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5 16:31:54
导语:在企业对外投资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对外投资;动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F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8-0049-01
1 理论层面及经济层面
(1)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根据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一国的经济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仅有少量外来投资,无对外投资阶段;外资投入增加,依然没有对外投资阶段;对外投资增加,但仍少于外来投资阶段;净对外直接投资增加阶段。该理论将一国吸引外资、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与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结合,分析一国的投资水平同人均GDP的关系。由于我国现处于该理论中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交叉阶段,我国的对外投资应有所发展并呈现上升趋势。
(2)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是推动我国对外开放政策、适应当代全球化经济发展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的必然要求。我国在接受外国投资,接受外国企业对中国经济资源整合的同时,也应该积极“走出去”,分享“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对国际经济资源进行整合。同时,随着我国加入WTO时间的推移,我国的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深,国内市场面临严重的挤压和竞争。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我国企业积极利用WTO提供的各种优惠待遇条款及争端解决机制,将我们的视野扩大到世界层面,积极对国外的竞争给予回应,向世界市场进军。
2 产业层面及政策层面
(1)对外投资可以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根据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的“边际产业转移理论”,发展中国家进行对外投资时,应该首先考虑本国已经陷入或者即将陷入“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而这些产业又应该同时是资本流入国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在投资国的资本、技术等优势的带动下,将资本、技术含量较低的产业转移到东道国。目前我国有些“夕阳”产业,诸如轻工、机电、纺织、家用电器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已经实现了标准化和成熟化,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我国部分企业利用这种比较优势,对非洲、拉美、中东地区进行投资,成功地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国外市场,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另外,对于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避开由于大量在本国生产、制造并向国外出口该产品而可能导致的“比较优势陷阱”。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多为技术含量较低的廉价劳动力,而我国的优势产业主要是一些技术含量低、低成本的产业,如纺织业,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及劳动密集型产品。通过这些产品的大量出口,虽然可以获取利润,但是造成了中国的贸易结构不稳定。如果仅仅为了扩大出口推动GDP的增长而盲目地发展这些比较优势产业,就会使我国陷入“比较优势陷阱”,造成产业结构的落后,不能真正实现工业化。
(2)各国都为吸引外资制定了优惠的政策,我国也为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政策上的优惠和支持。2000年,同志正式将“走出去”概括为一项开放战略,鼓励中国企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出去办厂。如今,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及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的支持,为中国实施海外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3 企业层面及市场层面
通过1993年山东省“中国海外企业研究课题组”对山东9家设有海外经营机构的企业的问卷调查的分析,从企业层面上讲,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具体动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稳定和扩大当地市场份额;开辟第三国市场;跨过中间商寻求直接客户;在当地建立销售网点;在当地从事售后服务;获取第一手市场信息;在当地融资便利国际支付;学习掌握当地生产技术和市场技能;利用当地政府优惠政策;为对外交往开设窗口建设基地;以较低的价格取得原材料;赚取利润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1)对外直接投资,开辟国外新市场。这一点,对于几乎所有实施“走出去”的企业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是各类型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动因之一。国际市场对于中国意义重大,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有75%以上的企业及工业产品存在着生产能力过剩、内需不足、国内市场饱和的问题,尤其是在我国的家电行业及汽车行业中,表现十分明显。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部分生产能力转移至别国,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弥补国内市场的不足。
(2)克服贸易壁垒和贸易障碍。随着中国出口的增长,各国纷纷采取各种苛刻的技术、环境、卫生标准及国内采购等非关税壁垒,或者通过反倾销诉讼等方法来达到打击中国出口、保护本国市场的目的。而我国通过对这些国家进行直接投资,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东道国对于外资的各项优惠政策,还可以起到避开贸易壁垒、扩大海外市场的作用。
(3)获取第一手市场信息。企业通过在国外投资建立分公司、营销机构,或者直接投资建厂,可以方便、快捷地了解到当地市场行情的变化,获取第一手市场信息,从而方便企业在第一时间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对产品进行更新和改善,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4 获取经营要素及战略资源角度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采取“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该战略的采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出口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社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加剧了我国资源、环境方面的压力。我国人口众多,资源匮乏,出口的大幅度增长使得我国能源消耗的速度急剧加快,资源、环境同经济发展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资源的短缺成为影响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一个巨大的障碍。据统计,20年后,中国的石油、天然气将出现上亿吨的供给缺口。
因此,利用对外投资的方式有效寻求、利用国外战略资源,是解决我国资源与经济之间的矛盾的有效途径。出于获取国外战略资源的动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化企业都参与了海外并购,以获取更多的海外资源以供应国内经济的发展。首钢、宝钢等大型国有企业也于同样原因在秘鲁、澳大利亚进行铁矿生产企业的收购。这种“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可以获取重要的国外战略资源,对经济、社会、环境的矛盾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2)有效利用国外的经营环境、资本、人力资源及市场渠道。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愿意为外来资本在本国提供较好的经济、政治、法律及文化环境,来吸引外资的进入。除了减免税等政策外,某些国家往往还有一些极具优势的产业集群区,如美国的硅谷,这些特定的经营资源和环境吸引了我国部分有竞争力的企业的目光。海尔等国内企业在国外的分支机构聘用当地人才,利用当地市场渠道促进了本企业的发展。联想集团对IBM个人电脑业务进行并购,其优势是可以充分利用其已深入人心的品牌优势及已有的销售渠道。
除以上动因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促使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国门,迈向国际市场。例如通过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来提升企业的声誉和形象等。不管动因如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不可逆转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谢丹.中国企业走出去动因再析[J].北方经贸,2006.
[2]于晓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探究[J].理论探索,2006.
一、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分析
我国自1993年开始对外国石油的依赖性逐渐提高,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我国石油资源对外国的依赖程度已经达到50%以上,也就是说,我国一半以上的石油资源需要依赖外国进口。截至2014年,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非常高2014年底,中国石油对外依赖度已在达到59.6%,中东进口石油占比51%,如果中东以色列、沙特、伊朗等国发生战争,波斯湾封锁将导致石油运输中断,中国仅能正常供应石油74.8天,即两个半月,这一点与美国等国家相比,差距巨大。
二、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分析
(一)政治风险
目前,世界政治格局并不稳定,很多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存在着爆发战争的可能,不同信仰和不同意识形态的种族势力之间频繁的爆发武装冲突,使得我国的石油企业面临着较大的海外投资风险。
(二)政策风险
石油企业的海外投资是事关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很多石油企业的海外投资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家的政策,但是,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关于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政策并不稳定。这也是我国石油企业面临的海外投资风险之一。
(三)自然风险
目前,世界很多国家地震灾害频繁,飓风和洪水也是影响这些国家石油开采和加工的重要原因,另外,传染病也对石油企业的员工构成威胁,这些都是我国石油企业所要面临的投资风险。
(四)经济风险
目前,世界经济危机的不良影响尚未完全消失,很多国家存在着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一些国家频繁地调整利率。[1]还有的国家存在着劳务制度不健全的问题,这些都是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经济风险。
(五)管理风险
不同国家的经济制度和文化习俗有很大的差异,我国的石油企业赴外国投资,必须按照该国家的经济制度和文化习俗建立自己的企业制度,但我国一些石油企业对外国的经济制度和文化习俗缺乏必要的了解,使得我国的企业面临着较大的管理方面的风险。
(六)海外竞争风险
石油是重要的经济发展能源,目前,世界上参与石油竞争的力量越来越大,很多发达国家对石油开采技术和专业人才采取垄断的竞争手段,使得我国的石油企业面临着较大的海外竞争压力。
三、国家政府方面的石油企业海外投资对策分析
(一)加强石油外交,化解地缘政治风险
我国政府要将石油外交作为重要的外交内容,将促进石油生产国与石油消费国的外交关系作为重要的工作,加强对石油合作国的经济合作,使两国在经济领域拥有更大的共同利益,避免政治冲突的产生。
(二)制定完善的国际石油合作法律
我国立法机构要借鉴外国的石油法律体系完善我国的石油法律体系,使我国的石油法律体系更好地与国际社会对接,我国政府也要与石油合作国的政府取得联系,进行投资合作保护。
(三)改革现有的外汇管理制度和有关海外投资的税收政策
我国政府要尽可能放宽关于石油企业海外投资活动的外汇管理,使我国的石油企业能够拥有很多的外汇。[2]我国政府还要与石油合作国的政府保持密切沟通,避免多重征税。
(四)制定优惠的金融政策,建立海外投资保障制度
我国政府要领导建设石油企业的海外风险基金,当石油企业遇到投资风险时,可以利用这一基金进行补救,等到石油企业渡过难关再用盈利资金偿还风险投资资金,以达到维护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稳步进行的目的。
(五)建立石油公司海外业务的统一协调机制
我国政府要同石油合作国的政府取得联系,领导建立石油投资统一协调机制,避免不同国家的石油企业由于制度和文化的差异导致竞争不公平,及时化解不同国家石油企业的竞争矛盾,保证我国石油企业的海外投资利益。
四、石油企业方面的海外投资对策分析
(一)熟悉资源国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我国的石油企业要组建专门的法务部门对石油合作国的法律进行系统的学习,并对石油企业投资的全过程进行法务指导。[3]如果发现公司的合法利益受损,要尽快利用法律手段予以解决,切实保障石油企业的合法权益。
(二)建立决策研究机构,预测风险
石油企业之间要进行决策研究机构的建立,对投资风险进行科学的预测,将以往的投资经验作为依据。[4]对石油海外投资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测,保证石油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避免出现投资风险。
(三)选择前景良好的项目,降低风险
石油的勘探工作如果失败,石油企业的海外投资将面临较大的风险。因此,石油企业要选择石油储备较为充足的地区作为投资的优先选择地点,保证石油企业能够开采到石油资源。
(四)签订外部仲裁条款和风险保险,减少风险
石油企业要加强对风险保险的重视,充分认识到外部仲裁虽然可以避免一些经济纠纷,积极化解石油贸易国政府之间的矛盾,从而提高风险保险额度,以便在出现自然风险的时候不会承受较大的经济损失。
(五)加强国际合作,分散风险
我国石油企业必须认识到,石油是当前世界所有国家工业生产的必需品,从而加强石油贸易国之间的国际合作。要加强同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不能仅仅看到发展中国家石油开采技术落后的劣势,也要看到发展中国家石油企业对本国情况十分了解的优势,进而提高石油企业的中标率。
(六)组建自保公司,承保风险
石油企业的自保公司需要在母公司的领导下建立,所有子公司必须参与自保公司的建设,要积极学习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模仿西方石油企业的经验和模式对自保公司进行建设。
(七)加强人才培养与储备
要定期组织公司员工公民进行专业技能学习,尤其要提升员工对石油贸易国语言文化的了解程度,要聘请贸易国语言讲师开展专题演讲,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经验对石油企业的全体员工进行培训,切实提高石油企业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
五、结束语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6-0026-03
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举措。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政府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至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得到快速发展,中国企业逐渐成为全球直接投资领域的一支新生力量。
1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1984―200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出)流量年均增长13.9%。据商务部统计数据,2004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55.3亿美元,同比增长93%。中国境外企业共分布在全球149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国家(地区)的71%。200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达122.6亿美元,首次超过100亿美元,同比增长123%。截至2005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达572亿美元。
据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的《2006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0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211.6亿美元,位于全球国家(地区)排名的第13位。
2007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87.2亿美元,同比增长6.2%,其中以并购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61亿美元,占我国同期投资总额的32.6%。
2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问题
尽管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但对外直接投资仍处发展初期,同样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1对外投资企业缺乏对外总体发展战略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未制定对外直接投资总体发展战略。首先,我国有些企业从事对外投资不是生产经营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而是带有某种试探性、偶然性。这些企业对外投资是因为遇到了某个投资机会,或是为了获得海外投资所带来的税收的减免。其次,我国更多的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仍是扩大出口市场,增加出口创汇,而不是依据企业全球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计划而进行投资的。这样投资的结果往往是企业只注重短期效益,走一步说一步。这样企业海外发展的持续性和全体布局性就较差,也将导致企业在全球市场的长期竞争中缺乏后劲。
2.2 企业体制因素导致境外投资失败
在我国,数大型企业仍是国有或国有控股,国有企业在治理结构上的缺陷,使得国有企业在国外市场竞争中缺乏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另外,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技术标准以及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都与国际惯例有一定差距,也使自己在国外竞争中处于劣势。
2.3 虽然拥有不少的适用技术但缺乏核心技术
我国企业,在很多领域拥有不少“适用技术”,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技术优势不足。对于许多引进技术缺乏吸收消化,创新不够。即使是当前非常看好的家电行业,许多产品特别是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仍然依靠进口。
2.4 符合国际化要求的跨国管理人才缺乏
从整体上看,我国派往境外企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缺少从事跨国经营所必备的,既有专门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能,又通晓国际商务惯例,国际营销知识和外语水平的跨国经营的高级管理人才。我国企业缺乏一整套适应国际市场竞争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许多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还没有建立起现代人力资本观念,对人才资源管理的认识仍旧停留在人事制度管理的层次上,导致外派人员专业能力和积极性都不高,远远不能适应跨国经营对人才需求的竞争需要。
2.5 投资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在国际市场的抗风险能力偏低
不仅投资总量上我国与国外存在显著差距,从平均水平上来看,发达国家单一目的跨国投资的平均金额是以600万美元,发展中国家为450万美元,而我国境外企业中方投资100万美元以下的占90%,500万美元以上的只占23%。这种投资规模水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经营规模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我国的境外企业除了海尔、华为等少数企业外,大多数跨国经营企业投资规模过小,缺乏国际经营经验,因而在经营中常常因资金、技术的缺乏而失去竞争力和投资机会,势单力薄难以抵御风险。
2.6 市场信息掌握不充足,缺乏对投资项目的深入了解
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很多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其他国家的投资环境,市场供需情况,行业竞争程度以及政府政策等等方面。如果我们没有深入了解,考虑全面,那必将给企业的经营带来许多麻烦。例如,TCL收购法国的汤姆逊彩电业务后,在对公司的整顿时需要辞退1 000多名员工,但因此举违反了雇员方面的法律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得不将其在中国内地市场的电视机利润补贴到汤姆逊的业务中。
2.7企业品牌意识薄弱
我国“走出去”的企业很多只做“贴牌”生意,企业缺乏世界知名品牌。我国企业的品牌与大型跨国公司的品牌相比,其品牌价值的差异十分悬殊。如2004年我国品牌价值最高的海尔的品牌价值612.37 亿人民币,而排名世界品牌价值第一位的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是673.9 亿美元,是海尔品牌价值的9倍多。同时,我国企业品牌保护意识薄弱,很多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被国外的公司抢先注册,失去了受法律保护的合法权益。
另外,还存在监管体制不畅、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3应对策略
3.1引导企业科学地制定自己对外投资的长期发展战略
对外投资企业要科学地制定自己长期的发展战略,首先,必须充分掌握同行业的国际生产经营信息。在对本行业世界市场行情、各国生产经营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设计和开发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领域,对企业的对外投资进行准确定位。其次,要分析对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投资能在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上产生怎样的优化组合效果。分析时要具有全球化的观念,应注重总体的对外投资效益,而不能只看投资于某一个国家的经济效益。可能投资于某一个国家的经济效益并非理想,但却能为其他投资项目带来更新的技术和更科学的管理。因此,在规划中,要合理确定对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投资战略,不同国家采用不同的战略,大处着眼,总体布局,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对外投资工作有条不紊地长期发展下去。
3.2建立支持体系
重要的是体制支持。要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企业境外资产的内部治理机构。同时,结合《行政许可法》的实施,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率。审批要做到规范、透明,妥善解决目前在审批过程中国务院部门间的协调问题,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应对审批制度进行改革,逐步将审批制改为审批和备案制相结合,对以自有资金或商业银行贷款进行境外投资的企业,原则上实行备案制。
3.3 企业应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以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
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加强科学研究,实现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各国企业获得高额利润、争夺市场、提高竞争力的手段,而研究与开发的全球化则是企业追求技术创新和持续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制费用、难度和风险也相应增加;另一方面,产品标准化趋势则不断加强,新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即使是实力雄厚、规模庞大的跨国公司也难以单独承担技术创新所需要的巨额资金以及由此而来的巨大风险。因此,研究与开发的全球化推动了技术创新的过程。
3.4大力开发和培养符合国际化要求的跨国管理人才
发展国际化经营管理,不仅需要金融、法律、财务、技术、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更需要有战略思想和熟悉现代管理的经理人才。人才不足是我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扩大国际化经营规模、提高国际化管理水平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我国要大力开发和培养符合国际化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在目前国内比较缺乏熟悉国际规则和东道国的市场法律的人才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招聘优秀的国际人才来弥补靠自身培养的不足。同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可以通过公开招募人才、建立培训中心或者委托专业机构从事相关活动等方式,加强对人才的培养。
3.5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坚实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可以说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条件,而市场占有率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表现形式,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名牌、品牌已成为企业竞争力、增值力、后续力大小的体现。名牌一般要具有可靠的质量,极高的知名度,从而给企业带来可观的市场占有率。假如说企业品牌决定企业当前的利润和战略,那么名牌战略则决定企业长远生存发展战略和未来持续增长的能力。比如,海尔重视品牌的打造并真诚为客户创造价值;可口可乐、雀巢等许多跨国企业为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培育顾客的品牌忠诚度不惜重金,这也正是这些企业能够经久不衰的“秘密”;索尼公司曾宁愿放弃在美国十年的利润,也不愿将“SONY”品牌转让。因此,建立保证品牌发展战略的管理体制,如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同时提高品牌价值,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培育企业持久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促进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
3.6以市场为导向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和产品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应该借鉴国际经验,要以市场为导向选择合适的投资产业。我国企业经营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产品,如中式菜、中药、丝绸等,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并具有不可模仿、难于替代等特性。例如,青岛啤酒,不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非常喜欢,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这样的产品进行海外投资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国际厂家的青睐及信任,并能成功吸引更多资金的注入,能够增加企业在国际的竞争力。
除了上述几点之外,应当尽快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完善监管体系、完善服务体系,加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防范等等相关工作。
中国企业在整体上目前仍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初级阶段,因此,深入分析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提升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加快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艳丽.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J].时代经贸,2007,(9).
[关键词] 中小企业海外投资对策研究
一、我国中小企业海外投资的现状
1.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我国的中小企业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在我国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有资料表明,我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从业人员达1.74亿人以上。从贡献上看,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我国GDP的50.5%,中小企业提供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出口约占我国出口总值的60%,中小企业完成的税收占我国全部税收的43.2%。不仅如此,中小企业还提供了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为吸纳安置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将起着重要作用。
而且在国际上,我国已拥有一批颇具活力和竞争力的中小企业。据美国福布斯杂志2002年公布的“全球200家最佳小企业”的排名结果,我国有4家中小企业榜上有名。虽然数量不多,但我国中小企业毕竟在世界上崭露头角。
2.我国中小企业海外投资现状。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领域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实践。如按企业数计算,其中约90%海外投资项目是由国内中小企业投资的,而且境外投资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中方投资在100万美元以下的项目居多。中小企业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中东欧转轨国家投资项目居多,其中以工业生产加工项目为主,其次是服务行业,包括餐饮、旅游和咨询服务等。90年代以来,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发展中国家对我国产品需求的增加,我国中小企业在商业零售业的投资增加,贸易和商业零售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在海外的新兴投资热点。例如,以浙江民营企业为主的我国中小企业在巴西、南非和前地区投资建立的中国商品市场或中国城。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也为中小企业在国际生产体系中找得自己的位置提供了机遇;也将大大改善中小企业海外投资的环境,使中小企业获得公平竞争的环境。所有这些都将推动我国中小企业海外投资的发展。
二、我国中小企业海外投资的动机
由于中小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时既受到企业本身特有的优势(如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灵活,经营效率等)的影响,又受到企业所处的客观社会经济环境(自然资源禀赋,国内市场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劳动力成本,政府政策等)的制约,这两方面在内容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导致不同企业的对外投资动机以及同一企业的不同投资动机不同。
我国中小企业海外投资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种:
1.市场导向型动机。这种类型的投资主要以巩固,扩大和开辟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为目的进行海外投资,通常投资区域是基于本企业传统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市场,同时辐射周边的国家和地区。
2.降低成本导向型动机。出于这种动机所进行的投资主要是为了利用国外相对廉价的原材料和各种要素等,以降低企业的综合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益,保持或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3.技术与管理导向型动机。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来说,这种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并利用国外先进的技术生产工艺,新产品设计和先进的管理知识,等等。企业要提升自身实力,必须不断进行产品创新与技术研发,但某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不仅很难在国内市场获得,而且也不易于通过公开购买的方式得到,于是可以通过在外国设立合营企业或者兼并与收购当地企业的方式获取。
4.分散投资风险导向型动机。这种投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分散和减少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
5.优惠政策导向型动机。投资者进行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利用东道国政府的优惠政策,以及母国政府的鼓励性政策。
6.发挥优势导向型动机。正如海外直接投资理论所提到的,企业本身所具备的某种垄断优势是企业积极开展跨国经营活动的主要原因,通过利用这些独特优势,企业可以在海外市场发挥其自身竞争力,扩大经营范围,提升整个企业的经营实力。
三、我国中小企业海外投资存在的问题
1.中小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1)实力弱,投资规模偏小。与西方跨国公司相比,我国企业实力比较薄弱,中小企业尤其突出。我国现有的海外投资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小,平均投资额仅为123美元,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投资额6650万美元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450万美元的水平。再加上我国企业海外融资的能力低下,这些,一方面使我国企业在海外扩大生产受到严重限制,另一方面也削弱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缺乏技术优势,创新能力不强。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的技术优势不足。即使是当前非常看好的我国家电业,许多产品,特别是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仍然依靠不断引进。技术优势的缺乏,将是制约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长期性因素。
(3)国际知名品牌较少。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知名的品牌不多,中小企业尤其如此,而名牌是获得国际市场份额的通行证。缺乏国际名牌,直接影响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此外,我国大多数企业缺乏保护名牌的意识,许多已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在国外被他国企业抢注。
(4)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市场调查欠缺,盲目出击。一些中小企业没有很好地对目标市场及竞争对手进行调查研究,盲目出击,造成投资失败。例如,20世纪90年代初期,许多企业前往前苏联投资就是如此。
(5)人才匮乏。跨国经营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我国中小企业恰好缺乏这种国际型经营人才,致使海外投资举步维艰。
2.政府在宏观管理和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我国政府主管部门正在逐步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力度,包括支持中小企业进行市场考察、出国参展、进行质量认证、注册商标和专利、人才培训,等等。对于经济落后地区的中小企业,我国政府还将予以专项支持。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1)海外投资审批制度严厉,程序复杂。我国对海外投资项目审批相当严格,现汇投资超过100万美元的项目,必须报外经贸部审批。审批的程序复杂且周期长,一个小项目审批经年累月并不罕见。这往往使得企业坐失市场良机。
(2)外汇管理制度不能适应海外投资的需要。目前,海外投资用汇不仅程序繁琐,而且现行的《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办法》中的一些规定,提高了境外投资者的用汇成本,加大了海外中资企业融资的难度。
(3)海外投资信息咨询服务方面较为欠缺。由于国内企业对外部世界的了解有限,资金、人才、渠道缺乏,对国外有关法律、政策、投资环境等知之不多,直接影响了投资成功率和投资效益。尽管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对外经贸信息服务体系,使国内所有企业都能获得国际市场的相关信息。但是在实践中,许多工作还没有开展起来。
(4)对外投资项目审批与企业实际得到相关优惠政策脱节。企业在获得对外投资项目批准书后,要获得实际的政策支持,仍需经过层层审批,从而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而且在实践中,有些企业最终也未必能够获得有关优惠政策。因此,优惠政策支持的力度极为有限。
四、我国中小企业海外投资的对策
根据我国已有的海外投资的经验和教训,并借鉴国外经验,对于我国中小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在行业选择上,中小企业应以我国在设备、技术上有较强比较优势的轻工、纺织、家用电器等机械电子,以及服装加工等工业为投资的行业重点,换言之,在这些行业的中小企业,进行跨国投资的比较优势和市场基础更好一些。
2.在地区选择上,中小企业应以政局稳定、投资环境较好,且与我国关系友好、双方有相当经贸合作基础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投资的目标市场。
3.在投资方式上,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短缺特别是外汇紧张,应以企业现有设备及成熟技术和原材料、零部件等实物投入为主,以从事散件组装及加工生产为重点。
4.在合作伙伴的选择上,应重点选择那些有一定的销售能力和市场渠道的外方为合作对象,尤其是曾经为本企业做过销售或进口商的外方,对于中小企业跨国投资合作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技术差距;资本密集度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的外商投资得到了迅猛的发展。2006年全省利用外资继续在较高平台上保持稳定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账注册外资规模达174.31亿美元,同比增长32.3%,连续四年保持全国第一。全省新登记注册外商投资企业5,828户,投资总额556.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1%、42.7%,外商直接投资已在江苏的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行业内溢出效应又称为示范与竞争效应,因为外资企业的进入一方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从而使内资企业可以进行模仿和学习;另一方面造成了竞争的压力,从而促使内资企业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效率以维护原有的市场。这两方面的最终结果都对内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有促进作用。由于江苏是我国吸收外资最多的省份,江苏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内溢出效应如何?以及影响行业内溢出效应的因素有哪些?对以上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献回顾
国内针对外来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研究很多,这一问题在理论界是存在争议的。王飞的研究发现,外资并没有产生显著的溢出效应,而严兵的研究表明,总体上外资产生了正面溢出效应,且在技术水平差距较大的行业及外向型程度较低的行业中产生了更显著的溢出效应。关于江苏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研究,陈斌、袁怀中通过1990~1998年江苏工业部门的数据,测算出江苏FDI对内资部门有正的溢出效应;张纪凤、黄萍运用OLS回归法分析了两种不同来源FDI对江苏内资工业企业的外溢出效应,发现外资溢出效应总体为正,但模仿效应显著而竞争效应不显著。总体上,针对江苏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研究还较少。
二、计量模型及数据说明
(一)模型设定。本文借鉴潘文卿的模型,把江苏的工业部门划分为内资部门和外资部门,将外资企业的资本存量作为一个独立的解释变量纳入到内资企业的生产函数中,以此来评测外商直接投资对江苏内资部门的溢出效应。
以Y来表示内资部门的工业生产总值,K、L分别表示内资部门的资本存量及从业人员数,K表示该行业外资部门的资本存量,则内资企业的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Y=F(K,L,K)
以上式为基础,并且为了减少回归结果中可能出现的异方差现象,在方程两边同时取对数,得到如下的双对数模型:
lnY=?啄+?琢lnK+?茁lnL+?酌lnK+?淄(1)
由于数据的时间跨度短,为了弥补数据的不足,本文采用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利用面板数据能够反映在时间和截面单元两个方向上的变化规律,并可减少多重共线性带来的影响。
(二)数据说明。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是根据2001~2007年《江苏统计年鉴》整理得来的。《江苏统计年鉴》把工业部门划分为38个子行业,2004年后增加了“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为了样本数据的一致性,我们把它并入“其他制造业”。由于在煤炭采选业、烟草加工业等9个行业,外资数量较少,因此我们把这些行业剔除,最终采用了29个工业行业在2000~2006年共203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
在具体指标的选取上,内资部门的产出Y、资产K及劳动力数量L是通过行业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与“三资”企业相对应的指标相减而得出;选取的是行业内“三资”企业的总资产。所选取数据全部由当年价计量。
三、实证分析
(一)江苏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总体性分析。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的第一步应先对模型的类型作出估计,如果模型形式设定不正确,估计结果将与所要模拟的经济现象相差很远。常用的检验是协方差分析方法,主要检验如下两个假设:
假设1:截距项?琢和系数?茁在不同的横截面和时间上都相同,即不变系数模型;
假设2:系数?茁在不同的横截面和时间上都相同,但截距项?琢不同,即变截距模型。
如果通过检验,接受了假设1,则无需进行进一步的检验,样本数据符合不变系数模型;如果拒绝了假设1,则应对假设2进行检验,若接受了假设2,则样本数据符合变截距模型;如果假设1和假设2都被拒绝,那么样本数据只能采用变系数模型。
为了确定模型的类型,我们采用协方差分析方法进行检验,首先计算出不变系数、变截距、变系数三种模型的残差平方和分别为S=25.23790、S=3.691929、S=1.683554,在假设1下,统计量F应服从相应自由度的F分布:
F==
≈10.87>F(112,87)=1.40
其中,N=29为样本截面个数,T=7为样本观测时期总数,K=3为解释变量个数。因此,拒绝假设1,继续检验假设2,计算统计量F:
F==
≈1.24<F(84,87)=1.43
因此,我们接受假设2,采用变截距模型,用方程(1)进行回归后,结果如表1所示。(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较好,各参数估计的T值都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其中,?酌值为0.3455,表示外资企业的资本积累对内资企业的总产出有正的溢出效应,并且外资资本积累每增加1%,内资企业的总产出就会增加0.3455%。因此,江苏工业部门的外资溢出效应总体上显著。
(二)江苏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大多数学者一样,本文假设内外资企业的能力差距是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因素。我们采用“行业内技术水平差距”与“资本密集度差距”来表示内外资企业的能力差距,以此作为各行业的分组变量,分别将总样本划分为两组,利用基础方程对分组样本进行回归后,通过考察两个方程中的?酌值来判断该指标是否对外资的溢出效应产生影响。如果?酌值有明显的差异,就表明该指标对外资的溢出效应有较大影响;若?酌值没有明显的差异,则不能表明该指标是影响外资溢出效应的因素。
在具体指标的选取上,技术水平用劳动生产率来衡量,资本密集度用人均资本来衡量。首先,将各行业中外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除以内资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的比值表示各行业的技术水平差距,将比值取中值后,按高低顺序,把所有的样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表2)
其次,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把总样本分为“资本密集度差距大组”与“资本密集度差距小组”两组,进行回归后,结果如表3所示。(表3)
从回归结果发现,各组样本中,?酌值均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外资项的参数估计有效,且都为正值,这表明各行业内,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的溢出效应均为正。表2中,我们经过对比可以发现,行业内技术水平差距小的一组的?酌值明显高于技术水平差距大的一组,估计值分别为0.425、0.269;同时,从表3也可以得出,行业内资本密集度差距小组的?酌值明显高于资本密集度差距大组,估计值分别为0.409、0.302。
四、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的计量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江苏的外商直接投资对各行业的内资企业均产生了明显的溢出效应,总体上表明江苏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吸收外资成果显著,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企业的总产出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江苏工业部门的内外资能力差距是影响外资行业内溢出效应的因素。计量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内外资技术水平与资本密集度差距较大的行业,外资投入虽然也有正面的溢出效应,但要明显小于差距小的行业。这表明,内外资技术水平与资本密集度的差距仍是外资发挥溢出效应的障碍。因为外资的技术水平通常代表了国际上较为先进的技术水平,内资企业因技术水平相差太大,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原有的市场份额很可能被外资企业所占据,只能转向中低端市场,甚至被外资企业挤出市场,在这些行业,外资的进入带来了负面的竞争效应;另外,内资企业在技术上虽有更大的空间可以追赶外资企业,但短期内,学习和模仿外资企业的先进技术有一定困难,难以改变技术落后的现状,外资企业的进入不能够带来明显的示范效应。
为了更好地利用外资企业的行业内溢出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外资企业的竞争效应及示范效应,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是针对内外资企业差距大的行业,应鼓励本土企业加大投入进行技术创新,也可通过购买或与外资企业合作等形式,直接获得相应的先进技术,并提高对该技术的吸收与转化的能力,尽快缩小与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为将来企业的发展壮大建立良好的基础。
二是针对内外资企业能力接近的行业,可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有针对性地引进技术先进、资本密集度高的外资企业。内资企业可通过与外资企业的充分竞争来获得行业内的溢出效应,达到良好的竞争效应,进而提升内资企业的竞争力,最大限度地获得外资企业的行业内溢出效应。(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王飞.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国内工业企业技术进步吗?[J].世界经济研究,2003(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能否把筹集到的资金投放到收益高、回收快、风险小的项目上去,对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企业通过对外投资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增强盈利水平和提高市场竞争力。2004年,国务院确立了新的投资体制。新投资体制对企业投资管理最主要的影响是企业获得了自由投资的权利,相应地企业也完全承担了与投资有关的风险。因此,为降低投资风险,企业必须加强投资管理过程中的投资分析,尤其是投资环境的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外投资日益频繁,数目日益巨大,对企业自身的影响更是愈显其重要地位。因此,对其进行内部控制就具有不可忽视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企业对外投资风险形式
(一)投资决策风险
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所处环境不同,偏好不同,所掌握信息的量不同,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也不同。形成投资决策以前,所收集的数据是否全面、准确,是形成投资决策正确与否的基础。收集的数据越多,越全面,投资者获得的信息就越多,做出正确判断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反,如果其数据具有虚假性,或者具有片面性,必然导致瞎子摸象,不能做出正确判断。
(二)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包括汇率、利率变化的影响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市场容量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新产品新技术的产生与对原产品市场的影响等。确定一项投资的预期收益水平,主要依据是决策阶段的国内外市场状况及基于当时背景所估测的市场变化趋势,同时兼顾诸如消费者心理、通货膨胀趋势等其他一些经济因素。一般来说,经济运行中市场机制的作用越突出,竞争越激烈或经济总体发展的稳定性越差,企业投资越要充分考虑市场风险要素。
(三)技术风险
由于科技的进步,推动了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的不断更新,使各种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因此,企业对外投资的技术风险主要是企业投资技术更新的风险。在当代,科技进步的速度日益加快,某种生产技术往往在投资决策阶段还是先进的,等到投资建设期结束时,就已相对落后了,从而导致投资的预期收益目标不能实现。另外,一项新技术成果由于尚未经过批量生产,特别是尚未经过市场检验,其成熟性、可靠性很难完全肯定,因而,围绕其运用而进行的投资同样可能失败。
(四)财务风险
企业的财务风险就是当企业对外投资项目的效益达不到预计要求、现金流动性差,从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和偿债能力,使企业面临财务上的风险。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资本结构,一方面,以高负债水平为突出特征;另一方面,又呈现出热衷于股权融资的倾向。对企业的“软预算约束”和证券市场的不成熟、不完善以及对经理人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导致了企业资本结构存在许多问题。
(五)管理风险
随着企业的扩张和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层次渐多也日趋复杂。由于现代企业大多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企业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虽是股东的人,其经营目标往往是和股东不相一致的。管理人员的偷懒行为,只注重短期绩效而不放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的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对外投资风险内部控制系统设计
(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完善的风险内部控制体系,必须建立在职责分明的组织结构之上,组织设置要权责分明,相互制衡。一个结构良好的组织不仅可以促进组织中每一个人为完成既定的组织目标而尽职尽责,而且依赖组织内的严格分工,可以实现相互稽核、牵制,避免挪用资金和越权交易的发生,并可及时发现投资风险并采取相应对策。对外投资应实行权力集中原则,决策权应由企业的最高决策层掌握,总经理负责。投资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是企业战略的体现,是全局性的工作,因此,权力不宜分散。应通过公司治理不断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和不断完善,从而达到降低对外投资风险的目的。
(二)合理设置控制目标与控制事项
目标管理是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由于目标管理具有两面性,过度追求控制目标会造成短期行为。因此,在设置控制目标时,应尽量避免人为因素对目标控制的影响。要保证对外投资风险的有效控制,就必须避免目标确定脱离实际的现象。要在考虑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基础上,根据系统控制的整体要求科学设置系统。现代管理注重管理行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要对所控制的对象制定具体的控制标准,用于检查控制活动规范化的程度。
(三)建立对外投资风险预警系统
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避免对外投资风险,减少对外投资风险。因此,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首要工作是建立对外投资风险预警系统,即通过进行对外投资项目风险的科学预测分析,预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并提醒有关部门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建立一个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利用风险预警机制在企业内部设立风险预警治理机构,实现事前控制;其次,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使风险预警和风险管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再次,不断识别新风险,调险控制的内容。当企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法律及金融等外部环境和业务流程更新等内部因素不断变化时,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也会随之发生结构及功能的变化。企业的风
险管理机构和人员应密切注意与对外投资项目相关的各种内外因素的变化发展趋势,从其变化动态中分析和预测对外投资发生的风险,进行对外投资风险预警。
(四)有效设置各项控制活动
有效的控制活动包括针对决策控制和人员控制的控制活动。决策控制,即对选择投资对象和处置投资资产的控制,是对外投资内部控制最基本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企业投资业务的收益和损失。选择投资对象,首先是编制企业对外投资业务的预算,进行事前控制;其次是编制对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分析、论证、评估投资项目和进行资信调查。坚持计划、财务等相关部门严格把关和领导集体决策的原则,防止盲目投资和决策失误。对外投资的收回、转让、核销等,应经集体审议批准。人员控制,即不相容职务分离。严格的授权和批准程序,可以减少对外投资过程中现象的发生。企业的对外投资业务,应在业务的决策、业务的执行、业务的会计记录及对外投资资产保管方面有明确的分工,不能f}1一人同时负责上述任何两项工作。授权和批准控制是对所有参与企业对外投资决策、执行、记录、保管等过程的人员的明确授权以及责任划分,严禁未经授权的部门或人员办理对外投资业务。
三、企业对外投资风险内部控制运行要求
(一)规范对外投资风险控制行为
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包括:环境建设、目标设置、事件确定、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过程、信息与沟通、监督等八个基本要素。要发挥整体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规范控制行为和控制过程是关键。只有控制行为规范了,控制过程才能按照设定的轨迹运营,对外投资风险的控制系统的有效性才能显现出来。对外投资风险控制活动的监督必须要综合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在监督过程中,通过综合运用以上的各种手段,确保对外投资风险动态控制系统的有效运营。
(二)加强对外投资风险控制管理审计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内部审计已逐渐由“财务收支审计”阶段进入“管理审计”阶段,主要目的在于审查组织内部运营活动执行既定标准的情况。要促进企业对外投资风险动态控制系统的有效运营,就必须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积极开展管理审计工作,通过审阅企业有关文件资料,判断企业是否成立对外投资相关的风险管理机构,是否制订对外投资风险管理制度;审阅有关对外投资的会议记录和相关会计资料,判断风险管理机构运行效果和对外投资风险管理制度落实执行情况。利用审计的手段对管理组织、管理人员、管理职能和管理过程实施规范性和有效性的审计,促进企业对外投资活动的规
范性,从而实现对外投资风险有效控制的目的。
(三)实施对外投资风险控制效果考核与综合评价
对企业对外投资风险内部控制系统的考核常采用测试的方法,包括健全性测试、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健全性测试是指采用详查或抽查的方式对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的各项标准以及控制制度进行检查,确认其健全状况的方法。符合性测试主要检查控制行为是否与控制标准相吻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和效果。实质性测试是对各项控制标准、控制方法和控制活动进行重新设定的过程。常规的内部控制测试与评价并不需进行实质性测试,当企业的健全性测试或符合性测试不能通过时,才需要开展实质性测试。在测试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内部控制过程及其实施效果的综合评价,可以采用指标评价法、综合分析法以及综合评价法等,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可以正确反映对外投资风险控制的实际效果。
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成功的重要标志是企业有效控制投资风险,具备较强的风险应变能力和有效的风险控制能力。企业内部控制应本着“谨慎决策、规范操作、规避风险、注重实效”的方针,对投资业务进行严格控制和规范管理,建立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对外投资业务授权、决策、执行、处置、资金管理、财务核算等环节的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确保投资业务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使投资风险控制在企业预期的范围之内,促进企业对外投资向合理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一、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一)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从1979年第一家境外合资企业“京和股份有限公司”至今,中国内地企业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合作,境外中资企业已超过1.7万家。“十一五”时期,随着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和“走出去”战略加快推进,对外投资合作取得跨越式发展。规模和速度快速增长,业务遍布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年均增长均超过30%(见表1)。
截至2011年底,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3220亿美元。去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达到1034亿美元,连续两年居世界首位。2012年上半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354亿美元,同比增加了48%。商务部表示未来五年,中国对外投资合作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行业和领域进一步多元化,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在全球范围内运用生产要素的能力继续增强,一批跨国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初具规模,对外直接投资2015年达到1500亿美元。
(二)投资领域聚集度高、投资区域广泛 从投资额来看,截止到2010年末,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第三产业投资占到76.5%,第二产业投资额仅为22.7%,第一产业投资不足1%。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主要分布在第三产业,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而且可以看出这样的行业投资结构几年来变化不大。
注:数据来源于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注:根据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整理得来
从国家看,香港依旧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首选地区,流量达385.05亿美元,占2010年流量的56%,行业则涵盖上述主要海外投资行业。其次是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卢森堡、澳大利亚、瑞典、美国、加拿大、新加坡。
从地区看,对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的投资增长速度依旧很快,2010年对非洲的投资增长幅度较大,较2009年增长40%。而亚洲、拉丁美洲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最为集中的地区,大洋洲和欧洲是存量增幅最大的地区。而从国内看,地方对外投资活跃,浙江、辽宁、山东省名列前茅。西部地区增幅较大。
数据来源:商务部经济合作司。
(三)投资主体多元化 中国对外投资者很大程度上是具有雄厚实力的名企,这其中大型国有企业包括央企在内担当了海外投资的先行者和主力军(见表4)。而近年来,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也在不断增多。在江苏、辽宁等一些地区,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占据半壁江山;在一些重要领域,民营企业也已成为对外投资的重要力量。与不断高涨的海外投资热情相对应的是,许多民营企业面临融资难、信息不透明等难题。外部环境的多变性增加了中国对外投资的难度和风险,民营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受到的约束过多也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
(一)政治、政策及法律风险 由于中国的社会体制的特殊性,使得资本主义国家总是在政治上防范我国,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也容易带有色眼镜,经常以安全为由干预我国企业的正常商业投资行为。当前在非洲、拉美、亚洲等我国企业已进行境外投资的地区均存在政治动乱风险,东道国参与的任何战争或者在东道国内发生的革命、颠覆、、罢工、内乱、破坏和恐怖活动以及地方武装的冲击等事件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东道国政策、法律不连续也会限制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发展空间和利润。最近几年,在拉美地区,从委内瑞拉到玻利维亚,再到厄瓜多尔,拉丁美洲国家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国有化运动不断涌现,这些对我国境外投资企业都形成了巨大的政策与法律风险。
(二)缺乏健全的投资风险防范体系 我国海外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不尽合理,财务预算制度尚未建立,投资决策不科学,财务报告制度、分析制度及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民营企业决策易粗糙草率;国有企业主要是决策程序、考核激励、监督是否健全适当、到位的情形。如2004年中航油在新加坡亏损5.5亿美元的案例以及2008年中信泰富亏损146.32亿港元的案例,充分说明我国有些企业的内部运营管理存在问题。另一方面,政府未发挥应有作用,我国尚无有效的投资风险预警机制、监督机制和保障机制。第三,风险防范的法律体系尚不健全,立法层次低,形式散乱,工作上缺乏系统性。
(三)文化差异风险 文化差异风险是一不可忽视的风险,因为各国总是要存在着语言上的差异、上的差异、民俗习惯上的差异等文化差异,而文化背后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它是历史的沉淀,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如果海外投资企业不注重文化差异,一意孤行,就会“水土不服”陷入文化差异的泥潭中,很难实施经营策略,此方面的案例各国都有,教训非常深刻。
其实文化风险也包括企业道德风险,某些企业采取商业贿赂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社会责任意识差,其后果是引起东道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不满,最终引发风险造成损失。而这种损失是整个中国海外投资企业形象都受损,无形损失不可估量。
除了以上几点差异外,还存在许多的企业经营风险,比如市场变动、财务风险、营运风险、人事风险、技术风险、法律诉讼等,还有企业国际化人才矛盾日渐突出,缺少有效的中介力量支持,信息不对称问题等各方面风险。其中任何一种风险都有可能使企业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
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策略
(一)加强政府宏观引导与调控 具体有:
(1)完善政策促进体系。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引导和监管。健全对外投资合作领域法律法规,研究管理制度和政策创新,推动对外投资合作便利化,利用各类政策杠杆加强对企业和项目的监管,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完善外汇管理和服务,拓宽企业和项目融资渠道,完善融资担保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充分发挥政策性和商业性保险的保障作用。提高相关部门办事效率,注重服务引导,便利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2)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完善对外投资合作信息服务系统,更新各类国别产业指导性文件,发展与对外投资合作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加强行业商(协)会组织建设,有序发展境外中资企业商(协)会,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行业自律规章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企业境外经营秩序。
(3)构建风险防控体系。应推进对外投资合作安全权益保护体系,健全境外安全风险预警和信息通报制度,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都设有国家风险与研究分析机构,由具有显著社会背景的部门负责组织并提供“国家风险报告”。要完善境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大外交支持力度。加强安全信息收集评估,强化对外投资合作金融风险管理。
(二)加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观念。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比,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经验还不够丰富,存在很多问题。投资速度虽然快,覆盖面广,但缺乏拔尖企业较少,在高端技术上的竞争力还不够强。2004年至2010年的7年时间里,中国海外投资净收益有5年为负。截止2011年底,中国海外净资产高达到1.77万亿美元,但2011年中国海外投资净收益为负268亿美元。所以中国企业首先要转变观念,在跨国发展中要保持理性,避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不能认为买到了技术品牌就买到了核心竞争力,提升核心能力必须靠中国企业自身克服困难,加大研发力度,改善经营,修炼好“内功”。
(2)强化风险防控管理。首先,企业应三思而后行,投资前要进行完备的可行性研究和投资分析评估,不可盲目跟风。其次,要加强海外投资企业的财务监督并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对海外投资的重要信息进行监测,及时对各种风险的变化做出反映;确定恰当的预警指标体系从而形成预警机制中的识别系统,并对各种信息进行鉴别、筛选、去伪存真。借助财务指标的变化,判断是否出现警兆,参照事先设立的警度评价指标,分析并寻找警源,从而进行预控。
同时,应建立海外投资企业的绩效监测体系,对海外投资的安全进行监控,审计并评价其绩效,测度其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还应建立健全企业风险转移机制,深化与国家部门、驻外使领馆和地方主管机构的沟通联系,充分利用外交资源。
(3)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内部控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能否从容地应对各种风险,从根本上取决于公司治理水平。只有加强公司治理,才能更巧妙、稳健地处理各方关系和利益,在共赢的前提条件下走得更长远更健康。因此,企业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正确区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层的职责界面,使其各司其职相互配合;要强化企业内部的激励约束机制,尤其是央企,要严格实施问责制,以防重大决策失误导致国有资产受损。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采用预算控制、会计系统控制、电子信息技术控制等科学的管理控制方法,及时发现、分析并化解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风险,预防为主,查处为辅。
(三)重视文化交流与沟通 从某种角度讲,文化风险是企业最不好解决的风险,它带来的损失最不好估量。因为文化是一种思想的、意识领域的沉淀,代表着群体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是最不好更改的。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与国外政府、机构、其他群体和企业内部中的外国员工之间的文化上的交流与沟通。
在对外直接投资前要对东道国的文化进行调研,识别文化差异,企业管理尽量做到“本土化”,将生产、管理、营销、人事等经营的各个方面融入到异国的经济中去,尤其要尊重东道国的民俗礼仪。不要妄想把本国的精英文化理念强加于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那样只会适得其反,要做到企业文化和当地文化兼容,然后再不断摸索形成适合企业自身的独特的带有异国风情的企业文化,助推企业前进的步伐。
(四)加强国际化经营人才的培养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资源,这一点毋庸置疑。而我国目前缺少的正是具有国际化经营能力的人才,加强国际化经营人才的培养任重道远。要企业要结合实际做好“人才储备”,建立健全人才成长通道,完善人才引进、选拔、用人机制。由于对外直接投资的涉外性,要不断推进“人才国际化,用工本土化”。要建立薪酬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使英雄有用武之地,这样才能改善国际化经营人才的培养状况和局面。
总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企业的积极、科学的努力下,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许惠、胡曲应、许家林:《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与监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2]李新锋:《中国公司海外投资经营风险及应对探讨》,《河北企业》2009年第11期。
[3]李洪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及未来趋势》,《商业研究》2004年第5期。
[4]孙丽:《我国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5]颜晓晖、聂名华:《企业境外投资的政治风险及应对策略》,《国际经济合作》2007年第7期。
[6]聂名华:《试论中国发展境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依据》,《财贸经济》2001年第1期。
[7]白天辉:《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防范对策研究》,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1.缺乏资金预算管理机制,资金管理处于无预算、无计划状态。目前地勘单位大多数管理者虽然对资金的重要性都有不同程度的认识,但是缺少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和现金流量观,缺乏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和财务分析方法,在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上缺少科学性,随意性大,使用混乱,占用不尽合理,挪用生产经营资金的现象屡有发生,导致现金流量不平衡,支付能力不足,部分二级单位甚至靠借新还旧来维持经营。
2.资金管理过度分散,内部资金融通渠道不畅,调剂资金余缺的能力较差。地勘业务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加上各二级实体自成一体,对整个单位的资金管理会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二级实体由于开办时的资源状况、经济条件各异等原因,有的单位资金严重不足,有的单位资金沉淀多,没有发挥资金相互调剂的作用,虽然部分单位在形式上实行财务集中管理,但资金仍然处于松散管理状态,二级地勘单位对资金具有很大的自,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各自为政,大量无偿挤占资金,欠款居高不下,无法形成资金的规模效益,也形成了大量的机会成本,如在有市场机会来临时,因各个二级单位不能形成合力,白白错失良机;同时资金管理的分散,使各子、分公司重指标、轻效益、弱化财务管理,片面追求利润指标,造成资金闲置浪费,周转不灵,效率低下,缺乏严谨、高效的资金集中管理机制,削弱上级财务部门管理资金的作用。
3.资金占用严重,地勘单位资金占用严重主要表现在:
3.1应收账款和存货在整个资产结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直接导致单位现金流匮乏,严重影响地勘单位资金的周转速度进而影响到盈利能力,有的地勘单位年末账面利润看似不少,但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不良资产有增无减,长期挂帐,同时呆、坏账风险增加,企业信用和盈利能力下降,资金运作极度困难,时常难以支付到期的债务。
3.2垫资现象日益严重,由于目前的地勘市场面临“僧多粥少”的激烈竞争,且内部制度约束缺乏,导致部分地勘单位为了争取项目,在不断降低标价的情况下,还会接受一些诸如降低预付款、进度款,缴纳保证金等附加条件,更有甚者承诺垫资施工;另外,地勘行业由于承担了大量国家项目,这类项目部分资金要完工结算,且接受相关机构审计确认,报财政审批后才能获得,垫资量大,且垫资时间长,有的项目跨度时间长达数年,从而造成了资金的紧张;同时,部分地勘单位受经济责任制考核指标的驱使,也会垫资给挂靠项目以求把产值做大,把单位的增加值搞上去。
4.对外投资没有进行充分论证,投资决策随意性大,有的企业不顾自身的能力和发展目标,盲目投资,投资决策失误,损失严重,是本来就十分紧张的资金雪上加霜。
5.资金监督控制不严,造成资金流向与控制脱节。部分地勘单位由于事前控制乏力,事中监督落后,导致工程款收回后,部分二级单位直接对外支付用款,资金坐支现象时有发生,使资金体外循环;同时决策者对二级单位的资金收支、对外担保等掌握不全,对自身家底说不清,加上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社会审计受利益驱动走过场,财务监督控制乏力、滞后,资金跑冒滴漏依然存在。
6.缺乏现代管理的基础和手段,没有统一的信息平台,信息传递渠道不畅。虽然现代化的信心处理技术已非常普及,但大部分地勘单位仅限于会计电算化,经营部门合同的签订、资金结算,施工部门的工程施工进度等和财务数据不在统一的信心处理平台中,致使企业决策者难以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相关信息,无法实施有效的管理、监督和控制,还有部分地勘单位尚未建立必要的财务信息集中传递、核算、查询和监控系统,没有实行资金在线监控,由于地勘单位业务点多面广,分散于全国各地,就很难实时掌握下属公司的财务动态,项目经理可能会出现“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违规开支的局面。因此,信息滞后、效率低下的问题十分突出。
二、地勘单位资金管理的对策
1.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单位要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财税知识、管理意识的培训,不断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同时使财务人员树立起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理念,杜绝因财务人员因素导致资金管理效率低下及资金流失现象。同时,有计划地培养一批会计业务骨干,让有能力的财务人员得到重用,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使财务人员自觉钻研业务知识,尽快适应新形势地勘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
2.树立市场化的资金管理理念。地勘单位是事业与企业的并存体,当前地勘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二,一是政府预算拨入,二是市场创收,前者是事业成份和性质,后者是企业成份和性质,对这两项资金来源都应按资金的市场化运行机制来运作管理,企业应建立资金定额投入和定额外有偿使用制度,各二级单位规定的占用资金为其限额投入的经营性周转资金,如超额使用,应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算资金使用费。
3.推行资金预算管理,保证资金的有序流动。公司成立高层的预算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预算的编制、审批、监督、考评,建立全面、全方位、全员参与的资金预算控制系统。地勘单位预算编制应采取逐级编报、逐级审批、滚动管理的办法,各二级单位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年度、季度和月度收支预算,经二级单位负责人签字,报分管领导等相关负责人审批后报预算委员会,预算委员会根据各单位的预算数汇总,并结合企业资金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然后再下达给各二级单位,作为各单位的预算定额,各二级单位在生产经营中必须重视资金收支计划,达到“量入为出,总量控制,保证重点,均衡支付”的目的。确保收入不低于预算数,支出不高于预算数,并严格执行收支完成情况考核、奖罚制度,用预算来约束支出,用制度来控制行为。
4.积极推行财务集中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内部结算中心制度,实施资金统一管理。对企业资金实行集中管理,充分发挥资金集中管理的作用,改变二级地勘单位过度分权的情况,逐步削减二级单位的财务自由权,采取集权式的财务管理体制,所有资金都由总公司统一划拨和调配,做到统一会计核算、统一资金管理,积小溪成江河,积小钱办大事;强化财务调控功能,保证重点项目资金需求,降低单位财务风险,增强单位整体优势和综合能力的发挥。
5.落实应收账款责任制,加快资金周转。将应收账款的回收率、回收期限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分解下达下属单位,改变应收账款管理责任不清的状况,做到应收账款出现问题能及时发现,造成损失能追究责任;对以前年度形成的债权,集中组织力量,采取措施,加大清欠催收力度,做到应收尽收,减少坏账损失的潜在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债权确认要手续完备、计算准确,还要定期对拖欠款项进行分析,对久拖未果的工程款必要时可通过政府协调或采取法律诉讼手段,以维护企业的合法利益;如遇债务人破产或意外消亡,也要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将其转为流动资产损失,确保企业资产质量和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可信和准确。
6.严格控制垫支,降低垫资风险。为避免垫资施工所导致拖欠款恶性循环的隐患,企业对新上的工程项目,除财政资金项目外,原则上不准垫资施工,对个别工程项目因维护企业信誉需要垫资施工的,必须要有具备担保资格的建设单位进行担保,并经企业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对财政资金项目按完工进度及时办理阶段性结算,并及时将资料报送相关部门。对于企业在投标过程中向建设单位支付的投标保证金,应在招标文件规定时间内,落实专人负责催收,企业在中标后,向建设单位支付的履约保证金,应根据招标文件或施工合同规定返还方式和时间及时催收,确保款项按期收回。
7.完善对外投资管理制度,规范投资收益管理。应建立外投资管理制度,包括投资决策机制、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投资风险约束机制、对外投资分析制度、重大投资责任追究制度,规范对外投资报批程序,严格控制下属企业对外投资,防止对外投资链条过长,管理失控,要指定专人加强对外投资项目的跟踪管理,及时了解对外投资项目进展,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防止对外投资项目监管处于“真空”状态,同时,进一步规范投资收益管理,严格依照同股同利的原则,确保国有股权不受侵害。
8.加强资金流转的跟踪、监控与分析预测,提高资金安全性,保证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树立“钱流到哪里,管理就紧跟到哪里”的观念,将现金流量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高度重视企业的支付风险和资产流动性风险,严把现金流量的出入关口,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严格管理。树立“以现金流量为中心,以资金监控为重点”的资金管理指导思想,明确现金流量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机制,通过对现金流量的预测与分析和抓住现金流量的关键点,在保证支付能力的前提下,实现现金流量的动态平衡,确保企业净收益的质量。
9.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监督。内部审计与监督不仅是对财务会计信息和经营业绩真实性与合法性的结果性审计,而且是严格监督、考核企业财务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监事会的监督乏力,内部人为控制现象严重模式下,更要加强内部财务行为的审计与资金运用的监督,抓住工程完成量这个环节,防止下属公司“偷跑冒漏”等不正常现象的发生。因此,要建立由董事会负责的内部审计制度,配备专门人员,确立其地位,明确其职能,并健全内部审计监督考核制度,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同时加强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和重大经营决策执行情况的过程性审计和监督,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和适时监督。
10.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高效有序的信息化管理。地勘单位应针对当前财务资金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应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全面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基础上,推进企业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建立统一的计算机平台,应用统一的财务软件,统一规章制度,统一信息及业务编码,统一管理,统一监督,实现财务系统与营销、供应、生产等系统的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及时发现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减少或避免项目在资金使用上的风险,同时为推行网上资金审批管理制度提供有力保障,提高财务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质量,有效支持地勘单位的决策能力,增强单位的竞争力。
1.基金会资产投资过分谨慎
最新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在2004年6月开始实施,其对基金会保值增值的规定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确定了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对基金会没有做出过多的限定,完全由基金会的最高机构理事会来决策,但又要求理事会谨慎科学投资,以确保基金会财产的风险降低。《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基金会理事会违反本条例和章程规定决策不当,致使基金会遭受财产损失的,参与决策的理事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对基金会来说,一方面在资产投资方面有了充分的自由空间,政府和相关机构不要求基金会必须投资那些品种,或是投资多少,只是要求投资行为必须是在不影响公益性的前提下进行,并要保证基金会资产的安全,这就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基金会资产投资的范围;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具体的操作规程,有些无所适从,出现两种现象,由于资产投资管理方面缺乏具体的控制规程,许多基金会采取“过分谨慎”的态度,使得基金会资产的增值目标无法实现,另一种现象就是基金会为了实现资产的增值、保值,大胆投资,致使资产流失、缩水等情况频频发生。
2.基金会资产投资违规频频出现
基金会资产投资违规现象比比皆是,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资产的转移。主要通过委托贷款的形式、违规借贷给个人等形式。目前基金会只有《基金会管理条例》可以参考,基金会资产投资相关法规仍有待完善。由于我国基金会资产投资不是很普遍,针对基金会投资的管理规定少之又少,即使有也不是很成熟,仍然存在许多漏洞,缺乏监控,再加之基金会内部控制的薄弱,让有心之人乘虚而入,无法保证基金会资产的安全。中国青年基金会的“希望工程违规投资”案就是如此,项目办公室副主任易晓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数额巨大。
二、基金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受传统观念影响,投资意识薄弱
从数据分析,一般的教育基金会的投资额占基金会总资产的比例要远远高于其他,一般私募基金会的投资比例也要比公募基金会要高。目前教育基金会投资规模最大的是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和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投资规模在2012年分别达到了20亿元和15亿元,2014年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的投资规模已经达到31亿。据统计,目前只有三分之一的基金会有一定规模的投资,三分之二的基金会仍有一定数量的基金会处于零投资额的阶段。大多数基金会不愿意承担风险,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2.投资方式狭窄,投资效率低
由于基金会的性质主要是公益性,所以出于对基金会资产投资的安全性考虑,大多数基金会采取保守方式对资产进行投资,如银行存款、购买债券等方式。基金会在对外进行投资方面缺少经验,甚至有些基金会在此之前根本就没有对外投资的经历,这也是他们对于资金投资一直采取保守方式的原因之一。如舒伟红——中华少年儿童基金会的财务总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为了减少基金会在面对通货膨胀所带来的资产缩水现象,他们开始选取对外进行投资的途径来对资产进行保值、增值,但在选取投资方式时还是将保证资产的安全作为首先考虑的因素,中华少年儿童基金会的所作所为印证了上面的分析。我国对基金会投资于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的控制较为严格,基金会选择股票等投资比较少见。即使较少基金会会选择购买股票来实现为资产增值保值的目的,虽然投资股票的收益比较高,但其所存在的高风险使得许多基金会不会选择这一投资方式。2015年我国的股票市场出现大幅度的变动,还有前面2008年对于投资股票市场的基金会来说是黑色的一年:投资收益出现负值,公益资产大幅缩水。股票的影响因素很多,而且变动幅度较大,风险较大,为了保证公益资产的安全,许多基金会不会将购买股票作为基金会资产投资的首先选择。甚至部分基金会根本不会去选择这一方式。
3.投资失败的频繁
由于缺乏理财的专业队伍,风险意识和管理水平也有不足,我国大多数基金会将其资产委托给证券公司来完成资产保值增值的任务,这些做法有点盲目,这必将会产生投资风险。如:社保基金2011年交易类资产亏357亿,投资失利。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底,社保基金会投资运营总资产8689亿元,其中,直接投资资产为5042亿元,占58.03%;委托投资资产为3647亿元,占41.97%。2011年全年,全国社保基金的资产总额仅增长了122.1亿元,其投资收益率则从4.23%降低至0.85%,年均投资收益率则由9.17%下降至8.41%。其中股票部分的年均投资收益率则下降至18.61%。从比例来看,2011年全年,社保基金在股票和债券上的浮亏已经占到了整体收益的82.8%。而这一切,都受到2011年二级市场的大幅下跌影响。基金会将资产委托投资不仅仅说明了其缺乏专业投资人员及其机构的设立,同样会在无形中给基金会资产对外投资的风险加大,资产投资收益率无法保证,资产的对外投资与投资者的经验、资历、投资态度、投资分析等具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基金会资产的对外投资不能盲目对外委托,根本的解决方法是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来提高资产的投资收益率。
4.投资监控存在漏洞
目前为止,我国基金会资产对外投资是发展所趋,基金会在对外投资时,必须经过理事会的审批通过,一般要求基金会内部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士进行管理,但从目前来看,基金会很少设有这样的机构,选择委托专门的投资机构管理。在投资期间,理事会对投资资金的流向、投资预期收益、可能发生的风险、投资稳定性等并没有太多的了解,根本无法掌握投资的信息,相关投资情况仅会在年度报告中有所体现。缺乏对基金会资产投资过程的监管,这必然使得基金会的投资效率低下,甚至是基金会资产的流失。
三、基金会资产投资管理建议
1.重视基金会资产投资,接受股权捐赠
《基金会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基金会应当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实现基金的持续健康发展。基金会资产的保值增值对于基金会发展尤为重要,市场经济所带来的通货膨胀、人民币的不断贬值等都会使基金会资产严重缩水,为了防止资产的缩水,基金会对外投资势在必行。我们应该改变传统观念,一味地依赖捐赠收入,应当重视基金会资产投资功能。股权捐赠也是基金会资产保值增值的一种途径,股权捐赠是未来基金会发展的方向。股权捐赠不仅可以拓展基金会资金来源渠道,增强基金会的活力,更关键的是其运作的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从投资的角度出发,适当合理的投资,获取高额回报,部分收益用于公益支出,剩余收益和本金继续投资,保证基金会拥有充足的资金。股权捐赠方式在西方比较普遍,而在中国起步比较晚。运用好这部分股权,可以给基金会带来很大的利益收入,如何运用好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
2.完善基金会资产投资机制
目前我国基金会对自有资产和捐赠资产的日常管理都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但在资产投资这部分的相关规定比较欠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基金会的不断壮大,为了能够保证基金会资金来源的稳定,基金会资产对外投资将会被社会公众所接受,并且是势在必行。为了提高资产投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基金会要提高自身的投资管理能力,如制定资产管理制度,制定投资战略,建立应对投资风险机制,风险分担措施等。不要盲目地将资产委托证券公司、投资公司等进行投资,这会加大基金会资产投资的风险,基金会可以招聘专业的投资管理人才,培养自己内部的专业人才,成立专门的机构,针对基金会资产的特行对基金会资产进行合理投资,降低投资风险到基金会可承受范围之内。
3.实行多元化投资,提高投资收益率
基金会投资方式主要是将资产存放银行,但2015年以来,央行已连续四次降息,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已降至1.75%,创历史最低水平。选择银行存款的投资形式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基金会市场的需求,降准降息后基金会应调整理财策略,适当选择风险、收益与自身情况相匹配的金融资产配置。资本市场的投资产品很多,其中不乏一些比较成熟的理财产品,这类产品也是我们基金会的不错选择。可以借鉴一些投资管理较好的教育基金会的运行模式,特别是一些大学基金会,将资金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资金用于投资低风险的产品,如证券一级市场和债券;一部分资金用于投资捐赠资金的企业,特别是校友企业;最后一部分存放银行,可以保证一定的稳定的存款利息。
4.完善资产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