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

时间:2023-05-19 16:05:01

导语: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

第1篇

关键词 大学生 无聊感 生命意义感 心理健康

Abstract 267 college students were sampl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redom, sense of life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ale and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mental health scores, boring sense scores and the sense of the meaning of life does not exi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oring a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with the mental health, especially any factor monotony and mental health in the loneliness, boring tendency in a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any factor in the sense of the meaning of life also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mental health; some factors such as the boring sense of tension and creativity can effectively predict mental health, creativity and the tension of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of mental health: Y=50.045-1.860 creativity +2.106 ?creative tension.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boredom; sense of life; mental health

1 ο蠛头椒

1.1 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牡丹江师范学院的3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300份,有效回收267份,有效回收率为89%。

基本信息如下:男生有68人,女生有199人;大一学生有89人,大二学生有98人,大三学生有80人;文史类学生有184人,理工类学生有83人;独生子女有158人,非独生子女有109人;家庭所在地在城镇的有143人,在农村的有124人;家庭结构完整的有240人,单亲家庭的有27人。

1.2 测验工具

无聊感问卷由黄时华等人编制,①分为六个维度:单调性、孤独感、自控力、创造力、紧张感和约束性,采用七点计分,得分越高表示无聊感越强。

生命意义感问卷由王东宇、赵慧琴等人编制,②划分为六个因子:自主性、亲密关系、价值感、消极情绪、目标、死亡与挫折的接纳。

心理健康问卷由Goldberg编制,③由4个因子组成,即躯体症状、焦虑失眠、社会功能障碍和严重抑郁等。

1.3 统计学处理

测试结果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无聊感、生命意义感在人口学上的比较

本次调查所涉及的人口学变量包括:性别、年级、学科类型、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家庭结构。

研究发现发现性别在无聊感总分上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年级、学科类型两个变量在无聊倾向中的紧张感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p

2.2 无聊倾向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无聊倾向性问卷包含六因子:单调性、孤独感、紧张感、约束性、自控力、创造力。其中前四个因子为外部刺激,后两个因子为内部刺激。心理健康问卷包含四个因子:躯体症状、失眠焦虑、社会功能障碍、严重抑郁。

从表1可以看出无聊感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地相关。尤其无聊倾向中的孤独感、单调性与心理健康中的任一因子都有显著相关(p

2.3 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生命意义感包含六个因子,分别是:价值感、亲密关系、情绪情感体验、目标、死亡与挫折的接纳、自主性。

从表2可以看出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生命意义感中的任一因子都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p

2.4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无聊感、生命意义感的回归分析

以心理健康各因子为因变量,无聊感、生命意义感各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孤独感(回归系数是0.237)、紧张感(回归系数是0.341)、创造力(回归系数是0.153)可以有效地预测心理健康中的躯体症状因子;情绪情感体验(回归系数是-0.156)、死亡与挫折的接纳(回归系数是-0.157)、孤独感(回归系数是0.318)、紧张感(回归系数是0.166)可以有效预测心理健康中的失眠焦虑因子;自控力(回归系数是0.265)可以有效预测心理健康中的社会功能障碍因子;情绪情感体验(回归系数是-0.351)、孤独感(回归系数是0.272)可以有效预测心理健康中的严重抑郁因子。

以心理健康的总分为因变量,以生命意义感的各个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因子都未进入回归方程,因此,这些因子对心理健康的总分没有显著地预测作用。

以心理健康的总分为因变量,以无聊感的各个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创造力、紧张感依次进入回归方程,这两个因子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地预测作用,创造力与紧张感对心理健康的回归方程为:Y=50.045-1.860状丛炝?2.106捉粽鸥小?

3 分析与讨论

3.1 大学生无聊感、生命意义感在人口学上的差异分析

年级在无聊倾向中的紧张感因子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由于随着年级的增高,大学生的课业压力变得愈加繁重,休闲时间减少,面对的竞争也越来越多,因此相对于低年级而言,处于高年级的大学生更容易体会到紧张的情绪。在创造力研究上,家庭所在地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由于城市里的孩子业余生活较少,课业负担压力较重,在创造力方面显著小于业余生活丰富多彩,课业负担压力较轻的农村孩子。在孤独感研究上,家庭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由于家庭结构完整的学生更能体会到家庭的关心与温暖,更能体会到关爱,那么他们所体会的孤独感就会相应较少,然而家庭结构不完整的孩子由于家庭的分裂,较少能体会到家庭的关心与温暖,久而久之,便会对他们产生影响,从而更能体会到孤独感。

3.2 无聊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

从表1以及Pearson相关分析得到的值,可以分析出无聊感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尤其无聊倾向中的孤独感与心理健康中的任一因子都有显著相关。这是由于大学生在处于孤独的时候,内心可能会感到闭塞,与外界的交往相对就会减少,尤其是人际关系方面,以至于找不到可以发泄的出口,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孤独感得分越高,越容易危及心理健康。还可以分析出约束性和紧张感与心理健康中的躯体症状、失眠焦虑、严重抑郁都存在显著正相关,这是由于当人们受到较大的约束限制,以及自身感到十分紧张的状态下,人的身体健康都会受到损伤,高度紧张更容易引起失眠焦虑,危害身心健康,相反,当人们较少体会到约束与紧张,即经常处于放松的状态时,人的身体和心理机能也会经常处于健康状态。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通过降低大学生的无聊感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④⑤⑥因此,建议学校多开设些e极有意义的课外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全员都参与进来,

3.3 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

从表2以及Pearson相关分析得到的值,可以分析出情绪情感体验与严重抑郁、失眠焦虑、躯体症状存在显著负相关,这是由于情绪情感体验越差,大学生越容易找不到正确的发泄口,处理问题的方式可能会更加偏激,这样就更容易危害自身的健康,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失眠焦虑产生影响,进一步危害心理健康。亲密关系与躯体症状、失眠焦虑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社会功能障碍、严重抑郁呈现显著正相关,这是由于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与他人的关系越亲密融洽,越容易体会到心理安慰,心里没有负担,很少能体会到负面情绪,因此躯体症状以及失眠焦虑的水平都较低,社会功能障碍,严重抑郁水平也较低。价值感与严重抑郁、失眠焦虑、躯体症状存在显著负相关,这是由于大学生越能体会到生命意义所在,体会到自身的价值,越能认识自己生命的宝贵,这样他们的身体健康水平都会较高一些,心理健康水平也会相对较高一些。

因此,建议社会和学校呼吁大学生爱护生命,学校可以多开设生命健康教育的课程,让大学生知道生命的宝贵,多关注他们的情绪情感需要,家长们也应该与学生多沟通,丰富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以提高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水平。⑦⑧⑨

3.4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无聊感、生命意义感的回归分析

孤独感、紧张感、创造力可以有效地预测心理健康中的躯体症状因子,这是由于孤独感、紧张感一旦超过一定的范围,便会对人的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情绪情感体验、死亡与挫折的接纳、孤独感、紧张感可以有效预测心理健康中的失眠焦虑因子,这是因为以上的任何因子不仅对人的健康有影响,还会进一步使人产生一些负性的情绪,不仅会危害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心理健康;情绪情感体验、孤独感可以有效预测心理健康中的严重抑郁因子,这是由于情绪情感体验较差,孤独感较强时,人们的内心会感到烦躁,不好的情绪憋在心里不进行宣泄,这样也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建议大学生们不论发生什么困难,都要及时与家长、学校进行沟通,多与同学交往,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避免单一、枯燥的生活,尊重生命,要善于发现自身的潜能,关注自己的内心情感,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L芑鹣钅浚汉诹∩缁峥蒲а芯抗婊甓认钅?14E020);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GJD1215072)

注释

① 黄时华,李冬玲,张卫,李董平,钟海荣,黄诚恳.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的初步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8(3):308-314.

② 王东宇,赵慧琴.大学生生命意义感量表的编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6):43-47.

③ 陈翠,张红静,江虹等.一般健康问卷(GHQ-28)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信效度检验[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48(3):159-162.

④ 钟泳如,黄时华,熊松滨.大学生的无聊倾向性与心理健康[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7):1086-1087.

⑤ 黄时华,张卫,胡谏萍.“无聊”的心理学研究述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56(4):133-139.

⑥ 黄时华,刘珍仪.广州部分高校学生无聊倾向性和自杀意念现状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0.23(8):88-90.

⑦ 李旭,卢勤.大学新生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0):1232-1235.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有助于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目前,不少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并融入到学科教学中,这样做不但可以让高校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重视,而且还可以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通过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克服能力得以提高,还能够帮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积极团结协作,不断丰富教育经验,以不同的方式去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规律。在高校心理学课程及相关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都存在着相同的教育目标。因此,当下高校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地融入到学科教育中,探究教育规律,为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积累更多、更丰富的经验。

2.有助于做好心理健康教育防治工作。不少高校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为了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也不仅仅是为了消除大学生的心理疾病,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在生活、学习、交往中学会适时调整心态,与人和谐相处、健康发展。过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群体,是以诊治为主。而现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原则则是侧重于教育发展性,以全部大学生为对象,给他们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并合理解决心理问题,是以防治结合为主。纵观当前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以防治结合为主的教育形式更加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让他们的困难承受能力得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不断增强,为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3.有助于形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当前,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教学实际情况来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实际上,现在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有三种。第一,医学理念。医学理念是以学生的心理疾病特点为主,用心理咨询的方式解决他们长期存在的心理问题。第二,教育理念。针对整个大学生群体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解决他们在面对心理问题时的焦虑表现,使之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和学习。第三,教育综合理念。该理念将社会、教育和医学有机统一起来。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多样化选择,为大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培养途径提供了更多实现的可能性。因而高校要认真研究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况,并据此制定科学、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分析

1.科学看待心理健康教育功效。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同时关注个别学生的严重心理疾病,不断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解决他们的人生困惑。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从思想意识和心理上双管齐下,培养大学生的高尚道德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让他们能够更加坦然地面对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大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所以,当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联系在一起时,就能够纠正高校过去那种枯燥说教的心理教育方式,让高校能够通过更加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来解决当下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自己,学会保持健康心理。

2.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应该从一个更高的角度去看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构建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以充裕的课程学时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心理学,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另外,学校还应该根据自身条件来更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软硬件设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设共享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以信息化管理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全面的咨询服务。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既要打造高品质的教学质量,又要引导学生真正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氛围中,师生共同探寻心理健康问题及相关的解决方案。高校在考核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情况时,应该从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收获、教育目标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高校还应该以课外实践活动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譬如做义工、进福利院、做宣传等等。

3.运用多元化教育方式。实施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校防治学生心理问题的一种趋势。大学生群体中的心理问题较多,形成的原因也不一样,因而单调的教育方式是没有效果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应该孤立进行,要联合各方面的力量(家庭、社会等等)来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来说,就是要和大学生打成一片,用交流、咨询等方式去了解他们的心理问题,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学习、生活、交际等方面的问题,教会他如何运用正确的方法克服心理障碍。高校要改变以往那种等大学生上门咨询心理问题的陈旧观念,积极主动利用校园网、公开讲座等方式对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他们将理论运用到实际当中,强化大学生的心理受挫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能够更加坚强地面对现实,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第3篇

【关键词】成人依恋;心理健康;关系问卷;亲密关系经历量表;症状自评量表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10-0740-05

依恋是指在婴儿时期与父母行为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对他人和自我的一种心理表征[1]。Bowlby的依恋理论强调婴儿依恋发展的共同特点,即随着认知功能的发展,婴儿会把与抚养者的重复交往经历内化成一些“活动模型”,并指出依恋是贯穿人的一生的过程[2]。Hazan等人将儿童依恋的研究拓展到成人阶段,认为即使在成人阶段,也会表现出如儿童依恋一样的个体差异并提出成人依恋有三种: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 [3]。Bartholomew在Bowlby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成人依恋的“原型”(Prototype):安全型(积极的自我和他人模型)、倾注型(自我模型消极,他人模型积极)、轻视型(自我模型积极,他人模型消极)和害怕型(自我和他人模型都消极),后三种均为非安全型[4]。

成人依恋的这些内部活动模型会直接影响到心理健康。Bowlby意识到依恋在病理学上的重要性,指出儿时的经历和亲密关系会影响到成年后的心理健康水平。他进而提出依恋提供的是一种生理上的“内在自动平衡”状态,作为一个行为系统,依恋行为在个体遭遇到应激事件时被激发出来,并会通过对依恋对象寻求亲近的方式表现出来[5]。在亲密关系中,个体的生理功能与依恋行为表现是同步的,安全型依恋的个体会报告出较少的应激症状,而回避型和焦虑型则很少有安全感,他们在情绪调节方面较差,报告出更多的身体症状和较高的应激水平[6]。另一方面,成人依恋可能通过一些中介变量来影响到心理健康,如社会支持等[7-8]。在对自考生的调查中发现,安全型的个体在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得分上明显高于非安全型依恋的个体[9]。而社会支持能够增加人们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并且在人们面临应急性的生活事件时,可以提供充分的、有效的主观上的心理支持,阻止或缓解应激反应,从而使得心理健康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社会支持水平被认为与身心健康水平密切相关,而与焦虑、担忧、压抑、使用有着显著负相关[8]。Muller等人曾经就依恋类型、社会支持和心理疾病三者进行调查,并在上述基础上提出,低社会支持群体中,成人依恋和心理疾病的相关更为显著[10]。此外,目前也有研究表明安全型成人的情感更为积极,并且在敌意、抑郁、孤独感和焦虑等症状测量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其他非安全型依恋的个体[11-14]。

但目前关于成人依恋和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具体症状,缺乏对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和依恋关系的研究。本文通过系统地测量心理健康水平,探讨大学生的依恋类型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以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探索方向。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在2006年9~12月,对北京、河北、辽宁和浙江的在读本科生施测。由研究者分头联系各地普通高校的授课教师,以整群抽样的方式,对选修该教师课程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河北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有效问卷260份;浙江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87份;辽宁发放问卷139份,回收问卷137份;北京发放110份,回收92份。有效问卷总计676份,问卷回收率为92.7%。其中 男生336人,女生339人,1人未报告性别;大一138人,大二402人,大三110人,大四26人;年龄16~26岁,平均年龄20岁。

1.2 工具

1.2.1 关系问卷中文版(Relationship-Questionnaire, RQ)[15] 包括4段短文,分别描述安全型依恋、轻视型、倾注型和害怕型4种依恋类型,要求被试对每个短文在7点量表上进行评价(1表示“完全不符合”,7表示“完全符合”),最后要求在4种依恋类型中,选择哪一种最符合自己的依恋情况,据此确定被试的依恋类型。

1.2.2亲密关系经历量表中文版(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Inventory, ECR)[15] 共36题,对每道题按1“完全不符合”到7“完全符合”进行评分。结果可以在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两个维度上进行计分,每个维度18个题目,计算其平均分作为维度的得分。本样本中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维度的α系数分别为0.730和0.808。

1.2.3症状自评量表(SCL-90)[16] 共90个项目,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分量表。每项症状的严重程度按1-5分五级评分法,并以总均分、阳性症状均分及各因子分作为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本样本中九个分量表的α系数分别为:0.871, 0.810, 0.807, 0.880, 0.851, 0.788, 0.757, 0.730, 0.825。

以班级为单位,统一指导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匿名回答,当场收回。

1.3 统计方法 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等。

2 结果

2.1大学生RQ问卷和ECR量表评分情况

RQ问卷结果显示,在622名(54名缺失)选择了自己“最适依恋类型”的大学生中安全型257人(男130人,女126人),占41.2%;轻视型159人(男87人,女72人),占25.6%;倾注型145人(男75人,女70人),占23.3%;害怕型61人(男24人,女37人),占9.8%。卡方检验显示男女生在4种依恋类型上的人数差异无显著性(χ2=4.23,P=0.238)。

ECR量表结果显示,所有学生在依恋回避维度上的得分为(3.4±0.7)分,依恋焦虑维度得分为(3.7±0.9)分。在依恋回避维度上,男生得分高于女生(3.4±0.6/3.2±0.8,F=40.52,P

为了分析两种成人依恋量表的结果是否能够相互印证,本文从根据RQ测得的四种依恋类型为自变量,以ECR测得的两个维度的得分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依恋回避维度上,安全型被试得分低于非安全型,在依恋焦虑得分上,安全型和轻视型学生得分低于倾注型和害怕型(见表1)。

2.2四种依恋类型大学生SCL-90量表评分比较

表2显示四种依恋类型的大学生在除躯体化以外的所有指标上都具有显著性差异。

2.3依恋维度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分析

为了探讨依恋维度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将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得分与SCL-90各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

3 讨论

本研究根据RQ测得的大学生依恋类型分布发现:安全依恋型占41.3%,轻视型占25.6%,倾注型占23.3%,害怕型占9.8%,并且没有性别差异,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15,18]。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安全型依恋大学生在ECR量表中的依恋回避得分上显著低于其他三种依恋类型;安全型与轻视型的被试在依恋焦虑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倾注型和害怕型。这与在其他样本中得到的结果一致[10,15,18],也符合依恋理论的预期。根据Bartholomew等人的分析[4],在依恋经历的基础上形成的自我模型可以有积极的(如“我自己是值得爱的”)和消极的(如“我自己是不值得让别人疼爱的”),他人模型也有积极的(“他人是值得信赖的”)和消极的(“他人是不可靠的”),由此,其认为安全型依恋的被试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并且期望他人是能够提供支持的;倾注型依恋的被试认为自己没有多大价值,但对他人有积极的评价;轻视型的被试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而他人是不值得信赖的;害怕型的被试既觉得自己没有多大价值,同时感觉他人也不值得信赖。而且,根据Brennan等人[5]的分析,ECR量表中的依恋回避维度主要反映的是他人模型,依恋焦虑维度主要测量的是自我模型,因此,安全型的被试在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上得分应该最低,害怕型的被试在两个维度上的得分都应该较高。表1的结果完全符合上述假设,这也意味着两种成人依恋的测量工具ECR和RQ分别反应了内部工作模型的不同方面,可以互为应证。

本研究中四种依恋类型的大学生只在“躯体化”指标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安全型依恋型学生在心理健康的其他十项指标上的得分均低于另三种类型的学生。事后检验发现,安全型和轻视型在强迫症、抑郁和敌对上的得分都低于倾注型和害怕型,表现出总体心理状况最好,这与依恋理论的预期是相符的。安全型的被试具有良好的自我模型和他人模型,相对于其他三种依恋类型的被试,他们更为自信、独立,具有更高自我效能感,在面临应激事件时能够积极寻求并且有效获得他人的支持[9],因此不容易出现躯体化、强迫症等症状。而且,安全型的被试能够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来面对各种困难,并由于信任他人,更易形成完善的人际关系网络,而这种网络的支持被证明为能够有效缓解压力对个体的危害,同时促使个体积极利用有效资源进行应对,因而能够促进心理健康水平[8]。安全型依恋的总体健康状况最好,可能与他们在主观支持和支持可利用度方面显著优于非安全型被试有关[9]。轻视型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原因可能在于他们有良好的自我模型,这与McLewin等人[10]的研究结果相类似,他们发现自我模型较好的人与创伤后应急综合征有显著的负相关。相反,倾注型和害怕型学生有较强的负性自我模型,他们通常会有羞耻感、觉得自己不值得他人帮助等,这些错误信念妨碍了他们去寻求他人支持,或者使得他们寻求社会支持所采取的方式不恰当,而社会支持的缺乏使得个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各种心理疾病随之产生[8]。此外,由于具有负性的自我情感,他们容易曲解别人看待自己的眼光,导致恐怖、偏执、焦虑、敌对、人际敏感等问题的发生。而害怕型依恋的被试,对他人具有负性情感,往往消极地理解他人的行为,并对他人行为产生消极预期,情况严重的时候表现在临床上为抑郁、敌对和恐怖[2]。另一方面,因害怕被他人拒绝,而不向他人寻求帮助,或者不愿意接受他人的帮助,导致社会支持的缺乏,进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本研究依恋维度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依恋焦虑和所有心理健康指标都有统计学意义的正相关,说明依恋焦虑维度得分越高,SCL-90各指标的得分也越高,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能性越大。这可能是因为这些个体的自我模型构建较好,更为自信,人际关系网络构建较好[18]。另外,相关分析的结果还表明依恋回避与除敌对以外的其他指标都有正相关,说明依恋回避程度越低,在SCL-90多数指标上得分越低,心理健康状况越好。这可能是因为依恋回避反映了被试对他人的信赖程度,回避越低,越具有良好的他人模型,在困难的时候,更愿意去求助于他人,从他人那儿得到支持和帮助,从而有助于压力应对[7],因此心理健康状态更好,但这方面的研究还很缺乏,需要进一步探讨。另外,尽管关系问卷(RQ)在国外广泛使用,但国内尚无该量表的信效度报告,这也是今后研究的课题之一。

综上所述,安全型依恋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其他三种类型;在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维度上得分越低的人,心理健康水平越好。本研究仅从成人依恋和心理健康两个变量进行了相关性的调查,并没有涉及社会支持等中间变量,因此,有关成人依恋如何影响心理健康,其作用途径以及影响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同归.依恋理论中的几个热点问题概述[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1):18-25.

[2]Bowlby J. Attachment and Loss: Attachment. 1997.

[3]Hazan C, Shaver P. Conceptualizing romantic love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J]. J Pers SocPsychol, 1987, 52: 511-524.

[4]Bartholomew K, Horowitz LM.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J]. J Pers Soc Psychol, 1991, 61:226-244.

[5]Brennan KA, Clark CL, Shaver PR. Self-report measure- ment ofattachment. An integrative overview[M]. In: Simpson JA, Rholes WS, eds. Attachment theory and close relationships.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1998:46-76.

[6]Fraley RC, Waller NG, Brennan KA. An item response theory analysis of self-report measures ofattachment[J]. J Pers Soc Psychol, 2000, 78:350-365.

[7]Joplin JRW, Nelson DL,Quick JC. Attachment behavior and health: relationships at work and home[J]. J Organiz Beha, 1999,20:783-796.

[8]Moreira JM, Silva MF, Moleiro C, et al.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s an offshoot of attachment style[J]. Pers Individ Differ, 2003, 34: 485-501.

[9]王雁飞.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 2004, 27 (5):1175-1177.

[10]李同归,何吉波, 郭晓飞,等. 自考生的依恋类型与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 15 (11): 1019-1021.

[11]Muller RT, Lemieux KE. Social support, attach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in high risk formerly maltreated adults[J]. Child abuse Neglect, 2000, 24:883-900.

[12]Luecken LJ. Attachment and loss experiences during childhood are associated withhostility, depression, and social support[J]. J Psychosomat Res, 2000, 49: 85-91.

[13]Muris P, Meesters C, Melick M, et al. Self-reported attachment style, attachment quality, and symptom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young adolescents[J]. Pers Individ Differ, 2001, 30: 809-818.

[14]Di Tommaso E, Brannen-McNulty C , Ross L, et al. Attachment styles, social skills and loneliness in young adults[J].Pers Individ Differ, 2003, 35:303-312.

[15]李同归,加藤和生.成人依恋的测量: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J].心理学报, 2006, 38 (3): 399-406.

[16]陈昌惠.症状自评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1-35.

[17]肖红,侯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04, 10 (4):262-263.

第4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艺术生 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作者简介]张继玉(1975- ),女,江苏响水人,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心理中心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课题项目“艺术生自我价值感调查与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gmky2010007)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9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积极心理学,很多学者开展了关于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与和谐人格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就如何推进艺术类大学生(以下简称艺术生)积极心理学方面的成果还比较少,作为培养未来精神文化事业的专业人才的艺术院校——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苏州工艺美院)一直注重培养艺术生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这也是艺术院校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更是我们艺术院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期望状态。

一、艺术生心理特点和心理趋向

与普通类大学生相比,艺术生心理发展有其自身特点,例如追求独特与个性,不崇尚时髦与流行;单纯而直率,心理设防能力差、情绪反应强烈而不稳定;创造性强,随意性大;心理矛盾冲突严重,角色反差大等。由于这些特点,艺术生在心理问题的呈现上与普通大学生有一定的区别,主要表现为:

(一)适应困难化

艺术生由于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在群体中角色地位的变化、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奋斗目标以及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等原因,导致他们出现很多适应困难,例如感情无以寄托的孤独感、人际关系困扰、优势地位丧失的失落感、生活适应和自理能力差的困惑感、缺乏目标和追求的空虚感等。

(二)学习浮躁化

部分艺术生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仅凭兴趣学习、对基础知识的重视不够、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自学能力弱等原因,出现浮躁化倾向,例如盲目、急功近利、见异思迁、不求甚解。

(三)交往矛盾化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为独生子女群体,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完整的沟通方式,艺术生又崇尚独立、自主,使他们个人主义地关注自我,特别是随着网络资讯的发达,很多艺术生更多地在网络中寻找寄托。

(四)认知片面化

艺术院校的大学生一般从小都有艺术特长,优越于他人的感觉伴随了他们多年,但到了大学之后,这种优势变得越来越少,一些学生容易产生自卑感,在自我认知和评价方面出现问题。

(五)情感随意化

2005年9月实施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来,大学生对待婚恋情感问题较以前明显开放、随意,而初尝爱情滋味的大学生比较容易迷失,部分学生分不清友谊与爱情,不能很好地把握男女同学交往的尺度。

(六)个性自我化

艺术生独立意识和自我表现意识强烈,容易养成从个人才能的发挥、个人利益的获得、个人价值的实现等方面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他们崇尚艺术自由的同时也强调行为自由甚至落拓不羁,不易为周围环境接受。

(七)价值多元化

艺术生的成长过程中由于社会背景、成长经历、专业特点等方面的特征决定了其与众不同的价值观倾向及发展规律。

(八)就业功利化

艺术生职业价值观感性、直接,个人本位突出。个人本位的职业观在自主择业时往往导致社会责任感相对减弱,需要引起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关注和加以引导。

二、积极心理学对艺术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

(一)培育艺术生积极阳光心理是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的迫切需要

目前中国的经济正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创新型经济需要创新型人才支撑。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一所艺术院校,苏州工艺美院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独立评判和创造精神的、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艺术设计人才,艺术生是未来社会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培育他们和谐、健康、阳光的积极心理显得尤为重要。

(二)培育艺术生积极阳光心理是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

当代大学生作为具有高智力水平、较高文化水平和较强自尊心的群体,他们有着不同于一般青年更高的抱负和追求,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因而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与冲突,艺术生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人群。艺术生敏感直率,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欲望非常强,但社会阅历和情感体验较浅,心理发展并不成熟,极易出现情绪波动。

(三)培育艺术生积极阳光心理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

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艺术生来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产生的困扰和冲突,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又往往和他们三观的形成交织在一起。因此,要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在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行为养成、心理健康等各个层面全面展开教育,使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相补充、互相促进。

三、构建艺术生积极心理教育体系

积极心理学改变了过去把重点放在消极障碍、病态心理方面的探讨,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挖掘人类的潜力和优势。所以心理学不仅仅应该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也应该对优秀品质进行研究,心理治疗不仅仅是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是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2009年,江苏省教育厅胡金波同志曾经指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阳光心理”,高校应该为大学生播撒“心理阳光”。尤其是针对艺术生这一既敏感又直率、心理设防能力差、接受暗示能力强的群体,更需要心理工作者在工作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原则,提高服务艺术生心理的意识和能力,开启他们“心理阳光”之门。

(一)确立一个目标——全面塑造艺术生积极阳光的心理素质

阳光校园的基石是人人具有开放、健康、成熟的心态,实现我与自身、我与他人、我与自然、我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展示的是“人的价值实现”。艺术院校要结合艺术生的特点,在播撒“心理阳光”的过程中,贯彻“引导与咨询并重、实践与研究并举、成长与服务并进”原则,突出教育性,坚持积极心理健康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突出全体性,坚持普及阳光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突出全面性,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心理健康实践活动相结合;突出针对性,坚持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突出主体性,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全面塑造艺术生积极阳光的心理素质。

(二)以心理志愿者为抓手,以两个心理健康节为契机推进艺术生积极心理的发展

目前,很多高校都建立和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都推进了“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系心理健康辅导站—班级心理委员”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有的还拓展到学生宿舍,形成了“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宿舍楼心理辅导站—楼层心理委员”三级工作网络体系。苏州工艺美院于2010年将班级心理委员、楼栋朋辈心理委员、心理协会三支心理骨干共同组建成苏州工艺美院心理志愿者队伍,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学生队伍立体体系,该体系以“自助、助人、互助”为宗旨服务广大同学。

苏州工艺美院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每学期都要依托心理志愿者开展“5.25”和“12.5”心理健康活动月活动。“5.25”(“我爱我”的谐音)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12.5”(“要爱我”的谐音)为心理健康活动周。苏州工艺美院在心理健康活动月期间曾经开展了心灵导航——新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我知我心——心理测量、心灵之约——咨询与约谈、心灵友聚——心理志愿者建设、心随师动——名师引航、心随影动——心理电影赏析、心灵之港——团体辅导、我演我心——校园心理剧、心随身动——户外拓展训练、心灵成长——知识竞赛、心的奉献——服务社会等十一项心理健康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促进艺术生心理健康、锤炼艺术生心理品质、塑造艺术生健全人格、开发艺术生心理潜能、优化艺术生心理素质、实现艺术生自我价值。

(三)扎实做好三项常规工作

1.全面、深入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宣传包括静态和动态宣传,静态宣传有电子媒体宣传、各类文字宣传、教学和讲座,动态宣传主要指开展各类新生主题团辅活动,例如新生主题班会、主题活动、户外拓展等。通过宣传增进新生心理保健意识,提高维护心理健康的能力,促进潜能开发,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一是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要求,把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苏州工艺美院心理中心结合艺术生的专业特点和求异求新的心理特点,制定了具有美院特色、操作性和实效性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和体系。内容包括:关注心灵,阳光心理——心理健康概述;适应生活,乐活大学——心理适应;悦纳自我,完善自我——自我意识;健全人格,塑造人格——大学生人格;志存高远,快乐学习——学习心理;管理情绪,快乐生活——情绪管理;直面挫折,笑对人生——挫折承受;悦纳他人,和谐相处——大学生人际交往;把握情感,让爱成长——大学生爱情和性心理;厚积薄发,设计未来——择业就业心理。该体系强调施教者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与浸润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主动转化状态。采用网络教学、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三种课程表现形式,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团体训练、情境表演、角色扮演、体验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二是开设“心理学与生活”“设计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等选修课或专题讲座,采用参与式和体验式并举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心灵关爱,解决自身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三是通过平面文字、电子影像、以及广播电视等宣传形式将积极心理知识和理念向更多同学播撒。尤其是心理网站可以提高宣传效果,提高广大学生的兴趣。苏州工艺美院积极占领网络阵地,开展网络宣传,“美院大学生阳光心理”网站成为主渠道,包括心闻快递、心灵成长、心灵驿站、心语心愿、心灵友聚等栏目以及心闻预报、访谈预约、新生专栏、毕业班专栏等几个移动专栏组成。版面清新自然、色彩明快,除了活动的预报和总结之外更多地吸纳和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传播积极心理力量。

2.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访谈。一是坚持心理咨询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积极开展个体咨询服务和团体心理辅导。二是推进以学生心理发展和成长为目标的一系列集新颖性、操作性、灵活性、提高性于一体的户内户外心理拓展训练。三是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探索苏州工艺美院关工委“关爱学生心灵”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例如苏州工艺美院为了发挥退休老教师的热量,从2010年开始,关工委每学期举办一系列的心理沙龙,曾经开展的“2012,你准备好了么”“把握情感,让爱成长”“如何拥有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收效良好,成为苏州工艺美院心理教育工作的一大特色。

3.积极推进新生心理成长系列活动。活动包括发放心理宣传单、新生心理讲座、新生心理测评、班级心理团体活动等。在军训期间,苏州工艺美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给新生开设“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大学品质”专题讲座,从一个全新的健康观、两个目标、三个重要意义、谨防四类心理疾患、五个重要时期、六条重要指标等方面全面系统地介绍心理健康内容,对当代高校心理健康进行了全新的阐述,尤其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具有“阳光的心理、积极的心态和创造的个性”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介绍。将新生心理档案工作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充分发挥学生心理档案的信息参考价值。军训结束后组织所有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测评、筛选、跟踪、反馈新生心理健康情况,做到指导科学得力、教育有的放矢,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四)努力实现四个促进——科研促特色、交流促提高、活动带辐射、爱心托阳光

在科研方面,促进积极心理与艺术设计相结合,致力于深入研究艺术生职业价值观、自我价值感、幸福感等课题的研究;在交流方面,积极加强调研、沟通与合作,走出校门,考察学习优秀高校的工作管理经验,积极推进高校之间的合作与提高,例如苏州工艺美院推进了苏州国际教育院心理工作者联席会和案例督导制度,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合作和发展提供了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为国际教育园举办高质量、高水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合作活动奠定了深厚基础;在活动方面,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开展以积极导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把学生负面情绪和不恰当的自我认知、价值观等在活动中不断得到宣泄、弱化,自身优势、特长、潜能在体验中不断被开发、显现、成长;鼓励心理志愿者利用自己的心理知识和艺术技能优势,成为心理阳光使者,用充沛的热心、爱心、耐心,走进社区、走入灾区、走进特定人群,奉献爱心,传播阳光心理,用爱心托起一片心灵的阳光。

[参考文献]

[1]张继玉.艺术生心理特点初探[J].甘肃科技纵横,2006(5).

[2]何国清,易明,张继玉.大学生素质育化:第六册[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

第5篇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分类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专家们指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至少包含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应该具有基本的认知能力、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自我实现的人生目标、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不但自我感觉良好,而且能够符合社会要求,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

心理健康状态可分为健康、亚健康、不健康三个层次。心理困扰属于亚健康状态,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属于不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状态始终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之中,大多数人多数时候处于心理健康的状态,但由于现实生活、学业、家庭生活中受到压力,遇到突发变故或遭遇挫折后,会引起内心的冲突从而处于心理失衡状态,当困扰问题一旦得到解决,又自行恢复到健康状态;但若困扰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就有可能会发展成为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生活中几乎所有人都经受过心理困扰,大学生最常见的心理困扰主要是环境适应、自我认识、学业发展、人际交往、恋爱情感、择业困惑等发展性问题,表现为:依赖性较强,独立能力差,责任心不强,自制力较差,以自我为中心,团队合作意识差,情绪调控能力弱,耐挫折能力差。形成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现在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家庭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受家长保护过多;另一方面与应试教育制度有关,学校教育只重视学生成绩,忽视心理成长,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不对等;再者是当下社会发展迅速、竞争激烈,使大学生时时处在各种竞争压力之中。当已形成的心理困扰不能自行解决,又不能得到老师、亲友的帮助而及时解决时,则可引发心理冲突,发展成为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疾病,造成危机事件,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和危害。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维护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

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大学生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基本技能,学会化解心理困扰,预防心理障碍的产生。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的身、心健康是相互作用的,心理上的负面情绪,可以引发多种身体疾病,可见,心理状态对促进身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二)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的需要

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有效促进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理想、信念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非智力因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具备积极的心态、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品格,就会取得更全面的发展,更容易获得成功。

(三)培养高素质人才全面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栋梁,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2001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已经纳入高校的基本教育功能之中,成为高等学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任务。

(四)促进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需要

大学生是家庭的希望,是否具备调解心理困扰,化解内心冲突的能力,从而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自己、对待人生、对待家人,是维护家庭幸福的重要支撑。同时,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是否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对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也是构成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维护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策略

(一)教育学生学会自助

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认知出现偏差,要改善状况就要从改变认知、改变心态开始,只有自助,才是走出心理困境的唯一出路。大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调适,客观的评价自己,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消除焦虑和自卑情绪,以积极的心态看待问题。

(二)高校注重培养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

从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可以发现,个体心理咨询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技能是决定个体咨询有效程度的核心因素。当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二是师资数量严重不足,尤其是专业心理咨询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高校要想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一方面要配备齐全专职的心理学专业教师、心理咨询工作者和医务人员;另一方面,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应掌握系统的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心理咨询的技巧,从而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的、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三)高校尽快构建适合高等教育特点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近年来因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自杀、杀人等严重危机事件逐年增加,高校急需建立大学生危机干预体系,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工作者的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增强心理危机干预效果。包括开展心理危机教育,组建心理危机信息网络,创建心理危机干预模式,培训心理危机干预技能,制定心理危机干预预案等。

(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建立心理健康工作档案

高校选择适当的量表定期对大学生时行心理健康测试,及时发现问题,结合日常个别关注,发现心理问题的易发对象,由受过专门培训的学生辅导员或专兼职的心理咨询老师进行跟踪辅导,对确有问题的学生建立重点关注档案。同时,教育大学生积极主动配合心理测试,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班级组建由班干部、心理委员、宿舍长组成的心理信息网络,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第6篇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

公共艺术教育是一种面向大众,通过艺术的形式培养审美能力、提升公民修养的重要教育手段。在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高校教育开始引入公共艺术教育。我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培养学生美育的主阵地,并为完善大学生人格、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就对公共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简要探究。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概况

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情操,提升人文素养;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感受美、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标。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人们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公共艺术教育选修课体系趋于完善,公共艺术教育已经成为了高校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虽然我国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一定差距。比如课程设置时间不足、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课程的专业性不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尤其是目前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没有很好的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相结合,所以这正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大学阶段是学生人格成熟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精神饱满、爱好丰富、思维活跃,充满了想象力与创造力。学生们渴望在大学之中学习到更多知识,渴望交到更多朋友,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这些都是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成型的标志。但是在当今高校的大学生群体中,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确不容乐观。总体来说,很多大学生缺乏远大理想,没有完善的学习目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弱,同学之间经常出现矛盾。部分学生还存在生活能力不足、情感脆弱等问题。根据年级来说,低年级的大学生刚刚摆脱了高考的压力,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认真学习、沉迷网络等现象普遍存在。高年级学生由于面临学习难度提高、就业难度增大双重压力,往往不能合理疏导,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三、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1.陶冶审美情操

目前的大学生群体由于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审美格调日益低俗化。而通过公共艺术教育,正好可以抵制网络文化对学生的不良影响,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在学生参与到艺术作品欣赏的过程中,不仅会得到身心的愉快,更是一种审美享受,经过了大量高雅艺术作品的熏陶,他们的审美标准得到不断提升,自然就会摒弃低俗文化。例如学生们在欣赏肖邦的《幻想即兴曲》过程中,他们的思维随着曲目的变化而得到了放飞,体会到了音乐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了作品的美,培养了高雅的审美情操。

2.提供情感宣泄

大学生处于青年阶段,生理上精力充沛、体力旺盛,但他们在心理上确还没有完全成熟,在生活中遇到矛盾往往会使他们产生不良情绪,长时间积累会影响心理健康。公共艺术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情感宣泄的途径,引导学生合理的将过剩的体力和不良情绪进行疏导,保证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例如在音乐表演课程中,学生们对于在教师和同学面前演唱自己喜爱音乐充满了积极性,他们有的演唱流行音乐,有的演唱重金属音乐,有的演唱民歌,都充满了个性。在演唱过程中他们不仅在教师和同学面前展示了自己的才能,也合理宣泄了自己的情感。

3.促进人际交往

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压力

一、导言

1946年世界心理卫生大会指出:“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能以及情绪上能保持同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并将个人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状态。一言以蔽之,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过程中,生理、心理、精神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大学是大学生进人社会,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最后阶段,心理健康对其成才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陈世联认为大学生与社会人一样,已经进入了情绪重负的时代。这种情绪重负往往给大学生们造成焦虑、苦闷、心情不畅、甚至导致心身疾病或精神疾病,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是由这种情绪重负而引起的。

美国著名组织行为学专家斯芬•P•罗宾斯认为, 压力是一种动态情境,在这种情境中,个体要面对与自己所期望的目标相关的机会、限制及要求,并且这种动态情境所产生的结果被认为是重要而又不确定的。

研究发现大学生健康状况虽然良好,然而心理压力却在急剧变大。尤其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大学生逐渐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易发群体。当前,大学生在环境适应、自我管理、人际交往、理想现实、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研究,可以分析大学生压力来源以及对健康的影响,从而提出有效地解决措施,促进他们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发展。

二、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随机分层抽取廊坊师范学院大一至大四的140名被试,每个年级35名学生,其中男女生各半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123份,有效率占87.9%。

2.工具

本次调研运用的是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及自行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压力问卷》,其Cronbach系数为0.815,所得之系数均达.01显著水平,代表本量表的信度颇佳。

三、结果

1.心理健康各因子与压力各因子相关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心理健康各因子和压力各因子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其中心理健康中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焦虑四个因子与压力各个因子相关均达0.2以上,p

2.大学生心理健康总分与压力各因子相关状况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压力各因子与心理健康总分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其中学校因素、人际关系、个人因素三个因子与健康总分相关均达到了0.5以上,其它因子相关依次降低,但是它们也都对健康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见表2。

表1 心理健康各因子与压力各因子相关状况

**注:*表示P0.05 **表示P0.01

表2 压力各个因子与SCL―90总分相关系数(N=123)

3.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压力的性别差异比较

(1)不同性别在心理健康上的差异比较

调查结果表明,在心理健康方面,男生平均分高于女生,但是就总体而言男女性别无显著性差异。而且男女在健康各个因子上也没有显著性差异。见表3、表4

表3 男女在健康总分上的性别比较(N=123)

表4 男女在健康各个因子上的性别比较(N=123)

(2)不同性别在心理压力上的差异比较

调查结果表明,男女在压力这个量表上存在着显著差异,p

表5 男女生在压力总分上性别比较(N=123)

*注: *表示P0.05

4.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年级差异比较

(1)不同年级在心理健康上的差异比较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级在心理健康方面没有明显差别。见表6

表6 不同年级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单因素方差分析(N=123)

(2)不同年级在心理压力上的差异比较

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在压力方面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各个年级表现出了显著性差异,大二的压力值最大。而且各个年级在心理压力各个因子上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大二和大三在学校因子、就业与前途、人际交往、生活烦恼和个人因素四个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一和大二在生活烦恼、情感烦扰和个人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二和大四在就业与前途和情感烦恼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7、表8

表7 不同年级在心理压力方面的单因素方差分析(N=123)

注:*表示P0.05 **表示P0.01

表8 不同年级在心理压力各个因子方面的单因素方差分析(N=123)

注:*表示P0.05 **表示P0.01

5.大学生心理压力总分与心理健康总分的相关状况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其相关值达到了0.52,p

表9 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N=123)

四、分析与讨论

1.大学生心理压力各因子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原因探讨

(1)学校压力

数据结果表明:学校因素与健康总分相关值为0.516,说明学校因素会对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场所,然而也造就了学生无形的压力,尤其是自己在学习中所面对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不如人意,在奖学金、评优、评奖、参加各种学校活动中,同学间的竞争过于激烈,都可以使大学生心理负担加重,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健康。

(2)就业与前途压力

找一份好工作,顺利就业是大学生就读大学的目的。虽然就业与前途压力与健康相关为0.251,其值不是很高,但是随着经济危机的侵袭,失业人数的不断增多,就业成了现在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难题,许多大学生因此目标下降,但并不是所有工作都尽如人意,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调节自己的满足感,就会出现非正当的谋生手段,这也就影响了其心理健康。

(3)人际交往压力

人际关系与健康总分的相关值为0.514,说明人际关系的好坏也直接影响了健康。进入大学,人际交往有了利益的冲突,尤其是在宿舍当中,各种冲突都难以避免。人际关系与健康量表相关高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知心话得不到倾诉,彼此利益冲突激化导致不恰当的行为而影响健康的。

(4)生活烦扰

生活中处处充满问题,大学生消费是导致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某些贫困大学生因经济问题而自卑,某些大学生由于理财不善而提前消费,某些大学生因虚荣心而盲目攀比消费,都是可能导致生活烦恼的,从而间接影响健康。这也是为什么生活烦恼的分数与健康总分相关为0.369的原因之一。

(5)情感烦扰

随着进入大学,学习时间的减少,自由时间变多,多数人开始了恋爱。但是恋爱中的问题又不少,比如双方在感情付出多少,经济花销上出现矛盾,就导致了一系列烦恼,情感烦恼因子与健康总分相关为0.374,所以情感烦恼也可以影响健康,所以有效的调节可以促进学习,然而调节不当就会影响学习。

(6)个人因素

数据结果显示:个人因素与健康总分相关达到了0.510,说明个人的认知会对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这就强调了个人认知的作用。如果在对自己的问题上认知不足,就极易导致心理扭曲,甚至变态。

2.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性别差异的原因探讨

在心理健康水平上,男女生无显著差别。但是在压力总分水平上女生压力普遍高于男生。在压力各个因子上,女生也比男生压力高,这可能是由于:首先,师院女生人数比较多,同一个竞争的岗位女生比男生面临的压力更大;其次还可能与男女生的性格差异有关,男生性格天生大多比较外向,女生大多比较敏感,多愁善感,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而产生压力;最后还和中国文化环境有关,自古以来,性别歧视就比较严重,在如今就业过程当中,许多企业还是对女生抱有很大的歧视,虽然现在国家提倡男女公平,但是这种隐形性别歧视仍然存在 ,重男轻女的现象依旧普遍。

3.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心理健康年级差异的原因探讨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健康各个因子上,年级无显著性差别,但是在压力总分和压力各个因子上,年级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压力总分上,大二相对于大一和大三来说,压力最大,其平均值为105.93,其他年级的压力平均分在90分左右,这可能与大学生刚进入大二后开始适应大学生活而且有了考研的想法有关。在压力各个因子上,各个年级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大二和大三在学校因子、就业与前途、人际交往、生活烦恼和个人因素四个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二明显比大三平均分高,这可能与大二实践活动、学习课程增多;恋爱以及经济花销增多有关,从而容易压力较大。大一和大二在生活烦恼、情感烦扰和个人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可能与大二多数人开始恋爱,在经济上出现分歧和个人错误认知有关;大二和大四在就业与前途和情感烦恼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这是因为大四在面临找工作和恋爱的问题上变得现实导致分手,这也是为什么在就业与前途和情感烦恼导致压力比较大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程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的探索与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12).

[2]陈世联.大学生心理危象及其干预[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2).

[3]王建.大学生心里健康问题浅析.辽宁医学院学报[J].社会科学版,2007,(05).

第8篇

关键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工作

G641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工作现状分析

自从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成为了一门必修课在国内上百所高校开设,得到了众多高校的认可和大学生的广泛关注。通过作者多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工作归纳总结,不难发现现今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工作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高素质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缺乏;二,“我讲你听”的传统的教学方法盛行;三,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四、课程教学体系不够完善等。[1]归纳总结以上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构建科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系,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能力,帮助大学生发现自身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难以评估

长期以来,受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强调讲解、分析、归纳,注重标准答案,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主角、学生配角、教师主导、学生被动”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性普遍较低。同时,随着国家大众化高等教育措施的实施与推进,大学生素质水平逐年偏低,“读书无用论”思想的误解,使同学们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动力普遍不足。[3]然而衡量大W生心理健康教学工作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一种自我的心理体验和感悟感想。现存的课堂心理环境,学生主动性不高,学习积极性参与性普遍偏低,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效果难以做到科学合理的评估。

2.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首先,教学内容单一。现今大学特别是高职院校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主要是上级机关要求的开设的心理健康必修课程,没有开设如“生活中的心理学”、“恋爱心理学”等心理健康类选修课,对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具有普遍性,但无法满足学生对心理学的不同需要,课程内容设置缺乏针对性。同时因为各高校起点不一,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这门课程怎么开,讲什么内容,只能各高校自行决定安排,在教学内容、检查评估等方面存在差异,相对其他课程,没有完整的统一的标准化的教学内容。其次,教材建设针对性不强。[4]在教材建设上,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没有针对在校大学生的个性化特点选取切合高职学生的实际,贴近他们的生活经验及生活需要,并选取适合于他们的互动话题及活动内容的题材及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导致教学效果普遍不高。 [5]

3.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

据最近一项研究调查表明,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认为最迫切想解决的问题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优化自我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克服自卑心理”、“控制不良情绪”等方面的问题,调查结果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学

习心理健康课程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他们现存的心理不健康问题。[2]目前,现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材编排上侧重于心理发展规律及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与高校大学生平时学习生活明显脱节,与大学生实际心理需求产生错位。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往往存在“脱钩”,教学内容实用性不强、内容陈旧等问题逐步凸显。

4.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

通过作者对长沙理工大学、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等众多高校的现场实地调研,并结合自身多年的心理健康教学经验,不难发现,现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讲授法,而讲授法受学生的欢迎程度却比较低,因此常常出现学生厌学、逃学、“隐性逃课”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极不理想。从目前的课堂情况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授课形式主要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方式过于传统,为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听课注意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紧迫。

5.高素质的心理健康专业教师队伍缺乏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需要心理健康教师具备高度的实用性和指导性,这就要求任课教师除了掌握心理学相关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和广泛的知识领域,并能够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以普及预防为主,将各类知识经验加以整合,灵活运用,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对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师要求愈来愈高。然而很多本科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很多都是辅导员或者思想政治教师担任授课,高素质的专业性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严重缺乏。同时,除了北京市及南方一些省份已出台一些政策,规定专职心理教师与学生的配备比例为1∶3000,其他大部分高

校无法保证教师数量,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全校本科生、研究生近3万人,

目前仅有3名专职心理教师,承担全校学生心理筛查、心理讲座与培训、心理文化活动、选修课教学及日常管理等工作。[2]本来就数量严重不足的心理健康教

育工作队伍来说,这无疑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人才能发展”,解决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专业化、结构化等问题,成为了现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工作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互动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通过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中开展互动式教学模式,由传统教学方式中的课堂老师为主体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由师生间传统的单向交流变为多向交流,通过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引入演练互动式和体验互动式教学模式,从而达到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6]

1.由“我讲你听”转为“你做我听”,引入体验互动式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师应当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由“我讲你听”转为“你做我听”,引入体验互动式教学,教与学形成一种积极互动,通过互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促使教学目标的实现。一,辩论互动法。如针对大学生恋爱这一章节就“大学生谈恋爱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一论题,各组学员以辩论赛的形式进行互动,积极陈述自己的观点,激发了他们对问题更为深刻的认识,有助于他们今后对社会问题的积极理解以及主动适应。通过案例互动、活动互动和辩论体验互动式教学方式,不仅会增加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还能增强个人的自我表现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增强课堂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二,案例互动法。通过教师根据课前设定好的教学案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阅读、思考、分析、讨论,鼓励学生通过案例讨论互动,让学生在思考、学习、报告、分析、讨论及总结的过程中,通过案例互动法来学习心理知识,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强了同学们面对问题时用心理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例如在讲授“大学生恋爱”这一章节内容, 教师可插入学生因恋爱而导致自杀的极端案例,让同学们分组讨论自杀的原因和如何规避恋爱自杀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培养爱与被爱的能力, 学会如何处理恋爱期间可能遇到的各种情感问题。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各类案例的深入思考现实的各种问题,从而教会学生乐观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挫折, 克服消极行为所引发的消极情绪,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7]

2. 由“我讲你听”转为“你练我看”,引入演练互动式教学

演练互动式教学即教师通过联系现实问题创设一定的情境或仿真情境,让学生扮演情境中的相应的角色,并和其中的人或事进行演练。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我讲你听”的传统教学模式,由“我讲你听”转为“你练我看”,引入演练互动式教学。通过自己的角色演练和练习,获得心理体验,并总结分享体验,分析角色行为,纠正大学生自身现有的错误,以形成特定的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心理品质与行为习惯。在角色演练中,大学生在扮演角色过程中可以显露当事人行为、个性上的弱点与矛盾之处, 给当事人宣泄压抑的情绪提供了机会, 让其能够理解角色的处境,消除不必要的误会和猜疑, 使其从中学会合理而有效的行为方式。而作为观众的学生虽不演练角色,也可能对扮演者发生认同和自检作用。例如在讲授第五章大学生的情绪调节内容时,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ABC合理情绪疗法”,了解到不合理信念的形成过程,学会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立足点, 从而在学习生活中更好地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8]让学生分别演练成“来访者”“咨询师” , 进行不合理信念的咨询对话, 体会案例中“来访者” 的非理性信念来自何方,通过扮演的角色纠正认知过程,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举一反三地认识合理情绪疗法,即通过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由“我讲你听”转为“你练我看”,引入演练互动式教学,从而促进课堂的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程授课效果。

参考文献:

[1]邱小艳,宋宏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的实验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J],2013,12(1):95-98.

[2]吕新艳.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1):141-142.

[3]黄群瑛.浅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J].探索研究,2010(16):25-27.

[4]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邱小艳,宋宏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互动式教学的实验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J],2013,12(1):95-98.

[6]吕新艳.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1):141-142.

[7]S群瑛.浅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J].探索研究,2010(16):25-27.

[8]薛长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0.

第9篇

关键词: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这次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主要是针对泰山学院离异家庭大学生的,离异家庭主要是指因为离异而造成的、由父亲或母亲单独带领未婚子女的家庭。离异家庭意味着家庭中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这两种最基本关系所组成的家庭“三角结构”的轰然倒塌,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引起震荡,而受到冲击最大的则是处于弱势群体的孩子,他们生活在父母离异的阴影之下,如果父母、学校老师不加以特别的关注,其心理必将受到极大的伤害。

为了解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我们于2008年5月采用SCL-90量表对泰山学院离异家庭学生进行测评,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一)对象

随机抽取泰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经济管理系、音乐系等离异家庭学生160名组成离异家庭学生组,在与离异家庭学生同一班级中,选择和离异家庭学生学号相邻的2名同一性别的完整家庭学生320名与之配对,组成完整家庭学生组。

(二)方法

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测量工具。该量表共包含九个因子:因子1为躯体化,主要反映身体的不适感;因子2为强迫症状;因子3为人际关系敏感;因子4为抑郁;因子5为焦虑等;因子6为敌对;因子7为恐怖;因子8为偏执;因子9为精神病性。该量表包含90个项目,每个项目均采取5级评分制;无;自觉无该项症状问题;轻度:自觉有该项症状问题,但发生的并不频繁、严重;中度:自觉有该项症状,其严重程度为轻到中度;相当重:自觉常有该项症状,其严重程度为中到严重;严重:自觉常有该项症状,频度和程度都十分严重。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回答。

调查的施行:整个调查严格按照指导手册进行。为了保证调查的信度与效度,此次主试把抽取的离异家庭大学生以座谈的名义集中在一起,集中做调查,最大限度上避免研究对象回答“失真”问题。由测试者逐题讲题后,由学生独立完成测试。将测试结果输入微机,并对有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离异家庭和完整家庭学生组因子分比较

离异家庭学生组除“阳性项目数”同完整家庭学生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外,其余9项因子分躯体化因子、强迫症状因子等均高于完整家庭学生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表1)。

(二)离异家庭学生组阳性率出现较高的前10个症状

68.18%的学生“当别人看着你或谈论你时感到不自在”,69.10%的学生学生“感到比不上他人,“65.51%的学生“容易烦恼和激动”,63.21%的学生“不能集中精力”,62.85%的学生“记忆力差”,61.63%的学生农工“经常与人争吵”,60.20%的学生“担心自己的衣饰及仪态的端正”,59.76%的学生“认为应该因为自己的过错而受到惩罚”,58.32%的学生“头痛”,56.32%的学生“难以做出决定”,这应引起人们的注意。

从表1中可以看出,离异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差,与完整家庭子女相比有显著差异,他们的心理问题表现得较为广泛。从全量表来看,心理健康问题非常严重的学生有30人,而其中离异单庭子女就有14人,占了总体人数的46.7%。

三、教育对策研究

(一)心理辅导方式多样化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的情景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它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团体心理辅导的优越性在于将团体当作一个微型社会,为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折、压抑的成员提供一个宽松的团体氛围。在这个充满理解与支持的团体氛围中,他们愿意尝试各种新的行为,探索自己与其他人相处的方式,学习有效的社会技巧。由于大多数离异单亲家庭的学生都具有某些共同和典型的心理问题,因此,把他们集中在一起进行小组心理辅导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由于大家的家庭背景都比较相似,成员间就不会产生比较和被评价的压力,可以使这些小组内的成员能放下心理包袱,彼此开诚布公、自由自在地接受辅导,寻求到更多的社会与心理支持,增强自己的抗挫折能力;另外,它能运用集体的力量,促进当事人行为的最大改变。

其次,要针对离异家庭大学生的个别心理问题开展面对面的个别心理辅导。个别辅导是学校心理辅导活动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烦恼,这种烦恼如不及时克服,就会产生心理问题。由于每个人的心理问题和个性心理特征各不相同,而且往往还涉及个体的隐私,因此,采取个别辅导的形式就显得较为稳妥。通过个别心理会谈,在深入了解他们内在问题的前提下恰当地对其进行认知干预。

另外,可以采用“心理信箱”和心理热线的方式开展心理辅导,运用心理信箱进行心理辅导,可以使学生在心理安全的状态下接受辅导。还可以开通网上心理咨询热线、进行心理健康网上测试、利用电子邮件进行辅导,开辟了心理辅导新的途径,弥补了传统的心理辅导的不足。在网络上,辅导者不是提供“说服”和“灌输”,而是提供“影响”和“引导”,从而使辅导更具亲和力和影响力。

(二)加强离异家庭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指个体根据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地对自我提出任务,把自我当作认识、约束、调整与改造的对象,以提高和完善自我素质而进行的一种教育自我的活动。自我教育具有以下特点:1.自我教育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强调自我负责、自我成长,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境界;2.自我教育是个性化的教育,因为每个主体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在进行自我教育时采取的方式方法都不一样;3.自我教育重视实践,强调在实践中自我发现、自我反思、自我规划、自我调控,在实践中成长。加强对离异家庭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首先必须加强他们心理健康方面知识的学习,帮助他们掌握自我教育的武器。因此,在暑假里我让他们自学一本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书籍,开学后我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编写了心理辅导材料,并发给他们自学。通过学习使离异家庭大学生能积极乐观地看待现状,纠正了他们过去的不恰当的认知,使他们掌握了人际交往的技巧和自我调控情绪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他们自我心理教育的能力。

因此,自我教育值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大力推广,对老师的专业要求也没有团体辅导那么严格,因此,更能有效解决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薄弱,

整体专业技能不高的窘境,适用对象极其广泛;形式多种多样;不受时间、场地、人数的限制。成本低、效率高,更值得在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向群英.贫困大学生抑郁心理的干预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李学容.离异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辅导研究[D].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2..15-18.

[3]王文.离异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与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4.22-26.

[4]董奇等.离异家庭儿童心理健康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63-64.

[5]郑日昌,陈永胜.学校心理咨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52-154.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