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民族问题研究

时间:2023-05-26 15:29:29

导语:在民族问题研究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民族问题研究

第1篇

1.1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的功能根据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各因素的相互作用及相互联接的不同,笔者认为这一系统包含民族文化、体育等多种功能,经过归纳总结表述如下:(1)社会教化类功能:民族民间体育文化有着极丰富的思想性、教育性、实效性等的功能,向大众传播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可以丰富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培养人们的文化意识、健身观念,提高人们的民族自尊和自信心等。(2)交流传播类功能:制约中华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原因在于我国社会普遍缺乏对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的文化自觉。通过向大众传播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可以促进人们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自觉,唤醒人们的文化自觉,从而更好的指导人们传承身体动作、技术和方法。(3)娱乐健身类功能:促进大众的身心健康,为终身体育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4)政治经济类功能:通过传播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可以促进人们参加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促进特色体育产业的开拓。在许多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中同时进行着技能交流与贸易活动。例如,傣族的“泼水节”是一个传统节日,在节日期间,有许多外族的商人、旅客参与,为该地区的贸易、旅游业等提供了强有力的发展土壤,在此过程中也加强了民族交往交流,促进了民族地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繁荣。

2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过程优化

2.1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过程的优化是通过系统结构的涨落有序体现的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优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整体优化,尽可能发挥该系统的最大功能,取得最佳效果。系统优化的实现,是通过系统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改进来实现的。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过程中,由于没有有效的建立国内各地的传播环境,政府主导与民间开发不能有效结合等多种原因,致使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不能发挥整体功能。

2.1.1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要保持自身的稳定性,就必须保障传播途径的通畅性必须保证大众反馈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达到该文化传播与传承的效果。在现有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播中,如武术的传播,包括学校、电视等都只重视动作本身的华丽,忽视了文化本身,这样就破坏了武术传播与传承的整体性,致使武术文化缺失,必然导致其稳定性被破坏。

2.1.2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过程各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协同关系

2.1.2.1研究目的与大众的需求之间的协同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中受传播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若是研究的内容不能满足大众的好奇心与需求度,便会相对会抑制这一系统的有序发展,便会否定该系统的稳定性。若是所研究的内容超出大众的现有水平,则循序渐进地向人们灌输这一文化。从现阶段的研究来看,这一文化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众的接受效果,阻碍了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在此方面发展较好的是潍坊风筝,在该活动中人们充分认识到了风筝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健身与娱乐功能,唤醒了人们的文化自觉,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信,这些就反应出了研究目的与大众需求完美协同的效果。

2.1.2.2政府、研究者、大众三者心理层次的协同这里指三者精神层面的高度一致性。在传播与研究过程中,政府与研究者只有抓住了大众的心理、了解了大众的现有精神层次,才能更好地进行研究与制定相应的措施。三者之间要形成良好的循环关系,这样可以更好地挖掘该文化所拥有的多方面内容,更利于其传播与传承。

2.1.2.3政府、研究者、传播媒介与大众之间的协同政府与研究者向大众输出该文化信息或大众向二者反馈信息都需要一定的传播媒介,例如措施、电视,电影、物质设备等。但是并不是哪一项传播媒介都对该系统有效,应依据大众需求、文化传播需求、研究目的、传播目的等选择相应的传播媒介。以传统武术文化节目为例,有影响的是“武林大会”、“武林风”。这两个节目都是技击武术打斗的“真人秀”类型,完全撇开了传统武术文化“形意相合”的“精、气、神”内核,缺少对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资源的针对性传播。如“武林大会”中就没有充分体现北少林的刚猛强健、朴实简练。

2.2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有序结构的形式

2.2.1创设良好的环境保障促使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系统有序结构的形成统观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过程的现状,其外界环境并不十分理想,尤其在学校教育中,各教育都比较重视体育动作的传播,而对于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则只字不提,即使在文化课上讲解,但由于考试重心在动作方面,文化自然也被学生所忽视,这样就间接地阻断了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研究与传播这一系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有:(1)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及组织的开发,建立健全各级负责机构和组织,例如民族民间体育文化调研部、整合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组织,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公司等等。(2)建立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交流站,使研究者更好的开拓眼界,丰富自己的方法、视域等,构建起政府与研究者的良好桥梁。在学校中应重视相关人才的培养,使其能达到政府与大众的要求。(3)在民族民间体育文化传播中,缺少传播手段与途径,在现阶段应有效利用电视、电影、娱乐节目,如云南白药广告可以彝族的“打磨秋”体育文化为壳进行创意,也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网站设计、网上交流站的开发等。(4)加强民众的主动传播意识,唤醒大众的文化自觉,增加民众反馈渠道,致使政府、研究者与大众,文化主体之间可以有效循环。

第2篇

少数民族随迁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特点。他们离开故乡,进入陌生的内地学校,这使他们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面临诸多新情况。因此,为了民族自身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必须发挥家庭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基础性作用,加强家庭自身建设。本文总结了帮助少数民族随迁子女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的可行性对策,希望帮助其更好的发挥家庭在文化传承的作用。

关键词:

家庭教育;少数民族随迁子女;民族文化;文化传承

近年来,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受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相对于一般的随迁子女而言,少数民族随迁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特点。如今,由于他们离开故乡,生活环境、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方面面临差异与多重困难。其民族文化受到冲击与挑战,甚至出现了代际之间的文化断层。而家庭作为少数民族成员学习本民族传统文化最主要的场域,影响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绵续,其传递传统、维持传统的中心单位因而显得更加突出,因此,为了民族自身的发展与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必须加强家庭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家庭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优势功能。那么,这些随迁子女其家庭教育如何在传承民族文化中发挥这种场域功能,是笔者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促进少数民族家长民族文化的教化意识,发挥家庭文化传承的功能,需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加强家长自身建设、提高文化素养

家庭是文化传承的摇篮,家长对孩子文化传承具有启蒙作用,孩子正是在家庭中耳濡目染,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而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没有家庭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如同无源之水终将枯竭。而“父、母、子的三角结构,维持着人类种族和文化的绵续”因此,对于离开故乡的少数民族家庭来说,家长在民族文化传承的中占有主导作用。首先,少数民族随迁子女的家长应该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对以主流文化为主的异文化要有认同意识,在家庭教育中既要督促孩子学习主流文化又要积极主动地传授民族文化,这样既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又能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在家庭中家长的文化素养直接关系到孩子接受民族文化的程度,家长有意或无意的通过平常的师范把本民族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传递给孩子。因此,家长应加强民族文化的教化意识,通过言传身教,知晓民族文化。从小就培养孩子热爱民族文化的意识,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正确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其次,家长应主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学校教育配合。另外,作为家庭当中担负绝大多数教养责任的母亲,尤其应该重视自身文化素养。例如:母亲可以在孩子课余时间通过讲故事的形式给孩子用民族语言文字讲述民族历史文化、英雄史诗,激发孩子学习民族文化的兴趣,使孩子从被动学习民族文化知识到主动参与学习。

二、更新教育方式、增强亲子互动

随着现代化与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以计算机代表的大众传媒的普及,正在影响少数民族的教育方式。在异域他乡,由于他们没有原有的文化场域,因此少数民族随迁子女的家长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方式,在家庭中让孩子有选择的通过电视、网络等学习科学知识,了解当前社会发展,在课余让孩子能有机会接触到民族文化。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增强亲子互动,丰富家庭精神生活,优化家庭的民族文化教育的内部环境,营造民族文化的家庭氛围,将民族文化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家长还应利用好各类民俗活动,有意让孩子参与其中,让孩子感受民族文化,丰富和完善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来实现对孩子民族文化的传承教育。

三、提升家长传承民族文化的“文化自觉”

“任何精神文化都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坚守传统’。自知之明是为了增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为适应新环境、新时代而进行文化选择时的自主地位。”而“文化教育是指一个民族社会通过各种途径对民族个体进行包括文化自觉、文化认同及文化知识的教育。”那么,“首先需要认识我们自己的文化,也就是说要实现‘文化自觉’。只有这样,才谈得到让人家来认识我们和我们认识人家”。民族文化的传承需要家长树立孩子的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要有一定的文化危机感,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使民族文化在课外得到强化、延伸,持主动、自觉的态度。

四、增强家校互动,共同发挥民族文化传承功能

为弥补学校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的不足,家长应主动与学校沟通,摒弃阻碍学生融入集体的狭隘观念,不仅要帮助在校教师理解少数民族文化,同时协助学校,帮助孩子融入到集体活动当中,通过学校、家庭的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教育和宣传活动,真正实现家校有效互动,共同发挥民族文化传承功能。进而不仅加深对学校师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正确认识,“优化家庭文化传承的外部条件”,同时通过此项工作不断改善家长的教育观念。

参考文献:

[1].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第175页.

[2]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第434页

[3]著.刘豪兴编.文化的生与死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第95页

[4]王莲花.蒙古族家庭教育及其传承研究[硕士论文].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5].弘扬优秀传统实现文化自觉[M].中华文化论坛,1998.4

第3篇

【关键词】壮族服饰;现状;传承;发展

1概述

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共同缔造了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壮族的总人口是现今我国少数民族中最多的一个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邻近的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从江县。壮族服饰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生活习俗、历史条件下不断丰富与发展起来的,在壮族的历史发展和演变中,创造了独具风格的服饰文化,不仅体现了壮族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同时也反映出壮族的独特审美观。作为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壮族服饰文化的研究有利于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发扬与传承。以往对民族服饰的研究往往偏重于民族服饰文化的研究,大多以服饰变迁中的宏观历史、服饰的外显形态特征以及服饰本身的文化内涵进行阐述,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冯敏[1]认为目前关于民族服饰的研究停留在民俗学和民族学的研究,交叉学科与跨学科的综合研究较少。总结我国在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过程中,学者都是在基于各自不同的学科背景下,呈现出不同的研究视角,所研究的对象中的关注点也不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也是不尽相同。基于此,在对壮族服饰文化传承中的问题研究需要深入探讨,怎么样更好的深化壮族服饰文化思维研究,如何从不同的视觉来审视壮族服饰,在现代服饰文化的创新中怎么样体现壮族服饰文化特色,使得壮族服饰得以传承、创新与发展,这就需要采用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研究方法,可从传播学的视角为研究切入点,研究壮族服饰的历史、文化、现状与未来,其目的为了让壮族服饰文化的传播在这一微观动态过程中得以传承与发展,解决壮族服饰文化应该如何传承以及怎么样传承。

2壮族服饰文化的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文献检索与分析了解现阶段我国壮族服饰文化研究现状。在文献梳理中发现,壮族服饰文化的研究也都遵循以下三个视角,这里,以研究实践历程为轴,总结了我国壮族服饰文化研究经历初期扫视、服饰关注、细节关注三个研究时期。

2.1早期对壮族社会调查、族源研究中涉及服饰的研究

最早关于壮族服饰的记载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战国策赵策》《庄子逍遥游》中描述了瓯越先民“披发文身,错臂左衽”,从中可以看出壮族先民的服饰特征。东汉时期的《汉书地理志》记载壮族先民的服饰为“民皆服布如单被,穿中央为贯头。”[2]到唐宋时期的朱辅、周去非、范成大等都对岭南地区的壮族服饰有较为详实的记录。明清时期谢启坤和王锡祺记载了壮族服饰的外观特征。民国时期刘锡藩的《岭表纪蛮》一书中对壮族服饰的色彩、衣长、刺绣装饰图案、服饰面料等描述的较为详细。

2.2对壮族服饰形制与文化内涵的研究

近年来,不少学者开始关注壮族服饰,但是以壮族服饰文化为主体的专著的并不多。例如,玉时阶[3]是从广西各民族服饰的起源、服饰的制作工艺、服饰的色彩分析、服饰的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并从民族的社会发展、自然环境、风俗文化、审美情感、宗教信仰等进行了较为深入阐述。陈丽琴[4]的《壮族服饰文化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讲述了壮族服饰的文化,一方面讲述了壮族服饰的制作工艺、服饰形制特征与历史演变历程;另一方面探析了壮族服饰的文化内涵。李元君[5]的《美丽的锦绣:壮族服饰》一书,着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较为直观来呈现壮族各个族群的服饰特征,属于收集整理类的专著,对壮族服饰的理论知识研究较为困乏。另外,陆续也有一些学者从多个不同的视角解读壮族服饰及其文化,从审美的角度和探讨了壮族服饰艺术,并对壮族人特有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追求进行了分析,如王杰、王朝元[6]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梳理广西的壮族服饰,认为壮族服饰并不是简答的“汉化”和“西化”的趋向,只是壮族服饰由过去传统不同族群的服饰演变成单一化、简单化,但仍然保留其壮族服饰的特色,对壮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具有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2.3对壮族服饰细节专题的研究

除了上述对壮族服饰分地域的综述及分析以外,一些学者对壮族服饰中的部分“精华”进行了专题性研究,如壮族服饰的结构、壮族服饰的色彩等。

2.3.1服饰形制关于壮族服饰的形制的研究中,田玉玲[7]对广西那坡的黑衣壮服饰结构形制进行了较为详细表述,并对服饰的结构进行改良设计并结合到现代时尚服装设计中;何鑫[8]撰写的学位论文涉猎了黑衣壮服饰结构特征。从上述的研究看出,对服饰的结构研究仅仅只有在“黑衣壮”这一族群的服饰研究,壮族因分布广,族群多,各个族群的服饰因各自不同的自然环境、气候因素、地域状况、生产水平以及审美的差异,从而导致了壮族服饰呈现出种类繁多、丰富缤纷和各具特色的服装形制。因此,“黑衣壮”服饰仅仅是壮族族群的一个族群,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壮族服装的结构形制。

2.3.2服饰色彩张爱丹[9]与罗起联[10]的文章都以色彩为关键词,由分析壮族服饰的色彩搭配,逐渐延伸到探讨其色彩选择背后的文化意义,尽可能由表及里进行文化探索。在对壮族服饰的的色彩研究,不能只研究文化意义,文化意义更多是一种符号化较为表象显现,更多的是要从服饰的色彩的成因因素来研究,研究壮族先民在地域环境和自然条件中能生产出服装染色的原材料。

3壮族服饰文化的有效出路

壮族服饰是壮族民族文化的载体,它是构建壮族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它既是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同时它所蕴涵的服饰文化则属于非物质文化。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举目的成就,在现代化的生活中,人们的衣食住行也都发生了巨变,服饰首当其冲的发生改变,如何有效的面对逐渐消失的民族服饰,是我们当务之急所需要解决的问题[11]。

3.1现代社会中壮族服饰的境遇

在现代社会中,受到多元化的影响,来自西方文化与汉文化的冲击影响下,穿西装或汉装一件成为日常生活的主流,穿壮族服饰的人越来越少,壮族服饰仅成为壮族人民节日时所穿着,演变成为民族盛装。笔者通过对壮族地区的进行田野考察时,通过采访壮族人民为什么现在日常生活中穿着壮族服饰少的主要有以下因素:第一,壮族服饰制作材料缺乏。制作壮族服饰是一项复杂的过程,面料都需要自纺、自织、自染,现在壮族农村地区的农田都以甘蔗、水稻、香蕉、速生桉等经济作物为主,已经没有人愿意种植苎麻和蓝靛草,导致制作服饰的原材料匮乏。第二,壮族人民的审美发生变化。在时尚潮流服饰的服饰影响下,黑色的壮族服饰显得极为单调,色彩缤纷的潮流服饰已被壮族人民生活中首选,他们已经开始否认自己的民族服饰,不再喜欢穿民族服饰,也只是在节日时穿着,并且传统的黑色壮族服饰已经变成大红、蓝色艳丽服饰,这些问题的出现,必然会导致传统服饰的消失。第三,掌握壮族制作服饰的传承人越来越少。由于现代年轻的壮族人开始走出大山,融入现代生活中,年轻人也都不愿意学制作壮族服饰,都愿意直接从市场买现成的成衣穿着,不仅省事、省时还方便,这也导致能掌握壮族服饰制作的工艺人越来越少,传统的服饰技艺也面临失传的危险。

3.2壮族服饰的传承与发展策略

壮族服饰的变迁与时代的发展形成对立的矛盾体,面临这一现实的问题,我们更多的需要去抢救性保护这一珍贵的民族文化,并传承与发展好壮族服饰的精华。然而,这需要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发展的规律,需要构建一种新的民族文化体系,在尊敬传统民族文化,也要与时俱进,以“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民族服饰文化[12]。

3.2.1保护策略首先,对壮族服饰进行全面系统的收集、整理和记录壮族服饰,对壮族服饰的结构形制和制作工艺进行全面的记录,绘制出壮族服饰不同族群的服饰测绘图、裁剪图,并制作出服饰的标本,对制作工艺的过程可以采用全程录像作为图像记录的资料保护。其次,在弘扬与传承民族文化应该从小就开始,在小学生的日常教学中,鼓励壮族的小学生每周至少要有一天穿壮族服饰,从小养成以爱穿民族服饰为荣,同时也可以把壮族服饰的一些刺绣、印染等手工课融入到美术实践教育课程中,让小学生自觉的承担起保护与传承壮族民族文化。最后,加大保护壮族服饰制作的传承人,目前,壮族服饰的传承人趋于老龄化,新生代的传承人少之又少,因此对于保护这些传承人迫在眉睫,更多需要给予他们生存空间和创作时间,让传承人参与保护与开发中来,从中获得经济效益,激发传承人招徒授艺,让更多的年轻人成为传承人。

3.2.2改革策略随着壮族人们的生活改变,传统的壮族服饰已不适应当代的生活方式,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创新与改革壮族服饰,使壮族人民接受、喜欢和爱上民族服饰。在对壮族服饰进行创新设计时,并不是传统民族服饰的再现,而是应注重民族服饰与时尚元素的融合创新设计,民族元素与时尚元素的有机结合,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同时也要不定期的举办壮族服饰的学术交流会、壮族服饰的创新设计大赛、壮族服饰的流行会等,让全壮族人民都参与到壮族服饰的传承与发展中来,例如在这一点上可以借助蒙古族服饰的传承与创新,内蒙古每年都会举办自治区级别的蒙古族服饰设计大赛,使得蒙古族服饰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

3.2.3开发策略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壮族总人口近一千七百万人,总全国总人口的1.27%,其庞大的消费人口基数,可以让壮族服饰走向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可以使壮族服饰所呈现出来的丰富多彩服饰文化应该得以充分的开发与应用,能更好发挥好壮族服饰文化资源,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即可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可促成壮族服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以借助旅游资源来对民族服饰进行开发策略,广西作为旅游文化资源大省,将旅游文化与民族服饰文化的有机结合,通过壮族服饰文化提高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让更多的中外游客领略到壮族服饰视觉魅力,将壮族服饰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有所助益。

第4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民族艺术关系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往往与各民族的音乐、舞蹈以及美术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艺术的源泉。民族艺术中的舞蹈、戏剧、杂技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许多民族的现代文艺是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发展演变成舞蹈、戏剧。目前许多被挖掘、整理出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黎族的跳竹竿、景颇族的刀术、苗族的狮子上金山等,把竞技、舞蹈、娱乐、体育融为一体,既有娱乐、健身的作用,又有艺术欣赏的价值。随着各民族、文化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将为现代民族艺术提供无穷无尽的发展源泉。

民族艺术促进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往往与各民族的音乐、舞蹈以及美术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如苗族人民喜爱的跳芦笙,健美的动作,配合内容丰富的歌词和优美的曲调,身着漂亮的民族服饰,边唱边舞,边跳边吹,说唱、交谊、运动三位一体,既交流思想感情,又得到娱乐和健身。又如黎族的跳竹竿,击竿者,时跪、时蹲、时站,节奏越打越快,难度越来越大。跳竿者随竹竿的分合、高低、快慢,灵巧地跳跃其间,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展现出各种优美的姿势,美不胜收。参加者不仅要求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和舞蹈技巧,形成了高度体育技巧性同高度艺术性统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舞蹈

民族传统舞蹈是取得群众确认而流传下来的舞蹈形式,是由各族人民根据现实生活直接创作的,反映了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上的情感和态度。民族舞蹈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都属于人体艺术形态,有着深厚的民族群众性基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舞蹈与体育共生共存,栖息相伴的现象是有目共睹的。民族舞蹈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属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两种人体艺术文化、人体艺术形态。我们可以举出不少的实例来说明“舞中有体、体中有舞”的现象。我国的剑术就是很好的例证。这种融舞蹈与体育于一身的艺术形态至今仍受到群众的欢迎。

从历史上看,远在先秦时期,在东北、内蒙地区的阴山岩画和乌兰察布岩画中的原始狩猎舞蹈。魏晋南北时期,西南僚人的铜鼓舞。明清时期,中南地区瑶族的盘王舞。民国时期,朝鲜族的刀舞等等都有上述的特点。民族舞蹈侧重于内心情感的表述,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则以健身及竞技取胜为侧重,形成现在这种有分有合、以分为主的状况,即民族舞蹈形成自己独立的艺术形态,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则形成另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

此外,从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三个需要层次来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舞蹈都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享受和发展需要的实践,都是人类愉快、活力和自由的源泉,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参与身体活动的目的既具有健身性目的又具有审美性目的,既为了满足身体本身的需要,也为了满足心理和情感的需要,对身体活动的多目标追求将逐渐成为人们参与身体活动的重要特征。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舞蹈这种“舞中有体”,“体中有舞”的融合形式,将成为一种趋势,将共同构成人们余暇生活的重要内容。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服饰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服饰共同体现各少数民族的特点。我国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常常在佳节吉日借助民族传统体育来寄托美好心愿,表达欢娱的心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又因不同的自然环境、生存方式、、生活习俗、审美心理等,形成了各具风采的民族节日盛装。这些民族盛装被广泛应用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它们在服装款式、色彩搭配、纹样装饰、饰品造型乃至整体着装风格上,既涵盖了少数民族服饰的日常样式,又荟萃了少数民族服饰的精华,因而具备了各少数民族服饰最直观的民族形象表征。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服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随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演变出全方位、多层面的形式,反映出少数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动作也无限变幻,难度高超。此时的民族服饰为了配合视觉效果,必须将少数民族盛装原生的装饰、佩戴及穿着体系打散、解构其中最具少数民族服饰风采的元素,诸如款型、饰品、图案纹样等,作为少数民族形象的象征,被有选择地用于或重新组构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服饰的设计中,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服饰变得艺术化。而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设计的少数民族盛装,因其涵盖着少数民族服饰的日常式样,深受群众的喜爱,因而许多优秀项目经过多次的精选、提炼,世代传播,魅力无穷。

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器具

由于民族特色、地域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每个少数民族拥有不同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游戏,而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别有不同的民族体育器具。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器具相互依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表演和比赛与民族器具的使用密不可分。民族体育器具在许多的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和表演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纳西族武术“东巴跳”,是纳西族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它集中了纳西族有代表性的传统武功。纳西族每当祭风、祭神、消灾、除秽、开丧、走荐、求寿等七种道场,都要举行盛大的“东巴跳”。典礼时,人们头戴五色飘带佛冠或鸡冠帽,身披龙凤小旗,腰系黑红彩带,穿着各种彩色法衣或兽皮服饰,手执刀、剑、弓、弩、叉、矛、盾等武器,以及板铃、手鼓、大鼓、铜擦、铜锣、海螺、楞锤、魔样等民族器具进行演练。如果没有民族器具作为道具,“东巴跳”就不可能表达出应有的感彩。因此,民族器具在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传播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民族器具的认识。多数人对哈尼族、普米族的“磨秋”和阿昌族的“车秋”没有太大的印象,但是通过各个级别的少数民族竞赛或少数民族项目表演等,人们就会认识到,“磨秋”是“打磨秋”运动的器材。“车秋”是阿昌族的“车秋”运动项目的器材,“车秋”形状略似纺车,有四根木柱分立两边作为支架,中间横担着秋辊,左右各用两根木柱交叉的镶在秋辊上,类似车的辐条,在顶端左右相连,挂着秋千绳。每架“车秋”可同时坐4人或8人,节日期间,阿昌族青年都身着节日服装,悠荡秋千,尽情娱乐。

参考文献:

[1]杨津津,张雁飞.试析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与传统体育的共同发展[J].贵州民族研究,2002,(3).

第5篇

关 键 词:体育文化;中华民族体育;单一研究范式;多元研究范式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6)04-0025-05

On diversified research paradigms for Chinese national sports culture

CHEN Qing

(College of Physical Culture,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

Abstract: Researches on Chinese national sports culture have certain limitations, which are not conducive to fully explaining extensive and profound Chinese national culture. In today’s world where scientific technology is highly developed, when facing the change of research subjects, especially complicated body behaviors in national sports, the undiversified research paradigm for Chinese national sports should be necessarily deconstructed, while discipline crossing and blending type research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by fully referring to research paradigms for natural science.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overcome the deficiencies in the undiversified research paradigm for Chinese sports culture, which bases mainly on humanistic and social science, exert the advantages of diversified research paradigms in which natural science is blended in, fully and comprehensively study Chinese national sports culture, and therefore gradually enrich and perfect the theoretical system for Chinese national sports scientization.

Key words: sports culture;Chinese national sports;undiversified research paradigm;diversified research paradigm

中华民族体育不仅表现出特色鲜明的特质,也在一定程度上衍生出玄妙、神秘的特征,如导引养生、气功。由于对中华民族体育研究多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经验研究相对于理性研究,难以清晰说明研究对象的结构、功能、表现和价值。在自然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仅依托单一的研究范式会制约其深入发展,应借助自然科学的优势共同探索,使中华传统文化中举世瞩目的理论,以及生动、形象印刻这种文化的民族体育焕发时代光芒。在中国知网以“武术”为主题,搜索历年研究成果,20 224篇武术学术论文中,涉及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的内容则十分有限。鉴于民族体育中核心构成――身体行为是多元学科共同关注的对象、复杂的研究对象需要多学科综合分析等因素,实现多元的研究范式研究具备可能性。关于研究范式的研究近年来逐步被国内学者重视,不过,对中华民族体育的研究范式的研究才寥寥几篇,如李龙、杨海晨等学者的成果。范式理论倡导者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宣称范式是一个学科成熟的标志,由此可见亟待完善的中华民族体育学科状态。

1 中华民族体育研究的局限性

中华民族体育很多内容不宜用现代科学理论解释,与中医等文化现象相似。比如,中医通过疏通经络治病,但经络在哪里?中华民族体育技术掌握需要“悟性”、技术风格依托“意境”、功力水平重在“气度”。那么如何评判习练者的掌握程度?显然缺乏具体的衡量标准。在人类文化全球化、文明共享的当下,这些内容与西方竞技体育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国人尚且不易理解和掌握,何谈对外传播、交流和推广。其实,中华民族体育可以通过科学理论给予清晰表述,只是在以往的中华民族体育研究过程中,学者们更倾向于单一的人文社会科学论述,忽视自然科学理论的介入,由此形成中华民族体育研究的局限性,进而影响中华民族体育的发展。

中华民族体育研究的局限性表现在如下方面:第一,隶属于文化领域的中华民族体育独立性不强,使研究者对这种人文现象认识不充分。中华民族体育与共生文化尚未完全剥离而自成体系。比如祭祀、节庆、游戏、娱乐等活动中,肢体活动与体育中的身体行为总是交织在一起,人们极易混淆日常生活与民族体育中的身体活动,因此难以确定研究切入点。第二,人文现象似乎只能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但是研究中又较少涉及民族体育,阻碍民族体育学科研究体系化。第三,中华民族体育是特殊社会文化熏陶的结果。研究者多以人文学科方式认识民族体育的背景、起源和功能,主观臆断人体文化的结构和本质。第四,强大传统思维制约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研究。正如张岱年[1]在《中华文化概论》中表述的那样,“中国古代的科学中也的确形成一些杰出的理论,如天人学说、元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但这些理论是功能普适型的理论,普适于天地万物以及人事和人身。这种高度普适性的理论,虽也可以用来笼统、模糊地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可当它一旦成为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律条时,也就成了人们对自然界进行具体的、有分析的探讨的束缚力量,最终成为人们深刻认识事物本质、形成科学性专门理论的障碍。”第五,科技水平不高地区,普遍存在着研究者掌握自然科学理论有限、研究手段、设备和经费不足等情况,因此难以对复杂的人体文化进行必要的自然科学研究。

2 改变中华民族体育单一研究范式的条件

第一,研究对象的一致性决定多元研究范式的可能性。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中华民族体育领域拥有共同的关注对象,那就是人的身体以及身体运动。其中身体行为是民族体育的核心结构,是肢体活动转化为体育的关键环节。因此,两个学科在研究中华民族体育时,完全可能进行跨学科多元研究。

第二,身体运动的复杂性需要多学科的交叉研究,需要决定多元研究的必然性。人文社会学科多是感性的定性研究,而自然科学则是以理性的定量为重,两者可优势互补。特别是对复杂的身体运动和民族体育的研究,应该在感性认识之后进行理性认知。对中华民族体育的认识,以往多以感性为主的界定,认为民族体育是以肢体活动为手段去达到某种目的的活动。这样的认识难以解释生活、生产中的肢体活动与民族体育的区分。

第三,研究对象的转换决定多元研究的可行性。从研究范式演变中发现,研究对象发生转化之后,研究范式必然发生转换,该趋势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中华民族体育以往更多依附在各种社会文化事项之中,如今已经逐步走向相对独立,特别是成为一种对人生命塑造的文化现象后,民族体育已不是体能阶段的生产准备过程,智能社会阶段的民族体育的生产性已经被生活性所取代,逐步具备自身框架,运用新的研究范式完全必要和可行。

3 构建中华民族体育多元研究范式的思考

3.1 研究态度的转变

中华民族体育完全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研究方式和方法以及相关理论。中华民族体育的研究必须充分认识和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克服单一的研究范式对自身发展的制约。

人文现象可以借鉴和利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式和方法,融合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的研究会使研究更加全面、深刻。现实中,学者对定性研究为主的人文社会科学习以为常,有意无意忽视注重分析、注重理性的定量研究,这种态度误导学者的研究行为。关于经验研究和理性研究,可形象地将经验研究比喻成为“正向的金字塔”,理性研究是“倒置的金字塔”。从经验金字塔任何一个地方抽取一块基石也不会立即影响其稳定。恩斯特・卡西尔[2]146-147在《人文科学的逻辑》一书中明确地阐述人文科学的自然科学研究可能性和必要性。是否在人文科学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关键在于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者们的态度。卡西尔说:“如果文学科学和艺术科学要成为可以用真正的科学方法加以处理的科学,那么首先要放弃它们所宣称的自主地位。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说,它们都不可自认为与自然科学不同,它们必须完全融合于自然科学之中。由于一切科学的认知都是因果的认知,因此,如同根本不存在两种不同层次的因果系列――‘精神性’的因果系列和‘自然性’的因果系列――那样,根本不存在自然科学之外的‘精神科学’。”其实,这两种因果关系相互制约和影响,在某一个阶段自然因果发挥更大的作用,旋即人的自由意志因果性表现突出,但是自然因果链并未消亡,人的理性力量是对自然因果的不断解读和对规律把握的表现。在进入大数据时代,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研究需要借自然科学的帮助和支持,卡西尔所强调的“只有数学性的原因才是真正的原因”[2]163有其深刻的道理。

3.2 研究范式的探索思路

1)演绎与归纳的结合。

反常态研究,即改变以往常态的研究方式的方法。通常学者们以归纳研究为先,随之再进行演绎。如果运用融合式、反常态进行研究,会得出更切合实际的结论。根据艾尔・巴比[3]在《社会研究方法》中提供“先推论”的演绎法能够给研究提供合理的假设提前,然后再进行以观察为主体的归纳法进行验证或修正假设,从而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的研究方法,这是中华民族体育研究可借鉴的研究范式之一。沿此思路,发现中华民族体育文化中,有许多文化现象彼此间存在着隐形的函数关系,需要使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加以论证和解释。比如,从普遍性的理论理解出发,推论(演绎)一个期望,提出假设:中华民族体育有益于人的健康。因此模拟绘制量化的数据如图1。以此主观假定两者之间的函数关系:Y=F(x)。仅仅运用演绎尚不能解释实际,需要进一步借助归纳法进行分析。归纳法将具有一定离散程度的,非线性相关的现实进行科学修正,得出图2结果,于是出现符合实际现状的理性结论。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条非线性的曲线,研究过程中必须借助各种方法归纳,并使用自然科学的方式予以具体分析,以便于更明确地说明问题。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特别是对活生生的人,难以完全使用自然科学理论进行刻板分析。但是能够使用具有规律性的数据表明趋势,如人的一生中存在着客观的内缘性机能下降,以及生存环境等外缘性因素影响的机能降低等影响趋势。其中,社会环境中机械化的工作方式、优越的生活方式改变导致人的体能降低,如人在12 min内跑的距离随着特定年代的推进而减少。由此得出人的有机体体能随着人的衰老、社会环境的改善而降低的结论。对于这种现状,人类绝非束手无策。相关归纳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科学、周期性的体育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健康,帮助人类延长寿命。从而验证、推导出中华民族体育作为体育的有机构成,自然也能够促进人的健康。这种方式弥补先归纳后演绎,以及白描推理的不足,科学的数据图示形象、生动展示了蕴含其中的规律。

演绎向归纳推进,归纳完善演绎,两者相得益彰,从而使研究从经验走向科学研究。如李宁[4]有关太极拳练习速度中的脑电变化研究,采取的便是脑电检测的科学研究方法,自然科学的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修正人们原本认为入静的太极运动者脑神经不宜受到外界影响的假设,经过归纳和再演绎,可以看出人的意识始终能够作用于客体自身,使之产生相应的改变。那么,可以推测有意识通过太极拳等中华民族体育项目的练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健康状态。从研究到现实,民族体育具有健康促进作用,民族体育科学健身如何实现应深入思考。李文川[5]发表《身体活动建议演变:范式转换与量的积累》论文,为民族体育健康服务提供了演绎与归纳相结合的研究思路。文中提及目前由于身体活动的不足已成为全球范围第4位致死因素。2008年,全球15岁及以上成年人约有31%身体活动不足,每年约有320万例死亡与缺乏身体活动有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中国在2010年18岁以上的成年人中仅有11.9%参与有规律的身体活动,83.8%的人不参与身体活动。由此导致从1993到2003年10年间,心血管疾病发病从31.4%上升到50.0%,糖尿病从1.9%上升到5.6%这样持续恶化的局面。面对这种局面,李文川根据各类研究成果,认为中等身体负荷的多次积累能够发挥“量剂效应”,有益于促进健康。受此启发,深入研究中华民族体育以何种运动方式和运动量为各个民族提供适合本民族“口味”的疾病预防和有效的健康保障,必须进行“从经验到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对涉及身体负荷的各指标进行“药剂学”分析,提供具备科学原理的民族体育健身处方。

2)量化与质性研究的结合。

量化研究重点在于获得具备统计学意义的数据,通过具体的数据来表达现象的集中趋势。然而,量化研究所获得数据却容易抽空客观存在的生存情景,从而损失对具备丰富性和复杂性现象的真实反映。质性研究则是一种注重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意义理解、交互影响、生活经历和现场情景,在自然状态中获得整体理解的研究方式[6]。必须有机地结合,从量化向质性研究过度,使具体的数据变得生动、真实。质性向量化研究靠拢,使繁复的现实明确地展示其集中趋势、运行规律和特征。

(1)融会贯通式研究,是一种以跨学科理解方式,侧重运用量化指标说明客观实在的研究。用这种研究思维和研究方法对最具民族特色的武术进行研究,其成果远比运用中华民族文化“律条”的解释更能够深入人心。武术运动之美令人叹为观止,溢美之词充斥各类文献。然而武术之美的科学原理是什么,至今很少美学理论和自然科学理论被运用到武术美学研究之中。人类对美的感受在于人的内在体验,当然被审美的客体也必然具备着美的客观存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会对具备黄金比值(0.618)特征的客观存在产生美感,比如人们普遍对花卉、树木、书籍、人体等产生美感。因为,这些存在物的各种比例到达黄金分割论中的所谓“黄金比值”,该比例能引发人的愉悦感觉。人体的形体美自然也与此密切相关,以肚脐为黄金分割点,其下长度与身高比接近0.618――黄金比值者就会给人以美感。黄金比值与心理审美耦合,从而产生审美体验,而且有价值的存在强化着美感。武术项目虽未注重形体美的客观存在的美学原理,但在武术套路演练中则通过技术动作节奏弥补这个缺憾。计算武术运动员处理技术动作节奏中的快与慢、动与静、轻与重、急与缓等的比值,如果演练者很好地处理了两者的关系,使套路中各个组合韵律处理接近黄金比例的节奏变化,必然会引发人们的审美享受。武术发展至今天,已经从实用的征战、搏杀技法为主转变为富有艺术性的套路演练为主,所以对这种现象的研究决不能脱离武术发展的现实社会背景,以及时代审美情趣。只要能够恰当地站在特定的场域,有效地运用量化数据方能帮助中华民族体育切实的发展。对此,武术套路的韵律与意境研究必须向着融会贯通式的方向发展,使研究成果能够提供武术套路演练的具体节奏参数,使研究具备应有的实践指导价值。

(2)质性落实研究,是在量化研究基础上,通过质性研究对人类行为进行文化的解释、理解,以及价值实现的研究方式。在众多的研究范式中,质性落实研究可以有效分析独特的中华民族体育文化意义和价值,以此指导实践。在武术教学中,如何解决套路记忆问题,需要通过量化研究成果说明100%规范完成技术动作能够轻松记忆套路,即大脑对某一技术动作的神经冲动所释放的定量神经递质引发相应数量的肌纤维运动,只有规范每次练习,才能使神经递质的释放量保持定量化,以及与引发的肌肉纤维数量保持一致,从而快速地形成所谓的“动作肌肉记忆”,如同学习游泳、骑车技术,一旦学会终身不忘的科学原理。量化研究可对学生晓之以理,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为进一步的教学打好基础,然而,量化研究难以动之以情,即使学生明确道理,对套路记忆的教学任务关键还在于教师的技术权威、教学艺术引导、教法有效性、教师生动形象的文化灌输,以及和谐的教学氛围等。这些因素难以量化,唯有质性落实研究,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从文化意义上强化套路记忆。因此,对此类问题的研究易于以质性落实研究为主。但是,重视质性落实研究,绝不能忽视量化研究的基础性作用,避免再一次回到传统研究范式的窠臼。

(3)数学思维研究,是建立在逻辑思维基础上的量化与质性结合研究方法。在侧重于质性研究过程中不能脱离数学思维的支撑,运用数学思维是有效提高质性研究深度的关键。作为人文科学的重要学科――哲学与数学保持密切联系,其他学科也必然存在着联系。“哲学在希腊开始萌芽的时候,数学就一直是引起哲学家特殊兴趣的科目”[7]374。中西方的体育文化分别是等式两边的内容,但是两边的体育文化意义却截然不同。该规律的启示是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决不能完全循西方竞技体育的发展之规。比如,中华民族体育竞技程度有限,中华民族体育竞赛模式难以在域外与西方竞技体育抗衡。那么通过中华民族体育特有的内修养生模式则可以弥补西方竞技体育外练强身格局的缺憾,使等式的两边文化分量达到平衡。中国特有的养生内容缺乏可以量化、重测、验证的数据事实,难以被世人接受。对此,通过对传统养生、传统文化理论的数学思维研究,以数学注释形式向全球推广已经成为迫切的任务。在解决社会问题,解释文化现象时最好不要远离数学的诠释。比如,人们常用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来形容运动员或体育工作者,对此如何回应?数学成为体育最好的帮手。董进霞[8]撰文综述一系列的数据,充分表明体育活动对大脑的发展和认知能力发展有积极的作用。理性地纠正被社会普遍误读的所谓“常识”。再如,在描述中国春秋文化思潮涌动繁荣景象时,使用“百家争鸣”表述方式。中华民族文化虽然很少这种近代数学的清晰介入,但是中国早已广泛应用的阴爻与阳爻理论就是一种经典的数学思维基础。如今需要将中西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科学进行融合,运用现代言语形式加以表述,发挥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功效。

单一研究范式是人为所致,只要明确的科学态度,主动运用科学的研究范式,多元研究范式便能够很快构建起来在人类社会有许多看似难以表述的事物,这可能是惯性思维制约的结果,如果转换思路和方法,必然会有更多惊喜等待着我们。尤其是对过于集中人文科学领域研究的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在强大的自然科学体系支撑下,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研究充分融合、借鉴自然科学的成果,一定会是古老且经典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焕发勃勃生机。张平中[9]对中国过去1 810年的高精度、高分辨率降雨量变化曲线、钟乳石生长曲线与历史朝代的更替进行对比,发现降水量大幅度减少的年代与朝代的衰亡年代基本一致。其结论是钟乳石生长的速度与社会发展呈正相关的关系。原因是钟乳石在风调雨顺期间成长较快,社会发展也在这个期间处于国泰民安、稳定发展的状态。那么,可以继续深入一步研究一番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在此阶段的表现,一定会弥补各种体育史料、考古资料的不足,并且能够更加准确、客观地绘制出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发展曲线。

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在相对封闭环境中滋生出顽固的内敛倾向,为保全其自身地位,人为制造玄虚,保持神秘,其结果是作茧自缚。为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必须打破这种局面。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研究应突破单一研究范式,建立融会贯通的多元研究范式。合理、充分利用自然科学的成果,充分运用多元研究范式,不断解决自身生存和发展问题,构建自身科学化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岱年,方克立. 中国文化概论[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9.

[2] 恩斯特・卡西尔. 人文科学的逻辑[M]. 沉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 艾尔・巴比. 社会研究方法[M]. 10版. 邱泽奇,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50.

[4] 李宁. 太极拳不同速度练习者的脑电比较[J]. 体育学刊,2014,21(3):137-139.

[5] 李文川. 身体活动建议演变:范式转换与量的积累[J]. 体育科学,2014,34(5):56-65.

[6] 熊欢. 中国城市女性体育参与分层现象的质性研究[J]. 体育科学,2012,32(2):28-38.

[7] 伯特兰・罗素. 西方的智慧[M]. 马家驹,译.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

第6篇

【关键词】甘肃;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甘南

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是困扰甘肃发展的一个难题,也是制约其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一个挑战。目前,甘肃省贫困地区发展的总体特点是贫困面广、程度深、返贫率高。同时,甘肃作为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密集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正是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大利好消息。作为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的甘南藏族自治州,是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也是藏族同胞主要聚居地之一,藏文化十分丰富,持续、深入、全面探讨谋划建设甘南藏区脱贫致富示范区项目,对促进甘肃民族地区实现脱贫致富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有利于为民族地区、农牧区脱贫致富提供经验。

一、谋划建设甘南藏区脱贫致富示范区项目的价值分析

谋划建设甘南藏区脱贫致富示范区项目,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生态和示范价值。

第一,经济价值。有利于甘南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现代畜牧业、特色农业的发展;有利于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实现农牧业互补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建设;有利于增强甘南整体经济实力,为甘肃跨越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第二,社会价值。有利于改善农牧区人居环境和统一广大农牧民思想,促进社会稳定;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发展民族精粹,实现各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有利于政府公共应急能力的不断提升;有利于特困地区农牧民素质的持续提高,拓宽农牧民就业渠道。

第三,生态价值。有利于本地区生态保护和恢复,为黄河、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奠定区域基础。

第四,示范价值。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示范意义。甘南州作为甘肃省主要的畜牧业基地,与我国一些主要的畜牧业生产区一样,存在着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通过合理发展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畜牧业良性互动的特色发展之路,为其他畜牧业生产区提供样板。藏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示范意义。甘南作为我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承担着藏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重要使命,通过大力发展藏医药教育事业、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措施,有效保护和创新民族文化,为其他藏区文化发展提供相关经验。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示范意义。通过甘南藏区脱贫致富示范区的建设,为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提供范本。农牧业互补发展的示范意义。通过农牧业互补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其他农牧区经济发展提供经验。

二、谋划建设甘南藏区脱贫致富示范区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谋划建设甘南藏区脱贫致富示范区,是基于甘南自然特征、民族分布、生态地位等做出的考虑,有助于本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生态环境的改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同时,谋划建设甘南藏区脱贫致富示范区具有一系列良好的基础条件。

第一,政策优势明显。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国家扶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区域,在全国版图上的战略地位及在民族团结进步和各民族融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已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共识;甘南作为黄河水源重要补给区,在国家生态安全及生态建设、水源保护方面的重要性已得到了国家的广泛关注。根据甘南的特殊地理位置、民族分布和社会发展程度等特点,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甘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涉及扶贫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林牧区发展等方面,这为甘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

第二,领导高度重视,部署明确。甘肃省从2012年开始在全省开展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这是甘肃省扶贫开发攻坚工作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甘肃省“十二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扎实推进的有效实践,对甘南藏区实现脱贫致富意义重大。

第三,甘南各种资源特色鲜明。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甘南是古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是离内地最近的雪域高原,自然风光秀丽,民族特色浓郁,风土人情独特,有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莲花山和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以及桑科草原、黄河首曲、大峪沟、沙滩森林公园等几十处优美的自然景区;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夏河拉卜楞寺、卓尼禅定寺和碌曲郎木寺等藏传佛教寺院;有天险腊子口、俄界会议遗址和甘加八角城等二十多处历史遗址;有香浪节、晒佛节、采花节、花儿会、插箭节等几十种民俗节庆活动。畜牧资源优势明显。甘南州是甘肃省主要的畜牧业基地,拥有亚高山草甸草场4084万亩,占全州总面积的70.28%,草地可利用面积3848万亩,占草场面积的94.22%,是青藏高原和甘肃省天然草地中载畜能力较高,耐牧性较强的草场。中藏药资源丰富。甘南是甘肃省主要的药材区之一。境内蕴藏的纯天然野生中藏药材850余种,中藏药材蕴藏量为5243万公斤。水能资源得天独厚。黄河、白龙江、洮河、大夏河四条河流及其120多条支流纵横全州,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361.37万千瓦,占全省水能总蕴藏量的21%。

第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黄河上游生态保护与建设正加快实施,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第五,政府公共应急能力加强。维护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完善,“平安甘南”建设有效推进。

第六,群众基础良好。甘南人民群众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态度积极,渴望脱贫致富的愿望非常强烈。

三、谋划建设甘南藏区脱贫致富示范区项目的举措分析

甘肃民族地区脱贫应坚持开发式扶贫与参与式扶贫相结合的方针,实行集中连片扶贫开发模式,实现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手段,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甘南的扶贫开发必须结合自身地理特征、自然类型、流域分布、民族分布等特点,充分利用国家的藏区政策、林牧区政策和民族政策,围绕减贫和增收两大目标,以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重点,以改善民生为核心,通过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藏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和生态农业、生态移民、发展高原特色生态旅游等措施,谋划建设具有藏区、林牧区特点的甘南藏区脱贫致富示范区。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以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提升为重点,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输血”固然重要,但是“造血”更加重要,因此,要继续通过“雨露计划”、“两后生”教育等政策的实施,提高贫困地区劳动力素质,实现智力扶贫。

第二,立足地方文化特色,通过大力发展藏医药教育事业、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措施,有效保护和创新民族文化。

第三,开发特色资源,发展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和生态农业,实现产业扶贫。充分依托甘南州资源优势,加快推进青稞、油菜、中藏药材、蔬菜等产业规模化发展,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牦牛、藏羊繁育为主,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畜牧业,实施农牧互补战略。

第四,通过易地搬迁,实现生态扶贫和移民扶贫。教育群众改变故土难离的观念,对一些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地区的群众实施异地搬迁,消除生存发展的瓶颈制约。

第五,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的大好机遇,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通过兴修改造乡村道路、新建改建人饮工程、更新改造民族用品加工厂、改造翻新危房,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

第六,积极挖掘旅游资源,结合甘南民族特点和旅游资源分布情况,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生态旅游。

第7篇

【关键词】民用航空 航空融资 租赁业务

一、民用航空融资租赁的基本现状

在过去,我国的各大航空公司主要用来获取飞机的方式是直接向银行申请贷款,来购买并且拥有飞机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随着航空事业的发展,航空公司通过租赁的方式获得的飞机在所有飞机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数据显示,在我国民航总局进行登记的所有飞机当中,通过租赁方式获得的飞机大约占所有飞机数量的57%左右[1]。

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多家金融机构先后和国内外的一些投资者建立合作关系,开办了多家飞机租赁公司。而这些公司想要得到发展和壮大,就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和历练,克服诸多问题和难关,冲破重重障碍。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些公司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我国民用航空融资租赁业务发展的良好开端。

二、民用航空融资租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民用航空融资租赁是当今国内各大民用航空公司引进和获取先进飞机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它是一项十分复杂、系统的业务,专业性较强、业务面较广。它具有投资数额巨大、租赁周期过长、投资回报率不可预期等多种特点。因此,我国在发展民用航空融资租赁业务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难关。

(一)税务问题

首先,我国民用航空融资租赁业务面临着很重的税赋压力,这极大的限制了民用航空融资租赁在国内的发展。目前,我国并没有对飞机融资租赁行业的投资者提供类似于欧美国家所采用的“投资减税”等支持性政策。也没有明确何种飞机可以享受符合节能减排标准的收税政策优惠和财政补贴[2]。此外,由于不同的飞机租赁公司所采取的税基、税率的不同,我国海关和国税局关于此项业务的税收制度也多而繁杂,这就增加了各个飞机租赁公司在企业经营和公司管理上的难度。

(二)融资问题

民用航空融资租赁的本质是为了使航空公司的融资渠道得以增加,因此租赁飞机对自身的需求较高,并且需要以完善的金融融资手段作为措施来增加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和规避融资风险。但是,与发达国家背靠巨大金融集团的一些飞机租赁行业巨头不同的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够发达,并不能有效的帮助航空公司和租赁公司将融资成本降低。银行对国内飞机租赁公司的贷款利率并没有帮助和扶持性的优惠制度,导致融资成本较高,贷款期限也比较短,不能与飞机租赁较长的租期相匹配。所以,不够发达和完善的中国资本市场也成为了民用航空融资租赁的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阻碍。

(三)成本和金融问题

目前我国民航大多数飞机都是通过民用航空融资租赁这种方式引进来的,以这种方式引进的飞机,其所有权属于航空公司,也就形成了航空公司的固定资产。按照我国的相关规定,当飞机作为固定资产时,就需要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由机较多,每年高额的折旧费用,就增加了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3]。目前,我国的各大航空公司财政状况普遍不太良好,债务偿还能力较弱,很难获得国内银行贷款的优惠政策,也得不到国际上利率较低的贷款支持。这样也就使得航空公司不得不自己来承担这些负担。如果对机租赁市场的了解不够透彻,对所需成本的估计不足,则可能导致公司资金链的断裂,无法正常回笼资金,最终导致破产。

(四)实力问题

民用航空融资租赁在操作过程中会涉及到包括飞机制造等方面在内的专业性较强的知识。这就要求飞机租赁公司对这些方面的知识和先进的技术有所了解,有且拥有足够雄厚的资金作为后盾,还要具有较为丰富的运作经验。就现实情况来讲,国内的一些飞机租赁公司同国外的一下实力雄厚的飞机租赁公司相比,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自从我国《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的出台,其中明确表示了允许一些金融机构参与建设飞机租赁公司,我国随之出现了一些具有金融机构背景的飞机租赁公司[4]。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的民用航空融资租赁业务能力得到了提高,但是这些公司对于此项业务在经验上的欠缺,使得其为民用航空融资租赁业务提供资金支持的能力也相对较弱。

(五)人才问题

民用航空融资租赁具有强力的专业性和复杂性,这就要求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才要能够熟练的运用税收、金融、会计、法律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并且掌握飞机硬件技术。这种人才在经过系统地培养和训练之后,还要参加各种民用航空融资租赁项目以提高是实践经验和操作能力。这样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才能符合民用航空融资租赁业务发展的需求。而目前我国此类人才少之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用航空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也增加了我国民用航空融资租赁业务的潜在风险。

三、推动民用航空融资租赁业务发展的建议

目前我国民用航空融资租赁业务发展较为缓慢,究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那么如何才能加快这项业务的发展与完善,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政府方面

随着我国民用航空融资租赁业务范围和规模的不断发展和扩大,租赁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建立一部完备的、统一的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维护民用航空融资租赁业务的良好发展已经变得十分必要[5]。各个政府机关部门可以具有针对性出台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一些地区试行,在通过具体实施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最后推广到全国范围内施行。

而在我国税收方面,则可以参考一些欧美发达国家所采用的投资抵税、加速折旧等方法来降低经营成本和融资成本,以促进民用航空融资租赁业务的发展[6]。同时,也可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给予某些特殊地区一些减免税收的政策优惠。此外,还可通过颁布一些有关加速折旧的实施办法,以此来帮助租赁公司通过将飞机的加速折旧来节省资金成本,增加融资空间。

(二)金融方面

现在我国国内的租赁公司主要是通过向银行申请中长期贷款来达到融资目的的。为此,银行及一些其它的金融机构应根据

自身的优势,积累民用航空融资租赁业务方面的经验和能力,积极考察国外市场,学习如何运用新型的金融工具和现今的金融手段,以便更好的为国内航空公司和飞机租赁公司降低成本,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融资服务。

而一些具有金融机构背景的飞机租赁公司,应该发挥其特有的优势,以比较低的成本代价获得融资,并且可以借助金融机构的客户关系网,寻找自己的潜在客户。此外,这些金融机构还可以利用自身专业的金融知识和风险把控能力,帮助飞机租赁公司分析、识别和规避风险,以实现稳定、良好的发展。

此外,航空公司和飞机租赁公司还应该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的合作和交流,以扩宽自己的融资渠道,充分发挥我国各类金融机构在各方面的独特优势。

(三)公司方面

由于民用航空融资租赁业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这就要求从业人员要充分了解国际上的飞机租赁业务的发展情况,同时还要了解国内飞机租赁市场的特点。还要同时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理论和良好的实际操作经验。对此,航空公司和飞机租赁公司可以和一些专业类学校建立合作机制,由学校来培养专业知识方面的人才,有针对性的开设一系列专业课程,使学生在学校期间熟悉和掌握民用航空融资租赁业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框架[7]。而在寒暑假期间,可以组织学生到公司内部实习,这样可以加速由理论知识到实践经验的转变,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时,公司还可以聘请国外经验丰富的专家和学者来为员工进行培训,或者直接派遣员工到国外留学深造,以汲取国外民用航空融资租赁业务方面的丰富知识和经验。还可以定期组织公司内部的经验交流会,让员工互相交流分析经验,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总结:民用航空融资租赁业务作为航空公司获取飞机的一项主要手段,其发展和完善直接关系着航空公司的利益,进而影响着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前景。其在我国作为一项新兴的产业,虽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与不足,但随着社会和市场的不断发展,民用航空融资租赁这一重要产业必将越来越完善,以对我国的航空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凌宗诠.金融租赁理论与实务.[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

[2]王豫片.金融租赁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谷焕民,韩立岩.我国航空租赁业发展策略[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4]吴桐水,罗先飞.中国通用航空租赁发展政策建议研究[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13.

[5]曹维.我国发展航空租赁业的政策建议[J].港口经济,2013.

第8篇

(一)教师没能对舞蹈内涵理解到位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形成与我国的历史息息相关。民族民间舞蹈是由我国各民族群众从劳动过程和日常生活过程中提炼出的具有地域特色和中国特色的舞蹈。其由广大群众共同参与与创造,凝聚了群众的力量、智慧、情感和精神,不仅蕴含着我国的民族文化,反映着少数民族舞蹈特色,还体现着我国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民族民间舞蹈学习者只有对这些蕴含其中的舞蹈内涵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才能够将其通过舞蹈动作体现出来。然而,现阶段很多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师并没有将这一点做到位,也正因为如此,这些教师就不能准确地向学生传授舞蹈所要传递的深层含义,难以使学生将其中内涵理解透彻,这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是很不利的。

(二)教学中缺乏情感投入

民族民间舞蹈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风俗特色,凝聚着创作者的情感、智慧等,而每个民族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决定了其舞蹈的独特内涵。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有适当的情感投入。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的舞蹈技能和理论知识,还要将恰如其分的情感融入其中,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舞蹈的内涵,进而将舞蹈独特的灵性通过动作展示出来。然而,当前很多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师依然偏重舞蹈动作美观与否、技能掌握熟练与否,对于教学中的情感的讲解和学生的情感投入却不予重视。甚至有些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师依然认为学生只要掌握基本技能和理论知识即可。但是,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根本是要将民族民间舞蹈的内涵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舞蹈中真正体会到舞蹈所代表的深刻的寓意。由此可见,这些本末倒置的做法是不当的,也是现阶段尤其需要改进的方面。

(三)教学方式传统、单一

当前,很多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依然沿用传统方式,“言传身教”法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而其他新型的教学形式和方式却很少在民族民间舞蹈的课堂上出现。然而,虽然这种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式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对于那个时期学生舞蹈技能的提高和基础理论知识的夯实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我们也逐步认识到,其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和满足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因为这种传统的“言传身教”法过于偏重学生学习过程中舞蹈动作、技能的规范性和标准性,而忽略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和培养,致使学生的舞蹈动作呆板、生硬,缺乏应有的灵动和活泼,民族民间舞蹈本身的意义难以被正确表达,学生的情感和体悟难以得到有效传达。

(四)教学评价不科学、不客观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考核和评价都是通过学期末的汇报演出来实现的。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是因为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师通过学生的期末汇报演出对学生的舞蹈动作和技巧掌握程度可以有个直接而且一目了然的了解,继而在此基础上洞察学生在民族民间舞蹈技能学习方面的不足和欠缺之处,以便在此后促进学生对自己的民族民间舞蹈学习方案做出成熟而且有效的调整。然而,这种考核和评价方式过于偏重结果,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困惑和感受难以得到反映,在学习民族民间舞蹈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难以交流、沟通和解决,这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改进措施

(一)教师要准确把握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内涵

鉴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蕴含深刻的文化内涵,体现着各个民族独特的文化信仰和文化特色,在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对此进行深入的了解,并且在此基础上力求做到对其文化内涵把握准确和到位。因为只有如此,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师才能够向学生传达准确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内涵,使学生通过舞蹈动作将其传达给更多人。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展示舞蹈动作,以此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民族民间的舞蹈特色,如维吾尔族舞蹈侧重体现步伐的轻快灵巧、肢体语言的活泼运用,这就代表了维吾尔族的特色。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师只有善于将这些深层次的内涵传授给学生,才能使学生更多更好地了解其文化内涵。

(二)重视教学中的情感投入

高校开展民族民间舞蹈课程既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即培养更多全方位、高素质的人才,也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民族民间舞蹈动作和理论知识来提高技能,最基本的教学目的是在学生与舞蹈之间建立起联系,让学生善于通过理解和领悟舞蹈的艺术魅力来提高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这就要求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师要重视教学中的情感投入,要通过舞蹈“动之以情”的魅力让学生对舞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有更为真切的感悟。民族民间舞蹈独具特色,是在历史文化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凝练了各族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以及澎湃激情,具有丰富的内涵,这也是其可以感染观众,真正让观众动心、动情的根本原因。鉴于此,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师要特别善于把握民族民间舞蹈的这一根本特点,将其中所蕴含的舞蹈艺术风格和民族历史文化传达给学生。在学生学习不同的舞蹈时,教师要通过不同文化意境的营造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舞蹈内涵和舞蹈动作,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舞蹈之中,这样,学生通过学习才能更好地实现舞姿的优美和灵动,将民族民间舞蹈的内涵体现出来。

(三)教学方式多样化

当前,很多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基本上沿用教师传授基本舞蹈动作和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学习的方式。这种方式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民族民间舞蹈动作的规范性和标准性过于偏重,而对于学生自身实际水平和学习能力却没有予以充分的考虑,致使教学效率难以有效提高。所以,高校要对这种现状有清醒和充分的认识,要使教学方式多样化,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民族民间舞蹈技能和学习效率。其一,教师可以采取剖析舞蹈动作由来的方式,如对于一些基本的膝盖弯曲、含胸、上身微倾等舞蹈动作由来进行剖析,以此来让学生掌握基本动作所代表的含义。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而且不容易忘记。其二,教师可以采用活动或竞赛的教学方式,以其生动性、竞争性来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能够做出更加优美的舞蹈动作,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学评价规范化、科学化

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评价的片面和不客观不仅使得学生的学习备受阻碍,也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高校应在正确认识这一点的基础上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建立一个规范化、科学化的教学评价体系,要集中体现过程与结果的结合,以便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师应认识到,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应该是有关一个学期的,应该包括学生在整个学期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次进步、情感体验等。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不应该集中在期末这个时间段内。教师可以在学习一课内容之后就让学生进行一些表演和刻画,然后用这些整体成绩去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相关的评价。具体到教学中,对于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动作熟练程度的考核和评价,教师可以在采用期末汇演的形式基础上多采用其他几种考核形式,以便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舞蹈学习。在考核的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的理解和内心感受应给予充分的关注,而不能一味侧重对学生舞蹈技巧掌握程度的考核。比如,在考核学生对壮族火猫舞动作掌握程度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人民丰衣足食、其乐融融的情境,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通过火猫舞表达出来。而且,教师要强调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多注意神态的运用,要将人们在那个情境之中的真情实感用舞蹈表现出来。

三、总结

第9篇

一、少数民族语言档案概念辨析

在我国,介绍少数民族档案史料和民族档案工作的文章不时见诸报刊杂志。1960年,全国少数民族档案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少数民族档案”一词。1987年,中国档案学会在昆明举行“少数民族档案史料评述学术讨论会”,部分文章对少数民族档案的定义进行了探讨。但是迄今为止,由于人们对少数民族档案的认识角度和强调的方面各异,定义的表述并不一致。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在1992年湖南省档案局梅先辉发表的《论少数民族档案的定义》一文中,概括了几十年学术界对少数民族档案这一概念所持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认为凡是以少数民族文字符号等方式记录和反映的本民族自身历史所形成的档案,才是少数民族档案,即以民族文字作为划分标准。二是认为少数民族档案应是“一个国家的少数民族团体和某些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并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各种载体的资料。”三是主张以内容作为划分标准,各种形式都可以定义为少数民族语言档案。

笔者对上述三种进行了详细分析与归纳,认为这三种观点总的来说将少数民族档案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其中,狭义的少数民族档案即以少数民族文字符号等方式记录和反映本民族自身历史和现状的原始记录。广义的少数民族档案则是各个时代的一切社会组织的及其成员关于各少数民族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符号的原始记录。本文所指的少数民族语言档案在借鉴上述观点的基础上,主要指的是少数民族地方政权、个人和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直接形成的以少数民族文字或汉字反映少数民族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哲学、宗教、伦理、历史、文艺、天文、地理、医药和民俗等方面的内容,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原始记录。

二、少数民族语言档案的利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虽然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档案本身具有巨大的利用潜力和价值,但是囿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目前少数民族语言档案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日渐衰弱。

(一)少数民族语言档案使用人数锐减

1.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人数的减少,导致相关档案的使用人数锐减。少数民族语言档案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为载体,翻译版本极少,若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档案,就必须掌握相关语言。随着普通话在各个地区、领域的推广,能够掌握、使用少数民族语言的人数越来越少,甚至像回族、满族等少数民族已经全部转为使用汉语,许多少数民族语言的利用如今逐渐被淡化,即使在少数民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人数也呈现减少的趋势,从而对少数民族语言档案的利用产生严重的影响。根据2010年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人数调查显示:我??105种少数民族语言中,仅有6种语言存在情况安全,60种语言处在濒危等级,濒临灭绝,满族、赫哲族等4种语言已经灭绝。此外,少数民族还拥有大量的口述档案、声像档案等其他类型档案,囿于部分工艺技术缺少继承人,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灭绝,逐渐淡化出社会关注的范围。

2.使用领域的单一,导致相关档案的使用人数锐减。少数民族语言档案反映了少数民族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哲学、医药和民俗等多方面的内容。笔者通过对多家档案馆的实地调研和采访相关工作人员发现,近年来少数民族语言档案的使用者多是专门研究有关历史的专家学者,他们主要以了解历史和还原历史为目的。而普通的公众和利用者几乎对少数民族语言档案没有需求,即使拿到了也根本看不懂,无法检索所需信息。

(二)少数民族语言档案管理分散,很难满足检索需求

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档案保管分散,在全国许多地方,尤其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档案馆都有一定数量的保存,还有部分流传在海外和民间。这种分散式保管的方法,导致少数民族语言档案根据所在全宗与汉语档案一起存放,一般情况用户都会选择全宗中的汉语部分查阅,加上只有经过工作人员整理过的汇编版本才提供利用者查询,而大部分的档案因为部分残缺、内容零散或者独立成册,都对少数民族语言档案的检索利用带来了挑战。同时,许多少数民族习俗、文化并不是以文字的形式进行传承和保存,还有通过口口相传或者绘画等形式存在,加上语言掌握人数的减少,后继无人的情况愈发严重。而纸质的档案经过常年的翻阅和转移,导致卷宗破损,部分内容丢失;地方档案馆又缺少设备和能力对少数民族语言档案进行修补、清理、杀菌消毒等处理,导致档案记载的内容不再连贯,为检索使用带来了较大难度。

(三)少数民族语言档案利用率偏低

1.开放程度低直接影响少数民族语言档案的利用率。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档案因为涉及原件破损严重、档案真实性难以考证,甚至涉及政治、军事等保密因素,所以有许多少数民族档案是不对外开放使用的,能够提供使用的仅仅是进过工作人员进行分类和重新编录后的一小部分档案。少数民族语言档案的开放程度的不足,限制了其在社会中的利用。

2.双语技术的缺乏,难以满足利用者的需求。双语技术需要将少数民族语言档案翻译成汉语版本,为使用者提供使用,但是翻译工作是一项庞大艰难的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为防止档案内容失真,也对翻译工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然而,如今国内还没有对少数民族语言档案进行大批量的翻译,用户看不懂少数民族语言档案,自然就会放弃对其的使用。

三、对少数民族语言档案利用的合理建议

(一)拓展应用领域,提升影响力

多领域广泛利用少数民族语言档案。尝试将部分具有文学、历史、哲学等有价值的文字、声像档案运用到教育领域,运用到课堂上。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可以增设少数民族语言的兴趣课程,首先,让少数民族本族人民能够了解和使用本族的语言,从而利用本民族语言的档案;其次,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多元性和多样性,通过在课程上的学习,增强对少数民族语言档案的兴趣,深度挖掘潜在的价值,从而增加使用档案的人数。还可以运用到医学、建筑、旅游等各领域。藏医、蒙?t在历史上都是具有广泛影响的,可以尝试将有关医学知识和技术实验应用于医学教育和临床研究。少数民族建筑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建筑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可以根据少数民族语言档案中的相关内容,修复、还原少数民族的古建筑;还可以让多元的文化通过旅游业的开发,被更多的人所了解,为更多人所利用。此外,将少数民族语言档案与VR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应用于历史文化、旅游、教育等方面,拓展传播渠道和应用领域。

(二)调整少数民族语言档案管理方法

对少数民族语言档案实行“集中管理,分散使用”的方法,加大对海外和民间档案的收集,选择重要地点对珍贵档案进行集中的管理和保护。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显然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社会的需求,要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档案数字化的管理。如今少数民族语言档案多以纸质版本留存,数字化的管理需要利用计算机对档案内容进行输入,建立高效的数据库进行分类管理,提高少数民族语言档案管理和检索效率。现在社会上一些机构已经开发出少数民族语言的输入法和输入系统,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从而开发出少数民族语言的办公系统、门户网站、检索数据库等更多有利于管理利用的信息化产品。

(三)有效提升少数民族语言档案利用率