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8 17:02:13
导语:在科学管理的主要观点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管理者的三大角色
2.管理的两重性
4.双因素模型的两种因素
5.法约尔把人看成什么人,而梅奥等人把人看成什么人
二、概念题(6*5‘)
1.管理幅度
2.集权与分权
3.原理
4.学习型组织
5.系统
6.组织文化
三、辨析题(2*20’)
1.结合实例分析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并说明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2.绘出责权权图,结合实例分析责权利三角组合
四、简答题(5*8‘)
2.麦格雷戈的经济人的观点
3.组织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简述挂历的人本原理的观念
5.简述内部提升的优点
五、论述题(1*20')
1.结合实例分析效果、效率、效益的区别
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是我国会计学专业的三门核心课程,但是三者在内容上的重复率达60%以上。其中,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的前身,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内部核算的需要,成本会计已经发展成了具有与管理会计一样的关于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决策信息的职能,成本管理会计发展成了以管理为中心的成本管理会计;而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交叉主要集中在资金时间价值与长期决策分析、存货控制、销售预算、经营杠杆与本量利分析、业绩评价等方面。鉴于以上实际情况,为了解决三门学科的交叉问题,可以将三门学科进行整合,将财务管理单独分离出去,然后将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进行整合,形成成本管理会计。
二、成本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
成本管理会计的发展是在对心理学、管理学、社会文化学、历史学等相邻学科的借鉴、运用和创新,其中对成本管理会计影响比较大的是管理学。
1.古典管理理论与相应的成本管理会计思想
(1)科学管理管理理论与管理会计的产生泰罗于1911年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概念,其理论思想主要有:产品差别计件工资制;科学的挑选工人;工作标准化;能力与工作匹配等。当时的工业化程度快速增长,传统的成本核算的方法已明显不能满足企业适应竞争力需要的要求,于是具有预测未来功能的预先控制新职能应运而生,这标志着管理会计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但是此时的成本核算还很不系统,它仅是为适应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而附带产生的理论,并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方法体系和理论。(2)一般管理理论与管理会计职能法约尔于1916年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首次提出了一般管理理论,它对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做了进一步的完善,提出了要重视各个职能科室管理的思想,指出管理的职能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与之相对应的成本管理会计的职能发展为规划、组织、控制和评价。
2.行为科学理论与行为管理会计
为了解决经济危机和早期的管理理论忽视工人的个人发展和情感需要的问题,很多学者于20世纪30年把社会学与心理学引入到了管理中来,于是出现了行为科学理论。这一时期的理论主要集中在有关员工的个人需要、动机、激励和同管理直接相关的领导理论两个方面。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管理会计思想主要有:①决策行为观:管理会计的应用在决策中必须做到协助企业进行目标多样化决策,寻找满意解,使之与企业目标相协调。②预算行为观:吸收下级的预算决策,制定多样化、多层次的预算体系。③控制行为观:从物质与精神方面激励员工,保持局部与整体目标的一致性,同时经常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差异分析,然后与预算执行层进行探讨分析。
3.现代管理理论与现代管理会计
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出现了大量的管理学派思想,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经验主义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等,形成了“管理理论丛林”。产生重大影响的思想有决策理论学派的“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管理科学学派的数学模型在管理过程中的运用,经验主义学派的案例的归纳整理研究等。这段时期管理思想的发展直接推进了管理会计思想的发展,赋予了管理会计新的研究方法,管理会计开始重视如何为管理会计计划和管理控制提供及时和有用的信息,形成了以决策与计划会计和执行会计为主题的管理会计结构体系。
三、成本管理会计的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是成本管理会计框架构成的出发点,对框架的构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关于逻辑起点的问题也是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本质起点论:中国煤炭经济学院的王棣华教授认为本质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属性,它可以很好的回答管理会计是什么,进而指导管理会计框架的构建。对象起点论:中国人民大学的孙茂竹教授认为,“对象”针对性强,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因此管理会计的对象可以作为管理会计的逻辑起点。目标起点论:中央财经大学的孟焰教授认为,管理会计的目标居于最高层次,指引着管理会计的发展,因此管理会计的逻辑起点应是管理会计的目标。目的起点论:以孟焰为课题主持人的《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研究》在2007年,在分析了各个逻辑起点的优劣后指出,以目的作为逻辑起点可以保证企业资源的合理使用和配置的优化,因此提倡以目的作为管理会计的逻辑起点论。
四、成本管理会计的框架构成
第一种观点认为管理会计的理论框架为:①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基础;②管理会计的本质;③管理会计的目标;④管理会计的对象;⑤管理会计的要素;⑥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第二种观点认为管理会计的框架构成为:①管理会计的起点理论层次;②管理会计的基础理论层次;③管理会计的核心理论层次;④管理会计的实务理论层次。第三种观点认为管理会计的框架构成为:①管理会计的目标;②管理会计的概念;③管理会计的原则;④管理会计的技术。
五、总结
内容摘要:公共管理学科是在不断克服“身份危机”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100多年的公共管理发展史使其呈现出学术繁荣与多元格局,这与公共管理思想流派的争锋有很大关系。本文从不同思想流派着手分析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明晰了公共管理理论的内在逻辑,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公共行政 公共管理 流派
流派归类与公共管理理论的历史沿革
(一)公共管理原则导向的流派
White(1926)的《公共行政学导论》和Willoughby(1927)的《公共行政学原则》使公共行政学者都相信公共行政存在着指导行政现象的科学原则;Max Weber(1978)的《论官僚制度》探讨了现代组织原则与规范,发明了层级制。Gulick、Urwick(1937)等人的《行政科学论文集》,深入探讨了法约尔管理过程与管理原则。
首先为古典管理学派,该学派主要关注行政效率,寻求为行政管理提供一系列方法与技术,为提高行政效率而在操作层面上进行科学研究及组织工作。该学派为公共行政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Taylor将科学引入管理领域,提高管理理论的科学性。Taylor(1911)在《科学管理原则》中提出共同利益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原则,并指出:“科学管理原则普遍适用于各种人类活动”。科学管理理论强化了人们对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的关注,从而成为了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追求。
其次为行政管理学派,该学派从管理实务出发,建立了一套管理理论和规则,作为管理者的行为准则。Henri Fayol的主要贡献是开创了组织研究领域,拓宽了科学管理的研究领域。Gulick对行政功能和组织的规范与实证研究,并提出了一体化组织原则与行政七职能理论。James D. Mooney提出了组织四大原则,即协调原则、层级链原则、职能原则和职员原则,结合组织与原则分析。
最后为官僚制度学派,Weber的管理制度理论的产生与其历史时代有着直接的联系。Weber的官僚模型有着高度结构化、标准化、非人格化、理想形态等特征的行政组织体系,是强制控制的合理手段,能够达到最高程度的效率,因而是对人类行使权威的最理性工具。
(二)公共管理“理性”质疑的流派
20世纪30年代,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派理论受到了挑战。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把组织视为机械形式,把人当机器,只是片面的追求组织结构和法律、法规的遵守。这是传统公共行政学不可推脱的缺点。理性的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对“政治-行政”二分法的反对;二是认为行政原则本身存在逻辑矛盾。John M.Gaus(1950)在《公共行政》精辟地论述了当时的情形:“现时的公共行政学理论也就是政治学理论”。这把原本认为政治与行政分离的传统理论又纠缠在一起。
社会系统学派从系统、整体性等社会学观点来研究管理,摆脱了传统行政管理理论的缺陷,并试图改造传统的权威概念、创造出一种协调合作精神。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Mary P Follett(1937)最早系统而深入地研究行政管理过程中人的问题,他通过对群体的心理因素的考察来分析作为民主群体基础的“协商一致”机制的性质。
理性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Simon(1988)把管理行为分为“决策制定过程”和“决策执行过程”,并把管理研究重点集中在“决策制定过程”的分析。既丰富了管理学的思想,也揭示了管理的本质特点。理性决策模式提供了分析决策问题基本思路,同时也强调“理性”是指最小化成本和最大化利益的理性。
(三)公共管理多元化扩散流派
20世纪60年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利用和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客观上造就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理论的应用和发展,拓宽了管理思维,也促进了管理现代化,更是给行政科学注入了新血液。公共行政学的管理科学成为了一门融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公共行政学的研究也就从纯理论转型到结合应用的研究。
系统论认为任何组织都同其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拓展了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公共管理对于公共性的理解也从官僚制度和政府机构发展转变为注重公共利益,即政府与社会其他组织之间的政治关系,以及注重组织工作环境对公共组织的影响力,政府被置身于社会外部大系统中,公共管理从制度定义发展为规范定义和组织定义。
系统管理学派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中各种系统的运动规律并据此来认识和改造世界。其代表人物有L.V Bertalanffy、Talcott Parsons和James E. Rosenzwig等。其核心观点是不同变量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一个变量的细微变化可能引起其他变量的重大变化。这种非线性关系增加了人们对组织认识的复杂性。受系统理论的影响,任何组织都被视为相互关系之中,任何变量都可能对其他变量产生影响。行政组织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必须持续地与环境产生互动,并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处于动态均衡状态。
行政生态学派,借用生态学研究生命体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行政系统与各种环境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最早提出行政生态的学者是哈佛大学教授John M. Gaus。其追随者Fred W. Riggs10余年后提出了行政生态类型的发展连续体。行政生态学借用“结构-功能”方法来分析行政行为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为公共管理学开辟了新的领域,使其摆脱了那种抽象地讨论行政原则的纯理论作风,用生态观点来考察行政是正确的认识路径。
(四)公共管理价值重塑流派
历史与科学的局限性导致了传统的公共管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迷信于管理的技术手段,而抹煞了人性存在的意义、价值、自由等内涵,也导致了公共管理学的价值危机。20世纪60年代,以Dwight Waldo等为首的新公共行政学派,除了致力于民主行政的推动,还大力提倡社会正义、自由、民主等价值,这也就突破了科学实证主义的限制,走向了人文精神与价值的复兴之路。
Waldo(1971)在《走向新公共行政学:明诺布鲁克观点》的序言中指出,“新公共行政学产生于‘事态严峻、情势紧急’时代”,它的产生本身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新公共行政学派的主要观点在于:第一,由单纯的法理或制度性研究方法向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转变;第二,抛弃“政治-行政”二分法,把政治或政策与行政看成是政府管理中的连续或交融过程,开始重视政府管理中的政策问题研究;第三,公共管理学由以效率研究为核心转向更关注公平、责任和伦理等行政民主性价值取向的研究。
Gary Wamsley的《黑堡宣言》发表,奠定了黑堡学派的政府再造的独特观点。其强调,行政价值的重塑与社会变迁的推动都需要由“集体持有的价值、认知、态度以及行为等”改变,行政人员与官僚体系共同努力才能提高行政绩效。
(五)公共管理思路创新流派
任何思想流派的发生,除了寻找之身的历史、传统等渊源之外,时代的风云际会也可能成为其产生发展的土壤。公共选择学派、新公共管理学、新公共服务、治理学派等学派的出现与不断探索,极大丰富了公共行政学的内容和方法论。
公共选择学派将经济学的理论用于非市场的决策之中,它认为国家机关亦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参与利益的竞逐。公共选择学派以个人自由主义为基础,关注个人利益,将人类社会分割为两个市场:经济市场与政治市场,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都受自生自发秩序的制约。该学派对于公共行政的启示主要体现在:扩大公众参与;最大化行政职能分权化;简化行政程序与层级节制;彻底将公共行政经济化,并进行可行性评估,而不是以“公共物品”或社会公正为衡量基础;对于公共部门的扩张、行政裁量以及公共组织的目的进行严格的控制;削弱公共部门的领导角色,将其界定为专家或技术人员。
20世纪70年代末期,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受到公共政策学科范式和企业管理学科范式的影响而在新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形成。它更重视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公共管理问题,在重视定性分析的同时更强调定理分析。新公共管理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采用经济学理论和私人部门管理方法,创立一个新的公共管理的知识框架。如:更加关注绩效-激励的行政模式,建立绩效导向型的制度、结构与管理等行政原则;建立了关于政府设计和行政改革的国际对话和比较机制;经济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以及其他先进概念框架的综合与启发性使用。
新公共服务理论主张和现实求解,主要是针对新公共管理的缺失而提出来的一种理论。该理论指出,一味的放任政府治理走向市场化与竞争化将导致公共利益与公民尊严的丧失,并试图提出新的理论解释和实践工具来弥补这种趋势所造成的恶果。它提出通过由公民与政府双方的共同治理来提高治理的质量,并带给社会更高的收益,这些都体现了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思想进步。
意义及启示
公共管理流派纷争,其主线主要集中在下面三部分:
(一)政治与行政
公共机构的任务,即政策的制定必须由政治家来完成;而行政者则贯彻执行这些政策措施,即所谓的“政治-行政”二分法。尽管有学者对于政治与行政是否能分离表示怀疑,但二分法使得人们可以撇开政治条件与政治因素来把握行政的实质与意义,促成了对政治与行政边界的认知。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共部门改革发展使得政治与行政的边界日益模糊,主要是因为公共部门采用了众多的组织形式,政治势力日益渗入行政领域。政治与行政界限的模糊导致责任处于游离状态,使得传统的政治价值难以追寻,并产生了许多问题。
关键词:科学管理;人文治理;学校管理
一、科学管理和人文治理的内涵
科学管理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实践家、管理学家泰勒等人创立的,韦伯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层管理。其精神主要包括:有效的组织机构、严格的规章制度、周密的工作计划以及明确的职责分工等。首先,科学管理重视科学量化的实证资料,通过量化工作能够更直观的发现问题,为解决问题寻找合理的突破口。其次,在获得量化的实证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管理工作,科学地制定政策,科学地安排工作人员,科学地设定组织和机构,这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的科层管理理论所提倡的。最后,科学管理要避免机械化。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科学管理观是指认为有一种客观的观点能使人们对管理从事价值中立的研究,有一种科学的知识能使人们去控制组织和改善组织,有一种为人类决策所共同其作用的理性基础和为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益的技术管理观。
在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运动”开始兴起并贯穿于整个西方的历史。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圣人孔子提出“仁爱”的思想,这也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新时期,人文治理越来越得到教育管理者的重视。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人文治理观是指在教育管理领域中对韦伯等人的科学管理批判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管理观。这种管理不重视组织及其结构,而是关注组织中人的因素;对人不注重其理性方面而是非理性方面;对人的理性所关注的不是认知理性,而是价值和伦理理性。
二、学校管理如何体现人文治理
学校管理是指学校管理者为贯彻教育方针、实现培养目标、提高教育质量,对学校资源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等一系列的有效活动过程。学校管理离不开教育理念,以往或当下的教育观念都不是真正意义上对教育,对教师,对学生充分的考虑。比如自然教育观、幸福教育观和生命教育观是属内在的教育观,是对人的发展要求而没有谈对教育工作的要求。规范主义教育观、愉快教育观和希望教育观是属外在的教育观,是对教育工作的要求,没有谈人的发展要求。科学管理和人文治理在学校管理中处于割裂的状态,因此人文治理一定要渗透在学校管理中才能使管理效果最优。
(1)提高学校管理者的人本认识
一位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学校的教育管理质量和办学实际效果主要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正确领导,而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就是管理者的自身素养。因此,学习管理者应努力提高自身修养,认真学习管理理念、技术和方法,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围绕“以人为本”展开工作。学校管理者要将管理落实到细节,保证管理的真实性、有效性,落实到教学的管理、课程的管理、人力资源的管理等各个方面,实行刚性管理和柔性治理相结合,以此才能提高学校整体素质,推动学校整体目标的达成。
(2)关爱学生,坚持育人为本
随着课程改革和教育现代化,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管理者要讲育人为本作为教育思想的实质,坚持以人的发展进步为本,重视人本身的发展,将个体和个性发展统一起来。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创造美好和谐的育人环境,建立为学生服务的团体,关爱学生,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创新,感受到幸福和快乐;第三,在课堂上应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主阵地,还原学生的主人翁地位。
(3)尊重教师,有效激励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表明,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对于教师而言,不同需求的教师需要不同的激励来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学校管理者而言,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必须从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着手,发现他们的需要,识别教师最重要的现实需要,尊重教师的劳动,肯定他们的价值,针对不同需求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激励。具体的激励方式主要有:第一,明确奋斗目标,第二,建立健全信息反馈机制;第三,完善奖惩制度;第四,真诚信任和尊重教师员工;第五,注意做好教师员工的思想工作;第六,培养教师自我激励、自我评价的精神。
自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泰勒创建科学管理理论以来,科学管理理论在西方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后来发展成为当代一个重要的管理理论流派。主要的观点为,在管理过程中采用科学方法和数量方法解决问题的主张,侧重分析和说明管理中的科学、理性的成分和可数量化的侧面。主要特征为[2]:(1)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规定每个岗位的权力和责任,把这些权力和责任作为明确的规范而制度化。(2)按照不同职位的权力大小,确定其在组织中的地位,形成有序的等级系统,以制度的形式巩固下来。(2)明确规定职位特性以及该职位对人应有能力的要求。(4)管理人员根据法律赋予的权力处于拥有权力的地位,原则上所有的人都服从制度规定,不是服从于某个人。(4)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时,每个管理人员只负责特定的工作,拥有执行自己职能所必要的权力;权力要受到严格的限制,服从有关章程和制度的规定。(6)管理者的职务是他的职业,他有固定报酬,有按才干晋升的机会,应忠于职守而不是忠于某个人。科学管理理论的优点是:一是个人与权力相分离,官僚制摆脱了传统组织的随机、易变、主观偏见的影响,具有比传统组织优越得多的精确性、连续性、可*性和稳定性。二是理性精神和合理化精神的具体体现。在典型的官僚制中,存在着一套有连续性的规章制度网,涉及组织管理过程的许多主要方面,。它给每项工作确定了清楚的、全面的明确的要求,从而使组织运转和个人行为尽可能少地依赖个人。三是适合工业革命以来大型企业组织的需要。早期传统的组织过分地依赖个人和裙带关系、人身依附关系、采用任意的、主观的、多变的管理方式,不适合大型企业组织的管理的要求。工业化以来,大型企业组织规模大、分工细、层次多,需要高度统一,有准确、连续、稳定的秩序来保证。科学管理理论主要是通过制度规范来统一管理职工的思想和行为,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见物不见人”的现象比较突出。甚至将人当成工具来对待,认为人是追求经济利益的经济人,忽视情感等更高层次的需求。管理人员是工作狂,要求下属也成为工作狂,他们事必躬亲,企图控制一切且允许自己出差错,因为任何自己的差错都可能破坏自己的威信,而这恰恰是他们不能接受的。员工往往是企业的过客,目标比较单一,或在工作上,他们让干什么干什么,让怎么干就怎么干,累人不累心,没责任没压力,苦干是我的事,巧干是领导的事,在知识方面,他们或者自己学、或者留一手,工作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二、人性化管理理论与科学管理理论的区别
在我国企业管理的实践中,有人认为,科学管理更实用,有人认为,人性化管理更胜一筹。事实上,二者是两种特殊而又有效的管理模式,它们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并且在企业管理的不同阶段分别居于主导地位,二者适时、适度的融合,才是我国企业的明智选择[3]。
人性化管理的核心理念当然是以人为本。这是对以机器为本、以技术为本的科学管理理念的一大提升。它要求管理者和员工共同进行心理与行为的彻底革命,使得企业管理从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技术、管理态度直到管理效益有一个全面的转变。这种转变将体现出人主宰自然、人是万物之灵的客观规律。显然,人性化管理不是对科学管理的全盘否定,而是一种理性的继承,一次科学的修正。它汲取了科学管理中的科学思想,肯定了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重大作用,同时将科学管理中颠倒的“人”与“物”再颠倒过来,让“人”始终处于原本的主导地位。这不是简单地顺应潮流,而是坦率的尊重事实。这种实事求是的“人本意识”+“科学精神”,是人性化管理理论对人类的卓越贡献,也是它受到普遍崇拜的根本原因。
在实际当中,由于缺乏人性化管理所导致的管理失败的教训也是为数不少的。如象三株集团的垮掉、郑州亚细亚集团的破产、秦池酒厂的美梦破灭都证明了“家长制”、“一言堂”的集权化管理的失败。从管理实践运作的方式看,科学管理要求通过科学、理性、量化的手段和方法,建立工作标准与操作规范,为企业管理提供一个严格的制度环境[4]。当企业管理处在低水平阶段时,这种管理模式对训练员工的职业观念和技能、养成科学意识和品格、从而改进企业管理是相当有效的。而人本管理的运作,则要求以人的主体意识空前觉醒为前提,以奉行组织内一切人的人格平等为基础,以组织内全体成员的优秀技能和敬业精神为依托,通过民主管理与参与,最终达到自我管理。很明显,人性化管理致力于管理环境的优化;致力于员工思想的沟通与潜能的挖掘;致力于管理体系的设计与实施;致力于企业文化的塑造;同时致力于员工需求的满足。
人性化管理既是对科学管理的必然依托,又是对科学管理的自然超越。在企业管理处于较高水平时,这是一种更为有效的管理模式。人性化管理与科学管理的理论内涵与运作模式告诉我们:人性化管理,是在科学管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它的理念因为反映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社会现实,因而更具有先进性;但它的运作条件比之科学管理也更为严格。尽管人性化管理是所有企业管理都必须遵循的一种时代潮流,但不同企业在实施过程中,还应理论联系实际,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一种主导管理模式。
三、企业人性化管理制度化的技术构成
观念的东西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任何一种科学理论只有转化为现实才能实现其价值。企业人性化管理模式的价值意蕴正是通过它的技术层面的支持得以付诸实践,在企业管理活动中产生效力,获得“经济证明”,从而达到“科学的形态”。价值和技术、目的和手段的紧密结合构成了完整、统一的人性化管理、任何企图割裂这两者关系、厚此薄彼、顾此失彼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价值层面的人性化管理和技术层面的人性化管理是密不可分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的关系类似于内容和形式、目的和手段的关系[5]。
以上从价值层面上阐述了人性化管理的内涵和特点,那么从技术层面上看,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是如何实施的呢?如何将观念上的人性化管理落实到现实的管理活动中呢?基于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成果,本文有选择性地从几个重点环节和方面展开对技术层面的企业人性化管理的考察。
1.企业管理方式的人性化
企业人性化管理有几种常用方式,分别包括情感化管理、民主化管理、文化管理等三个主要层面[6]。
首先,情感化管理。情感因素是构成管理者非权力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被管理者工作主动性和效率的重要因素。积极的情感会使人青春焕发,朝气蓬勃,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劳动效率;反之则使人行动迟缓,萎靡不振,工作状态大为下降。情感因素影响着管理的全过程。情感化管理,就是要注重人的内心世界,根据情感的可塑性、倾向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去进行管理,其核心是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消除职工的消极情感。要充分发挥情感在管理中的效能,充分开发被管理者的潜能,激发其内在动力,应该遵循信任、尊重、关心的原则。信任原则。信任是一种最高的奖赏,也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情感的基础。
其次,民主化管理。民主化管理是企业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方式。民主是调节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也是保证管理活动正确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只有当人们切切实实地管理起自己的事务,才能真正激发起对企业的归属感、命运共同感、责任感,从而尽心尽力地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贡献力量。专制作风的管理由于实行独断管理,与下属就没有感情交流,而下属则容易产生消极不满的情绪,甚至产生怨气和对-抗情绪。放任自流式的管理实际上是无政府管理,一切放任群众自理,这种工作作风难以完成工作目标,管理者也没有权威性。民主化管理实行参与管理,把管理权交给群众,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有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管理顺利开展。人性化管理实践表明,实行民主管理或参与管理,一方面可以达到改善组织与其成员的关系、提高士气、缓解抵触情绪的目的;另一方面,它还可以开发员工的潜力,成为改善个人和企业绩效的一种方式。
最后,文化管理。从一定意义上一说现代企业人性化管理正在逐步演化为一种文化管理。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企业文化管理热潮足以为证。企业管理发展中出现的这种现象愈来愈引起企业管理专家的重视。文化概念具有差异性,企业管理中所谓的文化一般是指系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以及使个人行为能为集体所接受的共同标准、规范和模式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以企业整体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企业形象、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经营理念、道德规范、文化生活、企业精神、价值标准、管理哲学等[6]。
以上五种企业人性化管理方式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构成现代企业人性化管理手段的“套路组合”。企业管理者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结合企业自身特点,灵活地、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企业人性化管理的方式。
2.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人性化长期以来,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设置都是按管理职能设置管理部门,按管理的幅度划分管理层,从而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管理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越来越不适应信启、社会的要求,减少管理层次和管理部门已成为新的趋势。为此,人性化管理提出了“企业再造”的新思路,主张对企业的管理组织结构进行重组、再造,由集权型向分权型转变,把氏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改变为网状并联式的扁平化管理组织结构。这种扁平化管理组织结构是逐步发展而来的。当前,随着跨国公司的扩张,这种扁平化管理的趋势更加明显。典型的例子是行业内部兼并,如波音兼并麦道与欧洲的飞机制造业抗衡,对于这种行业兼并后形成的巨型企业,如果没有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仍然沿用金字塔式的直线职能制,势必行不通[7]。
我国出现的“劳力资本”的企业改革试点也是扁平化管理的体现。这种改革使得除技能和知识可作为一种资本外,一般员工也可以自己的劳力作为资本参股。这样将出现三个变化:从传统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隶属关系,变为事实上的合伙关系;从员工自身拥有的劳力或智力的个人所有者,变为企业资产的所有者;从管理者的外部激励,变为因为能与企业分享利润而自我激励,由他律变为自律。这就在管理形式和产权形式上肯定了员工的主人翁身份,而不是文字上、口头上的主人。可见,实行分权管理的扁平化模式触及最深的是企业产权结构。随着公司股票的自由流通,资本日益社会化和公众化,最终导致的将是产权的社会化和企业的社会所有制。
3.企业管理决策和信息的人性化
一、关于管理会计理论的思想基础和发展阶段管理会计理论的产生离不开其所处的环境,
管理会计的环境一般是指与管理会计产生、发展、应用密切相关,决定着管理会计思想、理论、组织、法规纪律及日常工作等方面的客观历史条件及其特殊情况的总称。正如余绪缨教授(2001)指出,管理会计是在变革的环境中不断创新和发展的,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研究离不开对管理会计的经济和管理理论的研究。
(一)管理会计的主要经济管理思想管理会计的管理思想渊源丰富,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具体归纳如下:
1.泰勒的发展科学管理理论,弗雷德里克泰勒是公认的“科学管理之父”他的主要观点是通过提高效率来提高生产率,并通过科学方法的应用来增加工人的工资。他的原理强调应用科学,蔡建平湖南长沙,创造集体的协作和合作,达到最大的产出量和培养工人的能力。
2. 法约尔的发展行政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将管理要素看成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各种职能,强调对工人的科学选用以及劳动者与管理者之间的协作。
3. 行为科学理论,雨果芒斯特伯格把心理学应用于工业和管理,沃尔特迪尔斯科特把心理学应用于广告、市场和人员管理,考察人的心里因素对工作的影响程度,寻求在什么样的心里条件下,才能从每个人的工作中获得最大和最令人满意的产出。
4. 社会系统论,切斯特巴纳德( 1938)对管理人员采用一种社会系统的方法进行了分析,重点集中在管理工作的主要因素方面,包含对决策和领导非凡见解,指出了管理人员的任务在一个正式组织中维护好一个协作系统。
5. 决策理论,由管理学家赫伯特,A西蒙提出,他的组织决策理论己经被成功地用于解释和预测各方面的活动,西蒙提出了有限理性和满意决策理论,组织行为和个人决策、决策程序和认知科学、决策中的心理机制等理论。
6. 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1976年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安索夫首先提出,战略管理是管理者为企业确定的长期目标在综合分析企业的内外因的基础上制定战略,并在执行过程中控制整个战略的实施过程。
(二)管理会计的发展阶段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管理理论的更新,为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形成了不同的管理会计理论发展阶段。
1.以科学管理和行政管理理论为基础,以企业内部成本控制为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这一阶段强调工人行为的科学化,把组织看作一个机械系
统,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为目标。管理会计理论在标准成本制定、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取得了较大成果。
2. 以行为科学、系统论和决策理论为基础,以预测、决策为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这一阶段强调系统的研究企业生产规律,把人和物综合考虑起来,既发挥科学管理的作用,又强调人的理性因素,逐步形成了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3. 以战略管理理论为基础,以适用企业内外部环境为特征的战略管理会计阶段,这一阶段强调企业的长期经营目标,形成了企业组织战略、企业成本战略、企业核心技术战略、企业财务战略、企业的人才战略等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二、关于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即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搭建的切入点,是构建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关键,许多学者围绕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目前还没取得一致的看法,学者们以自己各不相同的看法建立了不同的管理会计逻辑起点,如表1所示。
表1. 管理会计的逻辑起点
上述关于管理会计的逻辑起点的观点都有其合理一面,笔者更推崇管理会计的目标起点论,但应结合环境和动因因素,把管理会计的目标和管理会计的环境和动因完美结合,用一种理论服务于实践理念推动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最大的发挥管理会计在实践生产中的作用。
三、关于管理会计的本质特征管理会计研究的逻辑起点不同,形成了对管理会计本质的不同认识。科学地认识管理会计就
是要抓住管理会计的本质。管理会计的内容由组织计划、预测分析与决策会计和内部控制与业绩评价两大块构成,它分为“决策与计划会计”和“执行会计”两个组成部分,管理会计特别强调在企业中规划未来、制定决策、控制业务及考核业绩等方面的作用。
管理会计本质认识。管理会计起源于20世纪初,我国对管理会计研究起步较晚,系统的管理会计研究可追溯到1982年。大多数学者认为管理会计思想、概念、方法是从20世纪80年代前后由西方国家引入,目前会计学对管理会计本质属性地认识与研究,大致概括为两大类。
一是狭义的管理会计。狭义的管理会计观把企业管理当局作为其服务对象,主要为管理当局提供有用的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会计作为企业内部的一个实用的管理工具服务于企业。罗伯特(Rober)认为,管理会计是一种收集、分类、总结、分析和报告的信息系统,它有助于管理者进行决策和控制。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对管理会计的表述为:“管理会计是指在一个组织内部,对管理当局用于规划、评价和控制信息进行确认、计量、积累、分析、编报、解释和传输过程,以确保其资源的利用并对它们承担经管责任”。唐*R.汉森(DonR.Hansen)、玛丽安莫文(MaryanneM.Mowen)认为管理会计是为了满足特定的管理目标,通过输入数据并予以处理,产生输出信息的一个信息系统。
二是广义的管理会计。广义的管理会计观认为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除了管理当局外,还应包括股东、债权人、规章制度制定机构及税务等非管理集团服务,为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提供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管理会计不仅是重要的内部控制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预测和战略决策工具。美国全国会计师联合会(NAA)下设管理会计实务委员会对管理会计做了较全面的表述:“管理会计是向管理当局提供关于企业内部计划、评价、控制以及确保企业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经营责任的履行所需要财务信息的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报、解释和传递的过程。唐云波(1999)在管理会计本质问题上提出的管理会计由决策会计和控制会计两部分构成,前者是一个信息系统,后者是一个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的统一的观点。吴正杰(2004)认为管理会计应用研究的本意是站在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战略角度来研究会计信息的应用,管理会计的本质是战略量化的过程和实现描述工具。余恕莲、吴革(2005)的管理会计的本质即提升企业价值的价值管理信息系统。刘爱东(2006)指出,21世纪的管理会计主体从企业价
值增值到企业核心能力培楦的转变,服务目标以公司管理层面为主的传统理念向实现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多重目标的拓展和提升,进一步指出了管理会计发展的扩张趋势。
两种管理会计本质观还是有着质的不同,狭义的管理会计是一种就企业内部管理而管理的管理会计观,广义的管理会计观除了对企业内部执行管理外,还注重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综合了企业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符合辩证法的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的内外因素论。但是这两种观点都认为企业的本质是提升企业价值的,把企业视为一个只顾自身经济利益“非理性经济人”是不科学的,笔者认为管理会计是在协调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和社会价值最大化,其本质是一个“理性经济人”
四、关于管理会计的理论框架综上,关于管理会计理论基础、逻辑起点和本质问题的研究,将国内外学者们的主要观点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如表2所示。
表2.国内外学者关于管理会计理论框架体系的主要观点
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启示下,笔者认为以环境、动因为逻辑起点,以管理会计目标为核心架构管理会计理论框架,更有利于引导企业在提升管理水平和公司治理效率中有效地发挥管理会计地作用,促进理论与实务工作者关注从变革的会计环境中寻求管理会计的创新,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为此,所构建的理论框架。
威尔逊,泰勒与马克斯韦伯分别是公共行政学,科学管理理论和组织管理理论的重要开创者。对以后的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具有深远的影响。对古典公共行政学的否定往往是忽视了他们理论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他们提出了公共行政学的基本问题,理论成果具有直接的现代价值。对他们理论的批判继承是今天进行公共行政理论创新的基础。
【关键词】
古典公共行政;理论;现代价值
1 对古典公共行政理论的批评
在比较新的公共行政理论中,对传统的公共行政多是一种否定的态度。这里的传统公共行政或古典公共行政主要以泰勒、威尔逊、韦伯为代表。他们分别是科学管理原理、行政学、组织管理学的重要开创人。对其否定的依据是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寻求机械效率忽视了人性,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两分法与现实中的行政管理相去甚远,韦伯的官僚制是不民主、低效率、文牍主义的。形成这种观点有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1)忽视了古典理论形成的背景。2)把作者的部分文本与全文割裂开来去看。这两个方面的误读往往是相互联系的,最终导致对原作者观点不甚客观的看法。
2 古典公共行政理论的核心内容
泰勒的科学管理是从对工厂基层观察开始的。泰勒所要解决的是基层工人磨洋工、敌视管理者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泰勒试图通过科学的计件工资制、工时研究、职能工长制、动作研究等来提高工人工作的能动性,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来获得高回报,以此来提高工人和工厂主的收入。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本质在于劳资双方的合作,通过合作给劳资双方带来收益。把泰勒思想的应用到公共行政中,最为重要的是如何通过对工作的研究克服公务员磨洋工,使其工作更有效率,使其更好的与政府机构合作以更好地服务公众等,这才是泰勒科学管理的本质。韦伯思想的重要性被人发现比较晚,一个很有可能的原因是其思想往往并不具有直接应用价值。韦伯所要构想的是理想的组织结构——官僚制。放在更为宏观的视角去看韦伯的组织理论,我们会发现韦伯往往试图以理性的精神去构建社会事物的理想的“型”。这与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有相似之处,认为存在一个理念的完美的形而上的类型,以此来审视现实中的事物。如在韦伯的宗教思想中认为有理性精神的基督教新教是一种理性的完美的宗教,以此来审视其它宗教。理性的官僚制同样也是韦伯所设想的组织机构的理想状态,如稳定的层级结构、正式的考试录用、固定的薪酬,个人不能占据组织中的岗位等。官僚制是一种理想状态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其官僚制对现代的行政管理有直接的借鉴意义,但更为重要的是韦伯对组织机构思考的一般方法。根据环境的需求用理性的精神构建理想的官僚制,以此来对现实中的组织结构进行改善。组织的外部环境是时时变化的,理想的官僚制也是不一样的,重要的是如何以一种理性的精神构建一种理想的官僚制来指导实践,这也是韦伯组织管理理论最为核心的部分。大型而复杂的组织开始出现时,韦伯首次对其进行了总结,也因此其组织理论具有深远的意义。相比泰勒和韦伯,威尔逊对行政学这门学科的影响更为直接。他第一次界定了这门学科的研究目标、研究范围、研究方法,提出了一些行政学的基本命题如政治与行政之间的关系、民主与行政、政府与公众、文官制度与行政等。泰勒所面对的是企业,其目标往往容易界定。而政府的目标并不是很容易界定,所以威尔逊把界定政府目标作为其研究对象。政府一般不面临市场竞争,其重要目标是在民主的舆论与行政效率之间取得平衡。同时,他们也有内在的一致性,即用科学理性来代替经验性的混乱——行政管理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把行政方法从经验性的试验的混乱中拯救出来,并使它们植根于稳定的原则之上。
3 古典行政理论的现代价值
古典公共行政理论奠定了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他们所讨论内容的许多方面都有许多相关专著出版,许多争议也围绕着早期的公共行政学思想,如1)政治行政是否能够两分?2)官僚制是否是一种过时的模式?3)行政管理的质量是否与公民参与的程度成反比?4)标准化的行政操作是否是对人性的背离,不利于发挥人的积极性?5、政府与公众舆论是否永远是对立的,怎样能使民众与政府团结一致面对共同的问题?这些是古典公共行政理论现代价值的直接方面。回到他们试图解决的公共行政问题,对今天我们思考公共行政有重要的启示:1)科学管理原理:怎样实现公共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合作,最终以最俭省的方式实现共同的利益?2)官僚制:怎样以理性的精神构建现代社会的官僚制,在一个知识经济、网络化、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的时代,一种与之相适应的官僚制的类型是什么样的?3)威尔逊的行政学思想:现代政府的职能是什么?怎样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实现这种职能?面对不断变化的公共行政环境,我们对以上问题的回答在不断变化,中国与外国也会有或多或少的不同。综上,我们可以把古典公共行政理论的现代价值归结为三个方面:1)提出了公共行政学的基本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2)他们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对当今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3)对古典公共行政理论的批判继承是今天行政管理理论创新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利清.后现代公共行政视域下的乡镇政府合法性构建[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06)
[2]邓剑伟.“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下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06)
[3]丁龙.公共行政合法性的解构与重建——后现代主义的指向[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06)
关键词:科学教学管理 高校英语教学 推动
学习英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具备运用英语的能力。促进当今高校对英语学科的教学管理的改革,一定要增强学生们的实际应用英语能力,学生们除了在课上学习英语知识以外,更要加深对英语文化的重视和理解。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们在各种各样的盈余社团活动中,熟练运用英语来进行交流。
一、科学教学管理
科学教学管理主要指的是,高校对整个学习英语的过程的,合理计划与密切组织。在高校校园内,通过加强各个教学部门的组织与协调工作,把科学的计划与组织,协调与控制这些因素融入高校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最终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高校课堂上,由于课堂上的教学过程主要指的是,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统一,并将其作为一个高度统一的整体。因此,很多高校为了实现好高校英语的管理职能,需要教师在实现科学管理的过程中努力做到:
第一,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维持课堂纪律;
第二,确保课堂的学习是高效的;
第三,保持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第四,适当激发与维持学生们的学习动机;
第五,促使学生们养成自尊、自爱、自信的素质。
究其本质,高校的教学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全面对学生们的行为进行管理和塑造。因为学校的教学管理是否科学,直接与学生们的学习动机是否强烈,学生们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学生们是否树立起了自尊自信自律等高尚的人格素质等密切相关。
二、高校英语科学管理的问题
(一)传统观念影响
部分高校对英语的教学的认识不够充分,在社会各界也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观点,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观点是“自然论”。这种观点的主要内容是,高校英语的教学质量直接与教师们的整体素质密切相关,主要强调的是教师和学生的自觉性。如果高校内学生和教师们的整体普遍素质都比较高,那么高校就不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来组织教学管理。如果教师和学生们的整体素质普遍呈现出低下的趋势,进行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也只是杯水车薪,在加强管理也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们的整体素质。
这一说法直接否定了教学管理的作用和意义。部分高校的学生和教师存在这样的观点,认为英语教学管理工作仅仅只是高校内部的管理人员的责任,与任课教师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过于强调管理人员的责任,造成从而进一步否定教师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还有人认为,学生的学习都是自己的事情,学院内一定不要管理学生们的学习管理工作。这三种观点都具有显著的缺点,考虑的都并不全面,从整体上忽略了英语学科教学管理的积极作用。
(二)教学管理方法不够明确
在高校校园里,教师们片面追求考试的通过率,不利于学生们英语学习成绩的提高。尤其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校中开展四六级考试,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们积极学习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英语知识水平。但是很多高校却很难做到不以考试为目的英语课程的教学。高校为了追求过高的考试率,把英语学习的重点放在以考试为目的的课程辅导上。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提高学生英语教学的实际能力。在英语测试的试卷上,也没有大量的关于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英语水平的试题。学生为了追求考试的通过率,通常在学习的时候,只是在单词记忆与阅读题上下功夫,而忽略了学习英语的真正意义。
(三)教学方法单一
根据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我国高校英语的教学现状并不能让人满意,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英语教学模式过于陈旧和单一。尤其是面对当今快速发展的经济,科技文化的快速发展,学生仅仅只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并不能从根本上满足自身学习需要。同时,教师们一味地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完全不能引起学生们对英语浓厚的学习兴趣。高校校园内,教师们本身的教学任务量就很大,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还有可能是在超负荷的状态上工作。长期以来,教师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全面深刻地研究英语教材,钻研出全新的学习英语教学理论。这样,教师们的英语教学能力也会快速下降,整个英语课堂质量也并不高。
(四)缺乏合理的沟通
教师们面临着繁重的工作压力,并没有机会来沟通与商量如何才能提高学生们的英语知识水平。英语教研组的功能也受到了限制,基本上教研组的成员们,还只是停留在集中备课的环节,备完课再组织英语的研讨活动,教师之间缺乏行之有效的沟通力度。各高校与兄弟院校之间也在英语教学过程方面缺乏合理的沟通与交流,经常出现教师们沟通不及时导致教师队伍之间重复性工作的现象,浪费了高校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三、高校英语的科学教学管理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高校教师一定要改变过去的教学观念,不能只是一味传授给学生们英语知识,应该注意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完全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教学方法。教师们更要在学生学习单词和句子的能力之后注重培养他们学习英语语言文化,全面了解西方文化的发展动态和过程。教师不应该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要鼓励爱好英语的学生们广泛阅读西方著名的英语原版著作,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知识讲座活动,邀请英语方面的专家全力开展讲座。
先进的教学设备也为英语知识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教师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实现同步教学,要向为学生们拓展更多的课外知识,应该利用业余时间,从网上搜集各种各样的英语资料,查找英语教学实例,并且还要观看优秀英语教师教学视频,学习这些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方法。学生也可以利用起网络资源的优势,从网络上选择一种真正适合自己学习的材料,制定出一项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提高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由此可见,无论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辅助教学,还是广泛使用多媒体技术,都能给英语教学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当然,最重要的是,教师一定要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在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时,要注意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学习全新的英语教学方法。
(二)采取相关的管理措施
学校的教师们一定要清楚,大学四六级英语与专业英语等级在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重。如果不能弄清楚这个比重,就很容易造成对这个问题的意见不统一的情况,有的学生认为通过四六级考试,能够有效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教师应当促进学生投入较大的热情去学习英语。另一种人认为四六级并不利于开展英语学习的素质教育,这种方式影响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不利于学生们的全面进步,阻碍了英语教学的发展步伐。因此,管理人员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使用科学的教学管理方法,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为根本目的,同时加强高等院校里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高度配合,这样,才能实现用科学的教学管理方法来提高学生们的英语成绩。
(三)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
为了提高高等院校内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一定要注重提高英语教师的科研水平和能力。为了全面提高教师们科研能力,学校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健全学校的管理体系和培训制度,来加强高等院校的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良好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通过合理组织一定的教师进行内部培训,教师们要积极参加各种各样的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通过实现国内和国外之间的良好沟通和交流,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的会议。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更新教师们的传统的教学观念,帮助教师们学习先进的科学方法,掌握全新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师们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课知识。
(四)加强沟通力度
要促进高校的英语教学水平的进步,不仅要加强组织与部门之间合理的沟通与交流,还要鼓励各个不同年级之间的教师良好交流。学院内部的各个负责人和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有效联系。外语学院要多与其他部门加强交流与合作,从而为学生们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英语社团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英语知识水平,给学生提供出一个展示英语水平的魅力平台,帮助学生们在实践中运用好英语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只有在学院和教师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充分发挥出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也才能从整体上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
改革传统教学管理方式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尤其是高校的教学管理是提高其教学质量的基础,只有充分意识到英语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才能不断探索与研究出新的管理方法,培养出高质量的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正东.英语教学现状与发展[M].人民教育出版社.
[2] 张宁.科学管理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1,21(17).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做法已有10多年的历史,并于2005年被制度化在公务员法中,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党组选拔部门内设机构司局级副职及以下职务领导干部的选项手段之一。这项改革措施或制度实施至今日效果如何,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儿,即基于不同立场就会有不同的看法。“赛先生”(科学,science)和“德先生”(民主,democracy)对此就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试图从他们两位的不同视角考察这项干部选拔制度改革举措,谈一些基本看法。
赛先生关注的主要是制度实施的效率性和科学性
科学管理关注的主要是制度实施的效率性和科学性,即制度实施成本的高低以及制度实施达成目的情况如何,当然还有制度实施技术手段的科学性等内容。所以赛先生认为,与传统干部选拔制度相比,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制度的实施成本是相当高的,无论是财政成本还是时间成本甚至领导干部精力耗费都是如此,选十几个干部有的地方耗费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是常有的事儿,耗时太长,花费几个月的时间也不稀罕,把大家搞得精疲力尽,甚至觉得没有意思。所以从科学管理视角考察这项制度改革,有人认为费时费力费钱不值得,甚至觉得这是劳民伤财,还是传统方式简单的好。持有这种看法的人基本上与赛先生站在了一个立场上。
另外,赛先生还认为,考试的内容与岗位所要求的能力二者之间应该具有直接联系,于是他对现实中的做法是否实现这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提出质疑,也就是说考高分的人是否就具备这个岗位所要求的能力,是否就能胜任这份工作和这个职务。鉴于这10多年有的地方通过公开选拔或者竞争上岗方式选上来的领导干部,有些人觉得这样选上来的干部并不十分理想,甚至还不如传统方式选上来的干部能干,有些通过公开选拔或者竞争上岗被选上来的干部也觉得这些考试的内容虽然可能增加了自己的一些知识但对工作无太大益处,因此大家就对这项制度的改革选拔人才之目的产生了很大的疑问,直至质疑这项制度改革的科学性。这些疑问都与赛先生的看法基本上保持一致。
上述这些问题,从科学管理的角度看都具有合理性,都是对现实存在的真实反映,也正因为如此,有些人就会“高举”赛先生(科学管理)这面旗帜批评甚至否定这项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成果。但不管怎样,赛先生认为,改改革者和大众都应该面对这些问题,并努力在这些方面有所完善,这些问题都属于科学领域的问题,虽不能彻底杜绝但都可以从科学的角度部分加以解决或者部分加以改进。
我们再来看看德先生的观点。德先生的关注点不同于赛先生的关注点,他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制度改革的公开性和平等性方面而非效率性和科学性方面。德先生认为,在民的宪法原则(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归人民所有)向人们宣示了公职属于全体人民,不属于个别人,也不属于特定阶层或者特定团体中的那些人,公职是向全体国民开放的,任何符合公职资格要求的人都有权参加公职的竞争。而传统的干部选拔方式基本是“黑箱操作”,未能给多数人提供平等竞争公职的机会,这与现代民主政治的理论和观点背道而驰,不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质性要求。
基于此,德先生认为,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制度改革给符合资格要求的公民提供了平等竞争公职的机会,这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价值取向保持一致,具有极大的政治合理性和政治合法性。当然,德先生同时也认为,这项制度改革在贯彻公开性和平等性方面并不彻底,有些环节甚至直接就回归到传统干部选拔的做法上去了,所以就有了人员“内定”、“走过场”、“关系”等等质疑性的说法,这也是改革的不彻底性带来的一种必然结果,再加之“拉票”、“贿选”、“找门子”等违规现象的多发,使得这项改革的可信度大大降低,结果如同科学管理视角一样使得人们对这项改革的质疑或者抨击之声不绝于耳。但德先生认为,同样道理,问题所在的这些方面是可以从民主政治的角度加以改进或完善的。
如何在两种价值诉求之间谋求均衡
赛先生和德先生的看法显示出科学管理和民主政治具有不同的价值诉求,并且这两种价值诉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紧张关系,在改革中表现出对一种价值诉求的偏向或偏好,就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损伤或损害另一种价值诉求,即照顾了效率性和科学性可能损害公开性和平等性,反之亦然。人们对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干部制度改革提出的一些质疑或批评,大体上都是未能全面地体现这两种价值之结果。我们需要在两种价值诉求之间谋求均衡,这考验着政治改革家们的智慧、理性和艺术。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制度改革只是在我国政治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的既定框架内展开,不可避免地受制于这种既定框架,改革效果也会受到这种既定框架的影响。
中国在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当今,不失时机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一种明智之举,因为从执政的角度看,执政党在政治上取得合法性远较在经济上取得合法性的意义更为重大,也更为迫切。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正是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其政治意义远大于其科学意义,如何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公开性和平等性的价值诉求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贯彻到底,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制度的实施中进一步提高其公开性程度和平等性程度,激励更多符合条件的人积极地参与到公职竞争当中,同时在科学管理的效率性和科学性诉求方面进行改进,祛除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当中的那些非科学做法,激励更多的党政机关在干部选拔中采取这种做法,是我们未来继续推进这项改革的基本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