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学校安全平台教育

时间:2023-05-22 16:17:57

导语:在学校安全平台教育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学校安全平台教育

第1篇

内蒙古满洲里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工作目标:

探索和创新教育部门和学校安全教育机制,强化和落实学校安全教育主体责任,建立先进适用的中小学安全教育平台,逐步实现安全教育常态化、科学化和系统化,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中小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同时总结和推广安全教育成功经验,全面提升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整体水平。

内蒙古满洲里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服务内容:

“学校安全教育服务体系”已经在部分城市和学校进行了两年的试点,总结了大量的经验,初步形成了一个实践性、实用性和实效性相结合的服务体系。

第2篇

其已经逐渐形成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并逐渐向系统化、科学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构建高校创业教育双平台教育模式,各高校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参与创业教育培训,以此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增加创业技能。现在,很多高职院校都开始着手为学生提供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基地,形成一种教育知识与创业技能相结合的双平台教育模式。由此可见,在高职院校中对学生展开专业与创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众多学者的研究重点,具有一定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

现在济南职业学院的在校生在完成第一年的学习之后就可以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我行我创”的创业设计大赛的优秀表现到本校创业学院中学习。在比赛中,成绩优异者便有机会来到创业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相关学习与培训,通过考核者可以按原专业毕业。创业学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经过一系列策划与研究申报创业专业,使得该专业最终成为一个具有专业培养与跨专业培养同时进行,社会服务与知识教育并行的教育双模式。并且该学院在政府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还为有创业兴趣的学生和社会有志青年提供短期的创业培训机会与创业教育服务,这其中包括在校学生、农民、退伍军人与待业人员等。此时,这种教育模式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创业学院的服务能力进行完善并推广此类经验,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

二、充分利用社会与学校中的资源是构建创业教育平台的基本要素

其实质是社会实践与学校教育教学这两大平台建设。其中,后者要运用创业激励教育鼓励学生进行创业,让学生利用好政策优势自主创业。在教育方法的具体实施上要针对不同情况调整教育方法,面对低年级学生实行鼓励教育;面对高年级学生对其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而且在教学计划上要将平时的知识教育与创业教育一同纳入常规教学体系当中,让创业教育贯穿学生的整个高职学习生涯。在具体实施办法上,可以根据不同专业设立不同的创业教育课程,制订交叉学科培育方案,并有必修课与选修课之分。在专业课程教育上,要让创业教学内容穿插其中,向学生分析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结合创业成功典型故事向学生介绍有关创业机会等。

教师的科研活动可以邀请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或鼓励、指导他们参加各种技能大赛,让他们在比赛中成长,帮助他们寻找合适的创业机会。另外,根据学生的特点开设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研究,对有潜力、有兴趣的学生开设相关实验培训班,对其进行创业方面的培养,因材施教效果更佳。如项目风险评估、行业切入点的分析和论证等。支持并鼓励学生利用学校的创业实训项目自主实践,学校建立合理的创业指导教师制度,利用有利条件,对小学生进行个性化创业指导。对创业教育社会实践平台的建构与巩固是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重要因素。学校与企业的有效结合是构建和巩固该平台的基础,是创业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学生通过企业提供的实习和市场调查机会得到锻炼

而企业从中得到学生带来的服务或创收,实现学校与企业互利共赢的目标。在创业教育中指导学生做好市场调查工作,因为不管什么类型的企业,顾客的感受永远是最重要的,所以及时进行市场调查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市场调查时,为了让结果更具代表性,必须引导学生了解同类企业的经营模式等,并对顾客进行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为企业在市场中定位的确立打好坚实基础。在创业教育的最后,学校应与企业互动,对创业项目的可行性、创业项目的市场、设备、生产流程、人力资源等方方面面进行评估与分析,指导学生到相关部门注册创业公司,为他们今后成功创业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创业项目的切入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市场竞争力,是成功创业的奠基石。学校必须充分利用企业与学校的资源,在当前教育体系中以市场为导向,构建创业教育双平台。

第3篇

关键词:网络教学;教学管理;影响因素;对策

一、网络教学平台教学管理定义

网络教学平台教学管理是指在学校的范畴内通过网络化的课堂教学而形成的教学管理。互联网是普通课堂教学管理区别网络教学平台教学管理的重要特征。

二、影响网络教学平台教学管理的因素

1、教师在设计教学时的工作质量

在影响网络教学平台教学管理的因素里,教师的教学设计是一个重要因素。实践中,教师没能充分了解学生的状况,以致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没有针对性,教学要求过严或者过松,都会抑制学生的课堂学习自觉性、努力性,以致产生课堂教学问题。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风格

教师在课堂上的开明程度对网络教学平台的管理效果有重要影响。有研究表明,教师的课堂教学如果是封闭式、一言堂式的,学生的课堂学习自主性差,并且课堂的互动性也严重不足,在封闭式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紧张心理和对立情绪要比开放式教学明显得多。

3、课堂教学中班级人数规模的影响

在课堂教学中,班级人数规模直接影响着教学管理。实践中上,班级人数越多,课堂管理的难度越高。管理难度直接表现在学生的课堂行为会随着班级人数增多而成正比。调查显示,在人数多的班级,学生受活动空间限制,在课堂上充分表现出紧张不安、易动烦躁、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冲突加剧等。同时,人数多的班级,学生之间的感情互动要弱得多,班级的凝聚力也弱得多。据此,符合实际的班级人数规模控制对提高课堂管理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三、网络教学平台教学的管理策略

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是管理主体在能动地认识客体的本质规律基础上,发挥能动性的去改变管理客体思想和行为的过程。网络课堂教学的教学管理是按照教学的客观规律,运用教育自身的影响和行政管理手段,通过组织机构的行为和活动方式,对教学的全过程和教学行为进行组织、指导,保证教育事业有序、健康和高效地发展策略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相对系统的行为和活动的方式方法。管理策略是指在明晰管理的功能性作用基础上,通过引导、调节、服务等方面的措施,通过激发人们共同负担社会责任,将人们的认识、行动充分同化;同时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用人所固有的价值观念、效益观念来权衡自身的工作价值,以期达成共同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行为和活动而形成的有效运行机制。

1、提高课堂教学的环境

课堂环境是网络教学平台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社会中人际关系对处在社会中的个体的发展有积极而又深远的意义;因此,重视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的培养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具有现实意义。课堂中的人际关系大致包括,如:师生之间的关系、课堂风气、教师的管理风格等。教学实践中,积极的课堂环境与学生纪律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许多课堂管理问题与教师能否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从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有关。目前的现状表明,正是由于课堂环境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造成了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的畏缩不前。因此,课堂管理只有通过创建一个有意义的、真正能够满足学生需要的积极课堂环境,才能确保学生做出积极的、教学目标导向的行为,形成良好纪律。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1)研究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表现,有针对性解决产生现象的原因。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是由其内心因素驱动所致,是为了满足其内心的某种状态所驱使;产生这些因素的根源在于对课堂环境的"应急反应",多由课堂不能满足其归属感、认同感、让其爱上课堂所致。因此,我们必须通过观察、调查等方法深入分析现行课堂环境对学生需要的满足情况,识别学生问题行为的类型和原因,切实理解学生个体心理和学习需要,从而为针对性地创建积极课堂环境创造必要的前提。

(2)树立"人本主义"理念,解决"一切为了学生"的问题。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因此,以人为本是当代课堂管理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尺度。在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的发展和需要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独特体验,切实做到理解人、尊重人、关爱人、激励人。

(3)以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 充分体现在教师课堂的人性化,它是当下进行课堂管理的基石。具体来讲,需要课堂教学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通过情感化的教学、科学设置建设性的课堂环境、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等途径,营造人性化的课堂教学氛围;其次,通过对学生情感、意见和内在反应的真诚尊重、关注、接纳和移情理解,营造人性化的课堂心理氛围,满足学生情绪安全感;最后,建立自然、和谐的教学生态。课堂管理要重视班级社会、心理和生理环境建设,努力创建在情感上互相支持、教学上积极参与、师生互动中相互关注的课堂微观生态系统。

(4)以满足学生归属感为前提,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归属感是一个强大的动力因素,而接纳是最有效的激发方式之一,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尊、适应及其它健康品质。

(5)努力帮助学生克服胆怯,构筑学生的自信心。教师所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表现出来的每一种态度都应注意要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白我印象,不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6)培养学生选择和履行职责的能力,满足学生有关权力和自由的需要。许多学生都渴望承担责任、自治和独立,同时也想拥有与老师共享管理课堂的权力。因此,教师要通过为学生提供选择、与学生一起制定课堂规范、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等方法满足学生有关权力和自由的需要。

2、多方位、全角度开展对学生的激励

学生作为教学中的受体,是教学中最应该被激励的主体;一旦让他们自己去积极主动的开展学习,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教学的实效会立竿见影。如何做好学生的激励,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也是最大的难点所在。实践中,教师往往错把激励当惩戒,用惩罚的手段当作激励的捷径;更有甚者,认为惩罚就是激励;同时惩罚和激励又有联系的一面;理论上,激励和惩罚的核心区分在于:激励和惩罚在课堂的使用比率应当是八分之二。因此,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激励选项:

(1)目标激励:课堂教学以学习一定内容为目标。设置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有章可循。实践中,教师不应当只给学生一些如"努力学习"的抽象建议,而是应该给学生提供明确而具体学习的目标,给予通俗易懂的方法指导,使学生明白他们每堂课及至每门课的学习目标及其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并将这个目标转化为实际行动,使他们感到学有所获,从而引发激励功能,达到教学目的。

(2)情感激励:在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是,所有参与教学的主体中,都是极易受情感左右的主体。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不只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而且对人类行为动力施以直接影响。所以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情感交流,能达到激励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胡明根.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第4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实训平台技能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2

一、 研究背景

职业教育是培育金牌“蓝领”的摇篮。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而实际操作训练是培养这种能力的关键环节。实训平台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硬件设施,是技能型人才进行实际操作、实际动手训练的重要场所,是实施职业技能训练的保证。在2007年以前,我校的实训平台也还未建立起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实训平台建设资金不足,教学实训设备落后

由于当时学校的资金投入紧张,没有能购买更多的仪器设备,一直沿用着90年代的老式教学设备(例如:离心泵性能曲线装置、间歇反应釜等)。有些设备已经非常老旧,甚至达到报废程度,所以开启非常困难,而且数量很少,每个装置只有一台,根本无法满足现有的学生实训要求,甚至有在黑板上开停化工设备的尴尬教学模式。

2、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由于当时没有足够的实训设备,在教学安排上也只能安排很少的课时,当时的老师大多数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所以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黑板上进行模拟实训训练。教师多数时间都是进行传统的理论教学,导致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不够,“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自然而然也就不能完成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

3、 实训平台服务社会不明显

实训设备能为社会、企业提供培训服务,设立有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还具有承担服务社会、企业的责任,但是,没有一个像样的实训平台能与企业、社会之间形成互动,使得学校的教学与社会企业的需求脱节。很多企业主动找到学校希望开展相关的培训,考取相关的职业证书,但是学校没有像样的实训平台,不能承接企业的培训订单。

二、 化工实训平台的建设

1、 在2008年以后,学校逐渐发展壮大,学校领导积极的争取自治区资金,建立实训平台专项资金,由相应的学校领导担任领导小组负责人,落实实训平台建设资金的到位和管理问题。同时,学校开拓思路,大胆创新,拓宽筹措实训平台建设资金的渠道,从创造自身效益、争取校企合作企业支持、联合社会力量办学等路子多方面地解决实训平台建设资金来源问题。

2、 实训平台建设要遵循科学、合理的设计,多走访一些做的比较好的学校,

吸取他们的建设经验,然后制定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设计方案原则:

①实训平台建设要体现现代化工最新技术,并体现其发展趋势。

②体现HSE(健康、安全、环保)建设理论,实训系统应体现工厂情景化、操作实际化、故障模拟化、DCS控制化,贴近工厂实际,突出重点应同时具有“实训、考核、技能鉴定、研究”等功能。

③满足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岗位能力培养等关键技能训练功能,能进行装置开车准备、开车、正常操作、停车、设备维护等方面的技能操作训练、工艺指标控制等。

④实现学校和企业、行业共享的技能鉴定考核功能,同时满足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满足中、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培训与考核的要求。

⑤在结构和性能上,还能具有升级空间,可以实现设备技术更新、改造,软件升级等。

3、建设一支过硬的实训教师队伍,打造“双师型”实训教师。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原则,要求设备供应商提供相关设备使用的详细培训,引进一些具有行业经验的培训师指导实训工作。我校还经常派专业教师到其他院校学习、交流,鼓励教师走向“双师型”岗位,同时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区、全国技能竞赛,校内开展专业教师之间的技能大比武等活动,这些都能促进专业教师的成长,增强在实训动手能力。组织专业教师编写实训校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技术要求,科学地结合学校现有实训设备,吸收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教材编写,确保编写的教材既能反映生产、技术和工艺方面的最新成果,具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

4、讲求实效,统筹管理。一是统筹规划,优化配置,防止重复建设;二是加大全盘性、基础性、共享性比较明显的实训室投入,注意集中力量与条件建设好公共的基础性实训平台;三是实训平台建设与科学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相匹配,训练的设备和内容都要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四是实训室建设要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鼓励教师自己设计、制造与改造教学仪器。

三、化工实训平台建设成效

现代化工产业是集化工、分析检验、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等技术一体的高心技术产业,我校的化工实训平台建设以服务本校为主,同时能实现社会和企业共享的,集实训、培训创新、技能鉴定、技能竞赛以及生产与技术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示范性实训平台,实现人才培养与工厂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1、化工工艺专业实训室

根据化工工艺专业课程内容,化工工艺专业实训室建设有浙江中控公司和天津睿智天成公司开发的一些列化工原理实训装置:

2、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实训平台

根据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课程内容设置要的要求,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也设置了相关的实训室:

a) 仪表自动化实训平台

仪表自动化专业要求DCS、FCS等智能控制装置进行硬件维护、卡件配置、回路检查,具有典型控制方案的软件组态等能力。根据仪表自动化实训平台教学大纲内容、专业课程的需求,设置了化工仪表自动化实训室,其中有一下设备:

除此以外,我校正在筹备建设一个石油炼制模拟工厂,该工厂利用水和空气为原料,模拟整个炼油厂从原油的预处理――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为一体的完整大型模拟工厂。随着这些化工实训平台的搭建完成,对我校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成长、对促进学校的示范建设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具有化工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并能够熟练进行DCS操作的人才将受到化工行业企业的亲睐。

四、结语

通过近年来学校的建设,我校已从老、旧、乱的实训设备发展到了形成规模、科学、系统的实训平台,特别在这两年的示范校建设中,国家加大对学校的投入,在硬件上学校可以更新一部分先进的实训设备,同时还加大了师资的培训力度,增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学生也可以通过技能平台的训练,增强了实际操作、动手能力,成为技术型、应用型技能人才,能实现毕业生与企业之间的“零距离”就业。

第5篇

关键词:校园网;规划;合理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4-0000-01

Rational Planning Campus Network

Gao Yu,Ju Hua

(Jiling Electrical&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hool,Jilin132011,China)

Abstract:With the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network acces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of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The first ability of students’s five ability is to collected and process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campus network, therefore, the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students to build the network had imperative.

Keywords:Campus network;Planning;Reasonableness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空前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已对社会的经济、文化、教育等产生深远影响,导致新的教育技术革命。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谈到学校培养学生五种能力首位就是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为此构建校园网络,为学生构建网络信息平台巳势在必行。本文试就合理规划校园网络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硬件准备

没有规划的校园网,只能是看得见的计算机设备,根本发挥不出校园网的作用。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各学校都在建设自己的校园网,但真正能充分发挥作用的校园网却并不多见,问题在于没合理规划校园网络。

校园网的作用不仅仅是计算机的普及与学习,它的最大作用在于网络资源的共享,进而在校园中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园信息文化。利用校园网络最基本可以做到学校管理自动化,如果配置允许,还可以实现校内无纸化办公、电子备课系统、校园网面、网上学校等。因此要构建校园网络必须先根据自己的需要规划校园网。

(一)低档配置校园网络:一个微机房、一个教师电脑办公室以及几台教师办公室使用的电脑。这样的配置基本可以应付日常的计算机课程和教师办公、校务管理。

(二)中档配置校园网络:若干个微机房、一个网络服务中心、每个教室配备电脑一台,每一个教师办公室配备教师办公电脑。学校可以使用校长办公系统、教师办公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人事档案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多媒体教学资源库系统、校园网站等。

(三)高档配置校园网络:包括足够的微机房,一个大型的网络服务中心,每个教室配备微机若干台,每个教师配备办公电脑,这样的配置可实现所有的自动化校园管理和教育教学信息自动化。学校可以使用各种管理系统、电子图书馆、网上学校,为学生搭建一个真正的网络信息平台。

二、人才的准备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这是网络能否发挥其最佳效益的关键。网络建好后因为管理不到位而导致网络应用能力下降的事例比比皆是。学校一定要培养选派几位责任心强,技术精湛,作风细致,熟悉网络教育的技术人员来负责维护校园网络,并在制度的保证下,保证校园网络的应用。

(一)网络管理员的准备:网络管理员是最重要的人,整个校园网络能否正常运行就取决于这管理员的水平。他的工作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服务器的安装和维护;第二,服务器操作系统的使用;第三,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安装和维护;第四,互联网技术;第五,网络安全技术。

(二)硬件维修人员的准备:一个校园网络,不可能长期依赖于硬件供应商的售后,学校必须拥有一到两个硬件的维修人员来维护计算机硬件。

(三)软件维护人员:软件维护人员主要从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平台技术两方面准备。

(四)管理系统使用者的准备:他们主要熟悉计算机操作及常用软件的使用以及互联网的使用和计算机系统的安装和常用软件的安装。

(五)教师、学生的准备:再好的校园网无人使用是没价值的,因此要对全体教师和学生进计算机基本操作的培训,教师还要会用电子备课系统。

以上五种人员的准备工作必须走在学校构建完善校园网的前面,否则就会出现无人会用、无人管理的局面,大大降低校园网的应用能力。

三、数据库的积累

要建立校园管理系统,必须先要建立校园的档案库;要建立学生管理系统,必须先要建立学生档案库;要建立教师电子备课系统,必须先建立多媒体教学资源库。所以说,要建立好校园网,要建立好校园数据库。校园数据库是指教育教学资源。它主要包括:人事档案库、财务档案库、文件档案库、教学信息库、多媒体信息库等。

(一)人事档案库:教师档案库、职工档案库、学生档案库。教师档案库中包括了教师一些基本个人资料、教师在学校的历任和现任职务、教师在学校期间的考核资料等。学生档案库中包括学生成绩、评语、奖惩等。

(二)文件档案库:政府下达文件库、学校下发文件库、学校各获奖文献库、学校的各种计划和总结文件库。

(三)教学信息库包括:各学科教案库、各学科试题库等。优秀教师的教案,以便日后教学总结及提高教学能力之用。试题库中包括各种难度、各阶段的练习、测试、考查的试题,以便从题库中抽出试卷。

(四)多媒体信息库:包括了声音素材库、图像素材库、影视库。多媒体信息库是为了教学服务,教师备课、学生学习都会用到这类信息。

建起了校园网后,还要考虑到如何跟外部的广域网联系,做到让社会了解学校,让学校融入社会,为社会服务,为学生搭建合理的网络信息平台,也必将会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使学校成为一所具有先进的信息化网络环境的现代化学校。

第6篇

[关键词]校内外;双平台;教学状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13-0098-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13.048 [本刊网址]http:∥

双平台教学是指由学校建立校内与校外两个平台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授与练习,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方式,主要通过校内模拟和校外实践的形式实现。校内模拟是指在学校里通过课堂、协会、大型活动等形式模拟活动环境,让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组织、协调等方面的学习;校外平台是指学校通过与相关基地(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成为共建单位,建立第二课堂,利用基地的场地、活动、师资等力量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等操作能力的共同培养。

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于2008年尝试在体育教育专业中以专选的方式进行体育旅游专业教学,到2010年升级为专业方向至今。基于省内良好的政策和发展环境,分析该专业社会需求的基础上,确定校内外双平台教学机制进行专业人才培养。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体育旅游专业校内模拟、校外实践平台建设、运行状况以及对教学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针对该专业的学生对校内外双平台的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90份,回收90份,其中有效问卷86份。

2.访谈法

对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的专业教师及校外合作基地(单位)负责人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校内外平台运行状况及带来的影响的认识。共计访谈5人。

二、结果分析

(一)校内模拟教学平台

1.校内模拟平台建设及运行状况

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的探索,目前人文科技学院体育旅游专业校内模拟教学平台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课堂教学模拟、协会、校内大型活动。2008年至今,校内模拟的三种平台都已经搭建成功并运行。其运行状况详见表1:

首先,在拓展运动、户外领队等课程中,教师进行完理论讲解、项目讲解和操作示范以后,安排学生进行角色变换,作为项目的操作者来操作项目,在学生进行项目操作与讲解的过程中充分熟悉该项目并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增进其对该项目的理解。

然后,学院于2014年审批成立了定向越野协会和大脚丫户外运动协会,由该专业的学生担任协会的组织与管理者。协会成立以后已经吸纳了几百名同学参与到徒步露营、高空桥降、攀岩等活动中,并成功组织了高坡徒步露营、“走出网络、走进校园”主题真人CS活动。

第三,学校每年一度的体育运动大会从2010年至今的5届活动里,体育旅游专业的学生都参与其报名、组织、裁判工作;由学院团委和社团联合会主办的干部培训班拓展活动也是由体育旅游专业的学生进行组织和实施,成功举办了3届。

2.对教学的促进意义

校内模拟教学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第一,丰富了教学手段,校内模拟突破了传统的讲授、示范等教学手段,增加了学生模拟实践环节;第二,丰富了教学环境。上课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进行情景模拟,如教室、攀岩场、拓展场地以及野外环境等;第三,有利于体育旅游活动在校内的推广和普及,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第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调查问卷得出校内模拟平台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详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有超过50%的学生认为通过校内模拟平台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得到了提升;其次,有34.88%的学生认为组织协调能力得到了提升;然后是活动策划和写作能力。

3.存在的问题

该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上课时间的机动性不完全符合教学常规。如:模拟一场完整的拓展培训至少需要一整天的时间;下降技术的学习和15组同学的练习需要2小时以上,这样的时间安排不符合教学常规。

然后,教学检查和教学监督的难度较大。由于上课时间的机动性和课堂所需场地的复杂多变为教学检查和教学监督带来了困难。

(二)校外实践平台

在教学探索过程中学院决定与多家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成立第二课堂,为学生更好地转化知识与技能提供平台。

1.校外实践平台建设及运行状况

与学院签订合作协议的单位共有三类8家:详见表3:

校外实践平台主要有兼职领队、户外赛事、顶岗实习三种形式。详见表4:

校外实践平台现已全部搭建完成,已经运行的有兼职领队与户外赛事模式。兼职领队平台主要针对大学三年级的学生,有90%的学生在大学三年级开始通过合作单位担任兼职领队。

在山地户外运动大省的建设过程中贵州省内每年国际级、国家级以及省级的体育旅游赛事有几十场,学生参与的形式有参加比赛和作为工作人员两种形式,其中10%的学生可以参加专业比赛,50%的学生可以参加群众性户外运动赛事,15%―20%的学生可以作为赛事工作人员或裁判员。

2.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校外实践教学对该专业的教学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

第一,有力的促进教学计划的科学化。教学计划决定着教学内容总的方向和总的结构,是该专业进行教学和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校外实践的平台带来了社会最新鲜、最直接的需求信息,为教学内容的调整指引了方向。

第二,丰富教师构成,促进交流。我院教师构成比较丰富,有国内知名高校的硕士研究生、省内知名俱乐部的优秀教练、户外基地的管理者、中国登山协会户外培训教师等专业人才。在这个平台上,教师们可就其理论、技术、技能、发展趋势等信息进行交流。

第三,促进教学内容的合理化。该专业在国内发展较晚,没有较多的可供参考的经验,因此在教学内容等方面都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通过校内外专业教师的交流与沟通,选择最适应社会需求的与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就业。

第四,有力地补充了学校的教学硬件设施,如:攀岩墙、速降台、真人CS的场地等。

第五,有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通过调查问卷得到表5:

由表5可以看出:校外实践平台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大有裨益。其中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以及活动策划能力都超过了半数,同时也在文案写作能力方面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有效的补充了校内模拟平台的不足。

3.存在的问题

校外实践平台在运行过程中呈现以下问题:

第一,教师与合作单位信息不对称,造成学生管理难度增加。班主任老师是主要的学生管理负责人,任课教师是课堂管理者,他们却不能直接得到共建单位的需求信息。因兼职领队的需求不固定,学生的上课时间难以得到保障,请假程序不规范的话会给任课教师、班主任教师、专业教师之间带来管理难度的增加。此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第二,教学效果难以监控

教学效果难以监控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教学场地的不固定为教学检查带来了困难,根据教学进度的不同,教学场地可能会在校内、基地、野外等地方进行轮换,为教学秘书和教学督导进行教学检查带来了困难。第二,教学内容较多且专业性强为教学效果考核带来困难。体育旅游专业教学内容较丰富,有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理论知识的考核可以通过试卷闭卷进行考核,然而技术考核就存在难度,比如专业的户外绳结、户外急救、顶端保护等内容,都是要求极高的专业技术活动,容不得任何偏差,因此对于考核人员的要求就极高。

三、建议

体育旅游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注重实践,立足于专业特点、市场需求及现存问题,构建一个连接市场、行业协会、合作院校的协同创新平台,来实现多方联动培养应用型体育旅游专业人才。

(一)规范教学文件

教学文件是保证教学能够顺利有序进行的必备文件,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讲义、PPT等文件。

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教学大纲规定了该课程的知识点、技术、技能构成及所占比例,考核形式与内容;由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组织专业老师商议制定。教案等文件则是对课堂组织以及教学内容的具体细化文件,由任课教师完成。

(二)建立教学评价与监控体系

教学监督与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首先,完善期末考试(考核)规范,包括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考试标准、技术规范、时间、地点、人员要求等具体内容形成规范性文件;然后,规范教学内容、场地,形成教学大纲等文件,可以指导专业教师进行授课;第三,教师调课、换场地需要向教学秘书备案,以备查课和检查学生到课率。

(三)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体系

第7篇

一、学校信息化发展的规划与设计师

校长作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管理者,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人物。学校如何进行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发展到何种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校长的领导首先是思想方面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方面的领导。校长对于教育信息化有什么样的认识,就会在学校的信息化发展问题上采取什么样的决策和行动。因此,校长首先必须对教育信息化有正确的认识,然后才能对学校信息化发展有正确的规划与设计。

(一)改善校园信息化环境,提高学校管理效率硬件规划方面,除基本硬件外,还应以发展的眼光进行规划,对后期的进一步发展有所预期。校园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相结合,实现网络全覆盖;视频监控、校园广播分区管理控制无死角;“三通两平台”建设要到位;加强校园网络安全建设,通过MAC和IP地址捆绑,监控到每台计算机的使用情况;对公共使用计算机除还原功能外,还可通过广播系统进行远程控制,大大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二)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库,完善教师交流平台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建立健全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以减轻教师课业负担,同时,鼓励教师进行合作学习、经验交流,加强信息资源共享,以求共同发展。

(三)建立全方位交互平台,促进学校教育发展随着法制观念和人们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及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学生、家长、教师参与到学校管理与教学中已成为一种趋势,社会各界对学校教育的期待与监督越来越强烈。作为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管理者,要积极创建各种沟通平台,如校园网站、家校沟通OA、家长学校QQ群、微信公众号等。通过畅通的交互式平台的建立,及时发现教育教学问题,聆听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建议与意见,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宣传与推广者

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效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作为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管理者,要对现代教育技术有很强的敏锐力,时刻关注科技最前沿的产品,要能够在第一时间发掘、发现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并加以推广。从软盘、U盘、移动硬盘、手机电脑两用U盘到云盘,存储技术与手段的变化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如:当多媒体平台被广泛使用时,教师离开鼠标则无法操控课堂,被“困”在讲台上,无法深入学生群体;而翻页笔的出现,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基于此例,我们应该意识到,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管理者必须以敏锐的视角去发现高科技带来的便利。软件方面,现在的教育网站、学习网站以及各种教育APP五花八门,哪些适合学校使用?哪些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作为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管理者,必须有明确的判断。与其说态度决定未来,不如说决定决定未来。因此,必须选择最有利于学生发展、最有利于教师发展的教育资源,再加以积极推广。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践行与引领者

校长的观念能够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校长除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外,还应有较高的信息素养,率先垂范,成为教学改革与信息化教学的践行者,身体力行做好课程开发、资源利用工作,以信息技术促进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传统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相对独立的,而现代教育技术却使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英语课堂的EnglishReport环节,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录制下来,通过QQ群,及时传递分享;学生可以在家将录音作业、视频作业及时发给老师。比如现代教育技术的佼佼者———翼课网,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布置不同的作业,让学生在听、说、读、写各方面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管理者只有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的实践中,才能引领教师“跟我冲”,而不是“给我冲”。也只有这样,才能切身体验哪些技术、理念、手段对学生和教师有利,哪些值得推广实施。

四、学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训者

学校教育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其中包括学生和老师。虽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不可否认,只有更优秀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因此,校长要开发好教师这个重要的人力资源,加强教育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整合,建立有效的激励措施和管理机制,促进教师信息化专业成长。要在传统的现代教育技术中级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基础上,从学校实际出发,结合学校教师的年龄特征等,采用灵活的辅导与培训方式。一般来说,青年教师、信息技术老师和对信息技术有兴趣的老师在信息化和学科整合方面走得比较快,中老年教师适应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相对较慢,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信息化教育有一定的排斥心理。因此,不妨成立以青年教师、信息技术教师和对信息技术有兴趣的教师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团队,通过该团队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刺激中老年教师主动学习运用信息化教学。同时,由该现代教育技术团队担负起辅导与培训任务,随时解答、解决教师在运用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将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录在案,集中重点培训,让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成长,在需求中主动提升,形成以新促老、以老带新的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发展模式。

五、信息化发展深层次功能的发掘与思考者

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为学校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大地促进和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管理者除了关注信息技术及其使用外,更应关注“互联网+”的发展理念会给学校教育带来什么样的思考。

(一)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是否会被颠覆?学校教育从根本上来讲,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并不是简单地传递知识。长期的传统教育模式虽有诸多非议,但也有千百年来的经验积累与文化沉淀。信息化发展的同时,不能全盘否定,更不可能完全颠覆传统教学,它只能使传统教学的优势得到更好的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更加高效。

(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中的误区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并不是说用电子书替换了纸质书就是现代教育,也不是说用屏幕代替了黑板,使用了计算机就是信息化教育。这充其量只能说是信息技术,而不是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除了有在课堂上大量输入,让知识更加直观,教学效果更加显著这个“教”的功能之外,更为重要的作用是“学”的功能。正确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会探究问题,能够运用网络技术解决问题,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究者。

(三)互联网对学校教育带来的深层思考在现在没有手机就失去世界的年代,学生为什么会沉迷于网络游戏?“低头族”为什么时刻离不开手机?有没有WIFI为什么成了最常用语?学生在网络游戏中,通过多彩的画面、刺激的音乐、富有挑战性的过关斩将环节设计,充分体验到克服困难带来的成功喜悦,在一关关的挑战中,游戏中虚拟的荣耀使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示;“低头族”们通过微信、QQ等满足自己的社交性需求,充分运用网络的“搜索”与“更新”功能,关注自己最感兴趣的主题,满足求知的需要……在学校教育中,我们要充分借鉴这些问题的根源,引发广大学生、教师的好奇心,让其乐于发挥探究能力,达成自我实现的需要。

六、结束语

第8篇

【关键词】教学设备自制 校企合作 特色职教

我校汽修专业建设初期,确立了"学好一个专业,培养一种特长,掌握三门以上现代技能"为目标的教学特色,按照"从做开始,先会后懂,重在于会,力求于精"的教学思想,突出"在岗位、在职业、在技能"的职教特点,推行以国家标准工种为项目的"项目教学法",尽量体现"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的职业技能教育。依托本地有影响的汽车维修企业的技术、人力资源等有利条件,组织汽修专业教师和企业相关人员进行校企合作,利用旧设备、旧汽车,进行教学设备研发自制,从而满足师生教学和实训需要,成功走出了一条教学设备自制,走特色办职教的道路。

1.教学设备自制整体提升师生综合能力

汽修专业初建阶段一般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专业设备设施严重不足,实训场地简陋,实训工位少,改行的专业教师对教学内容不熟悉,对汽修专业教学和实训经验不足,不能完成汽修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任务。加之教学过程中设备运行成本高,耗材多,学生实训设备损坏严重,而实训经费又缺乏保障机制,从而导致设备更新周期快,使专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面对困扰专业发展因素,立足自身条件,争取政府政策支持(每年特批给专业二十辆旧车用于教学实训和教学设备自制),依托本地强大的汽车维修企业,建立广泛的校企合作机制,企业轮流对专业教师岗位培训,企业与汽修专业成立教学设备自制研发组,专家委员会,为设备自制提供了科学理论与实践保障。

根据汽修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合理安排,我们将教学设备自制同教学有机结合,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1 汽车整车构造及维护保养:利用特批的教学用车首先满足学生对汽车整车构造原理和汽车整车维护保养的教学需要,让学生对汽车的几大系统有大致的了解,并能完成汽车二级维护和保养作业,充分满足学生刚进校门对汽车原理构造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为下一步师生共同自制教学设备的动手热情。

1.2 汽车整体分解与组装:在完成对汽车构造及整车维护的基础上,在行业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按汽车构造的几大系统,分别对汽车发动机部分、汽车底盘部分、汽车电器部分、车身钣金构造部分、车身涂装部分进行拆卸、分解,然后再按系统进行组装。这个过程不但进一步满足了师生对汽车几大系统原理构造的感性认识,而且真正培养了师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了师生的综合技能水平。

1.3 汽车实训台教具自制:在对汽车几大系统拆卸、分解、组装的基础上,通过校企合作组建师生、企业技术专家为主体的各系统自制研发组,制定设备制作的各项参数指标,根据教学需要绘制适用的设计图纸。各研发组在专家指导下,师生共同动手,群策群力制作了汽车发动机原理构造实训台、汽车底盘构造原理实训台、汽车电器构造原理实训台、车身钣金构造操作台、车身涂装工艺流程剖面展示台等教具。极大地满足了师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激发并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4 自制教具用于教学实训:自制教具通过行业专家委员会评估、验收后,教学中可满足学生对汽车构造及原理性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可将自制的教具和设备用于教学中学生基础测量、原理构造、拆卸组装、故障设置、考试考核、技能鉴定等实训项目,并且可反复使用。如果因为学生实训造成自制教具设备损坏,可及时组织师生维修、调试或部分再次自制,从而极大地节省了设备维修费用及耗材开支。

本届学生在完成专业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将已不能使用的自制设备或维修无价值的自制教具与金属回收公司调换,从而完成一台实训教学用车在专业的循环使用。

对汽修专业发展初期的这种操作模式,基本解决了专业的生存和发展的部分问题,切实落实了学校提出的"从做开始,先会后懂,重在于会,力求于精"的教学思想,确保专业渐进式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这种操作模式也极大地锻炼了我们的专业教师团队,提升了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操作技能能力,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骨干教师队伍。学生也在"真教、真学、培养真人"的校训理念中掌握了专业知识技能,成为深受社会和企业欢迎的有用之人。

2.教学设备自制全面深化专业内涵建设

随着社会对汽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不断提高,学校也通过前期的发展获得了政府、社会和家长的认可,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将教师派到德国、新加坡进行培训,还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参加国家级、高校、省级、行业培训等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同时采购了现代化汽修专业教学实训设备,通过国家示范校建设和校企合作建成了多个"理实一体化"教室,完善了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专业设备设施进入专业化配置,专业教学实训做到规范化运作,从而确保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专业内涵建设和改革不断深化。

在汽修专业正处于欣欣向荣的发展关键时期,我们不但没有削弱师生教学设备自制项目,而且在以前制作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和完善教学设备自制,改革和创新教学设备自制工艺,从而辐射并带动区域五所职业学校的同步发展,学校也成为名符其实的职业教育标杆及领头羊。

2.1 确立教学设备自制的新目标:配合国家示范校汽修专业建设,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在专业发展规范化基础上,教学设备自制则是专业发展必要的完善和补充,有效解决专业发展中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与实训操作工位不足的矛盾,提升师生的专业成就感和自信心,满足学生强烈的动手实训操作愿望和正常的专业教学的实际需求,从而降低教学成本。

2.2 确定教改课程设置与教学设备自制的方案:汽修专业教学改革和企业需求调整是长期的、常态的,而专业方向的拓展,教学内容的调整,服务对象的变化等等也使我们的教学方法、设备设施、实训操作都要随之而改变。只靠单一采购专业设备是不能满足教改教学需要的,教学设备自制自然是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的常态工作,学校每年根据教学的不同需要,人才培养的不同标准,组织师生制作相应的教学设备。

汽修专业部、教研组依托校企合作平台,组织企业行业专家、技术人才一同会诊社会对汽修人才的具体需求、规格要求等进行研讨,制定出教改方案,学校同意后由汽修专业部组织专门人员根据教学实训要求,制定设备制作的具体方案,组织实施。

2.3 确保教学设备自制有效实施:专业教研组根据课程开设需要,结合校企合作专家组的教改方案,由专业课老师带领学生制定详细的制作方案,在完善过去汽车整车构造维护、分解组装、实训台教具自制及教学实训的四个阶段基础上,增加了老师指导学生完成教具自制子项目的设计,增加了教具中故障设置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内容。以项目为自制小组,由专业课老师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展开制作,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和成本内保质保量完成教学设备自制任务,最后由学校教务处和设备处组织企业专家技术人员,从自制教具设备的实用性、设计的合理性、使用的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评估、验收,对相应的指导老师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确保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不断深化进行。

3.教学设备自制成果成效、辐射引领

近年来汽修专业师生教学设备自制硕果累累,成效显著。自制汽车发动机综合实训台12台、汽车电器综合实训台12台、汽车底盘综合实训台12台、汽车模拟驾驶实训台30台、汽车空调原理实训台2台、汽车门窗玻璃升降实训台2台、车身修复实训台15台、车身涂装实训台15台、模拟电动车2辆、汽车板件结构实训车1辆,各类实训实作小设备若干。这些教学设备自制降低了教学成本,适应了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的初级要求,提升了师生的成就感,从而彰显了学校办学的实力,在一定区域内起到了宣传示范和引领作用。学校每年接待全国各地职业院校五十多个参观学习团队,获得了社会的一致认同,提升了学校的美誉度。

4.教学设备自制的体会和思考

4.1 教学设备自制简单易行,节约成本,对专业的初创建设有立竿见影的作用,确保了专业建设健康发展。

4.2 教学设备自制激发了师生的创作积极性,调动了教师钻理论、学技术,学生爱学习,练技术的热情。

4.3 教学设备自制提供了有效的实训岗位,操作工位,满足师生教学实训、试验探索的愿望。

4.4 教学设备自制不但锻炼了专业课教师的动手能力,而且满足了教师对教学设备原理的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4.5 教学设备自制降低了教学实训成本,不但满足了学生对汽车各系统的好奇,而且也满足了学生在自制中破坏性试验操作,有效引入了失败教育和成功教育。

4.6 虽然在专业内涵建设和专业改革发展提升时期,应走专业化和规范化道路,但教学设备自制是专业建设发展的重要补充,对教学和实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德育 校企合作 顶岗实习

德育是学校或教育主体根据社会整体的道德规范与要求,利用各种方法及言传身教等手段,以思想道德的内外化规律,使其在主体内部的精神、道德、思想、政治、法律等各方面构建系统的规范框架体系,通过教育受体自主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和理论课堂传授知识,在具体的学习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自我道德规范的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讲,道德教育的实践性是贯穿各层面德育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的,结合需要层次理论而言,马斯洛也强调,人们内心的个体与社会间的关联关系的调整动机便是道德规范形成的本源,而人与人、社会或自然间的这种关联调整既是所谓道德实践动机的必要环境,也是进行道德交换实践的必要累积和输出结果。根据这一角度,道德教育本身应从实践入手,不能脱离实践及其环境进行,对技工院校与企业合作前提的德育,更应注重过程实践,作为即将离开学校的学生,虽已经部分脱离理论课堂教育教学环境,但是全新的企业顶岗实习、就业实践正是其人生新历程的开始,社会生产服务实践更是德育教育的广阔而良好的平台,在适当的引导和教育沟通下能获得相对较好和有效的德育教育成果。

一、校企合作德育教学模式创新的特点

1.教育教学环境多元化

随着中国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化推进,技工院校学生面临的社会化环境也在不断变化,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对毕业生能力需求越加显著,毕业生就业实习等环节已经与现实工作岗位联系紧密,直接上岗实践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接近工作实际的实习环境,技工院校与企业合作实习实训机制在客观上将学生推送到一个高度接近真实工作的社会环境中,学生处于更为丰富和选择面的德育实践中,外界的企业和社会道德信号、信息不断考量着学生的道德原则及实践运用能力,学生受环境外在因素影响的概率也迅速扩展,具有强大感染力与渗透性的丰富的社会工作环境使学生面临道德实践的多重选择,也给技工院校与企业合作德育机制带来机遇与挑战。

2.教育内容及场景的多重松散化

德育教育内容与校园德育课堂理论教学和德育实践主题活动相比,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有多样性的特点,地点、时间、形式、内容和标准等因素各有差异。工作环境的多面和开放使得学生不能获得传统校园课堂体系性、大纲化的教学模式和过程,由于各校企合作平台的主体企业又有参差不齐的各类属性,企业核心文化定位与营运远景所对应的道德标准体系的指向性,也不能与技工院校德育教育一一对应。这就使得部分学生有可能形成校内外德育接收上的心理比对与落差,在其步入社会的进一步道德塑造过程中出现道德碎片化倾向,教育力量涣散等特点。

3.教育合作机制尚未深入拓展

据调查,目前技工院校与企业合作机制与平台尚未完全成熟,毕业待就业学生中近43%的学生完全处于企业的生产实践中,企业利润主导的生产发展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技工院校毕业生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实践实质的缺失,企业用人单位与大学生雇主间的关联被生产盈利完全占有,相应的具体职业道德、工作操守等德育机制与内容容易偏废。校方在这一机制下进行集中德育,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学生普遍在企业经营氛围的熏陶下,容易忽视对自身道德素养的提升,以致校企合作德育模式的机制未能进一步深入。

二、校企合作德育教学模式创新的意义

1.结构化充实并丰富校企合作模式下德育的内涵

在技工院校与企业合作机制下开展德育,能切实有效地克服校园德育的“填鸭”“灌输”“说教”等弊端,其丰富的组织形式、内容框架结构、主要组成部分和教育实践尝试等,均有助于基于该平台的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育实践的深入开展,以及学生德育水平的切实提高。借助校企合作平台机制进行的企业人员进校园的德育形式,不仅活泼,而且富有实践吸引力和运用实效,顶岗实习的毕业生在不断的社会性德育过程中反馈其所思所得,进而推进平台德育的互动性结构化内涵,及校企合作平台德育的社会化、互动化。

2.凸显校企合作平台下德育的主体地位

基于技工院校与企业合作平台进行的德育,实质上凸显了学生作为道德教育的主体地位,开展的德育环境实践均真实地反映主体内心的德育实践风格和行为判断倾向,如果能够获得合作平台德育的合理引导,获得的道德实践反馈结果也将毫无干扰地进入主体价值取向体系,形成牢固的德育体验,不仅能够拉近德育主体间的距离,而且能够形成较为和谐的德育心理效应。

3.实现校企合作平台下德育的完全社会化

借助技工院校与企业合作德育机制中的企业相关道德诉求的传递,企业可以将日常人事中的基本道德、中华传统美德、企业团队精神和用人规章机制与技工院校德育的进行无缝对接,实现和校园德育的互动渗透。校方基于平台机制在有条件前提下的校本合作开发教材及其他素材,实现了校企合作德育平台化的核心建设,更有效地避免了在校学生对枯燥的德育内容和形式的反感,可以凸显出技工院校德育的人本理念和务实施教风格。通过上述各项的不断努力,校企合作平台德育工作在层次上更丰富,更充实,更有效。

4.突出校企合作平台德育的人本氛围优势

技工院校与企业合作平台的企业实践严密挂钩,不仅从学生心理上实现完全真实的对接,而且具有允许纠错的类校园理论授课特色,从而为技工院校与企业合作平台的德育工作开展,提供更具亲和力的施教模式及环境保障。校企合作平台教育下的学生由于缺少理论考试的束缚,其潜在主观能动性被空前挖掘,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新和主人翁精神被挖掘和扩展,形成校企合作平台德育工作的强烈共识。

三、校企合作德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对照现今的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德育平台,由于大多为初建或应用层次不够深入,使得德育实效甚微。究其原因,在于目前德育教育平台仍存在学校主体部分为主的偏颇,导致其施教的主要角度仍为学校,从教学实施编排、教学双方关系等角度而言,现今德育平台仍存在脱离学生社会生活和工作实践的问题,技工院校所设置的两课仍不能完全脱离道德的纯理论教学模式,缺乏全方位的企业用人实践的道德教育需求满足,从而落入“知性德育”的实践德育怪圈。

其次,在德育模式这一要素上,现今德育的传统三大主导方式即抓教育、树榜样、立规定的德育视角原则,严重抑制了社会化德育主体对其自身素养提升的需求,在实质上削减了人作为社会化产物标志的道德优化的必然要求,同时,对学生的合理德育实践和生活验证形成阻力,失去了校企合作平台德育的预先社会性期待。

最后,限于目前平台成熟性和共谋发展的程度、成本以及执行的个体安全等属性的不确定,现今诸多技工院校在这一平台上的努力尚属初次尝试。

四、实施校企合作平台改善德育的体系化对策

1.创设校企合作互动平台

有校企合作平台德育机制建设的技工院校,应从设置框架结构、主导理念、执行实施原则及范围和活动进行合理的分配与界定,同时,配以对应平台的专任小组及成员,包括学校的政治处、教导处等核心部门和一线学生管理工作辅导员和引导道德规范的班主任等参与,负责德育平台实施方案制定、实践过程指导与管理、过程协调和具体德育实践的方式方法与立场、平台德育工作的监管等。其中,作为校方的消费主体,各个学习部成立专门的学生就业实践领导小组,由小组负责人和指导小组成员构成,前者由学校班主任、教辅及相关人员组成,后者由各学习部和分专业实习学生及对应的合作企业构成。双方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完成校企合作德育职责所对应的主要任务:宏观把握并监督平台德育的进程和动态;将在企业实习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表现信息在平台间进行传送、分享与研讨;针对平台德育事件进行联合评判与严厉奖惩;利用技工院校相关部门及人员进行平台德育的公平公开和公正性监督。同时,以加强学生德育的平台沟通为目标,进行日常监管职责明确等具体细节问题的及时处理,从而在完善的管控机制下形成平台德育有效运行的新局面。

2.挖掘校企合作德育资源

技工院校与企业合作德育平台不应仅局限于技工院校与企业的学生德育共同合作教育,更重要的在于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和与德育密切相关的各种道德教育契机、环境和氛围,以此为基础进行技工院校德育的模式迁移与环境模拟。同时,学校应充分注意企业经营文化在平台德育中的资源运用,充分开发企业可用作德育的资源,进而发挥平台合作优势,为技工院校创新德育提供新的教育形式与路径。

3.完善全方位德育教学体系架构

学校在进行平台德育的同时,需进行必要的德育教学大纲的制定及完善,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等角度出发,制定适应校企合作平台德育的创新架构设计,以获得从设计理念到过程控制和结果评估的全程完善。

4.架构并实践德育实践性体系

两类主体充分挖掘合作空间,符合目的性、科学性及发展的要求,全方位构建凸显德育的整体目标、层次及渐进性的实践化德育合作平台体系。同时,贯彻主体独立的原则,平台德育合作范围、性质、形式、地域分配和进度等要素,要充分结合德育对象及教育教学一般规律、学生的统一特点和个别特点等各类因素,合力开展鲜活、能动、活跃、取向高雅而层次丰富的校企合作德育提升模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