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2 16:18:01
导语:在电子信息工程类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电子信息工程教育的潜在问题
1.涉及知识领域纷繁复杂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原电子工程、信息工程、应用电子技术、广播电视工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无线电技术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与信息技术、公共安全与图像技术等10多个专业重新调整后新的宽口径专业。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电子信息技术已渗透到国防、工业控制、交通、家用电子、农业、电子商务、通信等诸多应用领域,涉及到的应用相关专业知识也越来越多。如何在如此纷繁复杂的知识领域中抽丝剥茧,提取当代前沿技术最需要的共性专业基础知识及专业技能,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兼顾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人文素质培养,有效拓展就业渠道是专业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
2.教师队伍工程素养不高
教育教学活动的变革本质上是教师角色的变革。培养具有良好工程素养的工程师,教师应首先了解工程需求并善于做工程项目。我国高校引进人才多为刚从本专业毕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现代企业中电子信息类相关职位可提供丰厚薪酬,而高校收入则与科研产出密切相关。
不同的激励机制使得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毕业生优先选择在企业工作,并逐步成长为优秀的工程师;擅长科研工作的毕业生选择在高校就业,并迫于考核压力专注于科学研究与论文撰写,工程能力逐步退化。因而高校教师队伍自身工程素养的提高刻不容缓。
3.项目驱动的主动式教学阻力巨大
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一个项目就是一个应用于特定领域的电子系统。电子系统设计是电子系统工程教育的核心内容,依赖于专业知识的筛选、梳理、整合和应用,整个系统的设计、制作、调试周期十分漫长,因此在有限的授课学时内贯穿电子产品开发的全过程是极具挑战的课题。此外,受近年来本科扩招影响与行业发展需求的驱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年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而教师工程素质的培养与具有工程素质的人才引进相对缓慢,这使得特定项目驱动的主动教学实质上可能只有非常有限的教师来完成,项目的引导、实施、监督与评价都带来巨大的困难。
二、电子信息创新教学方法的研究
1.职业学校需要加强电子信息创新教学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
在电子信息创新教学过程中,需要以有效的写作标准进行分析,明确实际操作流程和操作环节,分析适合学生的规范意识标准,不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升教学发展过程。在电子信息创新发展研究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能力,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过程,帮助其充分的理解实践操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面对这些问题,需要及时的分析和解决,合理的引导电子信息相关理论内容,引发学生对实际理论的深入思考和分析,结合各项理论知识,找出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电子信息实训操作过程中,学生可以有效的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充分调动自身的行动力,鼓励学生与其他人进行合作,充分解决各种问题。
2.创新教学的提高
电子信息教学过程中,需要以良好的创新教学位发展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水平,结合实际综合操作能力需求,对电子信息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在实际创新教学过程中明确有效实施的办法。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电子信息工艺和技术产生兴趣,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研究,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信任,严格的控制民主平等的工作原则,提高其之间的有效交流效果,保护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标。学生需要树立良好的学习心态,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明确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对发现的不良学习作风进行改进,提升职业学校电子信息课程的创新研究。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电子信息工程;创新;培养模式
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型人才需求日益递增,同时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很多高校纷纷开办相关专业,供给随着需求在增长,按理来说供给应该可以实现平衡。但现实情况是企业招不到适合的应用型人才,高校毕业生又面临着改行、改专业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对于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和培养模式上出现了理解上的偏差,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理论与实践没有很好地进行结合,为此,我们应该深入了解电子信息行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将工程实践能力贯穿到教学中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让学生毕业后能很快地适应企业需求。
1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培养学生具有信息系统和电子技术等知识的本科热门专业,毕业后学生能从事各种信息系统和电子设备的开发与设计。在景德镇陶瓷大学机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重点建设的应用型工科专业,它是在原来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上发展起来的,以电子技术、自动化及信号与系统为主干的宽口径学科专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团队协作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现代新型应用型人才。
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2.1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现状
目前,企业对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在与日俱增,但实际情况是企业没有招到适合自己的人才,而高校毕业生又不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岗位,这日益尖锐的矛盾让工程教育与产业需求越发凸现出来。过去几年,很多高等院校都找到其关键问题在于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设置不合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体系陈旧,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跟不上市场与企业的需求;2)实践环节中理论验证占较大比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体现在认识阶段,不利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实际工程化训练的项目不够,整个过程的实现存在较大的困难。通过对相关企事业单位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我们发现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需要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相结合,搭建人才成长平台,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系统工程意识、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将知识转化为实践工程应用能力的现代化应用型人才。
2.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研究
①转变和优化教学观念。应用型本科人才和学术型人才是有明显区别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也不仅仅是本科和高职的叠加,需要在本科教育层次达到基本要求时,还需全面进行整合和优化,使学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以及解决工程实际的实践能力。由于高校所处地方和区域经济在发展中存在较大差异,学校需要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应综合考虑教学资源倾斜度、教学资金的配备和教学体系的构建,要有精确的评价体系来适应地方经济电子信息行业发展需求;②在教育改革常态背景下构建全新的培养体系,在进行教育和改革的过程中优化教育模式,积极优化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和实践方面的能力,以便以后进入企业后能有很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以此为背景,在电子信息专业教学过程中采用“3+1”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前三年形成扎实的理论知识,最后一年强化实践能力,为“最后一公里”的路程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了能够与行业需求接轨,在教学过程中还需积极突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丰富学生实践知识的经验,促进形成专业素养;③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创新课程内容。在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创新课程体系,优化人才结构,促进行业所需人才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在应用型教育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模拟法、案例法、项目驱动法以及渗透教学法等,在教学中要横向联系,纵向推进,整合教学资源,在实训过程中完善就业技能和本领;④创建“双师型”队伍,提高教师水平。在进行“双师型”队伍建设过程中,必须建立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梯形队伍,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鼓励进修,也可给教师挂职锻炼的机会,促进教师对教学和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同时,也可聘请优秀经验丰富的专家或者企业技术人员对师资队伍进行补充,让学生第一时间感受最新的电子信息专业研究成果,为毕业后进入该行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景德镇陶瓷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按照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目的,在制定培养方案时,注重学生基础理论、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实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个性化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相结合,把握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新需求。电子信息工程2013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公共课、专业课、实践环节设置进行优化,重构新的课程体系,把第二课堂纳入新课程体系当中,实现两大课堂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专业基础牢固、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结合社会和企业的需求,通过坚持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切实促进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与相关企事业单位深度合作,完善“专业共建、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产学研合作有效机制。实现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共建提升学生适应社会和专业核心的能力。为促使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对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认识及课程设置情况,掌握电子信息行业最新发展动态,我们在第一学期开设了“电子信息工程导论”专业基础课程;为增强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等大赛中获得较好的成绩,我们适当的增加了一些相关专业课程的学时数,如:“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并把电子线路CAD专业课程提前至二年级上学期;为突出应用型人才非学术型人才的特点,我们也适当地把与主干学科不符的专业课程删除,如:“随机过程”、“数据库原理”等;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我们增设了课外创新学分,学生可通过参与第二课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获取学位所必需的学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学习的热情;学校每年年均投入20万余元用于创新创业项目的经费,不断有学生参与到项目中来,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创意和效益。
4专业建设的后续设想
4.1实施“导师制”培养方案
大四最重要的教学任务是毕业设计,但是由于学生忙于考研或者找工作,往往毕业设计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拟建立的“导师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大三时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给学生安排好一名导师,导师除了给学生答疑解惑外,还可指导其创新创业项目,或者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来,导师制”可以增强学生专业认知,这样到毕业设计时,选择与项目相关的题目,学生兴趣大幅提高,时间充裕,效果也更好。
4.2加大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大力开展实践教学
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实训室主要用于电工电子实习和金工实习,除了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外,还要从长远考虑在当地及周边地区建立一批校外实习基地,以满足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教学需求。目前,学校在昌河铃木有限责任公司、江西联创(万年)电子有限公司建立了实习基地。现在江浙沪电子企业中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开创校外资源,培养应用型人才。
4.3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对于电子信息企业来说,毫无疑问最为看重的是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于在校期间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会优先录用。目前,电子工艺师、电子信息工程师、电子设备工程师系列是很能被电子信息相关企业单位认可的,为了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我们应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调整课程体系,强化学生技能,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中,不但让学生获得学历学位证,也要让学生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4.4加强校企合作
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完善齐备的实验室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先决条件。目前,一些知名半导体生产企业面向有一定条件的大学提供一种资助计划,这样的资助对于教学和课程建设都有着重要作用。上海华清远见公司免费为学生提供实验和学习用的芯片,并每年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提供免费周嵌入式培训,对学校的单片机嵌入式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给予有力的支持。目前,我院正积极争取建立嵌入式实验室。
5结论
通过近几年来对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探索和研究,学生的创新和就业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0%左右,毕业的学生也受到了企业单位的广泛好评。作为一所地方高校,如何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我们一直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作者:傅莉 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
参考文献:
[1]朱晓慧,于润伟.以就业为导向的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J].中国电力教育,2005(3):50-82.
[2]张兴旺,吕树清,查小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江西教育科研,2007.8.
[3]张闯.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周绍斌.高等院校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高春,王志伟.应用型本科人才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
[6]许志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
[7]张兄武.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10(15).
关键词:华盛顿协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华盛顿协议》是国际上对本科工程学位资格和工程技术人员学历资格互认的权威协议[1]。2016年6月,中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第18个正式成员,这是中国工程教育融入世界工程教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2]。《华盛顿协议》多数成员国采用“产出导向”(Outcome-BasedEducation)的认证标准,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作为考评依据,并且用持续改进(ContinuousQualityImprovement)作为认证的最终目标[3]。传统工程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实践教育偏离工程师培养目标,工程训练不能形成主流从而浪费了工程训练资源,实践训练课程缺乏且教学时间不足,实践教育存在理论与人才培养脱离的现象[4]。中国2015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提高了学生的毕业要求,要求设定机制来跟踪和评估学习过程,强调完善培养目标的合理性与发展性[5]。根据中国专业认证协会公布的认证结果,至2016年,全国共有576个专业通过了认证[6]。例如沈阳工业大学的电气工程专业经过4年的改革,在2015年通过了专业认证[7]。其他高校的专业认证工作也取得了众多的研究成果[8-10]。但是直到2016年仅有10所高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过了认证,大部分院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有很多地方存在不足,亟待解决。因此现阶段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西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始于1998年,为适应电子信息行业和经济发展的形势,专业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加强课程建设,学生培养质量持续提升。近年来随着学生所处社会和行业环境的巨大改变,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之间的不适应症正在日益严重。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学生在校期间,就要培养学生有效掌握一种或几种行业需要的技术能力、要使学生真正具备一定的工作素质,才能增强就业竞争力。这也正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导向。新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下文中简称“认证标准”)有7个要素: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持续改进、支持条件[5],认证标准为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电子专业要将这7个要素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符合专业认证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一)打造“吸引招生-全方位培养”的学生辅助模式
本校电子专业在陕西省内是一本招生,生源主要是省内高中,要根据学校实际的录取分数和学生的家庭情况,制定吸引优秀生源的奖助体系,争取优质生源;学生入校后,学校应该加强服务辅助意识,在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等环节加强师资和运行机制的建设,有效解决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困难。
(二)制定与行业需求对应的人才培养目标
认证标准要求人才培养目标既要包括毕业时的要求,还要体现学生毕业五年后要具备的能力和事业发展预期。本校电子专业的培养目标要符合学生能力的实际情况,特别要突出“需求性”和“特色型”。本校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要紧密结合学校特色,广泛邀请电子和纺织服装行业的专家参与,根据企业的技术需求制定培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要定期召开讨论会,邀请学生、家长、不同层次的企业家参会,通过这种形式让培养目标及时跟随行业发展。
(三)制定符合认证标准的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它是一把检查学生能力培养效果的尺子。认证标准中毕业要求有12项,分别为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法、研究能力、使用现代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与团队、沟通、项目管理、终身学习[5]。根据这12项的导向,电子专业要进行大量调研,制定出具有专业特色的毕业要求,每一项毕业要求设置对应的教学活动群,并改革现有的成绩单形式,新的成绩单应该清楚列出毕业要求,每项要求对应的课程和实践培养项目、考核方式、反馈机制。新版成绩单的作用首先可以引导学生从入校起就能明确学习任务、企业需求;其次可以为企业提供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过程和效果;它同时也是学校进行持续改进的重要资料。
(四)制定支撑毕业要求的课程体系
本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包含有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但是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科研实践和竞赛等环节并没有设置学分,同时理论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配合度欠佳。因此课程体系改革要以支撑“学生实践技能培养”为目的,必须根据毕业要求进行课程内容和学时学分的改革,课程设置时要邀请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理论课程要围绕实践技能开设课程群,将授课教师集中起来讨论授课内容,使得课程内容相互衔接、层次递进;课程群要以完成某一项技术学习为目标,统一设计课时和学分。最后要进一步增加实践技能学分,将所有形式的实践环节(科技实践为主,文娱为辅)均以学分形式体现,改变学生重考试,轻实践的现状。
(五)优先建设“需求导向”双向对接的实践体系
学生四年的学习时间非常宝贵,专业要根据行业的技术需求高效安排时间,要将学生的优势精力投入到实践技能的培养上,要优先设计实践体系(包括实践操作和实践平台建设)。有效的实践体系既要能支撑学生能力培养需求,也要能及时与电子行业发展需求的变化对接。改革重点要将实践体系和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深度整合,理论课程的教学重点要放在拓宽专业知识的广度上,重点讲授在实际工作中能用到的专业知识;实践操作要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实践操作改革主要是针对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毕业设计等环节。可以将现有的豆腐块式的短时实验课按照技能类型进行整合,例如,可以集中开设信号处理类专题实验课,增加课时,设置单独的实验学分,引入企业实际需要的技术项目,将现有的演示实验设置为学生作业,专题实验改为应用型实验。综合实验和毕业设计是需要大量时间的操作环节,改革方法是“强调持续性”。以毕业设计为例,目前是在大四第2学期开设,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学生在前3年半内工程设计经验几乎为零,理论知识薄弱。学生总是面临着大四找工作、考研、实习与毕业设计之间的时间冲突。改革思路是可以将综合实验和毕业设计合并,以专业的不同研究方向设计技术研究项目,成立项目指导教师团队,要求学生从入校起就选择至少1个技术研究项目进行学习和开发,通过考核获得实践学分。这些技术研究项目选题必须依据行业必需的关键技术设置,而且要与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设计大赛等比赛挂钩。学生可以用研究项目的成果参加竞赛、写毕业论文。通过持续性的利用学生的时间,还可以改变毕业实习只有三周的鸡肋现状,从而大幅提升学生学习的系统性和效率。最后,实践体系建设要探索将教师实践项目、企业项目纳入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实施细则;加大投入建立支撑专业认证要求的电子信息技术综合实验教学平台;将与企业开展的校企合作落在实处,让已有的实践基地、产学研基地、联合培养基地真正发挥起作用,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
(六)建立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要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重点要放在考核和奖惩激励机制的改革上,从制度上引导教师积极参加科学研究、教学改革、工程开发、培训进修、对外交流、到行业和工程单位挂职锻炼等,培养工程型教师。
(七)建立完整的持续改进质量保障体系
认证标准特别强调持续改进,这主要通过各种评估与评价来实现,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制定改进措施,并进行监督和评价,形成反馈机制。电子专业现有的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是课程反馈与管理效果较好,实践环节反馈比较欠缺,保障效果不明显。改革的思路主要有:(1)完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如督导组听课,专项评估等,探讨监督机制的架构和运行方式;(2)增加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与用人单位评价制度。这个环节在现阶段基本是空白,必须重点建立校外反馈机制,包括运行方式、覆盖面及反馈频度、使用的载体等方面的探索。(3)强化课程内容评价,内容包括教材选用、教学方式、教学成果等,评估每门课程是否达到认证要求,并形成反馈整改机制。
三、结语
本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新的形式下,必须紧跟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大力改革现有的教育模式,人才培养要以产业的技术需求为导向,建设支撑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能够根据行业动态及时调整的培养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和服务保障体系,使毕业生能够有效满足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增加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罗正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其对高校实践教学的影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6):1-3.
[2]华尔天,计伟荣,吴向明.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背景下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7(1):82-85.
[3]顾佩华,胡文龙,林鹏等.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27-36.
[4]孙康宁,傅水根,梁延德.浅论工程实践教育中的问题、对策及通识教育属性[J].中国大学教学,2011(9):17-20.
[5]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EB/OL].[2017-5-8].
[6]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通过认证专业名单[EB/OL].[2017-5-8].
[7]刘光伟,王俭,张凤阁.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7(8):96-97.
[8]贾卫平.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应用型机械类人才工程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2):38-40.
[9]李玲玲,赵学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6):181-184.
首先,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必须与保障机制和管理模式同步,保障机制必须确保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效果,培养模式的改革必须考虑管理上的可行性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灵活性。其次,坚持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适应经济社会和行业职业发展需求的原则。在专业培养体系的设计上,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职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精心设计既具备实际就业要求的专业能力,又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第三,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突出能力培养的原则。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重点突出专业学习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第四,坚持课程设置、专业培养目标与办学定位协调一致的原则。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必须满足“四个符合”,即: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学校办学定位及办学理念相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要求相符合;各类教学环节、课程设置及结构体系与培养目标、基本要求相符合;人才培养方案与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专业规范基本要求相符合。第五,坚持优化课程体系与彰显专业特色相结合的原则。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方向课及实践教学环节设置进行优化重组,整合课程内容,优化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同时将第二课堂纳入教学体系,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彰显专业优势和特色[2]。第六,坚持强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原则。实践教学要坚持“四年不断线”,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力度,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切实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3]。加大校外实践环节,完善“人才共育、专业共建、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产学研用合作育人机制[4]。
二、围绕工程创新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定位为以满足西北地区特别是陕南地区的电子行业需求为目的,为社会培养电子信息工程领域适应面宽、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敬业精神及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对照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0年制订印发的《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试行)》,在培养方案的制订中对素质要求、能力要求和知识要求做了细化分类,进行了明确的解释。重点突出了对电子信息工程学生专业素质的要求,指出专业素质包括科学素质和工程素质,科学素质包含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研究方法和求实创新意识;工程素质包含工程意识、综合分析素养和革新精神。在能力要求方面做了细化分类,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自学能力、交流能力和文献检索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包括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和工程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科研开发研究能力,重点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在知识要求方面指出专业知识包括工程技术知识和专业方向知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三大层次模块,课程的基本内容覆盖了知识体系中大部分的知识单元和知识点。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原理、军事理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体育、素质教育选修课等。创新教育模块选修课程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中小企业管理、技术创新管理、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等。学科基础课程包括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概论、C语言程序设计、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基础、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单片机应用等。专业必修课程包括信息论与编码、高频电子线路、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现代传感与检测技术;专业选修课程包括MATLAB程序设计、EDA技术、电子测量技术、专业英语、数字图像处理、数字语音处理、物联网技术、DSP原理与应用、Labview图形化编程等;校企联合开设课程包括Linux操作系统基础、ARM嵌入式应用技术基础、基于SOPC的硬件系统设计、行业工程标准与规范、数字电视技术、微波与天线技术等。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建设
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严格控制课内理论课时,增加社会调查、实践,综合实训和课程综合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独立设置的实验课、专业实验课、实习课、社会实践相辅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还包含科研训练课程、科研训练活动、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等在内的科研训练课程与活动体系,侧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性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5]。
(一)实践环节设置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工科类专业,强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包括实验技能、工程设计和技术协调等。在实践教学环节过程中,提倡专业教学实践与人文社会实践结合,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做事,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养和创新意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环节设置包括基本环节的国防教育、公益劳动,专业环节的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认识实习、高频电路课程设计、企业工程实习、嵌入式系统及EDA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专业拓展环节设置为选修模块,学生可以通过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项目及相应的学术成果和竞赛获奖获取课外实践创新学分。
(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情况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珠海 519090)
摘要:智能电网是国家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国内外智能电网建设现状,结合珠海市智能电网建设的发展需求,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群与智能电网产业集群对接,创建了“协同创新三中心一工厂”。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电网;协同创新三中心一工厂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0-0131-03
创建“协同创新三中心一工厂”的背景与基础
(一)国内外智能电网建设现状
目前,美国计划成立一个名为“国际智能电网行动网络(ISGAN)”的国际组织,以推进智能电网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新技术的研发。2009年4月,德国环境部公布了《新思维,新能源——2020年能源政策路线图》。路线图计划到2015年投资60亿欧元对6万公里的国家电网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到2030年与欧洲电网实现互联。
2009—2020年,中国国家电网计划总投资3.45万亿元,其中智能化投资3 841亿元,占电网总投资的11.1%,未来10年将建成智能电网。2009—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设备研制及各环节的试点工作;2011—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2016—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珠海市智能电网装备产业中,95%的企业为中小规模的民营企业,2009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约35亿元。调查报告显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按现有企业发展速度预测,该产业有望在5年内翻两番,达到150亿的产值规模。如果国家推动智能电网建设力度加大,5-10年内珠海智能电网产业有望达到500亿元以上的规模。珠海市成立了智能电网产业联盟协会,联盟集聚企业、科研院所近60家,具备了珠海智能电网产业集群升级的优势(来源于珠海市新能源智能电网产业联盟的调查)。珠海高新区在智能电网继电保护、装备制造、电力电源、新能源等领域拥有一大批掌握核心技术、引领行业发展的优秀企业,如泰坦集团公司、银通新能源、优特公司、万力达公司等。
(二)创建“协同创新三中心一工厂”的基础
从2005年开始,整合、优化已取得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借鉴“双元制”、项目教学、基于工作过程等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结合深化校企合作及工学结合的政校企、行校企“双三元”互动,产学研协同开放式的办学模式,提出了“三元共建”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按照行业、企业标准化课程设计模式,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电网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为教育教学背景,与智能电网产业联盟协会等单位共同构建并实施了课程标准、专业核心课、专业群共享课、拓展课和培训课五个相互融合的课程体系。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现有广东省重点培育专业1个(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项目1项,珠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1项,广东省教育教改项目1项,广东省远程教育基金项目1项,省级精品课程1 门,广东省电工电子实训基地1个,校内实训面积超过4 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超过1 500万元。
珠海市智能电网产业联盟协会与我院合作建立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已建立了院内实训管理中心。
经过近几年的研究与实践,我院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提高了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学校为产业、企业服务的能力,为创建高职教育“协同创新三中心一工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创建“协同创新三中心一工厂”的目标
(一)提高职业教育为智能电网产业经济转型、企业结构改造升级服务的能力
以行业指导下的校企合作模式解决职校自身为企业、产业服务能力偏低的问题。首先,在珠海市智能电网产业联盟协会的指导下,加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自身为企业、产业服务的能力。调整专业结构,组建教产对接的专业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群重点对接珠海市智能电网产业集群,更好地为产业经济转型,企业结构改造、技术升级服务,发挥我院师资队伍优势,创建“协同创新产学研中心”。
(二)解决职校与产业信息交流偏少的问题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已经与珠海市智能电网产业联盟协会等10家协会建立了合作关系,10家协会集聚了几百家企业,仅智能电网产业联盟协会就有近60家优质企业、科研院所和质检所等会员单位。为加强合作并及时掌握各单位的动态,必须加强校产、校企、校校、校所之间的信息交流。因此,应建立“协同创新信息交流中心”。
(三)行校企协同建设和管理实训基地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有校内实训室三十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十多家。为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协调管理,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作用,需要建立行业、企业和二级学院共同管理的中心。因此,应建立“协同创新实训管理中心”。
(四)加强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创建“教产协同创新工厂”
与智能电网产业联盟等企业共同开展人才需求调研,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归纳分类,用“倒逼法”整合转换为培养目标,再以行、企标准为依据,构建课程体系。行、企标准转换的专业课程是一种整合专业知识、技能、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并系统培养学生个人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智能电网应用能力的课程。课程体系是一种围绕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核心课,又以专业群共享课程相互支撑,知识与技能相互融合的课程体系。加强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尤为重要,因此,应创建“协同创新工厂”。
创建“协同创新三中心一工厂”的条件与思路
(一)智能电网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大规模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电网建设,在急需大批面向产业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同时,也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已不能满足智能电网建设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探索并实施新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面对智能电网产业的飞速发展,面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智能电网高职教育主动应对,培养一大批能够熟练掌握智能电网产业关键技术、动手能力强、爱岗敬业的技术技能人才,如何加强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提高高校自身为产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服务的能力已成当务之争。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群与智能电网产业联盟合作的条件
我院是珠海市智能电网产业联盟的重要成员,与联盟合作紧密。联盟聚集了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近60家优秀企业,珠海智能电网产业集群升级的优势明显。珠海高新区在智能电网继电保护、装备制造、电力电源、新能源等领域拥有一大批掌握核心技术、引领行业发展的企业。电子电气工程专业群的核心合作伙伴智能电网企业泰坦公司系全国电源行业(动力锂电池系统)标准起草工作组核心成员单位,拥有广东省著名商标。我们不仅有订单班,储电池研究项目也属于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核心合作伙伴在万力达公司的厂站监控系统在变电站、发电厂行业内得到广泛应用,在国内厂矿继电保护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群中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是广东省首批重点建设培育的专业和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重点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建立了电气自动化智能电网设备调试方向,并将电气自动化电机拖动方向重构为电气自动化智能电网电力设备方向。
教师团队初步形成了一支按1∶1配置的专兼职“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已取得丰富的教学科研成果。现有专任教师34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25人,占专任教师的71%。“双师”素质型教师27人,占专任教师的79%。学院十分重视教改科研工作,已取得国家、省、市科研成果近10项,省级、院级精品课程8门。出版国家规划和自编教材共35部,获授权国家专利6项,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
学生多次在全国、省市技能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学生“双证书”获取率高,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率连续四年名列学校前茅,处在全省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前列。
(三)创建“协同创新三中心一工厂”的思路
为珠海市智能电网产业经济转型,企业结构改造、技术升级在产学研方面提供人才资源的支持。
从智能电网产业的行业、企业标准转换的专业课程是一种整合专业知识、技能、可持续发展能力,并系统地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智能电网应用技术技能的课程。课程设计围绕智能电网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核心课,又以专业群共享课程相互支撑,构建以行业、企业标准的真实环境生产、真实项目教学、知识与技术技能的相互融合的课程体系。
打造由行业(企业)技术专家、技术能手和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为主的专兼结合的协同教学团队。专兼教师协同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程由专职教师教授,以技能培养为主的课程由兼职教师讲授,发挥教学团队的整体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协同创新三中心一工厂”是在学校政校企、行校企“双三元”互动,产学研协同开放的办学模式下,依托珠海市智能电网产业联盟共同参与我院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实践,破解深化校企合作的难题,通过工学结合,最大限度地推动教产合作,使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群成为智能电网产业经济转型、产业结构改造、升级和创新的助推力。将与智能电网产业集群以及其他院校协同,打造“三中心一工厂”。与智能电网产业集群企业代表泰坦集团公司、诚开智能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设“协同创新产学研中心”;与智能电网产业集群企业代表泰坦集团公司、诚开智能电子有限公司、康晋科技有限公司、瓦特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设“协同创新实训管理中心”;与智能电网产业联盟合作建设“协同创新信息交流中心”和“教产协同创新工厂”。
(四)创建“协同创新三中心一工厂”的展望
利用协同创新产学研中心,在三年内为珠海智能电网产业集群升级改造,完成智能电网技术方面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产学研项目。
利用协同创新信息交流中心,建立与智能电网产业联盟各会员单位及相关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在线。
利用协同创新实训管理中心,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再增设校企合作的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并将实训室和实训基地打造成集实训教学、培训、鉴定和科研一体的产学研综合体。
利用协同创新工厂,建立有真实环境的生产车间和真实项目教学车间。结合行业、企业标准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和教师的研究开发能力,助推智能电网产业发展。教师的科研成果在各个专业群及其他院校推广应用。
结语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创建“协同创新三中心一工厂”,主要是为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促使学校能更好地培养出产业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以及提高高职院校自身在“产学研”方面为产业提供服务的能力和学生的专业技能。智能电网产业联盟协会的企业成员主要是民营企业,而现阶段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亟待加强。因此,建立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公共信息、产学研结合、技术服务等中心,促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成为职业教育责无旁贷的义务。
参考文献:
[1]牛金成.国际职教评估发展之趋势[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3).
[2]教育部.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提高服务国家战略能力[EB/OL].[2013-03-04].http//jyb.cn/zyjy/zyjyxw/201203/t20120316?_483390.html.
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从事电子工程方向的人员要掌握更多、更新的专业知识。为了适应这种变化,高校如何在有限的总课时内将最核心、最有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单纯靠增加新的专业课程是不能够解决问题的。因此,本文依据海口经济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现状,构建相应课程群体系,并进行实践探讨。
1 课程群的专业内涵
课程群是指内容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强、属于同一培养范畴的一类课程,课程群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管理体系,打破了课程内容的归属性,弱化课程的独立性,强化课程之间的亲和性,使它们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连贯起来[1]。
2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目标
从企业岗位需求的角度,结合民办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主的指导思想,研究海口经济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群建设,提出相应具体的改革措施。
课程群建设依据以下几点原则:
1) 明确课程群建设目标,合理进行课程内容的实施与分配,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强化内容的融合、关联和交叉;
2)加强实践类课程群的建设,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
3)从企业需求的人才和专业发展出发,设计更符合社会需要的课程群。
3 我校电子信息专业课程群建设
3.1 理论课程群的改革
通过将课程群里的课程内容进行分解和融合,在整体上进行优化,实现对教学资源的统一协调。因此学生培养计划、教学大纲应根据调整后的要求进行重新编写。
3.1.1 电子技术类课程群
电子技术类课程群的知识结构是以电路分析为基础,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电路元件,熟悉常见的电路模型,能够熟练应用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分析基本电路。对基本、实用的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进行分析和设计,使学生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分析与设计方法 [2] 。我校把《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三门课程合并成一门《电路与电子技术》,分成2个学期教授,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引入 EDA 的内容,将EDA和 数字电路有机地结合起来。课程中各门课程中的内容进行融合,精简课时。比如不再讲授一阶电路的冲击响应、拉普拉斯变换,加强讲解一阶电路时域和频域特性,以及稳态和瞬态特性。模拟部分不再讲授数字部分 “门电路”和“A/D、D/A 变换”等内容。
3.1.2 信号处理类课程群
信号处理类课程群中的各门课程在教学安排上时间前后连接,在内容方面相承前启后,逐步深入。《信号与系统》是信号处理、分析的基础,是《数字信号处理》重要的先导课程,内容包括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以及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数字信号处理》 则是在《信号与系统》的基础上学习DFT(离散傅里叶变换)、FFT (快速傅里叶变换)、FIR和 IIR(数字滤波器)设计等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是《DSP 原理与应用》的先修课程[3]。《DSP 原理与应用》可以编程实现《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主要涉及 DSP的软硬件设计、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
例如在《信号与系统》课程中包含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分析和变换,那么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就可以适当删减。如果在《信号与系统》课程中讲过了Z变换,那么在《数字信号处理》中可以简单复习,而加强滤波器设计内容的讲解,同时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对信号处理基本理论也是简单回顾,不再花课时讲解。重点介绍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减少复杂公式的推导,以理解概念、定性分析为主,突出MATLAB软件仿真和DSP硬件的实现。
3.2 课程群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实验教学内容需要与理论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更需要尽可能地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因此,在开设基础实验的基础上,增加综合设计环节,对学生开放实验室,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课程群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基础上,构建层次实践教学新体系。
3.3 课程资源的网络化建设
“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必然会引起教学的变革,变革的趋势是学生自主学习将加强,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将降低” [4]。因此,课程群建设要为学生留有自主的学习空间,进行教学资源网络化建设。每类课程群所涉及的课程教学大纲、进度表、教案、课件、授课录像等教学资源逐步实现上网。部分课程已经建立网上试题库、试卷库,进行教考分离,建立网络交互型高校电子信息类虚拟实验平台,教师与学生能够在网上互动答疑。课程群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化。
3.4 课程群的教学团队建设
课程群教师队伍由“课程负责人 + 骨干教师 + 任课教师”组成,在课程群背景下,应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教学指导来建立教学团队与教学骨干,我们的教学团队是以双师型为主的“工程型”教学团队,多人有企业工作的经历。通过教学骨干培养对教学资源进行高效开发,并对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改革,以此促进教学团队间的教学研讨及经验交流。
注重以老带新,采用多种多样的师资培养模式,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科研队伍,比如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挂职结束后进行严格的答辩。教学骨干每年都有机会到国内外做访问学者和到重点院校进修。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学术会议、专业技能培训等活动,以提高科研与学术水平。鼓励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的申报,以科研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以教师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相关科研成果作为确立教学团队中教学骨干的激励机制,有海口经济学院科研资助与教学科研奖励办法,比如针对省级期刊、核心期刊、检索期刊的论文有不同程度的资金奖励。并进行科研工作量按学时计量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奖励和督促。
一、职业教育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1.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调整建议根据以上调查结果,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电子信息产品的安装、调试、检测、维护能力,具备电子信息技术的开发、设计、推广、应用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2.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由电子信息专业教研室牵头,以电子信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专业指导,召开职业工作过程与职业能力分析研讨会,邀请企业一线专家代表,对企业的工作过程与典型工作任务、职业岗位群职责与要求进行分析研讨,校企共同选择分析企业真实项目,确定工学内容,共同设计工学模块、工学方案,并将意见进行分析、分类整理,并快速反馈,形成“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建议以“校企共育、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据,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为目标,构建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途径是:通过专业调研分析,对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得到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确定“职业能力目标”;与职业技能考试标准相结合设置相应课程,也可按职业能力相关性形成多门课程;并按工作过程展开的顺序确定课程排列顺序,同时,兼顾教学内容前后联系、循环递进的原则,形成“结构完整、相互支撑、有机沟通”的专业课程体系。4.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师资与实训条件配置案例(1)师资建议:某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师团队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2012年已评为市级教学团队。在该项目的建设中建议该专业有教师17人,其中聘任企业兼职教师7名,专任教师10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助教1人。专业带头人2人(其中企业1名),骨干教师7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8人,硕士4人。(2)实训条件配置建议:目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有一定的基础,根据对企业和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调研可以看出,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因此建议实训条件配置为新增SMT生产实习基地、PCB实训室、单片机应用综合实训室。
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基于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一方面必须遵循职业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以就业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以及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另一方面必须遵循职业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途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根据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客观需求,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恰当的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接受社会的评价,即职业院校向社会输送的毕业生是否适应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该遵循如下:(1)突出特色、准确定位通过科学分析社会需求、主动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环境,优化教学资源,制订切合实际和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2)就业导向、能力本位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应充分体现出人才的职业性和高等性。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构建课程体系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3)工学结合、突出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教师深入生产一线,以此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加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聘请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改革,建立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将就业与顶岗实习紧密结合。(4)特殊针对性与普遍适应性相统一人才培养模式既要有普遍的适应性,普遍适应于学校专业群的整体实际;又要有一定的针对性,针对不同专业的个体差异。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环节及课程的设置应该是针对一定的职业岗位(群),同时还必须考虑培养学生的就业弹性与持续学习能力。各类职业院校开展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种种人才培养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提法:(1)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2)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4)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2+1’人才培养模式”、任务驱动式人才培养模式。上述种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确实能阐释和指导职业教育,有其合理之处。以“产学合作”、“需求导向”等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显得笼统和模糊。以具体培养措施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又显得过于狭窄和偏颇。因此,以人才培养模式目标作为我国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不够全面。既然上面种种提法都不是很科学,那么,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只能表明在“怎样培养人”上面,即在人才培养措施上。综上所述,结合我市具体情况,以及电子信息专业多年来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校企共育、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新模式,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二个方面:“校企共育”就是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两种教学资源,发挥企业和学校的人才培养优势,共同作用于学生,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即聘请企业专家与学校专业团队组成专业建设委员会,联合制订计划、组织教学、开发课程;通过“校企共育”模式,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文化氛围,按照实际工作过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形成工学结合、产学结合、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方式。学生在企业实践,或作为员工实习,在工作中培养素质和提高技能;在人才培养途径上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双证融通”就是以培养应用能力来设计培养方案,依据电子信息领域标准和岗位的任职要求,与职业技能考试标准相结合,重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内容,达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这两类证书内涵的衔接与对应,采取专业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培养方式,实现专业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融通,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融通,实现“一教双证”。具体表现在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上:在课程模式上,是以突出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当前,职业课程改革的总体方向是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来开发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是针对典型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按照工作过程导向,与企业合作开发,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在教学模式上,实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大胆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等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启发引导、模拟训练、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在实践教学中,突出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实践环节,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加强顶岗实习力度(不少于半年)。在考核方式上,注重学生实际能力和技能的考核,采取校内考核和企业考核、终结考核与过程考核、知识考核和实操考核、文本(试卷、报告或论文等)考核和产品(或项目)考核相结合,并逐步转变为以企业考核、过程考核、实操考核和项目考核为主。在评价体系上,引入社会、行业和企业(或用人单位)和学生与家长作为重要评价主体,把学生职业能力对职业(岗位)的适应度和社会、行业和企业(或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作为人才培养的最终评价标准。
作者:张庚 许戈 单位: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188-03
我国是人口大国,如何将众多人口转化成人力资源优势,是各级政府和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高职教育作为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基地,在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职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平台。因此,探索高职实训基地开发人力资源模式,大力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试以自治区级示范实训基地――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为例,分析高职实训基地人力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开发原则,并提出校企联动模式、工学一体模式、学研互动模式、技能竞赛模式和社会服务模式等五种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对利用高校实训基地开展人力资源开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高职实训基地人力资源开发指导思想
高职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是人才培养,承担着学生职业素质训练、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科技开发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社会服务等四项任务。因此,高职实训基地人力资源开发指导思想可概括以行为主义、建构主义等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为基础,以职业技能训练、科技开发和新技术应用推广能力开发为重点,为以提高受训者素质和能力为目标,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构建高素质技能型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二、高职实训基地人力资源开发原则
为了形象直观地描绘制订的原则,作出高职实训基地人力资源开发原则模式图。如图1所示。
三、高职实训基地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一)校企联动模式。紧紧围绕行业发展需求,以校企合作为抓手、以高职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为切入点,以订单式培养为载体,积极探索与实践基于校企联动过程中的人才共育新模式的高职实训基地人力资源开发模式。主要做法有:
1.构建“两平台、三环节、四合一”人力资源开发实训模式。围绕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等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紧密校企合作的“两平台、三环节、四合一”人力资源开发实训模式,即依托学校和企业两个平台,采取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员工合一、教室与车间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的人才培养方式,把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融入到基本技能实训、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三个实训环节中去。学校先后与桂林、深圳等地的企业签订了实训基地共建协议书或校企合作协议书,基于企业和校园内的实训基地联合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共同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
2.构建“双师素质型”结构的师资队伍。一是通过“校企互聘”,学校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和技术能手担任专业课兼职教师,2013年以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太阳能光电子技术方向)已聘请桂林吉阳光伏应用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的4名企业工程师为学校专业课兼职教师,他们每年根据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需要,到校兼课和指导实验室建设及其实训基地建设。这两家企业则各聘请学校2名专业课教师担任企业的兼职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参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作为企业顶岗实习指导教师,还参与企业项目开发。二是通过“校企互培”,学校为桂林市3家大型企业27名技术骨干进行了技术培训,并为企业237名职工进行了职业资格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为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相关企业的好评。企业则为学校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指定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和指导。三是校企共同打造“双师素质型”教学团队,目前实训基地团队有20名成员,团队中正高职称有3人、副高有10人,他们中既有教师也有企业技术骨干,共同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同培育人才,联动人力资源开发之人才培养工作的教学各个过程。
(二)工学一体模式。多年来,学校物理与工程技术系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及其方向为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了有效的教学改革,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需求、以能力为本位”,始终注重在高职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围绕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主线,并把实训基地打造成“教、学、做合一”的“工学一体”课堂,积累了高职实训基地人力资源开发模式之“工学一体开发模式”。
所谓“工学一体”课堂,就是按照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将企业要完成的生产“项目”作为实验和实训的项目,即把实验和实训课堂营造成企业 “车间”的氛围,把实验和实训的教学环境设计成如同到企业“车间”生产或作业环境,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教学设备如同企业生产设备,参加实验的学生如同企业的“职工”,教学的环境置身于职业的环境中,把工作和学习融成了一体。
自2010年来学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太阳能光电子技术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等专业的实验、实训项目依托“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的“工学一体”课堂有序地开展实践教学,基地先后与桂林长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桂林吉阳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等七家企业和高校与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基地共育人才。目前校内实训基地已投入600多万元。传感器技术实验(实训)室、单片机EDA实验室、风光互补发电实训室、太阳能材料综合实训室、材料加工实验室和材料检测实验室等倾注了校企人员的心血,成为名副其实的“工学一体”课堂,也成为展示学校专业办学特色的窗口。陈列在“工学一体”课堂的仪器设备都是企业正在使用的,也是市场上最流行的。学生利用“工学一体”课堂并操作这些仪器设备进行学习和实训,企业的员工及社会人员也能来基地培训。实训基地的人力资源开发的群体就有教师、企业工程师、学生、企业职工和社会人员等。同时学校还与企业紧密合作,在6个校外实训基地也开设了“工学一体”课堂,通过聘请企业的工程师和技术能手作为专业兼职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与学校专业教师一起共同开展人才培养。随着人力资源开发模式之“工学一体”模式的推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工学一体”开发模式的改革带来了高就业率,2010年以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及方向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高达95%以上。
(三)学研互动模式。高职实训基地人力资源开发模式之学研互动模式包括以教师为主体的的学研互动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研互动。
1.以教师为主体的学研互动模式有下列几种方式。一是教师为了提高学历实施的学研互动。有3名教师为了提高学历报考了硕士研究生,他们结合硕士研究的方向依托实训基地申报项目立项,在开展项目中一边学习、一边研究,既完成了研究生学习,也完成项目研究的任务。二是教师为晋升职称开展的学研互动。几年来,有2名教师结合在学习和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结合企业生产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实训基地为平台开展教学专题和项目专题立项研究,并在项目的学习和研究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总结和撰写教学研究论文和学术研究论文在有关杂志上发表。三是结合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开展学研互动。利用实训基地搭建的平台,在教学中教师们实施了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合作教学法中的项目中的学研互动、完成任务的学研互动、合作学习的学研互动。四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与企业间的学研互动。共同讨论专业设置、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同培养人才,在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互相切磋、共育人才。五是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联合申报项目的学研互动。如以企业委托的技术攻关项目、新产品的开发,或教师根据企业生产实际或自拟研究的项目为载体,依托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的平台,结合教学过程、生产实际和科技发展开展项目的学研互动,研究成果回馈教学、生产实际和企业生产应用中,既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也解决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2.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研互动模式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结合课程学习和实验实训开展学研互动。根据学习的课程和实验实训内容,利用实训基地搭建的平台在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以项目学习、任务驱动学习、合作学习开展课程和实验实训中的项目学研互动、任务学研互动、合作学研互动。二是在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教学中开展学研互动。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题目可由教师或者企业技术骨干拟题,也可由学生自拟,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必须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整理、论文开题、论文撰写和修改、论文陈述和答辩等,这些工作需要自我学习和实验,需要与同学探讨交流,需要向老师请教。三是开展职业资格培训和考核的学研互动。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要求毕业时拿到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双证”。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核前必须参加考核前的培训和职业资格的模拟考核,培训和模拟考核的内容本身就是学习和实践,师生间探讨和同学间探讨本身就是学研互动的活动。四是开展技能竞赛的学研互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要求3人组成1队参赛,赛前训练和参加竞赛,就是队员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的学研互动过程。五是学生参与教师立项项目。通过参与项目研究,学生在选题立项、方法设计、外业调查、内业资料整理、项目结题等方面得到了学习,也得到了锻炼,拓展了知识,培养了科研素质。
学研互动模式是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的具体表现,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协作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基础。
(四)技能竞赛模式。技能竞赛是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职业院校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有效方式。技能竞赛是整合课内外实践育人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职业素养的有效载体。2009年以来,依托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活动,取得好的效果。具体的做法是:一是成立技能竞赛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竞赛活动的指导工作,负责人由专业负责人担任、小组成员由专业骨干教师和行企业技术骨干组成。二是制订竞赛活动计划。竞赛活动列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如在制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把电子设计竞赛作为一门课程开设,由有经验的教师担任主讲和训练指导教师。竞赛工作小组与电子技术教研室教师一起讨论制定竞赛活动计划,以技能竞赛成绩作为课程学习成绩,构建并不断完善技能竞赛教学体系。三是合理安排竞赛活动训练时间、训练内容和训练形式。结合课程学习组织全体学生参与技能训练活动,通过技能竞赛完成课程学习。按照竞赛结果选拔和推荐参加校内、校外电子设计竞赛人选。四是校内竞赛活动采取以“自由探索、自主设计、自己动手”的形式,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五是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活动。从2009年以来依托实训基地每年暑期由竞赛工作小组组织“电子设计竞赛活动”,组织训练和选拔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训练和竞赛采取以“合作探索、合并设计、合力动手”的形式,在训练和竞赛活动中拧成一股绳,调动集体力量积聚集体智慧。六是对每年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成果进行宣传,展示竞赛成绩和作品,起到示范和辐射的作用。2009―2014年,共组织了19队(每队3人)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广西赛区专科组比赛,共有5队获一等奖,12队获二等奖,2队获三等奖;有15人次学生获一等奖奖状,36人次学生获二等奖奖状,6人次学生获三等奖奖状;有38人次获指导教师奖。开展丰富多彩的技能竞赛活动,教师、学生齐上阵,有利于增强学习气氛,促进良好的学风;激发学生追求科学的热情和对创新的渴望,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相互学习、相得益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实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目标。实训基地构建了技能竞赛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建立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多专业联动专业建设特色人才一、前言
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带动了工业化的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互相促进和融合,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从单一型人才需求模式向综合型、复合型人才需求模式延伸,新型人才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动手能力以及宽广的知识范围。
二、多专业联动建设的设计思想和体系结构
1.多专业联动,构建信息类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
随着气象业务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各专业培养方案往往只考虑本专业的培养目标,难以满足气象行业对信息类人才的需求。以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根据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专业联动建设需要,构建了基于信息系统分层架构的人才培养知识体系。根据各专业在信息系统架构中的层次和上下层间的关系,优化课程体系。
2.“局――企――校”资源集成优化,构建多层次、开放性、立体化的实践教学平台
利用“局――企――校”共建和中央与地方共建等渠道,根据信息系统多层架构和知识模块间的衔接关系,优化实验资源配置,构建了基础平台、传感与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系统集成等五大实验中心和一个气象信息系统综合实践基地,形成了多层次、开放性、立体化实践教学平台。
3.优化三个结合,实现行业特色与专业建设合理融合
点、线、面分别与气象特色结合。点是在课程和教材建设中融入气象信息系统案例;通过气象特色模块,实现专业主线外延;面是根据专业联动的信息类专业分层知识模块,各专业在对应系统知识层面和与气象信息系统知识要求的对应关系确定各专业的气象特色内容。这样既合理地融入气象业务对信息类各专业所期望的气象特色内容,又与本专业的知识体系有机结合,实现了信息类气象特色人才培养目标。
4.行业和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与检验,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通过4年培养、就业1年检验的“4+1”人才评价机制,行业和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并担任兼职教师;教师参与行业项目,增强培养特色人才的能力;学生进入行业和企业实习实训。通过到用人单位调研、召开用人单位人员座谈会等形式,反馈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意见,及时调整和优化知识体系和实践体系。我们的检验不是只停留在毕业后一年上,实际上采取的是持续跟踪,不断完善培养模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三、创新举措及人才培养成效
围绕信息类气象特色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开展了系统研究工作,遵循“边建设、边实践、边推广”的原则,取得了丰硕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1.以培养信息类气象特色人才为主线,以多专业联动建设理念为指导,加强专业建设
多年来,课题组根据各专业特点,在信息类特色人才培养理念引导下,从培养计划、实验实践平台建设、教学研究、教学团队建设、国际合作办学等方面入手,实现了电子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专业联动建设。其中2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专业为省特色专业、多个专业为局(中国气象局)校共建特色专业、5个学科为中国气象局重点学科、2个教学团队为局校共建教学团队、6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13部省级立项建设精品教材与局校共建精品教材等。
2.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引领了实践平台与科研平台建设,促进了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
根据信息系统体系结构,进行多专业联动的实验室建设。2005年以来组建了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集成4大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实验室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4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企业研究院。这些平台建设实现了实验教学由封闭式的基础性实验向开放式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转变,提高了设计性、综合性和自主性实验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比例,学生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在教学科研平台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以参与科研项目的方式进入实验室,完成综合性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科技创作等;以增设创新实践学分的办法,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相关社团活动,实行学年论文(作品)制,促进了学生“做、学、研”创新实践活动的蓬勃开展,近3000名学生受益。
3.利用局校共建和行业高校特色优势,开展气象特色创新实践活动
近年来,中国气象局共投入近亿元,建成了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试验(南京)基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台与现代农业试验基地。由于这些基地集教学实训、科研引导、研究开发和标准认定4大功能于一体,是培养信息类气象特色人才的有力支撑和保障;由于教师全程参与基地建设,并投入到气象仪器国产化和自制仪器研发中,所以能有效地将基地自动气象站、雷达站点建设作为实践教学的优秀案例,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大气综合自动化观测与对比试验,使学生能够掌握最为前沿的气象观测知识和气象仪器与装备的使用方法,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计算机仿真、综合气象观测等课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利于联动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敏之,李玉龙.依托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区,联动培养信息类专业创新人才[J].计算机教育,2009,(20):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