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2 20:02:46
导语:在中学记叙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生成和预设之间的关系
生成和预设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是和谐课堂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既应有预设,还需要进行一定的生成,这二者之间存在不同侧重点,所谓预设主要是尊重文本,需要在课前进行提前的设计;生成则是尊重学生,是在课堂上进行生成的。这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完全的对立性,而是互相统一的。所以,应引导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才能确保学生感受到知识的构建,对学习过程加以尊重,并对学习结果进行重视。
二、主导和主体之间的关系
要想处理好主导和主体之间的关系,就应分清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主次关系。我们应明白学生只有经过认真动脑和主动思考,才能确保得到的知识为有用的知识,才可以对其进行灵活应用,从而为学生今后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我们应对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主导课堂局面进行突破,确立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以确保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使得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整体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所以,教师应真正实现观念和角色的转变,以学生学习组织者、课堂教学组织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供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之间进行互动和多向交流的重要过程。
三、现代手段和传统手段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记叙文;细节描写;语文教学
记叙文的本质特征是故事性,它是通过叙述故事来实现表情达意的文体形式。要写好记叙文,我们的学生都应深入了解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努力讲好自己身边的故事,让自己当好学习和生活中的“故事大王”,让身边的平凡故事更好地展现学习和生活的激情与感动。讲好自己的故事,也就离写出好文章不太远了。
一、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实践的现状
1.应付考试。
在初中写作实践教学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教师在讲到记叙文时,首先强调学生的文章必须能够清晰地体现出六要素。然后并逐一分析文章中的重点句子,指出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在这样默守陈规的教学中,学生的写作灵感被局限在“六要素之格子”中,教学活动难以开展。
2.写作训练目标缺乏序列。
在实际的教学指导中,记叙文写作目标缺乏序列性的训练。而且作为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没有具体化,初中语文教科书以及写作参考资料也较少涉及相关内容。在记叙文写作教学实践中,缺乏一定的目标意识,难以发掘学生记叙文写作的特殊性。
二、记叙文写作教学的策略
1.自编写作教材。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很多老师尝试着自编写作教材,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初中一年级的作文训练注重的是记叙文,那么作文教学就应该围绕记叙文六要素、记叙顺序、表达方式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专项的写作指导与训练,分成几个训练点,设计每个训练点的训练板块。这样设计教材具有可操作性,对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能起到较强的指导作用。
2.激l学生写作情感。
长期以来,记叙文教学总是忽视构成记叙文的"“形象”要素,只关注语言和思想,使学生从对语言的理解中得出一个干巴巴的结论。由于初中学生阅历有限,思想还不够成熟,情感易简单化,所以应在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写作立意的训练。记叙文教学的关键就是引领学生从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行动、心理以及环境等方面去分析、推敲、感悟,使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与此同时,还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能运用恰当的修辞和写作手法,把材料贯穿起来。文章的写作,本身应该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过程,任何僵化的东西都是文之大忌。课文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这是丰富学生写作能力的养料,如初中《济南的冬天》《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等课文,对人物、景物的描写都非常生动细致,在写作课上教师应让同学们再一次细细体味,学会运用,使学生笔下所表达的内容也能形象生动、准确。学生写熟悉的东西并不困难,因此在平时应培养学生多关心周围的人、事、物,多看看,用心看,还要用心想。作文教学不能只见文,不见人。只见文,就会以文论高低,见到不顺眼的,就会埋怨、责备,甚至于不屑一顾,放置不管。见到人,就会有爱惜之心,就会有千方百计教好的智慧与责任。不断鼓励,不断加温,学生的心就热起来,对写作有了感情。对作文有了感情,作文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
3.制“故事情节”,精巧设计。
说生活故事,写好记叙文,同样也需要精于设计故事情节。优秀的记叙文中,精致巧妙的故事构思、引人入胜的情节设置,往往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极大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笔者在日常写作教学过程中,总是积极引导学生体会许多名家名作都将巧妙的构思寓于故事的情节铺展过程中,如灵活利用象征手法、过渡言志、以物喻人、以景抒情等文学表现用法,精致安排文章体裁和各部分的详略布置,还运用点题、呼应、衔接、遣词造句等多样化的写作技巧,在故事情节的矛盾运动中配以精致的语言文字和有效的写作技巧,从而写出了生动真切、有滋有味的好文章。
4.提高写作评价质量。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改进作文教学中“命题――指导――批改――评讲”的模式,调动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作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知识水平有限,再加上教师自身存在的一些原因,传统的作文评改是以教师为中心来进行的,学生只有写的资格,没有改的资格,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董承理先生认为“作文批改也应承担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写作兴趣、成就意识、成功意识的任务。”他提出应该采取“互批自改,推优互评”的作文评价方式。“马正平教授在《中学写作教学新思维》一书中也为我们介绍了三种“作文批改的激励机制”,“批改验收法”、“写批后感法”、“评文竞赛法”。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将多媒体技术与作文评改相结合的方法,即学生写好作文后,由教师浏览,并按照训练重点和作文要求,选择反映典型问题的几篇文章,将其复印在胶片上投影在荧屏上,或教师示范改或师生评议作者改或学生多人“接力”改,方式灵活,虽均为口头评改,却能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和流畅的口语表达能力。
当前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在语文教师的努力下,各种问题会得到很好的解决。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要从学生和教材角度出发,还要从自身出发,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以传统教材为主的前提下,将其与自编教材紧密结合。将行之有效的师生互动与专项记叙文写作训练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的互动教学模式,真正将记叙文写作演变为真正的“快乐写作”。
参考文献:
统计表明,在一堂课中,师生解决问题的时间一般占整堂课的51%,课堂提问已成为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性的主要手段。但统计数据也表明,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常用“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用语,有时这类问句竟占一节课提问的58%。教师往往片面追求完成教学进度,满足于表面上课堂气氛的热烈,从而使得这类教育意义不大的(思维量少的)低效问题充斥课堂。同时,有的教师刚提出问题,马上就叫学生回答(占78%),又没有把思考方法由浅入深、层次分明地传授给学生;又有不少教师(占42%)常把可供探索的问题分解为认知水平较低的记忆性的简单问题,而且这种分解总是在教师指导牵引下进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抑制。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提问没有波利亚倡导的“从一般性问句开始,渐向较特殊的问句过渡”的问题系列设计的意识,更谈不上精心设计问题序列,因而缺乏科学性。
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积极采用“问题序列”这一不断深化的教学程序实施数学教学,收到颇为满意的效果。现将问题序列教学中应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做简单的概述。
1、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并通过主体内因发展思维能力,自觉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提供机会,创设情境,善于设计问题序列,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法,培养习惯。正如波利亚所说:教师讲了什么并非不重要,但更重要千万倍的是学生想了些什么,学生的思路应该在学生自己的头脑中产生,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地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
2、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中之所以产生一些思维的困惑或理解偏差,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还不能同化和顺应教学的内容,因而形成了思维障碍,造成了知识运用上的脱节现象。所以教师就要善于寻找矛盾形成的原因,并以此为切入点,将问题分成若干个层次,循序渐进、逐步加深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为学生顺利理解知识、消除困域、掌握基本解题技能创造条件。
3、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问题序列设计应积极诱发学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形成具有方向性、选择性、创造性的学习行为习惯。
关键词:C++高级程序设计;平台SDK;MFC;托管C++
作者简介:杨荣根(1979-),男,江苏海安人,淮阴工学院计算机学院,讲师;龚乐君(1978-),女,江西临川人,淮阴工学院计算机学院,讲师。(江苏淮安22300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1-0057-02
一、“C++高级程序设计”课程概述
C++高级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通信工程专业继“C++程序设计”课程之后的又一门专业基础课。学生在一年级的“C++程序设计”课程中已经学习了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基本语法和简单的数据结构以及基本的面向对象的概念。应该说学生对程序和计算已经有了一些基本认知。但是学生的基础还不扎实,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学一年级基础和重要的课程比较多,像高等数学、英语等等;加之这种程序设计的概念作为专业的一部分,不像其他传统的基础课程那样早就有个概念在脑海中,只是深度和广度上的扩展。程序设计对学生来说是从无到有的一个全新的概念。
笔者所在学校的计算机学院将该课程安排在大学二年级上学期学习,面向的是通信工程专业。教学大纲规定,该门课程主要讲授Win32窗体应用程序设计、MFC窗体应用程序、文档视图结构、对话框设计、数据库编程、多媒体应用程序设计、网络编程以及托管应用程序设计等。总共48学时,理论课其中24节,实验课24节。
二、教学过程设计及问题
课程采用清华大学出版社曾宪权老师编著的《Visual C++.NET 程序设计实用教程》。该教材中所使用的开发平台是Visual C++.NET 2003平台,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使用的是Visual C++.NET 2008,因此书中的代码会出现一些因为开发平台的版本不同而不兼容的情形,这在实验前就已经做了交代和修正。教学每周安排4节课,讲授两节理论之后再做两节实验。大多数学生虽然在技术掌握程度上还不是很深刻,但能够模仿教材中的例子做一些简单的窗体应用程序。其中有些学生经过思考之后还提出了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1.有了MFC为什么还要做Win32应用程序
在这个功利、讲究效率的社会学生有这种想法也算正常,大家都想花最少的时间学最有用的知识,学生觉得Win32应用程序太麻烦,MFC虽然内容比较多,但是只要使用熟练,编程就很方便,因此产生Win32应用程序编程无用论。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笔者也讲了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在大学期间每个人都要学习数理统计,其中就讲到各种分布,不同的分布形式对应不同的分布函数。数学老师上课往往是先抖出一包数学公式,然后交代这是什么分布。老师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却听得稀里糊涂,不知有什么用。直到后来做实验要处理数据的时候才在别人的帮助下弄清楚这些统计公式的用处,于是又重新把大学统计教材翻出来研习一遍。学生以此为鉴就应该意识到,不能因为Win32应用程序现在暂时没有遇到应用的场合或是它本身的编程复杂就断定无用。
(1)Win32应用程序确是有其应用之处。学生刚刚学完Win32窗体应用程序编写技术,还没有在实际项目实施中遇到具体的应用,自然会在MFC技术面前怀疑Win32的有用性。只要列举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就可以打消学生的这种念头。MFC技术的方便性是建立在Microsoft公司提供的框架类库基础之上的,没有它自然就无方便性可言。这种框架类库对一些全局函数进行了类的封装,程序执行的效率无疑也会略输一筹,况且这种类库本身也需要一些存储空间。可见,程序员所希望的编写方便性是以牺牲一部分时空为代价的。当然,这在一般的桌面计算中是可以忍受的。若是没有这个框架类库的应用场合该怎么办。在对实时性和存储空间都有一定要求的嵌入式系统应用中,这种场合是很常见的。
下面图1是某电厂电能质量监控的嵌入式应用演示系统。在WinCE模拟器中能够运行的MFC应用程序在硬件设备上却不能运行。主要原因就是,硬件设备上定制的操作系统包含MFC DLL库。一些有经验的程序员也许会说,在编译生成可执行文件的时候选择静态包含MFC库,而不是选择共享的MFC DLL库。这当然能够解决问题,但是从应用环境对实时和存储空间的要求,首选当然是Win32应用程序。因此,Win32应用程序大有可用之处。
(2)Win32应用程序编程并不复杂。Win32应用程序也并非如想象中的那么麻烦,只是对于初学者而言短暂的不适应是很正常的。随着编程的深入,学生自然就知道就是那么几个步骤。首先从最简单的窗体应用程序着手,循序渐进。下面分别给出利用一条语句显示提示框窗体和对话框的程序和界面,图2是弹出一个消息框的程序和界面,图3是弹出一个对话框的程序和界面。
对于消息框只需要一条函数调用的语句就可以显示,对话框则需要先定义一个叫作“IDD_DIALOG1”的对话框资源,然后利用函数显示该对话框。由于没有设置该对话框的消息响应函数,所以该对话框什么都不能做,甚至关闭退出也不能做出响应。这只是利用这两个简单的程序说明窗体的从无到有的生成过程,先建立一个直观的窗体应用程序的概念印象。
要创建现实中比较复杂的窗体应用程序,可以按照教材中的步骤,先定义窗口类结构体,然后注册这个窗口类结构体,接着显示更新窗体,消息循环,写消息响应函数等等。有了这样的套路,窗口应用程序就不显复杂了。
2.有了托管C++为什么还要标准C++
由于托管C++是运行在.Net框架上的,因此,能够充分享受.Net框架所带来的一些好处。例如与托管代码密切相关的托管数据是由公共语言运行时负责分配和回收,公共语言运行时通过垃圾收集功能自动回收不再使用的资源,开发人员不需要再处理特别复杂的资源引用。
同第一个问题类似,学完了MFC怀疑Win32;当学完托管代码编程,学生开始怀疑MFC。标准C++也就是非托管的C++,在.Net框架上运行的C++代码叫做托管C++代码,是随着.Net技术发展而出现的。同学们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学到一定的程度都会有一种体会,语言的发展越来越高级,终极目标就是利用自然语言像来编写能够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日常生活中的交流一样简单。图4梳理了一下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的奇经八脉。从最初的0,1这样的机器语言,到汇编语言,再到C语言,再到C++语言,到现在的托管C++语言,其发展越来越高级,离程序员越来越近,但是离机器却是越来越远,对时空资源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程序运行的效率也越来越低。但是随着硬件技术的发展,部分满足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对硬件的要求,也抵消了部分运行效率的问题。在有些应用场合,对软件使用效率要求比较高,像图像处理、文字处理等工具软件,非托管C++还是首选,并且显示出其强大生命力。因此即使在托管C++带来程序开发工作的简便性,也不能轻言放弃标准C++。
3.文档视图结构中文档是什么,视图是什么
说到文档视图结构,同学们不胜其烦,MFC Wizard生成了应用程序的框架。如果Win32应用程序能勉强理清楚程序的来龙去脉,那么MFC应用程序纯然不知所谓,甚至不知道程序从哪开始执行的。要想弄清楚这些,可以采取单步调试的方法,而这在教材中剖析的比较少,需要学生看更加专业的书籍。通过单步调试,就可以看出MFC程序运行的起点,AfxWinMain函数。实际上在程序执行之前就已经存在一个CWinApp类的theApp全局对象,主要完成类似Win32程序中的一些窗口相关的初始化工作。
从概念上讲,微软公司所推的产品中都讲究层次化,即程序的结构可以清晰地利用分层表达出来,由不同层负责不同的任务。这与在网络协议上讲的分层概念以及今后还要继续学习的MVC模型中模型和视图的概念是类似的。MFC应用程序中将对数据的操作和数据的显示界面分离,放在不同的类对象中处理,这种思想使得程序模块的划分更加合理。文档对象负责数据管理,不涉及用户界面;视图对象负责数据输入输出以及和用户的交互,可以不考虑数据的具体组织结构细节。
每个视图类都有一个指向文档类的指针,而每个文档类可以于一个或多个视图类相关联。在文档视图结构中,文档视图通过文档模板CDocTemplate类联系在一起。一个应用程序可以管理一个或多个文档模板,每个文档模板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创建和管理一个或多个文档。本质上,MFC程序最终都要落实到平台SDK上,只是在这个基础上做了一个类的封装而已。总之,对文档视图结构在宏观上有个把握和理解,纲举目张,对那些看似繁杂的类来说就能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在指定的类中添加自定义的代码。
三、总结
C++高级程序设计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在C++程序设计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面向Windows窗体应用程序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需要学生预先掌握C++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基本语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而在现在高校课时压缩的大背景下,这些原先安排两个学期的基础知识现在压缩到一个学期完成,学生大多感觉吃力。因此在C++高级程序设计的课程学习中就会遇到一些问题,这需要教师在有限课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将技术发展的来龙去脉告诉学生,而不是就某一点讲某一点,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这样更加会激发学生的兴趣。
作者曾受广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的委托,对广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抽样调查。调查的对象主要为广西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校长、教育行政部门及培训机构。下面是此次调查所获得的部分数据,从这些数据之一斑中,我们可以窥见目前广西乃至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现状之全貌,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
一、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后对培训效果及培训工作的评价与建议
在本次调查过程中,我们对中小学教师作了广泛的抽样调查,共发放教师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743份。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处理,将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后对培训效果及培训工作的评价总结如下:
1、通过培训对现代教育理论和观念的理解提高程度认为:很大的占47.5%;一般的占45%;较小的占5.8%;没有的占8%。
2、培训后学科知识方面收获:很大的占43.‘1%,一般的占45.8%:较小的占8.1%;没有的占1.3%。
3、培训后在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方面提高:很大的占39.7%;一般的9.5%;较小的占8.2%;没有的占1.2%。
4、通过培训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方面收获:很大的占31.9%;一般的占46.8%;较小的占14.3%;没有的占5.7%。
以上数据说明通过培训教师在现代教育理论和观念以及学科知识方面收获较大,在科研能力及现代教育技术等实际操作方面收获较小。
5、关于参加培训的原因有:10.5%的教师认为是职称评审的需要、81.7%的教师认为是自身发展的需要、19.8%的教师认为是上级的规定。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中小教师对继续教育持积极的态度,具有内在的培训需求和动机。
6、对培训者的下列表现表示感到满意的:敬业精神31.4%;学术水平39.1%;实践经验31.4%;授课能力21.4%;培训效果13.9%。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小学教师对培训者各方面感到满意的比例都较低,特别是对培训效果方面。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培训者对中小学的实际了解不多,从而造成教与学之间的脱节,浪费了培训资源。
7、认为会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培训I方法58%;受训人员参与培训过程19.1%;体验与感受培训环境与气氛15.2%,提高受训人员接受培训的主动意识36.7%。从这些数据看出培训方法的适切性是影响培训效果的首要因素,其次是提高受训人员接受
培训的主动意识。
8、受训者认为培训者使用的教学方法对受训教师在中小学课堂中使用的教学方法能起示范作用有较高的相关性12.2%,有中等程度的相关性 54.8%;较低程度的相关性24.9%;没有相关性 3.1%。这些数据说明培训者在培训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大部分受训教师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因此培训者应注意自己教学的示范作用。
9、中小学教师认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的结果统计比例分别是
――培训的教学模式单一,方法手段比较传统亏3.9%。
――经费不到位,培训的旅差费、培训费得不到十艮销46.8%。
――培训教材内容陈旧,形式单一23.3%。
――培训者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了解不够,对中小学教学实际了解不够35.4%。
――对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目的认识不一 14.3%。
――由于学校工作压力,参加培训难以成行或不予放行17.6%。 .
以上统计数据说明,中小学教师认为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主要困难与问题是培训的教学模式单一、方法手段比较传统,这将是今后首要解决的问题;经费的短缺是第二位的困难与问题,这点是各方面的共识;培训者本身的素质是影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的重要因素,目前培训者素质有相当一部分不能满足培训的实际需求,培训教材的内容与形式、教师的工学矛盾、部分教师对培训目的的认识也都影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顺利实施。
10、中小学教师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的建议综合起来如下
――增加经费投入,减轻教师的经济负担。
――培训者应先接受培训,应了解中小学教育改革实际。情况和教师的实际需求,特别是要注意了解农村中小学的实际;制定培训规划、目标时应分层次提出要求,不能搞一刀切。
――采取多种培训形式与手段,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
――改革教材,使教材适应新形势要求。应加强科研意识、能力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
――注意培训的实效性。
三、培训机构与培训者对培训工作的评价与建议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对广西区所有培训机构发放了调查问卷,回收了有效问卷159份。通过统计分析,将培训机构与培训者对培训工作的评价情况总结如下:
1、关于培训者,你认为目前需要进一步改善的有(数据为选择该项的人数比例)
A学术水平44.7%;B敬业精神18.9%:C授课能力39%,D培训效果39.6%,E实践经验 31.4%;F教育科研能力55.3%。
此组数据说明培训者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学术水平亟待提高,其次在授课能力、培训效果、实践经验方面也有待提进一步改善,绝大部分培训者的敬业精神都较好。
2、培训者对所在培训机构的评价
――硬件建设方面:9.4%的人认为能满足各种培训需要;46.5%的人认为基本能满足需求,37.1%的人认为大部分情况不能满足培训需求。
――经费预算与投入:认为合理的占0.6%;认为较合理的占20.1%;认为不能满足需要的占 69.2%。
――师资结构及素质;10.7%的人认为能满足各种培训需求,60 74%的人认为基本能满足;21.4%的人认为不能满足各种培训的需求。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培训者有1/3以上的人认为培训机构的硬件建设不能满足各种培训需求,这说明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硬件设施是当务之急,经费预算及投入有2/3以上的人认为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这主要是因为政府投入不到位,有1/5左右的人感到培训机构的师资不能满足培训需求,加强培训机构的师资队伍建设也是当务之急。
3、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培训者的意见如下
――认为经费不到位的占74,8%。
――认为培训院校、教科研机构、电教部门彼此之间协调不够的占28.9%。
――认为培训教材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的占 32.7%。
――认为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不高的占 57.9%。
――认为培训的教学模式单一、方法手段比较传统的占37.7%。
――认为培训机构硬件建设不能完全满足各种培训需求的占44%。
――认为培训教师对中小学实际了解不够的占 40.3%。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经费问题是制约“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的“瓶颈”;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原因主要是:有些培训内容与教师的需要脱节、不能做到按需施训、培训的模式较为单一、经费的限制、工学矛盾等;培训机构硬件建设、培训者对中小学的实际缺乏必要的了解、培训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等都是制约“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顺利实施的主要因素。
4、如何提高培训质量,使培训更能满足第一线教师的实际需要,培训机构与培训者的建议主要有
――应进一步开展培训者培训,此类培训内容要新,方式要灵活,要讲究质量。
――应对各级培训机构的培训权属做出相应的规定,使培训机构之间的协调有个依据。
――加强培训基地的硬件建设,应按照规定收取教师的培训费,以免影响教师的参培极性。
――组织培训者深入第一线进行调查,根据第一线教师的实际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培训工作的评价与建议
此次调查我们对广西各地、市、县的教育行政部门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试卷110份。根据统计结果,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培训工作的评价总结如下
1、关于培训机构
――师资结构及素质:不能满足的占30。9%。
――经费预算与投入:认为合理的占2.7%,较合理的占10%;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占81.8%。
――硬件建设:认为能满足各种培训需求的占 7.3%;基本能满足需求的占47.3%;不能满足培训需求的占40%。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培训机构的建设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均不满意,特别是经费的投入。这表明加快对培训机构的经费投入,尽快使硬、软件达标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事。
2、认为参与教师培训的机构应该有(选项后数字为选择该项的人数比例):各级教师培训机构 84.5%;师范院校70.9%;教科研部门70%;学术团体15.5%;电教部门58.2%。
以上数字说明,应广泛发动各种资源参加教师的培训工作,各部门应广泛联合,协同搞好培训工作,但应注意做好宏观调控工作。
3、关于培训机构的师资,对下列各项感到满意的比例分别为:培训效果21,8%;实践经验15,5%;敬业精神63.6%,学术水平23.6%;授课能力 20.9%
从以上数字我们可以看出教育行政部门对培训机构师资的敬业精神满意度较高,达到63.6%;对其它方面满意度较低。因此,大力加强培训者的培训显得十分迫切。
4、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教育行政部门的看法是
研机构、电教部门彼此之间协调不够。
――有90%的人认为经费不到位。
――有66.4%的人认为培训教材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方法手段比较传统。
――有58.2%的人认为培训的形式主义比较严重,缺乏实效性。
5、对于如何顺利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教育行政部门的建议可归纳如下
――鉴于有相当部分教师经济困难,建议上级能加大对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的投入,减轻受培教师经费负担。
――由于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对教师的培训时间应安排在假期进行;制订切合农村中小学教师实际的继续教育方案,不能搞一刀切。
――继续教育制度的激励机制要进一步健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培训机构要通力合作、定期协商,力求上下一致,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要与人事部门协调好关系。
关键词:生态文学;生态危机;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6-0250-02
全球性生态危机是现代社会备受关注的热点议题之一,学界对于生态危机的关注由来已久,自20世纪早期以来,已经形成了生态文学、生态哲学、生态社会学等重要的生态理论学科。在生态文学领域,20世纪70年代产生了影响深远的生态批评理论,生态文学的理论研究建立了基本的框架,生态文学的核心议题即生态危机已成为大多数研究者的共识。然而,许多研究者对生态危机的现代性仍然存在误读;对生态文学中人类地位问题争论不止;对“环境保护”口号疑惑重重;对生态文学的题材无限泛化。本文选取上述几个急需辩白的问题进行集中讨论,以厘清生态文学的误读和争论。
一、对生态危机现代性的误读
生态危机是生态文学的核心议题,也是生态文学的历史和逻辑起点。西方工业革命开始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对空间和资源的需求猛增,大片森林被砍伐,长千上万的江河被污染,不计其数的物种被屠杀绝迹,深埋地下的矿产能源被开采殆尽。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对空间和资源的无休止的掠夺便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并随着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化进程,蔓延为全球性生态危机。
从历史的角度看,生态文学应产生于西方工业革命之后,随生态危机的凸显而慢慢发展,并在全球性生态危机中成为研究热点。生态危机的现代性根源决定了生态文学的现代性;了解清楚生态危机的产生与发展,有助于分析生态文学的发端及发展过程。对于生态危机的现代性问题,有两种较为典型的误读。第一,工业革命之前没有生态危机。实际上,自然界中万事万物都存在着联系,一个物种受气候变化影响而减少,便是食物链中另一物种的危机。生态危机实则由来已久,然而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像工业革命一样,造成如此严重的生态危机。第二,人类文明应该抛弃现代性。有西方学者认为,现代性的到来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危险景象,人类应回归到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这种观点在当今社会有其可取之处,比如有助于构建节约型社会;但若谈到抛弃现代性,则是对主要矛盾认识的严重偏颇。生态危机的根源并非在于科技发展和文明进步,而在于人类控制和征服自然的致命虚妄。
二、生态文学中人类地位问题
关于生态文学中人类地位的问题,学界主要存在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两大对立阵营。两者思想均作为一种价值和价值尺度被采用,不同的是,前者是把人类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价值评价的依据,认为有且只有人类才是价值判断的主体;后者则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罪恶之源,认为人类应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建立一个以自然生态为价值尺度的价值体系,并制定与之相应的发展观。
在生态文学的讨论中,非人类中心主义则获得了广泛的欢迎。研究者认为,生态文学应围绕“生态”二字,将其核心价值定义为生态整体观,即是以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和整体利益作为价值判断的出发点和终极标准。在实践过程中,为了表示对生态系统的尊重,赋予自然界中万事万物以主体的地位,并假设自然是一个能够做出价值判断的“主体”。这一观点有利于人们增强生态整体意识,减少甚至消除人类对自然的控制和征服。然而,涉及到具体实践时,非人类中心主义者往往又将人类摆在主体的位置,去替代自然做出价值判断,从而回到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范畴。生态文学研究对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通常认为这一思想滋生出了人类对自然无休止的控制和征服,应该为生态危机承担主要责任。实际上,在生态危机全球蔓延的今天,在寻求到一个公正有效的价值评判主体之前,人类中心主义很可能将唤醒人类这一自然界中唯一的理性存在,使其主动承担起消除生态危机的重任。
三、保护环境的迷云
在人类发展史上,人对自然的态度经历了敬畏、挑战和征服三个阶段。到了近代,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生态意识的发展,人开始重新思考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应朝着和谐共处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背景之下,“保护环境”成了全社会的共识,各国政府都积极鼓励公民投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去。作为一个宽泛的行动口号,“保护环境”极大地调动了人们解决生态问题的积极性,并衍生出了“节约用水”、“爱护动物”、“勿践踏草坪”等一系列行动和口号。值得说明的是,“保护环境”的口号从一开始便存在着相当大的争议。“保护环境”一词,在非人类中心主义者的眼中,常被看作是人类中心和二元论的术语,意味着人类处在中心位置,周围由所有非人的物质环绕;“保护环境”这个词透露出的是人的自大和骄妄,不利于实现和谐共处的人与自然关系。然而在生态危机的现实中,非人类中心主义者也无法无视自己的理性精神和主观能动性,而对生态危机不管不顾。在人类中心主义者的眼中,“保护环境”存在着选择上的困境,一方面,人应该发挥自身的理性精神和主观能动性,承担起改善环境的重任;但与此同时,人作为价值判断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保护环境,势必导致人类利益和生态系统整体利益的再冲突。人类在自然界中的高度责任感以及人类价值评判的主观性,共同造成了保护环境的迷云。
四、生态文学的题材问题
生态文学从20世纪早期以来便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其创作甚至已经远远领先于理论上的研究。生态文学的题材被热情洋溢的创作者们极大的泛化,许多涉及自然环境描写的作品都被不加区分地划入生态文学的范畴。本文在此列出生态文学的主要题材内容,为生态文学的创作提供参考。
第一,生态文学应取材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实践活动,并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描写主体。
第二,生态文学在内容上应当反映生态危机这一定特定的社会存在。
第三,生态文学应努力着眼于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并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作为文学表现的最终价值所在。
五、结语
生态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在系统化研究上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现代性生态危机仍在继续蔓延,社会和时代交给生态文学的任务还很繁重。确立生态文学的现代性,有助于沿着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发展之路寻找生态文学的发端与发展过程,但生态文学各个发展阶段的确认工作将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文学的直接创作者是人,人对于自身在生态系统中位置的思考,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作品的价值取向,人的地位问题也是今后研究的又一重点。最后,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门类,生态文学的题材可以有很多选择,但这些题材不能无限泛化,应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共性,以作为区分生态文学这一文学门类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雷鸣,李晓彩.中国生态文学亟须走出价值观的混沌[N].河北日报,2010年.
[2]张晓琴.论生态文学的环保思想与现实价值[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一、题眼:恰当解读
写作构思的第一步便是审题。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命题人给出的记叙文的题目进行深入探索,仔细的推敲题目中的每一个字,这样才能领会题意,对题目进行恰当的解读,从而抓住写作的中心和重点,掌握题目的限定信息和要求,从而选取符合题意的新鲜材料,更好的完成写作任务。审题的方法多种多样,其步骤一般包括:审文体形式、审写作内容、审写作重点、审文题限制。把握题目的题眼是第一位的。例如“记我最熟悉的一个人”,虽然作文题目有点长,但应抓住题目中最重要的一个词“最熟悉”,找准文题所要求写的重点,选材也就有了范围。“记一件难忘的事”、“一件有意义的事”、“令我敬佩的一个人”、“记一件拨动我心弦的往事”等这些命题作文,也都能用此方法找到它们的题眼,即“难忘”、“有意义”、“敬佩”、“拨动心弦”,抓住了题眼,就是抓住了文章的写作重点。再例如“春天”、“清晨”、“路”等题目,在写作时就应该在理解题目上多下功夫,因为记叙文的题目就一个词,这个词既是题目,也是文章的题眼。同时还应分析题目的内涵,深层意义。象“春天”,它可以代表季节,可以写这个季节里的雨、风、花草等,也可以把人的心情比喻成象春天一样美好。
二、行文:前后照应
前后照应是谋篇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使文章严谨连贯,浑然一体,又能突出内容和结构上的内在联系。在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在写作过程中做到前后照应,其形式主要有如下四种:(1)文题照应。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巴金的《繁星》一文,文章开头一段:“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这一段既是破题,又是统领全篇的关键段。(2)前后照应。例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文,第一段中有三组对比,即济南和北京的对比、济南和伦敦的对比、济南和热带的对比,其中第三组是用热带的毒日跟济南的温情作对比,从而得出“济南真的算个宝地”的结论。在这一组中“宝地”对应了前文第一组对比的“奇迹”,在后文中交代和阐明前面所写事物的结果与发展脉络,使全文环环相扣,结构紧密和逻辑清晰。(3)首尾照应。在文章的结尾处对开头交待的事情作必要的提及,使文章首尾一致,成为有机的整体。例如《济南的冬天》一文,文章以对比开篇,突出济南冬天的特点,结尾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收笔,和标题“济南的冬天”相呼应,抒发了作者的怀念之情。
三、观察:注重方法
在作文教学中,不仅要学习课文中的表达方法,还要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包括全面细致观察法、重点观察法、比较观察法等,在观察之后师生交流,归纳和总结。只要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善于观察,即使是很平凡的事情也可以成为很好的题材,都能写出形象生动、语言流畅、景色优美的好文章来。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这个在生活中太容易让人疏忽的“背影”却成了朱自清文中描写的焦点,从小小的背影中却映衬了大大的父爱。
四、仿写:熟能生巧
仿写作为一种作文的训练手法,能带着学生慢慢的走进“爱上写作”的文学殿堂,不管是作为范例的课文,还是其他优秀的文学作品,内容、写法、技巧都值得研究和效仿,正如王维模仿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写成了《桃源诗》,的“我欲因之梦廖廓,芙蓉国里尽朝辉”模仿借鉴了李白的“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从仿写句子到仿写片断,再到仿写范文,帮助学生尽快熟悉写作过程,把握写作思路,只要勤练笔,定能熟能生巧。
关键词: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动手能力
C语言因为其功能强大、使用灵活、可移植性好,几乎成为了高校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在大学生计算机知识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1]。由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大多是在第一学年开设,低年级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方法不适应、学习兴趣不高、基础薄弱等问题。如何化解这些问题,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是C语言教学面临的主要课题。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每学年有近40个本科班级开设C程序设计课程[2],涉及理工文管法几十个不同的专业。笔者在学校教改项目的支持下,经过多轮的教学实践,对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典型问题进行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探索。
1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各方面的基本情况,笔者分别在教学初期、中期和课程末期三个阶段,从多个不同侧面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从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显示,低年级大学生在C语言学习中普遍存在“基础薄弱、兴趣低、动手难”等问题,而教学中也普遍有“知识点课上理解困难、上机实践质量无法保证、缺乏有效手段来持续提高动手能力”等问题。
1.1基础薄弱且学习目的性不明确
从调查结果看,绝大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都没学习或接触过程序设计语言相关基础,所具备的基础知识,只是会使用办公软件。学生学习目的为“想成为编程高手”的比率仅占11%,以考试和修学分为目的比率高达45%,如图1、2所示。
1.2计算机利用率低,动手能力不足
调查显示,现阶段拥有个人计算机的比例高达60%,23%的同学宿舍内拥有计算机,此数字说明,现阶段大学生拥有非常好的上机实践环境,而从计算机的利用率情况看,“聊天、玩游戏、浏览新闻”的比例达63%,“查资料”比例有23%,由此可见,大学生对计算机的利用主要是偏向“娱乐”和“获取信息”,而忽视了最主要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技能方面的提高。高比例的计算机普及率,不仅没有成为推动大学生学习C语言的有利因素,反而制约了对语言工具的学习和提高,如图3、4所示。
上机实践在C程序设计中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所在学校教学课时和上机实践的课时分别是32和56,因此大学生上机效果直接反映了大学生对C语言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效果。图5是教学中期对大学生动手能力的调查结果。
能独立编写上机程序的仅有23%,38%的同学只能部分编写程序来完成上机作业,而20%左右的同学处于“不会动手”的状态,如图6所示。
1.3初期语法知识点掌握效果差
通常经过2~3周左右的教学,能完成了C语言的基本语法的讲授。为了了解大学生掌握情况,我们将语法知识点较粗的划分10个方面,在教学中期对大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调查,按照难以掌握的知识点排序,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基本语法整体掌握情况不理想,其中主要难点集中在“3种程序设计结构”的语法上,分别有近50%以上的同学认为很难掌握,理解的同学仅有5%左右。学生归结难以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原因是“太抽象”、“名词太多”、“内容太多太快”、“很复杂”等。
1.4后续学习与提高缺乏途径
作为大学生接触和系统学习的第一门程序设计语言,经过正常的学习和训练,在综合设计之后,很多同学对C语言产生了较浓厚的兴趣和继续学习的愿望(如图6所示)。而目前针对大学的后续学习和提高,还缺乏有效的途径为大学生提供帮助,仅依赖于学生自身的个人能动性,是现在高校C程序设计课程中普遍存在的不足。
2主要解决策略
通过在不同阶段对大学生学习和掌握情况的问卷调查及其结果分析,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和策略。
2.1激发学习兴趣
强烈的兴趣爱好对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尤其重要[3]。为此在教学中不同阶段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如:在初级阶段采取“炫耀式”,中间阶段采取“鼓励式”,后期采用“成就式”。所谓“炫耀式”是利用教师对语言的驾驭能力,现场编译一些趣味性的小程序,如:打字练习程序、水仙花数等,这种“炫耀”能使大学生产生羡慕情绪,从而激发学习的欲望。在中期大学生掌握一定语法后,在上机操作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会产生畏难甚至退缩的情绪,为了鼓励大学生跨越这个阶段,采取“鼓励”方式。即布置部分“抄袭”教材代码实例的作业,然后尝试修改来实现某些简单功能。这样使大学生增强继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后半阶段,则采取组建团队形式进行综合设计,每4~6人为一个小组,协作实现一个大学生经常接触到的实用系统,如: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借此提升大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实现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跨越,为今后的自学和提高树立信心。
2.2对重点难点的语法知识点全面渗透
根据主体认知学规律,对于新知识点的学习,大学生即使投入较多的时间,也无法获取较好的效果。因此,针对学生初期对C语言基本语法理解难的问题,我们采取的策略是:不奢求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理解和掌握这些语法知识点,而是在教学整个环节中反复强化,并上机实践环节有针对性的尝试和应用。
2.3多措施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
在大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过程中,需要解决2大问题。1)程序设计能力;2)程序调试能力,二者相辅相成,但都是一个逐步实践和提高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加强实践环节的管理,重点培养,以点带面的方法。
2.3.1重点培养,以点带面
调查结果显示,有近13%左右的大学生曾经在中学阶段接触过计算机语言,而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之间内在的相似性,使这部分同学在一开始就具备了“先发”优势。因此在教学中,特别是上机实践环节,对这部分同学采取了区别对待,如:成立课外兴趣小组、额外布置上机任务、引导问题解决的过程、严格检查上机实验成果等。经过一段时间的重点培养,这批同学,在程序设计和程序调试方面都较一般同学优秀。一方面为同班同学树立了一个现实的榜样,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其他同学的日常学习和上机供一些帮助,逐步形成了以点带面,多层次的学习体系。
2.3.2多措施强化上机实践环节
在实践中,将大学生上机实践行为分为了3个阶段。1)环境熟悉期。主要是让学生熟练掌握C语言的编译和运行环境,并具备初步的程序调试能力;2)语法训练期。主要是通过简单程序设计,从实践中掌握语法现象;3)提高期。主要锻炼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能进行初步的算法设计和实现。大学生C语言能力是否逐步提高,关键是要采取多种措施强化上机实践的效果。教改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 纪律环节。严格上机时间和管理,建立人与机器的固定对应的关系,随时记录学生考勤情况,并与上机成绩挂钩;
2) 上机指导环节。由于每次C语言上机人数都在3~4个学生班,连续4个课时上机实践,仅仅依靠任课老师无法完成上机辅导任务。在聘任优秀研究生为上机辅导教师同时,为了监控和提高辅导质量,要求研究生辅导过程中填写“上机辅导记录表”记录学生的典型问题及解决过程。
3) 检查与考核环节。每次上机前都详细规定了详细的实践任务和检查内容,为了防治学生之间互相拷贝,检查时不仅仅是看程序运行的结果,更重要的是看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具体的程序设计细节的理解。根据程序运行和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将上机成绩划分为A、B、C、D四等。
4) 综合设计环节。在团队综合设计期间,实行组长负责制,要求组员之间既分工又合作,团队须进行不少于3次的主题讨论,记录讨论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并提交相应的文档。最终检查时,组长进行整体系统设计介绍和演示,各组员讲解自己所完成的功能,并回答相应的问题,以小组成员中成绩最差的作为最终团队的成绩,借以激励团队之间合作和共同提高。
3部分结果对比
在本轮课程建设过程中,第一批选择了其中10个班进行教改实验,随机选择了4个教改班和4个非教改班,分别从知识点的掌握、动手能力以及最终考试成绩三个方面的情况进行的调查分析,结果如图7、8所示。
从上述曲线可以看出,随着教学的推进,大学生对C语言知识点的理解和编程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在不同的节点上,教改班级大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和动手能力都优于一般班级,到学期末时,二者之差比例近20%。
从考试平均分和90分以上人数比例数据显示,教改班平均分明显高于非教改班约5分左右;而教改班高分人数占所有90分以上的60%。两项数据充分说明,教改采取的相关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图9、10所示。
4结语
C程序设计是学习计算机能力的重要课程,也是各专业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围绕提高大学生提高程序设计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针对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积累了一些实际可操作的经验。但关于大学生结课后的再学习和提高问题,目前还没有切实有效的途径给予支持,这也是今后课程建设中需要关注和重视的方面。
参考文献:
[1] 方红萍,陈和平. C语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5):8-10.
[2] 谭浩强. C程序设计[M]. 3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11.
[3] 李宏.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J]. 信息与电脑,2009(9):83.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n C Programming Language Learning
ZHANG Fan, ZHOU Fa-guo, WANG Zhen-wu, LI Jia-jing
(School of Mechanical Electronic &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3, China)
1课前预习
由于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学习资料匮乏与眼界狭窄,课前只要求学生查阅生字词(读准、理解,会写、并能造句),能流利的朗读课文即可。
2导课
语文教学新课成功的导入,要富有激情,要拨动学生的心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导课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故事导入法、表演导入法、问题导入法、猜谜激趣法、咏诗诵词法、悬念导入法、生动有趣的多媒体影音等。在导课的过程中适时的展示课堂目标。
3指导学习
读。阅读在教学中的作用非常大,读的过程中,能达到眼到、口到、心到。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揣摩、讨论,反复体验,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受到启迪。阅读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初读。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题目与课文什么关系?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写人的,抓住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什么人做了件什么事?结果怎样?如写事情的,要抓住事件的六要素来说。)?独立思考后与同桌交流。
第二步默读细读。读的过程中,要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要用自己的话简要归纳,必要时写在练习本上,同时要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与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完成后小组(以相邻两座位为小组最佳)内传阅,互相学习,自我矫正。同时探讨勾画的不理解的语句。如小组内无法解决,就提交给教师,教师要抓住主要问题,以“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悟品评、释疑解惑、内化吸收。
第三步品读感悟。教师开始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回顾品读:一是自己勾画的认为优美的句段。二是品味人物的精神风貌、透过事件反应的问题或得到的启示教育。三是自己认为本文那几个方面写得好或学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受等。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语言、选材、结构等方面入手。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可由学生自由体会与感受,努力做到把课本知识向外延伸,从情感的角度、从想象的角度、从体验的角度设计出一些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个性思考的开放性问题,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空间。这一环节重在相互探讨口头交流(探讨的人员2-4人为佳),共性的问题由教师引导在班级体内学生互相解决,可采用举手、点名等方式,但用时不宜过长,如发现学生大多难以解决,教师有必要做以点拨。教师切不可操之过急,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根据学情适时调整难度、进度,宁可少而精,不可多而粗。
4课内小结
小结是一个回顾整理的过程,可以由教师小结逐步过渡到学生自己小结。教师小结要简明扼要,抓住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同时对写作上的艺术特色做以点拨,每节课渗透一点,逐步引入写作借鉴。阅读教学,更是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写作水平提不高的原因之一就是课内阅读教学不到位。
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回顾学习过程,帮助他们从成功的学习中总结出阅读规律、学习方法和主要收获等,以便今后自觉运用这些规律去探求新知。
5练习
根据不同课型、不同的教学重难点、学生的学习情况,每节课都要留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练习形式应当多样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51 字词。抄写或听写生字词,或组词说一句话。
52 摘抄。对课文中优美的句或段摘抄在语文积累本上,对提高写作大有益处。
53 仿句:可以仿写文中优美语段,也可教师出示与课文相关的优美语段,让学生仿写,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写作奠定基础。
54 写体会。语文中的课文,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涵上都有独到可取之处,由于学生课内注意力只集中在课内某一时间段,在独立思考与交流中难免思维不集中,通过写,有利于教师掌握学情,及时发现课内学习效果差的学生,从而过多的关注他们、激励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