模型表达了以下内容:第一,成本的安全期:估算成本-决算成本;第二,成本的不同形态:9种成本的转换方向:成本由左向右变化形态;第三,成本的管理区域:按照不同的目的将成本的全周期划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区域有不同的成本管理重点,比如“成本保证区”成本动态控制的关键区域;第四,利润的控制点:给出了在成本管理过程中的利润控制关键点;第五,成本的控制点:给出了在成本管理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关键点。
9个成本形态中的每一个还可以向下再分解,作出它的下一层级的业务模型,比如计划成本(来源于施工预算)向下分解可以得出人、材、机等的业务模型,从材料计划模型向下分,还可以得到采购合同执行的模型等(如图1)。
由此可以看出,采用这个方法来建立一个可视的“项目”形象,使得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所有相关人都可以理解、推敲并提出自己的建议,这样做出来的管理系统就会极大的减少相关方对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理解误差,业务需求失真现象也会大为减少,这个业务模型将为下一步的“管理”打下重要的基础。
1.2在系统中实现“管理”
系统中的具体管理不是建立在图1这种高层的业务模型上。高层业务模型是用来进行企业顶层设计和战略管控的规划时采用的,实际的管控是加载在最下层的业务模型上的(比如采购合同)。管理就是在业务模型的相关节点上,施以企业管理规则从而实现对项目的“管理”。体现信息化方式的管理有两个途径:一是用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业务模型来约束;二是在系统中融入企业的管理规则。完整的建立起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方法体系,就为项目管理信息化从“数据填报”、“过程管理”可视化管理,最终达到“自动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2对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建议
为了是项目管理系统运行后能够产生预期的效果,还有许多基础性工作需要做,这些基础工作是管理系统运行所不可缺少的。这些工作在咨询期间就要同时进行,否则会影响信息化的效果。
2.1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工作
项目管理信息化影响到了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围绕着信息化的特点,企业要做大量的新规划和调整,比如与设计相关的业务的规范化与标准化、c运行相关的企业的业务模式调整、与运行相关的管理方式与规则的调整及组织机构的调整、建立信息中心等。
只有各个环节的工作都有效的开展,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2.2建议
项目管理信息化与项目管理技术和IT技术已经不可分离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把“项目管理信息化”作为一个整体来看,进行全面的、由上而下的设计、有下而上的实现的体系化工作。
项目管理技术可以指导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反之,信息化的方法可以促进项目管理技术研究的深化和提升,项目管理技术也需要与时俱进。管理咨询与软件开发双方的相互靠近,互补长短,这样构建起来的系统才能给企业带来真正的“项目管理信息化”效果。
3结论
总的来说,工程建设行业在推进项目管理信息化的道路上已经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未来企业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对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深化应用方才开始。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形势;企业思想政治;企业文化建设
1.前言
企业文化是企业特定文化系统的一种,详细指的是企业物质形态的文化、制度形态的文化以及观念形态的文化。这是组成企业特定文化系统非常重要的三个子系统。上述任何一个子系统均具备属于自己特定的内容。企业物质形态文化包括很多个方面的要素,首先是企业劳动环境要素、其次是机器设备要素、再次是企业产品要素。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领域的开辟
构建一个优良的企业文化,就可以促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各个部门、各个步骤以及企业内外关系等各个方面的延伸。做好企业文化构建,最重要的就是有效的整合人、物、事三者。这三者同时也是企业物质文化建设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结合部分。不仅如此,还是企业现代化管理以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结合部分。也就是说,一个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如果跟企业文化建设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那么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就可以通过企业文化,促使人与物之间的沟通,同时促使思想政治工作跟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两者之间的沟通,不仅如此,还可以促使思想政治工作于该行业市场之间实现很好的沟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如果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两张皮分开扯的现象,那么我们就需要立足结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跟经济工作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所使用到的粘合剂就是企业文化,因为企业文化的构建,跟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两者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亲和力。同时,企业文化构建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就目前来说,人们头脑中的旧观念也就是旧文化思想是影响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阻碍。企业开展文化建设,实际上就是立足于企业观念形态文化方面,促使人们头脑中的旧观念,也就是就文化因素实现根本上的转变,使其转变为新文化因素。例如对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请需要面临的新课题则是企业文化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怎样才能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怎样的企业精神等。企业文化建设中,还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标准,促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领域进一步拓宽。与此同时,企业完成文化构建,有利于实现政治文明、物质文明以及企业文明实现协调发展。不仅如此,还可以促使企业现代化科学管理干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两者之间实现相互补充,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促使上述两种任务相得益彰,找到思想政治工作新出路。
3.企业文化构建可以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相应的载体
企业文化是一门管理科学,企业文化构建是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企业形象是实际上指的就是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一个企业给广大人们留下的印象。例如: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某某地区铁路工程公司将企业形象作为工作载体,服务宗旨则为“让顾客满意,向社会尽责”,在市场竞争中,上述企业形象的树立促使消费者产生心理定势,促使该公司的实力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同时也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展示出来,最大程度的将思想政治工作贯彻落实。
4.企业文化理论可以指导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理论
现在,企业已经逐渐发展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也就是说,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经济上的独立性,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需要具备相对应的自主性。因此,我们需要适当的调整传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理论构建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存在非常明显的指导意义,详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进一步具体化目标。对于企业文化来说,其追求的目标非常的实在,例如:在一定时期内,企业需要实现的质量、经济效益最佳化以及需要实现的数量指标。同时,企业文化还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精神成就。将对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其转变为实际工作中全体员工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需要再分析成员需要相适应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准则规范,才可以将导向作用以及激励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所以,在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最大程度的结合企业特点以及企业目前的实际状况,进一步明确工作总体目标。第二个部分是,整体化循环。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应运而生,不仅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产物,同时也是企业生存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也就是说企业整体发展的大循环过程中,企业文化无处不在[1]。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一样,虽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涉及到很多个方面,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将企业文化指导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纳入经济建设中心轨道,促使每一个方面均可以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促使企业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2]。
5.结束语
企业文化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两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促使两者能够存在相互结合的可能。企业文化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两者之间具有同样的目标内容、方法内容以及其他部分内容等,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区别。例如:职能属性、表现形态、内容范围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跟企业文化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结合性。两者之间还存在明显的相互促进作用,促使企业文化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两者之间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市场经济形势企业文化 企业精神
中图分类号: C29文献标识码: A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向中国中铁九局这样的国有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文化起着凝聚职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群众意识和行为规范。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是在新的市场经济形势下,加强和改善国有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必由之路,也是建筑施工项目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改善服务的迫切需要,是工程项目成功的关键。市场竞争的实质是深层次的文化较量,是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较量。建筑施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文化就是力量。企业文化是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具有时代特征的企业文化,对促进企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导向作用。适应性强的企业文化,能促使企业的员工们方向明确,步调一致,企业文化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使得企业员工愿意为企业出力,这种自愿的工作或献身企业的心态,使企业员工工作积极努力,这些行为方式使得员工觉得劳动有所收获,让员工感到自己属于一个很好的企业,这种心情常常转化为积极的生产力,如中国中铁追求卓越、勇于跨越的企业精神;中国中铁九局为了加强施工项目的管理,提出了诚信经营、业主至上、福祉员工、回报社会的经营理念;建造精品、创造价值的企业理念;真诚对待每个人,用心做好每件事的核心价值观,将中国中铁九局的企业发展目标与全体员工劳动素质、职业道德紧密地结合起来,促使员工为共同的目标奋斗,并给员工指明了个人和企业发展方向,其中有鼓励、有鞭策、更有期望,它代表中铁九局全体员工的价值观念。
2、约束作用。企业文化是无声的命令。无形的控制。企业需要严格的管理制度,硬性的公司管理法规,对企业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硬性的约束不是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偏重于软约束,软约束产生的依据在于人的文化性和社会性,任何一个作为组织的成员的人都有一种心里需要,那就是自觉服从基于组织的根本利益而确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员工在企业中的行为如果得到承认和赞许,就能获得心里上的平衡与满意。否则,就会产生挫折感和失落感。这就是说,人人都生活在文化之中,接受文化的指令而不能脱离文化规范,如果有人强行与自己所在的文化团体背道而行,那就会成为文化的“异类”,而被社会所抛弃。
3、凝聚作用。企业文化是一种强力粘合剂。它以种种微妙的方式来沟通企业员工相互间情感交流和思想联系,融合人们的理想,信念、作风、情操、培养和激发人们的群体意识,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下,员工们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产生出对本职工作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员工自己的理想、感情、行为与整个企业结合起来,从而使企业产生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发挥出巨大的整体效应。
4、融合作用。在企业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员工经过耳濡目染,会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企业共同理想和价值观念,从而将自己融合到集体大家庭之中,使企业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从国内外众多的优秀企业文化的共同点就是服务于社会,热爱国家是优秀的企业的灵魂。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保持企业的内部和谐,是优秀企业文化的基础;追求卓越、勇于跨越是优秀企业的文化精神。求真务实,注重实效是优秀企业文化的风格。良好的人文环境,是企业经营管理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依托,而融合作用对于企业长足发展有着极其重要作用。
二、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总体思路和方法步骤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渗透到施工企业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建设具有本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必须从建筑施工企业的现状和实际出发,从企业末来的发展方向,总的工作思路是:由易到难、由表及里、打牢基础、循序渐进,逐渐积累、步步深化。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基础工作。
1、重视和确定培育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是企业精神的思想基础,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要广泛发动全局的干部和员工,积极探索以企业命运共同体为核心内容的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并使其深入人心,得到深化和升华。
2、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企业发展目标。企业文化建设只有贯穿到企业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服务的全过程,才能更有效地促进企业综合实力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此,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企业的实际,尽快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目标,以适应市场竞争和企业大发展的需要,增强员工的责任感 和使命感。
3、重新制定规范化现代生产经营管理制度。严格的管理和铁的纪律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保证。根据新的形势要求和企业发展状况,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使企业制度更加完善,执行制度更自觉,更严格,形成高度的凝聚力。
4、重新制定企业道德规范和员工行为准则。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利于以良好的行为去调节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人际关系,为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发挥积极的作用。要从四个方面加以强化 ,一是履行职业责任;二是奠定职业纪律;三是养成职业作风;四是维护职业信誉。
5、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注重塑造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无形潜在的资源,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市场的占有率,增强员工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为此要着手以服务形象,经营形象、管理形象、外观形象、发展形象、员工形象、精神动力六个方面来塑造企业形象。
6、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企业的创造力来源于员工的凝聚力,要尊重知识、重视人才,善待员工,在企业里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7、创新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深厚的文化气息激发员工对工作的认同感,责任感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包括员工的信任感,创造一种文明和谐的环境和团体的气氛,形成一种凝聚力和群体合力,形成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使员工感受到集体温暖,对企业有依恋感、依赖感、责任感和共存感。从而产生强烈的使命感,自觉地为企业做奉献。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措施和具体的要求
1、建立组织推动保障体系。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必须建立一个能统揽全局的又能协调各方面工作组织推动保障体系,切实做到加强领导,实现齐抓共管,党政工团组织要积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协调配合,加大领导力度。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领导的议事日程,只有形成领导积极倡导,组织保证、全员参与的格局,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扎实有效地向纵深发展。
2、开展企业文化宣传教育。要积极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和教育引导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内容、特点和方法,使干部员工深化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为实现企业文化建设奠定思想基础。
一、*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必然性
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是建设和谐*的必然选择。推进工业化进程,对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和历史意义,需要从“新阶段”的战略高度来把握经济发展的方向。
第一,新型工业化是全面建设和谐*的必由之路。“基本实现工业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根据*市提出的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2亿元,人均7万元,财政收入达到9亿元,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的目标。而20*年我市人均GDP只有1.6万元,处在1200-1800美元之间;一、二、三产的结构比例为36.6:34.3:29.1,第一产业比重高于20%,第二产业的比重达到34.3%,但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总量只有17.5%,远远低于40%。要实现这些目标,在我市农业发展增幅空间有限、工业化进程总体上还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的情况下,关键在于促进工业发展,必须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以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二,新型工业化是城市化发展的基础。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非农人口所占的比重,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前提条件是城市工业的长足发展。我市农业人口所占比重仍很高,达到64.81%,城市化水平达到36%左右,刚刚超过30%。要促进农村人口有序向城市转移,必须实现城市工业的发展,这样既可提供工业就业岗位,又可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解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就必须发展新型工业化。
第三,新型工业化也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动力。从本质上讲,*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从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近年来,我市经济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招商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有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竞争优势来支撑,最终必须在发展新型工业上找出路,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解决财政困难、就业压力、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突出困难和矛盾,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二、*新型工业化现状分析
(一)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对新型工业化概念作了界定。理解新型工业化的内涵需要与传统工业化的区别与联系角度去把握。从区别来看,新型工业化道路不能重蹈传统工业化覆辙,不能再以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工业的高速发展;从联系的角度看,新型工业化不是全盘否定传统工业,传统工业仍然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因此,*发展新型工业就必须立足*资源优势,巩固提高传统工业,以招商引资为动力,实施科技创新,构筑*新型工业化体系。
(二)*在塔城地区“三大经济板块”中的定位
根据《20*年塔城统计年鉴》关于塔城地区五县二市的工业经济数据统计(材料一)和发展速度对比分析(材料二):
通过对两个材料的分析对比,可以得到结论:*工业经济在塔城五县二市经济的发展中处于龙头带动作用的地位。
(三)发展*新型工业化的优劣势分析
*发展新型工业化既具有难得的机遇又面临着艰巨的挑战,理性分析*发展新型工业化的优劣势,对于规避劣势、发挥优势,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意义重大。
1、*发展新型工业化的有利因素
(1)工业基础扎实。80年代就已构建以食品、轻纺、煤炭、电力、建材为主体的传统工业体系。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培育了部分专业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积累了一些发展经验;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企业活力有所增强,企业产权改革基本完成,部分企业焕发出了新的活力,由于自身素质的逐渐提高和发展环境的不断改善,非公有制企业的竞争力正在逐步增强,有了一些如*啤酒、四棵树煤炭、屯河番茄、北方新科等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为加快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2)资源优势突出。*蕴藏有20余种矿产资源,其中煤炭、石油、黄金、铜矿、石墨、石灰岩、铅矿、镍矿储量丰富,工业价值极高,为*新型工业化走资源转换战略提供了坚定的物质基础。
(3)区位优势显著。经济区位与经济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经济区位优势越强,经济发展越快。*具备发展新型工业化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处于*天山北坡,在交通网络中处于圆心地位。从塔城地区看,*处于地区最南端,有奎赛高速公路、欧亚大陆桥从境内穿过,同时*又毗邻工业区独山子和商业城市奎屯。交通发达,信息畅通,区位优势逐渐增强。
(4)政策机遇难得。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自治区、地区新型工业化会议为我们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政策保证;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广泛运用,我市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为加快外向型工业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我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增长周期,国内市场将持续扩大,为我市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2、*发展新型工业化的不利因素
一是资本市场相对分散。主要表现为物质资本、货币资本、技术资本、人力资本过于分散,既无体系也没有规模,这就成为无法形成大型工业集团的“瓶颈”;二是工业结构矛盾相对突出。在工业内部,重工业比重小,轻工业比重大,深加工、精加工产品少,原料型初级产品多。今年上半年,全市乡及乡以上重工业完成值1.9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1%;轻工业完成值1.9亿元,同比下降16.6%,重工业快于轻工业,这导致企业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相对较低;三是联动机制不协调。即工业与城镇化、信息化、农业产业化结合度偏低,因而工业的辐射拉动作用就无法发挥;四是企业管理人才匮乏。*的中高级人才大都集中在卫生、教育、党政机关,而企业人力资源就相对匮乏,尤其是懂管理、能管理、会管理的工业经济人才更少。
三、*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实施重点工业项目,培育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从整体看*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从产业结构比重看,第二产业刚超过第一产业;从工业内部结构来看,轻工业比重过大;劳动力刚刚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必须大力实施工业项目,尤其是重点工业项目。有了工业项目,才能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工业项目要坚持选择好项目,重点开发、加重发展的原则,这是新型工业化的客观要求。对*来说,就是要做大做强石化、煤电、棉花、绿色农产品加工等“四大产业”,不断增强产业带动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优化升级工业结构,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方式才能改变,工业经济存量才能提高,从而最终实现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坚持现有产业为基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工业,构筑新的工业产业体系,这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本质要求。对*来说,优化升级工业结构,重点是提高重工业的比重,提高重工业的运行质量和效益,把*建设成北疆重要的能源基地和为石化生产服务的基地,同时大力发展棉纺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巩固推进轻工业发展,大力发展旅游等服务业,提升服务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推动科技创新,提升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
科技对工业发展的作用主要是支持、引领作用,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工业的高新技术化,提高工业的整体科技水平,包括生产、设备、工艺、产品、环保等技术含量都有一个整体提高。工业一旦高新技术化,工业的核心竞争力就会提升。同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来说,一是要加大科研力度,加快研发和使用新技术,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产权;二是要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完善以工业为主体的投融资体系;三是要开展重点专项研究,在重要的领域实现科技创新的突破;四是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目前,西北工业大学科技园是集科研与生产为一体的科技园,它在*的落户,为*科技创新构建了平台。一些企业如*北方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近两年来已独立研发自己的核心技术,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四)推进招商引资,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持续动力
科学发展观要求做到统筹兼顾,而新型工业化要求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路子。因此招商引资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求,立足新型工业化的本质,由传统的招商引资转换到选商选资的轨道上来,才能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对*来说,一是要打破行政区划、隶属关系和所有制制约,把国家产业政策、市场投资趋势和*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二是要实现专业化招商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招商引资必须符合市场发展规律;三是要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制定招商引资的政策、制度,规范招商引资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四是要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主要在同区规划、同区管理制度和同区服务三个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切实为新型工业化搭建有效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