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1 08:37:51
导语:在家庭护理常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 前 言
近年来,我国已经正式进入老龄化,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加强社区保健护理工作是医院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查发现,现如今我国社区的老年妇女存在很多的个人,家庭以及社会问题。因此,探索和研究适合老年妇女保健护理的措施,是提高我国医院卫生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促进老年妇女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1]。因此,本文从开展社区老年妇女保健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出发,重点分析了开展社区老年妇女保健护理工作的举措:宣传各种有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常识,建立规范有效的健康档案,注重家庭病房的开展,积极主动的增强更年期妇女各种疾病的治疗工作,组织有理由老年妇女健康的社区活动。最后得出:只有不断的加强我国社区老年妇女健康护理工作,不断的提升健康护理的质量,才能让老年妇女感受到温暖,才能不断的提升她们的生活质量。
2 开展社区老年妇女保健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为了增加社区老年妇女的寿命,提高她们的生活质量,所以开展社区老年妇女保健护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了解生理特征和生理改变,解决老年妇女不同程度的妇科疾病,了解心理和精神健康变化[2]。通过保健护理工作,可以有效的改善老年妇女朋友的这些生理问题以及妇科疾病。由此可见,保健护理工作非常重要。
3 开展社区老年妇女保健护理工作的举措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开展社区老年妇女保健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社区保健护理工作,结合相关的资料,总结出如下开展社区老年妇女保健护理工作的举措:宣传各种有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常识,建立规范有效的健康档案,注重家庭病房的开展,积极主动的增强更年期妇女各种疾病的治疗工作,组织有利于老年妇女健康的社区活动。
3.1 宣传各种有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常识 在社区老年妇女中开展各种有利于他们健康的宣传工作,对于他们了解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社区保健护理相关人员要定期对社区的老年妇女朋友进行定期的讲解,讲解内容主要包括,当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是如何去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调整,以及各种疾病的预防措施等等。另外,在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张贴各种对老年朋友生活和健康有利的预防措施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条例也有利于老年人的健康。
3.2 建立规范有效的健康档案 健康档案是社区健康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作,通过健康档案可以让社区健康护理工作者明确的了解每位老年妇女的身体状况,定期组织老年妇女进行体检,同时提供老年妇女所需的基本医疗服务项目以及帮助她们加强与医院的协调联系[3]。健康档案让社区保健护理工作者能够通过档案了解每位社区老年妇女的身体状况,可以定期的进行相关的治疗和其他帮助。
3.3 注重家庭病房的开展 开展家庭病房可以有效的帮助老年妇女,让其感觉到对其的关心和帮助,另外在家庭病房开展的同时,还可以交给家属学习一些基本的护理,比如按摩,拔罐等等。这样通过家属了解一些基本的常识,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同时,健康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通过开展家庭病房,为病人提供了治疗机会,也为病人家庭节省了人力和物力,很受大家欢迎。
3.4 积极主动的增强更年期妇女各种疾病的治疗工作 社区老年妇女保健护理工作中,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更年期妇科疾病的治疗。为此,社区保健护理工作人员要做好疾病的筛查工作,做好预防,同时有病一定要尽早治疗。比如,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有上升趋势,亦必须注意防治。
3.5 组织有利于老年妇女健康的社区活动 老年人要想保持身体健康,必须进行必要的活动,社区工作人员要定期组织老年妇女们参加各种健身活动[4]。比如,各种老年操等等。同时,社区还要建立老年活动娱乐中心,让老人有交流和活动的场所,这样不但可以解决老年人的各种心理问题,还能增强他们的体魄,非常有利于其健康。
4 总 结
总之,只有不断的加强我国社区老年妇女健康护理工作,不断的提升健康护理的质量,才能让老年妇女感受到温暖,才能不断的提升她们的生活质量。才能让老年妇女朋友安享晚年。
参考文献
[1] 李纪红.社区老年人的康复护理[J].卫生职业教育,2008(23).
[2] 徐洁,周爱妹,黄盈碧.妇科老年患者术后并发急性精神障碍的原因探讨及护理[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8(04).
关键词 抑郁症 家庭护理 复发
抑郁症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自我照料的能力,甚至危及生命[1]。我国成人流行率男性16.7%,女性19.5%,其中青少年25%~40%[2]。
传统的狭义康复治疗模式往往局限于临床治疗。一旦患者痊愈出院,治疗便告结束,有时患者带些口服药物维持治疗,也常常是见好就收,擅自停止用药,尤其在抗抑郁剂价格昂贵时,这种现象更为普遍,以致病情反复发作,迁延多年不愈。在潜意识里因逃避旧有环境的刺激而重新住院治疗,开始新一轮的临床治疗,这样循环往复,形成了极难治愈的瓶颈效应。要想打破传统的临床治疗方式,冲出局限的瓶颈效应,抑郁症患者出院后,在医院护师指导下的家庭护理及治疗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护士要监督抑郁症患者出院后的继续治疗。要针对每个患者做出康复护理计划,包括督促患者定期复查、注意药量的增减、思维性质及严密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等。患者出院时,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向病人讲解疾病的性质及防治本病的知识,帮助患者分析发病诱因,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巩固疗效。耐心向病人家属讲解抑郁症的疾病性质和病态表现,用药常识及疾病处理方法等相关知识,讲解社会及家庭支持对抑郁症的重要作用,促进家属对干预措施的合作与主动参与。嘱咐他们关心、爱护、尊重病人,减少对病人的刺激,要督促病人坚持服药、来院复诊,预防复发。
护士要指导病人积极面对生活压力,树立生活信心。抑郁症患者回到原来的生活中,负面情感仍然存在刺激,加之出院后可能会受到社会的鄙视,应鼓励病人学会利用自身条件来处理生活压力,利用这些身边的资源来减少负性的行为,克服不良的情绪,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承受力。鼓励病人积极参加每天组织的社区文娱活动,以分散注意力,减轻焦虑抑郁情绪和孤独感。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与对待生活及疾病,注意自己性格上的弱点,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毅力。掌握自我调控技巧,鼓励其回归社会,回归家庭。
护士要指导病人家属尽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抑郁症病人常表现为焦虑、紧张、不安、恐惧,认为自己是家人的负担,护士应向病人家属讲明缘由,指导病人家属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生活气氛,多尊重、关心体贴病人,并尽量满足病人的需要,使病人感到家庭的温暖,减少焦虑,树立生活的信心。鼓励病人家属主动与病人谈心,改变病人的精神状态。指导家属学习有关疾病知识及如何预防复发的常识,为病人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人际互动关系。对病人的进步,及时给予正向的肯定和鼓励,从而减少病人的负性情绪,促进早日康复;还应适当为病人安排一些家庭或社会生活内容,并使之成功,通过成功的经验改善其症状。
护士要指导病人家属做好病人生活护理。抑郁症患者大多睡眠不好,家庭应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督促病人遵守作息时间,密切巡视,注意病人睡眠情况,切忌饮酒、喝茶。同时,抑郁症病人生活被动,丧失主动性,懒于梳洗,护士应指导病人家属帮助病人定时洗澡、更衣、理发及修剪指甲,保持病人衣着清洁及身体舒适,督促病人定时定量进食,鼓励病人参加体育活动,分散其对疾病的注意力,提高生活兴趣,有利于康复。
总之,抑郁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愈后病情复发率较高。医院治疗与家庭护理有效地结合起来,保持这些策略应用的连续性,以使患者能够坚持参与治疗,可以巩固和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帮助病人回到旧环境中加强心理承受力,恢复正常生活,融入社区生活,可起到良好收效。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ect of family-centered pediatric high quality nursing model. Methods A total of 120 children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pediatric nursing model,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family-centered pediatric nursing model. Comparisons were made on nursing error rate and satisfaction degre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much lower nursing error rat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much lower nursing satisfaction degre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family-centered pediatric high quality nursing model can effectively reduce nursing error rate and improve service quality and satisfication degree in pediatric nursing.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Family-centered; Pediatric nursing;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Application effect
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儿科护理模式和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模式,对两种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9月本院收治的儿科患儿12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60例。对照组中男32例, 女28例;年龄2个月~8岁, 平均年龄(1.5±3.1) 岁;病程1~4周, 平均病程(1.3±2.3) 周。观察组中男21例, 女39例;年龄1个月~10岁, 平均年龄(2.2±2.1) 岁;病程3 d~4周, 平均病程(1.1±1.8) 周。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儿科护理模式, 观察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模式, 具体包括:①入院评估:在患儿入院时, 护理人员应按照护理要求, 对患儿进行全面评估, 如生命体征、皮肤、过敏史、既往史、患儿大小便等情况。全面了解患儿的护理问题, 并对存在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患儿家庭单元中的每一名成员进行宣教, 让其充分了解护理问题, 配合护理人员对患儿的护理, 及时满足患儿及家属的需要, 这是成功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护理模式的第一步[1]。②健康宣教:儿科患儿人群比较特殊, 每例患儿的治疗途径各不相同。因此, 护理人员要根据每例患儿的情况, 定位好护理人群, 通过各级护士的配合, 深入每个家庭单元以家庭为中心实施护理, 其中包括健康教育、护理计划、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护理效果评价, 通过这些护理步骤为患儿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途径。家庭健康教育可以在患儿入院前和入院2~3 d后进行较为合理有效, 给患儿家庭单元发放宣传手册, 根据患儿病情定期宣教。还可以通过科室健康宣教专栏、疾病护理小常识、家庭疾病护理等进行宣教, 建议患儿家属在家庭单元中组成家庭急救包, 便于对患儿紧急情况进行处理。③护理措施:针对每例患儿存在的护理问题和提出的护理诊断, 为患儿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在执行护理操作的过程中, 注意实行人性化护理, 尽量满足患儿及家属的要求, 安抚患儿的情绪。进行侵入性操作时, 要做到动作敏捷、准确, 减少失误率, 以免引起患儿的疼痛。同时多与患儿及家属沟通, 拉近护患关系, 使护理工作顺利有效的进行。④护理效果评价:实行护理措施后, 护理人员要及时根据患儿家属反映的情况, 持续改进护理措施, 多观察、思考, 直到患儿痊愈出院。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 加强与患儿沟通, 加强健康教育, 不断地丰富患儿家属的护理常识, 能够掌握简单的护理措施, 满足家庭护理的需要, 使护理工作更好的深入家庭单元, 服务每个家庭[2]。 1. 3 评价指标 患儿入院期间, 准确记录患儿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护理差错率通过患儿住院期间的跌倒或坠床、用药错误的例数反映。患者调查满意度以评分方式评价:7~10分为满意, 4~6分为一般, ≤3分为不满意, 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护理差错率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儿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在儿科护理中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 使患儿与医护人员之间的距离更进一步。护理人员从传统的以患者为中心, 转变为将整个患者家庭单元视为护理对象, 使护理人员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变得更容易。患者更加信任护理人员, 减少了护理差错, 有效地预防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护患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3]。儿科护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护理人员不仅要拥有比成人科室更精湛的技能, 还要提升自身素质, 为患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而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符合这一要求。通过实施这一措施, 护理人员更有信心为患儿精心护理, 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本研究中, 观察组的护理差错率为3.33%, 对照组为26.67%;观察组的患儿满意度为98.33%, 对照组为88.33%。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后, 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护患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同时提高了患儿对护理工作及护理服务的认可度。
综上所述, 在儿科实行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模式, 在临床护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与传统的常规护理相比, 为儿科患儿带来了更好的护理服务, 营造了良好的医疗氛围, 促进了患儿早日康复, 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学英, 胡歌.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的效果观察.现代临床护理, 2010, 9(8):60-63.
一、资料与方法
(一)基本资料
将我院接收的120名神经内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试验组两组具体数据如下表。
(二)实验方法
观察组采用规范化健康教育方式。首先就要建立一个具有专业性和能动性的健康教育小组,该小组的建立可以由3至5名专业神经内科护理人员组成。护理人员要根据每一位患者的自身患病情况分别制定适合患者自身的健康教育内容与工作。其次,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这样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医疗活动的有效开展。护理人员要充分了解患者的个体差异,从饮食、喜好、性格、脾气等多方面改善医患关系。护理人员要有自己的热情和细心去营造一种家的氛围,给患者温馨舒适的感觉。最后,在做好基础护理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疾病知识宣讲使广大患者对神经内科疾病的整体性质和具体的恢复要求有所了解。同时要帮助患者做好康复后护理,避免病情反复。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护理人员按照医院规定依据患者提出的医疗问题做出相应解答。
(三)观察指标
将两组的生活质量水平作为相应的评价指标。我院采用向患者分发问卷的形式进行信息收集。具体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心里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和生活状态四个方面,共涉及32个调查项目。每个项目设置1-5分的评分标准,评分越高意味着其恢复质量越高,其生活状态越高。
(四)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全部数据均经SPSS 10.0软件统计包进行分析处理,收集到的数据资料采用平方计算资料采用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既需要进行验证。
二、探究结果
(一)满意度比较
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满意度高达95.0%,而对照组的满意度只有45.0%,实验组的满意度和对照组的满意度存在较大差异,P
满意度比较主要从整体的恢复状况和对护理人员的认可程度上进行评判。众所周知,神经内科疾病的护理工作是一项需要恒心、耐心与决心的陪护工作。我们要改变一些原有的护理方式与方法,将护理方法与病人的病情相结合,做到随病情变化而不断更新护理方式与方法。
(二)生活质量比较
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总分为977,平均分为16.28。而对照组的生活质量总分为566,平均分为9.43。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存在较大差异,P
生活质量水平的调查主要是从心里功能、社会功能、生活状态和躯体功能四个方面较为具体全面的进行调查。通过四个方面的成绩汇总与平均分作为评量生活质量水平的标准。护理工作的好坏不能仅从患者的痊愈与否来进行判断,我们所追求的不光是患者身体上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对患者心理、社会、躯体等精神方面的建设。
三、规范化健康教育方法
(一)建立小组培训:医院应建立由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护理人员组建成的培训小组。培训小组的建立不仅能提升规范化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更能使患者更快更好的获得健康。除此之外,培训小组的建立还能提升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二)培养良好的医患关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对于患者的治愈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医院开展医疗活动的良好基础,同时也是患者获得健康的最有效的途径。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需要护理人员全身心的投入与热情周到的服务,给患者一种家的感觉。
(三)宣传疾病常识与技能:医院不能仅仅以治病救人为宗旨,同时还要注意神经内科疾病的常识宣传和护理技能提升。由于神经内科疾病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因此相关的疾病常识宣传和护理技能提升也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 健康讲座 电话回访 支气管哮喘 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27.303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6年10月~2009年2月收治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70例,男87例,女83例;年龄16~68岁,平均44±14岁;病程1~30年,平均14±7年。全部病例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3年修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合并症;职业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危重症者;语言表达能力缺陷者。
方法:①健康讲座:每月进行1次,一般选择双休日,在呼吸内科医师及护士指导下进行,采用灵活、开放的教学方式,患者及家属随到随参加学习。内容包括《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解读;学习和掌握定量雾化仪(MDI)和峰流速仪的使用方法;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吸入剂注意要点及使用方法;哮喘日记记录;自我管理方案制定等。采取讲大课、问题解答、操作示范、相互交流、发放哮喘教育小册子等方法。当日检测肺功能,并在医师、护士指导下进行哮喘病常识考卷及哮喘生命质量评分表问卷调查填写。登记并整理。②电话回访:患者留有联系电话,出院分3个月,6个月,1年由1名经治医师和1名专科护师进行回访。询问患者是否按出院指导按时服药及吸药。方法如何。是否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养宠物。是否保持室内环境洁净,避免接触室内外的变应原,减少剧烈的情绪表达等。哮喘病常识考卷及哮喘生命质量评分表问卷调查电话问答后替代填写。回访电话一般由患者自己接听,也可由日常照顾其生活起居者接受电话回访。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接受电话回访或健康讲座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哮喘常识考试、肺功能(PEF、FEV1)、年住院日、年急性发作次数、年医疗费用各方面好于对照组,且健康讲座在哮喘常识考试,年医疗费效果优于电话回访。见表1。
讨 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心健康的常见病,由于目前尚不能根治,兼据反复发作性,所以以居家治疗为主。患者及家属对其认识程度与自我处理方法对本病的疗效和预后至关重要。健康教育是患者及家属提高对支气管哮喘病的认识、配合诊治、预防滥治达到减少哮喘发作次数、程度,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健康教育的方式有多种,目前,主要有健康讲座、电话回访、成立哮喘之家等。本研究显示健康讲座、电话回访是支气管哮喘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能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支气管哮喘病的认识、部分改善肺功能、缩短住院日、降低年急性发作次数、降低治疗费用。健康讲座、电话回访各有优点,两者结合较优。
健康讲座的优势是患者主动参与性好,能互相交流,患者的部分不良心理和情感状态得到了调节,从而提高了对支气管哮喘病的认识,提高了自我防护、自我处理能力,提高了生活质量。电话回访是健康教育的又一种方式,符合现代护理模式中护理场所由医院向社区、向家庭延伸的护理观念[10]。加强了医院与家庭的联系,对普及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识、自我防治能力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患者处于被动状态,主动性不够。近来也有研究认为,健康教育虽然可以改善哮喘患者的自我保健技能,但对其健康和肺功能状况甚至包括生活质量并无影响[11]。因此对健康教育在支气管哮喘防治中的作用以及方式应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萍,赵海涛.支气管哮喘分级治疗与管理[J].临床内科杂志,2007,24:224-226.
2 Kitch BT,Chew G,Burge HA,et al.Socioeconomic predictors of high allergen levels in homes in the greater Boston area[J].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2000,108:301-307.
3 张建,徐燕玲.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的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10.
4 高彩红,葛雪香.支气管哮喘56例健康教育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912-2913.
5 NavaieWaliser M,Mersman C,Lincoln RN.Implementing a Pediatric Asthma Program:Enabling SelfCare Management through Education[J].Home Healthcare,2004,22:633-639.
6 黄晓卫,张建青,莫小青,等.自我管理教育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的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6,9:848-849.
7 徐永健,谢俊刚.重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估[J].中华内科杂志,2005,44:324-325.
8 张力燕,王华,郝青林,等.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作用[J].中国康复,2005,20:112.
9 钱亚珍,封亚萍,李亚萍,等.出院患者电话回访健康教育效果的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杂志,1999,15(9):56-58.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儿科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本研究儿科病症要求。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其中观察组中有男性患儿19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为4月~9岁,平均年龄(5.1±2.6)岁;对照组中有男性患儿15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为6月~10岁,平均年龄(6.8±1.1)岁;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史、文化程度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循证护理方法
根据患儿身心发展特点、所患疾病以及家属文化水平、家庭情况、性格评估及其家属的诉求,循证方法如下。
1.2.1患儿心理问题
(1)恐惧、焦虑心理。7岁以下的患儿主要恐惧与父母分离,7岁以上的患儿主要焦虑死亡、残疾及受到批评,缺乏对医护人员的信任。(2)排斥心理。3~6岁的患儿由于对病房的陌生感以及治疗时的疼痛,会出现哭闹,极力拒绝治疗的现象,强烈地渴望回家。(3)影响睡眠习惯。绝大多数12岁以下的患儿住院后睡眠习惯都发生了改变,主要为入睡困难及睡眠质量不高,容易发生半夜惊醒、大哭大闹等现象。(4)缺乏医学常识。7岁以上的患儿存在着严重的医学常识认知不足,情绪易受死亡概念而产生波动,且不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工作。
1.2.2家长心理问题
(1)焦急、紧张心理。家长出于对患儿的高度关怀而对患儿的病情反复追问,非常希望主任级别或临床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对患儿进行治疗,对医护人员的要求较高且缺乏信任,希望患儿转到上级医院得到更好治疗。(2)敌对、怀疑情绪。家长因对医学常识认知度不高,片面了解患儿病情,当出现患儿病情久难恢复时,家长极其容易对医护人员的水平以及采取的治疗措施产生怀疑,甚至产生敌对情绪,从而否定医护人员的治疗方案,甚至另走旁径通过上网查阅或翻阅医学书籍私自对患儿进行治疗。(3)同病相连感受。由于不同患儿患有相同疾病使得家长与家长之间产生同病相怜的感受,进而更容易相互沟通,且对彼此的信任往往超过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1.3护理措施
为患儿提供一个舒适的住院环境,保证光线适宜、无噪音、无特殊气味、温度适中以及病房整洁。同时护理人员应注意自身言谈举止,对患儿和蔼可亲,促进护患关系的良好建立,增加患儿的信任度。患儿因年龄所限认知能力不足,所以护理人员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鼓励家长分配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患儿,并允许患儿将心爱的玩具带入病房。患儿住院后,护理人员应通过真诚有效的沟通让患儿及家属对医院的情况、护理人员的职责以及管床医师有所了解,通过优质服务促进与患儿及家属和谐关系的建立。以家长之间同病相连感受为切入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患儿家长与其他家长进行沟通,以身说法,说服其他家长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工作,拉近护患关系。
1.4观察指标
(1)QOL评分,得分越高则护理质量越优;(2)SAS评分,得分越高则焦虑越严重。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QOL评分为(56.39±13.1)分,SAS评分为(32.7±10.4)分;对照组QOL评分为(44.31±10.6)分,SAS评分为(44.9±3.2)分。观察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QOL评分,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安徽黄山谷彦平:年前,我因病住院,危险期过了以后,大女儿便把我订的《家庭医药》从家中带到病房里,让我看看 ,精神上好得到点安慰。
一日,正当我翻阅《家庭医药》时,邻床的病友也想看看,我随手递给他。谁知,他一边看一边说:“今天又认识一位‘新朋友’!”护理他的家人惊讶地问:“谁?”他爽朗地一笑,抖着手中的刊物说:“喏,《家庭医药》呀!” 此时,我也为《家庭医药》拥有越来越多喜爱她的读者而高兴。当他知道我有写好时,便要我写几句表达一下病友们对《家庭医药》的共同心愿。于是,我就以“《家庭医药》到病房”为题,即兴吟诵了一首小诗:《家庭医药》到病房,病友争阅心欢畅。一见钟情常激励,勇斗病魔志气昂。道道难关险化夷,精神愉悦早复康。柳暗花明又一村,眼前一片芳草香。
话音刚落,一阵阵欢笑声荡漾在病房里………
祈盼急救常识进村入户
广西德保潘仕栋:现实生活中,意外导致的伤害和突发性疾病等情况时有发生,由于没得到及时正确的院前治疗,失去抢救机会或加重伤残的亦屡见不鲜。在农村,这种情况更加突出。一方面,农村的溺水、触电、雷击、蛇咬、狗咬、蜂蜇伤害以及农药、酒精、杀鼠剂、野生菌等中毒事件频发;另一方面,相较于城市,农村地区的急救网络和现代化的医疗急救系统尚待完善。农村地区的群众又是最缺乏急救常识的群体,常常一个说这样,一个说那样,惊慌失措,束手无策,或按土办法施救,反加剧危情。
笔者注意到,历年的卫生下乡活动,主要开展义诊及常见病、各种慢性病预防、治疗知识的咨询宣传,忽视了急救技术的普及推广。建议有关部门根据农村常见突发事故、意外伤害事件的特点,针对农民朋友的文化水平,通过面对面宣讲、散发急救常识手册、光碟等方式,介绍一些最基本、易于掌握有效实用的急救常识,提高老百姓急救常识知晓率。
要知道,大众急救水平的高低,对维护生命安全、减少家庭悲剧、降低社会负担,意义重大,这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买药时多问两句
前些日子,笔者被感冒咳嗽反复折腾,在被家人逼着上医院前,决定自己买些感冒镇咳药,来缓解“灾情”。
进了一家药店,服务人员很热情,问:“需要什么药啊?”我说:“我要维C银翘片和咳平。”服务人员又接着问:“是感冒咳嗽吧?在吃别的感冒药吗?”当时的感觉是这个人还真是嗦,不拿药还老问问题,我不太耐烦地摇摇头。他把维C银翘片拿出来,对我说:“用药是个细活,几种感冒药凑在一起吃,总剂量肯定会大大超标,非常容易导致不良后果。”我点点头,心里还是觉得有点烦,我说:“我还要一包咳平。”服务人员微笑着说:“还要问你一句,你咳嗽有痰吗?”看我没回答,他接着说:“咳平没有祛痰作用,如果咳痰症状明显,不宜使用。”此时,我才算平心静气下来,自觉平时对药物了解也不少,但买药前就没想过问一句这药是不是适合自己用。
关键词:家庭医生制服务;手足口病;健康管理
手足口病是一种主要由柯萨奇病毒(CA16)和肠道病毒71(EV71)经多种途径传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为发热和手、足、口腔、肛周等部位皮疹或疱疹,除少数重症病例需住院治疗外,大多数病例因症状轻、病程短,以居家隔离治疗为主。在居家隔离治疗期间,部分家长由于对疾病认知不足和家庭隔离治疗方面知识缺乏,会使患儿病情加重或者疫情扩散,因此对居家隔离治疗的患儿实施健康管理,是社区治疗和预防手足口病传播的关键[1]。近年来,家庭医生制服务作为一项创新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正在实践和推广中,我中心试行将家庭医生制服务运用在手足口病患儿健康管理中,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为2013年1~12月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中报告的现住址为本镇的手足口病患儿。患儿年龄4个月~8岁,平均年龄(3.6±1.1)岁。手足臀部皮疹123例,口腔黏膜疱疹66例,发热(体温≥37.5℃)74例,有咽痛、流涕、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29例,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4例。健康教育和指导对象为患儿家属,共计132名,其中男44人,女88人,平均年龄(29±5.7)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28人,高中或中专30人,初中69人,小学5人。
1.2 方法
1.2.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疫情监测人员每日登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接收辖区内新增的手足口病病例,首先进行电话核实确认,第一时间将患儿信息通知其所在的家庭医生制服务团队。
1.2.2 家庭医生接报后与患儿家属预约时间,24h内上门访视,为患儿建立健康档案,完成流行病学调查表。询问或观察患儿发热、皮疹、精神状况和饮食情况,对患儿目前情况进行健康评估。
1.2.3 设计调查问卷,了解掌握患儿家长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根据家长文化程度和手足口病知识掌握情况,开展针对性、个体化、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包括介绍疾病知识、治疗护理、饮食与用药、消毒隔离、预防措施等,发放消毒药品和宣教资料。
1.2.4 家庭医生向患儿家长提供咨询电话,接受疾病相关知识咨询,对家长提出的问题提供耐心地解答,必要时及时提供治疗和护理服务。
1.2.5 接报14d后进行回访,了解患儿病情转归情况,再次评估家长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满意率。
1.3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设置逻辑检错。运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对不同率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对 132例手足口病患儿在居家隔离治疗期间开展健康评估、健康教育、家庭护理指导,所有患儿均在诊治的4~10d内痊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2.2 家庭医生对手足口病患儿实施健康管理后,家长对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经 检验P
2.3 家庭医生对居家隔离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进行跟踪和随访服务,提高了家长对家庭医生制服务的满意度,经x2检验P
3 讨论
3.1 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复杂,且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和疫苗预防。轻症病例门诊就医后回到社区,很多家长由于对疾病认识不足,未有效落实消毒隔离措施,是导致疾病在社区传播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医生掌握患儿信息后,入户为患儿家长开展健康宣教,让家长对手足口病基本知识有充分认识并引起思想上的足够重视,避免患儿与其他健康儿童接触或到公共场所游玩,预防交叉感染。同时向患病家庭发放消毒药品,指导家长对患儿常用物品、餐具、玩具、粪便进行消毒处理,降低疾病社区传播风险,是预防和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
3.2 做好家属的健康教育是手足口病居家护理的重要措施[2]。家庭医生对患儿进行健康评估,针对患儿个体情况开展针对性的用药、护理指导,有助于提高家长的家庭护理技能,也有助于家长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减轻家长焦虑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可以缩短病程减少各类并发症发生,促进患儿康复,同时也提高家长对重症病例鉴别能力,一旦发现病情演变及时就诊治疗。
3.3 家庭医生为手足口病患儿建立健康档案,实施健康管理,把患儿病情进展和注意事项告知家长,开通咨询电话为家长答疑解惑,让家长感受到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动态变化和连续性,在这过程中,家长与家庭医生间加强了交流,拉近了距离,提高了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制服务的满意度,也有利于家庭医生与患儿家庭建立长期的、稳固的、友好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话回访;早产儿
应用现代化通讯工具对出院患者进行回访是一种随着医学模式转变而出现的新的护理服务, 它使医院护理工作延伸到出院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也提高了整体护理水平[1]。我科从2008年起开展出院早产儿电话回访服务, 了解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情况, 并及时进行健康教育,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得到早产儿家长及社会的欢迎和肯定, 现报道如下。
1 回访对象
2008 年1 月至2008 年9 月, 我科对83 例出院早产儿进行了电话回访,男婴44例,女婴39例,双胎8 例,三胎1例。
2 方法
2.1 实施回访登记 病区建立规范的出院患者随访登记本, 将患者的床号、姓名、性别、孕周、电话号码、出院时间、诊断、治疗,喂养概况。
2.2 回访手段 运用科室外线电话与出院患者进行联系。
2.3 回访时间 电话回访的时间为出院后1 周内回访1 次, 特殊患者根据需要适当增加次数
3 电话回访内容
3.1 喂养知识 提倡母乳喂养, 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母乳不足的婴儿如何喂养,人工喂养的注意事项
3.2 护理知识 室温的调节,维持室温22℃~24℃,保证每天室内通风至少半小时,如何进行洗澡,如何做好皮肤护理、口腔护理、脐部护理等。
3.3 早期教育 介绍抚触,按摩的知识,指导家长做好早产儿的早期干预,如何提供 合适的刺激。
3.4 其他 解答家长所遇到的其他问题,比如预防接种的常识、何时随访等。
4 讨论
4.1 电话回访的优缺点 在众多的回访形式中使用电话回访比较节约人力财力, 所需的时间不多, 易被患者和护士接受, 也不影响患者家庭的日常生活。但电话回访同样也存在一些缺点: 患者所留电话号码为空号错号,或拨打时无人接听, 不能及时进行回访[2]。
4.2 电话回访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电话回访加强了医患沟通, 及时了解患者的真实情况, 及时了解早产儿回家后遇到的各种问题, 并立即给予反馈解决, 增加了护患双方的互动性, 缩短了护患之间的时间和空间距离, 并且使医院健康教育工作不仅局限于患者住院期间, 而且延伸到出院后的治疗和康复过程,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增进医患沟通,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4.3 电话回访可以帮助早产儿家庭更快接受早产儿 早产儿是要回归家庭的,但很多早产儿的家长对早产儿护理知识一无所知,对那个弱小的生命束手无策,所以有的家庭希望早产儿在医院养的越大越好,电话回访很好的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4.4 提高护士理论水平 护士进行电话回访, 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还必须掌握丰富的健康教育、护理学、心理学、营养学等知识,督促个人主动学习多方面知识,提高个人素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