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档案管理数字化

时间:2023-05-17 15:34:10

导语:在档案管理数字化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一、当前我国档案管理的主要问题分析

管理制度的发展滞后致使弃档、死档等现象已成为档案管理中普遍的一个难题。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国制度的改革以及社会的发展随着人才流动壁垒的减少。我国档案实施社会化管理成为最终的必然方向。当前我国档案管理中的“人档分离”[2]、“死档弃档、现象较为严重。甚至出现一些“自持档案”的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档案本身的严肃性、准确性以及唯一性,逐渐已经被很多人视同为“鸡肋”。

(一)“人档分离”。因为传统档案管理存在较多的问题,加上目前的档案流动性比较大,因此档案内容和个人之见出现了一定的偏差,部分档案,比如认识档案就不能够对当事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体现,作为人事档案应该要能够对当事人的各项基本资料体现。档案一旦何其主体之见失去了联系,就会出现人档分离的情况,档案的价值自然就没有了,因此档案必须要和实际相符,这是其特质也是其要求。

(二)“弃档死档”。在我国各类人力资源以及社会保障单位网络上,已经长期开始定期公示“长期失去联系超过5年的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名单”。每年我国在各类社会保障网及人力资源网站将很多这样失去联系超过5年且被公示又无人认领的档案最后都被入库封存,成为“死档”。当前我国面临的该类弃档现象已经成为全国各地人才档案管理部门的普遍遭遇。2002年我国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就做过一项不完全统计,当年在全国范围内就至少有超过60万的“弃档族”[3]。自从90年代以来,我国的新用工制度就让流动人口的数量变得更大了,企业单位对档案的管理也开始采取了分离模式,一些单位公职人员的档案从单位中分离出去,因此档案的管理工作开始产生了变化。加之,我国自九七年开始在全国逐步建立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制度,办理退休以及养老保险也逐渐开始与人事档案脱钩。

目前社会的流动性比较大,很多的地方都有了相应的服务机构以及档案管理机构,这样档案就会逐渐的和其主人失去联系,导致了目前的很多档案均是没有用的“死档”,而档案管理机构对于这些联系不到本人,无法收取档案费用的部门也是比较严重的损失,档案是不能够随意的丢弃的,即便是当事人不进行手续的办理亦是如此,所以档案部门只能够将这些档案进行封存,随着档案的积累越来越多,这样的弃档也在增加。导致了档案价值的丧失,其实档案在我国来说,因为国企和事业单位的存在,要在这些单位工作必须要有档案。

二、我国人事档案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展望

(一)人事档案管理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因为人事档案中对个人的过往记录比较多,虽然是纸质的,也是具备了唯一性,其管理会有问题,增加了风险性,而且遗失后的补办也是比价困难的,这是目前档案管理比较常见的问题。我国的档案事业发展后,政府部门对于档案信息化管理和数字化管理的关切也是比较多的,但是实际的情况却并不乐观,并没有取得比较好的发展和利用。但要在全国范围内尽快形成统一的信息化、数字化人事档案管理体系绝非易事,尽管由于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的硬件设备、档案人员管理的问题以及人事档案信息化软件发展的制约不足,但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实施的信息化、数字化进程已初现成效,并在全国各地逐步开展各类“社会人才人事档案电子化服务”项目,这些项目将分类整理的纸质档案进行电子扫描等信息化处理,形成与实物档案内容相对应和一致的“人事电子档案”。档案管理人员可以轻易通过进入到“数字档案库”中查询当事人的档案,并显著提升了日常的办公效率,如可以及时为当事人或查询单位开设证明。

(二)电子化、数字化、信息化是其主要的方向。我国的电子技术获得了比较大的发展,而数字化、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模式也让我们看到了新的方向,其更加的高效,应用前景更加广阔,加上我国的人口多,档案信息资源也比较多,比较复杂,如果不进行数字化管理,将会是非常庞大的工作,因此电子化在很多的地方都相继的投入使用,在部分的单位、企业中也是使用比较多的,数字化人事档案管理是单位对档案个人进行了解的一个窗口,实际的应用价值比较大。

第2篇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客观原因,计算机技术在档案工作中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档案利用需要与档案所提供的档案信息,利用方式之间的矛盾迟迟难以解决造成。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远远落后于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已经成为加快国家信息化步伐和发展我国档案事业的需要。如果不重视档案室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不能在网络上有效的传递档案信息,就无法进入信息时代的快车道,最终将会被信息社会淘汰。

档案管理数字化是经济社会信息交流的必然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各阶层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大,对档案信息的要求也更加复杂,社会各阶层,各部门之间对档案信息的交流也更加频繁。人们渴望足不出户就能随时随地享受到便捷的档案信息服务,迫切要求档案管理部门之间建立一种档案信息交流平台。实现档案馆之间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档案管理数字化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当今信息时代,如果档案工作不能紧跟社会步伐。瞄准社会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和加快创新,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一味停留在传统档案管理止步不前,守着金山找饭吃,无疑是不现实的。因此档案工作只能坚持与时俱进。

由于传统的档案大都保管在档案室、档案馆、又大都以纸张为载体,造成用户利用不便。数字化档案管理可以使用户更加便捷、准确的查找到自己需要的档案,网络化的实现,更使用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档案的利用率。

数字化档案管理使资料能及时归档,尽快提供利用,按照以往的传统管理,必须归档后才能查找,而通过网络计算机管理的数字化档案管理使查询资料变得非常简单,数字化档案事实上成为了无墙界档案,档案库也从文件实体的保管基地变成了提供方便信息控制中心。

数字化档案管理将有利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传统载体的档案相比,数字化档案的最大特点是能够通过网络迅速流动,数字化档案的管理,研究和建设将彻底改变档案的利用方式,冲破档案利用的限制,促使档案管理从保管,利用职能向信息采集、管理和信息服务智能转变。今后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进一步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进一步拓宽,数字化档案管理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各国档案馆都在寻求相适应的现代化档案运作模式以增强自己在网络社会中的竞争力,更好的为社会和读者服务,成为未来社会的公共信息中心和枢纽。在我国,档案馆大部分已经完成档案业务管理自动化建设,未来的重点应该是档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

档案数字化系统分为日常业务管理、档案数字化采集系统和数字化阅读系统三大部分组成。每个部分纵向和横向的各个节点都应到达一定水平,并通过网络加以联通,这样才能发挥整体优势,提高系统的综合能力,部分节点甚至一个重要节点的障碍,都可能造成是不现实的,不可能齐步走。

日常业务管理包括文件查阅借阅登记,上级来文登记,公文处理拟稿等档案室日常办理的业务,这些有些部分已经形成数字化管理,但是还有一些依然用传统的纸质记录。为了实现数字化档案管理就要一步一步尽量利用计算机进行日常档案管理工作,慢慢形成一套日常业务管理工作的体系,依照体系将常用日常业务综合起来,保证信息化数字化处理的时候能做到安全、准确、无误。

档案的数字化采集系统指的是档案在收集的时候把纸质文件转换成数字信息存储在电脑中进行保管,转化的途径有专业的扫描仪,数码相机,摄录机等数字设备。实质是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它是指将档案信息内容转换为计算机所能识别的数字代码的过程。档案数字化通常包括档案数字化输入;档案数字化转换;数字化档案接收。将传统档案信息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服务。

数字化阅读指的是,将数字化保存的文件提取,进行阅读。最重要的就是通过网络进行档案文件的检索和查阅。如果能做到这一步就真正的实现了档案数字化信息化的建设。

档案网络化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将各种数字化档案信息融为一体,进行管理、传输、检索和利用,真正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档案网络化管理改变了传统管理模式下各类信息资源自立门户、分而治之的状态,它是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标志。现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融开放式与互动式于一体的信息网络环境。在此环境下,一方面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融入信息社会化的浪潮是必然趋势;另一方面档案管理可以突破传统时空的局限,在空问上实现异地归档、查询,在时间上真正实现全天候服务。

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好处:

1、提高整个部门的工作效率

实施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后,部门管理员工可以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不再是目录的打字员和档案的保管员,可以更好的从事档案的收集工作和档案的编研工作,极大提高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

2、提高整个部门的技术水平

企业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是发展的大方向,每个部门都这方面投入很多的精力。只有实现档案工作的信息化,才能和矿业公司的发展相协调,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3、有效的进行档案的收集工作

档案的收集需要管理人员付出辛苦的劳动;档案的分类、整编同样需要付出辛苦的劳动,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管理平台(管理工具),档案的收集和整编只能是零星的和不完整的。

4、有效的为科研服务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将档案在网络上共享,科技人员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上查阅档案资料,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档案资料的电子化更便于科技人员的二次利用和开发,提高了研究院整体的工作效率和竞争力。

5、有效的为决策服务

科技档案是研究院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是研究院投入大量资金、经过科技人员辛勤劳动,由档案管理人员分类、编目,最终成为研究院的核心竞争力是研究院领导决策的依据。而文书档案通常是由院领导亲自起草,亲自下发的,是领导决策的具体体现。所以档案的信息可以更好的对档案进行利用,为决策提供依据。

6、部门职能变保管为服务

档案管理信息化以后,公司的无形资产(企业档案,包括文书档案、科技档案等)可以在网络上方便浏览(有相关的权限控制),为公司领导和设计部门提供优质服务,这样档案管理的职能不再是档案的保管部门,而是公司内部信息的信息中心。

档案数字化技术是为了顺应新时代新发展的时代潮流,是加强档案管理效率提升的重要途径,同时其也是目前档案事业机构应值得推广的一项先进技术。另外为了使信息数字化档案的使用价值更为高效,相关档案管理机构应该积极学习计算机信息应用的先进技术,从而使档案资料的使用价值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数字化;特征

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立在现代网络技术与档案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即为数字化的档案处理,也是档案管理工作由人为化向数字化的系统转变。利用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可实现信息载体的革新,还可实现数字化档案管理体系的建立。优化资源建设,规避物理载体储存信息的弊端。全部以数字形式记录于磁盘等计算机信息存储器中的处理办法,更有利于构建数字化档案管理体系。其中数字化的档案管理工作又可看作是信息化的收集与保管以及现代化的规章制度。

一、数字化档案管理的特点

(1)经济效益高。即以增加办公费用和办公人员这样一种方式来解决这一难题。而数字化档案管理是机读档案,不再是传统纸质为载体的档案信息。这样不仅节省了占地面积,节省了保管费用。而且方便查阅,因此也避免了重复印刷而造成的纸张浪费和不必要的增加人员的费用。

(2)办公效率高。数字化的档案管理使信息资料能快速归档,并尽快使用。以人事档案管理为例,由于管理对象的范围,并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如工人进厂,退休,流动性等,要想准确了解统计这些情况,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必须“归档”后才能进行查询。数字文件通过网络计算机管理,能够准确地反映当前情况。数据查询通过数字化档案管理变得十分简单,可以真正做到让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足不出户便可知晓天下大事,数字文件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边界文件,档案保管也形成了文件实体保管基地到信息控制中心的转变。

(3)档案利用率高。由于传统的档案大都以纸质为载体,通常保管在档案馆、档案室,给使用者造成了极大的不便。数字化档案管理使查找档案更加方便快捷,使用者可以准确地查询到到自己所需要的档案。信息网络的实现大大提高了档案的利用效率。使用着可以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更加便利快捷。

二、提高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建议

(1)提高档案信息管理的创新服务意识。单位领导的档案管理意识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力颇高,所以对档案的管理工作各级档案管理部门还应该进一步落实加强。单位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强有力支持。同时还要在思想层次上支持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在网络信息社会条件下,档案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和新形势,档案管理工作者应该要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加强档案管理的主动意识,提高自身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意识及服务意识。

(2)加强档案管理人员数字化档案管理水平。单位档案管理者和部门应该提高职业技能,进一步加强对数字化档案信息系统的操作的技巧,应当鼓励档案管理者积极参加以计算机信息网络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技能学习和培训,并给予必要的支持。档案管理者还应熟练掌握档案专业知识。与此同时,单位还要积极向社会各界引进网络信息数字技术精通的专业人才,并对在职员工定期培训,使之成为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坚强后盾。基于此,不仅可以提高档案管理团队的网络信息技术现代化技能,而且为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档案管理数字化的真正实现要依靠档案馆之间、档案管理主管部门之间、档案室之间的共同努力。而不是单靠某个档案馆所能独立完成的,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的真正实现,不仅要确保信息资源的共享,而且各级档案管理主管部门要及时制定和更新档案管理的标准规范,积极促进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进一步加强档案工作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实现档案管理与时代和信息科技的同步发展。档案数字化管理与传统以纸质为载体的档案相比,其最大特点就是能够通过网络迅速查询,其流动性也更快。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实现有利于档案管理信息资源的开发。随着数字化档案管理的不断深入研究、创新发展,数字化档案管理将彻底代替传统的档案给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王云庆,苗壮.现代档案管理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2:220.

第4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 数字化 应用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150-01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信息化发展和满足档案管理需求,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改善服务质量,数字化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传统的手工档案管理模式具有工作效率不高、档案易破损且无法实现资源共享的缺陷,而数字化技术具有存储空间大、误差小、可实现资源共享等优点,将其应用在档案管理中,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空白。

1 档案数字化管理概述

档案数字化管理是指通过网络技术、扫描技术、多媒体技术、存储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有效结合,将档案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起来,最终构建一个使用效率较高的档案信息数据库,进而实现资源共享。档案数字化管理主要是指对档案原件和档案数据的管理,档案原件、扫描件和数据是数字化档案的主要存储形式。

2 档案管理特征

2.1 日常网络化管理

档案日常网络化管理能够快速地进行信息的搜集、整理和移交等操作,档案一旦受理,就能够在网络上对其进行综合利用,这不但能够充分利用信息,还便于档案统计、检索工作的进行,并节省一定的时间。网络能够将档案中的文字信息和图像信息有效地结合起来,借助网络完成所用的工作,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

2.2 内容数字化

在传统的手工档案管理模式中,档案内容以纸质的形式存放,它的内容和载体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而档案数字化管理通过计算机设备、多媒体技术等将档案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不但完整地保留了档案内容,还实现了内容和载体的分离,档案的实际载体作为初始依据保存下来,只要查阅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信息就能够实现日常管理。

2.3 服务社会化

数字化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有效弥补了传统手工档案管理模式的空白,实现了资源共享。用户只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就能够自主、快捷查询和下载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这种服务具有社会化的特点,代表着社会的进步。

2.4 全面服务

档案数字化将文字和图像存储在计算机中,人们借助互联网通过身份确认后,能够在网络上查询到所有信息,这种以网站为载体的档案管理模式,使得档案服务呈现多元化、全面化。

3 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几种容易出现的问题

3.1 资料搜集和记载的漏洞

近年,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档案管理工作,相关法律法规也日益完善,然而在此之前的档案资料搜集并不完整。另外,档案信息的记载与实际情况也存在一定差别。

3.2 缺少服务创新理念

一直以来,档案管理工作单纯地停留在为用户提供证明或者咨询服务,缺少对档案的实际利用效果的进一步分析,并较少研究信息资料上网服务的可行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档案的开发利用。

3.3 条件制约

在原有的档案数字化管理模式中,主要依靠手工操作,辅以计算机来管理档案的原始载体,却不是对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处理。计算机数据存储、归档信息,导致无法完整显示纸质材料中的全部内容,最终查询的信息也缺少完整性。

4 档案数字化管理措施

4.1 加强档案人才的培养

创新是档案管理人才需要具备的基础素质之一,要实现档案的开放、多元化发展,档案人才需要更新观念,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档案人才还应熟练操作计算机,具体是指能够熟练地应用办公自动化软件、全面掌握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并能够有效进行计算机设备的维护。另外,档案人才还应了解自己行业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加强对档案人才的培训和建设,使其掌握最新理念和技术,树立积极的服务理念,增强业务能力。

4.2 规范档案资料

满足社会需求是数字化技术应用在档案管理的根本初衷,若档案资料信息残缺、不完整,则会失去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价值,并会给用户带来不便。因此,要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准确、规范。

4.3 构建档案标准体系,不断完善

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能够约束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的有序、规范进行。现阶段,个别部门存在忽略档案管理工作,缺少档案管理标准化体系的现象,这阻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进程。

4.4 建立档案信息数据系统

现阶段,纸质档案仍是主要实体,纸质档案数字化制作方式是指借助计算机完成人工录入或者使用扫描仪扫描,这种制作方式在有限的存储空间内,能够存储大量的数据信息,真正实现了档案全部内容的数字化。然而档案记录方式的多样性削弱了计算机识别的真实性。另外,人工录入又降低了工作效率,这缩减了数据信息的使用价值。对于通过扫描仪逐页扫描,并绘制成图形,实现了档案初始文件的信息数字化。这种方式与人工录入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缩减数据信息的录入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误差较小。因此,扫描仪扫描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4.5 建立档案信息传输平台

档案信息传输平台,能够显著提高数据库的利用效率,这主要是因为档案信息只有在传输过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价值。在档案数字化管理中,档案信息以数字的形式存在,而数字网络系统是其传输数据的主要平台,档案信息传输平台的建立,使得信息数据的远程传输摆脱了时间和地点的束缚,这便于档案信息的快速流动,并充分发挥了核心数据库的功能。

5 结语

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虽然,现阶段数字化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与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相比,具有使用效率高、占用空间小等优点,它代表了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并伴随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完善,将不断创新档案数字化管理模式,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档案数字化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档案信息的价值,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 孙晶仪.档案利用的数字统计与实际应

用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6):

135.

[2] 朱渊萍.教学档案管理中计算机应用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11):

244.

[3] 雷振国.数字化背景下声像档案管理的若干思考[J].中国信息化,2013(4):313.

第5篇

[关键词]城建;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2-0178-01

前 言:在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城建工作所涉及的道路桥梁、地下管线、房屋建筑和基础设施等工程项目的数量也越来越多,给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到来了一定的挑战。城建档案作为城市发展进程研究的重要依据,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时代中,无法满足人们对信息实现传递和共享的实际要求,且存在调阅困难、占用空间大、管理效率较低等缺点,如何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大力推进城建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要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一、 档案管理数字化概述

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实现是通过扫描仪、数码相机等图像采集设备,对原始纸质档案信息进行完整的采集,进而形成能够被计算机系统所识别的文件类型,最后存储到磁带、光盘等信息载体之中,以提高对档案的管理效率,实现资源共享。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作,主要涉及到了资料整理、数据备份、设备选择、存储与建库、扫描录入等多方面的工作内容,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现阶段主要呈现出以下两方面的的态势:一是在全社会范围内都开展了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工作,在高校、城建、企业等各个行业领域中都尝试了档案管理方式的转变;二是初步形成较为合理的管理体系,虽然纸质档案仍是主要的保存方式,但数字化建设已经成为档案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

二、 城建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意义

(一) 符合时展的需要

在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过程当中,推进城建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创新传统管理模式,是是到发展的必然趋势。依托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城建各部门中建立起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平台,一方面彻底改变了以往分散式管理的模式,使得档案的查询统计等工作的效率实现了提高,另一方面又为档案资料信息的共享提供了实现的可能。

(二) 利于城建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推行城建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将城市建设中的所有工程项目都纳入到数字化管理的体系当中,通过网络和数据操作技术等,按照统一的标准对城建档案进行管理,确保了其工作的安全、准确和高效,使得档案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更加的规范化,从而为城市建设提供更好的基础服务。

(三) 利于城建档案的开发

城建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对于城建档案的开发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城建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为用户构建了信息资料查询的平台,用户只需要直接登录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服务平台,就可以进行相关的信息搜集和业务申请,并与社会其他行业领域之间形成合作,进而形成了集成化管理的运行模式,实现了数字化资源的整合。

三、 城建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内容

城建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是城市实现现代化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参考,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开展和完善城建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工作,应该对原有的思维定式进行突破,并从以下几方面内容进行着手:

(一) 规范城建档案管理数字化的指标和要求

规范城建档案管理数字化的指标和要求是推动其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和主要方式,特别是对档案资料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和存储等一系列工作而言,进而实现对城建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控制。在参考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之上,对以下工作要求进行明确:①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数据格式要保持一致,以保证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消除交流障碍;②城建档案业务处理的要求要实现各部门的统一,特别是档案数据统计口径的统一设计,以保证档案数据的实用性;③对档案管理工作者的行为进行规范性指标的要求,尽可能的避免因人为原因而出现的工作漏洞,以保证城建档案的安全性和真实性。

(二) 合理设计档案信息数据库存储功能系统

城建档案管理系统通常是由专业的软件开发企业来承担建设的,但是为了保证系统建设的科学合理性,其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应积极参与到前期的方案设计工作当中,使得管理系统的网络建设中的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都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其次,要对数据库进行合理的设计,主要涉及到文档库、空间库和影像库三方面,且三者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对其进行资料编码,以保证用户能够准确的调取所需要的内容;再次要创建高效的检索系统,利用多媒体技术对不同载体的档案信息进行高效整合,实现对档案资源的多层次开发,以保证档案数据信息的安全性。

(三) 加大城建数字化档案馆建设的力度

城建档案馆的建设是实现城建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其是对城建档案进行集中管理的主要场所,是社会资源消费的系统之一。数字城建档案馆的建设应该以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最终目的,以数字信息系统平台为途径,以面向馆内的“统一管理平台”和面向馆外的“统一门户网站”为核心,实现信息服务从“被动”向“主动”模式的转化。加大城建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力度,实际上就是在城市中建立较为完善的信息化网络,将城市建设项目、发展规划等多方面实现综合,在城市建设部门、审批部门和管理部门等实现资源共享和协调配合,实现城市科学合理化的未来发展。

(四) 发展城建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人才队伍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水平能力是影响其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直接因素,因此为了保证城建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的有序性,必须要建立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专业人才队伍。一方面要通过开展多种渠道和形式的业务培训活动,使得工作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其运用计算机网络平台的技能;一方面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教研活动,向其介绍最新的科技动态的应用现状,以提高城建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另一方面还要对领导层人员的知识结构和领域进行更新,确保城建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具备优秀的领路人。

结束语:综上所述,城建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要想切实发挥出城建档案管理的重要功能,提高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就必须要转变工作人员陈旧的管理理念,打破传统纸质档案管理的模式,从发展信息化人才队伍、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体系、设计数据库存储系统等方面来实现城建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当然,由于城建档案管理数字化仍然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还需要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不断的深入研究,以推动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双. 城建档案数字信息化建设管理探讨[J]. 信息系统工程,2014,12:62.

[2]赖宇凌. 信息化新时代对于城建档案电子化的思考[J]. 办公室业务,2014,23:71-72.

[3]傅政权. 新形势下城建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1:277.

第6篇

[关键词]数字化;档案管理;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日趋进步,我国的档案事业也随之发展。从最初的手工档案管理,到公文、档案一体化管理,不仅繁冗、复杂,浪费了很多的人力物力以及存储空间,而且不可避免的是纸质的档案不能长期完好的被保存下来。新技术革命的到来,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档案领域进入电子时代。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正在掀起新的热潮,为档案管理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加快了档案进入信息社会的脚步。档案信息化是在加强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基础上,逐步向网络化发展,通过网络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已开放档案资源,使之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一、档案数字化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

档案信息数字化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档案信息形态,它把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以网络化的方式互相连接,从而可以及时利用,实现资源共享。

(一)提高经济效益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机关落后的办公方式与庞大的信息量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过去一直使用粗放型模式,即以增加办公人员和办公费用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唯一手段,致使成本大幅上涨。而数字化管理档案使传统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档案信息对象转为机读档案,不仅节约了保管费用,节省了占地空间,而且查阅起来极为方便迅速,从而避免了反复印制资料而造成的纸张和人员的浪费。

(二)提高办公效率

数字化档案管理能够使资料及时归档,尽快提供利用。以人事档案管理为例最有说服力,由于其管理对象繁多,且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如职工人数、退休、调动等,要想正确统计,动态了解这些情况,按以往传统管理方法,必须“归档”后才能查知,而通过网络计算机管理的数字化档案却能准确反映当前的情况。同时数字化档案管理使查询资料变得非常简单,真正让办公人员做到足不出户便可知晓天下大事。出于信息的超时空流动,数字化档案事实上成为“无墙界档案”,档案库也从文件实体的保管基地变成了提供方便的信息控制中心。

二、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主要困难

由于档案数字化管理在我国还属于新兴事物,并且在目前我国生产力水平不高,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条件下,数字化档案管理还存在着各种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资源浪费

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的“双套制”保存,造成资源浪费。“双套制”保存是指将具有相同内容的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一并保存。在—些单位的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中,各部门在网上传递、承办文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文件办完后又辅发纸质文件归档保存。这样就形成了相同内容、不同类型的文件并发、保存的局面,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二)电子文件归档困难

办公自动化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不兼容,各自为政,给电子文件归档造成困难。据了解,目前很多大型企业都采用了以电子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这一系统绝大部分是由本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设计的软件,而同一单位的档案室使用的档案管理系统则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为使档案现代化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实现资源共享而推广的档案现代化管理软件。由于这两套系统设计单位不同,不同软件环境下形成的数据难以转换,无法进行电子文件归档,因而给原始数据的收集和录入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三)管理的长期保存有困难

电子文件的不安全因素,影响了对它的管理和长期保存。电子文件具有操作方便、传递快捷、存储空间小等突出优点,但也会带来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如电子文件对软硬件设备的依赖、不能直读、易更改、信息与载体相分离、数据易丢失、病毒侵害等。这些都给电子文档的安全保管和长期保存带来很大威胁。

(四)数字化档案的利用率不高

虽然办公自动化系统推行多时,但很多单位并没有把提高电子文件管理意识当成一项紧迫的任务来抓,仍延续传统观念和管理模式,对文档的借阅和检索都由人工来完成,计算机仅限于文字录入、编辑和打印,成为名副其实的“高档打印机”。人们只看到伸手可及的有限的档案,而忽略了以网络形式传递的浩瀚的资料宝库,不仅消耗了人力、物力,而且使得电子文档由于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而造成双重的浪费。

三、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需要注重把握的环节

(一)建设系统工程,实现信息共亨

档案电子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总体设计、设备选型、软件开发、档案管理、扫描录入、系统管理、光盘备份、查询管理、安全措施等一套硬件加软件的系统。由于各大型机关、企业日常工作中,每天都要产生大量的文字档案,需要进行录入、保管,因此该系统应采取双服务器、磁盘陈列存储、高速扫描仪集中扫描、光盘和磁带双备份的解决方案。同时,为了提高利用率,还应设置适当的档案查询系统,通过触摸屏查询及文档网络上传,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二)建立横向通道,衔接办公系统

针对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双套制”保存问题,建议在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之间建立个通道,将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以文本方式或映象方式共存,制定特定的、完善的、符合实际需要的管理规章制度:文档一体化工作制度、归档制度、文件保密制度、数字档案鉴定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等,从而有效地保障数字化档案建设安全、有序地开展。其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电子文档的安全管理制度。档案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字资料,有的可以完全公开,有的则需要保密,特别是档案数字化之后,安全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它既包括硬件的安全管理也包括软件安全管理。硬件方面应严把信息存储载体的质量关,提高电子文件载体的保存寿命,为电子文件的长期保存打下基础。软件方面,要通过采用多级权限、密码管理、多层结构、加密通讯、防火墙等各种安全控制方法,有效地保证系统的保密性,使系统以及系统内的数据不被非法访问、修改和破坏。

(三)建设专职队伍,提高管理水平

人才是档案信息数字化的保证,科技人才是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关键。档案信息数字化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这对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工作者除了掌握档案基础理论知识和档案管理知识外,还应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知识。档案管理部门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具有计算机等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大对现有档案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举办各种信息技术培训班,为档案工作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尽快建立管理型人才为基础,复合型人才为重点,高科技专门人才为骨干的档案干部队伍体系,以满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技术、政策、法律、管理等方方面面,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索研究。我们必须抓住国家信息化建设和“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契机,创新工作机制,加快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的步伐,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推动档案事业的新发展。

参考文件:

[1]陈勇.论电子政务系统中的电子公文管理[J].办公自动化。2006(9).

[2]吕元智.数字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4.

[3]李曙光.电子政务信息保障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4.

第7篇

关键词:电子政务 电子文件 电子文件中心 档案

Abstract:As age advances,E-government's popular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have produced the massive electronic documents. These electronic documents will be the final destination of the file. Electronic documents differ from files. It is must to establish a digital archives for the unification management. It is the electronic documents center.

Key Words:E-government; electronic documents; electronic documents center

[中图分类号] G27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目前信息技术和档案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子文件管理的意识也逐步加强,并提出了文档一体化管理的概念。按照文件的生命周期理论,电子文件的最后归宿是档案馆[1]。电子文件与传统的档案资料有很大不同,它在计算机内部均是以数字编码的形式存在的,即便是图像或声音信息,在存储介质上也只是一些二进制编码而已,对其进行管理也要有特别的设备,电子文件中心就是专为管理电子文件档案而生的,是数字化时代的档案馆。

1电子文件的特点

1.1电子文件对设备的依赖性

电子文件从形成、传输到存储都是通过计算机实现的,所以电子文件与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设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可以说计算机是电子文件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这就决定了电子文件对设备的严重依赖性。这一特性,对电子文件保管和长期保存带来很多问题:例如设备发生故障、系统瘫痪,电子文件就读不出来;技术设备更新时,不及时解决格式转换问题,就无法读取。

1.2电子文件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

纸质文件的内容与载体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电子文件存放位置不是固定的存储介质,而是可以变化,甚至从一种载体转换到另一种载休,其内容却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在一些对保密有特殊要求的网络中,还采取把电子文件的内容分解后分别通过不同的路径传递、存放在不同的地点不同设备的存储介质上,只是在需要时才临时把文件的内容装配起来。一份电子文件没有固定的载体,就很难通过载体来判定电子文件的原始性。

1.3电子文件载体的非直读性

存储在某种载体上的电子文件,在制作时是把可识别的文字、图形等输入计算机中转换成二进制代码来表示的,再加上信息密度极大,因此其内容不能直接观看,只能是通过相应的计算机设备才能为人所看见。人们可以根据需要以不同的字体、字号将电子文件输出,所以也无法从字迹上分辨其某些特性。

1.4电子文件的易更改性

电子文件在起草过程中或作其它处理时的突出优点是增删改十分容易,且改后不留任何痕迹。电子文件的易更改性给其归档后形成的电子档案保管工作带来了纸质文件所未遇到过的新问题,使得最能体现档案原始记录性的内容与形式特征不复存在。此外,网络上传递的电子文件有可能被非法截获或更改,为确保其安全、准确,需要我们在技术上做很多处理[2]。

2电子政务与电子文件的关系

电子政务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建成一个覆盖党政机构各部门和相关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为领导决策和机关办公提供服务,实现机关办公自动化和决策科学化,从而提高办公效率和管理水平。档案的主要来源就是政府部门,不断完善的电子政务带来的是大量的电子文件,可以说是催生电子文件中心的主要力量,这给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新的挑战。

政务电子文件的收集异常简单、快捷,一旦文件形成后被确认为有保存价值,系统就会对其进行自动归档,通过网络传递的形式,处于档案部门的全面监控之下。因此,传统的“解决档案分散性与档案要求集中利用之间的矛盾”在电子政务环境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3]。政务电子文件具有信息存储的高密度性,采用了磁、光介质等新型载体材料,体积变小,储密容量却大大提高。随着存储技术的发展,电子文件的存储密度将会继续提高。超大容量硬盘、蓝光光盘的出现,改变了以往信息存储受制于存储空间容量的局面。但是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并存在可攻击点多、病毒干扰等问题。

3电子文件中心的建立

如何有效管理好这电子文件档案,是数字化时代档案馆的重要工作。档案工作是政府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构建基于电子政务的电子文件中心本身也就是电子政务的一部分,可以实现电子政务建设与档案管理的双赢。

3.1电子文件的收集

电子文件的收集与积累工作必须从电子文件的形成阶段开始,贯穿于办公自动化或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电子信息处理工作的全过程。电子文件的收集积累往往是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上进行,由于记录系统有自动记录的功能,可用它来记载电子文件的形成、修改、删除以及责任人、存入数据库的时间等。计算机系统运行和信息处理过程中所涉及的种类参数、管理数据等应与电子文件一同收集。用载体传递的电子文件,要按规定进行登记、签署,更改处要填写更改单,履行更改审批手段,并存有备份件防止出现差错。

3.2电子文件的整理归档

电子文件的整理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将收集、积累的电子文件分门别类进行清理,为归档做好准备工作。首先是分类、标引与排序,使得电子文件存储处于一种有序状态;其次是建立数据库,将电子文件分门别类地存入相应的数据库中,并且切记任何环境条件下都要拷贝一份备份保存。

电子文件的归档是将应归档的经过整理的电子文件,确定档案属性后,从计算机或网络的存储器上拷贝或记录到可移动的磁、光介质上并移交到电子文件中心,以便长期保存的工作过程。电子文件的归档必须按照相关档案制度进行。

4电子文件中心对电子政务的影响

4.1电子文件中心是电子政务的后盾

在电子政务这个大环境下,如何收集整理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电子政务平台上形成的电子文件,建立一个相对稳定、覆盖面广的文件资料收集络和运行机制。确保各单位形成的电子文件“随时形成、随时收集、随时”,将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完整、安全、永久地保存下来,并提供利用,显得尤为重要。而电子文件中心就是一个可以实现这些功能的系统,它是电子政务系统的坚实后盾。电子文件中心通过对电子文件的实时接收和采集,不仅能从源头上控制和管理电子文件,还能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和服务。

4.2优化政府组织结构

传统的档案收集要通过各单位的档案室开始,进而转到上一级的档案馆,最终有的档案还要转到国家档案馆去,档案机构是分布广泛,从业人员也比较多。电子文件中心主要通过网络进行收集电子文件,速度快,人工参与减少,从而使得小而全的机关档案室显得多余而低效,取消一些中间档案机构成为发展的必然。因此,构建电子文件中心可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

4.3电子文件中心有利于政府信息公开

实施电子政务就是要推进政务改革,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按照WTO原则增强政府行为的透明度,实行政府信息公开。在电子政务系统中建立电子文件中心,对电子文件进行实时收集、恰当处理后,可以提供多角度的政府信息公开服务。一是现行电子文件可以把处理同一过程中形成的电子文件组织在一起,以文件全宗的形式提供服务;二是数字文件中心可以提供有层次的政务信息公开和信息服务,即不仅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还可以为电子政务系统和政府各职能部门提供个性化服务[4]。

结束语

建立电子文件中心,大多数工作都将是计算机自行处理,文件管理人员的角色主要是电子文件的审计者、监督者[5]。这要求在电子文件中心工程实施时不能忽视对文件管理人员的培训,要通过对目前年纪轻、业务能力强的文件档案管理人员的再教育和再培训,为电子文件中心的建立与运作提供合格的人才。总之,电子文件中心的建立是一个涉及到人、财、物互动的系统工程,需要档案学理论与实践者共同探讨、推动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荣红.构建基于电子政务的数字文件中心[J].浙江档案,2004(8):18-19

[2] 芦秀芬,王蓁.电子文件的特性及归档管理[J].黑龙江史志,2007(10):45

第8篇

数字化档案的凭证价值,取决于元数据的整体性,如果对于某份数字化档案的元数据整体中某一项元数据缺失,那么该份数字化档案的凭证价值也就丧失。因此元数据的实施一定要标准化,要想保证元数据在实施中的整体性,只能依靠标准化。

1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分析的内涵

在现有的国际、国内、行业等标准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的需求分析,这些是针对具体的数字化档案类型、用户、业务管理流程等采用科学的方法所进行的元数据模型中元数据功能项的设置分析及对其描述的过程。这个功能的意思是要基于元数据元素、元数据模型。根据这一定义,应该明确的是,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的需求首先是一种功能需求,需要确定需求分析的信息源并施以科学的方法。

2 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分析的信息源

数字化档案管理需求分析的信息源,是以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分析的信息来源范围为主要的另外包含权威性文献、数字化档案本身、用户等。

就其本身而言的话,数字化档案的分类丰富,有多媒体数字化档案、视频档案、音频档案、图像、图形档案盒数字处理档案,因此,其信息源范围可以是关于字处理档案、图像档案、图形档案、音频档案、视频档案以及多媒体数字化档案的管理元数据范围的需求分析。

针对权威性文献而言,权威性文献可以分为法规、标准、政策、规范、最佳实现及理论等,因此,其信息源的分析范围可以是国内外的有关文件管理、档案管理和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法规、标准、规范、最佳实践及理论中存在着的有关对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的分析。

针对用户而言,信息源的分析范围可以是对文件管理者、档案管理者、数字化档案管理者、计算机系统管理员以及数字化档案利用者所提出的分析方法。

3 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的分析方法

在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领域中,对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进行需求分析,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才能保证其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笔者认为,有两类方法:一类是自上而下演绎分析法;另一类是自下而上归纳分析法。

3.1自上而下演绎分析法

3.1.1文献参考法

文献参考法,以“文献”形式表述有关法规、标准、政策、规范等,以保证符合现行法律的规定,是从“文献”的抽象到具体数据元的确定的方法。主要是从所涉及文件管理的文献中概括出数字化档案元数据的需求。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元数据项目是运用此法的主要代表项目,该项目主要研究文件管理的中凭证要求(简称《baC项目》)。

3.1.2理论推导法

从文件管理理论出发进行归纳演绎,以层层递进的逻辑来验证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的合理性,即是理论推导法。

目前流行的文件管理理论主要有:文件连续体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运动理论。不论采取哪种理论作为我们的研究依据,都对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的需求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以澳大利亚元数据研究项目《教育、研究与产业合作项目》(SPIRT project)为例,他们所制定的元数据主要依据澳大利亚所独创的“文件连续体理论(records continuum thinking)”;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项目《数字化档案完整性保存项目(UBC)》则依据的是文件运动理论理论。按照我国目前的档案管理相关理论,我们要采取在我国比较流行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3.2自下而上归纳分析法

3.2.1调查访问法

通过对文件创建人员、文件管理人员等相关的专业人员等进行跟踪访谈和数据分析,按照用户的实际需要,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得出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另外用到此方法的是在跨国联合项目――文件永久性凭证性问题在电子系统里的应用(简称INTERPARPES)。

3.2.2流程实际法

按照档案实际管理的业务流程为基础,通过数字化档案在管理过程中的运动为分析的切入点进行需求分析。研究者持有这类分析方法会认为文件管理流程和元数据是分不开的,所以,要理解元数据,就要紧紧联系数字化档案管理流程实际,值得注意的是,不是传统的手工管理业务流程。

以上方法各有优劣,如文献参考法,可以从宏观上保证建立的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具有合法性和凭证性,但建立的标准过于宽泛;理论推导法,可以保证其合理性和系统性,但建立的标准偏向理论性,实用性不强;基于用户访问法建立的标准,其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好,但缺乏完整性与系统性;流程实际法,即使具有可行和运用性范围依旧被局限。所以说,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的需求分析时,需要综合作用各类所学多种方法分析需求,而不是孤立、单一的只作用一种方法,这样做才可能满足数字化档案元数据更全面和客观的需求。

4关于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分析体系模拟建构

在以上探讨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分析的内涵、信息源及方法的基础上,笔者尝试模拟建构需求分析体系。

首先,根据具体行业、应用领域的目标与特点,确定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分析的信息源;需求分析的信息源主要包括,文献(规范、标准)、数字化档案本身、用户、数字化档案管理业务流程等方面。其次,对需求分析信息源进行分类整理、审读,综合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信息源进行分析,简练出数字化档案管理数据的需要并形成需求陈述。再次,针对各需求陈述进行元数据的提炼,将提炼到的元数据进行分类,再将具体的元数据纳入到分析框架。最后,判断元数据元素项的设置,形成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体系模型。

参考文献:

[1]阴庞龙,何景武. 大型客机构型管理研究[J].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09(S1)

第9篇

关键词:公路系统;档案管理;创新研究;数字化研究

1 我国公路系统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公路系统工作档案管理的制度不够完善

在我国公路系统工作的档案管理体系中,档案管理人员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只是抄写信息的简单工作,导致公路系统工作档案的总体制度混乱,而且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制度管理的重要性缺乏相应的理解和重视,导致了公路系统工作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从而造成在公路系统档案管理上出现漏洞,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在我国公路系统档案管理中制度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我国公路公路系统档案安全管理制度远远不够健全,仅仅进行档案库的归纳与整理,不重视对数据库的防护,缺乏严格有效的安全防护管理制度与之相配套。

1.2 公路系统档案管理工作的防护管理力度不够

现如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式档案管理方案,电子档案便是其中之一,公路系统档案也利用这种档案管理手段,但这都是建立在网络与电脑的基础上,网络上是存在风险的,简单的档案防护会导致网络上的病毒与黑客进行攻击,我国现有的公路系统档案工作安全技术不全面,缺少在保密方面的安全防护技术,在查杀公路系统工作档案系统本身的漏洞技术方面也存在着不足。前几年的公路系统档案管理还止步于人工手写的方式,现如今科技发展速度增快,档案管理中也需要相应增加了信息技术的因素,但是对公路系统工作档案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还没有达到专业的地步,导致公路系统工作档案管理的系统安全防护技术不足。

2 探究加强我国公路系统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手段与措施

2.1 公路系统档案管理数字化是创新的必要措施之一

近几年来,我国的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诞生许多新的产物,公路系统工作的档案管理就是其中之一,公路系统档案管理利用互联网上现有的资源与空间,对公路系统的名额与文件条例进行整合与共享,形成网络上的公路系统档案管理,方便公路系统部门的工作需求,但是互联网作为公共平台,会存在公路系统信息丢失盗窃的现象,所以现如今对公路系统档案管理数字化的主要任务是建设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管理,保护公路系统档案安全与用户的信息安全。

2.2 建立健全我国公路系统工作档案保护管理的制度

稳定的档案管理机制必须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作为保证,由公路系统部门内部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档案管理的保护,对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这样才能使档案保护管理的可靠性大大增强。公路系统应该设立专门的技术部门负责档案系统内部的安全管理与漏洞维护,并建立档案保护管理培训班,对档案保护管理人员进行档案保护意识的培训工作,使得档案保护管理达到与国际同步的水平,健全档案保护管理制度有利于对公路系统内部档案管理人员形成制度上的约束,推动档案保护管理机制的建设。虽然健全档案保护管理制度有利于公路系统档案管理的安全,但是更重要的是数字化档案管理专业技术的合理运用,配合档案管理人员严格的技术审核,使我国公路系统工作的档案安全管理可靠而稳固。

3 探究我国公路系统档案管理数字化的问题及措施

3.1 分析我国公路系统档案管理数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1互联网本身存在着威胁

互联网本身作为一个用户交流体验平台,是开放式的交流系统,本身的安全防护系统很薄弱,对现有的互联网威胁很难起到根本性的作用。互联网的网络协议在设计时的目的只是为了进行更方便的用户体验,而对互联网本身的安全方面考虑不全面。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协议的漏洞也随之显现出来,互联网的用户急剧增加,导致对互联网用户的信息安全难以保障,逐渐暴露的漏洞使得一些黑客与不法分子对公路系统档案信息进行窃取,导致公路系统档案的信息丢失,严重的还造成了经济损失。

3.1.2公路系统档案管理数字化本身的安全防护技术不全面

现如今在国际上存在各种各样的档案管理数字安全防护技术与手段,我国也在积极的引进这类技术。我国原有的公路系统工作中档案管理的安全技术不全面,缺少在用户方面的安全防护技术,在查杀公路系统工作数字系统本身的漏洞技术方面也存在着不足,前几年的档案管理数字技术还属于先进行列,但是由于近几年来互联网用户的急剧增多,导致公路系统档案管理工作的系统安全防护技术不足,影响了正常的档案管理工作,对公路系统档案的数字系统破坏很大,所以引进优化公路系统档案管理安全防护技术的改革迫在眉睫,保护公路系统工作的数字系统安全是当下的核心问题。

3.2 探究强化我国公路系统档案管理数字化的措施与对策

3.2.1要强化公路系统档案管理数字系统的网络安全防护意识

现如今我国的公路系统中数字信息安全防护手段多偏向于技术方面,而忽略了对公路系统档案管理人员与广大用户的安全防护意识的强化。强化安全意识一直以来都是数字系统安全建设的重要手段与步E,公路系统档案管理的数字化是为广大网络用户提供了方便的网络体验,一旦公路系统工作的数字网络安全受到威胁,广大网络用户的公路系统信息安全也会面临着威胁。强大有力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系统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也需要管理人员敏锐的安全意识以及网络用户的防范安全意识来配合使用,所以公路系统档案管理工作的数字化应该对下属的工作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意识培训工作,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更好的利用公路系统数字系统的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系统进行防范危险,为进行更好的公路系统档案管理工作做出贡献。

3.2.2全面完善我国公路系统档案管理的数字化技术

在我国的公路系统档案管理数字系统中,包括管理人员的访问控制程序,档案信息的加密程序,以及扫描漏洞的防漏程序。管理人员访问控制,是公路系统档案管理数字系统的第一重保护锁,它能够辨别用户是否有资格进入公路系统档案库,很好的实现了对公路系统档案的管理与控制,从根本上减少管理人员方面对公路系统档案系统的威胁。档案信息加密技术,是应对公路系统档案信息遭受盗窃的一种安全手段,通过加密技术,可以防止非公路系统部门内部用户对公路系统档案数据的窃听,防止不法分子对公路系统档案信息的破坏,是非常稳固与常用的档案保护手段,档案管理人员要时刻注意数字系统的正常运转情况。最后是档案系统漏洞扫描修复的技术,在公路系统档案系统运转到一定的程度与时间要对档案管理系统进行系统漏洞扫描,并对出现的漏洞进行修复,保证档案管理数字系统整体的完好。通过这几项技术,保护公路系统工作的档案管理正常进行。

4 结束语

我国公路系统档案管理需要加以高度重视,对于档案管理中的问题需要妥善处理,并积极进行创新工作,数字化是我国公路系统档案管理的重要创新手段,因此要积极进行网络安全技术的更新换代,保证我国公路系统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黄月香;;加强高职院校公路系统档案管理之我见[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20期

[2]殷涛;;如何提高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水平[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3]邓卫红;;档案信息化发外加工的风险评估与预防浅谈[J];价值工程;2012年08期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