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4 15:53:06
导语:在经济学专业分析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专业;教育经济学;分析
“热门”专业不仅仅是一个时髦的词汇,它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大学毕业生需求现状的一种体现。专业的“冷”与“热”是以专业人才的供给与社会对这一专业人才的需求关系为依据进行评价的。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由社会需求来决定,人才市场受价值规律的支配,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活动的冷和热。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多,学生毕业后就业就相对容易,工作待遇相对较好,收入也相对高。这就反过来刺激人们的关注度,高考时报考的人就多,就成了热门专业,反之为冷门。二是专业“冷”与“热”具有一定的相对性,衡量一个专业是否“热门”,主要是看社会对它的需求程度及用人单位对它培养出来的人才的欢迎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程度的变化,一些专业在某一段时间社会需求较旺,专业培养人才数量大为增加,但由于市场总容量的限制,当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紧缺状况逐渐缓和之后,需求量趋淡、热度就会渐减。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还表现为,有一些专业眼前看不是太热,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需求量可能渐渐增加前景看好。三是盲目性,我国的高考填报专业志愿制度,都要求考生在入学之前进行专业选择,由于对高等学校专业信息了解不多,对专业所要求学习内容认识不足,对专业的未来职业定向不太清楚,大部分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追逐所谓的热门专业。
二、影响专业“冷”与“热”的教育经济学理论
从教育经济学视角来看,对选择专业产生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等教育投资专业风险
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由成本和收益构成。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接受高等教育而发生的各种直接费用。间接成本,又称为机会成本,是指因上学而放弃的可能的工资收入。收益包括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经济收益指上大学的未来经济收益中超出不上大学可能收益的那部分。另外,还有非经济收益。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收费普遍化的阶段,个人在进行高等教育投资决策时,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不会与其他可行性投资收益进行对比,普遍认为高等教育投资是必要投资。由于个人高等教育投资收益是一个预期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投资可以增大收益,高等教育投资收益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非经济收益(获取社会身份,形成完整的人格,改善心理健康水平等)与经济收益(得到更高的劳动收益,更易获得机会, 面临更优越的劳动环境等)。同时,高等教育投资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即投资也可能减小收益,甚至导致损失。高等教育投资不同于其他项目的投资就在:其他项目投资失败可以重来,而高等教育投资失败是彻底的失败,高等教育投资失败意味着高等教育投资的预期收益归零。
高等教育投资可能因受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一些生产领域存在着结构性失业,这对于高等教育个人投资来说是最大的风险。我们把这种风险称为专业风险,即高等教育投资者个人所选择的专业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风险。目前高等教育的专业基本是按行业、职业进行设置,专业类型决定职业类型,而各类职业类型的市场需求在未来某时期内是不确定的,因而进行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个体在自己所选择专业,无法预期未来市场需求,因此所选择专业能否适应市场需求存在风险。于是人人都想选择预期市场需求大的专业,而市场需求又无法预期,多数人的做法是随大流、跟风,在专业招生的名额有限的情况下,选择的人越多,专业的热度就会越高。对于那些已经选择热门专业的学生来说,也面临专业风险,因为今日的热门专业在经过四年的市场的不确定性必然会有风险。这就需要投资者能够把握信息,主动寻求信息,在信息对称的条件下选择专业和找工作。
2.人力资本理论的投资回报
人力资本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 T. W. Schultz提出,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而形成的凝聚在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而健康状况的信度和效度在调查中难以保证,在此忽略,因此,经济学家雅各布・明赛尔认为:所谓人力资本指的是蕴含于人自身中的各种生产知识与技能的存量总和。人力资本的形成,最主要的是教育方面的人力资本投资。通过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使其人力资本存量增加,成为复杂人力资本。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有着更宽的就业空间,更多的就业机会,待遇也相对较高。人们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最主要的是为了未来能够获得理想的回报。虽然目前高等教育收取学费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大部分的中国家庭都坚信人力资本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都愿意投资高等教育,以此增加学生人力资本存量,从而在几年后获得良好的回报。因此,在决定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即选择专业时,就要考虑就业预期收益。能否获得回报,取决于毕业后能否尽快就业,以此,预期就业前景好的专业也就成为热门专业。
3.人力资本的通用性与专用性
根据人力资本转移成本的大小和对企业的依赖程度可以把人力资本划分为通用性人力资本和专用性人力资本。通用性人力资本一般指在广泛的应用和活动中具有价值的那些能力和素质,它不专用于某项任务或企业,在企业或行业之间转移的成本较低。专用性人力资本一般来讲,它专用于某个企业(例如关于某个企业的非正式组织知识、人际关系等),这种人力资本一旦离开其专用的企业,其市场价值不大或者根本没有价值,因而其转移的成本相对来说较大。人力资本专用性人才是具有特定专业技能的人力资源,由于具备特定的专业技能,能适应社会的某种特定需要,具有“非他莫属”的优势。即当人力资本所有者将自己的劳动技能与某一特定的工作职务相结合,并按职务要求发展自己的技能时,才能实现人力资本的价值。这种专业技能只有与某种特定的职业或组织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取得一定的投资回报。金融专业之所以成为热门专业,在于我国金融业近些年的迅猛发展,民营银行的兴起和国外银行的进入,对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金融专业人才所具备的专业技能是与银行紧密相结合的。会计专业也是持续升温,十几年前就是热门专业,曾经有许多人预言,会计专业人才将饱和,但时至今日,各高校会计专业仍然十分火爆,是因为会计专业人才也具有专用性人力资本的特征。
人力资本通用型人才具有通用性的基本素质,具备学习和发展更复杂、更专门化劳动技能的能力和水平。以较小的代价及时调整自己的专业技能或以较高的学习能力学习新的知识和劳动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或个人发展方向变化的需要。近些年来,许多高校认识到学生基本素质与基本能力的重要性,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在大学一、二年级打通学科专业的壁垒,力图打破以“专业”为单位构建课程体系的传统,将跨学科的课程提供给学生,将各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向更大的范围辐射,共同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让学生开阔视野,打好宽厚的知识基础。
4.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认为,许多制度性因素(如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工会)和社会性因素(如社会地位、歧视、社会习俗及习惯等)都会分割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可以分割为不同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不同的就业条件,并雇佣不同的劳动力。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学者开始涉足劳动力市场分割领域,分别从理论应用和实证分析两方面进行了研究。赖德胜提出转轨中国存在明显的制度性劳动力市场分割,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之间构成的劳动力市场是非一体化的,是被分割的。劳动力市场被划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分割性收益”。这种分割性收益是以货币收入或非货币化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形式存在的,一旦大学生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则各种分割性收益就无法获得。而且,在人力资本与垄断因素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明显存在着劳动力市场的行业分割。这种分割不仅限制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而且导致不同市场区间人力资本回报的差异。因此,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都要考虑其所学专业在劳动力市场的位置,是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还是在次要劳动力市场,是在被劳动力市场中被分割的那个行业,那些处于主要劳动力市场的、与优势行业相对应的专业就会成为大家热捧的热门专业。
三、理性对待高校专业的“冷热更迭”现象
从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一直处于“计划模式”,各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否,都要通过教育部审批与备案。这期间,教育部于1987年、1993年、1998年和2012年共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调整工作。虽然教育部在第四次专业设置与调整中,专业分为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两大部分,但高等院校仍然没有设置专业的“权力”与“自由”。这将导致两方面的问题。其一,高校专业无法较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节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节奏之间产生错位,即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快与慢很难合拍。其二,高校设置专业,不是从自身学科发展优劣,自身所具备条件考虑问题,而是盲目跟风,抢办“热门专业”,从而导致违背教育规律现象的出现。
理性对待高校专业的“冷热更迭”,作为高等学校,应适度把握专业设置与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既要准确预测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也要全面考虑自身办学条件,充分有效发挥学科专业优势。首先,高校专业设置不能一味地跟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走,若专业总是在产业结构的屁股后面进行不断调整,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就会丧失独立性与自主性,高等教育就只能越来越被动,完全违背了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其次,“热门专业”的社会认可度较高,生源较为充足,并且学费相对比“冷门专业”也高。一些高校只注重短期市场效应的影响,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设置专业争相趋“热”避“冷”。只追求当下的就业率,盲目“抢滩设点”,从而可能出现一段时间内某专业人才骤然饱和现象。在市场需求已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高校盲目设置专业,扩大招生人数和考生填报志愿时不够理性等因素,都会造成曾经的“热门专业”就业难现象。第三,高校不考虑自身优长学科,不去办所谓的“冷门”专业,从而导致各高等学校趋同现象的出现,即专业设置趋同,人才规格雷同。由此可能产生一系列恶性循环,从而导致高校丧失特色,教育机制创新能力降低,教育资源浪费,最终导致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彻底脱离,人才培养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杨智,阎高程,王培根.高等教育个人投资决策.当代经济,2007(10)
[2]张婵香.高等教育个人投资风险与消解.煤炭高等教育,2009(2)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研究的回顾
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研究方面,已有一些学者开展过相关研究。文献检索结果表明,张建国[1]、张於倩等[2]、罗必良等[3]、罗攀柱等[4]、季莉娅等[5]、雷庆勇等[6]、李红[7]等学者都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开展过一些相关的研究,这为笔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例如,张建国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作为一级学科,在设置本科阶段的专业时,考虑到暂时还无法进行农林整合,所以可以将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与林业经济管理类专业分列,但是在课程设置方面只要在教学过程、学时安排上各自有所侧重即可[1]。张於倩等通过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合理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加强专业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要组织编写专业主干课程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要体现前沿性、科学性、实用性,要少而精,实现整体优化;要扩大专业选修课的备选范围,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职业取向选择课程模块;要不断改进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2]。罗攀柱等提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该包括农林业经济理论和政策、资源与环境、企业经营、基础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以及农林业技术与实践课程5大模块;同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更应该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加大实习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4]。季莉娅等以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为例,分析了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更新课程内容、适当增加深度、创新教学管理体制、完善实习制度等完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同时,建议采取科学地安排教学环节、举办专题讲座、开设选修课、抓好毕业设计环节等具体的措施,以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5]。
雷庆勇等根据吉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实践,从素质教育理念出发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具体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建议[6]。李红在阐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必要性和分析现行课程体系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课程体系的途径,将课程分为8个模块,即公共必修课模块、公共选修课模块、学科共同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选择性专业课模块、实践教学模块、素质拓展模块[7]。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但是,前人的研究主要是采取自上而下的研究逻辑,而缺乏基于学生视角的“自下而上”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从了解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校本科生对课程设置的想法、态度和需求出发,开展了课程设置情况的调查研究,以期为下一步的教学计划修订和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的设置情况
我国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原来分为农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和林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1998年调整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时,才将这2个本科专业调整为1个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目前,全国共有54所本科院校开设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由于历史原因,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全面照搬前苏联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专业性,适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不断进行调整,目前本科阶段的课程体系以经济管理理论和知识为主体,专业课程结合农林学科的特点设置,农林2方面的知识都会涉及。但是,由于农科类院校与林科类院校的特点和教学资源各有不同,所以通常农业院校(如中国农业大学等)构建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偏重于农业经济管理,而林业院校(如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则偏重于林业经济管理[2]。目前,在开设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中,偏重于农业经济管理的院校较多。袁振国在《当代教育学》中对“课程设置”作了如下定义:“课程设置即教学计划,是课程的总体规划。
它依据一定的培养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确定学科门类及活动,确定教学时数,编排学年及学期顺序,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8]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结构属典型的“三层楼”构架,即最底层为公共课,中间层是专业基础课,最上层是专业课。公共课也称公共必修课,是指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主要有政治理论课、德育课、外语课、体育课等。专业基础课是指高等学校开设的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直接联系的基础必修课程,包括专业理论基础课和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课是指高等学校为某一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修习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是根据国家对某一种专门人才的业务要求设置的,是专业教学计划的中心组成部分[9]。根据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使用的2007版教学大纲,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情况详见表1所示。
三、基于学生视角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情况调查
(一)调查设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旨在了解目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认识、满意度、看法和建议;调查对象为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5~2008级在校本科生;调查时间为2009年5月。调查问卷的总卷包括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总体认知情况的综合调查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2部分内容。其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又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调查3个部分。大学1~4年级的调查问卷在个别题目上略有差异。本次调查向4个年级学生(共计250余名)发放问卷240份,每个年级各发放问卷60份,调查覆盖率达96%;成功收回有效问卷200份,问卷有效率为83%。
(二)调查分析
1.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认知情况
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中,对专业课程设置情况“非常了解”的学生有8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比较了解”和“一般了解”的学生分别为66人和78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39%和43%;而“不太了解”和“一点也不了解”的学生分别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3%和2%。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详见图1),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对教学大纲了解程度的高低与学生所在年级的高低呈正相关关系;其中,2006级本科生对教学大纲“不太了解”的比例略大于2007级,这与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修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大纲后对2007级学生加大了这方面的宣传力度有关。图1各年级学生对教学大纲的了解程度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和专业的课程设置在了解和认识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但从整体上讲,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认识程度高于对专业课程设置的了解和认识程度。同时,1、2年级的本科生对专业的了解程度明显低于3、4年级学生,对课程设置的了解程度略低于3、4年级学生,这说明大学新生在刚入学时没有系统地对所学专业的情况进行了解。这种情况可能引起本科生在专业认知方面存在偏差,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从而导致到了高年级才对当初的行为和选择后悔。因此,为了提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对专业和专业课程设置的认知程度,引导学生朝着专业培养目标发展,在本科生入学之初,就应该对其进行系统的专业概论方面的知识传授,让学生正确认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了解专业课程的设置状况和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发展观。
2.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
针对“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的调查,问卷设计了“课程涉及的内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教师授课方式”“课程难易程度”“学时安排”和“课程考核方式”等7项内容,将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较满意”“一般”“较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5个等级。调查结果详见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对调查的7项内容并不是非常满意;尤其是对“课程结构体系”“开课时间”和“学时安排”等3项内容,不满意率相对较高。为了进一步分析影响“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的因素,调查假设性别、年级和毕业打算是影响“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方差分析的实质是在多个正态总体等方差的假设下检验各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假设检验问题。所谓单因素,就是指所要分析的问题中只有一个变量(因素),如方案、决策等。在本文中,这个变量就是“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而这些不同的“满意程度取值”又称为“学生对课程设置满意程度”这个因素的不同水平。本文将学生对“课程涉及的内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教师授课方式”“课程难易程度”“学时安排”“课程考核方式”等7项内容的满意程度按照不同的性别、年级和毕业打算分别进行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详见表3所示。
根据表3所示的方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不同性别的学生对“课程涉及的内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教师授课方式”“课程难易程度”“学时安排”“课程考核方式”7项内容的满意程度都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不同性别的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没有明显差异,即性别因素对“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没有显著的影响。
(2)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课程难易程度”“课程考核方式”的满意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课程涉及的内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教师授课方式”“学时安排”的满意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课程涉及的内容”的满意程度存在十分显著的差异(p<0•01)。这说明年级因素对“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有着明显的影响。通过样本均值(详见表4所示)可以看出,整体上2005级和2006级学生对“课程涉及的内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教师授课方式”“学时安排”等项内容更为满意,而2007级和2008级学生对“课程涉及的内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教师授课方式”“学时安排”等项内容的满意程度相对偏低。
(3)毕业去向打算不同的学生对“课程结构与体系”“开课时间”“课程考核方式”等项内容的满意程度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课程涉及的内容”“教师授课方式”“课程难易程度”“学时安排”等项内容的满意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毕业去向打算不同的学生对“课程难易程度”的满意程度存在着十分显著的差异(p<0.01)。这说明毕业去向因素对“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有着明显的影响。通过样本均值(详见表5所示)可以看出,毕业后打算深造的学生对“课程涉及的内容”“教师授课方式”“学时安排”等内容更为满意;而毕业后打算就业的学生对“课程难易程度”更为满意,对“课程涉及的内容”“教师授课方式”“学时安排”等项内容的满意程度较低。
3.学生对公共基础课设置的看法
在本文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阶段的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英语、数学类、计算机类、体育类和思想政治类课程。在“学生对加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力度的看法”的调查中,几乎出现了一边倒的状况,详见图2所示。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认为,英语作为公共基础课程,是最需要加强教学力度的;其次是计算机类和数学类课程。而认为体育类和思想政治类课程最需要加强教学力度的学生数较少。因此,在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今后的课程设置改革中,应适当考虑加强英语、计算机类和数学类课程的教学力度,尤其是对英语课的课程安排和教学力度应当予以重视,以切实加强学生基础知识体系的构建,为培养适应新世纪需求的人才打好基础。针对学生关注度最高的公共基础课程———英语课,项目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英语课应该在6个学期都开设的学生人数较多,占被调查人数的43%;认为英语课程应在4个学期开设的学生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38%;其余19%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其他”选项,包括有的被调查者不清楚英语课程合理的开设时间。此外,有的被调查者提出前4个学期开设英语必修课程,第5学期开设英语选修课程,以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选择是否继续英语课程的学习。同时,对“大学英语4级考试应该放在哪个学期”的调查,有47%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放在大学1年级上学期,有38%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放在大学1年级下学期;而认为应该放在大学2年级上学期和大学2年级下学期的被调查者分别为10%和5%,所占比例非常小。
这相对于实际情况———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大学英语4级考试放在大学2年级下学期而言,与学生自身的需求形成了较大的反差。因此,在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今后的课程设置中,应适当考虑将大学英语4级考试放在大学1年级进行,或者可以允许同年级学生有梯度地自愿选择参加大学英语4、6级考试的时间。在对计算机类课程的调查中,90%的被调查者认为有必要加强此类课程的设置,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其中,被调查者对计算机应用软件、数据库、统计分析软件、办公自动化等课程的期待较高。而目前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阶段所开设的计算机类课程较少,仅有1门必修课“计算机应用基础”和1门专业选修课“办公自动化”,这与当代社会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略有脱节。因此,在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今后的课程设置中,可以考虑适当增加计算机软件应用等操作类课程;并根据经济类课程的需要,增加一些经济分析软件类专业选修课程,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对经济管理类软件有一定的了解。在有关“数学课程难度”的调查中,认为数学课程“很难”“较难”的被调查者分别有42人和79人,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21%和38%;认为数学课程难度“一般”的占31%;而认为数学课程“较易”和“太容易”的比例较少,仅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10%。这说明有近60%的学生认为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开设的数学课程难度较高。因此,建议可以略微降低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数学课程的难度,以适应更多学生的要求。
4.学生对专业基础课设置的看法
在本文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法、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基础等课程。本次问卷调查对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目前开设的6门专业基础课的开设时间进行了调查,详见表6所示。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希望开设专业基础课的时间集中在本科阶段的前3个学期,其中认为管理学、经济法、微观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应在第1学期开设的被调查者所占比例较大。而实际上,在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2007版教学大纲中,这3门课的开设学期分别为第1学期、第1学期、第2学期。可见,管理学和经济法这2门课程的设置时间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期望,微观经济学课程的设置时间(第2学期)与大多数学生的要求(43%的学生要求第1学期开设)略有偏差,但总体而言也是可以接受的(要求在第2学期开设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学生比例为37%)。同时,认为宏观经济学和基础会计课程应该在第2学期开设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大,这比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际开设时间均提前了1个学期。由于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在理论上有一定的联系,是构成西方经济学的2大部分内容,所以应在连续的2个学期分先后开设;而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学科的基础,学习该课程前需要有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的铺垫,因此教学大纲规定这2门课程在第3学期开设是有其道理的。此外,认为统计学课程应该在第3学期开设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大,与教学大纲规定的在第5学期开设有一定的差距,建议在今后的调整中予以适当考虑。
尽管个别课程的设置时间与学生的看法和要求有差距,但从整体上看,目前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安排与学生的期望趋于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专业基础课程循序渐进式的课程设置能够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从学生对专业基础课授课内容的期望来看(详见图3所示),学生最希望授课内容有使用价值,其次是希望授课内容生动有趣。调查发现,许多学生认为课程的讲授者是何种级别并不那么重要,能够学到有用的知识才是最关键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在“专业基础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孰轻孰重”这一问题上,认为专业基础课应该更注重理论讲解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8%,认为应该更注重结合实践的占39%,认为应该理论讲授与实践都兼顾的占43%,认为应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来确定理论讲授与实践的重要程度的占10%。此外,调查结果显示,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认为专业基础课可以采取的课程考核方式包括闭卷测试、开卷测试、撰写小组论文或研究报告、撰写个人论文或研究报告;而且选择这4种课程考核方式的学生比例均在25%左右,并未显示出明显的差别。
5.学生对专业课设置的看法
在本文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阶段的专业课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2大类。专业必修课主要包括农业经济学、林业经济学、林学概论、森工概论、林业统计学、环境经济学、林业政策学、自然资源经济学等。专业选修课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学、项目管理、组织行为学、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办公自动化、交流与沟通、财政与金融、企业会计学、国民经济管理学、保险学、发展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合同法等。
调查结果显示,对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所开设专业课程的难度的判断,63%的被调查学生认为“难度一般”,23%的被调查学生认为“较难”,4%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很难”;而认为“较易”和“很容易”的学生分别仅占9%和1%。由此可见,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专业课难度适中,能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在“专业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孰轻孰重”这一问题上,认为专业课应该更注重理论讲解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5%,认为应该更注重结合实践的占44%,认为应该理论讲授与实践都兼顾的占43%,认为应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来确定理论讲授与实践的重要程度的占8%。相比较而言,认为专业课应该更注重结合实践的学生比例比认为专业基础课应该更注重结合实践的学生比例略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学生认为专业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与专业基础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相比,前者更重要。
调查结果显示,对“目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是否能满足学生需求”这一问题,表示目前的课程设置“可以满足”自己需求的学生占5%,认为“基本满足”的占32%;而认为“不是很满足”和“完全不能满足”的共占63%,所占比例较高。同时,从不同年级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认为专业课“不是很满足”和“完全不满足”自己需求的比例从大学1年级到大学4年级逐级上升,而认为专业课“可以满足”和“基本满足”自己需求的比例则逐级下降(详见图4所示)。这可能与低年级学生接触专业课较少、尚未对专业课有清晰和正确的认识有关。而高年级学生接触专业课较多,并且面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就业范围相对较窄等就业压力,所以高年级尤其是大学4年级学生认为专业课无法满足自己需求的比例相对较大。
图4各年级学生对专业课满足需求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对“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应加强哪方面课程的设置”这一问题,被调查学生关注度最高的是实践类课程,其次是农林类课程和经济类课程;认为应该加强管理类课程的学生人数最少。这可能与目前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所开设的实践类课程和有关农业、林业知识的课程相对较少而学生又希望获得更多的这方面知识有关。因此,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在今后的课程设置中,应该考虑加大实践类和农林类课程的教学力度,以适应农林经济管理作为一门综合学科的要求。
四、完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的看法和需求与目前实际的课程设置存在着一些不一致性。因此,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在今后的课程调整和完善过程中,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入手,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以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
(一)加强宣传和引导,提高学生对专业及其课程设置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目前部分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对专业性质和专业基本情况的总体认识不清;不少学生不清楚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处于迷茫状态,不熟悉自己所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同时又对当前的课程体系存有看法,有着较迫切的课程改革需求。因此,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应进一步重视专业概论课程的设置与教学。例如,增加专业概论课程的学时;由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教授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讲述专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沿问题等;由院系领导为学生开设专业讲座,讲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将来的科研方向和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趋向。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有一个宏观、正确的认识,才能消除学生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偏见。此外,还应在新生入学之初,开设“大学学习学”等学习指导类课程。这不但对学生学习专业有所帮助,而且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方向和个人发展方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考虑学生的需求,科学地安排公共基础课程
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在公共基础课程设置方面,大多数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学生更加关注英语、计算机类和数学类课程。学生希望能够在大学1年级完成英语、数学类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并且89%的学生希望大学英语4级考试能够在大学1年级进行。同时,90%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开设计算机应用类课程和统计软件应用课程。因此,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对传统的课程体系应进行系统化调整,科学合理地安排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可考虑进一步压缩思想政治类课程的学时,将大学英语4级考试提前到大学第2学期进行;应增设专业英语和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开设统计分析软件课程,并适当调整相关课程的开设时间,协调好课程间的前后衔接。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面临经济结构的重大转型。如何适应新常态,优化高等教育这一供给侧,保障各类型人才的有效供给,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课题。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应用型本科高校承担着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的中心任务。办学定位的独特性,决定了其培养人才以应用型为目标。而如何培养人、体现人才的应用能力,需要通过不间断的教学实践来实现。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经济学科下具有应用性特征的典型专业,在我国有较长的专业建设历程。因此,国内高校在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中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探索和现实实践。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如何在“新建本科、传统专业”这一矛盾下做好平衡,做好专业实践教学,走出一条既符合高等教育规律,也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路子,是摆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育改革与转型的重要课题。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评述
目前,国内学者对本科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大致来说,包含高校整体与具体院校个体实践教学的开展情况,以及实践教学各环节研究和体系构建与优化等方面问题。综合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一方面,高校整体与具体院校个体存在包含关系,也就意味着本专业实践教学建设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实践教学的开展有通用方式,也有院校个性,呈现出分散化特征。另一方面,鉴于高校类型多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多元,在具体实践环节和内容上也有差异。
从总体上看,现有研究内容至少有如下不足:①注重专业研究,轻视高校办学定位。实际上,高等院校的办学定位不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就有差异。很难说存在一个通用体系既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需求。即使国内有部分学者知晓这种差异,在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时,也仅是将其作为所属类型高校人才培养或专业建设的一个方面。故当前这方面的研究内容不够充分。②本专业实践教学最终还是需要指向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而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所呈现的新特征、新问题,促使在进行本专业实践教学时需要紧密关注人才培养这一供给侧,去主动适应和转型。另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差异,决定了对人才需求也呈现多样性特征。现有对本专业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未触及这些变化,也未反映各地区人才需求的特殊方面。这造成近些年来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与涉外经贸人才供给的“”特征,人才应用能力与市场需求严重不匹配。因此,要转型本专业实践教学。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转型方式
1.错位转型
“新建本科、传统专业”的现状决定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教学需要“扬弃”。这种扬弃过程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新建特征决定了相对于传统高校而言,其发展基础薄弱,存在各类发展制约,体现在人才培养各个环节。为此,在转型本专业实践教学时,必须进行错位转型。如何错位转型?这就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真实需求,特别是地方主导和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立足校情,合理评估学校现有学科专业的基本情况,找准自身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定位,设置科学合理的专业方向。比如将专业方向落实到具体产业和企业,或者各类新兴贸易方式,如地方主导产业和潜力产业贸易、服务贸易、跨境电商等。确定方向后,设置具体实验教学平台,集中力量做好专业实践教学。
2.协同转型
近几年来,国家鼓励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如何转变?其典型模式是强调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而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也要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之路。本专业实践教学已不能局限于课堂、校内外的简单实践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教学的发展趋势。要转型则需要走协同转型之路。本专业要主动“走出去”,深化实践教学内容。要主动与区域对接,与产业和企业对接,开展多种方式、具有一定深度的校企合作活动。
3.平台转型
遵照系统论观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也是一个系统。以专业内涵为轴心,在坚持错位化发展路径的同时,需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的国贸专业实践教学平台,进行平台转型。围绕各类课程群、模块和具体课程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综合平台,发挥平台要素与环节排列组合的集合与融合优势,培养学生专业综合应用能力,不致造成分块培养、单一培养所造成的能力欠缺。这也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转型的必然之举。
三、保障措施
1.优化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短板之一。虽然近些年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状况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但不可回避的是,现有师资数量不足,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日常需要,也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研究的需要。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青年教师所占比重较高,实践教学执行力尚可,但深入开展实践教学还很困难。转型的另一难点是不足的p师型教师队伍,其困扰着专业的转型。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来说,优化师资队伍,特别是加强双师队伍建设,是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重点。为此,要加大投入,鼓励引进企业师资,也鼓励校内转任教师积极走出去,积极探索教师成长与晋升路径的多样化方式,实施分类师资评价标准,服务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转型。
2.加大投入
争取各类经费来源。在既定经费条件下,需要将经费使用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中倾斜。加大本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基础建设,丰富平台的内容与环节,保证满足实践教学需求。除改善实践教学基本条件之外,坚持效率优先,投入应指向服务国贸专业转型的重点与难点。特别是在校企合作层面,应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真正对接地方经济发展的真实需求,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3.强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
更新观念,进一步落实本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平等地位。适时出台适应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标准,依照标准开展实践教学。鼓励开展多方、多维和全过程评价,注重评估反馈和改进,逐渐形成规范和实践教学质量螺旋上升的质量监控体系,保证实践教学质量,服务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自然转型。
参考文献:
关键词:地方商科院校;问卷调查;双语教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一、引言
国际贸易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对该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衡量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国际贸易专业英语的口语及写作能力。教育部2001 年第4号文件明确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双语教学,并要求国际贸易等六个专业率先实行双语教学。我国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地方商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应用型外贸人才,而双语教学对于地方商科院校高素质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湖南省跨区域合作的推进,湖南省对外贸易发展水平不断提升。2016年11月召开的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开放崛起战略,确立了将湖南省建成中部地区开放强省的目标。在此背景下,湖南省地方经济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多,急缺既熟悉国际经济与贸易规则,又具有极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湖南商学院是一所以管理学、经济学专业为主的多科性省属商科院校,该校自1995年开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办学,2003年、2006年、2007年、2008年该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先后被评为校级优秀专业、湖南省重点专业、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湖南省特色专业。自2003年起,湖南商学院相继在“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函电”等专业主干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进行双语教学的专业课在国际贸易所有专业课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了30%。
二、调查对象、样本情况及问卷设计
此次调查对象是湖南商学院2012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大四本科生,调查时间是2016年5月,正逢这些学生在实习单位实习2~3个月后返校参加毕业论文修改和答辩之时,他们能够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客观地看待湖南商学院双语教学的效果,提出的意见较为客观和中肯。
本次调查共发放匿名问卷90份,有效回收问卷81份,有效问卷率为90%。该问卷共23道单项选择题(其中对学生基本情r调查的单项选择题6道)、3道多选题和2个开放式问题,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①学生基本情况调查:性别、英语水平、招生生源、就业单位、考研打算、出国深造安排;②双语教学基本情况调查;③双语教学的作用调查;④双语教学效果的评价及原因调查;⑤改进双语教学建议的调查。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学生基本情况的调查(见下表)
通过对回收的81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了如下信息:①男女学生比例基本相当,男生比例略高于女生,具体而言,男生42人,占比51.9%,女生39人,占比48.8%;②学生理科生源比重(62%)大大超过文科生源比重(38%);③学生总体英语水平较高,93.8%左右学生通过了国家大学英语4、6级考试,其中通过6级者超过一半;④学生中仅33.8%的人在外贸行业工作,而66.2%的人没有从事这一行业;⑤仅28%的人有考研打算,另外72%的人则没有;⑥仅17%的人有出国深造的打算,83%的人没有这一打算。
2.双语教学基本情况的调查
目前湖南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从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并且主要是一些应用型的课程进行了双语教学,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函电”“进出口贸易模拟实习”“国际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国际结算”等课程。当学生被问到感兴趣的国际贸易专业双语科目时,学生反映他们对“国际贸易实务”兴趣最大(39.5%),然后依次是“国际商务谈判”(17.3%)“进出口贸易模拟实习”(7%),其主要原因是在这些课程的双语教学中案例教学方法或实训环境效果较好。
目前湖南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双语课程教材大多数为国内教师用英语编写的,但由于这些英文编写的教材所涉专业内容大多过于简单,任课教师一般另外指定了中文教材,有70%的学生反映老师所授知识与指定的教材内容差异较大。绝大部分(72%)学生反映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课程课后作业的英语比重为20%~30%;由于双语教师师资力量不够(国贸系双语教师人数为8人),大部分双语课程采用大班授课的形式,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普遍(86%)认为小班教学比大班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3.学生对双语教学作用的调查
当问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否有必要进行双语教学时,76%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关于双语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大小这一问题,10%的学生认为作用很大,50%的学生认为较大,27%的学生则认为一般;关于双语教学对于就业的作用,58.4%的学生认为一般,39%的学生认为很大,2.6%的学生认为没有影响,其中所开设的双语课程中对于就业作用影响较大的依次为“国际贸易实务”“进出口模拟实习”“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函电”,其他双语课程作用都较小;对于双语教学意义的理解,学生认为其意义由大到小依次为“创造国际贸易实务的英语语境”“增加就业机会或学习交流机会”“提升专业知识和能力”。
4.双语教学效果的评价及影响因素调查
没有上双语课之前,几乎所有学生均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有很高的期望值,但是调查发现仅有13%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达到了预期效果,而53%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加重了他们的学习负担,有37%的学生反映他们无法听懂英语授课内容。
调查发现,双语教学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教学方法和手段、师资,而教材和教师的态度影响较小。学生认为少部分课程的双语教学采用了案例教学法,但大多数双语课程仍然沿袭了“满堂灌”的方法;81%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师资一般,仅7%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的师资很好。按照师资构成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排序,其影响因素依次为“教师英语口语发音不准”“教师专业水平欠高”“教师上课缺乏激情和教学态度”,其中教学态度权重远远低于其他因素。
5.改进双语教学的建议调查
调查发现,53.1%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中英语比例为50%较为合适,32.1%的学生认为其比例应为80%,而要求30%和100%的学生较少;对于双语教学的师资,学生的愿望依次是外籍华人或有留学背景的中国人、中文和英语水平均佳的教师、外国人以及英语口语较高的教师;75%的学生认为教材应该有中文教材和英文教材两种,而25%的学生认为应该用全英文教材。此外,学生希望提高双语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多进行互动,多采用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教材选择上尽量实事求是,在考虑学生接受能力前提下尽可能选择权威的双语教材。很多学生建议早点开设双语课程,甚至可以从大二开始就上双语课程,并逐步增加双语课程的课时数。
四、建议
1.进一步明确地方商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目标
对地方商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直接影响到双语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等方方面面。由于地方商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目标是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市场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所以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目标要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学习国际贸易专业英语知识,掌握国际商务环境交流的共同语言。对于部分优秀学生,地方商科院要侧重于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双语思维和国际视野。
2.科学设置地方商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双语课程体系
由于地方商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定位为应用型外贸人才,所以对该专业双语课程体系的设置要倾向于应用性课程,适当兼顾理论性课程,并对该专业的理论课程及应用性课程(包括实践性课程)的双语教学目的和双语比例有所区别。
一方面,在明确本专业双语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构建合理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群(包括理论性课程和应用性课程)。目前湖南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应用性课程中只有“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函电”“国际商务谈判”“国际结算”“国际贸易模拟实习”等进行了双语教学,但是某些涉外性较强的课程如“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通关实务”“港口概论”等仍未进行双语教学;此外,“外贸单证实务”这门课程尚未开设,所以,应该立即开设“外贸单证实务”的双语教学。理论课程方面,该校“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等课程开展了双语教学,但还有一些重要的理论课程也应该开展双语教学,如“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跨国经营与管理”“国际服务贸易”等。
另一方面,理论课程及应用性课程(包括实践性课程)的双语教学方法和英语教学比例应进行区别对待。该专业的理论课程如“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跨国经营与管理”等,其双语比例不要很高,建议为20%,其主要目的是突出国际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应用性课程则应该增加英语的比重,力争达到60%,在课堂及课后作业中都要较高比例地体现英语,强化学生的英语专业应用能力。
3.循序渐进地安排和推介双语授课课程,形成连贯系统的双语课程体系
目前,湖南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双语课程一般集中在大三第二学期,造成学生一时适应不过来。大一学生英语学习深度还不够,也缺乏专业基础知识,还不宜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到了大二阶段,W生逐步适应了大学环境,初步具备了双语授课的基础,此时应引入少量双语课程,如“国际贸易”“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市场营销”,并逐步增大双语教学的力度。通过多课程、立体化的教学设置,能够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从而在今后成长为既具有国际视野、精通经贸理论知识和技能,又熟练掌握国际通用语言,能积极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商务人才。
4.提高双语实践课程比例,完善国际经济与贸易双语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环节是达到双语交流目标的必需手段,也是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水平的保证,有利于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学以致用。但是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中的实践环节严重缺少,大大影响了双语教学的效果。学校仅在学生大四时在商务仿真模拟实验室开设了“国际贸易模拟实习”这门实践性双语课程,占3.5个学分,学生反映他们对“国际贸易模拟实习”兴趣很大,但课时严重不足,且有学生反映不应把它安排在大四。“国际结算”“外贸单证实务”“通关实务”这些要求进行实践教学的课程均未安排实践环节课时。此外,许多国际贸易应用性课程,也应该穿插实践环节,利用仿真实验环境提高其学习效果,实现教学内容的相互补充,从而形成双语教学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5.采用适合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鼓励采用小班形式上课
理论课程及应用性课程(包括实践性课程)的双语教学方法和英语教学比例应进行区别对待。该专业的理论课程如“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跨国经营与管理”等在进行双语教学时,其双语比例不应很高,而主要是在一些概念、案例上以及数据图表上体现英语特色,让学生初步具有对专业知识的英语思维能力,夯实专业基础,也便于他们进一步深造和学习。对于应用性课程则应该增加英语的比重,多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现场表演等方法,加强互动,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在双语教学中, 应该尽量采用小班的形式教学, 增加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和互动。同时, 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 多采用引导式和启发式教学方法。若条件允许的话,可以举办双语教学比赛,并采用公开课学习、集体备课等形式探索双语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效果。
6.选择权威双语教材,根据双语教学需要进行考试改革
有些人主张直接采用英语原版教材,这其实是一个误区,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许多本科生对国内中文翻译的英文原版教材难以理解,而一下子学习原版英语教材,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可喜的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双语课程教材不断涌现,出现了一批含金量高、知识体系完整、与中文教材基本对接的好教材。以《国际贸易实务》 为例,该教材由十多年前缺乏对接教材,而慢慢成熟起来,代表性强的先后有帅建林所编写的《国际贸易实务》(英文版)、周瑞琪编写的《国际贸易实务》(英文版),内容与中文内容越来越衔接,并且专业性越来越强,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推动作用,其他的双语教材也在趋于良性发展中。教师要具有敏锐的目光,经常调研市场上新的、好的、体系完整的双语教材。由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双语知识讲求外贸英语的应用性,教师可以根据本课程需要进行考试改革,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确保能够培养学生的双语应用能力,切忌流于形式。
7.加强双语教师团队建设,激发双语教师的潜力和热情
目前湖南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师团队日益壮大,已经形成了中青年的梯队队伍和专业双语教师群,中间不乏专业知识、英语口语、教学互动等方面都让学生惊叹的教师,然而这样综合素质拔尖的教师还是较少,整个教师群体基本还是各自为战,缺少交流和沟通。因此,应该鼓励这些教师上双语公开课,对上双语公开课的教师进行大力奖励,并组织大家进行评课;到兄弟院校学习和观摩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派教师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学校参加进修和培训,深入了解这些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双语课程群的建设,提高学校双语教学的总体水平;有条件的话,可陆续将本校双语教师推选到海外双语教师培训中心,进行高端提升。
8.学生双语比赛活动,创造学生双语学习的环境
湖南商学院每年举办一次国际经贸知识大赛,鼓励大家用英语展示和表演国际商务知识,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地方商科院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商务英语应用能力,这个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应该从入学开始,就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举办针对各年级的商务英语比赛,可以针对口语、写作、商务谈判等。
参考文献:
[1]陈汉辉,张 莹.高校管理学双语教学效果影响因素调查研究――基于安徽财经大学管理学双语教学调查[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5(2):75-78.
[2]严跃平,李燕君.基于问卷调查的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建议[J].鸡西大学学报,2013,13(12):100-102.
[3]周 丽,刘 青,谢晓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问卷调查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7):56-59.
关键词:环境设计;CAD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CAD软件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设计软件,在该专业和相关专业领域的运用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无论是前期的基础方案设计还是后期的施工图设计都要用到CAD软件,因此,有人认为此软件在环境设计专业领域比Photoshop、3dsMax以及SketchUp等软件重要。大部分环境设计专业和风景园林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都有CAD课程,并且都将其作为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学习提供基本的制图基础。
一、CAD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脱离专业背景与当前的专业热点
CAD课程的教学必须有一定的针对性,其课程章节和内容的设置要遵循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规律。市面上有部分教材将机械设计与环境设计的案例安排在同一本教材中,这样就脱离了环境设计专业的背景,在有限的课时中难以获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2.教学效果不能满足后期课程的需求和市场需求
比较明显的问题是部分学生虽然完成了CAD课程的学习,学会了课堂上的知识,但在后期的专业核心课程和毕业后的工作中并不能有效地运用相关知识,甚至不会用CAD完成相应的图纸绘制。究其原因,是CAD课程的教学模式没有与后期课程和市场接轨,导致课程缺乏针对性和应用性。
3.教学手段单一,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CAD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在课程学习之初学生往往保持很高的积极性,随着课程教学的深入,一些学生就出现了倦怠的现象。究其原因,是教学手段过于单一,课堂案例选择和讲解过于枯燥。
二、提高教学效果的几点措施
1.前后课程相互结合
CAD课程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与前期、后期的专业课是息息相关的,它们是统一的整体,不可割裂。因此,应该将CAD课程的教学模式放在本科四年的教学计划中通盘考虑。CAD课程内容和案例的设置应当与前后课程相互联系、呼应。这样对于提高CAD教学效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手段以及教学案例的设置上,必须考虑到对后期课程的影响。专业基础课程在满足和完成“基础”教学目标即让学生掌握基本绘图命令的基础上,对后期课程的内容应该有一些体现。在课程讲授和课程作业的设置上,应该适当加入后期专业设计课程的内容。特别是涉及一些在后期设计课程和未来工作中用得比较频繁的CAD制图技巧的章节,必须被作为重点讲解和作业练习的部分。如,在与前期课程联系方面,可在前一两个章节的设置上考虑加入绘画的内容。因为大一的基础课程以手绘为主,用学生熟悉的内容作为章节教学的载体,可以让学生更快地进入课程学习的状态;在与后期设计课程联系方面,可适当加入3dsMax或SketchUp等软件的内容,在案例的绘制中讲解设计规范的内容等。
2.二维与三维结合
环境设计专业的软件课程往往是系统化的,从CAD二维绘图到3dsMax三维绘图再到后期的Photoshop处理,在每个软件的课程学习中都会涉及另外两种软件的综合运用。这是与后期的设计课程和未来的工作实践紧密联系的。整体的设计图纸往往需要用到以上软件来完成。因此,教师在CAD教学中可以利用一整套图纸进行讲解,从CAD到3dsMax再到方案文本,甚至包括后期的施工图图纸。在学习CAD制图之前,学生并未接触过设计制图的相关内容,他们对于平面图纸的理解往往不到位,因此,教师需要以更为直观的手段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CAD图纸中的内容,而利用成套的图纸,利用CAD图与相应的三维模型图结合,是很有效的教学方式。如,教师在具体讲解CAD平面绘制时,可以将此图的三维模型打开,与二维的CAD平面同时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使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点有更为准确的把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利用三维模型教学还能避免学生在CAD教学中因一直看二维线稿而感到枯燥。
3.CAD绘图技巧、设计教学、制图识图三者结合
CAD作为一个制图的软件和工具,可以应用于各个设计专业,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用法和侧重点。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教会学生画出CAD图,而应该将绘图技巧、制图识图和设计教学三者结合,并使这三个部分贯穿CAD课程教学。教师只有根植于本专业背景进行CAD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在实践中熟练运用CAD,高效地画出合理、规范的设计图纸。如,在讲解具体的命令时,对于涉及一些设计技巧和问题的部分,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如何设计得更好,如何运用CAD更快速、清晰地表达这些设计内容。
4.教学与市场结合,将实际项目引入设计教学
环境设计行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行业。目前,一些高校的软件教学与市场脱节,培养出的人才并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特别在是当前行业竞争日益激烈、行业规范化程度和行业对于从业者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社会对于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CAD课程教学只有与市场实际结合,才能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将CAD软件运用得得心应手。如,利用整体的设计项目方案作为教学案例,使教学更加有针对性,让学生站在专业和市场的角度学习CAD,不再盲目地学习,从而解决学生懂得CAD基本操作但不会画实际项目的问题。
5.教学案例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
利用学生熟悉和喜欢的事物作为教学材料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特别是在教学之初,讲解基础内容,还未涉及专业难点部分时,利用故事、流行话题等作为案例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如,利用自画像、中秋节画月饼、以自由曲线画简笔画等方式,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将CAD命令的学习融入其中。结语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设计软件也在不断更新,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跟上行业的进步,是高校教师要认真思考和实践的命题。只有将软件教学根植于专业实践的背景,将教学与时代和市场紧密结合,将教学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不断改进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顺应时代潮流和满足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注:该文系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立项名称:基于“五法四性”的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立项编号:2016JGA226。
作者:蒋健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十一五”期间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就业状况分析
收录日期:2012年3月1日
一、引言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是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是天津市高职院校首家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单位,是天津唯一一所化工类高职学院。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为国家级教改示范专业,已具备了国家级精品专业水平,开设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两门市级精品课程,目前学院已建成精细化学品技术专业实训中心。本专业依托天津大化工产业背景,适应天津市精细化工园区的需要开办,培养具有较高的道德文化修养,掌握一定精细化学品生产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际岗位操作能力,能够从事精细化工行业生产一线的工艺操作、设备安装与维护、质量控制、营销和技术管理等岗位的高技能型人才。
本文从近几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观察就业形势,研究就业市场,研究下一步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就业工作,为探讨该专业教学方向提供依据。
二、“十一五”期间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毕业生状况分析
图1为“十一五”期间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毕业生生源地区分布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5年来该专业毕业生的总数随人口增长情况存在波动,但基本稳定,共有毕业生675名,其中男生352名,女生323名,相对于工科专业男生比例偏大的普遍情况来说,男女生比例比较均衡。图中还可以看出东南沿海地区的生源比例不断下降的同时,其他地区(中西部地区)的生源不断增加。这一情况说明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计划的不断深入,西部地区的学生更多的选择了热门的工科专业学习,与我国的工业中心不断向西部迁移的现实情况相吻合。(图1)
图2为“十一五”期间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企业性质分布情况。5年来,精细化学品技术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选择是留在天津就业,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7.8%,而选择回原籍就业的学生仅占5.9%,异地就业的学生为6.3%。可以看出,在“十一五”期间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外资企业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而合资企业与民营企业所占比例在不断下降。但从总体比重来看,合资企业与民营企业仍然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综合分析,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天津的大化工背景和产业结构调整所致。(图2)
图3为“十一五”期间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性质的分布情况。图中反映毕业生就业后主要从事生产操作工作,但这一比例近年来在逐渐缩小,毕业生另一重要就业岗位—工艺技术岗位的工作人数比例在不断上升,同时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选择呈多样化趋势。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院教学工作在“十一五”期间不断调整,教学课程向“教、学、做”一体化和任务化调整,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信心不断上升的结果。
同时,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多元化还表现在更多的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的就业形式,这一比例已经由2006届的3.3上升到2010届的8.3;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就业单位对求职者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专升本等渠道继续深造,目前这部分学生的比例已经由2006届的0.8%上升到2010届的8.3%,选择其他就业形式的毕业生比例也占到了总人数的6.6%;2010年随着大学生参军政策的出现,已有3.3%的学生选择了军旅生活。(图3)
图4为“十一五”期间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毕业生一次签约率变化情况。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是天津市高职院校首家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单位,是天津唯一一所化工类高职学院,同时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为国家级教改示范专业,已具备了国家级精品专业水平,并开设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两门市级精品课程,具有较高的人才培养水平。从图4中可以明显看出本专业毕业生的历年一次签约均较高。2007届和2008届的签约率由于受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略有下降,但学院多方面的努力下,凭借学院多年来的办学信誉,随着经济的复苏已经迅速回复,并达到较高水平。但从图4中也可以看出历年来男生的签约率明显高于女生,表现出极大的优势,这一现象与工科专业的特点息息相关。因此,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拓展适合女生就业的教学方向,提高女生的签约率存在较大空间。(图4)
三、影响“十一五”期间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因素分析
1、重视毕业生就业率,忽视就业质量。就业状况是衡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指标。但是过多的强调就业率、一次性就业率,使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缺乏良好的前提条件,迫使毕业生为完成就业指标而盲目就业,忽视了毕业生选择职业生涯方向的需要,造成毕业生就业后就业状态不理想、不稳定的现实。
2、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生涯意识不高、就业观念失准。少数毕业生就业眼界高,不愿意从基层做起,急功近利,苛求短时间内有满意的薪水和较好的个人发展,缺乏稳定的职业心理,这些是毕业生能否正确对待就业的主观前提,必然严重影响其就业质量。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要进一步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工学结合、校企结合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职业意识的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定位,找准就业方向。
3、就业指导工作不完善。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与教育工作,必须是全面教育、全方位教育和全程教育的教育体系。一般院校的就业指导教育开设在毕业前期,主要针对就业政策、就业形势、提供就业信息和求职技巧的传授方面。学生普遍存在上了几年学不知道自己的专业将来做什么工作,不了解将来职业发展需要什么,没有学习目标,荒废了大量时间,到了该毕业的时候要么后悔自己上学时没有积极学习有用的知识、能力和技巧,要么匆忙就业不知所谓。因此,将入学时的专业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大学中有目的地学习,规划职业生涯,充分利用大学时间实现人生价值,是解决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键。
四、结论
综上所述,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形势,加强就业指导教育,帮助学生在大学中有目的地学习,规划职业生涯,充分利用大学时间实现人生价值。
2、完善课程体系使毕业生进一步适应企业工作需要,完成学校与企业的对接。
3、针对学生群体特点(如工科专业女生群体),开发就业弱势群体的优势课程,增强就业竞争力。
4、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稳定学生就业心理,提高学生就业后的稳定性。
主要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国际经济法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首要环节,要合理设置课程,构建科学的研究生课程体系。目前我国国际经济法研究生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学期分布不平衡,没有针对性,公共课与专业课比例失衡,忽视学生科研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改革我国国际经济法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
一、目前我国国际经济法课程设置的现状
从各院校法学院国际经济法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中可以看出,大多数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结构与本科基本一样,总学分为30多学分,由必修课、选修课和公共课程组成,必修课和选修课中的专业课几乎各占其一半以上的学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分各占总学分的大约六分之一,而公共课所占比例都高于必修课和选修课所占学分的比例。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和北京大学法学院为例,国际经济法研究生课程设置大体与上述统计一致,设置了体现学院特色的“国际法专题研究”、“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私法专题研究”、“国际知识产权与技术转让专题研究”、“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私法原著研读”、“国际货物运输法律与实务”、“国际投资与技术贸易法律规则与实务”、“公司财务与法律”和“ 国际商事仲裁法”等相关课程;北京大学法学院国际经济法专业的课程设置则将国际经济法课程设置包含在国际法当中,没做细小的划分。华北电力大学国际经济法专业的课程设置表由学位课、必修环节和选修课三大部分构成,其中学位课包括公共课、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从课程分布来看,国际经济法专业研究生一年级上学期开设了“国际贸易法专题”、“国际投资与金融法专题”、“国际法专题”和“国际经济争端解决研究”,下学期开设了“法律实务专题”、“专题课程”和“法学经典文献选读”等相关课程。二年级几乎不设任何的专业课程,主要由学生自己支配,撰写个人的毕业论文。
从以上各院校国际经济法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来看,大体存在以下特点:各院校基本上是按照教学大纲上的教学要求来进行课程设置;对国际经济法细小专业的划分涉及不深;某些院校在学生研一阶段的课程设置密集,实践课设置稀疏等。
二、国际经济法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任何学科的课程设置都是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国际经济法也不例外。但目前我国的国际经济法专业的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当前的社会发展需要存在严重的脱节,这一点从研究生毕业时的就业状况就可以看出。本专业学生就业时为何屡遭闭门羹,经过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阶段学到的知识为何到了社会上却惨遇死穴·以下从多方面探讨国际经济法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国际经济法课程体系不合理
国际经济法法学研究生课程一般分为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总学分为30多分。其中英语、政治等公共课课时较多,都超过了专业课所占学时,这样学生就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与本专业无关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公共课与专业课设置比例失调是该专业课程体系的明显缺陷,公共课上学生哈欠连连,甚至逃课也是经常出现的现象,长此以往这种潜在的厌学情绪会影响到学生们对专业课的学习。培养单位为了按时完成培养计划,普遍采用减少专业课程门数和内容等方式,导致专业课程数量不足,学分要求相对偏低,不利于研究生宽广深厚专业基础的形成。[1]
以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院课程设置为例,包括国际经济法在内,所有的法学课程都必须在研一阶段全部修完,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在研一阶段法学研究生的课程压力,学生就会为了修满学分而上课,日甚一日的学习疲惫状态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质量。其他很多两年制院校的研究生一年级的教学大纲上排满了学生的课程,二年级几乎不设任何课程;三年制的很多院校也是如此,研究生一年级的课程很多,任务很重,二年级大量递减,三年级的课程几乎为零。这样的课程设置安排似乎是留出充足的时间为国际经济法研究生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但从整体看来这样的课程安排其实是值得商榷的。
2.国际经济法课程内容沿袭本科阶段
国际经济法学研究生阶段的某些课程沿袭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课程的难易程度没有做明显的区分。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国际经济法专业的研究生在研一上学期选过一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程,但这门课程几乎所有法学专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都已学过,此课程也并没有对本科阶段学到的知识做深层次的挖掘,知识水平并没有得到提高。正如谢安邦教授所说,“研究生教育部分课程内容的高深层级性只是体现在对本科生课程内容在横向层面上作平面式的扩展上,而并没有凸显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上的要求和特色”。[2]
3.国际经济法专业课程划分不够细致
一所院校中专业同为国际经济法的研究生有很多,但是从各院校为其设定的培养方案来看,他们的选定课程几乎是一样的。虽然同为此专业的学生,但在国际经济法具体领域当中每个学生对其关注度和兴趣是不一样的,有的喜欢国际金融,有的偏爱国际贸易,通过学习每位学生应该都有一个所擅长和热衷的细小领域。但有些培养单位却硬性地为同一专业的学生设置相同的课程,忽视学生的个体性和创造性,培养方案没有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体系中学生的任选课程严重不足,对其进行学分限制。“任选”即意味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这些任选课程的设置是与学生的专业相联系的,虽然是同一专业,但是更应该关注学生个性特征的培养。
4.实践性课程太少,忽视学生实务能力培养
国际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涵盖基本的法学理论知识以外,对实务性问题的研究要求也很高。以国际贸易为例,跟单信用证是国际贸易活动中常见的结算方式,通过教学要让学生知道如何草拟一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以及熟悉跟单信用证的结算流程等相关问题,当然,这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如果教师没有该方面的实践经验,课堂教学就会流为纯理论教学,如此这般学生上课就会觉得空乏无味,不会将知识学以致用。造成此问题的根源在于国际经济法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存在弊端,除此之外师资力量不足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实践性课程在学生必修课和选修课当中都有涉及,相对而言在选修课中占的比重较高一些。实际上实践教学应该贯穿国际经济法课程设置的始终,案例教学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该专业的学生都知道国际经济法相关课程的案例大都来自于专门的国际仲裁机构和WTO争端解决机构等贸易实务领域,这些案例牵扯到的背景知识有很多,难度很大,有时候把一个案例搞清楚,进行透彻分析都要花耗很多的课时。于是学生为了简单获得相应的学分再加上培养单位、老师的关注度不够,将实践环节进行压缩,模拟仲裁机构、国际法院、争端解决机构等进行案例分析。双方辩论的实践课程与专题研讨更成为国际经济法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奢望。
三、国际经济法课程科学设置的建议
设置科学合理的国际经济法课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围绕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完善。
1.强化科学设置国际经济法课程的思想意识
任何问题的解决都要从思想意识上加以重视,只有从思想上提高警惕,才能将有效的行动付诸于实践。良好的课程设置是学生习得本学科知识,掌握知识要领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对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来说,科学的课程规划能将学生学到的知识从纵向上加以延伸,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在研究生整个培养方案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和纲领性的地位,是实现高层次教学目的关键环节。因此,必须强化思想意识,制定科学合理的国际经济法专业研究生的课程内容,将本专业课程改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开展。
2.制定科学的学习教材
从根本上设置一套科学合理的国际经济法专业研究生的学习教材,为国际经济法研究生开设关注时代前沿的课程,教材编写组应该由本领域内有影响力的资深专家、教授和学者组成。各院校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针对性的奖励措施,将编写教材的质量优良作为老师评优评先的考核标准之一。另外实务性专家人士也应该参与进来,如国际贸易、金融、投资等具有较高学习难度领域,在一些案例的编写上应该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门人士来完成,从而制定科学的学习教材。
3.全方位统筹课程设置,体现课程设置整体
培养单位应学习先进国家在此方面有效的实践经验,如日本的京都大学就是很好的效仿对象。该校研究生阶段的国际经济法课程与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之间有明显的难易梯度,研究生阶段课程安排重在开阔学生思维,拓宽学生知识面,给予其较大的自主空间;加大对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英语课程设置应做到与国际经济法相关领域密切挂钩。
在师资建设上,加大教授和副教授的聘任力度,此领域专家不但应具有深厚的国际经济法理论基础,对相关实务问题要有丰富的经验,热点问题也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做到案例教学和双语教学双管齐下。国际经济法案例相比其他的法学学科的案例来说难度更大,而且相对来说获取权威、经典案例的途径不是很多,如此一来对上课教师的要求就特别高,因此授课教师就必须利用课下时间收集可利用性强的案例,归纳总结,从而不断积累经验;国际经济法专业对外语水平要求很高,在国际贸易领域,使用众多国际贸易术语和大量商务英语词汇,因此教师应努力提升自己的外语水平,争取各种可以到国外作访问学者的机会,将国外的前沿知识带到国内课堂上来。此过程中也应注意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难度不应太大,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推进。另外意大利在国际经济法方面“演讲式”教学模式也是值得借鉴的不错选择,教师应充分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倡学生们走上讲台。
从学生自身来讲,首先应定期参加国际经济法相关领域的学术报告会、研讨会、国际学术交流会议等,活跃学术气氛;其次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外语水平和能力,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都要有针对性去学习。
4.优化知识结构,注重因材施教
首先,针对各校具体情况,部分院校应该将不同年级的研究生课程安排做一下协调,松弛有度,合理布局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内容,分散研究生在研一阶段课程过多的压力,删减与本科国际经济法课程重复的研究生课程的学时,课程的科学设置要做到对知识结构的优化。其次,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采取网络媒体教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定期聘请国外的专家、教授进行视频讲学和面对面讲学,此过程中要重视国际经济法研究生的自我参与意识。再次,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应仔细阅读国内外本领域最新的文献、专著,关注国际社会热点问题,课上按专题或者小组的形式进行讲解,把课堂表现作为对学生进行考评的参考标准之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对国际经济法专业再进行细致划分,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与擅长领域深度细分课程,培养单位要因材施教,体现专业特色与学生特长。
5.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研究生阶段与本科阶段应该是两个完全不同能力水平层次,研究生阶段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更胜一筹,实践性应该更强一些。但绝大多数院校提供研究生实习的机会很少,国际经济法专业的学生到国际法院、仲裁机构、争端解决机构获得实习的机会更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并不能因此忽视本专业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单位应竭尽全力为学生着想,如可以安排学生在固定时段到一些证券机构或国内比较有名的涉外仲裁、法院等律师事务所进行实习。以上是让学生“走出去”的模式,还可以采用“引进来”的模式,即课堂教学应模拟法庭辩论,将与辨析案例有关的专家、教授、涉外律师以及实务性人士、学者等请到课堂上来,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通过这种“走出去”与“引进来”的战略,将学生所学课堂知识与将来的就业紧密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实务能力和实践经验,力争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 设计专业 素描 教学 创新路径
传统素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基本造型能力,而设计素描则更侧重于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引导,有助于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选择及学习。现阶段高校设计专业素描课程,多沿用传统教学思路和模式,学生的素描技艺和设计能力提高幅度较低。因而,对于素描课程的改革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1 设计素描的课程特征
1.1 创意性
设计素描作为一个过程是对事物的表象进行取舍,然后经过整合将一个新形象再表现出来,设计者的意图应该得到清晰的表达。然而在进行设计素描的学习时,我们所要考虑的内容应该是,在面对一个物体时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它。高考素描是直接将物体搬到纸上来,但设计素描并非如此,它要求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运用构思线条等的表现形式来进行思考,对自己的画面尽可能的加以丰富,它是对设计内容的体现而非再现。
1.2 方向性
作为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素描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方向意识,增加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平面设计专业学生所应注重的是画面造型能力及创意性的培养;动漫设计专业学生则应注重的是对人体运动规律的了解;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则应当注重空间透视能力方面的培养。在设计素描教学中,一个必须研究的问题即如何将各种设计专业结合来对素描课程内容进行调整。
1.3 应用性
在设计素描作品时传达出设计理念是设计素描应用性的主要体现。学习素描课程不仅是造型训练的基础,同时作为一种有效方法培养设计师的表现能力和形象思维,它作为一种重要途径将意图和想法视觉化。大众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对形象有着不同的要求,许多形象是非常规的或超现实的,在现实生活中不能直接找到。这决定了设计者一定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默写能力,能够凭借自己的想象设计出所需要的形象。
2 创新高校设计专业素描课程教学的路径
2.1 培养设计专业学生造型能力
具备熟练的造型能力,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认识和构想造型包括具象造型。造型有三类,即具象造型、意象造型和抽象造型,这三者应该密切结合在一起。具象造型是后两种造型的前提,是造型中最基础的部分。在训练具象造型时,应该将其同纯艺术性的绘画素描区别开来,对于客观物象不能机械性的照搬和摹写。比如,在具体表现某一常见实物时,可以采用不同甚至反常的视角和视距,对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局部或者细节进行画面的构成,形成独具特色的素描画面。总体来讲,在进行素描时应逐渐的渗入一些创造性思维,尊重学生的创作,并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个性,使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发挥,树立起专业设计的意识。
2.2 加强形态重构造型的能力训练
自然界中的每一个物象本身都蕴含着其潜在的图形刺激,我们应该细心观察,对其加以特殊关照。要打破原来常规的视觉视角,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产生一些新颖的想法,创造一些标新立异的视觉形象,对具有图形意味的视觉形象提供一些新的理解和发现。要提高重构造型的能力,也即将某一形象打破之后进行重构的能力。只要敢于改变事物的自然形态并捕捉新意向,事物新的生命和形态就会被不断的创造出来。
2.3 培养具备创造性和设计意识的装饰能力
装饰素描有它自己的语言及表现形式,它不仅应该使设计者的主观感情得到表达,还应该使人们内在的普遍情思得到反映。训练时应该围绕一个根本问题展开,即发现美、创造美以及表现美。采用新的思维方式,求奇求变,根据表现自然形态以及情感抒发的需要,对事物采用夸张的手法进行创造和重构,如概括、提炼、取舍和压缩等,从而使装饰效果得到简洁鲜明的状态。装饰能力的训练,就是采用绘画的手段进行重新诠释世界,目的在于将世界表现得更好。
装饰素描训练包含的内容广泛,不仅仅是画好几幅装饰画,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一要改变传统的思考及观察方式,呈现开放性、动态性及多样性,超脱于物性规范之外,发现一些新颖的构思方式;二要采用对物写生的方式提高审美能力;三要通过不断的实践,促进具有装饰意味的手段及技巧;四是通过写生促进具有装饰意味的造型能力的提升。
2.4 材料媒介的综合应用能力训练
在素描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对材料媒介的综合应用能力。要注重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和发挥各种材料媒介的物理特性和美学价值,有创造性地探索运用不同的材料媒介去设计构建不同题材内容的新型画面。在素描训练中,学生可以由一个预先想好的观念去选择某种材料作为媒介,也可以在画的过程中,从材料的性质上得到某种启示,从而产生新的观念。
在进行素描训练时应紧紧把握一条主线,即不断提高设计能力和造型能力,四种训练应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整体的素描教学模式。通过诸多训练,尤其是不同层次和性质的训练促使学生多方位接触自然,对自然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和分析,采用多种形式表现自然,对新形态加以设计,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设计能力及素养。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实践教学 水质长期监测 开放型实训基地
给水排水工程作为一个研究水供给、废水排放和水质改善工程的重要学科,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与从事防治环境污染和提高环境质量的环境工程专业密不可分,逐渐形成给排水工程和环境工程互相交叉、共同发展的局面。这生机勃勃的朝阳专业——“给水排水工程”与守护我们的地球家园——“环境工程”共同承担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任,因此,对两专业学生的培养格外重要。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独立学院,具有与公办院校不同的特性,两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构建是使学生符合社会需求的关键。
1 独立学院环境和给排水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两个专业共开设了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金工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其他实习/实践环节等六类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安排,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实习基地建设规模不够。虽然目前两个专业已于相关校外单位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并签订了正式协议,为本专业的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仍处于雏形阶段,根据07-09级学生生产实习的问卷调查,大部分学生觉得实习单位只提供表面参观机会、不能细致深入参加、实习单位不热情、实习期间无良好的双向沟通等问题。
(2)师资缺乏实践经验。环境和给排水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决定了专业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专业理论基础、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还需要全面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更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独立学院师资力量缺乏,且存在着师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即所谓“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青年教师比重高、返聘的老教授挑大梁,而中青年骨干教师相当缺乏,而青年教师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独立学院的发展。但青年教师虽然理论知识足够,有过一定项目基础,但仍缺乏丰富实践经验和工作经历。独立学院对于专业青年教师实践经验和能力进修培训方面所做工作较少,从而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
(3)实习基地范围过窄。目前,实习基地主要针对于实践环节中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金工实习,而其他几个方面都没有涉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测量实习等仍在校内进行,所做内容大同小异,也没有充分发挥校内现有专业实验室的作用。
(4)学生实践意识不强。独立学院学生的构成及水平参差不齐,在主动性与自觉性方面有所欠缺,特别对于环境和给排水这两个实践性要求较强的专业学生,当面对专业实践环节时,往往容易出现问题,如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的畏难、认识和生产实习中的不主动等,这均是导致实习效果欠佳、实践能力提高缓慢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建立并提高学生实践意识,引导其正确的观念是提升实践能力的关键。
2 独立学院环境和给排水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建议
综合两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应着力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科学论证和建立适应于培养高素质环境工程应用复合型技术人才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因此在充分考虑独立院校现有资源和专业建设现状的前提下,提出建立由专业实验体系、专业实习体系、课程实践体系和毕业实践体系四个部分组成的环境和给排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提供相关管理支撑。
2.1 四大体系
2.1.1 专业实验体系
专业实验体系需要依托专业基础课和主干专业课的配套实验课程构建而成,弥补以前本专业在此方面的空白,建立专业核心实验室。建立初始阶段,从验证性实验出发,实验指导书注重知识传授,实验内容和操作步骤编写详细,实验仪器和药品都由实验室准备,学生只要按部就班操作就可以顺利完成实验。
当该阶段发展成熟后,可逐步引入研究性实验,强调实验内容的实践性和学生参与的自主性。可以作为学生第二课堂的实践需要,只规定研究主题或对象,要求学生提出具体的研究问题和方法,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和步骤,并列出所需实验仪器和药品清单,为进一步的毕业设计(论文)阶段打下基础,学生可以在毕业设计(论文)中继续深究实验内容或是开展新的实验项目。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和学习能力。
2.1.2 专业实习体系
专业实习体系需要依托原有的实习基地构建而成,巩固现有实习基地质量,拓展新的实习基地。确保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金工实习顺利进行,符合实纲和计划要求。
2.1.3 课程实践体系
课程实践体系应加强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教学的相互协调和融合,主要体现在:
第一,该体系能够对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提供支撑保证,主要针对项目类的课程,除了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应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需配备相应的课程实践环节;
第二,该课程体系应包含课程设计部分,主要针对设计类的课程体系,如在“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中,需要设计除尘器,让学生能够亲身观察到除尘器的运转方式和内部构造原理将有助于其设计能力的提高。若能将实践教学环节中引入相关设备,不仅有助于课程实践体系的建立,还能服务于其他实践体系。
2.1.4 毕业实践体系
毕业实践体系需要依托于专业实验体系和专业实习体系,主要针对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以往的毕业设计(论文)基本都是在校内以设计为主完成,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以及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应建立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新型毕业实践体系。
针对有考研意愿或是对研究有兴趣的学生,应增强其研究创新能力,依托于专业实验体系,由指导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行设计方案,利用专业实验室的设备和仪器进行验证和试验。基于独立院校的特性,本专业的学生两级分化严重,因此可以从学生的大二或大三阶段开始,从第二课堂的演练逐渐过渡到大四的毕业设计(论文),从中选拔出适合研究类的学生,这样最终完成的毕业(设计)成果能够经得起考验。
2.2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支撑保障与运行管理模式
环境和给排水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能否顺利推行和建设,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和创新性的运行管理模式是关键。为此,应加大对本专业的建设投资,开设专业实验室,建立“实验与实践教学中心”,全面负责环境工程专业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发展规划、整体建设和运行管理。主要职能包括:
(1)课程体系建设:应加强课程的系列化建设,不断更新、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
(2)实验体系建设:引进所需的仪器设备资源和有经验师资,建立实验体系雏形,然后以老带新,培养本专业教师的实验指导能力,不断改善实验条件,丰富实验内容,规划和建设与新型课程体系配套的新实验课程。
(3)实习基地建设:应加强与实习基地的合作关系,定期召开实习基地负责人座谈会,在各实习基地选择部分优秀管理专家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以聘请客座教授或讲学的形式,一方面指导本专业的实习工作,另一方面为本专业发展出谋划策,以建设更多层次结构合理、内容形式多样、实习目的明确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基地。
(4)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适当引进或聘请专业实验体系和专业实习体系建立所需要的专业性人才。另一方面,培养专业专职教师,可以让他们进入有合作关系的实习基地实训,或者进入专业实验室,由引入的有经验教师指导,不断增强在职教师的能力,才能培养出更优质的学生。
(5)运行管理模式:针对不同类型的实验或实践项目,采取不同的运行和管理模式。常规实验项目,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根据课程进度安排学生使用实验平台或实习基地;而研究型的实验或实践项目,可采用指导教师负责制,由学生联系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统一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