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学籍档案管理

时间:2023-05-23 17:28:17

导语:在学籍档案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学籍档案管理

第1篇

【关键词】学生,学籍档案,档案管理

学籍档案记载了每个学生在校学习的基本情况,客观地反映了每个学生在学校期间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状况,也是一个人接受某种教育程度的经历和他所达到学识水平的信用凭证。

学籍档案从发生、发展、形成到保管利用主要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档案转递及保管利用等几个阶段。但由于学籍档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往往容易出现问题,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重视高校学籍档案质量,切实抓好和不断提高高校学籍档案质量显得十分必要。

一、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收集整理是建立档案起始,真实性是这一阶段管理的核心内容。在具体工作中,首先应做到内容详实可信,不能夸大;其次应保证字体工整、清晰,便于永久保存;最后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如,姓名使用同音字代替,出生日期农历、公历混淆等。

2.立卷归档是将上一步骤收集整理的档案材料分类汇总,工作重点是确保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档案管理人员档案意识淡薄,未按要求及时归档,或者材料未及时补充完善,甚至归错档;此外,档案管理方法陈旧,设备和设施老化也是造成立卷归档完整性差的客观因素之一。

3.档案转递的特点环节多、人员杂,容易丢失造成错投、误投及“死档”等情况。学籍档案在转递的过程中,经过的中间环节较多,无论中间某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学籍档案的顺利转递,从而影响毕业生的正常工作和学习。

4.档案的保管利用。档案的最终目的是保管利用,因此,档案的日常维护尤为重要,而该环节常常与档案的利用结合在一起。完整的学籍档案不能散存于个人手中,应由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来保管,并要求档案管理部门要有一套完整的保管利用借阅制度。常常出现有借无还、涂抹、篡改等现象,造成档案材料遗失或者信息二次失真,内容失实等。

二、完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1.增强档案意识。加强《档案法》宣传,增强各职能部门及学生本人对学籍档案工作的档案意识,克服人们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偏见和错误的认识,激发人们自觉收集档案、保管档案、利用档案,真正使大家认识到档案工作是普通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应重视档案管理,把档案建设纳入教学计划,纳入管理制度,要给档案管理人员培训的机会,并在经费、设备、库房等方面给予支持,改善工作条件,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 制定统一标准并树立全局观念。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必须制定统一标准,包括基础标准、技术标准、程序标准。标准的实施意义就在于统一,要切实改变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局面,主管部门应加强协调,统一要求,在制定各类表格的形式、纸张大小时要考虑到归档整理、装订、裱糊等问题;要树立整体观念,服从大局,用标准去统一行动,用标准去规范管理工作。特别要抓好学生毕业前学籍档案材料的收集、检查和审核工作,严把质量关,确保档案材料真实完整、齐全规范。

3. 健全管理制度。严谨、科学、完善、配套的学籍档案工作规章制度,是协调、有序、正常地开展学籍档案管理的可靠保证。职能部门应建立健全收集整理、检查核对、鉴别归档、保管保密、转递送交和管理职责等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照章办事。同时,各级领导应该把执行制度作为加强制度建设的重点来抓,使学籍档案工作规章制度与其他管理制度一样真正得到贯彻执行。

4. 改进档案管理手段以提高工作效率。随着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各院校改革力度加大,教学上推行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对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过去靠人工整理、归档的档案管理方法,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为了使教学工作与建档工作同步发展,进一步强化与完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学籍档案管理人员要在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的前提下,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熟练使用计算机并努力充实业务能力,包括听、说、写、计算和具体操作能力及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目前,不少高校的教务处建立计算机房,引进复印机、打字机、扫描仪等现代化设备,使学籍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为毕业生资格审查、学位评审提供了翔实的档案材料,从而有效地发挥了学籍档案在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5.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专、兼职档案员的素质。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门管理科学,随着科技的发展,大大加收了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这就要求专职档案员不仅要学习档案专业知识、学习档案法规标准,还要懂得计算机管理档案的技术和外语知识。档案工作的职业决定了档案员不仅要有一定的档案专业知识和热情服务的工作态度,还要具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6.大力开发利用学籍档案信息资源,主动提供服务。学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也是学籍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责。有条件的高校可建立学籍档案数据库,如新生录取登记卡、学生注册表、学生成绩、毕业证书编号、学位证书编号及档案转递情况等,以方便师生们通过计算机网络检索,获得自己需要的学籍档案材料。如学历、学位认证、档案资料查询等提供有效信息。

第2篇

[关键词] 学籍档案 研究生 档案管理

笔者根据高校院系的实际情况,就研究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对应措施,以形成更具规范与便利的档案管理模式。

一、学籍档案管理是院系研究生管理的重要内容

研究生学籍档案管理是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教育过程的质量考核管理,它包括学生的入学与注册、成绩、纪律与考勤、奖励与处分、转专业与转学、休学与复学、退学、毕业与就业等材料。它记录了研究生在校期间品行、能力、学业等方面的表现,是人事档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继续深造或走入工作岗位关系极大。因此,学籍档案管理是高校学生在校管理内容的核心内容之一,与学生利益包括其离校后的利益密切相关,受到学生的密切关注。做好学籍管理工作,提高学籍管理现代化水平,是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随着高校招生数的扩大、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因公(私)出国(境)的学生数增加、就业渠道多样化形势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或部门重视利用学籍档案来了解毕业生的情况。一方面,毕业生个人在找工作或出国深造时需向聘用单位或国外高校提供其自身的学籍材料;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或其他部门为了辨别所招人员的个人信息真伪而需要确认档案。因此,学籍档案利用率不断上升的趋势给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二、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目前,在院系层面上一些院系从各自不同的生源情况以及培养方案出发进行不同的管理,但有的没有形成规范的学籍档案管理制度。由于研究生学籍档案与其他的档案有所不同,研究生入学至毕业有三到四年甚至更长时间,学籍档案形成时间跨度大,包括在学期间培养过程的重要材料,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会出现归档不全的问题;又由于研究生教学分散在各院系,院系在立卷整理过程中,容易出现档案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

在一些高校中,院系研究生学籍档案管理,主要有以下问题:

1.研究生入学前档案资料分散

每年报考研究生的学生,被通知调档审查一般是5月份与7月份,拿到毕业证书两次寄档过程,容易疏忽造成学生档案丢失或在交接过程中的脱节。又由于考生所在单位有的没有及时将档案寄往学生将就读学校,或者将档案寄到了非直接负责的档案管理部门。这样就使得一些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档案,存放在不同的学校,造成学生档案不完整,不能统一进行规范管理。

2.学籍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许多高校对研究生学籍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档案意识不强,要求不严。存在档案材料不齐全,价值不高的问题。研究生缺乏学籍注册意识的现象较为普遍。造成学籍注册、学籍异动记载不全等现象;有的对学生受到处分和取消处分,从休学到复学等等都缺乏登记,使学籍管理难以发挥制约、监督和服务的作用,甚至无法给研究生培养、教学提供科学的、可靠的信息。

3.学籍档案管理模式和手段落后

目前,多数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较高,已实现系统化。但也有一些学校院系研究生学籍管理,从档案材料收集、整理、鉴别、编排、装订到保管和利用基本上依靠传统的手工操作,保管技术简陋单一,与科学化、信息化的要求差距甚大,难以适应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需要。有的院系虽自主研发或购买了校内学生日常教务及管理系统,但仅能满足日常管理的需要。特别是数据库类型不能兼容,难以保证学籍信息的实效性和准确性,给学生查询和核对造成极大不便。

三、加强与改进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举措

研究生学籍档案,是研究生在学校期间学习情况的综合反映,是个人起步的人事档案资料,我们应该从人事干部档案管理的高度来认识和看待研究生的学籍档案管理。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规范与完善研究生学籍档案管理制度,应受到每一位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重视。针对目前高校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新生入学报到、网上信息的录入、课堂教学管理、档案资料的归档和加强研究生学籍管理工作的领导的举措。

1.及时了解和掌握研究生新生信息

要求新生根据录取通知书内的相关信息提前寄给院系,内容:提供个人相关的基本信息、照片、学费、保险等。报到后及时录入个人信息卡。院系在一个月内做完对每位新生个人信息的审核确认,在二个月内学生完成体检和个人学习计划制订。这些资料是研究生的原始资料,必须列入个人档案。

2.实行档案网络化管理

随着档案信息逐渐走向数字化和网络化,要加强培养熟悉档案业务和计算机管理的专业人才,改革档案工作程序,加速网络化进程。为方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以及学生了解自己的成绩情况、网上选课、课程安排等,必须加强研究生个人信息、个人培养计划的网上录入管理及学生考试成绩教师网上录入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同时,要不断增加经费投入,改善档案管理设施和条件,使档案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3.完善研究生个人档案资料的归档

研究生个人档案中,包含有研究生入学前资料、党团材料、毕业生登记表、毕业生体检表、报到证白联、学位申请书、研究生信息表、学年小结表、研究生阶段成绩单、奖励材料、处罚材料等。这些资料需要系统整理,分类组卷,仔细抄写,力求规范,存档备查。

研究生学籍档案属于机要类材料,归档后查阅、转寄都必须严格按照管理办法执行。研究生成绩、毕业答辩材料等重要资料归档应一式两份,一份交由学校档案馆长久保存,另一份入研究生个人档案,以保证研究生学习阶段资料的完整。一旦学生的学籍异动申请生效,学籍管理部门应在作好相关数据的信息化记录的同时,以书面的形式及时告知相关学院,建立起学籍管理部门、相关学院、个人档案三方存留的管理机制。

4.增强档案意识,加强对研究生学籍档案工作的领导

研究生学籍档案工作涉及学院各部门,光靠档案人员负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院系领导的重视和全体教师的共同认识和努力。因此,加强领导,增强全员档案意识是搞好研究生学籍档案工作的重要保证。档案工作要列入学院的年度计划,由明确的岗位目标责任制,规范考核办法。档案人员在提高自身素质和服务质量上下功夫,以提高档案工作的整体水平。

四、结语

研究生的学籍档案管理是一个较为系统和复杂的过程管理,必须增强档案意识,加强领导,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以科学的信息化手段改进学籍管理方式,进一步完善研究生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实现学籍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参考文献:

[1]孙荣平, 刘树生. 浅析高校学籍档案的管理与完善[ J] . 黑 龙江教育, 2005, ( 3) : 13- 17.

第3篇

针对学籍档案的管理,在过去都是要通过大量的储存空间来进行管理工作。其中的信息内容就包括了相应的考试成绩数据、社团实践数据、社会实践活动等的数据。而因为在进行教学中的各种生活琐碎繁琐且数据量较大,这就导致了在进行学籍档案管理的时候,就容易出现错误。

伴随着信息化的进程,学籍系统的改革也就有了现实意义的存在必要,这不论是在空间结构上还是在存储的管理上都有一定的效应。而针对这些我们进行以下的讨论从而说明,数字化信息系统对于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1 档案数字化的现实存在意义

首先我们应该理解的是数据档案的现实意义,所谓的数据档案,就是指在计算机数据库中进行学籍档案统计,然后通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多种尖端科技进行存档管理。而这样的数据管理,不论是在统筹还是在运行中,计算机应用技术都可以十分轻便的将工作任务轻松的完成。而最重要的是,在过去对于学籍档案,每个学校每年都会有数以万计的档案调入和调出,这对于教育系统来说,都是十分繁琐的问题。但是随着信息化的到来,仅仅只需要比原来要小的多的一个硬盘或者一个数据库就可以录入大量的数据,同时几台电脑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数据处理任务。

2 高校学籍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含义

首先,数字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这一点,在进行了信息化管理的行业都已经体现出来了。在进行高等教育的过程中,由于所需要的数据比较庞大,所以这就造成了高校学生的信息数据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扩大,而近些年高校教育也针对社会实践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这对于原本资源管理就比较紧张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来说,就更加重了其工作的任务量。面对新的行情,信息化的存在意义就有了历史性的意义了,最简单的说,就是原本需要三人进行的工作,现在仅仅需要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如,在过去需要三个管理人员进行分工的调查、录入、管理工作,但是现在仅仅一个管理员坐在电脑前就可以通过信息系统进行认证和管理,这样就大大的提高了档案数据管理的工作效率。

其次,网络化的管理方式针对资源方面,实现了更为便捷的资源共享。在进行学籍档案管理的历史中,由于高校涉及的学科比较广,所以针对同校不同院,这就不属于一个档案管理储存,那么在展开分析的过程就会出现很严重的拖延。再简单点的说就是,假如某高校的分属院校在其他的城市招生教育,那么在没有数字化的学籍管理,那么在进行人员调配过程中,就会出现拖延,而原来需呀三天五天才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可能仅仅需要一天或者几分钟就能够完成了。其主要原因就是数字化的学籍档案管理实现了同属院校的信息共享,这样在不同位置可以通用一个数据库,这就可以为教育工作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再次,科学化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档案的完整性。我们在以往的教学管理中也难免会遇到一些档案遗失的问题,那么在进行纸质档案管理中,不可能做到每一份都进行备份,从而在某一个同学在原始档案文件遗失以后,在进行补档的时候也仅仅只能证明其曾在这里进修过。但是,数据化管理的学籍档案,就可以完全的弥补这项缺点。因为数据档案的保存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数据库,可能数据库比较庞大,但是现在科学化的进程中,对于这一点完全可以忽视。而当纸质档案遗失以后,还可以通过数字档案进行完整的拷贝打印,从而保证了在学生档案的后期管理中,完成相应的任务管理。

最后,先进的现代化技术,降低了管理成本。我们在进行高校的学籍档案管理中,因为过去的管理模式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档案的管理的存储,但是由于现在的数据管理介入,都简化了其中的大量问题,这样在无形之中其实为我们的工作减轻了很大的负担,同时也降低了大量的成本。

3 在进行档案数据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在日常的数据管理中,我们不得不说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里进行一定的总结和分析。

首先,在进行管理中,由于数字化水平无法达到目标要求。当今数字化档案管理,已经被高校编入了管理行列之中,而各高校也相当的重视这一个管理模式,但是我国数字化时代开始的比较晚,所以相对的数字技术还不是十分的发达,在进行管理中,很多问题都不能有效的解决。与此同时在进行这项管理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面对数据库崩溃、黑客等问题,都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危机。

其次,在进行管理中,缺乏这一类能够胜任任务的数据管理人才。我们可以理解的是,这类人才对于数据管理和档案管理,都具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和经验,在进行相应的工作中,可以很好的完成这样的工作,但是由于我国发展较晚,这类人才紧缺,也就导致了无法将这项任务在短时间内妥善完成。

再次,学籍档案系统并不完善。现在我国的高校在对学籍档案工作的数据库建设中都已经做出了相应的努力,但是即便如此,学籍档案管理系统到今天为止,仍旧不是很完善。这一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改善。

最后,高校学籍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还不够充分。现在,即便很多的高校已开始有了建设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机构,可是在进行实施的过程中,仍旧由于没有经验,无从开始进行。而在进行这项改革中,其主要的问题还有就是学校的投入资金不能够完成这项任务,这就导致了现在的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系统不能够很快的架设完成。

4 建设数字化的学籍档案管理措施

如何构建合理科学的数字化学籍档案管理系统,对于学校对于社会都是一个迫切的需求。那么针对上面的问题,我们进行如下的应对策略,应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 这项建设任务。

首先,投入资金进行相应的人才培训和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在根本就可以解决硬件设施不齐备的问题。

第4篇

关键词:高校;留学生;学籍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1.11.023

文章编号:1672-0407(2011)11-057-02收稿日期:2011-11-6

随着国际间教育交流规模的日益扩大和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来华留学的人数近年来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选择在我国接受教育。随着外国留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外国留学生学籍档案的管理工作也变得日趋重要起来。留学生学籍档案管理与国内学生学籍档案管理有相似之处,但是由于外国留学生教育的特殊性,留学生学籍档案的管理与一般的高校教学档案还存在一些差别。如何科学、规范地管理外国留学生学籍档案,并加大开发利用的力度,是新时期高校档案部门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外国留学生学籍材料的特点

外国留学生在整个留学期间形成的文件材料,既有外事管理文件的属性,又具有教学管理文件的属性,同时,还有其区别于外事类和教学类文件的自身特点,而这些文件的特点是由留学生自身来源的广泛性和所学专业的多样性所决定的。留学生学籍材料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1.由于外国留学生来源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来源地区的广泛,留学生学籍材料呈现多样性的特点。因为各个国家制度不同,外来留学生所提供的申请材料中的个人履历材料的数量和内容均不同。以我校2010年毕业的外国留学生为例:留学生遍及六大洲,49个国家。其中以亚洲留学生最多,占72%:非洲次之,占18%;欧洲、美洲较少,各占5%;大洋洲仅1人。

2.由于外国留学生学历层次和学制不同,使外国留学生学籍材料内容多种多样。如,目前我校外国留学生按学历层次分为博士、硕士、本科生、进修生、汉语言生、中文短期生等层次,相对应的学制也分为博士、硕士生学制三年:本科生学制四年(医科五年),进修生和汉语言生分春、秋班,学制半年至两年,中文短期班是寒、暑假班,为期也只有一到六周的时间。博士、硕士、本科留学生会形成从申请到毕业的一整套留学生学籍材料;而进修、语言和中文短期班的留学生形成的留学生学籍材料仅局限为留学名册、留学阶段证书。

3.由于外国留学生到我国留学时选择专业分散在所在高校的文科、理工科、医科等的各个院系,使留学生学籍材料形成呈现分散性的特点。

4.由于外国留学生的留学资金来源不同,使留学生学籍材料中的审批材料的数量和内容也不同。留学资金来源有国际组织资助留学、中国政府资助留学、本国政府资助留学、学校间交换留学、自费留学等。

二、外国留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现状

(一)外国留学生学籍管理部门不统一,造成留学生学籍材料阶段性不完整

高校留学生一般由留学生管理部门和教学部门多重管理,而且管理职能上互有交叉,这就造成了留学生学籍材料形成的分散,因而给留学生材料的完整收集带来了很大困难。同时,留学生学籍材料形成时间跨度大,需留学生毕业时突击整理,集中归档,容易造成某一阶段衔接不善,文件散失,因而收集不全。

(二)外国留学生学籍材料归档范围局限,组卷方法不适宜当前留学生学籍材料特点,影响档案的管理和利用

1994年《高校档案实体分类法》颁布以后,高校的留学生档案一直按照《高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中的归档范围和方式归档。在实体分类法中,外事类档案下设五个二级类目,外国留学生档案被设置为其中的一个二级类目。因为当时外国留学生数量不多,所以归档范围相对教学类的学籍档案的归档范围少得多,组卷方法也相对简单。

近几年来,随着留学生数量的增加,留学生产生的文件材料也越来越多,内容也不断得到丰富,原有的归档单位已显得过于笼统和简单,已无法体现和适应当前留学生学籍材料的特点。比如,有的留学生由于一些客观原因,需要休学、离校、复学等,会跨年度产生各种手续类文件材料;有的留学生由于不能适应课业的难度,会产生转系、转专业、降级等相关材料。这样,部分留学生的学籍文件材料相对会有很大增加和不同,归档范围也应适当加以完善和补充。

(三)外国留学生学籍档案电子化程度低,影响外国留学生学籍档案的开发利用

教育部在2007年颁发、试行了《普通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新生学籍和外国留学生学历证书电子注册试行办法》,该《办法》规定了对普通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接受学历教育的新生学籍和外国留学生学历证书统一实行电子注册,建立外国留学生学历从入学到毕业的完整信息,供外国留学生和有关机构网上查询。有的高校这一工作刚刚起步,还远远不能适应留学生档案查询需要,还有待于完善和实施。

三、改善外国留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全程管理,加强收集

收集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关系到外国留学生学籍档案的管理和利用。针对高校负责管理留学生的部门多且交叉、留学生日常管理和教学管理分开的特点,档案部门应扎扎实实地加强协调工作,做好不同阶段收集工作的合理衔接,做到档案的收集与文件的全程同步管理。即档案部门主动、积极深入到留学生所涉及的外事管理部门和教学单位进行专业的档案收集指导,做到经常收集与集中收集相结合、定期收集与常年收集相结合、主动送交与上门收集相结合,以确保留学生学籍档案的齐全完整。如,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应从外国留学生入校后开始对留学生的文件材料收集、积累、归档工作进行具体指导;然后全程负责并协调整个留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所设部门、院(系)的文件的采集;最后,留学生毕业时,再指导外事留学生部门对已收集积累的文件材料进行整理立卷。这样,才能保证留学生学籍档案齐全完整。

(二)健全和完善外国留学生学籍档案的归档范围

针对来华留学生数量和类别的不断增加,所形成材料日益丰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高校档案部门应根据利用需求,不断补充健全留学生学籍档案的归档内容。以我校为例,归档范围明确列出学生在教学流程中形成的各个阶段材料,并增加了录取通知书、护照复印件等反映学生个人信息比较完整的一些材料。

(三)合理改进组卷方法,便于留学生学籍档案的保管、利用

目前,留学生学籍材料立卷仍沿用外事类管理性文件的横向组卷方法,如以“外国留学毕业生登记表”为立卷单位,按年度横向组卷,显然这样的组卷方法不利于查找利用,已无法满足和适应当前日益变化的形势。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借鉴教学类学籍档案以人为单位的组卷方法, 把留学生学籍文件材料按留学生毕业年度,以留学生个人为立卷单位,纵向组卷。这样的组卷方法可以系统、规范地立卷归档,同时方便留学生学籍档案的保管和利用。

(四)拓展外国留学生学籍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积极探索网络化服务

第5篇

关键词:高校;学籍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24

每一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学籍档案,其中记录了一个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方方面面,包括参与活动情况、学习成绩、获得的奖励或受到的惩罚、遵纪守法情况、毕业证书和学历证书获得资格等。因而,高校学籍档案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大学生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众所周知,应聘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非常注意查看应聘者的档案,主要是确认应聘者是否有过违纪行为,是否达到了应聘条件。从这个角度说,高校学籍档案对毕业生的就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籍档案越是完整、详细,越能够让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从而使毕业生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学籍档案管理水平较低,缺乏学籍档案管理意识,因此,对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开展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目前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学籍档案管理意识

高校比较注重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对于其他的辅助工作,尤其是档案管理工作通常是被遗忘的一块,这主要是因为档案管理不能直接对高校起积极的作用,只有在学生毕业的时候才会用到档案,并且学生将档案提走后便交给工作单位,管理水平高或是低表面上看对高校没有什么影响。因而,高校认为对学籍档案进行基础的管理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花费大的精力和时间进行学籍档案建设和管理。高校领导的不重视致使档案管理人员平时敷衍工作,对于学生的重要信息不进行及时的搜集和整理,造成大量信息的累积甚至遗失,那么学生毕业提取档案时经常会发现单位所需要的很多东西没有在档案袋里,从而给学生的就业带来很多不便。

(二)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档案管理人员都不是档案管理专业毕业,更没有经过专门的档案管理知识和技能训练,因而在对学籍档案进行管理时往往是凭借主观经验,管理方法比较传统、理念也比较滞后。除此之外,专职档案管理人员非常少,基本上都是兼职人员,比如高校行政人员或辅导员,他们在工作之余按照学校的要求对学生的学籍档案信息进行搜集、整理、装袋。由于兼职人员主要从事本职工作,对于档案管理工作可能不会上心,再加上工作比较繁忙,可能会造成对学生的学籍信息不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

(三)学籍档案信息缺乏创新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越来越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创新可以使一个人、一个组织充满活力,那么在新的时代,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也应该有所创新,体现时代气息。但是,目前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学籍档案信息仍然是几年前甚至是十几年前的样子,没有丝毫的创新,具体表现在:首先,关于学生思想政治表现的信息到处都是,比如入团情况、入党情况、政治课学习成绩、思想汇报,这些信息基本上占整个学籍档案信息的一半。而关于学生参与活动、组织活动,尤其是体育、美术、歌唱方面的信息在学籍档案里反映的很少;其次,档案信息不完整。学籍档案里关于必须的基础课、专业课成绩比较全面和完整,但是,在大学里很多学生为了修满学分都会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一些课程进行学习,也就是所说的选修课,关于学生这些课程的成绩却没有装入档案袋里。因而,学籍档案信息过于传统使得用人单位无法全面、深入了解学生。

(四)学籍档案管理缺乏规范性

高校一般有若干个二级学院,为了简化档案管理工作,通常赋予二级学院管理本学院学籍档案的权利,这就造成了每个二级学院管理学籍档案的方法、观念、手段不一致,从而使得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缺乏规范性,致使产生很多的问题,比如因为没有严格、统一的规定,一些二级学院没有做好学籍档案的保管工作,使得一些学籍档案发霉、破损甚至遗失。再比如,关于学籍档案的查阅和检索没有一个规范的流程,存在很大的随意性,这就可能造成学生一些信息被泄露出去,从而对学生的安全构成威胁。

二、完善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对学籍档案管理的认识

要提高高校对学籍档案管理的认识,首先必须认识到学籍档案的重要性:第一,学籍档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促进其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因为学籍档案基本包含了学生的所有信息,比如学生的学习成绩、思想状态、参与活动情况、特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环节和制定教学方案,从而提高教学水平;第二,为学校各部门提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依据。透过学生的学籍档案,学校各部门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状态,及时发现学生所遇到的问题,从而便于学校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快速成长和发展。因此,高校领导应该将学籍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告知每一位档案管理人员和教师,增强其学籍档案管理的责任心。

(二)提高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直接决定着学籍档案的管理水平,具有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人员通常能够按照规范的方法和手段来管理学籍档案,从而确保学籍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要提高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高校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吸收和引进一些专业知识扎实、经验丰富的档案管理专业人员,使其从事专门的档案管理工作;其次,对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使其掌握学籍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并了解当前比较先进的档案管理方法,开拓档案管理人员的视野,促进其不断的创新。

(三)建立完善的学籍档案管理机制

针对目前学籍档案管理缺乏规范性的现状,笔者认为高校应该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来规范各二级学院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提高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在高校教务处设置专门的学籍档案管理岗位,指派专门的人员负责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关于学籍档案管理的方法、手段、学籍信息等应该出台统一的规范性文件,要求各二级学院严格按照规范性文件来执行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二是,督促各部门之间加强联系和合作。学籍信息的搜集离不开各部门积极的配合,比如学生处应及时的将学生的动态反映给教务处学籍管理岗位工作人员,帮助学籍管理人员及时的更新学生信息。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高校档案 学籍档案 管理问题 对策

学籍档案是记录学生学习经历的重要资料,是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能够展示自己的受教育过程的唯一的有效文件。但是在高校档案管理中,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是发展最慢、存在问题最多的,这直接影响了学籍档案资料的应用,值得我们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学籍档案不受重视

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学籍档案工作仅限于收集学生的学籍资料,归档保存,在学生离校时加入个人档案转移走。档案工作内容非常简单,有些学生的学籍档案存在归档不及时,导致学籍档案缺失,但是档案管理并不将这部分档案问题视为严重问题。

(二)学籍档案缺乏严谨的管理制度

高校学生的学籍档案管理基本上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学生来自于不同省市,不同学校,每个地区的学籍档案记录的内容以及详细程度不一样,高校在应用档案过程中存在困难。但是,由于学籍档案利用率低,管理制度不严谨造成的使用困难也并不突出。

(三)学籍档案管理方法陈旧

高校学生的学籍档案能够作为高校生源变化研究的根本资料,也可以用矸治鑫夜不同地区教育质量的变化,为高校教育以及高中、初中教育提供引导。但是,这些价值并没有表现出来。学籍档案管理仍处于“保管――转移”的管理状态,人工管理是主要的管理方法。管理方法陈旧,成为制约档案应用的主要问题。

二、高校学籍档案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管理观念没更新

档案管理工作常常出现“说起来重要,排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的现象”,认为档案管理不能给高校带来直接的社会影响、经济效益,教学、科研工作是学校的主要工作和首要任务,把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与学生培养规划分开来看,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缺乏应有的支持。

(二)管理制度建制不完善

学籍档案管理需要相关的制度支持,这个制度包括档案资料的基本内容统一、档案收集时间统一、档案流通的基本路径以及档案应用的基本状况规定等。但是,目前高校没有对这方面进行管理建制,学籍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成为管理效率低的主要因素。

(三)缺乏管理人才

现代档案管理研究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管理指导,包括档案应用的可能性以及档案管理的先进方法等。但是,这些先进的管理策略需要相应的档案管理工作者来实施,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者多是年龄较大或者临近退休的工作人员,这部分管理工作者创新能力不足,对新的档案管理方法的接受程度和应用性都比较差,致使学习档案的使用价值难以发挥。

三、高校学籍档案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对学籍档案管理的重视

高校应该对学籍档案管理予以重视,从高校管理层到学生培养、再到学生的档案资料保管和应用,都应该树立先进的档案管理意识,认识到档案资料的使用价值,并注意开发这些价值,使学籍档案成为高校学生的身份证明和学业记录资料,能够通过档案管理工作发现高校学生管理中的问题等。建议高校档案管理部门牵头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学生学习档案管理工作的学习和创新管理实践活动,以档案资料应用的积极价值展现为途径,使高校各部门加强对学籍档案的重视,为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打下基础。

(二)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科学、完善的学籍档案管理制度是确保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为了解决学籍档案多渠道管理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及时向学生的学习档案转交给学校档案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同时,学校管理部门应结合学校学生的基本特点以及学校当前发展的实际需要,建立一套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学籍档案收集、整理、审核、归档、保存工作标准;其次,应做好部门的协调、配合工作,确保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有序化、尽量提高学籍档案管理的效率。

(三)引进人才实现信息化管理

学籍档案管理的发展需要现代化档案管理人才的参与,建议高校从档案管理工作者的职业能力发展出发,对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和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从档案管理专业毕业生中发掘人才,通过人才引进,引发管理方法的改革,使人工管理逐渐转为信息化管理,使学籍档案从死的资料转为活的数据,提升学籍档案的服务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着管理观念、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方面的问题,高校需要对这部分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改革,提升对学籍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进行管理制度建制并引进管理人才,以提升学籍档案管理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仝夏蕾.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的问题反思及对策探析[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6,(10).

[2]邵婧.新形势下高校毕业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青年,2016,(11).

第7篇

普通高中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是反映学校学籍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载体。它对学校领导和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健康、家庭等情况起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普通高中;学籍档案;管理现状;对策

普通高中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是反映学校学籍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载体。普通高中学籍档案主要包括:学生入学、转学、休学、复学、跳级、奖惩和毕业等手续形成的档案资料,它对学校领导和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健康、家庭等情况起着重要的参考作用,与教学档案和文书档案一样在学校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笔者根据普通高中学籍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自身的学习和工作体会,就如何改进普通高中学籍档案管理谈点看法。

一、 普通高中学籍档案的特点

(一)档案的形成周期性长。一份普通高中学籍档案的形成从入学登记到毕业要经过三年时间。

(二)档案的变动性大。学籍档案产生周期长使档案本身不断处于变化中,如有的可能经过休学后复学,有的可能经过补考到及格,有的可能经过处分和取消等等。

(三)档案的私密性高。学籍档案内容丰富,记录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情况,同时还包含有照片、家长信息、奖惩记录等属于个人隐私的事项,这些需要在一定范围内保密,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四)档案使用的频繁性高。由于档案形成时间长,处于不断更新变化中,说明档案利用率高,更加要求学校采取措施加强学生学籍档案的管理工作。

二、桂林市普通高中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现状

就目前桂林市普通高串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来看,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大部分学校的领导对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认识不到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对学校各项工作的促进作用。二是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多数学校没有专职的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兼职的教学任务占据了管理人员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三是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因为要兼顾教学工作,学校指定的管理人员多为年龄较大,教学任务不重的教师担任,但这些教师的信息化水平普遍偏低。四是档案收集不完整。主要表现为多头存放、多家管理、收集不及时、流失较多,如成绩由教务处负责,奖惩由政教处负责等等。

三、做好普通高中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提高学校全体教职工对学籍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是做好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为此,应把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日常检查、学期常规考核中。各学校要切实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确定一名副校长分管此项工作,经常组织学籍管理人员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深入进行宣传,使领导干部和全体师生员工都认识到学籍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坚决杜绝 “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做法,扎扎实实地抓好学籍档案工作。利用好教育部配套的《全国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本着“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把满足家长和学校的需求作为学籍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价值趋向,以现念和创新思维来加强学籍档案管理。同时,要建立起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制度,按照《档案法》要求,规范学籍档案的归档要求和管理办法,使学籍档案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按要求设立专职(或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二)创造条件,规范建设。不管学校规模大小,均应选派一名思想素质好、责任心强、熟悉学校工作、懂得办学规律和较强业务能力的同志负责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并制定相应的学习培训制度,有计划地培养学籍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逐步使学校学籍档案管理人员专业化、固定化。因此,各学校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档案室管理制度、查阅制度、保密制度等,严格按规章办事,配备六防(防火、防盗、防潮、防光、防虫、防鼠咬)实施,确保学籍档案材料保管安全、利用方便、管理规范。

(三)转变观念,强化管理。随着教育标准化建设的全面展开,普通高中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也应更新观念,加快发展。如何实现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现代化?个人认为:首先,观念要现代化,即要树立学校学籍档案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这一观念。其次,在管理上要与时俱进,要确立加快发展学校学籍档案管理的理念,制订一整套与现代化管理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第三,要有计划地逐步在档案管理中实现管理科学化、技术现代化。因为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技术手段和设备条件是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质量的重要条件,尤其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越来越显现出科学性、方便性、实用性和重要性。

(四)规范整理,达标上等。学校学籍档案工作应坚持“以我为主”的立卷归档原则,按月收集、整理、归档。在整理过程中,应着重收集本学校形成的学籍资料,上级针对本单位制发的文件材料。每学期档案资料收集齐全后,要根据不同年级、班级,分类别分别整理归档。同时,要根据教育主管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的要求,软硬件同步推进,在各方面积极创造条件,使每一所学校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达标上等。

第8篇

【关键词】高校;学籍档案管理

高校学籍档案是指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成绩、思想表现、评价等一系列真实记录,档案通常由学校教务处或者学生处保管,学生毕业后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者人才交流中心保管。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报名注册登记表、个人基本情况表、学习的课程、考试成绩以及学籍异动情况记录等。学籍档案会作为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学校检查、审核毕业资格的重要依据。俗语说得好:自己的历史自己写!正是学籍档案最真实的写照。对于做好高校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体会:

一、健全学籍档案管理制度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是句俗语,常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做法、否则无法成功。但普遍高校各系院都没有完整的建立学籍档案管理制度,有的是制定的标准有所不同,缺乏专业的学籍档案的管理标准和规范。这就导致人员以及部门之间在收集整理数据时相互推诿,特别是出现问题时,更是相互指责。因此健全学籍档案管理制度、划分责权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必要的专业档案管理岗前培训

高校的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数人员都身兼数职,普遍缺乏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管理水平较低,仅靠自身的实践学习难以迅速达到目前学籍档案管理标准,对上岗之前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扎实的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如今计算机被广泛应用到学籍管理中,计算机新技术掌握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对学籍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管理工作人员应提高对学籍档案管理的认识

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该高度重视这项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及时学习新的档案管理知识更新档案管理的新观念,提倡改革学籍档案管理模式,在新形势下充分重视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主动增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此外,领导也应对学籍档案保存形成规范性的意识,有效的管理机制、人员培养及激励机制等相关体系,激发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还应利用各种渠道以及各种途径大力宣传高校学籍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广泛提高高校学籍档案的意识。

四、及时做好学籍档案管理人员流动时的档案交接工作

随着岗位聘任或者自身的发展,档案管理工作者也会出现人员流动,并且人员流动情况比较复杂。如果没有及时做好档案管理的交接工作,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学籍档案出现偏差或者信息不完整、不准确,有的甚至导致档案信息丢失。所以及时做好学籍档案管理人员流动时的档案交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要有领导牵头做好档案交接工作,工作人员写好交接清单,交接人、接收人以及监收人当场清点数量,核对清楚后交接人、接收人以及监收人应在交接清单上签字,交接清单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这样及时的做好学籍档案的交接工作,就能确保不因人员岗位的流动变化而影响学生的学籍档案丢失缺档。

五、遵循学籍档案的真实性、精准性以及完整性

学生的学籍档案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内容必须真实,不能造假。例如:学生的成绩单,成绩就绝对不能随意去更改,确实因为某种原因造化成绩错误而需要修改成绩的,一定要履行成绩变更手续,要让出现错误成绩的科任老师在成绩变更表中说明出错的原因并且附带上原始的成绩册证明成绩的真实性,并且签上他的名字。管理工作者绝对不能私自更改学籍档案里面的任何东西。真实性是第一要素。

精准性,管理学籍需要准确,更深层次的来说需要的是精准,不能出一点错,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例如新生的报到注册工作.根据教育部出台的文件,要求各高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录取的新生进行学籍电子注册,即当年录取结束后,教育部在网上公布各大高校经省招办录取的新生名单,高校组织新生上网核对名单,网上有的学生进行注册取得学籍,网上没有的要及时与学生来源省级招办复核更正。这就需要学籍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核对清楚学生人数,必须做到精准无误,否则待学生毕业后数据错误将会直接导致学生发不了毕业证书。由此给学生以及学校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后果。

完整性,高校学生的学籍档案主要包括下面几个内容:学生报名注册登记表、注册学习专业、学习的课程、考试的成绩记录表以及学籍异动的情况等。学籍档案作为学校以及各部门查询、检查、以及学生毕业资格审核的标准。毕业生毕业后,在其学籍档案内放入毕业生的报到证,师范的学生取得教师资格证的放入审批成功后的教师资格申请表。毕业生进入单位后学籍档案转变为人事档案。因此学生的学籍档案管理必须要完成,每一个学生一袋,必须完整。

随着社会的进步,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在社会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高校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工作,学生的就业、提干、学历的认证等都离不开学籍档案。对于管理档案的工作人员来说合理的运用现代管理技术、遵循档案管理的规律,健全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制度,管理人员拥有更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真实、准确、完整的收集整理好学生的学籍档案资料才能使学籍档案管理工作适应学校教学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唐伟元.学籍、学历电子注册与高校学籍档案管理[J].宿州学院学报,2008(02).

[2] 梅琼,陈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促进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科学发展[J].西北医学教育, 2011年02期.

[3] 罗辉,李晓.高校学籍管理问题及应对研究[J].教育艺术,2010(09).

第9篇

关键词: 学籍档案管理工作 质量意识 价值 认识

高等师范学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遵循教育主管部门颁布实施的相关规章制度,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学生自入学之日起到毕业而构建的一套完整工作体系,包括学生入学注册情况、成绩考核情况及在校纪律情况等诸方面。诚然,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与学校其他工作没有可比性,但是,其细致及复杂程度不亚于学校其他任何业务管理工作,我们只有不断经验总结,提高管理层次,才能使学籍档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拟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谈谈对高等师范学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

一、高等师范学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特点

高等师范学校学籍档案客观反映着学生在学校求学期间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因此,它无论对于学生、学校还是用人单位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高等师范学校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有一段相对漫长的时间,在这一阶段中各方面的变化是客观存在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发展和变化。

1.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人们对学籍档案的认识仅仅趋向于对学生学习层面的狭隘关注,事实上,从学籍档案的生成及发展过程看,它如实反映着学校教育工作、管理工作、后勤服务等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的方方面面,反映着学生在求学期间点点滴滴的进步过程,因而学籍档案在教育、引领、塑造学生品格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具体而言,其重要性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籍档案的严肃性规范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为学生健康成长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因此,它兼具引领与指向等综合性特征。可以想象,学生如果都能够根据各种规范进行学习和生活,那么回馈学生的必然是良好的学习及生活环境,从而有利于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其次,高等师范学校学籍档案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原则性极强的工作,其结果如何将影响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并对学校校风与学风建设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我们只有做好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才能实现档案为学校发展服务的目的。最后,在社会广泛尊重知识、敬重人才的今天,通过学籍档案辅助确定人事工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基层学校对优秀师范生的选择途径无疑包含着对学生学籍档案的考量。因此,高等师范学校必须对学籍档案进行规范、科学的管理,确保严格、规范前提下做好学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提升学校学籍档案的可信度,从而实现其应有的社会价值。

2.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

高等师范学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虽然千头万绪,但不是无章可循。事实上,通过分析与对比,我们基本上可以将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分为如下几个部分。第一,新生入学期间材料的收集与整理。此项工作应该与学生入学同步进行,这样可以避免由于时间的推移而造成档案管理工作的被动或者失误。第二,学生求学期间材料的收集与整理。这是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档案管理者必须确保学生求学期间所形成的德、智、体、美、劳表现情况一一登记造册。除此之外,还应该客观反映学生参与各种社团活动的表现。第三,学生毕业阶段材料整理工作。此项工作显然是建立在之前两项工作基础之上的更深层次的工作,具有总结性特征。诚然,与学生表现相关的各类材料是上述三项工作的支撑,并呈现着两大特点:一是材料来源的多向性,即档案材料来源于学校的不同部门;二是档案材料来源的时效性,即,材料来自于学生入学起至学生毕业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段。诚然,高等师范学校学籍档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涉及科系众多,档案建立从学生入学到毕业时间跨度大,档案人员工作量大不言而喻。因此,一方面要形成正确的认识,即,高等师范学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不是简单的学校事务性工作,而是一项系统的战略性工作。另一方面,主管部门需要在人力和财力上给予保证,在制度上给予规范,为学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高等师范学校各组成体对学籍档案应有的认知

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制约性因素很多,其中人的认知因素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这既包括学籍档案管理人员对本职工作的态度,又与学生、教师甚至学校领导部门对本工作的认识密切联系。因此,只有与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沾边的组成体都对学籍档案形成正确的认知才能达成良好的工作效果。

1.学生的正确理解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与各种活动的主体,对学籍档案的认识一直都很片面,即仅仅把自己视为一个被动管理对象,事实上,学生应该把自己看成学籍档案的中心,即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应该以学籍档案的主体内容做为鞭策自己前进的动力,以此审视和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足,发挥学籍档案对自己成长的促进作用。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往往到毕业时,才可能在档案移交过程中有幸目睹自己几年的发展历程,对于材料中正面呈现的内容也许能够坦然面对,但是,对于诸多不如意的记载,也许无能为力,悔之晚矣。因此,为了使学生同步知道自己的发展情况,档案部门要思考如何在不违反原则和规定的前提下实现档案与学生的适时见面,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档案观。

2.教师的密切配合

毋庸讳言,不乏有教师对学生学籍档案的理解仅仅满足于将材料转送至相关部门,这种认识是片面和错误的。尊重学生个性,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要通过对学生的客观评价提升档案的可信度;要通过对档案的分析,探寻学生的成长足迹,并以此作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依据,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发挥学籍档案的警示作用。因此,教师要从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的高度,与档案部门紧密配合,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情况,做到不随意更改学生学业情况,确保考核成绩等基本数据的真实性;不庇护学生的短处,诸如各种违纪行为等,确保档案对学生激励和震慑作用的正常发挥,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

3.领导的长效规划

学校行政部门是学籍档案工作的直接领导单位,学校领导要真正认识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在学校全面教育体系中的价值和地位,切实转变传统学籍档案管理思想,与时俱进,强化学校学籍档案管理意识,完善学校学籍档案管理职能,确保档案管理始终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之中;要通过建立统一的学籍信息管理平台,确保学校各职能部门对与学生有关的各种数据全面、快捷且又准确地理解,实现管理部门与工作部门的信息共享,加强对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直接管理,确保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只有将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列入学校工作日常安排,主管领导亲自组织并带头宣传学籍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才能使全校员工重视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产生人人重视、大家支持的良好形势。

4.档案管理者的应有认知

学籍档案管理部门作为以学籍工作为中心的职能部门担负着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任,管理人员应该提高对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一方面,档案管理人员要以学籍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标准规范自己工作,体现强烈的责任意识,深刻认识和领悟出自于自己手中的档案代表着学校的办学水平、体现着学生的成长。只有对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才能切实做到依法办事、遵章办事。另一方面,平时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做好档案的收集与整理,而且要加强对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研究,从过去单一的收集、整理工作向研究、开发纵深方向发展,确保学籍档案工作的动态发展趋势,实现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高等师范学校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涉及面广,要求高,与学生个体、学校形象等诸多方面紧密联系,因此,只有体现方法现代化、技术先进化、理念前卫化,才能适应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确保学籍档案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谢静.新形势下的学籍管理队伍建设.龙岩学院学报,2006.

[2]林秀兰,朱艳.新形势下高校学籍管理探索与实践.黑龙江教育,2006.

[3]殷涛.如何提高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水平.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