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护理理论的特征

时间:2023-05-24 15:53:11

导语:在护理理论的特征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护理理论的特征

第1篇

关键词:国际投资;新特征;利用外资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9-0025-02

1 引论

利用外资已成为湖北经济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国际投资的新特征中,分析其对湖北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可为湖北今后利用外资提供依据。

2 国际投资的新特征

2.1 国际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但势头有所减缓

FDI inflows,global and by group of countries,1980-2005(Billions of dollars)(资料来源:世界投资报告)

国际资本流动是从流通领域逐步深入到国际生产领域的,这一发展规律从根本上决定了国际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趋势。由上图所示,从1993年至1998年底,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一直成扩张的趋势,外国直接投资企业在全球的投资存量已超过4万亿美元,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这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对外投资步伐加快带来的。虽然从1999年至2003年,国际投资规模有所下降,但2003年后,上升的势头再一次显现。

2.2 发达国家之间的资本双向渗透仍占主流,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很不平衡

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直接投资的重点一直偏向发达国家。无论是从对外直接投资看,还是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看,发达国家都占据主导地位和绝对大的比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国和吸收外资国家,其对整个国际投资乃至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由于国际直接投资重心偏向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相对较少,且在区域分布上也不平衡,许多非常贫困的国家得不到跨国公司的青睐和惠顾,在当今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中正日益边缘化。

2.3 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逐步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受到青睐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1987年到2005年来,FDI对第一产业的直接投资明显萎缩,对第二产业的直接投资亦呈现相对下降趋势,而对第三产业的直接投资大幅度增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各国产业结构的加速调整,国际直接投资的重心明显向附加值高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倾斜。

2.4 国际直接投资方式日趋灵活多样,国际战略联盟成为跨国公司发展的新形式

由于科技革命步伐加快和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不断变换投资方式,相互缔结国际战略联盟。其中包括合并式联盟,互补式联盟和项目式联盟。战略联盟,为跨国公司增加新的市场机会,提高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地位。这种战略调整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所使用。

2.5 国际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能力增强

随着国际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民族经济的复兴,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吸收和利用外资的同时,先后开始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从而使现代国际投资具有了新的内涵,成为世界各国之间有效配置资源、加强经济技术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

2.6 国际直接投资政策自由化成为大趋势,双边和多边层次上的投资协调合作取得新进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经济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依存度普遍提高,有关外国直接投资流动的政策进一步趋向宽松和自由化,为国际直接投资的规模扩大和领域拓宽创造了更好的政策环境。以国家为主的单边层次上的国际直接投资政策改革不断深入,双边和多边层次上的投资协调合作也不断取得新进展。

2.7 跨国并购投资潮起潮落

跨国并购投资金额巨大,涉及领域广泛,区位分布不平衡,以欧美和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并购较多。而且并购动机趋向长期化,方式多样化,善意并购的数量不断上升,“强强”联合逐步取代“强弱”联合。

3 新特征对湖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国际直接投资不断涌现出新的特征,势必会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到湖北省对FDI的利用。3.1 有利影响

(1)弥补了湖北省建设资金的不足,促进了湖北经济的快速增长。

长期以来,建设资金的短缺一直是制约湖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新时期里国际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国际资本流动从流通领域逐步深入到国际生产领域的,FDI的数额不断上升。湖北省可以借此机会积极引进外资,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以基本设施建设来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湖北经济的快速发展。

(2)有利于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

跨国企业的不断扩大,最主要是因为其凭借很强的技术优势和先进的管理团队,通过复合式一体化战略及其网络式组织结构将各国经济聚合在一起,开创出一个以高级的公司内分工为基本框架的国际生产一体化体系。如今跨国公司前所未有的扩张,将其先进的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对促进湖北省各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通过与外国投资者共同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学习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并造就一批新型的企业管理人员,这对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3)有利于扩大出口,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

省内的企业通过各种形式引进外资,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生产出适销对路、质量高的产品,进而不断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据湖北省统计年鉴显示,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总额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不断提高,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已成为推动湖北省出口增长的关键因素。

(4)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变化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国际投资的重点已出现了战略性的转移,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受到青睐。这些特征为湖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了方向。为了更好地招商引资,湖北省不断地调节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根据已有的统计发现,房地产业已成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热点。产业结构的优化,更有利地推动了湖北省经济的迅猛发展。

(5)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对湖北省经济体制的转轨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为全省带来了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的观念,这有利于打破垄断,有助于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不断深入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2 不利影响

(1)丧失了吸引外资的比较优势。

丰富的自然资源,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劳动素质比较低) ,潜在的巨大市场一直是湖北吸引外资的最主要优势。但是在以高科技和信息为主的知识经济时代,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贸易逐渐自由化的今天,高素质的科技型劳动力、发达的交通通讯设施、高效运转的管理体制、顺畅的市场营销网络,良好的投资软环境、自由的市场准入制度才是吸引外资的最重要因素,而本省恰好在这些方面有很大的欠缺,以至于失去了吸引外资的优势。

(2)引进外资方式落后,脱离了国际惯例轨道。

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形式。并购金额在国际资本流动即国际投资中占了80 %以上的份额,其他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形式如合资、合作等已不足20 % ,居于次要地位。

湖北利用外资的方式主要是“三资”,即合资、合作、独资,近年来又有了合作开发、国内企业到境外上市、在沪深股票交易所开设B 股作为补充等。这些方式明显和90 年代后期国际投资的新特征不一致,导致湖北被排除在国际资本投资区域选择的范围之外。

(3)产业结构不合理,使外商失去投资的兴趣。

湖北引进外资过分重视引资的规模,却忽视了利用外资的结构,没有将外资投向和本国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在行业选择上,外资主要投向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尤其是一般加工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重大也是我们发展的薄弱环节的高科技产业、基础产业、能源交通、农业等加工项目投入较少。根据1996 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显示,外商投资企业中,50 %为加工项目,30 %为饭店、旅游一般服务业,10 %为基础项目,仅仅不到10 %为农牧业及其它项目。而当今社会,外商投资的重点偏向于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会导致湖北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数额下降。

4 对策及建议

根据湖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几条措施,使湖北更好地适应国际投资的发展趋势。

(1)增加外商直接投资方式,放宽对外商投资领域的限制。

传统的合资、合作、独资利用外资形式虽然不能放弃,但是和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潮流不相符合。要稳定和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必须采取国际通行的方式,即跨国收购和兼并,与国际接轨,拓宽外商直接投资的领域,扩大外商投资的选择权。

(2)完善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

作为农业大省和粮食生产区,要加快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推进科技兴农,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一方面培养市场, 另一方面吸引外资投向农业,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特别是电信、银行、 保险等增长最快的行业,以吸引外资投入。另外,由于湖北是国家的老工业基地, 有为数众多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对这些企业进行产权制度变革,特别是允许外资参与其中,将对外资具有吸引力。积极借鉴东部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的经验和措施,把获得的一系列新机遇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增长优势,把潜在的可能变为发展的现实,走出一条高速稳定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把湖北建造成中部地区的制造业中心。

(3)改善投资环境和法规。

投资环境和服务质量欠佳是湖北吸引外资的“瓶颈”。为了提升吸引外资的竞争力,可对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可以给予优惠的政策和措施,建立开放的投资服务环境。改善环境要作为吸引投资的关键环节,从改革体制和机制上下功夫,努力营造公开、公正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使外商直接投资政策更加自由化。

参考文献

第2篇

武汉市优抚医院精神科五病区,湖北武汉 430023

[摘要]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应用护理理论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抑郁症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理论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疾病认知程度、抑郁自评量表得分等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该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抑郁症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技术的基础上,接受护理理论护理,有助于其精神障碍症状的改善,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关键词 ] 抑郁症;护理理论;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7(c)-0156-02

[作者简介] 邓粤贤(1961.6-),女,湖南宁远人,中专,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压力的逐渐加大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发生率也有所提高,导致患者发生抑郁症的原因较为复杂,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愉缺失和情绪低落等等,且常会并发一定程度的睡眠障碍和躯体不适等症状,进而会大大降低其生存质量。抑郁症具有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和患病率高等基本特征,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则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1]。为探讨抑郁症患者应用护理理论护理效果。该次临床观察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抑郁症患者的护理理论护理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医学观察选择该院收治的100例抑郁症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61例,女性39例,患者年龄在18~70岁之间,平均(48.5±11.5)岁。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检查均确诊为抑郁症,且满足《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7]的相关规定,且无药物滥用史、药物过敏史和酒精依赖现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常见护理问题分析

抑郁症患者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题包括:①药物治疗的潜在并发症;②拒绝药物治疗,藏药;③情绪低落,不愿与人交流;④个人应对无效;⑤社交障碍,交流不畅等;⑥营养失调,营养供给不足;⑦睡眠障碍,睡眠质量过低而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⑧自杀行为或倾向。根据上述临床常见护理问题,对患者实施辨证治疗和护理,明确抑郁症的标准化临床护理措施和流程,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对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种种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处理,制定标准化的临床护理预案,监控护理流程,评估护理效果,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2]。

1.3 方法

1.3.1 基础护理 ①加强饮食护理。对于食欲较差的抑郁症患者,应尽量为其提供喜欢的食物,对于无法进食或是不愿进食的患者,应实施鼻饲,以保证营养供给。②加强危险物品管理,防止患者直接接触打火机、剪子、绳子、刀子等危险物品。③对患者的情绪变化进行观察,责任护士不应远离患者,加强护士交接班制度,由专人看管病房,严格避免患者出现自杀行为倾向,定期到病房寻思。④改善病房环境,保证空气流通性,控制好湿度和温度,保证室内光线良好,从而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治疗环境[3]。⑤加强患者精神卫生知识教育,缓解患者的心理精神负担,使其掌握抑郁症发病原因,以及药物治疗不良反应、基本用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知识,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⑥严格执行医嘱,避免中途随意停药或是增减药量,防止患者藏药或是漏药,在患者用药时应保证送药到口,严格落实抗抑郁药物治疗方案。⑦严格执行作息规定,保证患者睡眠的充足性,降低噪音污染,为患者创造舒适安静的医疗环境。⑧定期组织患者参加户外活动或是文娱活动。⑨,定时帮助患者更换衣物,勤洗澡,嘱患者关注个人卫生[4]。

1.3.2 特殊护理 ①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通过讲座等方式,向患者说明抑郁症的临床治疗、临床特征和发病原因等基本知识,以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使其对于疾病形成更加深入的了解。保证健康教育内容平实易懂、深入浅出,保证患者更加全面深刻正确地认识自身所患疾病,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同时,指导患者掌握适当宣泄和表达情绪的方法,嘱其时刻保持良好、健康的心理状态,重新塑造患者独立管理负面情绪的能力,学会主动自我调节理性情绪。②关注患者的社会支持作用。加强抑郁症患者陪护人员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加强患者的社会支持,为患者提供社会和精神方面的支持与帮助,使其获得归属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防止其出现孤独感和无助感,组织患者开展其感兴趣的活动,加强社会交流[5]。③通过培养兴趣爱好的方式转移其注意力,以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保持心情开朗,以提高身心健康程度,鼓励患者饭后、清晨进行身体段练,定期开展下棋、跳舞、打球和健身等集体活动。④根据患者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的不同,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心理方面的鼓励和知识,加强思想工作。对于严重抑郁症的患者,因其对于医院的医疗环境较为陌生,因而必然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焦虑、紧张和恐惧感,此时,护理人员应主动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主动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医院的管理制度、医生和病房的基本情况,并保证行为言语端庄大方,态度亲切和谐。同时,在尊重患者隐私的基础上,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态心理和行为,主动倾听患者需求,鼓励患者主动表达真实的想法和感受[6]。

1.4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疾病认知程度、抑郁自评量表得分等观察指标。使用该院自制的量表对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评定,主要评定内容包括:治疗措施、药物使用知识、抑郁症相关知识等,以10分为总分。所有观察对象均在责任护士的指导下进行客观填写[7]。

1.5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7.0软件对该次医学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对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方法。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8%(46/50),疾病认知程度得分为(8.71±0.12)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为(58.87±2.42)分;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76%(38/50),疾病认知程度得分为(5.91±0.23)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为(65.85±3.12)分。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前症状评分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后症状评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抑郁症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心理精神疾病,在基础性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系统的临床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高。该次医学研究过程中,对抑郁症患者实施护理理论护理,具有下述显著的优势:①护理人员应按照患者药物治疗类型的不同,实施针对性的临床治疗,以保证患者得到有效休息,提高其睡眠质量,降低药物治疗毒副作用发生率。②科学合理地安排和分配临床护理的时间,以提高临床护理效率和质量。③在临床护理操作过程中,结合适当的心理护理措施,以改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8]。

沈亚菊[9]在一项针对80例抑郁症患者接受护理理论护理的试验研究中发现,对于临床护理前精神焦虑、体重减轻、认知障碍、抑郁情绪、睡眠障碍和绝望感HRSD评分结果完全相同的两组患者,其所接受的临床护理服务会直接影响各项症状的改善情况,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其护理前后各项抑郁症症状无明显变化,而接受护理理论护理的实验组患者,各项症状均明显减轻,且两组患者HRSD评分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该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抑郁症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措施的基础上,接受护理理论护理,相比仅仅接受基础性临床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具有更高的护理满意度,且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得分更高,抑郁焦虑情绪得到显著改善,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相比,接受护理理论护理的实验组患者,其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可见,该研究所述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结论相近,具有一致性。

[

参考文献]

[1] 王雅芳.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及护理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2013,1(3):42-44.

[2] 郑兰.老年抑郁症护理干预新进展[J].中国民康医学,2012(16):76-77.

[3] 崔宝祥.健康教育应用于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5):130-131.

[4] 梁洪金.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中外医疗,2010,29(21):151-152.

[5] 陈红如.护理理论应用于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6):284-285.

[6] 蔡红霞,李元,宋瑞华,等.应用护理预案对抑郁症患者实施护理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6(2):3379-3380.

[7] 陈彦方.关于《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的几个问题[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1(3):98-100.

[8] 张娜,高振松,钟飞燕,等.敬老院老年期抑郁症的护理干预[J].社区医学杂志,2013(4):11-12.

第3篇

护理的多元文化特征

护理学科理论体系的多元文化特征。文化是一定历史、地域、经济、社会和政治的综合反映。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行为规范,导致不同的社会发展。多元文化即多民族文化,由于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各国、各地区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形成多元文化社会。护理学是一门边缘、交叉学科,是以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领域的知识为理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随着社会发展,护理学已逐步形成以人为中心,研究自然、社会、文化教育和心理等多种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从而进行整体护理的学科。理论体系涉及的面广,具有多元文化的特征,而且呈动态变化,随社会需求和医学体系的不断改变而改变。

多元化的临床护理类型。现代护理理论主要是以西方文化和医学理论为基础,目前广泛应用的护理理论和模式也多由国外引入,如护理程序、整体护理模式等。由于中国的几千年文明史,传统医学至今仍在不断地应用与发展,对护理学有着深远的影响,表现在临床护理中,除了西医护理外,还存在着我国特有的护理类型――中医护理和中西医结合护理。目前,在中医院内,基本上都是实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它充分体现了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兼容性。

护理职能任务、工作内容的多元性。现代医学模式、现代健康概念都对护理工作提出了多层要求,由原来单一的疾病护理转向全面的整体护理,护理不能仅局限于医院而需走进社区、家庭。护理职能的范畴包括治疗、预防、保健、康复,赋予护士教育、管理、研究等多种任务及角色,甚至在死亡不可避免的条件下,提供高质量的临终护理等。从而要求护士文化知识的全面性、多元性。

护理对象的多元化。护理工作的对象可能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他们的文化背景包括教育程度、个人经历、、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对健康和生命的不同认识,对死亡的不同理解,对悲伤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对护理的不同需求。

如何开展多元文化护理

更新护理观念,改变护理教育模式。目前,我国中、高等护理教育已纳入现代护理模式内容;部分医院和医院的部分病区实施了系统化整体护理。但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护理模式还占相当比重,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更新观念,改变护理教育模式。将护理教育与治疗、预防、康复、保健结合起来,对培养护理人才标准、知识结构、具备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现代护理与中医护理相结合,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中医是我国独特的文化遗产,中医护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中医的理论基础也与西医截然不同。现代护理与中医护理相结合的前提是了解二者之间的共同之处与互补部分。中医护理具有两个特点:整体观与辨证施护。其中整体观与系统化整体护理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都体现了对人类健康、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要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的思想,可谓异曲同工。

增加人文知识,了解与研究不同民族的健康及疾病观、护理保健手段。自古以来,文化与医药便有不解之缘,医药源于文化,同时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不同的文化体系,对健康与疾病、生死观、价值观等方面均存在认识上的差异并导致不同的民族文化习俗、、饮食习惯等。回族信奉伊斯兰教,有特定的斋戒期,有法定的节日并享受假期。一些民族的饮食习惯与居住的地理环境有关,如藏族嗜肉食、浓茶以御寒、助消化。因此,要想对不同民族提供相应的护理,就要深入研究不同民族的习俗,了解他们的需要,以人文、地理等知识来缩短相互间的差距,达到有效沟通。

第4篇

[摘要]护理学的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现有的护理专业知识,为提高护士的认知水平,适应现代护理模式,提高护理理念,护理人员在学好专业知识同时,还应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并与多种学科、多方面文化相结合,尽快与国际护理接轨。

[关键词]现代护理;新方向;多元文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迅速发展,跨国界、跨区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流,出现了多种文化的人共同聚集在一起的社会――多元文化社会体系。这就需要护士更新护理观念,掌握新的文化知识内涵,转换护士的角色向多元化角色发展,以适应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患者的共同需求――健康,从而适应现代护理发展的要求: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多元文化知识的获得,一方面来源于社会实践与自学,另一方面来源于护理教育者系统性的跨文化教育[1]。本文就护理多元文化的相关概念、多元文化特征、多元文化知识的获得及如何开展多元文化护理进行分析。

1多元文化相关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是指人类在社会的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定的文化是一定历史、地域、经济、社会和政治的综合反映。多元文化即多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行为规范,导致不同的社会发展。它包括由国家、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形成的多元化社会,为不同的患者提供多元化优质护理服务,是当今多元化社会的需要。

2多元文化知识获得的途径

2.1从临床实践和社会实践中获得

指在临床工作、生活和现代化信息网络中了解其他种族、民族、人群的文化,在此基础上给予尊重。在护理工作中谦虚地向来自各种文化背景的患者了解所需要信息,增加双方文化交流,从而给予正确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确信自己文化优越的民族,其优越感是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护理活动的一大障碍[2]。

2.2从学习中获得多元文化知识

2.2.1增加外语和不同民族语言学习

对于广大护士而言,为了拓展视野,了解最新的护理动态,不同民族之间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形势下护理多元化的发展,提高外语水平和民族语言的沟通能力是进行国际、国内交流的必要工具。

2.2.2在学习中增加护理工作者多元文化意识

多元文化护理无论构思多美妙,都要靠护士在工作中的实践来完成。因此,首先要提高护士的多元文化意识,除认真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外,还应大量涉及非专业的社会文化知识的学习,在学习中确立自身的多元化意识,并自觉地应用到护理实践中,同时加强礼仪修养学习、法律知识学习、自觉养成学习不同文化的习惯,陶冶情操和规范行为。

3护理的多元文化特征[3]

3.1护理学科理论的多元文化特征

随着医学模式与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科的定位已从纯医学范畴转变到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结合的领域,其研究内容、范畴涉及影响人类健康的生物、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各个方面。随着现代科学的高度分化和广泛综合,护理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在理论上相互促进,在方法上相互启迪,在技术上相互借用,形成了许多新的综合型、边缘型的交叉学科和分支学科。如: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美学、护理教育学、护理管理学、护理行为学、护理人际学、社区护理学、急救护理及老年护理学等。由此可见,护理学科理论体系涉及面广,有多元文化特征,而且呈动态变化,随着社会需求和医学体系的发展而发展。

3.2临床护理类型的多元化

现代护理理论主要是以西方文化和医学理论为基础,目前广泛应用的护理理论和模式也多由国外引入,如护理程序、整体护理、循证护理等。由于中国的几千年文明史,传统医学至今仍在不断地应用与发展,对护理学有深远的影响,表现在临床护理中,除了西医护理外,还存在着我国特有的护理类型:中医护理和中西医结合护理。目前,在中医院内,基本上都是实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它充分体现了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兼容性。

3.3护理任务、工作内容的多元化

现代医学模式,现代健康概念都对护理工作提出了多层要求,由原来单一的疾病护理转向全面的整体护理,护理不能仅局限于医院而需走进社区、家庭、护理职能的范畴包括治疗、预防、保健、康复,赋予护士教育、管理、研究等,从而要求护士文化知识的全面性、多元性。

3.4护理角色的多元化

护士职能的扩大及护理内涵的不断丰富,将赋予护士多元化的角色,如,提供照顾者、健康咨询者、健康协调者、健康教育者、护理计划者、护理管理者、康复训练者、护理对象的代言者、护理科研者等角色。当今社会对护士角色的需求越来越多,为满足角色期待,护士必须加强角色学习,以更好地完成角色功能。

3.5护理对象的多元化

护理工作的对象可能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他们的文化背景包括:教育程度、人生经历、、价值观、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对健康与生命的不同认识,对疾病与死亡的不同理解,对悲伤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对护理的不同需求。

4如何开展多元文化护理[4]

4.1更新护理观念,改变护理教育模式

整体护理已成为国际护理发展的新趋势。目前,我国各大医院已在广泛开展和推行整体护理,我国的护理教育已纳入现代护理模式内容,但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护理观念还占有相当位置,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要培训护士更新护理观念,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到“以患者为中心”和“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从多元文化观念出发进行医院内患者护理、医院外社区保健、家庭护理、老年护理等,以帮助患病的人、健康的人保持或恢复健康。同时要转变护理教育思想和观念,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现代护理学对知识结构的要求实施护理教育,真正地将护理教育与治疗、预防、康复、保健结合起来,这对培养护理人员的标准、知识结构,具备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目前的护理教育模式、评估和考核标准有一个全面的更新的改革。

4.2增加人文知识

现代护士不仅要有医学护理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多元化护理观念出发,护士应了解与研究不同种族、民族、区域的健康观、疾病观及护理保健手段;增加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文化知识,以融入文化护理。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体系,对健康、疾病、生死观、价值观等均存在认识上的差异,并因此导致不同的民族文化习惯、、饮食习惯等,另外不同民族。区域独有的饮食与居住的地理环境有关。如北方人嗜面食、烈酒、咸味,南方人则不同;湖南人嗜辣,而江浙人偏甜。因此,要对不同对象提供相应的护理,就必须了解不同种族、民族、区域的文化和习俗,针对需要,以人文、历史、地理等知识来缩短医患间的差距,达到有效的沟通。

4.3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

中医是我国独特的文化遗产,中医护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中医的理论基础也与西医截然不同,现代护理与中医护理相结合的前提是了解二者之间的共同之处与互补部分,中医护理具有两个特点:整体观与辨证施护,其中整体观与系统化整体护理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都体现了对人类健康、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要从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的思想,所谓异曲同工,辨证施护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根据中医的辨证所施行的护理原则和方法,而辨证施护的有效完成离不开中西医结合护理,是二者互补的共同结果,包括利用现代仪器设备观察病情,对生命体征的监护以及在实施护理程序过程中所运用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等。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如穴位注射、拔火罐、穴位按摩、针灸等简便易学又行之有效,能减轻患者痛苦,解决实际问题,是西医护理操作所不可替代的,将中西医护理的特长结合起来并加以发展应用,对提高护理的价值和地位是有一定影响和作用的。

5小结

多元文化护理是现代护理发展的必然方向,护理学发展的过程也是在沿多元化这一方向发展。因此,要开展这一更高层次的护理,需要通过在提高思想认识,确定研究范围,加强教育和人员培训等多方面作进一步的探讨,以加速现代护理的发展,尽快与国际护理接轨。

参考文献:

[1]胡忠华,朱丹.试论护理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J].护理学杂志,2005,20(21):4647.

[2]李井泉.跨文化医学[J].中国全科医学,2006,9(1).

第5篇

1 带教计划

1.1 带教目标:高标准严要求,立足于尽自己所能让招聘护士达到最佳独立工作状态。

1.2 带教方法:采用启发式、指导式、朋友带教法,根据招聘护士的情况灵活应用多种带教方法。

1.3 带教模式:实施分层次、分阶段一对一带教模式。

1.4 带教管理:个人建立工作笔记和读书笔记、科室建立备忘交班本和考核表。

2 具体实施

2.1 带教老师的选择: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有敬业精神及奉献精神;护理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基本操作技能熟练,专科护理理论及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掌握好;学习刻苦,上进心强,为人正直,热心带教;工作认真负责,细心踏实的业务骨干承担。

2.2 思想教育:评估招聘护士的情况后清楚招聘护士的特点,与招聘护士一对一的直接沟通,以了解其所学、所思、所想、所盼,帮助其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帮助其适应新角色转变,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角色转变,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角色及责任,以适应新的护理模式的需要。

2.3 针对招聘护士的薄弱环节灵活应用带教方法进行知识指导:理论好、动作慢的则统筹安排时间、工作有计划性,提高工作效率。理论好、动作快的要注意工作质量,特别是与病人及家属的交流要到位;理论和操作差的,加强自学能力,正规操作;理论和操作好的则不能骄傲,要知道信息社会不学习就会被社会淘汰。

2.4 认真组织招聘护士认真学习《医务人员道德规范》:组织招聘护士学习有关的医风以及院纪院规,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执业手册》。使护士初步了解有关法规。知道医嘱是护士对病人实施治疗及护理的法律依据,为了保护病人和自己,护士应慎对口头医嘱,当对医嘱有疑问时,应进行核实。并明确自己在护理活动中的职责。

2.5 在整体护理中健康教育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为使招聘护士能尽快进入角色,科室护理骨干进行带教,采取老师示范,护士学习根据病人个人特征及住院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最后对病人进行效果反馈。使这些招聘护士在短时间内掌握科室的常见病的健康教育工作。

第6篇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优质;护理服务

目前, 医疗竞争的层次和内涵决定了医院的经验管理已不能适应医疗市场的要求, 很多医院将精细化管理理论引入到医院管理之中。2010年1月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和护理工作会议上, 提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为了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 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 提高护理质量, 保障医疗安全, 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作为首批试点科室开展此工程, 在开展以来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应用到优质护理服务中, 突显了护理管理的效能, 提高护理质量, 通过护士为患者提供主动、优质的护理服务, 使得护理投诉降为零, 患者的满意度呈直线上升, 在此次活动中取得显著成效。

1 资料与方法

精细化管理是由科学管理之父泰勒于1911年提出来的一个管理理念, 是遵循事物发展运动的规律, 以最经济、最优化的手段和方法去达到最理想的结果,实现对事物运行过程的把握。最早应用于企业界, 而后被各类组织广泛应用。精细化管理以科学管理为基础, 以精和细作为特征, 通过充分运用企业的各种资源, 强化协作, 提高组织的执行力, 从而提高企业整体效益, 其核心思想是精、细、准、严。精就是专业化, 精益求精, 把质量、服务和管理做精; 细就是具体化, 即有认真的态度、扎实的作风、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准是准备准确无误;严是严格控制偏差, 严格执行标准和制度。

精细化管理的方法:精细化管理带有规律性的方法, 即细化、量化、流程化、标准化、链接化、严格化、实证化、精益化。这几个方法是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性的方法。将此展开和延伸, 并且综合地运用在具体问题、具体业务、具体部门的工作方面, 形成更具体的细节管理方法和技巧, 从而可以保证工作质量。精细化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强化科室护士对精细化管理理念的认识: 首先组织全科室护理人员学习理解精细化管理的内涵。精益求精, 将管理和服务要做到最好。精细化管理是工作习惯; 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强力与推行,使精细化逐渐成为潜意识的行为。护理人员有了正确的思想道德作导向, 改变护理服务中的不良习惯, 自觉维护科室荣誉, 在患者心目中树立良好的护理形象, 增进护患关系, 为科室添光增彩。制订和完善岗位职能和班次职责: 依据精细化管理理念, 科内每个护理岗位都制订出科学化、制度化、人性化和文体化的岗位职能和班次职责。从护理长、护理组长、护士到助理护士每个环节岗位, 科学完善的岗位职能, 是每位护理工作者的行动的准则, 这样就可以统一科室内部行为, 使护理工作由原来的人管理人为核心, 转向制度规范人为核心的精细化管理的转变。注重护理服务细节, 增强患者归属感: 呼吸科患者多而且重, 老年患者居多。护士不能做到主动关心患者, 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那么患者将容易产生不信任感和无归宿感。因此, 精细化管理中细节服务是需要护士用心去做的一项重要内容, 要求护士注重同感心的培养, 多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了解患者的感受, 主动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护理服务。实施感动护理: 推出建立医生-患者; 护士-患者; 志愿者-患者的关爱链, 使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享受到更贴心的服务, 让他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和关爱。如一壶水, 在为患者办理入院手续时, 为患者打好一壶开水, 送到患者床头; 一杯水即为每一位输液患者准备好一杯水, 放在患者伸手可及的地方, 并随时帮助添加, 解决了输液患者饮水不方便的难题。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关爱网络, 通过发挥节点作用, 使各个节点联动起来, 将每个方方面面的优质护理服务关爱覆盖了患者整个住院期间。以绩效考核为基础的激励机制: 绩效考核的激励方式增强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管理的重心下移, 形成自主管理的模式, 使精细化管理不再是空话。成立以护士长为组长、骨干护士为组员的科室精细化管理小组, 小组成员每日就护理内容进行检查, 每月将各方面考核的结果进行汇总, 根据标准对每个护士进行逐项打分, 最后按其考核成绩分发奖金。

2 结果

2010年推行优质护理服务以来, 在实施过程中实行精细化量化管理, 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呈逐月上升的趋势。2010 年2~12 月的满意率分别为91.3%、93.6%、94.2%、94.1%、96.6%、98.3%、97.5%、98.9%、99.1%、99.3%。在2010年护理服务零投诉, 获赠锦旗6面, 表扬信13封, 护患关系大大改善。

3 讨论

精细化量化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优质护理的能力。通过细致各种制度的约束机制, 使各项优质护理服务得到有效贯彻, 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 通过激励机制,引导和激励护士爱岗敬业, 提高了工作积极性, 护士们护理服务热情、态度好,主动为患者解决各种问题, 家属放心将患者交给护士, 病房的陪客数明显减少。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护医关系, 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合理地运用了护理资源,进行了科学的人力资源调整, 采用弹性排班、按需排班, 得到了全体护士的赞同与支持。护理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服务意识的不断增强才能迎合现代医院发展的需求。我科将继续运用精细化管理理念,

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程, 从细微入手规范和提高护理服务能力, 使患者真正从护理管理中受益, 满足患者的要求。

参 考 文 献

[1] 温德诚. 精细化管理. 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7: 1.

第7篇

【关键词】理论;伦理学;护理体会1护理伦理学与护士的伦理素质

1护理伦理学是研究护理道德的科学近年来,随着人们道德观念与道德意识及对医务人员道德要求的不断变化,由伦理知识缺乏所诱发的医疗纠纷不断发生,使各级领导和医务人员看到了伦理知识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指导意义。由于伦理学的不断发展,护理伦理学已从遵循守侯患者的行动规则演化到生命伦理学内一个确定的探究领域。护士的伦理素质护士的伦理素质包括很多方面,主要指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树立献身护理事业的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同时还必须具备谦虚诚实的品质和稳重大方、富有同情心与外在形象。对待患者一视同仁,不得以任何借口歧视和刁难患者,发扬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平顶山护理工作的特点护理工作是集一所医院有效管理、医疗技术、服务水平为一体的服务窗口。

在护理工作中通过与患者的接触,听取患者的意见和心声,深知医患接触是完成医疗服务过程的基本特征,持续改进服务接触及延伸护理服务,给广大患者最贴心的人文关怀,是护理工作的重点。怎样做好服务接触,应对措施和体会如下:先入为主,患者可从整个就诊过程中,就诊流程是否合理,医疗水平的高低,各项检查、化验结果是否快捷;从患者问卷调查统计表中,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病房建设及设施是合理化、医疗水平、服务质量好与坏也在此形成,并从中认识到优化设施及环境、加强接触及延伸护理工作对提高社会效益和工作质量是最基本的保证。

2医患和谐是护理工作的基础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主动宣传医院及各专业科室的特色,获取信息,以患者的需求为导向,树立高尚医德情操。一专多能,团队协作,增强道德感和责任感,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和医疗服务,可形成一种对医院的公信力。

3护理伦理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3.1认真对待患者的投诉投诉可以发现患者的需求,让护理人员有转化的机会。医院设有办公室、大厅值班主任、纠分办公室等科室。建立投诉管理系统,及时受理患者的投诉,解决问题。如患者投诉有的科室布局不合理,化验、检查科室距离较远,患者往返就诊很不方便。医院领导根据实际情况,解决患者遇到的实际困难入手,进行病房流程的再造和优化,调整有关科室布局,把患者流量多的科室,如心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增加诊察室,扩大候诊区,把辅助检查科室就近设置在相关科室旁,这种管理理念使门诊朝着医疗人性化迈进。

3.2优化病房信息化服务管理,提高与患者接触服务的改进随着国家整体卫生政策的调整和国外医疗模式的影响,病房各项建设及服务也在不断提高,我院在筹建新门诊医技大楼外,在原门诊设施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流的体检科,满足全市各层次人员的体检。结合微笑服务,一声亲切的称呼瞬间拉近了心理距离,门诊病案室、挂号室、收费等朝着信息化管理转变,这也是和患者接触服务的一个改进。

3.3延伸服务,提高门诊护理服务品牌服务品牌是有人文性医疗服务构成。患者步入病房首先接触的就是护士,护士的言行仪表、服务都能给患者带来安全信任感,要想给患者营造良好的心理效应,除改善服务态度外,要改变单纯叫号工作,延伸服务。由于心内科患者多,来心内科就诊的患者都经历过人多拥挤的场面,不能及时看上病,对于这些医院也做过换位思考,感同身受,通过集思广义,院领导制定了切实有效方法,调整布局。实施后的病房井井有条,舒适整洁,赢得了患者的称赞。在病房住院的患者中,大部分缺乏对疾病的认识、自我保健等一些健康知识。在与患者接触中,除需求看病快捷、安全、知情、疗效好,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几乎是100%。患者需要认识了解疾病,得到正确科学的指导,掌握驾驭疾病的主动权。因此我们利用版报、电教形式及时宣传健康知识和一些新的科学信息。在接纳患者咨询中,进行健康教育,并积极组织就诊的患者参与医院组织的公益性健康知识讲座,如心血管、内分泌知识讲座、心理学知识讲座。通过参与,对患者和家属启发很大,受到好评,也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成长。

4结论有人类就必然有护理,有护理就有伦理问题。护理学是在护理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护理实践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活动,由于护理的侧重点不同,护理理论家创立了许多护理理论和模式,没有一个固定的、统一的、十分完善的理论概念。随着护理实践的发展,护理有了一个多视角、多层次、全方位的新认识,使护理尽可能地为患者和健康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在护理工作中,护士的伦理道德素质对护理质量的高低体现着医院、医护人员的理念和价值观,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沿。我们在工作中应认真遵循医德规范,把自己锤炼成为一名真正的白衣天使,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护理工作者。因此,除了要加强护理和护理伦理的基础知识学习外,更要在护理的实践中,以护理伦理为一项道德的指引,切实树立高尚医德情操;严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卫生法规;一专多能,团队协作;增强道德感和责任感等护理伦理基本要求落到实处,形成良好的服务接触是护理工作朝着医疗人性化、专业化、科学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l]日国恩.

第8篇

【关键词】舒适护理 产科 临床实践

舒适护理的提法,虽然在20世纪末才出现,但它实际上应看作整体护理的完善与延伸,也是现代护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早在现代护理学之母南丁格尔的环境理论中就可以找到它的渊源。简括地说,舒适护理就是要让病人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在护理人员协助下,体验到生理、心理、社会和灵性方面健康、安宁状态的舒适感觉。无疑地,舒适护理对传统观念视为“一只脚踏进鬼门关”的分娩过程来说,尤为重要。

如所周知,产妇分娩过程是生理过程,而且瞬息万变,难以预见,工作高度紧张,产妇及其家属又容易产生恐慌、焦虑,并引起对医院的误解、不满。但由于我们长期坚持“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一切”的方针,在估计、诊断、计划、实施、评价这整个护理程序中都贯穿了舒适护理的理念,因此,产妇及其家属满意度都很高,得到了他们的一致好评。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在护理程序5步骤中是怎样贯彻实施舒适护理这一理念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8年1月-10月住院分娩的产妇应用了新的护理模式-舒适护理。分娩总数共1818人,其中自阴道分娩1271人,剖腹产547人,年龄为18-45岁,孕周为32周-42周。

1.2 方法

1.2.1 护理程序的第一步骤一一估计

1.2.1.1 无论是起始评估、持续评估或者紧急评估、阶段评估,都应从观察、交谈、体格检查等方式收集资料,得到事实,护士必须先对病人的情绪、人格类型、精神状态等方面进行观察,并充满诚意,态度亲切,举止稳重,与之交流,了解病人的文化程度、对分娩相关知识的认知、对医疗护理的要求,初步确定其应对能力与应激水平。引导病人信任地、无拘束地自由表达。这就要求护士必须为交流创造良好气氛,用好开场白,善于倾听,多用商量口吻,对病人的隐私及不愿涉及的话题,不要刨根究底,做到严肃与亲切统一,坦诚与慎言结合,才能达到沟通的最佳效果。

1.2.1.2 在观察、交流中我们还尽量采用新的科技发现与成果,让病人在受到科普宣传教育的同时产生满足感、尊重感、欣慰感。比如以前认为“牙痛不是病”,更不会想到它会和分娩有关系。可是重度牙周炎孕妇的早产率和低体重儿出生率是正常人群的7.5倍;牙周疾病与晚期流产呈正相关;母亲牙龈疾病会导致婴儿先天性心 脏病发病率增加,还可能影响婴儿大脑发育……由于不懈的努力与探索,我们在舒适护理的第一步骤中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2.2 护理程序的第二步骤一一诊断

护理诊断是对病人现有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生命过程所作的临床判断,它是帮助护士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就产科来说,除了观察其体温、血压、脉搏、饮食、排泄、睡眠、活动、认知等生理因素,以及由于对胎位不正、胎儿大小、胎心音变化因素影响顺产机率等的考虑,还有产妇的心理因素方面则各不相同:有的需进行剖腹产而担心手术失败,产生恐惧感,有的顾虑产后身材变形而导致自我形象紊乱情绪,有的因多次流产而引起功能性障碍悲哀,有的因家庭经济困难或担心生女孩受歧视等而发生精神困扰,有的因家庭不和、感情破裂而对生活感到厌倦,有的因害怕患严重疾病影响分娩而对未来失去信心等。护士应作出确切的护理诊断,以便制定出有明确指导作用及评价效果的计划,减轻一些生理、心理因素的危害性,监测与预防问题的发生与变化。

1.2.3 护理程序的第三步骤一一计划

护理计划,是为了让护士合理利用资源,协调和组织各方面力量实现护理目标而制订。一俟订成,它就成为整个护理活动的指南。首先根据对病人个体情况的评估订出起始计划,再根据每天获取的资料订持续计划及出院后病人自我照料和养护的出院计划。在制订护理计划时,我们充分考虑了舒适护理的因素,根据自然分娩、剖腹产、难产或初产、高龄产的不同类型,病人的体型、骨盘宽窄、既往病史等个体特征,以及病人对分娩的认知程度,生活习惯,人际、家庭、职业等社会关系的影响,制定心理舒适护理、生理舒适护理、社会舒适护理、疼痛舒适护理的计划。

1.2.4 护理程序的第四步骤一一实施

实施舒适护理,首先要营造良好温馨的住院环境。为了让产妇获得安全感,产生愉悦感。我们着粉红色工作服,语言轻柔,面带微笑。病区走廊挂有宣传母乳喂养、婴儿护理、产后体操的系列图片和文字说明,病房贴着快乐宝宝、母婴亲密接触的图画,保持病室内有适宜的温湿度、柔和的光线、安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整洁的被褥,让病人感到家一般的温暖,

1.2.4.1 第一产程:进入待产室后,由于有阵痛、见红等出现,产妇感到恐惧不安,护士应讲解分娩常识,也可以让她听音乐、看图书,鼓励其哼歌、,或适当活动,采取自由。也可谈些轻松话题,也可轻微按摩,以此分散注意力,缓解压力,减轻疼痛,松弛情绪。还可以让一名家属在旁陪护。对经济允许的产妇灌注腰硬联合麻醉镇痛分娩,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的思想理念。

1.2.4.2 第二产程:为产妇准备舒适、温馨、整洁的产房产床,告诉产妇宫口已开全,出现大便感属正常现象,鼓励她情绪放松,正确运用腹压施力。使用监护仪监测胎心音,让产妇在胎儿的心跳声中获得安全感、欣悦感,缓解其紧张情绪,得到其理解与合作。并可帮助擦汗,补充水分,还可适当进食香蕉、巧克力、稀饭、面食、点心等。会阴侧切或裂伤缝合时予以局部浸润麻醉,尽可能在无痛状态下进行操作。在此关键过程中护士态度要亲切,动作要轻柔,语调要温和,措词要肯定。

1.2.4.3 第三产程及产后:产后即冲一杯温热牛奶给产妇喝,针对产妇担心婴儿的发育、性别等,及时给予抚慰、疏导。处理完脐带、擦干新生儿后,让其与母亲肌肤接触,促进母婴感情。与产妇亲切交谈,鼓励饮水、进食,分散其注意力,减轻缝合会阴时的痛苦,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帮助婴儿吮乳以刺激乳汁分泌,指导产妇采取舒适的哺乳。

1.2.5 护理程序第五步骤一一评价

护理效果评价的核心是病人行为和健康状况的改善。由于我们在产妇进入病房后的全程护理中坚持了“体现关爱、以人为本”原则,护士调动内心的情感与产妇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了解产妇的真实感受,并采取各种措施,让她感到身心的安全、放松、舒适、满足,因此,极大地降低了剖宫产率,杜绝了因护理不当产生的医疗事故与纠纷,提高了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2 小结

在产科长期临床护理中,我们发现,改善了产妇的周围环境,产程有亲人陪伴,有专职护士在旁观察、帮助、指导,亲切地关心与安慰,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处理,有利于消除产妇对分娩的恐惧、忧虑、不安。通过问卷调查表明,实施舒适护理后,产妇普遍感到舒适、安全,信赖感、满意度增加,痛阈有所提高,疼痛感减轻,促进并缩短了产程,剖宫产率、出血量均明显降低,保障了妇婴健康,丰富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的内涵

参 考 文 献

[1]何慧.产程中的舒适护理[B].现代医药卫生,2007,24期23卷.

[2]郑莉伟,徐茂娥,宋兴英,张守荣.舒适护理在全程陪伴分娩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08,2期14卷.

第9篇

【关键词】 护理教学;人文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31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51-01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学生入门课程,是研究护理对象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的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其任务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为核心,在整体护理观念的指导下,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护理实践技能及必备的护理基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观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评判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护理对象服务。人文护理主要是指以人为主体的护理参与人文现象,即作为临床护理人员,用自己的生命、生活和言行,把自己选择的职业道德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体现出来。[1]《护理学基础》作为中职护生的一门重要主干课程,让学生能够对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不断思考、不断创新。

1 人文护理教育的优势

传统的教学活动,知识的传授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实践教学甚少或举例缺乏生动,学生枯燥的听,教师缺乏启发式教学,学生缺少参与式学习。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普遍存在重技术、技能、轻服务和人文关怀的现状。[2]人文教学有利于推动课程改革。由过去单一的认知过程,开始向主动的活学活用、知识不断丰富的过程转化;由过去教师枯燥灌输的教学模式,开始向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转化。人文教学赋予课堂教学新的内涵,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理解、消化方面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学习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

2 中职生的特点

目前尽管中职教育的生源中也不乏优秀的初中生或部分高中生,但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初中毕业后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进入高中而分流出来的,或者成绩相对落后,或者对学习缺乏兴趣,或者家境贫困,再加上处于青春叛逆期,因而这些受教育者除了有同龄人共同的特征外,更在行为、心理、目标等方面有着鲜明的特点。有研究指出:“现在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大多在初中时属于学习上、品德上、行为上的‘后进生’,学习的内在兴趣不足,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加上基础较差对学习的认知能力较低,往往由于听不懂课而不去听,以至于有些学生上课睡觉、看小说,甚至厌学、逃学”,这种现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3 人文护理在《护理学基础》中的应用与思考

3.1 应用

3.1.1 教师角色认识与定位 理教育不仅要符合护士专业培养的需要,更要适应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要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作风硬的师资队伍,必须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包括教育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提高其教育研究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其具备合理的能力结构。中职护理专业教师必须有牢固的专业素养,较强的专业能力,优秀的授课技能,能够了解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专业上做到专(精专),在做人上做到仁(仁爱)。

3.1.2 转变护理理念 护士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善于从患者的眼神、表情、言语、体态中读懂他们的痛苦、渴望和需要,并能尽力满足他们的需要。从“需要我去做”到“我要去做”从“完成我的工作”到“我的病人感受是否舒适”、从“病人告诉我”到“我感受我的病人”、从“我只能做这些”到“我还能为病人做哪些”、从“被动”的服务到“主动”呵护,护理理念转变的思路很多,护理人员应以人为本,转变护理理念。

3.1.3 护理学基础多环节应用人文护理 将人文精神融入护理人员的沟通方式、方法、技巧培养.以人为本,运用礼貌性语言、安慰性语言、肢体性语言、行为性语言规范沟通用语和禁忌用语,在护理实施的全过程,各环节都体现护士对病人的人文关怀。我们护理的对象是人,是有疾病痛苦,感情脆弱,甚至有生命危险的病人,这就要求护士不仅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而且要有尊重人、关心人、同情人的良好品德。在临床实践中用自己的言行来体现人文关怀,从仪容、仪表语言,人际关系等方面不断提升个人魅力,从针对疾病的护理延伸到对患者的身心整体护理.而不能将个人的情绪带到工作中,不以个人的好恶对待患者,―切以患者的需要为出发点,用良好的语言、友善的行为展示对病人的关爱。人文关怀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操作的培训很重要,而亲身体验可能会带来更直接的强化效果。把培训人员分两组,一组当作病人,一组当作护士,全过程体验人文护理与常规护理之间的区别,进一步感受、理解关怀照顾的本质,哪些护理行为具有关怀性,哪些是非关怀性,才能学会关心人、理解人,才能将信念转化为自觉行为。

3.2 思考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教学的中心是学生。护理教学的课堂应该是自主性、探索性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有充分的感受和体验。通过将人文护理融入到《护理学基础》课程中,不仅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及沟通交流能力,以及护理知识运用能力的发展,更关注了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健康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关注教学成果的同时,更要关注课堂教学的过程。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的重要性早已被人们认同,现代社会的发展赋予了护理工作更多的内容,更加注重对病人的人性关怀,其也对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护理中体现人文精神,而且更需要护士具备良好的心态。毫不疑问热情的关怀,精湛的技术,耐心的解释,无疑会给人们,乃至整个社会带来祥和与安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