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传统文化的建议

时间:2023-05-15 16:31:56

导语:在传统文化的建议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传统文化的建议

第1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 借鉴

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的象征,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协调和统一企业内各工作人员的工作,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所在地的文化相适应。我国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国加强对企业的文化建设,离不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维度激励的导向力、渗透力和约束力有着显著的影响。本文着重探讨了传统文化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借鉴意义。

1.传统文化以人为本,重视人的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以人为本的倾向,在“人”和“物”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往往表现出“重人轻物”的价值取向。正如孔子所言“天地之性人为贵”,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的生命和价值,将人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并认为其他一切的活动和创造只有在为了人的时候才具有价值和意义。受到这一观念的影响,中国的统治者历来重视人才,而且也经常提倡民本思想。现在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也是人,建设企业文化的最终目的,就是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价值,这与传统文化的人本思想极其吻合。我国企业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掘传统文化在这一方面有价值的东西,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

2.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重视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中和中庸,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统一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中国人追求人际和谐、家庭和谐以及国家和民族和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是最崇高的理想和最美好的境界。和谐的价值取向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的始终。这一理念,与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所追求的和谐共存思想不谋而合。因此,我国企业在加强自身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化中相应的有益部分,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灌输以和为贵的思想,并将这一理念纳入企业管理中,创造一种和谐的环境和氛围。要求企业加强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和谐,提倡互帮互助,坦诚相待,团结协作,亲密无间的关系,让企业内部产生荣辱与共的协作精神,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中国传统文化重视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正如《周易》中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国传统文化重视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论语》中也强调“志士仁人,不可以不弘毅”。这种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发图强,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企业作为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主体,要想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获取有利地位,必须积极进取,增强自身竞争力。我国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理应以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来鞭策自己,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只有具备了这种精神,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和竞争优势,才能逐渐发展壮大并获得越来越多的利润。

4.中国传统文化提倡重义轻利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重义轻利的思想,这一思想倡导人们不能一味追求物质利益,而且重视仁义和道德,而且强调仁义道德比物质利益更重要。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不能忘掉“义”和“道”。运用这一思想对企业进行文化激励,会产生积极的效果,这会促使员工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时候,不见利忘利,不择手段的谋取私利,这有利于企业建立和谐的企业氛围,同时也有利于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和员工价值的最大化。这也启示我国的企业领导者要适当地采用道义激励,而不能一味地用物质激励员工,否则会让员工形成重利轻义的不良思想。

5.中国传统文化重视诚信

诚信是市场经济并不相违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更应该讲诚信。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诚信,一诺千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等典故源远流长,儒家认为:“在心为德,施之为行”。无德即无行。孔子认为“德”的基本内容是仁义,“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诚之。”从短期看,企业遵守诚信未必能给其带来实际利益,然而从长远看,只有严守商业道德,在经营活动中讲求诚信的企业才能获得赢得别人的信赖,占领更有利的市场优势,获得更好的发展。建立一种诚信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产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企业不讲诚信,不仅不能长久发展下去,而且还会给他人、社会和国家带来严重的危害。

6.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

《周易》中讲过:“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说的是人要有大地一般宽广的胸襟,以承载万物,兼收并蓄。中华民族在漫长的五千年的文明历程中,逐渐形成这一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养成了包容万物、落落大方的气魄。我们在建设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要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化中这一厚德载物的精神,对传统文化要厚德载物,对社会要厚德载物,对企业员工要厚德载物。这样才能形成一种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让广大员工更加热爱这个集体,更加能够全身心投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

7.总结

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如果忽视了本地本民族的文化,势必难以形成适合自身的企业文化。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充分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我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重视人的积极作用,强调天人合一,重视和谐,重视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提倡重义轻利的思想,重视诚信,提倡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这些都能够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当然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能够吸收和借鉴的东西还远非如此,广大企业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努力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

参考文献:

第2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其1989年11月通过的《保护传统和民间文化的建议案》中,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界定为“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区特性的表达形式,它的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作为传统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问题日益突显,成为知识产权领域关注的热点。

危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混沌状态

二十年前到过陕北黄土高原的人,都会为窑内窑外铺天盖地的窗花和剪纸而惊叹;然而二十年后的今天,即便在黄土高原最偏僻的小村庄,你也只能看到窑洞内满墙的明星贴画。民间剪纸消失的速度,被人戏称为“一夜春风遍地梨花落”。

这是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一国范围内自生自灭的一个缩影。就世界范围来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全球化的挑战,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形式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并受到文化标准化、武力冲突、旅游业、工业化、农业区缩减、移民和环境恶化的影响。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自身存在形态的限制,加上人类社会结构和环境改变的影响,使其社会存在基础日渐狭窄,生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这虽然可以说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也不能不看到,这种影响的后果是传统文化、弱势文化的加速消亡,它体现的特定民族或群体的文化精神和人类情感,特有的思维方式、传统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都将为现代工业社会所产生的不稳定的文化观念所消解或替代。而民族深层文化基因的改变,必将导致民族特征的弱化、民族个性的扭曲和价值观念的混乱。

此外,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不仅面临着生存的隐患,还面临着被吞噬和侵害的困境。在经济大潮汹涌的今天,随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商业价值的日益突显,其被发达国家肆意利用的现象屡有发生。在传统范围之外,传统部族的标志、图案和符号被直接运用于企业产品上,族群的音乐元素、舞蹈动作被直接运用于商业性创作和表演……近几十年来,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直接窃用现象愈演愈烈。发达国家在无偿获取这些群体文化后进行营利性开发和使用,并营由现代知识产权制度获得独占地位,而传统文化的创作群体却得不到任何补偿,甚至要反向付费。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是1 998年,美国好莱坞制片商以我国《花木兰从军》的民间文学题材为基础,制作了儿童动画卡通片《花木兰》在全世界发行,获得了高达5亿美元的收入,中国不仅分文未得,反而要向美国支付高额的版权费才能获得该片的发行权。此外,为迎合市场的消费需求,发达国家往往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歪曲或篡改,严重贬损了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和族群的文化尊严。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精神生命,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如果任由其遭受损毁和践踏、任由其逐渐流失直至消亡,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国家的文化安全必将陷入危机。

困境:否定传统、保护创新的现行知识产权国际规则

一种文明的延续必然要由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上来体现,而这种继承发展离不开各种积极的保护手段包括法律。由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大多存在于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民族多元化的亚洲、非洲和美洲,因此,主张对其进行法律保护的多为发展中国家。自1966年突尼斯率先颁布文学和艺术产权法后,一大批发展中国家纷纷效尤,以版权法形式主张对本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有偿使用。在发展中国家的努力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也通过种种措施,试图在知识产权领域内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加强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工作。在UNESCO和WIPO的积极推动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逐渐成为一项世界性议题。

然而,现代知识产权国际法律制度的构建并不以发展中国家的意志为转移。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进步相伴,相应地,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也由占据科技强势的发达国家所主导,发展中国家只能被动地跟进。就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而言。以知识产权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并未得到大部分发达国家的认同。在WIPO知识产权与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学艺术政府间委员会(WIPO,IGC)第10次会议上,就有发达国家的代表指出,“创设新型知识产权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手段过于严厉,限制了能促进文化发展的文化遗产的自由利用。”在国际法律框架内,发达国家主导的“否定传统,保护创新”的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彻底摒弃在了产权保护的大门之外。按照发达国家确立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没有特定权利主体的文化现象,以及超过一定时期的文化成果都被视为“公有领域”的东西,任何人都可随意使用而无需征得他人同意或支付报酬。据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即使仍处于不断繁衍发展之中,仍属于公有资源,任何人不得对其行使垄断权。

实际上,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纳入“公有领域”的观点似是而非。首先,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发现,“民间”一词并非就全人类而言,而是指特定群体,即便按照最西方化的认识,也不能断言它是没有特定权利主体的文化现象。其次,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通常是在特定的地域内,在群体内部世代相传,尚未在群体外部公开传播,在某些情形下,即便是在同一个群体内部,一些传统文化也仅仅处于一种相对公开的状态,只有掌握特殊技能的人才能拥有。且就一个国家内部而言,处于劣势地位的相对封闭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尚难与占绝对优势的国家主体文化进行平等的交流。有关群体的传统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交流的单向性也说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并来进入到公有领域。再次,传统族群往往也会建立对珍贵资源的排他性的或有序的获取制度,使传统文化具有产权性质,以控制传统文化的扩散。例如,在太平洋的托布里安德岛上,某个奥马拉卡那(Omarakana)的酋长如果要得到某个托马卡姆(Tomakam)后代的传统舞蹈和歌唱,就必须拿出食物和珍贵的物品用以交换。

因此,一刀切地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纳入公有领域,只是发达国家进行文化掠夺和维护其国家利益的法律藉口而已。发达国家主导的知识产权国际制度是以保护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为核心,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历经人类历史的发展,作为群体智慧贡献的结果,则多为文化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所拥有。如果将民族

民间传统文化纳入到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畴,必然会给发达国家的商业使用带来高额成本,这是发达国家所不情愿的。因此,无论是发展中国家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还是多数发达国家不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根本原因都在于维护自身的利益。

出路:变革现代知识产权制度谋求各方利益平衡

任何制度的安排都源于利益相关各方的博弈,知识产权也不例外。利益平衡论一向是知识产权制度的核心理论。知识产权制度在人类的法律进化史上得以产生并发展,就在于其确认了涉及知识产品保护的各种利益,并予以合理分配。发展中国家要想在国际上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纳入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制定各国普遍遵守的国际条约,就必须考虑相关各方的利益,寻求内外制约因素下的平衡点。

(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利益平衡因素

知识产权中的利益平衡,主要是指在知识产权人的专有权和社会公众对知识产品合理需求的权利间进行分配和取舍,使之达到一个恰当和适度的状态。在这种平衡中,一方面应赋予智力创作者独占权,以便使其获得经济回报,另一方面,为了公众的共同利益和社会进步,应努力促进智慧创作物得以自由传播和应用。同样,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机制设计和实际运作上,也要遵循这个原则。既不能使创作群体的专有权过小,从而导致对其保存、发展传统文化的激励不足,又不能让社会公众享受、使用传统文化的需求受到过多限制,阻碍资源的流动和利用。为避免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出现结构性失衡,在以利益平衡为基点构建保护体系时,至少应考虑以下几种因素,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平衡,其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来源地与其他地域利益的平衡,其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创作传承人与改编者、传播者利益的平衡。

(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知识产权特别保护机制的构建

就现代知识产权制度而言,无法实现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领域的产权保护,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利益平衡需要建立一种新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各广大发展中国家国内,对平衡机制的立法探索一直在进行着。从已经形成的制度及纲领性文件中可以看出,一种“特别权利”机制有可能成为大多数国家共同接受的核心保护模式。所谓“特别权利”,指的是类似于知识产权,但又不包括所有权的一种保护模式。这种保护模式将赋予权利人某些禁止权与受益权。当然,为平衡各方利益,权利人的“特别权利”也将受到必要的限制。

因此,在构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知识产权特别保护机制时,要从权利赋予和权利限制两个方面来平衡相关各方的利益

第一,赋予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来源地的特定群体专门的传统文化财产权,以阻止他人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损害性使用,并使传统来源群体能够获得传统文化的使用收益,以激励其保存、发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权利人的传统文化财产权应当由必要的精神权利和财产权利构成。精神权利主要包括署名权和文化尊严权。署名权即表明创作群体身份、证明该群体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智力成果权主体的权利,文化尊严权即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本意完整,不受歪曲、篡改和片面使用而损害该群体普遍认同的文化形象的权利。财产权利主要包括使用许可权和获得报酬权,即群体以外的其他个人和组织对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任何形式的商业利用,应当征得传统来源群体的同意并支付适当比例的报酬。

第二,在赋予传统来源群体某些禁止权与受益权的同时,应对其权利进行必要的限制,以抑制群体权利的过分扩张,促进人类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和利用。在当代,知识产权越来越被看成是一个功能性概念,它通过刺激人类的创造力发挥作用,而推广和传播知识以造福于人类则是其重要目的。对权利的限制可以通过借鉴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制度和法定许可使用制度来进行,主要针对传统来源群体以外的个人和组织的非商业性质的使用。总的原则是传统来源群体之外的人对有关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使用如果不具有营利的目的便不必经权利人的许可,例如,为了教育、公益、文化介绍等目的。毕竟,这些向外发展、传播与介绍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行为,增强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对于人类文化的传播与繁荣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构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知识产权特别保护机制时,应在各利益因素中寻求理想的利益平衡点,以适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既保障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来源地和来源群体的利益,又使该知识产权保护不至构成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播、利用的阻碍,使该特别保护机制在动态运行中产生理想的社会效果。

(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国际推进策略

第3篇

当我问你:“节俭是什么意思?”时,你当然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的提问:“那还不简单,节俭不就是勤俭节约的意思吗?我记得我们一年级的时候就学过了!”是的,节俭的意思我们一年级时就学过了。那时,老师对我们说:“小朋友们,我们要节约饭菜,节俭一些,节俭就是勤俭节约,大家得节约水电!”老师的教诲我们都牢牢记在心中,但是我们又做到了哪些呢?

一天的课间休息时,我去洗手间,出来之后,我习惯性地洗手。这时,一名同学大开了水龙头,把头钻进水中,然后又把头拿出来,水龙头没关,那名同学的头犹如狗尾巴似的甩来甩去!我看见墙壁上贴着“节约水资源,紧关水龙头”十个显眼的大字,再看看那名同学的举动,我叹了一口气!然后伸手把水笼头关紧了。

节俭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它包含着我们中国人的形象,风貌。还表现了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当你没有关紧水龙头时,你是否想到了那些缺水地区的情景;当你开着计算机、空调、电扇、电视时,你是否看到了停电时恐惧的画面;当你看见一套十分漂亮的衣服,父母舍不得买,而你又嚷着要买的时候,你是否又想到了父母挣钱的辛苦!少买一个玩具,少吃一次零食,甚至少用一根笔芯,你都能节省下一点儿,当这些不起眼的一丁儿、一点儿、半分、半毛积累起来时,你会发现你拥有了一大笔财富!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节俭!让我们一起手牵手,肩并肩,把节俭的美德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第4篇

【关键词】民间传统体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 “挠羊赛”; 社会建构功能

“挠羊赛”是一种长期流传于山西北部忻州、定襄和原平一带的民间摔跤项目的俗称,因比赛获胜方的彩头为羊,故称作“挠羊赛”。这种以羊为赌注的传统民间竞技形式是一项以宗教庙会为载体、就地取材的民间娱乐活动。2008年6月该项目被列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当地重要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挠羊赛”在当地的社会建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功能。

1功能论的视角

功能论的起源始于英国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在布朗看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当然也包括社会)是不现实的,我们必须排除实体的概念,通过研究构成事物诸因素间的关系来认识事物的属性和特征,并以此为基础了解每个因素在事物中所发挥的功能。〔1〕以“挠羊赛”为代表的民间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将对整个社会建构产生其特有功能。“挠羊赛”不仅对整个社会结构的变迁有着非常敏感的感知作用,并且还对整个社会结构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整合、传承作用。美国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在分析社会事物各自的功能时,提出著名的“显功能”和“潜功能”概念。显功能主要指的是社会事物本身是有助于系统自身的调节与适应的,并且这种调整的客观效果是所有活动参与者都期望达到且可以预见的。而潜功能则指的是社会事物本身在实现人们预期功能的同时,仍在发挥某些不为参与者注意的功能,这些功能本身也可能对系统本身的调整发挥作用。〔2〕“显功能”与“潜功能”二者相互协调,共同在建设和维护社会系统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挠羊赛”本身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活动,理所当然地在社会构建过程中承担了上述两个功能。

2“挠羊赛”在社会建构中所表现的显功能

2.1社会变迁与结构变化观测功能

“挠羊赛”虽起源于唐宋,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其本身的社会功能已从一种纯粹的宗教祭祀仪式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民间的娱乐活动(见图2-1)。每次形式与内容的细微变化实际都与当时社会结构的调整有着必然联系。挠羊赛活动本身正是社会结构变迁的重要“晴雨表”,且这种对于社会环境变迁的敏感性在今天亦表现得非常明显。如在当前的“挠羊赛”中作者发现,女性正逐步走上“挠羊赛”的舞台,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正是工业化进程导致当地男性外出打工人数增多,地区青壮年男性数量急剧减少而出现的必然结果。这种社会环境监测作用的有效发挥将为当地决策的制定与执政思路的转变提供更多的实证依据,进而降低政府决策本身的风险性。

2.2社会规范的解释规定功能

社会在产生初期并无现代的法律制度。此时规范社会行为的主要行动则依靠一种对于图腾崇拜的原始信仰,它在现代制度之前充当了社会规范解释者的角色。“挠羊赛”起源于一种原始的宗教祭祀仪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祭祀“仪式”正逐步取代“信仰”本身,在整个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如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写道:“宗教是一种与既与众不同又不可冒犯的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与仪轨所组成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与仪轨将所有信奉它们的人结合在一个被称为‘教会’的道德共同体之内。”〔2〕“挠羊赛”中对于“羊图腾”的认可正起到了这种社会纽带的作用。在涂尔干看来,宗教本身就是社会的产物,它塑造了人们的社会意识。“神圣的东西首先是依附在集体的非个人的力量之上,这一力量正是社会本身的再现”。〔3〕而宗教本身的各种仪式则是为了定期维系和建构所属群体的社会结构与生活,“不管宗教仪典的重要性是多么弱小,它都能使群体集合起来。所以说,宗教仪典的首要作用是使个体集合起来,加强个体之间的关系,使彼此更加密切”。〔4〕最终使得个体能够在宗教仪式的作用下逐步聚集起来,并在其感召力与约束力的共同作用下保持更加亲密的关系。

3“挠羊赛”为社会建构中所表现的功能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忻州“挠羊赛”活动在通过文化产业推动当地经济发展;通过文化事业形成内凝的群体意识以及民间自发运作模式与基层社会治理手段创新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3.1推动经济发展功能

自2003年起,忻州市政府提出打造以“挠羊赛”为龙头的城市体育文化品牌,鼓励地方建立“挠羊赛俱乐部”,举办“消夏挠羊赛”。在随后的“中国・忻州摔跤节”上,“挠羊赛”与北路梆子、二人台、剪纸、面塑、绘画等当地传统民间艺术共同登台,忻州市的文化集群发展模式雏形正逐步显现。下一步,忻州市政府还计划将“挠羊赛”与当地的自然风光与传统美食相结合,以实地体验的方式将“挠羊赛”作为本地重要的旅游资源加以推广,借助外力帮助其摆脱困境。

第5篇

“双差生”是指行为习惯差,学习成绩差的一个特殊人群。这一现象在各类各级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二、“双差生”的现状分析

现代中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较为优越,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炼,他们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物质成果,却不懂成果来之不易。尤其“双差生”更为突出,在家庭中多为父母离异或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缺乏良好的养成教育,或教养方法不当,过于宠爱、溺爱、放纵,使他们的心理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不思进取,成绩不佳,性格怪异,怕苦怕累,贪图享乐,只会索取,不会付出,学习上内心有一种失败的自卑和无望感。缺乏人生理想和学习志向,消极地对待人生,消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使整个人生活带有浓重的灰色调。所以他们的“问题行为”较多,这是“双差生”心理问题的综合性问题的体现,当多种因素发生作用时,情况就更为复杂和严重。比较典型的问题行为是:不服从管理、不懂感恩、自私自利、自大高傲、偏激冲动、打架斗殴,赌博、吸烟、喝酒、爱上网、沉迷网络游戏、随意旷课、不诚实守信、不尊重他人、卫生意识差,责任心差、集体观念淡薄,心理承受能力特别差。

三、中国传统文化拯救“双差生”刻不容缓

由于商品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存在社会道德滑坡的现象。这必然会对正在成长的中学生尤其是“双差生”这一特殊人群的思想品格造成极大的影响。

针对“双差生”这一特殊人群的心理特征及其“问题行为”的特殊性,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双差生”拾回他们的本性。“人之初,性本善。”只是由于家庭教育或家庭因素和改革开放商品经济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他们心灵不同程度地受到伤害,形成了亚健康或不健康的心态,所以才有那么多的“问题行为”的发生。因此,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去挽救“双差生”的心灵刻不容缓。

四、“跪羊图”能帮助“双差生”解决由家庭因素引起的心理问题

“跪羊图”中的一幕幕动人的场面,让人触景生情,一句句父母育儿、爱儿、盼儿感人肺腑的歌词,让人泪下。那是父母爱的真实写照,是亲情的呼唤,是一种爱的付出。通过“跪羊图”,让孩子深深感受到一种浓浓的亲情和父母无私的爱,从而理解父母,回归亲情,信任父母,感恩父母。消除对家庭或父母的疑虑,从而解决“双差生”因家庭原因引起的心理问题。

五、运用“仁爱”“谦和”能帮助“双差生”解决由于人际关系引起的心理问题

“仁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谦和”是一种备受传统思想推崇的处事之道,也是一种人生境界。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人》),要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推心置腹,以心换心。用尊重、宽容、尊敬、谦让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通过“仁爱”与“礼让”来营造和谐氛围。通过组织“双差生”观看相关视频,让他们懂得“仁爱”和“礼让”的道理,用尊重、宽容、尊敬、谦让的态度和人相处,让“双差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由于人际关系而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烟消云散了。

六、用“中庸之道”来保持心理平衡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心理健康理论的一大贡献

何谓“中庸之道”?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中庸集注》)“中庸”就是“适度”,也就是说看问题、处理事情都要全面客观,不偏不倚,科学适度。做到了这一点,心理健康就有了根本保证。我们运用“中庸之道”引导和帮助“双差生”解决由于所谓“自尊心”引起的不平衡心理问题。告诉他们一个道理:一个人必须有自尊心,但一定要“适度”:过了是自负,不及则是自卑;一个人面对挫折,适度的痛苦是进步的动力,陷于痛苦不能自拔则是颓废的开始。如果在我们思考问题、处理问题时做到不偏不倚,就会让自己的心态始终保持积极平衡的状态。

七、自强不息是“双差生”必备的一种精神,是通往快乐人生的桥梁

第6篇

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文化的进入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同时也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方式和途径。文章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中常使用的图案、文字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为基础,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分析,探讨我国传统文化艺术风格、民族文化、民族色彩理论、民族审美观念与现代平面设计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现代平面设计;民族文化

文化是一个抽象概念,其实质是以精神产物为主的各种知识,其特点是具有传播性。传统文化是历史文化演变并汇聚成一种反映民族风俗习惯与特色的一种文化,风俗习惯是民族历史文化各种思想观念、文化形态的表征。从我国传统历史文化发展的角度上分析,国家的发展与其国家文化发展有关,要不断吸取其他文化的优秀之处,善于交融,勇于继承与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风格,是传统历史文化的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文章主要针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展开分析,研究如下。

一、中国传统图案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态各异,例如殷商时代的青铜器、战国时期的帛画、唐代的唐三彩、明清的瓷器等等,其中蕴含了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多种元素。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其他文化相互依存、共同发展[1]。传统文化虽然来源于历史文化,但其能够结合当今的主流观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向,能够形成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意识形态,除了对社会有广泛影响外,同时在现代艺术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平面设计虽然与世界平面设计同步发展,但是在发展的道路上受到非常多的阻碍。改革开发后,我国平面设计艺术家在西学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其中包括传统图案、文字、书法、不同教派思想元素等,并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融入平面设计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应用现代表现手法,突出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加深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使现代平面设计进入了多元发展的阶段。图案(pattern)是外来词[2],其主要是设计者根据设计目标、美化需求,按照材料特征并结合工艺、技术以及社会背景等,通过艺术设计,对装饰物的造型、色彩以及装饰纹案进行创造并最终形成的图样。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装饰图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通过艺术创造留下了各种各样的装饰图案以及创作经验,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装饰图案。图案作为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尤其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越来越频繁。传统图案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从起源上分析,传统文化艺术是其他各种艺术发展的发展的基础,同时能够反映中国民族特征。其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同时又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中国传统图案的运用需要结合民族文化艺术元素。新生代的设计师需要从更宽广的文化角度上,继承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艺术,了解民族文化内涵,并从中汲取文化精髓,获得设计灵感,并使自身的设计作品更具民族特色与民族内涵。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设计将中国结、五星、五环等因素与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太极拳相结合,营造出了一种如行云流水般的灵动感[3]。作品创造设计体现了现代时尚感,同时也将民族审美取向以及民族文化容易其中,充分向社会展示了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所带来的独特艺术魅力。该标志的整体构造源于传统吉祥图案“盘长”,其并没有直接采用传统图案的造型,而是借鉴了书法中的写意表现形式,巧妙地表现出了“中国结”与“运动员”这两者的意象表现出来,以此表达设计主题以及中国人民的美好祝愿。香港凤凰卫视的台标是基于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喜相逢”的基础上设计的[4],能够反映了我国的民族底蕴,且凤凰成双成对、扇动的翅膀极具动感,表现出了圆满、吉祥、天天向上的美好祝愿,这种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以及向往的装饰图案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的表现手法。民族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的应用有助于提升设计的美感和内涵。现代平面设计中,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审美观念以及现代观念,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尤其对于推动民族文化发展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元素的应用能够提升平面设计内容的多元化,添加平面设计的特色,一方面能够起到促进传统文化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借由平面设计能够提高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继承和宣传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

二、中国传统文字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其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反映了中国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文化特点,给人一种强烈的时代感,同时也给人带来不同的文化感受。文化概念主要出自于《易经》:“观乎天文已察时变,关乎人文已化成天下。”,首次将人与文化相结合。设计是平面设计方案形成的主要活动,其主要通过艺术创作活动为主要形式,民族文化是一种以民族所在地为活动空间、以民族为主体,直接反映了民族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的群体文化。民族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反映民族审美、生活习俗、民族艺术及其相关的文化体系,涵盖了文化精神、文化行为以及艺术审美等方面内容。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民族文化活动形式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是现代文化的基础,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以及鲜明的特征。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当时劳动生产方式、民族文化、当地风俗习惯以及民族英雄等方面的影响,尤其是民族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影响。相关文献指出,原始劳动生产方式是民族传统文化形成的催化剂。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明中,各民族受到外来文明影响的程度以及其与自身文化融合的程度各有差异,也就形成了各民族之间的民族文化各有所差异[5]。促进民族文化形成的因素来自不同方面,例如劳动生产方式,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北方的游牧游猎、南方的农耕;此外,民族的不同,我国民族中主要信仰的宗教有原始宗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同时,又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各民族受到地域的影响,气候以及资源方面的差异较大,所以,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鲜明的特征。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以汉族人口基数最多,对各民族的影响也是最大的,现代以汉字为主要书写类型。相关文献指出,汉字起源于象形文字,其拥有文字的形式,同时也具有图形特色,在平面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6]。汉字是信息传达的一种媒介,具有视觉效果,其能够在传达主体内容中起到较好的应用效果。基于其强烈、清晰的视觉效果,能够在传达信息时体现出纪实性以及标志性。汉字除了具有叙事的效果,同时也极具情趣意象以及装饰效果,设计师能够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对汉字进行再创造,赋予文字不同的意蕴和内涵。汉字实质上是一种表意图形,若平面设计借鉴其表意特征,能够发挥传播作用外,同时也能起到反映民族文化价值的效果。中国文字“好”字,是由“女”和“子”字组成,“女”、“子”为“好”是中国传统文化观念,表达出儿女双全、合家团圆的美好愿望。中国文字中,许多代表美好的字和词,都与“女”字有关,因此,取“女”进行创意设计,不仅有美好未来的祝愿,同时也有祝福儿女的意蕴。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使用中国汉字艺术进行创作,对于其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北京残奥会标志“天地人”是基于汉字的基础上创作的,将中国书法、汉字与奥林匹克精神相结合,表达出传统文化内涵以及奥林匹克运动精神,蕴藏了道教文化思想。其利用书法进行设计,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视觉冲击力。

结语

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结晶,同时也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推动现代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丰富现代人民的社会生活。民族传统文化也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拓展和丰富当代的艺术文化以及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的运用,能够有效推动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从而形成中国独特的设计风格。

【参考文献】

[1]李阳.传统符号泛化背后的批评泛化———如何看待平面设计中的中国元素[J].中国科技博览,2012,21.

[2]陈捷.现代平面设计中的中国元素———从2008奥运会的视觉设计谈起[J].闽江学院学报,2013,29.

[3]王成凤.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再设计应用[J].绥化学院学报,2015,35.

[4]徐凯.中国元素对中国现代设计的重要性———之对平面设计领域的影响及展望[J].科技资讯,2013,22.

[5]刘春琳,莫爱琳,蒋涛等.中国传统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和创新[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25.

第7篇

关键词:文化符号;建筑设计;应用;变异性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符号学与建筑的关系

1.1建筑的符号理论意义

任何简单的建筑符号,一旦和社会文化内涵结合,所表达的意义就会丰富得多。象征关系的存在,更使建筑符号同时可以表达多种含义。当然,建筑符号的象征意义不是偶然出现的,它是由符号和其所表达的内容的结构相似性经过长期的演变逐渐形成的。当这种象征意义一经约定俗成,以后人们只要一看到与这种符号形象相似的实体,便会自然联想到其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此时该符号的涵义已从实用层面扩大到象征层面,符号本身的价值也由一般的符号转变成象征符号,如同凯旋门象征胜利,“十字架”象征基督教。

1.2建筑符号的变化性

北京师范大学某教授认为,“之所以被称为某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符号’、‘元素’,那么首先应该是这个国家或民族文化中最具有特色的东西,具有一种普遍性的价值,深入到文化的内核之中,随时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和样式表现出来,展现这个民族文化的特点。”,如一提及“旗袍”,那就必定认为是中国的。在建筑中,有些具体的符号也具有鲜明的传统意味和象征性。在建筑外观所传达的视觉刺激中,符号意义一般存在于其原始意义即外延意义,如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柱造、台基和游廊等。其内涵意义一般来自于其色彩、大小、地域所带来的视觉感受。如厚重的重檐庑殿顶象征着皇家的高贵;而粉墙黛瓦则描绘着一副江南风情。

2建筑符号的变异性

2.1建筑符号的外延与内涵

在建筑中,建筑符号所传达的第一功能和第二功能往往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改变。在一些建筑上,其第一功能即初始使用功能已经消失,然而其第二功能即它的象征内涵仍然保持。比如故宫这样的皇家宫殿建筑,其作为帝王勤政、居住等初始功能已经消失,但其作为国家象征的第二功能仍旧保持。所以,对于古建筑的保护,不仅仅是为了要保护其使用价值更是为了保留其所承载的历史价值,其所作为一个图像形式所产生的符号学象征意义。抽离使用功能,提取象征内涵也是现代建筑运用古典文化符号的一般手段。在现代建筑中所运用的传统文化元素已不同程度的符号化和象征化,其曾经所具有的功能性只部分使用。

2.2建筑中的实例

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的设计之中,中国元素被巧妙地运用。在航站楼的设计中,设计师福斯特提取了中传统文化符号中充满中国韵味的红色来表现独特的中国风格。在室外出挑巨大的屋檐之下,可以见到巨大的立柱支撑,其柱身比例、收分、颜色等都与在古建筑中使用的“梭柱”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航站楼室外挑檐支撑中所使用的柱造显然是应用了建筑符中柱形符号,而该应用不仅是形式上的沿袭更发挥了其自身的功能――承重。由此可见,在首都国际机场T3航展楼的设计中对于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不仅仅是只提取其图像化的象征意义,还保留了部分符号的第一功能即功能性的使用意义。

当代建筑设计中也有的将所借鉴传统文化符号的第一功能完全放弃。晋国博物馆建筑的平面轮廓线由晋国地图演化而来,裂开的缝隙又表明三家分晋的历史典故。建筑内部空间遵循墓穴的方向,突出了遗址的平面形象,使墓制、形制等历史信息得到充分展示,而整体依然与周边自然环境融合。其中运用的晋国地图是一种具有实用功能的特殊的字画符号,不同于书法、美术作品是作为纯精神层次的欣赏品,地图还具有指示方向划定范围等使用功能。在现在的晋国博物馆的设计中,古晋国地图的指示方向、标示地名、界定范围等等第一功能已经完全不再使用,而是只应用其属于古代晋国的代表意义。并且赋予建筑尊重历史、尊重自然和环境的新的时代内涵。

还有一种现象在我们的时代很典型,有些东西其初始功能还都保持着,但其二次功能已消失,某些亚代码已经取代了原来的代码。比如现代主义建筑初期时建筑界所推崇的带型长窗、素色混凝土墙面、纯几何造型主体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曾经所具有的“现代”、“时髦”、“先锋”等等象征内涵已经不复存在,它们只作为初始使用功能而存在。甚至由于审美观念的改变和技术的普及化,部分现代符号的二次功能已被某些亚代码所取代,如“廉价”、“高效”、“平民”等等。

萨伏伊别墅是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作品之一,是勒・柯布西耶纯粹主义的杰作,是一个完美的功能主义作品,其风格形式在几十年后仍被后人所效仿,如济南火车站:始建于1904年,改造于1995年。改造之初的目的是为了摒弃济南曾经被帝国主义国家欺压的历史印记,树立济南现代、开放的新形象。建筑完全运用现代设计语言,建筑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形体采用纯几何式,建筑材料大量使用有色玻璃和白色瓷砖等等。特别是位于车站东翼的铁道大厦,采用简洁的片式墙面横向全部开长窗,色彩为白绿两色,除顶部钟塔部分外整体几乎无装饰。这些元素在兴建之初都是极为现代的建筑符号,在当时代表了济南创新、进取的精神面貌。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再看济南火车站,显然它已不再贴合当代的审美需求,现在的济南站已不能再展现济南的省会风貌。当初被认为单纯、现代的几何式造型已显乏味,不能很好的表现济南的地域性特色。其单一的带型开窗、玻璃幕墙、瓷砖饰面等建筑做法在近十年内在国内大量普及,已成为一种常规的、简便的传统做法。其身影出现在各大中小城市的市区、城乡结合部、乡村之中,几乎已成为不发达建筑模式的代名词。

可见,随着时间的变迁某些建筑符号的二次功能逐渐消失或被某些亚代码所取代。在历史的浪潮中,外来的建筑符号在设计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地被争议,而本民族的文化符号则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重视,不得不说这与建筑的符号性密切相关。它紧紧依托于时代环境,价值观念,生产技术等等背景因素,随之微妙地演变着。

在建筑的符号语言体系中,组成设计的组织是变化的,思想的组织在变化,使用它们的方式在变化,而在人类活动的广阔文脉中对它们的形式的看法也在变化。建筑的形式在不断的死亡与再生,符号意义也不断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更迭。在这个过程之中,有的形式被淘汰;有的设计手法被更新以适应变化的思想方式。在设计手法的创新过程中,建筑的符号语言也在不断再生从而使文脉得以延续。

3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世博会中国馆对传统符号元素进行了继承性的全新诠释。色彩上,首创了“中国红”,形体上,大胆运用夸张的斗拱造型。中国馆无论在建筑的显性还是隐形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符号表达方式,强化了“中国印象”。同时它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和强烈的可标识性,由此成为园区中的标志性建筑,在园区中发挥指引和标识的作用。整体的建筑具有强烈的雕塑感,蕴含着丰富的符号语言,可以提供给观赏者充足的品味空间。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在表现中国的文化特色和中国的大国自信方面,十分出色,所使用的建筑符号语言,能够给观赏者带来十足的视觉震撼和心灵冲击。

4结语

建筑作为一种造型艺术,从属于艺术设计的一个门类,同时建筑作为一种实用的空间艺术,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对于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中的应用应该充分注重实际,尊重地域文化,使用恰当的文化符号。应深入的理解建筑的功能性质,以及建筑的内涵,从而把握使用符号的方向。在选择文化符号时,应全面了解符号的自身内涵和属性,避免符号使用不当带来的影响。同时,也要把握时代的脉搏,在运用的时候注意与现代审美意象的结合,推动符号语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柴瑞琳,李华磊.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房地产业.2011(03)

第8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艺术;和谐社会;作用

一、传统文化艺术及其精神动力

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博大而丰富多彩,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得以发展的源泉。传统文化艺术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民族习俗、政治、经济、宗教乃至审美的历史渊源,是中华民族文化千百年来沉淀的结果,是广大劳动人民集体的智慧和创造,它与劳动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从“艺术”这一词的演变,可以看出与劳动生产的关系密不可分。“艺”字原为“薮”,在我国甲骨文中,它是人类在种植的形象,象征着劳动技术。我国学者邓福星先生写道:“人的起源不仅为艺术的发生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而且使之成为必然。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把从猿到人的转变看成是上述三个主要体系的进化――人类各部分器官和机体的日趋完善,心理机能的发展和人类社会关系的形成,这些都是艺术发生的基本条件。一切精美的传统文化艺术品无不出自人类灵巧的双手;动听的歌声需要人的歌喉才能唱出,优美的舞姿也要靠人的肢体来表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关系既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产生和发展的条件,也就从根本上规定、制约着艺术作品的特征和基调。……”“科学充实提高了我们的知识生活,而艺术也同样充实提高了我们的感情生活”,唤醒了人类求美精神意识。如原始民族喜欢红色一类的强烈色调,山顶洞人在他们同伴的尸体旁撒上矿物质的红粉,山顶洞人装饰品的穿孔也几乎都是红色,因为他们的穿带都用赤铁矿染过,这是他们最初的求美精神意识的产生。也许红色引起的感情愉悦中积淀了人的想象和理解,或许原始人从红色想到了与他们生命攸关的火,或许想到了温暖的太阳,总之,这一切都促使了人类的求美精神意识的发展。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中,传统文化艺术活动促进了人类精神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而传统文化艺术品则是物化了的人的精神,其产生离不开人的精神活动。

首先,传统文化艺术是以人的社会心理需要而产生的。人们在生产劳动中,有了社会交往等强烈的心理需要,为满足这种需要,就产生了传统的文化艺术。

其次,传统文化艺术离不开人的情绪、情感与想象。由于人的情绪、情感等的推动,加上艺术丰富的想象,人们便把旧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了新的艺术形象。一切传统文化艺术的出现都是思维的结果,离不开入的精神活动,都是人精神活动的产物,依赖于人的精神活动,一般是意识与潜意识活动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调节及相互转化的结果。

从精神层次来说,传统文化艺术作品的完成依赖于意识――潜意识――意识,这一点我们从原始初民的实际生活中可以看出。他们通过对梦的表现与交流则导致了人类最早艺术的实现。如原始初民们几乎人人怕死,然而在梦中他们又“见”到死去的家人或熟人,于是醒后就造出一个“天堂”与“地狱”的世界,以及“图滕”艺术等,而这一认识的途径是在梦中,绝大多数是形象的梦,是潜意识的产物,梦态生活及对梦的分析导致了艺术的产生。尤其现代艺术创作则更与人的思维等精神活动不可分,一切创作都是精神活动的结果。由此可见,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对人类生活的涵盖面广泛。在世界文化历史的进程当中,以中国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艺术,表现了中国人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和谐文化的精神意蕴。

二、传统文化艺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在艺术活动中,传统文化艺术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对美好生活的共同祝愿,促进了群体间以及人们与先祖、与自然的情感交流,巩固了民间群体的稳定和发展。在艺术活动中,传统文化艺术终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传统文化艺术包纳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涵盖了宗教、伦理、道德、价值等全部精神文化和生产劳作等物质文化。传统文化艺术是依赖民众生活而发生和存在的,依靠群体的齐心协力来维系生存和发展,使民众文化生活更为丰富和频繁,同时,也使传统文化艺术更为广泛和普及。

人类有史以来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创造的各种传统文化艺术,并不存在先进和落后,而只有文化观念的差异及由此而形成的美学观念的区别。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是主客体的统一的整体意识和求全美满的美学观念,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和谐的整体都遵循着一个本质的规律。因而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始终致力于以整体为美的创作。将天、地、人、艺术、道德看作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有机整体,以人的感情赋予物的形式,借物抒情是一种善和美的行为和意志。在传统文化艺术的题材和构成形式上都表露出那种善始善终的处世哲学和精神力量。

第9篇

一、阅读教学中“语言”与“思想”的关系

韩愈说:“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曰:‘古圣贤人所为书具存,辞皆不同,宜何师?’必谨对曰:‘师其意,不师其辞。’又问曰:‘文宜易,宜难?’必谨对曰:‘无难易,惟其是尔。如是而已,非固开其为此,而禁其为彼也。’”(《答刘正夫书》)

在这里,韩愈认为,在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这一点上,我们要研究的并不是只有这样写才好这孤立的一点,而是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这相互联系的一点。

这实际上是指明了我们语文教学在处理“语言”与“思想”二者关系上的运行规律:先研究这样的语言文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再研究这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同时,经过“语言——思想——语言”的教学过程,最终使学生获得第三阶段的、渗透着课文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体现着课文作者的个性特征的语言文字,积蓄在学生的语言仓库中,以为不时之需。

当然,教师这样做,先要有模拟课文作者用词造句过程、再现课文作者语言功力、进而化为教学步骤的过程,再来实施教学。例如,贾祖璋在《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中,在回答“福州——成都一线是我国荔枝生长的北限,现在科学发达,北限北移有否可能”时,这样说:“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在这里,我们不能读过算数,而是要研究作者是怎样对可能性作步步限制,以及为什么要作这样的限制的:既承认“可能”,又对“可能”的可能性作了两度限制——“不是不可能”和“不是完全不可能”;既承认这种极小的可能性,又进一步对它加上模糊的色彩“也许”,而且对它在时间上推向遥远的“将来”。作者认为只有这样表达才是科学而缜密的。

但是,这种“语言——思想——语言”的教学规律在特殊课文中又可以作超过常规的分析与处理。

一是辩证引申。于是之《幼学纪事》一文回忆自己在旧社会艰苦的求学生活,念念不忘良师益友的帮助,甚至说他之所以成才,是“全靠”幸运地遇到了他们。——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成长,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作者为了感谢师友,在文章中只写后者的作用,是完全可以、十分应该的。但是,作者可以而且应该说的,我们读者却不一定可以、甚至完全不应该说。相反,我们要从文章所记述的邻居老郝叔的启发、教师卫天霖的教诲、辅仁大学同学给予的旁听的帮助、法语夜校的关爱中“读”出作者成长的内因——好学、深思、惜时、坚忍——来完成教学的全过程。这样,不但总结出文章的主题,而且使我们的思维由作者成才的外因纳入探讨他成才的内因的轨道上来,进而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说明:这样的语言文字既在主观上表达了外因又在客观上启发了内因,这就是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好处。

二是文体沟通。这将在下文详加说明。

上述二例已能说明:语文教学当以培养语感能力——对语言文字的准确而灵敏的感悟能力为首要任务。而语感又当以“有疑”为首要关键。

朱熹说:“学者读书,须是于无味处当致思焉。至于群疑并兴,寝食俱废,乃能骤进。”(《朱子语类大全》卷十)

朱熹说:“读书始读未知是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宋元学案》卷四十八)

然而,所谓无中生疑,不是可以乱疑一气,降格求得的。没有一个设疑、析疑、解疑的教学过程,没有一个从积累词语义项、明确词句指向、排除错误干扰、辨析句子意义、概括段落大意直到贯通篇章结构的语感训练过程,好的疑问、好的语感是不可能从无到有的。

先以辨析句意为例。

《序言》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①中国幼稚的资产阶级②还没有来得及也永远不可能③替我们④预备关于社会情况的较完备的甚至起码的材料,如同欧美日本的资产阶级那样。”其中“欧美日本的资产阶级”到底是哪个“样”呢?我们必须加以辨析与充实,但是,我们不应借助于外来材料,而要依靠设疑与培养语感即依靠句子结构上的调度来解决问题:先把“如同欧美日本的资产阶级那样”放在①处,表明它们既没有为它们本国人,也没有为我们预备材料;再把它放在②处,表明它们并没有为我们预备材料,至于有没有为它们本国人预备材料,没有表述;如果放在③处,它们反而为我们预备材料了。——所有这三点显然都是错误的,所以要分化出去。只有放在④处,才符合它们是为它们本国人预备了材料的这个原意。这是因为它们是成熟的,不像我国的资产阶级是幼稚的。由此说明我们无产阶级更要重视调查研究,积累第一手材料。——显然,应该把④句类化进来。这就是对这句话疑而后悟的全过程。

再以概括段意为例。

阅读下文,选择正确的答案:

镜之工列十镜于贾奁,发奁而视,其一皎如,其九雾如。或曰:“良苦之不侔甚矣!”工解颐谢曰:“非不能尽良也。盖贾之意惟售是念,今来市者,必历鉴周睐,求与己宜。彼皎者不能隐芒杪之瑕,非美容不合,是用什一其数也。”(刘禹锡《昏镜词·小引》)

本段大意概括正确的是( )

A.批评制镜工人的技术太差。

B.表扬商人的市场信息灵通。

C.赞许用皎如之镜看清瑕疵。

D.嘲讽用雾如之镜遮掩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