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9 16:05:03
导语:在技术创新投资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F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2-0148-03
一、引言
十七大报告指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高技术产业,作为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励雅敏,2000),在促进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65%的专利、75%的创新和80%的新产品都是由高技术创造的,高技术产业主要经济指标每年均以30%~60%的速度增加,如专利申请量由1995年的612项增加到2007年的34 446项,增长了近55倍(见下图)。
但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还非常薄弱,表现为:(1)研发投入强度低。2006年,日本、德国、英国和韩国高技术产业R&D强度(R&D经费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都在20%以上,美国、法国更是高达30%,而中国到2007年也仅为6%;(2)发明专利申请量少。2007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占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比重仅为9%,而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发明专利申请量与其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比率已达60%~70%;(3)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目前中国高技术产业中大中型企业仅有不足40%有R&D活动,34%的企业设立了科技机构,从业人员中工程技术人员不足10%,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1.3%(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年鉴,2008)。因此,如何提高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已引起政府高度重视。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外商直接投资(FDI)因其对发展中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及经济增长具有基础性作用(Barro&Sala-I-Martin, 1997)而受到普遍重视,1995―2007年,中国实际使用的外商直接投资由375.21亿美元增加到747.68亿美元。尽管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技术溢出效应已为学术界所公认,但从微观层面围绕FDI对中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显得稀少而零散,本文首次就FDI对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进行分析。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对中国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相关研究和文献回顾
国外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理论的探讨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MacDougall(1960)在分析FDI的一般福利效应时,第一次提出FDI技术溢出效应的概念。此后,Corden(1967)、Caves(1971)分别考察了最佳关税、产业模式和福利的影响,其中多次提及溢出效应。Caves(1974)选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两个国家1966年制造业的行业横截面数据,发现在两国的制造业中均存在FDI的正技术溢出效应。Liu等(2000)与Girma和Wakelin(2001)对英国的研究、Blomstrom和Persson(1983)对墨西哥的研究、Kokko(1996)对乌拉圭的研究、Sjoholm(1999)对印度尼西亚的研究、Kugler(2001)对哥伦比亚的研究都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还有相当数量研究表明,FDI正向溢出并非绝对的。Kokko(1994)指出,当跨国公司与当地企业技术差距过大时,当地企业难以消化吸收,没有证据表明FDI促进了东道国的技术进步。Barrios(2000)对西班牙的分析表明,外资对该国的工业整体并未产生显著的溢出效应。Barry等(2001)考察爱尔兰制造业,发现FDI存在负溢出效应,他们认为这由当地企业与跨国公司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过度竞争所导致。
国内学者就FDI对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由于研究角度、使用数据的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主要可分为三类:
一是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有正的技术外溢,如陈国宏等(2000)在利用因子分析法和协整检验法研究1981年以来FDI与技术转移的关系时,把中国技术进步的主要原因归结于FDI。王红领等(2006)选取中国工业共37个行业1998―2003年面板数据,就FDI对内资企业自主研发影响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FDI的流入促进了中国内资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沈坤荣、耿强(2001)利用1987―1998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认为FDI技术外溢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中国FDI年流量相对于其当年经济规模的比例每增加1% ,相应的人均GDP就将增加0.27%。
二是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技术外溢效应不明显。如包群、赖明勇(2002)通过对中国1979―200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得出结论:FDI虽然促进了中国的技术进步,但外资企业对国内企业的技术外溢效果并不明显,并且外资企业的技术进步效应还存在较大的波动性。周燕(2005)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的溢出效应,得出当内外资企业差距较小或中等,且外资企业相应能力水平较高时,溢出效应才易于发生。刘星等(2007)运用1983―2004年时间序列数据,应用Engle-Granger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就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服务业技术进步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服务业技术进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但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服务业技术进步呈弱显著。陈柳(2007)对长三角地区1987― 2003年面板数据的分析显示:考虑到本土创新因素之后,FDI技术外溢不再表现出对经济增长的显著正面作用。
三是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有负的技术外溢。如姜奇平(2004)指出,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并不明显,相反,其对本地企业的研发活动是挤出、替代的。何洁(2000)把整个工业经济分为外资部门(F)和内资部门(H)两部分,使用1993―1997年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除海南、和台湾省)连续五年140个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发现FDI外溢效应的发挥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门槛效应制约,单纯提高一个地区的经济开放程度对提高FDI的外溢效应水平没有意义,甚至有负面作用。
本文拟通过构建FDI影响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模型,利用面板数据,就FDI对中国高技术产业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
三、实证分析
(一)模型构建
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构建方式,构建如下函数:
P=f(L,R,FDI,AVER) (1)
L为研发过程中的人力资本,R为研发投入,FDI为外商直接投资参与的程度,AVER为高技术产业行业平均规模。以(1)为基础,对研究序列分别取自然对数,得具体估计模型(2):
lnPi t =C+β1lnL i t +β2lnR i t +β3lnFDI i t +β4lnAVER i t +μi t (2)
其中,i指19个高技术行业(见附录),t为时期,以年为单位。C表示常数项,β为偏回归系数,μi t为随机误差项。
(二)变量选取
1.自主创新能力。将专利作为重要的评价创新能力的产出指标,一方面是专利数据的可得性和可比性,另一方面是现在还没有一个比专利更好的客观指标(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4―2005)。已有的研究多用新产品销售额或新产品开发项目的数量作为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但随着中国产权制度日臻成熟,愈来愈多的科技工作者选择用申请专利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科研成果,所以本文选择用各年各个产业的专利申请量来衡量自主创新能力。
2.人力资本。前人研究有用到高等教育在校生数与总人口的比例来近似的表示人力资本(薄文广,2007),可2000年以来,中国高校扩招中高职类学生所占的比重迅速增加,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与总人口数的比并不能完全反映人力资本存量,鉴于此,本文选择用高技术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来衡量人力资本这一变量。
3.R&D。在研究自主创新投入的经费支出时,有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和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之分,鉴于研发更主要、更直接地与自主创新相关,本文选择采用后者进行分析。
4.外商直接投资。度量FDI参与程度的指标有三资企业的资产总值、三资企业的资产所占比重、人员所占比重或产出所占比重等指标,为避免内资企业在这些变量数据统计上可能存在的误差,本文选择用各年各个产业三资企业投资额来衡量外商直接投资。
5.行业平均规模。胡靖(2004)的研究显示,影响跨国公司向其子公司技术转让的重要因素是东道国的市场规模、结构。东道国市场的快速扩张所带来的需求,将加速跨国公司向其子公司的技术转让。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加入WTO,经济迅猛发展,市场规模不断地成长扩大,加速了对技术的需求;理论上,规模以上行业存在规模效应。通常认为,规模较大的行业具有更强的技术实力和研发能力。所以,本文将行业平均规模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之一,并用固定资产原价与企业数的比值来衡量。
即AVER=固定资产原价(用消费者物价指数平减)①/企业数
(三)数据处理
本文所涉及指标数据均来自《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5―2008)和《中国统计年鉴》(2008),统计口径为大中型工业企业(全国国有及年销售收入为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见下表)。内资企业的数据用全行业大中型企业数据减去三资企业(指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以及外商独资三类企业)数据而得。本文所用回归软件为Eviews5.1,方法为广义最小二乘法(GLS)。
(四)实证结果(见下表)
1999―2007年FDI对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
注:***、**分别表示在1%、5%的置信水平下显著。
上表显示:
1.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回归系数为0.11且不显著。这个系数表明FDI每增加1%,高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产出只增加0.11%。理论上,进入东道国的FDI是否引起技术进步,并进一步影响自主创新能力,主要取决于技术外溢和技术抑制的大小。从示范作用和学习效应来看,虽然进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在生产本土化中注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为本土企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但是其对核心技术的保密和控制相对较为严格,技术壁垒较高,加之中国大部分高技术企业对吸收科技成果往往采用“现实”、“功利”的做法,因而难以通过模仿改进实现自主创新,最终掉进技术依赖的陷阱;从技术扩散效应来看,中国高技术产业总体技术水平相对低下,内资与外资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差距相对较大,外资进入之后前向和后向的技术扩散渠道不畅,使得外资在技术创新中的带动作用不强,产业配套难以形成;从国内科研方面来看,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科技力量闲置,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2.R&D投入(R)的回归系数为0.652128且通过显著性检验,从数量关系上看这系数表明R&D投入每增加1%,高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产出就增加0.65%,换言之,创新投入水平因素对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主要还是以加大科研投入的直接途径为主。出现这种结果可能的原因是:高技术产业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附加值、高渗透性和高创新性的特点,代表了中国技术最先进的一部分,其本身就具有相对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积累水平,而研发的强度也远远高于制造业等其他产业,所以相对而言,内资高技术企业R&D的创新产出较高。
3.人力资本(L)对中国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回归系数为0.3819,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个系数说明中国高技术企业每增加1名科技活动人员,可以带来自主创新产出增加0.38。可以看出,近年来由于企业薪酬、激励、保障体制等的改善,极大地促进了人力资本能力的发挥,但也存在不足:(1)技术人员产出效率低下。2007年,中国高技术企业百名R&D人员申请专利只有13.9项;(2)企业激励体制不够完善,尤其是规模以上企业或国有企业,即使设立了科研机构,也常是人浮于事,缺乏将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内在动力。
4. 行业平均规模(AVER)对中国高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回归系数为0.11且不显著,这表明中国高技术企业的规模每扩大1%自主创新能力产出仅增加0.11%。国际上对高技术产品生态化要求上升、原料价格上调等提高了企业生产成本,标准与规制滞后阻碍了产业发展,阻碍了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高技术产业集聚化发展的资源约束逐步显现。如沈北新区新引进的具有明显增长势头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多因土地指标问题而迟迟难以落实。高技术产业集聚力不强,规模效应难以实现。
四、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强化择优引资的意识。中国现在对外资的需求已转变为结构型补缺,因此,在利用外资战略上应加强对外资的导向和规划:要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选择引资合作伙伴和方向,把外资的技术含量与技术水平作为引进外资质量优劣的评价标准,最终达到通过利用FDI提升中国的整体自主创新水平的目的,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内涵式发展。
2.优化高技术企业内部结构。加大R&D投入的同时优化其配置的结构,提高科研人员与科研资金的配置效率,充分发挥出中国科研人员的科技实力;完善企业有效推进自主创新的内部管理体制,切实树立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意识,使企业在政府的扶持和引导下真正成为产品研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主体。
3.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金融机构形成以产权和利益为纽带的产学研结合的、多种形式的研发机构和“技术联盟”、“省院校合作工程”等,把企业推向自主创新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包群,赖明勇.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02,(6): 63-66.
[2]陈国宏,郑绍濂,等.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转移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0,(3):23-28.
[3]何洁.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进一步精确量化[J].世界经济,2000,(12):29-36.
[4]刘星,赵红,等.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服务业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8-21.
[5]王红领,李稻葵,等. FDI与自主研发:基于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研究,2006,(2):44-56.
一、课堂渗透是重点
由于学生提前对知识进行了学习,对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课堂上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每组研究一个问题,预习做得好,查找资料比较丰富,思考问题比较积极的学生如果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就会缺乏预习的热情,没有预习的学生因老师没有检测,干脆就不预习了。久而久之,预习就会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课堂上,通过“对学”、“群学”等形式进行查漏、补缺,让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每组选派代表对问题进行发言,其他组对此组所研究的问题会有疑难问题,让学生将疑难问题提出来,学生就疑难问题共同讨论。学生能够听取不同的声音,发散思维。比如在讲资本市场的时候,资本市场是指一年及一年以上筹集和运用资金的市场。狭义的资本市场亦即通常所说的证券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其他有价证券发行和交易市场。有的同学会提出河南的资本市场发展怎样?可以引申出河南并不缺优质企业和优质资产,资源优势突出,量大、兴奋点多,但河南的资本市场发展明显慢于GDP增速。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为河南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面对河南的资本市场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应如何更好地发展河南资本市场?进而可以提出河南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要完成“河南引领中部崛起”的经济发展目标,必然要求资本市场提供大力的支持,那么,如何才能使资本市场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中小企业大都经历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阶段,在这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依托资本市场的不同层次,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由低到高的上市条件可以满足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初创期的中小企业由于企业资产规模小,发展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企业很难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间接融资或直接融资,投资空白造成企业在初创期死亡率极高。挂牌新三板,来解决初创期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在成长期的中小企业为了保持销售收入和利润的高速增长,迫切需要扩大再生产,资金的需求远比初创期大得多,靠内源融资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企业较多的依赖外源融资。这一时期正是创业板的用武之地,风险资本开始退出,企业又不满足主板市场上市条件,登陆创业板。中小企业经过成长期的发展后,会步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成熟期。在成熟期,企业仍需要大量的资金融入进行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以及市场创新等避免企业走向衰退。随着企业实力的加强,企业规模的扩大,市场地位的提高,这部分企业可能还达不到主板市场的要求,但是已满足中小板的上市条件。可以依托中小板,助推中小企业发展。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可以在主板市场上市。俗话说:“教学相长”,只有互动的课堂才是有生机有希望的课堂。在互动的方法上常采用学生自主演讲的方式进行,学生在课下自学,并分组进行课堂的讲演。课堂上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老师提个问题或案例,让同学们以分组的形式加以讨论,然后小组与小组之间也可以讨论,加强交流,交换彼此的心得,师生的互动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虽然书本的知识比较丰富,但是更多的例证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证券投资分析》这门课程。因为学生有时候会想我学到的知识到底有什么用?在授课的过程中就多列举一些紧贴时事的例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同时也能更加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讲课不仅是老师讲,还需学生的融入,这样学生学习才能比较轻松。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学习,是一个单向学习变为双向学习的过程。鉴于《证券投资分析》这门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在讲授这门课程内容时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由理论到实际的方法。在讲每一块内容之前,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对将讲授的理论知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在具体的知识讲解中尽量以结合实际,通过讨论得出问题的答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最后再进行重点解释和点播。给学生留下问题,课下自由讨论。关于资本市场可以让学生思考中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和美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有何不同,如何完善中国的资本市场等问题。
二、课后补缺是保障
《证券投资分析》课程具有较强的实务操作性质,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让学生有一种实战的感觉,留在学生脑中的不应该仅仅是一些性质、作用等一些条条框框的结论,而是面对不同的问题你有哪些可行的办法,如何衡量和评价这些备选方法的有效性,并作出正确的选择。为达到这一目的,仅仅依靠课堂是肯定没有办法达到的,课外的拓展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课后为学生准备一些案例,给出部分扩展阅读材料,以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学习。比如中国的资本市场受国际资本市场的影响比较大,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要学生关注国际资本市场,学生就必须了解国际经济发展情况,就给学生下载欧债危机等方面的视频。这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高质量的《证券投资分析》课程离不开丰富的素材做支撑。课程素材的丰富度,可以反映一门学科知识积累的厚重程度,使学生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多侧面的学习和理解《证券投资分析》这门课程,对拓展学生学习的广度,加大学习深度大有裨益。《证券投资分析》课程以严谨的科学性、隐含的系统性和适度的理论为标准,以显现的可操作性、有实践针对性的知识、材料和能力要求为主要内容,引导学习者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自主性的探究学习。针对《证券投资分析》课程体系的要求,建立了相应的金融实验室,网络软硬件架构合理,硬件环境能够满足课程教学的正常需求,运行正常,并能有效实现资源共享。学生可以在实时行情的条件下模拟进行有价证券、外汇和期货交易,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模拟从制定选择金融工具方案到交割、收益的全过程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针对性地建立起较为丰富的网络教学助学资源。由于资本市场发展非常迅速,许多知识及理论需要不断充实与完善,在本教材每一年都及时更新的基础上,我们不失时机地及时更新网上教学资源。同时,给学生推荐一些关于《证券投资分析》这门课程的一些好的网址,资料、书籍、电子教案以及教学辅导、作业等方面内容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需要随时更新。教学大纲也根据教学计划的变化、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更新。开设《证券投资分析》课程论坛,由固定人员参与论坛的管理,论坛管理人员引导学生参与课程问题讨论,作好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及时对师生的信息双向反馈。我们采用网络答疑的方法,每星期规定几个时间来回答学生不懂的问题,通过天空教室、QQ等方式来解决问题。要让学生知道所以然,让学生养成爱思考的习惯。“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先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好的问题能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效,效率更高。给学生留下一片自主探究的空间,保证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探讨问题,老师把发展的主动权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和探究中学习。在当今知识爆炸的年代,知识是永远也学不完的,但只要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就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其所需要的知识,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从而成为引领时代的先行者。
作者:李冬霞 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投资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投资未来,只有项目具备良好的持续成长性,投资才能成功。虽然企业的投资标准包含很多内容,但成长性始终是核心。对被投企业而言,创新是本质,成长是结果。考察其成长性,关键在于寻找其持续增长的核心能力。企业的核心能力可以表现在品牌、技术、管理、文化等很多方面,从企业类型上来细分,不同的企业所关注的创新及成长关键点不同,对于技术型企业,是否拥有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研发人员和技术创新体系,是判断其成长性的关键。对于运营型企业,是否拥有一支完整的、执行力高的团队是关键。而无论哪种因素是关键,企业成长最终都会表现在财务等指标上,因此,千万不要被项目企业所谓的专利技术优势、名目繁多的奖状、资产规模及政府的重视程度等光环所迷惑,而最终要在核心能力和财务指标上找到成长的依据,以提升项目判断的可靠性。
企业成长性可以从4个方面衡量,5个关键点综合判断 。虽然精确判断创业企业的成长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但如何判断其成长性仍然是有迹可循的。首先,投资就是投资企业的未来,成长性衡量的是企业在未来可能具有的增长潜力。同传统企业一样,对创业企业成长性的判断主要从增长速度、增长质量、增长的内部驱动因素和外部环境等四个方面进行衡量。其次,判断企业成长性有许多模型,涉及多个维度,确实比较复杂。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针对创业企业,不妨先特别关注如下五个具有创业企业“特色”的关键点,以综合判断,相互佐证。
其一是看企业“离天花板的距离”。中小企业主营业务往往集中于某个细分行业,投资者可以先看看这个细分行业的市场规模、行业竞争情况。企业的发展空间即市场容量,也就是该企业成长潜力的理论最大值。此外,国家产业政策也决定着企业发展的天花板高度。
其二是看企业的“人的因素”,包括企业家和核心人员。企业的创始人或带头人的管理能力,其是否具备企业家精神,以及技术性人力资源和核心创业团队人员的稳定,对企业持续成长至关重要。
其三是看企业“技术能力”。技术能力不单单看企业创新投入的能力和研究开发的能力,更重要是技术商品化的能力,也就是生产能力和市场推广能力。
其四是看企业“发展历史”。创新型企业的形态千奇百怪、千姿百态,并且往往缺乏较好的参照,因此对其自身发展历史的解读尤为重要。是否有成熟业务模式、盈利模式?是否对市场变化有良好的应变?是否形成良好的治理结构?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这些都是用“历史眼光”看企业时需要特别关注的。
其五是看企业所处“生命周期”。企业的主营产品或服务是否处于更新换代快的行业?是否面临替代性技术和模式的紧迫压力?是新兴产业还是传统行业?传统行业是否有新的增长点?新兴行业是否已经形成足够规模?
事为先、人为重
做投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尊重一般事物的发展规律,而非是要寻找特殊性。在投资参考标准上,人与事孰重孰轻的争论一直存在,有些人可能认为人是创造一切事情的起源,任何行业中的企业都有好有坏,因此人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另外一些人认为行业(事情)天生就有优劣之分,只有选择对了行业(事情)的时候,人的因素才起到区分优劣的作用。
我个人偏向先事后人的逻辑,就如赛马与骑师的关系,如果两个骑师选择的赛马相差悬殊,骑师的技艺就显得不重要了。某些行业天生就能获得高利润,企业天生就比其他行业内的企业优秀,有如某些人天生比一般人要聪明,基因非常重要。因此,我认为企业的结构性竞争优势比高人一筹的经营决策更为重要。
在我们实际投资中,要坚持事为先,人为重的原则,也就是在追求企业的优秀事(行业)的同时需要寻求与该事相匹配的人(团队),简要地说就是在优势的行业中选择优秀的企业(重要的看其团队)。
思维方式
我们大家对周期性都不陌生,但能恰到好处地把握周期趋势,进行周期性投资是少之又少。以我来看,周期性投资需要从宏观周期、企业发展周期、企业家经营及生命周期三个方面来进行综合考虑。
一是宏观周期,需要把握政治、经济、产业、资本市场等宏观周期,结合历史,搞清现状,研判趋势,最大可能地把未来发展趋势方向搞对,尽量避免做逆势而为的投资,通过对宏观周期分析,做周期性投资,决定把投资大致投在哪里(哪些行业)、投资规模、投资时间和速度(总时长和投资速度等)。
二是企业发展周期,企业就像行业和产品一样,也有发展周期,有的阶段创造利润,有的则消耗利润。明确判断拟投企业目前处于哪个阶段,对于投资成败至关重要。
关键词:中小企业 财务管理 成本控制 科学决策
一、概述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其产出规模小、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受传统体制和外部宏观经济影响大等因素,使得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与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均不适应的情况。主要体现在融资成本高,风险大,资信相对较差,造成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
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
1、缺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政策。
通过法律法规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是世界各国扶持中小企业的通行做法。目前,还没有一部专为中小企业制定的法律法规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致使中小企业的法律地位不够明确,缺乏必要的法律保护。
2、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
目前社会中介机构大多数设在政府部门,服务对象往往局限于本系统、本部门的企业。许多中小企业缺乏及时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致使财务管理人员难以做出科学合理的筹资、投资等决策,使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3、缺少金融支持体系,融资渠道单一。
资金不足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以及自身的组织方式和发展状况决定的。
(二)、内部财务管理存在不足。
1、财务会计人员素质偏低。
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缺乏,财务机构设置不合理。多数中小企业财会人员都没有经过专门化、系统化的知识教育,无证上岗的现象严重。财务与会计不分,没有专职的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的职能由会计人员或企业主管人员兼职,导致内部管理混乱,责任不明确。部分企业产生了重生产经营管理,轻财务核算;重营销队伍建设,轻财务人员培训。
少数企业文化层次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欠佳,不能按照财政税务等机关的要求建账,主观随意性大,记账的业务只是非开票不可的业务,有的记账只是形式主义,为了应付税务管理部门的督查。
2、流动资金管理环节薄弱。
一是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有些中小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加生产周转;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入财务困境。
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原因是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
三是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缺乏投资分析,造成投资失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不少中小企业为了提高竞争能力,在加快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产品开发的同时,由于缺乏投资分析和论证,造成了投资严重失误。成本费用管理水平低。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成本费用核算不实,控制不严,控制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在成本费用管理过程中,往往片面追求利润,人为造成成本费用不实。企业会计基础工作不健全,成本核算缺乏真实准确的数据资料,企业内部缺乏科学有效的成本费用控制体系。
三、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改革企业外部环境。
为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空间,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体系。中小企业势单力薄的弱小地位决定了它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扶持和法律保护。在这一方面,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已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依法确立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相对特殊的地位,把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明确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保护中小企业的各项权益。通过立法消除中小企业的歧视性政策,以彻底改变金融政策对中小企业的不平等待遇,强化现有的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业务。
(二)、实行和规范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优化税收服务。
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税收优惠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扶持和保护中小企业发展的通行做法。如法国政府对实施新技术的中小企业给予减免百分之五十的税收;韩国政府规定对新创立的技术密集型中小企业,分别减免6年和4年的国税部分的所得税及法人税的百分之五十。我国目前虽然有一些以中小企业为受惠对象的税收优惠政策,但不够规范化、系统化。今后应对目前正在执行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清理、规范和完善,并建立起明确的以中小企业为对象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要体现企业公平税赋、平等竞争的原则。
另外,创造条件为那些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水平相对滞后的中小企业提供建帐建制的指导、信息、培训、企业发展分析等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减少中小企业纳税申报时间,降低纳税成本。
(三)、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政府要提供一定的财力支持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育和成长,积极创办面向中小企业的各类学校,培养合格的财务人员,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以提高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在地、县级政府中设立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和咨询机构。该机构可根据本地区中小企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搜集他们所需的各种信息,并经过一定的加工,分析后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以便于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者进行各种科学决策。
四、总结
新世纪的到来,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也使中小企业面临新的挑战。中国经济要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在这个过程中,中小企业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为此,政府及社会各界应为中小企业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同时,中小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也需要有一个革命性的改造,使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以便中小企业的经营机制走向正轨,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
参考文献:
[1]曾繁荣.论现代财务理论对技术创新的制约[J].上海会计,2003(1),
关键词:财务分析 主要内容 有效策略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将会有更多的外企进入中国的市场, 而国内的企业也应该不断的拓宽领域, 在国际市场上寻求更好的发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显得越来越为重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财务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企业应该加强财务管理与财务分析,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且给予财务分析体系足够的重视,建立和不断完善该体系,从而创造更多的企业价值和社会效益。
一、企业财务分析体系主要内容
1.偿还能力分析。企业的偿还能力是在建立财务分析体系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资金风险情况的分析来衡量的,能够作为企业的最终决策者的重要决策依据,偿债能力根据债务的偿还时间分为短期和长期的。一个企业债务偿债能力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运营情况的,因为债务偿还能力强,也证明了企业的流动资金较为充足,资产变现的速度更快。如果一个企业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就能够将企业的资产快速变现,从而为企业赢得更多的信誉,进而间接创造出更多经济效益。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分析涉及到了资金流动率和日常运营的利润等各项指标,对于企业的管理和财务分析体系的建立有着重要的作用。
2.资产运用效率分析。资产运用效率是分析企业的总资产或者是部分资产的使用情况,对于企业而言,在一定的原则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主要的目标。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这一个目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要对所投入的资产的情况有一个明确的了解,从而尽可能地达到资产的最大有效运用。一个企业如果没有盈利,它就根本无法在当今这个激烈的市场中生存,所能面临的最终结果只有倒闭或者破产,所以企业的利润对正常运营的企业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它也是用于分析资产运用效率的关键的载体。只有资产的运用效率较高的企业才能够在日后的发展中走得越来越远,如果在财务分析中发现企业的资产运用率较低,必须要对此高度重视,去找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将问题解决,做出适当合理的运营政策调整。
3.投资能力分析。投资能力分析是对投资活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分析,在进行投资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对自身的投资能力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能够增大投资的成功率,促进经济效益的增加。在投资的过程中,随时关注投资动态,如果外界的影响因素或者是企业内部的影响因素对投资活动产生了没能预料到的影响,要及时对投资活动进行控制,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投资的盈利。事后的投资分析最主要是指在一项投资活动结束后,对其进行评价和总结,这样能够积累经验,避免可以规避的一些风险,在日后得投资中做到更加科学和有效。投资能力的分析不仅仅要结合企业自身的能力,还要充分考虑到外界的投资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做出更加准确成功的投资。
二、财务分析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
1.财务目标与财务活动。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过程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企业对财务活动进行管理的过程,企业在取得资本时,要对资本的成本以及风险等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 因为企业在进行筹资活动时,根本目的就是在于通过最小的成本来获得企业生产和经营所需要的资金。而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收入,都可以纳入到企业的财务目标中,企业进行经营活动的目标,在于获得利润,确保经济利益的合理分配。
2.财务报表与财务效率。财务报表一般情况下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通过财务报表能够将企业的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状况进行充分的反映,同时也能够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而其能够间接的对企业财务活动情况进行反映。财务效率指的是财务资源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关系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其他比率关系。财务效率在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企业的盈利和偿债能力等进行综合的反应。
三、优化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有效策略
1.加入人力资本分析。通过企业的研发人员在所有人员中所占的比重,就能够分析出企业对于新产品研发的重视程度,能够从中看出企业是否重视产品的创新,企业是否具有持续发展的动力等。对企业在人力资本方面的比重进行分析,能够分析企业是否重视人力资本的开发与利用。对相关的人力资本投入产出的对比分析,通过这项指标,能够分析出人力资本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以及其自身的能力与效率,在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本后,对于其产出效果进行衡量,这也是企业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过程中的主要衡量指标。
2.重视无形资产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价值往往需要通过无形资产的价值进行体现,在很多企业中,对于无形资产的投入比重,远远的超过了实物资产,尤其是
在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中。对技术型资产的比重进行分析,该项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所占的份额,带来了企业对高新技术的重视程度,同时也体现了企业对于技术创新的重视。
3.实现财务精细化管理。企业财务的精细化管理,是社会分工日益精细的一个重要体现,随着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不断加强,对于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的增加,而财务分析的作用也就有了更加充分的发挥。通过对财务进行精细化分析,能够提供更多信息作为经营决策的依据,通过对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科学分析,对企业生产和盈利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映,进而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优化。
四、结语
企业是否能够顺利的运营,这和企业的财务分析的好坏是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价值。当今的市场经济充满了竞争和挑战,在这种市场条件下,企业要向走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并且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可以屹立不倒,对企业分析体系的重要性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建立并不断完善财务分析体系,使得企业取得更为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交易方式。传统的证券交易属于现场交易,投资者在掌握各种信息的基础上作出买卖证券决策时,需要到证券营业部买卖下单或通过接入证券营业部的电脑、电话买单。这种交易方式最大的缺点是投资者在选择证券交易券商时往往受到距离远近的影响,而且交易过程烦琐,耗费的时间和费用成本都较高。网上证券交易则属于非现场交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加快了资金利用和信息传递速度和证券市场的流通性;同时,其方便、快捷是传统的交易方式不可比拟的。
2、咨询服务。在进行证券投资时,传统的投资分析和交易经常是分开的。而网上交易的优势是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服务。随着广大投资者对证券信息、投资建议等的需求越来越大,大多数券商可通过网站、行情软件等方式向客户提供市场资讯、市场行情分析、在线专家、投资理财等服务。同时,网上交易在提高证券流通速度的同时使信息更加及时和公开,提高了证券市场的定价功能和资源有效配置。
3、营销方式。传统的营销方式几乎都是“以我为主”的自助餐式。营业部对证券品种进行筛选,定制出多种组合供客户进行投资选择。而网上交易使得证券经纪业务重新组合,券商开始根据客户的特点与需求来设计投资组合,在对客户进行细分的前提下,对客户实施导入CRM——客户关系管理。
目前,国内一些大券商开始形成一套有效的测评指标体系,根据客户的资料、动态交易记录等测算出最有价值的前20%客户,然后能够根据其投资习惯和偏好等提供高价值的个性化服务,从而赢得真正的顾客满意度,而并不是建立在价格佣金基础上的虚伪忠诚。
二、目前我国网上证券交易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交易安全性。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公司均采用了安全认证机制,通过中国证监会审核才能获得网上交易资格。这一做法加强了对交易各方的身份认证,可以防止假冒和抵赖现象。尽管如此,网上交易的安全性仍不容忽视。目前国内的一些证券公司由于管理不规范,人员流失率大、密码认证系统不完善等问题可能导致股票盗卖和保证金被提,这些违规行为极大地损害了客户利益,也扰乱了行业秩序。
2、网络安全性。由于网上证券交易的全过程均以计算机数据的形式在网络之间传递,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网上证券交易的委托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随时存在被截取、破译的风险。网上交易往往涉及巨额资金,一旦受外部攻击造成系统中断或信息泄露,网上传输数据的隐秘性和完整性就会因此遭到破坏。
3、网络速度。网上交易通常被称为“流动大户室”,主要是因为其便利的操作程序和便捷的传输速度。目前,我国的网络线路常拥挤不畅,而且网上行情与信息的速度慢,直接影响交易完成的质量。尤其在行情火暴情况下,大多数券商网站系统经常出现网上拥挤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发生了行情传输的延迟,就容易出现因行情报价不准而使委托单无法成交的现象。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事故的责任追究会非常困难。同时,不排除黑客使用大量堆送垃圾信息的方法,有意大大降低网络的运行速度,严重时甚至网站关闭。这些无疑都严重影响了客户的收益。
4、法律法规。在我国,网上证券交易是一种新生事物,尚未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网上交易的政策和法律环境远远落后于网上交易的技术水平,监管的方式主要是事后监管。
三、网上交易核心竞争力营销体系的建立
1、网上证券交易平台建设。目前,从经营模式上来看,国内证券公司大部分的技术开发是全权委托IT公司负责的。IT公司负责开设网络站点,为客户提供投资资讯。因此,为了保证证券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券商在和网络公司合作时应在安全防范措施上达成一致。(1)网络数据加密。数据在互联网上传输的过程中,必须对网上委托的客户信息、交易指令及其他敏感信息进行加密。(2)根据互联网上数据传输的特点,应在证券公司负责接收网上证券交易委托单的服务器上设置防火墙,要求所有券商的计算机安装能及时升级的网络版防毒产品,并对中心端提供额外的监控和保护手段,采用入侵检测技术防止黑客攻击。(3)利用数字签名与身份认证,防止密码攻击。(4)教育和引导投资者正确认识网上证券委托可能存在的风险,提醒他们妥善保护好自己的开户资料和交易密码;用各种系统漏洞检测软件定期对网上交易系统进行扫描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加以修改和及时安装安全补丁程序等。
2、重视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证券公司是个智力高度密集型行业,无论是对金融资产定价,为金融资产交易提供中介服务,还是利用自有资金直接在金融市场上进行搏利,证券公司从事的都是高级与复杂的活动,服务的高知识含量是证券业的显著特征,高素质专业人才群体是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国内证券公司正在两方面接受国际证券公司的挑战,除了使用他们占据绝对优势的资本实力、技术、管理手段和业务创新争夺国内市场份额外,最关键的是在核心人才的争夺上。因此,为了能更有效地参与网上证券交易的竞争,证券公司必须高度重视网上证券交易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并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放在投资咨询、研发中心、委托理财和客户开发管理上来。证券公司应该积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一套完整的业绩考评体制和员工激励机制,吸引和稳定人才,同时加强对公司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人力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
3、在线证券经纪人培养。证券业是资金和智力密集的行业,证券产品营销即是服务产品营销,更是文化和智慧营销。普通服务产品的管理手段不能完全适用于证券营销,券商要利用经纪人来有效开发和维护客户。经纪人的服务宗旨是一切为客户创造价值。实行经纪人制度的目的就是激发经纪人的工作积极性,促进证券交易客户的开发,并提高公司的客户服务质量,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网上证券经纪公司的扩张不可能以有形的实体营业部做载体,在关键的地域置放了服务器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如何开拓客户了。无形的营销网络扩张优势在于成本低廉,劣势在于客户的起始认同度差。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有良好的经纪人制度和经纪人队伍,建立起一支稳定、高效、精干并有团队协作精神的证券营销队伍;与拥有大量网络或分支机构或大量客户的机构结盟,进行大规模的客户开发,建立广泛的营销网络。
4、创新体制的建设
(1)业务体系创新。业务创新是证券公司发展的源泉,也是降低风险的有效途径。证券公司网上证券业务体系创新包括网上证券交易系统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网上证券交易系统技术创新是证券公司网上证券业务体系创新的关键,它包括网上证券交易设备、交易软件、安全模式等的创新;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经验,近年来,国外证券公司在业务手段上普遍引入了网络增值服务,实现证券业务与高新技术高度融合。产品创新一直是证券业发展的主题,更是证券公司网上证券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我们要积极开展创新业务品种,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首先,网上证券公司应积极与证券业和银行、保险业合作。随着网上证券交易的发展,证券交易必将逐渐走向虚拟化,传统的证券业务被重新整合,从而出现大量的金融创新。虽然“银证通”被叫停,但银证结合的趋势不可避免。另外,应积极与银行、保险、基金等机构合作,充分利用银行、保险的营销网络来开发客户或者共享客户资源;与银行、基金、保险公司联手开发综合金融网,可以集网上炒股、网络银行、网上基金、网上保险于一身,共享研究成果,形成一个成本低廉、服务全面的极富特色的金融网站。其次,网上证券公司应该着力加强公司的品牌建设,树立自己的专业和品牌形象。国内证券公司在未来竞争中要想取胜,必须进行必要的市场定位,确定自己的核心业务。通过提高服务的知识和技术含量、强化服务意识,深化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来树立自己的品牌,强化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突出核心竞争优势。
(2)经营管理体系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创新:证券业是应用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行业,经营管理网络化将是管理模式的一个必然选择。应构建覆盖整个公司的信息网络,使各种管理信息、研究成果、财务信息、基层需求以及建议等在网络上传递和交流,以提高综合管理效率。
业务运作应遵循集中统—、分级授权的原则,形成较为完善的决策体系和不同层次的决策程序。在具体执行运作上,各部门职责权限应该清晰界定,对相互之间业务流程做出明确规范,争取达到“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执行、凡事有人监督”。
风险控制和财务监督体系创新:网上证券经纪公司应该按统一控制、统一管理的模式健全和完善风险控制和财务监督体系,制定公司风险管理的政策及策略,对公司风险进行宏观监控。职能部门对公司的财务、法律、运营风险进行具体的监管和控制;业务部门则侧重于对本部门所面临的业务风险进行自律性管理。
一、品牌价值的意义
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产品科技扩散速度惊人,如等离子显示等很多新技术刚刚面世即被众多企业掌控,大家生产基本雷同的产品,使基于产品功能或特点的产品差异化策略难以持久地推行;与此同时,愈来愈多的企业掌握基本的管理及营销管理方法,它们生产的产品及服务的质量基本过关,这样,企业发展单纯以质量、支持产品差异策略的有效性日渐削减。于是,欧美的市场营销管理学者对品牌策略及品牌与顾客购买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利用品牌价值及差异化策略,构建独特的销售主张”的论点。
那么,何谓“品牌价值”?所谓的“品牌”只不过是个名称而已,一件商品、一系列商品、一个企业的名称而已,犹如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当这个名字没有与一个活生生的人联系起来时,名字的本身是毫无意义的,比如生活中有名叫“丁磊”的为数不少,但“大话西游”的“丁磊”与某商场售货员的“丁磊”就不一样,因为这个“丁磊”创造了“大话西游”等一系列的商品,满足了众多消费者的需求,所以他就身价过亿。同样的道理,一件商品、一系列商品、一个企业的名称如果赋予了消费者需求的满足,那么, 这件商品、这个系列商品、这个企业的品牌才有价值。例如,每当谈及IBM,我们即想起可靠性;谈及微软,即想起创其新及让用户友善地操作;谈及哈佛商学院,即不自觉地将其与成就、身份及回报等价值划上等号。这种让顾客的需求感到满足,乐于消费、忠诚消费、竞争品牌难以改变的消费所表现出来的市场价值就是品牌价值。
二、品牌价值建设的进程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欧美的市场营销管理学者强调以价值为基础的市场营销管理思维。在市场上表现卓越的产品,能使在顾客消费完毕后,不仅获得满足感,而且取得某些具体价值的有形或无形的东西。所谓价值,不仅包括经济上的用金钱可衡量的价值,也包括金钱不能衡量的价值,如愉悦、身份、舒服等只在精神及心理上体现的价值。
首先,我们在建设品牌价值时,要对品牌在顾客购买行为中的梯队效应有足够的认识。梯队效应将品牌价值对购买行为过程中的作用,区分为:知名度、兴趣度、认知度/差异度、偏好度、购买欲望度、忠诚度等几个层次。
顾客知道某一品牌在市场上存在,这仅表示品牌已具有知名度,但距离顾客下决心购买此品牌产品仍有一段遥远的过程。梯队效应假定某潜在客户知道某品牌的存在,对此品牌产生兴趣,于是大脑沟回中储存有关此品牌及产品的信息就被调入大脑皮层,消费者从中了解这一品牌的特点及与其他竞争品牌的区别。然而,这种了解必须上升至偏好阶段,潜在顾客才有倾向购买此品牌。只有当偏好度很强烈,成为一种希望拥有此品牌产品的欲望,购买行为才出现。其后,顾客总结消费经验,感到此品牌真的很好,逐渐对此品牌产生忠诚度,这个品牌对消费者而言,就产生了价值。在这里,我为很多企业所谓的品牌战略感到汗颜:广告投入很多,品牌知名度(Awareness)上升,但消费者向零售商购买有关产品时,却发现供货跟不上去,或店员服务态度不好,投诉后又未获企业跟进,最后,顾客在“骂娘”,发誓再也不相信此品牌了。
新飞有一广告标语:“新飞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好在哪儿?这里的好,表现哪些价值,却没有清楚地告诉目标客户,这就没有向消费者显现新飞冰箱“好”的价值,就更谈不上理性消费者去偏好新飞冰箱了,因此,品牌价值建设的进程就存在有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首先,成功的品牌不仅建基于产品的功能和质量,而在产品或服务上能为顾客带来超越满足感的价值。其次,这种能让顾客感受到的价值很多时候不能单靠产品及服务所决定,也不能单凭整合市场沟通活动所传达,而是通过企业价值链(Value Chain)内各环节的活动,相互协作才能提供给顾客。换言之,广告活动、产品设计、推销活动等做的很好,也不一定能让顾客感受品牌的价值,相反,更可能替品牌带来负面影响。
国内不少品牌,尽管知名度高,但往往只代表一种名称或只让中国的消费者想起其地方出处外,都是缺乏价值的信息。比如科龙以“技术创新”定位于品牌的核心价值,而这种类似的定位在国内家电行业还有很多。可是,放眼国际家电市场,飞利浦、索尼、伊莱克斯等品牌,早已在消费者心中深烙上技术及创新等品牌价值,已成为衡量其他品牌是否够技术、够创新的标准,消费者只会认为你在跟风,是永远活在飞利浦及索尼技术创新价值的阴影下的品牌。于是消费者想购买具有“技术创新”价值的家电品牌产品时,首先想的是飞利浦及索尼,对他们的偏好度也较高,而非科龙!因此,在品牌价值建设进程中,要求企业以宽广的视野、战略的角度、全方位地建立品牌,赋予品牌独有的价值,让顾客及公众人士每听见此品牌,便联想到有关的价值,这样才能让品牌长留顾客的脑海,才能让顾客轻易地将此品牌与其他品牌区分开来。与此同时,在品牌价值定位时,不能单考虑外部顾客,必须同时考虑企业内部顾客,包括员工及参与价值链各环节活动的有关人等,例如中间商、运输公司等。因此,企业才能够真正地全方位支援品牌的建立和增值。
三、品牌价值管理
一旦我们企业对自已的品牌注入了价值,也就是说给品牌赋予了生命后,这就要对该品牌价值进行维护和增值。
从战略的角度分析,品牌价值就是竞争的优势之一,这种竞争可以使企业持久维持优势。若要达到此效果,企业不仅要让品牌具有某种价值,更要将顾客因为此种价值而愿意与品牌建立紧密而长久的关系。换言之,顾客不但因为获得此一种价值而购买此品牌,还愿意重复购买,对品牌具有忠诚度。实际上,这个过程表明顾客与此品牌已经建立了一个稳定久长的关系,那么,我们的企业对品牌价值的管理上就要潜心维护这个关系,使之价值不减或增,才能在这个品牌上有取之不竭的商业利润。
当前我国纺织工业,纺纱、织造等技术与发达国家相差无异,但是对于高端纤维材料还存在着差距,高端纤维需大量进口,未来这一市场存在巨大替代进口的空间。特别是今年高性能纤维更是进入到新兴产业规划、化工“十二五”规划和纺织“十二五”规划,未来整个行业或将得到较大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由于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行业“十二五”规划的相继出局也使得相关板块频频走出独立行情,从之前的文化产业到近期的高端纤维,市场资金积极参加其中的炒作,让投资者看到了其中蕴含的一些投资机会。
事实上,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在关键技术创新、先进技术产业化运用、自主品牌建设、可持续发展、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布局调整、多层次人才体系建设以及企业兼并重组等八个方向都有要求进行突破,以推动纺织工业的转型升级。然而,周一纺织行业其他个股如家纺、服装等股票股价却纹丝不动,仅仅高端纤维概念股闻鸡起舞,这也从另一侧面印证出产业技术创新所具备的巨大魔力。
政策定调:高端纤维重点突破
早在今年上半年为加快我国纺织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步伐,继续保持国际竞争优势,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就了《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明确了产业科技进步的重点任务。《纲要》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纺织产业将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大规划推广先进适用工艺技术与装备,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纺织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高纺织业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并将围绕加强纤维材料加工、纺纱织造加工等在内的七个方面加大科技进步力度。
从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来看,之前被行业《纲要》赋予重任的产业技术创新也成为重中之重。据悉,日前已获工信部通过,并经相关程序择日公布的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强调,“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大力提高纺织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尤其是关键技术的创新,形成自主创新体系。提高超纺、高纺、功能性、差别化等纤维技术的创新,加强碳纤维等高性能纤维材料的技术研发创新以及生物质等可再生资源纤维技术的研发。
受此消息的影响,前期一直低迷的化纤板块周一表现抢眼,其中吉林化纤涨停;华峰氨纶、华峰超纤上涨超过8%;新乡化纤涨5.66%。强势涨停的吉林化纤,市场对它的追捧源于一则“国内最大的碳纤维原丝项目在吉林化纤建成投产”的传闻,周二吉林化纤澄清公告称,上述传闻是公司控股股东吉林化纤集团的信息,与上市公司无关。不过,从资金炒作整个板块的时机来看,无疑是把“十二五”规划即将出台当作行业重大利好。
在经历周一的集体大涨后,高端纤维概念股随后开始回调。高端纤维概念股是游资一日游还是未来值得关注的大趋势?“十二五”规划出台后又有多少政策扶持能够真正落实到高端纤维上?诸多的问题不禁在投资者的在脑海里回荡。
通过业内人士对行业的整体判断,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务院新兴产业规划、化工“十二五”规划和纺织“十二五”规划均将高性能纤维作为重点发展行业,未来整个行业获得较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的可能性较大,未来整个行业保持20%以上的增速是大概率事件,在有多重利好推动下,行业已经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
进口替代 空间广阔
据介绍,高性能纤维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发并推广的纤维材料,它的出现使传统纺织工业产生了巨大变革。所谓高性能纤维,是指高的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耐磨擦、高的耐破坏力、低比重等优良物性的纤维材料,它是近年来纤维高分子材料领域中发展迅速的一类特种纤维。高性能纤维可用于防弹服、蹦床布等特种织物的加工及纤维复合材料中的加固材料,应用领域包括航空航天、交运设备以及日常生活等,具有天然纤维和普通合成纤维无法比拟的特性。
中国虽然是纺织大国,传统化纤产能过剩,但对位芳纶、碳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高性能纤维却仍需大量进口。数据统计显示,对位芳纶全国年需求量约5000吨,进口依存度超过95%;碳纤维全国年需求量约5500-6000吨,国内产能只有约1600吨,且多为低端产品,进口依存度约7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全国年需求量约1.5万吨,国内产能不足1万吨,进口依存度也接近40%。
中投顾问的《2010-2015年中国化纤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也显示,发达国家的化纤企业每年生产品种可达100种以上,而在我国,像碳纤维、芳纶、聚苯硫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化纤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差别化纤维也停留在第二代水平。
另一方面,我国对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需求日渐强劲,年均需求增速保持在20%左右,尤其是航天航空、汽车、风电等领域。根据JEC集团研报显示,最近几年全球复合材料需求增长一半都在亚洲,亚洲尤其中国市场增长较快,预计到2012年中国将占据全球复合材料市场增长43%的份额。巨大的需求空间急需国产高性能纤维生产技术和能力实现突破以填补和替代进口的部分,自“十一五”起,政府已开始对高性能纤维的研发生产实行减税和资金补贴,该行业近期也进入了包括新兴产业规划在内的多个规划之中,足以可见其政策的大力扶持。而说到底,资金对于高性能纤维概念股的炒作实质就是炒“新材料”。
碳纤维(CF)有聚丙烯腈(PAN)基、沥青基及粘胶基三种,目前国内外的主要品种为PAN 碳纤维。碳纤维外柔内刚,既具有碳材料“硬”的固有本征,又兼备纤维“柔”的可加工性、耐腐蚀和高模量,成为国防、军工的重要战略物资,也在交通、体育与休闲用品、医疗、机械、纺织等民用领域到了广泛应用。
我国碳纤维研究已经三十多年,T300通用级产业化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百吨级和千吨级碳纤维已投入生产;T700级正在进行中试放大,T800级正在实验室研制。目前国内有一两个单位的产品品质已超过T300级的性能指标,达到了T400级水平,并且可以小批量生产。从总体形势来看,我国当前处于由T300通用级向高性能的T700和T800发展的过渡期。高性能的T700、T800和T1000级的碳纤维研制尚远。(T300、T700等是指碳纤维的品级,通常以拉伸强度指标做为衡量标准)
国内企业生产原丝的关键技术和高成本问题一直不能有效突破,生产能力仅占世界高性能碳纤维总产量的6%左右。2009年自给率提高到16%以上,仍主要依赖进口,质量和规模与国外相比差距都很大。目前生产企业众多,但产品低端、产量不稳定,竞争十分混乱。我国已有吉林神舟碳纤维公司、山东天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嘉兴中宝碳纤维有限公司、保定天鹅化纤集团、大连兴科碳纤维有限公司、山西恒天纺织新纤维科技有限公司等生产规模大小不一的碳纤维生产厂家,合计年生产能力为2310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拟建和在建的碳纤维生产企业有11家,合计生产能力为原丝年产量7100吨、碳纤维1560吨,其中在建企业为4家,合计生产能力为原丝年产量1100吨、碳纤维470吨。
有专家指出,国内碳纤维之所以发展缓慢,与众多参与开发和生产碳纤维的企业原本不是化纤企业,没有低成本生产碳纤维原丝的设备技术有非常大的关系。目前中国的化纤行业中已有吉林化纤集团公司、上海石化公司等大型引进技术的腈纶厂,现有年产量92万吨。
芳纶纤维主要有两大类:间位芳纶(1313)和对位芳纶(1414)。无论从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芳纶1313和芳纶1414的规模化生产企业仅几家,包括美国杜邦、日本帝人、泰和新材、广东彩艳、苏州圣欧等国内外主要芳纶纤维生产企业,呈现明显的寡头垄断格局。
泰和新材(002254)今年5月份正式投产了其1000吨/年芳纶1414生产线,历时多年、在众多企业中率先突破了芳纶1414国产工业化生产的瓶颈。另外,河北硅谷一直宣称其芳纶1414 工业化也成功并将扩大到1 万吨的规模,但市场人士称并未见到其产品有销售,应该是该企业外购芳纶丝再加工的产品。另外,苏州兆达、仪征化纤和河南神马集团也各有100-500吨规模的生产线试验投产,但后续正式产品尚未见投放市场。芳纶1313的国内生产企业虽然有三家,但广东彩艳、苏州圣欧的产品仅能够应用于较为低端的过滤布,泰和新材则已经侧重于服装用1313的发展,其后续规模继续扩大可期。
全球芳纶产能状况
数据来源:2011年全国高性能纤维会议,国泰君安证券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继碳纤维和芳纶之后出现的第三代高性能纤维,是目前已经工业化的纤维中强度最高的纤维,长期以来,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的制造技术只有美国、荷兰等极少数国家拥有,国内高强高模纤维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大大小小近30家相关企业。其中以中纺投资(600061)全资子公司北京同益种纤维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湖南中泰特种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宁波大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S仪化(600871)、上海斯瑞聚合体科技有限公司等为代表。虽然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市场竞争力,但由于受到工艺和装备技术不成熟条件的限制,国内企业的产品质量差异较大,大规模产业化进程相对较慢。目前受成本及开发能力的限制,国内产品应用范围仍局限于传统的安全防护及绳缆行业,随着军品、民品特别是量大面广的各类高强轻质缆绳等领域的开发,需求量正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关注技术规模优势公司
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由于性能要求高、生产工艺复杂、技术壁垒高等特点决定了其是未来产业升级的关键要素,而具有技术、规模优势的上市公司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泰和新材(002254):目前公司自主开发了对位芳纶技术,建成了国内最大的1000吨/年产能,产品已经接近杜邦、帝人等国际巨头的品质,具备了替代进口产品的能力。东兴证券看好掌握对位芳纶核心技术的泰和新材。其认为,对位芳纶在原料配比、生产过程控制方面技术门槛高,国内产能大规模扩张的可能性较小,公司能长期维持35%左右的高毛利率。二级市场上,周一受利好提振股价一度飙涨6.25%,但此后随大盘的调整而回落,走势较为低迷,考虑到整体估值合理,可逢低介入。
S仪化(600871):公司从事生产及销售聚酯切片和涤纶纤维业务,并配套生产聚酯主要原料精对苯二甲酸(PTA),是我国最大的现代化化纤和化纤原料生产基地,已跻身世界前十大聚酯生产商之列。从整个“PX-PTA(MEG)-PET-短纤长丝”产业链上看,公司偏后端,2010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97%,排在涤纶类公司第一位。
产业链前端的三大原料(PX、PTA、MEG)采购价格是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因为公司生产偏重后端产品,上游成本一旦大幅提升,成本转嫁能力得看下游市场需求是否旺盛。与同行相比较,目前公司的主原料采购成本和供应稳定性都有较大优势。公司战略定位是存量调优、增量转型,主要指下游产品差别化、功能化;投资煤化工项目,寻找新的增长点。二级市场来看,该股今年1月以来走出震荡下跌走势,8月份股价在8元附近获得支撑止跌企稳,目前一直在在横盘整理,后市有望随大盘的企稳而回升。
吉林化纤(000420):公司主营粘胶长丝、粘胶短纤以及竹浆短纤等,2008年到2010年累计亏损3.98亿元,今年上半年扭亏后,三季度再度亏损,经营处于不稳定状态。今年8月公司以5.36元/股增发价格定向增发15000万股,用于竹浆粕、竹浆纤维一体化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近期年产5000吨碳纤维原丝生产线在吉林化纤集团建成投产,吉林化纤集团成为全国最大的碳纤维原丝生产基地。
关键词:工厂化农业企业;经济效益;途径
工厂化农业是指在相对可控的环境条件下,采用工厂化生产,实现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超前农业生产方式。在“九五”科技部“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的推动下和市场的需求下,一批工厂化农业企业逐步成立,既展示了现代农业的魅力,又为我国工厂化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但根据对十多个省市二三十家工厂化农业企业的调研情况可以发现,除了个别企业的经济效益比较好之外,其它企业的经济效益普遍低下,甚至有些企业处于入不敷出的亏损局面,这和企业成立的初衷不甚相符。因此有必要对阻碍工厂化农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以此分析提高工厂化农业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为工厂化农业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一、工厂化农业及其现状
工厂化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农业产业化为重点、先进设施为依据、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集成与创新为支撑的新兴产业。它包括设施与环境控制、种子种苗、种植工艺、采后处理和市场营销等全程技术体系,设计作物栽培、农业工程、机械电子、农用新材料、生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十几个学科,是一项现代农业的系统工程。作为现代农业主要方式的工厂化农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以荷兰为例,它通过设施农业园,将生物技术、设施栽培、计算机管理等技术融为一体,重点发展蔬菜和花卉产业,用6%的土地创造出30%的农业总产值,成为世界工厂化农业发展的典范。
我国工厂化农业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引进一些国外技术设备进行试验研究,20年来在技术与生产上均有较大发展,实现了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企业化管理模式与创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市场经营理念等多方面的重大突破。目前,我国各种温室已经发展到30万公顷,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36个,为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创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创新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富有成效的积极探索,并为21世纪中国农业做出超前的产业示范。但也有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如综合技术水平不高,工程配套能力很差,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资金、物资浪费;工厂化潜在效益尚未充分发挥,亟待加强引导;另外,还有运行能耗大,病害严重,劳动生产率低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工厂化农业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阻碍工厂化农业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原因分析
我国工厂化农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国外相比有较大差距,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工厂化农业起步比较晚,许多技术和经验仍在摸索中,另一方面也与企业自身的制度建设、生产组织方式、生产意识以及经营管理等密切相关。阻碍我国工厂化农业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 缺乏必要的项目可行性分析。科学合理的项目可行性分析不仅能为管理者提供投资决策的依据,而且也是企业能否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可靠依据。但目前我国工厂化农业企业在项目选择、机会分析、技术条件分析以及市场分析等方面分析不够,这就使得目前一些企业的项目要么不适宜当地的环境条件,要么与市场衔接不当,造成经济效益不佳。另外,在部分地区也存在工厂化农业的“政府形象工程”问题。
2 现代农业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农业企业缺乏健全的企业化管理机制和运行环境,政府行为严重,政府过分干预企业的运行和发展;部分企业的发展则主要依赖国家和政府的无偿扶持,缺乏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企业没有步入健康的市场经济轨道;少数单位只追求社会现象,经济效益低下,发展畸形的现象还存在。
3 现行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阻碍着工厂化农业的发展。工厂化农业要求在可控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以规模创品牌,求效益。而我国现行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营模式,难以实现现代化的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从而导致劳动生产率低、机械化程度低,阻碍了工厂化农业的健康发展。
4 规模化程度低,规模不经济。目前各工厂化农业企业的温室生产面积一般为1~3hm2,规模都不大,并且往往还种植多种作物,因此无论从面积还是从作物种类都形不成规模,规模效益难以得到体现。这一方面造成工厂化农业本身的优势无法发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人力成本的增加,如3hm2种植3种作物所需的技术指导同样能够指导15hm2种植同种作物的生产。
5 工厂化农业设施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工厂化农业要以现代化的高科技设备进行生产,为此我国不得不从国外引进一些技术比国内先进的设施装备,这虽然解决了技术设备问题,但也造成了生产成本过高和生产技术与生产设备之间不配套现象的发生。以温室为例,一般从国外引进的温室价格为600~2000元/m2,运行成本中能耗占30%~40%,从而引起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的局面。
6 缺乏全面的标准化认识。实施农业标准化是培育农业名牌产品的重要基础,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崭新载体,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发展质量效益农业的有效措施。而我国工厂化农业企业不注重农产品的标准化问题,造成标准参差不齐,产品的品种、大小、形状、色泽、质量千差万别,很难形成统一规格的商品,更难进入国际市场,经济效益不佳。这一方面有待于我国农产品标准体系的全面实施,另一方面也与企业本身对标准化的认识程度和参与积极性密切相关。 7 采后处理工艺环节差。采后处理是将产品转化为商品的重要技术环节,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枢纽工程,但我国在采后环节上的研究和应用相对滞后。以蔬菜流通环节为例,我国蔬菜在流通中的损耗为20%~30%,远距离运输有时损耗高达50%~70%,而国外发达国家的蔬菜流通损耗仅在5%以下,特殊品种最高也不过10%。这不仅增大了产品成本造成巨大浪费,还造成产品质量上不去,经济效益自然就差。
8 农产品深加工不够,产品增值率低。实现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是农产品增加附加值的关键环节,而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程度低,加工增值率低,整个产业链条效益欠佳。发达国家农产品的加工占其总产量的90%以上,加工转换后产值增加2~3倍,而我国只占25%,加工产值只增加30%左右。因此,产业链条短、产品深加工不够是影响工厂化农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又一因素。
此外,工厂化农业还在品种改良、规范化种植、高产栽培模式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存在问题,这些都阻碍着我国工厂化农业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提高工厂化农业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
工厂化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步骤,而工厂化农业企业是实现这一战略步骤的重要载体。针对工厂化农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阻碍工厂化农业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原因,我国必须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提出提高工厂化农业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具体分析如下:1.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现代企业制度是政企分开、权责分明、产权清晰、管理科学的组织管理方式。针对我国工厂化农业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政府和企业都应该对自己的角色进行调整。政府方面,应该加强市场引导和政策扶持,而不应该再过多的干预企业和园区的发展。企业方面,应该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逐步完善自身的报考财务管理、人才引进等各方面在内的适合企业发展的现代管理机制。为了进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考虑改制为股份制企业,条件不成熟的也可以考虑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合作企业,通过技术参股、技术人股、多元投资等方式来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2.进行科学合理的项目可行性分析。工厂化农业作为一种特殊的农业投资项目,在遵从一般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的基本原则、内容、方法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其本身的特点:(1)工厂化农业本身仍然是农业项目,土地是基本生产资料,植物生产是主要生产品种,因此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业项目投资分析。(2)工厂化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小,但不同地区的气候、光照、自然灾害等对工厂化农业产品的生产成本仍会造成很大影响,因此项目分析应该因地制宜。(3)工厂化农业受市场条件、运输条件、贮藏、包装、加工条件等社会条件影响很大,应该对此进行详细分析。(4)由于工厂化农业的高技术性和高效性,其设施技术投入资金比例大,在项目可行性分析时应该重视对资金的时间价值及折旧等因素的考虑。,总之,考虑工厂化农业本身特点,运用适当地方法对工厂化农业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保证。
3.树立全新成本意识。工厂化农业属于高投入的行业,合理处理成本与投入之间的矛盾,辨证的看待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是重要的。一个工厂化农业企业所需要的技术投入是巨大的,这一方面可能会导致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也必然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况且技术的投入也不见得会引起成本的增加,如工厂化农业中常用的滴灌技术,它的使用一方面能够节约用水量,降低能源成本,另一方面还能降低劳动力成本,同时还可以让生产管理科学化,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总之,对于高科技的工厂化农业企业而言,如果不能辨证处理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一味追求低收入的成本控制,科技含量低,其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管理手段、设备配置等都不能体现出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和优势,经济效益自然上不去。因此,树立全新成本意识,合理有效地处理成本与收入之间的关系是企业实现竞争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4.合理技术引进,加强技术创新。我国工厂化农业起步晚,因此技术引进在所难免。但在技术引进的过程中除了考虑成本因素之外,还应该进行必要的适合于企业自身环境的可行性分析,以避免盲目引进,造成巨大浪费。为了降低技术引进所带来的高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企业还要加强技术创新,实现技术效益双丰收。在技术创新方式上可以根据市场与技术的关系,走技术推动型、市场拉动型或技术、市场综合型的创新模式;为避免企业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的困境,企业应该加强自主创新,同时也因该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尤其是农业院校的合作创新。总之,建立适合于企业自身的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运行机制是企业立足科技、获得技术竞争优势的关键,也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
5.实行农产品标准化,提高产品质量。工厂化农业是我国现代化农业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我国出口创汇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在国际贸易往来中就需要遵循WTO的29个独立协议,对农业而言主要应该遵循《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和《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SPS)。由于我国企业对以上协议的理解和认识不够全面,致使最近的中日、中韩农产品贸易关系恶化。这就要求我国工厂化农业企业应该全面深入的学习理解有关WTO的具体条款,并且积极引进并通过IS014000国际环境系列标准,使得我国的农产品标准和质量达到国际水平。这样在国际贸易中,我国工厂化农业企业的产品就不仅仅具有价格优势,而且还不受国外“绿色壁垒”的限制,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6.适度规模化,实现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又叫规模效益,它是指随着生产和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成本不断下降、效益递增的现象。经济学认为,对于资金密集型的行业,规模的大小会对企业的成本有较大影响,即存在规模经济性问题。目前我国的工厂化农业企业的生产规模普遍较小,而且种植品种繁多,使得企业的机械化程度提高不大,规模效益无法发挥。因此企业可以考虑采用反租倒包、兼并、组合等多种方式,实现集中种植,由企业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规格、统一收购、统一运输、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以达到生产规模化,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
7.加强市场营销,树立产品品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卖方市场也正在向买方市场过渡,企业的一切活动也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随着环境的变化,消费者的需求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企业除了应该关注农产品标准化,提高产品质量之外,还应该在市场调研、目标市场选择、产品开发、产品定价、渠道选择、产品促销、产品储运、产品销售等方面多下功夫,以建立现代市场营销理念,掌握现代营销手段,构建现代营销流程,树立产品品牌,从而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8.加强市场流通,增加产品附加值。市场流通是采后处理工艺过程的关键环节,也是连接产品与市场的途径。良好的市场流通不仅能够减少流通环节中的损耗,而且还能提高产品质量,实现产品增值,达到降低成本与增加收入的双重目的。因此,工厂化农业企业应该加强农产品采后分级、包装、贮藏等各环节的工作,实现产品标准化,提高产品贮运时间和质量,实现农产品的增值。另外,工厂化农业企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拥有实力强、信息广等优势,可以在政府引导和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成为培育农产品流通市场的优势主体。
9.加强农产品加工,实现产品增值。农产品加工是实现产品增值的有效途径,据有关资料显示,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大200%,而我国农业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北京仅有46%。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农产品加工转换程度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农产品深加工潜力大、潜在效益显著。为消除工厂化农业产业链中“头大尾小”的局面,工厂化农业企业可以考虑以下两种方式实现产业链的延伸,一是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投资方式自建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链条,其他企业可以考虑以“龙头企业+农户”的方式将农产品生产以定单的形式让周围农民种植,自己统一标准、统一收购、统一深加工,既实现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又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实现产品增值,增加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