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产业发展思路

时间:2023-05-24 15:53:04

导语:在产业发展思路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产业发展思路

第1篇

农业:大稳定小调整

近期主要应该采取四个方面的措施:

首先,合理利用国际规则加强对农产品进口的管理,同时以出口退税、减免收费、提供低价运输工具、增加农产品促销专项经费投入等手段扶持农产品出口;其次,稳定最低收购价和临时存储双轨模式,探索实行国家按照最低收购价和市场价之间的差额直接补贴农民代替以最低收购价直接收购农产品;再次,着力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对农村经纪人队伍的管理和培训;最后,做好农业产业安全调研,加快建立国家农业安全保障体系。

工业:实施“三个战略”

今后两年工业的发展重点是实施“三个战略”。

一是装备更新引进战略。就是要通过加大对传统产业的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力度以及开展适应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需求的装备制造研发,带动上游原材料工业和其他制造业发展,促进工业的稳步回升和结构升级。

二是产业梯度转移战略。中国不同地区间工业化程度不同,工业发展水平存在巨大落差。今后一段时期内,要加快实施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的梯度转移,为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和结构升级提供新的动力。为此,东部发达地区要利用自身优势和国内外经济深度调整的时机,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中西部地区应积极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进一步夯实工业化基础。

三是产业并购重组战略。今后两年要注重依靠市场机制,消除体制,积极鼓励和推动有实力的企业以资产、资源、品牌和市场为纽带,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并购重组,改善产业组织结构,促进经济要素向优势行业、优势企业流动。

服务业:优化税收政策

完善支持服务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建议对生产业的战略性行业和创意设计、管理咨询、品牌营销等新兴行业以及老年服务等消费业的潜力行业,在―定期限内实行所得税优惠。建议针对服务业的特点,研究高新技术服务企业的认定标准,将无形资产和服务价值达到一定要求、主要应用高技术的知识密集型生产业,或主要为高新技术企业服务的现代中介服务业,纳入高新技术企业的范围,享受其税收优惠政策。为鼓励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生产业引进高端人才,提高产业层次,建议在计算生产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对非股东工资按同行业前三年实际平均水平扣除;给予个人所得税抵扣优惠。对此类企业发生的非股东职工培训经费支出,按其实际发生额扣除。对鼓励发展的服务业给予土地税、房产税等税费优惠。

高技术产业:加大政府采购力度

第2篇

1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现状

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货代和信息等行业,与社会化大生产紧密结合的新型服务业。物流业与制造业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其发展最初是依附于为生产制造业服务而产生的,经过培育发展,逐渐成为与制造业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的支柱产业。从微观层面上看,物流业为制造业的采购供应、分销流通、价格及投资等提供支持;从宏观层面上看,两者在市场体系、社会服务体系、政府支持体系和法制体系等方面相互融合。河北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1需要进行制造业、物流业务剥离,释放物流市场空间目前,制造业物流业务剥离外包比例很小,主要原因有:仍存在重生产轻管理、重工艺轻物流的理念,缺乏物流革新精神;在进行物流管理创新改革时,涉及资产、机构、利益、人员安置等深层的调整,具有现实的困难;出于对业务控制能力的考虑,或对自营和外包物流缺乏有效深入的对比研究,企业也更多地选择传统自营模式。

1.2物流业发展滞后,影响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物流业沿用的传统作业方式较多,信息化建设滞后,缺乏以信息化为支撑整合各种物流基本活动形成综合性物流活动模式的能力。物流标准化不足,如技术标准、作业标准和信息标准不统一,影响物流衔接和效率,标准推广应用缓慢;专业化、网络化物流发展不足,难以满足制造业的要求,影响制造业剥离物流业务。

1.3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不协调,难以形成合作共赢的格局目前,河北省除开滦国际物流、鼎峰物流、河北港口、远大物流等少数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外,其余大多为以仓储、运输为主的中小型企业,行业格局表现为规模小、布局散、竞争乱;而煤炭、钢铁、电力、化工等制造企业大多形成了大集团,物流业与之相比明显规模偏小。在物流业与制造业的供应链中,一方面物流业缺乏明确的产品定位,服务趋同,竞相压价,同业竞争激烈;另一方面,制造业处于链主地位,对服务能力要求高,与物流业存在博弈和竞争的关系,难以形成共赢局面。

1.4外部环境制约物流业发展的因素较多一方面物流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服务于钢铁、化工等主导制造产业的专业物流设施不足,尚未形成系统的规划和有效的布局;另一方面,虽然政策支持力度较大,但缺乏具体性、可操作性,如缺少土地、税收、交通运输等方面具体的政策。同时,服务于社会和相关行业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缓慢。

2鼓励制造业

剥离物流业务,推进生产服务性物流社会化、专业化发展河北省作为重化工业省份,制造业物流需求巨大。例如,1t钢材可以带动6t原材料、半成品的物流,即1亿t钢铁产量可以带动7亿t的物流量。在地理位置上,内环京津、外环渤海,拥有秦皇岛、唐山、黄骅等亿吨大港,有巨大的社会物流需求。各种需求的日益扩大,推进了物流向社会化、专业化发展。

2.1进一步推进重组整合,提高河北省企业集团化管控力度,为实现大生产、大流通、大物流奠定基础目前河北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积极推进重组整合、淘汰落后产能,涌现了河北钢铁、开滦集团、冀中能源等大型企业集团,实现了资源整合,产业集中,提升了综合竞争力。根据河北省制造业产业结构,冶金、焦化、煤炭等行业的重组整合应进一步深化,逐步形成大生产、大流通、大物流的格局,发展现代物流,支撑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第3篇

关键词: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发展思路;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3121

1 建水蔬菜产业发展优势

1.1 自然条件优势

建水县位于云南省南部,红河中游北岸。地处E102°33′~103°11′、N23°42′~24°10′,东与弥勒、开远、个旧相邻,南连元阳,西接石屏、红河,北靠玉溪地区通海、华宁。县境内最高海拔2515m,最低230m,主要农耕区海拔1300~1600m。建水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条件优越。具有“干湿分明、雨热同季、秋春相连、夏长无冬”的气候特点;光热资源丰富,年均气温18.7℃,全年积温7140℃,≥10℃的有效积温5300℃;年降雨量800mm,日照时数2301.8h,无霜期324d,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冬季堪称“天然温室”,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肥沃的土壤适宜多种农作物种植。

1.2 区位交通优势

随着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泛亚铁路的建设,云南已成为面对东南亚对外贸易的前沿阵地,建水地处云南南部,与越南、缅甸、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相邻,建成后建水的交通运输将更加快捷方便,为将来的蔬菜农产品外销提供了快捷的运输平台。也必将为外商到建水投资办厂加工蔬菜农产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建水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气候、区位、地域、资源等综合优势,在蔬菜外销生产和贸易方面,建水与国内及国外东盟各国具有很好的贸易互补性。

2 建水蔬菜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2.1 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县内重要支柱产业

建水蔬菜经过近10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得到快速发展。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总产量成倍增加,蔬菜产业已成为建水县的又一重要支柱产业,成为建水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2015年蔬菜种植面积2.385万hm2(含复种),总产量53.23万t,产值10.15亿元。

2.2 抓科技重推广,在冬早蔬菜发展上呈新亮点

应用“百亩核心、千亩展示、万亩示范”的模式,通过选用良种、标准化种植、配方施肥、机械作业、节水灌溉、病虫防控、部分地膜覆盖等标准化高产优质农科技术推广,2015年全县冬春早蔬菜(洋葱、鲜食马铃薯)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192万hm2,产量27.12万t,产值4.88亿元。

2.3 保质量重安全,在蔬菜品质上求提升

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制,进一步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规范农资经营行为,提升农业“三率”指标,做好安全、植物检疫及绿色防控等工作,营造良好安全农业生产大环境。全县认证登记“三品一标”产品66个,面积1.91万hm2;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地理证明商标注册登记2个(建水草芽、建水小米辣);共有5家企业完成了出口农产品基地备案1.33万hm2;在超市、生产基地、乡镇农推站建成农残快速检测室7个。

2.4 促流通建体系,在蔬菜物流上保驾护航

通过培训和招商引资,建成42家从事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县级以上龙头企业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协会190个;拥有从事果蔬贩运的营销队伍7000余人,300多辆车, 冷库40座;建设“建水火车北站物流中心”,建立蔬菜主产区蔬菜批发市场11个。形成了“乡镇有基地,县城有工厂,县外有市场”的产业化格局。2015年全县外销蔬菜50.56万t,市场交易额达9.1亿元。

3 建水蔬菜发展思路

发展蔬菜生产是保障市场稳定供应的基础。重点加强菜地基础设施建设,着重品种选育、集约化育苗、加大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健全生产信息监测体系,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蔬菜生产发展,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以市场为导向,改革不合理的耕种制度、落后的生产方式和栽培技术,从生产普通蔬菜向生产无公害蔬菜转变;从鲜销、普通包装、初加工向精、深加工、精包装标牌销售转变。树立品牌意识,走规模化、产业化道路,提高质量、强化流通,做强、做优建水蔬菜。

4 制约建水蔬菜发展的因素

4.1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

建水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蔬菜产业受灾减产、减收问题突出。农田基础设施大部份陈旧,蓄水排水能力不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4.2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

千家万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在信息共享、市场预测等诸多方面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品种雷同,盲目跟从现象突出,组织化程度低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矛盾日趋凸现。

4.3 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种植户对市场销售信息把握不准

全县农产品市场信息的监测、分析和预警有待加强,专业的交易市场和信息网络建设不够完善,农户对全国、全省价格信息、供求信息滞后,无法掌握市场营销体系,种植、销售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盲目跟风现象较为突出。

4.4 科技含量低,技术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菜农的文化素质低,生产规模小,统筹规划难度大,品种结构不尽合理, 储藏、保鲜、加工技术滞后,蔬菜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不长,影响了蔬菜产业的提质增效。

5 建水蔬菜发展对策

5.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按照“优势产品区域化、大宗产品优质化、基地建设标准化”的原则,科学编制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坝区以临安镇、曲江镇、南庄镇、西庄镇为重点,重点发展名特优新蔬菜;山区半山区乡镇重点建设山地夏秋蔬菜种植带;坚持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以无公害、安全为基本目标,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有机、健康、品质”高原特色蔬菜。

5.2 发挥优势,加大冬早蔬菜生产力度

引导农户调整品种种植结构,突出特色蔬菜,充分利用建水坝、曲江坝、面甸坝暖冬的气候特点,加大建水冬早蔬菜的种植力度,利用“时间差”和“节令差”抢占市场;生产市场短缺品种、断档品种和优质蔬菜占领市场,以争取高价位,高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5.3 加大科技培训力度

县乡2级农技人员加强对农户的宣传指导和培训。借助科技直通车、光盘、数字乡村工程、农讯通、农业科技信息网等多媒体宣传手段,辅之以开现场会,讲技术课、印发资料、田间巡诊等常规形式,向农户讲解蔬菜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知识及相关技术规程。认真抓好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培训及推广工作,培养科技意识强的年青菜农作为学科学、用科学、科学种植、科学管理的科技带头人,以此带动菜农提高科技管理水平。

5.4 发展龙头企业,搞活市场流通

培育龙头企业,以冷链物流龙头企业为重点,采取以商招商等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客商投资建设蔬菜销售、深加工以及包装、服务等配套龙头企业,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蔬菜产业链条。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合同订单、建立风险基金、保护价收购、吸收基地农户参股等形式,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收益。

第4篇

[关键词]福建 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思路

1 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基础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共同作用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它代表着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国家竞争力提升具有根本性重大影响,很可能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深刻社会变革。然而,如何选择并确定新兴战略性产业,直接关系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核心是要真正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否则就会受制于人;选对了就能跨越发展,选错了就会贻误时机。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培育和发展工作,先后召开多次研讨会议,充分调研并征求各领域专家意见和建议,在深刻把握战略新兴产业内涵特征,立足省情、科技、产业发展基础上,于2010年7月省委八届九次会议明确确定了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生物与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海洋经济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

1.1 具备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近年来,特别是在经历2008年罕见国际金融危机时全球经济结构进行深度洗礼和淘汰后,福建省战略性新兴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根据2010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调查数据显示(见表1),2009年全省在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与资源环境技术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363.7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占全省经济总产出的7.28%。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达889.4亿元,比上年增长11.39%,占全省GDP比重的7.19%。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节能与资源环境等三个战略性新必产业领域的技术产品在危机复苏中出现猛烈增长态势,生物与新医药技术和节能与资源环境技术的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分别达到84.8%和31.7%,增值幅度明显高于其他领域产品。

1.2 市场竞争处于优势地位

以2008年~2009年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调查数据为准,运用麦肯锡矩阵,比较分析了全省各领域高新技术产品的产值、销售收入、利税总额等,得出如下结果:(1)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产品在市场中具有较好前景,产品利润牢达37.7%,产品利润占全省总产品利税的13.1%。特别是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产品利润率分别高达71%、50%、34.5%。(2)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产品增加值占全省总产品增加值的43.8%,但其产品利润率、利税占有率已偏低,分别仅3.5%和3.1%。但是其中的智能交通技术、软件技术的产品仍有较好市场竞争力,产品利润率保持31.5%和21.4%。(3)生物与新医药技术、新能源及节能技术、新材料技术和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四个领域的产品,增加值占有率和利税占率总体偏低,但在个别技术领域的产品仍有较高市场利润率,如中药与天然药物、化学药、无机非金属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电力系统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等技术产品的市场利润率仍保持在15%以上。

1.3 自主创新能力急待提升

高新技术产业是我省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基础,然而,我省多数的高新技术产业中“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出口制造型产业现象仍较严重,具有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境外企业手中。按登记注册类型划分。2009年,我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澳台投资和外商独资的产值分别占据了35.9%和41.1%,而我省内资企业仅占22.9%;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货值达1321.8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41.1%;其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出货值达879.7亿元,占全省电子信息技术产品的67.5%。

从概念范畴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必产业和未来主导产业的交集,从产业发展规律及其现实基础来看。以上所列领域和产品数据分析虽是一个产业发展基础的调查统计,却充分展现了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有基础和优势,同时也反映了我省战略性新必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发展规模与发展基础薄弱等仍是亟待突破的关键问题。

2 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思路

2010年7月,省委八屑九次全会提出“在更高起点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极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为跨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努力打造产业强省”,“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选择节能环保、生物与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海洋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大力推动一大批成长性强的企业发展壮大,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力争形成先发竞争优势”。省委战略决策为我省跨越发展指明了方向。依靠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可以对当前我省转方式调结构,实现跨越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更可以引领全省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基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性和我省现有产业发展的基础,我们认为,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思路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2.1 明确目标,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福建经济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是自主创新能力较低和核心技术的缺失,因此才有了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产业水平低、赢利能力弱等一系列发展的顽症。因此,战略性新必产业内涵所揭示的“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的两个方面中,重大技术突破和科技创新才是战略目标,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如果将所选择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缺失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则等同于重回经济发展的传统老路,进一步制约福建经济发展。对此,(1)尊重并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培育和发展福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心环节,并结合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基础,深入研究福建省战略新必产业发展特点与规律;(2)找准制约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强化调查研究工作,及时跟踪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技术领域的新发现、新突破和新发展趋势,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查摆、梳理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需求,为重点领域的技术攻关提供决策依据;(3)发挥项目带动作用,重点发挥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特别是省级科技重大专项、区域重大科技项目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活动的引领,实现超前部署、跨越发展。

2.2 科学规划,实现重点领域跨越发展

根据福建省战略性新必产业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实施“规划先行,适度超前,量力而行”的发展策略。(1)抓紧研究

编制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近期发展计划,要进一步明确发展的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作为指导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动指南,统筹部署,集中力量,加快推进。(2)研究制定各具体产业发展规划。结合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与特点,分产业制定节能环保、生物与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海洋经济等具体产业的发展规划,以全面扶持和引导各新兴战略领域的健康、持续发展。(3)实现重点领域的跨越发展。立足当前产业优势,着眼世界科技前沿,组织实施战略性新必产业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高端切入,扬长避短,重点培育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节能与资源环境等高成长性和良好市场竞争优势的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形成我省长期技术优势与产品标准话语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相对优势领域,集中攻克无线通信技术、太阳能电池及配套等一批新技术、新产品,为全省经济扩规模、促增长提供有力保障;在生物与新医药、海洋高新产业等先导产业领域,开展农业生物技术、重大疾病诊疗综合防治、海洋活性物质提取等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培育农业新品种、发展创新药物、海洋生物与功能等一批新产品,为抢占发展制高点、推动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2.3 创新方式方法,引领市场快速成长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一体化,创新已成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化过程。技术融合带来了更多的技术――产业模式间学习、传递、组合的方式方法,推动着全球产业进入了一个创新越来越多样化,形式内容不断对新的时代,聚变性创新、裂变式创新、逆向创新等革命性创新方式方法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关注焦点。特别是在一个新产业的崛起和对传统产业改革升级的交替之际,一定会出现对旧模式的群体型超越。如苹果iPhone手机、淘宝商城、新能源汽车、google、物联网的问世等都是对传统产业的颠覆。对此,福建省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应充分重视创新方法方式的研究与运用,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成长和壮大。(1)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起信息驱动、知识驱动、方法驱动、需求驱动等四大要素联动推进的创新网络系统。(2)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选择处于产业化初期、社会效益显著、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重大技术和产品,统筹衔接现有试验示范基地和上程,培育市场需求,拉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3)引导消费模式转变,积极鼓励绿色消费、循环消费、信息消费等新消费模式,创新消费模式,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在物联网、节能环保服务、新能源应用、信息服务、新能源产品推广等领域给予扶持引导,并支持企业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市场需求的々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现代废旧商品回收利用等新型商业模式。(4)加强企业创新方法培训,有针对性创新方法培训,传播技术创新方法,有利于培育企业和全社会创新意识,减少企业创新资源浪费,缩短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周期,从而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第5篇

关键词:茶叶产业;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思路;云南巍山

巍山县种植茶叶历史悠久,具有一定的种植规模和产业基础,但也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贫困山区要脱贫致富、增加收入、实现产业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发展茶叶产业是一条可寻之路[1]。走“公司+科技+基地+农户”的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道路是巍山县茶叶走入国际市场、实现提质增效的主体思路。

1巍山县茶叶生产现状

2009年底,全县共有茶园面积1 646.07hm2,其中云南大叶种面积1 361.87hm2,2000年引进台商种植无性系乌龙茶、铁观音284.2hm2,年产干茶515t。有小型的初制所20个。有注册公司4家,其中2家为漾江林业局茶厂、云南大理巍山有限责任公司,以生产绿茶、普洱茶为主,产品远销省内、省外。另外2家为五星茶厂及巍宝茶厂,以生产乌龙茶为主,产品主销福建及台湾。巍山县的茶叶产业主要以山区及半山区为主,主要分布在青华乡、大仓镇及永建镇。

2存在的问题

2.1茶树老龄化,零星种植较为突出

巍山县的茶园,多数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发展的茶园。至今茶树已老化,且零星面积多,连片面积少;加上茶叶受市场的影响到较大,几起几落,造成茶园有效株不足,茶树采摘面小、量少,茶园投入不够,茶叶产量低。

2.2茶农意识落后

由于茶叶主要种植在山区及半山区,山区茶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受教育及接受新科学、新技术的机会相对较少;种植茶叶主要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缺乏商品意识,没有把发展茶叶生产作为自身脱贫致富的产业来抓[2]。

2.3财政困难,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近几年由于国际国内的茶叶市场价格起幅较大,造成各级政府部门对茶叶的发展持观望态度,徘徊不前,多数茶园重栽轻管;业务部门由于缺乏资金,对现有茶园的改造及培训严重不足。

2.4有品牌,但竞争力较弱

巍山县有20个初制所,4个企业,但都各自为政,单打独斗。近几年来,企业受市场环境的影响及多种原因,无法对初制所茶叶进行有效回收。企业虽有品牌,但品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弱;加上优质精制茶叶产量少,包装粗糙,没有统一的特色品种,很难适应国内国际市场的需求,造成茶叶成品销量少,农民、财政效益不明显。

2.5缺乏茶叶精制加工生产线

要提高巍山县茶叶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还必须提高茶叶产量和加强茶叶精制加工生产线建设,走“公司+科技+基地+农户”的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条龙路子,依托乡级初制所,初制茶叶成品由龙头集团统一收购,再进行深加工、精加工,保证茶叶初制所原料不外流,保护茶农利益,保证精制茶原料,增加县财政的税源。

2.6茶叶营销信息不流通

由于企业之间各自为政,缺乏市场信息,巍山县生产出来的茶叶产品大部分只局限在本县或本市内销售,而且销售面狭窄;加之没有集团公司和统一品牌,很难适应产业化、品牌化、国际化的经营发展目标。

2.7茶叶市场监管不力,市场秩序混乱

在茶叶市场经营过程中,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谋取利益,制假、造假,侵犯茶叶品牌,给政府及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阻碍了茶叶销路的扩展。

2.8茶叶种植管理粗放,安全隐患突出

由于巍山县茶农科技文化素质落后,在种植茶叶管理工作上存在着品种老化,投入管理跟不上,茶叶产量、质量

低等问题;加之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导致茶叶的农药残留物重金属超标,茶叶产品存在着质量安全隐患。

3发展思路

3.1统一思想,增加投入,稳定茶叶产业发展

巍山县现有茶园面积已达1 361.87hm2,且多数分布在山区半山区,都属投产茶园,是山区、半山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茶叶产业的兴衰关系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局。为此,全县各级部门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住机会,广辟财源,利用各项财政措施,坚持“稳定、改造、投入、提高、增效”的发展方针,稳定茶叶产业的发展。

3.2整合茶叶企业,培育龙头企业

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对现有的初制所、茶厂、精制茶厂按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进行大量技术改造和优化整合;并根据经济实力、技术力量、品牌形象进行企业重组,以此提高茶叶产业的竞争能力,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依托台商,开拓国际市场[3]。

3.3选育推广茶树良种,提高茶叶品质

巍山县种植发展的茶园,多数是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发展的茶园,且以实生苗为主。按照市场对品牌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茶树育种目标,建立无性系茶树良种生产基地,充分发挥良种在茶叶产业中的基础地位;加大优质茶树良种的推广种植力度,提高优质茶树良种的覆盖率,有计划地、分批、分期地对巍山县现有的实生苗茶园进行更新、改造,提高茶叶品质,增加茶农收入,以促进茶叶经济的发展。

3.4加强茶园生产管理,提高茶叶质量

一是进行低产茶园改造,补植、补造,更新茶园,重新种植,重新建园;二是抓好新植茶园的建设,按标准化要求,全部采用无性系茶树种苗,进行规范化管理;三是增加投入,改善茶园基础设施建设,修道路,建水池,保证茶园旱涝保收,稳定茶农收入,稳固茶叶产业的发展[4]。

3.5进行无公害茶叶标准化基地建设

按照“绿色、生态、环保、安全”的要求,进行无公害茶园生产管理,严禁工业“三废”和城镇生活废弃物对茶园的污染,严禁施用垃圾和劣质及未登记的肥料;以消费者的健康为目的,努力形成绿色、环保、无公害食品的茶叶生产线。

3.6更新知识,加强培训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专业技术人员不仅要懂得茶园生产技术、加工技术,还要加强营销知识的学习,不断地引进新的加工设备;并派出科技人员外出学习,接受新的知识、新的理念、新的市场信息,再将自己的所得,培训、传播给茶农,使他们不仅懂得生产,还了解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茶叶产品,稳固、发展、壮大产业。

4参考文献

[1] 夏雪飞,胡中扬.湄潭县茶叶产业化经营的思考[J].贵州茶叶,2009,37(3):18-19.

[2] 郑宽明,李天芳,郭亚锋.陕西茶叶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10):7-9.

[3] 杨胜益.平塘县茶叶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今日科苑,2009(15):14.

第6篇

文化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但目前三地文化产业协同程度还比较低,协同效应还不明显,为此,应树立“一盘棋”发展理念,加强京津冀文化协同顶层设计;确立差异化发展思路,推动京津冀文化产业融合对接;构建统一文化市场,释放京津冀文化消费活力;促进文化要素流动,优化京津冀文化产业人才配置。当前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应着力布局文化旅游业、体育健身业、印刷复制业、工艺美术业、动漫设计业和会展业等六大领域。

关键词:

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基本思路;重点业态

文化协同不仅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也为京津冀其他领域的协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有力的文化支撑。作为京津冀文化协同的一项重要内容,三地文化产业如何实现协同协作和联动发展成为目前备受关注的议题之一。分析三地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现状并梳理出相应的对策思路,对于加快推进京津冀文化协同步伐,提升区域文化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现状

京津冀地区历来都是我国文化发展最富活力的区域之一。改革开放后,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三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形成了各自的特点与优势。近年来,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三省市文化协同脚步也明显加快。《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备忘录》(2012年12月)、《京津冀三地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2014年8月)、《京津冀文创园区协同发展备忘录》(2015年4月)等协议的签署,表明京津冀三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从京津冀整体利益出发,对推动三地文化领域协同合作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目前来看,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程度还比较低,具体体现在:一是三地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如2014年,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各自GDP比重分别是13.2%、9%和3.8%,差距较为明显。二是三地文化产业协同效应不高。文化部的《中国新型城镇化文化建设指数》显示,我国新型城镇化文化建设指数得分的标准差分别为京津冀(5.33)、珠三角(4.54)、长三角(3.10),即长三角地区文化建设的差异性最小,协同度最高,而京津冀地区文化建设的差异性最大,协同度最差。

造成这种现状原因,一是长期“两市一省”的行政管理格局及各种体制机制障碍造成京津冀三地地区本位意识较重,未能形成“我们是一体的”观念,对外部借力和区域协作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协同发展步调不一,行动滞缓。二是目前京津冀多数地方仍习惯于依托自身的某种特色文化自主发展,对文化产业的交融性、关联性认识不充分,往往安于现状,墨守成规,不能自觉寻求产业的价值链延伸,发展状态自然松散。三是受传统行政体制及京津虹吸效应影响,文化产品与服务及人才、资本、创意、技术等文化生产要素难以在京津冀三地间自由流通,地区、行业、企业间的优势难以实现互补对接,统一的文化市场难以形成,区域文化消费活力不强。

二、加快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基本思路

1.树立“一盘棋”发展理念,加强京津冀文化协同顶层设计。京津冀三地均要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着眼于文化产业发展“一盘棋”的战略视角,自觉将协同合作理念与文化政策制定、经济利益考量融为一体,在京津冀文化协同的棋局上落好每一粒棋子。要强化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建立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领导机构,并逐步构建完善的利益协调长效机制。要共同出台促进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战略规划和相关政策,规划应在全面、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统筹梳理三地文化资源,着眼于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本着合作、共赢、互补、开放的原则,对三地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实施路径、战略重点、协调机制及保障措施等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并具有可操作性地精心谋划,形成脉络清晰的京津冀文化产业发展线路。

2.确立差异化发展思路,推动京津冀文化产业融合对接。京津冀三省市应根据各自的文化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及功能定位,统筹规划、有序推进,谋求京津冀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和高效对接。要鼓励、支持区域文化园区、企业、项目间的协作交流,推动区域文化产业转移和对接,创新协同发展路径和模式。依据文化产业链中策划、设计、创意、加工、营销及衍生品开发等诸环节的市场特性,按照差异发展、科学分工、互补互惠的原则,通过园区共建、资源共享、项目对接等途径,不断提升区域文化产业链的关联度和互补性。依托区域特色文化资源,规划和实施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打造京津冀文化品牌形象;培育扶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引导区域关联文化企业贯通产业链,共同构筑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京津冀特色文化产业带。

3.构建统一文化市场,释放京津冀文化消费活力。要着力构建京津冀现代文化市场环境,探索建立知识产权共同评估体系、文化市场综合管理和执法联防协作机制,净化区域文化市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三地文化产品市场、文化要素市场联网,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的区域文化市场。京津冀区域内人口总量达1.11亿(2014年),在文化消费领域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三省市既要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放大本地文化特色,又要对接三地文化市场和消费人群。三地文化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和设计文化产品时,应将眼光拓展到京津冀这个大市场,熟悉、了解三地文化内涵、特色与优势,将三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产品和服务中,不断激发区域文化消费活力。

4.促进文化要素流动,优化京津冀文化产业人才配置。要大力发展京津冀文化要素市场,激发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财税统筹、金融扶持、技术推广、信息共享及人才配置等途径推动文化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人才是文化产业的灵魂,京津冀文化产业人才一体化是区域文化产业一体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支撑,必须加快京津冀文化产业人才的共建共享和合理配置。三省市应对区域内文化产业人才的开发与建设、合作与配置进行战略性、总体性规划;梳理统计当前京津翼文化产业人才的构成情况,依据三地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和各自定位,建立健全区域内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培养选拔、流动引进、管理测评、激励保障等的相关机制和政策法规,实现京津冀文化产业人才错位发展和交流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京津翼文化产业人才资源的整体效能。

三、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应着力布局的重点业态

综合考量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的业态分布、特色优势及协同现状,课题组认为,加快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协作,当前应将文化旅游业、体育健身业、印刷复制业、工艺美术业、动漫设计业、会展业等六大业态作为优先推进的重点领域。

1.文化旅游业。研究梳理京津冀不同区域的文化内涵与特色,如古城文化、运河文化、山水文化、海洋文化、避暑文化、三祖文化、坝上文化等,在差异化发展、错位发展的思路基础上将其巧妙地整合配置,实现不同文化特色的互补性、谐和性,逐步延伸、放大文化旅游产业链。要着力发展体验式文化旅游模式,加快由观光旅游向体验式旅游转变,积极开拓人文历史型、自然景观型、农副产品型及餐饮娱乐型等休闲旅游体验,并加快其集聚发展、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其品牌效应和知名度,逐步形成关联度高、成系列的京津冀特色旅游服务产业。

2.体育健身业。推进京津冀地区体育运动、休闲健身和竞技类赛事的产业化、市场化运营及集群发展、规模发展,建立特色鲜明的体育健身服务产业集聚区和体育健身用品特色街区,着力打造如崇礼“冰雪运动”那样知名度高、品牌效应强的体育运动健身基地。以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拓展产业链,以体育健身服务业带动和促进体育用品制造、销售及旅游业、商业、交通运输、餐饮业等相关服务产业发展。

3.印刷复制业。作为京津冀传统产业,印刷复制业的协同发展要遵循差异化发展思路,避免重蹈同质化竞争和产能过剩的覆辙,开辟一条高端引领、绿色发展的道路。要借助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推动传统印刷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与现代先进制造业、服务业相配套的高端印刷复制产业;依托京津冀在印刷复制和物流方面的基础和优势,整合现有资源要素,提高区域内印刷企业的集中度,着力打造现代印刷产业集群;协同推进印刷产业的绿色发展,共同探索相关环保治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积极推进绿色印刷和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加快实现京津冀印刷复制业的绿色转型。

4.工艺美术业。将京津冀传统工艺美术产品的设计开发与京津冀文化元素有机结合,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强化品牌意识。在尊重多样性和独特性基础上,鼓励工艺美术产品的开发性创作和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加快工艺美术产品与现代科技和时代元素融合,提升其文化内涵和附加值。布局一批京津冀工艺美术产业聚集区,并鼓励各类艺术品策划、经纪、机构进入发展,扩大与艺术品收藏、鉴定、拍卖、传播、研究机构等的合作,提升京津冀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产品的质量和能级。

5.动漫设计业。依托京津冀三地动漫设计产业既有的基础和平台,整合区域内优质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按照动漫行业的特点和要求加快形成策划设计、内容创意、经纪、制作、运营推广及衍生品开发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推动建立包括动漫创意设计室、中大型动漫公司、专业传播公司、专业营销公司、品牌公司、衍生品开发公司及公共服务平台在内的环节完整、要素齐备的动漫产业系统。逐步放大产业链,加速和其他文化业态的融合与对接,例如可以和当地的文化旅游业、休闲娱乐业等合作,联合开展动漫真人秀、动漫衍生产品博览等各种体验活动。

6.会展业。京津冀三地有着各自不同的主导产业与资源优势,应据此推动会展业的错位发展与融合发展,降低同质化竞争,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基础上实现互利共赢。北京应发挥科技、文化、国际交往方面的优势,走“高精尖”路线,着重承办大型、国际化会展活动,打造亚洲会展之都;天津、河北应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产业特色与办展能力,承接因受空间和环境限制而不适合在京举办的大型会展,同时结合各地优势产业,大力举办品牌会展与特色会展,不断提升会展的规模和档次。

参考文献:

[1]许立勇.京津冀协同不能承受文化之“轻”[N].光明日报,2015-9-17:14.

[2]刘杰.京津冀新文化产业的“三国策”[N].天津日报,2015-12-21:23.

[3]薛惠娟.石家庄市政协建议打造京津冀文化产业发展新高地[N].河北日报,2015-8-3:12.

[4]王风晨.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5(6):108-112.

第7篇

关键词:红雪梨;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思路;云南巍山

红雪梨色红,果均,味道酸甜适中,深受消费者欢迎,在省内外有一定的市场,是巍山县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巍山县具有适宜于红雪梨生产发展的良好环境条件,经多年的努力已具有一定规模[1],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巍山县红雪梨产业现状及特点

1.1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十五”开始,自切实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以来,巍山县围绕生态农业建设,在省、州扶持下已先后建成以马鞍山乡三胜村委会为主,以五印、永建、庙街等乡镇为辅的红雪梨基地1 333.33hm2。

1.2新技术应用和推广力度加大

以优质、高产、绿色、环保和无公害为重点,采取不断更新换代授粉株,积极推广高头换接,改良更新、增加授粉品种,节水喷灌,生物防虫,套袋栽培等先进适用技术。目前巍山县红雪梨的授粉品种已由原来单一的本地红梨、蛮梨增加至富源黄梨,云龙的麦地弯梨、金花、雪花等品种。由于授粉品种的改良、更新,使巍山县的红雪梨的品质较原来有进一步的提高,果型更大更均,着色更红更高亮,甜味增多,酸味减少,酸甜适中,更受消费者欢迎。最大的联片种植在马鞍山乡三胜村委会,连片面积超过333.33hm2,单户种植大户最大面积达13.33hm2,户收入达100万元。

1.3农业标准化生产进程加快

为响应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要求,2009年,马鞍山绿源有限责任公司获中国绿色食品中心认证“绿色食品”认证书,南诏镇巍宝山果园获“无公害食品”认证书。红雪梨栽培面积109.33hm2(绿色食品面积97.33hm2,无公害产品12.00 hm2),产量2 920t,产值达876万元。

1.4产业经营体系初步形成

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巍山县的红雪梨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生产、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平均产值在22 500元/hm2以上的红雪梨生产基地有533.33hm2。其中马鞍山乡333.33hm2,主要集中于三胜;庙街镇33.33hm2,集中于慧明;永建镇33.33hm2,集中于西山;南诏镇66.67hm2,集中于河西、自由、巍宝山;五印乡53.33hm2,集中于岩子脚、白乃;牛街乡13.33hm2,集中于牛街。从事红雪梨生产的人次达2万余人,中间经纪人达500多人,年销售红雪梨7 500 t,产值2 250万元,产品除满足本地需要外,还远销省内各地州及省外[2]。

2存在的问题

2.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

全县的红雪梨主要种植在山区、半山区,多数为山地,生产设施差,田间沟渠不配套,水利化程度低,小水窖、小水池、小水坝等微型水源严重不足,许多果园水资源贫乏,区域性、季节性干旱缺水问题严重,近几年,干旱有蔓延和加重的趋势,给水果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2.2生产经营粗放,产品质量不高

巍山县的红雪梨生产、流通处于粗放的发展阶段,主要是数量规模的增长还没有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一是零星、不规范的面积多,规模化、规范化的种植面积少;二是授粉株及授粉品种分布不均匀及搭配不合理,导致味质不匀;三是由于多种原因,科技覆盖度、培训不足,导致果农种植水平不高,新技术、新材料应用推广差。多年来,巍山县为提高红雪梨的科技含量,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技术培训,引进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多数果农仍以传统、粗放种植为主,管理粗放,水平低,造成果树生产大小年严重,味质不均,果型生长不均,着色不一,面大单户产量低的现象依然存在;四是果农科技素质不高,接受新技术的认识和能力不强,劳动生产率低下,严重影响红雪梨的产品质量,降低其商品价值[3]。

2.3缺乏龙头企业的支持,带动能力弱

巍山县的红雪梨生产主要以单家独户的生产经营为主,水果直接进入市场,包装、加工数量少,产品的延伸价值能力低。目前成立注册公司的仅有一家,尚未形成真正的“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2.4市场信息不灵,流通不畅

红雪梨是新鲜果品,市场价格多变,供求矛盾转化快,全县的市场发育程度很低,流通不畅,信息不足,批发、零售市场基础设施落后,与外面市场衔接不紧,影响批量外销。导致季节性过剩,不仅影响果农的经济效益,同时也造成生产资料及劳力资源的浪费。

第8篇

摘要分析了巍山县红雪梨产业现状,就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发展思路,对规范红雪梨产业化发展,形成规模性建设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红雪梨;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思路;云南巍山

红雪梨色红,果均,味道酸甜适中,深受消费者欢迎,在省内外有一定的市场,是巍山县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巍山县具有适宜于红雪梨生产发展的良好环境条件,经多年的努力已具有一定规模[1],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巍山县红雪梨产业现状及特点

1.1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十五”开始,自切实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以来,巍山县围绕生态农业建设,在省、州扶持下已先后建成以马鞍山乡三胜村委会为主,以五印、永建、庙街等乡镇为辅的红雪梨基地1 333.33hm2。

1.2新技术应用和推广力度加大

以优质、高产、绿色、环保和无公害为重点,采取不断更新换代授粉株,积极推广高头换接,改良更新、增加授粉品种,节水喷灌,生物防虫,套袋栽培等先进适用技术。目前巍山县红雪梨的授粉品种已由原来单一的本地红梨、蛮梨增加至富源黄梨,云龙的麦地弯梨、金花、雪花等品种。由于授粉品种的改良、更新,使巍山县的红雪梨的品质较原来有进一步的提高,果型更大更均,着色更红更高亮,甜味增多,酸味减少,酸甜适中,更受消费者欢迎。最大的联片种植在马鞍山乡三胜村委会,连片面积超过333.33hm2,单户种植大户最大面积达13.33hm2,户收入达100万元。

1.3农业标准化生产进程加快

为响应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要求,2009年,马鞍山绿源有限责任公司获中国绿色食品中心认证“绿色食品”认证书,南诏镇巍宝山果园获“无公害食品”认证书。红雪梨栽培面积109.33hm2(绿色食品面积97.33hm2,无公害产品12.00 hm2),产量2 920t,产值达876万元。

1.4产业经营体系初步形成

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巍山县的红雪梨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生产、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平均产值在22 500元/hm2以上的红雪梨生产基地有533.33hm2。其中马鞍山乡333.33hm2,主要集中于三胜;庙街镇33.33hm2,集中于慧明;永建镇33.33hm2,集中于西山;南诏镇66.67hm2,集中于河西、自由、巍宝山;五印乡53.33hm2,集中于岩子脚、白乃;牛街乡13.33hm2,集中于牛街。从事红雪梨生产的人次达2万余人,中间经纪人达500多人,年销售红雪梨7 500 t,产值2 250万元,产品除满足本地需要外,还远销省内各地州及省外[2]。

2存在的问题

2.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

全县的红雪梨主要种植在山区、半山区,多数为山地,生产设施差,田间沟渠不配套,水利化程度低,小水窖、小水池、小水坝等微型水源严重不足,许多果园水资源贫乏,区域性、季节性干旱缺水问题严重,近几年,干旱有蔓延和加重的趋势,给水果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2.2生产经营粗放,产品质量不高

巍山县的红雪梨生产、流通处于粗放的发展阶段,主要是数量规模的增长还没有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一是零星、不规范的面积多,规模化、规范化的种植面积少;二是授粉株及授粉品种分布不均匀及搭配不合理,导致味质不匀;三是由于多种原因,科技覆盖度、培训不足,导致果农种植水平不高,新技术、新材料应用推广差。多年来,巍山县为提高红雪梨的科技含量,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技术培训,引进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多数果农仍以传统、粗放种植为主,管理粗放,水平低,造成果树生产大小年严重,味质不均,果型生长不均,着色不一,面大单户产量低的现象依然存在;四是果农科技素质不高,接受新技术的认识和能力不强,劳动生产率低下,严重影响红雪梨的产品质量,降低其商品价值[3]。

2.3缺乏龙头企业的支持,带动能力弱

巍山县的红雪梨生产主要以单家独户的生产经营为主,水果直接进入市场,包装、加工数量少,产品的延伸价值能力低。目前成立注册公司的仅有一家,尚未形成真正的“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2.4市场信息不灵,流通不畅

红雪梨是新鲜果品,市场价格多变,供求矛盾转化快,全县的市场发育程度很低,流通不畅,信息不足,批发、零售市场基础设施落后,与外面市场衔接不紧,影响批量外销。导致季节性过剩,不仅影响果农的经济效益,同时也造成生产资料及劳力资源的浪费。

2.5经费投入不足,产业发展乏力

由于财政困难,经费不足,导致产品安全技术基础差,市场监管制度不健全,果农缺乏经济支撑,新技术的引进及推广缓慢,标准化规范化的种植难度加大。

3红雪梨产业发展的思路

3.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一规划、区域布局”的原则,根据自然、生态、立地条件,使基地生产向区域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逐步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业,规模化经营”的新格局。以马鞍山三胜村委会为中心,周边为重点,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进行冷库设施建设,积极参与流通,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大红雪梨生产力度。

3.2加强果园的水利建设,提高其综合生产能力

向上级部门申请,群众投资、投劳,组织扶贫开发、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新农村建设等有关方面的资金,加强果园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一定量的库塘、小水窖,解决浇灌难题,确保红雪梨旱涝保收,高产稳产,推动红雪梨产业的发展。

3.3建立市场信息网络,增强和改善市场功能

按照有型市场与无型市场相结合、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在红雪梨重点乡马鞍山乡建立交易市场。加强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建设,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复杂变化的大市场联结起来,逐步形成生产、流通一体化的生产势态。加强农村网络信息体系建设,通过数字乡村工程,逐步完善县乡网络平台,利用手机短信、简报等形势,及时向农民提供生产、市场、供货信息服务,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有效地避免农户单家独户面对市场的困难。

3.4完善检验检测体系,推行无公害生产

进一步加强扩大绿色无公害红雪梨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加强县级无公害检测机制建设,定编定员,配备设备仪器,搞好生产基地及市场销售的质量检测。加强基地环境的保护,防止工业“三废”和城镇生活废物对红雪梨生产的污染。严禁使用无“三证”的农药和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劣质肥料。

3.5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为红雪梨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充实科技队伍,完善推广网络建设。建立和健全水果产业的科技服务体系,在重点乡镇配备一定数量的骨干技术人员,完善工作机制及奖励制度,强化服务意识,努力建设一支作风过硬、技术精湛、务实高效的专业队伍,为水果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引进先进技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及采摘后保鲜贮运、加工技术,逐渐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增加生物肥料、有机复合肥的施用量。在病虫害防治上,以预防为主,注重农业综合防治,应用物理和生物防治,减少化学防治。加强县乡农业技术人员及乡村干部的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定期、不定期以资料、实地、讨论、交流方式进行果农培训,使果农尽快掌握科学的生产技术,提高种植水平。

4参考文献

[1] 罗红伟.巍山红雪梨栽培管理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09,25(5):110-111.

[2] 严邦祥,梅振根,陈培春,等.景宁县云和雪梨恢复和发展初探[J].中国林副特产,2001(2):60.

第9篇

一、羊肉产能不足,价格一路飙升

近几年来,我国羊肉市场价格一直在上涨,从2009年10月中旬的35.78元/千克,涨到2011年10月上旬的48.74元/千克,仅仅两年时间,羊肉涨幅就高达12.96元/千克。尽管羊肉市场涨势与多种因素有关,但说到底,肉羊产业本身产能不足,却是构成羊肉价格飙升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2010年新疆、内蒙古等地遭遇冻灾,许多母羊被冻死,导致肉羊存栏量大幅下降,截至2011年4月20日,新疆因灾死羊46.55万只,损失相当大,加上前段时间猪肉价格高位运行,提高了养殖户对生猪养殖的兴趣,而与此同时,很多养殖户对肉羊养殖有所懈怠,这就使得肉羊出栏数量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最终因为货源缺乏而导致羊肉价格大幅上涨。2011年全国羊出栏2.7亿只,存栏2.81亿只,总产量398.9万吨,其中,绵羊存栏1.39亿只,山羊存栏1.42亿只,羊存栏量比最高时期的2004年下降7.8%。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能繁母羊存栏量下降9.1%,这是导致市场羊肉供应不足不可忽视的因素。据报道,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羊肉产量达到最高点62.4万吨,以后逐年减少,2007年、2008年和2009年,羊肉产量分别为60.5万吨、45.4万吨和43.8万吨。目前新疆羊肉缺口达20%以上,全国羊肉缺口在30%以上。我国畜产品生产中,没有任何一种产品像羊肉这样缺口如此大、供需矛盾如此突出的。

二、肉羊产业发展潜力大,前景看好

肉羊是适应外界环境能力最强的家畜之一,能适应潮湿、炎热、干旱、寒冷等极端环境条件,无论是高山,还是平原,也无论是内陆,还是沿海,羊都可以顽强地生存下去。羊食性广、耐粗饲、抗逆性强,能充分利用天然草地牧草、农作物秸秆、农副加工产品,饲养肉羊投资少、周转快、效益稳、回报率高,既可以大规模投资,也可以小规模养殖,尤其是边远山区,牧草资源丰富,适宜大力发展肉羊养殖。我国幅员辽阔,有大量的草山草坡,有五千多种天然牧草,每年还生产大量农作物秸秆,利用这些资源发展养羊业,符合中国的国情,也符合广大农民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全国羊肉产量大幅增加,但羊肉在肉类生产中仍然只占4%左右,全国人均占有羊肉量仅为1.19千克,这些数字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专家预测,随着经济发展,羊肉在国际肉类贸易中的份额将会不断增长,特别是中东和北非国家,羊肉进口量将大幅上升;尤其是欧洲一些国家,因疯牛病、口蹄疫流行,羊肉生产与出口严重受挫,这将导致羊肉供应市场出现空缺:因此,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国际国内羊肉需求上升,价格坚挺已成定局。

近十年来的畜产品市场,猪、鸡等行情均不稳定,价格经常大起大落,如果对行情把握不准,常常会出现倾家荡产的严重局面。但肉羊销路一直看好,价格稳定、市场平稳,从来没有大起大落过,偶有波动,也是幅度很小,周期很短,投资回报率很高。另外,由于肉羊繁殖相对缓慢一点,在很长的时间内,数量的增加与市场需求的增大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因此,养羊已成为广大农民投资小、效益稳的饲养项目。综合多种资料,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养羊不但有利可图,而且完全可以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首选项目,养好羊,准能发“羊”财。

三、多措并举发展肉羊产业

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帮助肉羊养殖户解决资金难题。虽然我国有可利用草山草坡10亿亩,理论上讲饲料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封山育林,养羊都以成品饲料为主,投入很大,每只羊通过三个月育肥出栏后,纯收入只有几十元。要想激发养殖户养羊的积极性,促进肉羊产业大发展,扶持政策是最好的助推剂。甘肃省高台县根据农户引进基础母羊数量,每只给予50~100元的补助;对建设养殖小区的农户和企业,给予4万元补助或奖励;对饲养量200只以上的大户,每只协调贷款400元贴息一年;对农户在三荒地、空闲地新建养殖小区与相关设施的,在符合土地管理有关法规和程序的基础上,优先予以审批。一系列鼓励措施,有效推动了高台县肉羊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该县50只以上规模养羊户达1466户,千只以上规模养殖场达28个,全县肉羊饲养量达到48.8万只,肉羊产业呈现出可喜的局面,经验值得推广。

2. 注重羊业产品开发,加快转变生产方式。由于牧场退化、牲畜超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牧区发展肉羊产业的潜力有限,但传统的绵羊生产重在羊毛,实际上,羊肉收入占养羊总收入的80%以上,只有抓好肉羊生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羊业经济效益。因此,牧区羊业应从“产毛为主、淘汰吃肉”转变到“以肉为主、综合开发”的道路上来。综合评价,我国羊业发展的主要空间在农区,但目前很多地方已经实施封山育林、禁止放牧等管理措施,肉羊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据统计,实施生态保护以后,我国羊存栏数量下降了1200多万只。为此,从产业发展趋势上看,传统的肉羊放牧养殖将逐渐转为半放牧半舍饲甚至工厂化全舍饲方式,与之相适应,牧草栽培、农产品综合开发利用、工厂化舍饲技术将很快得到普及,利用市场经营机制,加强肉羊繁育和杂交生产服务体系建设,加快肉羊科技水平和规模化生产进程,将成为实现肉羊产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

3. 种植牧草圈养肉羊,是肉羊产业的大趋势。传统观点认为,种草养羊会增加成本,但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的经验证明,种草围栏圈养山羊虽然增加了投入,但是产出效益的增加更大。传统方法放牧山羊,每只母羊年均仅育得成羊1只,净收入400元;种草围栏圈养山羊,每只母羊年育成羊3只,体重比放牧更重,出售收入1680元,扣除建舍、种草、补精料、设盐砖等费用623元,净收入1057元,比起放养来每只能繁母羊多收入657元,再加上粪便收入每年30元,合计增收687元。灵川县种植象草、王草、黑麦草等,亩产两万千克左右,种1亩草可养殖5只能繁母羊或10只成年羊,其中黑麦草在百草枯槁的冬季生长,平均每只成年羊需0.2亩黑麦草即可保证安全越冬。尤其是种草养羊背后的生态效益,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