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科技创新与应用

时间:2023-05-16 16:50:38

导语:在科技创新与应用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科技创新与应用

第1篇

【关键词】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研究

现代的煤矿生产逐步对机电一体化加以实现,这种实现实质是指将自动控制技术、信息处理、机械和计算机等技术进行复合的应用,是由传统的机械工程转变为微电子技术方向的由多种现代化技术相互融合的综合技术,因此应用实践非常的广泛。煤矿工作若想达到高产、高效的程度,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是唯一的选择。我国现阶段对于机电一体化的应用正处于处于阶段,各项技术的应用深度还有待进一步强化,本文对该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以后应用的相关借鉴。

1 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概念

机电一体化的实质内涵是以系统工程为基础,将机械和电子等多种相关技术加以融合,从而使系统整体和产品具有最佳的性能。机电一体化作为技术群组的一个总体称呼,它是由很多表现出特定功能的电子和机械设备组成,机电一体化即为电子、机械工程的有机整体,其反映的思想也是系统设计理论与集成综合技术。实践中可以看到,机电一体化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其自身所拥有的节能性,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基于运行和负荷情况自主进行控制与调整,使能源的使用量与排放得到有效减少。第二,结构构成简单,有较高的实际可操作性。机电一体化是以应用模块化、标准化为基本要求,通过设计制造而成,因此非常的严谨,而且这一体系可以将信息处理、监视以及运算功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由此可见,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使之逐步趋向于现代化、智能化和规范化,在当前国内煤矿生产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

2 我国应用机电一体化的历史

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处于萌芽状态应该归于我国自行研究所设计出来的第一套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的投入使用。但当前国内机械化综合应用仍然刚刚起步,具体应用过程中仍需依赖采煤机由液压牵引转化成电牵引。自从那以后,不断出现和应用的技术便层出不穷,像支架电液微机技术、故障诊断等。21世纪,我国的煤炭机电一体化技术所进行的研究与应用在大型固定设备的煤矿安全生产监控和后备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果有目共睹。但是,较之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国内的采煤技术依然非常的落实,实践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不足。

3 煤矿发展中的机电一体化应用分析

第一,提升机上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采矿实践中,电气自动化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对于采煤机而言,以前的起步标准必须是中厚煤层,现在已经可以在浅煤层相应进行实施。目前,因对滚筒式采煤机的运用,基本可以从整体上使大功率、高产量开采的目标达到。滚筒式的采煤机在牵引方面的飞跃是区别于其他传统的采煤机的。其良好的牵引特性使它可以对较大的阻力进行克服并且及时地向电网反馈电能。与此同时,这种具有极高可靠性能的牵引方式不仅尺寸较小、操作便易,而且使用年限很长,检修工作无时常进行的必要,工作质量和效率非常的高。

第二,煤矿运输过程中的机电一体化应用。煤矿井下原煤进行输送的首要工具是带式输送机。其具有的特点主要有:效率高、大的输送量、可靠运行、较容易实现自动化、连续长距离输送等。当前,驻澳的此设备所应用的是CST可控的软启动装置,此装置是机电液一体化的综合。其软驱动装置是特意为平滑起运送大惯性载荷而研究设计的,一条皮带运输机由多台或者是一台CST驱动的。因为一些条件,比如动态分析、在线监控以及启动延迟等技术制约,造成国内带式输送机驱动点仍不能同时超过3个,这就严重影响了国内输送机单机运量、长度。除此之外,国内输送机主要存在的缺点也不少,像其灵敏度和寿命低、可靠性差以及监控设备功能少。

第三,煤矿生产过程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当前国内矿井生产实践中,对机械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一些大功率机械设备要求更高一些。基于此,多数情况下都会将真空开关有效的应用在高压开关柜上,从而提高其服役期限。维护量相应减少且功率因数得到提高;同时,基于胶带机的应用,可以实现煤矿生产中的集中控制,并且还可以有效加强图像化以及信息化设备监控,这对全面提高煤矿生产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煤矿生产自动监控过程中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实践中,通过微电脑自动变速控制,可以实现对煤矿生产中的综掘机在线监控,以实现煤矿生产的简单化与实际可操作性,从而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在此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电机的作用,以有效降低能耗,提高人员、机械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在目前国内形势下,对于微电脑运用,实行综合采煤机的有效控制,非常有益,同时它还可以让机械针对那些原本危险或者无法靠近的地方进行机械作业。

4 我国机电一体化的成果及其发展前景

机电一体化的投入使用不仅可以大大降低矿工的劳动强度,增加收入,而且对于煤矿生产的安全可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从整个层面上而言,其综合效益是非常可观的。同时,其对稳定煤炭市场有序健康的发展加以促进,也对我国的现代化进行建设有利。因此,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的广泛,而且其未来应用价值会更大。

从实践中来看,如果机电一体化按照当前的势头继续发展,则一定会成为一种绿色环保技术。在此过程中,还要对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进行有效利用,对机电设备中的通信功能予以强化。同时,还要切实对当前机电类产品进行有效改进和完善,增强其用途,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5 结语

本文主要对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以后对其研究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从而为我国煤矿事业的发展奠定研究基础。

参考文献:

[1]郝锦龙.煤炭企业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0).

第2篇

[关键词]本科教学;创新;教学改革;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180-02

高校作为培养新型人才的基地和摇篮,如何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是高校永恒的主题。四川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学校以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基础、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的创新改革。

张君施老师在论文中提到,当今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缺乏主要表现为:1.具有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2.思维相当敏捷,单缺乏创新性思维方式。3.有创新灵感,但缺少必备的创新技能。4.有创新的兴趣与激情,但缺乏毅力。因此,如何在本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高校教育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问题。我们在长期的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探讨了、实践了一些针对于工科学生的创新教学改革方法。

一、构建和实施本科“323+X”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前一个“3”是指“三大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一类是面向全校学生的综合创新人才培养;一类是以四川大学吴玉章学院、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全国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基础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类是对一些有天赋、有潜质,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特殊兴趣、特殊专长的“双特生”人才培养。

“2”是指“两阶段”培养:在课程前置的基础上,把本科阶段的课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在前一年半到两年半完成“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素养和专业素质的培训和提升;从大三开始,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人发展规划选择不同的课程体系进行学习,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项目,真正享受个性化教育。

后一个“3”是指“三大类课程体系”:在“个性化教育”阶段,把课程分为三大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选择任何一种课程体系进行学习:1.希望今后想从事学术研究,成为学者和科学家的学生,可以选择学术研究型课程体系,并通过提前进入教师课题组、进入实验室、进入科研团队,尽早参加科研训练,锻炼科研能力;2.今后希望尝试创新创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创新探索型课程体系,同时大胆地异想天开,在学校提供的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经费的支持下,做一些创业尝试;3.而那些毕业以后想先就业的学生,就可以选择实践应用型课程体系,重点进行实践能力训练,提前进入实习单位、进入社会参加实践锻炼。这样,在个性化教育阶段为学生充分发挥特长和优势创造条件、搭建平台,真正让学生享受到适合自己的优质教育资源,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挖掘潜质、展示智慧、显露才华的空间和舞台。

“X”是为落实本科“323”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而推行的若干项支撑计划,包括:人才选拔模式创新及生源拓展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及“双特生”培养计划;专业优化整合与交叉人才培养计划;公共课课堂教学创新与改革计划;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计划;个性化教育阶段三大类课程(学术研究型、创新探索型、实践应用型)体系建设计划;实践教学和毕业论文高质量多样化改革计划;“四位一体”大学生成长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计划;本科生国际化教育拓展计划;本科教学及教学管理支持平台建设计划;本科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计划;本科生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培养支撑条件建设计划。

二、加强与企业合作,联合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

如何更好地把“立足基础,面向工业,服务社会”的办学方针,落实到学生的工程训练环节,首先要改变过去闭门造车的状况,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新模式,构建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输送渠道。

(一)企业培训

利用企业优秀资源,对学生进行企业先进技术、企业文化及管理理念完善培训。比如,邀请企业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对师生进行现代化工设计的培训,重点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安全意识、环境意识、群体意识、管理意识、法律意识、创新意识、经济意识等。

(二)校企联合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鼓励学生亲临生产设计现场,亲身体验实际的生产第一线的情况,发现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近几年来都有学生在校企导师的指导下,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

(三)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

依据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与企业共同制定了相应的培养计划,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1年的实践。该培养方案将极大强化学生工程实践环节的训练。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进入了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与企业已经建成了4个国家级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及多个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在联合企业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基础上,现正在联合企业为学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并选派企业导师参与具体指导。

三、构建工程实践平台

用字当头,实践第一,这既是工程创新的精髓,也是工程教育的核心。针对学生实践环节偏少的现状,我们积极为学生提供科技创新、实践成才的舞台。构建高效的设计竞赛组织管理机制,建立了学生自主培训、不同层次学生合作共助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同时借助企业优势,更新工程设计手段。以比赛促进教学改革,以比赛激发学习积极性,取得良好效果。

四、毕业环节的创新改革

(一)毕业论文(设计)高质量多样化改革

传统的毕业环节都是安排在第8学期进行,学生最快也要4年才能毕业;学分制改革后规定本科学生可以在3-6年内完成学业。为了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前完成学业,进行了毕业论文(设计)高质量多样化改革。

学生可以通过创新实验、科研训练、学科竞赛等方式提前进入科学研究或者工程设计,其研究或设计的成果可以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内容。毕业论文(设计)经指导老师和一位学科专家先后审阅、推荐后,即可提交提前答辩申请,进入毕业答辩环节。提前答辩不仅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为他们争取了半年到企业学习、实习或进入研究生课题研究的机会

(二)强化工程设计能力训练

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是工程教育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因为各种原因,在毕业环节训练中,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在老师的科研项目中进行毕业论文的研究,毕业设计的比例非常小。

内容:完成一个真实项目的初步设计,包括项目可行性论证、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选型及典型设备设计、车间设备布置设计、厂区总平面布置设计、经济分析与评价。

方式:学生自主组织项目组完成设计工作,5人一组。

考核:递交项目组总的设计报告和每位同学个人设计报告,进行答辩。最终成绩由项目组作品成绩、个人作品成绩、组内自评成绩,答辩成绩及老师给分组成,以综合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团队精神、责任意识等多方面的能力。

指导:老师及教学助理。邀请全国设计大赛获奖的同学作为小老师协助教师指导“化工工艺设计”,一方面有效地协助了教师进行探讨式、启发式教学,另一方面使担任教学助理的学生在责任意识、自律意识、知识结构、语言表达能力等等得到了大大提升。

第3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微信;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1-0025-03

一、引言

我国本科教育大众化阶段,高职高专院校所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高要求。顺应历史潮流,一大批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运而生,这类院校定位于培养掌握扎实理论知识人才的同时,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积极响应国家“创新发展驱动战略”,不断尝试与摸索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策略,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当今社会产业升级与技术变革需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微信、QQ、微博等自媒体突破了时空限制,成为了大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沟通工具。其中微信公众平台作为高校校园传递信息的新方式,已成为大学师生的宠儿。学生用户基数大、依托QQ平台、人性化、互动性强、可发送语音、微视频等富媒体形式信息优势,使微信对于高校广大师生来说具有良好的承接性和粘性。如何通过微信这种让人乐此不疲的新媒体形式突破传统创新创业教育方式,让大学生爱上创业、敢于创业,将创新创业意识深入人心,在高校校园中形成“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浪潮,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

二、传统创新创业教育的弊端

应用型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在技能应用上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必须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移动互联网不断普及、学生日常交流方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传统教育模式难以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特别是实践教学的核心要求。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模式僵化

传统的创新创业教学还是采取“灌输式”,以教师为中心,以普通授课的方式来给学生普及创新创业基础知识,即使通过将学生竞赛融入课堂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依然以布置作业的方式给学生分配任务,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缺乏主动性,毫无个性可言。师生之间的交流主要在课堂上,除此没有其他相互交流沟通的机会,学生自己的各种想法无法得到指点,无论是学生学科竞争中的创意还是真实创业中的点子,都无法得到共鸣与升华。师生间以及学生间的沟通陷入困境,这种僵化状态直接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甚微,成功案例也具有偶然性,众多优秀学生潜能无法发挥,创新创业无疾而终。

2.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尚待健全

目前大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主要由教务处、科研处、学工处、团委、就业办等部门组织,由于这些部门是并行关系,相互间不具制约作用,如果是各种学生竞赛或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还可以起到明显效果,但在常态化的创新创业中就会出现分工不明确、管理不规范、责权不清晰等问题,而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是以教育机构作为载体和基础的,一直以来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沿袭传统教育模式,无法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形不成合理的激励与制约机制,由此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形式,成效甚微,特别是创新创业实践无从谈起。

3.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匮乏

应用型本科师资相对于高职院校,学历与职称略占优势,但实践能力略显不足,相对于学术型、研究型本科院校,科研能力不足。正因为这样尴尬的角色,使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由从事管理或者行政职位的教师兼职担任,特别是创业教育很少有专任教师。为了响应国家近期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与方针,很多毫无创业经验对创业教育认识不足的专任教师硬着头皮上,以传统授课模式照本宣科,通过课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在创业教育方面只谈理论,毫无实践可言,教育效果差强人意。

除了以上3个主要的核心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自身素质不高、没有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缺乏、学校重视不够、受传统文化制约等方面也是限制创新创业实践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基于微信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优势分析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新媒体蓬勃发展,高校校@环境下广大师生的沟通交流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微信、QQ等新媒体社交软件已经成为校园师生喜闻乐见的交流工具。大学生在新型的沟通方式中表现得更为积极、主动,他们更乐意通过微信这种新型社交工具来与人互动、分享自己的想法,这种现象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果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这些微媒体应用于创新创业教育,势必挖掘出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潜能。毋庸置疑,构建基于微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具有明显优势。

1.微信平台丰富教学资源与教学方式,开创了创新创业实践新平台

微信平台信息量大、资源丰富、传播快捷,传播形式多样化,包括文字、图片、音频、微视频等富媒体形式,并且不受时空限制。专业教师可以根据市场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变换教学方式,通过微信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调动创新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4篇

一、创新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只采用机械的教学方法,设计了不贴近学生生活、僵化老套的教学情境,因而不能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用英语来交流。学生的学习活动都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局限于程式化的听与说和实战型的读与写,忙碌于背诵课文、抄默单词、完成常规作业,缺乏真实环境中的听说训练和交际训练,而这种传统意义上的英语学习方式导致学生学的仍然是“哑巴英语”。

其实,教学艺术的精彩之处,不仅仅在于娴熟的教学技巧,更在于师生之间的真情交流。因而,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活动,经历成功的情感体验,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赞可夫提出的教学理论认为,发展学生的智力与能力,情感的发展应放到教学的前头,为教学开路。教师通过不断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印象,做到“未有曲调先有情”。

比如,笔者在进入教室后,一般会找几个学生用英语聊一聊他们喜欢的话题:世界杯足球赛、校园生活、考试情况、假期生活、其他课程的学习情况,还有同学关系、上演新片、国内外新闻等,通过这种课前的预热,一是养成了学生见面就讲英语的习惯;二是在潜移默化、日积月累中,学生日常交际用语的使用不再单调,变得丰富多彩且运用恰到好处;三是这种真实而即兴的交流方式吸引了周围很多学生的参与,常常是上课铃响时,全班学生已进入了英语学习的氛围,一副不愿就此罢休的样子,有时处理得当,教师就势导入新课,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很多同学在与教师的对话中不断被肯定,随着交流的深入,学生不断有成功的体验。

二、创新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设计,让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课标》在“使用建议”部分指出:教材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应具有圈套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在不违背科学性原则的前提下,教材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缩性,允许使用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补充。

比如在教《牛津高中英语》第五模块第二单元的Task Skill building 1:listening and drawing conclusions 时,书中给出的两个情景,学生在预习时就能看懂,所以笔者在上课时就简单地处理了这一环节,而创设了一个新的内容,即让某个学生说一句话,让其他学生draw conclusions。学生甲说了这么一句话:The maths exam we had yesterday was difficult.学生乙得出这样的结论:The maths exam was really very difficult,for xxx was a top student in our class. 学生丙得出了另一个结论:Maybe xxx will fail in the maths exam this time. 这种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内容的增删,能使学生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并能满足各种层次学生的需要。在对教学素材进行处理时,教师还要善于发掘创新思维的发散点,根据教学内容中出现的各类语言现象,找到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的结合点,由点及面,呈放射状发散。

三、创新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让英语课堂教学充满温情与激情

1.要有耐心,学会尊重每一个学生。

课堂教学对学生有耐心是教师的第一要义。新课程标准实施之后,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生方式,学生的想法可能与教师的预设不一致,教师要善于接纳学生各类符合实际、合情合理的想法。在尊重学生的问题上,我们不要把学生看成是一个被动的容器。在教学行为中,我们应经常反思,看自己有没有无视学生的现象。比如学生默写不出的生词,我们要了解学生情况――是因为他们不愿去背,没时间去背,还是不懂背单词的技巧?我们不能简单地采取一些惩罚措施,这样会严重地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利益,从注重学生的统一性变为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对学生的尊重就是对教师自己的尊重。

2.学习赏识,让课堂充满温情。

赏识学生就是承认学生的进步与成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习上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它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能激发学习的愿望。”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其闪光点,教师应具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并抓住时机予以表扬,让每个学生都有被肯定的、成功的体验。比如说,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身体力行,要情结饱满、充满激情地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对学生活动的评价就不会仅限于干巴巴、程序化的Very good! /Well done! /Excellent!了。针对学生上课时的活动与表现,教师的评价就会发自内心且充满新意。如:You are a boy full of imagination! /What a beautiful sentence! /What an amazing idea! /I can’t agree with you more. /Your description is beyond praise. I like it. /You really have a gift for English. /How nice your presentation is!/I really appreciate your teamwork.

在这种自然而然、充满真情实感的赏识过程中,学生会有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不再对英语学习有恐惧和焦虑感,而是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第5篇

应用型人才是把所学的专业理论和技术熟练的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的技能型人才,其知识结构需要围绕生产实际进行设计,能力素质突出对专业技能的熟练掌握和运用,具有较强的职业精神,培养过程更强调实践教学环节。[1]高校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指公共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的专业原理知识。通过开设大学英语、计算机、高等数学等公共基础课程,以及开设专业外语、专业基本原理课程、专业发展史、专业研究和方法论等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来构建学生的基础知识。第二,应用知识。应用知识彰显专业特色,具有明显的专业倾向性,通过开设专业课程来实现,着重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转化能力和“二次创新”能力。第三,技术操作知识。技术知识是指学生在实践课程体系中获得的实际操作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实习、实践、调研以及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的实践育人环节。

二、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的课程设置缺陷

目前,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训练不足,主要表现为:第一,基础课程设置的重复率较多,很多专业的基础课程设置差异化并不明显,不能根据专业的不同性质以及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不同目标和规格,来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第二,教学内容更新速度较慢,行业特色课程及专业新开课程比重较小,无法满足学生对先进专业知识的及时需求,弱化了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三,实践课占总课时量的比重较小,很多高校教师缺乏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致使实践教学效果严重缩水。第四,专业课的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主要表现为专业课程的结构性失衡与大学生就业矛盾。

三、高校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训练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

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对于产品的不断更新能力和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二次研发”能力。高校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训练的课程体系建构,应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知识转化能力。高校根据应用型人才创新思维与技能提高的需求,开设一系列的创新能力训练课程。这类课程具体包括:思维训练课程、能力训练课程、原典课程、项目牵引课程、“第二课堂”课程和多元智能课程。

(一)思维训练课程

这类课程重点教给学生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外联助理总干事德?纳伊曼认为“今天所教的8%~9%应该放在科学方法论、教育方法、推理方法、搜集资料的方法、从事实中作结论的方法以及分析综合事实能力上面。”[2]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开发学生的思维训练课程,教会学生如何运用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何搜集、分析、整理资料;如何辩证思维,提炼论点;如何谋篇布局、安排论文和调查报告结构;如何现状把握、设定目标、要因解析、研讨对策、效果确认和效果巩固;如何修改文稿,了解论文的书写格式和规范等。同时,小规模地布置一些综合性的团队合作任务或模拟场景训练,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研创新思维基本训练,教师再加以必要的指导和及时反馈,逐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能力锻炼课程

这类课程主要有交往与合作能力、塑造自我形象的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反省能力、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组织和执行任务的能力、推销自我的能力、谈判能力和竞争能力等。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形成,也要在实践中进行训练。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参观访问、模拟训练、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撰写调查报告或项目论文等活动,以及项目工作法(通过一个具体任务或活动进行训练)均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训练的重要形式。

(三)原典选读课程

原典课程即专业的经典著作选读。高校应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这类课程,一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了解专业发展历史,弄清知识的来源;二是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使学生走向社会以后能够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不断充实、调整和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职业需要。

(四)项目牵引课程

高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具有生产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等特点,这决定了以教师科研项目或承担企业项目为教学内容的课程产生。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理论、技能应用三者捆在一起进行培养,以实际的科研项目和实践任务带动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下进行动手创造和应用实践,不断激发灵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透彻的理解和消化这些来自科研项目的教学内容,以此取得工作经验,真是让学生“在做中学理论,在做中促发展,在做中长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学得实用,学以致用”。

(五)“第二课堂”课程

“第二课堂”课程以学生社团或者个人自主实践为基础,主要包括:电子设计大赛、创业设计大赛、科技制作大赛、专业技术应用大赛等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和各类竞赛活动形式。高校对于“第二课堂”系列课程的开设,一方面应给予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应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进行“主体参与式”创业课程体系的探索。[3]鼓励学生自主进行课题研究和探索,鼓励学生针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证研究,支持跨院校、跨院系、跨专业组建创新团队,并不断拓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业竞赛、竞技、投资项目。

第6篇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各大高校的新生在入学初期都会接触到一门关于计算机基础应用的课程。本文结合自己任教中的个人观点及对目前各大高校关于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了解,结合我院近年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实际,提出了一些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方案和创新。

【关键词】

基础类课程;计算机应用

纵观我国各大高校新生第一学期的课程安排,不难发现在所有的基础类课程中,计算机应用基础类的课程几乎都能榜上有名。之所以出现当前的这种局面,与我国计算机的普及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密不可分。可以说计算机应用基础类的课程已成为高等职业院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虽然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也必将会越来越普及,但是高校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我们必须要重视高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类课程的教学,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计算机应用人才。

1 计算机应用基础类课程的教学现状

1、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差异较大

由于地区的差异,使得新生入学时所具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参差不齐,这也给即将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一方面是经济较为发达区域的学生在高中甚至初中阶段就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而另一方面对于来自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来说,由于地区差异及环境因素,使得他们接触计算机的机会比较少,基础较差,仅有的一些关于计算机的知识也来源于电视,有的学生甚至连计算机都没有操作过。。

2、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了解片面

通过和学生的接触和了解发现,刚入学的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多局限于网络的初步应用,比如上网聊天、浏览网页等,即使有些同学对于办公软件有所了解,也仅仅局限于高中会考过程所涉及的知识点,甚至个别学生高中会考的考题都是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的。而那些在高中没有接触过电脑的学生,对他们来说,虽然在电视或其他途径中了解过一些计算机的知识,但一旦面对了计算机时,却感觉计算机完全就是一个非常陌生的东西。

3、计算机应试考试特征过于明显

由于现在绝大多数高校采用计算机等级证书与毕业证挂钩的方法来引导,从而使得学生对于计算机的学习目的性很强,加上学校的有意引导,在授课过程中,以考点为依据,将大量的实训时间放在针对等级考试进行的强化训练与模拟测试中,未能很好地跟实际应用结合在一起。其结果就是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带有明显的应试教育特点,操作针对性强,一旦在工作和生活中发生一些改变,就会感到自己所学知识的匮乏,甚至出现无从下手现象。

2 计算机应用基础类课程的改革思路

1、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教学条件

目前,一些成立多年的高等职业院校的机房设备存在计算机数量不足,设备老化等现象。据于这种现象应加大教学设备资金的投入力度,增加机房数量或扩容机房的规模,以确保能让学生一人一机;定期报废趋于淘汰的设备,增加或置换一批能够满足日常教学的新设备,进一步改善教学条件;建设功能独立的计算机应用教学中心,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场所。认真做好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开放的安排、组织和教师的指导工作。

2、转变传统的教学授课方式

目前部分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理论课主要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实践课主要是学生在机器上练,教师在旁边辅导;教师主要帮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这种教学方式深深的扼杀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笔者认为,书本上的知识通过学生自己的头脑加工及动手实践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去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中建议采用计算机联网式多媒体教学,并应采取“案例式”教学法。我们把上课和上机的课时比例按1∶2或1:3进行分配,首先是教师根据要讲授的知识布置一个相似案例,并进行一次操作演示,然后让学生上机操作,当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就请教老师。这种教学属“双向式”教学,即“学生计算机”,“学生教师”,使教学处于不断的交流之中,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实践课程的地位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其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五个部 分 :windows操作系统,word,excel,powerpoint,internet explorer。在授课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薄弱环节,开展针对性地讲解,例如作为办公常用软件的word,excel,这两个软件是学生今后工作和生活中频繁使用的软件,所以要重点讲解,在一些关键的操作步骤上要演示给学生看,突出实践教学的特点。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料的收集要根据学生专业的特点来选择典型的案例,使学生通过案例的学习更加明确所学知识对自身能力的帮助,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举一反三,真正达到学有所用的学习目的。

总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改革应以“应用”为主导,强调学以致用。在教学实践中重视“教、学、练”融为一体,强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解决任务、总结提高”的教学步骤,培养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锻炼学生后续自我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高萍萍,罗丽红.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7)

[2]廖冬梅.基于行动导向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教育界,2013(36)

[3] 黄嘉.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机械职业教育,2012(1)

[4]周德锋.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考试周刊,2011(24)

【作者简介】

第7篇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分析综合能力、批判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通过科学使用多种训练方法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1开展项目教学,培养分析综合能力项目教学法,也叫项目教学或基于项目的学习,它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来进行教学活动。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来说,运用项目教学,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计算机基础的课堂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基本步骤为:(1)教师确立任务;(2)教师向学生提出任务;(3)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任务;(4)学生主导完成任务;(5)效果检测与评价;(6)教师引导进行归纳总结。在项目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注重以下两点。一是要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重心,更重视学生怎样学习,教师只应发挥引导作用。二是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在项目教课程教学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围绕他所感兴趣的主题展开研究,从项目的选题、分析,到对成果的展示、评价的每一个过程都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都有所帮助,同时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

1.2鼓励自主学习,培养学习能力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强调应用,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自学,多尝试,并把所学的技能应用于实际,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如在讲解在Word文档的美化与排版的实践中,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想象力,发掘网上资源,创作出体现学生个性的作品。特别是部分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较为良好,能较快掌握计算机的各类基本操作,任课教师就更应该引导这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之外拓展视野,学习更多的软件及其操作,并带动帮助周围的同学一起学习,激发他们持久的学习动力。

1.3提倡团队合作,培养组织协调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是指通过合理调配系统内的各种要素,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实现目标。在现代社会里,不可或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十分重要。在计算机类课程中,在采取项目教学时,应强调个别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统一。通过设置开放型的任务,强调协作学习,鼓励学生以相互讨论、协商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完善和深化学生个体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课堂实践中,可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按小组下达任务,要求学生的一定时间内完成。并在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分工,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教师也应注意观察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的表现,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引导学生更好地合作,发掘领导能力较强的学生,提升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1.4重视参与实践,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目的。对于计算机基础类的课程尤其如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利用课堂所学,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在讲授WORD操作时,可以超越课堂所给定的内容,结合学生的需求和实际,让学生使用WORD为自己写一封求职信,制作一份自己的简历表格等,使学生在实践中去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自主去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同时也可让学生体验掌握操作技能,解决问题时的快乐。

2创新评价模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评价模式在教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目前,计算机基础作为技工院校各专业的必修课程,都要参加统考。目前,统考的题型相对比较固定,题目较为简单,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并不完全到位。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应从课程分数评判者的角色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促进者的角色,重点考核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并在评价过程中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并建立自信,促进其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2.1注重评价的层次化可把教学评价分为平时、阶段和综合三部分。平时评价依据完成基本任务质量,在设计基本任务时,主要包含了全省统考教学目标所要求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考核的形式主要是让学生完成省统考的题型。阶段评价则主要考核学生知识综合运用和拓展的能力,考核的形式主要是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任务式的题型。综合考核主要考核的是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采取开放型任务式考核,考核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协作学习的能力、自我展示的能能力以及创造力。

2.2注重评价的弹性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基础差异,对处在学习群体中的不同个体要善于使用弹性化的评价尺度,应避免使用完全量化的统一标准去衡量。有些学生计算机基础良好,甚至已会进行简单的网页制作,有些学生则相对较弱,甚至从未接触过计算机。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前一类同学在完成基本操作后,重点完成拓展任务和综合型任务,对于后一类同学则以完成基本操作为主,统一基本任务完成质量的评价尺度,阶段和综合评价以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为依据。这种建立在共同的基础层面上的多样性评价体系,可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放飞思维,展现才华。除由任课老师去进行评价外,也可请学生自评或互评,充分信任他们会做出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激发起学生建立在自主性基础上的学习动力,并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批判能力和沟通能力。

2.3注重评价时的情感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能力的培养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以肯定和激励为主,要能换位思考,用心评价。教师在评价时要珍视其中建设性和创新性的价值趋向,摒弃求全责备,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使学生为满足教师的热忱期待而不断努力。

3结束语

第8篇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建本科院校将自己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 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我们称这类普通高校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我国高教法中对本科教育的学业标准有明确的规定:“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本技能、方法及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从这一规定看,我国工科专业培养的其实都是应用型人才,但从培养目标的内涵上说,可分为三类:

一为工程研究型人才。主要由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高校培养,其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将发现的一般自然规律转换为应用成果的桥梁性人才。

二为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由教学型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其培养目标是:能在生产第一线解决实际问题、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属于使研究开发的成果转化为产品的人才。定位为技术工程师。

三为技能应用型人才。主要由高职类院校培养。其特点为:突出应用性、实践性,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海电机学院是2004年9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 在原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的以实施本科教育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其定位在培养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教学型院校。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应用数学。这就要求他们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不断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兴趣和能力。数学建模是数学知识和应用能力共同提高的最佳结合点;是启迪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锻炼创新能力、培养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

1 数学建模的发展历程

近几十年来,数学迅速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渗透,在工程技术、经济建设及金融管理等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很多情况下起着举足轻重,甚至决定性的影响。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已经形成了一种普遍的,可以实现的关键技术——数学技术,并已成为当代高新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数学方法解决各类问题或实施数学技术,首先要求将所考虑的问题数学化,即通过对复杂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可以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的关系或规律,将之构建成一个数学问题,再利用计算机进行解决,这就是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日益显示其关键的作用,并已成为现代应用数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为培养大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国外较早地经常举办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1989年我国大学生开始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从1992年开始,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每年主办一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至今已经举办了16届,参赛队伍每年都不断增长,在竞赛过程中,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提交了不少出色的答卷,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参赛队伍,同时,有力地促进了高等院校的数学教学改革,充分显示了数学建模竞赛活动的强大生命力。举办大学数模竞赛,已造成一种氛围,推动了培养大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工作。

2 数学建模在创新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数学建模是对人的数学知识,实际知识的拥有量和灵活运用程度,逻辑推理能力,直觉、想象和洞察能力,计算机使用能力等的全面检验,最能反映出创新精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每年的工科大学毕业生是科技战线的生力军,他们要出科技成果,并且“千方百计促进科技成果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数学建模能力对他们是必不可少的。

数学建模是对传统教育的一个挑战,它强调怎样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工具来解决数学问题。学生参加数学模型的研究,参加全国大学生建模竞赛,是将以前的“做练习”改为现在的“做问题”,将生活变成数学,将问题实际解决。数学建模是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学生时代的第一次科研训练,是一个向实际负责的任务书,是对学生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的锻炼与挑战。基于以上的重要性,许多高校对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越来越重视,我校也不例外。

3 提高我校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具体措施

为了提高我校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我们可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溶入数学建模,并开设创新系列课程:数学建模系列课程。系列课程中除设置了数学建模理论课外,还设置数学建模实验课、数学建模集训和数学建模竞赛等任选课。

第9篇

素质教育的内涵概括起来就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适应21世纪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创新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就是弃旧扬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创新不仅仅是发现那些前人未曾发现的东西,也包括对于自己来说是新鲜的,有生命力的东西。中职教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要结合学生实际和专业特点,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通过本人几年在中职学校专业课方面的实践教学,领悟总结出了一些关于创新教育在《生物基础》专业课教学方面的心得,想与从事这方面的教学人员一起探讨。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

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不是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个氛围里,学生才会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

2、激发学生的好奇观念

好奇是创造行为的开始,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在创造性思维中具有触发催化的作用,从而成为学生行为的内在动力之一。爱因斯坦说过: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对事物感到好奇的时候,往往是创造性思维迸发的时候。在人类认识史上,正是个别人对事物或某种现象产生了好奇感、惊奇感,从而导致了重大的发明创造。瓦特对蒸汽冲动壶好奇发明了蒸汽机,巴甫洛夫对司空见惯的狗流唾液的现象感到好奇,通过探索,终于创造了高级神经活动心理学。如果没有这种好奇心理作用的推动,创造性思维也无从产生。

例如,在“探究酶的专一性”时,首先向学生提出:淀粉酶对淀粉具有催化作用,那么对蔗糖是否同样具有催化作用?也许有些学生会不加思考的回答:有。但通过实验后,学生感到很诧异,为什么结论与自己不一样,为什么淀粉酶对淀粉具有催化作用,而对蔗糖不具有催化作用呢?于是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探索新知的好奇。

3、设计巧妙的问题情境

设疑是探索科学原理的向导,是催生学生积极思维的源泉。科学研究、探索活动需要质疑。那么怎样才能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有高质量的质疑艺术呢?首先要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层次,其次是疑问的隐蔽性和梯度。不能与结论太直接,也不能太难,要让学生在解疑时有一定的切入点,顺藤摸瓜,才能顺理成章地解决疑问。

二、诱发动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在创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的、勤奋的、实事求是的、不屈不挠的敢于冒险的精神。这种精神不是天生的,是靠后天训练养成的。我们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创新成为一种习惯行为;二是要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有责任心且敢于冒险、敢于挑战的创新人格。

1、动机是创新的条件

动机往往是从“责任感”、“好奇感”那儿获得的。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在世界大学校长论坛讲过: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可见一切发明创造都是来源于对事物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受水稻天然杂种的启发,产生了改良水稻品种的愿望。他想:高梁、玉米可以利用杂交产生优势品种,难道水稻就不可以杂交吗?但是,这种想法在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是梦想,并断言不可能成功。袁隆平不信这个邪,决心要找到一种雄性不育的“母稻”,生产出水稻的杂交种,他说:“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能做到,外国人不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要做到。”正是由是他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感,才取得了以后巨大的成功。

2、严谨是创新的作风,顽强是创新的精神

许多发明创造往往是在偶然的机会中,一时疏忽,可能会导致终生遗憾,同样没有顽强的创新精神,任何科学研究都是不可能成功的。袁隆平为了培育出高产量、高品质的杂交水稻,他和他的助手们利用在稻田中发现的雄性不育稻株做试验,先后用了6年时间,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得到的结果都不令人满意。但是袁隆平没有气馁,他通过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栽培稻种的亲缘关系比较近,不容易获得质核互作的雄性不育株。如果用远缘的野生雄性不育稻与栽培稻杂交,可能会取得较好的效果。1970年秋天,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又踏上了寻觅野生雄性不育稻的征途,后来终于在海南岛寻找到了理想植株,培育出了雄性不育杂交稻种。袁隆平虽然取得了成功,但他并没止步,1987年袁隆平又率领着全国22个科研单位的数百名科研人员,开始了对杂交水稻的新探索。经过10年的努力,我国首创的两系法杂交水稻获得了成功。所以,做任何事,特别是科学研究,必须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同样生物教学也要具备严谨的教学态度。

三、结合教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一切的创造发明活动中,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基础,而创新能力是核心。广博的科学知识、敏锐的观察能力、创造性的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的实践能力等形成创新能力。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自我实现的创新能力。

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一是要有意识让学生联想。如讲到“DNA分子的结构”时,根据所给的材料、用具让学生思考如何制作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二是鼓励学生猜想、幻想、异想天开。如讲到“生态系统”时,假设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那么我们人类及生存的家园将会变成怎样?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加以肯定,并加以鼓励。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具有求异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灵感等,其主要体现在灵活性。在教学中要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学会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如讲到“酶的特性”时,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酶的活性越强,如果温度过高,酶的活性反而会降低。学生往往按常规的思维考虑是一样的,但实际上存在一个过量的问题,产生的现象是完全不一样的。

3、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