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小学课堂中的教学模式

时间:2023-05-16 16:50:36

导语:在小学课堂中的教学模式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小学课堂中的教学模式

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三段六式;问题

所谓的“三段六式”是指课前延伸(自学、尝试)―课内探究(展示、释疑)―课后提升(检测、提升)。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主要宗旨在于课堂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研究的课堂,这时师生共同面对的不再是死的课本,而是对学习和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和探索。

一、“三段六式”各环节在课堂中的具体要求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三段六式”教学模式在各环节的具体要求为:

“自学、尝试”环节主要以导学稿为引导,通过自学基本解决导学稿中提出的问题或引发出一些问题。例如,“生活中的比”导学稿:

自学要求:先认真阅读课本66~68页的内容。然后完成自学思考题。

1.感知生活中的数量关系

(1)仔细观察课本66页上面的几张图片,哪几张图片与图A比较像?你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你的观察是对的?

(2)根据课本67页上方的情境图,判断谁的速度快。填写下表(表略)。

2.提出你不懂的问题

“展示、释疑”环节主要通过小组内检查、交流,形成小组共识,并展示学习成果,教师根据学生展示成果,判断学生当时学情,进行恰当的引导、启发和释疑,重点体现“三讲三不讲”(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着重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

“检测、提升”环节主要是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当堂检测,保证基本目标达成,再通过“变一变”“换一换”“改一改”“加一加”“减一减”等变式和迁移形式,让学生运用新知能力和构建新知能力得到提升,重点体现“三布置三不布置”即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不布置重复性的作业,不布置惩罚性的作业,不布置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

二、实施“三段六式”教学模式后师生的转变

实施“三段六式”教学模式后,我们欣喜地看到,课堂效率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了质的飞跃。主要表现在: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被激发

课堂改革了,学生的自主能力被激发了。例如,学生有了自学书本的习惯,有了质疑问难的意识,有了求学好问的愿望。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序又有效,课后的反馈复习得以落实。

2.学生之间协作互动增强

在课堂上,我们有效利用学生之间自学能力的差异、理解能力的差异,采用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方式,促使学生之间协作共进。

3.促进了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通过探讨如何编写导学案,带给学生更多信息的传递,更多思路的启发,更多方法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学会”转变为“会学”,努力达到人人参与、人人达标、人人提高的教学目的。

三、实施“三段六式”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1.存在的问题

实施了“三段六式”课堂教学模式后,我们的课堂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大班化教学给实施“三段六式”课堂模式和完成教学任务带来困难。也就是课堂组织形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放开后,完成教学任务与课堂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2)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加强了,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相对减弱,如何在生生互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我们有待解决。

(3)“三段六式”教学模式对教师的备课要求提高了,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兼顾各层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以及活动,如何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这个问题我们仍需进一步探讨。

2.努力的方向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觉得解决问题的着眼点是:不能为模式而模式,我们要创造性地运用好“三段六式”,教学模式。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1)进一步研究教材以及学生。根据不同的教材以及学生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中,要注重分析所教知识的内容,然后根据知识的内容特点,把知识逐段揉入到模式的每个环节去。模式中的环节可以增加、重叠甚至减少。

(2)任何一种模式都是一种理论,它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教师要把每一节课当做研究的资源,用课堂检验我们的模式的合理性,而且要把每次实践研究的信息及时反馈到我们的模式中,及时进行调整,研讨新的教学策略。

第2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阅读教学 新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强调知识的讲解分析,或侧重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习、检测教学效果,或注重语文技能的训练。它们强调的是语文知识技能的掌握,往往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情感和自主发展的需要,而学习语文知识没有情感的投入是枯燥乏味的,抑制了学生主观上自我发展的能动性。教学手段应该充分体现现代教育媒体的作用,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策略的设计研究等。下面笔者谈谈在语文教学中采用的新模式。

一、“自读、自悟、自主表达”是教学中的主要活动模式

这几项活动,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相互渗透,彼此相关。自读是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重要形式。它强调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阅读,包括自主地选择阅读方式、阅读的内容。教师通过激发兴趣、指导学习方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策略选择阅读的方式:个人读、集体读、分角色读,朗读、默读,边读边思,边读边问、边读边交流等。自悟即自我感悟,指在大量感触语言文字的基础上,领会蕴含语言文字之中的奥妙、韵味、言外之意。小学语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必须强调大量地感触语言文字材料,培养语感,领悟文章的含义、作者的感情及表情达意的方法等。语言学习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的提问、分析、讲解不能代替学生的领悟,每节课必须留有足够的时间“空白”,让学生静思、自悟,还要常常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启发,在研讨探究的情境中有所领悟。

语文课堂教学的自主表达方式是读、说、写、唱和画。自主表达是在教师的点拨、启发、引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对学习成果运用不同方式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表达。如感情朗读,口头表述,写学习心得,表格、提纲,甚至是体态语言、音乐、图画等各种方式表达学习成果。

自读、自悟、自主表达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三项基本活动。由读开始,以读促悟,由读而引发表述,以述启读,以述引悟,三者既是相对独立的活动,又是和谐统一的学习思考过程。

二、激趣、巧导、乐学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处于9到12岁。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动、爱表扬、爱模仿等特点。一些新鲜的事物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重视别人的表扬,不怕犯错,模仿能力比成年人强。记忆力好,爱玩,爱唱,爱游戏,爱活动。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特点,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开口说的习惯,提高听说的能力,把一些枯燥无味的知识融入到唱歌、游戏、情景对话、表演等学生喜欢的活动中。

课堂教学强调全体学生作为主体的投入和参与,理想的目标是: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全体学生兴趣浓厚地参与教学活动,十分投入地进行语言的“四会”训练。师生在一种教、学、玩的氛围中进行知识的教授和学习。那么,怎样使语文课堂教学达到这种境界呢?根据主体教育思想的要求,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认知规律,在教学中我们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即“激趣”。兴趣是人对事物积极探究认识的心理因素,有了兴趣,才会认真地学和研究。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即“巧导”。巧妙的引导能使复杂的知识变得容易理解,学生不会有厌烦的情绪。“乐学”即快乐地学习。这种学习境界是通过各种活动,例如唱歌、游戏、情景对话、表演等,让知识在良好的师生互动交际中融会贯通。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互动过程。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方面来自于本身对新知识的好奇的心理,另一方面是受老师与外界的刺激。课前,老师首先要安定学生的情绪,营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把学生引导到主动学习境界之中。在课堂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软件、人物表演、动作、图片、实物、幻灯、录音、简笔画等多形式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在温故知新的过程中,与要学习的新知识之间作巧妙灵活的衔接,让学生多归纳总结,并正确使用。

三、自主、协作、探索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新的教育思想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育模式,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要坚决摒弃学生对知识现成接受的传统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主动探索知识,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合作探索、勇于创新的天地。为此,我们探索的自主、协作、探索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要冲破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先讲后练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尝试为核心的先练后讲的现代教学模式。教学中教师先提出尝试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由于没有现成的答案,没有思想束缚,学生可以这样试,也可以那样试,为学生创新留下空间。

自觉参与课堂教学模式,如“自主参与,自能读书”小学语文精读课文教学模式;“本生活自表达互交流”习作教学模式;自主发现,自觉探索,合作学习拼音教学模式;“自觉探索,认识发展”语文概念教学模式;“引、探、议、用、创”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自学、整理、应用语文复习课教学模式;“激趣、巧导、乐说”语文教学模式;引导、感受、自主教学模式研究;“愉快参与,自觉实践”的教学模式;自主实践,拓展想象,培养创造力教学模式,等等。丰富的课堂教学模式,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轻负担、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在我校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教学互动、科学发展的良好态势,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一年上一个新台阶。

第3篇

【关键词】高校音乐;翻转教学;探索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254-01

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我教育领域也在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翻转教学”模式就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展开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在2012年进入我国教育领域,最早应用在中小学文化课堂中。论文将翻转课堂应用到高校音乐课堂教学中,并对高校音乐课堂“翻转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索研究。

一、利用翻转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翻转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被动思考的弊病,利用教学顺序的颠倒、翻转,使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权扩大。在翻转的过程中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内部结构进行了重组,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教学模式的改革改善了学生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烦躁、倦怠的不良情绪,促进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吸收、内化。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课堂教授的音乐课程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和思考。教学内容中核心问题的设置,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主动学习的习惯非常有益。

当前的大学生非常繁忙,社团、学生会等各类活动繁多,翻转课堂可以使他们的时间更加灵活。学生可以自主安排时间进行学习,做到活动、上课两不误。教师首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音乐基础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实践等问题进行详细设定。然后,教师再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难点、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翻转课堂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等方式学习知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疑问教师在课堂中给予解答,这就促进了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惰性心理。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翻转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利用一些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进行辅助教学。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一般时长短、内容精炼,需要学生根据具体情况与音乐课程内容自己设置,教师应当尽量使教学视频紧密围绕音乐课程的内容,突出教学重点。教师要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几分钟内,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教师在视频制作时要从细节入手,在突出重点的同时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为了帮助学生区分全休止符和二分休止符,教师可以使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休止符设计成可爱宝宝的形象来讲述“二分休止符躺在线上休息,全休止符挂在线下荡秋千”。通过生动的描述,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这些音乐知识。教师还可以利用自己娴熟的音乐技巧以及教学经验,把音乐课程中的重点加以提炼,使视频更具逻辑性和可视性。教师在视频设计时,还可以在其中融入一些学生比较喜爱的流行元素,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气氛,以学生的视角对原有的音乐教学内容进行改编创新,使视频资源更加丰富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音乐知识,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

三、正确评估全面评价,帮助学生找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高校音乐课堂“翻转教学”模式中,学生对音乐知识掌握的程度是这一教学模式成功与否的核心。教师要从阶段性测验、学生课业的完成情况以及教师评估等方面来全面评价学生。教师可以从课业完成情况来观察学生本阶段的音乐知识学习情况,记录学生的日常成绩。阶段性测验不只是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检查,更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演奏、演唱及音乐理论的实际应用情况。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尽量客观、公正,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分析,帮助学生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找出自己的不足。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出意见和建议,协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观念,帮助学生培养合理分配时间、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自由度比较大,在该模式下学生在课余时间对音乐知识进行探索、研究,激发了学生的潜在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时间和空间,这都是传统教学模式所达不到的。翻转课堂模式在音乐教学中的尝试,使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高校音乐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使音乐课堂更加具有教学智慧和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郑文雅.浅谈高校音乐技能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J].戏剧之家,2016,(12):186-187.

第4篇

一、以创新激趣,让学生“乐之”

陶行知先生说:“唤起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x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能乐而学之,所以教师要力求做到让学生能“乐之”。学生只有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进一步去学习和创新。所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非常必要的。以摸球游戏导人,一方面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进一步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猜一猜,可激发学生求胜欲,教师再因势利导,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就进入数学学习活动。通过出示不透明口袋及一系列地发问到整个游戏活动,学生都能积极有序地参与。整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起玩游戏,一下就可以把师生的距离拉近。

教师们常规的都是采用教科书上的例题,摸到黄球次数多小玲赢,摸到红球次数多小明赢,还有些学生认为是事不关己的。因此那些没有被教师抽到上讲台摸球的学生就没有投入到课堂中。但创新教学模式中的数学摸球游戏却没有运用教科书上的例题,而把例题中虚拟的人物小玲和小明换成了现实中的学生们,摸到的黄球次数多,算男生赢;摸到的红球次数多,算女生赢。使学生们感觉数学摸球游戏与自己是息息相关的,从而激活了学生们身体里的每个细胞,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那个不透明的口袋成为全场的焦点,每个学生两眼都直盯着,看摸出的是什么颜色的球,个个都聚精会神。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把金钥匙。

二、以创新实践,让学生“动之”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上自始至终应形成趣味横生的学习情境,充满欢乐的课堂气氛,构成愉悦和兴奋状态。为此,教师应设法排除学生的焦虑、忧闷及压抑等不良的情绪,应以饱满的精神进入角色,创造轻松、明快、风趣、活泼等欢乐的数学课堂气氛。

实践中,勇于创新教学模式中的数学摸球游戏规则:摸到的黄球次数多,算男生赢;摸到的红球次数多,算女生赢。再次改变教科书上的例题,又给课堂增添了一条靓丽的风景线,使游戏与学生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当教师提问:大家认为本次游戏比赛谁会赢?先猜一猜。男生们都在喊:“男生会赢…”,女生们则在喊:“女生会赢…”。当有学生准备摸球时,男生们都在喊:“黄球,黄球…”,女生们则在喊:“红球,红球…”。摸到黄球时,男生们更“耶”的叫起来,摸到红球时,女生们则“耶,耶”的叫起来。如果是用教材上的例题,虚拟人物小玲或小明赢的话,那么不管摸到什么颜色的球,他们都认为是事不关己的,当然也不能营造出如此好的学习氛围。在整个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们都十分活跃,十分积极,课堂秩序好又气氛佳。

三、以创新方法,让学生“感之”

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巧设结果的悬念,挑起男女生的冲突,组织进行比赛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主体教学模式;应用

一、引言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新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语文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主体的实际活动,指导学生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课堂往往忽视了学生的真实需求和感受,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显得枯燥乏味,毫无趣味。而课堂主体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能极大的改变目前的现状。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课堂主体教学模式,结合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充分重视小学生的个性发展,改变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被动的局面,积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课堂主体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乐学新知

通过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课堂主体教学模式,使小学生知晓学习的目标,吸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小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采用各种各种形式,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师应该积极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情境,为小学生乐学新知作积极的铺垫。

2.自读质疑

学生自读是自学的基础,是自主学习的前期准备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自读,自主思考,自主理解。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课程安排去主动学习,感知学习的具体内容,自主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和领悟,进一步总结自己的质疑、思考过程,同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使用工具书能力,进一步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

3.细读研讨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表达在自读中明白的内容,特别是要明白学习和理解的过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能够围绕教师教学的重点、难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自读进行思考、研讨,进一步领悟语文课程的思想内涵,在很大程度上品评文章语言的精妙,并做到主动积累素材。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为小学生提供交流和讨论的平台和机会,最大限度地活跃学习气氛,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取的形式包括:全班集体讨论、小组讨论或同桌讨论;讨论的内容可包括教师设问、学生质疑。教师应积极重视集体效应,注意指导学生的思路和表达方法,处理好独立思考和听取别人发言的联系,以读为本,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注意对学生的启发和激励,让大多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不断提高学习效果。

4.自我回顾

在此阶段,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课堂主体教学模式,通过采取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形式对小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开展有效评价。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主动领悟语言文字的规律,并主动完善已有的认知结构。教师要启发学生主动整理学习新内容的规律和方法,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迁移打好基础。

5.练习运用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课堂主体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在阅读课堂中加强练习,积极学习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进一步促进所学知识的吸收和转化。学生可按定向目标进行自我设计,积极练习自测题,进行课程的基础训练,同时,主动巩固和运用学到的知识。教师可设计形式多样的有层次的训练题,或引导学生自己出题,利用面批、讲评等形式当堂反馈。

6.开拓延伸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语言积累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平时的课外积累。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推荐读物,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读书、读报、视听或参观、访问、调查、做实验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二、课堂主体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操作的变通方法

课堂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现在逐渐多元化、多样化,一般而言,教无定法,教师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材,且在不同的情况下,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而且也可以具有针对性。小学语文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识事物的能力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按照语文教学课程目标和具体要求,设计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模式,以适应不同授课情境。

1.根据不同年纪的学生,制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师可根据学生年级段的升高,逐步加大自学自悟表达和质疑、讨论的独立性。具体而言,教师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可适当增加语文自读提示和在表达方面的指导;而针对中年级的学生,语文教师可着重选择和增加有关自然段、简单的结构段,并结合背诵、读写结合、质疑问难、小组讨论等形式来开展教学;针对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针对较为复杂的文章结构段和篇,以及理解语句内含和表现手法,领悟中心思想,不断提高理解能力。

2.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可根据具体课文的教学目的进行调节、变通。一般来说,侧重体会情感的,要增加理解语句内涵、朗读欣赏、背诵复述等练习;侧重提高认识的,要增加理解思想内容、质疑问难、把握中心思想等练习;侧重表现手法的,要增加层次关系、理解语句含义、学习写作技巧、体会表达效果等练习。

【参考文献】

[1]马德华.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J].小学教学,2011(02).

[2]张丽.论课堂主体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0(03).

第6篇

【关键词】口语交际 全员参与 自主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65-01

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其主体性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主体性,我们努力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合作、思考,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从不断体验中获得新知。

一、通过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运用。但是,课外用于英语实践的时间太少了,只能利用课堂时间进行交流。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尽量创造更多的语言交流的机会。

1.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对话。小学英语教材中的语言材料以对话形式居多,而且贴近学生的生活交际,语言简单、生动、趣味性强,每当学完一段对话,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进行对话练习。美国学者克斯雷说过:“能够引起学生学习英语最好的方法就是角色扮演”。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进入角色,为学生运用英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联系教学与实际生活。语言源于生活,脱离实际生活的语言是不真实的。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让英语课堂回归生活,就是要更好地创设生活的语境,让学生能体会到英语知识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为了提高小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我们必须巧妙地将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例如,PEP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谈论:“What’s in the classroom?”话题时,我们直接让学生看自己的教室里有什么,问答非常自然,理解起来也容易。

3.加强听力训练,让孩子们浸泡在英语的氛围中。说的能力与听的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幼儿牙牙学语首先是认真地听,然后才能模仿着说。小学阶段学生听觉灵敏,善于模仿。但是,由于生活中学生时刻处于汉语的环境,小学生不适应英语环境。所以,我们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学习英语的大环境,学生通过听录音、听老师说、听学生说,使学生浸泡在英语天地中。美国阶梯英语老总也说过:“让孩子们浸泡在英语的氛围中,没有学不好的英语。”

二、面向全体学生是“主体参与”的出发点。

保证参与的人数,尤其是中等生与学困生的参与人数,要给各层次的学生都提供参与活动,开口说的机会。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课堂上所教授的内容不可能让每个学生同时掌握。为了帮助到部分学困生,我们采用重复记忆法。因为,记忆的深浅与重复的次数直接相关。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所以,我们利用每节课的前三分钟,选一名优秀学生作为小老师,来领读,在每次重复的过程中,不会的人数逐渐减少。

三、在英语课堂中,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探索、去发现、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效果,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去发现、去探索、去获取知识。PEP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在练习问答:“When is ...”“It’s in ...”的时候,我会让学生观察什么时候用“in”,学生会发现“in” 后面全是月份的单词。最后,得出结论:月份前面用in。

2.问题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习惯。众所周知,问题能更好地使学生产生好奇心与思考,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次呈现问题式教学能使小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教师可以在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提出难易不同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或用课文中的原句进行回答,达到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习惯。

3.学习语音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体会、发现发音规律。语音在英语教学中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在英语交流中,他是最基本的言语活动的需要。如果将英语教学比作是登山的话,那么英语语音教学是登山过程的第一步阶梯,没有了阶梯,怎么到达山顶?在小学阶段给学生传授一些语音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语音的过程,让学生自己慢慢感受、体会。发现部分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联系旧单词自己拼读出新单词。例如,在学习了oo组合的发音之后,food,fool,foot,good,cook,book,room可以让学生自己拼读。

总之,在英语的教学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转移到以“学”为重心。突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引导学生在探究、讨论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能力,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耿改子,董永强:《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浅析》科教导刊旬刊2014.14期.

[2]吴月英:《关于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研究》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年15期.

第7篇

关键词:“四自” “五式” “—补偿” 历史课堂 有效教学

近年来,省市县教研主管部门要求各基层学校围绕市县课堂主题活动,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努力追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在过去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之上,经过长时间的研讨与实践,逐步形成适合我校学情的“四自五式—补偿”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下面我就对这一教学模式的认识及其在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谈谈本人肤浅的认识,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四自五式一补偿”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理论依据

1.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具有有效性

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或低效问题。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领会不到位以及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等原因,导致课堂教学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现象。可以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

所谓有效教学,宋秋前教授指出:有效教学是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北师大的赵亚夫教授在他主编的《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中提出:有效教学应该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用自己的头脑亲自对信息进行加工,通过积极的探索获得新知识的一切形式。

2.新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

现代社会是信息爆棚的社会,它对现代人的要求首先是要善于学习。“未来的文盲是指不会学习的人。”因此,课堂教学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会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让他们逐步做到离开教师这根“拐杖”,然后自己也能够独立“行走”。这也是评价“有效教学”的标准之一。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对自身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责任、需要以及心理状态的自我意识,它是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和动力。(陈永明主编.现代教师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现代教学理论也告诉我们:教师不仅是要教学生知识,还要教学生学习的方法。掌握学习方法,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是创造型人才所需要的。

3.新课程改革要求在课堂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长期以来,我们看到更多的课堂是教师课堂教学“一言堂”,学生被“填鸭”,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不能主动参与教学,缺少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和培养。著名教师魏书生说:“再聪明的人,被动时也就会变得十分愚蠢。”可见,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是枯燥且低效的。学生不应该是被动、消极的信息接收者,而是主动、积极的信息加工者和探索者。(赵亚夫,北师大,《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2010年)兰?本达说:“你如果一半时间是学生在活动,你是个及格的老师;如果是以老师活动为主,你是个不及格的老师;如果2/3的时间让学生活动,这样的老师是好老师;如果3/4的时间都给学生,你是个优秀老师;你要是把时间全部给学生,老师只是几句点到而已,最多1/10,你就是特级教师了。”(兰?本达(美),《小学科学教育“探究—研讨”教学法》,第12页)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时间与精力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上,教师要敢于放手。教师必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重教转向重学,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二、“四自五式一补偿”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阐述

基于此,我们设计“四自五式一补偿”课堂教学模式的思想核心为“四自”、“五式”、“一补偿”。“四自”为自主管理、自我发现、自主表述、自我评价;“五式”为查、导、学、练、测;“一补偿”为补偿提升。

查:课前对学生自主先学的情况教师要有所检查;每堂课的前5分钟采用提问、板演、成果展示等形式检查学生完成“导学”的效果。每堂课前5分钟的“查”要固化,其他教学程序中的“查”则视课堂教学实际情况而进行。导:教师根据“查”所了解到的情况,依照教学设计以及课堂生成情况,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学:学生在教师引领之下,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主要知识点,展示讨论交流。练:在导与学之后,采用不同形式练习,以理解、消化、巩固学习成果。测:利用典型题目或小测试卷等形式,对课堂学习进行检测诊断,测试教学目标达成度,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信息和学习效果信息。每堂课最后不少于3分钟的时间用于学生小结回顾,质疑问难,生生释疑或师生释疑;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点拨,就学生“练”、“测”中出现问题的提醒,及时的“补偿”教学或布置“补偿”方法和内容,本节课内容的归纳总结等。

课堂教学中“查”、“导”、“学”、“练”、“测”更多指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五式环环相扣,却不生硬分开,呈现互生互补的课堂活动环节。如:先“导”后“学”,“学”中再“导”,边“导”边“练”,以“测”固“学”,等等。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开展学习小组内的合作交流和学习小组间的竞争探讨;教师通过师生问答、要点讲述或者小组间巡视解答、评价等各种教学策略,根据学生问题进行精要点拨,着重说明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适势进行问题拓展延伸,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关注学习过程与方法,注意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引导。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师杜绝一言堂,每堂课讲授、点拨拓展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

三、“四自五式一补偿”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第8篇

【关键词】数学课堂 教学结构 新模式结构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123-01

课堂教学模式,是指教学系统的种种因素在课堂教学中的组合形式,及各环节互相联系,相互配合的具体表现。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也符合这些规律,并具有本学科教学的内在特点。

一、建立新模式结构的特点

现代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确有多种多样的改革方案,尽管因科目不同、课型不同而异,但最终目标都是围绕学生获取知识,进而转化能力为宗旨。根据认识论和教学论的研究与实践,及近几年来的改革实践证明,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的“四环节”:感知——理解——巩固——运用,才是最科学、最优化的新模式。因为这个模式是着眼于学生“知识迁移”过程总结出来的,它符合学生认知新知识心理过程的学习程序。因此,教学的程序构思、教学重点,要围绕四个环节开展。“四环节”即包括四个阶段,其各阶段的认知特点是:

1.感知阶段。属于学生初步探索知识的过程,即对概念产生的具体背景材料、概念的形成、概念定义的合理性,定理的条件、结论、证明途径以及解题思路等,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探索、概括,达到初步领会知识的目的。

2.理解阶段。是指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新知识有一个清晰鲜明的认识。即认识概念的本质属性,掌握它的明确定义,弄清定理的条件、结论及证明方法,总结出解题规律等。

3.巩固阶段。巩固新学的知识,当学生理解新知识以后,应当要求巩固这些知识,可根据定义判断概念,或应用概念的定义解决有关计算、作图、证明等问题;还可进一步理解、分辨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回忆定理的证明思路,初步应用定理解决有关的问题。巩固,既可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又能及时检查、发现学生掌握知识的缺陷,有利于新知识的深入理解。

4.运用阶段。运用新学的知识,既能解决新知识的计算、证明、作图等问题,又能联系新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它是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教学高级阶段,对教材内容掌握程度的标志是:使全部内容融会贯通,且对新知能够灵活运用。

这里所说四个阶段的环节,各有其目的内容,可以相对地区分,但互相联系、相互渗透是绝对的,它构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的有机整体。整修课堂起始于感知,发展到理解,通过练习巩固最后达到运用,形成学生的能力。

新模式结构的教学实施,既有充分理论根据,又符合以下规律:(1)符合认识论深化层次规律。“四环节”顺序发展过程,相应于认识论的深化层次是:认识起始——认识入门——认识升华——认识实践。这样的认识层次是符合学生认知的心理发展程序;(2)符合教学论发展层次。“四环节”程序发展相应于教学论发展层次是:发现问题——探求知识——研讨结论——知识应用。即符合教学发展层次规律;(3)符合学生言传身教的“知识迁移线”。学生掌握知识、深化知识的过程,问题先由兴趣、感性的材料开始,发展到思维、理解,最后变为技能。教师一定要按照以上规律组织教学,并要充分认识到:启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实现“四环节”教学的前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保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关键。否则,难以取得“四环节”教学的良好效果。

二、实施新模式结构的教学要点

在具体实施“四环节”教学中,可能因课型不同方法有差异,因教师的经验、能力不同有差异,但对一般新课的教学,有其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以下对四个阶段的教学略列举要点:

1.“感知”阶段的教学。教学的着眼点是新课的“引入”。引入好,就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引入新课起码要做到如下几点:(1)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景,形成积极思维的环境气氛;(2)揭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知识有个轮廓的思路;(3)让学生自学通览教材,了解本节课内容的全貌。

2.“理解”阶段的教学。教学的重点应放在讲课“层次”上。教师需精心设计讲授的序列关系,对于新知识,要针对学生实际,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梯度明确,密度合理,重点突出,难度恰当。讲课“层次”的具体要求是:(1)从启发设问引进新课,到新课的展开,到最后的小结,整体结构要非常严谨,既充分反映本节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要充分体现数学本身的科学性和严密性;(2)能认真推敲衔接语言,使知识自然过渡。从这个层次过渡到那个层次,从这一例题过渡到那一例题,教师使用衔接语言,一环扣一环,环环紧扣,要给学生完整的知识;(3)不孤立地讲解例题,要注意例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可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图多用来进行例题的讲解,需把例题串起来讲解,并要联系纵向、横向的知识面,让学生掌握全面、整体的知识结构,这样自然会深化知识的理解。

3.“巩固”阶段的教学。教学重点需抓“训练”,这里所指的训练是指在学生领会理解概念、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和训练有关的口答题、笔答题、板演题、教师讲解的例题以及所布置的课外作业题等。训练题的选择要注意:(1)选题要紧扣教材重点;(2)例题选择要具备“三性”:典型性、代表性和思维性;(3)课外作业要有选择题。训练方法要灵活多样,最基本的训练方法是:(1)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图多用的变式和探索性训练;(2)“题组”训练。建立题型,归类训练,要重视总结解题规律,探讨方法,培养解题的综合和应变能力。

4.“运用”阶段的教学。这是属于深化知识,拓阔能力的高级阶段的教学程序。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培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因为运算能力是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以下几种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运算速度的加快,运算步骤简捷、正确。

(1)培养范式思维。所谓范式思维,是指让学生解题过程中,在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联想有关的基本概念、定理、定律、法则、公式等知识,联想过去解决类似问题的经验,最终在具体问题上进行推理、判断、论证和演译等。培养范式思维,它有助于学生实现知识、技能的“迁移”,能使问题解决和引入更深的思考。又能最终作为一套具体的、完整的范式模式储存在学生的记忆中,无疑将会提高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

第9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高中数学是学生学习面临的一大挑战,教育工作者要意识到这一问题,为了能够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就要从课堂教学入手,探究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学习,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高效课堂教学中来,带动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无论在学习劲头还是在学习方法上都能够得到质的飞跃,全面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有效提高。

一、转变教学观念,形成先进的教学理念

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基础,为了保证数学教学的有效进行,利用最新的教学方法,就要从思想观念入手,转变陈旧、保守的教学观念,形成科学的、带有全新意义的教学观念,教师需要从自身入手,时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思路与教学理念,要从新课标教学理念出发,注意把握新课程的精髓,形成同素质教育一致的教学思想观念,时刻注意引入新的教学理念,用先进思想来武装自己,用这些思想去指引自己的行动,教师需要把握以下思想观念:

1.以促进学生发展进步为最基本的教学目标

一个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关键在于能否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为学生学习带来良好的效果,所以,任何一种教学理念,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需要以学生为核心,关注学生的发展进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率。

2.提高学习效率,完善教学效果

任何一种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都是为了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然而,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学效率的提高,也就是培养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最多的知识。所以,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与实施教学方法时,要具备科学的时间意识,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纳入考虑范围,争取创造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最显著的进步。

3.完善教师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教师是教学的策划人,学生的指导员,课堂的导演,教师能力与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众多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学效果的实现是建立在教师能力与素质的基础上的,教师自身能力与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素养,提高自我能力,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时刻进行自我反思,积极参与学校或者社会组织的教学技能培训,在前人优秀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调动自身的思想,不断优化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升个人素质与个人水平。

4.关注学生,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变化

学生是教育教学服务的主体,是教师需要热切关注的对象,教师要明确的是,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法,贯彻何种教学理念,都要以学生为核心,关注学生,注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要促使学生从以往的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探究,只有当学生达到一个主动学习、求知若渴的地步时,才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预示着教学方法真正奏效。

5.完善对教学方法的运用

一个高效课堂的生成需要一个科学的教学方法的有效支持,在某种意义上讲,教学方法的科学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方案的运行,所以,教师要善于发明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创造科学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1.兴趣引导,展开教学

良好的学习效果离不开学习兴趣的有效引导,高中数学本身就是一门相对抽象、复杂的理性学科,多数学生在复杂的逻辑运算面前往往望而生畏,甚至由于跟不上课堂节奏,放弃学习,产生非常不良的效果,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教师就要采取有效措施,利用科学的兴趣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节课的开头特别重要,一个好的结局源于一个好的开始,教师要善于把握课堂的开端,利用兴趣引导方法来开启新课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所学课程的特点,结合所学内容运用滑稽的语言、幽默的动作来唤醒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能够顺利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在学习“概率”这一章节前,为了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可以将概率知识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列举学生日常经常接触的事物,打造一个精彩的开场白。如,同学们,你们去商场购物时都遇到过抽奖活动吧?学生听了,立刻精神起来,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是的。”那么你们曾经想过,这个抽奖的顺序问题吗?先抽奖的人与后抽奖的人的中奖概率是否一样呢?这时有的学生会毫无犹豫地回答道:“当然一样了。”然而,另外一些学生会立刻生出疑问,有的说先抽奖的中奖几率大,有的则认为后抽奖的中奖概率高。在学生生出疑问之间,教师说道:“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就是关于概率的问题,学完了这一课相信你们一定能得到答案。”通过这样的兴趣引导式开场白,会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全面发掘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合作学习,培养探究能力

合作学习是一种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教学方法,为了打造高效教学课堂,教师要善于将合作学习教学方法运用在数学课堂中。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成绩将学生科学分组,每个小组推举一名优秀学生作为小组组长,组长负责全组学生的学习与进步。

3.巧妙设置问题,锻炼学生思维

学生学习数学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通过解决问题,不断地思维,不断地运算,才能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序思索,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设置问题,但是要注意的是,所设问题内容既要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又能够与所学知识点紧密相关。

例如,让学生利用函数理论来求利润最大化问题,向学生提出问题:假如家里要开一个饭店,应该怎样科学分配水费、电费,以确保收获最大的利润?如何利用数学中统筹原理来科学安排学生的学习与工作时间?确保学生在获得最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获得最佳的休息。

这样类似的问题,教师都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来,学生看见这些问题后,定会眼前一亮,明确这些都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并且在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下获得完美的答案,学生从中会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自然会带着问题学习知识,这种应用知识于实际生活的教学方法定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学生经过知识的反复运用能够提高自身学习效率。

三、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1.新课开展中实施高校课堂教学模式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有很多数学概念或者原理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也有很多概念理论是需要学生记忆的,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要善于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发明巧妙的记忆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新课“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为了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可以利用艺术性的语言进行引导。

如,将d设置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r设为圆的半径。

①互不认识,拒人于千里之外。若d>r,直线l与O相离。

②两情相悦,执子之手。若d=r,直线l与O相切。

③心心相印,永不分离。若d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通过文学性的语言来学习数学理论,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传统方法的枯燥性与单调性,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进而产生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2.复习课开展中实施高校课堂教学模式

复习课是指在学期末所展开的复习课程,一般来说,复习课主要是对以往知识点的回顾,为了抓好复习课,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教师依然可以启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去引导学生,让每一个小组在教师大的复习方向的指导下,组长负责做出本小组的复习计划,每一名学生需要达到的复习效果,每一周的进展计划等等,这样小组学生就能够在教师与小组组长的领导下,亦步亦趋地完成学习任务。

3.习题课开展中实施高校课堂教学模式

在习题课中,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培养方式,将每一节课的习题任务交给小组学生,让组长负责整个小组的习题作业,在做题中遇到疑难问题,让学生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去探究问题答案,为了保证解题效率,教师要给出学生限制性的时间,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快速思维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最后,比拼一下哪一个小组的解题最快,答案最准确,成为优胜小组。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最后的归纳、总结与讲解工作,对不同小组学生提供的解题方法进行分析,并作出对应的、科学的评价,这其中就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效数学教学课堂是建立在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之下的,教师要善于不断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为学生打造一个生动、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郭允远.中学数学教学关键是创设问题情境[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2.

[2]杨新.探讨高中教学的有效教学模式[J].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2.

[3]肖凌戆,王雪鞋,郑桂志,等.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研究综述[J],中国数学教育[J].中国教育机构,2009(10).

[4]但尊惠.高中数学合作式教学的对策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