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6 15:29:27
导语:在高效节能灌溉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建筑节能设计;改善方案
Abstract: With China's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 number of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equipment Guangxi University invention patent and utility model patent, design software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of 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 The "solar -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hot water equipment: has won the national utility model patent (Patent No.: ZL200320101152.8), which will enable the Guangxi renewable energy utiliz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updated and extended. And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alysed thinking.
Key words: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improvement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 言
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节能减排工作,太阳能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太阳能热水器产量和产值快速增长,生产量和使用里居世界首位。油气今年中国绿色奥运的大力推广,太阳能行业更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另一方面,广西河流数量多,大多数城市(镇)临江而建,地表水丰富。广西雨水充足,地下水也相当丰富,全区有600多条地下河;绝大对数城镇地下水位较高,富山土壤比例大,为土壤换热式地源热泵系统应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一般富水土壤换热井20-30米,换热效果就很明显。因此,广西采用地源热泵供热制冷节能环保系统具有非常有利和广阔的条件。目前,广西大学已申请了多项地源热泵相关设备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自主开发地源热泵系统设计软件一套。其中“太阳能-地源热泵空调热水设备:已经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0320101152.8),这将使广西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得到更新和推广。
1建筑的基本特征分析
生态型住宅的环境要有洁净的空气、水源与土壤,不受到不良自然环境的危害,也不易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基本特征如下:
(1)建筑物要尽量保持和开辟绿地,在建筑物周围种植树木防风、遮荫,改善景观,保持生态平衡。重视室内空气质量,保持新风在室内的流动。重视人文景观的保护,建筑物附近有价值的古代文化或建筑遗址应予保留并予妥善安置。
(2)建筑物的资源、能源和其他消耗至最低程度。建筑物应该充分有效地使用水、能源、材料和其他资源。尽量利用清洁能源(如地热与太阳能、水能、生物能和风能),保护与改善自然环境。在满足人们的健康、舒适、安全使用的情况下降低消耗、节省资源。
(3)建筑物应有合理的朝向布局,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建筑物的形体布置合理,应减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以减少采暖与制冷能耗,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应该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构造,并具有良好的自然采风系统以及充分的自然通风条件;建筑物内的房间设置、布局恰当,既满足使用舒适度,又节省能源。
(4)回收并重复使用资源。从旧有建筑物中拆除的建筑材料,如砖石、钢材、木料、板材和玻璃等,尽可能保护好,根据不同情况,力求回收利用,做到:
建筑材料——建筑——建筑材料——新建筑的良性循环。并积极利用其他工农业废弃物料。使用先进技术,降低建筑运行管理费用。在结构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不要拆除旧建筑,应对其进行改造以适应新的使用功能,节省建筑造价。
2住宅区规划设计
建筑物布局不合理,会导致居住区局部气候恶化。当建筑师们在对建筑住宅区进行规划时,更为常见的做法是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建筑平面的功能布置、美观设计及空间利用上,而很少考虑高层、高密度建筑群中气流流动情况对人的影响。事实上,良好的室外风环境,不仅意味着在冬季风速太大时不会在住区内出现人们举步维艰的情况,还应该在炎热夏季有利于室内自然通风。从这一点上来说,在规划设计中仅仅考虑对盛行风简单设置屏障的做法显然是不够的。同时,住宅区周围建筑的热环境不仅和气流流动有关,同时还和住宅区建筑周围的辐射系统有关。受住宅设计中建筑密度、建筑材料、建筑布局、绿地率和水景设施等因素的影响,住宅区室外气温有可能出现“热岛”现象。“热岛”现象在夏季的出现,不仅会使人们高温中暑的机率变大,同时还促使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加重污染,并增加建筑的空调能耗。合理地建筑设计和布局,选择高效美观的绿化形式及水景设置,可有效地降低热岛效应,获得清新宜人的室内外环境。
3 建筑物的内外环境控制系统设计
住宅区规划应有效地设计防噪系统,如将住宅区和主要交通干线相隔绝,防止主要交通干线的噪音传过来。污染控制问题也需重视,建筑物内部空气质量不好,一定是与室外空气污染有关,而通过有效的绿化、有效的组织建筑周围气流流动,可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在设计初期,技术人员就应该深入现场进行调研和测试,检验当地的噪声或污染是否符合标准。如果不能满足要求,一定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在居室防噪设计中,可考虑采用错开设计的双层玻璃窗,既能有效降低噪声,又不影响自然通风的利用。
4节能措施及效果分析
4.1节能措施综述
优先考虑被动式策略(如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围护结构隔热遮阳措施等)后,优化设计主动式策略、照明节能技术等),具体措施,通过合理总平面设计,利用夏季主导风,因地制宜布置绿化带,改善微气候;选用合适的建筑材料。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性能;选用高效节能的建筑设备、制定合理的运行和控制方式充分提高能源利用率;选用高效节能的灯具产品,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明,优化照明控制的方式,减少照明能耗;使用智能系统,使系统经济运行,节约能耗。
4.2建筑节能措施
(1)整个建筑外墙采用干挂石材,表面光滑平整,有利于反射太阳辐射。南北两侧裙房均设置内庭院,有利于改善局部通风效果。主楼与裙房之间留有9米宽消防通道,有利于自然风的相互穿透。
(2)本工程绿化规划采用集中绿地布置和建筑周边环形绿化带布置相结合,整个地块的绿地率在30%。大面积的绿化带可以有效减少城市及展区室外气温逐渐升高和气候干燥情况,降低热岛效应,调节微气候。室外绿化物种注重选择适宜柳州: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且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
(3)室外公共活动场所地面以透水性铺装为主,利用透水砖、绿化带和水体吸纳水分,不仅可以降低暴雨时期的地面径流量,还可以利用水分的蒸发降低夏季地表温度,改善室外热环境质量。
4.3空调通风节能措施
(1) 本工程从建筑设计上考虑以自然通风采光为主,辅以机械通风换气设备和空气调节设备来维持室内舒适环境。
(2) 采用符合国家要求的节能设备及材料。空调通风设备采用节能省电、能效比高的产品,以利于节能。所有建筑均按节能设计标准设计。
(3) 空调水系统采用变流量系统,水泵均为变频水泵,按实际负荷进行调节,在部分负荷时通过水泵变频调节流量来最大限度降低能耗。
(4) 在室外气象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实行比例调节新/回风比直至全新风模式,减少冷水机组开机时间,降低运行能耗。
(5) 合理设置空调自控系统,对通风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进行优化,达到节能效果。
(6) 采用高效节能的保冷材料,减少输送过程的冷量损失。
(7) 分体式空调机组安放,与建筑专业密切配合,使室内机的位置满足室内良好的气流组织需求,使室外机拥有良好的通风换热环境,避免进风、排风气流相互干扰。
4.4节水技术措施
按照项目条件进行整体规划,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并进行可行性、经济性和合理性分析。在设计阶段,确定各种水资源利用方案,分质供水,进行水量平衡分析,充分挖掘中水和雨水的利用潜力,充分挖掘雨水与景观的优化结合,充分利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节水设备。充分利用非传统水源,根据场地特征,充分收集雨水,处理回用。充分处理污废水达标后回用,这些处理后的低质水可以用于绿化、浇洒道路、景观补水,以及用于洗车和冲厕等。同时,在使用中减少管网漏损,采用优质管材和连接部件,控制安装质量。住宅建筑采用节水型器具及设备,以及水质保障措施。苗木灌溉采用高效的节水灌溉方式。
经县委政府申报、省政府批复,2010-2012年小农水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区为张秋镇、阿城镇、七级镇、高庙王乡四个区域近20万亩耕地。主要现状水利工程多是60年代前后建设的,现有小型水源工程182处,泵站提水灌溉工程4处,机井125眼。工程运行40多年来,由于地方配套资金不足,渠道衬砌率低、质量差、渗漏严重。建筑物超役运行已老化、退化失修。尤其是土质渠系损失水量较为严重。现状干级渠道衬砌率仅为15%;年均输水损失近1亿m3。支级渠系几乎全为土渠,衬砌率仅为2%;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8。灌溉模式仍是传统的畦田大水漫灌、跑、冒、渗、漏及群众乱扒乱堵,乱放水的现象普遍严重。早灌一次每亩需用水80余m3。项目区内干渠、支渠、农田斗沟等输排水渠沟长期管理粗放,渠道淤积,堵塞严重。农田输、排水渠沟布局极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制约灌区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造成了水资源严重浪费。
2现代化小农水工程设计的规划布局
项目区建设规划设计布局起点高,突出实效性。根据水资源现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优化工程设计,优选灌溉模式,全部采用管道输水方式。以管代渠、节水节地。水源依据是“靠河建站,不靠河打井”的原则,精心布局、细化设计。达到工程设计“三十年不落后,五十年还能用”的目标要求。共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9.25万亩;铺设UPVC管道700km,新挖疏浚河道172km,新修建生产路83km,新建、改建桥涵闸等建筑物302座,新打和配套改造机井943眼,新建泵站泵房36座,配套水泵、架设变压器、安装变频供水设备36台套。新建土壤墒情自动测报系统4处。设计实现“旱能浇、涝能排”的现代化农田管网工程系统。36座泵站采用变频自动化控制,高效节能,943眼机井采用一泵多卡管道灌溉模式,节水省电、方便操作及管护。
3工程设计模式
泵站工程模式:“一泵、一网、一卡两表多栓、一带、一畦田”。机井工程模式:“一井、一网、一卡、一表、一栓、一畦田”。一泵指泵站,控制灌溉面积3000亩左右。选用单级双吸中开离心泵,扬程24m,功率22~185kW,流量每小时500~1866m3。泵站配置拦污栅网、闸阀、压力表、真空泵、变频柜、高低压配电设施等。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体现了新技术应用和高标准设计应用。泵室为钢筋砼结构,泵房为砖混结构,钢木套装门、塑钢窗、花园式院落。“一井”指配套机电井。为混凝土砂管井。井深60~70m,单井出水量40~60m3,设出水口(给水栓)10~20个,单井控制灌溉面积80亩左右。“一网”指输配水管网系统,从泵站、机井到田间出水口均用管网输水。“以管网代沟渠”、灌排水分设,实现田间自来水无死角无盲区。因管网系统较大,设计管道直径从Φ110~Φ500mm均用UPVC管件。系统设进气、排气阀、泄水阀、闸阀等配套设施。泵站出水口设计安置磁流量计和插入式数字流量计两种计水量器具,给水栓配备移动水表和小白龙输水软管。“一卡”指智能控制卡。用于泵站、机井启动,控制一座泵站、一眼机井灌溉。一泵一井多卡,依卡缴费,刷卡取水,实现计量用水缴费,促进了群众节水意识。“两表”或“一表”,是系统中的固定水表和移动水表。固定水表安装于泵站灌区干管首端,由水管员管理。作为泵站计量用水收费依据。移动水表是将固定水表计量分配到用水户的延伸和依据。水表起止码由水管员记录,用水户确认。机井灌区仅在井池出水口设固定水表。“多栓”或“一栓”,指泵站或机井系统的给水栓。泵站系统设多栓,机井设一栓用水灌溉。大田灌溉给水栓设计采用是先进的自动排气系统,解决了原来给水栓排气困难的问题。由一体式改为分体式安装,有自动关闭功能,节水高效。由地上变为地下深埋,便于机耕,用水泥浇筑,有防盗、防晒、防老化、不易损坏的优点。一带是田间出水口以下连接小白龙输水带。给水栓通过输水带用快速接头连接向畦田内灌溉,使用方便。畦田是田间畦块。传统长畦200~300m,宽8~10m,灌溉时间长,浪费水电。设计田间支管间距100m左右,出水口间距50m左右,畦田大变小,加大了田间节水效果。泵站灌区和机井灌区核定水价为0.21元/m3和0.22元/m3,亩次灌溉成本10元左右,比传统灌溉模式节省50%.
4工程设计综合效益分析
4.1创新了灌溉模式,优化了水资源配置
项目区实现了高效节水管网化管道灌溉模式,通过现代化先进的管网工程进行农田输水灌溉。以生产路为框架,在田间铺设了纵横交织的封闭式压力管网。乡镇灌溉用水协会根据各村灌溉面积,农作物种植季节、生长情况、土壤墒情、旱情选择配水,实现了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节水灌溉的目标。
4.2为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保障了水利支撑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现代化高效节水省电灌溉工程系统,全面解决了以往存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先进科学的灌溉技术和充足的水源条件,使粮食及其它特色产业规模快速发展,项目区出现了一大批种粮大户,特色优质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大户,形成了特色产业经济强镇、强村、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
4.3实现了高标准现代化农田基础建设
小农水工程的设计,实现了耕地灌区节水化,工程运行科学化、长效化、灌区路网化、工程管网化。同时实现了灌溉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建成“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近20万亩。用水成本由以前每亩次30元左右降至10元左右,节水节电,达到设计要求。
4.4农民得实惠,政府得民心
阳谷县小农水建设重点县高效节水灌溉现代化工程设计建设从2010年11月22日开工,至2013年3月31日完工,达到了现代化建设水平。农业生产条件极大的、全面的得到了改善。实际效益超过了当初设计效益。据统计,项目区新增年蓄水、引水、提水能力485m3,新建高效节水省电工程5处,改善、新增灌溉面积15.25万亩,年增产粮食平均202.47万kg。年均增经济效益产值548.49万元,年节水1059万m3,省工2664万个,节地1448亩,农民人均年增加收入1500元。经省市考评验收获优秀工程。工程建设后,县水务局又帮助项目区乡镇协会建立了工程轮灌、维修、管护、财务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水费收缴管理等相应配套的规范制度。并分期分批对基层用水协会成员、农村水管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建立了工程长效运行管理机制。从而使群众受益、政府满意。项目区工程运行完好率和水费征收率均达100%;真正实现了“惠民工程”“民心工程”。2013年9月,阳谷县以优秀的水利工程质量和数量,被省政府确定为第五批小农水建设重点县。获全省18个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重点县名列第一的好成绩。
今年5月7日至15日,由中国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主办,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承办,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农业水资源厅协办的国际节水技术培训班在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拉台尔顺利开班。这是中国“国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在国内举办3期国际节水灌溉技术培训班的基础上,首次开办的境外发展中国家节水灌溉技术培训班。
来自巴基斯坦食品、农牧业部的首席部长Sikandar Hayat先生在致词中说:“巴基斯坦计划在未来5年内推动12万公顷的滴灌系统,政府将提供180亿卢比(3亿美元),用于引导农业生产者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黄耀新介绍说:“本次培训班是在中巴两国2006年11月签订的中巴经贸合作5年发展规划确定的《农业节水灌溉产业合作及技术培训项目》基础上提出的,将培训来自巴基斯坦各省从事农田水利技术科研人员及农物主等30多名学员,根据巴基斯坦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需要,中国天业集团公司‘国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还将在巴举办类似的系列化节水农业技术培训班,为巴国培养更多的节水农业技术人才。”
近20年来,巴基斯坦积极探索节水农业的新路子,曾经两次引进喷灌、滴灌项目,但均未获得成功。2004年8月,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了第一期“国际节水灌溉技术培训班”,来自巴基斯坦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的肖卡特・汗先生参加了学习。学习期间,他实地考察了天业集团公司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情况,对天业集团公司的节水农业滴灌十分感兴趣,并与天业公司达成了在巴基斯坦推广应用滴灌技术合作意向。肖卡特・汗先生回国后,大力宣传中国天业集团公司滴灌的优越性。巴基斯坦旁遮普邦农业水利资源委员会主席乔杜里・・阿萨夫先生,于2005年8月和2006年4月两次来到农八师石河子市参观考察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节水器材生产情况及农业大田棉花、加工番茄、温室大棚蔬菜、葡萄等的滴灌种植情况。他对天业滴灌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特邀请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领导和技术人员到巴基斯坦进行实地考察、开展合作。2006年5月底,新疆天业节水股份有限公司与巴基斯坦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中国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2006年在巴基斯坦建立合作385亩各种作物的滴灌示范基地。
巴基斯坦每年6月中旬开始播种棉花。为履行天业节水股份有限公司和巴基斯坦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签订的合作协议,天业集团有限公司抽调天业节水股份有限公司、天业工程中心、技术中心6名工程技术人员于2006年6月20日赴巴基斯坦执行技术指导和服务合作。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巴基斯坦贯穿全境的2000多公里的区域内建立了3个示范点。其中,信德省海德拉巴棉花、洋葱、甘蔗滴灌工程322亩,旁遮普省费萨拉巴德核能生物研究所棉花滴灌45亩,伊斯兰堡拉瓦尔玫瑰园花卉滴灌工程18亩。
经过1年的试验,3个示范点的示范效益明显,与当地常规灌溉方式比较,天业膜下滴灌节水48.7%,节肥40%,增产58%。特别是滴灌棉花平均亩产籽棉316公斤,每亩净增116公斤,按当地籽棉价格4元公斤计算,每亩增收464元,每亩净增效益250元左右。
由巴基斯坦食品、农牧业部发起的《通过采用高效节能灌溉系统提升巴基斯坦水资源生产利用率》的5年计划项目,已列入巴基斯坦农业项目,今年6月财政年度正式开始实施。
青岛园艺博览会概况
青岛园艺博览会选址青岛市李沧区百果山森林公园,级别为(A2+B1)类,建筑用地24478平方米,分为海洋区、竹艺区、温带区、暖温带区四个展区,园区内规划有寓意不同、互为补充的十二个园区,分别是主题区的国际园、中华园、草纲园、绿业园、童梦园、花艺园、科学园和体验区的山地园、农艺园、百花园、花卉园、茶香园等。为将盛会打造成一个低碳环保、高效节能的高科技创新世园,世园会坚持依靠独特别的自然优势从文化和科技上取得创新,向世界充分展示青岛作为山地之城和海洋之城所具有的人文特色和全民办世园的决心。通过园区规划创意、园林园艺精品等的展示,着力提升青岛市和李沧区的国际影响力,从而拉动内需、新增投资、扩大就业、带动产业发展。
青岛园艺博览会景观设计特色浅析
1.造型设计特点
2014青岛园艺博览会以“让生活走进自然”为主题,园内所有场馆的造型设计都源于自然,给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朝夕相依的感觉。比如,位于主题区飞花区南部的主题馆,其造型犹如青岛市的市花――月季,在周边丰富树种、植被的衬托下,整个场馆与远处的山景和大自然的绿色融为一体,让游人禁不住想停下来细细游赏体味一翻。天水地池服务区在设计上为突显“凝聚编织梦想”的主题和创新节约的理念,巧妙地将山坡上自然形成的两个池塘略加修饰,并在中间规划建造了一个专供游客公共活动的主题景观广场,另外,在靠近服务区的道路两旁和花卉区布置成犹如天女散花般的彩带,整个场区从远处观看简直就是在像人们讲述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让人流连忘返、美不胜收。总的来说,青岛园艺会在造型设计上突显出“新颖、奇特、绿色”的特点,另外,考虑到园艺会不仅要显示出原始生态的自然之美,也要满足来自全世界不同植被在展示时所需的生存条件,所以,场馆在取材上采用了玻璃与钢结构相结合的气候模拟技术,这样既不影响景观造型的布局,又满足了采光、温度、湿度的要求。
2.生态规划策略
青岛世园会在规划设计上不仅要向世界展示各种园林园艺精品,更要将这次盛会作为促进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在动力,从城市生命支持系统和人居环境系统两个方面着力实现“蓝海星花”的生态规划理念。
(1)城市生命支持系统
青岛世园会选址百果山森林公园,会址所在地紧邻崂山自然风景区,并拥有水库、山谷、丘陵等自然条件,因此,会场在规划设计上因地制宜,以崂山秀美的自然风光为背景,使主展区环水库而建造,其他展区分散式布局,从水资源利用、能源利用、交通系统、绿地系统四个方面实现一个完整高效的城市生命支持系统。
首先,在水资源利用方面,为避免对水库水体造成污染,主展区环上流水库建造,并建立完整而流动的水系。在保护水质的大前提下,对沿线进行生态化改造,并建立水生植物研发基地、水底世界等景区,与此同时,将主水系打造成景观河流,并通过合理选材和改造技术,使其具备水污分流、节水净化等功能。
其次,在各场馆使用节能材料和节能电器,充分利用光能、水能、风能等无污染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展区内发展电车和氢气车,实现汽车尾气零排放。
再次,充分利用现有运输系统,并通过开辟空中走廊、规划连续的步行系统等方式提高交通系统效率,并尽量减少施工,防止对自然的二次破坏。
最后,对山体明显的部分进行必要的生态修复,并严格做到不触动山林保护区内的一草一木。
(2)人居环境系统
以世园会的举办作为促进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在动力,以现代商贸服务业、创新科技产业、高科技低碳环保技术为支撑,着力打造复合型商务旅游生态之都。人居环境系统的建设从生态建筑和生态景观两个方面加以实现:
1)生态建筑:整个建筑的设计理念完全符合绿色建筑的设计要求,以材料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导向,充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着力建造出节能环保型的生态建筑。并要求室内布局和室内装饰设计合理,用材绿色环保,通过对阳光、风力等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来有效降低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处处体现出人与自然的亲近与和谐。
2)生态景观: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景观、自然地质特征、特有的风土人情等,建造独具特色的生态景观,同时,通过对这些景观的设置,还可起到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灌溉植被、阻风降温等作用,从而构建人居环境绿化展示系统和生态链示范区,带动青岛市整个生态产业的大力发展。
结语
关键词:低碳技术;外部环境;节能;室内环境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我国建筑平均使用周期较短,由于建筑平均使用周期短,增加了建筑物拆除、建造的碳排放量。在新建筑中,高能耗建材、高能耗建筑较为普遍,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展,将导致建筑能耗的持续上升。绿色建筑侧重强调减少污染排放,低碳建筑侧重减少碳排放,它更切合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题。因此,我们也可以把用低碳技术策略打造的绿色建筑称为低碳型绿色建筑。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化制度建设,完善低碳特征工程建设标准,降低碳排放量势在必行。
1 项目概况
A地块项目位于某工业园区用地面积约57 000m2,总建筑面积约15万m2,容积率2.2,定位为高层低碳生态精装修住宅小区。
2 低碳生态设计分析
首先,通过分析该项目得出本项目适宜实施的多种建筑技术措施。其次,从建筑技术措施的多方面出发,对技术措施进行分类组合优化,为本项目量身打造绿色建筑技术体系。最后,根据确定的建筑技术体系,制定特定的低碳生态建筑技术方案,以满足本项目的需求。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及低碳生态要求,确定从下述五个方面来开展规划及建筑设计:1) 外部环境; 2) 节能及利用; 3) 节水及利用; 4) 节材及利用;5) 室内环境。
3 低碳生态技术体系
3. 1 外部环境
1) 场地通风
通过分析当地常年风向为东南风,在规划设计时调整楼栋位置,保证住区风向能顺利通过整个地块,保证室外1.5m高处风速v<5m/s,且无严重的无风区或涡旋区。利用基于CFD原理的计算软件对室外风环境进行分析,优化建筑布局及设计,避免高层建筑间距过小形成“高楼风”,同时使建筑物处于周围建筑物的气流旋涡区及无风区之外;优化建筑物主立面在过渡季和夏季主导风向下的迎风夹角,以利于室内自然通风效果。
2) 场地日照
采用日照分析软件对小区规划设计布局进行模拟,分析项目用地内建筑的日照状况,优化建筑布局及户型设计,确保每户大寒日满足2h日照。
3) 本土化生态景观设计
对当地植物物种进行分类,优先种植少维护、耐候性强的乡土植物,同时也可以根据乔木物种的生态指标(如放氧量、固碳量等),结合小区的碳排放参数,确定各类植物物种的配比,达到减碳的目的。
4) 室外透水地面设计
考虑到当地为多雨地区,而通常雨水就直接排到市政管网内,多有浪费,为更好地吸收雨水,补给地下水资源,避免浪费,在非机动车道路、地面停车场和其他硬质铺地铺设生态型透水地面。透水地面一般在透水砖下面铺设碎石、砂砾、砂子组成的反滤层,能够让雨水自然渗透。同时,下雨后经透水地面保存下来的雨水可以慢慢蒸发出来,释放到空气中,增加住区的湿度和舒适感。
5) 屋顶绿化
参照建筑屋面设计标准,按照植被层、基质层、隔离过滤层、排(蓄) 水层、隔根层、分离滑动层的构造设置一定面积的屋顶绿化,既能增加绿化,又能起到一定的防晒作用。
3. 2 节能及利用
1) 控制窗墙比和建筑朝向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物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每个朝向窗墙面积比不超过0.5。
2) 高效外墙保温隔热系统
采用高效外墙保温系统、断桥铝合金窗框、Low-E中空玻璃、高效保温隔热屋面技术、高效能门窗系统、高性能外遮阳技术。
3) 太阳能热水系统(50%住户)
采用集中式太阳能热水器充分利用太阳能供水,以最大限度地解决能源问题。集中式太阳能供热方式为每户合用一套太阳能集热器,储水箱及管道,集中制热、储热及供水; 太阳能热水器统一设置在建筑屋面,并联或串联安装,储热或供热水箱可以灵活安放在屋顶。由集热器产生的热水,经储水箱再通过供水干管重力或压力输送至各用水点。集中式系统的集热器与储水箱之间多采用机械循环,供水可以是循环介质为热水的直接供水,或介质为传热介质的间接供水系统。
4) 公共空间采用节能照明系统
地下室空间应尽量采用导光管自然采光系统,充分利用自然光,节约照明费用,夜晚还可以反向利用为草坪灯。从黎明到黄昏,甚至是阴天或者雨天,该照明系统导入室内的光线仍然十分充足。同时公共区域优先选用高效节能照明产品。同时,采用使用低能耗性能优的光源用电附件,如电子镇流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电子触发器以及电子变压器等。紧凑型荧光灯优先选用电子镇流器; 高压钠灯、金属卤化物灯宜配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
5) 其他节能设备(水泵、电梯)
选用节能主机的小机房电梯或无机房电梯,相比普通电梯可节电30%以上; 针对高层,合理进行水系统分区,充分利用市政供水压力。
3. 3 节水及利用
1) 节水器具的利用
节水龙头停水自动关闭水龙头等具有手动或自动启闭和控制出水口水流量功能的产品;当地为水质性缺水地区,选用一次冲洗水量不大于6 L 水的便器。
2) 雨水收集
雨水收集回用于室外场地绿化浇洒、景观补水(10%利用率) ,分析当地雨水资源条件,设计优化雨水收集系统形式,计算收集量、回用量、随时间变化规律及卫生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调蓄排放、回用雨水的用途。计算雨水收集量,室外绿化、景观用水量,计算可利用率,并根据需求优化系统设计,建造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同时,雨水用于室外场地绿化浇洒、景观补水等用途即可认为满足非传统水源利用率10%的要求。
3) 中水收集
通过中水收集,回用于室外场地绿化浇洒、景观补水及入户回用(30%利用率) 根据排水的水质、水量、排水状况和中水回用的水质、水量的平衡计算选定中水水源,并进行技术和经济性分析选择再生水源和水处理工艺; 并同时收集雨水; 确定室内冲厕、绿化浇洒、景观补水等各项用量,计算非传统水可利用率,优化系统设计,建造中水回用系统。
4) 绿化灌溉
采用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严禁采用漫灌方式; 普遍采用的节水绿化灌溉方式是喷灌; 微灌包括滴灌、微喷灌、涌流灌和地下渗灌。采用喷灌或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可分别节水30%~50%,50%~70%。
3. 4 节材与利用
1) 环保材料利用
采用取材方便、生产简便、生产能耗低、无污染的建筑材料,并尽量使用可再循环材料利用(10%利用率) 。
2) 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材利用(30%利用率)在部分对外立面、建筑结构、使用功能没有影响的地方,倒如室内非承重分隔墙体等,可以使用二次建材,以提高建材的回用率。
3. 5 室内环境
1) 室内采光优化设计
结合立面设计,利用日照软件模拟分析房间的采光效果,优化布局、户型、遮阳构件设计,以及窗地面积比。
2) 室内通风优化设计
结合场地风环境计算结果,利用基于CFD 原理的计算软件分析建筑室内自然通风状况,优化布局设计、窗户开口面积和位置,尽量形成有利的“穿堂风”,避免涡流区。
3) 室内隔声设计
为解决楼板撞击传声产生的噪声,地面采用“浮筑楼板”构造。即在结构楼板上铺设一层绝缘隔声材料,上面再浇筑6cm~8cm的混凝土砂浆层,这层楼板好像浮在绝缘层上,与楼板及四周墙体分离,从而达到极好的隔音效果。
关键词:小农水重点县 工程设计 阳谷县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0119-02
阳谷是山东省西部的农业和水利大县。总面积106 km2,耕地面积67111 hm2,18个乡、镇(办事处),850个村,81万人口。属黄河下游北岸冲积形成的平原区域。境内分属黄河、海河两大水系,黄河流经县域3 km,2处引黄灌溉工程和徒骇河、小运河、赵王河、金线河等27条县水务局确权划界的河渠纵横交织成网。总蓄水量2.53亿 m3。地表和地下水资源充足,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物产丰富。是全国千亿斤粮食产能和山东省粮食生产“十连增”先进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重点县。2010-2012年省政府确定为现代化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县。现将工程设计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1 项目区综合概况
经县委政府申报、省政府批复,2010-2012年小农水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区为张秋镇、阿城镇、七级镇、高庙王乡四个区域近20万亩耕地。主要现状水利工程多是60年代前后建设的,现有小型水源工程182处,泵站提水灌溉工程4处,机井125眼。工程运行40多年来,由于地方配套资金不足,渠道衬砌率低、质量差、渗漏严重。建筑物超役运行已老化、退化失修。尤其是土质渠系损失水量较为严重。现状干级渠道衬砌率仅为15%;年均输水损失近1亿 m3。支级渠系几乎全为土渠,衬砌率仅为2%;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8。灌溉模式仍是传统的畦田大水漫灌、跑、冒、渗、漏及群众乱扒乱堵,乱放水的现象普遍严重。早灌一次每亩需用水80余m3。项目区内干渠、支渠、农田斗沟等输排水渠沟长期管理粗放,渠道淤积,堵塞严重。农田输、排水渠沟布局极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制约灌区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造成了水资源严重浪费。
2 现代化小农水工程设计的规划布局
项目区建设规划设计布局起点高,突出实效性。根据水资源现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优化工程设计,优选灌溉模式,全部采用管道输水方式。以管代渠、节水节地。水源依据是“靠河建站,不靠河打井”的原则,精心布局、细化设计。达到工程设计“三十年不落后,五十年还能用”的目标要求。共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9.25万亩;铺设UPVC管道700 km,新挖疏浚河道172 km,新修建生产路83 km,新建、改建桥涵闸等建筑物302座,新打和配套改造机井943眼,新建泵站泵房36座,配套水泵、架设变压器、安装变频供水设备36台套。新建土壤墒情自动测报系统4处。设计实现“旱能浇、涝能排”的现代化农田管网工程系统。
36座泵站采用变频自动化控制,高效节能,943眼机井采用一泵多卡管道灌溉模式,节水省电、方便操作及管护。
3 工程设计模式
泵站工程模式:“一泵、一网、一卡两表多栓、一带、一畦田”。
机井工程模式:“一井、一网、一卡、一表、一栓、一畦田”。
一泵指泵站,控制灌溉面积3000亩左右。选用单级双吸中开离心泵,扬程24 m,功率22~185 kW,流量每小时500~1866 m3。泵站配置拦污栅网、闸阀、压力表、真空泵、变频柜、高低压配电设施等。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体现了新技术应用和高标准设计应用。泵室为钢筋砼结构,泵房为砖混结构,钢木套装门、塑钢窗、花园式院落。
“一井”指配套机电井。为混凝土砂管井。井深60~70 m,单井出水量40~60 m3,设出水口(给水栓)10~20个,单井控制灌溉面积80亩左右。
“一网”指输配水管网系统,从泵站、机井到田间出水口均用管网输水。“以管网代沟渠”、灌排水分设,实现田间自来水无死角无盲区。因管网系统较大,设计管道直径从Φ110~Φ500 mm均用UPVC管件。系统设进气、排气阀、泄水阀、闸阀等配套设施。泵站出水口设计安置磁流量计和插入式数字流量计两种计水量器具,给水栓配备移动水表和小白龙输水软管。
“一卡”指智能控制卡。用于泵站、机井启动,控制一座泵站、一眼机井灌溉。一泵一井多卡,依卡缴费,刷卡取水,实现计量用水缴费,促进了群众节水意识。
“两表”或“一表”,是系统中的固定水表和移动水表。固定水表安装于泵站灌区干管首端,由水管员管理。作为泵站计量用水收费依据。移动水表是将固定水表计量分配到用水户的延伸和依据。水表起止码由水管员记录,用水户确认。机井灌区仅在井池出水口设固定水表。
“多栓”或“一栓”,指泵站或机井系统的给水栓。泵站系统设多栓,机井设一栓用水灌溉。大田灌溉给水栓设计采用是先进的自动排气系统,解决了原来给水栓排气困难的问题。由一体式改为分体式安装,有自动关闭功能,节水高效。由地上变为地下深埋,便于机耕,用水泥浇筑,有防盗、防晒、防老化、不易损坏的优点。
一带是田间出水口以下连接小白龙输水带。给水栓通过输水带用快速接头连接向畦田内灌溉,使用方便。
畦田是田间畦块。传统长畦200~300 m,宽8~10 m,灌溉时间长,浪费水电。设计田间支管间距100 m左右,出水口间距50 m左右,畦田大变小,加大了田间节水效果。
泵站灌区和机井灌区核定水价为0.21元/m3和0.22元/m3,亩次灌溉成本10元左右,比传统灌溉模式节省50%.
4 工程设计综合效益分析
4.1 创新了灌溉模式,优化了水资源配置
项目区实现了高效节水管网化管道灌溉模式,通过现代化先进的管网工程进行农田输水灌溉。以生产路为框架,在田间铺设了纵横交织的封闭式压力管网。乡镇灌溉用水协会根据各村灌溉面积,农作物种植季节、生长情况、土壤墒情、旱情选择配水,实现了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节水灌溉的目标。
4.2 为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保障了水利支撑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现代化高效节水省电灌溉工程系统,全面解决了以往存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先进科学的灌溉技术和充足的水源条件,使粮食及其它特色产业规模快速发展,项目区出现了一大批种粮大户,特色优质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大户,形成了特色产业经济强镇、强村、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
4.3 实现了高标准现代化农田基础建设
小农水工程的设计,实现了耕地灌区节水化,工程运行科学化、长效化、灌区路网化、工程管网化。同时实现了灌溉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建成“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近20万亩。用水成本由以前每亩次30元左右降至10元左右,节水节电,达到设计要求。
4.4 农民得实惠,政府得民心
阳谷县小农水建设重点县高效节水灌溉现代化工程设计建设从2010年11月22日开工,至2013年3月31日完工,达到了现代化建设水平。农业生产条件极大的、全面的得到了改善。实际效益超过了当初设计效益。据统计,项目区新增年蓄水、引水、提水能力485 m3,新建高效节水省电工程5处,改善、新增灌溉面积15.25万亩,年增产粮食平均202.47万 kg。年均增经济效益产值548.49万元,年节水1059万 m3,省工2664万个,节地1448亩,农民人均年增加收入1500元。经省市考评验收获优秀工程。
工程建设后,县水务局又帮助项目区乡镇协会建立了工程轮灌、维修、管护、财务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水费收缴管理等相应配套的规范制度。并分期分批对基层用水协会成员、农村水管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建立了工程长效运行管理机制。从而使群众受益、政府满意。项目区工程运行完好率和水费征收率均达100%;真正实现了“惠民工程”“民心工程”。2013年9月,阳谷县以优秀的水利工程质量和数量,被省政府确定为第五批小农水建设重点县。获全省18个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重点县名列第一的好成绩。
2013年春节期间,项目区受益村群众敲锣打鼓为乡镇政府和水务局送去了锦旗,上书到“水利工程为农民,党的恩情比海深”,“高效节水花钱少,多党的好领导”,“水利润泽万物,工程惠泽百姓”。
阳谷县小农水工程设计和建设者们,为农业大县向农业经济强县的跨越发展,攻艰克难,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斌.水利工程自动监控软件系统的用户体验设计[J].中国水利,2014(1):53-54.
[2] 黄乾,吕宁江,于晓蕾.MATLAB在泵站管道优化设计中的应用[J].山东水利,2013(10):3-4.
关键词:茄子种植;概况;发展趋势;效益
1我国茄子种植的概况
茄子在全世界都有分布,在亚洲、非洲、地中海沿岸、欧洲中南部、中美洲均广泛种植。因在欧美等地,只有在较低纬度栽培,品种不多,故世界各国中以中国茄子栽培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据FAO年鉴的统计资料,2004年全球茄子收获面积为170.1万公顷,总产量为2984万吨;我国收获面积为81.7万公顷,总产量为1653万吨,分别占世界收获面积和总产量的一半左右。2005年我国茄子种植面积为70.26万公顷,产量32.2t/hm2,总产量2263.4万吨。我国茄子种植面积最大的6个省依次是山东、河南、河北、四川、湖北、江苏。
茄子是我国南北方主要的蔬菜种类之一,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各地栽培普遍,尤其是在广大农村,茄子的栽培面积远比番茄大。东北、华东、华南地区以栽培长茄为主,华北、西北地区以栽培圆茄为主。茄子适应范围广泛,容易栽培,生长期长,产量较高,是夏秋季的主要蔬菜之一。
在自然条件下,我国长江以南无霜地区可以一年四季生产,北方地区只能在无霜期季节栽培,每年7月、8月、9月采收供应市场。过去,在漫长的冬春季节,北方吃不到新鲜的茄子。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中后期,塑料中、小棚开始应用于蔬菜栽培,可以把茄子生产时间提前或延后1个多月,经济效益明显高于露地。同时,用塑料薄膜替代玻璃作为温室透明覆盖物,促进了我国塑料温室的发展,加盖外保温设施(草苫、纸被),可使茄子生产再提前1~2个月。这样在北纬40°左右的地区可在2~3月份吃到新鲜茄子,经济效益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到了80年代中后期,随着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和功能性塑料薄膜的发展,加之内外保温设施和先进栽培技术的应用,使北纬40°左右的地区,冬季在不加温的情况下能生产出茄子,并在春节前后上市,创产值达30万元/hm2。
目前我国的茄子生产已经实现了周年供应。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形成了塑料棚、地膜、遮阳网三元覆盖型周年系列化保护栽培体系;黄淮海平原地区形成了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塑料棚、地膜、遮阳网四元覆盖型周年系列化保护栽培体系;东北、西北、内蒙古及山西的大部分地区,形成了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塑料棚、地膜三元覆盖型周年系列化保护栽培体系,使这一地区在不加温的情况下,茄子能够全年生产和周年供应。由于茄子较耐贮运,它已成为由蔬菜生产基地运往城镇、南方运往北方的大宗蔬菜之一。茄子的产量高,市场广阔,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在生产规模上已由农村的一家一户零散栽培发展到大规模的商品化生产,成为菜农致富的项目之一。在山东寿光,十几年来,利用日光温室保护,对茄子反季实施秋冬茬、越冬茬、冬春茬大面积栽培,使其成为冬春季也能大量外销的主要鲜嫩浆果商品蔬菜之一,因反季节价格高,一般每茬茄子产鲜果150~225t/hm2,纯收入30~45万元/hm2。
2我国茄子种植的发展趋势
2.1栽培品种专用化
茄子不同栽培方式及生产目的对品种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今后随着茄子标准化生产的发展,要求茄子的各种栽培方式都将有与其相配套的专用优良品种。
2.2设施栽培规模将不断扩大
温室、大棚茄子生产的规模将不断扩大,露地茄子的生产规模将日益减少,茄子的生产和市场供应将日趋均衡。设施栽培具有栽培环境易于控制、产品质量好、受自然条件影响小、栽培期长、产量高、效益高,特别是设施栽培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节生产时间、安排栽培茬口、避免产品的上市时间过于集中等一些优点,是蔬菜高产高效栽培的发展方向。同其他蔬菜一样,作为主要的设施蔬菜,茄子设施栽培的规模也将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2.3栽培管理措施更加科学
茄子的生产技术日趋完善,栽培技术将配套化,各种栽培方式都将有与其相适应的科技含量较高的配套栽培管理措施。
2.4管理技术现代化
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管理技术被普遍推广应用,其中诸如嫁接栽培技术、新法整枝技术、化控技术、再生栽培技术、微灌溉技术等科技含量较高的先进技术将受到重视。2.5茄子生产已向质量、安全、效益、标准化方向发展
现在人们对蔬菜的品质,尤其是蔬菜的安全卫生特别重视,国内不少市场已实行蔬菜市场准入制,而国际市场绿色壁垒更加严峻,因此菜农必须生产无公害蔬菜。在无工厂废气、废水、废渣污染的基地种菜;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对症选用高效低毒农药,严格控制浓度、用量、安全间隔期;尽量使用腐熟农家肥,控制使用化学氮肥,避免蔬菜中硝酸盐含量超标,在此基础上生产的有机蔬菜(不使用任何农药、化肥、激素),才能以高价在国内外市场畅销。
茄子实行标准化生产是大势所趋。标准化生产是按照一定的生产流程和操作规范对蔬菜进行生产管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控制茄子的生产环境,减少化肥、农药和其他有害物质的使用量,确保蔬菜生产过程无公害,生产出符合有关质量标准要求的茄子产品。
3当前制约茄子种植效益提高的关键问题
3.1缺乏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
目前大多数茄子品种在结果能力和果实的品质方面表现得比较好,但在抗病性方面,特别是在抗土传病害方面表现得较差。虽然也有一些茄子品种对常见病害具有比较强的抗病性,但在结果能力、果实品质等方面却表现得比较差。另外,在保护地栽培方面,也还缺乏温室和大棚专用的茄子品种。
3.2栽培方式单调、落后
目前,我国茄子栽培主要采取的是露地栽培和简易小拱棚栽培2种形式,高产高效的塑料大棚、温室等大型保护地栽培方式的应用程度还比较差,远远落后于黄瓜、番茄等蔬菜。
3.3茬口安排过于集中
目前我国茄子栽培茬口主要是早春茬与晚春茬,而栽培效益更高的秋冬茬与越冬茬却安排得比较少。茄子的上市时间主要集中在6~9月份,造成茄子季节性局部过剩,不仅不能保证茄子全年均衡上市供应的要求,而且由于茄子盛产期价格偏低,也影响了栽培效益。
3.4病虫害危害严重
随着茄子种植面积的扩大,茄子病虫害呈逐渐加重的趋势。由于受品种的抗病能力限制以及茄子严重重茬的影响,加上茄子害虫和病原菌抗药性的不断增强,目前茄子生产上的病虫危害普遍较重。不仅茎叶发病厉害,而且如黄萎病、线虫病等一些土壤传播病害的发生程度也较严重,一些发病严重的地方,特别是重茬严重的保护地里,已到了无法继续种茄子的地步。
3.5种子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市场上茄子品种很多,来源复杂,种子质量参差不齐。农民选种时应慎重,以免给自己造成损失。
3.6高新技术推广普及的程度还比较差
目前,多数地方仍沿用传统的、落后的茄子栽培技术,特别是在保护地栽培中,与保护地栽培相配套的新法整枝技术、微灌溉浇水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烟剂防治技术、二氧化碳气体施肥技术、化控技术、再生技术等应用得更差,相反更多的是把露地茄子栽培的一套做法搬进了温室、大棚内,从而限制了保护地茄子的生产潜力发挥。
我国茄子的供应主要是通过增加种植面积来取得的,茄子的单位面积产量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3.7无公害生产程度偏低
由于盲目追求高产,以及受落后的栽培方式和设备的限制,目前茄子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氮素化肥和剧毒农药的使用量在一些地方长期居高不下,导致茄子产品中的硝酸盐和农药残留严重超标。
参考文献
[1]李锡香,蔚.茄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吴场铠.早熟茄子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6):47.
[3]张建国,李永辉,申爱民.茄子春大棚早熟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6(10):27-28.
关键词: 办公建筑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措施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某集团总部办公大楼,建筑占地面积1961.1㎡,共28层,建筑高度为99m,总建筑面积46607. 95㎡,其中:地上面积34970. 88㎡,地下建筑面积11637.07㎡,容积率为3.0,建筑密度为16.88%;绿地面积为5444.2㎡,绿地率为46.86%,共240个机动车停车位。
2 办公建筑节能设计措施
2.1 空调系统能源回收与再利用
主楼采用干式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新风机组采用电驱动溶液热回收型新风机组,回收室内排风能量。新风负担室内湿负荷及部分显热负荷,盘管在干工况下运行仅处理室内显热负荷。空调冷凝热回收系统回收主机冷凝废热供生活热水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
2.2地下水源热泵冷热源系统
本工程拟采用地下水源热泵作为冷热源,其中采集地热的一次水系统采用同井同层取水回灌技术,由专业公司负责设置板式换热器,二次水作为水源热泵机组的初级冷热源,按t =5℃计算二次水供水温度,水温常年保持在10℃~25℃之间。
设置两台411KW 制冷量水源热泵机组供应1~3层裙房空调,机组夏季供回水温度取7/12℃,冬季为45/ 40℃。同时从屋顶太阳能热水箱中引入两根热水管,当生活热水系统富裕不用时,冬季空调进入免费空调模式,主机停开由太阳能供应本系统冬季采暖。制冷机冷凝热供卫生间热水用,作为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一个补充能源;冬季太阳能热水系统有富裕的热量时,可连通至水源热泵供水管路,供空调热水使用。
2.3照明、配电系统
照明系统分为工作照明、应急照明、室外的景观照明等三部分,采用高光效、高显色性、节能型光源,照明方式为一般照明与局部照明、直接与间接照明相结合的方式。
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角度,为提高工作和生活中的光环境质量,本项目采用了下列具体措施:
(1)室内尽量采用自然光, 减少白天对人工照明的依赖。
(2)室内办公室等采用高效节能的T5系列直管荧光灯, 带低能耗电感镇流器,功率因数0. 85以上。
(3)室内走道采用高效节能的紧凑型荧光灯,电子式自镇流器。
(4)照明系统采用分区监控、场景设置等技术。 办公室内灯具的照度可以根据光感探测器的探测结果而自动调节。楼梯间采用红外线感应开关。景观照明采用自动控制。走道分三路,一路采用红外线感应开关, 另外两路接至BA系统进行自动控制, 大厅照明接至BA系统进行自动控制。
(5)疏散指示灯用LED灯。
(6)满足国家标准中办公室对应300lx的能耗值不大于目标值 9W/m2。
(7) 室外道路照明利用太阳能,配光电板,采用光电转换技术获取能源,再配室外的LED灯。
2.4雨水收集与水资源利用
本设计增设了雨水收集并进行了处理后再回用系统,用于景观用水、绿化用水、车辆冲洗用水。硬地坪材料选用透水性好的材料增加雨水就地回渗率,屋面、地下车库顶和侧墙雨水进入雨水收集系统,雨水量按杭州暴雨强度公式计算, 屋面及场地排水设计重现期均为5年,地面集水时间为10min,综合径流系数为0.30。过程如下:
屋面雨水初期弃流装置(地库顶下渗雨水) 储水池泵加药滤池消毒装置清水池变频加压装置绿化用水。
本建筑根据不同用途设用水计量水表。卫生洁具均采用节水型卫生洁具,给水管采用国家推荐的优质型管材,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案,避免管网渗漏损。绿化灌溉采用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的灌溉方式。
地下室至三层办公大楼生活用水由市政管网压力直供,充分利用市政管网压力,三层以上部分办公大楼生活用水由变频加压装置供水给,采用分区给水,确保每个分区的最大压力不超过0.30MPa, 避免因超压引起的用水浪费。
2.5 通风设计与室内舒适度
2.5.1 通风设计
(1)自然通风设计。本工程建筑主体体形根据功能和地形确定为板式高层,长边朝向南偏东和北偏西方向,短边朝向西偏南和东偏北方向;在平面设计中,在南侧东西两端设置空中花园,通过可调节方向的垂直百叶引导夏季东风进入,加强自然通风;在北侧设置交通核体和卫生间、 空调机房等辅助功能空间,以阻挡冬季北风;建筑主体与周边建筑保持足够间距,同时适当的开窗面积保证了冬季日照。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大于外窗总面积的30%;同时,建筑外窗的气密性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7107规定的4级要求。
(2)机械通风设计。地下汽车库、自行车库设置全面机械通风装置,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 h,地下汽车库尾气在屋顶排放。厨房油烟经净化处理后在屋面高空排放。裙房大开间部分采用定风量一次回风全空气系统,同时设置过度季排风机,过渡季节可实现全新风运行。所有地下室房间和空调房间均设有新风,空调通风的新风量满足国家规范的要求。因主楼标准层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新风机采用溶液除湿新风机,干燥新风处理全部室内湿负荷和部分冷负荷,室内采用干式风机盘管冷却室内空气,处理显热负荷。干式风机盘管又彻底解决室内冷凝水问题,杜绝霉变细菌的发生,提高空气品质,同时利用主机冷凝热作为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补充热源。
(3)外遮阳。采用可调节外遮阳的措施,改善建筑室内环境的热舒适度。
2.5.2 室内噪声控制
(1)给水泵均采用低转速优质水泵,水泵均设减震基础并在水泵进出水管上设可曲挠橡胶软接头,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噪声。
(2)空调机房与其他房间均用隔墙分隔,机房采用防火隔声门,内墙及顶板均粘贴吸声材料(矿棉吸音板)。
(3)空调所有设备选用低噪声环保型,风管设置消声器,风、水管与设备相连设置软接头。做好减振降噪措施。
(4)通风管道弯管长边大500mm时均加设导流叶片,以减少涡流声。
2.6 绿化与景观设计
绿化与景观设计主要体现生态、自然、实用的原则,整个地块内绿化景观以线、面方式进行布置,且与城市共享。
2.6.1场地绿化
本工程规划设计中,绿地率达到45%以上(包括部分覆土绿化), 如此高的绿地率将对改善生态环境、 改良微气候、 美化环境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场地绿化主要由南北两部分组成,北侧绿地成为区域景观带的一部分;南侧绿地广场,是集人流集散、 游戏、 景观为一体的共享空间,设有各种园林小品,营造一种亲切、活泼的气氛。
2.6.2立体绿化
在建筑屋顶布置屋顶绿化的,结合建筑功能,形成屋顶休憩花园;植被以草皮、低矮灌木为主,起到给室内降温、降低热辐射对室内的影响以及美化环境、丰富第五立面的作用。在建筑主体中适当的位置设置空中花园,结合垂直绿化的方式,有效地改善建筑内部环境,把绿色与自然带到建筑之中;人们可以就近享受到自然,同时也起到隔热、遮阳、通风的作用。
2.6.3 植物配置
绿化物种选择适宜杭州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不搞奢侈绿化,不移植野生生态树木, 在保证绿化景观的地方特色的同时,提高成活率,降低成本;植物的配置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摒弃大面积的单纯草坪绿化,形成富有层次的绿化体系,取得较好的生态效果和景观效果。
3 结束语
总之,办公建筑已经成为城市社会经济活力的显著标志,办公环境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重要环境。然而,办公建筑在建设、维护、使用过程中成为能耗最大的建筑类型之一。大量的现代办公建筑却建立在一种奢侈的消费方式的基础上,恒温、恒湿的中央空调与大量的人工照明系统蚕食着自然界有限的资源。因此,对于绿色办公建筑的分析与探讨成为绿色建筑研究工作的重点任务,应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刘趣荣.高层建筑设计与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一、总体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与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相结合,坚持把优化产业结构与淘汰落后产能、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业相结合,坚持推动技术进步、强化工程措施与加强管理监督相结合,进一步强化责任,依法行政,完善政策,加强监管,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有效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目标:到2015年,全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7%;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降低1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比2010年下降7.9%、11%、6.5%、6.8%。
三、主要任务:
(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1、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进一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强化质量、安全、能耗、环保等指标约束作用。有关部门及金融机构对新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要依法严格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总量控制、建设用地和贷款审批。建立健全项目审批责任制,认真查处越权审批、分拆审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等行为,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牵头单位:市发改委、环保局;责任单位:市国土局、建规局、安监局)
2、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开展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落后产能排查,摸清落后产能底数。制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方案,将任务分年度落实到相关县区和企业。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对未完成淘汰任务的县区,实行项目限批到完成任务为止;对未完成淘汰任务的企业,不予审批、核准和备案新的投资项目,依法吊销落后产能企业排污许可证、生产许可证。(牵头单位:市工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环保局)
3、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大企业技术改造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对产业升级带动作用大的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发展拥有国内外著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牵头单位:市工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科技局)
4、提高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完善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大力发展生产业和生活型服务业。到2015年,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低于26%。鼓励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二)推动重点领域和企业节能减排
1、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研究制定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办法,探索总量控制的具体方式和有效方法,明确目标和工作机制。加强用能管理,建立能源消费总量预测预警机制,跟踪监测和统计各县区综合能源消费量、原煤消费量、高耗能行业用电量、高耗能产品产量等情况。对能源消费和高耗能产业增长过快的县区,合理控制能源供应;对工业增加值能耗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县区,实行区域限批,切实改变敞开口子供应能源、无节制使用能源的现象。(牵头单位:市发改委、统计局)
2、严格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能评和环评制度。建立完善的能评、环评配套制度,严格评审标准和程序,加强评审监管。严格能评和环评审查,对能源消费总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增长过快、没有完成年度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区域和企业,实行能评、环评限批。未按规定开展能评、环评,或者评审未通过的投资项目,投资主管部门不得审批、核准或备案,项目不准开工建设,有关部门不得发放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排污许可证等。加强对县区能评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严肃查处各种越权审批能评、环评的行为。(牵头单位:市发改委、环保局)
3、加强节能发电调度和需求侧管理。按照能效水平对火电机组进行排序,优先安排节能、环保、高效发电机组上网。开展发电权交易,限制能耗高、污染重的低效发电机组发电。完善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制定配套政策,规范有序用电,发挥电力调度对节能减排工作的调控作用,建立长效机制。(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供电局、供电公司)
4、加强政府和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建立公共机构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完善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和能耗定额管理制度,加强能耗监测平台和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加大办公楼及相关用能设备节能改造,淘汰高耗能设备,合理配置并高效利用办公设施、设备。落实节能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强制采购高效节能、节水、环境标志产品,禁止采购低能效产品,加强评审监督。积极推进公务用车改革,严控公车数量,加快淘汰低效公务车辆,严格公务车油耗定额管理,提高公务车辆中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比例。(牵头单位: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5、推进新能源快速发展。大力调整电力结构,积极推进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加强石油、天然气等在开采、加工中的节能减排管理。大力推广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加快煤层气产业化开发。(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6、推进工业节能减排。以重点行业、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产品为着力点,加快构建结构优化、产业链完备、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小、污染排放少的工业体系,推动工业节能减排迈上新台阶。加强电力、石化、化工等行业污染物深度治理,促进工业企业全面、稳定达标排放。(牵头单位:市工信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环保局)
7、强化建筑节能。全面开展绿色建筑行动,尽快出台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强化施工阶段标准执行情况监管,开展绿色建筑示范。加强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开展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应用。严格执行夏季、冬季空调温度设置标准。深化供热体制改革,全面推行新建建筑供热计量收费,推进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加强城市照明管理,严格控制装饰性景观照明。(牵头单位:市建规局、住建局)
8、推动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加强节能型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城市快速公交建设,引导居民绿色出行。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优化货运组织管理。全面推行甩挂运输和不停车收费。支持机场、车站节油、节电改造。加速淘汰老旧机动车和尾气排放不合格车辆,积极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牵头单位:市交通局)
9、促进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因地制宜发展小水电、太阳能,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加大农村沼气利用力度,到2015年,全市沼气用户达20万户,年用沼气160万立方米。推进节能型农宅建设,推广省柴节煤灶。加强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及农业节水、节肥、节药技术推广。大力推行清洁生态养殖,加大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鼓励使用高效、安全、低毒农药。(牵头单位:市农业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环保局)
10、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节能行动。依法加强年耗能5000吨标煤以上企业的节能管理工作,下达重点用能企业目标责任书,严格考核。重点用能企业要建立严格的节能管理体系,将节能任务落实到分厂、车间和班组,加强考核监督,落实奖惩措施。要深入开展能源审计和能效水平对标活动,按要求报送能源利用状况,实现能源计量器具达标配备,确保能耗限额全达标。对未完成年度节能任务的,强制开展能源审计,限期整改。(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工信局)
(三)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
1、加快节能减排改造工程。积极推进锅炉窑炉改造、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节约和替代石油、建筑节能改造、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市、县区政府要在财政预算中安排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采用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节能重点工程、高效节能产品和节能新机制推广、节能管理能力建设等,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占财政收入比重要逐年增加。(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财政局)
2、实施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示范推广、农业循环经济等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将榆神、榆横工业区建设成为循环经济示范区。(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榆神、榆横工业区管委会)
3、加大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实施力度。加大城镇污水处理实施和配套管网建设力度,推进重点建制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改造提升现有治理设施,到2015年,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县城、重点镇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50%以上,再生水回用率达到20%以上,加快中水回用项目建设,回用率达到70%以上。加快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强化垃圾渗滤液处置。(牵头单位:市住建局;责任单位:市环保局)
4、推动脱硝脱硫工程。新建燃煤机组全部安装脱硫脱硝设施,现役燃煤机组要安装完善脱硝脱硫设施,确保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所有火电机组全部实施脱硝改造。实施石油炼化、化工、有色冶炼、建材窑炉、炼焦炉、大型燃煤锅炉的脱硫改造。(牵头单位:市环保局;责任单位:市工信局)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
1、加强规划指导和政策引导。全面完成市循环经济试点市建设任务,制定循环经济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深化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建立健全循环经济统计评价制度。(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2、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加强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推动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冶炼和化工废渣、建筑废弃物、道路废弃物以及农林废物资源化利用。到2015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推动“禁实”向重点镇发展,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建规局)
3、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在重点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技术。开展重点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推进农业、服务业清洁生产示范。(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工信局)
4、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推进农业节水增效,推广普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效率,促进重点用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加强城乡生活节水,推广节水器具,提高公众节水意识。大力推进再生水、矿井水利用。(牵头单位:市水务局)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
1、科学分解节能减排指标。经过综合考虑县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及节能潜力,合理确定并下达了各县区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见附表)。各县区要将市上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分解落实到下一级政府、有关部门和重点单位,严格责任考核。(牵头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
2、强化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体系。加强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统计,完善能耗统计方法,加强环境统计体系建设,提高氨氮、氮氧化物的统计能力。同时,把县区目标考核与行业目标评价相结合,把落实五年目标与完成年度目标相结合,强化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县区政府每年要向市政府、人大报告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有关部门每年要向市政府报告节能减排工作落实情况。将节能减排任务完成情况和工作落实情况作为县区和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评价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节能减排表彰奖励办法,对做出突出成绩的县区、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制定节能减排行政问责管理办法,对未完成任务、工作不力的,严肃追究责任。建立节能减排统计预警机制,加强对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的跟踪监测和预警,每季度各县区节能减排目标完成进度情况晴雨表。(牵头单位:市统计局;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发改委、环保局)
(二)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
1、加快节能减排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将节能减排纳入年度科技计划,完善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体系。继续深入推进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组织节能减排技术攻关,攻克一批共性、关键和前沿节能减排技术。强化节能减排基础性、前沿性和共性研究平台建设,建立政府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加强节能减排科技基础研究和条件能力建设,组建一批省级节能减排工程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2、加快高效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继续加大推广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及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探索节能技术评价认定体系,根据节能技术的共性技术特点,形成节能技术分类遴选、示范和推广的动态管理机制。(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工信局)
(三)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
1、贯彻执行价格和环保收费标准。按年度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耗限额执行情况核查,对超能耗(电耗)限额标准的企业和产品,实行差别电价或惩罚性电价。出台鼓励余热余压发电企业的上网和价格优惠政策,推行居民用电阶梯价格。严格落实脱硫电价。提高城镇污水处理收费标准。(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财政局)
2、强化金融业节能减排服务。加大各类金融机构对节能环保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探索适合节能减排项目特点的信贷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实行鼓励商业银行和民间资本投入节能环保产业的融资担保政策,引导私募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社会捐赠金和国际援助资金对节能环保领域加大投入。(牵头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分行)
(四)加快节能减排新机制的推广
1、加大能效标识和节能环保产品认证实施力度。实施强制性能效标识制度,继续落实能效标识产品目录,加强能效标识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应标不标、能效虚标、虚假宣传等问题。加强能效标识宣传,提高消费者辨识能力。(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部门:市质监局)
2、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引导重点用能单位积极采用合同能源利用方式实施节能改造。公共机构实施节能改造应优先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鼓励大型重点用能单位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支持节能服务公司加强技术研发、服务创新、人才培养和品牌建设,做大做强。(牵头单位:市发改委)
3、发展环保特许经营。鼓励采用BOT等多种市场化运营模式开展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烟气脱硫脱硝的特选经营。要完善准入标准,规范招标行为,打破地方保护,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规范特许人和受许人的权利与义务,县区政府是城(市)镇污水、垃圾处理的责任主体,特许企业是烟气脱硫脱硝的责任主体;要通过合同形式约束受许人的经济责任,督促受许人加强特许经营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监管,确保污染治理设施稳定高效运行。(牵头单位:市环保局)
(五)加强节能减排执法监督和检查
1、加强节能减排执法监督。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组织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检查,督促各项工作落实,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重点用能单位和重点污染源的执法检查力度,对严重违反节能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公开曝光,对有关责任人严肃处理。(牵头单位:市发改委、环保局、监察局)
2、加强重点污染源监督管理。加强污染源在线监测、环境境监控中心建设和运营管理。所有国控重点污染源安装在线监测装置并与中、省、市环境监控平网。建立完善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台账,加强设施日常运行监管。(牵头单位:市环保局)
3、强化节能减排监督管理能力建设。着力加强市、县节能监察机构能力建设。到2012年,县级政府基本建立节能监察机构,建立覆盖市、县两级的节能监察体系。推进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建设大气环境自动监测和污染源监控中心。(牵头单位:市编办;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环保局)
4、充分发挥监察、审计部门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监管力度。监察、审计部门要加大对节能减排工作以及项目的审计、监察力度,建立节能减排监察、审计制度,规范节能减排运行机制。(牵头单位:市监察局、审计局)
(六)动员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