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效学习课堂

时间:2023-05-21 08:37:52

导语:在高效学习课堂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效学习课堂

第1篇

关键词:高效课堂;关键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238-01

通过对高效课堂有关内容的学习,我懂得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数学课上我们不仅要好好讲课,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数学课堂的发展是迅速,复杂多样的。不过,我认为,无论数学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从高效课堂的理论中我有以下的体会: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模式。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在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高效收获、高效提高、高效进步。

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效率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要想课堂变得高效,教师一定要对学生有普遍的关注

1、要经常用目光或微笑与学生交流,这是实现普遍关注的前提。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种关注,感受到一种温暖,获得一种支持。

2、用欣赏、夸奖的手段来体现你的关注。

对学生的欣赏、夸奖、鼓励往往表达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老师器重我。要把他们每一点的积极性、每一点的学习热情保护起来,让它生长起来,壮大起来。

3、用提问或允许回答问题来表达你的关注。

不经意的允许能满足学生的被认可感,满足学生被承认的需要。

二、要想课堂变得高效,教师对课堂一定要有创新

1、启发激趣,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有了兴趣,还会萌发创新意识,而在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无穷无尽的兴趣,又再次促进创新。兴趣越大,学习的效率就越高。

2、质疑交流,让课堂变得有理有趣。教师要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感觉学习是讲理的心智活动而不是硬“灌”。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要学,学习的效果肯定也会提高。

3、提倡“合作”,让课堂变得融洽愉悦。合作学习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群体这种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当好导师,及时起点拨导向的作用。合作学习很有好处:第一,拓宽思维,深化学生的认识。第二,培养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第三,可以培养合作精神。

1、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课堂变得丰富直观。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2、体现现代课堂结构,让课堂变得热烈主动。要把课上活,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独占式和教师主讲式而学生则单向静听式的课堂结构,代之以多向立体式现代课堂结构。传统的单向静听式结构其教学方式方法是填鸭式、注入式,教师积极性高,学生主动性差,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是低下的。而多向立体式结构的教学方式方法是现代启发式,学生自学,老师进行针对性精讲,师生之间互相质疑问题,探讨真理。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上。课堂教学活而不空,实而不死。

3、分层次教学,让课堂变得满园花开。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而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彻底抛弃“一刀切”,实行分层次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他们的起点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就能使他们在各自的起点上都有提高。如此坚持下去,就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三、要想课堂变得高效,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1、营造能够给所有的学生以自信的氛围。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对自己有自信心。此时的学习是最有效的。

2、营造让所有学生都洋溢生命活力的氛围。在这样课堂里,学生感到轻松、活跃、精力充沛。如果学生觉得自己没有活力,甚至消沉、忧虑、紧张,高效的课堂是无从建立的。

3、营造能够让学生自我管理的氛围。在这样的课堂里,每个学生都能实施自我管理,都能感到要对自己负责。如果总是觉得自己被控制着,自己对自己毫无责任,也是没有学习效率可言的。

4、营造让所有学生都有归属感的氛围。学生间彼此聆听,彼此认同,彼此尊重,不仅能提高其学习效果,亦可修养其人格品质。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各界都在提倡给学生减负,不能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毕生都要研究的课题,把老师和学生都从题海和加课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

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探索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喜欢上学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构建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黄明月. 新课程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 新课程(教研版) 2009年06期

[2] 郑 慧.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0年17期

第2篇

第一,教师角色的转变。在以前的传统课堂中,基本生本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上是教师传授知识为主。而在生本高效课堂中,更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就是说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如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就成了我们要思考的问题了。因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学环节的流畅性与主导课堂变化的能力。

其次,要做好激励工作,由于现在的课堂主要是由学生来讲,所以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对于好的表现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树立学生的信心。我们要相信学生,这可能也是我们最为担心的一个问题,尤其是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解,学生是否讲得好,讲得对。通过这几天的观摩学习,我发现学生的表现还是比较好的。比如说,在王莎老师的《桥》一课上面,有的学生就表现的很好,他在展示过程中反复朗读,使得感情与主人公共鸣。再比如说,在陈老师的课上,学生自制的孔雀非常美观。展示环节学生自信、沉稳的介绍引人注目。所以我们要相信学生,要相信只要坚持不懈,我们的学生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能力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提高的。

再次,要做好引领工作。生本高效课堂以学生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所以在课堂上面,我们要适当的引领。对于展示的好的地方要给予鼓励,对于展示不到位的要及时给予提示,尽量使得环节完整。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还要及时点拨,尤其是重难点知识。点拨尽量做到语言精简、方法恰当、并列举恰当的实例进行补充。这样便于我们的学生在以后的展示过程中抓住重难点。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知识归纳的能力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展示的时间也会大大缩短。

第3篇

关键词:自主学习;主动;课堂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班级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充分发扬学生的主动精神,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主动学习中张扬个性,掌握学习方法,获得知识和能力。

一、自主学习课堂的特点及表现

1.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自主学习课堂与以往的教学模式有所不同,它强调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求知,把握学习的主动权,这与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一教一学的方式有很大的差异。但这种教学模式实施的前提是教师要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手段,引导、指导学生按照既定的学习目标来进行学习活动,教师扮演着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和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的培养而非单纯的知识灌输和传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2.开放性的课堂教学

一般来说,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以事先制定的教学目标为指向来进行的,学生根据教学目标来学习,但是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水平有高有低,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要求他们并不科学,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分别制定分阶段的目标,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学习进度和学习目标。这样的自主学习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自主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时间、内容,当然要以完成学习目标为前提,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学生的手中,这样的自主选择,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压力,缓解了他们的紧张情绪,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升。

3.合作、互助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虽强调独立,但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非自学,并不是闭门造车,互助、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更能增加交流,相互之间取长补短、提高效率。

4.主动创造性地学习

自主学习是一个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也是一个创新实践的过程,需要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二、自主学习课堂的教学策略

1.教师角色要转变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和学生都是学习活动中具有平等关系的主体,这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保证。这就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走下“神坛”,放下身段,尊重学生,和学生平等对话和交流,这并非是弱化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教师是自主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研究制定合理的教学进度,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诱导,适时点拨,提出建设性意见。只有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才会有序、高效地进行下去。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在实践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要发现问题,还要善于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主动探究,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

让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做长久不懈的努力。有些学生惰性大,遇到问题不去想办法解决,总是去问老师或别的同学,自身已经养成了很强的依赖性,这是自主学习的大忌。教师在课堂上要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学生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逐步培养他们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比如,发现学生的一点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有时,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肯定赞扬的眼神都会在无形中给予孩子莫大的信心,从而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3.探索互助合作的学习模式

学习不是一项孤立的、封闭的活动,加强同其他学生的合作、交流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可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水平,将他们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各小组成员做好分工,各司其职,小组成员遇到学习困难时,大家一起讨论、解决,如果不能解决,可以把这个问题引到其他小组,大家通过互助合作,既解决了问题,又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做一名旁观者,要适时引导,必要时亲自指导,比如,帮助制定小组的学习目标,怎样组织、讨论、总结等等,使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正常有序地开展下去。

4.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这对学生的自学尤为关键。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都会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教师有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应在学习方法上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和指导。比如,在字词的理解掌握方面有哪些窍门,快速查阅搜集资料的途径,阅读理解的小窍门等等,学生在初步掌握了教师传授的学习方法后,会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转化为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技巧。

总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需要教师做长期细致、扎实的工作,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循序渐进,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会有一个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4篇

《一元二次方程》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A-

0087-01

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巧妙地借用团队合作的力量进行思维攻克,实现学生能力的提高。本文结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实践,浅谈在此过程中合作学习的应用,以实现对学生潜能的挖掘和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问题式激发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

有目的、有意识地合作最能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要巧设问题,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给予学生具体的问题和任务,使学生在独立攀登中遇到一定难度的障碍,从而主动寻求小组合作,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比如学生在对《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学生会很快地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0)。教师顺势提出新的问题:为什么要强调a≠0呢?为什么不对b和c做要求呢?学生纷纷点头表示对这个问题的认可,都想知道b、c的取值范围对方程的影响,转而思考其中的“为什么”,利用自身的认知来解决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对思维上遇到的障碍,就想要通过相互合作来探究其中的原因,开始相互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和结论,在讨论中进行了思维上的合作,建立了“假设法”的思路进行讨论:分别从“假如b、c等于零怎么样”和“假如b、c不等于零怎么样”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概念从“一元”和“二次”这两个角度分析得出结论:一元对a和b有了一定的要求,二次限定了a不等于零。在不断的思维辨析和融合中,学生深层地了解到只要“a≠0”就可以保留一元二次方程的主要特征,所以不需要对b和c的范围做出要求。

二、开放性选择有效内容,灵活学生的分组合作

科学、合理的分组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性格和能力等因素,确立开放性的主题,本着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灵活分组,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中发挥作用,让学生体会共同学习带来的快乐,体会其中的思维跳跃,实现合作学习的价值。

比如学生在对《一元二次方程》中a、b、c进行讨论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灵活分组,采用优势互补的方式来调整小组成员,以成绩较好的学生为讨论的主导者,确定讨论方向,其他学生负责记录,分析其中的思路。针对具体的合作主题进行学习:b、c是否为零,据此方程有哪些分类?并举出具体实例。开放性的讨论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问题的切入点,对b、c的所有情况进行分类,程度较好的学生就能迅速地进入状态,说出“b≠0且c≠0”这种情况,从而建立了整个小组的主题思路,带动了小组内其他成员的思维,全面地总结出了另外三种情况:b=0且c≠0、b≠0且c=0、b=0且c=0。这时小组内的合作氛围逐渐地浓烈起来,每个学生都积极地举出相关的实例,达到了良好的合作效果。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让他们对一元二次方程进行层层简化、整理,简洁地完成了其他4种形式的分类,为后面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奠定了基础。

三、参与式引导鼓励生成,助推学生的合作突破

学生的合作离不开教师的引导。面对学生的合作学习、积极讨论,教师要能够适时地切入,参与学生的合作,结合学生的生成灵活地进行引导,以使合作学习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比如学生在分析《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题思路时,教师就可以从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形式展开教学,激励学生逐一讨论,利用合作的力量分析其中的解题方法。在学生的合作下,小组采用了从简单处着手的方式,对ax2=0这个类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方程的解为零,学生拥有了解决问题的信心,得出了ax2-c=0的类型的方程,解为的平方根;然而在对ax2+c=0这个方程进行探索时,学生却对-这个解不敢确定。面对小组合作出现的困难,教师就要积极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对-进行正负值的讨论,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在鼓励学生进步的同时,引导学生小组思考如何更为完美地描述。学生的热情再一次高涨,有个学生高呼:“我知道了,应该说如果-≥0,则一元二次方程ax2+c=0的解是-的平方根。”学生领悟到了其中的解题思路,顺利地完成了对新知的学习和探索。

第5篇

关键词:学习小组 培训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b)-0160-01

学习小组是“271高效课堂”的有效载体,在学习中起着动车组分动力机的作用。而这种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小组的统一管理下主动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的能力。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一个有效组织、有效管理的小团队里学习,时刻有竞争,时刻有管理,时刻有目标,事实有控制,事事有评价,小组学习才能真正高效。

学习小组在学习中起着动车组分动力机的作用,学习小组的培训至关重要,要在学习小组建设上狠下功夫,在学习小组之间展开竞争,培养小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然而刚开始接触“271”高效教学模式中的培训环节时,没有充分重视,培训不到位,培训时缺少目标,随意性比较大,有时为培训而培训,导致上课随意散漫。为此,我请教其他老师,并将我的困惑在集备时提出来,其他老师给与我适时的帮助,使我逐渐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在这里我总结了三条。

1 做好预习培训

在晚自习时,将导学案发给各小组长,先不要下发给个人。指导全体学生通读教材1-2遍,抓住本节课的基本概念、公式。小组长适时进行监督。之后再下发导学案,要求必须认真独立完成导学案。如果一旦发现有抄袭现象,不仅全体小组成员要扣分,小组长还要和抄袭者当众作检讨。做导学案时,有疑问必须标注,或查阅资料,或者问同学、老师。充分预习,预习充分,让学生认识到预习培训的重要性。

2 重视课前培训

(1)对全体学生:

①准备好上课所用物品,提前进入状态;

②利用课前2分钟,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

(2)培训学科班长:

①对学科班长的要求:认真、负责,做事细心、有耐心,做老师的眼睛,帮助老师调研学情并及时反馈。

②及时收发作业,按照老师规定的时间上交,记录好没有上交的同学的名单。

③课前及时找老师询问本节课安排,布置同学做好课前准备。两个学科班长分工:一个抄写学习目标,一个下发相关导学案。

④课前组织同学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复习上节课内容,组织好纪律。

⑤课上记录好老师对各小组的加减分情况,统计本学科各小组、各位同学的表现情况。

⑥做好本学科同学们学习的榜样,调动同学学习本学科的积极性。

(3)重点小组长:小组长是小组的组织管理者,是整个团队的灵魂人物。学习小组长的作用至关重要,学习小组长要切实为本组的学习负起责任,任劳任怨的为同学们服务,在服务大家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因此对小组长的培训尤为重要。

①要定好位。学习小组长是老师的助手和代言人,是一组之魂。学习小组长的学习能力就是一个班级的学习能力。学习小组的学习水平是一个班级的学习水平,更是一个老师的教学水平。

②督促小组成员做好预习,独立认真完成学案,有困难时,及时给与帮助。

③管理好本小组的课堂纪律,保证没有乱说话、睡觉的。

④知识、思想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不仅是学生之间的,还有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比如小船过河的问题,学生的回答简单明了,使我豁然开朗。

⑤合理分配任务且把任务分到个人谁是主展示人,谁补充,谁总结。注重C层同学,要注意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分层讨论,从易到难,逐一攻克。讨论结束后,小组长安排统一整理导学案。

在这里我重点说一下展示、点评环节。展示要求有C层展示,所以就需要对C层的同学进行帮助(当然题目相对来说简单),尽量脱稿展示(大方),实在不能解决的,可求助组里其他人,但是加分相应减少。展示认真,有小结。加强对C层的关注。点评时,注意语言简练,突出重点。可以按照先点评对错,规范,再点评思路分析,总结规律方法的点评顺序进行;还要灵活把握时间,点评时间不宜过长,简洁明了。

⑥时刻鞭策小组长,培养小组长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勇于接受他人意见及团结、协作、交流的意识,培养组织、管理能力,要严于律己,以身示范。带动其他组员建立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小组长带头帮助学困生,中等生帮助学习较差的学生,在组内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在布置任务时,不要以命令的口气,要心平气和,不要盛气凌人。

3 关注课中培训

在课堂中,老师巡回指导,侧重于弱课小组或个人,适时给予帮助。更重要的是注重同学的细节:讨论时每个人是否又把凳子放进课桌底下;

点评时是否每一个同学都在认真听,及时记笔记;有没有再走神的学生等。举个例子,我在21班上课时,举物体做曲线运动的例子,有个C2层的学生就一直在转笔,我就把他叫起来问他,转的怎么样?他笑了笑说挺好。接着又说,老师你看,我转笔,笔就在做曲线运动。我笑了,当即就表扬了他,但同时也提醒他,注意听讲。

“271”高效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只有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才能适应新的形势要求,才能使小组培训真正落到实处,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学习。“271”高效课堂不仅要求“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更重要的是“效果好起来”,真正使课堂成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我们要继续加强对该模式的探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1] “271高效课堂”:素质教育突破之路,凤凰网:http:///gundong/detail_2011_10/24/10107671_0.shtml?_from_ralated

第6篇

一、有效的课前预习有以下几条好处

1.课前预习扫除了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极大地提高了课堂听课和学习的效率。

上课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学习新知识要用到很多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每上一节课我们都会发现,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学生在学习新课时,需要运用的旧知识不会了或遗忘了,那就意味着头脑中知识的序列不能很好地衔接,结果就只好听“天书”了。另一个特点是老师要面对全班学生讲课,只能按照一个速度去讲,学生在听课时一旦出现了知识障碍,马上搬掉一定很难,预习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预习中学生可以了解新课要学习的知识的重点、难点,可以对暂时遗忘的学习新课用得着的旧概念、旧知识进行即时地复习,通过补缺,建立新旧知识间联系,为上课扫除部分知识障碍,从而有利于知识系统化。

2.充分的预习使“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出发点初见成效。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的目的是达到不要教。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单纯地传授学生某些知识,而是为了教给学生如何掌握这些知识的方法。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学习知识,才能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预习能增强求知欲望,带着预习中的问题听课,就能启动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3.充分的预拓宽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在以前,我们往往将学生看书自学的时间放在课堂上,由于时间紧,更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所以总有一部分学生学得不够充分,有时也给人一种匆匆赶课的感觉,充分的课前预习,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更从容,查阅资料的途径更广阔。预习可培养自学能力的独立思维能力。因为预习是自己独立地接受新知识,需要自己独立阅读和思考,这就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也大大拓宽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4.充分的预习使高效课堂的实现成为可能。

因为有了充足的预习基础,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直接的检测,也可以比较准确地找到讲点,预习节省了教师不必要的讲授时间,既给学生更充分的探讨时间,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同时课堂对于规律的寻找,对于知识的提升甚至于对于达标检测的进行就会有更充分的时间,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二、如何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兴趣

由于小学生接触预习少,不仅对预习方法不知道,更没有主动预习的兴趣和习惯。作为教师,恰当的引导、适时的帮助、巧妙的“穿针引线”,可以让学生感受预习带来的喜悦,时间久了,习惯的养成变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1.培养预习习惯的开始阶段 教师一定不能心急,毕竟小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很差,他们的学习多数都是被动的。所以要把预习目标定得低一些,可操作些,避免盲目性。

2.教师通过一些有趣的形式让学生收获预习的成功 比如开预习新知会、提问大赛、评选预习小能手等活动,对于刚刚参与预习的学生来说既是一种吸引,更是一种鼓励。如学习《圆的周长》一节课时,课前让他们找来不同的圆形,量出它们的周长和直径,算出周长除以直径的商,课堂展示,这样对学生是一种激励,他们可以用计算器计算,并且还得到老师的表扬,他们感受到了预习带来的快乐,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3.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预习活动 学生开展预习活动,目的是为课堂上集体学习做好准备,因此除了可以在书本之中获取知识,还可以通过实验、观察、调查、收集材料等方式,做到因人而宜、因内容而宜。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之前,我布置学生课前到现实生活中调查哪些地方见到百分数,收集几个百分数的实例并向他人请教这些百分数在生活中表示什么意思,这样就为课堂讨论交流做好充足的准备。

4.及时检查并评价学生的预习情况,保持“热度” 及时检查预习的情况,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检查的方式有:查看学生的预习笔记,课堂内的提问,或出几个小题目让学生笔答等。无论采用哪种形式检查,检查后都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分析、评价。评价可以采取同学互评、小组评价、教师总评,以评价促预习,以评价增效果,以评价导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主要靠持之以恒的实践,和老师的鼓励和指导,这样学生的预习水平也会不断提高,学习效果也会日趋明显。

三、预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防止过粗或过细 防止过粗就是防止走马观花,流于形式,不求实效;防止过细就是防止在预习时面面俱到,费时太多,搞得筋疲力尽。教师的预习提纲在这里非常重要,它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防止学生漫无边际,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第7篇

在素质教育强力推进的今天,教育本着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根据省厅《山东省义务教育条例》要求,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就要向课堂要效率。我结合自身情况和所教学生实际,在教学中勤于思考,认真钻研,试探了小组合作学习,创建高效课堂的教学路子,下面把我的经验和大家共享一下。

我认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首先我的做法是先和学生在课下谈心,让学生真正明白自己来学校的目的:应该怎样把知识学好。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主动掌握知识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其次,我对学生进行分组。我班有48人,正好满足开设小组合作学习的条件,我把学生分成6个组,每组选一个组长,组长安排本组的各科课代表。因为如果小组人数太多,有些学生会没有学习的压力,在学习讨论中没有责任感,使得唱主角的总是那一两个成绩好的学生,从而达不到合作的目的,使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最后我进行了试探性的教学。

我讲解的内容是搭配的学问,我给每个组学生准备的是早餐中吃的和喝的图片,比如牛奶,豆浆,汉堡,包子,鸡蛋,给学生提出,一种吃的和一种喝的组成一种搭配,问有多少种搭配?给学生时间进行思考,小组里面讨论总结出结论,然后让每组进行发言,每个学生都表现很积极,都为本组的荣誉而战。

我认为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在完成小组任务的过程中相互沟通、相互合作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要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就要对每个学生的素质进行分析研究,掌握各学生的特点,分组时要考虑每个小组成员的组织能力、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问题,要考虑各学生的层次性,否则在实施小组学习时,有些小组会开展得很顺利,有些小组会不能展开小组学习,造成教学失败的不利后果。教师要力求避免有些学生不合作,不配合小组讨论的现象。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有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愿意合作学习,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或者是有些学生不愿意与他人交往。教师要使每个学生认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使他们体验到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解决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每个人的能力,能使大家友好相处,从而对小组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此外,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这样使小组成员更易于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间可能会因为学习或其他事产生一些争议甚至矛盾,教师要使成员间建立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要以诚相待、荣辱与共,不要计效个人的利益得失,要以小组利益为重,要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始终保持团结,这样才能完成合作学习的任务。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有选择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应该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如果对于一些简单的和显而易见的问题也让学生去合作学习,去讨论研究,那是毫无意义的和极不科学的。合作学习的项目和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要达到教学目标,并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如一位教师在讲解“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的小组合作学习课时,让学生按照课本上的图形或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进行折叠,看看到底折成的是什么样的立体图形或能否折成立体图形,结果学生都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教学效果非常好,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结精神,更使学生掌握了“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这一节内容。如果是仅靠教师在讲台上进行演示,那是达不到这样良好效果的。而有位教师讲解“整数的混合运算”这节课,练习时教师让学生做几道混合运算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但小组成员间只是相互比较各自的解题过程和答案,没有进行讨论和研究。因为这些习题不是开放性的题,没有一定的难度,没有一定的探究和讨论的价值,所以用这样的习题去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没有必要的,这种做法只不过是走过场而已。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设计合作学习的任务和目标要非常明确,并且是学生合作行为的指南,要给学生留有实验、提问、尝试的机会和空间,让所有学生都能充分参与进来,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中也应当注意一些问题,我从三个方面谈一下:

1.教师的作用很重要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也应该是合作小组中的一员,也有可能成为一名学习者,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使讨论和探索得到不断的深入。所以教师不要做旁观者,让所有事情都交由学生去做。

2.评价的重要性

教师在评价各小组的成绩时,要尊重每一个成员的意见和研究成果,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即使是有些学生有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也是允许的。

3.分工明确

第8篇

[关键词]美术教学 高效课堂 评价标准

一堂好的美术课,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学生对美术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而又充满灵活多变的创造性活动,体现着教师的智慧。同时,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真正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人。一堂高效的美术课堂的标准如何来衡定,笔者认为快乐学习是高效美术课堂的标准。

一、对高效美术课堂标准的理解

在平时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对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通常从以下几方面来看: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步骤安排,合理紧凑―教法新颖,灵活得当―教为先导,激情互动―赏评小结,知识外延。

1.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目标体现为教师在传授美术知识的同时,还要结合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造型语言的能力和与之相应的观察识辨能力及欣赏能力。目标的确定应根据大纲的要求,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具体内容进行重点教学。

2.步骤安排,合理紧凑

教学步骤是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是围绕目标任务来确定的。在一堂课上,教学步骤应力求环环相扣,什么时候讲,什么时候练,如何示范、板演的先后顺序都要妥善安排。

3.教法新颖,灵活得当

美术教法的选择,应在灵活多样的前提下,力求做到“新”“奇”“美”,并保证运用得当。高明的教师总是重视“讲”“练”“思”的有机结合,善用新奇、美妙的方法,注重引导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手、脑、眼协调并用,从而使得学生的能力得以培养,知识得以巩固,理解与记忆得以深化。

4.教为先导,激情互动

实践证明,一堂好的美术课总是以教为先导,实现师生的双边活动。在课堂中,当教师以饱满的激情,充分体现着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时,就会对学生产生“亲其师,信其道;明其道,信其师”的教育影响。

5.赏评小结,知识外延

一堂完整的高效美术课堂,要求教师在下课之前用一定的时间对本课的学习重点进行简要总结,并布置相关的作业。小结时的语言往往更具鼓励性与启发性,能更好地发掘学生的信心潜力,加强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实现知识的外拓。

一堂课的优劣,不同时期,不同评价对象会有不同的标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实践证明: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最有效。因此,不管是何种评价标准,能否让孩子们喜欢你的课,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会知识、学会技能从而来发展他们的创造与思维能力,才是最好的评价标准。

二、美术课堂实现快乐教学的途径

1.开展竞赛学习,创造快乐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小学生都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都有成功的愿望,希望自己比别人强,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认可。这与人们追求至善至美的天性是分不开的。

许多情况下,正是由于学生的争强好胜才不断地取得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因此,在平时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地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注意把竞争意识引进课堂,让学生在竞争的氛围中愉悦地学习并获得成功。针对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可巧妙适当地组织有益的比赛,给学生积极创造参与比赛活动的机会。在竞赛式的学习氛围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与思考,亲自获得了知识,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培养了学习兴趣,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2.引导尝试探究,自主快乐学习

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我们现在的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美术素养,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都要培养成艺术家。一堂好的美术课,不仅要摆脱旧的教学模式,而且要让学生成为主体创造者,主动地参与活动,去感受学习的过程,主动探索和研究,自由张扬个性,团结协作,体味成功的喜悦。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引导学生尝试探究,创造适合的学习条件。例如,教学《纸盒变家具》一课时,通过简单地引导,学生讨论制作用什么材料和制作方法,然后就分组进行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们的神情是那么地专注,始终都带着笑容,有时做到高兴处还会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大家忙得不亦乐乎。突然间,我感悟到,这才是真正的学习,是在享受学习,而不是一种负担,这正是我所希望达到的教学效果。最后,我让学生到台前展示和讲解他们的作品,孩子们分别从家具的构思、制作、用途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从他们头头是道的话语当中,我感觉到了他们的学习是那么自信,是在享受成功的喜悦。此时,我也用非常快乐的心情分享了他们的成功,并对他们的作品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3.师生互动评价,增强快乐动力

常言道,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习、互助中学习、体验中学习,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效率才会明显提高。众所周知,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大、模仿力强,他们非常愿意对别人的作品品头论足,然而这一点却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只注意去评价学生的作业优劣,而忽视了请学生来评价老师的课堂教学。为使我们的教学更贴近孩子,更能调动学生的主动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创设学生喜欢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鼓励学生勇于对课堂教学评头论足,提出好的建议,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快乐动力。

4.理论结合实践,体现快乐魅力

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我们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力争体现快乐教学的魅力。例如,教授低年级学生画《想象中的太阳》。我先来个抛砖引玉,自编故事,题目叫《我的外形最漂亮》导入新课,老师用生动风趣的语言把太阳用拟人的手法进行描述,学生个个听得很投人。这时,我发动学生自己编故事讲给大家听。学生们的故事内容丰富多彩、富有童趣,不知不觉把大家的思路带入了太阳王国,产生了无限的遐想。作画中,同学们落笔大胆、线条幼稚,他们完全打破了以往自己心目中“太阳就是圆的”这个概念,从形象上去发展、添加,创造出了神态可笑、色彩大胆的太阳,体现了学生思维从纵向、横向同时发散的特点。在观赏讲评中,外形奇特的十几个“太阳”被邀请到了黑板上。大家都争着发言,课堂气氛极为活跃。学生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中,快乐地学习了知识技能,达到了教学目的。

第9篇

怎样才能带领孩子们快乐高效地学习呢?一节课怎样上变数很大,每位老师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角度和切入点,有自己不同的教学方法和风格,至于上的怎样就要看我们每一个教师是否把工夫下到。对于目前我们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想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我的点滴感受,可能会使我们课堂更有活力,学习效果会更好。

一、培养学习兴趣是乐学的保障,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可以增加3~4倍。因此,高效课堂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即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1.课堂中多手段吸引学生

课堂中吸引学生的方式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词:联系、挑战、变化。

联系:在生物教学中要联系社会和现实生活,使教材中“死”的知识点,“活”用到生活中去,就会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使学生对生物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求知欲。

挑战:即设置的学习任务对学生具有挑战性,能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如,在学习《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节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心脏的各部分结构,我设置了“比一比”学习任务,男、女同学各作为一个代表队,在五分钟内记住心脏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及四个腔分别和哪些血管相通?五分钟后每个代表队各抽出十名同学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比一比哪个代表队的正确率高,哪个队就是优胜者。挑战的擂台已摆开,学生们指手画脚,认真地记忆,唯恐落后。这种方法调动了全体学生来参与和互动,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变化:是指教师要根据课堂需要进行课堂模式的切换,学生有的喜欢听,有的善于看,有的喜欢讲,有的善于想,有的喜欢做,在课堂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如,猜想、观察、听讲、操作、自学、讨论、小组竞赛……课堂教学应从一讲到底向少讲多练转变,向精讲精练转变。

2.用生物第二课堂吸引学生

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很难使学生兴趣持久,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生物知识课外活动,才能使他们深深爱上生物学。我们学校开展了名为“生物乐园”的少年宫社团活动,参加社团的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报纸和杂志,收集生物学领域的前沿科学和新发现,以手抄报的形式进行展览比赛,让大家了解生物领域的发展;社团成员进行以“今天你低碳了吗?”“今天你光盘了吗?”为主题的环保宣传,拓展学生的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社团成员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的细胞,探秘微观世界的奥妙;社团成员查阅和收集有关传染病的知识,宣传如何预防传染病……种种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兴趣。

二、创造愉悦的学习氛围,转变枯燥的学习方式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

1.做好课前预习,为高效课堂做准备

课前预习是学生汲取知识的发端,是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基础环节,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时间紧,任务重,没有课前充分的预习,就不可能跟上课堂的快节奏,也就无法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相反,在讲授新课前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并且明确任务和目标,则能促进学生进行理解和思考。所以教师授课前,一定要先了解部分学生的预习情况,尤其是他们不懂的问题,上课时引导学生一起重点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便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激趣导课,为学生开启快乐的生物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而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设计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因此,好的导课能导出学生的热情和激情,导出学生对课堂的兴趣。

除了用游戏导课外,我也常借助于多媒体导入新课,比如我在讲《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这一节时,学生课间跑步刚刚结束,一个个手中拿着各种各样的饮料、方便面、面包等,叽叽喳喳冲进教室,此时教室中响起了他们特别熟悉而又喜欢的哆拉A梦主题曲,屏幕上播放的是肯德基的各种美食图片,尖叫声一阵高过一阵,音乐戛然而止,问题随即抛出“这些美食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你身边的饮料及方便面等小食品又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引出本节的课题。这样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调动了学生的内在求知欲,使教学效果大幅度提高。

3.创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爱玩是初中生的天性。如果能把课堂中枯燥的知识融入“玩”中,必然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氛围中学到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多种多样的游戏和活动,把课本中的抽象知识融入游戏中,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学习《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一节时,我让另一位同学将他的眼睛捂住,趁其不备,我用一个牙签扎被捂住眼睛的同学的手指,他突然“啊”的一声大叫。这样引出反射,并请大家一起来分析反射的类型。这一实例让我深深体会到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让学生学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兴趣,学会方法,具备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