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合同管理的发展趋势

时间:2023-05-16 16:50:32

导语:在合同管理的发展趋势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合同管理的发展趋势

第1篇

关键词: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识别;控制

一、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界定

(一)企业合同管理

企业合同管理是企业在进行经营活动时利用规范来约束合同中所涉及的各项事务,在合同管理的过程中还应发挥出法律的作用,从法律的角度对企业合同进行管理,并可以起到领导与组织企业各项活动的作用。企业的合同管理主要包括合同准备、合同拟定、合同签署、合同生效、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合同变更、合同撤销并对合同中所产生的争议进行解决等。

(二)合同的法律风险

合同的法律风险指的是企业在合同管理的过程中,合同当事方中的一方或是双方利益可能存在的潜在损失等。同时在企业的合同管理中会涉及不同的范围与领域且管理的过程也比较繁杂,在对企业风险规避的过程中也离不开合同管理,这些风险的合法性、有效性与及时性都应通过合同法律效力来进行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是否存在,通过管理中的漏洞与表象来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与控制。

二、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识别

(一)合同管理风险的识别

在企业经营与管理的过程中合同管理是其中的主要内容,合同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水平,可以看出法律是保证企业利益的重要手段。如果合同管理出现问题、产生偏差,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与修改等也会偏离企业的发展,严重的话还会脱离法律轨道,也会导致合同内容实效情况的发生,这样风险也就随之而来。可见企业在进行合同管理时应确保其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应,企业中的实际规章制度都可以对合同中的风险进行识别与判定,这也是企业中的关键。

(二)合同管理的程序

从我国目前的法律形式上来看,可以将法律分为程序法与实体法,在这其中程序法指的是一项制度在执行中的一个标准,同时其具有一定的理论导向性。这样合同管理的整体程序就可以成为企业的管理制度并可以得到落实与执行,而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应在合同管理程序上加大管理力度,以此来保证合同的规范性与务实性,如果在管理程序上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合同在整体执行过程中出现漏洞,也会加大后期执行的难度,并无法为后期的管理提供正确的管理方向与管理指导,这样就会导致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所以从中可以看出,在对合同进行整体管理时就需要形成一个有效的、科学地的、完善的管理程序,并严格地对各个环节进行管理。

三、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控制措施

(一)完善企业合同管理制度

企业在进行经营与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就应做好合同管理法律风险工作,企业应制定出相关管理制度并以此作为管理指导。例如,可以在企业中建立法律风险管理机构,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下应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组织专业的法律人员、管理人员等组成专门的合同管理法律部门,并对企业的法律问题进行协调与指导,对企业中可能发生的法律风险进行统一的判断与决策,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法律风险防范战略计划。此外,管理人员还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完善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控制工作,并对法律风险进行识别,制定出相关的处理方案及具体的落实情况,并对所执行的法律风险处理方案及执行效果进行评估与记录,为以后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提供参考。

(二)对企业合同实务实行战略习惯的管理

在之前的合同管理时多是事务性的,多在遇事后再解决。但是随着企业的转型与发展老旧的管理方式在管理时已无法显现出效果。所以企业管理层应做好战略性、规划性的管理,这样的管理形式也是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企业中的战略管理目标是在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根据合同的内容来提升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控制能力。企业可以对相关部门进行综合性的操作并对合同中的内容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统计与分析,统一对合同管理法律问题进行解决,以确保企业可以合法的经营与发展。

(三)加强合同信息化、标准化的管理

现代企业中信息化、标准化是合同管理的主要方向,在此基础上来解决合同管理法律风险。企业在进行合同管理时应遵循统一的原则,也就是利用相关的技术手段对合同中所涉及的信息进行固定,并根据信息内容对法律风险进行统一的管理与处理。信息化管理可以将传统的纸质管理转换成电子式管理,通过信息化来处理合同中所出现的法律风险,并在管理的过程中采用标准化来实现对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控制。

(四)加强对于合同管理的队伍建设力度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应从各个方面入手,企业管理人员也应给予合同管理部门大力的支持,并将管理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并提升管理的专业性与科学性。同时企业还应增强人才培训力度,以此来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为企业建立起一支专业性强的合同管理队伍,增强企业对风险的掌控能力。

四、结语

目前,企业是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应利用法律来完善自身管理。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所有的项目、合作都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尤其是在企业合同管理上应利用法律来规避风险。应制定完整的合同管理法律来规避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并以此来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医院经济合同;合同管理制度;合同管理流程

一、医院经济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医疗业务的规模扩大,医院业务量、经济量不断增长,医院对外签订的经济合同越来越多。日常业务涉及部门较多,有基建工程合同、医疗设备采购合同、设备租赁合同、设备维修(维护)合同、药品采购合同、医用耗材采购合同、劳动聘用合同、进修合同、医疗合作合同、医疗纠纷处理合同、医保合同、贷款合同、借款合同、财产保险合同、体检合同、信息化建设合同、物业管理合同等。医院经济合同种类和数量繁多,一所较大规模的三甲医院,每年要签订经济合同的价值,约占现金支出的50%左右。签订经济合同是为了促进达成合作目标,明确合同主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更好地开展医疗业务活动。合同文档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和法律凭证,它的事前、事中、事后规范化管理,对维护医院的合法权益,促进医院可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医院经济合同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在医疗行业中对医院的评价标准是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管理水平,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控制医疗费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部分发展中医院为了适应国家医疗改革,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和职工的生活水平,将主要精力放在狠抓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改善经济质量,无瑕顾及医院内涵建设和环节管理。而且,医院经济合同的项目分类多,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法律风险高,管理起来难度大。在医院经济合同管理中,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医院对合同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医院在重视学科建设、人才建设、医疗改革、成本控制的同时,对经济合同管理的重视度不够。未设置合同管理岗位,未明确合同立项、起草、修订、审核、决策、签署、归集、评价、纠纷处理的机制与流程,管理层尚未充分认识到经济合同管理对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性。致使在合同管理方面比较松散,不够严谨。

(二)合同管理制度不建全

医院经济合同种类多的性质决定了经济合同管理制度的设计有难度。部分医院没有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合同签定前的资信调查、征集意见、集体决议、合法合规性的研讨不深入,三重一大执行不到位。经济合同管理制度的缺失直接导致合同签订前对项目主要内容研判、评估不力,合同订立阶段出现合同要素不完整、文字描述不严谨、合同内容疏漏、有违相关法律和规定、合同公章使用无规制,合同执行阶段与预期产生进度差异、金额差异、条件变更和纠纷处理等问题。

(三)合同审核流程和决策流程不规范

合同审核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每个合同的不同细节都会涉及到多个部门,比如:医疗、护理、财务、人事、总务、信息等。如果没有集体研讨且没有集体会签、审核流程,就会出现盲人摸象的现象,考虑不周到、不全面,出现认识偏差,最终给合同执行带来困难。特殊经济合同和重大经济合同不聘请专业法律顾问,容易存在法津风险。重大合同决策不参照三重一大进行管理,将会存在决策违规风险。组织中如果存在保留意见,将在合同执行中出现意见分歧,影响工作进度和合同预期。

(四)未对合同进行归集管理

医院职能部门、后勤部门和临床科室根据需要组织采购和签订合同,没有归口管理部门会使合同条款不严谨、合同登记不全面、无统一编码、文档管理零散。医院对经济合同管理缺乏专业的统筹指导,导致不能及时发现合同的执行风险以及履约中出现的偏离和问题,一旦出现合同纠纷,医院容易陷入被动。

(五)没有合同信息化管理系统

目前,大部分医院经济合同都未实现信息化管理,经济合同的签订,以纸质形式来完成,且合同签订数量越来越多,分类越来越细。纸质合同是一种纸质凭证,有其存在的阶段性,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时代渗透到每一个工作领域,纸质合同的弊端也逐渐凸现。在纸质合同管理的修订、审核环节都需要人工逐个递交,各个环节耗费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高。纸质合同还存在查阅困难、合同进度控制不能及时跟进、数据统计不精准、没有预警提示功能等问题。

三、医院经济合同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重视经济合同管理

经济合同是医院对外经济行为的法津依据,是有效辅助完成医疗业务活动的重要保障。医院需要将经济合同管理作为重点管理事项之一,促进经济活动合法合规,强化两个效益。加强经济合同管理也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要求,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原则要求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

(二)建立医院经济合同管理制度

医院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采购法》、《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等法律、规章制度和医院自有制度,结合医院实际业务,制定适合医院业务需要的经济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合同管理全过程的职责与分工,合同签订前由项目牵头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纪检监察、相关职能部门、医院法律顾问和合同主管部门共同调查、研讨合同主要内容,评估合同的可行性。合同订立阶段,由项目牵头部门起草合同初稿,各部门参与修订、审核和谈判合同明细条款,再由院领导审核、修订、决策、审批。合同执行阶段,由项目部门、审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跟进执行进度,及时发现、汇报,并修正合同执行中存在的偏离和问题,处理合同纠纷。合同管理制度需要明确合同公章的使用管理,需要有会议纪要、集体联签、审批记录或三重一大的决策文件,方可对拟签定合同盖章生效。

(三)规范合同审核流程与决策机制

医院经济合同管理的业务繁杂,仅靠某一个项目牵头部门或者职能部门对合同进行审核是不科学的、不全面的。医院需要建立审核流程、会签制度、决策机制。由项目牵头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到经济合同的修订和审核,各尽其责,层层把关,使合同内容全面、完整,可行性更强。在修订和审核的过程要求限定完成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由合同管理部门汇总意见,转合同起草部门修改完善合同条款,再次提交集体审核会签。决策机制是合同签定前的最后一关,也是重点确认环节,关系到经济合同业务内容是否与医院近期发展目标、长期发展战略相匹配。重要经济合同需要纳入三重一大事项进行管理,参会人员需要认真对待合同决议内容,对所发表的意见做好完整记录,审签确认。

(四)合同集中归档

医院要对经济合同进行归口管理,指定专职或兼职部门管理合同文档,按合同类别、签订时间、项目牵头部门进行顺序编码,集中归档,便于日后查阅、复印。根据医院的工作需要和合同性质,签定合同大于等于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两份,一份原件存档,另一份原件交财务部门作为收付款凭证,项目牵头部门留一份原件或者复印件,廉洁承诺书交审计或纪检部门存档。

(五)对合同进行信息化管理

对医院经济合同实现信息化管理是医院发展科学化、精细化、提高工作效率的必然趋势。医院信息化合同管理系统的结构框架分为:准备阶段、订立发起阶段、签署阶段、成立阶段、履行阶段、终结及查询阶段。医院可以通过购买软件或者自行研发,将OA办公自动化和经济合同信息化系统合并管理,达到工作流程与信息流程的高度融合,促进经济合同信息的闭环管理。对合同管理人员按人员职责进行分级授权,可以在信息系统进行修订、审核、审批,保留处理痕迹,可查看合同执行进度、付款情况、预警提示等。充分利用合同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避免合同误差,及时了解合同预警风险,便于合同的分类归档与统计分析。

四、结语

新时代的医院经济合同管理,需要转变传统思维,提倡科学管理方法,学习并探索行业先进管理模式。以期提高经济合同质量、控制医院运营风险、促进医院健康发展、维护国有资产安全。

参考文献:

第3篇

本文作者:张丽艳工作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审计处

经济责任审计应客观、全面地呈现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内所在单位的经济管理状况,要避免片面只谈问题,不谈成绩。两办文件明确“经济责任审计应当以促进领导干部推动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科学发展为目标”,“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作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有些审计组片面地认为审计就是查问题,在进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时把聚焦点仅仅放在存在的问题上,而对单位取得的成绩却避而不谈,似乎任期内取得的成绩与审计无关,这是一个更大的误区。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只有全面反映出领导干部任期内单位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管理问题,才能得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如果审计报告只谈问题,不谈成绩,就会打击领导干部致力于发展单位事业的热情,损害单位的长期利益,产生负面效果,违反了审计促进单位经济发展的初衷。

对具体经济事项的评价应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要关注事物的发展趋势。如果某项经济决策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了国有资产的大幅增值,但在小的方面存在瑕疵,就应重点描述积极方面,对存在问题从进一步完善的角度提出建议,如此方能鼓励领导干部敢做事、做好事。如果基于审计就是查问题的片面思想,就该经济决策的积极效果不做评价,仅反映其不够完善的地方,评价就不够全面客观。

审计中应坚持历史的、具体的统一,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对于那些横向比较有特色、纵向比较有进步的经济管理事项,应给予积极肯定,不足之处应给予善意建议。如:某单位原来的经济合同管理散乱无章,缺少归口管理部门和对合同整体情况的统计,控制薄弱,个别合同以部门名义对外签订,有些合同条款明显不利于单位利益,合同是否足额到款也缺少监督。现在该单位为加强合同管理制定了合同管理的规章制度,对合同统一编号,重要经济合同实行多部门会签制度,明确规定不得以职能部门名义对外签订合同,要求合同主办部门建立合同执行情况台账,并将经济合同在财务、审计部门备案以便于不定期检查。虽然该单位在制度执行上还不够严格,但相对于以前的杂乱无章的情况,现在合同管理工作显然已经上了一个台阶,也说明被审计单位领导重视了合同管理工作,应给与积极肯定,此外就进一步加强制度执行工作给出善意提醒。切不可不谈合同管理的进步趋势,而仅描述合同制度执行不够,否则就是没有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会给人吹毛求疵的印象,不利于鼓励单位积极改进管理流程。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在“真”字上下功夫。审计工作中要坚守职业道德,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业务;要建立严格的审计质量控制程序,不能随意省略必要的质量控制环节;审计评价应有充分的审计证据支持,做到言必有据。不仅要注重对问题证据的收集和审核,而且对工作成绩的评价也要有相应的支持材料和审核过程。具体来说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①审计底稿的编制要事实清楚、定性准确,涉及的数据、问题或成绩都要有确凿的支持证据作为原始附件,切忌主观臆断,随意夸大事实。②审计底稿需要有审计人员、复核人员签字,并请被审计单位相关部门或人员签字确认,以体现审计的公开透明,保证审计报告素材的真实性、准确性。③审计外勤结束后,应举办口头意见反馈会议,由审计组成员和被审计单位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参加,双方就初步审计情况和问题进行充分沟通,这对审计意见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是一个相应的保障。④审计报告的形成过程要有审计组成员的充分讨论,要有审计报告的复核过程,以保证客观公正。⑤审计报告印发之前,务必向被审计单位和领导干部本人发送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对于审计报告的反馈意见,如果被审计单位提出了充分的证据支持,审计组讨论后认为可以修改的措辞语句应予以修改。⑥印发正式审计报告后要注意做好审计档案的归集管理,将审计报告及征求意见稿、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及其所在单位对审计报告的反馈意见、被审计领导干部述职报告、审计底稿及依据、相关审计通知等重要资料归档备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于增强领导干部依法履行经济责任意识、完善领导干部管理和监督机制,促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最终目标是要促进单位经济的科学发展。审计人员在实践中要不断探索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科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帮助被审计单位完善经济管理流程,预防风险,提高管理水平,如此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审计工作的职业价值。

第4篇

关键字:建筑项目管理;风险防范控制

中图分类号:X820.4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建设的迅猛增加,建筑工程事业的速度犹如雨后春笋般发展。由于建筑工程的规模比较大,工程的工期持续时间也比较久,对设备材料的耗损比较严重,很容易受到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为了确保建筑行业经济的平稳发展,只有采用合同的方式来保证建筑工程的管理,维护施工双方的合法权利,不断地细化和规范合同的内容,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项目存在的风险。根据合同管理风险的行为特点可以将合同管理风险划分为主观性风险和客观性风险。正因为诸多的风险因素,加强合同风险评估,研究防范策略,完善制度等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很多的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工作仅仅只是表面文章,没有进行实质上的管理,大多数的管理都只是形式工作,基础工作薄弱,没有落实到位。目前,为适应市场竞争,通过合同管理,利用法律手段协调和管理市场是建筑市场的主要手段,也是未来的的发展趋势。因此,建筑企业要根据市场变化规律,完善企业管理体系,合同管理就是重要内容之一。

第二,合同管理是建筑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加强合同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项目施工顺利进行,满足项目管理需求。所有的建筑工程项目都是在签订合同之后,才能开始进行施工建设的,合同的签订就标志着施工的开始,也是进行施工的第一道工序。因此,对合同的管理不容忽视,否则就难以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施工进度和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合同是整个项目进行建设的依据,只有科学的管理才能把握整个工程的状态,完成建设目标。另外合同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要求很高,要求具备相关的法律知识和造价分析能力,对于合同管理人员要定期进行考核和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合同管理任务的顺利进行,保障高质量的完成建筑工程项目。

第三,建设工程主体的需要就是加强合同管理。在建筑工程合同中,主要就是划分建设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是处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矛盾纠纷的主要依据和法律文件。很多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和业主的诚信度不高,经常发生理赔事件,诚信危机严重,法制观念淡薄,没有对合同科学的进行管理和利用。所以,加强合同管理能够协调争执纠纷,将双方的职责明朗化,对整顿市场混乱有着促进作用。第四,加强合同管理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加人世贸组织,建筑企业迎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适应国际市场规律,才能长远的发展,只有加强合同管理,规范建筑工程的施工标准,才能和国外发达的建筑企业互争高低,在市场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风险的成因

合同管理的风险贯穿了建筑工程合同的全过程,包括了合同的签订、变更、转移、履行和终止。造成合同管理风险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外部环境因素

造成合同管理风险的外部因素也是客观因素,主要关系到法律政策的调整、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外界的自然灾害等。由于国际经济一体化,市场经济发展对经济环境有着很大的影响,对于风险只能够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国家根据社会发展情势对财政进行适当的调整是法律政策调整的主要对象。自然灾害属于偶然事件,难以预测,可通过合同进行风险转移或者分担。

风险防范和控制意识因素

造成合同管理风险的主观因素就是风险防范和控制意识,主要关系到合同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因素是对风险的不够重视的表现,缺少有效的防范措施和手段。在实际的合同履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责权利不均衡的情况,承建方往往存在诸多的风险。责任意识因素是对风险认识程度不高的表现,责任意识较浅,风险防范和控制失控,给合同管理带来风险。法律意识因素是对法律法规了解不深的表现,对合同的详细条款没有过多的分析,没有认真的履行合同要求,避免法律风险。

合同管理制度因素

合同管理制度因素,是造成合同管理风险的主要因素,主要关系到合同的评审、成本制定、项目款支付和结算管理制度等因素。合同的评审制度影响因素对各个部门在合同评审过程中,使合同不能签订存在的风险。成本制定制度影响因素就是没有按照规定成本核算制度进行导致的风险。项目款支付制度影响因素就是施工单位违背合同,不进行项目支付或者随意挪用公款,导致的合同履行风险。结算制度影响因素就是由于结算制度不完善导致的结算工作不及时、不准确,导致没有履行合同的风险。

员工素质因素

员工素质因素是导致合同管理风险的重要因素,主要关系到员工的文化和能力水平。文化因素是员工的知识单一,文化程度不高,不能够对经济环境做出准确分析和预测,造成合同签订过程中的风险。能力因素是员工对合同中存在的不合理条款不能及时发现和提出,导致了合同管理过程中的风险。

加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控制的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追求快速完成建设工程,对双反的责任和义务没有明确的合同文件证明,甚至还有口头承诺的现象。一旦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为了自身利益,各个施工单位就会相互推脱责任,极不利于工程的建设。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合同管理风险的防范工作。以下给出几点建议:

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建筑项目很多的管理对象多数是以人为主要对象,合同管理也不例外,尤其是对合同管理人员。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是进行合同风险管理的首要任务,只有保证了合同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才能更好的降低合同风险。对于建筑工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求提高人才招聘要求,通过了考核标准和素质评估才能招聘录用。杜绝依靠人员关系人职的情况。另外,需要对合同管理人员定期培训和考核,择优提拔,加强专业素质,提升综合能力。

完善合同管理制度

完善管理制度是每个企业公司的重要任务,将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责权利明确细分,并在合同上明文规定,消除出现问题就相互推姿的现象。相关监督部门要求必须要做好监察和审核工作,维持公平。总结工作经验,推广给其他技术水平相对薄弱的施工单位,保持整体水平。对各个施工单位进行合理的协调、组织和控制,明确责任意识,促进施工顺利进行。

对合同及时管理建筑工程施工是个系统的过程,往往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就会对后续工作带来很多麻烦,甚至会滞工,给施工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双方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及时的对合同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更,以便作为以后复审的合理依据。

结束语: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已经成为了建筑行业管理的重要内容,要高度重视建筑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和风险防范控制,不断的在实际情况中探索合同管理的技巧,创造更多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最大限度的降低建筑市场风险,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l]方英姿.浅谈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控制田.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08(22).

[2]张朝成.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及其风险防范田.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4).

[3]陈慧超.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范与控制U].施工技术,2010(1).

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建筑企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2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近几年来,为了适应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国内正在大力探索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在此过程中工程界已经开始认识到合同管理的重要性,但其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管理水平与国际惯例要求也是相差甚远。因此,加强对项目经理部各层次的管理人员进行合同管理的宣传、培训和教育,使大家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积极地对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概述

(一)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目标

合同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及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尽可能的保证整个工程在预定的工期及成本范围内完成,使工程项目能达到预定的质量和功能目标。二是使项目的双方都感到满意,实现双赢,合同的各方面都能够互相协调,争执较少。

(二)合同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首先,合同管理贯穿于工程实施的全过程和工程实施的各个方面。它作为其它工作的指南,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具有整体的控制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若没有合同意识,那么将导致项目整体目标不明;若无合同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则很难系统性、高效率的实现项目目标。

其次,项目合同是维持项目各方关系的纽带。在现代经济环境下,由于企业法人与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参与单位不存在领导关系。因此,如果项目法人以合同管理的方式将项目管理目标与责任细分,这将形成颇为有效的层层负责的工程项目管理机制。

三、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现状及问题

(一)合同意识薄弱、合同管理水平低

合同条款中潜伏的风险往往是责任不清、权利不明所致。目前在我国,很多情况是由于合同双方法律意识淡薄,将导致合同文本不规范,合同文字不严谨、不准确,容易产生歧义和误解,进而导致合同难以履行或引发争议。

同时,有些工程合同的签约双方经常随意修改合同,有时甚至违背合同的相关规定,这种合同违约现象时有发生,而且其索赔工作也很难做好。更为严重的是,违法承包人假借他人名义签订越权合同,以及违法签订分包、转包合同的情况普遍存在。

(二)缺乏合同管理体系建设,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我国还不是很重视合同管理,合同分级管理和授权管理等机制尚不健全。因此,谁都可以签合同,合同管理的程序模糊,制度执行及相关手续履行不到位,缺少必要的审查、评估过程,也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其次,合同管理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决定其需要有能把握全局的专业人才。而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人们的法制意识与合同意识是极为淡漠的,在我国很多建设项目管理机构中,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合同,或合同管理人员缺少培训,将合同管理简单地视为一种事务性工作。

(三)建筑业市场机制不完善,合同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竞争激烈,致使业主在建设工程承包中占据主导地位。仔细比对已经实施的建设施工合同,可以看出承包方制定了施工合同中的大多数条款,其合同内容多是强调了承包方的义务,缺乏对业主的制约条款,尤其是对业主违约、赔偿方法方面的约定不明确。

同时,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是处于分散状态,并没有规定合同的归档程序和要求,合同管理粗放。如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没有严格的监督措施、控制、评估方法和总结。此外,我国合同管理的信息采集、加工和维护水平不高,在合同管理软件的应用开发上更是滞后,这使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仍偏低。

四、新形势下我国建筑企业合同管理的对策

(一)明确合同管理机构

在合同管理机构方面,我国大、中型企业可以将法律事务机构明确为统一的合同管理机构,实施合同管理的最佳选择是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而小型企业则可指定诸如经营科、业务科等某个综合部门具体负责合同管理工作,并视实际情况配备相关专职或兼职人员。

(二)建立健全企业各项合同管理制度

在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制度上,法律事务机构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各项合同管理制度,包括合同归口管理制度、分类专项管理、授权委托、审查制度等。并将一些特殊的合同由企业合同管理部门直接管理,根据有关法规及规章明确合同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职责。

另外,要对合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包括:对合同法及有关合同法规、规章在企业中贯彻执行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企业合同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签订、履行合同的情况,以及合同纠纷的解决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及制度

一方面,要加强对承包商的资质管理,通过严把建筑承包商资质管理关,从总量上控制建筑施工队伍的规模,解决目前建筑市场上的过度竞争及供求不平衡问题。同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有效地监督管理承包商参与市场的行为,一旦发现违法行为,就要严肃处理,以确保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建立起正常的建筑市场环境。

另一方面,可以积极推行合同管理持证上岗的制度,以切实保证施工合同的全面履约。这就要求提高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注重合同管理人才的发掘与培养,推行持证上岗制度,亦是快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效果的重要措施。

(四)提高项目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如今合同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切实提高项目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这对当下来说也是迫切需要的。企业领导可参照具有的素质条件,灵活选择本企业优秀合适的人才负责合同管理,也可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选拔人员,保证把优秀合适的人才放在合同管理这个岗位上。

同时,可根据企业与市场的实际,组织合同管理人员在职学习,选送人员到有关院校再深造,以培养出类拔萃的合同管理人员。并对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他们的责、权、利,并建立竞争机制。

(五)应用现代技术进行合同管理

很多实践证明,计算机合同管理对提高合同管理工作效率有很大的成效,企业使用计算机合同管理软件后,工作效率成百倍提高,可以让合同管理者腾出更多时间考虑更重要的问题。

因此,建筑企业要充分利用现代0A(办公自动化)办公系统管理体系,促进公司合同0A管理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BSS系统、工程管理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逐步实现合同0A管理系统对合同履行情况的动态监控。

五、结论

通过本文可以得知,要提高我国建筑企业项目合同管理水平,必须结合我国的国情以及建筑公司自身的特点。在充分认识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现状、问题以及原因的基础上,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健全建筑企业的合同管理体现,以及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等措施,学习运用现代技术改进合同管理工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建筑行业必会通过合同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

六、参考文献

[1]吴若冰.铁路企业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铁道经济研究,2011,(04):38-41

[2]张雪莲.建立施工企业内部定额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30-32

[3]宋玉琪.关于工程项目管理的几点思考[J].统计与决策,2011,(06):151-152

第6篇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 合同管理 风险防范

2010年,我国中小企业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提供了全国80%的城镇就业岗位,上缴的税收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中小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是市场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分子,经济往来不断,经济合同数量巨大。很多中小企业在合同管理上采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策略,对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不够重视,往往导致发生本可以避免的合同纠纷,增加了企业成本。因此,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变事后救济为事前防范,对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合同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一)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加强合同管理是企业立于市场的客观要求

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看,从商品经济、货币经济、债券经济、证券经济、期货市场、到衍生品市场。每种市场、每种机制都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成长,由千千万万的经济实体在经济实践中达成并遵守的协议来推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关起门来以一己之力完成整个产品全部原材料或中间产品和部件的生产和销售的全部工作。这不符合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特质,既不经济也不可行。因此,需要一种确定各自权利义务关系且共同遵守的契约,即合同。合同是联系市场主体的纽带,加强合同管理势在必行。

(二)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加强合同管理是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的现实选择

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对以企业为代表的市场主体依法经营的要求更高,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也必然成为政府部门开展社会管理的尺度。社会各主体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市场经济中的问题必然是法治社会的发展趋势。[2]企业合同管理是包括依法进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等一系列行为的总称。合同管理表面上是企业管理行为,实质是企业的法律行为,如果合同管理上有瑕疵必然面临法律风险。因此,企业加强合同管理是防范法律风险的现实选择。

(三)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加强合同管理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工作

企业的竞争涉及到方方面面,但不管是人才的竞争还是产品的竞争,也不管是质量的竞争还是价格的竞争,最终都要由人来落实,都要体现在管理上。企业在市场中活动,合同是重要的经济纽带。因此,合同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作。合同管理的好可能显现不出成绩,但管理的不好却可以给企业带来灾难。

二、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合同管理流程形同虚设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结构简单、重生产轻管理等特点,很多中小企业没有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缺乏专门的管理人员。有些甚至没有合同管理制度、没有必要的合同管理流程。而更多的中小企业虽然有合同管理制度和流程,但制度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流程不完善,或因为“长官”意识的干预,在执行中流于形式。也有的企业在合同执行过程中无控制,导致合同履行缺乏监督,不能及时发现合同履行中的问题而及时纠偏,更缺乏对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争议事项进行证据固定的工作;执行完毕无总结,缺少闭环管理环节,没有及时总结合同履行中经验和教训,提升合同管理水平。

(二)合同文本制作出现漏洞

一是由于没有法律专门人员或法律知识欠缺,在合同内容完整性、内容合法性、条款严密性等方面经常出现漏洞,为合同履行埋下隐患。如在合同签订阶段出现的合同主体不当、合同文字不严谨、合同条款不完整、违反法律法规签订无效合同等。二是合同签章随意性大,对法人章和合同专用章的使用范围没有管理规定,合同签章时随意使用法人章或合同专用章,增加管理隐患。三是合同用印不规范。大部分中小企业在多页合同文本用印时只在签章处签章,而不盖骑缝章;有的合同文本经修改后没有双方签章认可;还有的企业文件用印位置不规范,印章附近留下大片空白,给别人留下变造利用的隐患。变造文本的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已不少见,因为印章的真实性,在具体审理时法官也会发生意见分歧。

(三)合同管理队伍素质较低

一是部分领导法律意识淡薄,对企业的法律风险认识不足,对企业法务工作的作用认识不够,认为法务部门、法务人员是多余的。更有甚者认为法务部门就是找茬的,万一有法律纠纷找律师解决就万事大吉了。二是部分合同管理人员素质低。中小企业合同管理工作多由综合部门负责,一方面没有专门的合同管理人员,兼职人员因身兼数职难以集中精力研究合同法律问题,另一方面从事合同管理工作的人员多数是半路出家,对法律法规的掌握和法务工作程序不太了解,合同审查流于形式。三是信息化建设程度低,合同管理还停留在合同档案的保管上,没有对合同管理全过程实行动态化管理,更没有利用信息化手段研究提升企业合同管理水平。

三、防范合同法律风险的主要对策

企业立于市场,合同往来不断,要坚持依法规范、预防为主以及法律审查和经济审查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全过程动态管理。

(一)从完善合同管理体系上加强合同风险防范

一是完善机构、配备人员。国资委要求在国有大型企业中实行总法律顾问制度,所有中央企业都要设立法律事务机构。这项制度实施以来,在促进企业依法经营、依法决策,有效防范各类法律风险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3]中小企业可以参照总法律顾问制度的要求,指定专人负责法律事务工作,有条件的也可以实行总法律顾问制度,加强企业法务工作能力建设。建立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总负责、企业法务机构归口管理、业务部门各负其责的管理组织体系。明确法务工作部门合同管理职责,明确各相关部门对合同的技术、质量等相关专业的审查负责制,明确合同管理员和合同承办人员的职责要求,真正确保合同管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二是健全制度、规范流程。要在《合同法》的指引下健全符合企业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合同管理制度,重点抓好合同归口管理制度、合同分类专项管理制度、合同授权委托制度、合同审查审批制度、合同专用章管理制度、合同监督检查制度、合同纠纷处理制度、合同统计分析制度、合同归档制度等。要完善合同管理流程,把合同管理工作内容以管理流程的形式固定下来,推进管理环节到位。企业主要负责人要加强对合同管理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防止制度流于形式。三是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加强合同管理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鼓励法务工作人员或合同管理人员取得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或合同管理员证书,提高工作人员法律素质和处理法律事务、合同管理的能力。加强综合部门业务能力培训,提高办文水平,防止办文中用印不当、文字不严密导致的法律纠纷。加强对业务部门人员的合同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培训,提高全体人员法律思维能力,主动防范法律风险。

(二)从规范合同管理的环节上加强合同风险防范

(1)合同订立前应该注意的事项,一是要加强合同审查,确保合同标的、内容合法,不签违法合同;二是要对合同当事人进行资格审查。与自然人签订合同前应审验其身份证,并在合同文本中记录身份证号、住址等联系方式;法人因其设立的目的和批准的范围的限制,具有不同的民事权利能力,合同签订前应审验其营业执照和相关资质证书;对授权委托人要审验授权委托书,并要审查授权范围,防止合同主体不合格或合同当事人无权或超越权限签订合同,为合同履行带来风险。(2)合同订立时应注意的事项。我国《合同法》规定合同的订立采取要约、承诺方式。一是要加强要约、承诺管理,在发出要约时,要约的内容应当具体明确,要考虑清楚是否必要,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即生效,法律对要约的撤销有明确的规定,不可随意撤销或撤回。作出承诺即表示同意要约,承诺自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而不是签字时合同成立。法律根据不同情况对承诺的生效时间作出了明确规定。二是要加强文本制作管理。合同相对方应加盖其单位的公章或合同专用章,不能用分公司或部门印章代替公司印章。修改过的合同文本,应由双方在修改的地方盖章确认。对以文本复印本形式提供的合同附件,应加注“与原件核对无误”字样,并由核对人签字、加盖公章。(3)合同履行中应注意的事项。一是要积极履行合同义务,并要求对方按合同要求履行义务;二是对合同中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内容按法律规定的情形履行,有问题应主动协商解决;三是对履行中出现的纠纷要依法采取包括行使相应抗辩权在内的应对措施,积极收集与纠纷有关的证据;四是提前或部分履行债务,要权衡利弊,不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提前履行或部分履行债务都要依不损害债权人的利益为前提,而且增加的费用由债务人承担,决定提前履行或部分履行时要权衡利弊,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五是加强合同档案管理,及时收集整理记载合同形成过程的全部书面文件,为合同监督检查总结和合同纠纷证据固定做好准备。(4)合同变更和转让中应注意的事项。一是建立合同变更管理制度,合同变更严格按合同管理相关制度执行,并严格履行合同订立和审批程序;二是对合同转让要根据转让权利或义务分别履行“通知”义务或经合同相对方“同意”程序。转让债权时,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转让合同义务给第三人,应当经债权人“同意”。“通知”或“同意”程序不到位的转让对原合同债务人或原合同债权人不发生效力。

(三)从吸取常见合同纠纷的教训中加强合同风险防范

现实经济生活中合同纠纷时有发生,吸取别人的教训,可以起到以案说法的警示作用,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从工作实际来看,这类问题多是管理问题,但往往以法律问题结束,特别应该引起注意。一是加强单位印章管理,防止私盖单位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引发纠纷。如,把预先盖章的空白合同书交由合同相对方,业务经办人未经单位领导同意私盖公章,把盖有单位公章的空白授权委托书、介绍信、纸张交给业务人员使用等。同时,要加强企业内设部门印章的管理,这些部门对外签订的合同,如果构成表见,责任将由法人单位承担;二是加强合同文本的管理,防止合同内容被变造引发纠纷。如,一方在合同空白处添加内容,一方在已签订生效而未加盖骑缝章的合同中间偷换部分页,对生效合同的改动双方未盖章确认等。这类纠纷一旦发生,如果不能举证证明是对方的故意擅为,往往会处于不利地位;三是严格依法经营,不可因一时之利签订“阴阳合同”、假合同,埋下风险。不管是“阴阳合同”还是假合同,只要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合同本身是真实合同,只要一方按照合同内容主张权利,就有可能弄假成真,出现合同纠纷。

(四)从规范合同监督检查的过程中加强合同风险防范

合同监督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要坚持定期监督检查和不定期监督检查相结合的原则,采取自查、互查、抽查和联查等多种方式加强合同监督检查。重点监督检查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合同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签订、履行合同的情况和合同纠纷解决情况。通过监督检查及时对合同管理部门和有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价,分析合同管理中的不足,提高合同管理水平。通过对具体合同的谈判、签订、履行情况的检查,实现对签约决策的监督防止

决策失误,提前做出风险防范准备。同时可及时发现越权订立合同、违反程序订立合同等管理行为,及时采取整改措施,防止交易风险。通过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合同本身的缺陷,采取补救措施予以排除、纠正,防止合同条款失误导致的履约风险。

(五)从提高合同管理的技术水平上加强合同风险防范

第7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合同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23.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01-

1.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概念

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是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或所涉及到的一切经济、技术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索赔、解除、解决争议、终止与评价的全过程进行的管理工作。

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任务是根据法律、政策的要求,运用指导、组织、检查、考核、监督等手段,促使当事人依法签订合同,全面实际地履行合同,及时妥善地处理合同争议和纠纷,不失时机地进行合理索赔,预防发生违约行为,避免造成经济损失,保证合同目标顺利实现,从而提高企业的信誉和竞争能力。

2.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内容

2.1建立健全施工项目合同管理制度,包括合同归口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合同用章管理制度;合同台账、统计及归档制度等。

2.2经常对合同管理人员、项目经理及有关人员进行合同法律知识教育,提高合同业务人员法律意识和专业素质。

2.3在谈判签约阶段,重点是了解对方的信誉,核实其法人资格及其他有关情况和资料;监督双方依照法律程序签订合同,避免出现无效合同、不完善合同,预防合同纠纷发生;组织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施工项目合同的鉴证、公证工作,并在规定时间内送交合同管理机关等有关部门备案。

2.4合同履约阶段,主要的日常工作是经常检查合同以及有关法规的执行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如统计合同份数,合同金额、纠纷次数,分析违约原因、变更和索赔情况、合同履约率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好有关合同履行中的调解、诉讼、仲裁等工作,协调好企业与各方面、各有关单位的经济协作关系。

2.5专人整理保管合同、附件、工程洽商资料、补充协议、变更记录及与业主及其委托的监理工程师之间的来往函件等文件,随时备查;合同期满,工程竣工结算后,将全部合同文件整理归档。

3.合同管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的关系

合同管理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新兴同时也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必须融合于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要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必须对全部项目、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项目的所有工程活动实施有效的合同管理。合同管理与其它管理职能密切结合,共同构成工程项目管理系统.

3.1合同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

3.1.1合同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

任何一个建设项目的实施,都是通过签订一系列的承发包合同来实现的。通过对承包内容、范围、价款、工期和质量标准等合同条款的制订和履行,业主和承包商可以在合同环境下调控建设项目的运行状态。通过对合同管理目标责任的分解,可以规范项目管理机构的内部职能,紧密围绕合同条款开展项目管理工作。

3.1.2合同是处理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纠纷的法律依据

建设项目由于建设周期长、合同金额大、参建单位众多和项目之间接口复杂等特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业主与承包商之间、不同承包商之间、承包商与分包商之间以及业主与材料供应商之间不可避兔地产生各种争执和纠纷。而调处这些争执和纠纷的主要尺度和依据应是承发包双方在合同中事先作出的各种约定和承诺,如合同的索赔与反索赔条款、不可抗力条款、合同价款调整变更条款等.

3.2工程合同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核心表现

工程项目中合同管理的时间范围从合同谈判开始,至保修期结束止。当前一〔程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组织越来越复杂,加强项目管理尤其是合同管理越来越重要,项目管理主要包括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合同管理。而这些几方面的管理的核心就是合同管理。

3.2.1工程管理的合同决定着工程项目的目标

工程项目管理的合同其实也就是项目管理目的在工程管理中的目标和依据。在工程承包合同中,一般都必须明确提出要求施工达到的质量等级;工程进度的目标是在何时完工等;工程中标价多少万元,因而工程合同管理控制着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等目标。

3.2.2合同规定是双方的履约的重要依据

合同一经签订,只要有效,双方的经济关系就限制在合同范围内。由于双方权利和义务互为条件,所以合同双方都只能利用合同,保护各自利益,限制和制约对方。合同不但决定双方在工程过程中的经济地位,而且合同地位受法律保护,在当事人之间,合同是至高无上的,如果不履行合同或违反合同规定,就必将受到经济甚至法律的制裁。

3.3合同管理与质最控制、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安全控制的关系

对于每一份合同,我们都必须提出明确的四控目标即质量要求、进度要求、安全要求及工程款的支付办法,也就是提出工程的目标。如在工程承包合同中,一般必须明确提出要求施工达到的质量等级,如应该达到鲁班奖的要求;工程进度的目标是在何时完工等;工程造价控制在多少万元内;不发生安全事故等。

3.3.1 P3E/C软件分析

P3E/c软件是美国PRIMAvER公司开发的企业级工程进度计划专业软件,它具有企业项目结构分解(EPS)、组织分解结构(OBS)、资源分解结构(RBS)、工作分解结构(wBS)。它对于质量安全管理,采用的是质量控制点、验收等级及质量监督、安全控制4个与质量/安全管理相关的作业分类码。根据项目公司有关质量/安全的要求加载到相关的作业(分项工程),以赋予这些质量/安全检杳工作的时间属性。对于建设投资控制,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投资分解以及自下而七的统计分析对比,可以极为准确的管好工程费用,实现工程建设的投资控制目标。

3.3.2合同管理在P3E/C中的作用

合同共分为顾问合同、勘测与设计合同、建安工程施工总包合同、工程监理合同、指定供货合同、市政外管线与室外工程合同六个大类,这就意味着该工程今后将主要执行的就是这些合同关系,这也是工程投资将分为以上六类。我们可以把它作为EPS结构的二级结构,在此对工程投资进行预算的第一次分配。

4.对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建议

4.1招投标方面

只有进一步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才能保证工程项目签订合同有所遵循,确保所签合同的严肃性和有效性。招标投标是签订合同前重要的准备工作,不完善的招标投标过程很容易埋下工程隐患,尤其应当进一步完善招标投标法律体系及实施细则。

4.2规范合同内容方面

发承包双方因为缺乏法律和合同意识,在签订合同时,对其中合同条款往往未做详细推敲和认真约定,特别是对违约责任、违约条件未做具体约定,将直接导致合同纠纷的产生。因此,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发承包双方对合同合法性、严密性进行严密审查,减少签订合同时产生纠纷的因素,把合同纠纷控制在最低范围内,以保证合同的全面履行。同时,我们应尽快制定、完善建设工程合同示范文本体系。应根据建筑市场分包体系专业化、管理模式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制定适合不同合同参与方、不同项目管理模式的建设工程合同示范文本。

4.3执行合同方面

为了规范转包行为,亟须完善建筑市场准入制度,构建建筑市场信用体系,严格对承包商的资质审查和监督管理,从总量上控制不符合资质要求的建筑施工队伍的规模,解决目前建筑市场上供求失衡与过度竞争问题。此外,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发包方工程款的支付问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第一,应制定工程款支付计划;第二,按照合同支付计划落实好资金;第三,按合同规定及时支付预付款、进度款,并按合同进行预付款的扣减,建立健全工程付款台账;第四,建立工程款共管账户,工程款必须经过甲、乙双方共同签字才能使用,确保工程款专款专用。

4.4完善合同管理体系方面

建设工程企业要重视合同归档管理,提高合同信息化管理水平。企业需要做好合同签订、合同审查、合同授权、合同公证、合同履行的监督管理工作,严格规范合同操作程序,切实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5.结语

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三产业,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国家法制的健全,企业的营收的关键不仅是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成本控制以及合同管理的也越来越重要了,良好的合同管理不仅可以有利的支持企业的项目管理,也会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以及风险成本,为企业创造效益。

参考文献:

[ 1]曹杨,王雪青.我国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纵横,2010.8.

第8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合同管理

引言

施工合同是工程的承包单位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所必须要遵守的最高行为准则,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所有的活动都是在合同的规定范围内进行的,所有的施工活动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履行合同的内容。合同的管理始终的贯穿于施工的全部过程,在合同的管理中也就是为了能够保证承包商全面有秩序的按照合同的规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所以说合同管理是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核心所在。

工程的造价是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在工程经济学的角度上,就工程施工中的合同管理的问题进行的工程造价的管理。承包商必须在满足施工的质量的前提下,对工程的收支以及工程的经济效益进行一定的管理,尽可能在最快的速度之下,以最合理的人力以及资源的配置达到预算的结构。所以,合同的管理过程中实际上很大的一个部分就是就施工过程的造价管理进行控制。

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发展

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已经有了比较长的发展历史,也在管理的体制上有比较好的建制。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逐渐的形成了工程造价的估算以及概算和承包合同价等的多方面的一些列的制度和工作方法。但是,在工程的造价方面还是出现了各个方面都各自为政的局面,不同的方面的工程造价的管理所使用的方法和规范都是不同的,这样就极易造成施工的预算超支或者是施工过后结算超支的现象。

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不断的改革,在现阶段的经济环境下,投资的主体也开始慢慢的变得多元化,这也是我国的市场经济初步完善的一个标志。外资在国内的固定资产的投入也变得越来越多。投资方对于投资的成本以及工程的造价控制和工程的投资回报率也变得越来越重视。我国原有的工程造价的管理方式已经逐渐变得不能够适应我国的工程造价的控制发展趋势。全过程的造价控制因为其能够有效的进行工程的造价控制而受到更多的投资方的青睐。所谓的去过程的造价控制就是由一家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对于工程的造价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管理,在工程实施的每一个阶段进行不同的工程的造价控制。其主要就是针对工程的投资决策性阶段以及工程的设计阶段和实际的建设阶段进行控制,将项目的投资发生控制在投资方批准的限额之内,这样就可以比较好的随着纠正偏误的发生,保证项目于的动态投资的管理目标的实现。随着现阶段我国的项目工程造价更加的复杂以及我国的施工不断的涉及到了项目的基本合同也变得越来越多,合同的管理已经成为了工程造价工程师全面的控制工程的造价的一个主要的任务之一。

二、施工工程合同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建筑工程中的合同造价欠款是最为难以处理的案件,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建筑施工的项目不断增多以及我国的多个城市都在大兴土木的建设过程中,很多的司法实践对中对于承包合同中的造价就分的问题都做出了不同的程度的审理和研究工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的形成了一定的处理对策。

首先,建筑工程造价不管是以怎样的方式进行计算,承包的双方都应该在国家的相关规定内进行相对应的承包合同的约定。在签订承包合同的时候,约定内尚不具备条件或者是难以进行完全的约定的时候,承包的双方应该在承包的合同范围内对造价的合同约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一定的约定。在发生了争议的时候,承包双方的合同中如果没有约定或者是约定中虽然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明显的违反了国家的相关规定的时候,应该由双方委托国家具有相对应的资质的单位或者是审计单位进行相关的造价规定的鉴定和确认。

其次,对于经过招投标中标的工程,不管是使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计算,对于合同已经约定了具体的价格款项的,都是作为工程的造价已经发生了约定。发生了正义之后,出了合同本身的约定的项目之外可以予以调整的设计变更以及双方的签证之外,任何的一方以约定的不合理或者是造价过高和过低为由提出进行造价更改的,都要视为单方面的变更合同而不给予支持。

最后,承包合同以约定的总价或者是闭口的造价作为计价的最终方式,在旅行约定的过程中,承包方要以工人工资或者是材料的价格上涨等的外部环境的因素要求涨价的时候,当出现了争议的情况下,要视总价的约定是不是有总价的报价的组成或者是相对应的报价的说明而定。承包的一方要求要调整的项目在总价的报价或者是闭口的造价的说明范围以外而履行约定中已经发生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要给予一定的支持。但是当承包的双方在履行约定的过程中以补充合同或者是签证等的方式表达双方的意思的时候,这样的形式是不计在内的。

三、提高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水平

首先,要完善技术的规范。

我国的工程合同造价工作因为长期的受到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发展的相对比较缓慢。很多的时候上千万的合同的造价也只有仅仅几张纸那么简单,约定的条款不全,约定的用词不够严谨,这就使得承包双方的责任以及权力不能够得到必要的规范,这往往是合同的纠纷产生的原因。所以,要做好规范技术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限定双方的行为。

但是,在我国的建筑工程合同中,与国外比较起来相对差距还比较大。很多的时候与国外的严谨的体系有比较大的差距,比如说很多欧美国家对于土木工程以及电气机械合同等的条件等都有一条相对比较完善的体系。在这些方面我国做的还是不够到位,这就要求在建筑不断的提高智能化的过程中,对于很多的发展趋势做到及时的预测,同时要对于合同中的完成质量以及完成的时间等的方面做好及时的规定。

其次,要提高工程的造价工程师的本身素质

现在,国内的很多工程造价的工程师大部分都是技术人员的出身,在很多的实际工作中往往将更多的经历专注到工程的质量的测定上面,对于定额的子项目的套用,却不是很重视业主的招标文件或者是承包合同。但是,在事实上,招标文件或者是承包商的合同是不是正确往往是工程造价能不能得到控制的关键所在。作为专业的控制工程造价的人员,就要求造价工程师能够有效的将自己的经历放在关键的部分,做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工程的造价得到合理的控制,做到将问题排除在出现之前。

参考文献:

[1]王婷,李伟清,李志芳,张嘉琪,对加强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认识[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2]黄培成,论建设项目设计阶段造价的管理[J],建筑经济,2009(S1)

[3]屠尚奎,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3)

[4]马蕾,张骞,刘伟,对工程造价控制管理问题的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第9篇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工程项目,项目管理,分包管理。

中图分类号:TM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工程项目分包管理的优势

1整合社会资源为我所用, 促进项目管理增值

(1)通过整合社会资源进行分包管理, 解决了施工人力的不足。

目前,电力基建项目较多, 短期内还会继续增加, 这势必需要大量的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安装人员。对短期的工程高峰阶段, 采取引进社会上人员或扩招毕业生的办法, 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那么, 势必要引进社会上的分包合作队伍, 整合社会上的劳动力资源, 培养长期与总承包方合作的分包队伍, 并建立战略施工合作关系, 这样可以弥补施工总承包方人力不足的问题。

(2)弥补了施工机械资源的不足。

随着电力建设任务的增多, 对一些大中型机械􀀁如吊车、塔吊、运输车、钢筋机械、木工机械等的需求还要大量增加。而作为一个电力基建企业, 面对短期内“ 点多、面广、战线长” 的局面, 前期往往又是在料想不及的情况下疲于开工的。企业不可能购置许多大中型机械, 为解燃眉之急, 就不得不采取分包工程的管理方法, 这样分包方的机械资源便自然而然地派上了用场, 可以弥补总承包方施工机械的不足。

(3)减少了施工总承包方资本金的投人。

最大限度地对项目进行分包管理, 可以减少施工总承包方工程管理和施工人员的资金开支, 更重要的是可以减轻项目工程前阶段资金的投人, 如员工、机械调动费用, 机械、办公设备采购费用, 大量临建工程费用, 初期材料采购费用, 前阶段施工费用等, 这些费用对一个“ 自行完成” 的工程项目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通过分包管理进行发包, 总承包方基本上可以省掉这些费用, 减少了前期垫资, 还可利用业主的工程款支付分包方的工程进度款, 资金投人的风险相对小了。

2增强核心竞争力, 提高专业施工能力

(1)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分工更趋专业化, 提高竞争力将集中于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社会发展总是向更高效的生产方式发展的, 专业化趋势正体现了这一要求。激烈的竞争和市场的多变, 要求企业更专注于核心竞争力, 市场的专业化程度将越来越高。以顾客为中心的市场需要, 促进了专业化管理和专业化分包企业的发展。产品的价值由基本值和附加值构成, 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 基本值已相近, 产品价值的提高便更多体现在附加值上, 专业化生产是提高附加值的途径之一, 必然引发企业走专业化的道路。

(2)为增强核心竞争力, 火电施工企业向管理型施工总承包模式发展, 势必要甩掉低端的生产资源, 更专注于项目管理。对专业分包队伍或劳务队伍来说, 提高管理能力, 培育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 提高专业化施工能力是必由之路。合作队伍将发生分化, 其中的优秀管理和技术人员将逐渐稳定下来, 成为固定的职业人员􀀁 合作队伍将由自身技术管理能力的差异, 分化为大大小小的专业承包企业。

(3)降低成本, 提高利润率、生产率的需求。火电施工企业一旦抛弃低端资源, 必然更多地依赖于分包队伍来完成施工任务, 分包管理能力要增强。而专业的分包队伍必须提高管理能力、技术水平, 使用新型机械设备, 提高生产率, 降低成本, 从而获得更高的生产率和利润率。

(4)提高效率和应变能力的需求。为了适应变化, 总承包商会授予项目更多的处理变化的权力,更多地依赖外部资源。为提高效率, 对分包的管理将越来越重要, 专业的项目管理, 最终使项目变得更有效率。专业施工队伍在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的同时, 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 可以在市场中获取更多的业务机会, 这样其人力、机械设备等资源也能得到更多的利用, 生产效率提高, 利润增加,从而增加其抗风险的能力。对社会来说, 专业化分工使资源的利用更有效, 消耗减少, 基础的施工能力提高, 社会生产发展总是向资源的更高效利用发展的。

二、分包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思路

1 分包管理存在的问题

(1)分包管理加大了企业的利润分流。分包管理一般仅仅派一些相关专业和主要部门的主管即可, 也就是实行管理型的经营, 并对安全、质量、进度等进行监督和考核, 其它所有工程作业项目全部分包出去, 由分包合作队伍完成。这样分包方就要承担很多的相关经费, 总承包方企业势必要分流一部分利润。

(2)加大了企业的管理负担。如果在分包招标和过程管理中, 把握不好“ 度” , 摆不正关系, 不仅得不到理想的经济效益, 企业还要肩负起分包合作队伍的安全、质量、进度、文明施工方面的管理职能, 甚至会出现“ 以包代管” 的做法, 稍有疏忽, 就会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3)分包体制和利益的冲突决定了分包合作队伍只顾自身施工管理, 并且总是内敛的, 忽略项目整体系统性。这就要求在合同中明确分包方应承担协调配合的义务, 现场管理采用奖罚等激励措施,强化分包队伍主动配合总包管理的行为, 弱化分包商内敛行为, 教育分包商树立项目整体的系统观念。

2几点分包管理思路

(1)实行公开招标、优选综合实力较强的分包合作队伍。合同报价阶段注意考察分包商施工技术能力、人员素质。施工前, 采用样板工程引路的办法, 实地考察, 防止低劣素质队伍进人。比如, 分包方的品牌、信誉度如何, 施工资质是否符合条件,项目管理能力如何, 机械、设备能力, 特殊工种作业能力, 合同执行能力如何等。这些条件的好与坏,对以后合作队伍的施工水准和成品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合作队伍确定后, 要及时制订出安全、质量、进度等硬指标, 并进行跟踪监控。

(2)重视制度建设、完善管理体系。

在分包工程中,要围绕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等总承包管理的目标, 制订一系列制度和管理体系, 包括“贯标” 体系。如施工技术协调会制度、图纸协调会制度、分包施工协调会制度、安全生产制度、施工周报月报制度、交底制度、分包付款审核制度、总包内部例会制度等一系列加强总承包管理的制度。在土建与安装、安装与装饰立体交叉施工的情况下, 加强组织协调, 相互创造条件, 以体现总承包体系管理的应有作用。

(3)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在总承包技术管理中,针对工程具有设计标准高和大量应用新材料、新工艺等技术特点, 如烟囱电动翻模施工方案等, 应立足于公司长远发展, 从提升高技术竟争力出发, 组织科学管理和攻关, 把外包合作队伍的优秀技术管理经验拿来为我所用, 提高公司的分包能力和工程建设品牌。

(4)提高合同管理水平和履约能力。坚持以合同管理为龙头, 对促进项目的全面管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分包工程合同中必须明确进度、安全、质量的风险控制硬指标, 通过加强合同管理、项目索赔等手段加强风险控制。分包商要与总包方建立利益共同体的观念, 切实履行合同, 承担各自义务, 同时建立同期记录, 完善书面凭证, 规避分包方逃避自身义务。

(5)信息基础管理工作不得松懈。要始终强调做好包括文件资料等在内的信息管理工作, 做好管理过程中各种往来文件资料的传递, 杜绝出现分包工程资料管理与总承包方不统一的现象, 确保总承包工程资料与工程交付同步。

三、分包管理的发展趋势

1专业化程度更高, 总包向管理型发展, 分包向专业施工分化。总包对分包的依赖度进一步增加, 更多具体施工任务要寻找分包队伍来完成, 总包将专注于其核心竞争力。所以管理型施工总承包和专业化分包管理相结合将是我国火电施工企业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2组织更灵活, 总包和分包组织界限将模糊,项目组织将会更趋灵活地组建, 分包合作队伍会更多地参与总包的项目团队工作, 合同的联系使各方更趋于平等合作的关系, 项目会有更多的补充协议。

3合同管理的地位将更重要, 管理将更规范化, 信息沟通和工作程序会更加规范和严格。

4分包合作队伍授权度更高, 权力会增大, 总包方将更趋向于向业主提供更周到的服务。分包合作队伍将趋于更多的自我管理, 善于自我管理的分包合作队伍更受欢迎。

四、结束语

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 火电工程项目业主变得越来越专业化, 对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项目管理有着很强的整合能力, 对完成有分包商参与的任务有着很强的管理能力。因此, 如何在项目管理中更好地做好分包形式的管理工作, 是火电施工市场竞争的核心。

参考文献:

[1] 刘治映 余燕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