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经济产业发展

时间:2023-05-17 15:34:21

导语:在经济产业发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经济产业发展

第1篇

经济》:2009年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等诸多严峻的挑战,各产业迎难而上,全年经济工作各项任务圆满完成。请您介绍一下,哪些因素是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成功的关键?哪个产业的亮点最突出?

冯飞:2009年,中国经济稳步回升,呈现V型趋势。众所周知,消费、出口、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外贸出口受阻,而外需的恢复性增长是取决于世界经济的恢复过程,但是这一过程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拉动内需的政策措施。这一轮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点非常明显,我认为消费结构升级、城镇化进程加速是中国经济内生增长机制的两个重要方面。第一,中国的内需特别是居民的消费需求偏低,居民消费倾向很强,而且消费弹性很高,消费结构升级导致消费需求的增加;第二,我国城镇化正以每年0.9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增长,在加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化带动对基础原材料、相关设备需求的增加等,这些都对重化工业产品产生了巨大的需求。

从经济周期性发展过程来看,产业的高增长拉动了经济的高增长。其中,汽车和房地产在2009年产业发展过程中表现最为突出,是2009年产业发展的亮点。汽车产业2009年增幅为46%,增幅出乎意料;房地产的增长更加突出。这两个产业的突出特点是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强,汽车及其拉动的相关产业(包括钢铁、石化、玻璃、化工、有色金属等)占GDP的比例在4.5%左右。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汽车和房地产的快速增长,也造成了如城市交通堵塞、尾气排放、一些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过快、存在资产泡沫等问题。

《经济》:培育新兴产业是继“四万亿”投资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后中央出台的又一刺激经济增长的重大举措,您是如何理解这七大新兴产业的?比如说上下游产业链的机会,或是产业空间布局过程中的配套资源,它们具有哪些共性?

冯飞:“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还是靠重化工业拉动,但目前重化产品已经告别了短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在减弱,必须要有新的产业来接替。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问题,我认为是考虑到新一轮的经济增长需要新兴产业来带动。中国的自主创新较弱,在产业国际分工中处于低端位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于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占领全球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制高点可以起到引领性作用,对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从七大产业所具有的共性来看,我认为:一是对经济总量的带动大,二是对结构调整的贡献大,三是对技术创新的能力提升作用强,具有良好经济技术效益,四是最重要的,就是有市场需求,而且是巨大的市场需求。

《经济》:在培育新兴产业过程中,我们遇到过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问题,对于这次培育的七大战略新型产业,我们应该怎么去平衡营造环境和产能过剩两者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避免哪些问题?

冯飞:针对营造新兴产业环境和抑制产能过剩的问题,前提是看国内的消费能力。2009年颁布的抑制六大行业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文件涉及到多晶硅和风电,它们均属于新能源的范围。为什么新能源产业也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我认为产能过剩是阶段性的产物,而并非“洪水猛兽”,真正充分竞争的市场,产能绝不会像计划经济时代一样完全等于需求。在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必然出现供大于求,许多市场经济国家其产能利用率平均在80%左右,消费者的选择范围也大大拓宽。现在,我们需要考虑的应该是如何避免技术风险问题,鼓励自主创新,对于新兴产业要区别于传统产业的管理方式,要形成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

《经济》:公布的七大产业,除了新能源和新材料外,其他五个产业在此前都没有放到战略性的高度来谈。这次把其他的产业提上来,这七个产业基本上就是平起平坐的。从长期看,难以评判孰轻孰重,但就投入产出时间表来说,则可以有相应的序列。在您心目中,投入产出的序列是?

冯飞:此次提出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从投入产出方面,确定一个排序为时尚早,只能从产业基础、产业发展态势和局部性突破技术来分析。新能源和信息网络产业具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生物医药、生物农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仅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我国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具有三大优势,一是中国有多元化市场需求,对一些新能源、新产品、新概念的容纳性好;二是我们取得了技术上的进展,电池工业全球最大,研发产品层次高,产业化优势明显;三是资源优势,中国是世界第三大资源国,锂、锰等稀缺金属资源丰富。数据表明,1.4万亿的投资规模,每年增幅可达到15%,5年后增幅将达到一倍。发展新能源汽车既是解决能源环境制约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制高点。其关键在于既要抓住全球汽车产业面临技术革命的历史机遇,下大力量发展新能源汽车,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要注重过渡期的技术选择,解决现实问题,如我国的整车企业技术过度依赖国外,技术研发基础不牢固,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

总体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和高端创新人才短缺这两大瓶颈。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思路,以及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不能走传统产业的发展路子。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的方式,不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题中之义。要突出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的培育,不能走重复引进的老路。而培育原始创新能力,就需要有新的组织形式、新的做法,要高度重视发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现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

《经济》: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中国公布了到2020年的碳减排目标,40%~45%的碳强度减排展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背后意味着未来10年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清洁煤、工业节能等多个领域将持续快速发展,国内低碳经济的概念也应运而生,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第2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经济增长;物质资本;人力资本

中图分类号:F124;G1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6)05004806

一、引言

文化产业发展能够推动竞争、促进结构调整、扩大就业机会和提升国家软实力。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纷纷通过相关政策支持本国文化产业发展。英国政府选定了13个文化产业在财税方面进行支持,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文化产业已经在英国经济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金融业,吸引了百万计的从业人员。美国政府支持文化产业的主要政策手段是提供宽松的创作环境,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在创作方面享有高度自由。目前美国文化产业约占其经济总量的一成,电影票房收入占世界票房收入的一半多,文化强国成为美国经济强国的重要元素。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文化产业开始迅猛发展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不仅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还高于同期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速度。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文化产业开始从自发、无序状态向自觉、有序状态转变。目前中国正处在经济增长速度换档期和经济发展转型期,正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文化产业在转型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基于此,本文主要关注以下问题: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是否具有显著的直接推动作用?文化产业通过什么方式推动经济增长?

国外已有许多学者关注到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大部分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能够推动经济增长的观点。Kibbe等[1]较早注意到文化产业的外溢性,认为文化产业发展能够正向影响人力资本水平,其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拉动作用远远大于直接拉动作用。Beyers [2]发现美国家庭消费模式已经出现显著变化,即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上的支出明显增加,而这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加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有关。基于1980―1996年OECD国家样本的实证研究,Beyers发现OECD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是显著的,因而认为文化产业发展能够推动经济增长。Power[3]采用产业系统的方法界定文化产业的口径,然后将其运用到瑞典文化产业统计中,与其他行业相比,瑞典文化产业的就业人数和公司数量增长较快,瑞典文化产业发展对瑞典经济增长和劳动市场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Scott[4]观察到很多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收入增加和就业增加占很大份额,因而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文化产业为区域经济振兴提供了一个重要机会。对于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而言,参与发达国家主导的“新文化经济”是发挥后发优势的重要途径。

国内研究基本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能够推动经济增长的观点。陈湘舸和江胜玉[5]认为文化产业不仅能够提供精神消费,还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和提供工作机会。童泽望和郭建平[6]认为文化集群有利于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从而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李玲玲[7]研究了长沙市文化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认为城市经济发展能够促进文化产业的成熟和壮大,文化产业发展也能够影响城市经济结构和城市产业升级,进而影响到城市本身的竞争力。李怀亮等[8]认为文化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文化产业处于产业链的中后端,属于新兴的朝阳产业,而产业中心向下游移动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杜传忠等[9]使用2001―2011年中国31个省份文化产业的数据,分析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文化产业的作用已经开始显现。刘立云和雷宏振[10]使用ISM模型分析了文化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文化产业有较强的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其影响力在三大产业中最高,对整体经济的拉动作用也较大。

已有研究多采用单方程分析方法,没有考察文化产业发展与其他要素的相互作用,因而估计结果的可靠性不足。为此,本文基于2000―200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的数据缺失),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联立方程模型检验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二、模型与方法

本文主要从人力、财力和市场三方面分析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在分析方法上,本文使用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假设文化产品的生产函数为:

C=AKαLβMγ(1)

其中,C为文化产业产出,A为技术进步,L为人力资本要素,K为物质资本要素,M为市场要素。对式(1)两边取对数得到:

lnC=lnA+αlnK+βlnL+γlnM(2)

其中,α、β和γ分别为物质资本要素、人力资本要素和市场要素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贡献。为考察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设定如下生产函数:

Y=BCωKψLθ (3)

其中,B为技术进步,同样对式(3)两边取对数得到:

lnY=lnB+ωlnC+ψlnK+θlnL(4)

文化是一种特殊要素,主要通过和其他生产要素结合共同影响经济增长,因而本文设定如下模型:

lnY=lnB+ψln(K×C)+θln(L×C) (5)

在面板数据的具体估计过程中,需要设定计量经济模型,为了控制固定效应,本文设定如下计量经济模型:

y=Xβ+(τTIN)η+(INτT)μ+ε(6)

其中,y为NT维的文化产业产出列向量,X为NT×3维的解释变量矩阵,列分别包括人力资本要素、物质资本要素和市场要素,η为各省份的截面固定效应(或个体异质性),μ为时间固定效应,τT为长度为T、元素为1的列向量,IN为N×N维的单位矩阵。在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过程中,如果固定效应η或μ与解释变量X相关,若未加控制导致其进入随机误差项,那么随机误差项将与解释变量相关,从而出现缺失变量偏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控制固定效应,有两种估计策略可以选择:一是将η或μ直接作为哑变量进行估计,称之为最小二乘哑变量估计(LSDV);二是首先将数据去均值化,然后再使用最小二乘估计,称之为固定效应估计(FE)。如果固定效应与解释变量X正交,那么固定效应η或μ可以进入随机误差项,估计过程中需要对方差―协方差矩阵做出假设,相应的估计方法被称为随机效应估计(RE)。固定效应估计更稳健,但有效性不够,随机效应估计有效性好,但稳健性不够。究竟采用哪一种估计结果,一般基于Hausman检验这一统计检验方法[11]进行判断。具体做法是比较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在统计上是否接近,如果足够接近,取随机效应的估计结果,如果相差太远,则取固定效应的估计结果。

本文采用联立方程模型进行估计,首先考虑方程的识别问题。在式(2)和式(5)构成的联立方程中,每个方程都包含一个其他方程所不包含的变量,因而方程是可识别的。识别问题解决后,需要考虑估计方法的选择。常用方法是二阶段最小二乘法和三阶段最小二乘法。二阶段最小二乘法是单方程估计方法,没有考虑扰动项之间的协方差,当两个方程的扰动项之间不相关时,二阶段最小二乘法比较合适。三阶段最小二乘法考虑到扰动项之间的协方差,一般说来也更有效,三阶段最小二乘法的原理是二阶段最小二乘法和广义最小二乘法的结合:首先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联立方程中的每一个方程,获得方差―协方差矩阵的估计。其次基于方差―协方差矩阵使用广义最小二乘法估计整个模型系统。在已有面板数据联立方程的文献中,大部分采用固定效应估计来控制个体效应,做法是先对数据取均值,然后作为截面数据采用联立方程的估计方法,既避免了随机效应中对协方差矩阵的设定,估计结果又能够满足一致性,本文也采用这一做法。

三、变量与数据

1文化产业产出

本文使用文化产业增加值表示文化产业产出,数据来自历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9年之后我国不再公布各省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除了增加值又找不到其他更好的替代指标(工业总产值也不再公布),因而只能使用2000―2009年的数据。为了剔除通货膨胀因素,本文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平减。为了控制不同省份人口规模的影响,本文将这一指标除以当地人口数,得到人均文化产业增加值。

2人力资本存量

人力资本存量使用各地六岁以上人口的人均受教育年限表示,《中国统计年鉴》按照受教育程度提供了各省份六岁以上人口的分类,将小学受教育年限赋值为6,初中受教育年限赋值为9,高中受教育年限赋值为12,大专以上受教育年限赋值为16。采用分段函数将受教育年限乘以相应的人口数得到总人口受教育年限,再除以六岁以上人口数得到人均受教育年限。

3物质资本存量

官方公开的统计资料中找不到这一数据,可以找到历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如果有基期的物质资本存量数据,就可以以此为基础递推各年的物质资本存量,但基期的物质资本存量也无法获得。本文使用如下方法匡算基期的物质资本存量,假设物质资本存量是从无穷远期到0期的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之和,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以不变的速度增长,那么0期的物质资本存量K(0)可以表示如下:

K(0)=∫0-∞I(0)×ertdt=I(0)r(7)

其中,I(0)为0期的固定资产投资额,r为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它们无法通过观察得到。但I(0)和r可以进行如下计算,因为t期的投资为I(t)=I(0)ert,对两边取对数得到:

lnI(t)=lnI(0)+r×t(8)

对式(8)进行回归可以得到I(0)和r。代入式(7)可以计算出基期的物质资本存量K(0)。采用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取折旧率为03,使用永续盘存法可以计算各期物质资本存量。对于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本文使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进行平减,将其调整为2000年不变价格。与文化产业增加值类似,本文也将这一指标除以当地人口数,得到人均物质资本存量。

4市场潜力

市场潜力是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一个关键变量,由Harris[12]首次提出。Harris将地区市场潜力定义为周边地区购买力的加权平均,用于衡量美国各地区的市场可进入性。遵循已有研究基础,本文将市场潜力分为内部潜力和外部潜力,内部潜力是各省级行政区域的购买力,外部潜力是临近省份的购买力。对于外部潜力,本文用运输成本进行加权,省份i的市场潜力为:

MPi=Gi+∑nj=1Gjdij(9)

其中,Gi为本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j为临近省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dij为本省和临近省份行政中心间的距离。

5区域经济增长

本文使用区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表示区域经济增长。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了各省份不变价格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使用这一指数可以方便地计算各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四、估计结果

1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在估计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时,由于联立方程估计结果和单方程估计结果一致,所以本文没有采用联立方程。表2是固定效应估计结果。由表2可知,人力资本存量的系数为负,但不显著。物质资本存量的系数为正,符合预期,但勉强通过显著性检验,弹性系数的估计值较小,物质资本存量增加1%,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增加024%;市场潜力的系数为正,符合预期,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弹性系数的估计值较大,市场潜力增加1%,文化产业增加值增加116%。物质资本存量的影响大于人力资本存量的影响,市场潜力的影响大于物质资本存量的影响。

表3是随机效应估计结果。由表3可知,人力资本存量的系数为负,说明人力资本存量较高地区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反而较低,结果与常理和预期相反,但这一变量不显著。物质资本存量的系数为正,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物质资本存量能够正向影响文化产业增加值。市场潜力的系数为正,也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市场潜力能够正向影响文化产业增加值。市场潜力的影响大于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的影响。由此计算得到的Hausman统计量较小,说明随机效应估计的结果充分接近固定效应估计的结果。如果更强调有效性的话,可以接受随机效应的估计结果。

2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

在估计之前首先需要解决识别问题,式(2)和式(4)构成了一个嵌套模型,根据联立方程识别法则,这样的方程是可识别的 [13]。表4中方程(1)为截面固定效应的三阶段最小二乘估计,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方程中,系数的估计值与表2基本一致,这是因为方程右边不包含被解释变量,方程本身不存在内生性,而不存在内生性也就无需借助其他变量作为工具变量,或者说工具变量集合与方程本身的解释变量集合一致。但系数的显著性水平发生变化,如物质资本存量的显著性水平有所下降,由原来的在10%的水平上显著变为在5%的水平上显著,类似的现象也出现在常数项。这是由于对方差―协方差矩阵的假设不同所导致,在三阶段最小二乘估计的第三个阶段,引入了方差―协方差矩阵,即利用第二阶段的残差来估计方差―协方差矩阵,然后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LS重新估计模型。这一估计结果中,物质资本要素仍然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人力资本要素依然不显著,市场要素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

在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估计结果中,没有发现文化产业发展能够直接推动经济增长的证据,文化产业增加值的系数为负,但不显著。物质资本存量的系数为正,并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物质资本存量增加1%,经济增长025%。物质资本要素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可见无论是文化产业发展,还是区域经济增长,倚重的仍然是物质资本要素。表4中方程(2)控制了时间固定效应,仍然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估计,也没有发现文化产业发展能够直接推动经济增长的证据。

为了捕捉文化产业与其他要素的交互效果,本文将文化产业变量和资本变量等相乘,纳入到方程中重新估计。为了便于解释,本文将文化产业增加值由连续变量变为离散变量,如果文化产业增加值高于平均水平,取值为1,反之,取值为0。表5是纳入交互项的方程估计结果。表5中方程(1)控制了个体效应,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方程中,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的系数估计值与表2基本一致,物质资本要素仍然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市场要素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人力资本要素依然不显著。在文化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估计方程中,物质资本存量的系数仍然为正,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人力资本存量依然不显著;物质资本存量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交互项的系数为正,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文化产业发展得越快,越会促进物质资本要素发挥作用;人力资本存量与文化产业发展的交互项的系数为正,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文化产业与人力资本要素交互影响经济增长,文化产业发展会增强人力资本要素的作用。这一发现与Kibbe等[1]的实证分析结果一致,说明文化产业与人力资本要素、物质资本要素之间能够实现优势互补。表5中方程(2)为控制时间固定效应的联立模型估计,变量的符号和显著性水平基本没有变化。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是物质资本要素和市场要素,人力资本要素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不大。没有发现文化产业发展能够直接推动经济增长的证据,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依然是物质资本要素。现阶段中国文化产业本身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限,主要原因可能是中国文化产业的整体规模小、实力弱,占GDP的比重低,不足以作为骨干产业支撑经济。但纳入交互项的联立方程估计结果显示,中国文化产业可以通过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即文化产业与人力资本要素、物质资本要素之间能够实现优势互补,生产要素与文化产业之间可以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经济增长。基于上述分析结果,笔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中国政府早在“十五”发展规划中就提到要高度重视和大力提倡文化产业,2004出台了《文化产业及其相关分类》,2009年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在资金投入方面,自2011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三十多亿元。但目前中国文化产业产值的占比仍然较低,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产品缺乏创意,产品模仿成分大于原创成分,不能有效激发消费群体的消费欲望。因此,要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政策扶持和保障必不可少。文化产业是一个投入大、周期长的产业,成功的文化创意需要持续的人力和物力投入。这就要求政府在产业发展初期进行政策“输血”,在中期进行政策“保健”,在成熟期政策扶持才能退出。

第二,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支持。中国政府预算中包括文化财政支出资金,对于已有的文化财政支出资金,除了需要扩大规模外,还应注重效率,发挥资金的杠杆效应。政府资金支持方式主要包括政府补贴、税收减免和直接购买文化产品。对文化企业的政府补贴是一种激励措施,政府可以挑选某些文化骨干企业,为其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提供补贴,从而调动其积极性和激活文化消费市场。税收减免也可以起到与补贴相同的作用,如果财政资金安排不足,可以减免文化企业的各项税费。直接购买文化产品既可以对文化产业起到扶持作用,又可以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调控。如政府可以根据内容采购电影播放权,向低收入群体免费提供电影票,一方面促进了电影业的发展,激励电影企业创造更好的产品,另一方面满足了公共文化需求。

第三,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政府应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物质资本要素、人力资本要素的融合,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可以催生很多新的交叉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这些新兴产业有利于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习惯。同时,新兴产业还会带来新的生产方式,有利于经济结构转型和优化,改变经济增长模式,缓解经济发展与能源、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是创新,一方面推动文化产业本身的科技创新,延伸文化产业的产业链,另一方面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交叉部分的技术创新,寻求和探索融合点和融合链。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也离不开宽松的制度环境,政府应为产业融合发展创造宽松的制度环境,适当放松产业规制,废除约束产业融合发展的制度,构建顺应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规制。文化产业只有与传统产业实现深度融合,才能打造出富有吸引力的文化创意产品。

参考文献:

[1]Kibbe,BD,Waskin,LS,Conklin,WTCreative Workers,Cultural Industries and Technology in the United States[A]Place and Role of Cultural Industries in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Societies[C]Montreal: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1980

[2]Beyers,WBCulture,Service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J]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2002,22(1): 4-34

[3]Power,D‘Cultural Industries’ in Sweden: An Assessment of Their Place in the Swedish Economy[J]Economic Geography,2002,78(2): 103-127

[4]Scott,AJCultural-Products Industries and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spects for Growth and Market Contestation in Global Context [J]Urban Affairs Review,2004,39(4): 461-490

[5]陈湘舸,江胜玉文化产业与文化经济 [J]湖南经济,2003,(6): 16-17

[6]童泽望,郭建平文化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路径研究 [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1): 91-93

[7]李玲玲文化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实证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J]热带地理,2007,(5): 441-445

[8]李怀亮,方英,王锦慧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 [J]经济问题,2010,(2): 26-29

[9]杜传忠,王元明,王飞中国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及其机理分析――基于 2001 年―2011 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现代管理科学,2014,(1): 12-14

[10]刘立云,雷宏振产业集群视角下的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 [J]东岳论丛,2012,(3): 143-148

[11]Hausman,JASpecification Tests in Econometrics [J]Econometrica,1978,46(6): 1251-1271

第3篇

[关键词]流域经济区 长江经济带 西江经济带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1)03-0083-06

纵观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江河的开发建设放在优先位置考虑,发达的经济走廊和经济重心区几乎都布局在主要江河流域。流域经济区成为许多国家的产业密集带和城市密集带。德国通过对莱茵河的开发,使60%以上的工业集中在莱茵-美茵、莱茵-内卡等流域经济区上。美国密西西比河经过长期的开发,已建成多条工业走廊和产业带。美国与加拿大共享的五大湖及圣劳伦斯河,经两国共同开发成为两国经济最发达的重心区。

我国同样把流域经济区发展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心和主轴,作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纵观我国自然地理,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河流的流域流向,由北至南划分中国经济地理形成泛环渤海、泛长三角、泛珠三角三大经济带。构建流域经济带,有利于实现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流域上下游之间的经济密切协作与产业合理布局,有利于流域生态环境和水资源补偿机制的建立、健全。

鉴于流域经济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就国内外主要流域经济区产业发展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学习借鉴其成功经验,对加快我国流域经济区产业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产业发展模式

密西西比河发源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艾塔斯卡湖,向南注入墨西哥湾,全长6262公里,流域面积涵盖美国31个州和加拿大两个省。其中,密西西比河干流长3950公里,由北向南流经美国明尼苏达、维斯康星等10个州,尤其在河流中游右岸汇入最大支流密苏里河、左岸汇入最大支流俄亥俄河,更增添了流域的水量。密西西比河干流及支流各州生产总值约占美国的32%。

1、产业成就于流域工程设施和综合交通的基础保障。

密西西比河在未开发前自然状况并不好,上游水深仅0.3米,中游仅1.4米左右,主要支流密苏里河含沙量大,有“大泥河”之称,俄亥俄河河段浅,有“河宽一英尺、水深一英尺”之说,自然通航条件较差。1928年美国联邦政府启动了“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工程计划”,开展大规模综合治理与开发建设,总投资超过300亿美元,使密西西比河上游及其四大主要支流全部实现渠道化;下游则重点浚深航道,建成千支流标准统一的深水航道网,使密西西比河干支流水深2.7-3.7米航道达9180公里,3.7-4.3米航道达1370公里,4.3米以上航道达500公里,海轮可直航距河口近400公里航线。同时,开工建设伊利诺斯运河,沟通了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两大内河水系;建成田纳西一汤姆别卡运河,开辟了密西西比河水系通往墨西哥湾的航道,形成江河湖海联通、四通八达的水运网,从而大大提高了流域运输能力。美国水陆运输中,内河航运占77%,其中,密西西比河航运占60%,每年运输量稳定在4.7-5亿吨,有效推动了流域产业的发展。

2、产业起步于得天独厚的农业条件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密西西比河流域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使之成为美国乃至世界性主要农产区,美国92%的谷物产地分布在密西西比河流域。流域北部靠近五大湖区发展成为美国乳酪业最发达区域,中游地区是美国最大的玉米产区,下游及三角洲地区是棉花和水稻主要产区。美国今天能够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和肉、奶酪等畜产品的生产国、出口国,主要归功于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农业产业。另一方面。密西西比河流域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推动了工业的起步和加快发展。阿巴拉契亚区煤炭地质储量3107亿吨,已探明储量超1000亿吨。自20世纪60年代实施煤炭开发和交通建设以来,已形成铁路运煤能力每年2亿吨以上、内河运煤每年1亿吨以上,密西西比河、俄亥俄河、田纳西河成为煤炭运输重要通道。中上游的肯塔基、伊利诺伊等州高品位的铁矿石资源,造就了以匹兹堡为代表的一批钢铁工业城市:下游储量巨大的石油资源使路易斯安那州成为美国三大石油产地之一。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使整个流域水电装机容量达1950万千瓦,密西西比河流域水能资源利用程度达70%,支流田纳西河竟达87%。便利的水运交通、低廉的水电价格、丰富的矿产资源,使流域工业产业起步早、形成规模。

3、产业繁荣于先进制造业及其配套的物流业、服务业。

流域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矿产资源、水能资源与综合交通运输方式的结合,使制造业起步之后加快发展。经过200多年的开发建设,密西西比河流域发展成为食品、钢铁、电力、机械、汽车等美国最重要的工业聚集带,并形成沿岸10个州各具区域特色的产业布局。同时,流域工程设施的改善和复合交通方式的发展,大力促进了物流业、旅游业的繁荣。内河运输费用与铁路、公路运费之比大约为1:4:30,并且密西西比河平均货运密度比铁路系统大11倍左右,使流域沿岸城市成为物流中心和商品集散地。明尼阿波利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现金谷物交易市场,堪萨斯城是世界上最大的谷物和商品贸易市场之一,圣路易斯是美国最大和最繁忙的内河港口,新奥尔良是美国第二大国际港口。密西西比河流域的自然生态和优美环境使其成为旅游胜地,每年外国游客消费大约26亿美元,提供5.3万个就业岗位,

4、产业得益于政府高效有序的流域组织管理。

密西西比河流域产业发展中政府提供了高效有序的组织管理。早在1879年,美国国会就成立了密西西比河委员会,主要任务是研究密西西比河的开发治理规划,制定河道整治和防洪措施并组织实施,并根据流域区段通航水位、通航船队、航道尺度等实施航道标准化和桥梁净空标准化。美国国会通过的《水土保持法》、《水灾控制法》等,为政府组织高效有序的管理、进行综合治理与开发提供了法律依据。比如,俄亥俄河的最大支流田纳西河,历史上曾是一条“害河”。为综合治理开发田纳西河流域,1833年政府设立了一个既有政府权力,又有私人企业灵活性的公司――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并制定颁布了《田纳西流域管理法》,统一指挥流域内的水电工程、洪水控制、土地保护、植树造林、土地休耕、河流净化和通航等事宜。科学规划和综合治理使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田纳西这个昔日落后的州如今成为美国南方的工业大州。

5、产业与流域、城市形成“点-轴”经济开发带。

密西西比河纵贯美国南北,而铁路、高速公路则联通美国东西,水路、铁路、公路立体交通带动流域生产要素聚集形成增长极――城市。如俄亥俄河沿岸的匹兹堡,公元1800年时还是一个只有1500多人口的小城镇,随着流域矿产资源开发和制造业的发展,到19世纪20年代已发展成为美国的造船中 心,现进一步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都”和第二大机电工业中心。在密西西比河干流上,新奥尔良发展成美国第二大港口城市,圣路易斯汽车制造业仅次于底特律居美国第二位,是美国最大内河港口城市。据统计,目前美国人口超过10万的150座城市中,有131座位于大江大河边,其中大部分分布在密西西比河水系。密西西比河流域成为发达的“点-轴”经济带和城市密集带。

二、德国莱茵河流域产业发展模式

莱茵河发源于欧洲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全长1320公里,年货运量在3亿吨以上,是目前世界上航运量最大的内陆运河。莱茵河自南向北流经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国、法国、荷兰等6个国家,六国面积、人口均占独联体以外欧洲的1/3,生产总值约占全欧洲的1/2。莱茵河德国境内长达865公里,约占全流域的65.5%,流域面积12.2万平方公里,占45.5%。研究德国莱茵河流域产业发展模式具有典型意义。

1、“航运为先”的内河与运河、江河与海洋相互贯通的流域建设模式。

一条河流即使天然条件再好,没有后天的开发建设,其巨大的潜能也不可能充分发挥。作为莱茵河主要流经国的德国,始终确立航运为主、因段制宜、综合开发的方针,持续不断地加大对莱茵河的治理,渠化干流及其支流河道,拓宽航道、提高通航能力。莱茵河开发整治中的一项重要工程就是修建运河,向东把莱茵河与埃姆斯河、易北河等联通起来,向西将莱茵河与塞纳河、罗讷河贯通起来。尤其是1985年开通从莱茵河支流美茵河岸的班贝格到多瑙河岸的凯尔海姆长171公里、宽55米的运河,将莱茵河与多瑙河两大水系贯通;1992年开通莱茵-美茵-多瑙运河,形成从莱茵河口鹿特丹到多瑙河口的欧洲水运大动脉。“航运为先”的建设方针和综合治理的工作力度,使德国形成干流支流通达、河港海港相联、江河海洋直通的内河运输网络,使万吨海轮可上溯至距河口690公里的科隆、5000吨驳船可至路德维希港,杜伊斯堡港成为世界第一大河港。

2、“水运为基”的水路、铁路、公路综合物流产业发展模式。

水运是德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德国莱茵河纵横交错、量大价廉的航道网在物流经济发展中担负着重要作用,莱茵河段至今仍承担着全国80%以上的内河运输量。同时,德国加大综合交通设施的建设。1838年在鲁尔区正式开通第一条铁路,19世纪末以来在莱茵河南北建起5条东西走向的铁路干线;德国高速公路总长1.1万多公里,并与铁路、港口相联通形成发达的高速公路网络;除此之外,德国将输油管道、输气管道、电力干线沿莱茵河分别向南北延伸,共同构成德国莱茵河流域经济带的综合运输通道。基于此,德国政府实施“长距离运输以铁路、水路为主,两头衔接和集疏则以公路为主”的物流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每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势,在莱茵河沿岸规划建设了50多个货运中心,形成沿岸现代物流体系,推动了沿江产业的长足发展。

3、“产业为本”的以河为轴、以港兴城的“点-轴-面”产业开发模式。

德国沿莱茵河有年吞吐量超过2000万吨的欧洲最大内河港――札伊斯堡港,还有年吞吐量1000万吨以上的路德维希港等一批重要港口。在传统工业时代,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成为最先发展的基础工业:煤炭资源和便利交通带动了钢铁制造,钢铁、煤炭构成莱茵河流域早期的主导工业;在火力发电和水能发电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煤化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及机械工业;通过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又进一步发展以石化、汽车、光学电子等为主导的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现在德国境内由南向北依次布局有莱茵-鲁尔重化工业区、莱茵-美茵石化工业区、莱茵-内卡新兴工业区。德国钢铁集团92个企业中有66个集中在莱茵河畔,其中有欧洲工业心脏、欧洲最大工业中心之称的鲁尔工业区,位于莱茵河的赫尔内河上,生产的煤、生铁、钢分别占全国总量的90%、70%、60%,工业产值占全国的40%。同时,德国杜伊斯堡、埃森、杜塞尔多夫、科隆、波恩、法兰克福、路德维希、曼海姆等著名城市均布局在莱茵河沿岸,形成德国最大、最密集的城市带。这种以港口城市为点、以沿江产业带为轴、以流域经济区为面,形成“点-轴-面”有效开发的产业模式,使德国经济保持着强大活力。

4、“龙头带动”的河海港联运、流域腹地支撑的产业辐射带动模式。

德国莱茵河流域形成经济开发带和城市密集带,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充分发挥了鹿特丹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对莱茵河流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万吨海轮从莱茵河口鹿特丹可上溯至距河口690公里的科隆、5000吨驳船可至路德维希港等。而鹿特丹之所以能够成为欧洲门户和世界第一大港口,关键是其处于世界最繁忙的海上航线与莱茵河内河航线的交接点,是莱茵河沿岸各国的出海口和对外联系的前沿基地,有着无限广阔的内陆腹地和十分充足的货源。鹿特丹国际大港的综合服务功能带动辐射了莱茵河流域经济带的繁荣,莱茵河流域广大腹地的发展又促进支撑了鹿特丹港口城市的兴旺发达,形成龙头带动、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港口与腹地产业合作模式。

三、湖北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模式

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由沿海先行进入到沿海、沿江并重发展。长江经济带干流通航里程2713公里,沿江7省2市(沪、苏、浙、皖、赣、鄂、湘、川、渝)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从空间结构上主要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即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下游经济区、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经济区、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经济区。湖北长江经济带是长江流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长江干线湖北段1062公里,占长江干流1/3强。湖北长江经济带沿江7市及所辖24个县(市、区)和恩施州巴东县,以占全省2/5的国土面积提供全省2/3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近年来,湖北省充分利用国务院批准实施武汉市“两型”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契机,加大规划建设沿江开发力度,形成长江中游湖北特色经济带。

1、“一带两圈”的流域经济区发展战略。

湖北省根据区域生产力优势布局,制定了以武汉为龙头、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一带两圈”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武汉城市圈”以武汉市为中心,由武汉及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9市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2009年,“武汉城市圈”以占全省31%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省62%的国内生产总值、利用外资占全省的82%,是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包括位于湖北西部的8个市州,是重要的农产品基地和制造业基地,是集荆楚文化、三国文化、土苗民俗文化、山水文化、宗教文化等为一体的特色文化圈和生态文明圈。而贯穿东西的长江经济带,是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轴,是“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两圈联动的纽带,很好地发挥了肩挑鄂东和鄂西两头的“扁担”功能。实施“一带两圈”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涵盖全省17个市州范围,充分发挥沿江通道集聚优势和各市资源、 产业优势,有效促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发、开放上新水平。

2、“四基地与四大特色产业带”的流域产业布局。

按照关于把湖北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要求,湖北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四基地一枢纽”,即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努力发展成为长江中游和华中地区的经济中心。根据这一战略地位,在沿江大力发展四大特色产业带,即沿江高新技术产业带、先进制造业产业带、沿江大运量高耗水原材料工业带、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带。在沿江产业布局上,长江干流中段主要发展以武汉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长江干流东段主要发展以黄石、鄂州、黄冈、成宁为中心的钢铁和船舶制造业、大运量高耗水原材料工业和优质特色农产品加工业;长江干流西段主要发展以宜昌、荆州为中心的水电、石化、农产品加工业,形成长江干流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产业密集带。

3、“一核两副多强”的流域城市空间布局。

与沿海省市形成“双核”城市结构不同,湖北省是武汉“一树独大”,2008年武汉市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35%。按照国务院关于武汉市“两型”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规划,就是要进一步发挥“武汉城市圈”在长江中游地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建设成为与沿海三大城市群相呼应、与周边城市群相对接的区域性经济中心、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建设武汉特大城市的同时,大力发展宜昌、襄樊两个副中心城市。宜昌经过多年发展已取代黄石成为仅次于武汉的第二大城市,襄樊则是长江支流汉江流域的中心城市,2008年两市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18%。培育壮大这两个副中心城市,既可以带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发展,又与武汉相呼应建成湖北西部增长极,更好地完善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城市布局结构。在加快发展“一核两副”城市结构的同时,大力培育沿江荆州、鄂州、黄冈、咸宁等一批中等城市及洪湖、石首、武穴等一批小城市,形成“一核两副多强”的流域城市空间布局。

4、“五个一体化”发展的流域经济一体化格局。

湖北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格局着重推进“五个一体化”:水资源开发利用一体化,把发展大运量、高水耗工业与发展灌溉农业相结合,促进沿江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协作与互补;沿江产业布局一体化,根据资源、市场、原有基础等条件,发挥各自优势,发展各市特色主导产业,避免产业趋同化;区域市场要素一体化,完善沿江经济带各类要素市场体系,建立沿江区域市场联合体,使长江经济带商品和要素市场联成一体;环境保护一体化,坚持沿江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治理相结合,制定沿江生态建设中长期规划,加强沿江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污染的全面治理;沿江区域开放合作一体化,推动长江中游经济区内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的开放合作,推动武汉城市圈与长江中下游南京都市圈、皖江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开放合作,利用武(汉)广(州)高速铁路建成通车推动武汉城市圈与珠三角经济区的开放合作,更好地融入珠三角经济圈。

四、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模式

西江西接大西南、东联粤港澳,全长2214公里(从云南曲靖马雄山源头至广东珠海磨刀门河口),占珠江全流域的78%、年径流量是黄河的4倍,与长江干线并列为我国高等级航道体系的“两横”之一,流域内有4个省会城市、34个地级市、200个县区、1000多个城镇。

1、沟通大西南与粤港澳的产业纽带。

秦开凿灵渠、沟通湘江与漓江,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连接起来。两汉时期进一步加强了西江流域的开发。宋明清时期致力于打开云贵经西江的出海通道,构建以珠江四大水系为骨格的航运网络,实现黔、桂、粤三省水路大联通。现代则加强西南出海水运主通道的规划建设。1993年,国务院批转《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区域规划纲要》,规划建设的西南出海水运主通道就是以西江航道干线为主,以黔桂铁路、柳(州)-肇(庆)等铁路和南宁-梧州、柳州一梧州等高速公路为辅,由西南经桂东南直下珠三角的东向出海大通道。2007年,国家交通部实施《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2006-2020年),在全国内河航道主骨架“两横一纵两网”中,西江航运干线是与长江干线并列的“两横”之一,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是与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并列的“两网”之一。据统计,2009年西江水运完成货运量3.7亿吨,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7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712万标箱,占全国内河集装箱吞吐量的“半壁江山”。每年珠三角66%的进口粮食、50%的进口油气、33%的煤炭等物资都依赖于西江水运。西江是沟通西南与华南地区交通的“大动脉”,是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合作的“金纽带”。

2、资源的优势互补与产业的梯度转移。

西江流域东西走向的商品流通、资源互补、产业合作一直非常活跃。清前期,广东主要手工业品和粤盐等大宗货物以西江为主要航线销往云、桂、黔,外销粤盐占广东盐配额总量的43%,云南每年经南盘江一红水河一西江输入广东“滇铜”10万斤、换回“粤盐”170万斤,云南铜矿、广西锡矿、云浮铁矿经西江水运到佛山使之成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钢铁基地。“粤盐”与“滇铜”通过水运的相互贸易,是上游优势资源与下游工业品优势互补发展的流域经济最早模式。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西江流域经济区上中游的滇、黔、桂3省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但3省区拥有丰富的能源、矿产等资源优势;西江下游地区的广东、香港、澳门经济发达、工业化程度高,但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相对匮乏。立足于实现西江流域经济区的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在西江流域的粤港澳经济龙头与滇黔桂经济腹地之间建立紧密型的经济联系,根据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国发[2010]28号),全力建设好国家发改委批准的西部大开发广西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全力打造西江黄金水道,加快推进沟通珠三角地区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高等级内河航,降低承接产业转移的综合物流成本。加快与珠三角产业转出地政府合作建设一批重点园区,发展共建共享、互惠互利、收益分成的“飞地经济”,提高转移产业承载能力。

第4篇

关键词:林下经济;生态林业;产业发展;研究

一、发展林下经济意义

近年来,随着生态经济和绿色经济发展理念的提出,各地区大力发展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为主要内容的林下经济,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在增加农民收入、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及生态建设成果、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具有十分巨大的现实意义。林下经济是近几年农业生产领域涌现的新生事物,它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目前林下经济主要围绕种养业开展。在种植业方面,由于林地2~3年后基本郁闭,对林下作物生长有影响。在养殖业方面,由于受禽流感等影响,搞林地养殖风险较大,发展缓慢。因此林下经济发展的选择面较窄。目前林下经济的发展有以下几方面:

(1)林下种植:包括林下种植花卉、中药材、牧草、疏菜、果树、粮食作物、菌类、茶叶等及其产品初级加工。

(2)林下养殖:包括林下养殖家禽(鸡、鸭、鹅)、牲畜(猪、牛、羊、兔等)、蜜蜂、蚯蚓、青蛙、珍贵野生动物(野猪、蛇、鹿等)、其它鸟类等及其产品初级加T。

(3)林下采集:包括野菜、野生菌(磨菇)、野生中药材、竹笋、藤、草、松脂等的采集及其产品初级加工(含藤编、草编)。

(4)林下旅游:包括森林人家、生态休闲旅游、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衍生的“吃、住、行、游、购、娱”等绿色产业。

林下经济投入少、见效快、易操作、潜力大。发展林下经济,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这么说,发展林下经济,可以让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源。

二、发展林下经济的效益

之所以说发展林下经济是生态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要是由其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决定的,可以说林下经济的应用完美地契合了生态经济发展的要求。

1.生态效益

林下经济的实施,可以有效扩大森林资源,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可以充分发挥森林对于气候和生态环境的调节作用,改善农业发展环境,增强区域范围对于自然灾害,如狂风、暴雨、沙尘等的抵抗能力,同时,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绿化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2.社会效益

林下经济的实施,可以对农村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可以说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还可以促进贮藏、加工、运输、包装及服务等相关第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3.经济效益

以某县的林下经济发展为例,本县共有林地约233333.33hm2,其中生态公益林地102000hm ,在正常的情况下。要加强生态公益林地的管理和保护,禁止采伐林木,林地的收入只有靠政府对生态公益林林地进行补偿20元/667m2,与其它林地相比经济效益是比较低的,为增加生态公益林地的收益,只有经过不断发展扩大林下经济,提高生态公益林地的经济效益。截止到去年年底,全县仅林下经济推广面积达到300Ohm2,经济收益为1500万元,每667m2可多增加收入33.33元,产生的经济效益可以说是十分可观的,从而推动生态效能升级,优化生态环境,并且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巨大的。

三、推动林下经济发展的措施

十年树木是林业生产的基本特征。相对漫长的林木生产周期,对林业发展以及对林改后农民发家致富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只有让林地早点下“金蛋”,才能更好地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及产业发展,才能更好地以良好的经济效益巩固林改成果,在兴林中富民,在富民中兴林。发展林下经济是个系统工程,林草、林药、林牧、林禽,形式多样、内容复杂,因此,需要科学选择具体操作的突破口。

1.政府要高度重视

把林下经济发展列入议事日程,加强部门沟通与合作,注重规划引导。没有合作,单凭林业一家之力,要说发展好林下经济,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规划,要想发展好林下经济,也只能是瞎子摸象。因此,必须将发展林下经济与林业产业化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循环经济、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内容融合在一起。

2.创新发展模式,提高经济效益

首先,可以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下资源发展种植业,因地制宜开发林果、林草、林花、林菜、林菌、林药等模式。以林花模式为例,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不仅仅满足于吃,还在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花卉、园艺、苗木就派上用场了,而且卖价好。台湾花卉产业做得很大,我们国家已经从政府部门的层面加强了与台湾花卉产业的对接。在林下种植耐阴性的花卉和观赏植物,发展前景是很广阔的。其次,可以大力发展林下养殖。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发展立体养殖,大力发展林禽、林畜、林蜂等模式。然后,可以大力发展森林旅游。特别是丘陵山区,要充分发挥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生态良好的环境优势,合理利用森林景观、自然环境和林下产品资源,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康复疗养等产业,大力发展森林旅游。最后,可以大力发展林下产品经营加工,拉长林下经济产业链,发挥集群作用,提高经济效益。

3.政府部门要促进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规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建立林权交易中心和林产品专业市场,大力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推进森林保险,拓宽融资渠道,支持林下经济发展。要按照性质不变、渠道多样、捆绑使用的原则,发展林下经济与农业综合开发、经济结构调整、畜牧养殖、扶贫开发、科技推广等项目,在资金使用上完全可以有机结合起来。

4.政府的相关部门要加强技术服务,提高产品质量

积极搭建企业、农民与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之间的合作平台;积极引进和推广适宜林间种植、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建立林下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体系;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确保林下经济产品质量。

5.建立销售网络,培育龙头企业

地区政府部门要集中力量,引进和培育有实力、讲诚信、影响力大、辐射力强的企业,并通过龙头企业辐射带动,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大户农户”等模式,引导农户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建立市场销售网络。要建成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和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逐步形成“一县一业,一镇一品”的发展格局,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从而保证林下经济产值和农民林业综合收入实现稳定增长,林下经济产值占林业总产值的比重显著提高。增加林业经济效能,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促使生态林业的永续利用和持续发展。

第5篇

关键词:经济危机;会展产业;会展行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04-0093-04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起的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全球,并进一步演变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国主要出口地区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地区都是此次经济危机的重灾区,因此,出口大幅下降。数据显示2008年前三季度中国对外出口总额为10 741亿美元,增长22.3%,较上年同期回落4.8个百分点。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所长裴长洪2008年12月2日在中国社科院2009年《经济蓝皮书》新闻会上表示,中国前10月出口实际增长率大幅回落,导致在沿海省份,出现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半停工、停工,半歇业、歇业。出口困难、生产萎缩和销售下降,经济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凸显。

作为经济发展晴雨表的中国会展业势必将受到此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不仅中国会展业的行业结构、市场结构、行业管理规范等将在此次经济危机中得到重新洗牌和提升的机会,而且对于会展企业来说,项目规模扩张、展会品牌、机会和风险将并存。

一、经济危机对中国会展业的影响

(一)对中国会展行业结构的影响

经济危机对中国会展业的影响首先体现在生产经销企业选择展会更加谨慎和更加注重实效上。在经济危机冲击下,企业销售下降,资金链紧张,生产随之萎缩,参展意愿大幅下降,展览市场外部环境也随之变得恶化。在这种情况下,规模大、实力相对雄厚的大型展览企业,由于抗风险能力强,会在当前的经济危机中生存下来,并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发展机会。相反,许多中小会展企业由于资金实力弱、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展览项目在目前经济形势下将面临更大的招商招展困难,企业展览项目的运作不容乐观。数据统计表明,2009年中国贸促会批准组展单位出国举办的经济贸易展览会有1 800多项,但目前实施参展的只有1 000项,实施率约50%,与去年相比,实施率下降了5个百分点。[1]这一变化带来的结果将是大浪淘沙和自然淘汰,部分中小会展企业将被迫退出展览市场,会展业的行业结构将向高度集中、大型化等方向发展。

(二)对会展市场结构的影响

在经济危机的市场环境中,不仅会展业的企业结构和层次将发生改变,展览项目也将面临调整。市场运作良好、管理水平高、企业参展效益明显的品牌展会和大型展会将受到市场的更多青睐。相反,那些还没有形成品牌、没有稳定市场基础、还处于培育发展期的小型展览会将受到严重的冲击,而管理混乱、企业参展效益低的展会将面临生存危机。此次经济危机的产生,将更有利于大型品牌展会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为大型品牌展会向国际化、规模化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

(三)经济危机呼唤规范会展行业管理体制

中国会展业发展至今,还面临多头领导、管理混乱的问题。既没有的统一、明确的管理结构,也没有规范权威的管理办法。根据现行展销管理办法,国务院各部委及其所属的外贸公司、省级和市级政府各厅局、行业协会甚至媒体机构等诸多机构都能举办展览,从而造成了多头办展、重复办展、低层次办展、各地区为争夺会展市场和会展资源而相互恶性竞争的局面。

经济危机将使中国整个会展业面临寒冬期,不同地区和企业间的竞争将更加剧烈,整合优化会展资源势在必行。建立统一的会展业管理机构、出台全国性的会展业管理法规、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会展业发展战略和充分发挥会展行业协会的职能等非常必要。

(四)经济危机对会展相关产业的影响

会展相关产业是指给展览会提供支持和服务的设计、展台搭建、会展物流、会展营销以及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经济的衰退首先将使得这些产业自身面临恶化的市场环境。同时,由于会展业是综合性非常高的产业,它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因此,会展业发展停滞或衰退将波及到这些相关产业,使它们也同样面临经营困难、收入减少、资金紧张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那些依靠会展业生存、从事专业的会展设计(场馆设计、展台设计

等)、展台搭建、展览项目策划及咨询等行业企业,将会受到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的检验。

二、经济危机影响下的中国会展业发展趋势分析

经济危机将促使中国会展产业加速走向产业结构优化、管理统一规范化、人才供给均衡化、办展主体市场化等方向转变。

(一)经济危机将加速中国会展产业结构的优化

当前中国的会展产业正处在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过程中,会展行业集中度在未来的5~10年中会有大幅度提高,展览市场将操控在一些大型的展览集团手中。而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将促使这一转变加速进行。具体体现在:(1)会展人才加速向大型会展企业和会展项目集中;(2)会展客户资源加速向高质量、高效益的展会汇集;(3)一些中小会展企业和会展项目难以为继,甚至破产倒闭;(4)会展企业间的跨行业、跨产业链的联合和合并;(5)中外会展企业间的合资经营和联合办展等。

会展产业结构的优化,虽然短时间内会对大量的中小会展企业和项目造成冲击,甚至会导致整个会展行业增长速度的减缓,但是从长期看则有利于中国会展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和行业水平的提高,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加速发展提供支撑和动力。

(二)经济危机使高质量的品牌展会和品牌会展企业成为会展行业的排头兵

品牌是所有行业发展的灵魂,会展行业也不例外。会展第一强国――德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会展业的领军人物,其所拥有的众多世界知名品牌展会是其中的关键原因之一。例如,在德国慕尼黑每年要举办40多个重要的展览会,其中一半以上是本行业领导性展会,高档次的展览会为慕尼黑吸引了全球大批的参展商。[2]

会展产业的品牌化包括展览项目的品牌化、展览企业的品牌化和展览城市品牌化三个层次。经济危机的产生将导致:(1)由于竞争的加剧,未来几年内同题材的展览会将在不同企业和地区间优化组合和优胜劣汰,同题材展览的数量将会减少,品牌展会将会脱颖而出;(2)同一市场内竞争的展览企业将会大鱼吃小鱼,实力强、办展经验丰富、市场渠道广阔的大中型展览企业将更具强势,形成品牌展览企业,占据绝大部分展览资源;(3)会展名称效应将愈发明显,经济落后地区发展会展业将愈发困难。在中国国内,上海、北京、广州等会展中心城市的会展产业优势更加明显,并且开始迈向国际展览市场,将为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提供更好的平台。

(三)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呼唤政府实施会展业统一规范管理

会展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作为国家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会展业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设有单一的国家级的展览管理机构,例如德、法、意大利、西班牙、日本、新加坡等国。虽然这些展览管理机构的名称有所差异,但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即唯一性、全国性、权威性和服务性。他们的主要职能有四个方面:制订全国性的会展管理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设立、使用会展发展基金,组织展览代表政府出席国际会展界的各种活动,规划、投资和管理会展基础设施。围绕这些主要职能,政府管理机构制定了一整套扶持、服务、规范、协调和发展计划,保护名牌展,增强市场的透明度,使用会展基金大力扶植出国展览,建设大型会展中心,调控会展市场等。[3]

经济危机使得会展产业发展面临外部经济环境恶化的困境,也使得会展产业内部竞争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会展业资源亟待优化重组,会展市场竞争要求规范化和秩序化,会展行业管理亟待统一。这就要求国家成立专门的会展业管理机构,制定全国统一的会展政策法规,制定会展业发展战略,实施有效的市场监管等。

(四)会展产业市场化、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产业结构逐步向二三产业为主的格局转变和中国经济外向发展趋势的强化,中国的会展产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机会。各地会展场馆规划和建设、会展项目运作以及节事活动的开展蓬勃兴起,会展产业规模和社会影响力快速扩大,已经成为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会展产业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却未真正完全建立起来。其原因就在于中国的会展项目很大一部分是操控在政府手里,并不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制在运行,而是服从于政府的政治或利益集团的需要。虽然全球性的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危机还不能改变中国会展产业“政府展”和“商业展”分天下的格局,但促进中国会展经济加速产业化和市场化的作用却不容忽视。原因在于:第一,外部经济的恶化将促使政府意识到会展经济产业化和市场化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形成产业规模,按照市场规律运行并经过市场洗礼的会展经济才具有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才可能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发展壮大。第二,政府办展由于服从于政府的需要,而政府的目的并不能和市场的要求相符合,因此,政府展会在服务质量、效益水平以及参展商利益保障等方面竞争不过由市场主体独立运行的展会。政府展会的空间将会逐渐被商业展会所压缩,在经济环境恶化的情况下,这种趋势将更加明显。第三,会展产业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相辅相成。经济增长放缓过后会展产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会展经济的产业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促使会展产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虽然当前的全球性经济增长放缓对中国外向型经济冲击很大,对中国的会展产业带来不利的影响,但是也必将促使中国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产业链的延长和专业化分工的深入。

(五)会展人才教育和培养面临更大挑战

当前中国会展教育和培训与会展市场需求相脱节的矛盾日益凸显,主要是高校培养的会展相关专业毕业生与企业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其根本原因则在于:第一,会展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机构的管理工作滞后,行业认证和考核混乱;第二,会展教育和培训方式还在走应试化的老路,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第三,会展企业没有参与到会展教育和培训中来,导致会展人才培养与实际脱节。[4]

经济的全球性危机将迫使会展企业更加重视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对会展项目经理、项目策划人员、高级市场开发人员和专业的设计人员等会展核心人才的争夺将更加激烈,对会展人才的要求也将更高。因此,会展人才教育和培养将从目前的“理论型”培养模式加速向“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模式发展,会展教育和培训机构及会展企业间的合作将是培养会展人才的关键。

三、经济危机影响下中国会展业发展对策

1. 实行全国统一管理,规范行业秩序,提升产业竞争力。会展产业的全国统一管理是指会展项目的审批、监督、考核、评比以及奖惩等权力由政府单一部门来组织实施,并由该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涉及中国会展行业发展的战略对策,以避免由政府不同部门间的利益割据和争夺所导致的会展行业秩序混乱,从而提高中国会展产业的竞争力。

2. 培养企业集团,形成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大型的企业集团,不仅企业管理水平要求高,而且是运作大型会展项目的主力军,所以是推动行业发展的主要力量。缺乏大型行业龙头企业一直是中国会展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在经济震荡和衰退的情况下,为了稳定市场和维护产业发展水平,要求中国会展产业尽快形成会展项目运作、会展物流、会展设计和搭建和会展等行业的龙头企业,使中国的会展产业发展在经济恢复高速增长态势时具有良好的基础。

3. 调整会展人才培养策略,提高会展人才培养水平。会展人才的供给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会展产业规模扩大和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瓶颈之一。经济环境的恶化要求会展企业更加重视会展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以应对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组展办展难度的增大。而当前会展教育和培养遍地开花,师资来源五花八门以及教学质量低层次徘徊的现象,折射出会展教育管理的失位。当前在面临经济危机情况下,缓解会展产业高层次人才供给不足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急需调整会展人才培养策略,提高会展人才培养的水平。这包括:推进校企合作,加大对会展教育和培训的投入力度,设置会展教育行业的门槛和行业认证资质设限等。

4. 优化会展资源配置,建立会展经济发展梯次格局。会展产业具有高度的带动性和综合效益,是满足政府宣传地区形象、扩大社会影响力的有力平台,从而促使各个地区竞相发展会展业,造成中国不同地区相互争夺会展资源,低层次重复办展的现象。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这种全国办展的格局势必限制中国会展产业水平的提高和会展资源的浪费。因此,中国应建立会展经济发展的梯次格局,在经济产业基础良好、区位优势明显的城市和地区优先发展会展产业,并且在这些地区实施财政和政策倾斜,加速推进中国会展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尽快提升中国会展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推动中国会展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佳贵.2009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J].2008,(12).

[2]王世成.竞合是会展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J].中国会展,2007,(17).

[3]韩霁.中国会展业发展前景广阔[N].西部时报,2007-01-27.

Effect on China's MIC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Economics Crisis

Wang Zhousheng

(Management Department, Anhui Broadcasting Movie and Television College,Hefei 230022, China)

第6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单一的物流企业已经难以适应物流产业发展的需要,而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有所差异,又决定了物流产业发展的区域性特点。因此,巫需通过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分析,明确二者在当前经济条件下的发展现状,据此构建有效结合的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发展对策。

【关键词】

区域经济;物流产业;发展。

一、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

(一)物流产业的概念及特征。

物流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又称为物流服务业,是一种由物流资源产业化而形成的聚合性产业,具体包括运输业、仓储业、包装业、配送服务以及信息平台的资源整合手段。这些资源运用于产品市场的多个领域,包括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的大部分流通业务。不论是生产类企业还是流通类企业,都存在大量的物流活动或物流业务,但是这些物流活动或物流业务本身不是物流产业,只有将这些物流活动或物流业务独立化、社会化为一种经营业务,才能称其为物流产业。因此,相对于物流企业来讲,物流产业跨出了单个经营主体的狭隘约束,泛指一类物流企业集聚而成的企业群。

从物流产业的定义,不难看出物流产业涉及到的不仅仅是服务性行业,只要跟物流活动有关的行业行为,都被纳入物流产业的运作范畴。如图1.1,综合所涉及行业的共同特点,物流产业具有典型的基础特性,也就是说物流产业链下具体业务的实施必须依托交通基础设施和系统的物流装备,而且物流产业本身的服务行业特性决定了其通过时空属性改变来实现商品价值的转移,也就是具有服务性,在商品转移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多个行业和生产、服务、流通部门,体现为它的综合性。

(二)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

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在一定区域内由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地理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生产性综合体,属于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经济系统。它不仅受制于地区性的自然资源禀赋,更重要的是与投入资金、劳动密集程度、技术先进度等社会因素密切相关。随着绿色经济生活观念的深入人心,考察一个区域的经济效果,也不能只定位于单纯的经济指标数据上,需要考虑社会整体效益以及地区性的生态效益,这样构成的区域经济才是较为完整的一个主体,但当前的经济环境和发展水平又决定了物流产业发展起初对环境的较小依赖度,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对环境这方面不予考虑。

区域物流,泛指区域经济中的物流产业,属于宏观范畴的概念。现代经济体系下的区域物流更多的侧重于区域内部从供应方到需求方的商品或服务的运输与集散的一体化,它以特定区域为腹地,在这个特定的区域地理环境中,结合各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和范围,连通区域内外商品的输入与输出,并通过运输业务、仓储服务、包装服务、配送服务以及信息平台建设等基本活动的有效构成,最大程度的服务本地经济建设,稳定本地生态经济的良好有序发展。其实,通过以上对比可知,区域物流就是对区域经济中物流产业的产生、发展等一系列行为的总体概况,浓缩为通过关注区域中的物流产业,来促进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

二、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分析。

(一)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内向关联。

1、物流产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根据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物流产业具有深入所有行业的便利性,高度集中的物流产业能够有效快速培育区域内部重点行业的经济增长极,通过这种区域内的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和其它产业发展,最终很好的刺激经济的增长。据统计数据,2009年美国物流产业规模为9000亿美元,占美国gdp的10%以上,而十年之前其物流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就已经高达9.9%。另一组数据显示,近20年之内,日本物流业每增长2.6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就增加1%。

不仅如此,物流产业的发展可以最大化提高物流活动效率,进而减少生产、流通过程中的运营成本,提高经济单位的运营效率,通过改善物流环境较好的提高区域内企业的竞争力,而且高度专业化、规模化的物流产业涉及到许多行业,具有极强的产业关联和带动效应。物流产业对与区域经济的影响,除了表现在对产业关联的推动作用,还有助于调整区域经济结构,良好的物流产业带动其他产业间的资源流动,降低生产流通中的交易成本,形成稳定的适合本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水平的经济结构状况。

2、区域经济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物流产业发展,当然离不开区域经济的配合,区域经济决定了物流产业所能最终达到的水平,一个经济水平较低的区域经济体,很难发展起较为成熟的物流产业链条。可以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基础和衡量标准,任何物流产业的集聚和复合,都必须依托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当然完善的区域经济,很大程度上拥有较强的区域竞争力,内部的市场机制和资源配置水平都较为领先,可以为融入各行业的物流产业做好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规模同样决定着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较大的经济规模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物流业务量,繁忙的运输业务,大额的订单,高效及时的配送服务等等。也只有规模巨大的区域经济体,产生较高的效益,才能将本区域的物流环境整治的井井有条,更有效率。由此可见,区域经济的发展无时无刻不影响着物流产业的运转,进而影响到其最终的物流产业绩效。

(二)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外向关联。

本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与物流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这是体现在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内在相关性。然而,区域经济体的存在,客观上产生了区域经济体之间的物流产业活动,这种相关性对于物流产业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区域间的经济活动,体现在物流产业间,就表现为区域之间物流业务带来的资金流、商品流以及信息流的传递与运转。根据区域的相互依赖理论,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彼此紧密相连的。一方面,物流产业水平可以反映区域经济体之间的外向关联特征,反映区域间的经济来往密切程度,体现区域间的依赖和贡献度;另一方面,区域经济体之间的密切关联,必定会加快当地区的物流发展水平,经济要发展,生产、流通市场是发展的基石,区域间的经济依靠水平加大,必定利于物流产业的集聚以及复合性发展。

三、当前各区域经济中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

通过上述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的内向关联与外向关联的分析,我们知道要发展地区经济必须重视对于地方物流产业的培育与引导,也需要能够明确各区域发展过程中物流产业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现状。当前经济环境下,物流产业在各区域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快的东部沿海地区,物流创造的gdp占据总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高。因此,必须重视各区域中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物流企业规模小,综合服务能力较差。

物流产业,是一个典型的集聚型产业,需要产业间的集聚来降低成本提高收益。但是从当前我国各重点区域经济体的发展状况来看,物流产业的集聚水平都是不高的,只是建立在简单的运输对接、仓储聚集、共同包装、互助配送基础上,没有形成真正的有机统一。而且这其中又以中小物流企业为主体,虽然物流要素都已分割在各部门、各领域,但是没有形成统一的大市场,一系列物流活动还主要是依靠本企业内部来实施,没有具体的分工细化,没有高度的专业化操作,必定加剧内部实施的运转成本。据统计局数据,在我国目前工业企业生产中,直接劳动成本占总成本比重的10%不到,而物流费用占商品总成本的比重约为40%,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约占gdp的20%,在荚国和欧洲这个数字分别为5%和10%。因此,我国目前的物流行业成本明显处于较高的不经济水平。

除此之外,中小物流企业形式上的集聚不能达到规模上的效益共享、成本共担,而且大量中小物流企业的存在,使得区域内物流产业的综合服务能力水平较低,大部分物流企业都难以脱身于物流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不能将更多的资金、时间、技术、人才应用于本区域或区域间物流服务的建设上,只有少数的大型物流企业有些这些方面的成绩,但效果也不十分明显,因为物流产业最终还是要面对具体的消费群体,这样的复杂流程和过长的服务产业链,难以保证服务水平的高质量。

(二)地区差异较大,第三方物流水平层次不齐。

据统计,欧洲目前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约为76%,美国约为58%,且其需求仍在增长,而我国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占比相比较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不仅如此,我国的物流产业的发展还呈现非常明显的区域差异,这更减缓了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普及性。

1、东西部差距逐步加大。由于历史及地区分布的原因,我国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逐步递减的趋势。由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的内生关联性,我们知道,经济发展水平对物流产业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经济水平差距也有拉大的趋势。这样的经济背景,便产生了物流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尤其表现在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方面。东部的物流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中西部,而且第三方物流的密集程度及实施效率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已经开始向专业化的细分工过渡。而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第三方物流带来的产值比重仍旧较低,更多的是以物流企业自身为基础的产值创造,这样相比于东部,第三方物流的水平差距呈现逐步加大的趋势。

2、各区域内部差距显著。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对于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依靠较深,必须是足够规模基础上才能产生的专业性分工。在这方面,尽管东、中、西部差距加大,但就某个区域内部而言,存在的差距也是十分明显。比如东部地区的沪宁杭经济区,第三方物流水平居于全国最优。而位于山东南部和江苏北部的淮海经济区的第三方物流水平则相形见绌,无论是绝对额还是所占份额,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且呈逐步加大之势。

(三)区域性物流信息系统缺失,宏观调控能力不强。

物流产业的各个环节之中,除去传统的运输、仓储、配送等,只剩下信息平台的建设。信息化建设是现代物流业的灵魂,单一的物流企业很难具有用现代物流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但是区域性的物流产业便可以构建区域物流信息平台来进行运作。但正是由于区域经济的差异,也产生了对于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差异,较为发达或者成熟的区域经济体,能够建设成物流信息系统,但在全国来看还属于极少数。大部分区域体都没有专门对于物流信息的专业化建设平台,这也就决定了区域内部或者区域之间进行宏观调控把握物流产业发展的能力有所欠缺。

四、发展物流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对策。

明确了当前经济环境下的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必须找到途径来解决问题改善现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物流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促进及催化作用,真正引导区域经济走向稳定发展的增长之路。

(一)壮大物流产业,形成区域集群效应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密切关系,表明了物流产业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必须毫不犹豫的着力壮大物流产业,着力引导物流企业的集聚,向更有效率的产业化方向发展。国家对于物流产业的发展拥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有关部门必须积极负责起来,制定更适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物流产业支持政策。如2010年3月5日,国家出台政策重点支持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这对于以后上海的物流市场将会产生极为远大的影响,会使得上海的物流集聚程度迈向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相比于年产值占荷兰gdp的12%的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物流业务占gdp的8%的新加坡都有较大的差距。只有建设物流产业的目标,已不能很好的适应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还必须考虑到产业集群的角度,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产业集群缺一不可,国家应着力推进区域内部的物流产业集群,体现出本区域的集群优势,在此基础上,区域间的跨区域产业集群也必须得到重视,这是增强我国物流产业竞争力的必经之路。

(二)因地制宜,促进第三方物流集约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物流逐步从生产领域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第三方物流,这与生产、流通环节中物流的业务整合起来就构成了当下的物流产业。物流产业的发展,具有较明显的区域差异,这也就产生了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差异。明确了差异和区域特点,必须因地制宜的开发物流产业,对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区域体,集中主要业务力量发展集约化的第三方物流,就要积极引导自营物流和外包物流向集约化的第三方物流发展,通过提高物流产业内的专业化水平,降低物流产业的成本,提高所获得的最大收益。要想更好的达到效果,必须积极创新制度方式,放开市场管制,促进市场竞争,这样能发挥第三方物流的天然优势,淘汰掉不适宜生存的粗放型物流企业。而区域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必须依托本区域特点,重点建设物流产业的集约化发展,不可过度要求第三方物流的集聚,而应该先把本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提高,进而更好的促进本区域经济发展,最终来促进日益发展成熟的第三方物流向集约化发展。

(三)建立区域物流信息系统,加快物流信息流通。

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一大特征就是现代物流信息的建设,谁拥有信息,谁就能在物流活动中拥有优势,信息系统越完善越全面,物流供给的水平就会越高[5]。区域物流信息系统,能够最大程度的调控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物流信息,能够加快区域的物流信息更新速度,更好的利于区域物流产业发展。各主体区域必须明确物流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从宏观整体角度加以把握。各区域积极设立本区域内部的物流信息系统,加快物流信息的流通,提高物流信息的利用效率。一方面,中国物流协会可以组织各区域的物流企业办理会员业务,引导建立全国性的物流信息流通平台。通过信息平台,各物流企业能够更公平更有效的参与到本区域物流产业的建设和发展中来,以便为本企业的经济效益、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提供最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各区域经济体都必须转变物流信息观念,明确物流信息建设在物流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各物流企业也必须注重对本企业信息系统人员的管理培训,促使企业形成物流信息系统调控下的有效运转体系,最大化的利于企业生存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有望。现代物流导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8):7-9.

2、栾贵勤。区域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1):59-623、沈强。吴江。重庆物流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1,(2):12-13.

第7篇

关键词:成渝经济区;产业发展问题;产业聚集整合

成渝经济区包括四川15个地市和重庆31个区县,面积20.6万平方公里。成渝经济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包括经济实力雄厚、产业基础坚实、城市化水平较高等。但也存在着中等城市数量少、发展水平低,小城市发展滞后,缺少专业化城镇等问题,更重要的是,成渝经济区整体发展较为落后,无论是三次产业结构、劳动生产率还是三次产业所解决的就业人口而言,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使得成渝经济区的下一步打造战略、更深层次的发展困难重重,成渝实现一体化发展任重道远。本文将针对研究l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对推动成渝经济区的发展有所帮助。

一、成渝经济区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结构相似度极高,第一产业比重过大

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内除成都市和重庆市主城九区经济圈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特征外,其余城市产业结构均为“二一三”类型,相比“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区,其第一产业比重过高,高达11%,比全国平均水平还高,这与川渝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特色产业基地有关,但要提高成渝经济区整体实力和加快推进成渝经济区的城市化进程,农业比重如此之大,生产效率又不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深加工发展程度较低;造成城乡二元结构较为突出,这是极为不合理的。

(二)工业产业比值较高,资本和技术密集的先进制造业比例不高

第二产业虽然比重较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成为成渝主导产业,这主要是与重庆历史相关,但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传统制造业仍为成渝经济区工业中的支柱产业,仅汽车和摩托车制造业在全国占优势地位,其他产业在全国范围优势不明显。且轻重工业比例不协调,工业对农业的支持与带动作用较弱。

(三)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发展滞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其发展阶段而言,虽然三次产业已经进入了“二、三、一”这样一个发展格局,但服务业产值偏低,发展滞后,且基本上集中在成都和重庆,两市第三产业的产值占到了整个成渝经济区的63.3%,其他城市比重和产值都比较小,而且多集中于诸如批发、传统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等低端服务业,金融、保险、地产等高端服务业发展缓慢。

(四)各地区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差距过大,产业趋同程度高

在成渝经济区15个地级以上城市中,以化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有13个,以装备制造和机械制造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有12个,以食品加工业为主导的城市有11个,以建材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有9个,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产业规模,但产业做大的同时并不意味着一定做强,而且这种遍地开花式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很容易使产业的市场容量趋于饱和,不仅浪费了生产要素,还加剧了各地的竞争,不利于经济区内部分工与合作。

(五)产业配套能力低下,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城市链条

成渝经济区内部除了汽车摩托车制造业以及部分装备制造业在几个城市(多出现在成都和重庆都市圈与其周围的城市之间)之间存在一定的配套关系以外,其他的各个产业在各个城市内基本属于独立发展状态,成渝经济区内部各个城市基本上都建立了“大而全,小而全”的产业体系,经济发展联系并不紧密。

二、推动成渝经济区产业发展合作的对策思考

(一)各产业重构的政策与措施建议

1.推进农业科技革命、发展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

一是开发出适宜技术。成渝经济区内是高校较为云集的地方,存在一批优秀的农业技术研究人员,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科研的资金投入力度,资助其实验和科研经费,同时采取相关鼓励政策,促使科研人员开发出适合成渝地区地理气候和土壤状况的农业科技。二是将农业科技成果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加以推广,以农民喜爱和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推广。三是加大投资力度和人才培养,注重对基础农民,尤其是年轻农业从业人员的培养。最后,构建完善的技术推广体系,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成渝经济区内已经形成了较具规模的特色农业,有中药、油料、生猪、水果、烟叶、茶叶、花卉和蔬菜等。成渝经济区应该通过农业科技的引入,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按规模化、产业化合现代化的要求组织生产,提高农产品的档次和规模经营效应。

2.促进工业产业集聚、实现工业优化升级

一是加快已有制造业集群升级。当前成渝经济区产业集聚现象较为明显,但真正实现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仍然不多,政府应该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且有利于集群化的政策。如培养专业要素,培育核心竞争力,构建有效的对外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法规制度,为区域内创新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等。二是优先发展川渝共有优势产业,实现共有优势产业的集群化。企业集群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在一定的区域内集中布局,由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跟进,构成自发性企业群落,逐步形成“一地一品”“一镇一业”的新格局,然后通过衍生、扩张,拓展为范围和影响更大的区域布局,从而积聚生产要素和发挥规模效应。因此,应首先着眼于川渝共有优势产业的众多关联企业的集群化,将两地共同在全国范围内称得上较高集群化水平的企业群,然后充分发挥他们的规模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例,作为“成渝经济区”极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如何将这一蛋糕做得更大?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作为重庆的传统支柱产业,重庆有形成西南汽车、摩托车工业生产基地的条件,理应以整车生产为主导;与此同时,四川应在零部件上和重庆搞好配套,尤其是四川的绵阳和德阳两地应充分发挥其机械制造业发达的优势。在具体操作上,应实现川渝两地关联企业的跨地区联合与重组,通过跨地区收购、兼并、联合,形成若干跨地区、跨行业的大企业集团,打造知名品牌和拳头产品。重庆汽车、摩托车巨头可通过对四川相关企业控股、收购等方式,注入资金和技术,让其为重庆汽摩企业生产零部件甚至整机,从而为实现交通运输设备业的集群化创造件。三是培养高端集群主体,发挥大企业和知名品牌的带头作用。产业集群的主体是企业,其实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集群的发展水平。根据国际国内经验证明,一个集群主体至少应具备以下一些条件:首先,要有较大的规模和实力。只有大企业才拥有更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更好地发挥产业集群主角的功能。其次,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拥有知名品牌的企业对上下游产业链条具有强大的引领和整合能力。三是要有核心优势。核心优势包括核心技术、专利产品、管理技能、市场网络等诸多方面。一个企业要在上述一个或多个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就会对上下游产业产生强大的拉动和集聚作用,从而与其他相关企业形成产业集群。

3.大力发展服务业

西部大开发以来,成渝各市第三产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绩,无论是从其所占比重还是服务业内部结构都有较好的转变。总量的提高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区域内合理布局和服务业内部高级化的发展。在成渝经济区未来的发展中,首先,要力图实现以下“四个提升”,一是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二是生产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三是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重,四是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其次,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服务业内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发展金融、物流、科技服务、商贸会展业和旅游休闲业等。最后,发挥经济区内各地优势,实现经济区内服务业区域合理布局。成都和重庆依托其现有的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成为区域内重点物流中心,同时将其打造为区域内金融中心,通过辐射效应,形成西南地区城乡统筹的金融产业体系;在高校较为集中、具有科技平台和科研优势较强的地方,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成渝经济区及其辐射区内旅游资源丰富,以重庆和成都为核心,打造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设计多条区域内特色旅游路线,加强旅游人次培养和一批大型旅游企业的培育,提升经济区内旅游产业整体竞争。

(二)综合性的政策与措施建议

1.建立完善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与重庆自古以来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具有相似的区域传统文化和相近的习俗,但1999年重庆直辖后,两地出现了行政分割现象,相继出现由于地方发展要求,出现了产业同构发展和城市智能地位发展等不良现象。这对于成渝经济区整w实力的提高和发展是相当不利的。从当前的国际形势而言,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两个市场,区域合作已成为谋求多赢的一种必然趋势。因此,要实现成渝经济区产业的协调发展,必须勇于且巧于打破行政壁垒,不断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否则,再一次陷入新一轮的重复建设、结构趋同和无序竞争的困境将再所难免。其中,企业之间的协作方式、协作机制及协作组织的完善是区域经济合作的关键环节。建立成渝经济区地区经济协调机构及区域性行业协会,制定成渝经济区社会经济总体规划及产业部门发展规划,就成渝经济区众大产业发展、跨地区生态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产要素流动等问题进行协调,解决“条块分割”“块块分治”带来的块块理性(个人理性)与区域理性(集体理性)的矛盾。完善成渝信息港网络、交通运输网络、企业组织网络及市场网络,制定区域合作的规则,为成渝经济区社会经济合作提供保障体系。

2.加速产业融合进程

竞争合作的压力和对范围经济的追求是产业融合的企业动力改革传统管理体制,打破部门、行业、企业管理的条块分割格局,尽快建立适应产业融合发展和产业创新的推动机制,例如,实现产业融合的组织协调机制、企业主体机制、中介机制以为产业融合提供服务。促进产业问的功能互补,推进产业的延伸发展,改善产业之间关联关系以及产业内部的前向或后向关联关系,构建新型产业体系。

3.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

产业发展政策的目标在于推动成渝经济区产业沿技术密集梯度攀升,推进产业由简单集聚向产业集群发展,进一步促进形成产业群的主导产业实现技术有低级向高级的持续快速发展,远期目标把成渝经济区内经济结构调整到以高技术产业为基础的发展轨迹上来。近中期目标定为以中技术产业为指向,实现贸易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科技政策的有效搭配,形成支持中技术产业成长作用力方向一致的产业政策,争取尽快把成渝经济区建设成在全国最具活力和创新力的制造业基地,为发展高技术产业奠定物质资金基础和技术基础。

第8篇

关键词:新型产业;转变;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1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1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速度备受世界各国关注。透析发展本质,可以看出我国经济长期以来依赖低成本、低技术水平、劳动力价格低廉、低利润的经济增长方式,虽然能够在短时期内快速提升国民生产总值当量,却很难创造高利润;虽然能够大量生产商品,却很难制造高附加值产品,更甚于创造品牌产品;各产业组织尽管能够吸纳大量就业人口,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却很难大幅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和技术能力。导致我国技术装备能力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逐步拉大,使得中国赶超发达国家经济水平变得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加快新型产业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实到了刻不容缓的关键时刻。发展新型产业将有力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性新型产业资源能耗低、发展潜力大、综合效益好、辐射能力强,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我国提高自主技术装备能力和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战略性的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新型战略性产业规划和发展工作已经启动,各地发展新型战略性产业的热情很高,现就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探讨如下:

一、合理布局、避免盲目重复建设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各级地方政府都存在“抢先发展、先行先试”的思想,缺乏一定全局性统筹,存在不同程度的盲目性。如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还没出台,就已经有18个省提出打造新能源基地,近百个城市把太阳能、风能作为支柱产业,有的市立即提出在“十二五”期间每年实施10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等,从这些情况不难看出,各地区发展不均衡以及国家层面的全局布局统筹规划的重要性来,这就要求我们国家必须严格就各产业项目发展布局及定位、产能等具体问题进行统一规划安排,避免出现新的布局雷同、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隐患,需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框架。

二、积极培养市场、完善产业衔接

从经济发展的前景来看,新型战略性产业市场前景广阔,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是许多传统产业的替代产业,是朝阳产业。由于产业进入资金、技术门槛较高,民间资本进入存在极大的困难,且目前国内这方面市场需求还存在不明显、不确定、不主动的情况,市场发育程度较差,有效需求不足,不少新兴产业产品主要销往国外市场。比如光伏产业,90%以上的市场在国外,一半以上的原料需要进口,“两头在外”,生产中产生的污染却留在了国内,产业发展的持续性、稳定性很难保障。为此,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发展的外动力,造成很多民间资本停留在观望层面。国家应进一步完善行业激励政策、提升产业发展后劲,是其快速成长壮大。

三、完善科学技术支撑机制,提升技术装备实力

科技支撑体制机制不完善,是现阶段制约我国新型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现在我国科技资源归属不同,难以整合,综合利用效率低,科技成果产权、科技经纪人等科技市场体制不完善。如原本企业和产品技术起点不低,却由于技术资源产权归属问题,迟迟不能产业化,本来站在技术领跑线上,最终却丧失了领先优势。有的地方科技资源丰富,研发成果相当可观,却是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造成在当地转化成产品的却不多,科技、经济“两张皮”现象突出。造成新型产业发展良机丧失、失去了赶超的绝佳时机。

四、产业投资体制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

国家现在还没有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完整、具体的投融资政策。目前我国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DP比重不足1%,与发达国家平均2.2%的水平比相差很远,甚至达不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特别是对有技术、有活力、有创业激情的小微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小、渠道少等限制,资金问题是我国小微企业发展初期的最大瓶颈,创业创新投资环境亟需改善。

创业初期的小微技术型企业大多都缺乏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很多企业规模偏小,研发能力不足,资源分散。且企业多以单打独斗的形式进行市场拓展,恶性竞争的局面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们的发展。

五、要大力推动新型战略性产业发展,必须处理好政府、市场和企业三者的关系

1.统筹兼顾、合理布局、产能总体控制,科学合理的发展新型战略性产业。切实考虑东中西部各地区的产业基础、现有条件、市场前景等差异,引导地方在“全国一盘棋”的前提下合理发展符合自身经济规律的行业。避免一哄而起、急于求成,重走部分制造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老路。避免造成产能过剩,资源的浪费。国家发改委已相继批复了多个区域规划,新型战略性产业发展要充分结合自身实际及国家区域建设,联动发展。

第9篇

关键词:世博会;乘数效应;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1-0170-04

一、前言

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成功,经济界对世博经济影响和我国会展产业发展战略进行了广泛讨论,形成了许多对策性建议。主要从如何利用世博商机、会展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中的作用等总体角度进行讨论。然而,这些讨论大多属于不同部门的对策性研究,缺乏一个统一的研究基础;而且,不同研究成果之间很难相互比较。因此,所提出的经济影响很难测量。这说明,目前对世博经济影响的研究尚缺乏一个可以和其他国家进行综合比较的理论体系和评价标准。随着国内外经济理论方法、特别是投入产出和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对世博经济影响的分析更多的是从世博会的收入与支出、投入与产出的角度出发,利用投入产出方法比较测量会展经济影响的范围和大小,并在与以往世博会相互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经济预测。

本文从国际比较和上海市实际情况出发,以2002年上海市投入产出表和统计数据为基本依据,详细测量世博会给上海带来的经济影响;便于从客观角度分析影响世博经济的各种因素;便于同国外会展经济的研究进行比较;使未来提出的相应产业政策建议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世博会投资效应分析

举办世博会的经济影响主要是通过2003―2009年的世博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带动的。这些支出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个部分。其中,直接投资包括运营费、参展费、展馆与相关设施建设费、新增城市基础设施费(包括世博会直接带动的市政建设投资和交通运输投资);间接投资是指即使不举办世博会也需要进行的投资,只不过因举办世博会而提前或进一步加强的投资。本研究将只集中在对直接投资的经济影响进行分析。与此同时,世博会投资经济影响按照已经成熟的经济理论分为首轮直接影响和新增投资乘数带动的引致影响。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研究的对象限定于举办城市――上海市本身。因此,必须首先明确上海世博会投资流向沪外地区的投资漏损率,投资的一部分所产生的增值就是投资带动经济的直接影响;最后,根据对上海市投资乘数的测算,计算得到上海世博投资的间接影响。在此基础上按照经济学理论和世博经济的特点,主要围绕2010年世博会对上海GDP、就业和涉及的核心产业展开分析。

(一)2010年世博会投资对上海直接经济影响分析

根据上海2002年包含的131个投入产出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和相关统计,我们可以计算世博会直接投资对上海GDP的首轮影响。首先,通过分析上海近年的统计资料,计算出在上海的投资中流入沪外经济的比例,即上海投资的漏损率;其次,从世博直接投资中扣除沪外支出的部分,得到上海世博投资沪内实际发生额;然后,按照沪内发生额与(1-漏损率)的乘积,计算得到上海世博直接投资对本地经济的首轮增加值影响;最后,根据对上海投资乘数的测算,计算得到上海世博投资的间接影响。

1.上海市运营总支出中流出沪外的漏损率

用产品、服务的净出口除以最终消费与资本形成总额的和就得到漏损率。对于漏损率目前尚没有理论上的相互关联,以最近几年漏损率的平均值来估算未来几年的情况。根据1998―2002年的相关数据(表1),计算出这五年的平均漏损率为9.12%,以此来估计后期情况。

2.各项世博直接投资的首轮增加值计算

从世博投资的结构来看,不同类型的世博投资在上海和在沪外的比例不同,下面分别测算不同类型的直接投资在上海投资的部分,再由第一步算出的漏损比例,得到每种投资的增加值影响。

从上海2010年世博会的全部与世博会直接相关的新增投资来看,按照各项投资与(1-漏损率)的乘积,计算得到上海世博会直接投资对上海经济的首轮增加值,见表2。

(二)包括引致影响在内的世博会直接投资对上海GDP的影响

根据宏观经济学中的乘数效应原理,每一轮都会相应地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投资乘数的原理表明,首轮投资增加的收入转化为各种要素收入,即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的形式流入生产要素所有者,即各种经济主体手中,这些经济主体会把增加收入的一部分再用于购买其他物品从而再形成GDP,如此往复,越来越小,最后趋向于零。在计算出上海世博会直接投资的首轮增加值后,还需要继续按照乘数原理计算上海世博会直接投资的引致影响。测算一项投资的直接经济效应的简单方法是“投资乘数”。假设国民收入和投资是线性关系,则可以表示为:Y=a+bI(Y代表国民收入,I代表投资,a和b代表回归方程式的系数)。那么新增投资I究竟能够带来多少新增国民收入GDP呢?这主要决定于投资乘数b,其关系式为:

GDP=b×I(1)

其中投资乘数b由历史数据求得。根据上海市1990―2002年期间的GDP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数据(见表2)进行回归分析,可以求得

GDP=227+1.9I(2)

由(2)式可知,上海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投资乘数为1.9。

据计算,投资乘数平均值为1.9。由此,利用世博直接投资与乘数值计算引致影响,进而求出世博投资的总体经济影响,见表4。

可见,世博新增城市基础设施支出对上海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是所有支出中最大的,为1425.59亿元,占全部影响的62.73%;世博展馆与相关设施建设支出的影响为423.53亿元,占第二位,为总影响的18.64%;参展费的影响次之,为总影响的14.91%;运营费的影响最小,为总影响的3.73%。

三、世博会对上海产业发展的推动效应

2010年上海将主办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体的世博会,历届世博会不仅给参展国家带来发展机遇,更是全方位展示本国和举办城市的政治、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成就,提高国家以及城市竞争力的大好机会。对于主办城市而言,世博会将成为推动城市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设施建设、城市规划设计、城市改造的动力。

(一)2010年世博会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

世博会不仅对举办地旅游业及相关行业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通过“旅游消费链”,还将对举办地周边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

上海位于长江之首,上海世博会将产生显著的周边联动效应,带动华东,辐射全国。2010年世博会更将吸引全世界的目光,给这个魅力无限,前景辉煌的东方明珠注以新的活力。为上海加快旅游业和会展业的发展以及旅游和会展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世博会前后,上海将以独具特色的会展旅游,现代都市游和周边秀美的江南风光游吸引国内外的游客。据预计,2010年7 000万人次的参观者中有30%~35%的人会选择在华东地区继续参观游览。

如此大的客流量将会促使上海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幅度提高硬件设施水平以满足客运要求。届时,上海浦东、虹桥两大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500万人次,建设650公里的高速公路网络,年客运量将达到4 000万人次;上海旅游集散中心辟有100多条线路,并将开辟世博会专用的旅游线路,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这对旅游业的发展非常有利。据统计,至2010年,上海旅游业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将突破500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均比2002年翻一番,全市旅游业总收入达2 000亿元,旅游业的增加值增幅超出全市平均增幅,实现持续快速增长。

(二)2010年世博会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促进

150多年的历史表明,世博会不仅是展示世界各国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和各行业聚首的盛会,而且还是各国产业技术发展的竞技场,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科技与文明的真实记录。在当今社会,世博会必将进一步展示新一轮的科学技术文明,继续推动蓬勃的高新技术产业向前发展。

利用世博会的拉动效应和聚集效应,推进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利用世博会项目建设,优化上海市及周边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布局;借世博会科技交流的平台,增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带动力和支撑力;通过举办世博会,广揽我国高新技术发展所需人才;利用世博会对相关产业发展的刺激作用,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服务业的渗透与融合;以世博会展示“中国研发”为目标,激发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各界的科技创新活力。

而且世博会的场馆建设、通信、城市交通及绿色环保都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持。如环保技术、建筑节能技术、节水技术、数字通讯技术、网络宽带技术等等。不仅给高新技术产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还势必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巨大发展。通过面向世界进行高新技术的引进与合作,促进人才的汇聚与使用,高新成果的转化与创新,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组与合并,上海将逐渐成为高新技术的核心城市,努力推动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发展,并且带来无限商机,为以后全面走向世界创造条件。

(三)世博会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具有时代性、独创性和普遍性三个特点。体现了21世纪城市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要把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成为一届最成功、最精彩,最难忘的世博会,不仅世博会本身必须充分体现这一主题,而作为举办城市的上海,也必须体现这一主题。

在改善人居环境上,世博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由于世博会园区通常占地很大,因此各举办城市在修建时,往往将其与大规模的城市改造结合在一起。上海这次也是如此。目前选定的上海世博会园区,原是一些污染比较严重的工厂。因此,功能改造后,不仅将一举彻底拔掉这个市中心最大的污染源,而且将为广大市民创造高质量的公共活动空间,居民的环境生活质量将由此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其二,举办世博会,将促进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交通、通信、绿化、环保、给排水等――进行一系列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从而将明显提高所有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便捷程度和舒适程度。

园区建成后的世博园区将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形成能源联供系统,实现多能源的联合供应、储存、再循环的局面。这些新能源包括太阳能、硫化钠电池系统、燃料电池、潮汐水能、风能、生物能等。不仅实现节能,而且实现能源再生产。

四、世博经济的风险评估

奥运会和世博会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有机会就有成本,有投资就有风险,预期的收益不等于现实的收获。我们在乐见世博会所蕴涵的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经济方面可能出现的“负效应”。

第一,世博会用于场馆和世博园区的直接固定资产投资的经济效益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这主要是由于:一是世博园区的投资是一种特殊的非经营性公共产品,二是世博园区的建设必须具有一定的国际性和先进性,如果本地企业不存在竞争优势,那么世博会的项目建设就会在招标过程中被国外或外地企业抢占,从而对本地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

第二,世博会有可能给举办城市带来经济损失。纵观世博会举办的历史,举办国的承办者有盈有亏,2000年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世博会,仅吸引了1 800万游客,承办公司亏损了24亿马克;而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之后形成了关西经济带,十年发展迅猛,促进了整个日本经济的增长。

第三,上海投入巨额资金用于筹办世博会,有可能导致经济过热情况,尤其是容易出现房地产泡沫膨胀,给本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造成隐患。而当曲终人散,会议落幕,消费需求骤减,世博园区出现闲置现象,两地经济将进入一段“衰退期”,形成所谓的“低谷效应”。

作为会展经济,世博经济很大程度上都是“注意力经济”。能否吸引更多的人参会、参展和参观,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世博会能否实现赢利。世博会收入主要为门票收入和参展商的展位费。可以看出,世博会举办成败的经济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与者的人数,只有人气旺,才能实现两会的景气。因此在筹办世博会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品牌的宣传,并充分利用举办城市当地的旅游资源,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争取办成特色世博。

五、小结

世博会作为世界级的项目,属于会展经济。作为会展项目本身,须通过投资和消费两种“乘数效应”来显示其对当地经济拉动的经济意义。现代会展经济就是注意力经济。当世博会的整体规划已经完成并开始实施以后,关键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各种手段提升国内外注意力,在引起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就引动了项目的经济成长性。世博会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在努力将其办好以及提升我国国际形象的同时,努力实现其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也应该是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 阿尔弗雷德•海勒.文明的进程:世博会的发展与思考[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2] 克劳德•塞尔旺,竹田一平.国际级博览会影响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3] 阿尔诺•勃兰特,等.汉诺威世博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

The Shanghai Economy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under the World Expo Influence

YANG Lin,WANG Bo,SHEN Lu-yao

(College of Managment,Shanghai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3,China)

Abstract: No doubt 2010 World Expo will be a great element for Shanghai's economic growth.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Multiplier Effect,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for 2010 World Expo in Shanghai's economy, meanwhile it will als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industries. But whether we can get the expect return after investing so much? We should try to make out the maximum economic return when we're focus on World Expo it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