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9 16:05:03
导语:在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医学院校 心理健康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0-0134-01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不善交往
学生进入大学后,面对新的环境,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等都与中学有显著的不同。一方面大学生们不再得到老师的细致关心和照顾,另一方面,同学都来自四面八方,他们的经济文化背景各异,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也不同,因而交往也相对比较困难。有些学生希望能与别人交往,但由于个性或交往技巧的问题,不敢主动与人交往;总之,人际关系紧张或不协调是当今大学生最常见的心理困扰。
2.贫富差距引起的心理失衡
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来说,上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给他们带来的压力很大;而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过分重视物质享受。这种经济悬殊容易使经济困难的学生产生失落和不平衡感。
3.自我意识不健全
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大部分都与自我意识有关,例如不能客观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对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不能准确地自我定位,不能独立地整合各方面信息、对自我的矛盾体验等等。有些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存在某些缺陷。当进入大学后需要独立处理各种问题时,这些缺陷就成为适应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障碍,也就必然会导致各种心理困扰。
二、医学院校设置心理健康课程的意义
1.心理健康课程是医学教育课程没计中重要的环节
具体到医学院的学生来说,其教育的特殊性不仅表现在学制长,理论、见习、实习的层层过关,而且终身学习的强度更大,这在无形之中给学生增添了巨大的压力,也会引发心理问题的产生。学校如果不能恰当地引导学牛的心理发展和处理学生所产牛的心理问题,将会影响止常的教学秩序,也难以培养符合时展需要的合格的医学人才,因此设计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心理健康课程在医学教育课程设计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2.心理健康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诠释生命的内涵
在当前的教育中,学校过多关注了行为能力,忽视了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与意识。尤其对于医学院的大学生来说,只有让自身首先做到心理健康、积极、乐观、豁达,才能更好地治病救人,才能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医生。对于医学教育来说,也在承受着不断袭来的新疾病的挑战和面临着病人心理承受能力的日益低下的情境,因此设置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更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压力之下不断激活和提高大学生对于生命的使命感和控力,对于生命的深层领悟和全新阐释,才能让他信心百倍地面对疾病、面对病人。
三、关于医学院校设置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议
1.建立以心理健康课程为主,心理咨询为辅的课程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纳入到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并根据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目标体系,编写出相应的教材,使心理健康教育可操作化,并配以相应的心理健康课程的评价体系。只有心理健康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学校的主干课程中,才能从思想深处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让心理咨询室也充分体现它的价值,逐步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2.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学校应该多提供给教师进修培训的机会,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工作,建立专业化的心理咨询队伍,给予学生符合身心发展规律的专业指导和健康引导。教师需要主动引领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
3.加强合作机制
学生的和谐发展不但需要学校教师的有效引导,也需要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许多学生一踏入大学,彻底摆脱了受父母管制的压力,缺少与父母的必要交流,而很多家长也忽视了孩子内心的成长规律,只看重学习成绩。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只有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形成一个融洽的群体,关注学生自身的成长,从学生的心灵深处搭建起一座相通的桥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强大凝聚力,吸取多方社会力量的援助和支持,营造人人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健全人格;塑造
大学生作为一个承载着社会、学校、家庭高期望值的知识群体,如何维护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塑造,已成为高校育人过程中刻不容缓的工作之一。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有助于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接受自己、规划自己。(2)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构建和谐心灵。(3)有助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4)促进大学生个体健康成长,提高学习效率。(5)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2.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
(1)以制度性规范为保障,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
制定正确和完善的学校教育规章制度,不仅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目的的实现,也会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也会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巩固,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同时对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2)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核心,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青年期是每个个体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改正错误的是非观念,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正确的社会道德规范,从而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以自我教育为重点,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大学生在言行、态度和情感方面可以运用榜样的力量鼓励和鞭策自己,从思想和行为上进行自我的监督和控制,从主客观方面排除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理性的对待一些过分的私欲和偏见,朝着健康积极的人格去发展,选择适合自己的人格目标和发展的道路,塑造自己的健全人格。(4)通过校园文化,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人格的塑造离不开具体的实践活动,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教育才可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影响他们的内在精神。那些有障碍或者心理疾病的学生,学校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同时也可以通过让其参与到校园活动来进行心理治疗,例如团体活动,助人活动,只有在活动中学生才更容易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5)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制定的,有其相对应的教育内容和方法,通过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业的足够的专兼职心理咨询师,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辅导工作,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
3.心理健康教育对健全人格塑造的影响
(1)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驱动力
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格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能够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水平和方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大学生通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学习到的道德和行为规范、社会各方面的期望等,来形成和完善自己的人格结构;其二,很多道德、价值观念也影响着人格的发展,并通过某些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其自身的某种人格特质,使人格的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个性特质和心理适应能力,才能适应不断更新发展的社会,才能有所作为获得成就。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成长的迫切需求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变化范围之广、幅度之大、速度之快、效益之好,世所罕见。在如此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迁过程中,人的适应性越来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价值取向的频繁转换,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体系的构建产生很大影响,需要大学生不断的进行重新评价,从而调整、变换自己的价值追求。适应状态时间的缩短,调整时间的相对增长,会使个体需要承受的压力变大,应激状态的持续增长是诱发心理障碍的直接原因。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灵活运用各种心理学知识,培养心理调试能力,预防心理障碍,矫治行为偏差等等,培养这些能力都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来完成,这样才有可能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3)运用心理学方法促进大学生人格系统的健康发展
大学就像一个缩小版的社会,很多同学无法正确认识和理解一些常见的自然和社会现象,对于与老师、同学、父母间的关系无法正确处理,学习上也会出现一些困难,这些都会让大学生产生一些心理困惑,导致紧张、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的出现,甚至形成某种心理问题。但是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处理,长期的累积,就会超出学生的心理承受力范围,学生较易产生自暴自弃、自卑、妒忌、憎恨等不良心理状态,甚至出现一些人格障碍。所以,学校和教师都不能对此掉以轻心,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力度,消除常见的心理问题的滋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此我们可以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方式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全发展。
作者:李玲 单位:咸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曾天德.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328.
【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对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有利于对其进行健康教育,降低易感人群乙肝的发病率。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994名新入校健康体检大学生进行乙肝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乙肝疫苗的认知情况等调查。结果:从2991名大学生的调查问卷中得知,大学生对乙肝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乙肝疫苗的注射情况存在不足,入校后有必要进行乙肝相关知识健康,教育。结论:采取有针对性、综合性的健康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防护意识、降低易感人群乙肝的感染率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乙肝;知识;调查;健康教育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流行范围广、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的传染病。在我国有60%的人群被HBV感染过,10%的人群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携带者。据有关资料报道,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与乙肝有关的肝硬化或肝癌。大学生正处于乙肝高发年龄阶段(乙肝高发年龄在20~50岁之间)[1],是传染病蔓延和流行的易感人群。为此,进行大学生乙肝相关知识调查,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使他们在住校生活中具有预防乙肝的高度意识和掌握其预防乙肝的相关知识,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对预防和降低乙肝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7年2994名新生健康体检,其中男1011例,女1983例,年龄16~22岁,入校前居住城市667例,县城886例,农村1441例。
1.2 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生一般情况、乙肝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及乙肝疫苗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等方面。由护理人员向学生发放问卷,并讲明调查的目的、内容及填写的方法,所有问卷均由大学生自行填写。发放问卷2994份,收回2991份。将所得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和综合性的健康教育,达到预防和降低乙肝的发生率。
2 结果
2.1 大学生对乙肝传染源及传播途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见表1。
2.2 大学生对乙肝疫苗相关知识认知情况: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教育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乙肝对人体的危害,对乙肝的预防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本调查(表1)显示,在2991名大学生中仅有56.9%的学生掌握了乙肝的传染源;36.5%的学生知道输血、血制品可以感染乙肝;36.3%的学生认为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密切接触可以感染;43.4%的学生知道接触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液、分泌物可以感染乙肝;33.4%的学生知道不正规的拔牙、针灸、纹身、扎耳孔可以感染乙肝。说明大学生一半以上缺乏乙肝方面的知识,并且知道的知识不够系统和全面。特别是缺乏接触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血液、分泌物、不正规拔牙、纹身、扎耳孔可以感染乙肝、乙肝疫苗方面的知识。大学生正处于乙肝高发年龄阶段,在校生活高度集中,相互接触频繁,存在着相互使用生活用品等问题,又可因为经济问题及好奇、爱美心理的存在,学生经常选择到不正规的小诊所看病治疗、拔牙、纹身、扎耳孔及摊位就餐等,因此是传染病蔓延和流行的易感人群,应对其进行系统、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纠正其模糊认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乙肝和预防乙肝。
4 对策
4.1 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方法,提高学生对乙肝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自我保护意识。对乙肝病毒检测阴性的学生实施保护性预防健康教育,定期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乙肝等传染病预防保健知识讲座,在校园内增设多个健康保健知识宣传栏及发放宣传资料;对乙肝病毒携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消除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定期到医院复查,并教育其懂得从保护他人的角度去管理好自己的生活用品,不让自己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周围的环境,增加传播机会;同时开展一对一的健康咨询与健康教育,进行疑问解答,疫苗注射计划指导;对乙肝现病的学生进行教育,指导其正确对待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而影响治疗效果,并督促、指导休学治疗;开通咨询热线电话,随时解决困惑学生的健康问题等,从而提高大学生乙肝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自我保护意识。
4.2 加强健康教育计划的落实,促使学生做到知晓乙肝是一种可预防而难治愈的疾病,防治乙肝病毒感染是最廉价、最有效、最安全的措施。由表2显示,大学生对乙肝疫苗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对乙肝疫苗的认知与落实两者之间存在着差异,这说明虽然有66.4%的体检大学生知道注射乙肝疫苗可以预防乙肝,但并未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预防。按照健康教育知晓模式[2],只有在提高学生对乙肝预防的认知水平及学生对乙肝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并且建立起积极、正确的信念和态度,学生才有可能主动、积极地接种乙肝疫苗。为此,加大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健康教育的力度,使其充分认识到乙肝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乙肝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传染病的预防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正确预防乙肝,提高其采取预防措施的主动性及依从性。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他们制订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及预防接种计划,为学生提供优惠、便捷的预防接种环境,建立详细的注射卡,标明每次注射的时间、剂量并监督学生严格地按照计划程序去落实,真正地提高学生的接种率,预防乙肝的发生。
4 结论
通过对大学生乙肝相关知识的调查,了解大学生对乙肝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采用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方法,提高大学生对乙肝防护知识的知晓率和自我保护意识,在校园里普及乙肝疫苗的注射,最大限度地保护高发年龄段的学生,对预防和降低在校生乙肝的患病率,经过一年的随访调查,2991名大学生到目前为止无一例新增乙肝,健康教育对预防疾病、提高人口素质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迮文远.计划免疫学[M].第2版.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496~506.
[2] 马晓.健康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6.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
公共艺术教育是一种面向大众,通过艺术的形式培养审美能力、提升公民修养的重要教育手段。在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高校教育开始引入公共艺术教育。我国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培养学生美育的主阵地,并为完善大学生人格、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就对公共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简要探究。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概况
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情操,提升人文素养;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感受美、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标。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人们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公共艺术教育选修课体系趋于完善,公共艺术教育已经成为了高校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虽然我国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一定差距。比如课程设置时间不足、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课程的专业性不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尤其是目前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没有很好的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相结合,所以这正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大学阶段是学生人格成熟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精神饱满、爱好丰富、思维活跃,充满了想象力与创造力。学生们渴望在大学之中学习到更多知识,渴望交到更多朋友,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这些都是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成型的标志。但是在当今高校的大学生群体中,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确不容乐观。总体来说,很多大学生缺乏远大理想,没有完善的学习目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弱,同学之间经常出现矛盾。部分学生还存在生活能力不足、情感脆弱等问题。根据年级来说,低年级的大学生刚刚摆脱了高考的压力,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认真学习、沉迷网络等现象普遍存在。高年级学生由于面临学习难度提高、就业难度增大双重压力,往往不能合理疏导,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三、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1.陶冶审美情操
目前的大学生群体由于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审美格调日益低俗化。而通过公共艺术教育,正好可以抵制网络文化对学生的不良影响,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在学生参与到艺术作品欣赏的过程中,不仅会得到身心的愉快,更是一种审美享受,经过了大量高雅艺术作品的熏陶,他们的审美标准得到不断提升,自然就会摒弃低俗文化。例如学生们在欣赏肖邦的《幻想即兴曲》过程中,他们的思维随着曲目的变化而得到了放飞,体会到了音乐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了作品的美,培养了高雅的审美情操。
2.提供情感宣泄
大学生处于青年阶段,生理上精力充沛、体力旺盛,但他们在心理上确还没有完全成熟,在生活中遇到矛盾往往会使他们产生不良情绪,长时间积累会影响心理健康。公共艺术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情感宣泄的途径,引导学生合理的将过剩的体力和不良情绪进行疏导,保证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例如在音乐表演课程中,学生们对于在教师和同学面前演唱自己喜爱音乐充满了积极性,他们有的演唱流行音乐,有的演唱重金属音乐,有的演唱民歌,都充满了个性。在演唱过程中他们不仅在教师和同学面前展示了自己的才能,也合理宣泄了自己的情感。
3.促进人际交往
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在大学生活和毕业后社会生活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之一。在公共艺术教育中很多教学活动都需要学生通过合作才能完成,学生可以通过艺术教育课程学会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理解,所以说公共艺术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发展。例如学生在进行书法课程的学习中,个体差异很大。有几名学生拥有书法基础,所以写得很好,而大部分学生书法能力较差。教师就鼓励写得好的同学去帮助其他同学共同练习,不仅班级整体的书法水平得到了提高,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感情。总之,公共艺术教育对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当对它引起足够重视,充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开展,为学生培养出高雅审美情操、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曾繁仁.现代中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034-02
在政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高速化等内外因素的影响下,无论是从生理角度出发,或是从心理角度出发,当代的大学生都发生了不同于以往的巨大变化。为了能够为社会输出既具有能力又有较强心理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教育部和相关部门在国家的部署之下,于2004年就先后出台了诸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文件。在这些文件的指导之下,各高校也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了“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大学生心理教育包括两层含义,即狭义和广义。从狭义上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心理咨询老师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对部分发生心理问题并进行咨询的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从而让咨询的学生克服已产生的心理问题。从广义上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对全体大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和“治疗”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就与思想政治教学结合而言,广义的含义是教育者所能进行的。在教学过程中,其目的在于“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应以促进大学生个体的心理适应与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上,不仅要体现时代、国家和民族精神,而且还要提高每一个学生个体的道德水准、思想境界、人生哲学境界,健全他们的心智(即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荣辱感),从而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以提高我国在世界中的核心竞争力。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致性。通过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我们可以看出:这两种教育在某些地方存在有一定的一致性。而关于这些“一致性”,如下所述:(1)教学内容一致。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是务必要做到的。而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其教学目的在于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然而,经验告诉我们:每一种能力的形成,通常是架构在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良好的道德水准这些基础之上的。所以,笔者认为:当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内容有着“同根”的关联。(2)教学目标一致。从《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这一文件中,我们可以读到:学生独立人格的建立健全和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的开设,本身就是以满足学生健康发展为目的的。因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目的上是存在共性的。
通过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两个课程的内涵和共性,以及近些年来高校经常发生的暴力事件、“拜金思想”、自杀问题等现象来看,狭义上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或是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存在有明显的局限性,是远不能解决现有问题的。因而,将这两门学科有机、科学和合理的结合是极为必要的。而关于具体的结合方式,本人有如下观点。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方式
1.教学目标重新定位。我们知道,当今这个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不仅是要具备完善的科学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崇高的思想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这也是新时期对高校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因而在着眼于社会科学的发展观和学生整体素质培养的基础上,唯有树立适时可行、科学完善的教学目标,才是实现两个学科有机结合的先决因素。
2.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经验告诉我们:大学生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并非只关乎心理素质问题,也和一个人所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因而将两个学科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有机的结合,使教学内容有所创新,是保障学生形成良好道德情操和拥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方式。在具体的结合过程中,教育者(教师)要以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活动为出发点,并借鉴诸如心理学、哲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知识,去科学地拓展和完善与学生发展或是教学相关的知识内容,从而使高校的教育在现代社会这个繁杂的新阶段,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还具有指导性。例如: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我们除了给学生讲解“马列主义”等政治思想理论,还应当重视关于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教学内容(教育者可以将诸如遇到挫折时的自我调节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有机地穿插于课堂之中)。
3.教学方式多样化。关于此点,笔者有两个观点需要阐述。其一,在将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结合之后的课堂之上,教师应当改掉“一言堂”、“零交流”的授课方式,而是应该和学生“坐在一起”,用平等的态度去和他们交流,用“互动式”教学方式去进行知识传授;同时,在课外教师也应当和辅导员等相关教师进行交流,并尽可能全方位地去了解学生的各种变化,而后再将一些普遍的问题于课堂中进行解决。其二,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的结合,除了要在课堂之上进行,还需要在院方的统一部署之下,广泛地开设到课下,开设到学生中间去,以达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延展到各个地方的目的。比方:教育者可以和学生通过面对面的方式,或是借助QQ、微信等“新沟通工具”,去进行深入、细致的谈心,并对他们出现的问题及时给出解决意见。
三、结语
以上,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这一学术问题进行了一定的阐述。无论于心理健康教育而言,还是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其在高校的开设初衷都是为了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复合型”人才。而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二者的有机结合,不仅有利于对所有大学生顺利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也让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一个相对抽象和无用的课程(在部分学生眼中)。在具体的结合过程中,校方起到的是提供教学环境、聚集学生的作用,教师起到吸引学生走进课堂和帮助学生的作用,而学生则是一个“施教主体”。毋庸讳言,三者有机结合是课堂稳健进行下去的关键。然而,学生虽是一个主体,但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校方和教师,因而,校方和教师关注“主体”、科学教育,才是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王佳,尚大军,贺小翠.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J].学理论,2010,(22):266-267.
[2]王安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论析[D].山东大学,200,(09).
关键词:人格理论;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防御机制
多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无论是心理学界还是教育界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上,更多的还是从心理疾患或问题着眼,我们认为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从人格教育人手谈心理健康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对维护自己心理健康的责任感和自主性。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各种学说中,人格理论因其孕育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而被视为最有影响的分支之一,在人格心理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探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有助于我们了解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并有效地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在弗洛伊德看来,人格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内包含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部分。早期,弗洛伊德提出了“二部人格结构”说,即无意识和意识的结构说,无意识即潜意识是弗洛伊德论述最多的部分,也是他的早期人格结构的核心。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山生后所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人的言行无不受其影响。意识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它负责调节进入意识的各种印象,压抑心理中那些先天的本能和欲望。按弗洛伊德的看法,意识仅仅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位于表层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无意识才是人的精神主体,处于心理深层。他认为只用意识来解释人的精神活动是不完整的,只有假定人们精神过程中有无意识领域存在,才能合理地解释人们的精神生活。弗洛伊德宣称:“精神分析的第一个令人不快的命题是: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
晚期,弗洛伊德的理论做了修正,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本我”的构成是被称为“力比多”(libido)的原始的生命本能,它按照“快乐原则”活动,没有道德是非和时空限制,随心所欲地寻求本能需要的最大限度的满足和心理刺激的彻底消除,它是无意识的,常常不被个体所觉察。“自我”从非理性的本我中分化出来,代表人格中理智和意识的部分,它控制“本我”,根据现实条件和客观环境来调整本我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在不造成更大的痛苦的前提下满足本我的需要,使本能现实化理性化,其行为准则是“现实原则”。
“超我”则是道德化的自我,代表了个体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伦理道德观、价值观等,用理想来确立行为目标,用良心来监督行为过程,使自我摆脱本我的羁绊,按照社会规范和要求活动,它遵循“至善原则”。超我的形成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
一是外部强制力。儿童在早期生活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的影响,正如弗洛伊德所言“在漫长的儿童时期,正在逐渐成长的人依赖自己的父母生活。这段时间在他的“自我”中留下一种“沉淀物”,形成一种特殊的媒介,父母的影响便通过这一媒介而得到延伸。”此外,个体生活在社会文明的监督下,由于担心招致外界惩罚而不得不收敛本我的冲动,将自己的行为保持在社会规范所规定的范围之内。伴随着超我的形成,个体如果意识到自己的思想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就会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反之则会产生良心谴责、内疚感和羞愧感。所以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患精神病,是因为不能容忍社会为了它的文化理想,而强加在他人身上的种种挫折。”
二是内在自觉。超我要求人们对强制性的权威逐步适应,进而成为自觉,所以超我严格监督着本我,人们由于害怕失去爱而不能干坏事,这时候的良心其实允许自己做坏事以获得所需,前提是不能被发现而受到惩罚。那么什么时候才能产生真正的良心?在弗洛伊德看来,“权威主义良心的人必然附和外在的权威、附和外在权威的内在化。事实上,这两者之间常常相互作用。令人畏惧的外在权威的存在,是不断滋育内在化权威良心的根源。”也就是说只有超我把那些外在权威内化之后,真正的良心才能出现。这时候不仅是做坏事的行为,而且是做坏事的念头,都会受到良心的谴责。所以弗洛伊德形象说:“文明通过减弱、清除个人的危险的进攻愿望,并在个人内心建立一个力量,像一座被占领的城市中的驻军一样监视这种愿望,从而控制了它。”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经历了这么一个不断地把外部强制力转化为内在自觉的过程。
本我、自我、超我在人格构成中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心理需要和遵循不同的运作原则,本我是人的先天本质和心理活动的根本要素,自我和超我具后天的社会的本质属性,它以良心、理想支配自我,同时间接影响本我。因而这三部分往往相互矛盾、冲突,而自我作为中介,便不得不处在本我的驱使、超我的谴责、现实的约束的夹缝之中陷入“一仆三主”的人格困境。只有这三部分和睦相处,保持平衡,个体才会健康发展,达到如下境界:“超我通过自我的中介环节作用,在更高层面上与本我达成新的合一,把本我冲动纳入符合社会理想与良心的范畴,追求完美的冲动,使之升华为人类生活中较高尚的行为目标。”
二、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弗洛伊德把人的行为的基本动力归因于人的本能,断言人的全部行动在于追求快乐或满足有机体的需要。他过分强调了本能和潜意识的作用,忽视了理性在人的活动中的重要调节作用。但他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动力方面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和多维性。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对我们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着积极的启示。
(一)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已有许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且成功的经验也很多,但我们认为,大多数方法是从矫正问题或调适行为人手,即“治”大于“防”,偏离正面导向的教育目标,易形成负面的心理暗示及消极的心理品质。大学生可塑性强,借鉴弗洛伊德人格心理学,从人格教育人手对学生实施积极的干预措施,可以帮助大学生增进心理健康、避免心理疾患。
在教学中,我们开设“塑造阳光心态”、“关爱自己,健康人生”的专题讲座,通过正向的典型案例引出健康人格模型,如弗洛伊德的“具有爱与工作能力的人”,弗洛姆的“创造性的人”,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人”等,使学生了解健康人格具有的特质,从而激发学生对健康人格的欣赏与向往,使他们产生追求心理健康的需要和动机。此外,向学生提供可供操作的培养健康人格的训练方法,包括自信训练,情感表达训练,共情与合作能力训练以及交往技能训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参与讨论及分享感受,在这种灵活而又开发的环境中,降低了防御心理,锻炼了他们的自主与开放精神,提高学生自我表达的愿望和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二)构筑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认为,防御机制是自我应付本我的驱动、超我的压力和外在现实的制约等的防御手段,以减轻和解除心理紧张和压力,维护心理安宁。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压抑”、“反向”、“投射”、“合理化”、“转移”、“升华”等等,主要可以划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大类。韩启放对心理防御机制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心理防御机制和心理健康有很大关系,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助于我们抵御紧张、焦虑、忧愁、恐惧、嫉妒等消极情感的伤害,有助于我们维持情感的平衡或心理的平衡,在不能有效地控制情境时把焦虑减少到最低限度;消极的防御机制可以使观念中的自我形象、自我概念与现实中的自己的疏远渐渐加深,并最终导致心理疾患。许多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水平低、人格不健全的个体,容易运用不健康的防御机制,而心理健康水平高、人格健全的个体,则多使用健康的防御机制。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 集群意向
【基金项目】教育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GCX12061),本文为其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254-02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以达到5.13亿,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使用率在2011年已达96.1%(2012)。网络已经渗入每个大学生的生活,他们作为网络上一个比较活跃的群体,面对网络上出现的各种类型的集群事件,在从众心理及网络匿名性情境的作用下,增加了其参与的可能性。研究大学生网络集群行为的参与意向,可以为高校的教育工作带来指导性作用。
1.综述
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各种信息充斥这每一个角落。对于经常接触网络的大学生来说,海量的信息更是让他们难以消化,对其真伪的判断水平更是参差不齐。刘培进,李克洲,陈涛(2012)调查了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发现大学生的网络认知还不够成熟,面对形形的网络信息时,仍缺乏理性的判断,相当一部分学生是靠直觉判断网络信息的真假。原因之一便是大学生的思维易带主观片面性,还不大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观点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指导自己的认识活动和观察社会现象(吴越,2006)。他们的行为极易受到网络中信息的影响,就如郭加书,王鑫(2010)分析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之一:部分大学生将网络行为社会化, 以网络化的视野看待社会, 指导自己的行为。
此外,从大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看,其情绪控制能力还不是十分成熟,情绪波动比较大。部分大学生不能理智地进行思考,理智驾驭不了感情,情绪的两极性和爆发性,稍强的刺激就易突然爆发出强烈的情绪或冲动的举止(桂世权,2002)。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各种情绪的宣泄,极易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因而对大学生非理性情绪的引导,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而开设的,其理念就是引导大学生对非理性情绪的调节能力,正确处理情绪、情感问题,促进个体的发展。并且有研究证明了大学生的情绪、情感特点与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邓丽芳、郑日昌,2003)。此外,刘宣文,梁一波(2003)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理性情绪教育对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自我概念和增进学生的情绪稳定性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理性情绪教育课程适合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适合作为学校实施、推进发展性辅导的重要课程。
基于已有的研究,本研究不仅探讨大学生的上网行为特点,还重点研讨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集群意向,查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否能够影响大学生的集群参与意向。
2.研究结果及分析
此研究的被试为某高校的大一~大四的本科生,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高校大学生本科生的网络集群意向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并使用SPSS16.0对结果经性分析。研究的被试区分为低年级(大一、大二)和高年级(大三、大四),其中大三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辅导,而低年级的大学生还没有机会参与到课程中。
2.1 大学生上网行为特点
表1 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分布特点
表2 大学生周上网频率分布特点
表3 大学生网龄分布特点
由表1~表3的数据分析来看,发现高年级的每天上网时间都比低年级较长;不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周上网的频率为每天的人数相对比较多,每个频率短的人数分布基本一致;高年级大学生比低年级大学生的网龄相对较长,网龄为7年以上的比例为58.6%。总体上,大学生的上网时间、次数都比较多。同时,调查也发现大学生了解信息的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报纸、电视等传统的信息了解渠道已不再是他们的最佳选择,他们倾向于利用网络了解外界,了解信息,微博、论坛等互动类网站是他们经常浏览的网页,从中他们可以便捷地得到想要的信息。
2.2 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对集群事件的认知等维度的差异分析
研究从三个方面来考察大学生的网络集群意向,分别是对集群事件的认知、对集群事件的支持度以及对集群事件的情感。对集群事件的认知主要是指个体认为网络集群事件能够给相关群体来何种结果,积极的结果或是消极的结果。在此维度上得分越高,表示个体越认为集群事件能够带来积极结果,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积极结果”是指事情的发展趋势是朝着群体自身目标定义的,而这个目标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对集群事件的支持度主要是指个体是否支持网络集群事件的发生并参与到现实集群事件的可能性。在此维度上得分越高,表示个体参与现实集群事件的可能性就越大;对集群事件的情感主要是指个体对已经发生的集群事件在情绪上的支持情况,愤怒、气愤(不希望其发生)或是开心、高兴(希望其发生)。在此维度上得分越高,表示个体对已发生的集群事件越是感到愤愤不平,不希望其发生。通过分析大学生在这三者上的差异,能够更加详细地认识大学生的集群参与意向,得到的结果如下表4所示。
表4 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对集群事件的认知等维度的差异分析
由表4可知,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对集群事件的认知维度上不存在差异,在对集群事件的支持度维度上存在差异,而在对集群事件的情感维度上差异显著。
3.讨论
此研究中重点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否能够影响大学生的集群参与意向,在对集群事件的认知维度上,虽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级之间不存在差异,但是仔细分析可知大三学生在此维度上的得分是最低的,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他们对相关群体发动集群事件在认知上还是持一种比较理性的态度,而不是盲目地认同集群事件为相关群体带来的效应。在对集群事件的支持度维度上存在差异,大三学生在此维度上的得分也是最低的。其参与现实集群事件的可能性相对其他年级而言,是比较低的。这是因为大三学生对集群事件持一种理性的态度,能够较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其参与到其中的概率就小一些。而在对集群事件的情感维度上差异显著,在此维度上他们的得分是最高的。即表明他们对已发生的集群事件越是感到愤愤不平,不希望其发生。
从整体的分析结果上看,初步表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确实对大学生的集群意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一结论,为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性提供了很好的证明。因此,在高校中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引导,不仅利于学生本身的健康发展,更利于高校预测学生心理状态和教育成果的巩固。
4.小结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
(1)大学生的上网时间普遍较长,并倾向于利用网络来获取信息;
(2)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对网络集群的支持度、情感上存在差异;
(3)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影响大学生的集群意向。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6-28
[2]刘培进,李克洲,陈涛.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分析及网络德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2,(3):76-78
[3]吴越.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方法[J].科技教育,2006,(12):111-112
[4]郭加书,王鑫.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引导[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9(1):55-58
[5]桂世权.试析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86-89
关键词: 高校性健康教育 研究综述 教学改革
青少年期是发生性及相关心理卫生问题的高峰期。[1]大学生是这一人群中的特殊群体,正处于青春期,虽然其性器官发育成熟,但因尚未步入社会,在性心理上并未完全成熟。传统的观及性道德观念在大学生群体中已十分淡薄,性观念日益开放,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大学生恪守“禁欲”观念并不现实,婚前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因此,高校开设性健康教育相关课程是十分必要的。然而,限于历史及文化等多方面原因,我国高校性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相对滞后。随着大学生性压抑、婚前甚至性犯罪等方面问题日益突出,性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任务之一。目前,国内已有大量的关于高校性健康教育方面的文献报道。本文对现有关于高校性健康教育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归纳出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开展相应的性健康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1.高校性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相关研究
性健康教育是多方面的教育,应通过课堂理论知识学习、校园活动及相应的社会实践等多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而不应该仅依靠课堂理论讲授。尹幼明、吴瑕通过对传统的性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反思,认为传统的性健康教育存在教材陈旧、师资不足、教学方法过于陈旧、性相关咨询与解释服务缺失等缺陷,通过相应的实践,提出通过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采用参与讨论式的PBL教学模式、在校内建立性心理健康咨询与服务机构、加强相关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工作机制等方式,增强教学效果,达到性健康教育教学目的;[2]李江滨等通过对108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大学生性知识缺乏,缺乏获取性知识的合理通道,因此,有必要开设性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并通过编写适宜的教材、完善性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改革与知识宣传等方面论述课程开设的可行性;[3]童伟、王孝锋通过多种途径调查,认为在朋辈心理咨询与教育过程中结合性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增强性健康教育效果,达到性教育目的;[4]崔志霞针对目前大学生性道德观念冲突、缺乏性知识、性心理与性生理发展的内在冲突、不良传媒影响等性心理问题诱发因素,提出在大学期间应通过性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大学生性知识、性道德、性法律等方面的教育,并在校心理咨询中心开设性心理咨询,以增强教学效果。[5]
2.利用其他课程完善性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
因性健康教育课程本身的特殊性,部分其他课程可以作为一个平台以补充传统的性心理健康教育。彭英等通过文献资料收集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认为在体育课上,通过体育干预的手段与措施,可以为性健康教育提供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健康的性气质、鼓励异性之间的健康交往,虽然体育干预在性健康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但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性健康教育的补充。[6]
3.高校性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建设相关研究
张瑷琳等通过开设性健康教育相关选修课程,并选取选课大学生作为被试,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经过系统的性医学、性心理学和性社会学学习的学生,在性知识、性观念、对待的态度、性道德等方面有一定的改变。研究认为,大学开设性健康教育课程是十分必要的。[7]
4.大学生性健康、性态度等现状调查相关研究
为更好地开展性健康教育工作,有必要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性态度、性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知识获取来源、特点、性伦理道德、性观念等,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性教育,达到教学目的。目前此类研究较为丰富。田小英等通过包含性知识、计划生育知识及婚前态度的自制问卷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大学生具备一定的性知识,但在避孕知识方面较为匮乏,对婚前较为宽容。研究认为,大学生在性知识方面缺乏系统性,高校应针对调查结果有计划地加强相关性教育;[8]宋兴怡等通过分层抽样调查3所高校600名大学生的性观念、性态度、现状、艾滋病知识相关教育等,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大学生性观念及性态度较为开放,对艾滋病有一定的认识,但目前性健康及艾滋病相关教育不容乐观。研究者建议,高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相适宜的性健康教育课程;[9]高文、郑灼珠通过自编问卷调查500名大学生的性健康、性教育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自己对性知识了解程度不足,主要知识来源于网络,缺乏系统的性健康教育。研究认为,目前大学生性态度较为开放但性知识相对匮乏,建议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普及大学生性健康教育;[10]何珊珊采用修订后的“亲密关系中的行强迫量表”研究恋爱大学生首次强迫的特点,结果表明,我国恋爱中的大学生首次强迫的发生率较高,并建议高校开设两性关系等方面的性健康教育课程;[11]张英华等针对女大学生采用自编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近半数学生对婚前持赞同或无所谓的态度,少数同学有人工流产经历,中学性健康知识教育对性态度无显著影响。研究认为,鉴于女大学生对婚前持宽容态度,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开设有针对性的性健康教育课程;[12]黄丹眉、潘燕华通过自编问卷调查在校大学生的性伦理道德、性知识获取途径、现状、性健康教育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性伦理道德水平基本符合社会要求,但性知识掌握程度比较有限,且缺乏引导,在校期间相关性健康教育不足。研究认为,目前大学生性态度趋于开放,对高校性健康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除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外,还应增加性健康方面科教片展放,通过发挥学校及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性道德、性态度,提高大学生性心理调试能力;[13]黄艺娜等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在校大学生婚前现状及其态度,调查结果表明,约有15%承认有过,相对于以往调查有所增加,针对婚前的态度,男生较女生更开放,多数大学生期望能够接受系统、科学的性健康教育。研究认为,由于社会开放及网络等多方面原因,婚前呈年轻化,性健康教育迫在眉睫,高校应开设相适应的性健康教育课程,同时应提供避孕知识的咨询与服务;[14]张曼琳等通过自编问卷调查在校大学生恋爱观、观、婚前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性态度较为开放,对婚前较为宽容,婚前发生情况随年级增加有所上升。研究认为,高校应积极开展性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同时,性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侧重避孕知识及相关技能,同时建立完善的性健康分级管理制度。[15]
5.大学生异常性心理问题相关研究
随着大学扩招,学业、就业压力增大,大学生心理疾病发病率不断增加。因性压抑等因素,性心理问题发生率有所上升。刘亭亭运用访谈法研究高校6位女同性恋的身份认同与身份沟通,结果表明,调查对象基本能够接受自身的性取向,通过积极的身份沟通能够缓解调查对象的紧张及羞耻感,提出通过儒家文化中的仁爱观念,在传统的家庭伦理中存在包含同性恋关系的可能性。[16]
参考文献:
[1]姚树桥,孙学礼.医学心理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80.
[2]尹幼明,吴瑕.开展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成效[J].中国性科学,2013.22(2):73-76.
[3]李江滨,蔡梦珊,杨丽梅,等.在校大学生计划生育知识及性健康知识认知情况调查[J].科教导刊,2012.30:183-184.
[4]童伟,王孝锋.运用朋辈教育法开展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调查及评价[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31(5):186-187.
[5]崔志霞.浅谈大学生性健康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6):21-23.
[6]彭英,唐刚,陈真勇.高校性健康教育中体育干预的实施[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2):15-16.
[7]张瑷琳,王玲玲,薛云珍.医学生性健康教育成效评估[J].中国性科学,2011.20(11):35-36,41.
[8]田小英,曹阳,杨肖妮,等.在校大学生计划生育知识及性健康知识认知情况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6):108-109.
[9]宋兴怡,徐选国,苏天照,等.山西省3所高校大学生艾滋病及性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3.20(4):101-103.
[10]高文,郑灼珠.宁德师范学院在校生性健康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3(2):157-160.
[11]何珊珊.恋爱中大学生首次强迫的特点[J].中国性科学,2012.21(12):63-68.
[12]张英华,黄俭强,颜君.女大学生性态度与情况调查研究[J].全科护理,2012.10(11):1044-1045.
[13]黄丹媚,潘燕华.大学生性知识、性道德现状对性健康教育的启示[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28(6):45-47.
[14]黄艺娜,张铭清,江建平.大学生婚前和性态度调查分析[J].中国性科学,2012.21(1):19-21.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 B84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125-2
对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课题来讲,加强对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心理的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各高校应该从根本上认识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以及紧迫性。首先,各高校应该正确的了解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面临的主要工作任务。同样的,高校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对本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制作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例如: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咨询活动等。通过类似的活动,帮助大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心理意识,提高大学的综合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概率。
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随着社会的逐渐进步,社会压力也随之增加,从而导致了人们心理疾病的不断出现,因此大学生具有成熟思想意识的人,其所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不能忽略的。根据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心理压力过大
第一,外部环境的影响。由于我国是属于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国家,而且我国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调整中,所以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是非常严峻的。高校大学生在读书期间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并且受到自身家庭环境、所选专业以及社会发展的影响,毕业后的就业观点和工作选择等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在面对社会激烈竞争时感到焦虑不安,导致在找工作时出现缺乏自信、盲目寻找等心理问题。
第二,内部环境的影响。根据现在大学教育情况来看,大多数院校都把英语过级、计算机过级等考试作为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判断标准,甚至有的院校还把能否考取这两个证实作为学生获得学士资格证的首要条件。由于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在摆脱了高中的学习负担之后又受到了来自社会与学校的双重压力,从而导致学生的神经更加紧张以及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二)心理承受能力弱
当代很多大学生在学业以及生活中都崇尚完美与成功,并且在家被家人所宠爱着,但是有一部分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过多的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教育,导致了一些学生在学习以及生活中都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容易丧失斗志。当代大多数高校都采用的是封闭式管理,导致学生在面对风雨时容易一蹶不振。大多数学生因为生活环境的影响,使其在面对困难时不能够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而是变得焦躁不安,情绪低落等,甚至有的学生逐渐发展成心理疾病。所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三)心理调节能力差
大学对于社会的认识在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知识的增加会变得更深入,并且在此过程中对逐渐的形成自身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这时候他们对于学习以及生活中的不同事物或者事件都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这些看法都趋向于理想化,与现实有了一定的偏差。当大学生认识到这些差距时,会变得焦虑不安,这是因为自身个体没有达到所预期的目标所产生的不安。随着这种理想与现实差距的不断积累,则逐渐会成一种严重的心理负担,从而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除此之外,大学生还存在着一些其他的问题,例如:人际交往问题、情感问题、金钱问题等。人本身的心理内容是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形成的,其主要由社会思想政治、文化背景、道德约束以及风俗文化等组成的。所以大学在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应该主动去了解周围环境,在不违背社会规定的前提下去追去自身的发展;相反的,一味的逃避现实容易缺乏正确的判断意识,导致心理疾病的出现。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措施
(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在我国的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总是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学生并没有掌握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
笔者建议在大学课程教学内容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门课程,为学习提供系统性的知识讲解,使学生对于健康的心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样的,学校还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这样可以方便学生更好的进行心理咨询,降低心理疾病的产生机会。
现在高校公共课科目较多,受总课时限制,增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存在一定难度。笔者建议可以采用选修课的形式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全校学生开放;或尝试在大学生思想教育课中增设心理健康知识课程。当然,在没有条件单独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前,可举办有关专题讲座,如“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大学生成就机动的发展”、“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大学生的学业成败归依倾向”等,这些内容都与心理健康紧密相关。
现在大多数高校所设立的公共课程较多,但是在时间上又受到专业课程的限制,所以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难度。所以笔者在此建议各高校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选修课,向全校所有学生进行开放。同样的,各高校在没有统一安排好课程之前,可以邀请一些心理专家来进行相关讲座,例如:大学生如何控制自身情绪、大学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大学生情感意识的建立等,这些相关心理内容对于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有着重要作用。
(二)重视辅导员的作用
由于教学不断改革,各大高校也逐渐开始进行扩招,每年招收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学校的工作人员却在逐渐减少。在大多数院校中,一个辅导员所管理的学生达到了一二百人,并且这些辅导员还兼聘了别的工作。这是一种非常不科学的管理行为,因为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
我国教育部门对于在校大学生管理的规定是进行自我管理。但是普遍大学生的思想是不成熟的,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他们不愿意听取家长的忠告以及教育,因此容易养成不健全的心理。这时候辅导员应该尽最大努力去理解与尊重学生,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向学生传授健康的心理意识,为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创造条件。同时辅导员应该为学生作为榜样,以身作则,发挥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人格魅力来教育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如果辅导员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则对于学生的教育将会事半功倍。
(三)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科学研究表明,生活方式的好与坏对于大学生能够否形成健康的心理有着重要作用。所谓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指有规律的生活、坚持体育锻炼、科学用脑、注重休息、不吸烟、少喝酒以及注重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任务较为繁重,心理压力过大,为了确保学习高效的学习,因此需要科学地计划好每天的学习与生活,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所谓科学的用脑是指合理用脑、适度用脑、勤用脑,避免过度用脑导致记忆力的衰退。
(四)加强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节
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节的主要内容包括了情绪状态的调节、适应能力的改善、意志品格的养成等。大学生正处青春年少时期,缺少社会经验,对于事情的处理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这个时期正是人生的多事之秋。其主要原因是他们缺乏社会经验以及生活知识,从而导致了人的心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不够完整,所以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焦躁不安的情绪。如果这些心理问题长期这样积累下去,就会逐步成为大学生的一种心理障碍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高等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该不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意识以及面对问题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促使学生主动的去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从而一步步实现人生的目标。
三、结束语
实施素质教育最为重要的措施就是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样的,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高等院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高等院校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心理是高校教育工作正常进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高等院校教学素质的体现。本文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视辅导员作用等方面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参考文献:
[1]秦敏燕.新时期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02).
[2]喻问琼.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刍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0,(09).
[3]曹姗.浅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J].东方企业文化, 2010,(03).
[4]周勤.浅析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