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高效学习的步骤

时间:2023-05-24 15:53:16

导语:在高效学习的步骤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效学习的步骤

第1篇

一.多彩的校园文化

xx二中整洁的校貌让人顿生和谐之感。教学楼的外墙上有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主题墙报,如“青春舞动”、“五彩斑斓”,等;教室内有各种小墙报、每个小组课桌上都有组训牌;教室内外有随处可见的励志标语;校园的宣传橱窗内张贴了多姿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瞬间亮彩的照片;六十五公里的拉练活动;……。从这里,我们看到了xx二中开展了全方位、多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动,处处彰显出学校积极向上的文化精神,让学生有“今天我以学校为荣”的自豪感,增强了“明天学校以我为荣”的自信心。特别是65公里的徒步行走,培养了学生们坚强的毅力,在帮助和被帮助中增强了他们的团结合作意识,使他们懂得苦中有乐,先苦

后乐的道理。这些也为高效课堂的实施奠定了基石。

高三学生的贴吧里还有小组同学的志向、

时事评论,高考指南等。

二.认识了“271”高效课堂的内涵

一个上午:我现场观摩了两节课:一节

高一地理课、一节高三地理课,又听了一个

关于“271高效课堂模式”的讲座,对“271”

高效课堂有了初步认识。

1. “271”高效课堂的内涵 :

(1)学习内容方面:20%的知识——自学能会,

70%的知识——合作学会10%的知识—老师教会。

(2)学生组成方面: 20%学生—特优生,70%学

生—优秀学生,10%学生待优生。

(3)271课堂模式的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

20%(约10分钟)—教师指导、点拨、答疑 ;

70%(约30分钟)—学生自学、讨论、展示;

10% (约5分钟)—学生自结、巩固、检测.

(4).“271”高效课堂的五个基本步骤:预习自学,自主探究;完成学案,训练应用;分组合作,讨论解疑;展示点评,总结升华;清理过关,当堂检测。

(5)“271”高效课堂的核心:让学习目标成为贯穿每堂课的主线和灵魂:学习目标应包括:学习内容……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内容;学习目标应设计科学、时间分配合理,切忌模棱两可;板书要认真、工整、醒目,写在黑板右上角,不能擦掉;学习目标要贯穿课堂始终,每个步骤都要围绕目标进行。

(6)“271”高效课堂的关键:让“学习小组”成为“动车组”:让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学生成功欲望的满足、小组集体荣誉的实现、课堂分组展示的竞争成为课堂高效推进的驱动力。

第2篇

【关键词】新课程 以人为本 化学教学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2-0093-03

要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就要科学合理地利用课堂时间,在课前精心设计课程。化学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门抽象性与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学起来极易产生厌学情绪。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呢?这里面学生的兴趣、学习主动性、教学手段、师生之间的关系都很重要。

一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高效初中化学课堂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的关系是平等的、互助的。教师要用爱心和真诚感染学生,满足学生探索的欲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课堂的主动学习者。

二 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

化学是一门抽象与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学起来容易枯燥无味,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而兴趣是学习的最强动力,如果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就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对学习化学充满激情。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呢?教学中,可通过做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积极优化化学课堂,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优化化学课堂,可以从课堂导入、教学手段、教学设计入手。课堂导入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创设优化的教学情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以往的课堂是教师满堂灌,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累。有的学生听不懂,于是放弃了学习化学;有的死记硬背,不会灵活运用,没有融会贯通。新课程要求我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在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化学的知识与原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交往能力,培养人与人之间和谐互助的关系。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时,要选择合适的探究实验,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学生刚接触化学时,会对化学颇有兴趣,尤其对实验更感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初中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

教师可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完成实验;也可把部分课堂演示实验直接改为学生实验,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有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的能力。

事实证明,探究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一种有效教学形式。它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科学素养,帮助学生获取化学知识。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实验的应用和教学,促进学生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要避免盲目地死记硬背,实现高效的教学。

四 案例分析

下面将以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探究为例进行简单剖析。与以往教师演示的教学模式不同,本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导学案,通过引导帮助让学生按实验操作步骤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发现,并讨论归纳得出结论。

汽水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饮料,其中溶有大量的气体,现在我们用汽水来完成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

1.有关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探究

步骤1:打开瓶盖,会看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仔细观察可得出气体的颜色,并闻气体的气味。

结论1: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步骤2:在汽水瓶口套一个气球,轻轻摇动瓶身(或微热),汽水中有大量气泡冒出,随后会发现气球渐渐胀大,气球中收集到了二氧化碳气体。取下气球并扎紧,放置在空气中发现气球下沉。

结论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步骤3:在瓶口塞上一个橡皮塞,插一支20ml的注射器(针孔要穿透橡皮塞并保持通畅),轻轻摇动瓶身,汽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随即向外拉注射器活塞,吸入约10ml的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取下注射器,吸入适量水后用橡皮泥堵住针孔并摇晃,观察到二氧化碳体积减小。

结论3:二氧化碳溶于水。

2.有关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探究

步骤1:打开汽水瓶盖,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发现气体不能被点燃。

结论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步骤2: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汽水瓶中,发现木条熄灭了。

结论2:二氧化碳不能帮助燃烧。

步骤3:用细线拴一只活蝗虫,伸入汽水中上部的气体中,发现蝗虫不一会便死亡。

结论3: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步骤4:在汽水瓶口塞上一个带导管的橡皮塞,将导管一端伸入到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烧杯中,并轻轻摇晃瓶身(或微热),发现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由此得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反应式为:CO2+H2O=H2CO3(板书)。

结论4:二氧化碳与水会发生反应。

步骤5:打开瓶盖,在瓶口处放一片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并摇晃瓶身,过一会儿发现玻璃上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反应式为:CO2+Ca(OH)2=CaCO3+H2O(板书)。

结论5:二氧化碳与石灰水会发生反应。

在讲授完二氧化碳性质这一节课后总体感觉心情愉悦。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达到了预期目标。在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探究过程中,设置了问题串,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提出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在检验碳酸饮料中气体的环节中,学生积极构想出多种方案。让我体会最深的是孩子们上课时的兴奋状态。课后我进行了反思,对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此节课的成功之处为:

第一,精心设计实验,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课堂的开始,首先播放了一段“死狗洞之谜”的视频,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本课,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在后面的教学中,一共设计了七个实验,实验的材料阶梯蜡烛、喷壶、紫色的小花、矿泉水瓶等均取自于学生身边;实验内容图文并茂,通过大屏幕展示后一目了然;实验操作简单易行,现象明显;实验结论环环相扣。可以看到,大多数学生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并能根据实验现象及时做出分析和判断,整堂课在积极、有序、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学生真正成为主动学习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学习的接受者。

第二,设置探究问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本节课,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1)二氧化碳的密度是怎样的?你如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的猜想?(2)矿泉水瓶变瘪的原因,除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3)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都有什么?如何通过实验证明你的说法?(4)如何从深洞或古墓中取一瓶气体带入实验室研究?(5)如何进入长时间不开的地窖等。这些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开放、自主、探究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得到释放,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得到发展,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精神,很多同学的回答出乎老师的想象。

第三,教学方法得当,教会学生学习。对比实验的利用: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是否会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呢?这时我分别取水、溶有二氧化碳的液体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通过现象得出水不能使石蕊变红色。然后再提出假设,设计对比实验,通过现象分析得出结论。同学们亲身感受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兴趣盎然地攻破了难点。

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探究教学中运用了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教学思路和方法。通过猜想探究,结合小组讨论、展示、评价等环节,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所有的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都有不同的收获。而学生主动参与情境,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机会,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的探究能力,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目的。

第3篇

关键词:高效课堂建设;初中生物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一、什么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就是指立足于“课堂”,改革传统教法,彰显新课程理念,实现“低耗高效”,真正搞素质教育,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高效课堂是最接近于理想的现代课堂教学形式,它是以模式为驱动,以导学案为统领,以分组学习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本质,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标,以“信仰学生”为宗旨的一种教育思想体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构建高效课堂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高效课堂正真正成为学生“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二、课堂高效需要有效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建模”,可以学指导思想,规范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形成规范有效的教学风格;而明确操作步骤,则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从而减轻师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对于高效课堂是否需要建立模式,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一线教师都存在分歧。其实,教学有法是教无定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过“临帖”的有法阶段,就不会有信笔挥毫、自由顺畅的个性教学;没有经过“有法”的必然王国,便不会有“无定法”的自由王国。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初期,课堂教学的效果受教师个体的专业素养、教学经验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必要保证。但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大法必依、小法灵活的原则,要在共享教学模式与课程资源的同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和风格,完善个性教学。要鼓励优秀的教师尽快在“建模”的基础上,形成自主的教学风格,彰显个性的教学艺术。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文化建构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模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小组学习为重要的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小组合作学习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核心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称为“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合作学习方式,真正实现“水涨船高”――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得到了提高,反过来又促进帮助者得到提升,真正实现了学生整体提升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可使全体学生通过参与小组活动而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在学习活动中,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小组成员间形成一个和谐、平等、轻松、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思考

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质就是“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准许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我校生物高效课堂小组教学策略有很多种,有些策略还有待我们在教学中去探索、完善。下面介绍我校生物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种主要策略。

(一)双人解读策略

这个策略是教师指定某些学习资料(不可艰深),要求学生共同研修,并且能向其他同学解说,进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文字或影音数据。例如:在学习《细胞的生活》一节,引导学生分析资料“小羊多莉的身世”时,运用此法,引导学生讨论多莉的长相为什么既不像C羊,也不像A羊,而与B羊十分相像。通过共同研修过程中的悟与辩,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的认识,更养成了学生相互探讨的良好习惯。再如,在“练习使用显微镜”这一学生实验中,利用此法,不仅能让同组的两人快速地学会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方法,形成基本的实验技能,还能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

步骤:

1.两人组成一对,在指定时间内共同研修一份数据。

2.研修完毕后,一人当总结员,另外一人当检查员。总结员将数据的要旨或重点告诉检查员,检查员可以提问或补遗,直至达成共识。

3.两人交换角色,报告及检查数据的要旨或重点,直至达成共识。

(二)交叉检核策略

这个策略可以促使学生互相检查具体的学习成果。例如:在期末复习过程中,为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运用此法不仅能减轻教师负担,同时也能加快学生对各知识点的识记速度;此外,通过有意识地变换方式“为难”对方,还能让学生知晓易错之处,进而达到知识的巩固与灵活运用。

步骤:

1.对教材要求非常清楚明确的硬知识,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2.教师随机抽选一位组员代表全组到别的小组接受检核。

3.教师随机抽选一位组员或指定组员代表为考官,到其他组进行检核。考官可以进行随机抽问或考核所有组员。考官核实答案,给予鼓励或分数。

总之,高效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课堂兴,则教育兴;课堂解放,则教育生产力解放;课堂生动,则教育文化生动。

第4篇

关键词:高效 导学案 阅读课

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中学阶段一项艰巨而又富有意义的任务。著名语言学者胡春洞在《英语阅读论》一书中指出:“英语阅读是中国大多数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手段”,“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学习者其他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他提出:“快速而高效的阅读有益于英语学习者智能的全面发展。”在高考中,直接的英语阅读能力考查赋分就达40分,英语阅读的意义和作用可见一斑。我校近年来进行的以导学案为载体的高效课堂研究为我们的英语阅读课教学的高效提供了一些思路。在研究讨论以及不断的实践中,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阅读课导学案的编写

编写学案要以学生为认知主体,使其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规律,要加强学科理论学习,使学案编写和导学能力尽快提高,提高教学质效。学案导学要遵循以下要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突破疑难,精讲点拨,科学训练,迁移应用,链接生活,拓展提升。

二、以导学案为载体的英语阅读课实践

1.高效导入读前活动

导学案的编写应以问题的解决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如何导入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论教师设置何种类型的问题,都是为了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从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通过问题、讨论或多媒体等方法导入新课,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求知欲,并使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为正式阅读作准备。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warming-up或introduction环节,既导入新课又导出生词,可适当引入课本中有关的单词,导言的难度要低于课文的难度,使学生在句子中感知生词、在情境中感知句子,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2.高效实践读中活动

导入到阅读课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速读和细读方法捕获课文信息,以达到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目的。

(1)速读(Fast reading)。这一步骤主要是引导学生快速阅读原文、搜寻有关信息、了解课文大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常有两种模式:

①寻读――指导学生带着某个问题进行搜寻式阅读,培养学生捕捉关键句的技能。以高二下Unit12《Fact and fantasy》为例,寻读时设置了以下问题:Who is the father of science fiction? What are his famous science fictions mentioned?

②略读――指导学生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文章或段落主题句和概括文章的技能。以高二下Unit12《Fact and fantasy》为例,略读时设置了段落大意让学生概括:Part 1 (Para.1) General introduction about _______. Part 2 (Para. 2-5) Brief introduction of______. Part 3 (Para. 6) Brief introduction of ______.

(2)细读(careful reading for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这一步骤既是教师课文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阅读实践的重点,又是突破重、难点的关键环节。①针对课文主要情节,设计问答、排序或填表形式的表层问题,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②为获取文章深层次信息,设计一些紧跟高考的阅读理解题,培养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③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分析段落大意,深层次理解文章。

(3)研习性阅读。要求对语言形式和内容进一步研习和理解,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句的意思及运用,达到深层理解语言现象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目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①猜测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并学习其用法;②分析结构复杂的句子以及赏析经典的句子;③对精彩的段落结构进行赏析。

(4)整篇复读表达输出(Reading reproduction)。要在足够语言输入的前提下进行语言输出,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作者观点进行评价,并交流各自的看法,使知识的学习升华到语用的高度,做到知识与思想的进一步融合。①运用关键词或一组图片引导学生复述课文;②运用讨论、辩论、采访或报导等方法训练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③改写或缩写课文,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3.高效实践读后活动

第5篇

关键词:英语;小学三年级;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这一名词提出的时间较早,但真正滋蔓于教育界则是跟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步伐,其真正意义的构建不局限于表面内容的改进,而是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角色等多方面进行改变,彻底抛弃传统老套的教育观念,在新的教学理念基础上创建的一种课堂模式。

一、小学三年级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老师缺乏课堂掌控能力。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因此对待学习的认真度还不够成熟,大多是在老师的逼迫下被动接受知识,造成英语课堂效率难以提高。造成这一问题现象的因素不仅局限于学生性格,也与老师自己的课堂掌控能力有关,使得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老师教学内容安排失当。如今老师的教学,总是朝着应试教育的目的而去,因此,老师在小学三年级英语课堂的教学上过于偏重笔试能力,忽略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英语听力等内容的培养,造成学生英语模块学习畸形,不利于以后高年级的学习。

3.课堂评价注重终结式评价。目前小学英语课堂存在较为明显的一个问题,即为英语课堂评价问题,单一的评价方式、终结式的评价语言,根本无法明显告知学生的英语学习问题,反而造成了部分学生学习的盲目,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特长的发挥。

二、构建小学三年级高效课堂的具体步骤

1.合理调控英语课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对教学内容、教学流程和教学效果做计划,从而在实际教学中努力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切实关照到听、说、读、写每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好还能适当延展课堂教学的内涵,从多角度进发从而达到合理调控课堂的目的。

2.适当转换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老套,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均有阻碍作用,所以老师应该引进新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特长的发挥创设一定的环境,力求开展的一切学习活动和运用的教学方式均服务于英语课堂。

3.有效结合“教”和“学”。老师的教、学生的学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分层导学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在“教”的不断推进中提高学生“学”的能力,解决学生“学”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老师体会到教学的顺利,真正有效地结合“教”和“学”的问题,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4.创新课堂评价方式。现今老师的课堂评价方式不仅单调,而且过于笼统,完全丧失了课堂评价的目的,因此小学三年级的英语老师应该从学生渴望被肯定的心理需求出发,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夸赞学生学习中的优异之处,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注重评价过程而非评价目的,进而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出一份力。

以上即为笔者对如今小学三年级的英语课堂教学的部分见解,所提出的构建高效课堂的具体步骤是笔者对教学的尝试,但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了较好的教学成果。笔者所带班级的英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热情异常高涨,而且对于学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分享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多种方面均有所提高,高效课堂构建得十分成功。但这只是一部分研究贡献,笔者还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为小学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竭尽自己心血,从而研究出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导学案;学习方法;主导

在目前推行的高效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已经占据了整个教学课堂,教师的课堂作用似乎显得微乎其微了。有老师甚至开玩笑说,现在的课堂是学生的,我们可以去办公室喝茶了。其实不然,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很重要。

结合自己的课改教学改革,我认为教师的主导性应从如下几方面来体现。

一、导学案的编写

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方向盘和路线图。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认真研读教材,对教材所讲的知识做认真深入的分析,确定好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对于“定向自学题”的设计,既要围绕学习内容,突出学习重、难点,又要切合学生实际能完成的水平,恰如其分地安排好小组学习的切入点,这样才能有效地克服学习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避免出现费时低效的现象。如,我在设计《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导学案时,对教材内容钻研不够,设计的定向自学题难度过大,有点局限学生的思维,结果在课堂上,学生完成得不是很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当体现在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上,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如,在进行每篇课文的第一课时学习时,要让学生懂得学习步骤:①读准生字读音,读通顺课文;②划出难懂的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③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④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准备和同学交流。具体到怎样学习生字时,也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通过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使学生逐步由“学会”过渡到“会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后,他会按照这些方法有条不紊地去弄懂一些问题,有步骤、有层次地学习相关内容,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达到高效课堂真正高效的目的。

三、自学时的点拨

在组织学生具体实施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是一个旁观者,而应是他们学习的“助手”。教师要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思维发展的方向,对于自学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加以点拨。在小组合作探讨时,教师也要不时地参与学生的讨论,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对学生的讨论要加以引导,使学生顺利地进行讨论和探究,这样就更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掌握,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学后的总结提升

1.在学生自学、小组合作探讨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各小组汇报学习效果,引导全班学生达成共识。在这个阶段,教师的“主导”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在设计学生的拓展延伸题时,教师的“主导”性在于引导学生不仅仅是孤立地学课文,而是要做多元的训练,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总之,在新课改中,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也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性,教师就要找准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金钥匙,才能构建和谐、开放、有效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真正实现课堂的

第7篇

【关键词】 高中数学 题后反思 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9-023-01

高中数学题后反思,对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反绉能力、解剖能力与探究能力具有莫大的内驱推动作用,其可以在学生积极性与进取心的驱使下,实现学习中一些疑难的自我突破,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积累总结个性高效学习方法极为有效。

1. 高中学生数学题后反思对学习效率的作用

学生到达高中学习阶段,一般都会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根据学生学习效率和成绩的差异,可以看出学生学习方法的优劣。然而,题后反思的教学实践,却能真正地让学生自我总结的基础上,在整合优化知识的同时,更进一步去提升学习方法,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全面提高。

1.1 提高解题准确率

根据学生的反思实践,他们只有在解题错误率高,且有些题目反复错误的情况下才去真正地沉下心来思考其中的问题。这种学习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的落差,促使学生能积极地把题后反思经常性地运用。在反思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自己错误的原因,如知识性的原因,数学知识掌握的不扎实、有错误、原理运用错误等;如方法性的原因,数学题目解题的思维方法、解题方法等;再如能力性的原因,如数理结合、数形结合及数学与日常生活应用结合等。由此,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情况总结出自己的错误规律,通过人生理想的召唤强力驱使其积极地改进,实现解题准确率的提高。

1.2 提高解题速度

高中生日常的数学解题速度,与其考试成绩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既能反映出其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也能反映出其准确率。提高学生的日常解题反思,他们会逐渐地吸取以往做题的教训,逐步去改进那些知识性的或方法性的错误,尤其是在面对难点重点题目时,他们除了能快速激活并运用基本的数学知识,还能把自己总结得来的一些知识与方法运用进来,一方面可以减少其畏难情绪,另一方面可以在分步骤准确率提高的基础上,实现题目整体及试卷整体的解题速度。

2. 引导学生题后反思提高高中数学学习效率的方法

任何学科的学习理想都需要结合具体的方法来实现。题后反思对学生学习的推动作用已经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但在具体学习实践中还需要具体的操作步骤来实现。结合高中教学实际与高中数学知识的实际,一般从下面两个层面切入实施。

2.1 重难点知识梳理反思

知识梳理是高中生能较快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之一。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把原来学习的知识做出线索性的整理,使其成为一个知识的体系,便于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其次,在这种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如知识夹生、记忆性知识错误与知识衔接性错误等,为学生改正错误与理清思路提供了良好的内驱机会。然而,在数学学习与考试中,往往那些易引发学生解题错误的都是重难点知识。因而,在这种学习实践中加强重难点知识的整理是首要的关键工作。其中对于那些掌握不熟、运用较少、疑问较多的知识点尤其要注重整理,而且需要与其他的一般性的知识点与数学原理结合起来,把知识性的基础做扎实。同时,把那些常见的疑难解决掉,为以后的解题知识运用做好基础工作。例如常见的函数与方程知识整理,可以解决常见的知识运用逻辑性错误与以偏概全性错误等。如在做“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知识整理时,其重难点是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与应用,利用公式知三求一与通项公式结合知三求二等灵活运用,进一步掌握与学会运用方程、分类讨论与等价转化的思想方法。

2.2易错题解题方法与步骤反思

由于高中数学知识量大且抽象化,单凭知识的熟练掌握虽然能起到一定的学习效果,关键还需要正确的解题方法和精细的解题步骤来实现。在学生考试实践中,方法性错误与步骤性错误是常见的现象,有的表现为解题方法错误,一开始就步入了错误的泥潭无法自拔;有的则是步骤错误,虽然前面的解题都是正确最后也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因而,这种反思教学应该从另个方面展开:一是,方法应用性反思。公式应用、定理与性质应用、数学思想应用(转化、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主要反思其应用性的错误,以及其容易发生错误的题目情境、题型等。这类错误会随着学生反思的积累逐渐得到改善,且会对学生的学习进步巨大的推动作用。二是,解题步骤反思。这种反思是细节性的,且很多学生的失分都源于此。一方面和学生的粗心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学生对题目理解与解题步骤掌控有关。反思实践中一般针对下列情况展开:隐含条件、应用公式等关系式时限制条件、逻辑性、等价性变形等。通过这样的反思会让学生进入解题方法正确、步骤细致的良性循环中,学生相应地会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也会用上升的成绩来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

3. 结语

高中数学的学习难度是众所周知,只有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获得高效率的学习。然而,题目反思相对于其他的学习而言毕竟是辅助的,在学习实践中还是要以知识性的学习为主,以阶段性的反思总结为辅,去实现知识的消化、方法的探索与创新,最终总结出符合自己的高效率学习方法来。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落实课前预习,打好营造高效课堂的基础

由于聋生的学习任务常常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下完成,而对于未学习的新知识,聋生更是不知如何着手。做好课前预习对于聋生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学会预习,形成习惯后,就意味着基本掌握了自学方法,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了基础。例如课文预习的步骤可分为: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2.画出生字新词,查字典理解词义。3.回答课后练习的问题。4.思考学习这篇课文得到的收获。这四项预习要求,难易恰当,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易于激发所有学生的预习积极性,利于教师营造高效课堂。

二、巧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有序思维

聋生的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费时多而收效微,早已不能适应现代聋校语文教学。而如果在课堂上借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整个课堂教学氛围便会变得鲜艳生动,活泼真实。老师可以利用PPT结构的有序性,先结合课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然后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剖析每一个知识点,并引导学生作好笔记并总结,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最大程度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各种色彩缤纷的图片和动态画面,真正实现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三、落实小组学习,培养集体学习氛围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如今上课的一种学习方式,已为广大教师所喜爱。而聋生的合作意识较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教学。每个聋生文化素养的形成,要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三维教学模式逐步培养出来。聋生在小组交流学习活动中不仅活跃了学习气氛,而且通过学生间思想的碰撞,在学生小组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巩固课堂练习,在学练结合中升华

教师布置课堂作业给学生,是非常有讲究的,这有利于聋校师生共赢。对于学生而言,作业是课堂学习内容的巩固和运用,是对课堂所学知识与技能的强化,可培养和提高实际运用能力。对于教师而言,作业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手段,是有效调整和改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之一。通过学生完成作业的好坏程度,教师可以了解班上不同聋生的学习水平,从而更好地因材施教。

上述几个步骤是务实构建聋校语文高效课堂的关键内容,但笔者认为在推进过程中还应注意课堂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并做好调试工作。

1.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交流不协调。

聋生由于语言障碍,与普通学校学生相比,性格较为内向,与老师交流也存在诸多困难,导致有的聋生学习意愿不强,学习习惯较差,表达交流能力低。在课堂上,有的学生怕出丑,不好意思问;有的学生胆小,不敢大胆问;有的学生迷信课本、迷信老师,在学习中不善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效课堂的打造。为此教师应提升自己对课堂的设计力、决策力、组织力、协调力、创新力和亲和力,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求知欲,用手语与聋生交流,打开聋生心灵的窗扉。

2.手语表达问题,聋生容易理解错误。

笔者认为,有效提高聋生理解手语的正确度,可以考虑以下做法:一是在日常训练中,一定要使用标准手语,多看中国手语书,养成规范使用手语的习惯;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把抽象概念的文本呈现在屏幕上,再使用具体实例来配合讲解,最后用手语将概念内容结合实例解释一遍。运用这种多元的表达方法,聋生就可以很轻松地理解。

第9篇

关键词:高三复习 学案 高效

高三一轮复习课功能有三:一是唤醒功能。学生一般存在旧知识的暂时性遗忘或较深度的遗忘,而教师一但提及或引导学生回忆该部分知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便会被唤醒;二是重组功能。通过复习,对零散的知识进行重新构建,形成合理的知识架构,使学生达到易学、易懂、难忘的境界。三是提升功能。通过精选的例题及习题,以训练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解题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唤醒是为了再现,进而内化;重组是为了融合、打通,进而构建知识的内在联系;提升是为了综合运用、灵活运用,进而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在唤醒功能中,对学生知识的唤醒一般是由教师完成的,最传统的模式是教师满堂灌,知识单向传递的应试教育模式,经常会造成以下现象:教师就好比唱独角戏,学生参与度低,对于基础知识比较好的学生,复习更多的是重复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浪费时间;对于基础知识比较弱、学习习惯有待改进的学生,他们遗忘的知识点较多,虽然教师在这节课唤醒了他们遗忘的知识点,但是唤醒遗忘功能是由教师完成,所以学生很容易对教师复习过的知识点还存在遗忘,上课的学习效率低下。长此以往,教师生怕学生记不住知识点,翻来覆去的讲解;学生被动的听,甚至教师讲了多遍却没有印象,讲得越多越糊涂,从而产生焦虑的心理,势必影响学习能力的提升。

那么,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高效的学习方式,在高三一轮复习中充分有效地利用学案,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模式。

事实上,学案的编写、使用不是新鲜事了,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很多复习学案的使用和之前的新课其实是一样的,虽然教师在课前把学案发下去,学生对照课本和笔记完成知识点后,仍然是由教师在课堂上讲一遍知识点,学生被动的听,然后布置海量的题目达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这种形式只是换了一种包装,教师依旧是主体,而且这种模式还会因为学生需要在课前完成学案,反而更浪费时间,其实效率反而更低了。要想走出这种困境,关键在于学案如何正确编写和师生如何使用学案。

学案的编写,常见的设计主要由以下模块构成: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达标检测、学习小结。下面就这5个模块探讨一下教师如何有效编写学案和学生如何高效利用学案,以达到高三一轮复习课的目标要求。

一、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

在学习目标中,如果只给出考试大纲的相关要求(了解、理解、综合应用),目标和知识点笼统,学生不容易掌握该知识点在高考的地位,题型、难度、频率是如何在高考中体现的,就达不到设置学习目标和重难点的目的。以电解池为例,在考试大纲中涉及到的要求是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学生单从大纲说明会觉得电解池的知识点难度系数低,只是定性要求,而且涉及的电源应该来源于教材,但是如果仔细研究历年高考题,会发现有关电解池的学习目标被分解为:

1.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会判断阴/阳极,根据离子放电顺序表判断阴/阳极产物。(特殊:如果阳极材料为活性电极,阳极产物为活性电极本身失去电子)。

2.能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

3.利用电子守恒关系列出关系式进行相关计算。

4.新型电解池的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阴离子在阴极放电和阳离子在阳极放电)。

结合以上要求在高考中出现的难度和频率以及学生易错的知识点,自然能给出重点是:

1.掌握离子放电顺序表。

2.阳极材料为活性电极,阳极产物的判断。

难点是:(1)利用电子守恒关系列出关系式进行相关计算。(2)新型电解池的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阴离子在阴极放电和阳离子在阳极放电)。

通过细化目标、明确目标,从而使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有可操作性,是学生能一目了解,明白复习的方向及难度。

二、知识链接

在知识链接编写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尽量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这种设置形式,能使学生唤醒相关知识。在使用上,教师将学案编写好后于课前发给学生,可在课前完成,通过课前学习,学生不看教材、笔记,自己独立完成知识链接,并使知识网格化、系统化,再结合教材、笔记明确自己对知识点中尚存在的遗忘疑难问题、易混淆的概念等做好重点标记,提醒自己这些知识点是自己的薄弱点。以前是教师唤醒学生遗忘的知识点,现在应该是学生自己唤醒遗忘的知识点。

在课堂上,教师不要再重复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而是对零散的知识进行重新构建,形成合理的知识架构,针对学生易错知识点和在此知识点上结合高考在原有的知识点上进行提升、总结,以达到知识重组的目的。

以有机化学基础为例,在知识链接中,学生填写有机物相关的概念、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后,而教师在课堂按照以下步骤达到知识点整合、重组的目的。

步骤1:将这些有机物按照烃―卤代烃―醇―醛―羧酸―酯之间的转化串成一条主线使得有机物性质形成网状图,不再是零碎的知识点。

步骤2:将已学官能团以表格列出,学生思考如何引入官能团以及官能团可以转化成哪些新的官能团。

步骤3:列出反应条件。学生思考符合反应条件的哪些官能团发生反应。

三、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包括三个方面的习题:一是拔尖提高题,即根据优生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题目;二是巩固练习题,即根据中等生设计的,一般指教材后的习题;三是放缓坡度题,也就是根据困难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将难度较大的课后习题分解成几个小题或给予具体提示编写完成的。这样既减轻了困难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调动了他们求知的积极性。另外,在学案使用中,注意通过作业批改与分析,掌握教学情况,反馈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措施。应积极倡导教师先做题后布置,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批阅、有记录,及时分析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矫正或补救措施。

四、学习小结

这是学生最容易忽视的板块,其实学习小结真正利用起来对学生的帮助是最大的。让学生学会多思考、多反思、总结遗忘知识点、易错知识点,如果积累下来就是一本自己的错题集,这对于后期复习帮助学生有指向性的攻克薄弱点是非常有好处的。

一轮复习是否有效、高效,关键在于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能否有效唤醒了学生已遗忘的知识。学案的精心编写,使用时机的精妙安排,练习过程的有效掌控,势必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从而真正实现“少教多学”,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