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社会工作发展理论

时间:2023-05-24 15:53:19

导语:在社会工作发展理论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社会工作发展理论

第1篇

关键词:课程定位 社会学概论 社会工作

《社会学概论》被认为是社会工作本科专业最基础的课程之一,它为社会工作提供最为基础的理论、概念和方法等。在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内,《社会学概论》是其中的核心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入门”课程,涵盖和架构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实务。由此,对《社会学概论》在社会工作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进行准确定位显得尤为重要。但在《社会学概论》的教学中长期存在着诸如:课程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不受重视等问题。本文通过梳理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之间的关系,找到当前《社会学概论》在社会工作本科专业中定位存在的问题,提出准确对其进行定位的建议。

一、社会工作与社会学的关系[1]

(一)社会工作对社会学知识的“依附”与“游离”

在中国的学科分类体系中,社会工作属于社会学类,与具体的社会学学科地位平等。一般认为,在早期,社会工作是应用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在其发展过程中,同社会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王思斌教授认为,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科学的知识帮助有困难、有需求的人士改变其处境的活动。他与社会学中关于社会问题的分析及解决,追求社会进步的取向十分接近[2]社会学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变迁规律,而同时社会工作对于社会现状的关注是密切的,尤其是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对案主问题形成的社会原因的深层挖掘。由此,社会工作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对社会学知识的依赖十分明显。从一定程度上说,社会工作在其产生初期是紧紧地“依附”于社会学的。

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社会学借用的知识范围随之扩展。社会工作对社会学知识不再紧紧依赖,这实际上是社会工作的“游离”。他已不满足于是社会学的一部分,而要成为独立的一门科学。需要明确的是社会工作的相对独立并不认为是对社会学的完全分离。相反,社会工作与社会学,以一种新的方式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社会学以丰硕的研究成果支撑社会工作尚未发展成熟的学科大厦,同时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检验和建设社会学理论知识。在《社会学概论》中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就如:社会学中的生命历程理论以及社会工作导论中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段论”都为社会工作实务的开展做理论指导。从根本上说,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相辅相成。

(二)社会学知识体系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作为社会工作知识基础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学理论在社会工作中被广泛应用。

在对社会问题的界定与解释和指导社会工作具体实务过程中等方面,社会学都发挥着明显的作用。例如,社会工作导论中指出:关于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影响并指导着社会工作者对助人行为的选择;关于人的成长理论成为社工师分析个案具体问题的前提;关于社会互动理论,如符号互动论时刻指导着社会工作师服务的全过程;关于社会结构和社会问题的理论,如结构功能主义等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问题进行了解释,也为社会工作者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了一个参考性理论架构;关于社会保障是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工作努力的目标。例如,关于贫困、老年、失业等问题的社会学分析有利于社会工作者去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社会保障措施。

随着社会的变迁与进步,以及社会工作的不断发展,社会工作的任务和目标也发生着变化,从个案解决到小组社区,从社会救助到社会发展,从社会弱势群体的扶助到一般社会人士需求的满足,社会工作实务范围的不断扩大,都要求对问题给予社会学的解释。由此可见,社会工作的任务对社会学知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就如,《社会学概论》中,关于社区这一章节社区研究理论(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多核心理论)以及社区研究方法(人类生态学的方法,人类学的方法,社会系统的方法)为社会工作者建设社区,促进社区的进步和协调发展予以社会学上的理论支撑。[3]

二、 《社会学概论》在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抽象导致学生缺乏兴趣

第2篇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建构;整合的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在西方经历了一个较为充分的发展历程:18世纪末19世纪初,改善贫民状况协会(Associations for Improving the Condition of the Poor)和慈善组织会社(Charity Orgnization Sociaty,COS)的兴起是社会工作萌芽的开始,而这一时期通常被认为是专业社会工作者前身友的善访问员(Friendly Visitor)的出现,更为社会工作日后成为一个专业和一种职业储备了人员;而后荷兰阿姆斯特丹社会工作学院成立,开始了社会工作训练。正当社会工作开始向专业化和职业化迈进之时,1915年弗雷克斯纳(A.Flexner)在全美社会工作年会上提出社会工作还未能算是一个专业,因为它缺乏系统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弗雷克斯纳的这一论断激发了社会工作研究者和实务者们建构自己的专业理论体系、形成科学工作方法。1917年,社会工作先驱里士满(M.Richimond)出版《社会诊断》(Social Diagnosis)一书,第一次将个案工作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进行理论的概括和总结,使之成为一套独立的、可以指导实践、并可以作为学校教育内容进行传授的知识体系,拉开了社会工作理论和工作方法蓬勃发展的序幕。1965年,格林伍德(Greenwood)指出社会工作的发展大致已符合其所提出的一个专业必须具备的五项标准:(1)系统的理论(Systematic Body of Theory);(2)专业的权威(Professional Authority);(3)社区认可(Sanction of the Community);(4)专业伦理守则(Regulative Code of Ethics);(5)专业文化(Professional Culture),也就是说社会工作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自成一体的专业。在社会工作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应对各种社会问题的过程中,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和一种职业渐渐为人们所接受,获得专业存在和发展的合法性。

西方社会工作自萌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一百多年的历史足以让社会工作实现科学化、专业化、职业化,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也让西方政府和人民充分认同了社会工作。而在中国大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成品”从西方被引进来,用以应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社会工作漂洋过海来到这个有着全然不同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政治经济体制的国度,自然会水土不服,一时间也很难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于是从其被引进之初开始,二十多年来大陆的社会工作研究者和实务者们致力于本土社会工作理论的构建和在地实务模式的探索,不断向政府和人民传播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到今天总算艰难地迈出了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步伐。然时至今日,不论西方也好、中国也好,社会工作缺乏本专业原生的理论体系、社会工作重实践而轻理论轻研究的专业特性仍广受诟病;对于社会工作者在实务工作过程中需不需要重视理论、需要什么样的理论也有各种不同的声音。

一、社会工作者需要理论知识

国内学者李迎生认为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方法帮助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和社区,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并预防问题的发生,回复、改善和发展其功能,以适应正常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此定义中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包括社会工作者,专业的知识和方法以及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或社区。其中社会工作者是服务和帮助的提供者,是社会工作过程中的首要的构成部分,没有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活动就无从谈起;专业的知识和方法则指社会工作理论,包括“为实践服务的理论”(Theory for Practice)和“社会工作理论”(Theory of Practice);而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或社区则是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

社会工作同时还是一个依托理论并且注重实务的社会服务职业和社会科学学科。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理论提供助人者一个概念性的基础,以形成专业活动方向,并且会修正工作者的看法,以及解释这些看法如何产生,决定工作者采取何种行动。其重要性在于能解释社会工作者应该做什么和为什么这么做,而且理论中的概念是社会工作者之间相互了解与认同的基础。理论对社会工作者处理复杂多变的个人和社会问题有十分明显的帮助,它不仅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正确的分析和解释受助者及其系统的问题,也可以帮助工作者发展出有效的实务模式。社会工作者需要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理论至少具有以下几种功能:(1)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确定社会工作者将要协助解决的问题的性质和原因;(2)根据社会工作理论对行为与社会问题的性质和成因所做的解释,设定社会工作过程的工作目标;(3)提出一套达到上述目标的实务工作方法、技巧及模式。一个优秀的社会工作者,应该能够讲理论与实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应用恰当的理论来指导实务,通过实务来检验、修正和选择理论,在理论和实务的相互结合、相互推动中,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二、社会工作者需要建构整合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

“整合”本来是一个数学术语,是指形成整体和总体的过程,社会学领域的整合概念通常指不同的文化样式由于其内部存在着相互契合的机理,主体出于一定的需要而使之整体化。除此之外整合还用于经济学、伦理道德等诸多学科和领域。尽管整合一词应用颇广,却鲜有学者对它作出明确界定。在社会工作学科中,中山大学社会工作系张和清老师认为“整合的”即是“有机的”,整合社会工作的核心是从“社区”和“生态”的视野分析问题、制定和实施服务方案。

综合上述观点,作者认为本文中整合是指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工作的主体,为了良好的完成助人的专业使命,需要掌握各种社会工作理论(这些理论之间存有一定的关联性),并结合助人过程中的实务经验,将各种社会工作理论批判地加以吸收、内化成一个有机的理论知识体系。建构起这样一个理论体系后,工作者可以从中选择适切的理论来应对不同社会工作情景的理论知识体系。这种整合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包含两方面的意涵:一是社会工作各种理论本身是一个具有一定整合性的知识体系;二是建构整合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是一名优秀社会工作者所必须的。

(一)社会工作各种理论本身是一个具有一定整合性的知识体系

社会工作理论是因应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社会需求而形成的,尽管这些社会需求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地区是有着不同的内涵,但这些需求却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反映、是和社会历史的发展脉络紧密相连的,因应这些需求而产生的社会工作理论自然也是符合这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脉络的,它们紧密相连构成一个有机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的。例如,19世纪20年代随着个案工作的兴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成为当时社会工作理论的主流同时;而到50年代前后,由于社会问题不断增多,仅凭个案工作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小组社会工作应运而生,在理论上出现了反对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他们批评精神分析理论过于关注个体经验,而忽视了社会层面,作为回应“人在情境中”、认知行为等同时关注环境与个人人格的理论便形成;到70年代前后,各种社会工作理论纷纷出炉,社会工作方法和取向愈趋专精与分化,系统理论作为一种整合各种理论、方法和去向的社会工作理论而产生。

(二)社会工作者需要建构整合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

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工作过程中的主体,在面对案主千差万别的需求时,难免会产生深深的无力感,工作者的这种无力感如果不能及时恰当处理,便有可能对案主和工作者本人造成伤害。一般认为社会工作者出现无力感时,向督导寻求帮助、或者正向心理暗示式的自我增能是有效的处理方式,但作者认为这些方式仅是权宜之计,它们仅能舒缓工作者在该个案上的无力感。由于工作者自身的工作能力并未有实质的提升,下一个案工作者很可能依然无力应对。当然,处理社会工作者之无力感只是社会工作者要建构起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的一个较为直接的原因,具体来说,社会工作者要建构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 服务对象的复杂性使然

社会工作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建构的过程,是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与特定的社会目标依特定的社会背景而共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利他主义的专业助人活动过程,是以增强人们的社会功能和解决社会问题为宗旨的活动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尽管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社会工作有着共同的使命和价值,但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处在社会环境中的、主观能动的人,使得工作者在实践工作中面临的社会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服务对象、及服务对象的需求是多元复杂的。有效地回应不同社会背景下不同服务对象的需求要求社会工作者运用来自不同来源的概念并和,而不是以单套理论应用于所有实务工作。

2. 实务过程的阶段性使然

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包括接案与建立关系、收集资料与问题判断、制定目标和工作计划、服务计划的实施、结案与评估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包括不同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社会工作者需要运用不同的理论。例如,社会工作者在对案主问题进行界定和成因分析时,一般运用宏观中观层面的社会工作理论,这些理论多是外借理论(为实践服务的理论);而在服务计划的实施阶段,工作者则较多运用微观具体的理论,这些理论多为实务理论。

3. 案主问题归因的多层面性使然

社会工作强调“人在情境中”的观点,认为人与周围环境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案主的问题是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社会工作者对案主问题的分析和介入要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各个方面进行,而不能将案主问题简单归因于案主本身;基变社会工作者们甚至将案主问题的根源直接归因于社会结构。社会工作者对案主问题不同层面的归因,使其在分析和介入过程中需要运用不同的理论来进行指导。例如,我们在分析案主问题的生理和心理成因时,我们会从诸如心理认知行为主义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等理论出发以找到案主不合理情绪、偏差行为的原因;而在分析案主问题的社会成因时,则会从社会结构的不合理入手,运用理论、女性主义理论等理论。

三、社会工作者如何建构整合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体系

我们在前文已经指出,社会工作各种理论知识本身具有一定得整合性,这为社会工作者构建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提供了可能。社会工作理论是因应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需求是不一样的,因应不同社会需求便产生了不同的社会工作理论。新的理论的形成要么是在以往理论值基础上的完善;要么是与以往的理论形成互补,一起来指导社会工作实践,因此这些新旧理论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共同构成了社会工作理论体系。我们不否认社会工作理论来源于其他学科的理论,但我们并非全套照搬的、机械的拿来主义。社会工作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们实在工作过程中回应案主需求而选择性的引入理论、为本专业所用。其次,在理论引入的过程中我们会加入社会工作的元素,尤其是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和实现爱与社会关怀、公平正义的原初理想。

此外,社会工作者学习社会工作理论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理论整合的过程,这亦为社会工作者建构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提供了可能。社会工作者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会加入自己对这些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并揉进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和个人偏好,不同的工作者会选择不同的理论。即使我们的选择中有同一种理论,我们对该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也是有个人的特性在里面的。社会工作者接触到各种理论,根据自己的价值和偏好对这些理论进行批判吸收、内化而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理论是社会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一名社会工作者来说,建构自身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是一种专业素养,同时也是一种专业的基本要求。上述这些可能行为我们社会工作者建构整合的理论体系提供了灵感。

(一)博览群书—广泛接触、全面学习社会工作理论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读书的真功夫在于“既能把薄的书读厚,又能把厚的书读薄”,而把书“读薄”和“读厚”的前提是要博览群书。社会工作理论是一个丰富的知识体系,分为外借理论和实务理论两种。外借的社会工作理论广泛的吸收了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工作者要建构自身的理论体系首先要学习各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尤其是社会学和心理学这两个与社会工作密切相关的学科理论,我们不仅要在社会工作理论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也要自己去阅读各类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经典著作,夯实理论知识基础。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广泛的理论知识面是建构社会工作者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的基础。

(二)博采众长—将不同的理论知识加以批判、内化、整合

孟子有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也一直强调知识要活学活用。社会工作者在全面学习社会工作的各种理论的时候,不能不加批判地全盘吸收,毕竟理论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产生,总存在着它自身的一些局限;社会工作者在学习一种理论之时,要理性地加以分析和批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将它们与自我经验相融合而内化、整合成为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

(三)信手拈来—社工在实践过程中运用理论,并不断反思

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工作者的理论知识需要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运用和修正。正如机器总是要不断运转才能越来越好使,不用则会生锈;社会工作者在掌握了理论知识之后应该用它们来服务案主,回应案主个性化的需求。在社会工作实务中丰富的理论运用经验一方面让社会工作者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也锻炼了社会工作者选择合适理论来回应各种不同需求的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对理论信手拈来。社会工作者建构的这一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并不是封闭和一成不变的,而是开放和不断更新的:随着社会工作者处遇的个案不断丰富,其自我经验也不断丰富,这些新的经验与原来的理论体系不断地整合,形成一个新的整合理论体系。

四、结语

社会工作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为了有效应对社会工作实务情境中的各种复杂情况、预防和缓解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和无力感的产生,许多社会工作学者提出社会工作者要具备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提倡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整合、并推行整合的社会工作;同时,因者社会历史脉络而产生的社会工作理论自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又使社会工作者建构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成为可能。总而言之,随着当下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的日益复杂、多元化,社会工作的整合取向日趋明显,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工作的主体,建构起自身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是大势所趋,更是专业之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 徐莉娅主编.个案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5] 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6]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 Howe,D.1987.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Theory:Making Sense in Practice.AldershotHants,England:Wildwood House.

[8] 顾东辉.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冲突及对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第20卷,2004.

[9] Turner,F.1995.Social work practice:Theoreicalbase.SilverSpring,MD: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10] 周玟琪等译.当代社会工作理论:批判的导论[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

[11] 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2] 李茂平,黎学森.民间组织到的整合:社会整合的新趋向[J].求索,2010.

[13] 宋丽玉,曾华源,施教俗,郑丽珍.社会工作理论——处遇模式与案例分析[M].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

第3篇

关键词: 社会工作;社会支持;研究范式

中图分类号:C 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13)03005808

自1915年亚伯拉罕・费雷克斯纳(A Flexner)提出“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吗”[1]的问题后,就引发了人们对社会工作学科地位的反思与探索,并促使社会工作界就社会工作要成为一门学科就需要自己的科学理论体系与实务方法的观点达成了一致。正如大卫・豪(David Hower)所指出的,任何专业如果没有理论的支撑都只能停留在粗浅的层次,所有的实务工作都不可能达到其目的。[2]而就社会工作理论的重要意义,沃尔什(J.Walsh)非常直白地表示:“如果没有理论做依据,社会工作者所能看到的只有自己接触过的案例,甚至这些案例还会使社会工作者迷糊。社会工作理论的意义就在于,其可以预测和解释案主的行为,并为社会工作者提供关于案主与问题情境的一般化判断,为社会工作介入提供结构和秩序。”[3]因此,有学者提出理论是社会工作的基础,要立足于理论的建构,去发展一门社会工作科学。而且,就规范的意义而言,完整的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也是判断学科专业合法性的重要依据。

社会支持作为一种人类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以及作为社会工作领域的专业实践活动,其对事实的观察与理解,并以此为基础而开展的社会工作实务,已经形成了一种科学的“范式”。它不是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简单堆砌,而是在整合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理论前提、实务模型与操作方法,这种“范式”的转换,对于促进社会工作专业的成熟和促使社会工作形成具有“自身面相”的学科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社会支持理论的科学基础与形成过程(一)社会支持理论范式的科学基础在社会生活的场域中,随着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发展、社会流动的急剧加速、社会角色的集丛化、人际交往的理性化、生活方式的更新,导致现代人“内在精神世界的崩塌以及自然生活共同体的瓦解,导致原子化与物质化的个体的出现,导致身份认同的危机,导致本体性安全的缺乏”[4]。这种“生活世界的殖民化”[5] 导致了现代人以及现代社会的社会支持网的断裂,从而导致各种社会问题。因此,以社会支持为视角,来解释现代人与社会的问题,并依此寻求干预的策略,可以有效解决当前社会工作模式多元化的困境,促进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进程,从而有助于解决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度不高、专业性质定位不准、专业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不突出等问题。当然,社会支持理论的建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首先,生活世界中丰富的社会支持实践是社会支持实务理论重要的经验基础。社会支持的实践是社会支持理论赖以发展的社会基础和生活基础,虽然人们的社会支持实践动机可能多种多样,但是这些社会支持都在宣扬一种利他动机,并以此建立一张庞大的社会支持网络。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世界中,生活世界的变迁、风险社会的来临,使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生活的困境,此时,人往往会向自己生活世界中的他者寻求帮助,以渡过难关;而作为同类,当周围有人向自己伸手求助时,也往往因为作为同类的一种“同理心”,抑或是自我实现的一种需求,会向他人伸出援手,无论他是陌生人或是熟人。诚如俗语所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们之间的这种彼此关照,彼此扶持就是社会支持。这种社会支持实践随着人类社会的存在就一直存在着,而人类社会的持续与和谐发展则需要更加广泛和紧密的相互支持。

其次,专业社会工作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为社会支持实务理论构建提供了理论素材。佩恩(Panye)认为,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应当包括三种含义:实践模式、理论解释和基本视角。实践模式是一种概括描述,而理论解释则要解释因果关系,基本视角则意味着基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立场。[6]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一门在盎格鲁―撒克逊文化背景下诞生并逐步发展起来的社会科学与专业,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积累了众多的社会工作经验,在实践模式上形成了十几种不同的社会工作模式,包括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行为修正模式、任务中心模式、问题解决模式、危机调适模式、完型治疗模式等;在理论解释方面,有生态系统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符号互动论与社会建构论等;在基本视角上包括优势视角与增能框架、证据为本的干预策略等。其整个发展的历程经历着社会工作从社会诊断迈向社会干预的变迁。[7]而无论这些实践模式、理论解释和基本视角发生何种变化,都仅仅是知识与工作技巧的变化,其对社会支持网的重新构建的工作本质并未发生变化。相反,这些丰富的实践、理论和视角恰恰丰富了社会支持的内涵,为社会支持实务理论的构建提供了素材。

再次,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反思为社会支持实务理论的构建提供了契机。现代社会工作一直把专业知识看成是理性秩序的体系,并试图建立起普遍有效的和适用的理论体系,以通过现代社会工作教育体系加以传播和推广,但是社会工作在发展过程中大量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与知识,并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于是在其理论体系内部产生了理论排斥问题。这为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文化动因,诚如后现代主义者罗缔所指出的,“元叙事”已经不存在了,每个人都是后现代文化中的一员,没有特别的问题需要解决,没有特别的方法可以运用,没有特别的标准可以遵循,也没有人能够拥有能够说明一切的奥秘。[8]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试图在差异化、多元化、解构和权变语境下构建不确定性的社会工作提供模式,但是它更注重工作模式背后的价值,更关注案主自身的能力与资源网络,其实质仍然是以案主为中心发现支持网络、并通过增能等重构案主的社会支持网络。而这种后现代解构权威的追求恰恰揭示了即使在权变语境下,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依然存在其不变的内核和具有普适性的框架,即社会支持网的构建。

总之,社会支持理论作为一个立足于中国本土实践的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尝试,在知识体系、价值理念、实务操作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与总结。但是由于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性又具有本土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从本土的社会工作实践来促进社会工作理论范式的变迁,必将成为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1]FLEXNER A. Is social work a profession?In 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arities and Correction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arities and Corrections at the Forty-second Annual Session held in Baltimore, Maryland,1915(5):12―19.

[2]HOWE D.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Theory[M]. Aldershot, Berks: Wildwood House,1987:22.

[3]WALSH J. Theories for Direct Social Work Practice[J]. Brooks Cole engage Learning, 2006(2):19―23.

[4]成伯清.怨恨与承认――一种社会学的探索[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5):3―9.

[5]哈贝马斯 .交往行为理论:第1卷[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201.

[6]佩恩.现代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36.

[7]熊跃根.从社会诊断迈向社会干预:社会工作理论发展的反思[J].江海学刊,2012(4):9―14.

[8]罗缔.后哲学文化[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11―16.

[9]CAPLAN G. The family as a support system[M]∥CAPLAN G, KILLILEA M. Support system and mutual help: Multidisciplinary explorations.New York: Grune&Stratton,1974:19.

[10]COBB S.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J]. Psychosomatic Medicine, 1976(3):300―314.

[11]BARRERA M, AINLAY S L.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support: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J].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83(7):11.

[12]LIN NAN.Social Support, Life Events and Depression [M].FL:Academic Press,1986:28.

[13]肖水源.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4):183―187.

[14]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J].天津社会科学,1998(1): 67―70.

[15]丘海雄.社会支持结构的转变:从一元到多元[J].社会学研究,1998(4):23―31.

[16]COHEN S, MAKAY G. Social support, stress 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 :A theoretical analysis[J]. Handbook of psychology and heath,1984 (4): 253―263.

[17]GRANOVETTER .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5): 1360―1380.

[18]THOITS P. Conceptual, method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problems in studying social support as a buffer against life stress[J].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1982(23):145―149.

[19]郑杭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与中国社会的转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0]张文宏,阮丹青.城乡居民的社会支持网[J].社会学研究,1999(3):17―24.

[21]陈成文.社会弱者论――体制转换时期社会弱者的生活状况与社会支持[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0:71.

[22]COHEN S, WILLS T A. Stress,social support,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J].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5 (2):310―357.

[23]M・韦伯.社会科学的方法论[M].伊利诺伊:格林考,1947:89.

[24]托马斯・库恩.必要的张力[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291.

第4篇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教学实践;社会工作概论

作者简介:修路遥(1982-),女,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助教。(河南开封47500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1-0074-02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是教学工作者一直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学科专业基础课“社会工作概论”为例,谈谈对该课程定位的认识以及教学方法的实践。

一、从课程特点出发明确课程定位

1.奠定专业基础的课程定位

“社会工作概论”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绝大多数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是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而建立的。学好概论课对确立专业认同感,培养学习兴趣以及树立以社会工作为治业的志向至关重要。作为专业学习的开端,突出专业基础课的特点是教师讲授该课程的必要任务。

(1)建立正确的专业概念。教师讲授“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时,需要给学生讲清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对已达成共识的概念界定,教师需要给学生说明;对有待于讨论的概念界定,教师要从不同视角和认识层面介绍其解释来源,以供学生课后参考。[1]

(2)提供清晰的学科知识架构。现有“社会工作概论”课程将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实务三大内容囊括在概论课程中,几乎涵盖了社会工作专业将要单独开设的课程。学生可以从宏观上了解该专业的基本概况、课程性质和作用。在这里容易出现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撞车”问题,教师应注意做好内容衔接。例如,在“社会工作概论”课程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学会用社会工作的专业语言和专业理论分析问题,而不是把教学重点放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的讲解中。

2.树立专业价值观念的课程定位

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自助的专业,目的在于帮助个人、服务群体、改善社会福利,解决并预防社会问题,维护社会正义并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长期以来,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以明显的价值倾向为基础,逐渐形成一系列核心的价值观和伦理原则。面对工业化带来的残酷社会现实,社会工作从起源发展到建构体系都充满了博爱与人道主义的温情,彰显了专业理念的独特魅力。没有一定价值体系的指导,社会工作就不会存在,更不可能得到发展。相比其他专业社会工作特别强调专业工作者在道德原则的指导下科学地解决问题。对于刚开始接触社会工作的学生,专业教育业不能仅重视知识和技巧的传授,教师应充分重视价值观和专业伦理的介入,强化学生对专业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价值理念问题要渗透到各个章节,贯穿教学始终。

3.培养兴趣,倡导专业理念的课程定位

兴趣是学好一切知识的根本动力,对于刚开始接触社会工作的学生,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展示国内外社会工作在理论与实践领域的丰硕研究成果,帮助学生尽快认识所学专业,接受专业理念。根据社会工作专业实用性特点,教师应结合社会发展现实,引导学生用专业的眼光观察社会,从专业视角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逐渐形成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关注和热爱。

二、理论结合实际完善教学内容

1.密切联系社会发展实际

社会工作专业要培养的是正直善良,具备基本专业理论知识,技能、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能力和工作能力,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工作者。这种职业理念培养离不开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现实社会生活呈现的现象往往是繁杂的,要求社会工作者具备敏锐的感知力以及深刻的反思意识,善于找出复杂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这也是确保科学助人的力量源泉。在“社会工作概论”教学中广泛引入社会现实事例,不能停留在描述事实,而应注重解释理论如何从实践中来又怎样去指导实践。如灾后重建中的社会工作介入、老年社会工作在养老服务体系建构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等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把它们充实进课堂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理论解释实际生活的思维习惯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应注意平时组织、遴选相关材料,不能满足于完成教学大纲任务的标准。

2.融入最新学术研究成果

在教学中注重社会工作本土化离不开对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深入研究。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基础课,教师需要及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反映在课堂中。比如,每年新出版的著作和发表的文章,还有社会工作实务方面的信息和动态。教师需要不断收集、整理、归纳,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后,把它们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但有时也会出现教材内容与新增信息之间的矛盾,脱离教材只讲新的研究成果显然不符合基础课程的要求。[1]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采用了以教材内容为主,在完成教学大纲目标与任务的基础上穿插有关新的研究成果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只提出核心观点和发展动态,留下问题由学生自己按照教师提供的浏览渠道课下查阅。学生经过思考后再与教师进一步交流,对促进专业思维形成很有帮助。

3.西方经验与本土导向

社会工作是从西方起源的,笔者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对西方社会工作历史进程的讲解,力图使学生了解一个专业从无到有,以至提升到专业化层次的全过程,准确把握社会工作的特点与发展规律。按照顾东辉的观点,本土导向一方面强调外来者对进入文化区域的适应性变迁,一方面还有注重对本土经验的专业化,包含了中国文化对西方理念和模式的选择、融合与接收的过程。[2]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有选择性地引入西方社会工作的模式和技巧,注重从中国的现实情况出发,注意收集和整理本土化的社会工作模式和技巧。

三、突出实践思维探索教学模式

模式是指对前人积累经验的抽象和升华。[3]笔者根据“社会工作概论”课程已有的教学经验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抽象归纳出四种教学模式。基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性、操作性特点,概论课程不宜完全遵循理论主导型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在完成专业价值观、基本原理、理论和规律学习的同时,应该适当融入实践思维的教学训练,为学生搭建从理论过渡到实务的桥梁。

1.模拟问题模式

模拟问题模式,一般由教师提出已经发生过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供学生分析讨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4]如:讲述社会工作价值观和职业伦理时,把社会工作实践中可能遇到的伦理困境设计成假设的情境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思考当弱势群体福利与健康人群福利发生冲突时当做出何种抉择?同一社工处于不同角色时会遭遇来自各方的期待,当这些期待难以两全时社工该如何处理等问题。这种做法简便易实施,不需要额外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在没有风险的状态下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但由于问题是由教师设计的,学生提供的解决方案无法接受真实情况的检验,因此,对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存在局限性。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克服了依靠死记硬背学好概论课程的错误观点,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抽象理论变为真实体验,使孤立的知识变成有机的整体,使学习从任务变成了乐趣。

2.案例分析模式

举例解释是以往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目的是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但是如果教师对例子的选择不加斟酌,牵强附会,不仅篡改了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初衷,还容易造成学生对理论的误读。[1]笔者认为,“社会工作概论”课程有必要摒弃举例解释理论的简单授课方式,要依据课程需要和现实情况精选、精讲案例。概论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对社会工作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学习,如个案工作章节,教师可以精选案例来展示个案工作从建立专业关系到最终结案的全过程;让学生通过案例了解个案工作的特点、主要工作模式,以及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等。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章节亦可采用此法,学生经过多个案例的学习,可以更加直观地把握社会工作主要方法的异同,取得理论结合实际的预期学习效果。

3.课堂讨论模式

课堂讨论模式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水平高低、是否具有专业性以及思考深入程度的有效手段。其具体步骤是:第一,老师课前结合教学内容布置讨论主题,学生课前做好发言准备;第二,课堂讲解从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第三,学生广泛参与,热烈讨论;第四,教师对发言进行总结。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讨论不仅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也是对教师引导能力与应变能力的检验。要获取好的课堂讨论效果,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主题。原则之一是该题目在理论上没有确定观点和主张,使参与讨论者有选择和辩论的空间;原则之二,发言不设限制,但注重实效,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的导向控制讨论范围,避免偏离主题。原则之三,始终鼓励学生发言,争取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

4.实地体验模式

实地体验模式是广泛利用校外资源进行专业思想教育的教学方法。以社区服务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参观访问为主要形式。安排学生参观社区服务中心、儿童福利院、养老院等社会福利机构,这些机构的服务对象大多是社会弱势群体,学生可以在实地走访中感知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状况,体会社会工作的价值所在。在注重本土化教学思路的引领下,要使社会工作这个最先发端于西方的学科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生根开花,必须在引进西方专业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广泛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不断在实践学习中发掘出顺应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工作空间和符合中国文化传统的专业服务。

参考文献:

[1]李芹.“社会学概论”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2]顾东辉.中国社会工作实践的本土导向[A].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1998~2008)[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第5篇

根据近几年来人口普查的数据可知,我国老年人的人口比例逐年增高,人口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按照政府数据和老年人人口增长率,我国人口正在步入老龄化,老年人问题成为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老年社会工作状况直接体现了社会对老年人的尊重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社会责任感。

人口老年化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工作的模式,影响了经济发展和各个企业的经济活动方向,老年人市场将成为各个企业竞相争夺的内容。人口老年化同样应该是老年社会工作的重心和内容,老年社会工作需要充分考虑老年群体更替因素,考虑不同老年群体对老年社会工作要素的要求和影响。从变化的老年群体更替角度研究老年社会工作的变化,将有利于加深社会工作者对老年群体更替问题的认识,也有利于推动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

老年社会工作与老年群体之间关系

老年群体是老年社会工作的基础和对象。老年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就是老年群体,因此老年群体是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对象。老年社会工作人员要充分考虑不同老年群体对社会工作的要求,要积极了解老年群体的生活背景,了解其经济能力、文化教育水平、老年人思想观念、权益意识和实际养老需求等重要内容,老年社会工作要从老年群体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科学合理的工作理念和服务模式,并要多样化老年社会工作服务内容,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实际服务需求,以老年群体为老年社会工作的基础和工作核心。

老年群体满意度是衡量老年社会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老年社会工作就是要实现老年人安度晚年和欢度晚年这一重要目标。老年群体是具有差异化的,这种差异化不仅仅体现在经历、需求、认知水平和经济实力等方面,同样也体现在社会心理和地区环境等方面。因此老年社会工作的成功和服务质量需要充分考虑这种差异性,并要根据老年群体满意度对老年社会工作质量进行评价,促进老年社会工作个性化发展。

老年群体更替的变化和差异化

我们可以从理论角度和数据角度对老年群体的变化和差异化进行分析:

从理论角度来看,按照生命历程理论,我们可以将老年群体按照生命历程对其进行划分,可以根据其生活的经济背景和文化背景对其进行划分,不同生命阶段的老年群体是有差异的。按照动态老龄化理论,老年群体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老年群体成员的组成将会随着时间不断调整,并不断的持续更新,因此老年群体的特征也在不断变化中,无论是个体方面和群体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异质性。

从数据角度来看,从2010年开始,出生于建国后的人群将逐步进入老年期。由于建国后,不同老年人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经历存在差异,因此不同年代的老年人具有完全不一样的特点。根据2008年我国综合社会调查研究数据分析可知,可以发现出生于1940-1949年、1950-1959年和1960-1969年三个年代人口群体的不同特征。从数据分析情况看, 40、50、60年代人群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呈现出教育水平、健康水平、经济收入、科技水平、参与意识等越来越高的趋势。

老年群体更替对我国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的影响

老年社会工作理论基础转变到理念指标。老年群体更替直接影响到老年社会工作的要素和内容,对老年社会工作形成倒逼作用,促进老年社会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近年来,老年群体规模不断增大,社会和相关部门不得不重视老年社会工作的重要性,同时,由于老年群体性质的变化,要求老年社会工作模式和服务类型发生改变,对老年社会工作的个性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有亚文化理论、连续性理论、生理学基础或者是社会学理论,这些理论构成了老年社会工作的基础工作理论,但是随着老年群体的更替,老年社会工作形成了一系列的工作理念指标,如发展大局理念、人的理念和需求定位理念等等,如人的理念指标认为,我国老年群体性质的变化表明老年人已经不是崇老时期的特殊群体,而是社会中的平等一员,老年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参与性日益增强,他们不再仅仅是边缘化的群体,而是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单一服务模式转变为专业服务模式。以往,老年社会工作主要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的生存需求或者是基本生活需求,随着老年人群体队伍更替,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多元化,需求层次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将倒逼老年社会工作分工更加细致,对老年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社会工作者需要把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及社区工作综合运用到老年服务到老年群体中。同时,老年群体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工作人员的对老年人的需求更加重视,老年社会工作服务从单一服务模式转变为专业服务模式,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服务模式为老年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模式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到充分的满足。

第6篇

[关键词]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专业教师 现状 问题 途径

[作者简介]任利(1980- ),女,辽宁本溪人,民族学院法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与研究。(陕西 咸阳 71200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078-01

随着我国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空前的社会变革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复杂、多样的社会问题。因此,培养造就一大批社会工作人才,使大量接受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人才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采用科学方法和专业技巧,可以更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预防社会问题的发生,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培养合格社会工作人才的基本途径。建立一支素质良好、结构合理、队伍稳定的社会工作教师队伍,不仅直接关系到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一所学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而且对于提高我国社会工作整体状况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一、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中断了36年之久,但近几年发展迅速,所以形成了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双重困境:一方面,从数量上看,原来受过专业训练的老一代社会工作教师都已经年老退出教育岗位,而年青一代社会工作教师又没有培养出来。另一方面,从质量上看,目前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师或者是从其他专业(社会学、哲学、历史、政治学和其他学科)转行而来,或者是由新近毕业的学生充任,因而在现有的教师中缺乏学科带头人,教师队伍以副教授以下职称居多,很难把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理念传授到位。

2.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实务水平低。社会工作是一门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主的应用性社会科学,实务性是社会工作的最基本特征,这就要求社会工作教师不仅要具有专业的学科知识,同时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实务经验。但内地社会工作教师往往固守于自己所负责的几门课程中,十分缺乏社会工作实际经验,大多只懂理论而不懂实务、重视教学甚于具体实践操作,对社会工作的实务研究很少涉足,没有实际参与到社会工作实务活动中去,因此很难把理论和实务结合起来,很难传授相关的实务知识和技巧,同时对社会工作价值观也难以内化。

3.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科研实力不强。由于我国社会工作专业还不成熟,社会工作的研究领域相对弱势,研究期刊数量相对不足,社会工作教师的科研成果较少且档次不高。另一方面由于受实务性差及自身学科背景思维定式的影响,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学术研究专业化程度不高。有调查对73所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学术研究领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7%的高校教师以社会学为主要研究领域;26%的高校教师以社会工作为主要研究领域;除去另外11%的高校教师以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为主要研究领域,不可忽视的是,还有23%的高校教师从事与社会工作不同的其他领域的研究工作。

4.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实习督导作用不足。鉴于目前社会工作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认可,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少之又少的情况,实习督导的角色由专业教师充当。但现有的学校督导仅仅把社会工作教师视为简单的实习检查者,并未将督导与教师在社会工作领域内的自身发展相连,从而出现了课堂教育与实习实践之间的脱节,没有发挥实习在帮助学生增进专业技巧,促进积极思考,将所学概念、理论等更好地应用于服务实践中的作用。

二、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1.拓宽师资引进渠道,扩大兼职教师比例。首先,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在工作条件、生活待遇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广开渠道,引进社会工作专业急需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其次,通过吸纳一线社会工作者作为兼职教师,实行专兼结合,以弥补在职教师数量的不足,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从整体上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

2.加强国内与国际的交流与协作。由于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学校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出于学科建设的角度仓促上马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存在着地区间和院校间的差异。应该在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等组织的指导下,加强全国性的协作,各院校教师之间多进行互动和交流,逐步形成支持网络,体现社会工作教师的团队与互助精神。同时,由于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的社会工作发展较早,体系已经相当完善,要继续加强与国外和港澳台社会工作教育机构的联系与合作,一方面有计划地选派内地的专业教师到国外和港澳台学习、参与国际学术和科研合作,在提高自身社会工作专业素质的同时,担负起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国际化责任;另一方面请他们的专家和学者来大陆教学和指导。

3.不断更新和提高专业知识。由于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社会工作专业所关注的社会范围非常广泛,问题也极为复杂,不仅要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伦理学等众多学科的理论知识,更要充分掌握丰富的有关人类及其社会环境的知识,学会分析各种问题产生的根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处于变化中的人和社会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和新的问题,而社会工作必须不断地面对这些新的情况。这就要求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要充分发挥其理论建设和学术研究的功能,不断拓展其知识体系、更新和提高专业知识基础,以更好地应对社会工作专业迅速发展的需求。

4.积极参与和融入到当今的社会工作实践之中。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应走出学理分析、游离于实务工作之外的纯学术活动层面,积极参与和融入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实践中,要勇于和学生一起走进机构,与学生一起了解、认识和掌握机构的行政架构和服务的目标对象,然后通过机构而走近机构所对应的服务对象,之后在这些服务对象之中,结合具体情况实施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做一个真正的行动者,在其中积累实践经验。同时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还应该在行动中进行研究,意味着教师可以逐步成长为教学型、研究型与实务型相结合的学者,走“三位一体”的系统化共同发展的道路,快速提高专业水平。

5.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要成为有效的督导。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督导的主要任务有:第一,指导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其前提是教师要洞悉社会工作领域中的理论基础,能够熟练地运用专业工作方法;第二,向学生提供直接的技术支持,帮助学生确定如何向服务对象提供具体的服务,它同时又是一种教学示范,因为督导教授一种助人的方法,这就要求督导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助人的方法,这样,工作者才能在他与督导员的关系中体会到一种类似于他要学到手并运用到当事人身上的方法。

6.针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建立合理的职称评定制度。针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建立灵活、恰当的职称评定制度,把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实务经验和实习督导也看做科研能力和成果计入到职称评定中,从而提升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承担专业性、实务性工作任务的积极性,以及对社会工作实务理论的研究兴趣。

总之,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根据当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特定历史时期,拓宽师资引进渠道,扩大兼职教师比例;加强国内与国际的交流与协作;不断更新和提高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到当今的社会工作实践之中,成为有效的督导;针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特点,建立合理的职称评定制度。

[参考文献]

[1](美)阿尔弗雷多·卡杜山,丹尼尔·哈克尼斯.社会工作督导(第四版)[M].郭名倞,寇浩宁,汪蓓蕾,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史柏年.新世纪:中国社会工作教育面对的选择[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谭磊,丁建定.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现状初探[J].青年探索,2005(3).

第7篇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也是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多发时期,如何平稳过渡并有效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社会工作和慈善事业将会给中国社会带来一个新的契机,成为社会问题的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推进慈善事业体制机制创新做出重大部署,全面开启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慈善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这充分说明了我们党已经把慈善事业摆在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位置,是一项长期稳定的事业。

【关键词】

社会工作;慈善事业;关系;发展趋势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也是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多发时期,如何平稳过渡并有效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社会工作和慈善事业将会给中国社会带来一个新的契机,成为社会问题的剂,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其重要的积极作用。

1 社会工作与慈善事业的关系

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工业社会,是西方慈善事业的延续性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迅猛发展,失业、贫困等社会现象加剧,由此引发家庭、犯罪等社会问题频发。而仅依靠当时个人及宗教团体的慈善救助无法有效解决诸多社会矛盾,于是,政府和各种组织团体介入其中,有组织、体系化的慈善服务活动开始出现。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慈善人员的救助工作要求更加标准化、规划化,科学化。1893年,美国的慈善组织协会对当时慈善机构提出让接受过特殊训练的人来承担“助人”的工作,并能“以此为业”,由此,从传统慈善事业中脱离出来,社会工作开始向专业化发展。

1.1两者都有利他性的价值理念

慈善事业以利他性为价值理念,而衍生于慈善事业的社会工作同样具有利他价值主义理念。两者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人道主义精神,在自愿基础上不计较个人利益而去救助他人的行为,正是在这一共同的价值理念引导下完成的。

1.2二者有共同的救助目标和对象

两者的救助对象都是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群,为残疾人、鳏寡孤独者、处境困难者等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服务和帮助。随着社会的发展,两者的目标和服务范围有了不断扩大,并由物质救助逐渐转向“助人自助”,着重对受助对象自身发展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在救助功能上增加预防和发展功能,但其核心仍是救助和服务他人。

1.3二者有相同的社会功能和功用

社会工作和慈善事业都以救助、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为目标,能够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维护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是两者社会作用的体现。

从西方发达国家来看,慈善事业与社会工作关系紧密,二者相互依存,并相互促进。但两者之间也有着明显的区别:第一,两者的基本观念不同,虽然两者都是基于利他主义而进行救助,但慈善事业是从人道和同情的角度出发,而社会工作则更注重人文关怀和人本主义;第二,两者的工作方法不同,慈善事业主要是募捐和救济,而社会工作则以系统地科学知识、专业方法和技能助人,社会工作“助人自助”,具有预防和发展的功能,而慈善事业仅是帮助恢复。

从西方社会工作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西方社会工作与善事业之间有很多相同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西方社会工作是衍生于西方慈善事业的,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重点,在现实中如果我们寻找它们的结合点,让其优势互补,为解决社会问题更具效率。这一论述对社会工作与慈善事业两者关系的概括相当精辟。

2 加强社会工作和慈善事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2007年党的第十七报告,称“慈善事业”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党的十明确提出“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及人才队伍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推进慈善事业体制机制创新做出重大部署,明确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特别提到“完善慈善捐助减免税制度,支持慈善事业发挥扶贫济困积极作用”,全面开启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慈善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这充分说明了我们党已经把慈善事业摆在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位置,是一项长期稳定的事业。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2.1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需求越来越复杂化和多元化,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显现,社会服务、社会协调、社会救助等需求日益增加。做好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人才的支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壮大发展和作用发挥,关键需要有一套管理科学、运行顺畅的人才管理体制和机制。这是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必须重点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新形势下,完善社会工作人才管理体制、机制,首先,要创新社会工作领导格局,建立社会工作人才管理新机制,建立领导机构,实现统筹管理与协调运行,积极培育社会工作人才专业协会,强化社工人才的自治管理,强化宏观规划指导,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完善法规制度和政策规范,建立推动人才发展的促进机制。加强舆论宣传,树立正确导向。其次要完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社会工作人才资源的能力素质,要落实培养提高的责任机制,强化培养的管理机制,打造培养提高的联动机制。第三要建立多元化的引进机制,充实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超前谋划重点引进,放宽渠道多方引进,政策倾斜优先引进。最后,要建立竞争择优的选拔使用机制,促使优秀社会工作人才脱颖而出,强化平等竞争,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实行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把住选用的入口。实施多种选拔方式,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另外,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促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规范化。积极开展职业水平认定工作。建立分类评价体系,强化考评结果运用。

2.2社会工作与慈善事业应相互融合、相互发展

2.2.1发挥社会工作在慈善事业领域中的作用

(1)社会工作理论对慈善事业解决实践问题提供理论指导。首先,从生态理论视角来看,慈善事业中的受困者是基于个人与所处生活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出现不平衡的状态。而救助过程就是要对个人与环境建构关系的不平衡进行分析,找出原因,从而帮助受困者改善环境因素,并使他们获得掌控环境的能力,并能够寻求多层次的有效帮助。其次,从存在主义理论视角来看,慈善事业应从运用社会工作人本传统这一理念。在救助过程过程中强调人类存在的生活本真和生命的价值意义,改变他们对慈善救助的依赖心理,重构他们的生活自信和生命意义,从而实现慈善事业“助人自助”功能。另外,从社会发展视角,强调慈善事业的发展具有社会投资取向。社会发展视角认为慈善资金都属于社会产品,并具有生产性质。而且从长远利益来看,这些投资都能够促进经济参与并对经济增长具有正面意义。因而在慈善宣传中应该注重对救助者强调慈善与经济的互惠关系。除了上述三种重要理论对慈善事业实践有指导作用,社会工作理论中的标签理论,认知、行为理论,赋权视角、优势视角也对慈善事业在不同方面能够给予指导,慈善事业需妥善运用社会工作多元理论,才能更好解决实践问题。(2)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建设以促进慈善事业的人才队伍建设。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价值理念有助于慈善事业理念的更新并促进发展。社会工作和慈善事业虽然都以利他主义为思想指导,但二者的价值理念仍有区别。慈善事业应当从社会工作多重专业的价值理念出发,调整自身价值理念,形成“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来促进自身发展。社会工作的人本位、助人自助、人权等价值理念已经具有相对专业性和科学性,慈善事业应当对此加以探析和运用,这对于慈善事业价值理念的更新、完善具有较大的价值意义,并促进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2.2.2慈善事业应寻求与社会工作的有机联系

慈善事业不断向体系化,组织化方向发展,对慈善工作者提出更高要求。社会工作经过不断发张,已经成为理论体系完备的专业学科。而慈善事业发展领域不断扩大,逐渐与社会工作相融合,这对慈善工作者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一方面,从知识层面上,慈善事业应从科学知识、理论知识、经验知识和政策法律知识等方面加强理论补充,提升慈善事业整体理论水平和工作实效,促进慈善事业“科学化”发展。另一方面,从方法和技能方面,慈善组织工作者应从社会工作实践经验中获取丰富的经验方法和多元化工作技巧,以提高自身职业化技能水平。慈善工作者应多加强与社会工作的联系、交流与合作,同时,也可从社会工作者中吸纳优秀人才加入慈善事业队伍,为慈善事业注入更多科学性、专业性人才,有力推动慈善事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2.2.3加大政府购买社会公益性岗位(社会工作岗位)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作为公共服务市场化最重要的制度安排之一,已在世界许多国家被确立为重要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起步时间较晚,相关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政府购买服务的价值和意义尚未引起社会公众足够的重视,但人们对其寄予厚望。实践证明,推行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是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途径,对于深化社会领域改革,创新社会治理,改善民生福利,满足民众服务需求都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购买公益性岗位的做法也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并成为不少地方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举措,公益性岗位开发不足,条件和较低工资待遇;公益性岗位得不到相关部门的重视,我国社会工作服务的主要体现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疾康复、抚恤优待、社区建设、司法矫正、教育、卫生等方面。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是一个新事物,既要有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也需要社会组织的支持、参与、配合,更少不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引导、协调、监管,故需要政府主导建立健全相应的运作机制,使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行为规范化、常态化。一是健全公共服务需求调查机制。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之前开展行大规模的需求调查,广泛收集群众需求信息;研究制定公共服务购买项目筛选标准,据此筛选出属于公共服务类别、群众需求强烈的服务项目。二是健全政府购买机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及时、充分向社会公布购买的服务项目、内容以及对承接主体的要求和绩效评价标准等信息,积极发展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询价等多元化的购买服务方式。规范政府购买服务招投标,设定招标资质门槛,畅通信息渠道。三是健全资金保障机制。确定政府购买服务的预算管理方式和资金安排方法,建立有效的财政投入监管体系,形成完善的财政投入绩效评估制度,为政府购买服务提供资金保障。四是健全评价监督机制。首先,科学设计评估指标和信用评价体系,建立综合性评审机制。科学设计涵盖服务供应方的资质、服务质量、服务计量、服务成效等多个维度的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由购买主体、服务对象及第三方组成的综合性评审机制,按照科学的方法、程序和标准,对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同时建立信用评价体系,为社会组织参与招标竞标以及退出服务领域提供依据和参考。其次,建立多元化的监督机制。要发展由独立的第三方监督机构、社会公众和媒体的监督、专家监督所构成的多元化的外部监督机制。在内部监督方面,要研究制定政府购买服务的相关财政与财务管理办法,研究细化和完善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拟定将购买服务纳入政府采购的具体条件、程序和监督管理办法以及与部门预算管理的相关政策、制度衔接问题,确保政府购买服务资金的制度化安排和规范化运行。

【参考文献】

[1]龚晓洁、张荣:《慈善事业与社会工作的关系探析》,华工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20页.

[2]刘念:《从专业社会工作角度看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社会工作》[J].2008年第2期.

[3]张晓红,我国当前慈善事业发展瓶颈分析及模式选择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7,03.

[4]张伟珍,从慈善组织公信力维度论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J].2007年4月,2期.

第8篇

1 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国社会工作向深处发展的一个瓶颈。如何通过一种新的社会工作机构形式的引入来实地探讨并由此获得成效仍然还是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进程中值得关注的话题。

1.1模式缺乏本土特色

专业社会工作教育起源于西方,所以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过程中参考借鉴西方的经验无疑也是必须的。

1.2教材编制局限性

我国的高校目前很大一部分使用的教材还是通用版的“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系列”,该教材虽已经经过中国学者的编写,但是该教材并没有直接接触中国国情及社会工作发展现状,它们还深深的打上了港澳和欧美社工教材的烙印,因此难以直接应用于实践,也就更难有属于自己的一种社会工作教育模式,也就不利于本土化人才的培育,也就更加不利于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培训。

1.3教学缺乏灵活性

在师资方面,教师缺乏太多实践经验,在我国各高校中,普遍缺乏既通晓国际通则,掌握社会工作方法,又有本土社会工作经验的社会工作教育人才。社工教师大部分是从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等相关专业转行过来的,对于国际通则及本土经验都不太能了解,也就难于胜任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1.4社会工作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我国的社会工作教育从一开始就游离于“服务”之外了,教授理论与方法的多,但是实践机会却少,脱离了社会的最新需求。

2 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的修正与扎根

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我们不难看出,尽快地培养出一批具有中国本土文化底蕴,而且具有深度反思实际研究能力的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工作教育实现科学回归的时代选择,同时也是社会工作教育得到发展的必然选择。

2.1加大投资力度

我国政府应加大对我国各大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投资力度,包括财力上的支持,包括行动上的支持。政府部门可以筹措专门的资金支持社工院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和师资建设,并且可以设立奖学金制度以及交换生制度,增加教师出境、出国访问交流的机会,派遣或交换师资到港台以及欧美地区去留学,汲取优秀的经验来解决目前社工师资专业不平不足的尴尬。

2.2提高本土教育特色

在提高教师本土化的同时,应努力开拓本土化的教材和教学方式,针对我国教材没有针对实践的现状,社会工作教师可以尝试与民族学,社会学等学者一起编写教材,并结合全国各地的实地调查,形成科研成果一起写进教材里面;在讲授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时,老师可以发展具有本土性的教学语言;在课程设置上,可以紧密结合我国社会转型期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积极反思,进一步优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专业教育课程体系。

2.3扩大师资力量

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工作师资队伍的专业化。

2.4建立实践基地

社会工作教育实习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实习过程,是教学的延伸;是学生整合课堂所学理论与实务工作,增长知识和实务工作能力,发展专业自主能力,增进专业自我,培养专业意识与专业价值观,培养反思、批判精神,促进专业自我成长的实践平台。

3 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的发展前景

中国本土化的社会工作教育尽管面临着各种严峻挑战,但是其发展前景却依然十分广阔。这个在进入新世纪以后,特别是在最近几年,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了,对于此,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者已形成了基本共识。在中国发展本土化的社会工作不仅对中国有益,而且对世界范围内社会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1输送合格的专业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教育的本土化最直接的一个作用就是为中国社会提供给了适合本土社会工作的,具有中国本土文化底蕴,具有深度反思实际研究能力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使这些人才更加地去关注人们的需要,信念,价值,目标,传统和期望等,更好地去为整个社会大众服务,促进社会工作的发展。

3.2强调国际通则与本土经验并重

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价值观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并重,这是本土化的社会工作教育发展的社会取向,是中国社会工作未来发展的基本,因此,在未来的社会工作中,我们能看到各种全面的社会工作者,并且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社会工作者。

3.3专业理论的发展和专业技能技巧的创新

社会工作教育的本土化在发挥着其作为高等教育的应有职能,它不断地总结经验,促进专业理论的发展,研究新的专业方法和技巧实现专业的发展;社会工作者与民政部门相结合,不断地研究、发表着属于中国本土的社会工作形势研究,促进中国社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这些是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工作发展的中坚力量而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因为在现代社会里,人与社会所面对的问题是必须经过长期专业训练的专业人员解决的问题,它并不只是需要经验和热情。

第9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社会工作;民族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C9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062-02

一、什么是民族社会工作

(一)社会工作的概念

简单地说,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的专业工作。它是社会工作者通过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来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以及帮助社区解决各种困难而产生,以便使其尽快适应并且进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社会工作的成功并不只是表面上帮助了受助人,而是帮助受助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受助人自己发现、参与并最终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民族工作的概念

民族工作,文指少数民族工作。是指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的各项工作,和少数民族相关的各项工作。包括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制定和实施国家的各项相关政策,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等。可以说所有的事物,只要和少数民族相关的工作都可以解释为民族工作。

(三)社会工作与民族工作的区别与联系

社会工作与民族工作,是相互关联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又要区分开来。联系在于,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的扶贫工作、教育资助、社会救济等工作,实际上等同于社会工作。区别在于:第一,民族工作的实施和开展是由政府的特定或指定的部门来进行的。反之社会工作实施的主体主要是民间的一些社会组织与相关团体来进行。第二,民族工作中少数民族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是民族工作的重中之重,民族群体间的平等和团结是民族工作的工作重点。而社会工作更倾向于关注作为公民的个体。第三,民族工作并不属于专业的社会工作范畴,而社会工作的范畴要远远大于民族工作。

(四)民族社会工作的概念

国外关于民族社会工作的概念,在美国社会工作专家扎斯特罗(Charles H.Zastrow)所著的《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导论》(第七版)中有所谈及,该书提出了“民族敏感的社会工作实物(ethnic—sensitive socialwork practice)”这一概念,认为“民族敏感的社会工作实务建立在对案主所拥有的多元化的民族身份的理解的基础上,努力把对不同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群体的理解与那些指导社会工作实务的原理和理论结合在一起,以案主所属的民族群体身份和社会阶级地位相关的价值和地位为导向”。

我国学术界对于民族社会工作的研究并不多,目前为止,郑杭生主编的《民族社会学概论》对民族工作进行了明确描述,他认为民族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和民族工作的交叉,它的定义是:政府和群众组织的基础上的国家政策,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面临困境的少数民族的个人和团体进行了一系列救助服务。

二、民族社会工作在我国开展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帮助当地居民发展特色经济,摆脱贫困

我国边界处大多山区住户大部分都是少数民族,因为受到先天条件的影响,如: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阻止了民族发展的道路,因此少数民族贫困问题一直是事关其民族生存的重中之重。社会工作人员要担负起社会使命感,积极引导贫困居民,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利用资源发展当地特色,从贫困中走出来,实现小康,让经济带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共赢。

(二)维护弱势群体应有权益,给予心里支持

社会工作者吸取工作中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利用所拥有的价值资源,以正义为指导思想,利用宣传途径给弱势群体争取和维护其应有的权益。积极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解决,也可以创建社会公益网站,给予其心理上的大力支持,让他们发现自我价值,回归社会并创造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安定,减少犯罪率,确保全民族的社会安全。

(三)可以促进各民族团结,增强社会和谐

民族社会工作人员要通过各种方法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增强民族团结,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各民族平等。民族社会工作人员在解决民族地区社会问题的同时,还要减少民族矛盾,这样才能更加稳定社会秩序,社会和谐发展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四)能够促进制度建设与社会进步

民族社会工作者可以在制定少数民族政策时,提出更加有利于开展民族工作的建议,参与并且充分促进适合少数民族发展的政策出台,让社会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使少数民族社会在更加公正更加先进的制度框架下有续运行,这就在制度层面上促进了社会进步。

(五)可以增加社会资本与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民族需要发展,就需要一定资源辅助,同时,少数民族的发展也带动了社会资本的发展与增加,而社会资本积累越多,那么少数民族发展也就会越快。民族社会工作则以其功能为少数民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减少了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的差距,进而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民族社会工作在我国开展的困境及应对措施

(一)困境

1.民族社会工作人才匮乏

由于社会工作专业在我们少数民族地区起步较晚,招生数量有限,加之理论经验缺乏,这造成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社会工作人才相对匮乏。即便是现在在少数民族地区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学历层次也普遍偏低。学历较高者大都在民委、民政、妇联等事业单位行政岗位工作。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工作的实施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工作结果的好坏,因此民族社会工作人才的匮乏将直接影响我国民族社会工作的质量。

2.人们对民族社会工作认识上存在偏差

社会工作在西方已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但在我国仍属于新兴的工种,许多人对社会工作都不了解,即便对其有所了解,也大都将其和社区、街道工作画等号。少数民族大都处于边远山区,对社会工作的了解更是少之甚少,这样对社会工作的认识难免产生偏差。有的人认为社会工作者就是社会服务的自愿者,社会工作就是不计报酬的服务性工作。还有的认为,社会上所有工作就是社会工作的总称。这些认识上的偏差将直接影响社会工作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展。

3.民族社会工作的开展过分依赖政府

在当前阶段,我过民族地区社会工作的开展主要依靠三个层次:一是各级民委、民政、妇联等有关部门。二是社会福利团体,如慈善机构。三是社区。这三个层次的团体,都是政府或准政府部门。政府充当社会工作的主体,有利于经费的筹措,提高整体工作效率,但是社会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同于行政工作,如果按普通行政工作来做,会影响到工作质量。同时,社会工作是一项群众参与性很强的工作,仅用行政手段难以收到应有的成效。

(二)应对措施

1.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工作教育

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起步晚,各个地区发展极为不平衡,相对于东南沿海,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更是普遍面临实践经验少、师资队伍专业素质不高、教育资源匮乏等现实问题。所以说,各相关部门对民族社会工作教育方面,要更加重视起来。除了正规的全日制高等教育外,同时还可以采取短期培训、技术普及等多种形式,来培养社会工作的人才,以适应少数民族地区对社会工作人才的需要。

2.建立并完善注册、管理机构

社会工作要想在中国要想真正成为一种社会职业,并被广大百姓认可,就应该完善其职业资格进入要求。相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社会工作者的就业任职要求作出必要的政策性规定。同时,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欠发达的现以及不同民族间又存在文化、语言,以及社会心理等方面差异,还要灵活制定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这有助于社会工作在少数民族地区逐步规范化和健康发展。

3.强化民间组织的主体地位,弱化政府的行政力量

社会工作是一项群众参与性很强的工作,仅用行政手段难以收到应有的成效。但是政府作为一种强大社会力量的存在,社会工作离开政府往往又难于获得经济上的支持。其实,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参考并且借鉴一下西方国家社会工作的运作模式,即:政府在社会福利中拿出相应经费,向社会社会服务机构或团体进行拨款资助或公开招标购买社会服务。近些年来,我国内地许多地区在探索政府购买民间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服务的过程中,已经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这些经验,值得民族社会工作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Charles H.Zastrow.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导论:第七版[M].孙唐水,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郑杭生.民族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李林凤.多远文化下的民族社会工作[J].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2009,(2).

[5]胡阳全.我国民族地区社会工作探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