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2 16:17:58
导语:在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目前气温逐渐升高,正是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高发流行季节,截止5月8日,今年我省报告霍乱2例,细菌性痢疾924例。为做好我市霍乱等急性肠道传染病的防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全国霍乱监测方案》、《省肠道传染病综合监测方案》的要求,决定恢复肠道门诊,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开设时间
中心医院肠道门诊全年开设,其他医疗机构肠道门诊5-10月开设,如需延长,将另行通知。
二、开设范围
各市属医疗机构(包括中心医院、中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民营医院(包括稠州医院、復元医院、东方医院)及12家(佛堂中心卫生院纳入二院)镇街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应开设肠道门诊。确实不具备开设肠道门诊基本条件的单位须报请市卫生局批准同意。
三、肠道门诊工作要点
1.按照《省医疗机构肠道门诊设置规范(试行)》要求规范开设肠道门诊,对每例就诊病人按规定在登记专册上做好详细登记。肠道门诊应设置醒目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和“病人就诊须知”,做好就诊引导和告知工作。
2.市中心医院肠道门诊应做到“两通三区”划分明确,相互无交叉,从挂号到发药“一条龙”操作。其余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的应按规范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各个工作环节。另外,各肠道门诊都要严格实施消毒隔离制度和防蝇措施。
3.各肠道门诊要坚持“有泻必采,有样必检”,采便率达85%以上,粪检率达到100%。腹泻病人必须在肠道门诊内由医护人员采集粪便标本,做好标本登记和送检工作。检验人员收到标本后,按要求进行增菌培养并及时报告检验结果。发现疑似霍乱病人、疑似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病人或粪便标本中检出霍乱弧菌,应立即电话报告市疾控中心。
4.市中心医院、稠州医院和復元医院肠道门诊为我市O157:H7的监测点,每月采集血性大便病例及症状可疑者粪便标本3-5份,同时填写《市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病例登记表》。
5.发现甲、乙、丙类传染病均需按要求填报传染病报告卡,并在规定的时限内,由医院疫情管理人员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6.各肠道门诊应每周、每月统计腹泻病人数,并填写《市肠道门诊周报表》和《市肠道门诊月报表》,另外中心医院、稠州医院和復元医院还须填写《市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病例监测月报表》,一式二份,一份留存,一份于次月3日前报市疾控中心。
四、监督检查
肠道门诊是及时发现并尽快控制肠道传染病疫情的前哨阵地,是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市卫生监督所应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对院感管理、肠道门诊等开展监督执法,市疾控中心应做好肠道门诊院感控制工作的检查与指导,一年不少于二次。
五、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防控意识
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明确责任,切不可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密切注视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疫情动态,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务必要抓紧、抓实、抓细,确保不发生肠道传染病的暴发疫情。
(二)加强业务培训
各医疗单位要加强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水平,做到霍乱病例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社区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不在辖区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社区居民的防护意识和社区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成立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加强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强化协调处理联系纽带。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
在地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韩明轩主任为组长,李振学同志为副组长,城管科、社会事务科科长为成员的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领导小组。城管科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日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管理。联系电话:82569250。同时成立四个应急小组:(1)综合协调组,韩明轩同志任组长。(2)现场处置组,李振学同志任组长,成员为城管科人员及社区卫生服务人员。(3)后勤保障组,行政科王风亮同志为组长。(4)宣传报到组,党工委办公室朱牧同志任组长。
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进入应急状态后,全面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小组,由组长亲自指挥。主要职责如下:
1、在地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指导和落实社区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的各项工作。
2、监测、汇总和收集地区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的信息和防治工作情况,分析、研究防治工作形势,会同区有关部门提出地区防治突发事件的对策。
3、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宣传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等突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的预防保健知识,减少这类疾病的爆发。
4、指导、落实并督查驻地单位、社区居委会防治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事件的措施的落实情况。
5、总结、推广各地处置突发事件的经验和做法。
6、根据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的分级预警控制措施的相关要求,对办事处的工作安排及其他相关工作作出及时调整。
驻地各单位要相应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事件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本单位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1、根据本地区和行政主管部门的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制订本校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防治责任制,检查、督促本单位各部门各项突发事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责任到人。
3、广泛深入地开展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员工的科学防病能力。
4、建立员工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晨检制度,及时掌握员工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师生,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5、开展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并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专人检查,保证食堂、厕所及其他公共卫生场所的清洁卫生。
6、确保喝上安全饮用水。
7、及时向当地医院或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单位的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对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四、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
(一)突发事件监测
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在各社区居委会及社区门诊建立监测制度,指定专人对疑似病历进行逐一登记,查明原因,并进行追踪观察,分析其发展趋势,必要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2、重视信息的收集。要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联系,收集本地区周边的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二)突发事件报告
1、建立自下而上的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事件逐级报告制度,并确保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期间,办事处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2、严格执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要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出现集体性食物中毒、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医院感染爆发及其他突发卫生事件时,各驻地单位、社区居委会应立即向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2小时之内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区有关领导报告。
3、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4、建立突发事件举报制度。任何部门和个人有权向街道办事处报告突发事件隐患,有权向主管部门举报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规定的职责的情况。
五、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根据《*地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将突发卫生事件的等级分为一般事件、重大事件和特别重大事件。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级次分类,结合地区的特点,在必要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
一、成立领导小组
二、提高认识,精心组织
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从组织、经费、技术措施等方面抓落实,切实解决防疫防病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确保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300/10万以内;要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加强乡卫生院防保组织建设,明确专人从事乡防疫防病工作。
三、突出重点,落实防病措施
(一)各村各部门要将卫生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通过各种形式开展防治知识宣传,引导建立良好的个人习惯。
(二)要认真抓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发现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的禽流感病例,要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各村要在2小时内向卫生院报告,乡卫生院6小时内向县疾控中心报告。
﹙三﹚要大力开展以霍乱为主的肠道传染病及钩体病、乙脑、狂犬病等疾病的防治工作。认真组织春秋两季灭鼠工作,乡要达到80%以上;要控制养狗数量,提高犬类预防接种率,疫点疫区应种对象接种率达85%以上。
﹙四﹚以自然村为单位,结核病控制项目宣传覆盖面要达到100%,村民知晓率达到80%以上。
﹙五﹚按照国家规定有计划地实施儿童免疫,一类疫苗五苗单苗接种率要达到95%以上,全程接种率达85%以上。
(六)保障工作人员的饮食卫生安全,防止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建立定期健康监测和疾病监测报告制度,各单位要定期组织干部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及时掌握干部职工健康状况,对相关疾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一、以增强疾控能力建设为重点,努力提高服务能力和检测水平。
1、加强国债项目建设。在市政府、省发改委.省卫生厅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市疾控中心国债项目建设得以顺利完成。中心综合大楼建设规模为3100㎡,辅助用房500㎡,2006年7月竣工验收,于2007年3月23日中心实现了部分科室搬迁,结束了我市卫生防疫工作50多年来无工作用房的历史,为完善我市公共卫生体系创造了基本条件,为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和增强疾病预防和控制能力奠定了基础。2、争取贷款项目。在市政府、省卫生厅的大力支持下,中心争取的荷兰政府贷款项目用于购置实验室检测设备获得批准。目前,正在做好所购设备的洽谈工作,预计明年可以到位。届时,我市疾控中心的装备可望达到国家的基本要求。
3、完成了HIV和无菌净化实验室的建设。有效提高了艾滋病、病原微生物等综合检测能力。
二、加强疾病监测、积极做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霍乱等重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是一项覆盖面广、专业性强、要求高而难以预测的工作,为使疫情处置及时、效果明显,我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到精心组织、未雨绸缪,确保了我市未发生重大或有影响的传染病疫情。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组织机构。成立了由中心主任为组长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组建4支应急处理工作机动队和6支应急处置技术指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为应对疫情的发生提供组织保障。
2、制定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预案和实施方案。先后制订和修订了市疾控中心《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预案》、《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应急处理工作预案》、《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应急处理工作预案》、《人感染高致病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处理工作方案》和《霍乱疫情应急处理工作预案》等防控方案,为及时有效应对和处置各类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技术规范。
3、积极组织培训,提高技术人员应急处置能力。认真组织全市疾控工作人员开展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业务培训48期 ,对应急处理机动队和各技术指导小组成员重点进行疫情和中毒处置工作的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消毒等内容的专项知识培训和模拟实战技术演练。此外,中心选派5人分别到省CDC和省劳卫所进修3个月和1个月,还先后34次选送132人参加卫生部、省卫生厅和省CDC举办的各类业务知识培训班。组织对下级疾控机构及市直医疗单位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预防控制知识和疫情信息报告培训46次,举办市级继续医学教育专题讲座28场次。
4、加强疾病监测和重点传染病的预警。为确保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做到“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疫情蔓延,我们坚持派专业人员到医疗机构进行主动监测和搜索传染病疫情;密切关注和充分利用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信息,及时分析和通报疫情信息;坚持对不明原因肺炎监测点监测督导,实行周报制度;在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我们主动加强霍乱疫源检索,06年来,在昌江河段设5个监测点,每周一次对水源、全市餐饮业、农贸市场甲鱼、龙虾、蛙等各类海鲜水产品检索霍乱弧菌,共采水样411件,海鲜水产品593件进行霍乱弧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先后8次对各县(市、区)疾控中心、市直各医院和大型厂矿医院的肠道门诊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同时,做好霍乱疫情监测月报表、霍乱弧菌环境和食品监测月报制度。
5、加强传染病科普宣传,增强群众防病意识。利用多种形式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职业病防治知识”、“4·25儿童免疫接种日”、“碘缺乏病防治宣传日”和“遏制艾滋、履行承诺”等大型咨询活动20次,并应对传染病发病季节的不同,提前针对性进行防病知识普及宣传,活动期间共发放各类卫生科普知识宣传资料37000余份,展出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展板15块,接待前来咨询的市民15200多人次。同时还开展“卫生防疫防病服务队”下农村、进社区活动,发放各类宣传画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预防控制知识”宣传单11000余份。并开通了防病知识咨询电话,为市民解答相关疾病预防知识。
6、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指导和检查。根据省卫生厅的要求,我们对全市16所学校和市直幼托机构进行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督导检查,同时下发《关于加强对幼托机构和学校流脑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指导意见》及《呼吸道传染病基本知识及预防措施》,指导、协助学校开展晨检工作,并做好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同时与省CDC一道共同完成了35所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调查工作。
7、积极开展重点传染病国家和省级监测点项目工作。
病媒生物监测: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被定为国家病媒生物监测点,在省CDC的指导下,中心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对老鼠、苍蝇、蟑螂等病媒生物进行了密度监测和鉴定工作。监测工作得到省CDC领导专家的肯定。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监测: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被定为国家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监测点,按《全国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监测方案》的要求,我们制定了《景德镇市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监测实施方案》(试行),每月能按要求进行采样,收集各类数据并及时上报相关报表,共采集猪鼻拭子138份、猪扁桃体137份,检验结果均未检出猪链球菌2型。监测点工作。去年8月份起,我市被列入伤寒、副伤寒省级监测点,按《全国伤寒、副伤寒监测方案》的要求,我们制定了《景德镇市伤寒、副伤寒监测实施方案》(施行)。除开展常规监测以外,还开展了病例监测、重点人群监测、菌株耐药性监测,至11月上旬共监测病人18例,饮食从业人员66人,并按时上报监测报告。
8、免疫规划工作。认真做好儿童基础免疫工作,五苗报告接种率均在95%以上。开展全市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调查工作。考核4个县(市、区)疾控中心计划免疫综合科,分别对18个乡(镇),90个村(居委会)进行了接种率入户调查,对7岁儿童查看卡疤,共调查1276名儿童(其中:基础免疫642名,加强免疫634名)。完成了乐平、浮梁以乡为单位计划免疫接种达90%目标考核验收工作。
三、认真履行艾滋病防制职能,切实抓好艾滋病各项工作的实施。
关键词:传染病;发病率;疫情分析
Analysis on Epidemic Situation of Notifiable Infectious Diseases in Miyi County in 2015
XIE Huai-wu,YANG Xiu-ye,
(Miyi County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Panzhihua 61700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Understand miyi county legal infectious disease pathogenesis regularity,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Methods Using descriptive epidemiology of miyi county in 2015 the information report management system of legal infectious disease outbreak of infectious diseases data for analysis. Results Report in miyi county, 2015 b, c class infectious diseases, 11 kinds of 448 cases, report the incidence of 199.97/10;Infectious disease incidence rate fell by 1.75% compared with 2014.4 cases of death (AIDS), the report mortality of 1.79/10.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mong the six diseases in turn for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bacillary dysentery, tuberculosis and other infectious diarrhea, AIDS, viral hepatitis. Conclusion Miyi county in 2015 legal infectious diseases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intestinal infectious diseases,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key is to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testinal infectious diseases, but also must strengthen other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monitoring work.
Key words:Infectious disease;Morbidity;Epidemic analysis
传染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传染病的防治能力和防治效果被认为是评价社会经济发展和卫生保健事业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保健事业水平的提高,人群的疾病模式已经发生了较大转变。为了解和掌握米易县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可靠依据,现对米易县2015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传染病疫情数据资料及人口资料均来源于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1.2方法 采用Office Excel 2003建立资料数据库,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传染病疫情概况 米易县2015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 1~12月份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1种448例,报告发病率为199.97/10万;死亡4例(艾滋病),报告死亡率1.79/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8种169例,报告发病率为75.43/10万,占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37.72%;丙类传染病3种279例,报告发病率为124.53/10万,占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62.28%。传染病总发病率与2014年相比下降1.75%;其中乙类上升25.19%,丙类下降13.08%。
2.2传染病发病位次 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菌痢、肺结核、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淋病。3N丙类传染病的发病位次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
2.3传染病系统发病构成 在乙类传染病中,肠道传染病68例,占乙类传染病的40.23%;血源及性传播疾病51例,占乙类传染病的30.18%;呼吸道传染病50例,占乙类传染病的29.59%。丙类传染病中肠道传染病274例,占丙类传染病的98.21%;呼吸道5例,占丙类传染病的1.79%。
2.4流行病学特征
2.4.1地区分布 全县12个乡(镇)均有乙、丙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发病率居前5位的乡镇为:攀莲镇(27.23/10万)、湾丘乡(8.48/10万)、白坡乡(5.80/10万)、丙谷镇(5.80/10万)、白马镇(4.46/10万),垭口镇、得石镇报告发病率最低为1.79/10万。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居前5位的乡镇为:攀莲镇(37.05/10万)、白马镇(14.28/10万)、丙谷镇(14.28/10万)、普威镇(10.27/10万)、草场乡(9.82/10f),发病率最低的为得石镇(1.34/10万)。另外报告地址不详病例10例,发病率为4.46/10万,均为外地住址录至我县的病例。
2.4.2季节分布 2010~2015年传染病季节分布资料显示,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2015年乙类传染病1~7月呈逐月上升趋势,4~7月为发病高峰;自8月起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肠道传染病发病率1~7月呈逐月上升趋势,发病高峰集中在3-7月,7月为发病高峰(4.46/10万),报告病种主要为细菌性痢疾。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逐月下降趋势,1~5月呈逐月上升趋势,为全年发病最高峰(6.25/10万),报告主要病种为肺结核; 6月之后发病率呈逐月下降趋势,直至降到11月、12月零发病率水平。血源及性传播疾病2015年报告病种主要为艾滋病和淋病,1~12月发病较为平稳,全年仅4月、5月无病例报告; 3月、12月因开展艾滋病病毒抗体及CD4检测工作影响,发病数略有上升[1]。
丙类传染病发病数1~5月呈逐月上升趋势,高发季节为5~9月,报告主要病种为手足口病;10月、11月发病率有小幅下降趋势;12月发病曲线因受手足口病监测病例订正报告病例分类的影响,报告发病率又出现一发病高峰,此时的发病水平明显高于2014年和前5年平均水平。
2.4.3年龄、性别分布 乙类传染病男女性别比为1.64∶1。0~8岁年龄组中,0岁组报告病例数最多,主要病种为痢疾,随着年龄增长,传染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该年龄组为乙类传染病的一个低发年龄段;9岁组开始,随年龄增长,乙类传染病发病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直到35岁年龄组;20~40岁组为乙类传染病的一高发年龄段。主要发病人群为农民,高发病种主要为艾滋病、肺结核,占该年龄段发病总数的60.00%。在45岁年龄组后,发病率较20~40岁年龄组明显降低,整个年龄段乙类传染病病种主要为肺结核、艾滋病、菌痢。随着年龄增长,传染病发病率逐渐呈下降趋势。 丙类传染病男女性别比为1.34∶1。病例分布于0~10岁组、20岁组、25岁组、60岁、65岁、70岁组,其余年龄组无病例报告。发病率最高的年龄人群为1岁组,发病率为60.26/10万;其次是2岁组,发病率22.76/10万,3岁组之后人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骤然下降[2]。
2.4.4职业分布 乙类传染病职业分布以以农民、散居儿童、民工、商业服务、学生及家务待业为主,农民69例,占40.83%;散居儿童38例(22.49%);民工15例(8.88%);商业服务12例(7.10%);学生11例(6.51%);家务及待业10例(5.92%)。其余人群分类所占构成比分别为:离退休人员5例(2.96%);幼托儿童3例(1.77%);工人2例(1.18%);干部1例(0.59%);教师1例(0.59%);不详2例(1.18%)。丙类传染病职业分布依次为:散居儿童245例(87.81%)、幼托儿童24例(8.60%)、学生5例(1.79%)、农民3例(1.08%)、家务及待业1例(0.36%)、工人1例(0.36%)。
3 讨论
2015年法定传染病年报告发病率比,2014年虽然有所下降,但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城乡结合部依然为传染病的高发地区,男性传染病发病明显高于女性[3]。疾病分系统构成中,肠道传染病占首位,全年均有发病,提示传染病防控工作进入了以肠道传染病为主要传染病的时期。手足口病、甲型肝炎发病率较2014年同期略有所下降,菌痢发病率明显高于2014年同期发病水平,提示肠道传染病仍然存在着爆发的隐患,必须加强腹泻门诊的督导和管理。
手足口病发病率居传染病之首,逐年呈上升趋势,原因:手足口病传染性强,可以通过接触、呼吸道、消化道等多种途径传播,且目前尚无疫苗问世;手足口病纳入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后,疾病诊断和疫情监测报告的敏感性大大提 高[4];经过历年对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工作的大力宣传,公众对手足口病的认识明显提高,患者的就诊意识增加;当前我县手足口病监测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使疾病的发现能力明显增强[5]。
农民的人口基数大,其生活习惯、生活环境及卫生意识较差,因此成为以肠道传染病为主的多种疾病的高发人群。散居儿童由于受生活环境、卫生条件和生活习惯影响,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人群[6]。本年度手足口病发病率较2014年大幅上升,其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为主,其次是幼托儿童,提示夏秋季要继续加强该类人群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工作。随着城市规划建设的加大,城区建筑工棚等流动聚居地相应增加,流动人口明显增多;由于该类人群预防接种意识淡薄,其居住环境和卫生习惯都较差,易造成传染病的发生;因此要积极预防控制持续散发的传染病疫情。
综上所述,为有效控制法定传染病,米易县今后在控制病毒性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的同时,还应加强血源及性传播疾病防控工作,继续加强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
参考文献:
[1]邓云琼.2008-2011年凉山彝族自治州手足口病流行特征[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3,29(6):482-484
[2]王Z,赵亚娟,王滨有.大庆市手足口病纳入法定报告传染病后疫情特征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24):114-115.
[3]汤建华.农村散居儿童肠道病毒感染调查分析与干预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3(7):7-8.
[4]易大莉,刘宏虹,伍亚舟.重庆市沙坪坝区学校传染病暴发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重庆医学,2016(28).
1材料与方法
1. 1疫情资料
来源于无锡市1999~2005年各医疗单位通过传染病监测系统上报的传染病疫情资料及年报表。
1. 2人口资料来源于无锡市公安局,以年平均人口数计算当年常住人口发病率。
2结果
2.1发病概况
1999~2005年,我市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9种,计86 036例,总发病率稳中有降,病死率大幅度下降。其中肠道传染病呈阶梯状稳步下降,呼吸道传染病呈上升趋势,血源及性传播类传染病呈“U”形先下降后上升趋势(表1),发病率列前五位的病种为淋病、肺结核、肝炎、痢疾、梅毒(表2)。
2.2传染病发病呈现新的变化
2.2.1传染病疾病谱变化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如麻疹、流脑等,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如霍乱、痢疾等。至目前为止,肠道传染病发病率不断下降,但有些传染病死灰复燃,如性病、梅毒、结核病等。
2.2.2新发和病原体变异产生的传染病相继出现如O139霍乱、O157大肠杆菌、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特别是O139霍乱和艾滋病在我市已出现多起疫情,对我市经济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2.3传染病发病构成与社会卫生管理水平密切相关
2.3.1肠道传染病进一步稳定下降肠道传染病主要有霍乱、甲肝、未分型肝炎、戊肝、痢疾、伤寒6种,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26.07%。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群众防病意识、防御疾病侵袭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大力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加强食品、饮用水的卫生管理,开展夏季肠道传染病综合防制措施,使肠道传染病的发病能控制在较低水平。
2.3.2呼吸道传染病近两年有上升的势头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麻疹、百日咳、流脑、猩红热、肺结核5种,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19.55%,近年来发病上升的主要是肺结核和麻疹,大多与外来流动人口有关。
2.3.3血源及性传播疾病有下降趋势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主要有乙肝、丙肝、艾滋病、淋病、梅毒5种,发病下降主要与淋病和梅毒等性病疫情报告漏报有关。
2.4爆发疫情不容忽视
近年来共发生爆发疫情34起,其中2002年发生4起,2起为呼吸道传染病(麻疹),2起为肠道传染病(甲型肝炎、细菌性痢疾和邻单胞菌混合感染);2003年发生9起,均为呼吸道传染病;2004年发生15起,2起为肠道传染病(O139霍乱、甲型副伤寒),其他均为呼吸道传染病。2005年6起,1起为肠道传染病,其余均为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爆发疫情主要为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大多分布在中、小学及大、中专院校。
3讨论
1999~2005年传染病流行情况的分析表明,流动人口是传染病疫情的一大隐患。外来流动人口因居住环境较差,缺乏自我保健意识,疫苗接种率低等诸多因素,极易成为多种传染病的感染者。同时,一旦感染后由于其频繁的流动,又易造成疫情的扩散和蔓延,给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存在薄弱环节。近年来校园呼吸道爆发疫情时有发生,尤其是流动学生较多的民工子弟学校。主要原因,一是学校凭预防接种证入园、入学制度执行不严格,导致校内外来流动儿童无免疫力者增多;二是学校校医、老师及部分
医院对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不了解,未能及时上报可疑疫情,未能及时隔离病人。
疫情报告制度部分缺失。近年来,性病疫情下降明显,与疫情报告工作质量密切相关。主要原因一是公立医院性病诊疗机构被承包或合作,管理体制的改变,使这些医疗机构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疫情报告;二是性病广告的审批与把关不严,使一些不具备资格的性病诊疗机构依靠广告分流了部分患者,导致了这些患者的疫情漏报。2004年随着对医疗市场的整顿,加大对性病诊疗机构的督查,性病疫情报告率有所上升。
今年以来,我市报告手足口病病例迅速增多,且出现重症与死亡病例。根据市5月23日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为进一步落实手足口病防控措施,切实有效遏制疫情蔓延,现就进一步加强全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通知如下: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提高认识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把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列入春夏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之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统筹安排,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对乡镇、村居及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的督导,切实采取有力措施,控制手足口病的局部暴发流行,最大限度地降低重症患者的病死率。
加强预警监测,及时有效处置疫情
疾控中心要专人动态监控传染病疫情,及时分析、研判和报告疫情;相关医疗单位要严格按照手足口病监测方案做好标本采集和送检工作。
加强对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地区和人群的疫情监测和管理。疾控中心对重症病例和聚集性疫情要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置,指导病家及患儿所在学校开展疫点处理和消毒,必要时可采取停课措施。
加强预检分诊和诊治,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各医疗单位要强化医院感染性疾病工作,做好传染病预检分诊和诊治。重点加强儿科、急诊、留观室、输液室等关键科室的院感控制,防止院内交叉感染。要严格按照手足口病病例判定标准进行病例诊断和疫情报告,不得瞒报、谎报和乱报,建立责任追究制;加强手足口病例的救治能力,继续按照《手足口病诊疗指南》、《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临床处置流程图》的要求,做好手足口病病例的发现、诊断、转运、救治等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一、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充分认识当前做好霍乱等夏秋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完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传染病防控职责和任务,针对辖区霍乱、菌痢、乙脑等重点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危险因素,完善工作预案,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当前本市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的各项要求,落实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度,加强人员培训,规范传染病临床诊治、病例报告、实验室检测以及疫情监测、预警和处置等工作,提高对霍乱等重点传染病疫情发现和处置水平,确保将疫情有效控制在萌芽状态。
近期,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一次全面部署和督查,并针对辖区特点和薄弱环节进行重点防控和及时整改,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各级医疗机构要做好预检分诊工作。在诊疗中要提高对霍乱、菌痢、乙脑、登革热等重点传染病的警惕性、敏感性和诊断水平,及时发现病例和可疑病例,并落实病例标本采样和报告等工作;进一步加强院内感染管理,做好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隔离治疗,严格掌握出院标准,防止疫情扩散。
各级医疗机构应在5月1日前开设或恢复肠道门诊。要进一步加强肠道门诊管理和建设,配备必需的人员、设施和设备,落实医疗救治队伍,完善腹泻病人登记、消毒隔离、传染病报告制度,对前来就诊的腹泻病人做到逐例登记。加强病原检索,各肠道传染病监测点医疗机构应做到“有泻必采”;非监测点医疗机构做好重点腹泻对象检索,进行霍乱病原学相关项目检测,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一级医疗机构肠道门诊发现重症腹泻病人,必须及时向设有肠道门诊的上级医院转诊,不宜转诊的要及时请上级医院专家进行会诊处理。
三、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监测点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市传染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加强对霍乱、菌痢、乙脑等夏秋季重点传染病的监测与报告。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定期对易导致急性肠道传染病的环境、食品、水源等进行采样监测;按照监测方案的要求布置和落实蚊虫监测工作;定期做好对辖区内监测工作的质量控制。确保疫情报告渠道畅通,主动加强预警预测工作,坚持每日审核和分析疫情报告情况,尤其要注意疫情的异常增加。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期收集全国和邻省夏秋季传染病疫情信息,做好信息监测和报告。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调整充实传染病疫情处置队伍,完善应急处置预案,配备必须的疫点处置器材和药品,加强防病值班。对发现或报告的霍乱等重点传染病疫情,按照要求及时报告;坚持“首接责任制”原则,及时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明传染来源和传播途径,确定密切接触者,落实医学观察、预防性服药、消毒等措施,控制疫情扩散和蔓延,避免发生二代病例。
四、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应组织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落实重点地区和人群夏秋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结合辖区实际情况,以学校、托幼机构、外来人群聚集地等为重点,落实以饮食、饮水卫生为主导的预防措施。加强对各级水厂的监测与监督,郊区县要落实井水消毒所需人员、经费、药品,做好井水消毒工作,确保供水安全;要与食药监部门密切协作,加强对集体单位食堂、盒饭公司等的卫生管理,建立和完善家庭自办酒席申报制度,做好对家庭办酒的劝阻和指导,消除食品传播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隐患,控制霍乱等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防治措施。方法:对17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细致观察治疗、流调分析及实施相关的防控措施。结果:本组患儿经积极治疗护理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防控措施得当,属地范围内无手足口病的爆发流行。结论:手足口病是数种肠道病毒经多种途径传染的消化道传染病,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粘膜溃疡为主要特征。做好有效的防控措施早发现、早治疗,其预防、治疗和控制传染病所收到的预期效果是非常优良的。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hands, feet, mouth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Methods: 17 cases of hand, foot and mouth and careful observation of patient abuse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of epidemic analysis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leva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Results: After active treatment and care of children were cured and discharged without complications. Control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proper territorial scope of non-hand-foot-mouth disease outbreak. Conclusion: The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s the number of species of intestinal virus infection by a variety of ways of digestive tract diseases, hand, foot skin ulcers herpes and oral mucosa characterized. More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re entirely possible, and early treatment of early detection and its prevention,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communicable diseases received the expected results are very good.
【Keywords】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Epidemiologicalsurveyanaly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患儿,男8例,女?9例,年龄最小(22个月),最大(7岁),平均年龄3岁。发病1-4天入院,发烧者4例,手、足、口均出现皮疹者17例,臀部皮疹者7例。
1.2临床特征患儿多为突然发病,约1/4患儿出现发热,常以手足口皮疹为首诊,先是呈现玫瑰红斑疹或斑丘疹,一天后有部分皮疹形成疱疹,皮疹呈离心性分部,主要见于手指、足趾掌面,指甲周围及足趾边缘,臀部皮疹多见于2岁以下患儿。疱疹呈卵圆形,单房性直径多在2-5mm,未见有破溃,无继发感染,2-4天皮疹含微混浆液吸收干燥,脱痂不留疤痕。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口腔疱疹破溃出现浅溃疡,底部呈灰黄色,周围有红晕,多在口腔两颊粘膜、舌边、软腭。病程在5-7天,均无神经系统并发症或心肌炎。病理反射体征均未引出。生理体征正常。
1.3治疗原则抗病毒治疗抗感染、对症治疗、支持疗法、隔离治疗护理。通常用喜炎平或病毒唑或炎琥宁或阿昔洛韦等加5%葡萄糖或0.9%生理盐水静脉点滴。水溶性维生素等加5%葡萄糖或0.9%生理盐水静脉点滴。个别患儿给予大青叶合剂5ml,Bid口服或抗病毒口服液5ml,Bid口服,一般疗程5-7天。给予患儿二级护理。治疗护理效果好,无并发症发生。
1.4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1.4.1病原学手足口病是由数种肠道病毒感染所致,常见的有coxA16病毒、71型(Ev71)病毒与脊髓灰质炎病毒同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可在人体肠壁细胞内增值,通过淋巴系统入血,在血液中以游离形式存在。病毒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
1.4.2传播与流行环节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病人和健康携带者(隐性感染者),病人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粪便中排出病毒时间较长(约3-5周)。传播途径:可经多种途径传染健康人。
2防控措施
2.1应急措施①儿科接诊到患儿,随即报告我们医院防疫站,接到疫情尽快核实病情,并立即到病房现场进行个案调查,进行流调分析,及时进行网络直报,和手足口病个案调查报告网络直报。②监督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患儿各项检查,血标本,病毒分离标本采集、各项治疗护理等相关消毒隔离措施及病人家属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知识宣教。③对患儿所在托幼机构直接指导消毒防控方法,与患儿直接接触的物品进行彻底消毒,对患儿密切接触者进行密切观。
2.2平常防控措施
2.2.1对医院监督检测门诊日志病例登记,采集疑似病例标本,药物效果、临床分型、诊断治疗等。检查医院的预诊分诊专病诊室的布局,各项传染病制度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