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5 16:31:59
导语:在后勤管理的工作职责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中学后勤 后勤现状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166-01
作为中学整体工作中所包含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后勤管理工作是决定着中学学校其他部门是否能够顺利、有效地开展工作的基石。然而,现在大部分的中学对于后勤管理工作的基础建设和关注程度并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因此,因后勤管理工作不到位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后勤管理工作人员整体缺乏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化素质,思想传统落后等问题,是学校在管理方面缺乏统一、科学、有效的行为守则规范和管理制度所造成的结果。
1 中学后勤管理工作现状
首先,在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团队的工作人员中,所包含的一些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以及一些年龄比较大的临时员工,较于其他的员工来说,是学校易于管理的,他们能够听从学校的管理,积极完成自己的工作和任务,在工作中,既不违反学校秩序和行为规范,还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自身的创造力,积极为学校的后勤保障工作做贡献,为学校创造效益。然而,在现代社会,学校普遍出现对后勤人员的歧视问题,以至于在很大程度上打击的后勤人员在工作上的积极性和对工作的热情,从而造成后勤人员缺少对于工作的思考与探索,限制了后勤人员对于学校现行制度和规范中存在的漏洞的思考和改进,使得不仅学校的日常后勤管理工作很难趋于完美,还使学校在制度完善和制度创新方面很难得到大的进步,从而限制的学校整体的进步和上升。除此之外,在学校的后勤人员中,很容易会出现人员设岗定编的问题。因为一些裙带关系而导致的学校的岗位中出现一岗多人、重复设岗等问题,致使后勤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出现后勤人员分工不明确,职责混淆,从而使学校的后勤保障工作开展步伐举步维艰。不仅如此,正是因为这些人员混杂的问题,同时也导致了后勤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权利与职责分离,人员安排工作中随意性较大等诸多严重的漏洞。
2 中学后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后勤工作人员素质整体偏低
对于后勤管理的工作人员普遍偏低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因为在大部分中学,学校是把后勤管理的工作承包给外商,而这些为了获得最大利益的外商,在对学校后勤工作进行管理的时候,总是会雇佣一些文化素质偏低,或者一些有关系的人来对学校后勤部分进行工作的。而正是因为这些低素质的工作人员,对学校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没有非常熟悉,所持有的对工作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以及非常散漫的时间观念,造成了学校的后勤管理工作进行不顺利且缺乏效率,从而降低了学校整体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2.2后勤工作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因为后勤人员的素质整体偏低,制度服从意识较差,因此,如果缺少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很难能够有效约束后勤人员的行为。同时,在对于后勤人员的管理方面,普遍管理力度都很松懈,再加上大部分的后勤人员都是滥竽充数,从而致使后勤人员的工作态度不端正,缺乏认真、踏实、负责的工作态度,同时,因为缺少严格的赏罚制度,从而导致后勤人员即使犯了错,也没有得到处罚的现象。而因为种种漏洞所带来的后果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学生。学校食堂卫生不达标,饭菜没炒熟而引发的集体食物中毒、食堂饭菜又贵又缺少营养等现象早已屡见不鲜,而这些不良现象最后伤害的都是学生的身心健康,阻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3 改善后勤管理工作的对策
3.1完善后勤管理制度
为了有效管理后勤人员,保障后勤人员能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完善的后勤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完善后勤管理制度也是目前最有效、最科学的管理方式了。学校要通过完善后勤工作管理制度,积极团结后勤人员,调动后勤人员的工作热情,改正后勤人员对于工作的态度,使其能认真、高效的完成工作内容,从而加强后勤管理人员内部的团结协作精神,使其形成劲儿往一处使的工作团队,形成一个规范化、制度化的工作团体,从而达到发展学校最大利益的目的。
3.2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素质
为了能够有效管理所有的后勤人员,提高整体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学校应该选拔一些素质偏高且有领导能力的后勤人员,来对现有的后勤人员进行管理和领导,同时,还要利用竞争机制的特点,对后勤人员不断地淘汰和筛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后勤人员进行不断的优化和选择,通过采取职责配对体制,让后勤人员提高对工作任务的责任感。从而提高后勤管理人员整体的素质水平,达到后勤管理工作开展的井然有序,不断提高学校在各方面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益。
4 结语
作为学校整体管理工作中一个至关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管理机制,后勤管理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后勤管理工作进行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在学校是生活质量,影响着学生的生理和心里上的生长情况和发展水平,而学生的成长情况和发展水平,则对于学生是否能够高效率地进行学习,完成学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视,积极完善后勤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素质水平,使学校的整体水平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参考文献:
[1]陈玉良.试论如何搞好中学后勤管理工作[J].课程教育研究,2014,(33):12-12,13.
[2]王立波.新时期乡镇中学后勤管理工作方法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z1):711-711.
一、健全管理体制,完善服务机制
按照中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商洛市中小学后勤管理工作实际,2010年3月将商洛市勤工俭学办公室更名为“商洛市中小学后勤管理服务中心”。各县区加强和完善后勤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相继成立了“后勤管理服务中心”,学校也建立了后勤管理部室,落实了管理职能,配齐配强后勤管理人员,建立了市、县区、校三级联动的中小学后勤管理机制,学校后勤管理工作自上而下有部门管,有人抓,落到了实处。
中小学后勤管理服务中心成立后,以育人为中心,以服务为平台,把后勤管理、勤工俭学、蛋奶工程和营养改善计划、学生资助、实验教学及装备管理等统筹安排,当作民生工程来抓,从而使中小学后勤管理工作,实现了上下联动、条块结合,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中小学后勤管理机构空缺、责任不明、管理粗放的局面。
二、开展“双创”工作,优化育人环境
2010年以来,商洛结合全市校点布局调整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增加的实际,适时启动实施了“双创”工作。市县区后勤管理服务中心以此为抓手,全面组织实施。
一是加强组织管理,科学制定规划。通过深入调查,制订了《商洛市标准化寄宿学校和中小学后勤管理示范学校创建工作规划》,明确了创建标准、评估方案、验收细则,安排从2011年~2015年,利用五年时间将全市的708所寄宿制中小学全部建成市级标准化寄宿制学校,70%建成市级后勤管理示范学校。各县区把“双创”工作与“双高双普”、“教育强县”创建工作相结合,制订了详细的创建工作计划、方案和激励措施。
二是加强硬件建设,优化校园环境。市县区整合农村寄宿制学校、校舍改造、校安工程、生活设施改造等项目工程,筹措资金5900余万元重点加强学校宿舍、食堂、厕所等生活服务设施建设。
三是注重软件建设,突出“育人”功能。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抓校园建筑规划、文化景观创设、绿化美化实施,树校园精神、创文化氛围、促内涵发展,规范规章制度、加强食宿管理、提高服务效能,全面提升中小学后勤管理服务工作水平。
“双创”工作的实施,使中小学校文化环境、后勤设施、管理服务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今学校绿草如茵、窗明几净、环境优雅、管理规范,成了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学校的学生公寓楼、教工宿办楼、师生餐厅、洗浴房、厕所等生活设施充足齐全,校容校貌和师生生活条件焕然一新,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修建了标准化的学生公寓,统一配置空调、钢架床、窗帘、被罩、不锈钢脸盆架、储物柜、整装镜、电视机和电话。目前,全市共创建市级标准化寄宿制学校51所,市级中小学后勤管理示范学校21所,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学校后勤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优化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强化了后勤管理服务育人功能,提升了学校文化品位,促进了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蛋奶工程”平稳有效,“营养计划”全面实施
从2009年秋季开始,商洛市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中小学和寄宿制幼儿园率先实施“蛋奶工程”,市后勤管理中心全面组织实施。由于管理到位、制度健全、责任落实,没有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今年,省政府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下发之后,商洛市快速、全面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工作,认真总结蛋奶工程成熟的管理经验,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落实职责,合理确定供餐模式。市教育局将营养计划纳入市中小学后勤管理职责范畴,研究制订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并下发相关文件,组织开展专项调研、检查,结合实际选择了学校食堂供餐和课间加餐两种模式,运行情况良好。
二是狠抓重点,实施精细化管理。营养改善计划全面启动后,及时召开了全市营养改善计划工作会议,下发了《商洛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安全管理办法》和《商洛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县区、学校尽快从全面启动向规范运行上转变,强化过程管理和监督,确保食品安全、营养、卫生、可口。
三是加大投资,强化后勤设施建设。将实施营养计划与学校“双创”工作有机结合,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投入资金9669.4万元先后新建食堂387个,改造食堂144个,添置了冰箱、冰柜、消毒柜等设施280套。截至目前,全市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学校共1315所,惠及学生18.3万名。由于实施蛋奶工程和营养计划,全市农村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明显改善,通过柞水县监测,相比蛋奶工程实施前,学生平均身高增长2.1cm、体重增加1.74kg,学生体质明显增强。
四、后勤管理实践中的思考和启示
商洛市后勤管理工作机构健全,市、县、校三级管理体制顺畅,工作职责明确,学校后勤管理发生了明显变化,取得了可喜成绩,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启示。
一是创新管理体制,不断增强活力。学校后勤是一个系统工程,互相交织,繁杂琐碎、千头万绪,只有建立明确的管理机构,实现市、县、校三级联动机制,才能实施有效管理,理顺管理体制是搞好学校后勤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也只有整合资源,统筹协调,增强服务,提高效能,才能在不断地创新中开拓新天地、成就大作为。
幼儿园后勤工作是关系到全园各项工作开展的一项全局性工作,它为教育教学工作起着先行和保障作用。伴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发,我国的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目前,幼儿园普遍存在着后勤人员队伍文化素质不高、年龄偏大等问题。如何改革后勤管理以适应不断深化的课程改革,确保幼儿持续健康发展,已不可避免地摆在我们面前。近几年来,我园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出一条柔性管理的后勤工作改革之路。
一、强化服务意识,创立和谐的后勤队伍
要建立一支良好的后勤人员队伍,除了不断提高后勤人员素质以适应幼儿园后勤工作的需要外,更重要的是强化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使他们增强服务观念,明确服务宗旨,这是做好后勤工作的根本。
(一)加强后勤员工的思想素质教育,强化服务意识
树立“奉献”思想,强化“三心意识”。从事后勤工作,首先要有“奉献”精神,因此我们将重点从后勤员工的工作状态、工作质量入手,结合“岗位考核要求”,强抓工作的开展情况。同时,帮助后勤人员积极树立“服务心、责任心、进取心”的“三心意识”,做一名合格的后勤员工。
注重员工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运用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册、假日聚会、张贴宣传画等多种形式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引导员工重视心理健康,重视心理卫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组织开展政治、业务学习活动,不断更新观念
后勤工作琐碎、繁杂,为一些人所不屑,我们从几方面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要有摹靶∈隆弊銎鸬乃枷耄“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要求后勤人员认识到事虽小,工作意义重大;其次,要有做好“小事”的耐心、诚心和决心,平衡心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创造佳绩。要潜心研究,制定策略,掌握运作规律,提高技术水平,在“小事”中发挥才智。我们还采用组织开会、业务培训等形式,逐步地引领后勤人员树立“在岗就是要工作,工作就是要服务”的思想,认清自身的工作性质,努力提高自身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三)细化后勤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明确岗位责任
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后勤人员的工作职责,强化岗位责任制,确保个人本职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积极开展“后勤岗职、岗责”的学习,强化个人岗责意识。岗职、岗责的重温学习重在提示后勤人员的个人工作职责,以备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定岗定责,组织后勤员工“帮学争优”,基本功大比拼、保育员、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岗位大练兵、烹饪大比拼,加强后勤人员专业技能不断提升。
二、凝聚向心力量,营造宽松和谐的园所氛围
营造一个互相尊重的环境,这是充分发挥幼儿园柔性管理的必要条件。将理解、信任、合作作为管理的基础,重视、尊重后勤人员的人格和权利,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例如,当我们及时了解到有保育员工作出错是因为父亲病重住院为昂贵的医药费发愁时,开导她勇敢面对,批准其休息几天陪伴父亲,其他保育员轮流分担她工作,园里发起募捐活动,当这名保育员握着一笔不小的金额时眼睛湿润了……正是因为妥善处理好了后勤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及与后勤人员与教师的人际关系,我们创造了一个和谐的向心力强的园所氛围,实现了优质服务。
三、增强积极动力,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机制
后勤管理要变简单的行政命令为指导激励,使后勤人员的积极性充分迸发出来。
学习激励:日常工作中丰富培训内容,通过参与式培训、示范表演、竞赛观摩、保育研究等多种形式,引导后勤人员遵循新纲要精神,做好日常保教工作。如和教师一起开展《小班幼儿进餐常规养成》的研究,贴近日常保教工作内容的研究等,还定期组织后勤人员进行工作经验交流,从而使他们懂得后勤工作也是一门学问,工作要巧做不要蛮干,只有科学合理地做才能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工作激励:“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后勤工作靠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必须依靠全体后勤人员,凝心聚力,形成合力。以创和谐队伍为出发点,讲团结,告诫大家做人要宽容、学会“弯腰”。摆正位置不越位,开展工作互补位。幼儿园里的杂事较多,后勤相关人员的工作处处需要分工、需要协调,做到职责明确,分工不分家,我们采用信任、赞赏、适当授权等方式,不断提高后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从而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动力。
四、管理刚柔并济,运行畅通的管理渠道
一、构建一体化的管理体系
高效集约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对于后勤工作原有的管理体系提出了新挑战。过去那种各单位分散管理、自我保障、封闭运行的后勤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高速发展,高度融合的新的运营模式。后勤工作必须按照现代企业要求,加快转变服务模式,建立集团运作、集约配置、精益管理、专业分工、资源共享的新型后勤管理服务模式。要按照精简、高效、统一的原则,规范各级后勤职能、机构和编制,构建总(分)部与各单位后勤工作分级管理、后勤一体化运作工作体系,建成科学规范、集约高效、保障有力、服务优质的后勤综合保障体系。在新体系中,构建“纵向贯通、横向协同、权责明确、统一管理、集约高效”的后勤管理体系是目标,一般总部重点是抓好“五管”,即管资产、管规划、管标准、管协调、管考核,加强对下一级后勤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调控。各基层部门及单位重点是加强本单位后勤资源统一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配合总部开展集约化管控和属地化保障。
二、构建科学化的运作体系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也是后勤工作实现科学化、现代的技术保证。现代企业后勤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是加强后勤基础管理的关键。后勤系统应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自上而下,加快构建全面覆盖后勤管理、保障和服务的统一标准制度体系。同时,充分依靠信息化提升企业后勤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企业统一的后勤管理信息平台,实现项目管理、资源管理、资产管理、服务业务等主要业务模块的信息化化管理,对后勤资源的信息化配置和后勤工作的在线管控,实现上下层级和横向单位之间后勤信息的合理共享,提升后勤管理水平。
三、构建法制化的制度体系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为后勤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是现代企业后勤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一是要全面梳理现行有效制度。对照政策法规,按照企业的新形势、新要求,对后勤工作的所有制度进行全面细致的清理,补充完善修订,构建核心制度、重要制度、专业制度层级清晰、高效协同的制度体系。二是用规章制度体系检验考核标准。按照职责流程审查各单位规章制度的覆盖性,按照考核奖惩审查各单位规章制度的深度性。三是建立规章制度执行监督机制。监察、审计等部门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常态监督,发现违反规章制度的情形应予以纠正,对责任部门、单位和个人进行考核。四是实施规章制度体系建设考核激励机制。明确制度管理和执行情况作为企业经济法制建设考核指标,纳入企业负责人年度业绩考核管理范围。
四、构建实用化的标准体系
后勤工作事务繁杂,可执行的空间较大,工作的重复性、同质性明显,工作的过程、要求及目标可塑性强,构建后勤标准化体系,是提升后勤工作水平的关键。一是建立技术标准。对应企业业务体系,参照ISO9002标准体系,建立管理、技术标准体系,按照企业管理、技术标准体系构架,实现技术标准全业务覆盖。二是构建标准管理机制。明确后勤标准化全过程管理的基本规定,建立技术、管理和工作标准的协调配套机制,以及标准体系的动态优化和持续改进机制,保证标准体系的高效运作。三是落实技术标准。结合系新的组织架构和职能分工,落实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要求,按照企业工作标准体系构架,分层级构建工作标准体系,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规定各岗位的基本技能以及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等要求,实现工作标准全岗位覆盖和岗位工作标准的统一。
五、构建精细化的服务体系
服务是后勤工作的生命线,后勤无小事,服务无止境。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企业后勤工作改革发展方向。随着后勤服务对象的多元化和服务对象时代意识的增强及其对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细节决定成败”,精细化管理成为后勤工作成效的重要体现。精细化服务要根据不同的对象,提供不同的服务,以善解人意,一丝不苟地后勤服务,体现后勤工作价值。精细化服务也是以人为本,将粗放的服务转化为精细的服务,于细微之处见真诚,润物细无声,用自己的智慧创新服务内容,在企业楼宇管理、食宿服务、安保、消防、设备、绿化等方面提供人文个,打造满意后勤。要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广大职工关注的吃、住、行、医、冷暖等问题开展工作,想职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为广大职工提供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归属感。
关键词:后勤管理;合同聘用人员;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1-0098-02
高职院校的后勤部门负责整个校园的美化绿化、卫生防疫、资产、通信、基础建设等管理工作,承担着供能、维修、医疗、饮食等繁重服务任务。它有两个属性:教育属性和企业属性。这两个属性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后勤企业不能像其他的服务企业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追求社会效益。此外,后勤企业还要处理好与学校的关系,在坚持为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的同时,稳步将学校后勤工作推向社会,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后勤运行模式。
随着中国高校规模的迅速扩展和用人需要的不断增加,高校劳动关系呈现出复杂化和多样化的趋势,这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也使得高校编外人员管理面临着新的问题。当前学校后勤员工队伍中,由于存在聘用制员工偏多,整体素质偏低、职工队伍不稳定的现状,给后勤的管理服务和企业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就显得尤为必要。聘用制员工占后勤大多数,毫无疑问是后勤员工队伍的主体,如何正视聘用制员工队伍的现状,发挥聘用制员工的积极性,已经成为摆在学校后勤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目前高校使用编制外合同聘用人员状况
目前国家针对高校实行的是编制管理,但编制管理难以满足高校不断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后勤部门的用人需求。高校通过使用编外合同聘用人员来保证自己的运转态势。高校使用编制外合同聘用人员一般没有专业背景,素质较低,服务水平和质量很难达到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是有些正式工作人员占着位置不干活,把工作推给编外合同聘用人员来做。这样,很容易导致紧缺的地方没有人干,使得学校整体发展受到影响,身份歧视、待遇不公的现象存在。
(一)整体素质偏低,复合型人才缺乏
从对部分学校的调查情况来看,后勤聘用的社会用工占职工总人数的70%~80%,与学校教学、行政人员相比,后勤人员学历水平、专业技术职称普遍偏低,绝大部分没有专业技术职称,既掌握管理知识又掌握经济理论,既懂管理又善经营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和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明显短缺。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员不理解、不适应新的企业化管理模式,不能满足社会化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二)思想消极,培训体系不规范
由于现行的人事制度,薪酬分配体系、社会地位、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其个人的期望值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聘用制员工思想状况复杂,普遍存在精神风貌、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集体荣誉感较差,得过且过,临时做事的思想严重。
此外后勤员工的招聘、使用过程中,没有整体的培训规划和目标要求,普遍存在狭隘的实用主义思想,对诸如岗前、岗中培训和技能考核重视的力度不够,培训工作不能做到经常化,培训与上岗、培训与考核达标不能做到有机结合。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走走过场,达不到提高员工素质和技能的真正目的。
(三)激励机制不健全
虽然后勤社会化改革已推行了十余年,但“按需设岗、合同管理、以岗定薪、绩效挂钩、考核付酬”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没有得到真正实施,劳动保障体系在企业内部没有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建立得到科学、严格的建节,对大多数的聘用制员工还存在着一定的偏见和歧视,同工不同酬的现象较为普遍。现有的激励机制也只是简单地与经济利益挂勾,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严重挫伤了聘用制员工的积极性,激励作用大打折扣,激励效应无法形成。
二、编制外合同聘用人员管理模式的探析
规章制度是后勤管理和服务开展的制度保障,它为后勤管理人员提供行事的准则,对后勤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为后勤管理计划的制订、实施的进行、评价的开展、奖惩等提供依据。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对后勤管理的正常开展作用重大,是后勤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制度性保障。后勤管理的规章制度包括后勤考核制度、激励制度、监督制度、奖惩制度、人事制度等等。
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工作面临的紧迫任务是以人为本,加强人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使后勤的管理制度化。让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管理更加科学,服务更加规范。随着后勤工作的不断深入,要定期对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查找管理漏洞,适时完善后勤相应的制度。在制度细化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稳扎稳打,切切实实做好此项工作。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一)细化岗位职责
将后勤工作内容层层落实到每个具体人,明确每位员工的工作职责和服务对象,把后勤工作任务实实在在地细化到人,做到后勤工作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细化岗位责任,有助于加强对员工工作的监督考核,促进后勤工作的开展,从而提高后勤服务的整体质量。
(二)细化服务标准
制定为教学、为科研、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的相应标准,服务质量的优劣是衡量后勤管理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其能否长久地立足于高职院校后勤服务市场的重要因素。在细化服务标准的过程中,要着重在制定优质服务标准上下功夫,始终把服务对象的需求放在首位,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服务标准,让细化服务标准成为优质服务的制度保障。同时,细化服务要与后勤队伍的整体建设相结合,教育员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自觉提升服务标准,让师生实实在在地享受着后勤提供的优质服务,促进高职院校的后勤健康有序地发展壮大。
(三)细化员工培训机制
培训学习是提升员工队伍素质和形象的关键因素,是将后勤人力资源变为人力资本最重要的环节。目前后勤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及广大师生员工对后勤服务的需求决定了需要加强员工队伍素质培训,不断提升后勤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此,需要制订完整的员工技能培训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特别是对新员工,在他们上岗之前,对其进行全面的岗位细化标准的技能培训,经测试合格者,颁发上岗证,方能上岗工作;对老员工,也定期组织岗位技能深化培训,不断制定出新的工作标准和要求,进一步提高老员工的服务技能;对后勤管理干部要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和科学管理方面的培训以及相关业务能力的培训。
(四)创新用人机制大胆引进大学毕业生
引进人才是前提,留住人才是关键。大胆引进人才。以提高后勤队伍整体素质。不论出身,不拘一格,大量吸收大学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员,乃至优秀农民工,充实后勤队伍,是改变现有后勤队伍结构的根本措施。打破束缚人才积极性、创造性发挥的体制,建立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用人机制。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在公寓管理、饮食管理、接待服务管理方面大胆引进大学生和职业经理。人员素质、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大幅提高。如同济大学、西北民大等很多高职院校采取招聘大学生做公寓管理员,便是用工的一大进步。
另外,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人员素质状况。人是后勤管理中最为能动的因素,是后勤管理和服务的实施者、控制者,决定着后勤管理和服务的质量,因此后勤管理中人员的素质非常重要。
在高职院校后勤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不懈努力,后勤已经形成了多种运行管理模式,而与之相配套的,只有一支高效、文明、和谐的后勤队伍能为其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工作提供各种保障服务。
参考文献:
[1] 吉恒军.新时期人才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J].领导科学,2003,(5).
[2] 王守军.高校后勤改革理论探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新形势下煤炭企业后勤工作形势简析
从现阶段我国煤炭企业后勤工作的发展形势来看,后勤工作在煤炭企业发展中发挥着明显的作用,对于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意义重大。随着煤炭企业的不断发展,后勤工作为煤炭企业工作人员提供了各方面的保障和服务,逐渐受到职工的肯定和重视[2]。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市场以及社会对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强,这对于进一步推动后勤工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后勤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也为后勤工作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基础。但是同时,煤炭企业后勤工作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2煤炭企业后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1后勤工作理念落后。虽然现代社会人们对后勤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后勤服务保障功能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和职工的肯定,但是就煤炭企业后勤管理工作而言,其在管理理念上仍然稍显落后。煤炭企业受过去计划经济管理理念的影响,企业在后勤管理方面的重视程度并不如私营企业[3]。在国有企业进行深化改革之后,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逐渐出现了变化,但是这一时期的改革重点主要集中在经营方式上,还没有转变煤炭企业对于后勤工作的固有观念。因此,就目前我国煤炭企业后勤管理的现状来看,其采用的后勤管理方式依然落后,管理理念仍然以过去的行政管理理念为主,没有进行相应地创新和调整,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长远发展。2.2结构建设不够完善。由于煤炭企业对后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因此后勤工作一直放在不太重要的位置上,没有另外进行特殊的管理。而企业在进行后勤管理的过程中,由于企业管理人员的错误认识,后勤部门的进入机制不够完善,甚至可以说后勤进入门槛很低,只要符合一般要求的工作人员就可以进入后勤部门,不需要经过专业培训[4]。在这样的情况下,后勤部门的机构建设问题逐渐突出。一方面,企业内部后勤部门非独立部门,企业对后勤工作也不够重视;另一方面,企业的后勤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比较冗杂,工作职责不够清晰,岗位安排也不够合理,导致后勤工作问题突出,主辅分离不够彻底。2.3人员素质不高。后勤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后勤工作的效果,就目前煤炭企业后勤人员的实际素质情况来看,由于企业对于后勤工作以及部门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后勤人员的选聘标准较低,因此导致后勤人员的专业素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导致后勤工作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2.4工作方法陈旧。现代化企业采用的后勤工作方法大多依靠信息技术,即在网络平台和系统中进行后勤工作。但是信息技术的使用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煤炭企业在自身发展、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以及诸多因素影响下,并没有采用这些新的工作方式开展后勤工作,导致企业后勤工作的效率不高,后勤工作无法发挥应有的职能。
3煤炭企业后勤工作改革策略
3.1创新后勤管理理念。新的时期煤炭企业面临的经济发展形势和政治形势是不同的,对后勤工作而言,要想不断提高后勤工作的效率、推动煤炭企业的长远发展,必须要求企业能够从固有的发展模式和理念中抽离出来,以新的后勤管理理念进行后勤管理,切实发挥后勤工作的重要作用。而要做到这点需要企业从两个方面考虑:首先,企业需要加强对后勤工作的认识。在过去的煤炭企业发展中,企业管理人员以及职工没有将后勤工作放在企业发展的战略位置上,因此导致后勤工作出现管理理念落后、方法传统的情况[5]。因此,新时期企业需要对后勤工作的战略作用进行全面的认识,要将后勤管理工作放在企业的战略高度,制定和创新完善的煤炭企业后勤管理机制。其次,企业需要认识到新时期后勤工作要进行新的变化,包括工作形式的变化、工作内容的变化以及服务理念的变化等。只有这样,煤炭企业才能真正走在时展的前列,进而保证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3.2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新时期煤炭企业后勤工作的完善还需要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当前我国煤炭企业采用的是主辅分离的后勤管理模式,这种思想是错误的,企业应该将后勤部门从企业其他管理部门中分离开来,或者采用外部委托管理的形式进行后勤管理,这样可以实现主辅分离,对于保证后勤工作的质量有着积极意义。3.3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后勤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后勤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基本保障。煤炭企业在新时期应该转变过去的思想观念,提高后勤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后勤人员的操作规范性和合理性,切实发挥后勤工作应用的作用[6]。因此,企业在选聘人才的过程中需要制定完善的进入准则或者提高进入门槛,保证后勤人员的基本素质。此外,对于企业内部已有的后勤人员,也应该通过定期培训的形式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3.4转变后勤工作方法。新时期后勤服务工作的内容不断丰富起来,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也开始加大,为了更好地提高后勤工作效率和质量,企业可以加大对后勤工作的技术和资金投入,帮助他们转变过去的工作方法,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更好地为煤炭企业的发展服务。3.5删减冗余人员新时期要实现煤炭企业改革还要从后勤部门的内部人员结构着手进行调整,删除本部门的冗余人员,使后勤部门结构更加精简。受过去企业发展理念的影响,煤炭企业在后勤人员的选拔和分配中并没有从本企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后勤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导致后勤部门出现了人员数量多、岗位重复以及职责不清的情况。为此,企业需要着手进行调整,删减冗余人员,对岗位进行重新设置,明确人员职责,保证后勤工作能够按照秩序和规范开展。
4结语
煤炭企业后勤工作在整个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少企业对后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后勤工作出现不少问题,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企业需要从新时期新的时展背景出发,对后勤工作进行进一步调整,以保证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韩丽萍 单位: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行政办
参考文献
[1]韦萍萍.新形势下煤炭企业后勤财务管理改革思路的探索[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9):113-114.
[2]连文华.充分发挥党建工作优势积极推动煤炭企业改革[J].先锋队,2016(32):26-27.
[3]韩鑫男.市场化道路是煤炭企业后勤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J].经营管理者,2014(1):246.
[4]陈铁伶.分析思想政治工作在现代煤炭后勤企业中的作用[J].经营管理者,2014(6):308.
大家好!
我是,目前担任公司后勤管理主管职务,主要的工作职责是围绕着后勤服务做好各项保障和管理工作,具体而言,做好食堂管理、宿舍管理、卫生保洁、办公用品采购及部分接待工作。今年,在公司党政领导班子的正确带领下,在全体后勤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中,较好的完成了各项本职工作,根据公司管理人员年度述职工作的相关要求,现将本人在思想、工作、廉政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汇报如下,请各位予以评议。
一、后勤管理工作总体情况
公司去年9月刚刚成立,后勤管理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和探索,逐渐实现了从千头万绪到科学规范、从粗放经营到精细管理、从服务粗糙向品质服务的转变,在服务质量、服务保障、服务效率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为保障公司的正常运营和管理提供了扎实有力的保障。
二、具体工作完成情况
(一)注重学习、以学促思
公司成立后,我具体从事负责后勤保障工作,让我深深知晓这份工作所肩负的沉甸甸的责任,并牢记领导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在工作实践中努力提升自我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提高自我的综合素养,具体而言,一是加强对党的政策理论的学习,尤其是今年刚刚召开的十会议精神的学习,不断提升自我的政治素养和觉悟,二是加强对后勤管理工作的专业知识学习,后勤管理任务重、事务杂,是公司各项管理和运营工作的保障,要做好后勤管理工作要有一定的管理知识,才能实现科学管理和效能管理的相互结合,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后勤管理的效益,为公司创造出价值和财富,因此,立足公司实际情况,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加强对于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成为今年我工作的重点之一。三是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比照不足之处,认真整改和提高,努力使自己在政治上过硬、素养上过硬、业务上过硬。
(二)立足本职、做好保障
目前,在工作中,我主要负责食堂管理、宿舍管理、保洁管理、办公用品采购及部分接待工作。具体而言:
(1)食堂管理方面。目前公司食堂承担着近70多人的就餐任务,做好食堂管理,为职工提供安全放心、美味可口的食品是食堂工作的中心首要任务。具体而言,一是积极抓好食堂的卫生安全,我们要求每位食堂工作人员上岗前,都要进行上岗前的体检,对体检不合格者不於上岗,目前,上岗工作人员体检合格率100%,二是食堂是职工用餐的地方,也是对疾病最为敏感的地方,为了使全体职工都能心情舒畅的放心用餐,因此,我们积极抓好食堂的卫生管理工作,不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教育、贯彻落实食品卫生法的要求等。通过学习,提高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服务质量和意识。三是做好食堂管理的日常工作,餐具的“一洗、二冲、三消毒”、食品工作台做到随用随清、每周厨房大清扫等等。四是积极采取走出去战略,向兄弟单位学习,借他山之玉,不断提升自我。五是注重服务质量的提高。一方面加强对于食堂工作人员服务质量和标准的要求,制定了《食堂服务质量考核细则》,另一方面强化监督。通过设立意见簿、不定期邀请各部门人员参加的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耐心、细心的听取意见,积极做好有责改则,无责足戒,不断提高自我的内涵管理和服务品质,目前,食堂的投诉率为0、满意率为90%以上。
(2)宿舍和保洁管理方面。宿舍管理工作是我们重点工作之一。目前,我们承担着公司30间宿舍和50间办公室的卫生清洁管理任务,具体而言,一方面我们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制定并完善了《宿舍管理考核办法》、《办公室保洁管理考核办法》,实行专人负责管理,每日定时定期对宿舍公共区域卫生、办公区域进行打扫保洁,营造了确保了宿舍和办公室的卫生环境。另一方面,加大安全管理力度,配备消防器材,定期巡查,对各类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消除,对物品或陌生人员出入严格实行登记制度,目前,偷盗或丢失物品事件发生率为0,确保了宿舍和办公区域的安全。
(3)协助做好办公室的后勤保障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我还负责办公室部分办公用品采购和接待工作。在办公室用品采购方面,我严格按照公司关于办公用品采购工作的各项规定,严把采购质量关,做到货比三家,做好询价、比价工作,积极降低采购成本,采购物品做到物美价廉。此外,在接待工作方面,认真完成接待任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满意率。
(4)其它工作。今年月,公司同时筹备了两个仪式,一个公司挂牌仪式,一个全线开工仪式。面对时间紧、任务重、人少的实际情况,我们认真制定了两个仪式的后勤保障计划,分解任务、责任到人、加班加点,积极克服各种困难,较好的完成了两个仪式的后勤保障工作。
三、严格遵守单位的各项纪律,不断提高自我的综合素养
在工作中,我严格执行单位的各项工作纪律,做到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向单位的老同志、先进个人等学习和请教,并努力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养成勤俭节约、不骄不躁的好习惯,同时,在工作和日常交往的过程中,能够团结同事,尊敬领导,使自己的团队协作意识进一步增强,努力树立大局观和全局观。
四、提高风险防腐意识,廉洁自律
一、工作措施
1、强化意识。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机关利益无小事。优质的后勤服务可以促进各项工作稳步前进,后勤部门在服务过程中,以优质的服务、热情的态度、文明的风尚和规范的行为,也可以促进广大干部职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工作。因此,我们经常教育后勤口的干部职工树立为领导服务、为机关服务、为群众服务和为基层服务的意识,完成从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和变单方面服务到全方位服务的转变,,为干部职工提供各种周到和贴心的服务,体现出局党组对干部职工真心实意地爱护和关心。
2、强化制度,建立健全系列规章制度。先后制订和完善了《局机关食堂人员工作细则》、《局机关食堂食品采购、保管、发放制度》、《局机关食堂卫生制度》、《炊事员操作细则》、《食堂餐具、炊具消毒细则》《机关车辆使用保养制度》《机关低碳节约制度》《机关卫生和保卫制度》《水暖电的缴费,维修规定》.《办公用品的购发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详实而细致地规定了每一个操作过程的具体要求,为机关后勤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3、强化管理,千方百计增收节支。提高食堂饭菜质量的第一关是把好采购进货关。服务中心及时组织人员调研市场行情,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确定几家诚实守信的供应商,定时将米、面、菜、油、盐、酱、醋等产品直接供应到食堂。这样,既减少了进货渠道的中间环节,降低了成本,又保证了质量。坚持进货、验收、记账、付款分开,遏制了不良行为的发生。同时,做到细节规范、标准,才能把每一件事做好、做精。因此,为食堂每个岗位都规定了严格的操作规范。工作人员要先培训,熟练掌握操作规范后才能上岗。对于如何打扫卫生、如何清洗蔬菜、怎么搭配营养等都制定了严格的规定。食堂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安全制度,紧紧围绕“防中毒,防病毒,防投毒”为中心,非食堂操作人员禁止入内,杜绝了食物中毒现象的发生。设有先进的电子收费系统,使食堂收费快捷、卫生,确保广大干部职工的饮食卫生安全。
4、强化考核,充分调动大家做好本来职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了《财政局机关食堂人员考评方案》、《责任倒查追究制》,做到工作安排到了哪里,考核奖惩就跟到哪里。设有“意见薄”,对反应的问题采取责任倒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确保每个环节、每个细节不出现问题。
为了办公楼和新职工宿舍的粉刷,院内绿化,亮化,今年5月院里栽了各种树15种3000多株,面积8000多平米。
一年来,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是,离局领导和大家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工作中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及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二、工作体会
经过近年来的管理实践,我们认为要搞好后勤管理应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计划抓起。“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抓好计划的“健全、充实、落实”,是精细管理的首要任务。后勤工作人员每人都有一本工作日志,记录总体计划、每月计划、每周计划、每日计划,并且每天自查完成情况。二是从规范和程序抓起。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职责和规范,这样不但有据可依,事事有人做,且能按轻重缓急忙而不乱,便于把事情做到位、做细、做精。三是从解决问题抓起。问题出现在哪里,我们的注意力就集中在哪里,解决问题的措施就跟到哪里,规章制度就制定在哪里。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关键词:边检机关;后勤管理;信息化;创新发展
大力推进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四项建设”,是公安部党委立足实际,深入分析公安工作发展态势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基础信息化建设”作为“四项建设”之首,是新时期公安工作的重要支撑,是推动边检工作长足发展的有力抓手。这就要求边检机关在研究谋划后勤管理工作过程中切实理解什么是“基础信息化建设”,切实找准“从哪里入手”“从何处突破”的问题,以服务边检事业发展为根本,紧密结合创新发展战略,扎扎实实地把打基础、管长远、利全局的后勤工作抓紧抓好。本文从边检后勤部门工作实际出发,以“基础信息化建设”要求为引领,对创新后勤管理的具体实施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
一、以信息化建设贯穿边检机关后勤管理工作全局的重要意义
(一)实现后勤管理信息化是“大数据”背景下公安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对于公安工作而言,“大数据”不仅仅在于“容量之大”,更重要的在于通过对数据的交换、整合、分析和利用,带来“大信息”“大发展”“大服务”“大实战”。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公安部党委作出推进“四项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并明确指出:基础信息化是支撑、警务实战化是方向、执法规范化是基准、队伍正规化是根本,四者相辅相成。这标志着公安基础信息化工作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1]。边检机关后勤部门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以创新的理念和思维,把做实后勤基础信息化工作、全力实施后勤管理大数据战略摆在重要位置。
(二)实现后勤管理信息化是保障边检机关信息化建设顺利实施的要求
后勤信息化是公安边检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边检机关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和支撑。只有把后勤管理工作与基础信息化紧密结合起来,将信息化建设作为贯穿边检机关后勤管理的全局性、战略性工作,全面打牢“四项建设”各项工作基础,更新理念,抢抓机遇,科学谋划,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新”,积极探索适应边检工作需求的后勤信息化之路,才能顺势而为、掌握主动,使后勤工作始终与边检中心工作相协调、相适应,才能为扎实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边检机关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可靠保证。
(三)实现后勤管理信息化是促进后勤工作现代化水平快速提升的要求
后勤信息化建设是创新后勤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也是提高后勤保障能力的关键。它将后勤保障力量与信息系统综合集成一体,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整合条块系统,实现无缝对接,高效而准确地筹划和使用各种资源,提供适时、适地、适量、适配的资金装备保障,用最小保障资源满足最大保障需求,以最低经济成本实现最佳保障效益。后勤信息化的实现,推动边检机关后勤管理模式的专业化、多元化创新发展,对于改善和优化后勤系统行政效率、提高后勤部门现代化工作水平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围绕“信息后勤、智能后勤”推进后勤管理不断创新发展的思路
所谓“后勤管理信息化”,就是围绕“信息后勤、智能后勤”要求,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建立集“管理、展现、分析、研判”四位一体的后勤管理信息化综合系统,实现数据管理的跨部门、跨职能、跨空间的“大整合、高共享、深应用”,最终达到优化整合和灵活多维的后勤管理工作目标。
(一)确立后勤管理信息化综合系统的建设目标
1.实现优化整合后勤管理信息化综合系统作为后勤工作的决策支持平台,是在“强力整合、资源优化”工作思路的指导下,通过收集、分析和使用各类信息资源,建立起覆盖全局、反应快速、组织协调、运转高效的一体化综合信息系统。其信息资源的核心是数据库,包括基础数据库和辅助数据库。基础数据库数据资料主要来源于现有各类业务软件系统中的数据库(如财务管理、固定资产、政府采购、被装管理、后勤保障队伍、车辆维护保养、仓储物资管理等数据),还有一部分是现有业务软件系统中不存在,通过自行收集整理后储存下来的数据(如民警健康、能源消耗、土地房屋、警械装备、基建维修、物业管理等数据);辅助数据库则可视作基础数据库的延伸,其数据资源包括在后勤管理过程中,为了应对解决各种突发事件需要预先标绘制作的当地边检口岸重点分布图、警力分布图、应急设备分布图和地方安保力量信息,以及当地采购机构、医疗卫生等社会资源信息。2.实现灵活多维为更好地实现工作衔接和联通共享,系统根据不同的任务分工和不同的关注点,将横向、纵向不同层级人员纳入系统用户范围,实现不同层级多用户、不同权限的多维操作。每个用户可依据工作职责查看本级权限内的图形和数据(如边防检查总站用户可查看全总站数据,总站所属各边检站用户可查看本单位数据和系统公开数据),同一层级用户又可按工作需求查看各类相关信息(如财务管理人员可查看经费管理类、能源消耗类和政府采购类数据,资产装备管理人员可查看固定资产类和应急储备物资类数据)。同时,系统根据用户的工作需求和职责权限,设计合适的图表来显示想要了解的具体指标,一个图形可以反映多种指标,一种指标也可以由多个图形显示。不同用户可自行定制个性化的显示方式,将关注的指标放到选择的图表中。用户登录后即可直观监测自己所关心的业务指标,并通过钻取式挖掘,查找更加详细的指标数据,便于用户及时掌握和发现问题所在,进行高效决策。
(二)构建后勤管理信息化综合系统的整体框架
(如图1所示)1.建立系统基本模块依据后勤功能设计分析,后勤管理信息化综合系统至少应该包括政府采购管理、仓储物资管理、车辆管理、应急保障联动管理、预算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被装管理、基础建设管理等模块。系统模块设计上既要满足机关内部组织的保障需要,又要满足与外部组织联网的需要,同时也要时刻关注信息系统建设与边检后勤工作实际的整合匹配情况。(1)政府采购管理。应着力推进政府采购精细化管理,制定采购执行标准化流程,建立采购前、采购中和采购后三个阶段“流程管理节点控制”模式[2],定期公布采购政策、管理措施、采购项目执行信息等内容。建立不同采购类别的采购资源库,坚持信息公开化,设置考评制度,不断吸引更多、更优质的企业参与到总站经济活动中。采购结束后则要注意与固定资产管理、仓储物资管理等模块的协同衔接。(2)仓储物资管理。应实现采购环节、进货入库、库存管理、补货出货处理及绩效管理全过程的流程控制。需着力推进仓储物资中低值易耗品管理软件的开发,管理好办公和食堂用低值物资。该模块要求对仓库中各类物资进行详细统计、存储,建立安全准确、更新及时的信息源。特别是在应急物资储备仓库的管理上,品种和数量除了符合警用装备定型列装要求外,还要加强与相关执法单位的联系沟通(如执法记录仪的配备),根据需求确定配备标准,避免出现同一系统内部各单位采购标准不统一、产品质量不一致的状况。(3)车辆管理。应实现车辆购置、油料采购、维修保养等环节的流程控制。特别是在车辆日常使用管理过程中,为解决人工统计录入周期长、易产生误差等问题,可以开发使用新的车辆信息采集手段,如使用车载信息采集设备。每次车辆加油后,由驾驶员将有关数据通过车载设备实时录入,车辆每次返场采用无线传输方式将行驶里程、油耗等信息传输至系统前端信息采集系统,从而对车辆行驶里程、油料等情况进行信息化管理和分析研判。(4)应急保障联动管理。要把工作的基点放在满足一线实战需求上,做好各类应急装备、设备、物品的储备,并视情建立稳定可靠的应急供应服务网络,确保一旦遇有突发事件,可迅速协调各方力量,有效调动应急资源,使边检后勤保障在服务突发警务中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3]。同时,应着重解决装备培训和训练相对滞后,重配备、轻佩带、轻管理等问题,将警械装备管理流程延伸到装备使用培训和训练、装备使用反馈,甚至装备研发和引进等环节。(5)预算管理。通过业务流程梳理,使预算工作体系化、规范化、精细化。它把预算编制、执行控制、分析改进和提高的管理模式在系统中予以固化,整合构建全面预算体系。该模块实现财务核算数据和预算数据的集成统一,完成与财务系统平台的共享和传递,并提供各项功能灵活搭建各类分析报表,提升报表质量和效率,形成完整、及时、准确的专业化预算管理分析体系,为管理层和决策层提供依据,满足业务迅速发展变化的需要。(6)固定资产管理。实现固定资产申购、审批、查询、维修、变更、调拨、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利用资产号和折旧计算值跟踪资产在整个使用寿命中的活动。它的主要功能包括把固定资产信息输入到该模块,方便地查询及打印固定资产信息、进行阶段性处理,生成年度及相关财务报表等,其中的很多环节都应设置明确的操作规范和定量控制指标。(7)被装管理。被装管理应重点实现民警职工着装号型变更统计的自动化管理及与厂家数据交互传输管理,以及服装的进出库、返修、换号、品调等管理,并使模块各项功能覆盖计划、预算、统计、生产、发放各个环节。(8)基础建设管理。基础建设有三大目标:质量目标、进度目标和投资目标。这三大目标是个完整的整体,并且都需要密切跟踪基建全过程予以实现。因此,基础建设流程管理应针对以上三大目标分别展开,流程控制的核心是充分发挥监理作用,实现管理透明化。2.确定系统分析类别系统事先将后勤保障信息按“人”“财”“物”“组织”“事件”五要素建立主题数据库。通过数据抽取、清洗、转换、装载等技术,根据人员、经费、实物、组织、事件五类指标体系建立数据主题分析计算模型,通过各种常见图表为决策者提供快速、形象、直观的查询结果展示,并根据管理深度,提供钻取式查询。(1)人员类别分析。主要对民警个人基本信息、被装信息、资产配备信息、驾驶证信息等进行展现与查询。(2)经费类别分析。主要对各类经费执行情况、政府采购执行情况和节能减排执行情况进行展现和分析。(3)实物类别分析。主要对实物资产情况进行展现和分析,包括国有资产信息、装备信息、车辆信息、警械信息、土地房屋信息、电梯/变配电通用设备信息等。(4)组织类别分析。主要对后勤保障部门的组织机构、岗位职责、民警分工、人员构成、年龄构成、性别比例、立功受奖、学历专业、业务培训、健康状况等信息进行展现和分析。(5)事件类别分析。主要对卫生绿化物业管理情况、车辆维护保养情况、应急物资和联动机制保障情况、基础建设和维修工程情况进行展现和分析。
(三)确定后勤管理信息化综合系统的研判功能
后勤管理信息化综合系统在全面覆盖和展现后勤业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日常管理中需重点监控的内容,通过要素点设置、临界值驱动、信息碰撞等手段,建立完善信息分析研判机制和预警信息机制,为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日常管理与决策提供灵敏的分析和评估,进而推动后勤保障信息化从常态管理到深度应用的跨越式转变。1.对系统信息动态进行预警(1)系统运行预警。通过对每日系统数据同步、数据备份、信息交换、模型计算、数据库服务进行监控,为系统管理员提供信息系统运行异常预警。(2)综合研判预警。通过对数据流转及碰撞情况进行监控,为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决策层提供预警。例如,为财务和资产管理部门提供固定资产月份结转后实物账与财务账数据异常预警、预算执行进度预警、逾期付款预警、资产报废预警、资产配发使用前入库审核预警、警用处突应急装备维护保养预警;为车辆管理人员提供车辆报废预警、车辆年检预警、车辆保险到期预警;为通用设备管理人员提供电梯/变配电设备维修合同预警、年检预警、达到报废年限预警、大修预警;为民警健康管理部门提供体检率预警、体检异常预警等。2.对后勤保障效益进行分析(1)总结性评估分析。总结性评估是对保障的结果所作的总结、鉴定和评价,它重点关注的是保障行为的效果,是事后评估。它以后勤保障行为的各构成要素,结合专家经验和解析模型,对保障效能进行分析评估,可以通过层次分析法、矩阵法等方法实现。通过总结性评估分析,可以认识到在处理事件中保障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2)预测性评估分析。预测性评估是在组织保障行为前,以保障方案和计划为依据,充分考虑保障行为可能受到的不确定因素影响,对保障效能进行分析评估,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分析和计算机模拟分析等方法实现。通过预测性评估分析,将对在工作中实施精确后勤保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边检机关后勤信息化建设推进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必须解决信息资源采集问题
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信息,高质量、高标准的信息是边检后勤信息化的支撑和保证。在信息数据采集过程中,由于信息获取和控制方面存在着不足,严重阻碍了后勤信息化建设向前推进的步伐。具体体现在:一是信息采集不全面,该采集的信息没有采集,该录入的信息没有录入;二是信息采集质量不高,采集和录入的信息项目不全、格式不一,系统中不完整信息、错误信息甚至垃圾信息大量存在;三是信息采集不及时,不注重信息采集的时效性,信息录入和更新不及时,该录不录、该撤不撤,无法保证系统信息准确、完整、鲜活[4]。因此,必须强化后勤基础信息和社会公共信息的采集,严格按照“服务一线”“数质并重”“管用实用”原则,有针对性地海量采集、录入信息,坚决杜绝信息张冠李戴,坚决杜绝重复信息、残缺信息,确保信息采集工作完善规范。
(二)必须解决数据“关联孤岛”问题
在信息整合共享方面,由于缺乏统一组织牵头,大多数单位尚未建立信息共享交换机制和平台,其信息数据仍停留在自主采集层面,难度大、整合度低。在后勤业务数据方面,纵向数据开放度低,上级公安机关掌握的数据资源尚未完全对下开放,还是以简单查询为主,无法综合应用;横向数据流通性差,政工、边检等部门业务数据各自为阵、无法流通,交互应用支撑力不强;后勤内部系统中,由于以功能为主进行分工设计,各职能口之间缺少横向沟通,导致后勤管理数据条块分割。后勤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建设目标就是要彻底改变“信息孤岛”状况,通过后勤信息化管理平台,将分散的、孤立的信息汇总处理形成信息管理链,对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统计,对所有信息资源进行组合查询共享。
(三)必须解决信息分析应用问题
如今,绝大部分民警已经具备了利用信息系统录入、查询的能力。但是,不少民警缺乏提炼、应用信息的敏锐分辨能力和全面掌控能力,经验和水平有待提高,应用手段有待丰富;信息应用专门人员缺乏,专门人才多疲于应付日常工作,作用发挥受到限制,无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目前的信息应用工作更多的只是信息预警或者事后分析,对实时性、深层次、连续性调研工作做得不多,在实际工作中体现为服务保障不力。在大数据背景下,边检后勤部门必须运用大数据分析、挖掘以提升工作预见力,并依托专题调研,深入研究信息的整合利用率、覆盖率和精准度,实现对数据、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数据的融合处理、比对、辨析,用最大化的精确分析评估提升整个边检后勤系统的保障力。
(四)必须解决技术基础薄弱问题
较其他业务领域而言,边检机关后勤管理领域高新技术基础相对薄弱,在一个整体的框架下进行信息化建设经验不足,大多仅仅是建立起局部的相对成熟的软件管理系统。由于硬件设施及技术力量的限制,后勤信息管理平台功能的拓展存在一定的瓶颈,整体信息化建设进程相对缓慢。今后,新建或改建后勤应用系统时,要有整体规划,按照“公安云”技术体系进行开发。在开发过程中,应当区分不同情况,灵活运用直接购买、自主开发、合作研发“三结合”形式进行。其实,信息化技术开发并非难事,难的是开发后系统运行与后勤工作的适应性、不断升级的可能性以及共享平台的推广性,要尽可能地避免各自为战和重复建设。因此,从一开始就要注重保证技术力量的相对一致、互联互通和兼具个性,逐步实现顶层设计与中层对接,中层对接与底层衔接,根据不同需求,分期分批搭积木式地建成信息化综合平台。
作者:刘汪敏 单位:同益出入境边防检查站
参考文献:
[1]殷实.浅谈大数据与公安基础信息化[EB/OL].(2014-11-25).
[2]闵国涛.公安后勤信息化发展建设中的警务流程管理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