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社会实践的经验

时间:2023-05-17 15:34:02

导语:在社会实践的经验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社会实践的经验

第1篇

近几年伴随着首都经济的发展,大城市集聚效应日趋明显,北京交通出行环境不断复杂化,交通安全隐患在增多。北京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公交设施得到改善,但在舒适性、可及性方面存在很大偏差。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则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历史上的城市分割布局导致的交通拥堵及早期修筑道路遗留的问题,是北京交通拥堵无法逃避的根源。在当时国内经济相对不发达、人口和车辆都相对较少的情况下,问题并不突出。可是由于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叠加,近些年拥堵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北京早期交通线路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考虑到日后北京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因为多种原因存在许多不合理的路线。如:西客站周边的道路,公共交通工具很多,拥堵是家常便饭。北京不少立交桥同样存在诸多问题:建国后北京的立交桥在短时间内建成很多,在当时条件下被认为是一种技术进步。但是仓促的时间导致设计上的诸多纰漏,最后造成不少立交桥上不去、下不来、司机见了晕头转向等情况,使得拥堵更为频繁易发。

而当政府对城市交通缺乏有效管理的情况下,新建的道路设施会引发新的道路需求,而交通需求总是超过道路供给。也就是说,不管政府投入多大的人力财力,结果必然导致交通拥堵,“当斯定律”描述的情形对于分析今天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仍然有效[1]。城市建设应该规避交通设施可能发生的风险问题,同时重新规划不合理线路设计。随着宏观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差距的逐步减小,北京市中心的常住人口在一定时期之后会有所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交通承载力,可逐步对不合理的路线等进行重新改建。

二、北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问题

(一)从人口规模看北京交通现状

随着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北京市的交通出行量逐年增加。2011年北京市常住人口由2005年的1538万人增加到2018.6万人。人口的绝对数量从两个点导致了或者加重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一是公共交通工具和线路相对有限,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出行需求。二是私家车保有量极高。2011年,北京全市机动车拥有量为498.3万辆,其中私人拥有量为389.7万辆,分别为2005年的1.9倍和2.5倍。人多车多,加之交通线路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合理,堵车几乎成为北京的“风景线”。

(二)从公共交通发展看北京交通现状

随着北京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交通压力日趋紧张。北京于2006年、2009年先后出台了《关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意见》和《绿色交通行动计划(2009-2015)》,通过加大轨道交通建设力度、全面更新公交车辆、优化公交线网、实施低票价、设立专用道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进“公交城市”建设[2]。2011年北京市居民出行中公共交通的承担率突破40%,但与其他国际化大都市60%-80%的公交承担率相比仍显较低。2011年末,全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为15条,运营线路长372公里,比2005年增加258公里;全市公路里程达到21319公里,比2005年增加6623公里,以年均6.4%的速度增长;全市城市快速路达到263公里,干线公路里程达3462公里,分别比2005年末增长14.3%和15.6%,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占干线公路总里程的比例从63.5%提高到88.6%;全市公共电汽车运营线路为740条,比2005年增加118条,运营线路长19338公里,运营车辆达2.2万辆,比2005年增加0.3万辆。整体来看,北京公共交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压力,但并不能完全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以北京地铁为例,存在有的站点之间间距过大而又缺少其他公共交通补给等问题。

(三)从道路面积看北京交通现状

2011年底,北京市公路道路总里程达到了28446公里,城市道路总面积达9164万平方米,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得到提升。道路供给总量逐年增加,供给结构也有小幅度调整。但从实际运行结果看,道路交通拥堵现象仍客观存在,城市道路设施仍显脆弱。除道路、车辆及行人之外,北京交通还应考虑行政管理和优化配套公共设施。建议设置更多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鼓励市民绿色出行。可遗憾的是,机动车经常占据自行车道,有的路段甚至没有自行车道,或者自行车道和机动车道之间没有任何隔离等,这都增加了绿色交通的危险系数。因此,与城市道路交通相配套的诸多公共设施和服务都需进一步完善。

(四)从机动车拥有量看北京交通状况

据《北京市统计年鉴2012》统计结果显示,北京市的机动车拥有量增长明显,各类汽车的年增长率都很高。如2011年,北京市的机动车拥有量高达498.3万辆,为2010年的103.6%。

三、北京建设智慧交通的理论与实践

(一)智慧交通的形成机理

建立智能交通系统是智慧城市的主要应用功能之一。智能交通系统是指通过道路收费系统、多功能智能交通卡系统、数字化交通智能信息管理系统等多种模式的数据整合,提供基于交通预测的智能交通灯控制、交通疏导、出行提示、应急事件处理管理平台,帮助进行城市路网优化分析,为城市规划决策提供支持[3]。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建立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压力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例如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问题,多信号非接触传输问题、通讯规约问题等。

北京智能交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信息系统、一卡通系统、危险品运输监控系统、奥运交通指挥中心、出租汽车调度及浮动车信息采集系统等。以“一个中心、三个平台、应用系统”为框架,涵盖171个子系统的智能交通管理体系,包括指挥调度、交通控制、交通监测、交通信息服务等[4]。近年来建成的北京市交通运行协调指挥中心(TOCC)是全市交通综合运输协调、交通安全应急指挥、数据共享和信息中枢。建成了轨道交通指挥中心一期工程,实现了全部既有轨道交通线路智能化运营调度。拓展道路交通违法监测系统应用范围,首次在公交车辆安装110套移动监测设备,实时监控占用公交车道的违法行为[5]。

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在TOCC、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智慧交通”的理念。充分发挥物联网技术,通过移动计算、智能识别、数据融合、云计算等技术,形成智慧交通系统。智慧交通系统,是指将电子、信息、通讯、控制、车辆以及机械等技术应用于交通领域并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提出解决方案,以改善交通状况,使交通发挥最大效能的系统。从智能交通系统到构建智慧交通体系,需要加快推进综合交通服务和管理系统、交通诱导系统、智能出行服务系统、交通应急指挥系统、数字公路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出租车与公交车智能服务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港口信息管理系统等智慧交通应用系统建设,从而进一步提高城市交通的科学管理和组织水平[6](图1)。智慧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建立在数字化和控制管理的智能化基础上,“更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和更深入的智能化处理能力”是智慧轨道交通的基本特征,它以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全联网技术和传感技术为支撑,构建和展示“高效、便捷、安全、可视、可预测、环保和智慧”的、高科技和现代化的综合性轨道交通系统[7]。同时发展智慧型的快速公交系统和轨道交通,可以降低碳排放强度[8],符合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

(二)北京智慧交通的实践状况

智慧交通在世界上已经有了一些成功实践例子。如,新加坡采用的“智能交通预测系统”,由计算机化交通信号系统、电子扫描系统、城市快速路监控系统、接合式电子眼以及道路计价系统组成,在预先设定的时间段内预测交通流量,帮助交通控制人员预判、管理交通流,防止交通堵塞。瑞典斯德哥尔摩启用新智能收费系统,使交通量减少22%,排放物减少12%-40%。

北京智慧交通管理系统由交通流自动采集、分析、处理及信息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指挥调度综合集成系统、交通管理数字化执法信息管理系统、交通事故分析处理与交通安全控制系统、对外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交通管理综合业务信息管理及辅助决策系统、交通管理宽带网络及通信系统八个子系统组成[9]。北京市已经开始试点“智能停车位引导”建设,在道路两侧建设引导停车的路牌。另外,为实现“公交优先”原则,北京出台了增加公交车辆和线路、设立公交专用线、完善公交基础设施等一系列专门政策措施。其中公交智能化调度系统的基本目标是解决公交车辆运行中无序、失控与低效的状态,解决与首都公交可担负城市旅客出行的主导地位不相适应的矛盾。把通信控制、卫星定位、计算机网络与运营组织科学地结合,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进行综合集成,实现集运营指挥调度、综合业务通信、乘客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智能化公交管理系统[10]。据调查,北京市顺义区的公交智能指挥调度中心项目总投资386万元,由指挥平台、车载定位系统、车辆和场站监控系统、通信系统组成,目前已在顺义区内的48条线路469辆公交车、4处公交枢纽、16个公交车站安装了指挥监控终端。调度中心通过公交车上安装卫星定位系统(GPS)、在重点站台安装监控系统等措施,实现对运营车辆的实时监控以及车内图像采集。公交智能指挥调度中心能够根据监控各种数据采集结果,判断车辆运行情况,及时发出指令,调度全区公交运行。通过卫星定位和视频监控,指挥中心随时掌握车辆的运行速度、所在位置、是否晚点等信息。此外,系统设置了报警功能,对车辆甩站、超速、严重堵车、首末班车不准时等进行提示。指挥中心人员根据各种情况,通过系统向安装在公交车上的GPS显示器发送短信进行提示,也可通过指挥中心的话筒向司机发出语音提示。每辆车的司机座位旁都安装有一个紧急按钮,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司机可通过按钮向指挥中心报警。智能指挥调度中心运行以来,顺义区境内公交正点率提高近10个百分点,公交服务投诉类纠纷显著减少,市民乘公交出行的意愿明显增强,境内公交刷卡率由86.36%提升到89.47%。

参考文献

[1][3]张永民.智慧城市总体方案[J].中国信息界,2011,(3):12-21.

[2]庞世辉.北京绿色出行与发展城市新型交通系统的构想[A].北京市交通委,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编《探寻北京交通—世界城市交通科学发展之路[C].2012,1.

[4]缪明月、高爱霞、戴帅.建设世界城市目标下智能交通管理理念诠释及发展展望[A].段霞主编.2012城市国际化论坛——世界城市:规律、趋势与战略选择论文集[C].2012.

[5]刘小明、王兆荣、陈燕凌,等.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推进交通事业科学发展[A].张耘主编.北京蓝皮书: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2011-2012)[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6]佚名.“十大应用体系”:让城市充满“智慧”[J].宁波经济,2010:30-31.

[7]曾华燊、朱怀芳.论智慧轨道交通及其系统架构[J].计算机应用,2012,32,(5):1191-1195.

[8]陈静、张景秋.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北京公共交通发展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5):70-72.

第2篇

每当假期将至,我们都会筹划着旅游的地点,游戏的点子;然而,这个暑假,我打算找一份工作,一来可以体验生活,二来能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更加完善和提高自己。人常说:“求知无坦途,学问无捷径”,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我们也常常把实践实践验证里的唯一标准记在心里,所以,当我们学到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时,实践自然不可避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以致用。

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一股劲,我只身前往市里,单纯着想着努力、认真就一定会成功,然而我却忽略了,要努力、认真的工作也必须得有一个平台。单纯的走进了一家又一家店铺,包括茶叶店,药店,服装店......结果却是碰了一鼻子灰,因为人家都不要假期的临时工,想找持久的人员,所以,我的“一鼓作气”有点被锐杀了!幸好我阿姨的朋友是一个眼镜行的老板,通过介绍,终于,我通过了应聘,成功的迈出了暑假体验的第一步。然而,我的内心除了高兴外,更多的其实是不知所措的应对挑战,深知这份挑战需要的是耐心、用心和信心,所以我要严格的要求自己。

从第一次见我,老板和老板娘就很是喜欢我,他们说看起来挺乖巧的。老板要求:每天早上7:00上班,晚上8:00下班,如果哪天顾客多,会加班一个多小时,管吃饭。而反之,就能正常下班。第二天上班,早上7:00准时到达店门口,老板还没有开门,等把门叫开,我就赶紧打了一桶水,准备开始打扫卫生。眼镜行里还有一个女孩,她比我大几岁,我就称她为姐姐,一来显得不那么生分;二来也让她好多多关照我。她会做眼镜,卖太阳镜什么的都可本事,在店里已经呆了一年,显然阅历很是丰富;而我,不能给老板在哪些方面上帮忙,就只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所有的体力活(打扫卫生,做饭)全包。这样也不枉平衡人家也平衡自己嘛!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觉得自己长大了不少。校园毕竟是一片净土,它与社会大相径庭,单纯的我们单纯的在这片净土上成长,尽享受着单纯带来的快乐,却忽略了适应社会,步入社会后的生存问题。在这个人才济济的时代,倘若你想成为耀眼的群星中璀璨的一个明星,那就必须能屈能折,从底层做起,顺时境的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应该做的就是:主动地去适应社会!这个暑假虽然过得有点累,但却又过得很特别,很有意义!

第3篇

关键词: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建设;对策

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是有效预防控制相关疾病、应急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机构,为政府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准确依据,进一步加强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成为了提高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应急能力的重点。本单位为基层疾控中心,新办公大楼为政府代建工程,建筑面积6613m2,总投入5400多万元,2006年开始建设201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针对本实验室在使用过程中显现出的问题,对进一步优化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提出对策,现交流如下。

1 概述

门头沟区位于北京城区正西偏南,属太行山余脉,全区总面积1455km2,山区占98.5%,东西长约62km,南北宽约34km,常住人口35万,流动人口10万。结合当地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卫生规划,根据需求与可行、现状与发展的关系,确定了本单位的建设规模,以适应和满足社会对疾病控制的需求。门头沟疾控中心实验室依照《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1]、《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2]、《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3]、《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4]进行设计施工,总建筑面积6613m2,其中实验室面积为2800m2,分别为微生物实验室和理化实验室。

2 微生物实验室基本设施及环境

2.1基础设施及布局

2.1.1基本设施 大楼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微生物实验室位于中心大楼五层和六层南侧,实验室隔断及吊顶选用彩钢板。地面采用PVC地板,耐酸碱腐蚀、耐磨损。各功能室采用不对称门,实验间设传递窗。装修后微生物实验室净高为2.7m,设1.5m设备层。楼体有完善的防雷系统抗震类别乙类建筑,符合国家的建筑技术规范。

2.1.2规划布局 总平面布置采用集中形式,垂直布置(实验室用房共三层),微生物实验室(1.5层),楼层平面布局为端头垂直交通形式[5],在东西两侧分别配置货梯、客梯各一部,货梯兼做医疗废物通道,定时运送医疗废物。实验区与办公区相互分离[5],实验区为中廊式,采用门禁系统实施准入管理,微生物实验室根据各功能实验室的要求在五层设置物资保障区、细菌检测区、血清检测区,六层设置核酸检测区、病毒检测区,分区科学合理,工作流程顺畅。

2.2电力 采用市政双路供电系统,电力供应留一定的负荷余量,楼层设有独立配电箱,每一实验室均设置配电盒;进入实验室为三相380V电源,进入实验室后按照仪器设备种类、功率、功能等进行分组分配,对高压蒸汽灭菌器、电热干燥箱、蒸馏水器等大功率设备采用专线供电,保证使用安全。

2.3照明 实验室照度标准达到400Lux,符合标准要求[3]。白天主要采用自然光采光,电力照明采用高效荧光灯,室内及走廊安装有应急照明灯和疏散装置。

2.4供水 用普通PC管材水管供水,出水端采用耐酸碱专用PC管材的水龙头和水槽,水龙头均用肘部开关,已减少操作污染。

2.5排水 实验室废水集中后进入地下污水处理站进行二级处理,达到国家医院污水排放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2.6空调及通风系统

2.6.1空调系统 实验室要求24h空调,夏季制冷采用冰蓄冷系统,当空调主机出现故障时可以利用蓄冰装置提供冷冻水,保证空调的连续运行;冬季由两台电热锅炉提供空调热水,电锅炉位于地下一层锅炉房内。

2.6.2通风系统 采用机械通风,每个实验室回风不可相互混合,必须单独回风,主实验室为上送下排,均匀单向流,送新风系统保证每小时3~4次的换风次数,新风经过初效过滤、中效过滤、高效过滤、冷却/加热、除湿后送入实验室。洁净室采用局部层流罩,达到局部百级要求。

3 设计及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3.1目前我国具有实验室设计资质和经验的建筑设计单位较少,多由空气洁净工程公司根据平面粗设计作深化设计,最后由有资质的装修公司审核认可后施工,缺乏专业性设计施工,存在不符合生物安全要求的问题[6]。

3.2现有国家标准未对实验室装修材料的标准做出具体规定,各个实验室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采用材质较复杂;对于实验室投入使用后的维护无具体规定和要求;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筑技术规范》[7]仅对实验室竣工的验收项目做了规定,未对验收的具体方法做规定,可操作性较差;对于实验室投入使用后的维护无具体规定和要求。

3.3由于实验室排风系统排风压力达不到Ⅱ级B2型生物安全柜所需排风压力,导致该型生物安全柜不能安装使用。

3.4实验室未安装应急报警装置,实验室空间封闭,当发生生物安全事故时不能及时与外界沟通,易对实验人员人身安全造成损害。

3.5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实验室楼层高度大于普通建筑,现有市政供水压力不能达到要求,使应急喷淋和洗眼装置不能正常使用。

3.6由于现有集中空调及通风设施未能按照要求调试到位,致使实验区工作环境温度较高,影响人员正常操作及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

4 建议和对策

4.1对现有国家标准进行修订,增加实验室竣工验收具体操作规范,在装修材料的材质方面做出具体规定,对实验室投入使用后在维护时间和项目上做出明确要求。

4.2在设计初期与设计施工方、仪器设备供应方及供电供水等方面及时做好沟通,使实验室条件达到使用标准,符合设备的的安装、使用要求。特别是生物安全柜的安装,充分考虑到排风管道的长度、直径、弯头数量及风机功率和风压等因素,管道风机和生物安全柜启动要有自动连锁装置,确保实验室内不出现正压和确保生物安全柜内气流不倒流。

4.3在实验室设计建设中,充分考虑到各个实验室通讯、网络、应急报警等数据节点的安装,方便实验数据的传输,当发生生物安全事故时能够及时处置。

4.4诊断和卫生保健实验室(以公共卫生、临床或医院为基础的)必须设计成二级或二级以上生物安全水平,且疾控机构在疾病调查中对于检测样品病原微生物物种具有不确定性,从安全、前瞻角度出发,其设施、设备要求不能局限于现有生物安全二级的最低要求,而应该尽量按生物安全三级要求进行[8]。

4.5在对实验室整体布局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功能区的独立性,对功能区内流程详细规定,对各个实验室按照不同功能,合理划分,保证工作程序顺畅。

4.6在实验区采用集中空调设施时,应按照房间面积、用途、开关门频率设计出风口的密度和风量,并对设备运转进行准确调试,确保实验区的温度和湿度达到要求,保证操作人员身体健康及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如有可能,可以按照不同功能分区在一些区域采用自然通风方式。

总而言之,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是实施疾病预防控制的重要技术服务部门,正在向提高综合能力的方向发展,新方法和新技术得到大量开发和使用,建立标准的专业的微生物实验室,保证实验室的生物安全,也是提高疾病预防能力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意见[C].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标127-2009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S].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4]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50346-2011《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5]王陇德.实验室建设与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7-98.

[6]林学尧.瑞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建设的探索[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9,21(9):459.

第4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招生 考试环境

针对党和国家来说,高效招生考试就是公正、公平的选拔人才与鉴别人才的途径,是贯彻落实“人才强国”“科教兴国”的重要措施,是维持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所在。在当今社会,高校招生考试和个人前途紧密相连,已经成为了社会的焦点问题。本文主要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招生考试环境予以深入研究,为营造“阳光考试”提供可靠参考。

一、强化招生考试的公正、公平

公正、公平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经多年实践研究表明,招生考试是实现公平入学的重要途径,社会期望值较高、信任度较高、认可度较高。但是每年均会发生“高考移民”的情况,同时乱办班、乱招生、乱收费等现象普遍存在,表明招生考试中不公正、不公平的现象较为普遍。针对以上现象来说,一定要坚持科学管理、以人为本的原则,实现招生考试的公正、公平,从而构建和谐的招生环境。

二、提高招生考试管理队伍的素质

考试管理者是构建和谐考试环境的主要因素与决定性力量,对招生考试工作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招生考试工作中,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招生考试管理队伍是非常重要的。强化招生考试管理队伍的建设,不仅是招生考试的长期要务,也是招生考试面对的急务。所以,针对现阶段招生办工作而言,工作繁重、责任重大、考试种类繁多、任务艰巨,一定要建立一支精业务、守纪律、尽责任、懂政策、讲政治的招生考试管理队伍,为招生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保障。

在招生考试工作中,监考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监考人员作为监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维护考场秩序、执行考试纪律的直接责任。建立一支服务型、稳定的监考人员队伍是确保考试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监考人员进行培训,同时通过评选“优秀监考员”的活动,有效提高监考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除此之外,利用评估标准的导向作用,转变监考人员的工作作风与指导思想,提高其为考生服务的意识,规范监考行为,不断提高监考水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招生考试环境提供有力条件。

三、严肃考风考纪,防止考场舞弊

在招生考试工作中,考风考纪作为工作的生命线,是保证考试公正、公平的重要所在,与社会安定及考生利益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考风考纪的好坏,与国家教育考试质量及威信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也对一个区域的社会风气及道德风尚有着一定的影响。在严肃考风考纪、防止考场舞弊方面,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统一考试是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与广大人民群众及考生密切相关,严肃考风考纪,维护统一考试的严肃性、公正性、权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加深对考风考纪的认识,明确统一考试安全保密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二是加大对考生的思想教育。积极向考生宣传违规处理及招生考试细则的内容,并且对考生进行诚信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诚信为荣,以违纪舞弊为耻。三是强化监督检查。聘请纪检监察部门人员对各考点予以严格检查,不仅要加强考前监督,保证考前准备工作落实到位,还要强化考试巡视,依法执考,公布考试举报电话,并且设立举报信箱,全面落实来信来访工作,保证考试严密,避免考场舞弊。四是严格考试管理。根据《考务工作规则》的规定,对每场考试工作予以严密落实。同时,加强对考试每个环节的管理,避免出现漏洞,严惩违规违纪行为。

四、健全高校自主招生体制

实施自主招生的目的就是在普通高考以外,开拓一条路径,让那些学有所成,拥有一技之长,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选拔到重点高校。在高等教育招生改革中,自主招生是一项扩大高校自的重要举措。在实际工作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健全高校自主招生体制:

1.完善自主选拔机制。首先,通过增加评价内容的方式,提高学生质量,使其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思想品德等;其次,通过延伸评价,了解学生的发展与变化,将会考成绩、历年考试成绩等纳入考查范围,以此确保评价的完整性。

2.加强监督机制的建设,充分体现教育的公平性。现阶段,我国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制度还不完善,监督机制还不健全,需要招生办予以严格监督,严惩自主招生中的违规违纪行为,彻查相关责任人,坚决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这样才可以充分实现高校自主招生的目的。与此同时,教育公平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招生考试中,考试制度与教育公平性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在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改革中,必须对传统招生制度下不公平的教育现象予以重点关注,不要用新的不公平的教育现象取代旧有的不公平的教育现象,甚至加重不公平程度。为此,一定要重视招生考试监督工作的落实,根据当地教育水平及相关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改正教育不公平现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招生考试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与社会的各个方面均有着一定的关系。高校招生考试是社会系统的主要构成环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为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招生考试环境的时候,一定要坚持科学管理、以人为本的原则,实现招生考试的公正、公平,并且严肃考风考纪,防止考场舞弊,同时加强招生考试管理队伍的建设,健全高校自主招生体制。

参考文献:

[1]吕小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招生考试环境的探索[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1,(03):6-8.

[2]黄娉婷.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变革:异地高考政策执行力的视角[J].高教探索,2014,(06):97-101.

第5篇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 构建 知识经济

一、前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给传统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带来极大的冲击。只有变革学习方式,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培养终身学习思的理念,建立终身学习体系,提高社会成员的学习能力,从而构建学习化社会,才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变革。

二、知识经济背景下学习型社会的兴起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个人运用知识能力的高低成为了竞争中成败的主要因素。人们的劳动方式已经由体力劳动为主向知识劳动、脑力劳动转变,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是脑力劳动者。为了适应新的经济结构和就业模式,劳动者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1】。这就预示着缺乏学习能力的个人、组织、企业等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遭受失败。因此,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才能在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将学习贯穿于人的一生,冲破了义务教育的时间要求,每个公民都可以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自由学习,从而构建一个学习型社会。

学习型社会的本质要求是终身学习,将学习当成一种不间断的活动贯穿到人们的生活中,大家应当把学习当作自己的责任【2】。人们学习的模式也由单一的学校学习变得更加多元化,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建构学习型社会离不开每一位公民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应当成为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将学习知识单纯的视为继承前人的智慧,这种观念是无法适应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竞争需求的,只有创新性的学习才符合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政府应当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积极营造全民学习的氛围,使终身学习的观念深入人心,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

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在世界各国掀起了热潮,党的十六大相关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我国建设小康社会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目标。我国加强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是很必要的,首先,对于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其次,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的普及。最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有助于提高全民素质。

四、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途径

(1)调整教育结构,完善教育体系

我国的教育模式使人们对学习和教育的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淡薄了人们对学习与社会发展具有紧密联系的认识。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教育模式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我们应当抓住这个机遇深化教育改革,具体而言,在管理、投资、办学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各地方的实际问题,制定出符合本地区发展情况的规划,将教育改革层层推进,逐步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终身学习体系,推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和发展。同时,还应当建立新的教育模式,摆脱学校学习传统模式的束缚,建立多样化的学习基地。我国在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借鉴和吸取国外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丰富经验,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逐步实现我国从传统的教育体系向终身教育体系的转变,同时政府部门法律法规也要监督教育体系的完善,维护社会成员学习的环境。

(2)提高学习能力。养成学习习惯

社会成员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才能逐渐营造出全民学习的氛围。使学习型社会以个人为辐射点,逐步扩大至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最终构建成学习型社会。政府应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使学习变成一种自觉性的活动。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由学习能力决定,因此,只有不断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才能激发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养成不间断学习的习惯。当社会成员的学习意识得到加强,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才能提高全民素质,从而推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在信息技术不断革新的时代,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科技知识的能力,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才能避免成为“功能性文盲”,才能熟练应用现代化的办公设施。

(3)加大教育投资,建设基础设施

政府在推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运用行政手段、借助法律法规的力量才能推动终身学习理念的贯彻,才能冲击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落实了我国教育优先发展的前提。法制是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教育法的颁布和运行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依法治教的新轨道。但是,总体而言,我国对教育投资的力度不够,如教育设施简陋、教师工资偏低等问题依然存在。

五、结语

在知识创造财富的时代,人们对知识和教育的重视程度在逐渐增强,使学习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终身学习的理念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提高学习能力,从而推进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湖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荆州市;体育文化建设;研究

湖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对荆州市城市形象塑造方面有积极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城市形象所涉及的是与我们目前的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包括市容市貌建设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一个全新的领域。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文化的外在表现,犹如人们华丽的外表,它涵盖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及市容市貌、市民素质等方面。可以说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物质、精神、品味以及市民素质的综合体现,是由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构成的。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湖北省荆州市城市居民为研究对象,探究通过举办湖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对荆州市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效应。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文献资料法是指利用文献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集到大量与本研究相关的资料数篇, 通过分析这些资料,确立了研究出发点,大量文献资料的查阅为本论文的撰写打下了重要思想基础。

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向荆州市城区所在地居民发放问卷共600份,回收576份,回收率96.0%,有效问卷569份,有效回收率94.8%。

3.专家访谈法

访谈了有经验的体育学院专家、专业教师,了解荆州市体育文化和体育文化建设的具体情况及对湖北省第十四届省运动会与荆州文化的深层联系探查。

4.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理统计与分析。问卷调查所得出的数据采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湖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对荆州市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概述

1.湖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概述

湖北省迄今为止已举办了十三届运动会。湖北省运动会每4年举办一届,从1952年第一届开始,已经举办了13届。第一届在武昌;第二届分了8个城市举办;第三届在汉口;第四届第一阶段在恩施、黄石、宜昌、咸宁、黄冈、十堰进行,第二阶段在武汉进行;第五届在武汉、沙市、宜昌、咸宁、广济、天门、光化、孝感等地举行;第六届在武汉;第七届在黄石;第八届在武汉;第九届在宜昌;第十届在咸宁;第十一届在十堰;第十二届在襄樊;第十三届在荆门。

在湖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荆州市筹委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市长李建明在听取筹委会工作汇报后指出“省运会不仅仅是一场大型赛事,更重要的是搭建了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展现的就是荆州的形象,而城市形象本身就是招商引资的靓丽名片,这样荆州就把筹备省运会的过程,变成了促进荆州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李建明说“提升城市形象一方面要求加快城市硬件设施建设,当前荆州借助‘壮腰工程’,各部门要乘势而上,抓住省运会筹办有利时机,加快固定资产投资,扩大内需和消费;另一方面要着力提升市民素质,动员广大市民积极参与交通、环境、卫生等影响城市形象的问题整治,帮助市民树立城市主人翁的意识,要动员市民参与省运会宣传绿色新理念。要把省运会的筹备过程,变成活跃市民参与体育健身的过程和宣传绿色节俭新理念的过程。省运会的筹备要宣传动员市民积极参与,着力提供更多的公园绿地公共设施,培养参与体育的文化和生态,争取把省运会办成人民的体育盛会。在筹备省运会过程中用行动宣传绿色节俭的新理念,‘缺什么补什么,有什么用什么。’”李建明指出:“体育场馆是城市基本布局需要,但在建设上要本着绿色节约的原则,在维护上要能用则用,多举办各种展览和大型文体活动。相信荆州市举办2014年第十四届湖北省运动会将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2.第十四届省运会对荆州市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效应分析

对城市居民体育观念的影响。

湖北省第十四届运动在荆州市的举办, 由表2所示,体育价值观变好的居民占79.25%,体育态度变好的78.31%,体育兴趣变好的达到占82.31%,这说明,湖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在荆州市的举办对荆州市居民的体育态度和兴趣产生了较为明显的积极影响。

对城市居民体育风尚的影响。

表2情况显示: 虽然湖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在荆州市举办,但能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城市居民占26.12% , 还不到三分之一,大部分的城市居民仍没有体育锻炼的自主性。经常观看体育节目的城市居民只占45.27%,而经常阅读体育报刊的城市居民仅占22. 26%左右,这些数据表明荆州市城市居民积极活动的心态仍然没有被调动起来,没有形成主动的运动习惯,也没有形成带有普遍性和相对稳定性的体育行为风尚。

对城市居民体育精神认知的影响。

从调查结果表3可看出,城市居民认为运动员在比赛中最应体现的精神的是公平竞争、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认同率都在80%-90%之间。其次是尊重对手、裁判、观众和胜不骄、致不馁的精神,认同率都在70%左右,认同率比较低的是开放创新的精神,仅占所调查对象的40%左右。

对体育设施的影响。

表4所示,在近三年体育设施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主要调查了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排球场等几项大众的体育项目,发现其中荆州城各种体育设施增加的是最多的,原因是荆州市区聚集了荆州最好的资源,人员、学校相对集中。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荆州市城市居民对湖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的支持充分说明了湖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在荆州市的举办激发了荆州市城市居民的对体育的热情以及崇尚团结拼搏的精神,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体育价值观变好的居民占79.25%,体育态度变好的78.31%,体育兴趣变好的达到占82.31%,这说明,湖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在荆州市的举办对荆州市居民的体育态度和兴趣产生了较为明显的积极影响。湖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在荆州市的举办对城市居民体育风尚的影响的调查结果明荆州市城市居民积极活动的心态仍然没有被调动起来,没有形成主动的运动习惯,也没有形成带有普遍性和相对稳定性的体育行为风尚。

(二)建议

总体上看,荆州市公共体育场地、器材等物质设施还存在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的发展。要借湖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的契机,增加专项经费投入,完善体育设施,为市民体育活动的充分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是提升城市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有效途径,公平公正、相互尊重、和谐共进这些内容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荆州市政府要拓宽提升城市梢神文明建设的途径,加大举办体育赛事的宣传力度,通过有效措施提升城市精神文明环境。体育产业中的文化产品既能创造经济价值,又能创造文化传播价值。但不能只注重对于体育产业中的物质产品的开发与发展,更需要注重对于文化产品的开发。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都不可松懈。

作者简介:胡燕,副教授,1962年11月出生,湖北仙桃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

第7篇

关键词:社会保障;一体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4-0120-02

引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加快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在新时期提出了“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并将“统筹推进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说,党和国家这种明确的发展取向,构成了当下社会保障发展的时代背景。

第一,从历史上看,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很低时,城乡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并没有实质差别,呈现一种天然的一体化状态。但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城乡的分离和差异过分悬殊导致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造成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出现就业和住房困难、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城市病,而农村则会因土地减少、人口流失、农业萎缩而出现经济萧条,从而使城乡两大经济社会结构失衡,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一些国家依靠政府、企业和私人部门多方共同努力,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保障一体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从中国的现实看,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这为社会保障的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坚实与稳定的物质基础。具体表现为财政对于社会保障的预算支出不断增长。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继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和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都呈现大幅下降趋势。这种情况为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奠定了社会基础。我国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不仅在经济层面已经准备充分,而且从十六大开始,已经逐步进行着制度层面的改革,如农村税费改革,在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的基础上,又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面,全面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理论上已经覆盖所有农村居民,这都为推进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制度支撑。

第三,概念释义。近年来,关于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一体化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许多学者围绕这个话题展开了诸多争论,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观点。但是针对这个问题的概念表述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常见的提法有“统一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整合城乡社会保障”“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等等,不仅概念的提法不一致,对概念内涵的理解也没有达成共识。在这里我们采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一体化”的提法,就内涵而言,是指在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运行和管理时,将城乡一体规划,全面覆盖,不论城乡,所有居民都有平等享有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资源的权利。其目标是建立制度完善、项目齐全、覆盖全面、标准统一、管理高效、机制健全、可持续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机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符合转型中国社会实际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城乡居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获得帮助的权利。

一、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国外实践

从现代社会保障的产生和发展看,它们都产生于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带来的工业化水平和进程都较快的国家。并且都首先产生于工业领域,然后扩展至农业领域;先覆盖在正规部门就业的雇员,然后才逐渐覆盖全体社会成员;就产生的地域看,发源于城市,然后才扩展至农村,最后实现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的一体化,这种运行轨迹是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国亦须遵循这样的发展规律。社会保障是一个复杂的制度体系,社会养老保险是其最重要的项目,因此我们就从社会养老保险来考察国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我们还是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考察,实践中,社会养老保险计划在所有实施的国家中,最初建立的是城市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对象包括工厂雇员和公共部门雇员,当城市养老保险发展到一定阶段且相对成熟时,其覆盖范围才逐渐扩展至城市灵活就业人员、个体劳动者,最后才是农村人口。有的国家建立了专门的农村养老保险,比如我国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而这种发展需要较长的时间。如丹麦于1891年就已经建立工人养老金计划,而针对农民的养老金计划直到1977年才开始,二者相差80多年。日本在工业化国家中属于后起之秀,城市养老保险与农村养老保险建立的时间差距已经缩短但仍然有30年的差距。总而言之,国外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和扩展基本上是遵循着“先城市、后农村”“先正规就业者、后非正规就业者”和“先分立、后统一”的发展规律。而在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的推行途径上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统一制度型的农民养老保险模式。这种模式的代表国家有英国、荷兰等国,特点是将全体国民纳入到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框架下,不区分城乡、产业、行业、就业性质的差别,给予全体国民平等的养老保障地位和相同的待遇,这种模式下,制度形式和待遇内容没有任何差别,尤其在城乡之间没有不同。第二,专门型的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模式。代表国家有意大利、德国、奥地利和法国等。特点是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把不同类型的农民纳入到不同的养老保险系统中。如把带有雇佣性质的农业产业工人纳入雇员养老保险系统中,而针对农业经营者或农场主及其家属则单独构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虽然表现为制度形式不一但基本待遇内容没有实质差别,就待遇内容而言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第三,统分结合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模式。代表国家是日本和加拿大,特点是制度设计中的统分结合。具体表现为在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层次上建立全国统一的、国民普遍享受的国民基本养老金,逐渐实行城乡一体化。同时建立与从业性质相联系的、相对独立的职业关联型养老金制度,其中就有针对农民建立的专门养老金制度。因此,从世界范围看社会养老保险都具有城乡一体化的共同发展趋势,制度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制度内容不断丰富,体系结构朝着多支柱、多层次的方向发展,基础层次的养老金计划逐步实现制度形式和内容的全国统一,城乡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日益趋同等等,而且推进过程带有不可逆的性质,这给我国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启示。

二、对我国的启示

(一)政府主导推进

无论是从国外的发展经验看,还是从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发展的历史看,政府都是主导、强制推行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的主流方式。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一体化进程中,无论是制度设计、法制建设,还是财政供给和管理协调以及统筹过程中所产生的城乡间、地域间和阶层间利益格局调整等问题,只能依托政府的力量才能得以解决。政府作为公权力具有独特地位和权威,作为国家机器的驾驭者,其作为制度推进主体的优势是市场和其他组织都难以企及的。因此,在推进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一体化过程中,必须重视和加强各级地方政府的推动责任,全面和充分地发挥中央政府全局规划的主导作用。

(二)加大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

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制度建设与改革的物质基础,因此要实现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的一体化,首先要实现城乡经济和社会的一体,至少要缩小城乡在各个层面的差距。据此,我们应遵循“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思维,把财政资源和优先政策向欠发达地区及农村牧区适当倾斜,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和完善农村城市化、现代化和产业化的基础设施和硬件条件。

(三)统分结合的制度设计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时间不同,区域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农村社会保障与城市相比还比较薄弱,因此,在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中,我们不能忽略城乡差距。一方面,我国没有足够的财力能把农村人口以“扩面”的形式纳入到城市社会保障系统中。另一方面,也不能再走城乡分设、单独运行的二元化道路,这样只会使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因此,在具体路径选择上,实行“统分结合”的模式是比较稳妥的做法。就是在城乡统一标准的社会保障基础上,根据人们所从事的职业的不同再提供一份关联金,这样就有统有分。同时也要考虑地区、城乡、个人的差异,在一定时期内允许地方在全国统一社会保障制度下,按照自身实际灵活实施。但总体的思路是不能太分,当下的统分结合,是为了最后的统一。

(四)树立渐进式推进的理念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发展失衡的发展中国家,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基本国情,这决定我国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一体化不能“一步到位”,也不能“一刀切”或“一哄起”,必须要有长期作战的准备。在制度推进时序上依次经历城乡覆盖、城乡整合、城乡衔接、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五个渐进发展阶段才是较为稳妥的方案。这就是我们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一体化是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在合理限度内的有限统筹一体化,并且我们将长期保持这种状况。这里的长期性,强调了一体化建设不是城乡划一,更不是平均化,而是整体的保障体系设计、城乡不同的保障水平(但差距合理,“保基本”的资源配置平衡)、灵活的保障方式、底线公平的保障结果。不是所有的社会保障项目都均等化,而是有限地均等化,在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灾害救助、临时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养老保险、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有选择地均等化,逐渐地均等化。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已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阻碍,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已成为近年举国的政治共识。而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一体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我们愿意与否,在实践层面我国已经进入了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一体化的推进时期,我们要做的是结合我国的国情,参考国外的实践经验,科学、合理、有效地完成这项艰巨的历史任务。

参考文献:

[1]林闽钢.我国进入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推进时期[J].中国社会保障,2011(1).

[2]王晓东.国外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途径、方式、条件及启示[J].社会保障研究,2013(5).

[3]马晨.国外城乡统筹发展对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启示[J].金融前沿,2010(8).

[4]佟沛育,张健明.影响我国社会保障一体化目标实现的四大矛盾解析[J].理论导刊,2013(8).

[5]马斌,汤晓茹.关于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理论综述[J].人口与经济,2008(3).

收稿日期:2014-12-02

第8篇

党总支、村委会

各位领导、同志们:

现在,我把我们周楼村关于开展“民主法制示范村”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创建活动的情况向大家做个简要的回报。

我们××村是××市的东大门,是镇政府的所在地。328国道、××路从村中心纵横交叉通过,人群密集,人流量较大,全村有15个村民小组1507户,常住人口4937人,流进人口现有400多人,耕地面积3630亩。

在开展“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活动中,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主管部门的直接帮助和指导下,我们先后召开了总支委员会、村委会、村民代表会和村组干部会,从宣传发动入手,抓紧硬件、软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修订工作,边学边干,边干边学。

1、建立了组织。村成立了“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领导小组,由书记任组长,村民主任任副组长,村委会其他同志为成员,下设办公室,由村民主任任主任,村总帐会计任副主任,并建立了人民调解,治安保卫,经济建设,社会保障,文教卫生等委员会,五个小委员会均由村条口负责人兼任主任,根据我们村流动人口多并成立了“外来人员专职协管员,整个创建活动做到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统一部署,有序工作。

2、明确专人。我村按照要求明确专人收集、整理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普法、依法治理等资料,建立了相关台帐,建好档案。根据创建活动的标准,到目前,我村硬件,软件资料基本收集整理好,该上墙的上墙,该公示的公示,该存档的分类装订成册存档。并已做到了“六有”,即有牌子有办公室、有会议室,有公开栏、宣传栏,有档案柜,有联系箱。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内部资料“六齐全”即各项制度齐全,会议记录齐全,村务公开内容反馈意见齐全,村委会改选及历次评议干部资料齐全;学法、用法资料齐全,经济、社会发展资料齐全。

第9篇

[关键词] 风险社会;突发事件;五大连池风景区;影响;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D035.29 [文献标识码] B

纵观国内外关于突发事件的探讨研究,大多数学者从社会客体出发,将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事件,这种划分很容易将突发事件、危机事件和紧急事件混淆,不利于实际中对突发事件影响及应对研究。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外突发事件的研究,尤其是目前国际对埃博拉疫情的关注,可以发现当今社会已经进入风险社会阶段,突发事件的时代性和主体性也越来越强,对旅游景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本文从五大连池风景区相关案例入手,对风险社会视角下突发事件对风景区的影响和应对策略的分析是相关研究中的完善和创新之处。

一、相关理论阐述

(一)传统意义突发事件的界定

从元概念角度讲,无论好坏,只要是突然发生的不平常的大事情都可以称为突发事件。但综合考查目前学术界研究成果则偏向“负影响”维度,主要集中在“突然发生”和“具有危害性”两个语义要素上,将社会生活中事前难以预测、影响范围广泛且对社会公共领域造成严重威胁和危害的公共紧急事件成为突发事件(宋英华,2009)。国外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相关定义是欧洲人权法院对“公共紧急状态”的解释,即“一种特别的、迫在眉睫的危机或危险局势,影响全体公民,并对整个社会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我国在2007年8月30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该法案从社会客体角度规定了“突发事件”的涵义和类型: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二)风险社会视角下突发事件的界定

1.风险社会

风险社会是指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由于人类实践所导致的全球性风险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发展阶段,在这样的社会里,各种全球性风险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威胁。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经济、文化、环境等社会各方面都出现了种种新问题:种族歧视、文化消亡、经济危机、贫富差异拉大、动植物灭绝、环境污染等等。这些可以称为“危机”的问题引起了西方专家学者的注意和研究,并形成“风险社会”早期理论。

通过总结,可从三个角度归纳西方风险社会理论:一是制度主义,以贝克、吉登斯等人为代表,他们是“风险社会”理论的首倡者和构建者。贝克认为,风险至少是伴随着工业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甚至有可能在人类社会刚刚诞生时就已经出现了,所有的有主体意识的生命都能够意识到死亡的危险。人类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各种社会形态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一种风险社会;二是文化意义,如凡・普里特威茨(Von Prittwitz)的“灾难悖论”理论以及拉什等人提出的“风险文化”理论。普里特威茨认为,人们已经对技术发展的副作用,即其引起的灾难有了新的认识。拉什从批判贝克等人的“风险社会”理论出发,提出自己的理论观点。他认为风险社会概念无法准确地描绘出我们当前面临的景况,因为风险并不是有序排列,带有明确的结构性和指向性的;三是现实主义,以劳(Lau)的“新风险”理论为代表,认为风险社会的出现是由于出现了新的、影响更大的风险,如极权主义增长、种族歧视、贫富分化、民族性缺失等,以及某些局部的或突发的事件能导致或引发潜在的社会灾难,比如核危机、金融危机等。比较而言,贝克和吉登斯对于风险的分析更为全面深刻,尽管在制度结构等论述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泄露事件、美国“9.11”恐怖袭击、中国“非典”的蔓延以及当前埃博拉疫情等国际突发事件的检验,证明该理论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

2.风险社会视角下风险的特性

自工业革命以后的社会经济变化塑造出现代风险的基本景观,决策和行为成为风险的主要来源,使现今风险呈现出更为显性的特性。

首先,从根源上讲,风险是内生的。风险伴随着人类的决策与行为,是各种社会制度,尤其是工业制度、法律制度、技术和应用科学等正常运行的共同结果。而自然“人化”程度的提高,使风险的内生性更加明显。其次,从影响和后果上,风险是延展性的。风险造成的灾难不再局限在发生地,而经常产生无法弥补的全球性破坏,例如日本福岛核事故、埃博拉疫情等。其空间影响是全球性的,超越了地理边界和社会文化边界的限制;其时间影响是持续的,可以影响到后代。再次,从特征上讲,大部分风险后果严重,但发生的可能性低。因此,某种程度上尽管风险发生的概率减少了,但并不意味着我们生活的世界安全了。最后,从应对方法上讲,现有的风险计算方法,经济补偿方法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通过提高现代性的反思能力来建构应对风险的新机制。

3.风险社会视角下突发事件的内涵

贝克的理论带有明显的生态主义色彩,其风险社会的概念特指在现代性的一个阶段中。在这个阶段,工业化道路上所产生的人为风险超过自然本身的风险而占据主导地位。无论是人们意识风险能力的增强还是管理风险的机制方法带来了新的风险,都能很好地证明这一点。另外,研究风险社会理论的学者普遍认为,风险的最终表现形式为突发事件。所以,风险社会下突发事件的主体性越来越强,这也是区别于传统意义突发事件的主要标志。风险社会下突发事件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人类能动性地增强,尤其是在处理与自然关系相关的突发事件中,表现的更为强烈。因此,突发事件也是一定的社会主体所面临的、事先难以全面认知与准确预报、突然来临且形式紧迫,给社会主体带来或潜在地带来某种重大影响性后果的事件(赵延彦,2010)。

对于旅游活动来讲,旅游者是主体,旅游资源则为客体,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众所周知,单纯的自然资源或者人为资源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旅游资源,而需要一定的加工创造。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人类能动性的参与,而实现旅游活动又必须有旅游者的参与,这就决定了旅游活动中突发事件的研究应当以风险社会为背景,可使相关学术问题更具时代性,更符合旅游活动的实践性。

归纳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并结合实际论述需要,本文所论述的突发事件是从当今风险社会视阈角度出发,指客观存在于整个旅游活动之中,因自然原因(人为影响仍占相当比例)或者人为因素主导而突然表现出来,具备广泛的不良影响并给社会主体(特指旅游者)造成难以预测的严重后果且不能完全掌控、处理的旅游事件。

二、五大连池风景区突发事件简述及其影响

(一)五大连池风景区突发事件简述

据资料统计,五大连池风景区近十年发生两起的突发事件,简述如下:

2005年2月24日,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粮食局设在龙镇的东帝天然矿泉水饮品有限公司车间起火,火势很大且持续一整天,损失达数百万元。且后续处理问题颇多,火后发现租赁费未交足、火损数额被疑瞒报,一度成为公众媒体关注焦点,给风景区的形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短期内旅游者的数量也有所减少。

2014年6月1日,五大连池风景区发生一起因礼花燃放人员违规操作引起的烟花爆炸事故,导致14名群众入院治疗、观察,但均无生命危险。事故发生时,五大连池风景区管委会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用应急救护车和警车将伤者送往附近医院组织救治,公安机关及时保护了现场并依法对相关责任人采取了强制措施。

(二)突发事件对五大连池风景区的影响

1.损害景区旅游形象,影响旅游者决策过程

景区旅游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旅游者的决策,突发事件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会使景区旅游形象受损,即使危机公关非常成功,其不良影响也会在一定周期内存在。旅游者的决策过程受多方因素影响,例如年龄、受教育程度、性别等个人因素,兴趣爱好等心理因素,闲暇时间、可支配收入等现实因素,其中旅游目的地的安全因素在理性购买决策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安全的形象一旦被旅游者所认知,该景区被纳入普通旅游者决策范围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厂房火灾和烟花爆炸事故发生后,各种谣言、小道消息趁虚而入,扰乱人心,公众会产生恐惧心理和激动情绪,对景区相关部门产生不信任感,甚至产生怀疑,排斥政府部门的危机处理,不安定因素随之产生,会造成更大的不稳定,影响到景区形象的树立。无论是已经到达五大连池风景区的游客还是准备来此旅游的游客都不可避免的被这种负面的消息所感染,主观上认定景区存在安全隐患,形象不良,而这种信息也随着游客的传播而扩散,直接导致未来一定时期内旅游人次数降低,旅游经济效益减少。

2.破坏景区生态资源,环境和经济效益失衡

景区中突发事件的发生会使社会财产遭受一定损失,也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进而导致社会经济系统失衡,社会资源出现严重的不平衡。尤其是在以地质遗产保护为主要目的的五大连池风景区,突发事件的发生加剧了生态资源的破坏。

五大连池火山圣水节活动是当地传统的节庆活动,丰富了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也是景区吸引旅游者的一大旅游资源,但烟花爆炸事故对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不一致。在此次事故短期之内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会有所降低,其恢复周期较短,而对于不可再生的生态资源来讲则是长期的影响,有些甚至具有潜伏期,破坏力可谓重大。

3.引起景区公众恐慌,游客与居民矛盾加剧

突发事件的发生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受损,也使受影响人群产生无安全感的心理,出现心理失衡。突发事件发生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表现出人们缺乏集体意识和与人合作互助精神,进而使人们产生信任危机,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公众的身心健康构成威胁。

值得注意的是,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矛盾问题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有所激化,尤其是在旅游活动中发生突发事件的情况下,居民会忽视主要原因而关注旅游者进入当地环境后带来的破坏性影响。例如,对于此次圣水节的烟花爆炸事故,虽然了解事故是由人为操作失误引起,但由于发生在旅游节庆时期,居民如果对于此次事故所造成的后果一时无法接受,则将不可避免的加剧与旅游者之间的矛盾,认为旅游活动开展带来的弊端大于利益。这就不只影响经济的发展,同样会危害社会安全,破坏和谐的生活环境。

三、五大连池风景区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

从风险社会视角下突发事件的主体性和时代性特征可以看出,突发事件更多地呈现的是一种动态演变,是从事件发展阶段的状态特性来认知、判断、处理事件(赵延彦,2010)。因此,在对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理时,可以以政府为主体,从不同客体角度出发,按照突发事件的动态变化进行划分和处理。

(一)政府主导,建立良好的应急处理机制

政府应在防范并化解突发事件方面处于关键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应建立完善应急处理机制。针对风险社会下突发事件具有潜在的多地区影响且严重程度超出以往的预警检测和处理能力等特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应加强各地区的合作交流和日常操作演练。

以五大连池风景区烟花爆炸事故为例,事件前期多呈现一种紧急突发事件的状态,强调事件处理的紧迫性,即政府的反应能力,是否能将事态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五大连池风景区管委会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五大连池管委会义务扑火队应急预案》、《五大连池风景区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五大连池风景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条例,以保证行动规范性。在烟花爆炸事故发生后,五大连池风景区管理委员会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行动,稳定了公众情绪。

(二)信息公开,完善新闻媒体传播机制

突发事件发生后,信息的快速传播,会产生所传播的信息放大或扭曲,不免有些毫无根据的猜测,混淆是非,扰乱人心。媒体在信息披露、信息公开、信息传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及时公布和公开信息,增强政府与传媒、政府与公众的沟通协作,能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公众的知情权得到满足,激发战胜危机的信心。

此次烟花爆炸事故中期阶段表现为危机事件状态,强调事件处理的适当性,即政府如何处置事件,在不损害当地景区及游客利益的基础上,使相关利益社会主体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政府相关部门在第一时间用应急救护车和警车将伤者送往附近医院组织救治,公安机关及时保护了现场并依法对相关责任人采取了强制措施,缓解了矛盾,并及时与新闻媒体联系,将事故发生原因、处理进展、群众伤亡情况等传达给公众,确保了信息的公开透明,杜绝了谣言、流言,进而争取到社会主体支持,稳定了公众情绪。

(三)加强管理,提高政府处理危机能力

突发事件后期突出的是灾害事件的状态,强调事件的结果性,即政府应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对事故处理进行后期评估、对事故中受害者给予赔偿、对在事故处理中做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造成事故的行为主体和在事故处理中失职和渎职的人员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在烟花爆炸事故处理后期,相关部门在五大连池风景区管委会的领导下,组织有关人员对此次突发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概况、患者救治情况、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评估报告上报管委会及上级政府部门。相关领导部门也及时弥补了群众损失,对受伤游客进行了赔偿,缓和了当地居民和游客之间矛盾。通过此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也提高了政府的应急处理能力,提升政府形象。

四、结论

综上所述,风险社会作为一个概念并不是历史分期意义上的,也不是某个具体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阶段,而是对目前人类所处时代特征的形象描绘。正如吉登斯、贝克等人所说,风险社会的秩序并不是等级式的,垂直的,而是网络型的、平面扩展的。因此,风险社会视角下的突发事件对景区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和延展性,政府在处理应对时需注意平衡各方社会主体利益,控制事态的进一步蔓延。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危机公关,能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助于政府更好的监测、预防、应对突发事件,维护旅游景区形象,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参 考 文 献]

[1]乌尔里希・贝克/吴英姿,等.世界风险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赵廷彦,赵江华.风险社会视角下突发事件概念的解读[J].社会科学辑刊,2010(5):63-65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