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论课堂纪律的重要性

时间:2023-05-19 16:04:59

导语:在论课堂纪律的重要性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论课堂纪律的重要性

第1篇

【关键词】小学 英语课堂 纪律问题成因

一、英语课堂纪律重要性

英语课堂是学生最为重要的学习英语的场所。如果课堂纪律存在问题,不仅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进度,甚至某些课堂纪律问题还反映出了某些学生在性格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小学是基础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小,自控能力相对差,如果小学英语教师只重视了英语的教学而忽视了课堂纪律管理,就会使课堂混乱,学生精力涣散,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堂纪律问题的原因

心理学家科恩(Cohen.L.)研究表明,小学生课堂违纪行为产生的原因包括学生的内部原因,也包括一些外部因素,例如,教师的教学和外部的环境。从本质上看,学生自身的内部原因是引发课堂违纪行为的本质因素,例如,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律意识。从外部看,首先是学校的课堂环境与家庭环境,其次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这两者都会对小学英语课堂纪律产生一定的影响。

1.学生的认知发展,学习兴趣和自律意识。据研究,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其认知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而课堂的违纪行为与学习情况有机联系在一起。所以小学生不平衡的认知发展极易产生课堂纪律问题。特别是对于一门外语的学习,有些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较高,学生就会不满足与教师讲授的内容,也就不会被容易学会的东西吸引,他们无所事事就开始做小动作分散精力;有些学生认知发展水平较低,对于教师所讲内容,不甚理解,就会产生焦虑和烦躁的情绪状态,最终在课堂不遵守纪律。长期以往,学生就会厌恶学习英语。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小学生缺少了学习兴趣,就一定会逃避学习,教师要求做的事情只会应付着做。小学生若没有对学习英语产生兴趣,就不会集中注意力,所以更容易被外界无关因素所打扰,进而产生一些违纪行为影响课堂纪律。现在很多的小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产生违纪现象,例如,逃课,迟到早退,顶撞教师等都是因为其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

小学生的自律意识较差,心智尚在发育,所以小学生不能够长时间集中精力专一的干一件事,他们只能集中精力做他们喜欢做的事。不仅如此,而且小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也特别容易被无关事务分散,这就使得小学生的纪律意识薄弱。当然了,自律意识还受到年龄的影响,对于小学低年级学习英语的学生,他们需要更多的外部监督。他们的自律意识与高年级学生有特别明显的差别,以上的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小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违反纪律行为的出现。

2.学校课堂环境和家庭环境。学校的课堂环境是指教室内的装饰、座位的排列,教学设备的摆放等。这些教室内的环境都会对教师和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学生座位的排列来说,学生在教室的不同位置会影响学生的活跃度,与教师的互动交流。一般来说,相对靠前和居中的位置是最能刺激和维持课堂上学生活跃度与参与度的。对于教室的装饰来说,如果教室的布置杂乱无章,色彩太鲜艳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做出违背课堂纪律的行为。家庭环境主要指的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好的家庭环境会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和习惯的培B具有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但是,对于现在的家庭中,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太溺爱孩子就会导致孩子骄横不讲理,以自我为中心进而产生一些课堂纪律问题。

3.教师教学。教师在课堂纪律管理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教师的一些不当行为,例如,备课不充足、课堂组织松散,逻辑混乱都会导致学生分散注意力,产生一些课堂纪律问题。有些教师采用一些强制性方法去维持课堂秩序,学生在心里不会信服,久而久之产生逆反心理,更加不喜欢英语这门课程,在课上注意力分散,产生一些隐性的课堂纪律问题。此外,一旦学生产生课堂纪律问题,如果教师不给予耐心的指导,而是一味的批评就会对学生再次发生课堂纪律问题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三、总结

小学生的课堂纪律管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纪律问题的产生会对正常的英语课堂教学产生重大的影响。正因为课堂纪律对小学英语教学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才有必要对英语课堂纪律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研究和探讨。因此,针对小学英语课堂产生的纪律问题,首先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管理好英语课堂。其次教师应当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改正他们的坏习惯,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最后,教师应该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帮助学生战胜他们在课堂上的不良习惯。因此,身为小学的英语教师,只有明确了英语课堂纪律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不断去探究使英语课堂纪律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使英语课堂教学受益于每一个小学生,这对于整个教育事业的积极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常清.初任英语教师课堂管理低效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3.

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课堂 教学效率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070

小学是我国学生正式接受系统知识的最初阶段,是学生知识积累的基础阶段,更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由此可见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是由于授课对象是小学生,学生处于好动阶段,保证课堂质量与提高课堂效率是小学教育的关键。与中学授课不同,小学的授课方式受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影响,一方面要使小学生遵守纪律,能够老实坐在位子上认真听讲;另一方面要使小学生能够理解课堂授课的内容,因此要采用小学生能够听懂的语言词汇及方法。因此,要提高小学课堂效率,不仅需要对学生奖惩并施以保证课堂秩序,有一个适合学习的课堂环境,更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程度,采用适合学生的授课方式,以提高课堂效率。根据我的授课经验,要提高小学课堂效率,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授课方法:

一、制定课堂纪律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小学生而言,学生的自我控制力还不够,需要教师制定课堂纪律来规范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在第一节时,要先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课堂纪律,树立起教师威严,让学生不能再课堂上“放肆”,影响课堂纪律。以这种方式确保课堂纪律,保证课堂授课环境,为学生学习创造一个稳定的学习环境。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制定了课堂纪律标准,就要严格按照标准实施,同时对学生要注意奖惩并施。

(一)严格执行

一但制定了课堂纪律,就一定要严格实施,这样这份纪律标准才能真正起到管理课堂纪律的作用,对学生起到威慑作用,保证课堂的学习环境。一旦教师没有实施,或是网开一面,这样不但会使这份纪律标准失去其作用,也会使教师失去在学生中树立起的威信。

(二)奖惩并施

所谓“奖惩并施”,即对小学生不要完全采用威慑手段来保证课堂纪律,要采用奖励的方式。对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进行相应惩罚,但是对于课堂表现积极的学生,要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奖励,使该生成为全班的榜样,利用榜样的作用带动全班同学,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兴趣教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中的这句话道出了兴趣对学生学习起到的重要作用,对于小学生而言,学生的兴趣还很广泛,兴趣点也没有定型,学生的可塑性极强。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仅对于当前课堂效率的提高有重要帮助,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也会产生长远影响。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

小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兴趣与否,教师的授课方式起到很大作用,有趣的导入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保证。导入是课堂的开端,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要认真准备课堂导入,将导入做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对即将展开的授课内容充满兴趣。

(二)以赏识教育为主,积极与同学做互动

小学生的自尊心较强,当教师夸赞的时候会觉得无比自豪,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点心理,多与学生做互动。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后要对学生及时表扬,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此提高课堂效率。

三、生活化教学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生活经历较简单,因此对很多事情的理解有些许困难。因此,授课时教师要尽量采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将学生需要掌握的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

(一)授课语言尽量运用日常词汇

小学生的语言词汇较贫乏,在语文课上,需要帮助学生拓展词汇,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在授课时,教师要采用常见的词汇授课,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保证课堂质量。

(二)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例

小学的很多课堂授课中,课本事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去甚远,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这就需要任课教师采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例,拉进学生与相关知识的距离,使学生从生活中学到知识,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教育的重要性绝不仅仅在于课堂的具体知识点,更在于在小学教育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才是对学生产生长远影响的重要因素。学生在小学时候养成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接受初中、高中、大学甚至更高层次的教育都有重大影响,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读书习惯及课堂听课习惯等。

(一)爱读书

热爱阅读,这是会使学生一生受益的良好习惯。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读书习惯时,不要对学生的阅读书目加以限制,只要不是不健康的书籍,任何科目的书籍都能使学生有所收获,甚至可以使学生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因此,要积极鼓励学生读书,帮助学生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阅读理想,帮助学生做到开卷有益。

(二)认真做笔记

学生要学会做笔记,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的笔记包括两种,一种是读书笔记,另一种是课堂笔记。读书笔记是指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及读完书后做的笔记,教师要教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文章的重点及引起自己兴趣的句子画出来,并在旁边标注自己的感想;读完一本书后,要及时做读书笔记,除了记录书名、作者等常规内容外,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这样不但能够加深对书本的记忆力,更能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培养自己的文章感受力。课堂笔记则需要学生注意,要先听教师讲,然后抽空记录课堂重点,切勿颠倒顺序,只记不听,这样就会陷入“本末倒置”的弊端中。

(三)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方式之一,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这样学生在听课前就能对课堂授课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对于预习中的简单问题可以加深印象,而对于预习中的难点问题,可以及时集中注意力,将自己的疑惑听明白,从而提高听课效率。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尤其是小学生,不可能整节课都能精神高度集中,提前预习可使学生有目的地听课,自然能够保证课堂效率。

(四)课堂中独立思考,积极参与互动

第3篇

关键词:课堂常规;体育游戏;偶发事件;教学过程

在当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竞争激烈的时代,家长、学校、社会在对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身体素质重视的同时对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也越加重视。小学生由于天性活泼好动,往往会在室外体育课这种特定的环境中不自觉地将平时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充分表露出来,因此,如何通过体育课堂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显得非常迫切。

如何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我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一、结合课堂常规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课堂常规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保证课堂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前提条件,是被广大体育教师实践证明合乎课堂教学规律的行为规矩,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阵地。因此,体育教学的课堂常规,包括上课的着装、考勤制度、纪律要求、上课站队集合地点等,教师都要做出明确的要求,这样学生才能够明确体育课上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到什么时候做哪些事情。所以,学期初教师应该制订切实可行的体育课堂常规以规范学生的行为规范,保证课堂教学能顺利进行并得到落实,这就需要老师付出很多的心血,从课堂中的点滴做起,养成以下良好的行为习惯。

1.养成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的习惯

严格的课堂纪律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和基础。体育实践课多在室外进行,环境、气候等许多不利的因素会干扰学习过程,何况小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行为的自制力、情绪的自控力都较差,因此,体育教学中,首先要建立严格的课堂纪律,如上课不迟到早退,不旷课,因故不能上课要请假;学习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练习当中精神饱满,听从老师指挥等课堂常规,以规范化的纪律要求来保证体育教学的正常

开展。

另一方面,要把纪律训练和教学活动相结合,可以通过竞赛法、评比争先法、榜样激励法等,把纪律训练渗透在教学活动中,既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又培养了遵守纪律的能力。教师还要及时评价学生的课堂纪律,对遵守纪律的学生要采用各种方法及时鼓励褒奖,对于不守纪律的学生也应有适度的批评,甚至可以采取适度的惩罚,强制他们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

2.养成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的习惯

认真听教师讲课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也是获取体育知识的重要途径。如前所述,小学生好奇喜动,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如果没有专心听讲的能力和习惯,就会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教学中,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确专心听讲是体育课的纪律,是课堂常规,是学生积极学习的行为表现;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到讲解精练、重点突出、条理分明,语言生动幽默,启发思维,引起兴趣。

二、结合体育游戏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体育游戏深受学生的欢迎,也是体育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游戏竞争中可以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学生在比赛中要团结一致,要有胜不骄、败不馁的思想品质,同时更要教育学生遵守游戏规则。例如:学生在做运球迎面接力的游戏时,有的学生为了速度,不注重个人的运球动作,出现拿着球跑的现象,这时候就要及时告知学生,纠正错误并要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促使学生养成遵守游戏比赛规则的良好行为规范。

三、结合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在体育课中难免会出现安全隐患,这时教师应抓住机会,及时指导和纠正。例如:学生在进行接力跑时,有的学生太着急,希望前面的同学起跑能快点,就伸手推前面的同学,结果可能造成前面的同学摔倒受伤。此时老师应该提前做好安全教育,把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做认真的讲解,明确要求,特别要讲学生违反了要求会造成什么后果。教育学生学习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从不会到会,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预想不到的问题,有成功就有失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多学习,多请教,多总结,这样在学习的同时,我们才能快乐健康地成长。

四、结合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组织和纪律约束下进行的活动,不管是集体项目还是个人项目都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且学生必须按照要求去做,对于违反要求的学生要及时进行处理。一年级在学习立正时,对头、手、腿、脚、眼睛注视的方向都有明确的要求,学生要反复练习,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地方,刚开始学习时对很多学生都是一个挑战,因为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所以这个练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要做好的是按要求执行,老师要做到的是按要求检查。促使学生养成独立练习、克服困难的习惯和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五、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树立学习榜样对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如在课堂上多表扬上课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 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第4篇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数学课堂;纪律问题;对策

目前在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数学课堂中或多或少的存在不少学生违反课堂纪律,而导致学生违反纪律的原因不仅只有学生本身存在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需要学生、教师共同努力来解决。

一、农村中学生数学课堂纪律问题的产生原因

1、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浮于表象

据调查,发现大多数数学教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灵活性。基本上都采用注入式教学,让学生先死记硬背一些数学公式,然后反复做题加以巩固,根本不顾及学生的兴趣。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不加考虑,只用一种方法面向所有学生进行教学,而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没有因材施教的意识,造成只有部分学生掌握知识,而其他学生只会产生自卑感。

其次,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称为表层知识,另一个称为深层知识。表层知识包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等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深层知识主要指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主要数学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统计思想、化归思想等。主要数学方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换元法、综合法、分析法、图象法、消元法等。许多老师认为表层知识是深层知识的基础,因此只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联系基本技能,缺乏对学生对数学思想的思考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让学生无法得到提高,因此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

2、课堂管理方式不当

农村部分中小学教师缺乏课堂管理专业知识,采取的管理方式简单、粗暴,严重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主要采用的方式有:一、放任型:是指教师撒手不管,学生愿意怎样就怎样,完全自由。他的职责仅仅是为学生提供信息并与组织外部进行联系,以此有利于学生的工作,但此种管理方式教学效果很差。二、独断型:这种管理类型的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要求严厉,但这种要求往往只根据教师个人的主观好恶确定,忽视学生的具体实际和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在独断型管理的课堂上,学生的意见得不到充分发表,且学生往往有一种紧张感压抑感,容易导致课堂管理的形式主义倾向,教学效果降低。三、增减课堂内容型:课堂信息量过少,环节分散,会导致时间的浪费;信息量过多,密度过大,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效益低下,也是浪费时间。

3、学生身心特点,性格因素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在生理机能、心理水平、认识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而中小学生具有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向上性与盲目性的统一、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新鲜感与紧张感的统一。他们的情感情绪易激动暴躁,爱凭感情行事;自尊心、自信心、争强好胜心急剧增强,具有独立意向、成人感,自主、自立意识急剧增强,认识能力显著落后于独立意向和行动能力、相互爱慕心理增强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落后,导致课堂纪律出现问题。

二、改善课堂纪律的一些策略

上好一节课除了要充分备好课外,控制好课堂纪律非常重要。如果课堂纪律乱糟糟的,备课备得再充分,教学效果也不如人意。搞好课堂纪律,提高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但是,在经验有限,教学水平尚有待提高的情况下,应该怎样控制好课堂纪律呢?

1、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课前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灵活采用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首先要熟悉,熟悉新教材,认真搜集每节课的知识要点,重点怎样突出,难点怎么突破,怎样设计练习最有效等等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熟悉学生,了解他们对数学学科学习的兴趣程度、理解能力,不同能力学生所占的比率、年龄、个性特点等等。这样,在授课时才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能力地学生学得进、学得好、学得有兴趣,并制作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

2、提高教师课堂管理能力

课堂管理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有着久远的历史,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问题。课堂管理是教师在课堂上用以维持学生合宜行为的措施,是教学技术中最基本、最综合的一项技术。它包括教师为鼓励学生对课堂任务进行合作和参与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和活动的组织技术。它不仅约束、控制着有碍学生学习的不良行为,而且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学习活动,从而增进学习的效果。因此提高教师管理能力,应该要做好以下方面:第一要做好课前的充分准备,包括精心设计教案,准备好所需的教具设施;第二要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占用教学时间批评学生;第三要适时安排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并注意效果,做到实而不死,活而不乱,以防学生处于失控状态;第四要精心提问,紧扣重点关键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第五要讲究语言艺术,语言精炼,不拖泥带水,重在引导点化。恰当选择方法与策略,解决关键问题,使教学过程一直向着预定目标进行。

3、针对中学生心理特点,大力实施情感教育

教师应了解学生。学生就是学生,不是成人,不可用成人的行为标准来要求他们。这一代学生的个性特点就是头脑灵光、反应灵敏,他们很顽皮,但是聪明可爱;他们会捣蛋,但是活跃大胆。但是,他的这种顽皮的表现自己的方式,确实给课堂带来了一股强大的冲击波,让老师措手不及,搞不好一节课就上不下去了。在课堂之上如果老师置之不理,可能会纵容了这个学生,他可能会更加放肆,其他学生也会学样;如果采取严厉的批评,他未必听得进,同时也会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老师必须在短短的几秒钟的时间里思虑再三。老师应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以“柔软”的方式切入他的心里,对他进行了好好的引导教育。教师应尊重他们,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鲜活的个性。因此,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充满爱心,实现师生间的情感互动。

三、结语

新课程改革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学习,而且很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来学习数学。保证了课堂纪律,课堂效率才有保证;课堂纪律保证不了,讲的再多多数学生也是听得半解不懂。最重要的养成坏的风气,自己上课也辛苦。但我认为每种方法用多了都会对学生失去作用,所以不同的时间要选择不同的方法。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课堂管理;英语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065-01

有效的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实施有效课堂教学得重要条件。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已成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体会:

一、课堂组织管理技能在英语教学中的目的及重要性

小学生因其特殊的年龄阶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维持课堂秩序和纪律,这会很大程度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建立和保持课堂活动的秩序是英语教师在教学实施环节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有效的英语课堂管理,不仅仅针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还要求对学生在课堂上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制定出具体的策略,使英语教学的每一堂课都有条不紊的进行,最终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怎样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组织课堂管理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教师的个人魅力的体现与师生关系的建立,营造英语课堂学习气氛,课堂管理常规的设置与建立,既面向全体又关注个体的问题,突发事件的处理。

1、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顺利完成教学各个环节的任务,必须自始自终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要形成尊师爱生、团结协作的师生关系和互帮互学、和睦相处的学习关系,促进师生共同努力完成教学任务。

(1)建立尊师爱生、团结协作的师生关系是课堂管理的首要。首先,作为一名教师你要让学生尊重你、信任你。你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你的评价态度,你必须有一定的课堂艺术魅力去吸引学生,让学生认可你,相互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以心对心地进行交流会获得学生对你的信任。在教学中教与学相长,在学生能吸取丰富知识的同时,教师也能从学生身上学到他们自身所缺乏的东西,这样为和睦相处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培养良好的课堂风气,促进学生遵从课堂规范。作为老师都知道语言具有情感功能,恰当、合理地使用语言有助于沟通情感,增进友谊和相互尊重。所以在课堂上我极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兴趣,其中最难做的是对待差生,如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针对学生的程度不同设计不同的难度。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稍努力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练习题,答对了立即加分,并当众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我还常给予鼓励。

2.、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促进课堂纪律

教师的课堂设计也会影响到课堂纪律,老师如果备课不充分,教学方法设计不灵活,也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课堂纪律不良行为的发生,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教学管理中突发事件的处理

(1)课堂管理使学生适应环境的变化。这就要牵涉到课堂纪律的问题,人们对课堂纪律的认识不径相同,有人持的是权威主义纪律观,有人持的是放任主义纪律观,但是,我们将其定义为是对学生课堂行为的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例如,在英语课堂上教师放一段英语录像让学生看,一部分学生看的津津有味,而另一部分学生却由于听不懂而情绪骚动,这时,教师应立即将这一过程停下来,换另一活动过程,教师可以让看得懂的学生进行口头描述或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这样对于好的学生他们具有成就感,对于差的学生又能缓解了紧张的气氛,是他们又能在互助中学习。

(2)管理在缓和与解决各种冲突,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中的作用。课堂上难免有些意外事件发生,这时,老师就要采取一些方法加以控制,以免冲突的发生。例如在课堂上,同桌学生由于讨论问题发生口角,这时教师可以采取较为巧妙的方法,比如让两位同学上台发表各自的观点,让同学们评价或让他们暂且停下来,等课外活动时开个讨论会等。在这个时候老师千万不要采取什么教训的态度。再例如,有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朝窗外看,这时教师应采用一个眼神或手势语言让他感知到,这个过程也就是信息传递过程。

第6篇

课堂管理是一项融科学和艺术于一体的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课堂管理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教学因素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过程,课堂是教学的基本场所,课堂中交织着各种教学因素和由这些教学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各种关系。课堂管理的主要功能就是协调、控制、整合这些教学因素及其关系,使之形成一个可以控制的有序整体,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课堂管理因素的多样化,导致课堂管理内容的多方面。大致说来,它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1)课堂教与学的管理,如课堂教学节奏、环节的管理和学生学习的辅导与管理等。(2)学生纪律管理,如学生个体问题行为的矫正、群体心理气氛的营造、课堂秩序的建立和维护等。如何来实现科学的课堂教学管理呢?笔者从事教学多来,在此从课堂教与学、课堂纪律两方面浅谈自己的做法。

1对课堂教与学的管理

在教学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他们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要想使教学目标顺利达成,教师要有效地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针对学生需要,满足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现代课堂教学管理的出发点。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课堂教学管理模式,不断探索新型的教学管理模式,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热点”,巧设疑问,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必要时给予适当的点拨,多研究、多讨论、多交流,紧紧抓住学生注意力,采取一定的激励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加强学生活动,增加学生自我管理活动的时间,活动的形式应灵活多样。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思路应该是“目标――活动――发展”,即“以发展为中心,在活动中学习,达目标管理”。教师要尊重学生,以民主、平等的思想看待学生,融洽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通情达理,情感育人,创造民主、真诚、友爱的班级气氛,教管结合,多表扬鼓励,少惩罚打击。教师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创设浓郁的趣味情景、民主情景、激励情景、主动学习情景等,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主动学习的行为,感受民主、和谐氛围。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在教会学习法上下功夫,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促使轻松愉快地达成教学目标。

2对课堂纪律的管理

严格课堂教学中的纪律管理,帮助学生认识纪律的含义及重要性,克服逆反心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课堂行为规范,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克服厌学行为,吸引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有选择地强化学生的正当行为,充分发挥教师民主、平等的领导品质,管理育人。对课堂纪律的管理加强预见性,提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对课堂教学的干扰,加强制度管理,如配合考勤管理、奖惩管理、操行(分数)管理等。另外还要充分发掘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心理学因素,应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行为、动作,创造良好课堂心理气氛,使恬静与活跃相统一、热烈与凝重相统一、宽松与严谨相统一,营造课堂教学赖以发生和进行的和谐的心理背景。

对于课堂教学中个别学生不守纪律的情况,教师可采取突然提问、适当批评、课后个别谈话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作为老师应该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虽然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但很有可能通过这个小小的闪光点改变一个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甚至对全班的纪律都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批评学生一个缺点的时候不妨先表扬他的三个优点,此谓之“退三进一”。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任课教师一句激励性的话语可能对一个学生的转变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教师的学识、教学能力和人格品质对课堂管理也有一定影响。工作认真负责、教学严谨、尊重学生、意志顽强的教师,往往能赢得学生的敬重,并获得学生课堂上的积极配合。现代课堂教学管理决定着现代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关系着现代教育的兴衰存亡,联系着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与否,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教师要积极探索、不断总结课堂管理的成功经验,遵循宽严适度、统一与差异相结合的原则,更多的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分析、解决问题,让“规范”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让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融洽师生、生生关系,营造团结、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也使现代课堂教学管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第7篇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课堂;动手操作;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227-02

动手操作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其形象直观,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从实践中去感受数学、探索数学,通过切身的体验来获得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动手操作在日常教学中固然重要,但如何提高它的有效性也是值得思考的。

1.学生操作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课堂的实施中,动手操作活动真正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探索、交流讨论的方式来突破一堂课的教学重难点,学生的积极性较高。结合实际教学并查阅一些资料,发现如下三个问题在学生的操作活动环节中出现较为普遍:

1.1教师的引导不到位,致使学生操作盲目。新课标提出,教师的教学应该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活动经验。对于低学生来说,动手操作的经验很少。课中组织学生通过折一折、量一量的方法来探索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时,我没有告诉学生应该怎么折,也没有提供给学生任何引导性的信息。致使当时学生的操作很盲目,有的学生就随便折了一个角,也有的学生从长方形的邻边入手等。这不仅使得操作无意义,也让很多学生注意力逐渐分散,我自己也开始慌张。此外,其实本可以从提问上带给学生一些启示。因此教师引导不到位,会导致学生盲目操作,降低操作活动本应有的教学质量。

1.2有部分学生并没有参与到操作中来。新课标还指出,教师的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然而,在本堂课中,确实也存在有部分的学生并没有参与到操作中来的问题。从我自身来说,我觉得我太过关注于自己的教学,把绝大部分的精力都集中在怎样内容都教给学生上,而忽略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我常在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时,因急于下一步教学的展开,当我看到有几个学生有所发现就开始叫学生汇报,但其中有部分学生是没有开始操作的。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低年级学生的自我约束力较弱,越是想这样带有活动性色彩的课学生就越容易开小差。

1.3课堂纪律难以掌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一个课堂没有了纪律保证,那么课堂效果也必定是会大打折扣的。在动手操作活动中,课堂纪律难以掌控。有的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稍有发现就无纪律的喊出来,有的学生就一直摸着手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也有的学生就趁着这个时候与边上的同学说话等等。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课堂,虽意识到处于低年级的学生自我约束力相对来说是比较弱,但在教学中也的确是忽略了这一点,致使出现了这么多的纪律问题。

2.提高动手操作活动有效性的策略

基于对自己教学的反思,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我觉得如何提高在课堂中动手操作活动的有效性是很值得思考的。下面是结合自己的教学以及一些资料,对于提高动手操作活动有效性所得出的几点策略:

2.1教师巧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组织动手操作活动都是有目的性的,要达到你想要的结果,那给予学生正确巧妙的引导是很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教师掌控课堂教学的一方面。能将所要解决的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的认知发展水平做到较好的衔接,就是教师在引导过程所要完成的。例如,在"长方形与正方形"这堂课中,组织学生去折一折、量一量的方法去探索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基于学生还缺乏操作方面的活动经验,教师可以在学生动手操作前,先示范用测量、折纸的方法探索长方形的长宽及角的特征的过程,同时引导学生观察概括出长方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自己去探索正方形的特征,然后进行汇报交流。学生有了明确的操作方向,才会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2.2给足学生独立思考与操作的时间。给足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是提高学生动手操作活动有效性的保证。从学生的角度来说,通过思考的操作行为就是对自己头脑思维过程的一个具体反应。例如,在组织学生去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前,学生必须要思考两个问题:(1)长方形和正方形会有哪方面的特征?(2)我该从哪里入手才能发现他们的特征?若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也就不至于课堂上出现学生无从下手而冷场的现象。在经过充分思考的情况下,学生的操作一定是谨慎而有目的性的,以致提高动手操作的有效性。

此外,也要给足学生足够的操作时间。从求知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学生的思维过程就是一个建立猜想的过程,操作就是对自己猜想的验证。通过操作发现自己猜想中存在的不足,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同时,当学生经过操作有所发现时而带来成就感可大大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3适时组织课堂纪律,调节学生注意力。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能动好动是他们的最大特点,我们没有办法避免也不应该去避免,因为这也是孩子发展思维的一种方式。作为教师要真正地将学数学与做数学融合,而由此带来的纪律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尤其在组织学生动手实践的环节中,纪律就是活动有效性的保障,教师一定要有意识的组织课堂纪律。例如,在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来探索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前,可以通过提高教师音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布置接下来所要完成的任务。

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真正的体现了《新课标》中所说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真正从本质上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教师全面灌输的教学模式。动手操作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等,更重要的是与我们新时代崇尚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理念相吻合。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如何全面的提高动手操作活动的有效性便是每一位教师需要深思的。

参考文献:

[1]苏美玲.怎样"操作"才是真正的操作?[J].小学教学参考,2007,32:22-23.

[2]徐晗.提升小学数学动手操作有效性的策略探索[J].现代教学,2013,12:59.

[3]冯瑞.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动手操作[J].小学教学设计,2011,05:32.

第8篇

【关键词】课程建设理实一体化任务驱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

引言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高职职业教学发展的趋势,以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为导向的项目课程,依据完成相应项目的技能训练及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综合学习内容,紧紧围绕着完成工作项目任务这一目标来组织教学。本文就以Flas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详细描述其教学的组织实施过程。

一、《Flas设计与制作》课程建设思路

《Flas设计与制作》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大部分高职高专的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认知、理解、推理能力较差,对授课内容难以消化,对学习缺乏主动性,自制力差等。利用传统教学模式显然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必须在教学中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收到很好的效果。《Flas设计与制作》课程建设思路:

(一)发掘一种适合该课程教学特点的教学模式,让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学生的动手做达到完整的统一。

(二)在教学方法上减少传授的理论内容,加大学生动手做的实训内容,让学生上机内容更加丰富。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Flash教学过程的实施

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不仅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理论,而且要具备熟练的操作实训技能。同时也要求教师根据课程项目的特点,编写相应的项目教案和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课件或动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由于教师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和内容,还起着引导和纠正的作用。所以需要教师要有一份强烈的责任心。

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主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要在课堂上动起来,学生要有相对的自由,但是有时如果老师没有加强组织与管理课堂,一些不守纪律的学生会扰乱课堂纪律,甚至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严抓课堂纪律,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纪律管理,合理安排学生实训内容,让他们没有时间去想这些事情,这样就能维持好课堂秩序。为了让学生做实训过程中能得心应手,老师在实训之前应先给学生讲解相关实训项目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步骤,比如第一个项目是初识Flash CS3,如果作为指导教师不加任何讲解,一个看似简单的项目,学生无从下手,即使做过之后却不会留下较深的印象。对于FlashCS3的相关基本知识还是一片“茫然”。实训之前,老师可以从FlashCS3的发展历史和基本知识一一做出讲解。等学生们对Flash CS3有一些基本了解之后,再介绍Flash CS3的界面和基本操作,从中告诉学生们每一类工具操作相对应有一个任务,而这个任务是否能够完成,则需要我们学生们通过项目去实训。同时也应该多强调任何一个任务的重要性及每一个任务的连续性。要让学生们养成一个循序渐进的习惯。实训操作要求必须自己动手练习,75-75-不能偷懒。实训过程中,教师应在旁边随时观察,帮助操作不规范的学生及时纠正错误的操作,对于不明白的学生加以示范性的耐心辅导。对于做得好的学生给与给予鼓励,而还有一两个怕累懒惰迟迟不肯动手的学生。教师应时时督促和耐心沟通,让他们勤快起来。整个课堂,教师应该持有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态度。在课堂上,做到不要让个别学生的不好表现影响整个课堂教学。要从整体抓起,对于有些事先做完了得正准备一旁休息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难度稍高的问题检验他们的掌握情况,由于这样的学生往往都是很聪明,接受能力强,实训能力突出,但同时又容易自满,这样学生就能及时发现自己不足之处,也会通过看书和加强实训去弥补不足的地方。课堂上无形中就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大部分的学生学习会带动少部分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可是对于有些学生就体会不到实训的重要性。教师应该告诉他们技术人才要具备能说能做的条件,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明显提高,同时也可以保证课堂纪律,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所以老师实训指导中要注意观察,经常巡视指导,加强学生的管理,因材施教。随着学生能力的逐步提高,加大任务的难度,同时减少老师理论教学的比重,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做到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一体化。

三、“理实一体化”在Flash教学应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特别是利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可以突出重点;利用一些案例教学法很好得解决了教学中难点的突破。

(1)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为了达到理实一体化的目的,培养学生实训技能,我们把真实的动画项目作为工作任务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握相应的工作技能,并以动画的任务流程规范来要求学生完成作品的创作。最后,对学生的作品进行验收并做出评价。该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训能力和尽职尽责的职业操守。

(2)分组式教学法对于综合性强的大型动画项目。由学生分组进行动画设计和制作,并分组汇报动画制作成果,教师与学生共同评分。该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室和学生专业机房实现动画项目开发教学环境,让学生分组模拟动画创作团队完成项目。利用教师辅助指导和分组交流实现实时答疑和项目交流,使学生遇到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答,形成师生共同学习和交流的氛围。

四、结束语

基于“理实一体化”的《Flas设计与制作》课程建设,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主动学习能力,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了学生的理实一体化发展。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以改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丰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涵,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提高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和强化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位一体的职业能力,成为国家合格的专业人才。

第9篇

考试不及格,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发生,学校每个学期都会处理一批考试作弊的学生。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学生对于自己考试不及格、考试作弊麻木不觉,没有羞耻之心,反映了这些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导致高校学风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这其中也有负面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对高校师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其次,高校学风建设制度不完善,教师管理滞后。对学风建设重要性与紧迫性认识不够,没有付诸实践,教师管理中缺乏考核与监督,部分教师在学风建设中责任心不强,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第三,当前高校学生独立性差,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主动学习的精神。部分学生受“读书无用论”观点的影响,认为学习的知识将来用不上,不必要认真学。同时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有些学生自暴自弃,没有人生规划,虚度光阴,不求上进。

二、加强学风建设的措施

学风建设是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高校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是一个高校校风的重要窗口,也是高校主动承担的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1.加强学生管理工作要从新生抓起,做好新生入学适应教育。“加强新生入学适应教育,帮助学生理解高等教育的目标和目的,帮助学生理解学校及专业的任务、使命,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和使命,顺利实现角色转变和角色适应,为树立良好的学风奠定基础。”要加强对学生的课堂管理,规范课堂纪律。严禁无故迟到、早退、旷课,严禁在课堂上吃食物,玩手机等与上课无关的事情。要加强对学生的课余管理,从早操、晚自习考勤入手,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会和学生干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加强宿舍管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场所。要完善各种与学生有关的制度,出台与学风建设相应的规章制度,使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的放矢,根据新时期学生工作的新特点,突出学风建设和素质教育,激励与约束并重。

2.完善考试制度,严肃考风考纪考试工作能否实现科学管理,能否体现它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公正性,首先取决于是否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更取决于制度的严格贯彻执行。要继续坚持现有的有关考试管理规定,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要严肃处理考试违规违纪行为,发挥警示作用,确保考试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要加强监考队伍建设,增强监考人员责任心,完善对监考人员的监督检查与考核制度。

3.加强教风管理没有好的教风,就不会有好的学风。教师在学风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要使学生学风有根本性好转,教师是关键。教师道德素质决定了其敬业精神和教学态度,教师自身没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没有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是不可能教出好的学生的。所以,要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监督与管理,首要的是教师要负起责任,维护良好的课堂纪律,不能对学生违背课堂纪律的行为不管不问。其次要加强对教师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考核,完善相关考核制度,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要办好学校各类教师教学比赛项目,树立教学名师的模范带头作用,促进教师教学交流,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4.营造良好氛围,培育优良学风充分挖掘高校现有的人文教育资源,通过大型学术活动和文体活动,营造文化氛围,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同时,要注重校容校貌美化,完善教室,图书馆等学习场所的软硬件设施,让学生有一个优良的读书学习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