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社会实践的实践方式

时间:2023-05-24 15:53:22

导语:在社会实践的实践方式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社会实践的实践方式

第1篇

一、自信就是力量,在社会中要有自信。

自信不是盲目的“黄婆卖瓜,自卖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找出自己有什么特长。在多次的面试中,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你没有社会工作经验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的能力不比别人差。社会工作经验也是积累出来的,没有第一次又何来第二、第三次呢?有自信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最紧要的是当面试人员问你有什么特长,相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做这项工作时。你一定要一一予以肯定的回答

二、待人要真诚

踏进办公室,只见几个陌生的脸孔。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从那天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的说声“早晨”或“早上好”,那是我心底真诚的问候。我总觉得,经常有一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候,但它却表达了对同事对朋友的关怀,也让他人感觉到被重视与被关心。仅仅几天的时间,我就和同事们打成一片,我心变成“透明人”的事情根本没有发生。我想,应该是我的真诚,换取了同事的信任。他们把我当朋友,也愿意把工作分配给我。

三、要主动出击

当你可以选择的时候,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刚进实习单位的时候,都做过类似复印打字的“杂活”。或许同事们认为你是小字辈,要从小事做起,但有些时候,是因为他们心中没底,不知道你能做什么。做“ 杂活”是工作的必需,却无法让我学到什么。我决定改变自己的命运。有些东西不能选择,有些东西却可以选择。份内的工作当然要认真完成,但勇敢的“主动请缨”却能为你赢得更多的机会。只要勤问、勤学、勤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要善于沟通

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时时都要巧妙运用。认识一个人,首先要记住对方的名字。了解一个人,则需要深入的交流。而这些,都要自己主动去做。

五.工作中不断地丰富知识。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犹如人体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实践,使实践与认识相结合。社会实践活动是拓展大学生素质的有效形式和渠道。在实践中通过开展各种形式服务活动,磨练了广大学生意志,锻炼了能力,增长了知识。参加实践有这样的好处:

磨练了意志,奉献了爱心,培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拓展了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锻炼了学生干部队伍。

了解了民情及社会发展状况,明确了努力方向。

服务回报了社会,实现了大学生自身的价值。

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进一步巩固了专业思想。

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培养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忠实实践“三个代表”的生力军。实践“三个代表”既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更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长的需要。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检验所学理论知识的标准,社会实践不但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我才能,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也是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综合能力的一个阶梯,更是一个大学生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演练场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使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很理想。通过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就是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通过实践,原来理论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巩固,原先理论上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

我们要结合哲学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使大学生在人生轨迹上树立起更高的起点。把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地统一起来

第2篇

[关键词]生活世界;新农村;社会建设;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09-0058-02

新农村建设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领域。一般说来,社会建设侧重于村民的社会交往层面,文化建设侧重于农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领域。本文将借助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框架,通过梳理社会发展的一般性脉络,在社会理论层面上诠释新农村社会、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其发展方向。

一、生活世界

世界,按哈贝马斯的观点,大致可以划分为生产与生活两块领域。其中,生产领域(又称为系统)负责提供物质再生产,主要由生产方式及政治―法律二子系统来承担。生产方式承担提供物质功能,主要由货币作为互动媒介。政治―法律系统负责承担提供物质分配与秩序,主要由权力作为媒介。可见,货币与权力构成系统世界的主要媒介。社会学研究表明,系统世界的发展表现为复杂性的增长。对于社会个体来说,系统世界是一种外在的存在,是社会成员各种微观行为的总体性宏观结果。

生活世界则是社会主体互动过程中形成的日常生活空间。依德国学者赫勒的观点,亦即一种不断在重复着的日常生活方式。生活世界恒久存在于人类社会,并不是哈贝马斯的发明,却由哈贝马斯系统阐述。在《交往行为理论》卷一中,哈贝马斯提出,生活世界是主体间认可的共同世界。在卷二中,他更进一步将其解释为某种文化式传递的、借助语言组构起来的诠释模式储库。互动双方凭借此类储库,形成对主体内心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理解。生活世界由文化、社会及个性三部分构成。文化作为解释体系的知识库,为交往过程中的参与者提供理解世界的工具。社会作为合法秩序的知识库,调整社会成员间的相互关系,达到社会的团结。个性则使行为主体能够有意义地言说与行动,将自身置于正常的交往过程中,并促成其自身的同一性。

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及文化建设。其中,经济、政治建设的领域,正是哈贝马斯所说的系统世界。社会、文化建设,着眼于为人们提供社会交往规范与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正对应哈贝马斯所提及的生活世界。因此,按哈贝马斯的理论逻辑,我们可以说,村民的生活世界,正是新农村社会、文化建设的施力点。

二、重建村民生活世界的必要性

生活世界是一种特定的不断被塑造的社会结构,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进。剧烈的社会变迁,会带来生活世界的强烈反应。按哈贝马斯的观点,这种演进表现为生活世界各个组成部分的不断再生产。具体言之,文化再生产,表现为文化知识的积累,保证了文化传统的持续性,也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日常生活实践的知识储备。社会再生产表现为向社会提供有效的规范,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达致社会的团结与稳定,亦即社会一体化。个性再生产,则完成社会成员的自我认同、社会归属与代际传递,亦即个性社会化。如果生活世界的再生产进程扰、打乱,其组成部分则会出现混乱与反向发展:文化领域内,生活的意义丧失。社会领域内,反常、失范现象出现。个性领域内,人们饱受精神疾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出现了剧烈的社会变迁。在经济领域,国家取消集体生产的公社制度,允许家庭自主经营,集体经济萎缩,市场成为配置经济要素的核心机制。政治领域内,国家权力大幅退让,退让出来的政治空间由村民自治予以补充。随之,社会领域内,村民的相互交往出现了“去政治化”特征,回复到日常生活范式。村民的文化生活领域内,随着公共生活的衰落,在国家政权日益退让、大众文化浪涌而来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诸神狂欢,呈现出社区文化碎片化特征。阎云翔所说的无公德个人大量出现,孝道不行,温良不再,村庄出现伦理性危机。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经由多年的市场化进程,也呈现出生活世界殖民化的某些态势,亦即生活世界再生产过程扰,各组成部分之间不协调,甚至断裂。

1.货币为媒介的市场化原则通行于村庄日常生活世界。主要体现有二:一是在经济交换领域,使用价值慢慢转化为需求偏好,村民成为经济领域的被主宰者,沿着消费社会既定的逻辑,在商品生产者、销售者,甚至国家有意识地导向下,成为对商品永不满足的追逐者。二是村民的交往过程日益卷入市场化原则。金钱成为衡量社会行动价值的一般等价物。以传统的社区互助为例,帮工现象日益被换工、雇工取代。邻里之间的帮忙会被简化为日工。[1]更令人震憾的是,获取金钱正在成为衡量个人能力及社会地位的优先的评价标准。赚钱这一目的,取代其不过是保障及改善生活水平的手段的定位,成为村民关注的首要目标。一些在村庄外从事易或黑社会行为的人,并没有成为村民心目中的公害人物,反倒引起相当多数村民的羡慕与敬佩。

2.权力为媒介的不平等机制贯彻于村庄生活世界。一般说来,社会不平等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经济、政治与文化。农村经济层面上的纺锤型结构,决定了村庄成员在较低收入基础上的“中产化”趋势。在文化层面上,农村社区的教师群体保持着相对优势,其经济收入也相对可观,但对于村民来说,这种维度上的不平等很难对村民日常生活产生“外部性”影响,不会给村民带来压抑感。因此,村庄社区结构中的不平等现象,主要表现为政治精英与村民之间的交往。

政治精英与村民之间的交往,普遍存在非对等现象。本是礼尚往来的礼物流动,在政治精英与普通村民之间,表现为礼物链断裂,或是单向流动,等等。请工,这一东北移民农村常见的社会互助行为,目前基本由农村社区政治精英独享。作为政治组织的村委会,仍是村民心目中的官僚机构。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村委会表现出明显的行政化特征来。村委会日常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村组法》规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村委会负责“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但在受访过程中,村委成员很少提到村委会的自治功能及其运作,相反,他们多次提到“上级”及其任务安排。二是甚至村委会内部,也表现出明显的科层化特征。村务实行村委会主任负责制。此制类似行政部门的首脑负责制。主任负责制要求村委会主任实行文官式管理,以强化村委会成员的责任意识。村委会成员实行明确的分工。副主任之设,强化了主任与副职之间的差别。主任与村委会成员之间的互动,具有明显的上下级关系。在2000年之前,当村委会成员的待遇尚在每年1000-2000元之间时,村委会成员对这份职业并不十分看重。在2002年之后,村委会成员待遇明显好转,村委会成员的职业就相当有吸引力了。这就强化了村委会主任在村庄生活中的权威。[2]

3.社会规范的失范趋势。迪尔凯姆很早就注意到,剧烈的社会变迁会导致传统的社会规范失势,而新的社会规范又迟迟不至,在这种状态下,社会成员会无所适从,从而引发社会问题。当代中国农村高度弥散,山高皇帝远,处在政治权力的末梢,甚至成为公共权力的盲点。国家权力不断向上收缩,社区公共权力孱弱无力,一些地方混混儿成为地方权力真空的补充者,亦即社区秩序的维护者。如,在东北农村调查时,我们发现,破坏他人财物(如点燃柴禾堆、稻草堆,毁损庄稼等)的非道德、非法行为,以暴力垄断地方贸易的黑社会行为,在村民们看来,国家管不了也不愿意管,因此,就出现了成王败寇式的“能做出这事儿的都是有能力的”社区舆论。不孝乃至虐待老人之举,几至司空见惯。

4.文化生活的荒芜。村中少见主动的(读书看报)阅读习惯,亦难见村民们的集体活动。自白到黑,人们蜗居在自家宅院,看电视成为村民最重要的休闲方式。打麻将、聊天,仍是村中常见的公共休闲。虽然村民收入近年来有明显提高,如笔者在东北某村调查,人均4000元收入左右。村民生活中的恩格尔系数大幅下降,却未带来相应的生活方式的转型。生理及感官需求的满足仍是村民生活的重心。

5.现代公民个性的缺失。主要表现为自立的现代公民性格缺失。尽管制度设计提供了参与渠道,广大农村总体上仍表现为顺民型的政治文化。公众意见仍停留在街头巷尾,人们懒于或不习惯于参与政治活动,政治组织用政治决策换取了民众的忠诚。在村庄公共用品的提供方面,村庄缺少建设性的生成机制,几乎全靠外部输入。村民群体成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失语者及缺位者,被动地接收,消极地投入,形成新时期的“等、靠、要”心理。

三、通过新农村社会、文化建设,构建生活世界

既然生活世界由文化、社会及个性三部分构成,那么,新农村社会、文化建设似乎也可沿此路径予以展开,即可分化为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与个性建设。

社会建设,意在达致在社会规范认同基础上的社会高度整合,亦即社会一体化。依柯尔伯格的道德意识发展理论,哈贝马斯也将社会规范的发展路径设定为三阶段,前习惯水平,习惯水平与后习惯水平。对于文明社会来说,习惯水平由政治―法律所确立的秩序观所决定。其特征是,“倾向于固定化规则的权威及对社会秩序的维持。正确的行为乃由恪尽职守、表现对权威的尊重以及为社会之缘故而对既定社会秩序的维护所构成。”后习惯水平则是普遍伦理原则倾向,具体说来,人们行为的正确性的判定标准,不再系于具体的道德规则,而是存在着普遍性的关于正义、人类权利的交互性与平等性、人的尊严之尊重等普遍化原则。[3]可见,社会建设的要旨,乃是确立政治―法律所型构的权威与秩序。当代中国农村出现的治理危机,其端正在于传统权威的解体、国家权威的撤退、地方权威尚未形成。只有在确立了习惯水平的平台之后,才能谈及普遍伦理。

文化建设,意在向社区成员提供认知社会的框架与体系。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教育成就巨大,但与城市相比,客观上仍存在较大差距。新世纪以来,农村教育政策屡出新措,在笔者看来,若着眼于文化建设,还需要贯彻终身教育理念,加强成人教育;推进社会化教育,尤其是电视媒介的教育功能;文化下乡。

个性建设,意在培育与社会价值观念相符的现代人格。在当代中国二元社会特征仍很明晰的前提下,新农村社会、文化建设之个性建设的意义尤为重要。在笔者看来,此域建设需要,一是继续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尤其在社会保障领域内,通过二次分配领域内的“去商品化”手段,弥补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不平等。推进“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夯实公民人格尊严的物质基础。二是培育参与型政治文化,树立公民意识。三是发展社区公共物品的共生机制(如公共池塘型),培育自主、自力的社区行动者。

要之,新农村社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社会工程,旨在提供一种符号化的社会结构及相关的日常生活方式,亦即,通过协调生活世界各个组成部分的运行机制与步调,平衡生活世界的再生产进程。

参考文献:

第3篇

保障性住房通常是指根据国家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规定,由政府统一建设规划、集中分配,提供给社会中低收入阶层和住房困难的弱势群体的一项制度。保障性住房是我国城镇住房建设中具有特殊性的一类住宅,对其住房的建造面积、租金标准、销售价格、分配对象等给予限定。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政府制定宏观政策干预住房市场,借助国家和社会力量,运用行政手段,实现人人住有所居的美好愿望。

1、社会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实施现状

1.1、保障性住房的实施阶段

我国的保障性住房经历了三个阶段:中央推动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和“加速跑”阶段。

1.1.1、中央推动阶段

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从2008年底开始实施的,国务院在《国务院办公厅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提出:要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

1.1.2、稳定发展阶段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初步形成了住房保障体系。国家通过各种保障性住房建设,基本满足了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截至2010年底,我国的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到了8%。

1.1.3、“加速跑”阶段

在“十二五”建设的第一年,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2011年全国就将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旧房改造住房1000万套。通过大规模的建设,截至到“十二五”末,我国的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将提高到20%以上,基本满足了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

1.2、新建保障性住房分析

1.2.1、经济适用房

经济适用房是指享受政府或单位在建房用地和税费政策上的优惠条件,具有经济性、适用性和社会保障性的微利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应由政府专门的非赢利性机构负责建设与管理,适应的范围是大约占居民总数30%的中等偏低收入阶层。

1.2.2、廉租房

为了保证保障住房体系的正常运行,每年由政府投资,有计划地建造一定数量、适合最低收入家庭居住的廉租住房是十分必要的。廉租房应由政府专门机构建设,针对最低收入家庭。

1.2.3、平价房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低工资的分配制度,中低收入者要占到居民的80%以上,政府很难有这样雄厚的财力,为如此众多的人建造经济适用房,因此在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同时,应推出私人开发商建设平价房计划,目的是籍着社会开发商的资源和专业知识,辅助政府经济适用房政策的实施。平价房由私人或赢利性开发商开发建设,作为经济适用房的有益组成部分,适合的群体主要是中等收入阶层。

2、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措施

2.1、优化保障性住房设计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政府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比较完善的功能,相对合理的结构,比较适宜的造价,相对优美的环境等,这些都需要科学合理的住房建设设计。首先,提高保障性住房的人均居住面积。第一,可以借用空间,包括借用交通通道和各空间相互借用。另外,各空间也要注意相互借用,如门厅和餐厅,客厅和通道,相互借用后不仅能公用面积,还能够增加空间的气势。第二,集中功能,不要过于细分。比如,冰箱尽量与厨房设置在一起,衣柜尽量与床设置在一起。一居室居住人口有限,卫生间尽量不做干湿分离,节约面积。第三,要合理摆放家具。比如,床要平行窗户摆放并能两侧上下,沙发与电视的距离要在2500毫米以上,餐桌要选用4人以上的,以保证家庭的正常使用等。其次,完善保障性住房功能。第一,加大对中小套型保障性住房设计的研究。保障性住房虽然是为了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但不能因为“低收入”这个字眼就降低住房标准。因此,保障性住房需要保证居住质量,规划设计要充分体现对中低收入家庭的人文关怀。第二,通过精细化设计提高居住品质。除了卧室、餐饮、厨卫等功能空间的设计布局不可或缺外,细化的设计也非常重要。小面积的套型设计,往往可以通过细节满足多功能需求,对于提高居住的舒适度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2、完善保障房申请机制

2.2.1、完善信息公开

加强政府信息公开透明度,使得政府的政策不仅与民生现状相一致,而且还要保证人民的知情权。这就要求政府拓宽信息公开的渠道,不仅要利用网络媒体资源,还要通过张贴布告,信息反馈,定期政策宣传讲座,听证制度以及上门服务等方式实现和保障民众对政府政策的了解。

2.2.2、加大惩罚力度

我们应当建立严厉的惩罚机制,对保障房申请者隐瞒或虚报人口、户籍、财产、住房和收入等状况进行罚款,并且驳回申请,限制其再次申请的权利等。

2.2.3、鼓励公众参与

政府要健全民主法律机制,鼓励民众参与保障房分配。只有公众积极的参与,主动地维权,才能推动我国保障房建设事业的稳定发展和持续前行。只有加强公众参与才能防止保障房分配环节中滋生分配不实现象,消除人们的怀疑和加强对政府工作部门工作的信任,从而促进保障房申请环节的公平。

2.3、完善保障性住房的财政制度

一是明确政府财政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住房保障首先是中央政府的责任,同时由于不同地区住宅的价格、供应等差别很大,因此各级地方政府也应当对本地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负主要责任。二是进一步扩大住房保障资金来源。首先虑发行国债筹集住房保障资金;其次考虑通过彩票发行筹集住房保障资金;再次可以考虑通过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拓宽住房补贴资金来源。三是建立可持续性的住房补贴形式。所谓可持续性发展的住房补贴形式是指补贴资金有可循环回流途径,补贴形式在刺激供需的同时,能与整个住房市场、住房金融市场相互协调、互相促进。例如,政府或企业贴息贷款帮助中等收入家庭支付购房首付款;一优惠的补贴政策引导私营企业参与建造公共住房,面向中低收入家庭出租经营,并在一定年限后,优先出售给承租家庭等。四是调整城镇住房保障的相关税收政策。第一对中低收入家庭购房实行个人所得税减免优惠;二是对商品房交易过程中的营业税、契税等进行适当调整;三是针对房地产持有过程开征新的房地产税种。第四全面落实国家有关公共租赁住房税收优惠政策。

2.4、完善住房保障法律体系

立法是我国依法治国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根基,住房保障需要法制的依托。住房保障制度的建立是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的一种利益关系,国家与公民之间、国家和政府之间、公民和政府之间、公民相互之间关系的变化,是维系整个社会关系的纽带,重视法制建设有利于缓解矛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我国的住房改革经历了20多年的历程,在逐步发展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这些成果需要立法加以保护,它可以规范政府和公民个人的行为,而这种保护需要上升到一定高度,唯有如此,保护才有力度、执行才能强制。人民的居住权保护的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整体发展,借鉴国外一些值得学习的做法,通过立法,正确表达人民的意志,充分保障每个人所享有的平等公平的居住权,完善法律体系,创新法学研究,并从立法高度不断深入推进保障住房的建设管理,衔接现有法律,最大限度的解决人们的住房难题。

第4篇

【关键词】 结核病;防治;社会效益

结核病是常见呼吸道传染疾病, 对人类健康又严重威胁。目前随着全世界范围内结核病的卷土重来, 这一疾病已成为全世界人们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及公共卫生问题。结核病不仅可导致患者个人蒙受经济损失, 同时还可向其他人传播, 导致健康人群受到感染, 给社会带来额外生产力损失。因此对肺结核加以预防并对患者及时发现、尽早治疗, 可有效降低社会医疗费用支出, 同时可挽回结核病传播所造成的经济损失[1]。我国在这一社会利益诉求基础上, 在过去10年中加大投入开展结核病防治, 对传染性结核病患者予以及时发现并积极治疗, 取得了重大社会效益, 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从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3年~2013年)(简称规划)终期评报告中获取肺结核患者相关资料, 包括患者的发现、登记和治疗结果,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抽取人口数和GDP。

1. 2 方法 采用社会经济学分析方法对结核病防治社会效益进行估算, 主要测量内容包括社会效果、社会效益。①社会效果测量:在全社会范围内, 通过开展《规划》对结核病加以控制, 可促使更多传染性结核病患者获得有效治疗, 降低肺结核向健康人群传播的几率, 从而可实现积极社会效果。然而如何对免于受到结核病传染的健康者数目进行测定, 需从结核病传播机制入手。已有调查显示, 1名传染性肺结核患者自症状出现开始的2年内可传播给10~15位健康人, 然而患者经过治疗后结核病传播时间会明显改变, 传染期会大大缩短, 故而健康人受传播的几率会大大降低。若患者在症状出现后立即接受治疗, 则可彻底避免该疾病的传播, 即可保证10~15位健康者免收传播[2]。然而在实际中这一理想状态很难实现, 故而对患者出现症状到治疗前这段时间传染的人数, 目前还无公认数据。本次研究借鉴中国CDC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00年的调研究结果, 推算在实施DOTS区域和非实施区域内, 1例患者分别可感染9名健康人与15名健康健康人, 即该项目的开展可使6人免收传染。根据这一计算方法, 结核病防治可避免传染的健康人数为因规划成功治疗患者和治疗成功后各传染患者避免传染的人数的乘机。②社会效益测定:效益主要通过货币表现, 有直接、间接与无形效益三种形式。其中直接效益指规划实施后避免新发患者所节省医疗费用, 计算方法为:直接效益为实施规划所避免的新发患者人数与各例避免新发患者所以节省医疗费用。间接效益是患者健康恢复后避免的生产力损失所具有的社会经济效益, 这一效益因关系到人的价值等问题, 目前还没有科学计算方法, 根据社会生产角度, 规划实施带来的间接效益为所挽救劳动力DALY损失与人均GDP的乘积[3]。无形效益是因降低疼痛、防止社会歧视等给患者的益处, 通常无法量化, 故而可忽略。

2 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结核病防治的实施有效避免了337万健康者变成肺结核者, 节约医疗费用24.9亿元, 同时通过对结核病患者展开治疗, 促使劳动者中肺结核患者恢复健康, 促使社会生产力缺损大幅降低, 挽回社会经济损失3970亿元。

3 讨论

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所致人与多种动物的慢性传染病, 致病机理是动物机体中的部分器官出现结节性肉芽肿, 在逐渐发展下结节中心出现化脓、干酪状钙化或坏死后成为空洞。结核分枝杆菌分布十分广泛且可普遍流行, 在诸多动物之间有较高传染率, 对人类与动物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均有重大威胁。有关调查显示, 我国目前有500万名结核病患者, 在全世界范围内居于第二位, 是全球范围内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 且我国结核病患者中有80%位于农村。最近几年来, 我国政府不断加大防治结核病工作的投入力度, 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 结核病的发病率也得到了明显控制。

为探讨结核病防治可取得的社会效益, 本次研究对《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3年~2013年)实施后的社会效果与社会效益进行估算。估算结核病防治社会效果时主要是对因实施结核病防治而避免传染健康人群进行估算。通常情况下, 实施《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可提高肺结核患者治愈率, 降低患者死亡率, 而对实施后社会效果进行估算时可对肺结核所致死亡人数下降率进行考虑。然而在《规划》实施中所登记的死亡数据反映的仅是在治疗6~8个月时患者死亡人数, 并未追踪完成治疗后患者死亡人数, 故而无法对规划实施后患者死亡率进行全面统计, 因此本次研究并未估算实施规划后患者死亡人数下降率。另外, 在对避免传染健康人数进行统计时, 本次研究只是对一次传染避免人数加以统计, 而并未对二次传染的可能性进行估算, 故而估算结果可能会比实际效果稍低[4, 5]。

在对实施规划后所取得的社会效益进行评估时, 直接效益估算的是避免新发患者所节省的医疗费用支出。在规划实施中获得规范化治疗患者中, 因不必要服务减少和疗程缩短, 患者医疗费用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然而由于各地的结核病防控中心管理力度各有差异, 不必要服务减少程度和减少量还缺少确切数据加以反映, 故而本次研究并未对这一部分节约费用加以估算[6]。另外, 诊疗费用也并未对患者误工费、交通费及伙食费等加以计算, 因此直接效益估算值相较于实际直接效益略低。间接效益主要是劳动力患者健康恢复之后挽回的经济价值, 而并非对非劳动力患者展开相应估算。经济学认为非劳动力患者对社会财富而言是负向增加而非正向增加, 故而可忽略不计。另外, 按劳动力患者对实施结核病防治的社会经济价值进行计算时, 所用人均GDP应该用当年的、分母为劳动力人口的数值。然而由于本次研究并不要求非常精确, 因此并未对人均GDP加以调整, 这可能会导致间接效益计算结果略低于实际。

本次研究揭示, 结核病防治的实施有效避免了337万健康者变成肺结核者, 节约医疗费用24.9亿元, 同时通过对结核病患者展开治疗, 促使劳动者中肺结核患者恢复健康, 促使社会生产力缺损大幅降低, 挽回社会经济损失3970亿元。由此可见, 通过结核病防治可收获巨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各级政府应逐渐加大防治结核病的投入力度。

参考文献

[1] 许力,徐勇,高卫珍.2005-2010年吴江市结核病防治现状及其对策.中外医疗, 2013(21):137-139.

[2] 曹德君,陈颖钰,晋丛,等.新型结核病疫苗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中国奶牛, 2013(16):22-23.

[3] 李丹.锦州市2003-2012年肺结核病疫情监测分析.辽宁医学院学报, 2013,34(5):65-67.

[4] 陈莲英.健康教育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开展及作用探讨.中国卫生产业, 2013(8):256-257.

第5篇

房地产开发建设,是我国经济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房产测绘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采集和表述房屋及房屋用地的相关信息,为房地产管理,尤其是为房屋的产权、产籍管理提供准确可靠的成果资料,为房地产开发、征收契税、城镇规划建设等提供准确数据和技术资料。作为服务单位的沈阳房产测绘中心,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今天,在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大量增加建设时刻,就如何适应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更好的服务于房地产开发建设,加强自身强化修养,做到测绘前置,为房地产开发建设提供准确数据基础资料。

1 “测管分离”,建设一流的房产测绘团队

1.1 完善机构设置,实现测管分离

十几年来,房产测绘队伍随着我市房地产市场的不但发展而壮大,特别是沈阳市房产测绘中心成立后,在人员结构调整、信息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和制度建设等方面都达到了全国一流水准,与沈阳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相适应。中心深入探索研究全国先进的房产测绘管理模式,最终选择了全国领先的“测管分离”管理模式,按预测、实测和质量检查设置机构,实行“预测”与“实测”分离;“测算”与“质检”分离,改变了传统测绘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机构设置,实现了“测管分离”。

1.2 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建立房产测绘信息化管理系统

建设一流的房产测绘队伍,适应现代化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引进高科技技术设备和信息化系统建设是主要标志。先后增加全球卫星定位(GPS)系统,建立了沈阳市房产测绘基准站(CORS站)、全站仪、测距仪等仪器设备;采用全站仪连接掌上机利用电子平板测图软件,进行全野外数字化房产分幅图测绘,现场检测房屋实际尺寸与提供的施工图纸较差,将外业实测数据实时回传至中心数据管理站,统一进行管理和应用,有效避免主观错误,确保房屋实测尺寸的准确性,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

沈阳市房产测绘信息系统是集测绘业务管理、业务流程和建筑面积计算软件于一体独立的信息系统,主要包含房产测绘工程管理、房产信息采集、房产图形绘制、房屋面积分摊计算及相关统计查询和报表制作等功能于一体,同时,对房产测绘业务计算软件、业务管理系统、工作流程及各类数据进行了优化与整合,从而提高房产测绘工作效率,加强测绘成果质量管理,强化风险监控的目的;同时还有窗口扫描功能、自动派件功能、实时跟踪监控、功能、统计绩效、档案管理等辅助功能,为服务房地产发展提供信息化保证。

1.3 实行绩效考核,调动员工积极性

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做到人尽其才,调动员工积极性,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规定,保证了测绘技术的优质高效。实行按劳分配的绩效考核制度,按工作量、工作质量、难度系数和工作时限综合因素进行考核,大大提高了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提高了技术水平的同时,更增强了员工素质。目前,我们以不足同规模城市二分之一的技术人员完成了相同的工作量,创造了国内工作时限最短的佳绩。

1.4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实现测绘持续发展

为不断的适应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新技术新思想的产生,房产测绘队伍的建设应是与时代同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建设、管理制度补充和计算规范的前提下,更要注重测绘人才培养计划。按不同知识结构和年龄,有目的将技术人员培养成专家型、骨干型、能手型人才,并根据各类人才不同的需求进行培养。不断提高职工基础理论知识,切实提高中心职工整体水平。。

2 科学严谨,完善房产测绘作业依据

我国现有的房屋面积计算的主要依据为《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2000和《关于房屋建筑面积计算与房屋权属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建住房[2002]74号),及地方性的细则及规定。随着房地产的发展,新型的建筑设计不断出现,特别是综合性建筑设计,现有的计算依据已不能满足要求。如规范中明确房屋面积计算基本单位为“幢”,分摊计算按住宅、商住和多功能综合楼分别处理,但并没有对“幢”给出界定标准,共有建筑面积如何划分没有明确的规定,即如何界定幢共有建筑面积、功能区共有建筑面积、层共有建筑面积等。加之我国南北建筑差异巨大,理解不尽相同,同一建筑物的分摊方法不同,得出不同的计算结果。新的设计理念和建筑形式不断涌现,原有的技术规范已不能满足我市房屋面积测算的需要,为统一测绘技术人员对面积计算规定的理解,统一计算标准,保证测绘成果质量。我们总结多年来测绘技术工作经验,结合工作实际,编写并出台了《房屋面积计算案例》,以对房产测绘工作起到指导性作用。以案例形式对沈阳市的各种房屋类型的分摊和计算作出规定,是一个非常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的好办法。同时我们还编写了《房产测绘质量管理手册》,按测绘业务种类和测绘岗位,明确了操作规程和步骤,为房产测绘成果质量打下了理论基础,同时减少了职业风险因素。

3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房产测绘上岗人员的专业素质

一名合格的房产测绘从业人员不但应具备测量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房地产知识,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按照《房产测量规范》和有关法规开展房产测量工作。做好房产测量各项业务培训工作,提高上岗人员专业素质;加强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提高房产测绘的科技含量。建议做好两个“建立”,即建立房产测绘人员上岗考核制度及定期培训制度,尽快实施“注册测量师”制度;

第6篇

关键词 旅游营销文本;地方;视觉表征;社会构建;文化研究

Visual Representation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lace:Cultural Turn in Western Tourism Advertising Researches

LIU Danping

(School of Tourism and Hotel Managemen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Abstract: In mid and late 1990s, western human geography saw a major theoretical incident―“Cultural Turn”, whose core was to put cultural studies and social theories into the analytical system of humane geography and stress on the shaping role of soci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process in space and place. For marketing many destinations use pictures to show their landscape, which some scholars named visual representation. And these marketing pictures just are texts which involves culture, place and man. The major conclusions of those western scholars have been made are: Firstly, the destination is an image and myths. Secondly, postcards are narrative texts involving many social signifiers. Thirdly, those visual marketing texts often make fake representation about the hosts.

Key words: tourist marketing text; place; visual representation; social construction; cultural study

一、 问题来源

二战后,西方人文地理学的理论思潮呈现阶段性变化,从1960年代的“数量革命”(计量地理学),演变到1970年代的“行为革命”(行为地理学)和人文主义地理学(humanistic geography)①,再到1980年代中期的“转向”(即结构地理学,或称激进地理学)。到了1990年代,由于社会科学总体上对人类文化的兴趣大大增加,文化成为普遍性的研究热点,西方人文地理学也随之呈现出“后现代的”多元化属性,并最终导致经济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等各分支学科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转向,约翰斯顿称其为“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1]。

与上述理论走向相一致的,就是西方人文地理学方法论和哲学基础的某些变化。例如,西方学者逐渐意识到,实证主义影响下的那种强调空间分析、运用“经济人”假设和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methods)、对经济活动空间规律的探讨很少涉及社会过程和文化层面等做法,在解释现代资本主义复杂的地理现象时越来越显示出局限性和不合理性。于是,人本主义的、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的、社会批判(social critics)的以及后现代(postmodern)的方法论逐渐得到重视,一系列原本用于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的所谓定性方法(qualitative methods)[2,3]被采纳。其中,不少学者注重探究人类的视觉体验,通过分析摄影图片、影视光碟等视觉资料,来揭示地理现象中的政治和文化意义,有学者称其为“视觉方法”(visual approaches)[4,5]。

Tourism Science旅游科学“地方”的视觉表征与社会构建利用摄影图片进行旅游地的视觉营销一直是旅游企业所重视的策略[6,7]。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后,“文化转向”思潮在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旅游地理学的研究中开始有生动的体现,众多西方学者对明信片、旅行指南、导游手册中的摄影图片进行了符号学(semiology)、修辞学(rhetoric)、叙事学(narratology)、语用学(pragmatics)的分析,揭示了旅游地(“地方”,place)如何被视觉表征(visual representation),以及如何被社会性地构建(socially constructed),由此形成了一系列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问题、研究内容和结论,极大地丰富了对人类旅游活动的理论解释。

自1999年起,我国学者就敏锐地预见到西方人文地理学文化转向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纷纷在《地理学报》[8]、《地理研究》[9]、《人文地理》[10-12]、《经济地理》[13-15]等刊物上进行介绍和评述,着重从研究体系或框架上概括出该学术事件在经济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以及区域地理学等分支学科中的基本特征,更有部分学者率先选择国内案例地做了某些前沿性的研究工作[16]。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学者对西方学者关于旅游地视觉表征的研究这一“文化转向”思潮中最活跃的学术活动尚缺乏了解,相关的综述与评价也鲜有见到。本文拟在此方面有所贡献。

同时,如果说国内先前已有的那些关于“文化转向”的综论性文章重在粗线条的勾勒,那么接下来该做的,就是在此基础上从微观层面考察国外同行如何进行地理学问题的文化研究。鉴于此,本文就将综述的起点放在西方学者的典型案例研究上,然后再对他们的理论工作加以评价和阐释。

二、 述评方法

本着从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角度探讨旅游营销图像的原则,笔者将文献收集范围限定于旅游研究中的视觉文本分析。文献来源主要有两类:国际旅游研究领域内仅有的两个被SSCI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收录的期刊《旅游研究纪事》(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旅游管理》(Tourism Management)一直代表了旅游研究的前沿成果,它们从1980年代以来的学术论文就成为本文综述的第一类文献;另外,2003年6月,英国Sheffield Hallam大学举办了主题为“旅游与摄影:静态的视觉影像与动态的生活”的国际学术会议,会议交流论文80余篇,集中反映出该议题的国际研究动态,它们是笔者关注的第二类文献。

在具体评述时,笔者将分两个层面进行。

第一层面是案例研究观摩。笔者从国外同行的诸多研究个案中选择三个代表性工作加以详尽的解析,目的是细致地观摩和学习他们有哪些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如何开展工作,以及做了哪些理论解释。

第二层面是关键词的抽取与阐述。借鉴近年来文化研究领域(也包括人类学、社会学、传播学等)日益推崇的“关键词”(keywords)研究思路[17-21],笔者从西方学者关于“地方”的视觉表征和社会构建的诸多研究案例中抽取他们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的若干核心词语(这其实是学者们取得的某些共识所在),然后将这些核心词语视为该议题的“关键词” 逐个进行简要分析。显然,这些关键词彼此勾连应合,已形成一条西方学者关于旅游营销文本的视觉文化研究的理论主线。

三、 典型案例观摩

西方学者认为,旅游业的发展历史受制于一定时空范围内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以及决定这种经济制度和结构的政治结构和意识形态。某一“地方”之所以成为旅游地,成为旅游者消费的对象,实际上是历史的选择,是一定社会阶层和社会集团及其代表人物意志的集中体现。同时,他们还认为,探究旅游营销图像的产生过程,是洞悉旅游地形象问题的最佳切入点之一。国外同行的多项研究表明,旅游地是视觉表征的结果,是当地政府、旅游开发商与销售商、土著居民(indigenous people或host)以及游客共同地、社会性地重构原地方后形成的一个“非真实世界”[21,22]。

1. 旅游地是一个“意象”:苏格兰旅游委员会案例

Caroline E.等人以苏格兰旅游委员会(STB)为例,试图回答物质景观如何实现话语转换,成为导游手册里的图片影像这一问题[23]。研究发现,在导游手册里旅游空间被设计、转化成某种视觉表征需要经历三个媒介传播过程:市场调研机构提供游客需求信息,并由此提出形成苏格兰地方特色的关键性图符(icon);专业摄影师运用技术和社会文化知识选择性地拍摄景物;导游手册编辑设计人员使用媒介话语精心编排出一个极具劝服功效的导游手册,最终完成影像表达。三方在整个过程中都需要遵循当代社会关于旅游发展、关于导游手册角色的约定。作者不无幽默地描述导游手册编辑设计人员的工作之一就是将合适的东西放在合适的页面里,以引起游客注意,让他们想到:“哦,这很有趣”,或者“嗯,这地方看来值得一去!”

据此,Caroline E.等人认为,地理背景并不能单纯地决定一个地方是否成为旅游目的地。对某一地方而言,不是其自我评价,而是外来因素合力对它进行的描绘使其成为人们所说、所观看到的“地方”。即,旅游地实际上是一个“意象”(image),它由旅游运营商“经营”(operate),由市场营销人员“包装成型”(model),再由旅游者“使其具有生命力”(perpetuate)。供需双方共同建造了一个地方“神话”(myths)。

2. 自然界是一系列值得拍摄的机会:加拿大杰士伯国家公园案例

旅游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旅游一直是国内外旅游研究的热点,其中如何看待旅游地是西方学者关注的焦点。其中,加拿大学者Keri Cronin的研究可圈可点。他以加拿大杰士伯国家公园(Jasper National Park,简称JNP)这样一个典型的生态旅游地为研究对象,却一改不少学者从旅游地生态与环境监测、生态评价、旅游者行为管理等入手进行研究的惯例,而是收集有关JNP的旅游营销图片,对它们进行内容分析,解析图像中具体的构图元素(element)和修辞手法(rhetoric),探究图像所隐喻的自然资源管理人员、旅游开发经营人员对JNP生态环境的认知,以及资源利用的主张,由此剖析该旅游地生态环境问题的深层原因[24]。

Keri Cronin注意到,导游手册、明信片、旅行指南里关于JNP的图片的画面“主角”始终是广阔无垠的原始森林或其它自然景观,似乎刻意避免出现人类活动的痕迹,以塑造JNP“未被侵染的、纯净的、新奇刺激的野生环境”之形象。但这显然违背公园的发展实情:其旅游业发展得十分红火,某些地段和景点常常游人如织。同时在导游手册里,人们满眼看到的是公园内一长串适合拍照的景点,以及相应的取景角度和时间说明。对此,Keri Cronin不无讽刺地写道:“在旅游营销文本里,自然界变成了一系列值得拍摄的机会(photo-opportunities),导游手册简直就是一个为摄影发烧友服务的向导(shutterbug Guides)。”另外,研究者还发现,JNP的管理政策也大多是从有利于旅游发展的角度制定的,常常为取悦游客而人为干涉生态系统的自身循环。例如,公园有禁火规定,每年干燥季节里自然燃起的山火都会被立即扑灭,并在最短时间内原地补种树苗或草坪,目的就是保证游客的眼睛和照相机镜头所观察到的都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世界。

Keri Cronin进一步揭示,旅游营销图像树立的JNP“自然绝境(the sublime)”的形象诱使更多的游客前往观光体验。当这些被“艺术化唯美化”的旅游广告图片“洗脑”后的游客大量涌入时,很难期望他们能够自觉意识到JNP所面临的环境压力,以及过度的旅游、拍摄行为可能导致何种生态损害。研究者总结道,为了JNP的旅游业发展,公园管理者、旅游批发商和游客等群体的态度和行为都是“以人为中心的”(humancentered)的,他们不约而同地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认为野生地(wilderness space)是一个非人类世界(nonhuman world),人类可以不断地征服和利用它。就这样,摄影和旅游营销图像“进入了国家公园的生态过程(ecological processes)”,并在其中起到不容忽视的消极作用。

JNP案例再一次证明:但凡被营销者贴上“生态旅游地”标签的地方,永远维持“处女的” 形象和状态就成为它们的重要任务。因此,地方是表征的结果,被如何表征则受控于人类社会的选择。

3. 明信片是一种“社会能指”:札格勒布市案例

Sanja KalaposGasparac将前南斯拉夫克罗地亚共和国的首都札格勒布市( Zagreb )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二十世纪初到二战和二战后这两个历史时期内札格勒布市明信片中影像的不同[25]。研究发现,在第一段时间里,当地人一直有“札格勒布市是欧洲中心”这一地方认同感。明信片里的影像大都是展示该市精美绝伦的教堂、高贵典雅的文化场馆、古典厚重的城市雕塑以及奢华迷人的贵妇人等,那些五色琉璃、世界名画、人体线条、蕾丝花边等构图要素无时不在传递札格勒布市浓厚的浪漫主义文化气息。而二战后,作为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都,明信片里的影像则更多地试图树立“新札格勒布”、“人民的札格勒布”的形象,各种能集中反映“繁荣”、“进步”、“平等”、“祥和”、“兄弟手足情”等社会主义特质的生活场景成为明信片的画面主题,且这些特质通过陪衬物、拍摄角度、画面色彩以及文字说明等手段逐一突显出来。

同时,研究者还发现,以上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明信片都形成了强大的劝服诱导功效,它们为游客量身定做了一个札格勒布市,通过符号和象征规定和指导了游客如何选择该市的旅游景点、如何欣赏城市风景、如何选择拍摄对象、如何产生“合适”的情感以及日后如何形成“应有的”记忆等。当然,两个历史时期的旅游者,也都分别认为自己欣赏到了当时札格勒布市的精华所在。

这一案例表明,明信片很容易被人们操纵,它是政治、审美、修辞的合力结果,是具有多种意义的强有力的“社会能指”(social signifiers)。无论是二战前的浪漫之都,还是二战后的社会主义新城市,札格勒布市都是城市管理者(政府部门)、旅游开发商、景点销售商以及游客等一起为自己精心重构的一个旅游地。他们共同策划并联合演出了一幕戏剧,所有演员各取所需:旅游产品的供给方获得金钱,旅游产品的购买方获得畅快、愉悦或刺激等体验。

四、关键词的抽取与阐述

从西方学者的诸多研究案例中抽取、归纳他们频繁使用的核心概念,将十分有助于我们洞察旅游地被视觉表征和社会构建的基本特征和实质,准确把握国外同行的若干理论点。笔者视这些核心概念为“关键词”。通过串连、参照、对比、整合这些关键词,能够较为清晰地梳理出西方学者关于该议题的一条理论主线。

1. 抽取关键词

这些核心概念可划分为如下5部分:

第一部分属于旅游地视觉表征问题的研究基点,或者是一个理论分析工具,主要有“凝视/被凝视”(gaze/gazed)这一对关键词[26-34]。

第二部分是西方学者用以解释旅游地视觉表征和社会建构过程中的人及其行为的核心概念,主要包括“发送者/接收者”(sender/receiver)和“编码/解码”(incode/decode)这两对关键词[35,36]。

第三部分是西方学者进行旅游营销图片视觉分析时重点使用的概念,包括“图符”(icon)、“符号”(sign)和“符码”(code)等[37,38]。

第四部分是西方学者揭示旅游营销图片如何激发人们产生旅游动机时所频繁使用的核心词语,包括“表征”(representation)[39,40]、“隐喻”(metaphor)[41]、“叙事”(narrative)[42,43]、“修辞”(rhetoric)[44]、“象征”(symbol)[45,46]、“意指”(signification)、“能指/所指”(signifier/signified)[47,48] 等。显然,这些关键词分别援引自符号学、修辞学、叙事学、语用学以及文化研究和社会批判学派。现代西方人文地理学与其它学科的交融日益深刻和广泛的事实也由此可以略见一斑。

第五部分是西方学者用以回答旅游地视觉表征和社会建构过程之本质的核心词语,包括“文化再生产”(cultural reproduction)[49,50]、“话语”(discourse)[51,52]、“权力”(power)[53-55]等关键词。

2. 阐释关键词

上述5类关键词深刻揭示出旅游地被视觉化表征和社会性构建的原因与过程,其间有复杂多样的政治缘由和意识形态问题。笔者将选择其中几个关键词进行阐述。

第一,“凝视/被凝视”。它表明旅游者(凝视主体)与旅游地居民及其文化(凝视客体)之间的关系。旅游,原本就是一个看与被看的过程,游客正是通过欣赏旅游地不同于自己日常生活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而获得审美、愉悦、刺激、新鲜等情感体验的[11]。而在西方文化里,凝视主体与凝视客体之间客观存在着某种权力之争。“凝视/被凝视”这一对概念其实就暗含有这样一个观点,即,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不平等。显然,“凝视/被凝视”是国外同行回答“旅游地如何被视觉化地表征?其中的社会建构过程和意义是什么?”之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所有相关论述都由此深入展开。

第二,“发送者/接收者”和“编码/解码”。它们描述了旅游营销文本与游客之间的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广告设计者以满足游客需求的原则对旅游地景观进行重新设计,精心拍摄广告图片并撰写文字说明(即编码),然后以明信片、导游手册等形式销售或赠送(即发送)到游客那里;游客阅读和理解这些营销文本,并做出自己对旅游地景观和吸引力的判断(即解码),决定是否出游。

第三,“图符”、“符号”和“符码”。这是社会批判、传播学以及视觉文化理论中常见的核心概念。其中,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人的动作与姿态、服装、建筑、饰物等所有的社会与文化活动或产品都可以视为符号;而符码则是这一套受制于使用它的文化成员明确或不明确赞同的规则的符号系统[11]。换言之,文化成员不仅借助于这些符号和符码去表达、传递和构建某种意义,同时也有意无意地采用固有的文化惯例和规则破译并理解这些符号、符码。基于此,整个社会生活得以延续和推进。显然,旅游广告的设计者(我们完全有理由扩展到旅游产品的开发商、经营商)和旅游广告的阅读者(包括潜在游客和实际到访游客)都是这样一些文化成员,他们共同通过某些符号、符码来完成旅游产品的供给与消费。于是,在西方学者分析明信片或导游手册里的旅游营销图片时,画面主角、色彩、拍摄视角、背景物、附加文字等各个要素就被他们视为回答旅游地如何被表征和社会建构的理想切入点,国家公园的原始森林、城市街头的灯饰图案、女性衣裙的蕾丝花边等也都成为一系列符号被逐一探测和解释。

第四,“表征”、“隐喻”、“叙事”、“修辞”、“象征”、“意指”、“能指/所指”。国外同行通过这些词语揭示了一个事实:旅游营销图片其实就是使用一系列符号,通过隐喻、修辞、象征等手段引起旅游者的情感共鸣,促使他们产生旅游的欲望。例如,一望无际的绿色森林(森林是一种符号)象征生态旅游地的处女地性质,贵妇人华美的衣帽(衣帽是一种符号)隐喻城市古典文化,海浪、悬崖、野生动物意指未被征服的自然界绝景,等等。

第五,“文化再生产”、“话语”和“权力”。这些关键词揭示出旅游地被表征和社会构建的最本质问题――如何生产意义?如何使意义合法化?谁掌握了权力?首先,这里需要分别解释“文化再生产”和“话语”的含义。因为与前述若干关键词相比,它们并不为人文地理学家所普遍熟悉,而是国外同行从文化研究和批判理论(critical theory)转借过来的概念,带有某种“后学”倾向[56,57]。

“文化再生产”表示文化领域作为一个各阶级为争夺社会利益而在意指方面进行不断斗争的场所所发挥作用的方式。其结果是文化在任何时代都或隐或现地有利于解释支配阶级的利益,有利于他们的表意实践(signifying practices)。于是,文化再生产就是使统治阶级集团利益的社会权威自然化与合法化的过程。同时,什么能够得到再生产不是一个可预知的结论,而是特定空间与时间中运行的文化力量此消彼长的结果[58]。

同样,在文化研究和批判学派那里,“话语”也决不简单地等同于“语言”。前者本身兼有名词和动词两种属性,同时指涉思想和传播的交互过程与最终结果。同时,话语是社会化、历史化及制度化形构的产物,它体现着权力关系,而意义就是由这些制度化的话语所产生的。话语包括电视和新闻这些媒介话语,以及诸如医学、文学和科学等制度化的话语。因此,话语是一种社会控制力量,各种话语无不体现着社会权势的意志,无不对应着特定的权力机构[59]。

借鉴文化研究和社会批判的上述观点,西方学者揭示出旅游地被视觉表征和构建为某种非真实世界的深刻内涵,即,刻意设计、规划和选择性拍摄旅游地景观,然后通过明信片、导游手册等旅游营销方式将其大量复制和广泛传播,并最终强烈地影响游客的消费决策和体验,这一切行为说到底就是一种文化再生产。同时,这样的文化再生产并非随意或偶然地发生的,而是文化产业的各个相关机构(institutes)(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图片社、出版商等)通过国家各项发展政策、经济法律制度等共同界定和规范了旅游者的凝视主体地位和旅游地居民及其文化的凝视客体地位,其后暗含着复杂的制度化、政治化操纵意味。换言之,旅游营销图片就是媒介话语的一种具体形式,它具有强大的说服和洗脑功能;旅游者掌控了话语权,他们决定了究竟哪一地方能讲故事,为谁讲,以及如何讲。

至此,我们就可以勾连到第一类关键词“凝视/被凝视” 进行初步总结:正是因为要满足旅游者观光、凝视和消费的需求,旅游地才被表征和社会性地建构为游客所希望的“模样”。迎合旅游者的凝视偏好是塑造和强化旅游地形象的根本动力之一。

3. 简析西方学者的理论走向

在现代西方人文地理学发生“文化转向”思潮这一重大理论事件中,各个分支学科各有不同的表现。其中,文化地理学的要点就是借鉴“后现代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最新成果,将文化研究和社会理论纳入人文地理学的分析体系中。在“新文化地理学”看来,“景观”并不是传统文化地理学所定义的“那些我们在地面上看到的风景,或一片土地”,而是人类对世界的“多种解读方式”(ways of seeing)[60]。至于区域地理学,学者们则普遍关注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把“地方”定义为“利用空间来提供社会相互作用的场所”的观点,开始偏重小尺度的视野。于是,作为对文化转向的响应,“新区域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就由过去的“区域”(region)转变为被赋予了社会化涵义的“地方”(place)。在“新区域地理学”看来,“地方”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是个人和各种组织实现其功能的限制空间[61]。基于此,我们对比分析前文所述的西方学者关于旅游地的视觉表征与社会构建的前沿研究,就不难发现他们是在旅游研究领域里接受和演绎了人文地理学中关于“景观”、“地方”的某些新观点。在他们看来,所谓旅游地形象并非客观世界的直接反映,相反地,它受制于人们观看的方式(即旅游者的凝视偏好),是社会意识形态作用的结果。

当然,我们还可以将思考范围进一步拓展到后现代地理学关于“空间”(space)概念的某些观点,来理解西方学者对旅游地视觉表征的若干结论。例如,后现代地理学的先驱者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在其专著《空间的生产》里指出:空间不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社会关系的容器;空间具有其物质属性,更有其精神属性[62]。著名地理学家戴维・哈维(David Harvey)在其著作《社会公正与城市》一书的后序里写道:“空间和空间的政治组织体现了各种社会关系,但又反过来作用于这些关系”[63]。西方思想界大家、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学者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更坚信权力的分析就是空间的分析[64]。他论述道:“是的,空间在任何形式的公共生活中都极为重要;空间在任何权力的运作中也非常重要。知识一旦按照区域、领地、移植、置换、过渡来加以分析,人们就会捕捉到知识作为权力形式和传播权力效应的过程。”[65]并非巧合地,在剖析旅游地的视觉表征时,不止一位国外同行提出这样的观点:摄影术提高了人类操纵视觉空间的能力,它可以反映事实,更可以创造事实。摄影中常用的方法,如取景、剪裁、调焦距、柔化、布景以及对底片的技术处理等,都使它具有隐藏、神秘化和欺骗等功能。实际上,摄影照片从来没有描绘客观事实,它总是陷入社会、经济意义所编织的网中,参与社会历史进程。当与旅游营销目的结合时,摄影便表现为社会权力手段,旅游地(“地方”)按照人的意愿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被重新构建。因此,无所不在的旅游营销图像帮助人们搭建起一个想象的空间――旅游地。在那里,山水、树木、雕塑、街灯等景物都被赋予特殊意义;在那里,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及其文化之间凝视/被凝视的权力关系得以体现和强化。显然,这是后现代地理学和社会批判理论中的空间思想(space in critical social theory)在旅游研究中的某种渗透和引用[11,66]。

应该说,把艰深晦涩的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应用于旅游现象的研究是有相当难度的,西方学者的研究也存在不少或牵强附会或肤浅僵化的缺憾。然而,他们探索性的前沿工作却极大地丰富了旅游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拓展了人地关系、人人关系的思考方向。当然,对他们的某些社会批判思想也应该结合其国家发展状态和社会文化背景进行具体分析。可以肯定的是,西方学者的批判目的并非简单地否定一切(如否定旅游广告、否定图片营销、否定旅游需求),而是希望提出一种思考社会现象的方式来帮助人们理解旅游现象。

五、 对我们的启示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不仅成熟旅游地异常重视旅游市场营销,某些深藏于偏僻山区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也因其独特的旅游吸引力而被迅速纳入到旅游消费市场中。通过摄影营销图片和各种大众传播媒介,这些区域特有的人文事象被越来越多的公众所知。它们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某种审美与消费偏好,并获得了社会制度、政策以及相应组织、机构的引导和支持。虽然国情和文化背景决定了我们的研究对象和学术旨意不可能完全等同于国外同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借鉴他们的经验和学术观点进行如下思考:当下国内旅游营销文本的特征是什么?它们如何介入到旅游地的发育过程中?这又反映了怎样的文化的、经济的和政治的缘起与结果?

更重要的是,我们还不能仅仅停留于某一具体研究议题的层面,本文的写作初衷也绝非局限于旅游话题,西方学者在人文地理学领域内异常活跃的科研探索才真正需要引起国内同仁关注。一个有意思的事实是,在国内最近两、三年问世的传介西方学界关于都市文化和空间研究的若干新观点的译著或编著中,有不少是专业背景为文艺美学的学者完成的。例如包亚明[67-70]、周宪、许钧等[71,72]学者,他们对亨利・列斐伏尔、戴维・哈维、爱德华・苏贾②、米歇尔・福柯等学术大家思想的评述十分可贵,其中不乏对“地方”的文化研究和后现代地理学倾向。相反地,国内严格意义上的地理学家们却显示出某种缺席,无论是编译、述评还是实证研究,近来相关论著所见不多[73],这或许是一个遗憾。笔者谨借旅游地视觉表征这一小议题,提示国内同行应该对西方人文地理学及城市社会学的发展方向保持必要的学术敏感性。

注释:

① 虽然有译为“人本主义地理学”的,但文献检索发现国内学界学多译为“人文主义地理学”,参见:(1)马润潮:《人文主义与后现代化主义之兴起及西方新区域地理学之发展》,《地理学报》1999年第4期;(2)张祖林:《当代西方地理学中的人文主义》,《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年第4期。同时,该流派的创始人段义孚(Yifu Tuan)先生也同意“人文主义地理学”这种译法。故本文采纳之。

② 当代杰出的地理学家Edward W. Soja,国内也有人翻译为“爱德华・索雅”。

参考文献:

[1] 唐晓峰,李平.文化转向与后现代主义地理学――约翰斯顿《地理学与地理学家》新版第八章述要[J].人文地理,2000(1):79-80.

[2] Forbes D.Reading texts and writing geography[R]//. Hay, I.(Editor).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in human geography.Oxford/ Melbourne: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122-43.

[3] Bradshaw M. Contracts and member check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human geography: reason for caution [J].Area,2001,33(2):202-11.

[4] Crang M.Qullitative methods: the new orthodoxy [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002,26(2):647-55.

[5] Crang M.Qualitative methods: touchy, feely, looksee[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003,27(4):494-505.

[6] Richard M.Chalfen.Photography's role in tourism[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79,6(11):435-447.

[7] Marion Mark wick.Postcards from Malta:Image,Consumption,Context[J] .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1,28(2):417-438.

[8] 马润朝.人文主义与后现代化主义之兴起及西方新区域地理学之发展[J].地理学报,1999(4):365-372.

[9] 马润潮.西方经济地理学之演变及海峡两岸地理学者应有的认识[J].地理研究,2004(5 ):573-581.

[10] 杨青山.西方“新区域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地理研究的启示[J].人文地理,2002(2):90-93.

[11] 王兴中.社会地理学社会――文化转型的内涵与研究前沿方向[J].人文地理,2004(1):2-8.

[12] 苗长虹.变革中的西方经济地理学:制度、文化、关系与尺度转向[J].人文地理,2004(4):68-76.

[13] 庞效民.90年代西方经济地理学的文化研究趋势述评[J].经济地理,2000(3):5-8,17.

[14] 苗长虹,樊杰,张文忠.西方经济地理学区域研究的新视角――论“新区域主义”的兴起[J].经济地理,2002(6):644-650.

[15] 苗长虹,王兵.文化转向: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J] .经济地理,2003(5):577-581.

[16] 李蕾蕾.海滨旅游空间的符号学与文化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4(2):58-61,96.

[17] 约翰・费斯克等编撰,李彬译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第二版)[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18] 雷蒙・威廉斯著,刘建基译.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第一版)[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19] 丹尼・卡瓦拉罗著.张卫东,张生,赵顺宏译.文化理论关键词(第一版)[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20] 叶舒宪,彭兆荣,纳日碧力戈.人类学关键词(第一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1] Berzins K.& Powell H.Rebranding Venice[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22] Mokhtar A.J.& Brychan C.The Significance of Photographic Images for the Marketing of Libyan Tourism[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23] Scarles & Caroline E.Mediating languages:The processes and practices of image construction in tourism brochures of Scotland[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 2003.

[24] Keri Cronin.On Not Seeing the Forest for the Trees:The Ec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Tourist Photography in Jasper National Park[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conference).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25] Sanja KalaposGasparac.A City's History in Postcards―Zagreb Now and Then[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26] John Urry.The Tourist Gaze―Leisure and Travel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M].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td.1990:2-5.

[27] John Urry.Consuming Places[M].London:Routledge.1995:14-28.

[28] Chris Rojek & John Urry.Touring cultures―Transformations of Travel and Theory[M].London:Routledge.1997:21-39.

[29] Roger Riley,Dwayne Baker Carlton & S.Van Doren.Movie Induced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8,25(4):919-935.

[30] Chris Ryan,Karen Hughes & Sharon Chirgwin.The Gaze,Spectacle andEco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0,27(1):148-163.

[31] Annette Pritchard & Nigel J.Morgan.Privileging the Male Gaze:Gendered Tourism Landscap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0,27 (4): 884-905.

[32] Andrew McGregor.Dynamic Texts and Tourist Gaze:Death, Bones and Buffalo[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0,27(1):27-50.

[33] Chris Ryan & Amber Martin.Tourists andStrippers:Liminal Theater[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28 (1):140-163.

[34] Lee YS.Tourist Gaze:Universal Concept Tourism[J].Culture & Communication.2001,3(2):93-99.

[35] Daniela Tommasini.Images,perceptions and representations of an Arctic place:TasiilaqAmmassalik[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36] Brain Stokoe.Picturesque Great Britain:Culture,Commerce and Ideology in The Work of E.O.HOPPE[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37] John Hannavy.Great Photographic Journeys:In the Footsteps of Pioneer British Photographers[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38] Sanja KalaposGasparac.A City's History in Postcards―Zagreb Now and Then[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39] Karina Berzins& Helen Powell.Rebranding Venice[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40] Alessandra Broccolini.“Genre” Photography and Tourism in Naples in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41] Tim Gale.Representing Rhy.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42] Alper Kirklar.Photographic Representations of Istanbul as a Touristic Space[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43] Santos Mota& J.da Paula.Tourist Experimentation of Place in Porto’s Old City[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conference).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44] Annette Pritchard& Nigel Morgan.Contemporary Postcard Representations of Wales[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45] Kirsty Robertson.Taking Quebec City[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46] Kelli Ann Costa.Constructing the Tourist Landscape Through Archaeological Heritage in Ireland[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47] Alireza Amrikazemi.Geotourism and Photography[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48] Elizabeth Carnegie.From Record Photography To Tourist Curiosity[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 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49] Don Carney.Technical Knowledge and Expertise[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50] Anouska Kornlosy.Photography,Ethnic Tourism and Self Representation[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51] Andrea Liggins.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ribution of photography towards the preservation and destruction of the rural environment[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52] Simon Foale,Martha Macintyre.Fujichrome Green[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53] Angela R.Demovic.Voyeurs on Voyages[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54] Elvi Whittaker.Photographing Race:Tourist Mythologies About Colonized People[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55] Mark Piekarz.Taking Beautiful Photographs of an Ugly World:The Ethics and motivation of Photographing Dark Tourism Sites[C]//.Tourism & Photography:Still VisionsChanging Lives.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United Kingdom,2003.

[56] 王岳川.“后学”话语与中国思想拓展[J] .天津社会科学,2001(4):71-76,95.

[57] 杨念群.“后现代”思潮在中国――兼论其与20世纪90年代各种思潮的复杂关系[J] .开发时代,2003(3):39-44.

[58] 约翰・费斯克编撰,李彬译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第一版)[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69.

[59] 约翰・费斯克编撰,李彬译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第一版)[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84-86.

[60] 李蕾蕾.从新文化地理学重构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框架[J].地理研究,2004(1):125-134.

[61] 苗长虹,樊杰,张文忠.西方经济地理学区域研究的新视角――论“新区域主义”的兴起[J].经济地理,2002(6):644-650.

[62] H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M].London:Blackwell.1993:86.

[63] David Harvey.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M].Baltimore: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3:23-73.

[64] 米歇尔・福柯著,严锋译.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第一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0.

[65] 李三虎.科学知识话语的空间转向与科学地理学[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8(6):32-38,31.

[66] 爱德华・W・苏贾著,周宪,许钧主编.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第一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4-35.

[67] 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第一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68] 包亚明.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第一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69] 包亚明.后大都市与文化研究(第一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70] 包亚明.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第一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71] 戴维・哈维著,周宪,许钧主编.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第一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2] 爱德华・W・苏贾著,周宪,许钧主编.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第一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 纺织专业 师资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1-0055-03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教育形式。总书记曾强调:“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在提倡素质教育体制的大潮下,社会实践在其形式和内容上都有较大突破,但师资队伍的指导力度不够,以致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纺织专业由于其特有的技能性与操作性,更需要社会实践辅助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将师资构建与社会实践价值高效整合,向社会输送更多栋梁之才成为目前面临的严峻考验。

一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要求

现代社会需要高素质人才,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十分必要。大学生综合素质包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创新(创业)素质、身心素质等。这五种素质是大学生在当今社会的立足之本,也是他们将肩负的“将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繁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使命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必然要求。

1.思想政治素质

同志在全国第三次教育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素质教育应进行正确的定位,逐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切实做到思想道德与政治鉴别力的提高。

2.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的培养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首要环节,文化素质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表明人们在这些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行为、情感等综合发展的质量、水平和个性特点。一个人的文化素质不仅由其文化程度的高低决定,还与其是否具有较广泛的兴趣爱好有关,是否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文学修养、音乐修养、艺术修养和审美修养等。一般来说,文化素质较高的人,其社会适应性较强,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并不断提高自己,以谋求自身发展。

3.业务素质

业务素质需要从实践中获得,它是从事业务的人员在完成业务活动的过程中所具备的综合能力,是客户对业务员的主客观认知与认可,对于大学生而言是其对外活动能力的总体评价。业务素质能反映出大学生的交际能力、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和处理事务的协调能力。良好的业务素质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自我认可,并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增加社会财富。

4.创新(创业)素质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提升综合国力的具体措施,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方向,是我国培养创新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迫切要求,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创新(创业)素质是指大学生将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把所学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并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包括创新品质、创新思维和能力,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和追求创新型人才的社会,它是提高个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5.身心素质

身心素质是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合称。身体素质是指大学生应具备的健康的体格,全面发展的身体耐力与适应性,合理的卫生习惯与生活规律等。心理素质是指大学生应具备稳定向上的情感力量,坚强恒久的意志力量,鲜明独特的人格力量。

大学生的身心素质是将其他素质加以充分利用的保障。良好的身心素质有利于大学生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不良的身心素质可能导致大学生在情感、认知、行为方面出现与正常情况的偏差。因此,良好的身心素质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载体。

二 科学认识纺织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必要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高校普遍实行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而纺织专业知识广泛涉及机械设计原理和项目技术指标,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1.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培养纺织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条件

“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高校培养纺织专业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只学书本知识或单靠理论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自身学好专业的紧迫感、社会责任感和为社会作贡献的使命感。纺织专业学生只有在实践操作中才能深入理解各项机械运转指标,深化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纺织专业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夯专业基础,补查专业知识漏洞,为大学生成为高技能专业人才提供了基础保障。

2.社会实践活动是纺织专业学生肯定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第8篇

关键词:社会调查方法;实践环节;教学设计

“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这门课程是为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学生开设的重要必修课程,但在某些学校中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存在一定偏差。“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但在一定程度上实践教学环节更是该门学科教学的关键,实践教学环节的开设目标是为了增强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帮助文科专业学生实现人文教育与应用能力的有效统一,可以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完成工作,还可以促进学生实现创新思维的增强。

1.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中待解决的问题

(1)构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同于理工科学生完备成熟的实践教学体系,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教学实践课程还没有制订出较为成熟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在“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中,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将学科内容纳入到学生专业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去。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内容为范例,结合该门学科的特点,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灵活有效地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高效对接,与社会就业创业实际相结合,与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相结合,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2)构建与课程教学相关的实验教学体系。为提高“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相关教学人员就必须构建出与课程教学相关的实验教学体系。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教师对课程教学的内容进行细致统一的规划,对每课程中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安排相应的研究实验,同时根据课程中连贯的知识安排重点实验,并需要保证该门学科至少有4~6个重点实验项目,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中的“量表制作和问卷设计”就可以作为重点实验进行安排,在课程实验的安排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实验中的各项内容做好统一的规划安排。

2.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中思路方法

(1)构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教学体系思路方法。“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应该重点突出其专业性,这是其有别于一般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最重要特点,在相关教师进行实践安排时需要将实践活动与课程内容进行广泛的联系,严格贯彻学科的教学目标安排,在实践过程中要求学生进行认真仔细的调研,并在完成后写出完整的社会调研报告,并由教师进行检查和批改。在构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教师还可以在课程规划中安排专业实践环节,在课程教学中设置一定学时的专业实践课,并要求学生上交具有质量的实践调查报告。另外,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课堂内容,教师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作为一门系统性的学科,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完善的案例为学生进行剖析讲解,常采用的案例教学方法包括引导性教学案例、分析式教学案例等。在讲授课程理论知识之后,教师应督促学生进行必要的社会实践调研,其中包括校内调研、社会调研、企业调研或假期调研等。

(2)构建与课程教学相关的实验教学体系思路方法。对于“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实验的安排,需要教师对学校及学生的综合情况进行考量后安排,对于实验过程中的细节问题也需要认真敲定。如,在课程总课时的安排上,要对实验课时的比重进行合理搭配,在保证理论教学正常进行的基础上,尽量增加课程实验教学的学时,一般情况上实验课时以整体课时的三分之一以上到二分之一之间为宜。另外对于一般实验和重点实验的安排也需要进行差别处理,对于每一个实验的设计,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的理论知识安排实验的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要求等,另外教师也可编订适合“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的实验手册来指导学生规范化进行实验。

第9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服务地方;启示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也必然成为独立学院的一项重要的任务。独立学院是新生事物,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学习、借鉴和研究。目前,对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理论研究很少、经验总结的也不多。因此,对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提高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必将成为提升综合竞争能力,拓展独立学院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也是独立学院肩负的神圣使命和推动自身发展的良好机遇。

一、独立学院服务社会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是在原来民办专科院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时间较短,在服务社会方面还只是刚刚起步,存在许多不利因素和突出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独立学院自身存在的问题。

1. 社会服务意识淡薄。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独立学院的董事会或独立学院的投资方,在投资教育之前都是企业家。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他们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认识不是很深刻。特别是在发展的初期,由于投资较大,急于收回成本乃至盈利,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关注不够。

2. 组织协调不力。

独立学院成立的时间短,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在所难免。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独立学院没有服务社会相应的管理机构,没有专人负责;有些独立学院在服务地方上有口号无行动;有些独立学院虽有自己的专门机构,但组织散乱,单兵作战多,集体攻关少。

3. 专业设置不科学。

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一般都紧随市场,本身无可厚非。但存在“一窝蜂”的现象,专业结构不合理,培养规格单一,低水平重复比较普遍,不能按照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

4. 科研实力总体较差。

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不合理:教师非老即少,中年教师甚少,老教师基本都是原高校的退休教师,知识结构相对老化,科研积极性也不高;年轻教师大多是刚刚毕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缺乏科研能力,更缺乏与社会进行沟通的能力;中年教师有一定科研能力,但数量较少,难以形成梯队建设。这导致独立学院的教师科研实力总体较差。

(二)社会方面的问题。

独立学院在社会服务方面相当滞后,除了独立学院自身的原因外,社会各方面的因素也严重影响独立学院社会服务的发挥。

1. 宏观政策方面的原因。

独立学院要想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就要求在学科专业设置上具有更大的自主权。教育部在公立院校,特别是在重点院校给予了较大的专业设置的自主权。而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一般要求与母体学校相一致,否则,学生毕业时的学位授予就成问题。这导致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往往在母体学校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重复,妨碍独立学院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灵活地办学和进行社会服务。

2. 地方政府方面的问题。

地方政府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地方政府对独立学院的认识不清,把独立学院的发展与兴起当作地方的民办企业看待,对独立学院办学条件、科研水平、专业设置等问题要么无权管理,要么怠于过问。二是地方政府利用独立学院智力支持的能力不足。地方政府对于如何利用独立学院的人才、技术、信息和思想来提升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这一重要问题考虑不多。三是地方政府缺乏充当“红娘”的意识。地方政府往往怠于“插手”独立学院的发展,缺乏充当独立学院与地方企业沟通与结合的“红娘”的意识。

3. 企业方面的问题。

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最直接的对象就是地方的企业。由于地方企业与独立学院之间缺乏沟通和了解,地方企业对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大多持怀疑态度。在有需求时,往往舍近求远,寻找重点院校、公立院校提供服务。

二、广州大学松田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实践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始建于2000年9月,属广州大学的二级学院。2004年4月,由广州大学申请,经教育部批准为独

立学院。学院校园占地540亩,建筑面积20万多平方米;目前设有8系3部, 21个本科专业。

(一)举办者高度重视。

松田学院董事长马云珍先生历来重视学院服务增城经济社会发展。马云珍是增城民营企业家、民办教育家,2004年,被中国教育家协会评为“全国优秀民办教育家”,在办学之初提出了“立足珠三角,服务广东省、放眼全中国”的办学指导思想。在松田学院被批准为独立学院之后聘

请了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原宁波大学校长张钧澄担任学院执行院长,之后聘请的历任院长都十分重视科研与社会联动工作的发展。

(二)学院领导大力扶持。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的历任院领导均具有多年的高等教育管理经验,深谙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对独立学院的发展具有清醒的认识。在服务地方的问题上,精心组织,大力扶持,为学院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不遗余力。

1.成立科研联动发展处,全面负责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松田学院在2006年专门成立科研联动发展处,作为学院的处级单位,负责学院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全面工作,下辖独立学院研究所,专门立项研究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是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2.制定一系列支持教师和学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一是资金支持,凡获得立项各级各类课题,均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二是教师进行科研联动工作均折抵一定工作量;三是积极支持校级、院级科研立项;四是积极打造科研团队。

3.大量培养和引进高层次、高学历人才,不断提高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学院为进修的教师提供资金支持,报销学费,设立专项资金引进高端人才。

4.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培养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专门人才。如学院结合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实际和产业情况,成立了广东省独立学院中唯一的社会体育系、电子信息工程系、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结合增城打造广州物流基地的现实,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等。

(三)加强师资建设。

在学院一系列政策的鼓励下,教师队伍建设渐趋合理、科研积极性高涨、科研能力不断提高、科研工作团队基本形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意识显著增强。

(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取得成效。

1.培养合格人才是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根本。松田学院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凝成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扬长避短,力创特色;远近结合,立足长远;加强内涵,质量立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学院与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的发展思路。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学院工作的中心,努力实现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构建和谐松田。每年学院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高达95%,高质量完成了人才培养的任务。

2.主动出击,在“学院与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方面成效显著。2007年增城市委、市政府正式批复了学院上报的《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关于服务增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案》。在此基础上,学院向增城市政府推荐专家学者参政议政,与增城市法院、检察院、教育局、体育局、邮政局等多家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学院还主动与企业联系,建立实习基地,送服务上门。

3.成立科研院所,加强科研研究,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学院先后成立了岭南营销管理研究所、独立学院研究所、松田艺术研究所、汽车与摩托车市场营销研究所和珠江经济研究所,对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研究。

  4.全院共同参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形式多种多样。各系部根据专业特色,设立了特色社会服务项目,增强了师生的服务意识。如法政系师生为社会提供司法援助、法律咨询服务;管理系师生为增城市邮政局提供策划、宣传服务;艺术系师生为豪进摩托车进行衍生产品进行设计服务;外语系师生为“广交会”提供志愿服务等一系列活动。

三、广州大学松田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启示

(一)举办者的办学指导思想是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关键。

独立学院一般都适用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独立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往往取决于董事会,甚至是董事长个人。松田学院董事长马云珍先生实施专家治校的思想直接推动了松田学院服务社会功能的发挥。

(二)苦练“内功”是提升独立学院服务地方能力和水平的基点。

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取决于教师、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松田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教师队伍,努力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切实提高办学水平才获得社会认可的。

(三)主动出击是目前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唯一出路。

独立学院相对“年轻”,服务地方的能力有限,“等靠要”是没有出路的,要有一股闯的劲头。松田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上,主动联系政府、企业,以点带面、由弱到强,靠的就是一股闯劲儿。

四、关于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实现形式的思考

尽管独立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上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地方院校、重点大学相比,差距依然十分明显。因此,研究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实现形式,借鉴著名大学和国外的高校服

务社会的形式就相当必要。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实现形式上,独立学院还存在形式单一,内涵有限等方面的问题。而一些著名大学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经验、模式都值得独立学院学习和借鉴。如有的学校加强了图书馆、物业、后勤、实验室等一系列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功能的开发,这些都是独立学院可以做,应该做,也能做好的方面,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大力挖掘这些方面的服务功能。

(二)广修栈道,打通“关节”。

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主要障碍是中间环节受阻。这要求独立学院要多渠道地联系社会。学院可充分利用中介组织,通过中介组织把学院服务的能力介绍给社会,弥补教师与社会打交道能力不足的缺陷。如可把学生动员起来,特别是一些企业家子女,让这些学生充当学院与企业之间的“红娘”,必将大大缩小学院与企业的距离,节约学院开展服务的成本。

(三)广结善缘,请佛诵经。

在服务社会方面,独立学院的起步较晚,经验有限。广结善缘,就是要求独立学院要与政府、企事业单位保持良好的关系,积极寻求支持。请佛诵经,就是要聘请政府、企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中来。这样,一方面可以增进政府、企业对学院的了解、认同,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院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四)中间开花,服务“零距离”。

中间开花,就是在企业集中区域建立服务公司,让企业在家门口就能获得资讯服务,实现服务“零距离”。

总之,独立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尚处于蹒跚学步的阶段,只要增强意识、苦练内功、坚定方向,独立学院服务社会的功能一定可以厚积薄发、大有作为。

[本文系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课题编号:10y84)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吕祖善.高校与地方发展紧密结合 实现良性互动与合作共赢——浙江省省长吕祖善在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1).

[2]李源潮.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党的建设[j].求是,2008,(4).

[3]徐铜文.区域大学的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