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时间:2023-05-24 15:53:02

导语:在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诊断及措施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第1篇

【关键词】高血压 患者 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184-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8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患者中,符合高血压诊断的患者96例,其中,男80例,女16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82岁。

1.2 方法

采集病史:记录在发病阶段产生的最高血压及治疗效果,包括当前和过去抗高血压时应用的药物及其效果,确立影响高血压的后天因素(肥胖症、精神压力、体育活动量、饮食习惯、季节差异、酒精消耗量)。采用卧位或坐位,需测3次,间隔3~4min,取平均数。

1.3 诊断标准

一般情况下,正常血压为130/85mmHg以下,130~139/85~89mmHg为临界高血压,为正常高限;140~159/90~99mmHg为高血压Ⅰ期;160~179/100~109mmHg为高血压Ⅱ期;180/110mmHg以上为高血压Ⅲ期。

2 治疗及护理

2.1 降压药物的使用情况

选用利尿剂、神经系统抑制剂、血管扩张药等药物,并采用药物的,合应用,其优势在于产生协同疗效,能够合理递减药物的用量,降低副作用,增加治疗效果。降压不宜过于着急,以缓冲降压为主,同时不宜将血压降至太低而阻碍对心、脑、肾的供血,一般以150/100mmHg为宜。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除休息、快速降压外,高血压脑病时给予脱水剂,以减轻脑水肿。

2.2 护理措施

2.2.1 合理饮食与高血压有着密切的关联,食盐的摄入量过多可使血压升高,饱餐与甜食易导致人体变胖,肥胖促进血压升高。禁止食用动物内脏,提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蛋白质,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还可以防止便秘。

2.2.2 适当做一些户外运动。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应选择适当的项目,不宜参加过于剧烈的运动,而要量力而行。根据高血压患者个体健康状况、年龄以及个人的爱好来决定运动量。

2.2.3 合理的饮食是高血压防治中不可缺少的保护措施。

3 结果

96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良好,无近期并发症发生。

4 讨论

①肥胖症患者是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因此,体重增加与否是监测高血压并发症的一个重要标尺。合理控制饮食和增加体育活动是保证体重正常的良好方法。②食盐的摄入与血压呈正比。血压对盐的敏感性通常涉及种族、精神状况、社会因素、肾脏功能和饮食等方面。食盐的摄入量对血压的影响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特别是高血压病患者。低盐饮食是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治疗方法之一,同时还促进其他降压药的效果。因此,笔者建议每人每日摄入食盐量应在6g之内。③保持好的心情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武阳丰,王增武,高润霖,等.中国医疗卫生人员高血压防治观念和防治知识调查[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264-269.

[2]孙艳红.176例高血压病患者膳食调查及饮食指导[J].护理学杂志,2001,16(8):451.

第2篇

【关键词】 高血压;患者;护理管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798-02

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疾病,临床上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高血压的病因至今尚未阐明,主要与年龄大小、职业属性、所在环境、遗传基因、食盐量及体重因素相关,普通认为,高级神经中枢功能下降在并发症中占主要因素,而体液、内分泌因素及肾脏等也在并发症中呈现。经常反复的过度劳累与精神刺激大脑皮层功能紊乱,从而影响了对大脑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正常运行,形成了以血管收缩带来的神经冲动为主的兴奋中枢,最终导致细小静脉痉挛,外周血管产生阻力,血压升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已成为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当患者确诊为高血压时需要接受长期治疗,且根据血压值及并发症合理调整治疗药物,故高血压患者除了临床治疗和护理外,院外的血压自我监测管理对高血压的治疗与稳定也很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6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治疗患者中,符合高血压诊断的患者92例,其中男58例,女34例,年龄最小37岁,最大86岁。

1.2 方法 住院后24-48小时检测高血压与以下因素有关:过量吸烟、高血脂、糖尿病、肥胖、遗传因素、动脉硬化以及各种社会因素。采集病史:记录在发病阶段产生的最高血压及各种治疗效果,包括当前和过去抗高血压时应用的药物及其效果,确立影响高血压的后天因素(肥胖症、精神压力、体育活动量、饮食习惯、季节差异)采用坐位或卧位,需测三次,间隔3-4分钟取平均数,对于可疑对象应每日多测量血压,对有疑问的患者,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再下结论为妥。

1.3 诊断标准 根据WHO高血压诊断标准,一般情况下,理想的血压未120/80mmHg(1mmHg=0.133KPA),正常血压未130/85mmHg以下,130-139/85-89mmHg为临界高血压;140-149/90-99mmHg高血压1期,此时机体无任何器质性病变,只是单纯高血压;160-179/100-109mmHg为高血压Ⅱ期,此时有左心室肥厚心、脑、肾损害等器质性病变,但功能还在代偿状态;180/110mmHg以上为高血压Ⅲ,此时有脑出血、心力衰竭、肾衰竭等病变,已进入失代偿期,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

2 治疗及护理

2.1 降压药物的使用情况 选用利尿剂、神经系统抑制剂、血管扩张药等药物,并采用药物的联合应用,其优势在于产生协同疗效,能够合理递减药物的用量,降低副作用,增加治疗效果。降压不宜过于着急,以缓冲降压为主,同时不以降血压降至太低而阻碍对心脑肾的供血,一般以150/100mmHg为宜,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除休息、快速降压外,高血压脑病时给予脱水剂,以减轻脑水肿。

2.2 护理措施

2.2.1 合理饮食 饮食与高血压有着密切的关系,食盐的摄入量过多可使血压升高,饱餐与甜食容易导致人肥胖促进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在饮食中要保证食物具有充分的热量、脂肪和必需的维生素,但不宜过量。适宜吃蛋白质高的食物如斗类、牛羊类、鱼类和鸡等,禁止使用动物内脏,提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蛋白质,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还可以防止便秘。

2.2.2 适当做一些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可以调节人体的高级神经活动,促进血管扩张,降低血压,同时也可以提高心血管的功能,促进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应选择适当的项目,不宜参加过于激烈的运动,而要量力而行,根据高血压患者的个体健康情况、年龄以及个人的爱好来决定运动量。

3 结 果

92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良好,无近期并发症发生。

4 讨 论

4.1 肥胖症患者是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因此,体重增加与否是监测高血压并发症的一个重要依据,合理控制饮食和增加体育活动是保证体重正常的良好方法。

4.2 食盐的摄入与血压成正比,血压对盐的敏感性通常涉及种族、精神状况、社会因素。肾脏功能和饮食等方面,食盐的摄入量对血压的影响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特别是高血压患者。低盐饮食是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治疗方法之一,同时还促进其他降压药的效果。因此,建议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应在6G以内。

4.3 保持良好的心情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手段。

4.4 血压自我监测管理对稳定高血压病情起到良好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增武,高润霖.中国医疗卫生人员高血压防止观念和防治知识调查.

[2] 孙艳红.176例高血压患者与膳食调查及饮食指导.

第3篇

关键词:高血压;依从性;因素;护理

【中图分类号】R5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401-01

高血压症状一经临床确诊,通常情况下需要终生接受治疗,对高血压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不仅需要在发病的早期进行诊断与合理有效的治疗,而且还需要患者给予充分的配合,并具有良好的依从性[1]。本次研究过程中我们对影响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进行总结,并对针对这些因素进行护理的具体措施进行研究分析,帮助临床对影响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进行全面了解,以便临床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更加有效的治疗,使该类患者的血压水平能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临床研究过程中常用的随机抽样分组研究方法,在过去一段时间内(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抽取来我院就诊的患有高血压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82例。该组研究对象中包括52例男性和39例女性;研究对象中年龄最大者83岁,年龄最小者32岁,平均年龄62.3岁;其中病程最长者24年,病程最短者3年,平均病程8.3年;部分患者合并患有糖尿病、冠心病等老年常见病。所抽取患者的所有自然资料,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可以在研究过程中予以分析比较。在接受治疗前,所有患者都经过了相关的临床检查之后予以确诊。

1.2 方法:对治疗过程中影响82例研究对象依从性的主要因素进行总结,并针对这些因素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对护理前后患者依从性变化情况、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和体会。

1.3 数据处理: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得到相关数据,均采用常用的SPSS14.0数据处理系统予以处理,当P<0.05时,可以认为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在治疗过程中影响该类患者依从性的主要原因包括患者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年龄、医患关系、费用支付方式等。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后出现患者的依从性明显提高,血压水平明显稳定,与护理干预前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提高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主要护理干预措施包括:①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用药,必须对规则用药的重要性和不规则用药所产生的一系列危害进行反复的强调,使其对药物的具体名称、正确剂量、实际作用、不良反应等对血压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的了解,并进行记录[2]。②宣讲长期甚至终身服药原则。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经济能力,对治疗药物进行合理的选择,尽量使用药的具体种类及药物的更换次数减少,避免出现多次用药现象,呼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使所有患者都能得到更加及时有效的治疗[3]。③准确把握中年青患者的病理和生理特征,对其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卫生宣教,在公休日定期对其进行高血压教育,保证1次/月,由于该类患者的理解能力与老年患者比较要强很多,因此可以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安排得短小精炼一些;同时在治疗过程要时刻强调坚持服药的重要性,使其对血压的水平时刻予以关注,必要时可以嘱咐家属对患者的服药情况进行监督[4]。④建立伙伴式护患关系:临床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是一个漫长的治疗过程。需要保证长期建立良好的医患和护患关系,保证向患者及时提供疾病的有关知识,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所有关于病情的问题,形成良性循环。

时间例数(n)依从性良好血压保持平稳 干预前8229(35.4)23(28.0) 干预后8268(82.9)62(75.6) P值

总而言之,全面掌握影响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对该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的临床治疗的依从性得到显著性提高,使患者的血压水平能够更长时间维持在稳定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王蓉,黎巧玲,丁抗宁,等.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自我护理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5A):1164-1166

[2] 周建美.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调查及对策[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8(16):139-140

第4篇

【关键词】 高血压;社区随访;依从性;疗效

高血压因其较高的患病率和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严重损害而成为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高血压病存在严重的“三高三低”,三高:患者的致残率、死亡率、发病率比较高。三低为治疗率、控制率、知晓率比较低[1]。现以莘庄社区春申新村1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规范化管理满一年后的血压值以及危险分层,治疗依从性与规范化管理之前比较,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对象 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9月在我社区中心就诊并建立健康档案的高血压患者130例,其中男58例,女42例,平均年龄63岁。

1.2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1999年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提出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一级高血压为收缩压140-159mmHg和舒张压90-99mmHg,二级高血压为收缩160-179rnmHg和舒张压100-109mmHg,三级高血压为收缩压≥180mmHg和舒张压≥110mmHg。[3]

根据患者血压水平,现存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伴发临床疾患进行危险分层。

低危:1级高血压,且无其它危险因素。中危:2级高血压;1级高血压伴1-2个危险因素。

高危:3级高血压;高血压1或2级伴≥3个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或任何级别并存任何一项临床疾患。

1.3 方法

1.3.1 制定个体化的随访计划 首先,根据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各项辅助检查了解有无靶器官损害,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级分层并按组别制定随访日期

1.3.2 随访内容

1.3.2.1 监测血压 血压值是高血压诊断和疗效评估的主要指标,因此定期规范测量血压并作好记录。个体化指导患者及家属在家庭自测血压,如血压达标且稳定,一般每周测量一次。

1.3.2.2 心理疏导 讲解一些高血压的知识,阐述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死亡一半以上与高血压有关,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关键,高血压是可以控制的,但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规范治疗。通过交流掌握患者的用药心理,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以此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知晓认识,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

1.3.2.3 饮食及生活指导 我们所施行的行为干预措施有,①减轻体重:指导病人减少总热量的摄入和增加热量的消耗(体力活动和运动)来降低体重。②限制钠盐摄入:帮助病人制定详细的低盐食谱和操作细则。③增加身体运动:根据个体的机体状况,制定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频度及运动方式。④减少脂肪摄入:指导病人掌握正确的饮食结构。⑤戒烟限酒。2 结 果

表1 血压控制率提高

人数 低危 中危 高危

管理前 130 32 86 12

管理后 130 58 67 5

表2 依从性增强

项目 管理前% 管理后%

定期检查 28 88

饮食控制 30 76

坚持锻炼 26 68

按时服药 40 86

3 讨 论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但大多数患者服药依从性差,有些患者因病程长,易产生惰性,有些患者担心药物有依赖性,往往自作主张减少服药的剂量,一些患者血压高时才服药间歇性服药,这样做不但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会使血压急剧波动,使病情进一步恶化。通过对患者进行管理,管理前后高血压患者按时服药的比例大幅提高。说明对于高血压患者随访干预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对高血压患者采用在门诊随访的基础上增加小区群访、配合电话随访,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得以改变、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明显。

总之,做好高血压人群防治工作关键是提升人群高血压的三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对高危人群开展针对性干预,指导患者规范化治疗,定期随访咨询指导,可有效提高高血压的三率,是使防治高血压行之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齐鲁护理杂志,2002.8.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

[3]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修订本.

[4] 韩承兴,施征宇,吴莉莉.社区高血压俱乐部管理新模式的探索.中国医药指南,2005年3卷,第05期.

[5] 刘家庆.山区县医院开展整体护理刍议.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4卷,第22期.

第5篇

[论文关键词]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对我院96例患者(男80例,女16例)的分析,从入院48~96h评估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探讨患者的采集,降压药物的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结果:96例住院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相应的降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高血压病除了医疗及护理外,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监测对稳定高血压病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疾病,患者临床上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高血压的病因迄今尚未阐明,主要与年龄大小、职业属性、所在环境、遗传基因、食盐量及体重因素相关,普遍认为,高级神经中枢功能下降在并发症中占重要地位,而体液、内分泌因素及肾脏等也在并发症中呈现。经常反复的过度劳累与精神刺激使大脑皮层功能混乱,从而影响了对大脑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正常运行,形成了以血管收缩带来的神经冲动为主导的兴奋中枢,最终导致细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产生阻力,血压升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已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当患者确诊为高血压时需要接受长期治疗,且根据血压值及并发症合理调整治疗药物,故高血压患者除了临床治疗及护理外,院外的血压自我监督和测量对高血压的治疗与稳定也很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年8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患者中,符合高血压诊断的患者96例,其中,男80例,女16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82岁。

1.2方法

住院后24~48h检测高血压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过量吸烟、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症、脑出血、心力衰竭、遗传因素、动脉硬化以及各种社会因素。

采集病史:记录在发病阶段产生的最高血压及治疗效果,包括当前和过去抗高血压时应用的药物及其效果,确立影响高血压的后天因素(肥胖症、精神压力、体育活动量、饮食习惯、季节差异、酒精消耗量)。采用卧位或坐位,需测3次,间隔3~4min,取平均数。对于可疑对象应逐日多次测血压,然后探讨、总结。对有疑问的患者,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再下结论为妥。

1.3诊断标准

根据WHO高血压诊断标准,一般情况下,理想的血压为120/80mmHg(1mmHg=0.133kPa),正常血压为130/85mmHg以下,130~139/85~89mmHg为临界高血压,为正常高限;140~159/90~99mmHg为高血压Ⅰ期,此时机体无任何器质性病变,只是单纯高血压;160~179/100~109mmHg为高血压Ⅱ期,此时有左心室肥厚、心、脑、肾损害等器质性病变,但功能还在代偿状态;180/110mmHg以上为高血压Ⅲ期,此时有脑出血、心力衰竭、肾衰竭等病变,已进入失代偿期,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

2治疗及护理

2.1降压药物的使用情况

选用利尿剂、神经系统抑制剂、血管扩张药等药物,并采用药物的联合应用,其优势在于产生协同疗效,能够合理递减药物的用量,降低副作用,增加治疗效果。降压不宜过于着急,以缓冲降压为主,同时不宜将血压降至太低而阻碍对心、脑、肾的供血,一般以150/100mmHg为宜。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除休息、快速降压外,高血压脑病时给予脱水剂,以减轻脑水肿。

2.2护理措施

2.2.1合理饮食饮食与高血压有着密切的关联,食盐的摄入量过多可使血压升高,饱餐与甜食易导致人体变胖,肥胖促进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在饮食中,要保证食物具有充分的热量、脂肪和必需的钙、铁、锌,但不宜过量。适宜吃含蛋白质高的物品,如豆类及豆制产品、蛋清、牛肉、羊肉、猪的瘦肉、鱼类、鸡等;禁止食用动物内脏,提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蛋白质,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还可以防止便秘。

2.2.2适当做一些户外运动户外运动可以调节人体的高级神经活动,促进血管舒张,降低血压;同时也可以提高心血管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控制体重增加,并能增强人体的免疫抵抗能力;但是,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应选择适当的项目,不宜参加过于剧烈的运动,而要量力而行。根据高血压患者个体健康状况、年龄以及个人的爱好来决定运动量。

2.2.3合理饮食,减轻体重饮食中脂肪的增加会促进有肥胖倾向者的危险,体重增加明显者应减少肉类的摄入。合理的饮食既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又可以控制肥胖,是高血压防治中不可缺少的保护措施。

3结果

96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良好,无近期并发症发生。

4讨论

①肥胖症患者是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因此,体重增加与否是监测高血压并发症的一个重要标尺。合理控制饮食和增加体育活动是保证体重正常的良好方法。②食盐的摄入与血压呈正比。血压对盐的敏感性通常涉及种族、精神状况、社会因素、肾脏功能和饮食等方面。食盐的摄入量对血压的影响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特别是高血压病患者。低盐饮食是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治疗方法之一,同时还促进其他降压药的效果。因此,笔者建议每人每日摄入食盐量应在6g之内。③保持好的心情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武阳丰,王增武,高润霖,等.中国医疗卫生人员高血压防治观念和防治知识调查[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264-269.

[2]孙艳红.176例高血压病患者膳食调查及饮食指导[J].护理学杂志,2001,16(8):451.

[3]李金枝.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6):126.

[4]张学安,程维明.高血压防治200问[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9.

第6篇

关键词:高血压;糖尿病;护理

高血压、糖尿病等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中,糖尿病可导致高血压患者出现不良并发症,受高血压疾病影响,糖尿病患者极易出现肾衰竭、动脉硬化等不良现象[1]。而同时患有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的患者,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率则会更高,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加强患者的护理工作。本次研究对82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以探讨其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82例研究对象均为2012年1月~2013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年龄50~79岁,平均(60.82±2.36)岁;82例患者的体重指数均值为(23.57±6.49)kg/m2。经诊断,82例患者均符合高血压疾病以及糖尿病疾病的诊断标准。

1.2病例筛选标准[2] ①患者未伴有继发性高血压、肝肾重症以及血液系统疾病;②患者具有消瘦、多食、多尿、多饮、血压上升以及晕眩等临床表现;③患者的临床症状与高血压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标准等相符,收缩压不低于140mmHg,舒张压不低于90mmHg。空腹血糖值在7.0mmol/L以上,餐后2h血糖值在11.1mmol/L以上;

1.3方法

1.3.1用药护理 指导患者遵医嘱服用药物,在服药上做到规律性。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药物以及β受体阻滞剂进行控制血压;口服药物治疗糖尿病,若疗效不理想可通过胰岛素进行治疗,在注射胰岛素时,护理人员注意对注射部位、注射量加以控制。

1.3.2心理护理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具有死亡率高、病程长等特点,受疾病影响,患者易产生负面心理。其次,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治疗费用相对昂贵,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患者常处于焦虑状态中,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因此,护理人员需与患者加强沟通,缓解与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并帮助其树立面对疾病的信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1.3.3病情观察 ①护理人员注意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加强监测,若患者具有血压上升的现象,需及时给予患者采取有效治疗;②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密切关注,一旦患者血糖出现异常情况,则及时告知医生,给予患者有效治疗。

1.3.4健康教育 ①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于餐后1~1.5h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踩自行车等,运动时间为20~40min,可以加强胰岛素敏感性,纠正患者脂质代谢的状况;②护理人员注意帮助患者更改不良生活习惯,养成健康的作息习惯,确保睡眠充足,避免出现心情波动;③指导患者健康饮食,减少热量摄入,并对糖类与食盐的用量严格控制,指导患者多饮水与多食用蔬菜。

1.4观察指标

1.4.1血压、血糖的控制达标率 收缩压在120mmHg左右,舒张压在85mmHg左右,空腹血糖值不低于6.1mmol/L,餐后2h血糖值应低于7.8mmol/L。

1.4.2糖尿病与高血压疾病的认知水平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与评价患者对于糖尿病、高血压的认知水平,其中调查问卷中包含有5个维度,分别为生活护理、心理调适、饮食知识、用药知识以及运动知识,总分为100分,各维度分别为20分。

2 结果(见表1~2)

3 讨论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易对患者的多个器官造成损伤,例如肾、心脏等,与单纯高血压患者以及单纯糖尿病患者相比,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危险性更高一些,对患者的健康与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本次研究通过回顾82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给予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多种护理措施,有效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还提高了血糖、血压等指标的达标控制率,这也表明了经过采取多方面的护理措施后,对于控制患者的病情具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社区;护理干预;高血压

高血压是社区居民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世界上流行最为广泛的心血管疾病。由于它对人类健康影响的长期性和危害性,血压又被称为“无情杀手”,是一种危害社区人群健康最严重的疾病,列为国家社区慢性病管理和预防的重点疾病。它与人群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及行为密切相关。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的好坏直接影响病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1]。本次研究通过2种不同社区护理干预方法的效果对比,发现家庭随访教育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能大大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12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和1次/年的>65岁老年人体检发现符合WHO的高血压的诊断和分期标准,并经医院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A组)120例,其中男性68例,女52例, 平均年龄(62.10±8.03)岁, 平均病程(8.23±6.01)年;对照组(B组)120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55例,平均年龄(63.02±7.10)岁,平均病程(8.25±7.11)年。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病程及治疗前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干预措施

1.2.1干预方法 A组进行常规降压治疗,同时每季度次进行家庭随访护理干预,详细询问全面的健康情况,针对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随时发现新问题,及时进行解释和相关指导;同时争取家庭成员的参与以取得支持和帮助;发放健康教育资料,B组进行常规降压治疗加每季度1次电话随访健康教育资料发放。同时随访时间1年。两组在治疗随访过程均无退出者。

1.2.2干预内容 健康教育资料和家庭随访干预着重通过以下5个方面进行:①讲解高血压病的发展趋势及不遵医行为造成的后果;②介绍高血压病的预后及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药物治疗的重要性;③限盐,合理膳食,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④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有关降压药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和副作用等;⑤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及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患者家中要自备血压计,定时测血压3次/d,分别监测降压药作用最弱时点的血压。

1.2.3观察内容 调查分析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依从性、血压水平、血压达标情况以及对高血压诊断标准的知晓率。

1.2.4效果评价 包括:①药物治疗依从性评价;②疗效评价;③高血压病知识的知晓率。通过书面问卷的形式进行检查。

1.3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设P

2结果

两组干预前后情况见表1、表2。

由表2可见,干预后A、B两组依从性、血压达标率、高血压病知识知晓率均有提高,但A组改变更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7、19.55、5.69,P均

3讨论

社区人群高血压病患者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是高血压流行病学和干预研究的重要参数。经过强化干预管理,干预后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控制率都呈上升趋势,说明干预管理有成效。从本次研究中可以发现不同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影响也不相同,通过综合的护理干预及治疗后的患者血压控制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积极地开展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提高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是控制高血压病的最有效途径[2]。家庭随访近距离对患者开展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掌握高血压系列知识和健康信息,同时可以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指导,有利于促进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态度及行为改变,从而影响血压控制提高临床高血压治疗效果。书面健康资料的教育虽然简单易行,但因为受患者重视度的影响效果有较大的不同,其针对性方面同样存在缺陷,从而影响血压的控制。

目前我国社区人群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服药)率和控制率都很低。社区护理干预中,定期的、规范化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促使患者逐渐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提高自我保健意识,达到知晓、信任、行动的统一,最终控制高血压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本次通过对不同社区护理干预方法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影响的研究提示:家庭随访的健康教育方法优于定期的书面资料的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第8篇

    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疾病,患者临床上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高血压的病因迄今尚未阐明,主要与年龄大小、职业属性、所在环境、遗传基因、食盐量及体重因素相关,普遍认为,高级神经中枢功能下降在并发症中占重要地位,而体液、内分泌因素及肾脏等也在并发症中呈现。经常反复的过度劳累与精神刺激使大脑皮层功能混乱,从而影响了对大脑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正常运行,形成了以血管收缩带来的神经冲动为主导的兴奋中枢,最终导致细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产生阻力,血压升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已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当患者确诊为高血压时需要接受长期治疗,且根据血压值及并发症合理调整治疗药物,故高血压患者除了临床治疗及护理外,院外的血压自我监督和测量对高血压的治疗与稳定也很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年8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患者中,符合高血压诊断的患者96例,其中,男80例,女16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82岁。 

    1.2方法 

    住院后24~48 h检测高血压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过量吸烟、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症、脑出血、心力衰竭、遗传因素、动脉硬化以及各种社会因素。 

    采集病史:记录在发病阶段产生的最高血压及治疗效果,包括当前和过去抗高血压时应用的药物及其效果,确立影响高血压的后天因素(肥胖症、精神压力、体育活动量、饮食习惯、季节差异、酒精消耗量)。采用卧位或坐位,需测3次,间隔3~4 min,取平均数。对于可疑对象应逐日多次测血压,然后探讨、总结。对有疑问的患者,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再下结论为妥。 

    1.3诊断标准 

    根据WHO高血压诊断标准,一般情况下,理想的血压为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正常血压为130/85 mm Hg以下,130~139/85~89 mm Hg为临界高血压,为正常高限;140~159/90~99 mm Hg为高血压Ⅰ期,此时机体无任何器质性病变,只是单纯高血压;160~179/100~109 mm Hg为高血压Ⅱ期,此时有左心室肥厚、心、脑、肾损害等器质性病变,但功能还在代偿状态;180/110 mm Hg以上为高血压Ⅲ期,此时有脑出血、心力衰竭、肾衰竭等病变,已进入失代偿期,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 

    2治疗及护理 

    2.1降压药物的使用情况 

    选用利尿剂、神经系统抑制剂、血管扩张药等药物,并采用药物的联合应用,其优势在于产生协同疗效,能够合理递减药物的用量,降低副作用,增加治疗效果。降压不宜过于着急,以缓冲降压为主,同时不宜将血压降至太低而阻碍对心、脑、肾的供血,一般以150/100 mm Hg为宜。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除休息、快速降压外,高血压脑病时给予脱水剂,以减轻脑水肿。 

    2.2护理措施 

第9篇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动态血压;连续护理干预

为了研究连续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选取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护理干预,现将两组护理干预效果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2例为研究对象。上述选取对象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47~66岁,平均年龄(55.3±3.6)岁;病程1~24年,平均病程(6.7±4.2)年;本组选取对象病症诊断标准均与WHO(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相符合;采取数字标记法随机将上述选取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动态血压监测下的药物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连续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同时,两组患者均采取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钙拮抗剂进行治疗。

1.2 对象排除标准 ①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②排除存在重症肺部或呼吸道疾病患者;③排除存在严重精神疾病患者;④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严重病症患者;⑤排除不宜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拮抗剂患者。

1.3 护理干预方法

1.3.1 动态血压的监测 两组入院就诊后,由护理人员收集和整理其临床资料,对照组患者:在未服药的状态下,连续给予24h血压动态监测;同时依据患者的症状及需要给予常规护理;住院时,当患者感觉不适时,护理人员监控和记录血压,同时给予服用降血压药。

观察组患者:护理人员首先需要整理和分析该组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的结果,依据结果整理出患者何时达到血压升高的高峰期,同时为患者提供各种血压升高后对应的服药药物及时间的讲解。

1.3.2 连续护理干预措施 观察组患者在依照医嘱服药接受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连续护理干预:①心理干预,连续护理干预作为容纳患者就诊前后所有护理的一种模式,其同样也糅合了优质护理和人性化护理模式的优点;在实施心理干预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保证干预措施具有人性化特点,设身处地想想此时此景自己是何种心理状态,再依据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安慰,疏导患者的恐惧感、担忧感和负罪感,依据患者喜好,给予轻音乐、休息、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来让患者内心压力降低,宣泄自己的情感;②认知干预,认知干预作为优质护理干预的一种,其主要目的在于充分让患者了解自身情况,进而配合护理干预;实施该干预措施时,应有目的地引导患者在空余时间熟悉治疗理论,同时护士应总结诱发高血压因素,向患者讲解相对应的防范措施,并询问患者生活中哪些因素易引起该疾病,该互动模式有助于患者熟悉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并自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同时制定计划表,让患者了解实施防范措施后对血压的影响,增加说服力;为保证计划表能顺利反映出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护士应教导患者学会连续自我监测血压方法,确保患者能在没有护士的引导或帮助下,能自我准确的测定并记录,避免患者过度依赖护士监测血压,这对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参与到治疗自身疾病中有着积极的意义。③行为干预,实施行为干预措施时,护士应从患者的角度看待问题,并给予相对应的用药指导,同时依据患者的习惯及血压高峰期时间段的特点,尽量将服药时间和药物集中在患者空闲时间,避免打扰患者休息;同时,告知患者按时服药的重要性[1];告知患者服药时注意事项,如服用控释片时,应保证药片完整,以免药片碎裂后,快速在体内稀释,引发相应的并发症;最后,根据患者的生活方式,制定个性化的科学生活方式,如,在清晨时间段,尽量减少耗氧运动;同时依据患者饮食喜好,制定个性化的预防高血压食谱,尽可能体现出连续护理干预的优质性和人性化;并叮嘱患者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

1.4 评价方法 实施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由医师和护士长制定遵医行为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各项行为的依从性,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遵医行为的变化差异,同时检查两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的变化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x±s)表示,组间数据对比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对比以P

2 结果

2.1 行为依从性的对比 两组患者各项遵医行为的依从性对比见表1。

注:*与对照组、干预前对比,均*P

2.2 血压变化对比 见表2。

注:*与对照组、干预前对比,均有*P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作为临床上较为严重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其对患者生理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若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血压措施,很容易引发高血脂、糖尿病、心肌梗死、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进而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动态血压监测作为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指导用药和评价降血压药物疗效的手段,其对监测患者血压变化情况,改善预后有极为明显的作用。而针对血压的动态变化情况,采取相对应的连续护理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

临床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动态血压的监测数据对于了解患者血压升降变化规律,进而制定血压控制方案,有效控制血压有着积极的作用。连续自我测量血压已然成为了当前高血压患者随时了解自身血压状态的趋势,同时也实现了动态血压的监测特点,同时也促使患者在进行自我监测血压的同时,更加了解自身疾病,熟悉高血压的相关知识,有效地避免了过度依赖护士监测血压的现象出现[2],同时也提升了患者参与到治疗自身疾病活动中的积极性;然而连续自我监测血压的依从性并不好控制。同时实施连续护理干预措施,针对患者自身性格及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实施相对应、具有人性化特点的优质护理服务,切实从患者的角度和身体健康出发,从各个方面提升患者治疗高血压的依从性,使其体内血压保持稳定。同时,自我监测血压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需要护理人员耐心地教导患者正确使用血压监测设备,直至患者在无人指导下能正确使用,这对保证血压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提升患者对自身血压的了解程度有着积极的意义[3]。本文研究显示,对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相同的降血压药物治疗,但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其中观察组在连续护理干预下,其各项遵医行为的依从性及血压降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这说明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连续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自行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其血压监测效果的准确性[4]。

综上所述,连续护理干预作为一种容纳优质护理和人性化护理为一体的护理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该护理干预,明显能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而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5],这对改善患者预后,提升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姚水华.不同服药时间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1(8):53-54.

[2]王文.高血压(1)我国高血压流行趋势与防治状况(续前)[J].中国循环杂志,2011,26(6):407-409.

[3]李芳.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9):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