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节水农业的灌溉方式

时间:2023-05-24 15:53:06

导语:在节水农业的灌溉方式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节水农业的灌溉方式

第1篇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农田水利建设:应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随着我国工农业及生活用水量的不断增加,水资源利用也呈现出了日益紧张的态势。相比较而言,农业生产方面虽然用水量大,但是存在着很大的节水空间。而在农田水利建设中,若加大对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及推广,不仅能在很大的程度上节约了农业的灌溉水源,还可以推进节水农业及现代农业的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需要对社会中的各行各业进行全面的管理与应用。而在农业建设当中,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是节水灌溉。节水灌溉是指农作物种植中利用低量的水来获得农田的高产,是在保障农业生产不受到影响的基础上,尽量节约灌溉的用水,而主要的措施是采用科学的灌溉方式来进行灌溉,避免在水资源的运输及运用中出现浪费的现象,尽可能地追求水资源的最大利用率。由于传统农业灌溉技术中,并不考虑水资源利用率的问题,因而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所运用的水资源中只有一小部分被真正应用到了农作物的生长中,这是现代农业发展中所不容的,是对农业科学建设的重大阻碍。

1 节水灌溉技术简介

1.1 微灌技术

微灌是继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之后农田水利建设所采用的节水灌溉方式,具体来说微灌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所运用到的技术主要包括微喷雾、脉冲灌溉以及滴灌等。在对其进行具体分类时,按照灌溉设备的情况进行划分可分为地面灌溉和地下灌溉,按照灌溉设备性能划分又可分为重力微灌和常压微灌。微灌技术的结构主要包括输水管道、水过滤系统以及灌溉控制系统 3 部分,其优点就在于彻底杜绝了以往大水漫灌对灌溉水量无法控制的现象,实现了对水量的严格把控。

1.2 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是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一种灌溉技术,适用于所有的农作物灌溉。喷灌技术在运用过程中必须搭配相应的设备,较常使用的是动力机和压水泵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水自然下降产生的势能将自来水或是水泵的水压缩到管道里,管道终端的喷嘴会将管道里的水喷洒到空气里,在这个过程中就实现了对农作物的大面积灌溉。该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喷水速度均匀,水量也较为适中,能从很大程度上避免大水漫灌造成的土地板结,利于植物根部透气。

1.3 灌溉渠道防渗技术

以往的农作物灌溉技术造成水资源浪费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灌溉水源在渠道输送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水,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灌溉压力。灌溉渠道防渗技术依据防渗材料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塑料薄膜材料防渗、浆砌、石头衬砌以及混凝土衬砌等。该技术的优点就在于灌溉渠道一旦进行了防渗控制,就能长久有效地杜绝渠道对灌溉水源的吸收。值得一提的是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要针对农田的地势、地质、水土条件、农业结构选择适当的断面形式、防渗材料以及止水材料,另外该技术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非常严格。

1.4 步行式灌溉技术

该技术又叫行走式灌溉技术,是指利用农村使用较普遍的农用运输车或是拖拉机等行走式的动力机械,将节水灌溉机具配带在车上,在动力机械行走的过程中对农作物进行浇水灌溉,具体包括节水播种技术和抗旱保苗节水灌溉技术这两种。该技术实现了旱作农业与节水灌溉的有机结合,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使用常见的拖拉机就能进行灌溉作业,极大地减少了灌溉投资;不用进行田间修渠,只要有灌溉水源,灌溉机就能开进田间地头进行灌溉,减少了相当一部分的资金和劳动力投入;该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灌溉效率,达到了节水的目的。

1.5 低压管道输水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以管道代替以往的明渠进行输水灌溉,将灌溉溉水源由分水设施送到农田里,实现了经过管道分水口分水后直接对沟、畦进行输水的灌溉方式。就当前的技术发展现状来说,它既可以为田间沟畦进行低压管道输水,也可以与喷灌技术相结合为其提供压力输水管道。低压管道输水的特点主要有:由于仍属于地面灌溉方式,出水口的流量很大,所以不会发生堵塞现象;采用管道输水有效减少了水分蒸发和渠道的渗透,实现了节能节水的灌溉目的;该技术的投资相对较小,而且对农田的适应性较强,不受地形影响,实现了小投资高效益的效果;对技术的要求比较低,比较适合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接受水平,便于在农村大范围推广。

2 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节水灌溉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保障节水灌溉能够真正的起到科学的利用,并在农业的发展中充分发挥出其优势和作用,需要在进行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实施的过程中,对其中的要点着重注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农田灌溉方案进行实时调整

农田灌溉方案的选择必须依据农业种植结构进行调整。由于各地区对农业节水灌溉制定的指标不同,所以各地种植的农作物的耗水情况、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的比例存在很大差异。另外,随着各地农业政策的调整,不同阶段的农业种植结构也会存在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农民群众要根据农业种植结构进行节水灌溉技术方案的调整。除此之外,为了减少农业灌溉有水,在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可以减少高耗水作物的种植面积,加大对低耗水作物的种植。

2.2 要因地制宜地选择节水灌溉技术

由于我国地形地势复杂多样,所以要结合当地的水土条件和农田种植作物的类型来具体选择灌溉技术。例如,对大田粮食作物而言,基于其产出效益相对较低的现状,在选择节水灌溉技术时,应选择以地面灌溉方式为主,并且还应加大对膜垄沟灌技术、免耕秸秆覆盖技术的应用,这样能减少很大的资金投入;在条件允许、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选用资金投入和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滴灌和喷灌技术,这样能实现更高层次的节水灌溉,进而促进农田水利设施的大面积建设。

3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探讨

3.1 依据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方案,确定各类农业灌溉节水技术根据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方案,即压缩耕地面积扩大林草面积压缩粮食面积,扩大经济作物面积,压缩高耗水作物面积,扩大低耗水作物面积,确定各类农业节水技术,从而有效提高单方水的经济产出和效益。

3.2根据作物类型与水土条件,因地制宜的选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应该根据种植的作物类型与当地的农田水土的条件,因地制宜地来选用农业节水的灌溉技术。而对产出的效益相比较低的大田粮食农作物,在采用农业节水的技术工程中,还应重点考虑用改进地面灌溉的方式为主要的节水灌溉的技术,提高对投入较小的减免冬灌。机械化免耕秸秆的覆盖技术与膜垄沟灌技术的研究及成果的广泛应用。而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适当选用投资较高的喷灌与滴灌的技术。从而大力发展高效益的节水型农业,来合理的调整作物的种植结构,努力推行渠道的防渗、管道输水的灌溉、喷灌及微灌等节水灌溉的方式,并进行节水灌溉技术的改造,进一步消除大水漫灌的现象,以维护良好的用水秩序,从而进行科学的用水管理,来提高用水的效率,全面提高节水科技的管理水平,建立节水型社会,重点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3.3 建立健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服务体系建立及完善应该结合当地的特点,并探索不同形式的推广服务组织,从而使节水技术的推广服务工作慢慢由零散分散型转化为专业化、系列化、社会化。节水技术的推广服务体系应该以地方科研单位及高等院校为主导、基层水利与农业服务组织(水管站、农业技术推广站)为实施主体、政府扶持与市场引导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地方政府还应该建立专项资金来用于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并允许地方科技人员参与到技术服务与转让及承包的效益分配,提高基层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基层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技术水平,并扩大掌握节水农业技术的农民技术队伍,从而带动广大农民把发展节水农业及增加收入相结合起来。

3.4 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增强农民节水意识

通过科普教育来提高农民的节水技术的水平,从而加快水费改革的步伐,并树立水商品的观念,要实行有偿供水,还应对超定额的用水来实行加价收费,对节约水量的要给予奖励,从而提高农户的商品水意识,使农户充分树立节水的意识。

结语:农业产业建设时从古至今都没有停止过的,但是在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上应根据现实情况对其进行合理调整,使其发展的方向和形式更适用于社会的需要求。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是对现代农业科学发展的保障,但是其技术和体系的应用还不完善,在农业发展的道路上,还应对该技术进行积极地创新和巩固,使其能够真正应用于农业的建设中来。

第2篇

关键词:农田灌溉;发展趋势;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节水灌溉技术只有使农民从中得到实惠,得到广大农民的真正拥护,才能持续快速地发展起来。我们应加大对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使全社会形成一个较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环境。通过对农业用水需求进行有效调控。削弱低效益膨胀型的用水需求,杜绝无效益浪费型的用水需求,促进节约农业用水的需求,从而推进节约灌溉技术发展。

1 节水灌溉技术

节水灌溉以最低限度的用水量获得最大的产量或收益,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灌溉水量的农作物产量和产值的灌溉措施。目前常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地面灌溉技术、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喷灌技术、地下灌溉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不仅是节水的需要,也是农业现展的需要。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节水型地面灌溉技术

主要包括畦灌、沟灌、膜上灌、低压管道灌溉技术。畦灌技术通过防渗沟渠及管道将灌溉水引入畦田,水层在沿畦田纵坡方向流动过程中逐渐入渗,使地上作物根层达到湿润的目的,该技术主要适用于小麦、谷子等窄行距密播作物。沟灌技术指在作物行距间开挖灌水沟,灌溉水在沟中流动过程中,靠重力和毛细管作用湿润土壤的灌溉方法,主要用于棉花、玉米宽行距中耕作物。膜上灌技术指在地膜覆盖基础上,将膜侧流改为膜上流,利用地膜输水,通过放苗孔和膜侧旁渗给作物供水的灌溉技术。

1.2 节水型低压管道输水技术

用管道代替水渠将灌溉水低压输送到田间的技术,低压管输水系统接按照组成部件自由程度可分为移动式,半固定式,并固定式3种。

1.3 喷灌技术

将水经过加压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水滴,洒落到地面的一种灌水方法,按喷洒特征可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移动式喷灌。喷灌技术与传统的地面灌溉方法相比,它具有节水(一般30%~50%)增产(10%~30%),省地、保地、保肥等优点。喷灌所用的机具品种较多,喷灌专用设备的喷头的品种也非常多:摇臂式、垂直摇臂式、全射流式、蜗轮蜗杆式。常用的摇臂式喷头主要是:PY1系列、ZY系列影响喷灌质量好坏主要因素:喷灌强度、喷灌均匀度、水滴打击强度。

1.4 地下灌溉技术

地下灌溉包括:地下水浸润灌溉,地下渗灌。地下灌溉利用修筑在地下管道灌溉引入田间耕作层,借毛细管作用自下而湿润作物根区附近的土壤的灌水方法。

2 农田灌溉的发展趋势

结合我国国情,节水灌溉新技术发展趋势有以下4点。

①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水平越来越高。今后攻关的重点是应用高科技术系统的集成,达到时,空、量、质上的精确灌水。②提高水分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今后节水灌溉发展的方向。③地下灌溉是一种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推广速度较慢,但随着关键技术的解决,今后将会得到一定的发展。④地面灌溉仍是主导地位的灌水技术。随着高效田间灌水技术的成熟,输配水有低压管道化方向发展的趋势。⑤喷灌技术仍为大田农作物机械化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其研究方向是进一步节能及综合利用。节水灌溉新技术:①智能化节水灌溉装备技术。②应用3S技术的精细灌溉技术,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土地的产业率。③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作物调控灌溉技术。

3 节水灌溉发展措施

3.1 农业节水措施

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要十分重视农业节水措施的推广。这可采用水稻旱育稀植、抛秧、地膜覆盖、秸秆还田、深耕松土、中耕除草、镇压、耙耪、增施有机肥等措施,以提高土壤对天然降水的蓄集能力和保墒能力。引进和优选抗旱品种和调整作物种植结构等,也是行之有效的节水措施,在干旱缺水地区应大力推广普及。就农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而言,灌溉主要有播种前灌水、催苗灌水、生长期灌水及冬季灌水等种类。就发展到现阶段的灌溉方式而言,主要又分为地面灌溉、浇灌、科学灌溉等。地面灌溉是最传统的灌溉方式,包括沟灌和畦灌等。这种方式灌水不均匀,蒸发量大,容易表层土壤的团粒结构,形成板层,影响土壤中好气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浇灌一般是用皮管或洒水车浇水,是我国目前园林养护、蔬菜苗木种植等领域使用最多的灌溉方式。相对漫灌而言比较容易控制。科学灌溉是专业灌溉企业一直着力推广的灌溉方式,包括滴灌、微喷、渗灌、喷灌等现代化的灌溉方式。需要根据相应植物的需水特性、生育阶段、气候、土壤条件等做合理设计,制定相应的灌溉制度,适时、适量,合理灌溉。

3.2 节水灌溉符合农村实际。

为了进一步推动节水灌溉持续、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把科学规划摆在位,本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期开发、注重实效”的原则,从全局和长远着眼,慎重决策,严格管理,以保证节水灌溉建设的合理推进。节水灌溉技术发展不仅是工程问题、技术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节水灌溉技术如果不能使农民从中得到实惠,就不能得到广大农民的真正拥护,就不能持续快速地发展起来。按照山丘区、井灌区、地面水灌溉区和旱作业区进行节水灌溉技术改造,结合各个地区经济条件确定重点发展及管理模式。

3.3 提高节水灌溉认识

农业灌溉用水必须走节水型的发展道路。在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方面,必须加强水危机的宣传工作,推动全国人民养成节约用水和循环用水的习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简报、宣传标语、移动宣传车、网络等,整改以往喷灌、漫溉等粗放型用水方式,逐步向集约型节水灌溉方式改变。采用科学灌溉设备并实施扶持政策;大力提倡和鼓励节水行为,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大力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在作物栽培上,主要针对农作物生长的特点,推广节水,使全社会都来关心节水灌溉技术,形成一个较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环境。

3.4 加强科研和技术改造

伴随我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节水灌溉设备制造业也可望能形成一个有相当规模的行业,成为中国加工制造业一个新的增长点。一项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有可能带动一个新的产业发展。改善我国传统灌溉方式,保持大力兴修水库,水利枢纽、集水工程的基础上,应大力加强科研与技术改造。结合我国各省市地区实际情况,自主研发具有中国特设的节水灌溉新技术,大力推动我国节水灌溉工程的发展。技术的革新必然依托于新材料、新设备的改进。因此在改进以往旧设备、旧材料等方面的同时,积极寻求和自主研发轻质、高强、智能性的绿色环保材料,实现节水灌溉材料设备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磊.节水灌溉自动化与决策支持系统的 研 究 [J].信 息 技 术 ,2008(5):131~

133.

[2] 陈平 ,王景成 ,金兆森 ,程吉林.设施农业雨水资源自压利用系统研究[J].节水灌溉,2002(1):11~14.

[3] 赵元忠 ,王爱华 ,粱仲锷.甘肃河西走廊推广滴灌发展高效农业的探讨[J].节水灌溉,2004(5):36~37.

[4] 张艳.混凝土防渗工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及处理办法[J].中国科技博览,2010.,(3)54~55.

第3篇

关键词:新疆;农业节水;因素;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DF4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影响农业节水的主要因素与对策

(一)影响新疆地区农业节水发展的三大主要因素。

1、缺乏合理的水价机制。当前,随着新疆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发展,其灌溉规模也日渐扩大。在这种形势下,如果仍采用旧的水价机制,很难满足新疆地区农业长远发展的需要。在水价方面,新疆地区农业灌溉用水的水价呈现出不平衡的态势,只有兵团地区供水的价格趋于成本价,而其他地方地区农业灌溉用水水价普遍低于供水的成本价。这就看似对农业灌溉有利的水价,其实丧失了其经济杠杆作用,使得新疆地区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更加突出,影响了整个新疆地区农业及经济社会的发展。

2、节水仍留在口号层面上,缺乏政策和法规支持。节水是关系到新疆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但是当前,新疆地区节水灌溉还停留在口号层面上,而单纯通过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来达到节水灌溉显然是不现实的。新疆地区并没有制定和出台切实可行的节水政策,也没有建立鼓励节水灌溉的激励机制,相关的法律法规更是缺失。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节水灌溉在新疆地区的推广,制约了节水灌溉农业在新疆的发展步伐。

3、基础设施落后,不能满足节水灌溉需求。节水灌溉最终要通过相应的节水设施才能实现,如果没有节水设施,节水灌溉只能成为空谈。但是当前,由于受资金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新疆地区节水灌溉配套设施的建设并不尽人意。已经建成的水利设施不能满足节水灌溉的需要,不能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解决新疆地区农业节水发展困境的对策。

1、加大水价调整力度,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当前,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我国已经颁布了很多惠民政策,这些政策的落实进一步推动了新疆农业的发展。在新疆农业规模化发展的背景下,必须要进行水价改革。首先,要对新疆地区水价法规进行改革和完善,确立以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相结合的水价原则。其次,要加大水价的政策调控,要合理调控农业灌溉水价,发挥水价的经济杠杆作用。比如可以适当提高灌溉水价,对于超出定额用水的灌溉用户要实施必要的加价政策。为了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保证供水单位的利益,可以采用由供水单位和灌溉用户及政府共同参与确定水价的方式,以充分保证灌溉用户和供水单位的利益。

2、政府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推进节水灌溉的进程。首先,政府要制定适合新疆地区的节水规划,要确定灌溉用水的总量,并实施定额管理。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能够为新疆地区的节水灌溉指明方向。因此,政府部门要重视节水灌溉,加大人力和物力投入,制定新疆节水灌溉的中长远规划,并坚持一步一个脚印,落实各项节水灌溉活动。其次,为了加快节水灌溉的发展,政府加快相关政策发挥的出台,要研究出一套适合在新疆推广和实施的节水灌溉管理办法。再次,要建立节水灌溉激励机制,对于积极响应节水灌溉的用户要采取鼓励措施激励他们继续加大节水灌溉的实施和推广工作。当然,为了保证激励的科学性,我们倡导新疆地区要建立科学的节水评价指标,用来衡量节水灌溉的成效。

3、完善节水配套设施,保证节水灌溉的顺利推进。当前,新疆地区的配套节水灌溉设施明显滞后,不能适应新疆地区灌溉农业发展的需要。为了实现节水灌溉,新疆地区必须加大资金投入,要引进先进的节水灌溉设备,比如引进喷灌式、微灌式的节水灌溉系统。要建立完善的配套灌溉设施,保证新疆地区节水灌溉的顺利实施。

二、农业节水技术选择

在新疆地区推广农业节水技术要充分考虑新疆地区的实际情况,包括新疆地区的地形和灌溉条件,针对不同地区的灌溉条件要采用不同的灌溉技术。同时,还要考虑到行将地区的农业经济实际,选择最为经济实用的节水技术。

(一)喷灌技术。喷灌技术的原理主要是将有压水经过压力管道送到田间,而有压水是通过水泵加压或者是自然的落差形成的。当灌溉水到达田间后,可以通过喷头对田间进行喷水灌溉,这样才可以保证灌溉用水均匀的洒落在农田内。与其他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均匀灌溉,但是投入较高,而且有地区适应性。蒸发较大、灌溉面积较大的地区不适用采用这种灌溉技术。

(二)渗灌节水技术。渗灌节水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具有节省灌溉用水的优势,能够促进农作物的增产,同时,这种节能技术的能耗较低。但是这种技术也具有一些明确的缺点,比如在灌溉中管道极易发生堵塞,为了疏通管道,必须要进行维护,会造成维护成本的增大。但是这种灌溉方式对于荒漠化的治理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从长远考虑看是一种比较经济的灌溉方式。

(三)软管灌溉技术。软管灌溉是一种应用较为普遍的灌溉技术,能够达到较好的节水效果。但是这种灌溉技术对土地平整度要求较高,只适宜于对农作物进行补充灌溉,不适用大面积灌溉。对新疆地区来说,在棉花种植区可以采用此技术。

(四)膜上滴灌和膜下滴灌技术。此技术多适用于甜菜种植区,因为此技术有明显的缺点,会造成灌溉的不均匀,造成地表积水,水分的损失较大。对于一些大田不适宜采用此技术。膜下滴灌技术和膜上滴灌技术相比则具有明显的优势,比如其节水优势明显,能够起到抑盐作用,能够显著地促进农作物的增产,与沟灌等传统灌溉技术相比,节水效果显著。

(五)微灌技术。微灌技术是一种极具科技含量的灌溉技术,它以微灌设备组成了微灌系统,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灌溉技术。能够将有压水充分地输送到田间,对农作物进行有效灌溉。其水流渗出多是以小管出流和渗灌等进行的,能够有效达到节水目的。

结语:综上所述,当前新疆地区已经出现了灌溉用水矛盾,要解决这种矛盾,必须要走节水灌溉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样才能有效缓和新疆地区的用水矛盾,才能保证农业的健康发展。但是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新疆地区农业节水的发展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邹艳红;乔军;;谈新疆发展节水灌溉的几个问题[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年08期

[2]焦慧选;郭淑萍;何小道;;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河南水利;2003年02期

第4篇

关键词:西北旱区;节水灌溉;发展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12-0022-02

节水灌溉是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及当地供水条件,为了有效地利用降水和灌溉水获取农业的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而采取的多种灌溉措施,如喷灌、滴灌、膜上灌等。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内陆,属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稀少,水资源严重短缺,制约着农业及经济建设的发展。西北地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 300亿m3,占全国总量的8 %[1]。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除陕西为667.80 mm外,其他省区在270~320 mm之间。年蒸发量高达1 000~2 600 mm或以上[2]。农业灌溉是西北地区第一用水大户,农业灌溉用水量占全区总用水量的90 %左右,灌溉用水占80 %以上[3]。水资源短缺是西北地区工业、农业发展和恢复生态平衡最主要的制约因素,解决西北缺水的关键是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发展节水灌溉农业。西北干旱地区土壤大量水分蒸发、水土流失,也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一个原因,典型半干旱地区休闲期土壤蒸发可占同期降水量的60 %~80 %,半干旱偏旱地区则达72 %~98 %,半湿润地区也达到了60 %,作物生长季节休闲地和种植作物地的年耗水量基本相同。为了减小水分的蒸发,必须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农业用水浪费现象严重,一是水的利用率低,二是农业水生产成本低,灌溉农业粮食作物水分生产率不足1 kg/m3,旱地农业面积占60 %左右,降水的水分生产率只有0.30 ~0.40 kg/m3[4]。如果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可大幅度提高我国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和城市化的发展,同时也由于水资源短缺和恢复生态平衡的需要,西北地区耕地面积和灌溉面积不会大幅增加,今后人口增长对粮食和农副产品的需求将更加依赖于现有灌区面积。因此发展节水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坚持节水灌溉与农业综合技术相结合,重视推广旱地农业技术和加大农业节水管理力度,可达到高效节水的目的,中部旱区节水灌溉对缓解我国农业用水短缺现象有重大意义。

灌溉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必不缺少的环节,但由于灌溉观念与灌溉技术的落后,往往是事倍功半。以下是对现有主要的灌溉方式进行分析、讨论,可以明显看出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情况。

1 灌溉的主要形式

1.1 漫灌式

灌溉用水被各种沟渠输送到整块田间和庄稼垄沟中,此种灌溉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土地条件的影响。由于大量的水从沟渠渗漏出去,漫灌的水损率也很高。除了大量水损外,漫灌还有其他一系列的缺点,整个田间,水的分配极度不均,作物不能精确得到所需的降水量,土地的平整工作花费大量的人力与时间。

1.2 旧式灌溉系统,包括人工式移动、立管移动式、固定式三类

人工移动式系统是通过快速接头的连接来转移喷头及输水管到不同的、细长的地块上,进行多次的灌溉以最终达到灌溉整个区域的目的。在大面积灌溉中,因为恶劣的工作条件和复杂的操作,这种灌溉系统正在被机械化的灌溉系统所取代。立管移动式是在一块选定的灌溉区域内铺设一套立管,在灌溉操作中只需把喷枪变换位置。这种操作比较简便,但投资比较高。固定式灌溉系统是整个灌溉区被输水管道、喷洒器等灌溉设备所覆盖。实施灌溉操作只需打开和关闭与之相连的水栓。这种系统可实现自动化控制,但缺点仍是投资高。

1.3 移动式喷灌机或卷盘式喷灌机

如:奥地利保尔公司的“雨星”系列喷灌机,这种灌溉设备在最近20年得到广泛的使用。PE管直径从50 mm至140 mm,管长可达750 m,这就保证了无论在较小或很大的区域里,都能实现高效节水的灌溉。

1.4 大型的自动化灌溉系统

主要包括,指针式灌溉系统和平移式灌溉系统,这类喷灌系统由成排的喷嘴或喷枪安装在马达驱动的行走塔上,随行走塔的移动而进行大面积的灌溉,灌溉区域呈圆形,指针式系统或矩形平移式系统。

1.5 滴灌系统

这一系统主要是由直接铺设在树木、作物根系区的带出水口的小塑料管组成。这一系统优势在于灌溉水从出水口直接渗透入根系,水的损失很小而且无污染,但投资较高。

除去上面提到的传统的漫灌方式,其他系统均为节水灌溉系统,特别是后三种被认为是目前最先进的节水灌溉方式,其中卷盘式喷灌机和大型自动化喷灌系统被认为是经济型灌溉系统,设备投资较低,而指针式和平移式系统则投资更低。使用先进的灌溉系统最大的优势就是节水效果明显,一般节水可达60%,节约下来的水可以派作其他用途,也可用于增加灌溉面积,或开发新的农业用地。漫灌因耗用大量有限的可利用的水资源,而受到限制。我国也正在努力从传统型灌溉系统向节水型灌溉系统迈进。

2 节水灌溉的措施

节水灌溉工程措施是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主要措施。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节水灌溉措施。建立防渗渠道、沟畦。沟畦灌方式一般有水平畦灌,波涌灌;使用低压管道输水;使用喷灌、微灌;覆膜灌溉、膜上灌和膜下滴灌、地下渗灌;精细灌溉;全球定位系统、遥感遥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我国西北干旱区主要采取前面的4种灌溉措施,前2种为主干道所用,在大田中常用,第3、4种大田和设施温室、大棚中都使用。在设施农业中主要用低压管、滴管输水。第5种,我国西北区目前还没有使用,这个设备技术含量高,投资较高,但灌溉非常精细、准确,为全自动操作控制。因此,我国的灌溉体系将会向这个方向发展,最终达到精确的自动化控制。■

参考文献:

[1]屈振华,韩英强,康春梅,等.冀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灌溉现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1):19337—19338.

[2]信松胜.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31(12):270—271.

第5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农田灌溉;节水

Reflection on Farmland Irrigation and Water Saving

Zhang Yu-xia

(Ye River Irrigation District, Shijiazhuang City, cited the Gang Management Department Shijiazhuang Hebei 050200)

【Abstract】As is well known, we live in a country that is lack of water resource and is a big agricultural country. In our country, the agricultural water, especially the farmland irrigation, accounts for more than 90 percent of the water resource. Hence, water-saving should be considered significantly in farmland irrig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several basic irrigation techniques, and, proposes a few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corresponding to the issues in water-saving irrigation.

【Key words】Hydraulic Engineering;Farmland Irrigation;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干旱缺水是当代和未来社会最突出的矛盾。随着全球性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剧,世界各国都把发展节水高效农业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在我国,农业用水量也是最大的。根据《中国水资源公报2009》的最新统计数据,2008 年我国总用水量为5909.9 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为3663.4 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62%。在农业用水中,农业灌溉用水量占它用水量的90.2%[1]。

1. 节水灌溉必要性分析

经济发展、人口增加、社会进步、工业和城市的快速发展,必将大大压缩农业用水。农业是用水大户,现阶段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70%左右,以后将会低。一方面农业更缺水,另一方面用水浪费现象又普遍存在,水资源有效利用率只有30% ~40% ,发达国家已达到70%~80%。我国农业每立方水的粮食生产能力只有1Kg左右,而先进国家为2 Kg,以色列为2. 35 Kg[2]。这一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我国节水事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农业用水量,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可以方便管理,减少人工投入,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在节水农业方面,以色列应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圣经》中以色列被描述为“流着奶和蜜”的地方,实际上以色列2 /3国土是沙漠,全年7个月无雨,人均水资源仅250 t, 仅为世界的1 /33,为中国的1 /8,其干旱贫瘠的生态环境比我国大西北还要恶劣。就是这样一个国家,创造了令全世界瞩目的现代农业。以色列靠科学用水,仅一代人就建成了现代化农业。按以色列的节水农业效益,地球能多养活3倍的人口。中国北方如果普及节水技术,可节水800亿t,相当于3~4个南水北调工程,但投资只有其1 /3,还可带来科技、增产、垦荒、节水、环保等巨大效益[3]。

2. 农田灌溉的基本技术措施

2.1 漫灌一般是从水源用渠道输送来到地块,然后流进地块将整个田块都放满水进行灌溉。漫灌是一种极其浪费水资源的灌溉方式,这种灌溉方式极不可取。

2.2 管灌是以低压管道代替明渠输水灌溉的一种工程形式。比较适合我国农村当前的经济状况和土地经营管理模式,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2.3 喷灌技术是利用成套的动力机、水泵给水加压,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水通过管道输送到灌区,由管道上的喷头喷射到空中散成水滴,均匀地散布在田间进行灌溉。喷灌技术最初广泛应运于农业种植中,如蔬菜、大田作物、苗圃等。后来也广泛应运于园林绿化中,如草坪绿地、足球场、高尔夫球场、庭院、公园等。

2.4 微喷是利用折射、旋转或辐射式微型喷头将水喷洒到作物枝叶等区域的灌水形式,属于微灌范畴,属精细灌溉,典型产品有插杆式微喷头、倒挂式微喷头、微喷带、雾喷喷头等。

2.5 涌泉灌是微灌形式的一种,属小管出流灌溉方式。

2.6 滴灌是通过干管、支管和毛管上的滴头,在低压下向土壤经常缓慢滴水,是直接向土壤供应已过滤的水分、肥料或其他化学剂等的一种灌溉系统。

2.7 渗灌是一种地下灌溉形式,就是通过埋设在地下的结构独特的渗水管,直接把水、肥、气输入作物根区土壤,在一定渗透压和土壤毛细管的作用下,人为调控适度的土壤水、肥环境,满足作物需求的一种灌溉方式。

3. 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建议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不仅会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其社会效益和体现国家发展农业的战略方针。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制定适宜的政策,促进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扩散。但是,由于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推广和传播时间不是很长,导致在很多方面未能同步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政府节水灌溉方面的资金投入不够。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4]。

3.2 投资机制不健全。从全国来讲,农业节水灌溉筹资渠道较少,投资主体单一以及投资机制不健全。

3.3 政府补贴资金不足。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对农业节水都有一定的扶持。

3.4 农户自身因素方面。节水灌溉技术对于农户而言,同劳动力和土地一样,也是一种生产要素。节水灌溉本身并不是水的替代品,但节水灌溉可以在不减少作物产量的前提下减少灌溉水的使用量。

4. 节水灌溉对策及建议4.1 对农业节水灌溉自身的问题,要加大研究经费的支持。让各种节水灌溉技术能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水质状况,特别适应作物的栽培模式。同时,对于设备硬件,加大研究公关力度,研究出质量过关的节水灌溉设备。

4.2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节水灌溉的投入。政府对于推广节水灌溉的初期,应采纳相关的激励与扶持政策对农户是否采纳有很大影响.。在政策的具体实施方面,要将奖励的资金和物质等实质性优惠及时和准量的发放到农户手中,让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4.3 激励农业节水科技人员.将农业人员的生产技术指导补偿和农民种植后的利益形成整体,或由农业人员对示范户进行全程示范指导,直到该示范户完全掌握生产技术后再由示范户负责向周边新的农业技术采用者扩散,前提是示范户的生产技术指导补偿应该和新采用者的经济效益形成整体,这需要在实践操作中进一步探索[5]。

4.4 加强农户节水的培训和引导。要强调农民的作用,不能只见科技不见人,要深入分析农民的需要和心理特点,吸引农民积极主动地参与、支持与合作,激发农民强烈的创新采用动机和兴趣。

参考文献

[1] 国亮,侯军歧,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扩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月第21卷第1期.

[2] 王玉印,孙福存,赵景良,节水灌溉新论[J],农业考古,2006.3.

[3] 信松胜,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年12月第31卷12期.

第6篇

关键词:节水措施;农田水利工程;灌溉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的水资总量大,但是人平均用水量少,我国是世界上缺水的国家之一,所以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处于严重的缺水状态,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问题。采用合理的节水灌溉方式,提高水的利用率。

1、黑龙江主要高效节水灌溉模式

1.1、膜下滴灌

膜下滴灌系统建设主要包括首部、干管、支管、毛管和覆膜,系统中除毛管和薄膜需要每年更换外,其他设施设计使用年限5年,一套系统可覆盖耕地200亩以上。其最大的特点是:一是对水源供水量要求比较低。二是节水效果显著。水分直接送达植物根部,覆膜种植又减少蒸发量,以黑龙江省玉米补充式灌溉为例,全生育期每亩多年平均补充灌水量为30立方米左右,仅为喷灌模式的1/2。三是有效提高积温。四是增产效果明显。

但是其也有制约因素:一是污染严重。残膜回收不彻底,白色污染危害大,残膜长期积累影响土壤透气、透水性能,阻碍作物根系生长,土壤结构一旦破坏,多年不可恢复。二是亩投入高。三是统一实施困难。按照水源井辐射范围要求,一套膜下滴灌系统至少要覆盖200亩耕地,如果土地没有集中流转,可能涉及许多农户,第二年只要一户农户不同意实施膜下滴灌,系统就将被破坏,先期投入建成的系统便发挥不了作用。四是阶段用工量大。整地、覆膜、放苗、压苗、除膜等工作量要较其他节水灌溉种植模式每亩多用工3―4个。

1.2、中小型喷灌

中型喷灌主要指绞盘式喷灌,小型喷灌主要指管道移动式喷灌,每套中小型喷灌设备可控制灌溉耕地200多亩,中型喷灌设计使用年限15年,小型喷灌5年。以当年“节水增粮行动”建设投资计算,中型喷灌设备亩投入366元,小型喷灌设备亩投入85元 (均未算水源井投入)。三种灌溉模式中中小型喷灌设计使用年限内亩均投入最低。其最大特点是:一是对水源供水量要求比较低。二是灵活适用。中小型喷灌不受地形、地块限制,可独户使用,也可联户使用,特别适合当前土地分散经营模式。三是易于管理。中小型喷灌技术含量低,用时安装简便,易于操作,不用时可入库,便于管理,人员管护费用低。中小型喷灌设备得到地方建设者、管理者和受益群众普遍欢迎。

主要制约因素。一是自动化程度低。三种灌溉模式比较,灌溉同样面积的耕地,中小型喷灌用工量大,作业时间长,费时费工。二是不利于高棵作物规模化种植。高棵作物起身后,小型喷灌模式喷灌效果不好,且搬运困难,不利于灌溉,中型喷灌要事先预留出行车道,或高矮棵作物间种,便于行车。

1.3、大型喷灌

大型喷灌建设亩均投入1160元(不包括水源井投入),设计使用年限20―30年,受防护林网限制(500米×500米林网),黑龙江省多为四跨长度,可控制灌溉耕地面积375亩。主要优势特点。一是自动化程度最高。大型喷灌科技含量高,控制灌溉水量准确,操作用工用时少,一人可控制多台套大型喷灌设备运转。二是动力费用最低。喷灌20毫米雨量亩均动力费用1.5元左右,是三种节水灌溉设备运转动力费用最低的。三是适合不同植株高度作物。大型喷灌举架高,不受高科作物限制,可满足不同作物全生育期灌溉要求。

主要制约因素。一是对水源供水量要求较高。二是适合地块不易选择。黑龙江省防护林网一般是500 米×500 米,还有不规则的林带,并且不少地块电线杆穿地而过,这些因素限制大型喷灌地块使用。三是配电任务繁重。大型喷灌配电标准要求高,亩配电资金都在270元左右,一处大型喷灌配电资金就达10万元左右,几乎占一处工程总投资的1/4,节水增粮项目建设中又不含配电资金,多数地方难以解决配电问题,很难持续管理。四是设备管护工作艰难。大型喷灌科技含量高,设备维修、运行需要专业人员操作,闲置期防盗、防损坏的工作量大。

2、目前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1、灌溉技术推广力度不够

我国的节水灌溉研究和推广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节水灌溉技术还处于起始阶段。由于没有严格的制度和体系,节水灌溉的推广力度始终上不去。由于我国的地形比较的复杂多样,到现在还没有研究出适合任何地形的节水灌溉方法,所以有些地方还是保留原来传统的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不到位。

2.2、灌溉工程建设投入的资金不足

在我国水利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节水灌溉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每年投入到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比较的有限,有一部分需要农户自己进行资金的筹集,但是农户筹集资金的能力有限,导致在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资金,一些过程设施由于缺乏资金,年久失修,失去了其作用,在汛期的时候往往出现事故。

2.3、灌溉工程设备不完善,不规范

目前水利工程的面临最严重的问题是资金的投入不够,由于缺乏资金,导致设备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能及时地修理,一些已经丧失作用的工程设备不能及时地更换。虽然近几年来我国提倡大力发展水利过程,重视农业灌溉,但是由于推广的力度有限,现阶段的水利设施大部分是始建于上世纪,有些过程已经老化,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过程设施不完善,质量不达标。

2.4、节水灌溉工程和灌区的管理职责不清

当前相关的灌区以及节水灌输工程在运用过程里没有相符的监督、奖励措施,使得相应部门在管理上出现职权混淆不清的情况,管理的效果不够明显,管理的方式不够细致,在调度的运用方面也不够灵活。

3、农业水利灌溉中的节水有效措施

3.1、工程措施

1)首先,在节水灌溉前,填平地势低的土地。然后进行试灌溉,确定灌溉的技术指标,根据情况调整沟的深度和宽度,并且设计合理的储水沟,提高水的利用率,确保土壤具有一定的湿度。随着水沟的长度减少,灌水定额也随着减少,灌溉时向深层渗透现象亦很少发生。在送水采用明渠的地段,用专门的闸门孔管进行放水,可使水的损失减小,效率增高。或者是推广塑料薄膜覆盖以及保护地栽培,对耕作技术和种植结构进行改善,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降低农田水分的蒸发量,推动节水农业的发展。

2)其次,对农田灌溉需要湿润的地段进行有选择的灌溉,建议根据地面情况采用间隔法进行湿润,有针对性的对地面进行分块节水灌溉,这种方法改变了以往整体灌溉的形式,减少了作业量。在保证地面得到有效湿润的同时,节省了水资源,由于间隔灌溉留有缓冲地带,可以使农作物的用水量多少进行自发调节,有利于植物吸收养分,强壮生长。也可以改变传统落后的灌溉方式,做好灌溉工程配套设施、渠道衬砌、机电井、地面灌溉设施等的建设和安全,提升水利灌溉的效率,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灌溉保证率。

3)近年来,放水方式也发展为间歇灌溉,即对沟田放水分2~3次进行。这种放水方式使水的流动呈波浪式推动前进,在流动中由于水的压力增大,而使水流速度增加。根据力学原理,水的流速提高,则水向土壤中的渗透力将减弱,从而提高了水的利用率,更加节约了灌溉用水量。

4)及时解决灌溉渠道淤积问题。灌溉渠道是农田水利灌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着农田水利灌溉的进行。农田水利灌溉渠道淤积的问题是现在农田水利灌溉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是由于我国部分农村经济相对还欠发达,因此在灌溉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土质灌溉渠道,导致灌溉渠道淤积现象屡有发生。因此节水灌溉措施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灌溉渠道的畅通,避免渠道的淤积,保证农田的灌溉。

3.2、管理措施

(1)进一步地统筹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在抗旱保丰收和增加粮食产量的农业生产中,人们一边打更多、更深的井,一边利用节水灌溉省下的水来扩大灌溉面积,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型节水。农业节水涉及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村经营方式及产业结构、还涉及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种粮效益等诸多方面。因此,我们要统筹考虑制约农业节水发展的各种因素,针对发展现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完整的农业节水技术规程。

(2)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农田土壤的实际情况进行监测,配合天气预报,在适当的时间进行适量灌溉,从而对土壤的含水量进行有效控制,在不影响农业产量的前提下,实现节水降耗。

(3)加大力度。节水工程一次性投资较大,而大部分农民还不富裕,建设农业节水工程有很大难度。所以,农业节水工作应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形成制度,加大政策、资金等方面扶持力度,充分显示出农业节水的重要性,让节水工程得以顺利发展,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3.3、扶持措施

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于农业节水工程的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有关进行农业节水的补助资金的制度,增强农民进行农业节水的积极性,增大对农业节水方面的投资力度。在现象的投资中主要是靠农民的筹资、集体出资或者是国家的补助来进行农业节水工程的发展。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形成相关的制度,加大对相关方面的扶持,确立农业节水的重要性,引导全社会保护水、爱惜水,使人们重视水资源问题。

4、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1进行灌区调度时运用线性二次高斯模型灌区的水大部分来自水库,假如灌区的水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调度,水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也就提高了,此时我们运用线性二次高斯模型进行计算灌区水资源的调度,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利用率。用线性二次高斯模型进行调度的基本步骤是:首先掌握和了解灌区的水土情况,根据水土情况将整个灌区分为几个小型的灌区,然后将小型灌区里的有长有作物的田块看成一个土壤水库,简化灌区调度的难度和步骤。最后用优化控制的方法求解模型,实现水资源的优化调度。

4.2、优化农业灌溉中的灌溉量和灌溉时间

农业上,将作物的生长期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苗期、拔节期、孕育期和成熟期,并且为了计算方便,每个阶段的作物蒸发蒸腾量看成一个定值。在灌溉的过程中,只考虑两种损失,一种是在灌溉水输送的过程中由于渠道的渗漏和水面的蒸发而引起的损失;另一种由于土壤水的下渗而引起的损失量。将由于土壤水的下渗而引起的损失量和在灌溉水输送的过程中由于渠道的渗漏和水面的蒸发而引起的损失的总和看成一个定值。然后根据实际的情况建立模型,假设作物生长需水量为定值,然后两种损失为定值的情况下确定最优灌水量和最优灌水周期,使得灌溉水的损失最小。

结束语

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必须要有效的运用农用水资源综合技术体系里的节水技术,从而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作用,提高农业水资源的使用率,进一步的促进农业的经济,有利于加快我国的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王福忠.节水措施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作用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2,09:176.

第7篇

【关键词】喷灌技术;喷灌方式;节水灌溉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但是由于地形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水资源分布在空间和时间上极不均匀。我国农业用水在面临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同时还面临着农业用水的极大浪费现象,因此发展节水灌溉势在必行。喷灌是利用专门设备把由水泵加压或自然落差形成的有压水通过压力管道送到田间,再经喷头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水滴,均匀地洒落在农田,达到灌溉的目的一种机械化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近年来随着喷灌技术的逐步成熟和推广,喷灌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1.农业灌溉用水现状及喷灌技术的应用

我国农业灌溉年用水量约4000亿m3,占全国总用水量的80%左右。其中占农业用水量的90%~95%是农田灌溉用水,农业灌溉每年平均缺水 300 多亿m3。然而,由于中国水资源不足,且浪费现象十分严重,致使农田灌溉利用率很低。

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司长王晓东说,中国农业用水浪费主要表现在:一是灌溉水利用系数低,农业用水的有效利用率仅为43%左右,灌溉用水浪费严重,其中渠道输水损失占整个灌溉用水损失的80%以上;二是灌溉定额普遍偏高,采用传统的灌溉模式,全国实际灌水量超过了实际需水量的1倍,有的地区甚至高达2倍以上。

喷灌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其中有效灌溉面积5587万hm2,占耕地面积的43%,到1998年已经发展微灌面积18.21万hm2,占节水工程总面积的1.19%。由于农村经济能力差、土地分散经营和设备质量不过关等原因,80 年代喷灌面积仍无明显增长。据统计,到2002年底,农业节水灌溉面积为1867万hm2,占有效灌溉面积的33.4%。

2.喷灌技术

2.1喷灌技术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与其他节水灌溉相比,喷灌有其自身的优势:喷灌几乎适用于除水稻外的所有大田作物,以及蔬菜、果树等,它对地形、土壤等条件适应性强;灌水均匀度高达80%~85%,比地面灌溉节水30%~50%;少占耕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机械化程度高,节省人力;其最大优点是使农田灌溉从传统的人工作业变成半机械化、机械化,甚至自动化作业,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然而喷灌技术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喷灌对农业基础设施要求高,一次性投资大;在多风、蒸发强烈地区容易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有时难以发挥其优越性,在这些地区进行喷灌应该对其适应性进行进一步分析。

2.2主要的喷灌方式

目前在我国常用的喷灌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固定管道式喷灌,即干支管都埋在地下的喷灌方式。这样的喷灌方式利于管理,节省人力,可靠性高;另外设备使用寿命长。不足之处在于设备投资很高,目前使用塑料管道的系统单位造价也有12000~18000元/公顷之间,有的甚至达到22500元/公顷。

半移动式管道喷灌,即干管固定、支管移动的喷灌方式。与固定管道式喷灌相比,这种方式大大减少支管用量,从而使得公顷投资仅为固定式的50%~70%;但是另一方面,移动支管需要较多的人力,并且如果管理不善,容易造成支管的损坏。为了避免或减少因支管移动带来的费工、易损等不足,近明了一些由机械移动支管的方式,可以部分或全部克服这一缺点。

中心支轴式喷灌,即支管的一端固定在水源处,整个支管就绕中心点绕行的喷灌方式。这种方式灌溉质量好,自动化程度很高;适用于大面积的平原(或浅丘区),要求灌区内没有任何高的障碍(如电杆、树木等)。其缺点是只能灌溉圆形的面积,边角要想法用其他方法补灌。这一方式比较适用于大平原地区、大规模农场。

为了克服中心支轴式喷灌机只能灌圆形面积的缺点,近代在时针式喷灌机的基础上研制出可使支管作平行移动的喷灌系统。这样灌溉的面积就成矩形的。但其缺点是当机组行走到田头时,要专门牵引到原来出发地点,才能进行第二次灌溉。而且平移的准直技术要求高。因此,没有中心支轴式喷灌机使用得那么广泛,我国也已有产品。其适于推广的范围与中心支轴式相仿。

纹盘式喷灌,用软管给一个大喷头供水,软管盘在一个大绞盘上。灌溉时逐渐将软管收卷在绞盘上,喷头边走边喷,灌溉一个宽度为两倍射程的矩形田块。这种系统,田间工程少,机械设备比时针式简单,从而造价也低一些,工作可靠性高一些。但一般要采用中高压喷头,能耗较高。 适合于灌溉粗壮的作物(如玉米、甘蔗等)。也要求地形比较平坦,地面坡度不能太大,在一个喷头工作的范围内最好是一面坡。该机型我国也已有系列产品。

滚移式喷灌,将喷灌支管(一般为金属管)用法兰连成一个整体,每隔一定距离以支管为轴安装一个大轮子。在移动支管时用一个小动力机推动,使支管滚到下一个喷位。每根支管最长可达400m。这种机型我国已有产品,适用于矮杆作物(如蔬菜、小麦等)要求地形比较平坦。

3.喷灌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目前我国的喷灌技术只是作为示范工程,有待于在更大范围推广和使用。灌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3.1缺乏推广资金,推广难度大

推广需要必要的农田喷灌配套设施的完善。近年来,喷灌技术虽然在部分地区推广使用,并取得了明显的节水效果,但是受经济条件制约,对喷灌项目建设的投入仍显不足。部分灌区还是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50%左右,还有很大的节水空间。

在积极争取国家和政府投资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农民群众投资兴办节水灌溉工程。充分调动社会办水利的积极性,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一起上,多渠道、多层次地筹集节水灌溉资金,使节水灌溉走上良性循环、滚动发展的轨道,搞好农田基础设计建设。

3.2 灌溉用水管理不到位,缺乏相应的节水激励机制

我国水资源紧缺,发展节水灌溉是必然选择。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我国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程度不高,这是造成农田灌溉用水效率低的主要原因。节水灌溉激励机制和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的激励机制,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鼓励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相应的激励机制。要激励农户节水灌溉除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外,还必须从水权、水价和水市场的单独作用机制或联动机制出发,运用定性或定量、博弈论或信息经济学或构建其他激励模型的研究方法,探索有效的节水激励机制。同时,出台相应的法律和制度等政策,为有效实施激励手段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后盾,从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3加强节水灌溉意识的普及

受经济利益关系的影响,在水资源充足的地区,农民对节水灌溉的积极性不高。政府及民间组织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媒介,大力宣传节水灌溉的重大意义,树立水资源有限和水危机意识,增强全民节水意识,推动节水灌溉的发展。

4.结语

喷灌技术实施一项机械化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目前我国的喷灌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需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各地区应因地适宜,发展适合当地的节水灌溉措施,通过先进的灌溉管理体制来实现管理节水,推动农业节水的高效快速发展。另外喷灌技术的发展也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雷煜.浅谈农业节水灌溉技术[J].陕西水利,2010,(1):139-140.

[2]逄焕成.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6,(5):l-6.

[3]高雪梅.中国农业节水灌溉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J].天津农业科学,2012,(1):54-56.

[4]杨民峰,卜少春.浅谈灌区节水灌溉的应用与实践[J].陕西水利,2009,(8):169-170.

[5]王增发,洪小康.试论我国的节水灌溉技术[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5):451-454.

[6]刘继艳.论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及其发展[J].建材与装饰,2008,(7):234-236.

第8篇

关键词:新时期;节水灌溉技术;农田水利建设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A

节水灌溉技术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技术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针对于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条件,节水灌溉技术也是不同的,但是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一致的,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民收入的增长。尤其在发展高效益农业节水型农业的背景下,以种作物结构的调整、渠道的科学维护和管理、节水灌溉新技术的普及使用等方式来规避以前大水漫灌的现象,实现节水型农业的发展。

1 新时期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现状

节水灌溉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在农田灌溉期间内,以各种各样措施去保证灌溉的效率和质量,将水分消耗降到最低。以新疆地区的节水灌溉及时发展为例,其在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坚持从事实出发,有针对性的实现了节水灌溉技术的提高,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

1.1 渠道防渗

渠道防渗,就是以渠道维护和管理的方式去保证渠道的有效性,避免渗水和漏水现象的出现,保证水资源最大限度的使用到灌溉环节。防渗工程的开展,不仅仅使得渠道的粗糙度降低,使得渠水保持着高速的流动,实现了输水能力的全面提高;而且其实现了灌溉区域地下水位的降低,有效的保证了改良盐碱地、沼泽地和渠道的安全性。但是依据相关数据统计发现,目前新疆地区农田渠道的利用率很低,地方基数为0.39,兵团基数为0.60,从这个角度来讲,有一半以上的水分无故流失掉了。要想开展节水型农业灌溉工程,修建防渗渠道是很重要的。

1.2 膜下滴灌技术

膜下滴灌技术之所以得到普遍的推广,是因为其有效的满足了节水型农业发展需求,是现阶段比较成功的灌溉模式。其在滴管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覆膜技术的应用,属于全新的灌溉技术,相对于其他的滴管技术其在节水效果上,成本控制上都有着很明显的优势。

1.3 膜下软管灌溉技术

膜下软管灌溉是在常压微灌技术条件基础上开展的,属于新型的灌溉技术之一。此技术存在的优势在于:不需要动力源,实现了对于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因此,得到很多农户的青睐,在最近几年时间里得以迅速的推广。相对于喷灌方式来讲,其在增产效果上、成本费用控制上、产出效率上都表现出更优越的特点,尤其对于贫困地区来说,使用此项技术将有利于农户的增收。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此项技术虽然优势很多,在很多地方依然需要改善和调整。

1.4 加压滴灌技术

以加压后的水源为基础开展滴灌工程,这是现阶段灌溉方法中比较普遍的一种做法。此项技术不仅仅节水效果明显,实现了对于成本的合理控制和管理,而且其适用种类众多,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的发展。

2 新时期节水灌溉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的节水灌溉技术,需要保证农业产量不会减少,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其使用率的全面提高。在此过程中,节水灌溉技术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其发展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1 经济成本过高

诚然,节水灌溉技术的使用能够使得农业产值不变,实现节约用水,但是在此技术使用的过程中,往往意味着高昂的成本费用,均亩千元以上的费用,对于小规模农田户主来说,是很大的负担,这无疑加大了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难度。

2.2 农民的认识不足

由于节水灌溉技术需要在农户的意识下,以农户为主体的形式来开展,这就需要农户具备节水灌溉的意识和技术,而目前我国农村的科普工作效果不明显,传统种植观念根深蒂固,一时之间难以接受节水灌溉技术的理论和技术,对于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性也理解不到位。

2.3 用水户的收益不明确

现阶段,我国水权制度不完善,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不明确的地方。也就是说上游的用户在节水设施工程中花费了大量的经济成本,在开展节水灌溉之后的水资源根本没有有效的实现自身的利益,因此,上游用户往往倾向于漫灌的方式,不会主动去选择节水灌溉的方式。由此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使得下游用户面对着很大的困境。这样的上游和下游之间的利益矛盾形成了我国现有的水权制度。

3 新时期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在技术开展的过程中尽量实现创新,保证其符合区域农业的特点,实现其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1 进一步研究开发实用性的节水灌溉技术

由于现在的节水灌溉往往消耗大,收益小,这势必使得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变得棘手。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不断开展节水灌溉技术实用性的研究,以其可操作性为出发点,实现技术创新。

3.2 增强广大农民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正确认识

相关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发挥自身服务三农的职能,在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过程中,注重开展对于农户的有效培训,使得其了解到节水灌溉技术重要性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强化其对于节水灌溉技术的利用强度。

3.3 加大对节水灌溉的补偿力度

政府要积极将节水灌溉工程纳入财政预算中去,不断加大对于节水灌溉技术的投入;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技术的推广,加大节水灌溉的补偿力度。

4 结语

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对于新疆农业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随着近几年的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的确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依然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对此应该不断强化节水灌溉技术理论研究力度和技术实施力度。

参考文献

[1] 李正平.运城地区节水灌溉技术的适应性探析[J].山西水利科技,2013(03).

第9篇

 

关键词: 农业灌溉节水;问题;研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资源利用的70%以上用于农业灌溉,近年来随着工农业高速发展,在农业灌溉工程和建设运行管理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如:投资能力不足,许多灌溉工程未建成即投入生产运用;投产之后,又由于资金缺乏,设备不能正常维修养护,有效灌溉面积呈衰减趋势;建成的灌溉项目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单位无自主权,使工程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对项目管理及其效果缺乏监测制度和评价指标等,“重工程、轻管理,重大型、轻小型,重骨干、轻配套,重建设、轻效益”的现象还较为普遍。 

 

1 农业水利建设的特点 

 

一是地域性差别大,不同地区的农业种植结构、水旱灾害的主次地位,以及排灌工程结构均有显著差别。二是受气候条件影响,一个灌区内不同年份的灌溉需水量和对排水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三是农业为弱势产业,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从事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越来越低;实施节水灌溉,节省灌溉用水,增加农民经济效益有限,节省下来的水资源大部分为城市和工业利用,或者成为生态环境修复用水。因此,节水灌溉项目工程建设与改造的资金,以及管理工作增加的费用大部分应当由政府财政承担。四是农业灌溉属多学科交叉科学,开展节水灌溉需要多部门通力协作。五是农业水利工程的生产效果和对环境的影响,是在工程投入运用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显示出来的。 

 

2 节水灌溉研究 

 

开展农业节水灌溉的科学研究,需要采取开放方式,吸纳多学科专家参与;需要科学总结建成工程的管理运用效果,从中取得经验和改进方向;需要跟踪农民生产进行监测,取得的科学数据直接为改进生产管理服务。开展农业节水灌溉的科学研究分2个层级。一是宏观战略研究,意在为灌区建设找出正确方向,使之与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配置相适应;二是微观的技术性研究,意在解决生产管理的技术性问题,并为落实宏观战略研究提供支撑。农业节水灌溉的战略科学研究课题,一般以国家级重大研究项目下达,由中央科研机构与地方科研机构协作承担,成果需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认可和组织实施。节水灌溉的微观技术性研究内容,包括监测研究各种农作物不同灌溉方式和节水措施条件下的腾发耗水量、耕地多种作物的平均腾发耗水量、项目区包括耕地和非耕地的综合腾发耗水量、水资源平衡分析、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质变化、土壤肥力变化、化肥农药使用效果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各种技术措施对农业增产节水的效果等。这些研究均应在项目区耕地上设监测点和对比点,跟踪农民生产进行监测分析,以使监测资料反映项目区实际情况,研究成果直接服务于生产实际。

3 农业节水灌溉方式及其发展需注意的问题 

 

农业节水灌溉方式,一是采取工程技术措施减少灌溉水的渗漏流失,提高灌溉效率;二是采取工程、农业和管理的综合节水措施,降低水分腾发量,提高农作物的水分生产率。二者结合,缺一不可。采取综合节水措施,减少农业水分腾发量,提高农作物水分生产率,对节水灌溉有普遍意义。资源性缺水地区需控制灌区腾发耗水量,使之与当地可利用的水资源量相平衡。工程性缺水地区也需控制灌区水分腾发量,以缩小水资源调蓄工程规模,降低工程投资。对灌区内部工程而言,减少农田水分腾发量,可减少灌溉用水量和渠系供水流量,降低工程造价。正确选择农业技术与灌溉技术的组合,可取得节水与增产的双重效果。 

在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方向上需要考虑以下方面的内容:一是农业节水灌溉项目的建设目标,是减少灌区水分腾发量,提高农作物的水分生产率。为此需要多部门协作,采取综合节水措施,节水的同时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产值。二是农业节水灌溉项目应把开发地下水灌溉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灌溉保证率,并发挥旱涝盐碱综合防治的作用。三是改革灌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在灌区建立用水者协会参与项目建设与管理,发挥农民自主管理的积极性,是农业节水灌溉贯彻群众路线的最佳方式。实践证明,无论是地表水灌区,或地下水灌区,这样做都是成功的。四是灌区建立供水组织,统一管理地表水与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工程布局和配置运用,是水资源科学利用的组织保障,避免再度出现兴渠废井和兴井废渠的失误。五是在资源性缺水的井灌区,应以县为单位建立供水组织和制度法规,统一管理全县的地下水开发利用。六是核算用水成本,按成本水价和用水量计收水费,是保证灌溉工程正常运作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也是激发农民节约用水的经济手段。如为了减轻群众经济负担,以低于成本水价收取水费,则少收的水费应由政府财政给予补偿,不能使管理单位因经费不足,工程设施无力维修,拼消耗带病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