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护士长的职业规划

时间:2023-05-24 15:53:04

导语:在护士长的职业规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护士长的职业规划

第1篇

中职卫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影响一、前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中职卫生学校,护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影响因素

1.家长方面

在对中职护生的学习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无心学习。因为是家长逼他们来读,学生自己根本不想读书或不喜欢这个专业,这说明家长对孩子的性格兴趣的了解及双方的沟通是必要的,家长对职业生涯规划懂得越多,对于孩子选择学校及专业上能提供越多的帮助。

大部分家长帮助孩子选择专业都不是从“人职匹配”的角度来考虑的,仅仅凭一些社会经验和职业的外部条件,如学药剂专业是因为以后不用上夜班,更轻松;医院对护士需求量更大,所以报护理专业等。这样就出现了连化学中的元素符号都没搞懂的学生报了药剂专业、会晕血的女生学护理专业等情况。其实对职业的规划应该从学生选择报考学校和专业时开始。家长的经验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显然是不足的。

2.学生自身方面

在进入卫校之后,一部分的学生一直能保持认真学习,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明确知道自己的未来的职业目标是什么。如果没有职业规划作为后续力量,学生会由刚开始对护理专业知识的新鲜好奇,变为畏难或松懈。每年都有部分学生觉得护理专业不适合自己而中途退学或要求转专业。这些都说明职业生涯规划对帮助学生的学习是关键的,所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该从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

在汕头职业技术学院老师陈坤林对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所做的现状调查中,三年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高于一二年级学生;城镇生源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高于农村生源学生;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高于普通学生。

3.学校方面

中职学校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展进程中的主要组织者、协调者与实施者。在指导学生参加省“文明风采”的职业生涯规划比赛中,学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例如,根本不知道SWOT分析,护理班的学生只知道以后可以当护士、护士长。他们对护理行业的职称目标、职务目标、能力目标、学历目标基本一无所知。大部分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只停留在简单的感性认识上,没有做过专业的测试和人才测评。所以学校要致力于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效性,让护生真正将职业生涯规划用于指导自己的中专生活及未来的护理职业之路。

4.社会方面

社会上评价职业的优劣、就业的好坏往往是以经济收入作为衡量标准,导致部分中职生只看重职业的收入,做出急功近利的职业选择。我国目前各种经济、政策、行业等信息公开度透明度不足,很大程度上妨碍了人们,尤其是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贫困家庭在进行生涯规划时对职业探索和环境探索的准确性和可信性。

三、建议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提前进行

中职老师在学生报考时,即可结合职业生涯规划的SWOT四个方面帮助家长和学生分析自身的优缺点及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如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性格、兴趣、职业倾向等特质。但长远看可以降低学生入学后的退学率,提升护理行业的整体素质。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团队式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仅是授课老师的责任,家长、班主任、实训处、招生就业办、心理咨询室等都应该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共同参与者。

当学生遇到对未来的困惑时,最先找的可能是班主任,所以班主任也要懂一些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实训处在就业指导时,要帮助学生对职业合理定位。心理咨询室应对学生提供专业的职业测评工具和分析参考。

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全方位教育

学校要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通过校园网、校报校刊、广播站、宣传栏、专题讲座、职业规划比赛等各种途径大力宣传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强化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增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促使护生尽早确立职业方向和奋斗目标。例如,学校请医院的优秀护士长来讲述自己的职业成长经历,让学生们受益匪浅。

4.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全程化教育

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贯穿整个中职三年。一年级,要引导学生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所学专业,培养对护理专业的兴趣和信心,树立总目标和年度分目标。二年级,要引导学生根据职业需求塑造和完善自我,加强职业技能操作锻炼,更加全面客观认识自我,强化专业知识学习,提升适应未来职业的能力。三年级实习期,学生不断进行专业实践,积累临床护理经验,职业生涯规划应侧重进行就业政策、求职技巧等指导,帮助学生确定合理职业定位和就业期待。职业生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及时进行评估与修正。

参考文献:

第2篇

1.1岗位绩效

以岗位职责为基础,结合我院护理部对全院护理人员的考核标准,以及抢救室的工作性质、责任轻重、技术难度、工作风险等要素,制定抢救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方案。把护士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工作量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内容包括:①护理服务质量(含德、能)占40%,德(15分)主要指病人、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等;能(85分)主要指护理人员抢救病人的工作质量、急救专科技术操作水平等。②勤与绩占30%,主要指出勤情况(40分)、各班完成工作量(60分)等。③护理岗位占30%,高职护士系数1.2,专科急救护士系数1.0,助理急救护士系数0.8。④其他奖惩即上述未涉及的一些考核盲区,如突发事件、表扬信、科研论文等。护理服务质量分值=护理服务质量(含德、能)合计分值×40%;勤与绩分值=(出勤班次分值+工作量)×30%;岗位分值=岗位分值100分×30%×护理岗位系数。绩效考核总分=护理服务质量分值×40%+勤/绩分值×30%+护理岗位分值+其他奖惩分值。

1.2效果评价

实施岗位管理前后对急诊科工作质量及医、护、患满意情况进行比较,了解实施效果。抽取2011年1月—12月和2012年8月—2013年1月护理部对抢救室各项护理工作检查考核平均结果对比,各项工作质量标准依据《河南省医院综合评价细则》临床护理质量管理要求制定,以合格率计算。设置简易问卷,分别对抢救室护士、医生及就诊过的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应用率及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率的比较应用χ2及U检验。

2讨论

各项护理工作质量结果显示:实施护理成组管理模式后抢救室各项工作质量(合格率)均有所提高,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项护理服务满意度实施护理成组管理模式前后,病人、医生及其相关科室对抢救室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对高职护士要大胆授权,放宽管理

信任是驱动护士工作的一种动力,管理者越信任,护士越感到欣慰,工作也就越努力。高职护士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协调沟通能力,护理层级管理模式通过合理授权,充分发挥了高职护士的管理才能。他们承担了中午、夜间、节假日护士长的组织、协调、指挥、质控职能,避免了这些时间段管理上存在的盲区。同时,高职护士与大家一起倒班,参与急诊病人的抢救护理工作,更容易发现护理工作中的不足,通过及时上报,护士长检查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实施成组管理模式以来,高职护士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20余条,有效避免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控制与持续改进。同时也使护士长从繁忙的事物中解脱出来,使管理工作更有序,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业务管理和学科建设之中,使管理效率得以提高。

2.2对专科急救护士要适当授权,参与管理

专科急救护士为工作5年~10年的熟练护士,积累了一定的急救经验,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生活中处于恋爱或婚后没有太多负担的阶段,有着充沛的时间、精力,成组管理模式给他们提供了施展个人知识、能力的空间以及独立承担工作的机会。专科急救护士主要负责危重病人的急救配合,病情记录单的书写,指导低年资护士参与急诊病人的抢救,高职护士不在时,能代替高职护士完成协调工作。负责科室每月的业务学习、护理查房及实习护士的带教。经常带领参加院外讲座、培训和交流。在提升专科理论水平的同时,也培养了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

2.3对助理急救护士要适当约束,教练式培养

助理急救护士在急诊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为减少在护理工作中不良事件的发生,主要负责急诊病人的登记、病情相对较轻病人的治疗、配合医生进行清创工作,在急救护士或高职护士的指导下参与抢救治疗。工作中适当给她们增加压力,预设一定的目标,使其有目的、主动的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要求熟练掌握科室规章制度,在工作中做到勤学、多看、善思。掌握急诊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病因及急救护理措施,重在夯实基础,在高职护士及专科护士的带教下快速成长。

3小结

实施岗位管理下成组护理模式后,低年资护士能在小组内得到具体的来自高年资护士及专科护士的指导,成长较快。另外,在抢救危重病人时,由于分工明确,团结协作,极大地提高了抢救水平。小组团队精神有所加强,提高了互助意识。在遇到突发事件护士长不在或人员不足时,高职护士能及时启动科室人员应急调配方案,使人员快速到达科室参与抢救,最大限度地挽救病人的生命,提高了科室医疗护理安全性。成组管理模式能发挥各级护士的作用,能各司其职、优势互补。分层管理拓展了护士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方向,为专科护士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各层次护士为自己制定3年~5年职业规划努力的方向,明确了工作目标及重点。

第3篇

继续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B。专科护士(CNS)是指在某一特殊或者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家型临床护士。专科护士的职能定位为某一学科的护理专家,是临床和专业的领导者和革新者,并推动护理工作的专业化发展。护士的继续教育现多为学分制管理模式,对其是否为本专业继续教育项目并不重视,过多流于形式。我院2013年对专科护士在完成相应学分的基础上,以核心能力为框架,实行了对专科护士强制性在职继续教育的管理,该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3年我院专科护士23名,领域包括急诊急救、造口、血液净化、手术室、母婴护理、肿瘤护理、重症监护、静脉治疗、临床营养专业。学历均为本科。年龄(32.4±5.3)岁。专科工作年限8~24年。

2.管理体系的构建

2.1组织机构由护理部垂直管理,护理部副主任担任组长,小组成员包括临床专科副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护理教育督导。医院针对专科护士的在职继续教育调配专项资金保障。

2.2理论依据核心能力是通过一定时间的积累所获得的

技术水平和临床经验,包括良好的业务技术专业知识和个人素质。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包括4个方面:(1)直接临床护理能力。(2)领导与管理能力。(3)教育与咨询能力。(4)科研能力。其中“直接临床护理能力”是核心能力之核心。专科护士的临床工作需密切与现代护理模式结合,并与护理国际化相结合,并同时满足个人需求和组织需求。

2.3实施过程护理部以1号文件发放专科护士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制定专科护士继续教育管理档案,内容包括职业规划、继续教育内容的完成、临床工作量统计及护理科研与论文。继续教育内容包括必修科目、专科相关知识的学习经历、岗位职责。

2.3.1必修科目护理部设计专科护士必修科目,包括英语、护理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护理教育学、医院感染管理、护理健康评估及实施技能、临床营养以及危急重症护理知识等方面。师资依托江苏大学护理系配置,授课老师选择教学经验丰富的“双师”型副主任职称以上的教师。为了保证必修科目的全员到课参与率,授课时间统一为19:00~21:00。2.3.2专科知识理论基础是科学开展专科护理的基石[4],专科护士均为我院专科护理网络小组组长或核心成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与本专科相关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以及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护理部根据各专科工作特点,与专科医疗组协调,共同确定1名副主任医师,负责对专科护士进行业务上的指导和监督。另外要求每位专科护士有前瞻性学习意识。关注本专科涉及相应指南更新内容,参与专科临床指南的解读学习,了解专科进展。阅读近三年本学科的相关文献。每周参加专科科主任查房1次,每月参加科室疑难病例讨论1次,关注专科的医疗发展动态。每年2~3次参加全国或省市的专题短期培训班。

2.3.3岗位职责护理部和专科护士交流,制定专科护士发展短期和长期职业规划,并根据各个专科护士的工作性质,制定详细岗位职责说明书,根据学科的发展及时修订岗位职责说明书,明确工作目标,界定工作内容。

2.4评价指标

2.4.1专科护理工作量根据各专科护士的工作内容及特点,设计专科护士工作量统计表,内容包括个案管理、门诊患者例数、全院会诊、全院专科查房、患者讲座、院内护士培训、切口换药等次数和例数。

2.4.2护理科研论文每年对科研设计课题和所发表护理论文进行统计。

2.4.3专科护理质量专科护士涉及十多个专业,覆盖全院护理部门。专科护理小组制定专科护理质量标准,每3个月对专科护理质量进行全院检查及专科护理操作考核。

3.效果

3.1专科护士工作量完成情况2012年专科护士完成专科门诊患者2987例,护理会诊158例次,个案管理57例,全院护理查房10次,院内培训21次,患者健康教育讲座48次,切口换药301例,家庭访视4次。2013年完成专科门诊患者3685例,护理会诊189例次,个案管理65例,全院护理查房18次,院内培训32次,患者健康教育讲座76次,切口换药387例,家庭访视12次。

3.2护理科研论文完成情况通过建立实施专科护士管理体系,提高了专科护士的科研能力,加强临床护理工作中细心观察、主动思考意识。2012年我院专科护士发表护理论文7篇,2013年发表护理论文18篇。2012年专科护士护理科研课题申报为零,2013年申报江苏大学校级课题5项。

3.3专科护理质量2012年我院未制定专科护理质量专项检查标准,整体护理检查标准覆盖专科护理检查,内容简单,专科护理检查流于形式,对临床工作状况不能很好的监管。2013年由专科护理小组制定专科护理质量检查标准,细化专科护理要点,并开展护理质量标准解读和培训,对临床护士工作进行指导及评价,提升专科护理质量。专科护理小组开展专项技能培训,考核成绩均得到了提高。

4.讨论

4.1根据岗位需求针对性继续教育专科护士对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曰、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医疗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5。我省专科护士的准入要求为本科以上学历,专科工作8年以上,为了保障专科护士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医院对于专科护士的监管力度增强。我院2013年对专科护士继续教育实施系统管理,护理部专人负责,从组织机构、经费、知识体系各方面进行组织,对护理教育培训、质量控制等统筹监管,保证了专科护士继续教育的学习效果,能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内涵,并根据专业需求,护理部协调指引专科护士开展工作,推动了专科护理的发展。

4.2优化护理队伍的结构,体现护理职业价值专科护士开展专科领域的护理研究,并将研究的成果应用于本专业领域是专科护士的重要职能之一6。我院护理部垂直监管,根据江苏省卫生厅护理岗位配置指导意见,合理配置了专科护士数量和比例。同时,协助排除专科护士开展工作无关因素的干扰。医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护理部与专科护士一起制定工作目标,专科医师予以专业指导,将工作内容与专业实际紧密结合,制定临床实用的专科护理指引,促进专科护理的发展。专科护士积极主动参与护理科研,通过科研工作汲取新知识,不断丰富专业知识体系和优化护理实践,促进了护理学科的建设,体现护理职业价值。我院为集团医院的核心医院,专科护士协调和指导了集团护理工作,提升专科、专病护理水平,满足护理学科发展和群众的健康需求。

第4篇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5C-0095-02

品管圈即品质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同一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解决工作问题、提升工作绩效,自动自发地组成一个小团体,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解决工作场所发生的问题,达到质量改善之目标。护理学院的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阶段,是用已有理论知识指挥行动的关键时期。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死板,带教没有针对性,在为期十个月的带教过程中,要更换多个科室多位带教老师,会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为了使护生完成临床实习,提高教学质量,从2013年9月起,我院针对部分临床实习生开展QCC活动,针对教学中出现的各类共性问题,利用品管圈的手法加以干预,通过近一年的调查分析及持续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7月进入实习阶段的护生120名,男性10名,女性110名,其中本科学历38名,每名实习生实习周期10个月。自2013年8月起,实施品管圈活动,根据在实施前后的实际情况,分析影响学习效果的多种因素。

二、方法

(一)品管圈的形成期

品管圈由16人组成,组长1名,由具有主任护师职称的总护士长担任,副组长2名,由具有副主任护师职称的护士长担任,其余教员由各临床带教科室的带教老师组成,共13名,其中主管护师8名、护师5名。成员中4人负责操作教学,12人负责理论教学,理论教学包括专科知识、护理工作流程及规范、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由圈组长负责监管及主持品管圈的活动,制定组员工作职责,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每周四下午召开一次圈会,主要学习QCC知识,沟通教学经验,总结学生反馈的信息,积极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关键点,提出整改方案,并由组长和副组长追踪效果。活动中将120名护生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本科生19名,每组各有男护生5名,告知其实验方法与目的,取得自愿配合。

(二)品管圈的实践期

1.选定主题:临床实习是护生获得感性思维、深化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因为护理工作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技术含量高、突发事件多、工作环境复杂,容不得半点差错,所以对我们带教老师提出的要求也严于其他专业。因此,我院将“提高护生临床带教质量、保障护理工作安全”作为品管圈的活动主题,力求在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及引导下,推进护理教学事业。本次QCC命名飞翔圈,意味着每一位即将毕业的护生,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都能展翅翱翔。

2.拟定活动方案确定活动开始日期:2013年9月,进行工作分配,制定培训计划,经过我院教学部和护理部领导的讨论并审核通过。参与这次活动的临床科室有循环内科、普外科、儿科、妇科。

3.现状分析:品管圈成员采用六何分析法(5W1H原则),通过多种形式,对实习护生和带教老师进行双向信息采集,收集目前大家认为影响实习护生学习效果的因素。由圈组长主持,全体圈员进行分析和总结,共归纳出4种主要因素。(1)教师综合能力差:教师的业务与教学能力、教学模式与态度、职业素养欠佳等,如教学形式单一,仅凭经验带教,不懂得恰当应用多媒体教学器材,让分层教学计划流于形式,语言表达及沟通能力差。(2)实习护生因素:学习自觉性差,不能很快适应学校与医院的环境转变,理论基础差,现行教材理论知识落后于临床实践。(3)学习环境复杂:护士的直接服务对象是患者,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理解我们的临床教学工作,即便作为教学医院也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拒绝护生为其进行护理操作,大幅度降低了护生动手实践的机会。护患关系日趋紧张,部分患者及其家属的言行打击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影响其毕业后的择业取向。(4)专业技术性极强:作为一名护士要具有慎独、严谨的职业素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工作强度高、压力大,每天面对生老病死各种突发事件,要求有极强的心理承受力。

4.设定目标:(1)提高护生的理论及操作成绩。(2)提高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3)保障护理安全,减少差错事故。设定目标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专业知识30分,操作技能40分,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30分。

5.实施对策:在圈组长的带领下,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针对以上4个主要影响因素,拟定多个整改方案。并于每周四下午由圈组长主持,了解方案的实施情况,圈员交流教学心得,及时调整对策,促进圈目标的实现。具体措施如下:(1)制定带教老师的资质标准: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护师以上职称;工作满三年、业务能力强、表达沟通能力强;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完全掌握基础护理知识和操作、熟练掌握专科疾病护理知识和操作;制定分层带教目标及计划,由高年资、高职称的护士带教高学历的实习生,做到能级对应。(2)对护生进行摸底考试,找出知识薄弱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和训练;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为不同学历的学生制定科室学习目标,要求在不同的科室完成专科操作、护理文件书写、护理查房等,有出科考试,提高护生的学习自觉性;每月进行一次座谈会,培养护生正确、积极的人生观、职业观,帮助护生完成职业规划;每月召开一次护理前沿知识讲座,更新护生的理论知识,激发探索新知识的兴趣。(3)帮助护生尽快适应医院的环境,完成学生向护士的角色转变;带教老师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思想工作,让大家理解培养护理接班人是于国于民的大事、好事,先取得患者及其家属在思想上的认同;在操作中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跟紧护生的每一项操作,打消患者因为担心护生操作带来差错事故的疑虑;对一些难度大的有创性操作,可以先在模拟人身上练习,进而在同学间相互练习,接着选取配合度好的患者练习,尽量避免在患者身上多次操作失败而引发纠纷。(4)帮助护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这远远比多学会几项操作重要;将无菌操作、“三查八对”、严格交接班等重要的工作制度制成醒目标识贴于护生使用的操作台、治疗车上,时刻敦促、警醒护生,人命关天、大意不得;每月进行两次突发护理事件、专科危急重症护理的应急预案演练,教会学生从容面对各种突况;每月进行两次工作质量标准、各岗位工作流程、职业法律、法规等规章制度的培训。

6.效果评价:在实习结束后对护生进行统一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试,均由圈外老师担任考官。另外根据教师的职业道德、业务能力、带教态度、语言表达及沟通能力、教学模式,设计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调查表,发放给120名护生,每人一份,不记名答卷。

7.统计学方法:将以上结果汇总,并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将QCC应用于护生临床带教,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习成绩及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以P

8.结果:在临床带教工作中应用QCC,实验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成绩、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都与对照组成绩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三、讨论

QCC活动是日本石川馨博士于1962年提出来的,目前在护理质量管理、临床护理、护士素质、健康教育、仪器管理等方面都取得很好的效果。品管圈活动中,圈员采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定期分析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参与的各个环节,找出问题、分析问题、持续改进与完善,实现了对护理专业学生在临床学习中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动态化的管理,促使对实习护生的管理由“以教与学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模式向“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充分调动了圈员的带教积极性和管理意识,更贴近90后学生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个性化特征。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