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5 16:31:52
导语:在建设工程项目特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建设工程 项目管理 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加入WTO的形势所推动,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要求也逐步上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用,成为至关重要的关节。作为甲方,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思考也是非常必要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关系到建设工程项目质量与管理的重要决定因素,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进行项目管理施工的标杆与基础,模式的适宜性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管理的效果。加强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分析,有助于了解模式的优劣与工程未来发展的状况,并且在发展中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可以不断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性、可行性,提高甲方在建筑行业的竞争力。尤其是在国际性的大背景之下,关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思考成为当务之急,必须切实保证建设工程所选择的管理模式能够适应经济的发展,能够融入国际,在国际的建筑行业有一席之地。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概述
所谓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指的是从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企业受业主的委托,按照合同约定,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组织进行全过程或者若干阶段的管理和服务。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广泛,包括对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费用、进度、合同、管理等方面进行管理,具有复杂性、创造性、专门性、理论性和组织性,具体表现在:1.建设工程项目是一项比较大的工程,施工时的时间与技术跨度都比较大,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也比较多,比如工程成本、质量与安全管理、施工进度等等各方面的因素,都会给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还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这主要是从甲方进行施工的方向所陈述的。它的这种创造性表现在对于已有的项目管理经验,结合本次建设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创造适合于本次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专门性表现在它所具有的组织机构呈现着专门性的特点,即就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具备一个符合它管理的专门组织机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需要对项目施工的人员、材料、资金以及其他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因此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很是重要,专门的组织机构可以针对项目施工中的各项工作以及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管理与处理,保证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有序性与科学性。4.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性表现在它的管理体系涉及的理论知识比较广泛,主要包括哲学论证、经济管理、思维推断以及专业的工程理论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5.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性。这是建立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专门性基础之上的,专门的组织性机构就包括了这两方面的特点。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及作用分析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及作用主要表现:1.在对整个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各个阶段的监理作用,它对投资招标阶段、设计阶段以及施工阶段的监理在项目施工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2.具有控制作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控制作用主要包括对质量的控制、对费用的控制以及对项目施工进度的控制。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对质量的具体要求、质量预控措施、质量监督等方面的控制与管理;费用控制指的是在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中各个部分所需要花费的费用进行监督与控制,减少工程成本;项目进度的控制是指控制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不能为了赶时间而随意缩短工期或者是消极怠工拖延工期的现象发生。3.具有协调作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对于项目的施工环境、与其他单位的关系进行协调,保证建设工程项目的和谐、正常的进行,针对项目施工的各项有关因素,例如生产要素、各部门人员的调动以及周边环境等,要保证各项工作的协调性,促进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走向科学性与合理性。4.具有管理作用。这也是建设管理项目重要的作用之一,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点就在“管理”二字,具体包括对人员、信息、制度、施工现场、工程质量与安全等的管理工作。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目前,建筑行业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有了很大的发展,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也受到很大影响。发展至今,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有了更为具体的分类与更为广泛的应用,具体分类如下:
项目控制模式
项目控制模式,即project-controlling模式。项目控制模式属于一种新型的建设工程管理模式,它主要是指其作为咨询单位直接对业主的决策层负责,并为其提供决策支持,为建设工程提供全程服务,但是不参与项目实施的具体步骤之中,只提供管理功能,核心工作是为建设工程项目提供各方面的信息情况。总之是属于建设工程项目中的提供信息管理以及服务功能的管理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面的项目控制,主要是在工程实施中搜集各方面的信息,并将所得信息提供给项目负责人,为其提供全方位服务;一是多平面的项目控制,正如所说的那样,这是一种可以实现多平面进行控制的模式,不仅可以为总的项目负责人和总项目部提供信息与服务,还兼顾下属项目负责机构的信息与服务功能的提供。由于项目控制模式适用于大型和特大型建设工程的特点,对于其他的项目控制并不具有排他性,而是与其他项目管理进行合作,成为一个整体而发生作用,如果将其独立运行,那么无法得到它应达到的预期效果。只有与建设项目管理以及其他单位的管理相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项目控制管理的作用。
partering模式
partering模式主要是在多个建设工程上持续运用而体现其优势与发展方向的。partering模式包括长期协议、共享、信任、合作和共同目标五大主要因素,partering模式的运行主要依靠这五大因素的作用推动的。首先,partering模式需要持续性应用才能充分发挥该模式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建设工程对于合作的对象才能具有充分的了解,从而才能更好地磨合达到更好的合作状态,促进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控制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其次,该模式的应用使得资源共享落到实处,参与各方的资源可以多方共同使用,即在使用该模式的时候,所有的有用信息必须共享给各个参与施工的单位进行信息的分享与探讨,利于对问题的处理以及对工程项目的预控。再次,信任是建立在该模式的长期协议的特点之上的,通过长期的合作,彼此之间会建立信任感,有利于建设工程施工的进行,利于管理的便捷和规范,也有利于整个工程建设的人员、制度等方面的管理工作的进行。另外,合作则是立足于长期协议与信任的基础之上,三者是息息相关的,有一个方面发生病变,两外两个方面也不可能独立存在,partering模式有助于建立一支具有信任度的合作团队,利于施工中的意见交流与工作改进,创造出和谐欢快的工作氛围,从而有利于工程的完成,也利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最后,该模式具有共同目标,它的协作性使得各个参与单位必须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模式合作与信任两大因素的特点与优势。
项目管理承包商模式
项目管理承包商模式,即project-management-contractor模式,简称PMC模式。该模式具有成本低、灵活性大、管理力量固定等特点。首先,该模式可以通过项目的优化设计来实现减少投资成本的目标。它会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对于设计中的每个环节进行优化设计,减少不必要的资本浪费。其次,该模式将繁杂琐碎的管理工作进行规划之后,运行过程中灵活性较大,可以更好地进行控制与管理,利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进行。再次,具备固定的管理力量,减少了再次进行人员资源的整合与管理,减少了管理程序的再次组合与重复。
设计-采购-建设模式
设计-采购-建设模式,即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模式,简称EPC模式。EPC模式具有一系列的优点而被广泛运用,具体包括自由选择性比较强,通用性强的特点,还包括该模式不会聘用工程师进行管理,而是业主或者业主代表进行工程管理,另外,风险承担方主要由承包商承担,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工程规模比较大、工期比较长的工程项目,需要具备充分的技术管理措施。
总之,甲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需要甲方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合适的模式进行建设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趋于科学化与合理化,从而更好地促进土建、乃至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育梅. EPC模式下通信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
[2]王伟庆,蔡建章. 关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探讨[J]. 建筑经济,2004,11:63-66.
关键词: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3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就是指确立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方针采取一系列的工作措施,确保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满足项目工程合同、设计文件、设计规范等要求,进而实现建设工程项目的居住、办公和生产等功能的方法和手段。建设工程项目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涉及面较广,再加上建设工程项目位置固定、施工方法不单一、生产流动大、质量要求不统一、结构类型多样、整体性较强、建设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等特点,因而建设工程项目具有较大的难度,需要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加以重视,充分认识到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原则和措施的重要性,并积极分析和探索质量控制措施,才能促进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促进建设工程的快速发展。
一、建筑施工中质量管控的原则
对于建筑工作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管,目的是保障合同实施、质量达到相关规定的标准,因此所采取的包括监控、检测等手段措施。在工程质量的管理与监管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质量第一原则。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对于处理投资、进度和质量三者的关系,应该始终将质量放在第一的位置,充分体现质量的重要性,全面落实质量目标。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项目的适用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应该将质量第一作为质量控制的首要原则。
(2)人员管控原则。强化人员管控的施工原则,可有效提升企业的责任感,增加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强化质量第一的施工观念,通过人员素质提升来减少工程中的失误,通过提升员工工作质量来保障整个工程的有序进行和优化质量,以保障工程的整体质量。
(3)预防预控原则。坚持预防预控是施工质量的保障,减少施工质量问题出现,防患于未然。
(4)质量达标原则。坚持质量标准,落实检查制度,以数据为准绳,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国家有关标准、设计图稿、合法合同等规定的要求施工,贯彻公正、科学、守法的职业道德标准。
二、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一)项目决策阶段
在建设工程项目决策是在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的基础上,通过相应的分析、比较对建设方案做出决策,使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与地区环境相适应,充分反映建设工程业主的意愿,做到投资、质量、进度三者协调统一。所以,建设工程项目决策阶段主要确定应达到的质量目标和质量水平。
(二)勘察设计阶段
建设工程地质勘察是指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地理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建设工程勘察文件的活动,为建设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地质资料依据,建设工程设计是指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和地质勘测报告,对建设工程项目所需的技术、经济、资源、环境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证,对建设工程的外部形态、内部空间、细部构造、结构形式、设备安装等各个方面进行研究,构思,筹划,设计,形成设计说明书和图纸等相关文件,为建设工程施工提供直接的依据。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和水平,需要通过建设工程设计加以具体化。建设工程项目设计质量总的目标是在经济性好的前提下使建筑造型、使用功能及设计标准满足业主的要求,结构安全可靠。建设工程项目设计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工艺是否先进、经济是否合理、设备是否配套、结构是否安全可靠等,都将决定建设工程项目建成后的功能和使用价值,以及建设工程实体的质量。建设工程项目勘察设计质量的优劣,影响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的使用功能、投资效益,关系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据人们对有关事故的调查分析,约有42%的建设工程质量事故源于设计。而在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中出现的问题任以建筑、结构的居多,建筑占23%,结构占37%。在建设工程中勘察设计质量既要满足业主所需的功能和使用价值,又要遵守城市规划、环保、消防等一系列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三)施工阶段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按照建设工程项目设计图纸和相关文件的要求,通过一系列的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在建筑场地将设计意图通过工程实体得到体现,最终形成建筑产品。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活动直接关系到工程使用功能的保障,结构的安全可靠、建筑的艺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建设工程施工是形成实体质量的决定性阶段。
(1)人员控制
人员是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核心,更是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控制好人员因素,主要是要控制好人员的素质,人员主要包括建设工程领导管理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素质包括专业素质、职业素质等整体素质。一方面,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要加强领导层和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控制,确保领导层能够制定出高起点的质量策划,施工人员具有相关技术证书,实现持证上岗。另一方面,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要加强领导层和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控制,加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的教育和培训,在管理和施工过程中切实落实质量意识,将建设工程的质量与职工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保证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及工程的顺利实施。
(2)设备材料的因素
设备材料作为影响整个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因素,对于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影响。控制好建设工程设备材料,要从以下儿个方面出发:
1.在购置材料设备的时候,要做好材料质量控制工作,在确保型号、规格正确的基础上,向质管相关人员申报,只有在通过审核之后才可以进行订货。
2.要确保设备材料进场的质量安全,按照订单一一检查设备材料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产品合格证等因素,并将与材料相关的数据、资料、图纸、测试结果等做好清点和存档,确保材料设备进场质量得到保证。按照有关规定需要复试的材料在监理的见证取样,送到具备资质的检测中心进行复试,复试合格后才能进行试用,如不合格要立即进行退场。
3.在设备材料使用的过程中,要按要求使用,并将暂时使用不到的材料设备做好保存管理,防止建设工程施工中出现经济上的损失,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及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
(3)施工环境控制
建设工程项目具有工期长、露天、不可移动等特点,因而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如风暴、湿度、地质、污染、酷暑等。因此,要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和环境的具体情况,针对与影响环境的质量因素,做好防范和控制工作,例如,要尽量避开下雨、冰雹等天气进行露天场地施工。此外,要加强好建设工程项目团队文化建设,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工作环境,这将有利于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进而实现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目标,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四)竣工验收阶段
竣工验收指建设工程项目竣工后开发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勘察几大责任主体进行验收,并报请本地建筑质量监督站对几大主体的质量行为及验收程序进行监督检查.综合验收报请建设主管相关部门,对建设工程项目是否符合规划设计要求以及建筑施工和设备安装质量进行全面检验,取得建设工程项目竣工合格资料、数据和凭证。建设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是保证最终建筑产品质量的阶段。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创新是一项关乎建筑行业和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如果不能够发展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并且能够和国际接轨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必将造成极大的社会资源浪费。不仅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很大影响,也不利于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的长远发展。进行建筑工行曾项目管理创新还应当从理论上入手,并且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让理论指导实际工作。这样的创新才是有针对性的、有效的,也符合建设工程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静,张菁芮.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J].建筑设计管理,2013,12:44-46.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通过建立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管理目标, 健全完善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管理体系, 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建设资金和有效资源, 取得节省建设投资, 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周期的良好效果, 实现建设工程项目的总体进度控制目标。
一、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目标的确立分析和论证。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首要任务是确立明确的控制目标。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的特点和任务要求, 对工程建设项目进度控制目标进行分析论证。在工程项目设计、采购、施工等阶段中, 对工程项目总进度中的设计前准备阶段工作进度、设计工作进度、招投标工作进度、施工前准备工作进度、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进度、工程物资采购工作进度、项目动用前的准备工作进度等一系列工作进度实行科学的动态化进度控制管理, 为实现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控制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控制目标分析论证时,往往还不掌握比较详细的工程设计资料, 也缺乏比较全面的有关工程发包的组织、施工组织和施工技术方面的资料。因此, 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控制目标的论证并不是单纯的总进度控制规划的编制工作, 它涉及许多工程实施的条件分析和工程实施策划方面的问题。
二、编制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计划的编制、跟踪检查与调整。
按照确立的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目标,在收集汇总工程设计、物资采购、工程施工等相关资料和从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工程项目进度控制计划。对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执行情况跟踪检查,出现工程进度偏差,及时调整进度控制计划和资源计划,执行更新的符合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的进度控制计划。随着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的不断深入,对建立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目标进行合理的调整和科学的动态化管理,保证建设工程项目嫉妒控制目标顺利实现。
(一)编制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计划
1.项目总进度控制计划。典型的项目总进度控制计划是根据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的要求, 将整个建设项目的主要系统和单项, 按设计、采购、施工和开车等部分, 用横道图表示其进度控制关系, 以此协调各系统和单项的进度控制关系并约束以下各层的进度控制计划。
2.系统主进度控制计划。系统主进度控制计划的编制一般先分别编制初步的设计、采购、施工三项分进度控制计划, 通常先编制初步的采购进度计划,从请购单提出开始, 到设备材料运抵施工现场为止。其次编制初步的施工进度计划。最后编制初步的设计进度计划。
3.以区域为单位, 分别按设计、采购、施工和开车等部分单独编制工程项目进度控制。该进度控制计划必须与工程项目的工作分解结构相一致。
4.编制工程项目详细进度计划, 是最基本的一层进度控制计划, 也是详细工程项目进度管理、资源分配和执行效果测量的具体体现。该层控制计划达到能够进行资源分配的深度, 以保证各个项目的任务都能够按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要求完成。
5.工程项目作业进度计划, 其内容和形式与第四层进度计划相似, 列出该工作项目的起止时间, 同样能达到进行资源分配的深度。上述各层进度控制计划之间是相互制约和彼此跟踪的。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 如果产生影响工程进度控制的因素, 一般应调整资源或采用其他措施加以解决。只有在特殊情况下经过批准调整工程项目进度控制计划。
(二)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计划的跟踪检查与调整。
在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实际执行过程中, 由于项目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应及时跟踪检查进度控制计划的执行情况, 出现进度偏差, 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动态控制。在工程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按照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工作的管理程序, 有组织、有计划、科学合理地做好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各项工作。
三、实现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目标应采取的措施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组织措施组织是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 为实现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目标, 应充分重视健全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体系, 明确并落实专职部门和人员负责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工作; 编制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工作流程, 如确定项目进度控制计划系统的组成, 编制、审批和计划调整程序, 做好有关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组织协调工作。
(一)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管理措施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管理措施涉及管理的思想、方法、手段, 承发包模式, 合同管理和风险等。在理顺组织的前提下, 科学和严谨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应有系统的观念、动态控制的观念、多方案比较和选优的观念; 制定的工程项目进度控制计划必须很严谨地分析和考虑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把握进度控制中的关键工作和路线, 知道非关键工作可使用的时差, 有利于实现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科学化; 选择合理的合同结构, 注意分析影响工程进度的风险, 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 重视信息技术这一管理手段在工程项目进度控制中的应用, 有利于提高项目进度控制信息处理的效率。
(二)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组织措施
组织是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为实现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目标,应充分重视健全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体系,明确并落实专职部门和人员负责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工作;编制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工作流程,如确定项目进度控制计划系统的组成,编制、审批和计划调整程序,做好有关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组织协调工作。
(三)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经济措施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经济措施涉及资金需求计划、资金供应的条件和经济激励措施等。为确保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目标的实现, 应编制与进度计划相适应的资源需求计划, 以反映工程实施的各时段所需资源, 资源需求计划也是工程项目融资的重要依据; 在工程预算中应考虑加快工程进度所需的资金, 包括为实现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应采取的经济激励措施所需的资金。
(四)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的技术措施
不同的设计理念、设计技术、设计方案会对工程进度控制产生不同的影响。设计前期方案评审和选用时, 应对工程设计技术与工程进度控制的关系分析比较。在工程进度受阻时, 分析是否存在设计技术的影响因素, 为实现工程进度控制目标有无设计变更的可能性; 施工方案对工程进度控制有直接的影响, 不仅应分析技术的先进性和经济的合理性, 还应考虑其对工程进度控制的影响, 在工程进度受阻时, 分析是否存在施工技术的影响因素, 为实现工程进度控制目标有无改变工程施工技术、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可能性。
四、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
要掌握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的依据和项目的背景。如果是根据项目前期签订的合同或协议对项目的工期要求实施项目, 那么就结合项目的特点, 合理地安排各个工序在项目实施中的时间位置。如果要提前合同工期, 那么就要施工企业的成本预算, 也就是说在调整以后的进度安排下施工企业是不是要增加很多成本, 有没有合理的经济回报, 如果对施工企业的投入比较大, 而工期一定要压缩, 那就应该考虑合理的补贴施工企业。
应该考虑资源和工作面的合理搭配。要抓住工程进度的关键线路, 合理有序地安排劳动力、材料和机械设备调配, 尽量避免出现时而窝工, 时而又! 开夜车.的不科学安排。
应该充分考虑天气对工程进度的影响。比如, 在南方4, 5月份是梅雨季节, 在这个季节应尽量不要过密的安排外墙粉刷以及涂料等受天气影响很大的工序, 如果真的避不开, 就只能安排的松一些。
总进度计划必须细化到月、旬或者周进度计划。总进度计划是在施工前, 建设者对项目的进度期望, 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影响进度, 必须在施工进行的过程中, 把总进度计划一步一步细化到月、旬或者周进度计划, 然后用这个细化的进度计划去指导现场的施工。细化的进度计划由于某些原因和总进度计划有出入, 必须及时调整总进度计划。
五、进度计划的实施
必须要做到责任到人。项目的总进度计划, 当然是由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负责。在这里所说的责任到人, 是指细部工序实施责任到人, 也就是说要求施工单位在申报月、旬或者周进度计划时, 把各细化进度计划中的分部分项工程进度安排责任到人,也就是说每一个分部分项都有专人负责进度控制。甚至可以建立一定的奖罚制度, 完成或者提前可以奖励, 推迟则除了要编制补救计划外, 还要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Sun Yuchao; Zhang Dong
(世源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855)
(Shiyuan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Co.,Ltd.,Beijing 100855,China)
摘要: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建设工程项目动态管理的内涵、特征进行了界定和阐述。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建设工程项目动态管理的协调技术进行介绍,并从目标协调、管理协调、技术协调、组织行为协调以及文化协调等五个方面出发,建构了建设工程项目动态管理的协调机制。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aper defines and demonstrate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ynamic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On the basis, it presents coordination technology of dynamic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establishes coordination mechanism from the coordination of target, management, technology, organization behavior and culture.
关键词: 建设工程项目 动态管理 协调技术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dynamic management;coordina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32-0082-02
0引言
工程项目的建设,是一项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活动,也是人的劳动和工程材料、构配件、机具设备、施工技术和工程项目的环境条件等有机结合的过程。建设工程项目具有规模大、实施过程复杂化、快速化和精密化的特点,而且实施过程中会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如何围绕建设工程项目的目标,实现项目相关单位相互之间的动态有效协调,这是我国目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在方式和技术上所面临的挑战,同时也是一次机遇。
1建设工程项目动态管理协调技术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研究建设工程项目从筹备到建成投产的全过程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科学,是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生命周期内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管理活动。
项目协调是指以一定的形式、手段和方法,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关系进行疏通,对产生的干扰和障碍予以排除的过程。建设工程项目协调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工程项目建设的成功度。协调可以促使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个人与组织目标趋于一致,从而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使组织内所有力量都集中到实现组织目标上来,和谐、紧密地进行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从而极大地提高组织的效率。具体而言,建设工程项目的协调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沟通沟通是项目管理系统所进行的信息、意见、观点、思想、情感与愿望的传递和交换,并借以取得系统内部组织之间、上下级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产生较大的凝聚力,完成建设工程项目目标的活动。
1.2 协商协商是为了解决某些事情或问题而与他人进行商量、商议。协商的基础是项目计划和有关文件。协商的过程包括确定协商的时间、地点以及进度。为了使协商结果有利于工程项目的建设,协商的双方应当确定何时进行协商,并且选择协商的地点,把握好协商的速度。
1.3 谈判谈判是为了达到双方均可以接受的局面而采取的行动,意在就彼此都认为很重要的问题、可能引发冲突的问题、需要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等达成协议。在建设工程项目中,谈判一般涵盖了设计深度、交图时间、监理期与范围、人工成本方面、新技术、进度报告、工程设计调整以及价格变动等方面的内容。
1.4 通报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各参与单位之间、参与单位与其组织之间、组织与项目相关组织之间都要不断地通知、汇报、请示并报告项目的进展情况,这些活动可以统称为通报。业主、承包商、监理单位之间必须形成定期报告制度,及时通报工程进展状况。
2建设工程项目动态管理的协调机制
建设工程项目中,涉及到的人与事、人与人、人与组织以及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系繁冗复杂,工程项目建设成功与否、成功度有多大,与工程项目协调的成效有很大的关系。基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结合动态管理的协调技术,本文主要从目标协调、技术协调、管理协调、组织行为协调、文化协调等五个个维度对建设工程项目动态管理的协调技术进行了探讨,并建构了一般化的建设工程项目动态管理的协调机制。
2.1 目标协调建设工程项目目标方面协调的主要内容在于协调诸多目标因素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充分认识项目目标和组织的管理目标,形成关于项目目标协作机制。一般情况下,建设工程项目目标确定后,要分解并确定各下属任务组的分项目标,同时在项目任务组与职能部门之间建立沟通渠道,进行经常性的协调。具体而言,目标协调应把握以下三点内容:一是强制性目标和期望目标发生争执时,必须首先满足强制性目标的要求;二是如果强制性目标之间存在争执,则表明施工方案或措施本身存在矛盾,需重新制定方案或消除某一个强制性目标,将其变成期望目标;三是把握好期望目标之间的争执。如果存在争执的期望目标是定量的,则可采用优化办法,追求技术经济指标最有利的解决方案,如果存在争执的期望目标是定性的,则可通过确定优先级或权重,寻求它们之间的妥协和平衡。
2.2 技术协调施工活动关键是技术性活动,工程项目技术系统、施工技术的实施对项目的协调有重要的影响。技术活动过程的中枢神经是控制与反馈,协调系统又是人与整个技术系统联系的中介,离开了协调系统,就无法实现对生产和施工过程的有效管理。工程项目实施的核心力量来自施工技术、管理技术和项目团队。施工技术通常部分根植于机器和机械设备,同时囊括了项目参与者的知识和技能。工程项目技术越复杂,则技术不确定性越大,技术的互倚性也就越大,此时必须投入更多的资源用于技术方面的协调。具体而言,建设工程项目的技术协调应该把握以下两点:其一,技术协调主要反映在组织、项目管理者、项目参与者的技术思路、原理和方法等方面;其二,从技术层面来说,项目管理者运用文化的力量、管理的职能,规范参与者行为,将项目组织建设成一个协作的体系。从而,通过技术协调,可以保证项目技术系统按照规范、标准的要求来实施,更好的实现建设工程项目目标。
2.3 管理协调管理协调包括计划、组织、决策等方面的协调。计划是在目标实施之前,对决策目标迸一步展开和落实。建设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投资计划、成本计划、质量计划、财务计划、采购计划、施工计划、供应计划等本身既是协调的重要手段,又是被协调的对象。计划是项目相关方汇报工程项目建设情况和协商各项工作的渠道。良好的计划协调能有效增进项目参与者相互之间的理解,更好地了解工程项目的目标,正确地理解自己工作的意义。此外,建设项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项目组织系统,项目中组织利益的冲突十分激烈且难以调和。组织是工程项目协调的载体,组织协调是项目协调最为重要的方面和形式。只有通过积极的组织协调才能实现项目各个系统全面协调的目的。再者,建设工程项目实施是一个不断决策的过程,无论是项目负责人还是项目管理者都要进行各种决策活动。决策是工程项目协调最重要的工作,项目负责人必须不断地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因此,决策的质量高低以及实行的可能性,往往关系到项目组织的协调成果。
2.4 组织行为协调建设工程项目中的组织行为复杂多样,我们可从四个建设阶段分别进行分析:其一,决策阶段的组织行为协调。项目要经过的初步可行性论证、可行性论证、评估等复杂过程。既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也没有专职人员,可行性论证的人员一般由各学科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来完成。在经济全球化、科学化发展的环境下,应多采用灵活、敏捷、精简、高效的组织模式进行决策,使之能够适应环境超系统的快速影响;其二,准备阶段的组织行为协调。一般按照项目的规模和重要性来确定、分配角色、任务、职责和报告关系。应针对不同项目干系人的信息需求进行分析,以尽量满足他们将来在项目实旋过程中的行为需要;其三,实施阶段的项目协调。项目的目标定义明确,项目组织应按照计划去开展工作,一般需要战术型或战略型的组织来完成这些工作。不同特征的项目组织需要不同类型的成员及其行为;其四,终结阶段的项目协调。项目组织即将解散,组织成员要寻求耨的工作岗位。这时项目组织的摩擦大,行为更为离散,协调和沟通更加困难。要求项目组织加强管理,项目成员服从组织安排,做到撤而不慌、散而不乱。
2.5 文化协调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是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现代项目管理中,文化对项目执行方式以及要达到的目标的影响越来越大。文化协调的目标是实现和谐的项目或团队文化。项目团队中成员们的情感方式,包括感觉、态度、偏好和价值观,都深刻影响着项目组织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影响人们如何思考和感受,如何反应和行动,所有的这些最终决定什么是组织中可被接受的行为。在进行项目组织的文化协调时,应该重点把握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在于加强组织的文化,使各层次、各类型的参与者在他们的责任领域中树立组织文化的理念并从中得到鼓励;第二,发展项目组织文化,改变部门工作的文化观念;第三,塑造一个学习型的组织,明确认识到所有的组织成员必须重新培训和重新学习新的技术;第四,整合项目组织的各种资源,把项目组织的重心转移到能够更好的保证项目实施过程的目标上,通过项目的管理过程来积极的发展团队文化。
3总结
我国每年大大小小的建设项目上十万个,既包括各类工厂、矿井、桥梁、公路、铁路、港口、机场、金融设施等具有生产经营功能的项目,又包括办公楼、医院、图书馆、居民住宅等具有社会或个人消费使用功能的项目。在这些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由于管理人员素质和管理方法中存在太多的问题,给我国工程项目建设的步伐设曼了各种阻碍。除了项目进度、成本、质量以及外界环境诸多因素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弊病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在项目管理技术的具体应用中,也存在着项目管理未达到应有的先进水平和项目管理的实际应用可操作性差等问题,尤其是在项目管理的协调等这些关键方面还没有真正解决好。
现今,大量的建设工程项目正在实施或即将实施,迫切需要应用科学、有效、先进的项目管理技术来实现各自的目标。本文在介绍建设工程项目动态管理协调技术的基础之上,构建了一般化的建设工程项目动态管理协调机制。从而为介绍和推广先进的项目管理技术在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运用提供良好的理论知识,为保证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大大地节约投资、缩短工期提供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吴涛.工程项目管理研究与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陈宗光,何伟荣.建筑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管理[M].建筑管理现代化,2002.
[4]梁世连.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系统;项目目标
随着全球工程建设市场竞争的加剧,工程建设中单个企业的资源己经远远不足以保证完成日益复杂化的项目需求。如何有效的调动项目参与各方的力量,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全过程,进行集成化的管理,提高项目执行的效率,利用现有的资源向业主提供价值最大化的项目产品是当今的工程项目管理的新课题。
一、传统工程项目管理及现代项目管理模式比较
工程建设项目是国家或组织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和扩大再生产的载体,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由于建设项目的参与单位较多、建设周期长、投资数额大,因而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传统项目管理模式人为地将项目管理割裂为几个相互独立的阶段,它们之间虽有密切的关系,但都是独立的管理过程,导致决策缓慢、信息沟通不畅、信息传递失真、工程数据无法实现一体化管理等许多难以克服的弊端,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等,严重影响了项目的实施效率和效果。
传统阶段式的项目管理模式根本问题在于,参与项目各阶段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不能事先共同对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系统的规划,影响了项目的最终目标的实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不断探索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工程管理逐步由传统管理模式发展为现代管理模式。
现代项目管理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管理学科的新领域,它与传统的项目管理具有很大的不同,在当今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之中人们创造社会财富和福利的途径与方式已经由过去重复进行的生产活动为主,逐步转向了以项目开发和项目实施活动为主的模式。新型的项目管理模式要求项目组织者对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科学管理和优化资源配置,向业主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价值最大化的项目产品。
二、建设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概念
近年来,网络技术的兴起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随着全球市场的逐步形成,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的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工程项目建设水平的要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工程项目由单一功能向复杂功能转变,业主由原先单纯追求低成本向追求高价值转变,使工程建设行业面临新的挑战,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为了适应工程项目建设各参与方的需要,实现工程项目建设的增值,集成化已成为现代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趋势。所谓集成化管理,是指运用集成思想,通过保证管理对象和管理系统完整的内部联系,提高系统的整体协调程度,最终实现提高管理效益的目的。建设工程项目的集成管理,不仅注重建设工程项目质量、进度和费用三大目标的系统性,更加强调建设工程项目的全寿命期管理、全要素管理及全方位管理。
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期集成化管理是指从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的视角,运用集成化管理的思想和理念,将传统管理模式下相对分离的项目策划决策阶段、项目建设实施阶段和项目运营维护阶段在管理目标、管理组织、管理手段等方面进行有机集成,建立项目策划决策、建设实施、运营维护的集成化管理系统,实现建设工程项目整体功能的优化和整体价值的提升以及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期目标。
建设工程项目全要素管理是指对工程项目的所有要素进行有效地集成。项目具有工期、质量、成本、范围、人力资源、风险、沟通等多个相互影响和制约的管理目标。通过工程项目全要素集成化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这些目标和要素进行了通盘的规划和考虑,以达到对项目的全局优化。
建设工程项目全方位管理指对工程项目的所有参与方进行有效地集成。现有的项目管理系统各参与者包括业主、咨询专家、设计师、监理工程师、承包商、分包商、设备供货商、原材料供应商、政府部门等,他们之间是由独立的合同构成的交易关系。项目参与方之间缺乏相互交流和了解,影响各方的合作,容易造成各方追求局部优化的现象。但是随着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原有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内部可发掘的潜力越来越少,发掘原有管理体系外部的潜力,建立各合作方之间的动态联盟,成为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三、工程项目实施集成化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国内外对工程项目管理,大多数还停留在对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某个具体阶段或某项作业的管理。显然,这种孤立的、分散化的项目管理和决策方法已经适应不了当今新型项目建设的要求。
现代工程项目已经具有了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动态性特点。这种动态性的特点所要求的管理方式与静态工作所要求的当然有很大的不同,各参与方之间的关系也必然有很大改变。工程项目的参与方越来越多,迫切需要业主与各方及各方之间建立起真正的良好合作关系,对工程项目的实施的全过程进行集成化的管理,提高项目执行的效率,利用现有的资源向业主提供价值最大化的项目产品。
全过程工程项目集成和全要素工程项目集成属于全新的项目管理理念,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项目管理组织结构作为依托,最根本的做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上,集中在各种活动的相互关系和影响上,从全局对项目执行的过程进行合理的计划和控制,进行集成化管理,从根本上减少和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
四、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基本模型
工程项目集成管理是一种由全生命周期集成、要素集成和外部集成三个部分构成的一个完整的集成管理体系。三种集成的含义分别如下:
1、全生命周期
集成全生命周期集成即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的各阶段的集成,是指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将项目实施的整个周期,从决策、设计、计划、施工、运营到最后的后评价,各阶段各环节之间通过充分的信息交流集成为一个整体,使得信息在项目的各阶段间能准确、充分的传递,各阶段的参与方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合作。
2、管理要素集成
工程项目项目同时具有工期、质量、成本、范围、人力资源、风险、沟通等多个相互影响和制约的管理目标。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这些目标和要素进行了通盘的规划和考虑,以达到对项目的全局优化。
3、基于工程项目协同商务的工程项目管理的外部集成现有的项目管理系统各参与者包括业主、咨询专家、设计师、监理工程师、承包商、分包商、设备供货商、原材料供应商等,他们之间是由独立的合同构成的交易关系。项目参与方之间的缺乏相互交流和了解,影响各方的合作,容易造成各方追求局部优化的现象。特别是原先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对工程项目中供应商、分包商等的地位和作用缺乏必要的论述,成为了一个被忽视的盲点。但是随着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原有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内部可发掘的潜力越来越少,发掘原有管理体系外部的潜力成为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五、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实施
建设工程项目集成管理体系不是一个孤立的管理体系,它的实施需要各方而的条件配合,具体来说,它需要合作理念作为指导思想,信息平台作为实施的物理条件,合适的项目组织作为实施的组织基础。具体如下:
1、合作的理念是实施项目集成化管理的基础
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作为一种新的项目管理模式,其推广和实施是以合作的理念为基础的。合作理念意味着:
(1)参与合作的各方面不将其它企业单纯的视作传统的竞争对手,而是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合作伙伴。
(2)参与合作的各方将各自的工作重点放在如何保证和扩大共同利益而不是如何从合作对象中“占便宜”。
(3)合作是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合作参与方的彼此信任和对商誉的重视是合作的基础。
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实施将使工程建设业企业之间建立起一种真正的伙伴关系,改变他们现有的从自己利益出发的行为方式,从而消除上述的现象。
2、信息平台是支持项目集成化管理实施的物理条件
在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中,信息系统是项目管理者进行项目集成化管理的工具。复杂、不确定和变化快是现在工程项目的基本特点,在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方式中,项目管理者需要大量的实时信息和反馈进行科学、系统的动态决策。没有一个完善、快速的信息系统,这种决策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实施需要一个有效的信息系统作后盾,保证其计划和决策的及时性以及协调和控制的有效性。
目前的项目管理实践还停留在各参与方自行工作的基础上,各方都在自己合同范围内工作,与其他参与方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工程项目集成化管理的信息系统将为各专业参与方提供信息交流的,保证项目的各参与方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
3、项目集成的组织基础
项目组织是个多种知识和技术构成的团体,各成员代表了各自特有的知识和技能,在项目组织内,他们之间有很强的依赖性,各方进行的工作往往需要其他参与方提供必要的信息。联合协调小组应该成为各成员交流信息需求的场所。在项目的联合协调小组中,各参与方的负责人可以直接与相关的参与方进行公开的交流和协商,共同讨论项目相关部分的执行方案。
关键词:建设工程 造价控制 原理
1. 全过程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含义
全过程造价管理理论 (Whole Process Cost Management Theory),由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在20世纪80年代末首先提出来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实质就是对拟建项目从项目策划开始,直至项目的正式投产运营为止的整个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内的造价管理与控制。而全过程造价动态控制指从项目决策到立项、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招投标、工程实施、竣工结算的整个过程,进行层层把关、逐步控制的过程。他要求对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动态监督和控制。
2. 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动态控制基本原理
动态控制的运用范围广泛,为保证目标值的实现,各行业均可对其不同专业进行动态控制。建筑行业的动态控制主要可分为质量动态控制、工期动态控制、造价动态控制。根据作者的工作经历及论文的研究内容,本论文中所指的动态控制均为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的动态控制。它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是采用动态控制的手段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的一种管理方式。过程中,要求各方施管人员全程介入,运用专业技术知识、按造价管理的不同阶段进行动态管理。它将建设工程项目投资控制视为一项系统工程,注重把握各项服务内容之间的内在规律,控制从建设工程项目意向确定至竣工验收止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践证明,对于一个完整而规范的建设工程项目而言,每一个阶段都紧密相连,每个阶段的造价动态控制管理对建设工程项目能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动态控制系统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的责权利进行了详细而有效的划分,做到有章可循,层层到位。促使各方在认真履行各自合同义务的同时,能建立起一种即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伙伴型关系,从而达到成本、工期、质量的最优结合。强调的是把握建设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的关键环节,着眼于主动和事前控制。在全过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具体程序中,首先要对各种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可用图表的方式描述项目的活动层次及过程,在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控制时也要针对这些项目活动来进行,促使各项资源充分利用,这样能使决策具体而有针对性,有利于企业改进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提高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
3. 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阶段划分
全过程造价管理最显著特点是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全过程的,即拟建项目从策划、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开始,到工程实际造价的计价和经济后评价为止的整个建设期间的工程造价控制。全过程造价管理包括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工程招投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等五个阶段,如图所示。
① 投资决策阶段
在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项目投资以及项目建成以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工程造价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主要内容为编制拟建项目的投资估算。这个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不可控因素包括:项目建设地区的确定、项目的合理规模、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工艺及设备的选择等。
② 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是影响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最重要阶段,因为拟建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标准水平等均是在这个阶段完全确定的,对工程造价的确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有关资料统:在初步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75%-95%;在技术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35%-75%[1];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5%-35%。因此,在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必须根据业主的设计任务委托书的要求和设计合同的规定,努力将概算控制在委托设计的投资内。
③ 工程招投标阶段
工程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施工图算出的工作量或业主提供的工程量按相应定额进行组价,材料价按市场询价,最后计算得出拟建项目的工程总造价。并以此工程造价作为投标单位的最低投标价格,参与建设工程项目的招标工作。
④ 项目实施阶段
建设工程项目实施阶段是把设计图纸和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是实现建设项目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主要阶段。此阶段是拟建项目全过程中资金投放量最大的阶段,同时也是资金转化为建筑产品的最关键阶段。一般情况下,工程造价在施工承包合同中已经确定。造价的目标也得到明确。工程造价人员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在保证工程项目必要功能前提下,努力控制拟建项目的工程造价,并做好工程项目的设计变更和索赔工作。
⑤ 竣工验收阶段
在竣工验收阶段,建设工程项目的实体建设任务基本上已经完成。工程造价的主要工作应该是在前几个阶段工程造价基础上,全面汇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实际花费的全部费用,编制项目的竣工决算,并如并及时报送建设单位。同时做好各项索赔工作。
质量及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意义
质量的意义。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项目质量是通过项目质量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和根据项目质量计划所开展的质量保障与控制活动达到的。
质量管理。是指确立质量方针及实施质量方针的全部职能及工作内容,并对其工作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的一系列工作。项目质量管理是从对项目质量的计划安排开始,通过对于项目质量计划的实施和开展项目质量保障与控制活动而得以实现。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意义。工程质量除了具有普遍意义上的质量含义以外,还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在工程质量中,所说的满足明确或者隐含的需要,不仅是针对客户的,还要考虑到社会的需要和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尤其石化行业的工程质量,更是要体现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
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本文从基本理论着手,对全面质量管理和传统质量管理进行了分析,对建设工程的全面质量管理进行研究。
从传统质量管理到全面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的发展
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菲根堡姆。该理论主要强调:①质量职能的执行是全体人员的责任②全面质量管理不排除检验质量管理和统计质量管理;③要建立有效、确保质量提高的质量体系。
传统质量管理的缺陷。质量检验制度为“事后检验”制度,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另外,产品质量单纯依靠统计质量管理是不能解决的。
全面质量管理的优势。质量管理发展到全面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工作的又一个大的进步。全面质量管理相对更加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对质量管理整体性、综合性的客观要求,从过去限于局部性的管理进一步走向全面性、系统性的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TQC)的思想:全方位质量管理;全过程质量管理;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三全一多样”:全员、全过程、全组织、管理方法多样。依靠统计质量管理是不能解决的。
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置(Action)”的循环原理包含在施工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范围和不同的主体间。
质量控制。事前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事后质量控制。
建设工程项目全面质量管理与控制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
工程项目是一项拟建的建筑产品,工程质量的特性包括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功能性和环境的适宜性等。石化行业来说,石化工程、石油天然气工程的主体工程、附属工程及配套工程中的房屋建筑、港口码头和基础设施,对于工程项目这样一种大而复杂的产品而言,其质量的含义应更为广泛,通常应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待其功能和使用价值所构成的项目质量特性。制定建筑业的各类工程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是确保工程质量和衡量经济效益的基础。
质量管理体系
健全組织机构,加强质量管理保证体系。专业管理部门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后起至竣工验收止,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负责项目的组织、管理、检查和监督。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项目部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上述保证体系实现对工程质量的管理,达到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
加强工程质量监理制。监理单位以规范、规程为依据,根据建设工程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理方案,对建设工程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与控制。每一单项工程均根据监理规划责任到具体监理人员,深入现场、严格把关、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专业管理部门对监理工作进行监察,对建设工程合同中有关质量管理的约定进行监察。
专业管理部门应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情况确定工程质量管理程序,对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各项活动进行风险分析、风险计划和资源配置,确保工程质量风险管理满足要求。狠抓质量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并及时总结经验,启发人的潜能和自我约束力,不断地激发施工人员的积极性,自觉把好质量关,使工程质量不断跃上新台阶。
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项目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即4M1E,指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它们形成一个系统,要进行全面的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就必须了解这些影响因素。
人的因素。一为直接承担建设工程项目质量职能的决策者个人或团队的质量意识及质量活动能力.二为承担建设工程项目策划、决策或实施的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咨询服务机构、工程承包企业等工程质量责任主体。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对从事建设工程活动的人的素质和能力进行必要的控制。从根本上说也是为了防止因人的资质或资格失控而导致质量能力的失控。
材料质量因素。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不当,均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或造成质量事故。
方法控制。方法是实现工程建设的重要手段。对于具体的建设工程项目,主要是通过技术工作的组织与管理,优化技术方案,发挥技术因素对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保证作用。
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建筑设备应从设备选择采购、设备运输、设备检查、设备安装和设备调试方面考虑。施工机械设备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物质基础。
环境因素。对环境条件的认识和把握,是保证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工作环节。影响项目质量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等,所以施工质量控制首先必须从影响项目质量形成的五大要素着手。
在实施工程质量管理中,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都为工程质量责任主体,要全过程参与项目质量的管理与控制。
建设过程项目质量的形成过程。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有着不同的影响。
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在此过程中,需要确定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并与投资目标相协调。因此,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直接影响项目的决策质量和设计质量。
项目决策阶段。主要工作包括建设项目规划、可行性研究、建设方案论证和投资决策。这一过程的质量职能在于识别工程建设需求,并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建设项目的性质、建设规模、使用功能等进行研究、分析、论证,确定整个建设项目的质量总目标以及建设项目内各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
工程勘察、设计阶段。工程设计质量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是工程施工的依据,而勘察更是设计的重要依据。勘察设计质量的优劣决定了工程建设的成败,直接影响了建设工程的安全性、适用性和经济性。
工程施工阶段。工程施工是将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地点变成实物的生产活动,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可靠、设计需求能否实现,工程施工是形成实体质量的决定性环节。
工程竣工验收阶段。对质量的影响是保证最终工程项目的质量。
全项目、全过程的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勘察、设计过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选择及勘察、设计工作协调、审批;对勘察、设计过程质量管理与控制;对勘察单位所形成的工程资料的编制、标识、收集等作出规定;对工程设计过程工作进行评价,完善工程设计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结合工程设计过程对后续质量管理工作进行细节扩充,调整、完善质量管理计划;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相关管理办法,邀请专家或申请主管部门对施工图进行审查。
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过程,包括施工准备质量管理与控制、施工过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施工验收质量管理与控制。施工方作为质量自控主体必须全过程、全方位加以管理与控制。
质量管理。施工单位的选择及管理;督查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控制点的细化、落实情况,对工程施工过程所形成的项目管理资料及归档工作作出规定在领取开工报告(施工许可证)之前,依法向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办理建设项目工程质量监督申报手续;开工报告(施工许可)的编制与审批;提供满足工程施工要求的施工现场,提供有关工程施工原始资料,核查承包商及其人员,督查施工图会审,组织设计交底,审核有关方案,组织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召集监督工作交底会,审查开工申请;工程实施时,管理与控制影响工程质量因素,管理与控制特殊和关键过程,管理与控制现场材料设备,督查工程质量内部验收,组织中间交接,督查成品保护,管理与控制工程变更,实施工程质量处置;组织实施建设工程试运行、专项验收及竣工验收;组织实施竣工决算、竣工审价及审计;档案验收;项目后评估。
过程控制。三阶段控制分为施工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它构成了质量控制的系统过程,从实际出发,对建设工程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A、事前控制:在项目施工准备阶段,对工程投入的资源和条件进行质量管理与控制。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择优选择承包商,对工程施工进行招标发包,对承包商的资质、项目经理、人员的资格进行审核,坚持工种按规定持证上岗。工程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应做好项目管理实施规划,认真组织制定和审批项目方案和质量计划,合理组织项目团队,严格考核,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
B、事中控制: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对各环节质量进行管理与控制。以預防为主,把事后检查转化为事前把关,项目经理通过全面协调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加强预控。另外,将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重点工序、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设置质量控制点,进行质量跟踪管理。对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自检和中间验收,建立施工质量管理跟踪档案。
C、事后控制:在项目施工结束后,对工程产出品的质量检验与控制,是检验工程建设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A、质量责任制。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的终身责任人,必须做好项目管理计划,明确管理目标,进行质量目标分解、交底,认真审批质量计划。
B、质量岗位责任。各岗位人员通力协作,各司其职。
C、质量交底制度。明确质量目标、验收标准、作业技术要领、施工依据、工序关系、控制的重点与难点。它包括项目经理对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对各作业班组交底。
D、“三检”制度。坚持工序自检、互检和专检,有利于施工流程的顺利进行,消除质量隐患,避免不必要的返工,节约质量成本。
监理工作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监理单位的选择及管理;及时向工程监理单位提交基础资料;审核监理规划、总监理工程师及其监理机构主要成员名单;督查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控制点和关键点的细化、落实情况。
质量检测单位的质量管理与控制。质量检测单位的选择与管理;检测成果获得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认可。
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学科,质量管理发展的过程是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相适应的。从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角度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系统是否健全、实施任务的组织方式是否科学合理,无疑对质量目标控制产生重要的影响。
建议。监理工作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建说建设工程监理作为监督管理工程质量的第三方角色,对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工程质量形成的管理工作起着重要作用。监理任务是控制工程项目的投资、进度和质量目标,而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是监理工作的核心,大部分情况下业主更注重赋予监理单位在施工现场进行工程质量控制工作。因此,要加强工程监理以保证工程质量和效益,更好发挥其监督管理作用。
原材料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建议:关键原材料建立溯源体系。
国内高校建设工程项目具有规模较大且程度复杂、项目内部控制较弱且审计受干涉程度较大等特点。针对这些业务特点,做好审前准备工作,是开展建设工程项目审计的基础。首先,应对建设工程项目决策阶段和准备阶段的重要文件、材料等进行全面了解,做到对所要审计的建设工程项目心中有数。这些重要文件包括立项批准的相关文件、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基本要求、建设工程项目设计的基本内容、建设工程项目的概算、建设工程项目资金的构成、政策因素对工程项目造价的影响等;其次,审计组应主动联系有关部门,听取有关部门的情况介绍,参与一系列的招投标工作,进驻施工现场,以便对今后建设工程的投资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等内部管理进行了解;再次,应对具体的行业规范、部门规章进行了解,如预算编制及编制定额的特别要求。最后,审计组应定期到财政、计划、建委等部门和建设单位了解项目情况,并督促各项目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上报、补充建设项目动态情况。审前准备工作做得扎实,才能编制好审计实施方案,才能为实施建设工程项目审计提供前提条件。
2 制定审计工作方案,确定审计的工作重点
审计组应根据前期掌握的建设工程项目的情况,对建设工程项目的有关管理制度、质量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等进行分析评价,有针对性地制定审计工作方案。同时,审计组应根据每个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管理方式着重确定审计工作的重点。一份完善、具体的审计工作方案,将有效地指导建设工程项目审计的有序开展。
3 选择适当的审计方法
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大小、复杂程度和施工企业情况以及预决算编制的质量等方面,选择不同的审计方法,将能大大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介绍几种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常用的审计方法:
(1)全面审计法。是按建设工程项目定额顺序或施工顺序,对各个分项工程细目从头到尾逐项审计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全面、细致、审查质量高、效果好,缺点是工作量大,时间较长,这种方法适合于一些工程量较少、工艺比较简单的工程。
(2)标准化检查法。是对利用标准图纸或通过图纸施工的工程,先集中力量编制标准预结算,以此为标准审查预结算的一种方法。按标准设计图纸或通用图纸施工的工程,一般上部结构和做法相同,只是由于现场施工条件或地质情况不同,而在基础部分做局部改变。对这样的工程,预结算就不需要逐一详细审查,事前可以集中力量编制或全面审查这种标准图纸的预结算,作为标准预结算。凡是用这种标准图纸的工程,其工程量都以标准预结算为准,对照审查,局部修改的部分单独审查即可。这种发放的优点是时间短,效果好,好定案;其缺点是使用范围小,只能对按标准图纸的工程执行。
(3)分组计算审查法。是把预结算中有关项目划分若干组,利用同组中一个数据审查分项工程量的一种方法。此方法特点是审查速度快、工作量小。
(4)对比审计法。是用已建成的工程预结算或虽未建成但已审查修正的工程预结算对比审查拟建的同类工程预结算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要求对比的两个工程条件相同,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新建工程和拟建工程采用同一个施工图,但是基础部分和现场施工条件不同,则相同部分可采用对比审查法。
②两个工程的设计相同,但是施工面积不同,两个工程的面积之比与两个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量之比基本是一致的。可按分项工程量的比例,审查新建工程各分部分项的工程量。
③两个工程面积相同,但设计图纸不完全相同,则对相同的部分,可进行工程量的对照审查,对不能对比的分部分项工程可按图纸计算。
(5)重点审查法。是抓住建设工程项目预结算中的重点进行审核的方法。对建设工程造价金额大的项目进行重点详审,一般是根据建筑物的结构,重点审查相应结构内容。如砖混结构,重点审查砖砌体部分和钢筋混凝土部分,特别是对图形算量的部分应采取手工复核。重点审查法的优点是重点突出,复查时间短,效果好;缺点是可能遗漏某些重要审计事项,增加审计风险。
(6)分析性复核法。是在核算具体的工程量中根据其他相关数据或材料,利用彼此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运用推理或者演绎的方式进行计算,此方法可广泛运用。如个别隐蔽工程事先完工后,由于不清楚具体的现场情况,无法给予直接确认,但可以通过其他数据等进行了解,进行推算。例如在核算一填土工程时,由于事前没有做好填土的数量记录,无法给予确认。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对车辆运送的数量、施工天数、每车运量等进行推算,推算出比较接近客观的数据,并给予确认。
在国内高校的建设工程项目的审计中,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采用多种审计方法或者几种审计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审计,才能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实施。
4 实施审计
实施审计即收集审计证据、分析评估审计证据并得出审计结论、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初步形成审计建议。三个步骤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比如在分析证据时发现证据不够充分,就需要再回去补充收集证据,或者在考虑形成审计建议时发现证据不足或分析不当,也需要再回头重做。注重施工现场一手材料的收集和整理,确保所审材料的真实可靠,降低审计风险。这就要求审计组工作人员要了解工程的进展情况,这样就能在施工现场对照图纸,了解设计变更和结算文件,并实施测量、查看,进行比较核对,看图纸与实物是否一致,有无偷工减料、私自减少工序等情况。应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审查:
(1)变更工程,主要看变更设计原因是否合理,处理方法是否得当,变更处理依据是否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变更的现场签证是否规范、完整等。
(2)隐蔽工程量是否属实,有一些虽然是签字很齐全,但也许是假的,但要找出是否是假的,确实又很难,只能从签认时间、签认地点、施工时的情况等进行逻辑分析外。因此,针对此部分的确认,最好有审计人员现场予以签认。
(3)工程量审核,主要看工程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对应及计算工程量是否合理,套定额是否正确、套人、材、机是否合法,所谓合法就是按合同有关条款执行。
素多, 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 均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本文介绍了矿山建设的基本思路,提出了矿山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要点。
【关键词】矿山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要点
【 abstract 】 min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is broad, the process is extremely complex, and the effect on the quality of the cause
Element, such as design, materials, machinery, topography and geology, hydrolog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peration methods, technical measures and management system, and so on, all direct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idea of the mining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min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points.
【 key words 】 min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points
中图分类号:O7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对于一个矿山建设的施工企业来说, 施工过程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由于矿山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 过程极其复杂, 而且影响质量的因素多, 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 均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工程项目位置固定, 体积大, 不同项目地点不同,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质量问题, 为此应积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确保施工质量。
一、矿山建设的基本思路
矿山企业有别于其他企业, 有其固有的特殊性。例如, 它是资源开发企业, 因此, 它的选址只能依自然资源的位置而定, 且多为偏远山区或经济、地理条件不好或很差的地方; 矿产资源取自于地下或海洋深处, 因此, 它必须通过大量表土剥离或坑道进入,深水下潜等繁重作业, 是属于劳动条件很差的作业性质; 矿业开发必须破坏自然环境的原有平衡才能获取自然资源, 所以环境的影响与恢复是矿业开发不容忽视的课题; 自然资源不可再生, 一个矿区的矿量是有限的, 所以矿山企业有明确的存在寿命, 因而应当考虑它的开始, 也必须考虑它的结束等等。
矿业开发不但应针对其产业特性, 还应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变化。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 科技发展, 经济全球化, 中国的市场经济日趋深化与成熟等, 未来的矿山建设理当有别于过去。
首先, 应利用先进的工艺技术, 高效合理地建设矿山, 即不应把矿业开发归为“劳动密集”产业。因矿业劳动艰苦, 更需要珍惜人力劳动而代之以高效的技术装备与工艺手段。不能因为中国人多, 劳动力廉价, 就大量多用甚至滥用低价劳动。倘若如此,则会后患无穷, 诸如安全问题, 劳动保护与管理, 养老, 伤残问题等等必然接踵而来。
同时, 矿业开发必须树立体制新、机制活、包袱轻、分配高的新型企业形象, 造就高效( 效率与效益高) 企业新观念。体制上, 应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能自主走向国内外市场、有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的新型企业管理模式; 内在机制上, 应按市场化要求, 废除过去那种“以矿为家”, 对员工“包干到底”、终身负责的做法, 要把社会职能与历史包袱化解在建设之初, 剔除在企业之外; 而从事矿业的员工, 应有不低于甚至高于其他行业的分配收益, 以吸引社会人才与优秀劳动者从事矿业开发( 发达国家井下矿工的收入一般为城市同类人员的3倍) 。
其次, 从事矿业开发的投资者, 既要有商业眼光, 也必须有坚定的环保观念, 既要从国内外市场着眼, 也要从对社会负责着眼, 要兼顾企业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不要偏废。
二、矿山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要点
1、严格控制矿业建设工程项目的进度
大型矿山建设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行, 因此重点矿山建设项目必须通过严格的审批和周密的设计, 且在进入建设程序后, 除非遭遇不可抗因素的严重干扰, 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工程项目建设进度计划进行。
(1)矿山工程项目计划性
矿山建设项目一般具有体积庞大、结构复杂、建设周期长、涉及单位多等特点, 来自各个方面的突发事件均有可能影响工程进度, 因此承建单位必须对整个项目建设进程进行相应的实时调节, 以保证建设工程项目最终保质按时完成。此外矿山建设工程项目是多是向地下发展的, 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未知因素较其它项目多, 因此除在进行矿山建设工程项目设计时应予以充分考虑外, 还必须在现场管理中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和纠正。采用关键路径法对项目建设进度进行控制, 项目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各平行环节的设备、人力等资源投入来调整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关键路径, 可保证各阶段和最终工期的按时完成, 见图1。
图1中关键路径为A-D-G- I-K-L, 需用时间23个月, 次关键路径为A-D-G- J-L, 需用时间22个月。因此建设过程中应首先保证A、D、G、I、K、L几个工程阶段的按时顺利完成, 其次是当G-J和J-L阶段发生计划外事件影响工期时, 应通过资源投入调整使该阶段的工期延误小于1个月, 以免影响总工期。
(2)配套工程的建设进度
我国近年的各大金属矿山建设都配套有洗选企业和冶炼企业的建设, 大型煤炭生产基地配套建设大型坑口火力电厂, 矿山的建设进度直接决定了下游企业建成后的投产情况和经济效益。而从投资和产值上考虑, 下游企业要远高于矿山建设项目, 因此加强矿山建设项目的进度控制其社会利益远大于直接经济利益。
2、项目质量和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