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企业投资情况

时间:2023-05-22 16:18:02

导语:在企业投资情况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企业投资情况

第1篇

一、永胜县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状况

(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作用突出

永胜县一直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以建设农业为主线,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强化产业支撑和服务。永胜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经过多年来的发展,龙头企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了以“公司+基地+农户”形式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格局,在支持农业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2010年永胜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52165万元,比上年增长7.0%,农业完成增加值89600万元,同样比上年增长7.0%,农民纯收入增长18.3%,达到3317元。

(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具备了一定规模和实力,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至2010年底,永胜县共有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7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5家,市级20家。27家企业中,总资产规模超过1亿元的企业有1家,总资产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6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所经营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种植养殖的品种从传统农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扩展到观赏花卉,生物药材,螺旋藻等;加工生产也从最初的简单加工,扩展到技术含量更高的生物化工产业;产品所针对的市场也从省内周边州市,扩展到日韩、东南亚、欧美等国际市场。一些企业在发展自身传统优势业务的同时,不断向新的领域发展,不但实现了从原料种植到产品深加工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还谋求多样化的发展,进一步涉足于运输物流、小额贷款担保等领域。

(三)从事特色农产品加工及出口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成长迅速

近年来,永胜县把出口创汇作为发展壮大农产业,培育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业的重点,立足国际市场,突出比较优势,促进生物创新成为创汇大产业。目前,全县生物创新产业出口创汇总额在丽江市出口创汇额中已经占到很大的比重。2010年,作为农产品出口企业代表的丽江中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的出口额就达到1500万美元,占到丽江市全市出口额的一半,出口产品实现销售收入折合人民币达1224万元。

(四)农业龙头企业尚处起步阶段,发展依然存在问题

一是生产规模有限,带动能力不足。虽然近年来永胜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发展壮大,但是必须看到,大多数龙头企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一些企业虽然产品畅销,但由于生产投入不够,技术不够先进,产量不足,常常出现断货现象。有的龙头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部分来自于外地,在带动当地农产品的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效果有限。二是龙头企业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不强。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弱,附加值低,加工水平和科技装备与同行业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另外,企业的品牌效应不强。虽然如三川火腿等品牌在省内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还无法与金华火腿、宣威火腿等知名品牌相提并论。三是农企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产销脱节。很多龙头企业与农户还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企业与农户之间是一种简单松散的买卖关系,缺乏保障机制。以致时常出现价高时农民直接向市场出售,价低时企业压价收购等违约的现象。

二、永胜县农业龙头企业的融资情况

(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中得到了金融的重要支持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支农惠农政策,中国人民银行永胜县支行不断通过加大窗口指导力度,充分发挥支农再贷款等政策工具,引导督促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贷投入。2010年末,27家农业龙头企业的银行贷款余额达到24580万元,同比增长22.36%。其中,两家国家级龙头企业银行贷款余额7589万元,占各家龙头企业银行贷款余额总数的30.87%,五家省级龙头企业银行贷款余额11280万元,占各家龙头企业银行贷款余额总数的45.89%。

(二)“融资难”问题仍然困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目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基本依赖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值得注意的是,20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银行贷款余额为5711万元,仅占到全部龙头企业银行贷款余额的23.23%,相对国家级龙头企业和省级龙头企业所获得的贷款金额具有较大差距。另外,27家龙头企业中仍然有12家企业暂未获得银行贷款,其中绝大多数也属于规模较小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由此,“融资难”问题对于中小龙头企业尤为突出。

(三)多重因素导致“融资难”问题

一是金融机构信贷门槛较高。现阶段,永胜县大多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产规模较小,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县域各金融机构的评级授信系统都由其上级行统一制定,同时,也没有建立专门针对农业企业特点的评级授信和审批体系,多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难以达到的这些评级授信条款的要求。二是金融机构信贷审批过程时间长、手续繁杂。一些以食用菌、蔬菜、粮食等收购加工和销售为主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表现为季节性强、时间急、需求量大。由于这些行业自身的特殊性,他们的资金需求具有“短、频、快”的特点。但是,金融机构信贷审批又必须执行审慎性原则,企业申请贷款需要经过层层申报、调查、审批、批复,一笔贷款从企业申请到放款,有时甚至需要一个月以上,导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资金一段时间内无法满足经营的需求。三是基层金融机构信贷产品创新不足。近年来,各行社针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需求,开发和尝试了一些新的信贷品种,如林权抵押贷款等,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出于风险防范的考虑,政策并没有广泛推开,使农业产业化企业不能充分享受到新信贷产品的好处。四是县域内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各金融机构要求企业必须有足额抵押、担保才能获得贷款,而大都数产业化龙头企业都存在抵押担保不足的问题。永胜县至今仍没有一家具有资质的信用担保机构,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担保贷款的使用。

三、金融支持永胜县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加强人民银行货币信贷政策传导,引导资金向龙头企业倾斜

人民银行应该继续配合地方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充分贯彻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并通过窗口指导职能,支持对现有龙头企业的资源整合,在引导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流向规模效益好、精深加工、辐射范围广的龙头企业的同时,也为创业之初、规模较小的农业龙头企业提供政策支持。

(二)提高金融支农服务水平,清除阻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信贷制度障碍

一是创新适应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评级、授信模式,适当降低对农业产业化企业的信贷门槛,并引导龙头企业积累良好的信用记录,争取在评级授信、灵活用信、利率政策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二是简化审批手续,适当减少信贷审批层次,提高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审批办贷效率。

(三)鼓励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增强其产品的适应性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可选择性

鼓励各金融机构突破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创新信贷营销方式。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发展可循环使用信用额度、季节性收购贷款,实行灵活的贷款期限。鼓励抵押物的多种替代形式,探索保险保单质押贷款,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推广林权、商标权、知识产权、股权等抵押质押贷款。并支持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企业债、短期融资券等直接融资产品,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来源。

(四)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网络,充分发挥各涉农金融机构的支持作用

构筑一个农发行、农行、农村信用社分层服务、功能互补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整体服务。进一步拓展农业政策性贷款业务范围,完善政策性业务的风险补偿,为农业产业化企业扩大规模、技术改造提供有力支持。充分利用农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革中的优惠政策,巩固其支农主力军的地位,充分发挥其支农作用。探索改进农信社小额贷款发放新模式,通过加工龙头企业为农户担保等方式,农信社发放贷款给农户,农户、农企与农信社三方利益“捆绑”的方式间接为龙头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第2篇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不断完善和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各行业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给企业投资提供了更多机遇和挑战,从而成为现代企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因此,加强企业投资管理,提高企业投资管理水平,才能真正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终促进企业整体效益不断增长。

二、企业投资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意义

一般情况下,企业投资管理指的是根据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和目标,明确投资方向、选择最合适的投资方案等,并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活动进行有效管理。因此,投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之一,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生存状态有着直接联系,必须注重企业投资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才能真正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总的来说,企业投资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意义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投资管理水平提升是企业资金得到充分利用的重要基础,对于提高企业资金有效利用率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在企业的正常运营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闲置的资金,因此,企业投资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金,从而避免资金浪费情况出现,以真正推动企业长远发展。

(二)不断提升企业投资管理水平,不仅可以增加企业的整体收益,对于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也有着重要意义。在合理进行各种项目的投资时,企业也的投资效益会得到提高,随着而来的则是投资收入的不断增加,最终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

(三)在企业不断加大投资管理水平提升力度的情况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得到扩大,从而在控制小的投资公司的基础上,促进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对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企业投资管理应采取的相关原则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投资管理水平提升还存在较多问题,给企业长远发展带来极大影响,因此,必须尽可能的降低企业投资过程存在的风险,才能在降低企业资金损失的前提下,确保企业获得最大化经济效益。目前,企业投资管理应采取的相关原则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执行,在制定相关计划和规划时,要与本行业的相关要求、规划相符,才能确保国家相关政策和方针等可以得到真正落实。

(二)投资管理工作和投资决策要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操作和执行。

(三)投资决策必须注重民主化和科学化。

(四)投资项目决策必须注重有资本金、市场、效益和竞争力四个重点。

(五)投资决策要严格执行投入少、产出多的原则,尽可能保障高效益。

(六)在投资管理上企业要注重量力而行、量入为出的原则。

四、目前企业投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投资管理方式不够现代化,出现严重亏损情况

对我国较多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部分企业存在投资管理机制不完善、投资管理制度不合理、投资管理方式不够现代化等多个方面的问题,根本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与此同时,企业投资管理没有对投资战略规划、预算控制给予高度重视,并注重其科学化和精确性,也没有对市场风险进行严格把控,更没有制定相应的市场应急措施、奖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导致企业投资出现严重亏损的情况,给企业长远发展带来巨大阻碍。

(二)没有比较完善的投资决策约束机制

在企业不断加大投资力度的情况下,投资决策约束机制还不够完善,较多企业的投资管理都是由管理人员负责,给企业投资管理的实际效果带来极大影响。受到企业管理人员工作经验、管理水平和个人偏好等的影响,企业投资决策出现战略规划不够长远的问题,从而缺乏可靠的市场投资论证,最终出现盲目投资、感情投资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三)投资决策人员专业技能不高,提高投资风险

一般情况下,企业投资都会存在一定风险,并且投资风险不会受到个人意志的影响而发生改变,所以必须注重投资风险的有效防范。目前,企业的管理者较多都属于行政级别人员,他们没有比较丰富的市场经济知识和较高的管理能力,并且,投资决策人员专业技能不高,他们不注重自身管理水平提升,导致企业投资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不够高,最终提高企业投资的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等。

(四)企业投资定位不够科学,不注重市场调研

在企业开始投资之前必须对市场的情况进行调研,收集各种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并对他们进行系统性、科学性的分析和探讨,才能确保企业投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从而保障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但是,当前企业投资出现定位不够科学的问题,没有对市场调研给予高度重视,导致产业设计和制造出现与市场需求不相符的情况,最终出现供需不相平衡的现象。例如:总公司和地方公司的产品在经营范围、品种和销售渠道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致使市场出现恶性竞争、垄断和相互抵制等问题,最终导致企业经营方向和投资方向偏离企业战略规划。

五、企业投资管理水平提升的若干思考

(一)加强投资前的预测分析,提高其科学性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高科技时代,企业投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必须合理运用先进的技术对投资风险进行有效预测,确保投资前预测分析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才能真正保障企业投资管理的真正效用。在实践过程中,企业正式开始投资前进行的科学预测需要对如下几个方面给予高度重视:首先,技术方面的分析。如果企业具有投资需要的技术,则企业已经具备了投资可行性,因此,企业需要注重技术水平的提升,才能避免盲目投资、资金浪费等情况出现。二是,经济方面的分析。根据企业的投资需求来看,对经济效益、投资规模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才能在确保投资项目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保障投资项目的可行性。

(二)注重投资管理机制的完善和调整

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不断的提升和完善自我,才能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优势,从而避免被时代、社会所淘汰。因此,企业投资管理水平提升必须注重投资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合理调整,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工作程序和管理内容等,才能保证企业投资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从而促进企业投资管理工作效率不断提高。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企业投资管理的不断加强,还需要制定合适的奖惩机制和监督机制,增强企业员工的责任意识、工作积极性等,才能确保企业投资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最终促进企业投资管理机制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发展。

(三)加强投资管理队伍的建设,提升综合素质

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技能的管理队伍,是企业投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保障,因此,企业必须加强投资管理队伍的建设,并加大建设力度和管理力度,以不断提升企业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在实践过程中,企业必须要提升管理层和工作人员的投资风险防范意识,并及时的完善投资管理制度,将其细化到每个工作人员的身上,让他们认清自己身上所担负的责任,才能真正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各种需求。例如:在招聘投资管理人员的时候,要严格按照企业的相关规定进行选拔,并对他们的业务技能和个人素质修养进行调查和考核,才能真正达到提高企业投资管理工作效率、降低企业投资风险的目的。

(四)降低投资风险,全面分析,谨慎投资

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提升企业投资管理水平是一项责任重大、繁琐的工作,必须将其与企业的各项活动联系到一起,对资金的流动进行严格把关,才能在对企业投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高资金有效利用率,从而实现企业投资的最大经济效益。与此同时,谨慎投资,将投资风险防范切实落实到每个员工的身上,设置专门的监督人员,对每一项经费的收入和支出进行整理和归纳,不定期的进行抽查和总结,才能在协调好各个部门日常工作的情况下,避免企业投资出现重大损失。

(五)有效落实投资后的审计、验收工作

在加大投资管理水平提升力度的情况下,企业不仅要注重投资项目的管理和监督,还需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定期审计和验收,确保审计、验收工作的有效落实,此案呢过真正保障企业的投资效益。受到各种不定因素的影响,企业在投资某个项目期间可能会出现审计效果比较差、资金亏损等情况,必须高度重视投资后的审计、验收工作,才能及时发现项目投资过程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及时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以帮助企业管理人员制定出现科学、可行的决策。在实践过程中,企业投资项目的验收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执行,确保项目运行的整个过程能够得到有效考核,才能真正提高验收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最终为企业进行其它项目的投资提供可参考资料。

第3篇

企业进行投资评审管理主要目的是降低投资风险,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主要选择投资项目和方向,并对项目的实施进行全程控制和管理。企业管理中,投资评审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企业投资评审管理水平,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其具体的现实意义如下所述:(1)加强企业的投资评审管理,可以提高企业闲置资金的利用率,这样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收益,避免资金资源的浪费。(2)加强企业投资评审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利益。(3)通过投资,可以扩大企业的规模,控制被司的资产,形成大的企业集团,扩大企业的影响力,使企业进一步壮大。

二、目前企业投资评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企业投资评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收益,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投资决策的主观性、投资评审管理监督不到位、审计和评审环节相对薄弱。

1、投资决策存在相当大的主观判断

企业的投资决策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为了快速扩大规模,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一般都会进行投资。从理论上来讲,企业在投资之前一般都会对投资项目进行考察和分析,研究项目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情况,然后对项目的发展情况做出相应的评估,预计风险和收益之后才会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但是,在企业的实际投资评审管理过程中,很多企业不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的论证,只是了解一些表面资料,主观进行判断,选取投资项目,这加大了企业投资的风险,如果投资失败,企业可能会因此而倒闭。

2、投资评审管理监督不力

企业为了提高投资的收益,一般会组织专门的机构对被投资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应该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促进被投资项目的良好发展。但是,在企业投资项目的实际管理过程中,监督机构发挥的作用不大,资金投出之后,一般就失去了被投资项目控制和管理权力,疏于监管。如果被投资项目向着亏损的方向发展,企业也不能及时发现,从而给企业造成致命的损失。

3、缺乏相应的审计和评审

项目的审计和评审可以有效监控投资过程中的风险,企业应该定期对投资项目进行评审和审计。但是目前企业投资之后,根本不对投资项目进行评审和审计,使企业不能全程控制项目的运行,容易做出失误的决策。因此,缺乏审计和评审,会提高投资失败的风险度。

三、提高企业投资评审管理成效的思考

1、企业投资前的准备工作

该环节主要是科学分析预测投资项目,然后形成书面报告形式,如调研报告、项目建议书等,这些都为投资决策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制定投资决策时,除了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分析之外,还要对企业自身的技术情况和经济情况进行分析,技术层面的分析主要是分析技术实力是否和投资项目的技术要求相匹配。如果企业的技术实力相对薄弱,或者是需要很高的成本才能引进该技术,则说明企业不适宜对该项目进行投资。经济层面分析主要是对投资项目的未来收益情况,投资收益比进行分析,如果项目的发展前景较好,经济利润较高,则适宜进行投资。技术分析和经济分析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一方面考虑不周全,都可能影响整个投资收益,如果投资失败,企业也能要承担巨额的债务,因此要慎重。对投资项目进行分析之后,然后指定项目投资计划书,粗略的估算项目的经济收益和投资预算,然后根据国家的相关产业发展政策,选择适宜的投资机会和投资地区。确定投资项目,下达投资任务书之后,企业组建专门的投资管理团队,落实投资管理的各项具体工作,为项目的后期投资管理做好基础工作。

2、投资过程中的执行与监督管理

在企业投资过程中包括投资策略的选择、风险的防范措施、商业计划书的执行、监督委员会的成立。(1)投资策略的选择。根据投资项目和企业的具体资金、技术情况、承担风险的能力,选择不同的投资策略。常用的投资策略如匹配投资策略、组合投资策略、分段投资策略等,每种投资策略的都具备优势和不足之处,因此在选择投资策略时,可以使用一种投资策略,也可以几种投资策略综合运用。(2)严格依据商业计划书执行投资项目。该商业计划书包含了投资项目的具体运行方式和未来的发展目标,在投资评审过程中可以以此为依据,保证投资项目的正常发展,如果一旦出现和计划书中不一致的情况,则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正,这样投资项目就可以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保证企业的预期经济收益。(3)执行全面的风险防范措施。为了有效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需要全面监控投资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防患于未然。由于投资项目会经历不同的发展时期,如种子期、扩张期等,不同的时期制定的风险防控措施也不同,最大限度规避投资风险,将其降到最低。(4)成立监督委员会,建立责任制度和奖惩制度。成立监督机构,奖罚分明。投资项目运行中,全程监督,才能保证其正常运行。在现有的条件下,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并建立责任制度,奖惩分明,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保证项目的预期收益。同时奖惩制度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制定的投资评审管理决策更加合理,显著提高项目的可行性。

3、投资后的审计和考评

(1)要建立权威的监管机构。政府对企业的项目的运行负有监督的责任,因此,除了企业本身成立监督机构之外,需要政府的宏观指导与规划,进行监管,派职能机构和人员对企业的投资行为进行客观的分析,降低其投资风险。(2)协调好企业内部审计、政府审计及社会审计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相互协同配合。此外,在对投资项目进行验收时,需要总结投资经验,优化投资评审管理,为企业下次投资奠定基础。(3)完善企业自身管理体制,强化投资项目的验收和审计工作。企业的投资项目一般投资时间较长,并且对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因此,为了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根据项目情况将审计工作分为几个阶段,在不同阶段侧重的问题有所不同,以便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企业高层人员做决策时提供更多的有用和有价值的信息。

四、结束语

第4篇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依法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规范国有企业投资行为,防范投资风险,促进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以及《市市属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对象本办法适用于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市属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以下简称市国资公司)和市国资公司直接出资的全资企业、50%以上(含50%)的控股企业(以下简称市国资公司所属企业)。

第三条投资原则投资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遵守法律、法规,符合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

(二)符合本市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总体要求;

(三)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有利于突出主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投资规模与企业实力、融资能力相匹配;

(五)企业投资决策坚持审慎原则,符合投资决策程序和管理制度。

第四条投资范围本办法所称的投资是指以货币、实物、有价证券或无形资产等实施投资的行为,包括:

(一)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等固定资产类投资;

(二)设立全资企业、国内外收购兼并、合资合作联营、对所出资企业追加投资等股权类投资;

(三)证券投资、期货投资、委托理财、信托等金融类投资;

(四)以上未列明的其他形式的投资。

考虑到金融类投资在管理上的特殊性、复杂性,目前暂不按本办法实施管理,今后将另行制定管理办法。

第五条可行性研究论证市国资公司及所属企业投资项目决策必须经过前期可行性研究论证,并按规范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六条投资的分类管理市国资委对国有资产投资项目实施备案管理和核准管理,市政府已确定的投资项目均实施备案管理,其中政府投资项目按市政府有关管理办法操作。

第七条非金融类投资限制严格限制非金融类企业从事委托理财和炒作股票、期货等高风险投资活动,适度控制企业购买债券、基金、信托等金融产品。金融类企业(银行、信托、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信用社、担保公司、保险公司、金融控股公司、投资公司、证券公司等)及其上级国资公司的金融投资规模和比例应当与自身的权益和财务融资能力相匹配。

第二章投资监管的职责

第八条市国资委职责市国资委在企业投资中履行出资人职责,重点对企业投资方向、投资决策程序和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包括:

(一)组织研究国有资本投资导向;

(二)审核企业的年度投资计划,核准企业的计划外投资项目;

(三)对企业投资项目实行备案管理或核准管理;

(四)组织开展投资效益分析评价,对重大投资项目组织实施稽查、审计、后评估等动态监督管理;

(五)指导企业建立健全投资管理制度、规范完善投资决策程序。

(六)凡涉及重大投资项目的,及时向市政府报告。

第九条市国资公司职责市国资公司是投资的责任主体,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负责贯彻出资人意志,维护出资人权益,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二)负责年度投资计划的编制和执行;

(三)负责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论证;

(四)负责投资决策并承担投资风险;

(五)开展投资分析,组织投资管理,报告投资项目管理情况。

(六)对所属企业重大投资活动实施监督和管理。

第十条财务总监职责市国资委派出的财务总监是对监管企业财务活动和会计活动进行监管的责任人,其职责是:

(一)负责对监管企业执行本办法情况的监督检查;

(二)参与审查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论证;

(三)独立向市国资委报告有关情况或提出书面意见。

第三章年度投资计划管理

第十一条年度投资计划市国资公司及所属企业应当制定本企业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和年度投资计划。市国资公司年度投资计划(含所属企业投资项目)经公司董事会讨论通过并报市国资委审核通过后登记备案。年度投资计划包括以下重点内容:

(一)年度投资计划书与相关文件、资料;

(二)年度投资规模与投资结构;

(三)投资方式及其比重结构;

(四)年度投资进度安排;

(五)投资项目汇总表。

第十二条年度投资计划申报程序编制年度投资计划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每年第四季度由市国资公司向市国资委提交下年度投资计划草案,并提供投资项目的项目计划书(或建议书)等相关文件或者材料;

(二)市国资委对市国资公司投资计划草案进行审核,并向市国资公司反馈审核意见;

(三)市国资公司根据市国资委审核意见,组织修改、完善年度投资计划,并提交董事会审议;未设董事会的国资公司依据企业章程规定的程序进行审议;

(四)市国资公司将经审议决定的正式年度投资计划、董事会决议报送市国资委备案。

第十三条年度投资计划审核市国资委审核市国资公司年度投资计划的重点为:

(一)投资方向与国有资产调整和发展方向是否一致;

(二)投资规模与融资能力是否相匹配;

(三)投资是否主要集中于企业核心业务;

(四)投资是否与其它市属国有企业类同或重复;

(五)投资行为是否过于分散(投资额原则上不得低于100万元)。

第十四条年度投资计划调整市国资公司应当严格执行年度投资计划。遇特殊情况需调整年度投资计划,应当充分说明原因及调整内容,并及时报市国资委核准。

第十五条年度投资分析报告市国资公司应在当年度7月底之前将年度投资计划上半年实施情况报市国资委。市国资公司应当编制年度投资分析报告,全面反映企业国有资本结构调整情况、年度投资计划执行情况、项目投资回报情况、金融投资情况等,并于下年度3月底前将有关情况报市国资委备案。

第四章投资项目备案管理与核准管理

第十六条备案管理范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投资项目实行备案管理:

(一)经市国资委审核批准列入年度投资计划,单项投资额不超过本企业净资产10%且低于1000万元的投资项目;

(二)根据有关规定要求市国资委履行备案手续的投资项目或市政府已确定的投资项目。

第十七条备案材料属于备案管理的投资项目,市国资公司应当在董事会会议(总经理办公会)召开后5个工作日内向市国资委报送以下备案材料:

(一)投资项目备案表;

(二)董事会(或总经理办公会)会议决议;

(三)项目概况、项目可行性研究、专家评审意见;

(四)投资协议书或投资意向书;

(五)有关合作方的情况介绍、证明资料;

(六)其他相关资料。

第十八条备案工作时间市国资委自受理备案材料5个工作日内,出具投资项目备案证明。

第十九条核准管理范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投资项目实行核准管理:

(一)单项投资额达到企业净资产10%或单项投资额超过1000万元(含1000万元)的投资项目;

(二)年度投资计划外的投资项目;

(三)对企业发展或出资人利益有重大影响的其他投资项目;

(四)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市政府要求市国资委履行核准手续的其他投资项目。

第二十条核准程序和材料属于核准管理的项目,市国资公司应在事前(一般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即向市国资委报告有关情况,凡涉及重大投资项目的,由市国资委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市国资公司应在投资项目专家评审通过并召开董事会会议(总经理办公会)后5个工作日内,向市国资委报送以下申请核准材料:

(一)投资项目申请核准报告;

(二)董事会(或总经理办公会)会议决议;

(三)项目概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评审意见;

(四)企业近期财务报告;

(五)投资意向书;

(六)有关合作方的情况介绍、证明资料;

(七)其他相关资料。

第二十一条核准工作时间市国资委自受理核准申请材料20个工作日内,出具核准意见;不同意核准的项目,市国资委应当在上述时限内向企业说明理由。如遇特殊情况在20个工作日内不能出具核准意见的,可延长10个工作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企业。

第五章投资项目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材料真实性市国资公司应对所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企业以拆分项目、提供虚假材料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核准或备案证明的,市国资委在查实后,有权终止投资项目的实施或要求企业按程序重新办理核准或备案手续,并根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三条项目变动管理已备案或核准的投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的,市国资公司应在发生或发现之日起10日内书面报告市国资委。市国资委可根据具体情况出具确认意见或要求市国资公司重新办理核准或备案手续。

(一)资金来源及构成等发生重大变化的;

(二)投资额超出计划或预算20%(含20%)以上的;

(三)投资股权比例发生变化的;

(四)不能按规定行使股东权益的;

(五)投资项目发生重大变化的其他情况。

第二十四条项目实施期限已备案或核准的投资项目在一年内未实施的,市国资公司应向市国资委申请延期或办理注销手续;未办理相应手续的,原核准、备案文件自行废止。

第二十五条其它申报事项凡需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申报行政许可事项的投资项目,由市国资公司按相关管理部门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负责报送。

第二十六条投资决策评估市国资公司在投资项目完成(或竣工)一年内,需组织投资决策后评估工作,出具投资项目后评估报告,上报市国资委备案。

第二十七条项目审计或后评估市国资委对备案、核准管理的投资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必要时可以聘请中介机构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专项审计;对已完成的投资项目,市国资委根据需要组织项目审计或后评价。

第5篇

论文摘要:针对人力资本组合投资模式仅定性分析职员和企业对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的特点,应用博弈论进行了相应的定量分析,将贝克尔投资模式与组合投资模式相结合,建立了确定企业投资比率的计算公式,为企业进行人力资本培训投资提供了定量的决策依据。

论文关键词:投资成本贝克尔投资模式组合投资模式博弈论

贝克尔将在职培训分为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两种类型。一般培训是指接受培训的职工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对提高各种企业劳动生产率均有用。受训者的劳动技能提高,会提高其在各种就业机会中的工资,所以培训成本应当由受训者自巴承担。特殊培训是指接受培训的职员得到特殊知识和技能,能够极大地提高提供培训的企业的生产效率,对于提供培训以外的企业的生产效率影响不大或没有影响。特殊培训的费用较一般培训高得多,但也会给企业带来相当可观的效益,其培训成本应由企业承担。由此形成了贝克尔投资模式理论。

作为贝克尔投资模式的补充,有学者提出了一种企业和职员对人力资本共同投资的组合投资模型。该模式按照“人力资本的价值”和“人力资本的独特性”将人力资本分为四种类型:①高价值高独特性人力资本,②高价值低独特性人力资本,③低价值高独特性人力资本,④低价值低独特性人力资本。并认为①、④两种人力资本遵循贝克尔投资模式,而②、③两种人力资本则由企业和职员共同投资。组合投资模式仅在对职员和企业人力资本培训投资行为特性的分析中得出定性结论,但在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要求有定量的投资分析与决策依据。因此,本文在投资组合模式的基础上应用博弈论分析人力资本培训投资行为,找到合理且定量的组合投资分析与决策依据。

1人力资本的分类

本文仍采用人力资本培训组合投资模式中的人力资本分类方式。人力资本作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并不是对企业都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组织中的人力资本可以根据“人力资本的价值”和“人力资本的独特性”来进行划分。“人力资本的价值”是指“相对于人力资本的雇佣成本,人力资本通过其技能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与顾客价值相关的战略利益的属性”。若职员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或创造具有更多客户价值的产品,那他就具有高价值;反之,只有低价值。“人力资本的独特性”是指其技能的不可复制和不可模仿性。人力资本的独特性将影响到交易成本,并直接影响该人力资本能否成为企业竞争的优势源泉。由于独特技能更多地是一种适用于某一特定环境的技能,企业不可能在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上获得,对这些人力资本实行外部化将是不可行的或者将导致更多的成本,所以独特的人力资本需要进行内部开发。相反,适用于广大企业的普通技能,很容易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依赖于外部劳动力市场将是获得低独特性人力资本的较好选择。

按照上述两种人力资本的属性可以将企业内的人力资本分为四类:第一类人力资本具有高价值并且是独特的,即这些职员拥有特定于企业的技能,这些技能在劳动力市场上难以获得,并且职员为企业带来的战略性利益远远超过雇佣和开发他们的管理成本。也就是说,该类人力资本拥有企业竞争优势所必需的核心技能。第二类人力资本具有较高的价值,但职员拥有的技能可以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也就是说,其拥有的技能是低独特性的。第三类人力资本在某种程度上是独一无二的,但他们对创造客户价值并不具有直接作用。也就是说,其创造价值的能力较低或者不直接产生价值。第四类人力资本拥有普通的技能,具有有限的战略价值。以上四种人力资本类型与引言中提及的四种人力资本类型按顺序一一对应。

2人力资本培训投资选择的博弈分析

博弈论是一门研究在利益相互影响的情况下局中人(即博弈的参与者)采取何种策略才能获得最大效用的理论。博弈论在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的应用解决了许多令经典理论无从人手的问题。博弈论最主要的特点是研究相对具体决策情况而言的最优决策,即寻找相对最满意策略而非最优策略企业和职员的人力资本培训投资选择的过程存在的正是一个博弈问题。

根据投资组合模型的思想,企业与职员在人力资本的投资,实际上是培训投资过程中的博弈,可以用如图1的博弈树来描述。假设企业承担培训投资成本的比率为,选择投资策略的概率为q;职员选择投资策略的概率为P。通过培训投资,企业因人力资本增加而经营效率提高所得到的利益为,职员因人力资本增加而职业生涯改善或薪酬、福利增加所获得的利益为r。为增加人力资本而进行培训投资的成本为c。按照组合投资模式的思想,企业承担的成:本为CX;职员承担的成本为c(1一)。显然,r一c>>r一c>0,1>P、q、>0。

根据子博弈均衡的逆归纳方法,只能找到一个均衡点:企业不承担培训投资成本,职员承担全部的培训投资成本。但是,如果职员是非理性的局中人,那么在企业选择不承担培训投资时,职员可能也选择不承担培训投资成本,最终使企业和职员都不获得利益。即在企业选择不投资策略时,职员可能也选择不投资策略来对企业进行威胁。由于企业选择投资策略时,职员选择不投资策略存在不承担任何培训投资成本的可能性,并且企业在利益驱动下也会对职员的威胁妥协,所以职员的这种潜在的威胁是有效的。就此而论,职员进行培训投资的概率也就是职员是否为理性的局中人的概率。如果职员是理性的,那么在获得升职、加薪或更佳的职业发展等利益的驱动下,职员将会积极地对自身的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反之,则不然。不难发现,企业投资、职员不投资与企业不投资、职员投资两种策略组合的结局,前者的结局对应贝克尔提出的特殊培训,后者的结局则对应一般培训。这与实际情况是相符的。现实情况下,企业倾向于投资具有独特性和高价值的人力资本,而职员倾向于投资具有一般性和高价值的人力资本。在企业和职员了解培训属于何种类型的情况下,他们的投资将以各自的利益为出发点,即遵循贝克尔提出的投资模式,企业承担特殊培训的全部成本,职员承担一般培训的全部成本。

然而,在不了解对方类型的情况下(包括难以归于特殊培训或一般培训的情况),培训投资的博弈过程将如图1所示。根据图1中的博弈树可以得到:

(7)式给出了企业承担培训投资成本的比率的取值范围。显而易见,由于n与m的大小关系是不确定的,且只有当m>n时,(7)式才成立,所以在实际情况下企业要首先确定m与n的大小才能决定投资比率。由于企业和职员投资倾向的存在,所以可以推断P与q具有一定的关联关系,且是递减关联的。也就是说,当P(或q)增大时,q(或P)会随之减少。但是,由于企业与职员的投资决策过程相对独立,他们对投资类型的判断并不完全被对方了解,故他们的投资概率并不遵循严格的函数关系。

这就使得判断n和m的大小关系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即n<m是否存在是不能确定的。不过,企业对决定n与m大小关系并非无能为力,可以制定适当的投资策略(即改变q的大小)来适当改变n的大小,从而努力使得m>n成立。

那么,在满足(7)式的前提下,当P很大、q很小时。即职员倾向于投资、企业倾向于不投资时,m趋近于0,n将小于0,的取值也接近于0。这说明在这种投资情况下,企业在组合投资中承担的投资成本很少,接近于不投资。同样,当P很小、q很大时,即职员倾向于不投资、企业倾向于投资时,m趋近于无穷,n趋近于I,的取值接近于1。这说明在种投资情况下,企业在组合投资种承担的投资成本很多,接近于全部。由此可见,通过(7)式可将贝克尔投资模式和组合投资模式结合起来。

3结论

在培训投资的组合模式思想基础上,运用博弈论分析培训投资成本的组合方式,得出了关于确定企业投资比率取值范围的计算式,并将投资组合模式与贝克尔模式结合起来。因此,(7)式为企业在人力资本培训投资过程中确定投资策略和投资比率提供了决策依据。同时该式也体现了职员策略对投资比率的影响,反映出并非企业投资越多就越好。

第6篇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的企业结构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调整,尤其是投资结构,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其偏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要比固定资产投资比率高出很多,导致虚拟投资加剧,不利于实际生产能力的积累。虽然政府采取了相关措施加强对实体经济部门的资金支持力度,但是难以改变企业投资结构偏向权益性的问题,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十分不利。税收激励、现金流与企业投资结构偏向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企业全面掌握税收激励与现金流对投资结构偏向的影响作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对确保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有重要的意义。

1税收激励和现金流简析

1.1税收激励

税收是一种资本投资回报中的漏出和削减因素,直接影响资本成本和投资收益,受到融资制约的企业,如果税率过高,投资收益会大大降低,使得企业投资积极性受到打击,如果税率较低,那么就会起到税收激励作用,使得企业不断追加投资。企业的投资大部分依赖内部资金,企业往往希望所得税有所降低。由此可见,税收高低影响着企业的投资行为,如果在没有充分考虑企业融资约束的情况下,直接分析企业投资与所得税的关系,容易造成估计不准。在实际的经济运行中,税收激励制度主要包括投资抵免、税收返还、税率优惠、折旧扣除等,不同企业的生产技术结构不同,所享受的税收优惠也有所不同,产生的税收激励效应也不同,例如税收优惠能够激励非国有经济投资,但是对国有企业的激励效应却不明显。

1.2现金流

现金流是企业内源性融资的重要基础,能够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自由支配资金的实际情况,包括流入、流出等状态。当企业的现金流出现短缺时,企业内部资金会十分紧张。企业的实际现金流情况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内部运行和外部融资,使得企业资金链难以得到有效维持,进而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甚至对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适量的现金流是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但是过量的现金流也会导致负面作用,一些企业管理者为了获得利润,盲目利用现金流加大投资,会对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风险。现金流是企业预期市场的反映,现代经济市场背景下,现金流是考量企业投资情况的重要因素,企业往往在资金流动性较强的项目中投资的可能性较大。

1.3企业投资行为特征

民营企业和非民营企业由于受到的融资约束条件不同,其体现的投资行为也不尽相同。民营企业的地域流动性较强,而非民营企业容易受到行政性因素的干扰。在不同的区域,政府为了加强招商引资,对民营和非民营企业所采取的税收政策有所不同,进而对投资行为产生不同影响。根据固定资产投资模型显示,现金流较高的企业,其具有的固定资产较多;根据权益性投资模型显示,民营企业的现金流变量呈现负值,可见民营企业受到的融资约束较大,由于自身经济实力有限,民营企业具有更高的投资风险,限制了企业在权益性投资中的市场操作空间。但国有企业受到的融资约束较小,会表现出加强的投资热情。

2税收激励与企业投资偏向的关系

2.1税收激励对企业投资偏向具有引导作用

政府针对不同的投资类型所制定的税收政策也不同,使得税收激励对企业的投资偏向产生引导作用。企业的固定化投资的收益情况是根据所得税计算得出的,而所得税的税率较高,企业的融资受到制约,高额的所得税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难以提升,资本重置的成本也得不到有效的补充。固定化投资中,政府通过征收所得税瓜分了企业的大量收益。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为了获得较高的回报,将投资重点偏向权益性投资,通过股利和分红的形式,提升企业的收益。而根据相关规定,这类收益不在所得税的缴纳范围内,避免了所得税的缴纳,使得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增加。由此可见,在市场支配下,权益性投资具有明显的优势,吸引企业的关注力,税收激励对企业投资结构的偏向具有引导作用。

2.2税收激励下的企业投资偏向评价

税收激励导致企业投资结构偏向权益性投资,在正常情况下,税收政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企业投资结构不会因为其他影响因素而产生偏向,但是根据目前情况分析,我国大部分企业的投资结构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偏向,固定化投资所占据的总额不断降低,而权益性投资呈现出膨胀的状态,如果长期存在这种局面,会造成实体企业的融资困难,企业的流动资金受到制约,内部资金周转面临障碍,进一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这种投资偏向还会造成企业投资虚拟化,使得企业经济出现虚浮现象,权益性投资不能够真实反映经济的增长情况,不利于经济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整个社会的资金链面临巨大风险,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使得社会生产力降低。

3现金流与企业投资结构偏向的关系

3.1现金流对企业投资偏向的影响

当今,企业的委托现象十分普遍,当企业的现金流较充足时,方会进行过度的投资,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投资风险,造成企业的投资效率降低。根据相关研究发现,企业管理层对固定化投资投入降低,将更多的关注度放在了权益性投资,这种情况说明,受到融资约束和财务柔性作用,灵活度较高、流动性较强的权益性投资对于企业的吸引力较高,而固定化投资由于现金流的敏感度较高、流动性较差,同时受到的硬性约束较强,使得企业的投入资金很容易被牢牢束缚,这就容易让企业产生回避态度,成为我国大部分企业投资结构偏向权益性投资的主要原因。受到现金流及融资的限制,企业的权益性投资日趋扩大,导致实体经济的资金流动困难,需要企业加强对财务柔性的研究,从而改善这种困局。

3.2平衡企业投资结构的研究

推动经济发展,平衡企业投资结构,减轻权益性投资偏向,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企业投资结构需要从税收和现金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政府要调整税收政策,适当地向固定化投资方向倾斜,为固定化投资提供更多的优惠,例如降低所得税率等,引导企业加强对固定化投资力度,政府有关部门要强化自身的经济职能,对经济市场进行科学化管理,充分发挥税收的激励作用和导向作用。面对现金流敏感性问题及资金流动性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研究,进行深一步的探索,可以采取控制要素法等研究方法,将投资方式设置为变量,控制某些影响因素,使其处于稳定状态,然后设置研究的对象因素为可变,演算投资结构的变化,这样就可以找寻利益最大化的投资方式,同时,也可以发现隐藏的、尚未进入研究的新因素,找到控制投资的新方法。

4 结语

第7篇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其投资管理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有的甚至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想让企业有效降低投资风险,获取更多经济利益,就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完善投资管理活动。一般情况下,企业完善投资管理活动时,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一是企业的投资决策必须符合国家各项方针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同时,投资活动必须符合本行业的整体发展规划和基本要求。二是在投资管理活动与决策活动中,必须严格按照企业制定的流程、程序进行,群策群力,避免出现盲目投资的现象。三是在投资活动的决策上必须要坚持科学决策原则,即一切决策要有数据分析做支撑。同时,必须坚持成本效益原则,即尽可能做到少投入,而获取多的产出。四是所投资的项目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确保企业投入资金后有市场、有收益。五是在投资管理活动中企业必须坚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的基本原则,防止出现企业投资过快却缺乏资金等问题。

2企业投资管理中现存的问题分析

2.1在投资决策中主观判断因素占比较多企业中的投资决策活动是其所有决策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生产与经营的目标主要是通过有效的资本运作,以便获取更多的利润。因此,企业在实施投资之前要严格开展可行性研究与风险论证。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数企业未能及时获取市场上的相关资料,也没有进行认真分析与充分研究,管理者只是凭借积累的工作经验与主观判断,在投资过程中盲目决策,从而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资金运转,并制约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加大了企业的投资风险,对企业发展形成障碍。

2.2在投资管理中缺乏强有力的审计监督机制在企业的投资活动中,大部分企业所关注的内容往往是投资前期对项目的评估以及融资活动,却忽视了对所投资项目后期的经营与管理,未能制定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致使许多投资项目因为管理上的疏忽,而处于自生自灭的发展状态中,加大了企业的投资风险,甚至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审计是风险管控的最重要手段,但在企业投资管理上却显得较为薄弱,即使是迫于外界压力而开展的审计活动,也仅局限于审计程序上的对计提利息和公允价值等进行审核,而缺乏一套完整的、可操作性的、强有力的审计监督机制。这样的审计结果难以使企业管理者对投资项目运行情况具有客观全面地认识和掌握。

2.3投资与发展规划不合理,资本限额缺乏约束力多数企业通常都没有形成一个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投资与发展规划,其往往是按照政府或者区域的发展政策来选择投资领域和项目,具有临时性和一定的随机性。这种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企业自主经营项目的投资比例相对较低,随时都有可能因政策的改变而使企业投资收益发生变化,使企业承担较大的投资风险,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此外,因缺乏系统性与独立性的投资规划,常常使得企业的资本限额缺乏约束力,使企业超预算上限进行投资,并处于高风险的运行状态下。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有可能为了短期利益,不顾资本限额而投资于一些发展前景不佳的项目,甚至高息举债来解决资金问题,盲目扩大投资规模。

2.4企业缺乏高素质的投资管理人才及队伍人才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也是一切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有序开展的关键。企业投资管理活动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人才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反之,若企业的投资管理活动失败,通常也是因人为因素而造成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对投资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实际情况看,目前企业在投资管理的决策制定、分析研究、执行控制及评价总结等环节,往往缺乏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和人才。多数企业的投资管理相关人员专业知识不扎实,工作经验不足、职业技能不高,甚至缺乏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投资管理活动的开展,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3解决企业投资管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3.1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管理战略企业应站在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上,规划企业的长期发展框架,并构建起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投资管理活动纲领。企业不仅要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动向,以及当前经济形势,而且必须及时掌握所处行业的市场环境、市场需求、经营竞争情况等,在此基础上对本企业的投资管理活动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做好资源的统筹与调配,同时要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制定最优的企业投资战略,使其成为企业的中长期投资管理指南,从而有效地发挥出战略管理在投资活动中的优化资源配置作用,确保企业经营与管理活动能够有效开展,进一步发挥投资管理的超前性作用,使企业在投资管理过程中更加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及合理性。

3.2建立健全企业预算管理机制企业在制订未来的总体经营规划时离不开预算管理,预算管理作为其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之一,能够合理配置企业有限的资源。健全的预算管理体系能够协助企业管理人员对经营全过程实施有效地控制及评价,协调好企业内部管理部门及人员的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此外,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可以不断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企业投资计划一旦实施,就必定会面对国家宏观政策的变更、市场环境的变化及企业自身发展情况的改变等风险,而面对上述问题,企业只有制定出科学、合理、完善的预算管理体制,才能为企业投资前的规划提供制度上的保障。通过建立健全目标明确、层级关系清晰、定量与定性结合以及弹性与刚性结合的预算管理体制,有效地促进对投资项目的调研与分析,从而有效防控企业投资过程中可能涉及的风险等,确保企业各项投资活动的有序开展。

3.3建立系统化的资金运转与管理制度资金运转作为企业在经营与管理活动中的主要内容,涉及资金的筹集、投放、回收及分配等内容。资金管理始终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当中,而系统化的资金管理制度,能够有效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的投资活动则以资金的投放作为起点,以资金的回收作为终点,可以说企业的资金管理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投资管理的成败。由此可见,企业在进行投资管理的整个过程中,有必要建立起系统化的资金运转与管理制度。该制度要将资金均衡有效的流动作为中心目标,在确保企业资金安全使用的基础上,采用计划、专项、统一集中及分口分级等管理手段,积极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加强对投资管理中资金运用的分析,从而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投资收益,进而确保企业资金运作的良性发展,为提高其投资管理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3.4加强企业的高素质型人才培养及团队建设为了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必须努力培养一支能够适应现代化投资管理需要的专业性人才队伍。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一个合格的投资管理人才不仅要懂得财务知识,还要熟悉法律、金融以及生产环节相关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依法执业的意识、爱岗敬业的态度、刻苦钻研的精神以及拥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因此,加强企业投资管理队伍的建设,可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开展:一是加强对投资管理相关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鼓励其积极参与各种后续教育与技能培训,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二是要完善优秀投资管理人才的选拔与任用机制,构建科学的人才吸纳平台;三是创建适应企业自身发展规律,且具备现代化投资管理理念的人才队伍;四是建立人才信息库,并对人才结构实施动态优化管理,不断吸收优秀人才。

第8篇

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是一项重要的金融资产。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要根据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影响程度不同,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因此,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影响力发生变化时,可能需要变更会计处理方法。导致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影响力发生变化的因素很多,既可能是投资者本身的经营策略改变,也可能是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在现实中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变动的情况较为常见,带来的会计问题相对比较复杂。在该领域,相关会计准则本身还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相关会计准则的具体运用问题也有探讨的余地。本文探讨在被动条件下发生持股比例变化时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问题,研究相关经济事项发生的背景、原因,并提出了相应正常建议会计处理应遵循的原则以及会计政策运用的经济后果。

二、长期股权投资持股比例被动变动的情形及会计处理

(一)被动条件下长期股权投资持股比例变动的情形 被动条件下长期股权投资变动的情形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控制地位的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股权发生变动; (2)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共同控制或者重大影响下,股权发生变动;(3)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参股地位。

(二)被动条件下长期股权投资变动会计处理方法及原理 (1)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控制地位的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股权发生变动。在投资企业能够控制被投资企业的情况下,一般来说能够掌控被投资企业的经营及财务政策,从组织架构上说被投资企业属于子公司,要进行合并报表处理。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一般采用成本法,在被动情况下持股比例发生变动,但对被投资企业仍然具有控制作用,此时不需改变核算方法,仍然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由于成本法核算条件下,投资收益的确认不因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公允价值变化而变化,只与收到现金分红有关系。所以投资企业持股比例被动条件下股权不管如何变化,只要控制地位没有改变,不涉及到损益确认问题。当投资企业持股比例变动使企业的控股地位改变了,变为共同控制或者重大影响,则核算方法应该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核算,并进行追溯调整。

(2)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共同控制或者重大影响下,股权发生变动。按照CAS2规定,对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这种情况下投资企业不能单独决定被投资企业经营和财务政策,所以被动条件下接受股权变动的情况较常见,而且投资者往往是无力阻止此类情况发生。有的情况下,股权变动对投资者是有利的,而有的情况对投资者是不利的,投资者不愿意看到这种结果发生。若被动条件下持股比例下降导致对被投资企业不再具有共同控制或者重大影响,且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应改用成本法进行核算。投资成本按照权益法核算的账面价值确定,核算方法转变时根据重要性原则不需要进行追溯调整。

(3)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参股地位,不参与被投资企业经营与财务决策权的情况下股权投资发生变动。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参股地位的投资情况,一般投资企业不派出管理人员,不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会计核算上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在这种情况下也存在被动条件下股权比例发生变动的情况,若股权变化之后,投资企业仍然没有改变参股地位,对被投资企业不产生重大影响或者共同控制,则只要不涉及资产的支付情况,投资企业不必要进行账务处理,若涉及到资产的支付情况,按照支付的资产价值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若投资企业已经改变了参股地位,对被投资企业有重大影响,则应改变核算方法,按照权益法进行核算。

三、长期股权投资被动变动情况例析

下面以C公司为例研究被动条件下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变动的会计问题。

(一)C公司简介 C公司是一家全民所有制大型国有集团公司,C公司拥有30多家子企业,营业范围包括水电、风电、物业、风机制造业等。C公司从2007年开始执行新会计准则,主要从事的是投资业务,在C公司本部(母公司)报表中2010年底长期股权投资已经占到总资产的70%,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质量,直接决定了C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C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C公司本部的利润来源主要来自投资收益,2010年实现利润总额10.9亿元,而投资收益已经占了15.5亿元,其中对联营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13.1亿元,占总投资收益的85%,这部分投资收益在合并报表时是无法抵消的,2010年C公司合并报表中投资收益是13.7亿元,几乎都来自母公司的投资收益。

(二)C公司持股比例被动变化情形 (1)投资企业具有控制地位的股权变动。2006年C公司与一小股东共同投资设立C1公司,C公司投资2000万元,拥有C1公司80%股权,小股东投资500万元,持有C1公司另20%股权。C1公司成立后依托当地探明的硅矿资源,主要从事晶体硅的冶炼。公司设立时C公司和小股东签署协议,若C1公司三年之内不分红,小股东可收回500万元投资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C公司对C1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并能够控制C1公司的经营政策和财务政策。

[例1]C1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发现,所采用原材料硅矿材质较差,冶炼成本较高,与预期出现了偏差,C1公司连年亏损,且C1经营的业务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可能存在被当地政府强制关闭的风险,所以不被市场看好,2011年小股东提出要退出对C1公司的投资,C公司和小股东寻找了很久其他投资者,均以失败而告终。这种情况下,C公司只得全部购买小股东20%的股权,向小股东支付了共510万元。

上例中,C公司对C1公司的股权投资比例由80%上升到了100%,股权变动后仍然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所以核算方法不用发生变化,只需确认新增510万元投资款即可,不必进行损益调整。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510

贷:银行存款 510

假设其他原因,C公司对C1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被迫由80%降低到60%,这时候C公司仍然对C1公司具有控制作用,仍然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不涉及损益确认问题。

[例2]C公司2008年投资建立C2公司,投资金额10000万元,持股比例100%,C2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都是10000万元。C2公司成立后主要负责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开发、研究。经过两年的运营,C2公司经营状况并不理想,从成立到2010年底累计亏损1000万元,净资产账面价值为9000万元,公允价值为7000万元。银行借款10000万元快到期预计无法偿还。董事会分析经营不佳主要原因是技术水平落后,在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由于债务快到期,C2公司只得与银行协商,通过债务重整的方式挽救C2公司,同时引进一家拥有太阳能先进技术的外资企业合作,构建中外合资企业。按照谈判结果,银行豁免C2公司借款利息,将10000万元借款转为对C2公司投资,外资公司用技术出资,三方各持有C2公司1/3股权,共同控制C2公司。

C公司对C2公司的持股比例从100%下降到33%,是在被迫条件下通过债务重整的方式完成的,对C2公司由控制变成了共同控制,核算方法由成本法转变成权益法。C公司会计处理如下:

2008年成立之初,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并按成本法进行核算。

借:长期股权投资――C2 1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2010年底进行债务重整并引进外资时时,持股比例下降到33.33%,核算方法转变为权益法。

(1)初始投资的调整。剩余股权比例在初始投资时享有被投资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10000×33.33%=3333万元,小于原初始投资成本10000万元,初始投资成本不需要调整,只需进行明细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1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C2 10000

(2)持有期间的追溯调整。持有期间C2公司亏损1000万元,C公司应调整期初留存收益1000×33.33%=333万元,其他原因引起C2公司净资产减少2000万元,C公司享有份额为2000×33.33%=667万元,应调减资本公积。

借:未分配利润 299.7

盈余公积 33.3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67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333

――其他权益变动 667

(2)投资企业处于共同控制或者重大影响下股权变动。投资企业处于共同控制或者重大影响下,被动条件下股权变动情况比较常见,例如上市公司H股增发导致股权被稀释,引进战略投资者,股票回购等常在此种情况下发生。

[例3]C公司于2001年3月与风能公司等其他4家公司和若干自然人共同发起设立了C3公司,公司性质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时的总股本为3230万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C3公司主要从事风力发电机组研发、制造及销售,风电服务及风电场投资、开发及销售业务。

C3经历三次增资扩股及一次增发股份,截至2007年12月,股本总额变更为人民币50000万元,同时2007年成功实现在A股上市。2008年-2010年通过增本公积转增股本方式股本总额变更为224000万股。风能公司持有18.27%股权成为C3公司最大股东,C公司持有C3公司15.75%股权为第二大股东。C3公司采取董事会制度,按照章程规定C3公司的副总裁由C公司委派,并在C3公司董事会占有一个席位。由于C公司对C3公司有重大影响,一直采用权益法核算。

2010年9月27日至9月30日期间,通过香港联交所发行了45458.8万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的H股,发行价为每股17.98港元,完成本次境外首次公开发行后,C3公司累计实收股本和注册资本变更为人民币269458.8万元。

本次增发是在境外发行的,稀释了C公司持有C3公司所持股份,对于C公司是利坏消息。股权稀释后C3公司的股价可能会下跌,且C公司对C3公司的控制力受到了损害。

本次增发后,C公司的持股比例下降到了12.38%,但由于仍未改变C公司的重大影响地位,仍然采用权益法核算。股权稀释问题在会计准则中没有做特别说明,无法依据准则进行会计处理。2011年证监会针对此问题发表操作规范,上市公司持有的以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减少投资、被投资企业增发股份等原因引起上市公司在被投资企业持股比例下降的,但对被投资企业仍具有重大影响的情况下的会计处理,证监会做了如下处理规定:

对于原以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如果持股比例下降后对被投资企业仍具有重大影响,剩余投资仍应按照权益法核算。其中,出售部分股权导致持股比例下降的,实际取得价款与按出售股权比例计算应结转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由于被投资企业增发股份、投资方未同比例增资导致持股比例下降的,持股比例下降部分视同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按新的持股比例确认归属于本公司的被投资企业增发股份导致的净资产增加份额,与应结转持股比例下降部分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在2010年财务决算中,C公司确认当年投资收益7.6亿元,几乎占了C公司当年实现利润的60%。但事实上股权稀释对C公司是不利的,C公司不愿意股权被稀释,股权稀释之后C公司对C3的控制力进一步削弱了。因为C3公司是C公司重要的投资企业,每年都有稳定的利润来源和投资分红。对C公司不利的事项却在会计处理上变成了有利事项,不仅违背了收益确认原则,而且使C公司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向外界传导出虚假良好的业绩。

很显然,证监会的规定是有悖经济业务实质的,像C公司以投资为主要业务,利润基本依靠投资收益实现的投资公司,持有优质企业较多股权显然是有利的,当优质股权受到侵蚀时,对投资企业是不利消息,但是按照证监会的做法要反而要确认投资收益,C公司最终以利润大幅上升的假象反映给报表使用者,极大损害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C公司在被动条件下股权稀释计入当期损益的7.6亿元,应当计入资本公积作为缓冲,待C公司真正主动处置投资时再从资本公积转出处理,这样符合经济业务的本质,也才能更好反映C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

若C公司所持股份进一步稀释,只持有另一公司10%股份,C公司不再具有重大影响,且在公开市场无公允价值参考,则不应该继续采用权益法核算,而应改按成本法进行核算。这种情况下按照原权益法的账面余额作为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成本,不涉及到损益情况。

[例4]C公司持有另一上市公司C4公司32%股份,另一大股东向阳公司持40%股份,并控制C4公司。C公司对C4公司具有重大影响,会计上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2009年由于C4公司向大股东回购股票并注销,C4公司实收资本也随之减少。通过本次股票回购,C公司持股比例已经上升到了38%,按照公司章程可以委派2/3董事会成员,可以控制C4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

C4公司股票回购完成后,C公司转为按成本法进行核算,并将C4公司纳入合并范围,根据重要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因C公司取得控制权后C4公司要纳入合并报表范围,所以C4公司的财务状况合并到C公司合并报表中,C公司不需对C4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追溯调整,按原权益法核算的账面价值作为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3)投资企业具有参股地位下股权发生变动。在被动条件下由成本法转化成权益法也应该进行追溯调整。

[例5]C公司于2007年与天源公司和另外6个自然人共同出资设立了C5公司,C5公司原始资本金2000万元,天源公司投资600万元,持有30%股权,系C5公司的最大股东,C公司及其他6个自然人各投资200万元,均持有C5公司10%股权,公司成立之初C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均为2000万元。由于C5公司成立后主要从事风力发电装置中的连接部件――新型反向平衡法兰的研制、开发业务,属国内领先水平,经过三年的研制、开发,2010年获得了国家专利保护,公司发展前景较好。天源公司系一家民营企业,由于2010年以来,公司资金紧张,只得出售持有C1公司的部分股权来缓解资金链断裂的风险。C公司按照最新发展战略,风电设备制造业不属于主业,不可能再对C5公司进行增资;而由于天源公司出售股票时要求的溢价较高,其他6个自然人也无力承接天源公司转让的股权。最终经过董事会讨论,决定引进两家风险投资者,经过谈判后两家风险投资者各持股10%,这样由C5公司的股权结构变成了10个股东各持有10%股权,而按照新章程规定C公司可以派人参加C5公司董事会,与天源公司和两家风险投资者共同管理C5公司。

截至2010年12月31日,C5公司所有的股权变动事项已经办理完毕,其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400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0万元,其中设立之初到2010年底C5公司共实现利润1000万元,未进行过利润分配。

在引进风险投资者前,C公司处于参股地位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引进风险投资者后C公司处于共同控制地位,应该改变核算方法变为权益法进行核算。由于按照权益法的实质,以及按照重要性原则,核算方法改变后要进行追溯调整。其核算方法如下:

(1)原始投资部分:对于原持有10%投资部分,由于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相同,应享有原取得投资时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为2000×10%=200万元,原始投资200万元,不用做调整。

(2)新增投资部分:C公司没有新增投资,此步不用做会计分录。

(3)投资期间被投资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部分:2010年12月31日C5公司公允价值6000万元,增加了4000万元,其中1000万元由于被投资企业实现利润而实现,其余3000万元由于其他原因导致。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4000×10%) 400

贷:利润分配(1000×10%×90%) 90

盈余公积(1000×10%×10%) 1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3000×10%=300) 300

四、结论

本文研究了持股比例被动变化条件下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问题,得出以下结论:

(1)在实际经济活动中,被动条件下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比例发生变动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从投资者角度看,此利得或损失往往与自身日常经营无关,不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从旁观者角度看,投资者对利得和损失的处理往往不能客观看待,有主观调节利润之嫌,从公平客观的角度看,利得和损失也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

(2)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方法有成本法和权益法,被动条件下股权比例发生变动,可能导致核算方法的改变,也可能不需改变核算方法。

(3)在被动条件下投资者按控制力情况可分为控制地位、共同控制或者重大影响地位、参股地位三种情况,对应的核算方法分别为成本法、权益法、成本法,由于被动条件控制力变化而需要进行核算方法转换的,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时不需要进行追溯调整,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时需要进行追溯调整。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科技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3]樊俊涛:《长期股权投资在军工科研事业单位的应用》,《经济研究》2009年第6期。

第9篇

关键词:公司投资决策资金分析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计划经济体制已经逐步变成了市场经济体制,一些事业单位也在慢慢的转为了企业单位。在一个公司的发展中理财投资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这也是目前各个公司领导和高层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理财与传统的财务管理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它不仅是一种和货币有关的收支事务性工作,而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公司怎样对财务活动进行系统分析和实践的过程,在公司理财项目中涉及到了很多个方面的内容,本文针对于理财中的投资决策问题进行了重点的分析。

一、投资需要具备一定的理性

曾经有专家说过要想实现富裕首先应该做到自律,这里所讲到的自律在投资项目中可以理解为理性投资。在投资项目中每个人都应该明白,通常情况下是需要面临非常大的亏损风险的,所以在准备投资的时候一定要做到理性投资,如果是没有对情况了解清楚更加需要慎重。我国有很多企业因为在投资之前没有经过严格的考虑导致破产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在决策投资之前,不断是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还是对新项目以及新的产品进行投资,一定要对市场的实际状况进行充分的考虑,根据市场的实际状况了解到新的产品在推出之后有没有营销的市场,在资金上是不是充足,产品技术是不是先进能不能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这些情况都应该进行十分严格的分析、对于准备投资的企业来说可以专门成立一个进行调查的小组,然后针对于这些问题进行现场了解,然后在利用投资决策的一些基本方法,对企业预期的收益进行相应的估算,当收益在预期的范围之内时可以进行投资,当收益状况没有在公司的目标范围之内时,应该对这次投资项目进行拒绝。

二、效益第一观念

公司进行投资最开始以及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通过投资,然后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有些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观点,认为投资的项目数量越多越好,一些经营企业也出现过很多相似的情况,当第一批工程还没有成熟的时候,产品在质量以及价格等各个方面还有很多的地方不够完善,就已经开始准备进行第二期的工程,当几个产品推出来之后,可能就会导致企业在经济收益上陷入一定的困境。

(一)企业最大收益规模

企业最大收益规模指的就是企业在一定的产业中收益额超出了最大的经营规模。比如在市场完全竞争的情况下,让价格曲线和轴线形成一种平衡的状态,这样在费用上比较小的规模就是收益最大的规模,在市场不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就是以收益的最大值来判定企业的最大收益规模。

(二)企业最大效益规模

企业最大效益规模就是将平均费用、全部的利润、全部人员的劳动生产率以及设备的使用情况等,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测定,然后将效率最大的定位经营规模。将这两种判定概念进行充分的掌握,有利于我们在处理规模和效益之间的关系时更好的进行掌控。

三、对投资项目进行合理的选择

一个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的时候,一定要在项目的选择上进行深入的分析,一定要对项目的优势问题引起高度的重视,一般情况下越具有优势的投资项目在后期出现风险的可能性越小。但是也有一些专家提出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挑战性比较大的项目进行投资,可能具备更大的优势性,或者是找到一些独占市场的产品,也就是在市场上有较大发展需求,并且符合国家各项标准的专利产品,在推出市场之后具备一定的新颖性也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但是这种投资项目毕竟在市场中占少数,要想找到这种投资项目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四、具备先进可行的技术

在一个企业的不断发展中,科技是促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在技术上密集型的企业与在劳动上密集型的企业进行比较就可以明显的看出,技术密集型企业在经济效益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在对项目进行投资的时候,首先应该在先进的技术上得到一定的保证,一定要保证技术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可行性。在技术的可行性方面,可能有些比较先进的技术在企业行业或者是企业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但是这并不可以代表在其他的行业或者是企业同样可行。

五、分析先进流量

投资决策属于在项目投资开始之前的一项决策,因此,所有先进的流转状况都不是发生在这个阶段的,都是在未来的投资过程中进行流转。因此,在投资决策中必须对项目的投资支出状况、产品的销售状况、销售的价格以及生产的成本等各个方面的资金进行准确的评估,然后通过分析计算出这次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在对企业的现金流量进行分析的时候通常情况下会采取以下几种指标。第一,营运资金,就是指通过资产总额的比率,然后将资产的流动状况以及分布的情况进行很好的体现,当比率比较高的时候,可能是反映出库存的现有资金充足,超出了项目的余额值。第二,普通股每股现金净流量,主要是体现出普通股平均占有营运资金的水平,在采用这种指标的时候需要注意存在着一些企业不能对流动资金进行很准确的估计,当固定资产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生产能力之后,这也只是投资成功的第一步,要想将产品进行生产推进市场还需要一定资金的投入。

六、搞好投资评价

投资评价与投资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两者之间的性质是不同的。投资风险的评估办法,就是请到一些专家对投资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大概的评估,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调查表的方式,通常情况下需要专家对其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因素或者是当风险出现时可能带来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第二种是递阶层次模型法,主要是通过一种比较简单的模型化的思路,然后以风险的高中低作为各子因素的方案集,通过AHP法得到每一个子因素权重的高中低,最后将得出的三个数值进行比较,项目数值的大小直接反映出项目的风险程度。

七、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