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教育实践与研究

时间:2023-05-16 16:50:56

导语:在教育实践与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教育实践与研究

第1篇

关键词:创新教学 视听输入 分层输出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英语教学也是如此。所以首先就要摆脱种种错误的应试教育思想束缚,否定墨守成规。须另辟捷径,走创新之路,在英语教学中坚持创新教育,努力探索新的,符合中国国情、学情、教情及高考英语改革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快速高效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迅速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水平,就要进行英语创新教育实践研究。下面就从视听输入,分层输出两方面谈论一下。

一、理论依据

在外语教学多种方法中有一种教学方法叫作视听法,它以主张视听并用而得名,五十年代形成于法国,是一种以学习日常会话为主旨的教学方法。现在已利用幻灯、录像、录音和电脑等多媒体创设情景,强调耳、眼、脑等感官作为整体去感知语言材料,使语言材料的形、音、义、词、句、话等整体被感知,故视听法又被称为整体结构法。又由于它强调结合教学中和生活中的情景进行教学被称之为情景教学法。视听法的心理学理论是建立图像和声音相联系的条件反射。通过图像和声音的刺激反复作用于感应器官,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建立起条件反射。在听懂的前提下,一旦停放录音而单独呈现图像,学生感受图像刺激后就会引起说的条件反射,即通过情景使语言与思维建立了联系。声音与图像、语言和情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使学生触景生情,见情而思,再通过学生具有创造性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达到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输出(用语言表达,交际)。

分层输出是在视听输入基础上的必然产物,把握好分层输出的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既要按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把教学内容分层(如机械模仿表达、理解性运用表达和综合运用表达),又要根据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分层,一般可把学生分为:A.基础好的学生;B.基础较好的学生;C.基础较差的学生三个层次来要求。因此,分层输出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它能使学生边听边思考,并对听觉、视觉所收到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判断、概括,从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基本要求

为帮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节课都有所收获,敢于尝试。

教师应该以目标分级和效果分层带动学生课堂学习的其他环节,保证学生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展示积极性。

首先,目标分级是指每节课目标的有效定位。这由学生的基础和教学内容的多少与难易来确定。在仔细研究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的前提下。先忽略班上基础最弱和基础最优的学生能掌握的知识和技巧,按照基础一般的学生能接受的教学内容的多少与难易为一节课的大目标。再分层要求,逐步落实。

其次,教师要正确熟练的操作电教仪器。上好视听课的关键在于教师综合素质的高低,如果教师不会或不能熟练地操作电教器材,那么,上好视听课便无从谈起。

第三是建立教学目标,这是教学设计地重要环节。视听语言输入地目的在于创设语言环境,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系统规范地训练学习,扩大知识面,提高听说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听说及交际能力是视听教学的总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建立学期、单元和每节课的具体目标,并把总目标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中。

第四,多种教材并用,不仅使用学校的引进教材,听力教材,还要使用课外教材:如新概念、3L、剑桥英语、洪恩英语等。使它们相互补充,有机结合,扩大语言输入的方式,提高听读能力。

第五,合理选择和使用教学媒体。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不会对教学产生负面影响。比如,长时间使用单一的同一媒体或不适合教学内容及学生心理特点的电教器材,会引起学生精神疲劳甚至会引起反感,影响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教学媒体,使多种媒体优化组合。

第六,教师要科学设计教学程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并掌握英语知识。从心里学的角度讲,学习是一个内部的心理变化过程,这种变化是随着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的改变而产生的,兴趣则是学习的原动力。因此,在教学设计上要避免单调,必要时可以选一些适合学生知识层次的内容进行辅助教学,教师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时,一定要遵循科学性原则。

第七,分层输出的量要适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内容我们可以把分层输出分为语言输出和文字输出两种形式。语言输出就是要求学生根据视听的信息和情景,运用文字符号完成对话或句子的方法,此种方法输出的量不要太大,要适度、适量。因此一节课的信息输入量毕竟有限,要求学生大量输出是不可能的,在任何时候输出量总是小于输入量的,教师只要根据本课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分层达标即可。

第2篇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文化的变迁,尤其是高校扩招的深入推进,硕士研究生不可避免地遇见了一系列新的压力和挑战,从而产生越来越激烈的心理冲突,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影响了硕士研究生们的健康发展。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式,以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群体为研究对象,依托机电学院“心灵驿站”建设工作为实践方式,力图针对研究生群体有效的改善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探索出一条结合了学生管理工作和工科研究生实际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道路。并通过实践中检验研究工作的有效性。

1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研究的意义

1.1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从总体来看,当代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大部分硕士研究生能够保持愉快,自信的心情,能够在生活中寻找到乐趣,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一般都有较明确的目标和较高的自觉性。对事物有较强的分析能力,有毅力,自制力强,既有实现目标的坚定性,又能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情绪和行为。他们一般都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能保持自己独立完整的人格。能比较客观地评价别人和看待自己,与人友好相处。但我们也必须看到,部分硕士研究生存在心理问题,如陈闻等人对297名硕士研究生进行SCL-90测查,发现硕士研究生在SCL-90中的各因子和阳性项目数据和均值都高于全国成人常模,其中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在其余的8个因子及阳性项目上均存在极其显著差异,说明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远远低于全国成人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高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家庭的健全和社会的稳定。

2005年10月30日晚,23岁北京大学信息科技学院一年级硕士研究生成俊自杀。上网搜索,北大、人大、上海交大、大连理工、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都有硕,博士跳楼的新闻。1997年山东师范大学对驻济南五所高校401名硕士研究生进行心理卫生健康状况调查,心理健康状况不良者的比例为10.97%. 2002年第三军医大对该校264名硕士研究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和分析,发现有11.7%的军医大学硕士研究生存在轻度的不良心理反应,2.3%有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在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第十三届年会上,复旦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校硕士研究生中有抑郁状态的为6.53%,有焦虑状态的硕士研究生比例达到5.74%。这份报告同时还显示,女生出现抑郁、焦虑、疑心等方面的心理问题的程度都低于男生。在毛富强,毛光民,李洁用SCL-90对某校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调查测评中,发现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阳性率为37.3%,与本科生比较高出了8%。谢红梅等人做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硕士研究生群体中70%以上的学生基本具备现代心理健康观念,大约30%的硕士研究生有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目前专家们认定硕士研究生的精神行为出检率约为16%,而实际上他们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发生率正在逐渐上升。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硕士研究生数量的迅速增加,加上硕士研究生的低龄化和价值的降低化使得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1.2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目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

1.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完整。面对研究生招生扩大化的趋势,一些高等院校仍然没有建立完整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和专门的研究生心理指导工作队伍,造成了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切实、有效地开展,学校的管理措施不能有效地落实,突发事件得不到及时处理,以致培养质量得不到保证的局面,这必然会影响到研究生的全面成才。

2.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不明确。研究生导师往往较为注重对学生业务能力的培养,极少有意在思想教育上做工作;在学校的管理层面,也常常忽视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些不完善的责任制不仅严重阻碍了研究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也会影响到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进展。

3.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不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是对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个过程和最终结果的评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范围主要包括对教育客体,即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估,还包括对教育主体,即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生辅导员、导师)的评估和对学院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评估。而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评估却存在严重的缺失现象,缺少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特别是辅导员和导师的评估,对学院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体系也不健全。

1.3 加强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研究的意义

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下,学生达到研究生教育阶段前很少有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社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单纯注重专业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缺位的情况下,导致一些研究生心理素质脆弱。本课题主要基于机电学院“心灵驿站”建设,针对现有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探索常规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和创新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式等方面进行课题研究,研究意义如下:

(1)有助于改善硕士研究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研究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硕士研究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开展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改善硕士研究生的心理素质,健全其人格发展。

(2)有助于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开展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对于促进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形成其良好心理素质有着直接的作用,而且是整个综合素质教育的心理基础,在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结构的形成中具有核心作用。

(3)有助于改善硕士研究生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其积极向上心理的形成;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塑造硕士研究生良好的个性,健全品格的发展,提高其道德水准,净化社会学术风气;最后,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调动硕士研究生学习与科研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项实际工作,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3 机电学院“心理驿站”的实践

针对前文所述,可以发现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相似的共同点,两者都在高校中被忽视或者“本科生化”。然而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又有其群体特殊性,而且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更应该加强重视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笔者以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方式与方法努力提高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其中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学院“心灵驿站”的实践就是其中一种很好的方法。

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学院“心灵驿站”是针对我院学生心理工作实际需要,特别设立的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机构。是联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承担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体。一方面探索并促进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向专业化、系统化、时效化。另一方面结合学院实际特点与实际,组织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1 “心理驿站”的工作任务

1. 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心理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逐步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日常德育工作结合起来,从不同的角度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做到教育、管理、关爱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增强他们应对学习、生活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社会适应和改造能力。针对长期以来不少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心理疾病羞于启齿等现象,本学年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相关活动的组织。组织学生积极向学校心理中心投稿,鼓励原创;结合学校5·25心理健康活动月展开活动。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各班级积极开展主题班会等各种活动,使心理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2. 加强队伍建设,构建心理健康教育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系统,确保信息畅通。成立由学院党委副书记为负责人,辅导员为组长,各心理委员为组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沟通技巧等培训。完善并落实各班心理委员的职责,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团员的作用,广泛联系同学,加强思想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态变化。定期召开心理委员例会,进行特殊学生心理状况了解和心理健康状况排查,建立完整的心理健康档案,对有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建立预警对象库,作为长期关注和引导对象,必要时辅导员与重点预警学生的家长保持联系,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求助。

3.加强对特殊群体学生的关怀。

①学业困难学生。大学学习具有自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在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自我控制能力的情况下,挂科、补考、积欠学分在大学生中是普遍现象。部分学生由于积欠学分较多,产生学业压力,面对后续课程无法放下包袱专心学习,如此恶性循环导致更多课程积欠,而学生本人也容易产生自卑自弃心理,疏远同学,面对生活也缺乏进取之心。针对该部分学生,要引导其树立学习信心,正确面对学业上的困难,传授心理调适方法,鼓励其多与老师、同学交流学习方法与心得,帮助其制定学业计划,逐步清欠学分。

②经济困难学生。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所显现出来的心理健康问题,既有普通学生心理问题的共性,更具有其特殊性。经济上、生活上的双重困难和压力导致他们产生了自卑、寡言、孤僻等各种心理问题。我们要及时了解该特殊群体的家庭情况、心理状况,关注他们的学习与生活。适时与他们谈心并做好记录,教育他们正确面对贫困,鼓励他们勇敢迎接困难和挫折,帮助他们客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引导他们在面对困时积极争取和接纳他人的支持,而不是回避、拒绝他人的关心和帮助。

③就业困难的学生。大多数毕业生渴望谋求到理想的职业,又担心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还担心自己再择业上的失误会造成终身遗憾,并对未来的职业生活感到茫然,因此在就业时,导致部分学生产生紧张焦虑、烦躁不安、手忙脚乱。而部分考研落榜学生则会意志消沉、忧心忡忡,失去奋斗的目标和方向。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我们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适时开展专题活动,为困惑的毕业生排忧解难。

④情感遇挫的学生。在校大学生常常面临感情问题,比如失恋带来的悲伤、痛苦、绝望、忧郁、焦虑、虚无等情绪使当事人受到伤害。是人生中最严重的心理挫折之一。失恋所引发的消极情绪若不及时化解,会导致身心疾病和极端行为的发生。在发生情感挫折的时候,尤其表现出明显负面情绪时适当进行情绪疏导和心理干预,帮助学生逐步走出负面情绪。

3.2“心理驿站”具体实践

1.日常工作。

①逐步强化内部制度建设,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②规范心理委员管理,充分发挥学生骨干心理信息员作用。本学年,心理辅导站将建立《机电心灵驿站工作档案》,定期进行心理培训,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心理委员工作,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一个月两报的上报机制。

③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学院心理健康档案具体包括学生心理健康数据库、重点观察对象、应急预案。这些主要是应对班级关怀小组的定期上报及紧急情况而制定的方案。

④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团体辅导、讲座等,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心”的快乐,感受“心”的健康。

2.特色工作。

①心理健康知识竞赛,为丰富校园文化,更好的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心理素质的知识飞向大学的每个角落,举行心理健康知识竞赛。

②举办研究生主题班会及新生问卷调查。

③9月份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④9月份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情况调查。

⑤开展团体辅导活动,具体安排如下:11月份进行团体凝聚力训练活动,12月份进行自信心团体辅导。

⑥定期播放心理电影,向学生们播放具有教育意义的心理健康电影,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缓解自己的压力。

⑦举办心理健康征文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受到心理健康教育。8开展525大学生心理健康周的系列活动,每年的5月25日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为更好的使我系学生心理健康得到发展,开展心路历程演讲大赛、心理大使选拔大赛等。

4.结语

本研究项目基于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课题,以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群体为研究对象,依托机电学院“心灵驿站”建设工作为实践方式,力图针对研究生群体有效的改善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探索出一条结合了学生管理工作和工科研究生实际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道路。并通过实践中检验研究工作的有效性。

在针对研究生心理健康和思想教育的研究中笔者总结如下:

(1)针对研究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心理教育,应该采取适时恰当的措施,消除其心理障碍,防治心理疾病,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生作为具有较高知识的群体,期望与现实常常会产生矛盾,出现一般的心理压力是可以理解的。应大力支持自我教育和鼓励研究生的主体参与,营造科学、民主、平等、自由、和谐、发展的氛围。建立研究生心理状况预警与援助体系,建立多种研究生组织的横向和纵向网络结构为信息系统提供可靠和完备的支持。

(2)加强和改进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路在于“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研究生的培养方式、群体特征等诸多方面与本科生有着很大的不同,而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倾向于本科生,特殊性研究不够,方式和内容也陈旧、落后。从特殊性研究出发,有针对性的将目标确定、内容完善、方法创新、队伍建设等各个环节,各个击破,才能探索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有模式。立足研究生实际,做好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以满足高层次人才的知识追求。必须重视教育方式的针对性和探究性以激发研究生思想交流的内生活力。

第3篇

【关键词】家长参与;儿童; 英语教育;有效性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外语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国民学习英语的起始年龄也降至小学甚至幼儿园。家长参与儿童英语教育是适合我校学情的一种有效的家校合作方式,这个课题是在新课标背景下伴随着基础教育外语改革的探索提出的,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在儿童双语教育方面都做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有效的父母参与能够促进儿童各方面更好的发展。

课题组成员在课题准备阶段,由负责人向成员介绍课题实施的大体情况及课题现状。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儿童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分析儿童心理及语言发展规律,总结儿童学英语的特点和方法.加深对课题的理性认识。共同制定出具体可操作的课题实施方案,明确分工任务,建立家庭档案,设定初步实施方案。

在课题的实施阶段,主要从问卷调查、活动指导和实验对照三方面入手:

1.设计家长参与儿童英语教育的调查问卷,总结家长参与儿童英语教育活动的现状以及家长参与研究的可能性,形成调查报告。

我们在对家长参与儿童英语教育活动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儿童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但家长们普遍都认识到英语教育的重要性,占受访总人数的91%。从参与水平看,大多数家长对参与孩子的英语教育活动都较为被动,停留在检查日常英语作业或让孩子参加英语兴趣班之类的方式,属于低水平参与。家长参与英语活动的意识不足,表示自已没有时间的占49%,担心自已英语不过关的占77%。家长希望学校和老师能经常指导家长进行英语教育,家长有参与活动的愿望,占受访人数的86%,这对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可能性。

2.选取实验班和普通班,指导家长参与英语教育实践性研究。

(1)选取三年级学生作为课题研究实验班,加强家长培训。

①组织家长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英语新课程标准》,学习“语言习得理论”,丰富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知识,提高理论水平,转变教育观念。

②定期组织家长培训会,学习简单的英语日常交际用语,和家长进行日常口语对话,培养家长的英语综合素养。同时组织家长学习《校园英语》、《江苏教育》等杂志上有关英语教育方面的文章,浏览相关儿童英语教育的网站,参与儿童英语教育的学习和研究。

(2)开展一系列家长参与儿童英语教育的指导活动。

①在课题实施初期带领实验班家长观看家庭英语教育方面的光盘和影音资料,例如省教育部实施的英语共享资源,小学英语空中课堂和迪斯尼英文动画儿歌等。定期观摩学校优秀教师的英语教育展示课,与儿童一起参与游戏活动,老师与父母彼此交流好经验,来共同帮助儿童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②指导实验班的家长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适合儿童年龄发展特点和语言习得规律的英语教育内容,遵循趣味性和渗透性原则,深入家庭指导家长创设良好的英语教育环境,让家长作儿童英语学习的决策者、鼓励者、陪伴者,鼓励儿童多读、多说、多看、多活动。运用游戏教育法、情景教育法等多种手段,积极参与到儿童英语教育有效方法的实践中。

③定期开展实验班家长教育专题研讨活动,安排家长介绍家庭英语教育的好方法以及存在的困惑,及时处理和反思,借鉴好的家庭教育经验和英语教育方法。使家长共同围绕“家长有效参与”的课题展开实践研究,避免研究走弯路。

④在课题实施末期对实验班学生与对照班学生学习英语情况进行比较,形成对照表格,总结切实有效的家长参与儿童英语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认真进行反思,及时做好经验总结,形成资料,鼓励课题组成员撰写论文、案例。

3.对照家长参与儿童英语教育实验前后的教育效果。

两年多的实验班级和普通班级的比较性研究表明,我们用不同手段,不同侧面指导儿童的家长在家庭中创设英语听说环境,实践和探索有效的家长参与儿童英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效果是显著的。实验后大部分家长能有效引导儿童用第二语言作为工具和人开展交往,在儿童学英语遇到困难或有疑问时给予必要帮助。在实验中有80%以上的儿童能大胆开口说英语及在日常生活中能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交流,显示了实验前后儿童学习英语态度的转变。家长感到儿童最喜欢最亲切的是与父母开展亲子游戏,对儿童英语听说能力提高极有帮助。

“家长参与儿童英语教育活动”是我校一项全新的“家校共育”活动,我们要做到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结合,必须为儿童的成长努力创设各种有利条件,也是为了更好的贯彻课改精神,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在研究中取得的良好效果和宝贵经验,是与家庭配合的默契,以及广大家长的关心和学校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在今后的实践中,将进一步做探索成功经验,最大限度地促进家长参与儿童英语的可持继性发展。通过我们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思考,不断反思,不断进步,相信我们会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余珍有 《试论幼儿园双语教育》(载唐淑主编《幼儿园语言和科学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3页)

[2]余强《从第二语言敏感期的特点,看学前双语教育的重点》(载《早期教育》2003年第5期,第11页)

第4篇

论文摘要:本文以嵊州市石璜镇校开展剪纸艺术教育为例,阐述该校以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间工艺积淀为基石,通过全方位教育普及剪纸艺术、立体式宣传营造剪纸氛围、大活动展示增强剪纸效果、多渠道培训夯实科研基础等教育实践,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的特色教育之路。 

 

 剪纸艺术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它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它交融于群众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群众的社会认识、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近年来,嵊州市石璜镇中心小学把剪纸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间工艺积淀为基石,开拓创新,普及提高,走出了一条独树一帜的剪纸艺术教育之路。 

 一、开展剪纸艺术教育的背景 

 剪纸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个实用性强、工艺手段简单、流传广的民间艺术品种。她与生活、民俗紧密相连,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一双巧手,一把剪刀,几张彩纸,便可随心所欲地剪出各种寄寓向往和美好追求的花样图案来,流传到千家万户。一方面,嵊州剪纸在民间流传较广,深受农村妇女的喜爱。每到节日,经常会看到一些“春幡”、“元宵花灯”、“端午五毒”等花样的剪纸露脸,从影壁墙上的“福”字灯,到天棚顶上的顶棚花,窗户棱上的窗花、角花,馒头上的馒头花,鞋垫上的鞋花,门顶上的“过门笺”等,无处不有。另一方面,学生生活在这种浓郁的剪纸艺术氛围之中,从小耳濡目染,很多学生对剪纸艺术感兴趣。在学校社团活动中,报名参加学校“剪纸”兴趣小组的学生比较多,“剪纸”兴趣小组的规模比较大。同时,学校有不少教师对剪纸艺术有浓厚的兴趣,小有成就者不乏其人,为数不少的女教师擅长剪纸,并有了深厚的剪纸功底,在各级比赛中屡次获奖。再加上小学美术教材也已将剪纸内容列入其中,学生已从美术课上对剪纸有了初步的接触。由于它制作材料、工具极其普通,方法简便,集审美与实用于一身,很多学生都喜爱有加。但现实的局限性无法满足他们对剪纸艺术的了解和更进一步的探究。 

 近年来,石璜中心学校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依托民间文化资源优势,充分挖掘现有的师资力量,以创建省示范学校、市文明学校为契机,将剪纸列入学校的特色文化,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加大基地开发力度。并坚持教育创新,将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学生的终生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实效,营建富有特色的剪纸艺术教育。 

 二、开展剪纸艺术教育的基本途径 

 自2001年起,石璜镇以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间工艺积淀为基石,结合校情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的特色之路,通过十年努力,使民族剪纸艺术成为学校特色教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具体通过以下四条途径来实现: 

 (一)通过全方位教育普及剪纸艺术。学校剪纸教育要持续发展就必须长抓不懈,努力做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园布置三结合,给学生的学习以更充足的时间和更广阔的空间。学校各班每周开设了剪纸课,要求人人多懂一点剪纸知识,多会一项基本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把剪纸课程排入课程表,并不断增加剪纸课的新内容。充分利用好学校的信息网络和现代技术装备,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使学生初步学会剪最简单的事物,如花、草、树、木、虫、鱼等。课外主要通过课后社区培训学校、兴趣小组等阵地,让学生自由选择,个性发挥。在校园布置中,开辟了“艺术长廊”、“特长生专栏”对学生的优秀成果和荣誉进行全方位的展示,还有在走廊、教室内外也都能见到学生的习作,把“苦练”变成“乐练”,为后继学习提供动力。并通过班级布置,班班学习园地有剪纸等校园氛围的创设,营造一种学习剪纸的良好气氛。 

 (二)通过立体式宣传营造剪纸氛围。要使教师、学生和家长达成共识,宣传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学校形成了以校闭路电视、学校网站和市文联主办的《青少年文艺》报为主阵地,以电视台、报社为窗口的多样化、立体式的宣传模式。同时,编写了一本校本特色教材,本书主要介绍单色剪纸,分色剪纸,套色剪纸,染色剪纸,以及团花剪纸的制作材料、工具、步骤与方法,并附有图解和例图。而且利用现创作的一批作品,编集一张配套光盘,既可作辅助教材,又可作作品欣赏。 

 (三)通过大活动展示增强剪纸效果。只有通过举办大型活动,才能真正展示学校剪纸教育的丰硕成果;只有通过举办大型活动,才能引起各界人士对学校校剪纸教育的广泛关注;只有通过举办大型活动,才能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今后剪纸教育的努力方向。因此,该校连续多年举办了石璜镇小学剪纸展,出席展览的领导、专家无论从人数,还是从档次上讲都是前所未有的;参加市越剧节民间工艺大展;每年5月份进行一次师生现场剪纸比赛。对于剪纸,学校不仅把应用于教学上,而且又把它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为配合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非典,表示全镇师生的一份信心,特创作了一幅2米长,0.8米宽的剪纸图,这幅《万众一心,共抗非典》的图受到了市级领导的一致赞赏。更为了向抗战一线的医护人员,表达石璜镇全体师生一份真诚的敬意,并把这幅图送到了市人民医院,嵊州电视台特为此事进行了专题报道,这等殊荣正是对学校剪纸教育成果的最好展示。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全校师生的剪纸技能已基本趋向成熟。在2008年5月份初,全校开展了一次剪纸现场比赛,这次活动有25名教师,135名学生同台展技,选手们用巧妙的构思,娴熟的技艺,现场创作了一幅幅栩栩如生,充满童趣的作品。 

 (四)通过多渠道培训夯实科研基础。“科研”直接影响剪纸艺术教育的质量。为此,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艺术教育的方针和有关文献资料,举办实验讲座,组织课题研讨,不断增强教师的钻研精神和改革实验意识,引导教师走教育与科研相结合之路,自觉地把学校课题实验的总目标与个人课题实验目标结合起来。一是“拜师学艺”寻找机会让骨干教师外出学习,拓宽视野。同时与市文联、美协联姻,使骨干教师拜师学艺成为可能。二是“苦练内功”在吸收外来先进理念的同时要求艺术教师“回家内化”,把理论不断地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在不断提高剪纸艺术素养的同时要求美术教师不断提高文化素养。 

 三、开展剪纸艺术教育的成效 

 (一)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通过多年的积淀和校本教材的试行,以及与绍兴电视台“名市文化”和嵊州电视台“现代教育”栏目合作,拍摄的剪纸教育专题节目播放后,使学校在剪纸教育中取得的成果响誉市内外。迄今为止,师生作品在国家级获奖有4次,省级获奖或发表31次,县市级获奖100余次。其中创作的作品中有反映嵊州民情风貌的,如《越剧十姐妹》、《嵊州名人》,也有反映民间艺术的,如《天女散花 》、《幽幽沈园》等。就在去年嵊州市民间工艺精品展中,该校的《越剧十姐妹》在本次展览中荣获金奖,还有许多作品于本次展览中获银奖,铜奖。 

 (二)打造了一支合格的传承人队伍。在校本教材的开发过程中,教师们通过“拜师学艺”和“苦练内功”现在学校的传承人队伍,都具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有2人本科毕业,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传承人队伍已基本形成。艺术教育课题的阶段性成果有3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有8篇在嵊州市级课改成果评比中获奖;《小学生学剪纸》校本教材按计划实施后,经过总结、论证,现已修订为《越乡剪纸》并已正式出版发行,相应的资源包也制作完毕。由此,学校已形成一种浓厚的科研氛围,先进的教育理念已为教学实践正确导航。 

 (三)弘扬了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学校利用剪纸其特有的民俗性,以剪纸教学为载体,使民俗教育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剪纸创作中得以领悟,使民间艺术和本土文化得到了保护,使民族精神得到了弘扬。通过《民族剪纸》教材的课堂实施、特色弥新、师生创作的民族剪纸作品融合时代、相伴生活、栩栩如生,从而让我们的孩子从小了解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受到民族精神的激励,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综上所述,剪纸艺术进课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弘扬的需要,为剪纸艺术传承弘扬、研究提高、活态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发展的一种创新。 

 

参考文献: 

[1]陈小红.儿童剪纸艺术的鉴赏[j].教育导刊.2000.2. 

第5篇

一、创新教育的涵义

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时代的思想理念,我们首先要从教育思想观念或教育哲学层面上去理解创新教育。应强调从守成性教育、维持性教育向创新性教育的目标转向;从注重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向文化的革新功能转向;创新教育是一种全局性的、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是对创新教育系统设计的高屋建领。第二,在实践操作层面上,应注重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可持续发展。凡是体现有利于受教育者创新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和趋近这种教育目标的任何教育实践活动,都应该有意识地吸纳其中的合理内核,使之成为创新教育改革方案的组成部分。

二、临床医学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教学模式设计

要研究临床医学的创新教育,首先要为临床医学创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寻求一定的理论依据。因此,我们应从现代社会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教育思想的创新观念出发,围绕医学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内容、操作程序、教学策略、评价标准等教学模式构成要素进行理论探索。

(一)指导思想。程体系21世纪的高等医学教育应该适应卫生事业发展需求、医学模式的转变,特别是要重视社会进步和医学科学迅猛发展的宏观背景,培养以人文性为先导、以综合型的智能结构为基础、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创造性医学人才。

(二)目标内容

要建立与医学创新教育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其主要框架包括三个部分:(1)医学思维与创新的理论知i识通过创造学基础知识的构建,发展医学生的一般创造力。(2)临床专业与技能的指导。通过临床专业和技能的指导,发展学生的专业创造力(3)创新个性的素质培养及其社会实践该部分的课程设置将有利于医学生创新个性品质的培养。

(三)操作程序。

提出问题(临床病例或社区专题卜搜集数据(诊断依据与调查资料h形成解释(可能结论h评估结果(讨论引导)—验证结果(实践检验)以上操作程序主要从学生见习病例报告撰写和社会问题调查报告两方面进行设计。

(四)教学策略。

教学主要以认知、技能和素质三种不同的目标进行符号性、观察性和活动性三种方式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第一课堂,以知识传授为主,并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第二课堂,以技能操作为主,教师将对第一课堂的知识进行再现性操作示范,并为学生在课后进行提示性技能练习创造条件。第三课堂,让学生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相结合,在实践应用中得以锻炼提高。教学部门还要导向性地组织学生参加临床和社区医学从业岗位整体任务和局部内容训练,并进行持续性的反馈,使学生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基本方法。

(五)评估。

主要通过建立三个领域的评估来实施:(1)认知领域临床医学决策思维能力考核(2)专业课程和思维科学相结合的理实践论文评审。(3)态度领域病人评议学生学风医德、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及志愿者服务社会的价值评价等。

三、临床医学创新教育的实践

根据21世纪的医生培养目标要求全面适应社会的要求,我们应当减少应试教育的痕迹,重视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医学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和认知经验、教学双方的个性特征等。在此基础上从现代教学论的要素结构出发,调整和改革现行的临床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和运行模式,追求创新教育系统动力机制的整体优化

(一)目的是导向因素,临床医学创新教育首先要确定培养目标

我们要重视把教育从智力领域扩展到非智力领域,从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教育扩展到学生的人文精神、理想信念、道德人格、思维方式的教育。因此,临床医学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追求的是科技素质与专业素质的结合;人文观念与职业特征的结合;个性心理与社会责任的融合;创新精神与应变能力的培植,强调后继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是核心因素,专业课程的调整和改革从时间和空间上提供动力。

高等医学教育培养人才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课程的组织和实施得以实现的。课程作为教育的核心,其质量关系到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创新教育的实施创造课时条件和实践空间,我们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调整课程结构:(1)削减课程间重复内容。开展了包括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在内的各种医学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实施以问题为引导的临床与社区医学教学改革。并以此为契机,削减课程间重复内容,空出一定的学时数,增加实践课和自学选修课程。(2)加强实践技能训练w加强了医学生的临床医学技能实践和社区全科医学服务实践课程计划。例如,坚持授课学时与实践学时之比不低于1:1;加强临床见、实习带教老师的上岗培训工作,使其明确带教要求和操作规范;在严格执行病区专题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实行内、外、妇、儿分科床边技能考核和毕业综合技能操作考试;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基层和专科教学医院、社区教学基地轮回实习,加强学生全科医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初级卫生保徤和流行病学调查的实践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应用医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独立撰写科研论文或调查报告的能力。(3)开设医学前沿理论选修i课不断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树立学习的综合意识、超前意识和终身意i识根据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社会对卫生保徤需求的变化,调整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开设医学新兴学科和跨学科的综合课程讲究特色和因材施教是本科生选修课设置的基本原则。(4)开设引导掌握思维方法的相关课程为了使医学生在进入临床课程学习时,熟悉医学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已在九五~◦◦级的六届医学生临床课程阶括思维科学、医学思维与学习、创造性思维和技法训练、创造力培养与成功者品质修养、研究型实践学习习作等。(5)隐性课程的建设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显性课程教学活动而言的。隐性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有:开展文明校园建设活动,医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社会考察和国情、创业教育,结合临床见、实习开展医德医风教育等等隐性课程的基本思路是以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的文化活动来加强医学生的德育实践,并以此作为人文教育的载体。

(三)方法是技术要素,积极探索结合教学改革成果的教学新方法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获得系统知识,而且要让学生获得探索和检验这种知识的方法,后者往往比前者更重要面对21世纪知识的骤增,临床医学教育要强调方法教育,使医学生有能力区别重要和次要的知识,使其头脑留有持续学习的空间,提高对新鲜事物的敏感性和吸纳能力,这对于临床医学的创新教育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我们积极鼓励临床教师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主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如实施情境模拟法和标准化病例教学法,就是在创新教学方法上的有益探索。情境模拟法是通过一个具体临床情境的描述和演示,引导学生对特殊情境下的病例展开讨论和研究的教学方法。标准化病例教学法的开展动因源于临床上一些非常见病例的教学要求,临床教师将这一类非常见病例的典型体征、诊疗方案进行归纳总结,是在见习带教中由学生进行模拟演示并参与诊治的一种案例教学方'法两者都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主要特征,强调师生对案例素材共同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病例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起到较好的效果,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情境之间的差距,能帮助学生体验从业环境中医患关系处理的方式方'法

(四)学生是根本因素,教师是关键因素,教与学互动机制为系统提供原动力和主导力。

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应以创造型教师的培养为前提条件。创造型教师不仅要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能发现和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而且要善于培养医学生的创造性^我们在实践中编写了《临床教师与管理干部基本教育素质培训教程》,并分批对临床教师进行思维科学和创新意识培训,规定45岁以下教师必须以计算机辅助临床教学的要求,在客观上收到了一定成效。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考虑的是如何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和发展新知识,将教学过程作为学生对于知识的再发现的途径,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目的。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密切联系,不仅可以反馈教学信息,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改进授课质量,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此外,强调教与学的互动机制,定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参与教学工作的热情。例如,我们在平时工作中,无论是理论课、见习课还是实习阶段,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评教工作,与教师的评学工作一起,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

(五)环境是支持因素,教学环境和机制的整体优化是系统持续运行的保证^

要进一步发挥教师与学生在创新教育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要营造良好的创新实践氛围,制定和规范适宜的管理制度,通过充分发挥教师因材施教和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教学模式的不断优化,培育创新教育的新机制。目前,我们的做法是从七年制教育起步,逐步向学生开放部分实验室,鼓励学生参与部分科研课题实践;开放电子阅览室,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视野;在社区全科医学服务中心,安排3~4周的全科医疗服务,并结合社区问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由专家负责指导。对于临床教师,我们加强了临床骨干师资创新能力的培训;建立和加强教学质量评估,优化教学过程控制,建立教师、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质量的互评机制;建立有利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此外,为临床教师提供获取信息便捷途径的现代教育技术条件,努力提高临床和结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验中,我们还注意介绍相关的实验技能,如如何看电路图、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电路的连线技巧和各类电子元件的识别等。

第二阶段,以数字电路实验为主。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我们为实验准备了各类集成电路模块,让学生利用面包板,按实验线路图在数字实验箱上自行搭建线路,进行调试、观察及测量。通过这样的实验方式,学生可以自主完成门电路、触发器、555振荡器、计数器、译码显示及A/DD/A转换等实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教学既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又是理论部分的补充通过课堂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学生们对电子技术从模拟到数字、从分立元件到集成芯片、仪器设备体积由大到小、功能由单一到系统的飞速发展过程有了具体形象的认识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初学时的各种抽象术语及名词如负反馈、脉冲、二进制等,就都变得简单易懂,激发了他们学好医学电子学的兴趣和信心。

(六)反馈是控制因素,教与学的评估是发挥系统动力正向效应的质量保证。

第6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 教育规范

在国家教委颁布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艺术设计专业”被列为二级学科。这次专业目录的调整,是国家以迎接21世纪教育发展的态势而进行的事关全局的大调整。随着时代的进步,新的学科门类不断出现和发展,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层出不穷。怎样更好的规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成为了当务之急。

随着社会特别是企业对创新设计人才需求的增长,艺术设计专业将更强调可持续发展,更具国际性、交叉性、创新性和前沿性。遍查国内外各专业院校的专业目录和课程设置,基本上都是偏重于本学校、本地区的特点和优势,也就是说有着一定的地域限制,这样不利于各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不利于国家进行统一的专业规范和指导。因此,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研究来确定一个适用于大部分艺术设计专业的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合理、紧凑、符合时展的课程设置,以便指导和规范整个艺术设计专业,使整个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走上有序和规范的道路。

艺术与设计教育研究的预期目标使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具有宽口径、厚基础、宽知识面的基本要求,构建和优化适应社会要求、立足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际情况的培养方案,形成有特色的、涵盖面较广的艺术设计专业规范。

近几年,随着国内艺术院校的蓬勃发展,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改革是一项带有方向性、全局性和开创性的工作,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从艺术设计的实际出发,对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体系、教学内容和教材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地改革,突出综合素质培养,强化课程体系建设,建立以艺术设计、施工和管理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说,在基本设计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要大力加强实践的环节。

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应体现专业教育特色,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强化社会实践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完善、充实教学内容;加强以操作技能、工艺实习等为主的实践环节;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比例;加强教学和实践结合,逐步建立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使学生在毕业以后能很快适应社会的需要,并且成长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这在我们这次改革的培养目标种有了明确的表示。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笔者对国内设计艺术学所设各专业情况进行调研,同时对兄弟院校教学大纲、课程设置等也进行了研究。

根据调研的结果并结合国内设计艺术学的实际,笔者认为应该以艺术设计专业为试点,转变观念,改进了教学模式,调整了艺术设计专业的一些课程内容,突出了过程教育,以全面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在传统教学基础上进行优化课程结构,从单纯的培养行业设计人才转化为培养具有全面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比如说,在基础和专业课程设置上进行了以下一些改革与调整:

1、在基础课的教学上改变了过去长期作业的教学模式,重视和实行短期速写课的练习,以促进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增强形象记忆的良好习惯,以提高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2、加强三大构成的强化训练,采取缩短课时,精减内容和增加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

3、精简专业课课时和教学内容,避免重复内容的教学。

4、对计算机课的宗旨是减少课时但增加了教学科目。

5、增设字体设计课和摄影课。

6、增设现代设计技法课和创作内容。

7、加强课程设计(课程创作)训练。

8、修改毕业设计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有积极性和创作空间,从而使毕业设计更具特色。

9、强调教学实践是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

10、对选修课进行调整,使设置更为合理,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去进修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以及相关的交叉专业方向课程。

11、增加艺术欣赏课和艺术与市场课的学术讲座,为拓展艺术视野,获取对美的法则的分析、感受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提供有益的内容。

12、增加实践课(考察与实习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提前接触社会,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在生活中感受情感,关怀身边的人和事,并从生活体验中发现美、创造美。

加强艺术设计教育规范的设想是在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实践基础上,总结了项目及各校教育改革经验而形成的,它的内容涉及艺术设计理论课程、实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硬件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实践。它的特色在于涵盖的面广,操作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对艺术设计系列课程教学改革已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并具有推广价值。

在教材建设中,新版的各类教材按新的课程体系,整合了艺术设计的教学内容,突出了知识框架,内容推陈出新,面向现代科技。同时建设了与新体系教材配套的立体化教学辅助教材;制作完成了一批多媒体教学课件;为进一步实践和推广艺术设计专业规范新体系提供了保证。探索建立了新的实验教学体制和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分层次进行教育,实行开放式实验室管理,采用现代网络技术,学生可预约实验时间和选择实验内容,实验室完全向师生开放。推广的标准化新实验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对高校转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实在的推动作用。

重视艺术设计教育规范,为项目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教学改革的深入,教育成果也会得到迅速推广。以构建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为主要中心,从培养人才的教育内容及知识体系上构建一个紧密联系的多学科互相交叉、和谐共存、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育内容知识体系和结构框架,并且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课程教育体系,使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具有宽口径、后基础、宽知识面的基本要求,构建和优化适应社会要求、立足设计艺术教育实际情况的培养方案,形成有特色的、涵盖面较广的艺术设计教育规范。

通过对艺术设计教育规范进行了全面、完整的实践调查,笔者提出了具体的实践方案;围绕新课程体系的系列教材已相继出版,并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已全面深入,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成为本项目最为活跃的方面,课堂内新的多层次实验课程体系和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不断完善、推广,课堂外各类创新实践活动和实验竞赛蓬勃开展,实验室全面开放管理模式已成为实践教育改革的热点;有利于全面考察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考试、考核系统已初步建立。

另外,强调教学实践是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使学生于进一步明确教学的目的、教学的方式、方法和灵活机动性。如鼓励学生为社会、为企业设计产品参加国内外各类大赛和积极投入科研创作活动等,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放矢,有计划、有针对性、灵活性地实施教学方案,同时加强教学设备的建设和教材建设。通过课题研究,使修定的新的培养计划更具科学性、合理性。

第7篇

关键词:小学生 生命教育 思想道德教育 生命教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041-01

本文针对于对小学生加强生命教育主要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分析了小学教育承担的生命教育任务。二是,探讨了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通过对上述两个方面的探讨,进而完成本文想要呈现给读者的内容,下面就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1 小学教育承担的生命教育任务分析

1.1 生命安全教育

小学教育承担的生命教育任务之一就是教师需要对小学生进行生命安全的教育[1]。每年出现的交通事故夺去了多少学生的生命,房屋倒塌以及踩踏事件等造成了多少学生的伤亡,因此,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的教育。教师除了教育学生要远离车辆,湖边,不玩火,不带管制刀具之外,还应让小学生积极的锻炼,增强免疫力,提高身体素质,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

1.2 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小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心理不成熟,容易走极端,误入歧途。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2]。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合理的宣泄自己的压力,并且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发展[3]。另外,还应该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由于一些学生心理素质较差,遇到挫折的时候就会对生命失去信心,生活无望,容易造成自杀、离家出走等严重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教育学生正确的面对生活中学习中的困难,积极的寻找受到挫折的原因,培养顽强的意志,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1.3 思想道德教育

教师还应该积极的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生命观的教育,教育学生认识和尊重他人,成为一个有文化底蕴和珍惜生命意义的人[4]。倡导学生建立崇高的理想,坚定正确的信仰和信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 对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方法

2.1 设置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

在小学教育中,应该设置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我们可以采取渗透式教育。将生命教育融入到其他的课程当中,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的内容,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就能够接受到健康教育[5]。另外,在小学教育中,应该设置健康教育课。健康教育课应该配置专门的教材,并且聘用专业的健康教育教师。教师在教育中,应该遵循学生的天性,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对学生进行生命的关怀,促进学生的发展。

2.2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还应该通过学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生命教育。例如:我校组织小学生进行多种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迎中秋 庆国庆”活动,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收集人们欢度国庆的图文资料,如阅兵式、文艺演出等,教师指导学生准备各项活动的参赛资料,指导学生细心观察国庆节来临之际周围生活环境的变化,如街上布置的花坛,建筑物上或学校、单位门前庆国庆的标语、灯饰,电视里呈现的天安门广场上的花坛等。通过开展庆国庆的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热情,是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我们还组织学生开展“爱粮节粮”绘画展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每人画了一幅爱粮节粮的绘画作品,用五彩的画笔呼吁“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号召同学们要牢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训。通过开展爱粮节粮活动,提高学生节约的意识是,使学生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2.3 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影响

学校应该建立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通过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影响和教育。首先在物质文化方面,建筑上应该体现学校的特色,校园的道路的命名应该体现文化底蕴,校园的各种设施应该井然有序。这些充满美的校园文化能不断的激发学生追求美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意识。其次,在校园精神文化方面,通过舆论环境,构建平等团结的校园环境,创造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6]。像:我校在开学初都举办开学仪式即颁奖典礼,颁奖典礼上,学校表彰了“三好学生、礼仪标兵、勤劳小蜜蜂、雷锋式模范、爱心车长”等,还评选了“感动校园十大人物”并颁奖,感动校园人物是在全校教师、家长、学生中通过层层选拔产生的有敬业精神、奉献精神、进取精神的代表人物,还在全校学生中抽取了七名幸运小天使,幸运小天使获得了“畅快中东半日游”的奖励。幸运小天使的使命是把自己的这份幸运传递给全校师生,并作为学校爱心天使,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把爱心传递下去。会议鼓舞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学校通过颁奖典礼表扬先进,受到鼓励的学生会更加具有信心,没有获奖的学生的也会受到激励,使自己变的优秀起来,获得荣誉。这是一个学校的精神文化,能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受到良好的生命教育,文化熏陶。最后,我们还应该建立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抓好安全教育,担负起学生人身安全的重任。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小学生加强生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探讨,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了解到,在小学教育中,应该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使学生建立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飞云.社会转型期的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探析[J].天中学刊,2011(1):132-135.

[2] 阮海洋.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6(1):43-45.

[3] 庄亚楠.关于中小学生命教育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2):41-42.

[4] 王北生,王振存.现代教育理论研究应增强四种意识[J].教育科学,2006(1):23-25.

第8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创业教育;三个合一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依存共生,她的生命力根植于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服务中。因此,高职院校要办出特色,首先必须突出“区域性”特点,在“服务性和实用性”上做文章。学校的办学定位、发展目标都要紧贴区域、行业的特色,根据所在城市的功能定位及产业特点来设置、调整专业和教学内容,根据区域人才规格需求和技术发展实际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把教学完全融入到当地市场与企业中。只有这样,才能使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紧密相联,才能整合地方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增强学校办学活力,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同时,也只有立足区域经济,为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高技能人才,才能更好地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

一、温州特色高职教育的理念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是浙江省最早创立的高职院校之一,作为一所地方性综合高职院校,学院一直坚持依托温州民营经济、服务区域民营企业的办学定位,坚持“与温州经济互动、与行业企业共赢”的办学理念,在教育中融入温州人精神的培养,在教学中强化工学结合和生产性实训,形成了具有温州特色的高职教育理念,并提出了“三个示范”的建设目标:发挥温州民营经济优势,实现校企合作共赢,使学院与民营企业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模式成为全国示范;弘扬“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温州人精神,使学院以创业教育为特色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成为全国示范;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突出生产性实训功能,使学院“三个合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成为全国示范。

“三个示范”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温州特色:

首先,温州高职教育体现了与温州民营经济的深度融合。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温州模式”更是享誉海内外。温州拥有发达的轻工业、繁荣的房地产业、活跃的市场经济,建有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中国汽摩配之都和中国泵阀之乡等31个“国字号”生产基地,基本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块状经济。全市现有个体民营企业30多万户,民营企业数量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8%以上,民营经济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6%以上。因此,要在温州办高职教育,必须依托民营经济这个大背景;要在温州办好高职教育,必须解决好职业教育如何和民营经济相结合的现实难题。

其次,温州高职教育体现了温州的人文精神。温州之所以能创造民营经济的辉煌,其中最深层的原因在于温州独特的地域文化优势:永嘉学派“义利并举”的重商观念、务实精神、开放意识构成的文化基因,以及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拼搏的群体性特质。把温州人的精神和区域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去,这是高职教育办出温州特色的重要内容。

第三,温州高职教育体现了温州人的创新意识。高职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关键是要突出生产性实训。如何引入市场运行机制,在生产性实训方面寻求突破,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是温州特色高职教育的关键所在。

二、温州特色高职教育的实践

(一)创新以民营经济为依托的校企合作模式

学院以民营经济为依托,借助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的优势,主动服务区域民营企业,通过筑巢引凤、共同经营、优势互补等方式,与行业协会和民营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实现了以“六共”为主要内容的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校企人才资源、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形成校企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使学院成为区域民营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民营企业技术开发与服务基地和民营企业高新技术吸收转化基地。

在实现与行业企业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过程中,学院首先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区域产业的特点,学院确立了建立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行业企业的合作,落实以真实(企业)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以民营企业岗位(群)为基础的自选式订单培养、“边做边学、学做合一”和“以产带学、以研促学”等工学交替的教学改革,实现校企共育人才;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根据企业需要,密切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职工培训、技术开发应用等领域的合作,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在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其次,推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以企业真实生产活动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工作过程或职业活动导向式、项目式等新型课程体系。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推进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积极参与相关行业技术标准和国家职业标准的制订,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核心课程和优质教材。学院聘请企业技术专家参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合作进行“工学结合”课程标准的制定和核心课程教材的编写;将企业真实职业岗位的知识与能力要求融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融入教材中;对于项目化课程尽可能采用企业真实项目或产品,将课程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融入课程项目教学中,并与企业合作编写项目化特色教材和实训教材。

在创新以民营经济为依托的校企合作实践中,学院先后成立了20多个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200多位社会各行业专家参与委员会工作,其中70%以上是来自企业一线的代表,确保在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上充分体现企业的需要,开设的专业或方向都是市场上最急需,最具温州地方支柱产业特色的专业。学院与300多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开设正泰班、德力西班、奥康班等20多个订单班,与行业协会联办了“温州服装学院”、“温州轻工学院”等3个二级学院;推行“工学交替”模式,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签约的“预就业”模式、境外合作教育模式等,形成多样化、多模式的人才培养格局;启动与行业企业合作建设专业核心课程46门;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从企业引进一批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充实实训指导师队伍,并将校企合作延伸到校外,与奥康、德力西等企业建立了300多个运行有序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保证毕业生在企业顶岗实习达100 %;学院还成立温州家具研发中心、温州模具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研发平台,重点面向区域支柱产业,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和员工培训,开展横向课题立项研究,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好服务的同时促进学院自身发展,实现校企互惠双赢。

(二)完善以创业教育为特色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温州人精神教育引入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中去,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毕业生做到专业有特长、就业有优势、创业有基础、发展有空间。

1.加强创业系统知识教育。学院聘请一支富有创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导师队伍,建立“师导生创”的教育模式;根据温州区域经济和地域文化特点,结合高职学生专业技能优势,编写和选用一批创业指导教材,开展温州人创业观教育、创业素质教育和创业实务教育。

2.加强校园创业文化建设。学院通过开设创业文化课程,举办温商创业论坛、创业知识讲座、校友交流会,开通“创业教育”网络课堂和创业文化网,开展以“厚德长技”校训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营造校园创业文化,传承与弘扬“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温州人精神和永嘉学派“义利并举”的文化精髓,使学生懂创业、能创业。

3.完善学生创业实践机制。学院加强校内学生创新工作室建设,建立校外创业实践基地,扩建大学生创业园,设立大学生创业发展基金。同时,成立大学生创业监督机构,建立创业激励机制和创业后续支持机制。

目前,学院已经启动2门创业教育教材和网络教育课件编制工作,初步建成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依托“三个合一”校内实训基地,建成校内学生创新工作室,举办创业计划书设计、沙盘演练、模拟公司组建等特定情景模拟和角色模拟实践;落实专业支撑强、产业前景好、拥有优秀创业团队的学生创业企业入驻创业园进行重点扶持,大学生创业园已经孵化30多家学生创业实体,学生参与省市创业大赛多次荣获一等奖。

(三)深化“三个合一”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三个合一”,是指实训基地要体现工学结合,体现生产性,在构成上应由“课堂与实训点合一”的学做合一基地、“实训与生产合一”的校企合一基地,以及“教学与技术开发、服务合一”的教研合一基地。通过“学做合一”有效落实基本技能的实验和实训;通过“校企合一”有效落实校内生产性顶岗实训,使学生掌握综合操作技能,具备校外顶岗实习能力;教研合一基地,则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职场中实际问题的应变力。

围绕工学结合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根据“三个合一”的要求,学院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注重深化内涵建设:通过运用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具有生产功能的仪器设备,努力实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三化”,即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基地功能多样化。

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学院按照“优势互补、产权明晰”的原则,积极探索以学院为主导、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模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在实训基地运行过程中,学院积极探索教师和技术人员融通、教学实训和生产过程结合、设备与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实现运行机制市场化。在实训基地的功能上,集生产、实训、技术开发与服务、技能培训与鉴定等四位于一体,实现基地功能多样化。

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学院将进一步促进“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紧密结合,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师生与一线技术人员紧密结合”;积极推进“两项改革”:一是以“工学结合”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二是以职业岗位要求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同时开拓校外运行有序的顶岗实习基地,实现校内生产性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05〕35号.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Z] .教高〔2006〕14号.

第9篇

Abstract: The life education runs through the education, and safety education is the key of life education. A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safety education, improve th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value of life is he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关键词: 生命教育;高职院校;安全教育;研究

Key words: life education;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afety education;research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2-0279-02

0 引言

“生命教育”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心自己和家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关心他人和集体,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所以,我们大学生要从生命教育中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可以说生命教育是根本。

1 高职院校安全教育现状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学生的安全意识较为淡薄,很多学生包括家长一直认为高校是治安相对安全、稳定。由于校园内的相对安定局面,加重了学生的麻痹思想。在自身财物管理上疏忽大意,手机、电脑、随身听、现金、卡、证、钱包等物品随意乱放;离开宿舍或晚上睡觉不关门窗;离开教室、食堂就餐等不将贵重物品随身携带等等,从而给其他人以可乘之机。据调查,高职院校最常见的宿舍被盗案和诈骗案,其中,有90%是由于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疏忽造成的。同时学生宿舍严禁使用“热得快”等危险电器和质量不合格的插座。学生公寓居住人员密集,易燃可燃物多,加之一些学生在使用火、电等器具时的不规范,使高职院校存在着很大的火灾安全隐患。而一旦发生公寓火灾等紧急情况,学生未经消防逃生演练,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惨剧。例如:上海某院校在2008年11月14日寝室发生火灾,致使四名女生跳楼身亡。这场悲剧是因为学生在寝室使用“热得快”电器故障,并引燃周围可燃物所致。如果切实加强大学生安全知识教育,也许这场悲剧就不会上演。

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利用周末进行旅游或者校外兼职,由于自身的安全意识较为淡薄,往往会出现受骗或者加入传销组织,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意识的高低、安全知识的多少和自我防范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日常安全。因此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增长防范知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觉从自我做起,构筑起自我保护的屏障,形成最有效的安全防范体系。

2 高职院校安全教育的内容

2.1 新生入学安全教育 在高职院校的新生入学教育中,应该将安全教育纳入到入学教育里,从新生入学时就开始进行全方位教育。据调查每所高职院校的新生入学教育中都将安全教育作为专题版块为学生进行教育。将保卫处、后勤管理处也积极纳入进来,做到全员教育。例如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将安全教育列出了8学时为学生进行讲授。每年为大一新生发放安全手册2000余册,人手一本,进行专门学习。

2.2 消防安全教育 消防安全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特别是公寓消防安全则是每一个所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吸烟现象较为普遍,但学校管理严格,严禁在学生公寓、教室内吸烟,一边是学校禁止吸烟,一边是学生难以戒烟,导致很多学生在公寓、教室内偷偷吸烟,甚至晚上熄灯后在床上吸烟;有的学生在公寓内私接电源,使用热得快;还有的同学经常破坏消防安全指示灯,这导致很容易发生消防安全事故。

因此很多高职院校十分重视消防安全教育。例如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将寝室长、班长、辅导员、公寓管理员、系主任纳入到责任制当中来,每年定期签订协议,实行问责制;同时每年全校师生集体开展消防安全演练,使师生掌握处理火灾以及逃生的方法;并与沈阳市苏家屯区消防大队成立共建单位,每个学期学生与消防人员进行定期交流;学院每年定期对学生、学生干部、班长、寝室长多层次进行消防安全培训,通过开展主题报告会、发放宣传资料、组织观看《火灾逃生技巧》录像等形式开展安全教育;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按照学院公寓管理规定。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定期排查和不定期排查,整体排查和重点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存在违纪行为的同学进行处分;建立安全信息报告制度,一旦发生情况及时报告;做好处理火灾的安全预案。

2.3 旅行安全教育 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课余时间比较多,因此经常以寝室为单位或与几个朋友同学一起出去旅游、购物、出行等,由于自身安全意识淡薄,往往容易发生事故。有的同学在旅游中与旅行社发生人身及才财产纠纷;有的同学在购物过程中发生被骗事件;还有的同学在出行过程中不遵守交通规则、乱穿马路,乱闯红灯,导致交通事故发生。

高职院校应积极做好学生的旅行安全教育。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五一、十一、寒暑假放假前,都由辅导员召开主题班会,着重加强学生的旅行安全教育;平时每个月利用周一晚自习对学生开展旅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旅行安全防范意识。

2.4 校外兼职安全教育 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想在大学里多一些工作的经验或者解决自己的生活费用,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出外打工兼职,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自身能力与水平,从事家教、培训的兼职很少,大部分都是酒店小时工、发传单、电话销售等形式,很多学生对于马路市场或小招贴上的广告或其他招聘信息分辨不清真伪,以为工资高,要求低很适合自己,不去考察,不签订协议,因此出现很多克扣工资或不给工资、上当受骗的现象。有的同学甚至被误导加入传销组织。这给学生以及家长、学校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2.5 实习安全教育 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区别之一就是重实践环节,以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不但在教学中重视实践环节,而且大三一学年都要到企业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或教学实习,特别是订单培养的学生,如酒店管理专业、木材加工专业等,他们经过学院一年的理论学习,直接进入酒店、木材企业、家具公司等企业进行实习实践,进行真实环境的操作练习,积累知识和技能,从而也锻炼了能力。但是学生在企业的实习过程中,在从事具体岗位操作程序时,往往不是很规范,这样会给学生的身体造成伤害,家里造成精神上的痛苦,学校造成一些损失。进行实习安全教育,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损害。

3 高职院校安全教育的对策

3.1 安全教育进课堂 在教学计划中加入安全教育的内容,并且要将安全教育作为一种规范和制度在教学中开展,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要将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部分,不仅要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接受到安全教育,并且要保证学生能够通过安全教育,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要针对各个年级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进行教学计划;不仅要进行课堂内的传统的安全教育,还要通过一些安全教育活动,讲座等,让安全教育全方面的进行。只有把安全教育的内容制定在教学计划中,作为教学大纲的一部分,使得教学更加全面和规范,才能够使得安全教育的水平有所提升,并有利于院校安全教育的水平的提升,甚至对社会的安全教育也有积极意义。

3.2 安全教育落实责任负责制 要增强高校对安全教育的管理机制,建立起全方位的管理体制。明确各个学校,院系以及教师的责任,安全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学校管理问题,仅仅依靠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院校教育工作者的管理,只有做到教育和管理相互结合,才能够使得安全教育得到最好的效果。通过安全责任制度,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全员进行学校的安全问题管理,并做好全方位的防范意识。

3.3 安全教育的形式多样化 高职院校要重视安全教育的形式多样化,比如在“消防日、安全日、环境日、世界艾滋病日”等一些节日做一些安全教育的特殊活动,加深学生对于安全教育重要性的印象。在这些节日邀请一些安全问题专家,对大学生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讲座,通过一些典型的安全问题事故,警醒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安全保护意识,提升大学生学习安全教育的积极性。另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安全知识的竞赛,提高大学生学习安全教育知识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曲建武.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科学体系研究,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